体验民俗

2024-05-24

体验民俗(通用8篇)

篇1:体验民俗

体验民俗,感受不一样的冬天

——四年级“冬季”主题队会设计方案

一、活动主题:

体验民俗,感受不一样的冬天

二、活动时间:

xxx

三、活动地点:

xxx

四、活动目的:

1、让学生通过自己做调查采访,了解冬季的民俗活动;

2、通过活动让学生认识寒冷冬季的另一面温暖;

3、拓宽学生的课外知识面,让学生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与传统节日;

4、从身边的小事开始,让学生用自己的行动去感受每一样事物,培养学生发现身边事、发现身边情的素质与人文素养;

5、通过开展冬季活动,践行苏式传统教育,让学生从小能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

五、活动形式:

宣讲、调查周边活动情况、采访长辈、通过网络查询

六、活动过程:

1、各小队清点人数

2、出旗

3、唱队歌

4、活动开始

5、导入班会主题 教师为学生导入主题

6、规程:

(1)我们今天的班会主题是:体验民俗,感受不一样的冬天。(2)通过调查周边活动情况、采访长辈、通过网络查询等,你们都带来了很多的关于冬季的信息了,下面我们一个一个的来展示我们找来的信息吧。

关于节日:

你们知道冬天有哪些节日吗? 这些节日都要什么呢?  关于冬至:

什么是冬至? 冬至我们都要做什么?  关于腊八节: 什么是腊八节? 腊八节要做什么?  关于春节:

什么是春节? 春节的来由? 春节要做什么?

(3)了解了冬季的民俗节日,现在我们来展示同学们找来的消寒图片吧。

(4)学唱《九九歌》

7、教师总结与评价

8、中队长宣布班队会结束

9、全班起立,退旗,奏乐,行队礼

篇2:体验民俗

一下车,一阵阵悦耳的锣鼓声让我们感到格外精神,我们排成一条条长长的队伍,像一条条活跃的蛟龙一般,直接进入到锦绣中华的广场……在主持人的精彩介绍下,我们迫不及待地想体验一下傣族的“板鞋竞走”游戏,同学们蜂拥而至游戏的现场,我也好不容易地抢得一个席位,乐坏了。一共有五支队伍竞走,每队前面都站着一位老师,后面跟着四位同学,用手一个搭着一个的肩膀。游戏开始了,看,有的队伍想获得第一名,还没有做好准备就提脚走,结果动作不一致,整队绊倒了,现出了狼狈模样;有的队伍不慌不忙,开始一步一步慢慢地走,后来越走越快;而我们队不错,一开始就一马当先,同学们有默契地一左一右,协调有序地前进,其他队伍也不甘落后,在后面穷追不舍,快要到终点了,真是紧张极了,“哎呀”一声,我们离终点一步之遥,却整队倒下了,结果被后面的队伍迎头赶上。尽管我们输了,但是每个人都笑开了颜……

刚吃过午饭,我们又来到中华民俗文化村,那里由一个个民俗各异的少数民族村寨组成。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民族表演要数黎族了。那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竹竿舞、飞陀螺是他们的绝活。他们把精致的陀螺放在手中,用灵巧的手轻轻一抛,陀螺就飞快地在盘子上旋转,像一个翩翩起舞的小姑娘。顿时,全场人声鼎沸,四面八方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还不时响起了赞叹声。这时,那个抛陀螺的小姑娘的脸上洋溢着羞涩的笑容,露出了两排整齐的牙齿。他们竹竿舞也颇受观众们的喜爱,几个小姑娘在一分一合的竹竿中间来回蹦跳,犹如一只只轻巧可爱的小白兔。看着她们蹦蹦跳跳的身影,我投予赞叹的目光。观众们看着跃跃欲试,纷纷手牵着手,跳了起来。文静的我也情不自禁地跳了起来,但最终由于紧张,反应不过来,一次次地被竹竿夹住了脚,引起旁观的人哈哈大笑。顿时,人们都沉浸在欢乐的海洋中。

接着,我们还观看了佤族表演的甩发舞、傣族表演的孔雀舞……这都是那么精彩,真令人赞叹不已。

篇3:体验民俗

民俗文化旅游是旅游者离开惯常住地, 到异地去观赏其民间风俗、民间信仰、民间娱乐、民间节目、民间文艺等民俗文化的活动。俗话说“十里不同风, 百里不同俗”, 我国不同地域、不同民族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资源是民俗文化旅游实施的基础。而旅游者正是需要通过对这些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的了解、认知、参与过程, 获得对旅游目的地民俗文化的体验。

1 创造差异化体验价值是民俗文化旅游体验营销的核心

千姿百态、风格迥异的民俗文化资源是民俗文化旅游市场的先天优势资源, 也使民俗文化旅游极具特殊性。旅游者不能直接拥有这些民俗文化资源, 而是获得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物质、精神、行为类民俗文化的旅游体验过程及其带来的体验价值。体验价值的创造与交换是民俗文化旅游体验营销的核心环节。

不仅如此, 由于旅游次数及时间的增加, “缺乏经验的旅游者”比例逐渐减少, 而“经验丰富的旅游者”以及“经验富裕的旅游者”逐步增加。随之而来的, 就是“水涨船高”的民俗文化旅游体验需求。走马观花式的民俗文化旅游所带来的“走出去、开眼界”的观光体验, 已经远远不能满足旅游者。取而代之的全景式深度旅游, 旅游者渴望通过对民俗文化的深度、全面观赏, 实现赏新、赏异、赏知需求。值得一提的是, 随着旅游经验继续增加, 充当旁观者的全景式观赏也逐渐失去吸引力。参与其中, 乐在其中的体验方式, 能够带给旅游者更深度、更个性化、更独特的体验而备受青睐。

因此, 随着旅游者对民俗文化体验需求的不断提升, 其对民俗文化体验价值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体验价值的强弱、差异性大小将直接决定民俗文化体验营销的成败。

2 民俗文化旅游体验营销模式建构——围绕创造差异化体验价值

民俗文化旅游市场, 极少数的旅游产品拥有独一无二的天然民俗文化资源, 具有不可替代的旅游体验价值。像泸沽湖女儿国旅游景区, 独有的摩梭族、“男不娶、女不嫁”的阿夏走婚习俗、“崇母尊女”的民俗, 使其旅游体验独具差异性, 旅游者络绎不绝。

绝大多数民俗文化旅游产品并不具备这一优势, 面临着或大或小的同质化竞争。体验营销模式必须围绕创造差异化的民俗文化体验价值这一核心问题展开。为此, 首先需要识别出特色民俗文化资源, 并挖掘充实, 这是创造差异化民俗文化旅游体验价值的基础。其次提炼出差异化的体验激励主题, 除吸引旅游者之外, 更重要的是为统一规划并设计体验过程提供依据。随后要规划并设计具体的体验过程。这包括对一系列静态、动态、互动式民俗文化资源的整合使用。还要从细节处呼应体验激励主题, 为体验效果锦上添花。最后, 要开发能呼应体验激励主题, 延续体验回忆的旅游产品。

3 民俗文化旅游体验营销的实施策略

3.1 识别并挖掘特色民俗文化资源

做好这一步工作, 要有长远的营销眼光, 不盲目跟随民俗文化旅游市场热点, 抵制“简单模仿”而产生短期利益诱惑。对特色民俗文化资源的识别, 可以根据“新、优、特”三点来选择。

具体来说, 识别出的特色资源或者是最新颖的, 是其他民俗文化旅游产品所没有的, 如稀有的摩梭民族所形成的女儿国特色民俗文化。或者民俗文化资源与竞争对手相比, 明显更有优势和吸引力。如同处广西壮族民俗文化旅游市场, 桂林漓江地区由于是故事片《刘三姐》拍摄地, 而成为体验壮族对歌文化的首选。又或者, 民俗文化资源能够被不断深化、延续发展, 最终形成独特旅游体验。如乌镇西栅景区经过精心打造, 成为深度体验古朴、悠闲的江南水乡生活的最佳选择。识别之后, 还要进一步对特色民俗文化资源进行多维度的深度挖掘, 为提炼体验激励主题提供充实丰富的素材。

3.2“舍得”定位并提炼体验激励主题

即使经过识别选择, 留下的特色民俗文化资源往往还是内容丰富, 形式多样, 能够带来多方面的旅游体验价值。而要提炼差异化体验价值, 需要有“有舍才有得”的营销定位思维, 敢于舍弃特色民俗文化资源体验价值中的绝大多数, 只留下最不可能被复制、模仿、超越的体验价值来提炼。

最终提炼成体验激励主题, 对民俗文化旅游体验价值的生动化、主题化表述, 是对民俗文化旅游体验价值的提纲挈领式总结。一个鲜明独特的体验激励主题, 使整个旅游体验过程设计、细节的营造、旅游产品的开发更有据可依, 实现最大化体验价值。

民俗文化旅游体验激励主题可以表述为一句话:在这里, 能够得到任何地方都没有的“XXXX”的体验。优秀的体验激励主题必须要有强烈的激励性, 对旅游者产生巨大吸引力, 能够驱使其产生旅游或者重复旅游行为。另外, 还要有一定的竞争性, 有效的区别于竞争对手。

正是差异化的体验激励主题设计, 使浙江桐乡乌镇西栅景区在竞争激烈的江南六大古镇民俗文化旅游市场中脱颖而出。与其他古镇充斥着的商业化、人声鼎沸的街道、商店相比, 乌镇西栅景区结合乌镇特色资源提炼出独具特色的“江南水乡古镇度假休闲”的体验激励主题。随后从观光、餐饮、购物、住宿、交通等方面统一规划和设计, 使古朴、悠闲的江南水乡古镇度假体验主题得到淋漓尽致发挥。

3.3 设计“静态展示、动态表演、参与体验”结合的多感官体验过程

体验激励主题一经提炼, 接下来需要围绕其精心设计、合理安排“静态展示、动态表演、参与互动”三种体验环节。

静态展示主要包括优美的风景、建筑、民俗文化展览馆、服饰等内容, 能够让旅游者对特色民俗文化产生最直观的了解和认知。动态表演则是以歌舞、戏剧、人员演示的方式对生活、生产、社交、宗教信仰、文艺等具体风俗文化内容进行呈现。生动活泼的动态表演感染力较强, 能加深旅游者对民俗文化的深度理解, 带来有声有色的深度审美体验。参与体验则是设计一些能够让旅游者直接参与其中的民俗文化活动。身临其境的参与能够使旅游者产生乐在其中的体验感受, 产生最强的愉悦感。

三种不同形态的体验环节的比例安排, 往往影响旅游者最终体验价值的大小。静态展示占太高比例的话, 容易降低旅游者兴趣, 难以产生较深刻体验价值。与此相比, 动态表演和参与体验环节, 由于生动、真实、情景化而能刺激旅游者产生强烈的体验感受, 产生的体验价值较高。因此, 要想实现最大化的体验价值, 较为合理、易于操作的比例安排是“三分静态展示, 四分动态表演、三分参与体验”。当然, 随着旅游者体验需求的继续提升, 对参与体验环节比例还可以再增重。

除此之外, 体验过程的设计还要围绕体验激励主题, 有意识的融入多感官的体验刺激。“耳听为虚, 眼见为实”, 视觉刺激往往引发的震撼和记忆效果最强。因此无论静态展示, 还是动态表演以及互动体验环节, 要从色彩、布景、服饰、装饰物、人物等各方面精心设计, 制造出真实生动、美轮美奂的视觉感受。同时, 运用特色方言、音乐、戏曲营造氛围, 为旅游者提供“入乡随俗”运用方言交流的情景和机会, 能够大大提升旅游者参与度, 使旅游过程变得生动有趣。“民以食为天”, 特色饮食文化的展示与体验必不可少, 从“饮食”中获得的味觉体验, 更能使旅游者念念不忘。

对体验过程的整体设计而言, 形式越丰富多彩、跌宕起伏, 感官体验越有滋有味, 带给旅游者的体验刺激就越大, 整体效果也就越突出。

在此方面, 云南香格里拉藏民家访民俗文化旅游体验过程的设计颇具启发意义。藏民家访体验过程始于旅游大巴, 除导游绘声绘色地讲述藏民文化习俗外, 还会教旅游者表达情感的“呀嗦, 呀嗦, 呀呀嗦”藏族方言, 以及表达喜悦的跺脚。到藏家门口, 参与互动式体验环节接踵而至, 旅游者一一接受主人敬献哈达并喝下青稞酒才上楼。而在观赏藏民表演歌舞中, 利用“呀嗦, 呀嗦, 呀呀嗦”和跺脚表示赞叹。随后, 旅游者学做糌粑、喂吃糌粑, 最后和藏民共同围着吉祥的柱子跳锅庄舞, 整个藏民家访体验气氛达到白热化程度。静态展示营造出体验氛围, 动态表演点燃体验热情, 参与互动释放体验激情, 藏民家访有效的使旅游者获得终身难忘的体验价值。

3.4 巧妙设计情景式的参与体验环节

参与体验环节, 是提升旅游者体验价值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伯德·施密特的体验营销理论指出, 体验营销过程就是体验表演的过程, 消费者渴望扮演角色并参与演出。[3]因此, 当静态展示和动态表演是让旅游者充当观众“看过瘾、听过瘾、吃过瘾”, 那么通过参与体验环节的设计, 则能让旅游者通过直接参与而“演过瘾”。

情景式参与体验环节的设计类似情景式戏剧, 既需要设搭建舞台、设置场景, 还需要有表演主题并设定相关的角色。具体的设计过程, 根据操作难易程度以及旅游者参与程度有所侧重。如果需要满足大多数或者全部旅游者的参与要求, 那么可以设计内容较少、容易控制、过程相对简单的体验活动, 如旅游者参与特色产品的生产过程, 或旅游者参与某一民俗文化表演活动等形式。像藏民家访中, 提供材料, 让旅游者现场动手制作糌粑, 或藏民带领游客共同跳“锅庄舞”, 虽然简单但是体验效果不俗。

当然, 增强体验价值的最佳方法是设计情景式的参与体验活动, 即根据体验主题, 精心选择最具代表性的民俗文化活动、事件、过程, 让部分或者旅游者全部参与其中亲身演绎。这要求事前设定好互动活动的主题、流程、角色安排, 并准备包括场景、道具、设备、服装等在内的设施, 同时做好现场的控制安排。像云南大理旅游的“掐新娘”、“背新娘”婚庆活动, 男女游客分别充当“新娘”、“新郎”, 在经验丰富的主婚人带领下体验独特的白族婚俗文化。

3.5 做好细节, 强化体验效果

“细节决定成败”, 在旅游体验过程中, 细节往往更容易影响旅游者感受, 增强或减弱体验效果。在涉及吃、住、游、乘、导、购所有方面的民俗文化旅游体验过程中, 整体环境卫生是否干净整洁的细节问题往往会对旅游者体验满意度产生较大的影响。其中, 合理布置景区游览路线、合理安置足量的休息座椅、安排干净且数量合适的洗手间、安置足量且位置合理的垃圾回收箱、设计与环境协调的路标及景点介绍牌是最容易打动旅游者的细节, 尤其需要注意。另一个影响旅游者体验价值高低的细节是整体服务水平, 需要投精力和时间, 对包括导游在内的相关旅游服务人员经过长期、严格的营销训练, 还需要根据旅游者需求尽可能提供多样化的服务。

此外, 对最佳旅游人员数量控制的小细节也会影响旅游者的体验感受, 影响体验效果。过度拥挤, 缺乏组织不但使游客失去游览和参与的兴趣, 更会给整体环境卫生整洁、服务水平带来严峻考验。稍有不慎, 就极容易使旅游体验的效果大大折扣。拿笔者经历的香格里拉“藏民家访”和泸沽湖摩梭族“篝火晚会”两个类似的旅游项目比较, 正是两者人数组织的差异导致体验感受和价值大相径庭。藏民家访以藏民家庭为单位, 一家一晚上就接待几十个人, 场面易于控制和管理, 气氛也能够充分调动, 效果较好。但摩梭篝火晚会是在容纳五六百人的场地进行, 显得拥挤杂乱, 参与环节也组织无序, 使旅游者兴趣全无, 很多游客甚至提前离场。

3.6 开发能呼应体验主题的特色旅游产品

对于旅游者而言, 旅游购物是旅游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更是旅游体验的回忆和延续。然而面对琳琅满目的旅游产品, 旅游者却往往难以买到称心如意旅游产品, 因为旅游产品往往毫无特色, 千篇一律。没有意识到旅游产品是体验营销有机延续, 缺乏针对性的开发是问题根源所在。

毋庸置疑, 旅游产品能够为旅游所在地带来直接经济收入, 然而经济收入的持续增长则有赖于特色旅游产品的开发。要根据民俗文化体验激励主题, 选择最能代表当地民俗文化特色的产品进行深度开发。像广西壮族自治区靖安县, 精心选择绣球作为特色旅游产品深耕细作, 不仅形成了完整的绣球产业链, 更创造出独特的壮族“绣球”文化体验价值, 在壮族民俗文化旅游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 赢得巨大的经济效益。[3]

此外, 对旅游产品还可以从整体上布局, 对购物点进行数量控制, 同时对购物产品的种类进行规划, 避免同质, 制造错位竞争。乌镇西栅景区从呼应“江南水乡古镇度假休闲”的体验主题出发, 通对购物点数量及产品种类的统一布局、管理, 不仅避免像竞争对手一样变成喧闹非凡的“商业古镇”, 而且差异化的旅游产品吸引旅游者争先购买。

除此之外, 如何将交通运输业、餐饮业、住宿业等配套行业纳入民俗文化旅游体验营销过程, 共同创造出最大化的旅游体验价值也值得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迟景才.世界文化旅游产品及其发展[J].旅游调研, 1996 (5) .

[2]吴晓山.民俗文化旅游品牌战略研究——以“刘三姐”文化旅游为例[J].特区经济, 2010 (8) .

[3]郑锐洪.体验营销的实施模式与成功要素研究[J].企业经济, 2008 (6) .

篇4:体验民俗

关键词:道德体验;民俗文化;德育价值

中图分类号:G4l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3121(2010)16-0012-03

近年来,道德教育回归生活、道德教育要凸显体验的呼声越来越高,因而,道德体验在道德教育中的作用也受到越来越多教育学者的重视。民俗作为一种兼具生活属性和文化属性的复合体,民俗的内容和形式是广大民众在生活中感悟、积累和创造出来的,与生俱有对培养个体形成健康的价值判断和生成道德情感的功能。日常生活中的道德体验应是一个真真切切的道德情感发动、生成并提升的积极体验过程,因而在“道德体验”维度上探究民俗的德育价值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道德体验”的基本内涵及其特征

一般而言,体验既是人的情感本身,又是一种理性和感性交融的认识活动。个体在亲历某一事件或情境的过程中,在已有的认知和感悟的基础上,形成新的情感、态度,并产生新的行动、选择。就“道德体验”的基本内涵而言,刘惊铎教授认为“道德体验是一种含有价值判断的关系融通性体验”。感性个体的人总是处于一定的关系世界之中,个体对包括自己在内的整个关系世界发生了含有价值判断的融通性领悟就是道德体验。体验者对周围生活世界关系的领悟越强,其行为的道德性也越高。王如才教授则从中小学生道德素质建构的角度出发,认为道德体验是道德主体在道德实践活动的基础上产生的主观的感受,以及由此而产生的道德情感。本文的“道德体验”界定为:是人理解人生与社会的方式,也是人追求自身生命意义的方式。作为一种道德教育形态,它重视自然界和人际之间的道德信息,在内外交融的形态下由体验者进行内外全方位的感悟,进而领悟事物之间或事物情境中的道德关系,形成对事物及其关系意义的自我建构和价值生成的理解。与一般的体验不同,道德体验尤其强调对道德观念的体验,人与人的沟通和了解,以及对自我价值的体验。

道德体验主要具有个人性、情感性、推及性等基本特征。首先,个人性:每一个体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各主体间也自然存在种种差异,认知水平、兴趣爱好、价值观、世界观不同,其体验过程及体验结果也就会有差别。道德体验是主体将外在的情景和规范纳入自己的品德心理结构,引起品德心理结构的调整以致改造,以促进自己的道德发展。道德体验是一个精细的、独特的心理、情感过程,主体在亲历某道德事件或道德情境时获得的感悟、情感和意义,都是主体个人的,不能相互替代,即“我”的体验是无法对“你”说出来的。其次,情感性:海德格尔曾说,人是用他的整个身心,整个存在而不是单用他的反思来理解他自己的。人对世界的认识,首先是由情绪和情感揭开的,而不是概念。在道德体验的过程中,情感是相伴相随的。主体在亲历的道德事件或道德情境中,总是习惯性将现实的事件或情境同自身已有的或现时的体味和感觉相联系,产生的体验出发点便是情感,通过从以往的情感积累出发去体悟现实情境的意蕴,获得更为深刻的情感体验和意义,最后的终结点也是情感。因而,道德体验是带有浓厚情感色彩的心理活动。最后,推及性:道德体验的推及性,体现了道德情感的渗透作用。在道德体验中,体验者将自己“置身局中”,带着情感领悟对象之间或对象情境中的道德关系,产生的体悟会积淀到他的潜意识中去,在后来遇到相似的情境时,这种积淀在潜意识里的体悟便被诱发和唤醒,引发体验者自觉地展开新的体验,从而对凝结于其中的情感和智慧达到更深刻的理解与领悟,多次这样的体验循环,使体验者不断生成自己的道德境界。

二、民俗的基本含义和分类

(一)民俗的基本内涵

民俗。一种与人类生活关系密切、动态性的社会生活文化事象,是文化长期积淀的结果。民俗是什么?在英语中,它被拼写为“folklore”,英国考古学家威廉·汤姆斯于1 946年将其作为学术用语正式提出。汤姆斯认为,民俗是“在普通人们中流传的传统信仰,传说及风俗,古时的举止,风俗仪式,迷信,民曲,谚语等。”在我国,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国儒家著作《礼记·缁衣》中就有对民俗的记载:“故君民者,章好以示民俗,慎恶以御民之淫,则民不惑矣”。民俗学中,“民俗”就是“民间风俗”的简称,指由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历史中所创造、传承和享用的风俗、仪式、习惯、信仰、谚语、故事、艺术等的集合体。

(二)民俗的分类

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中国民俗研究进入一个空前活跃的兴旺发达时期,众多学者把民俗分类重新提了出来,但是学者依据的分类标准不同,对民俗的分类也各有差异。现今比较通行的分类是将民俗分为物质民俗、社会民俗、语言民俗和精神民俗四大类。

1物质民俗类

物质民俗又被称为“实体民俗”,是指人们日常生活中所依赖的和能够直接感触的有形产品形式。包括饮食民俗、居住民俗、服饰民俗、交通民俗、器用民俗。如皖南的徽州古民居、美轮美奂的苗族服饰银首饰等。

2社会民俗

社会民俗是与家族、社会集团有关的民俗,是维护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纽带,是一种集体行为方式,也是与人们的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的民俗。包括按照血缘关系组成的家庭、家族、宗族习俗;按照非血缘关系但由于职业、信仰、爱好和某种需要而组成的民间组织,如一些商人自发组成的商会的集体行为方式;各民族千百年流传下来的岁时节日民俗,如在我国各族人民共度的春节、中秋节,还有象征美好生活的“傣族泼水节”等。

3语言民俗

语言民俗是广大民众世代相传的集体智慧和经验的结晶,是依靠口头语言进行传播和继承的民俗事象。包括民间的神话、传说、故事、歌谣、谚语、口头艺术等。这类民俗在我国尤为丰富,如我国古代的“四大神话”与“四大传说”,还有父母教育子女要勤学的谚语如“补漏趁天晴,读书趁年轻”等。

4精神民俗

精神民俗主要包括民间巫术、民间信仰、道德礼仪、禁忌习俗等。一些少数民族有自己信仰的图腾(保护神),如仡佬族以葫芦为图腾;蕴含博大精深的“永年太极拳”等,都是我国的精神民俗。

三、基于“道德体验”的民俗的德育价值

民俗总是与人类生活相生相伴的,渗透在每一个人的生活体验中。优良的民俗,可以陶冶人们的情操,帮助人们识别真善美和假恶丑,培养人们健康正直的伦理道德观念,在具体的民俗活动中,还可使体验主体产生丰富的道德情感乃至道德素质与境界的提升。

(一)个体道德观念在民俗世界中孕育

一个人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往往不是出于哲学思辨、逻辑推理甚或道德的说教,而是通过对实际生活

中种种习俗和事象的仿效、遵循,或从禁忌的习俗中学会约束和回避。从落地伊始到自然地回归,生活中的每个人都脱离不开民俗的海洋。现代社会大力弘扬的民族道德观念、社会道德观念、职业道德观念,如团结抗争、尊老爱幼、自强不息、勤劳勇敢、公正无私、诚实友爱等等自古便在民俗世界中有广泛的反映,蕴含丰富道德教化意义的民间故事和谚语警句在人们伦理道德观念的形成中无疑独具特色。在广西壮族人民中,广泛流传着明嘉靖年问瓦氏夫人带兵在上海一带抗击日本倭寇保家卫国的故事;在东北,也广泛流传着抗日游击队的事迹;还有让人津津乐道的山东沂蒙山区人民顽强抗日的事迹。各族人民就是利用这些经久不衰的事迹培育子孙后代热爱祖国、热爱自己民族的道德观念和精神。孝的观念和习俗是中华传统文化之一,在我国民间流传着许多脍炙人口的古代孝道故事。如汉代的郭巨“为母埋儿”、汉代的董永“卖身葬父”,几乎成为每个家庭教育子孙怀孝、行孝的活教材。再有汉族谚语“补漏趁天晴,读书趁年轻”,纳西族谚语“只要辛勤耕耘,土地就会肥沃”等劝诫青年人珍惜时间,勤劳学习,自强不息;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要学蜜蜂共采花,莫学蜘蛛各结网”等强调了集体意识和团结合作的重要性:“欺山莫欺水,欺人莫欺心” “欺人是祸,饶人是福”形象地说明了人与人交往中要真心实意、诚实友爱。这些无所不在的民俗,如润物无声的细雨,渗透到每个人的生活中,影响着体验主体的道德观和价值观的生成,它远比学校通过道德说教方式向个体灌输某些道德观念来得有效。

(二)个体道德情感在民俗世界中丰满

人的道德行为的发生受情感的引发和调节,人以情感为核心的动机系统作为个人道德发展的内在保证。一个人良好的道德品质形成与其在生活过程中积极情感的积淀有着密切的关系。丰富多彩的民俗生活是人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个体在民俗生活的体验中浸满着情感,进而又促发着他产生新的特殊体验,情感在循环的体验中不断地得到丰满。传统节日在我国有其深厚的历史意蕴。作为一种文化记忆的载体,传统节日不仅具有娱乐功能,还蕴含了丰富的道德情感。如端午节是我国包括许多少数民族在内的民俗节日,可能没有人会吟诵“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辞句,但是。通过赛龙舟、吃粽子,讲屈原的故事等活动,对于屈原的爱国精神,在潜移默化中,人们都受到了感染和鼓舞。又如清明节祭扫祖先的习俗,使人们不由地在平凡的生活中产生对先贤的崇敬和对祖先的感恩之情。再如重阳节登高远望、插茱萸的习俗,一千多年前年仅十七岁的王维在异乡遥想家乡遍插茱萸的情景,已被定格成游子乡愁的象征。今天,很多人也许在重阳节不会登高和插茱萸,但是“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的形象一定会在人们的脑中回荡,激发每个人对亲情的愈加珍惜。更深意义上,它还体现了他乡之客的民族情感,例如漂泊台湾的余光中先生便在这一意义上称自己为“茱萸的孩子”,这位“怀国与乡愁”的代表,在他乡将自己的思乡之情与盼望祖国统一的民族情感深深融合在一起。今天的个体也许不是诗人王维,也不是海峡彼岸的余光中先生,但是,在这一传统节日的体验中。个体的家国情怀随之愈加浓烈。

(三)个体的道德境界在民俗世界中提升

任何人几乎都是伴随着他自己独特的体验而成长的,个体有什么样的实际体验,他就有可能成为什么样境界的人,就有什么样的人生。我国传统文化是以伦理道德为本位的,在民俗文化中表现尤为突出。个体在生活体验中,无时无刻不在受着民俗的影响。民间故事和俗语中潜存的道德教化思想的熏陶,民间礼仪中蕴含的道德价值的引导,民间节日仪式或活动中蕴含的道德情感的陶冶,这些都促使个体形成自己的精神人格和品位,磨练着个体的道德意志,指导着个体道德践行。通俗的民间谚语,虽然没有道家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和“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包含的深奥道理,却有“要无闷,安本分;要无愁,莫妄求”“树不招影自为影,人不沾名便是名”的人生淡泊箴言;虽然没有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豪言壮语和“人心惟危,道心惟一”的艰深说理,却有“宁可无钱,不可无耻”“合理可做,小利莫争” “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谈人非”的处世行为规范;虽然也没有佛家“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精深玄妙的佛理,却有“来时如风雨。去日是纤尘”“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的纯朴人生悟语。这些纯朴直率的语言被人们口耳相传,虽没有佛道儒经典文化的高雅,但是更容易让人接受,对普通个体高尚道德情操形成的影响,似乎较经典文化更胜一筹。

民俗文化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奠基石,作为对民众进行教育的独特教育资源,在今天道德教育回归生活世界,道德体验凸显的时代,姿态万千的民俗文化事象在青少年伦理道德教育过程中的作用和价值也日益彰显。

参考文献:

[1]刘惊铎道德教育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王如才主体体验:创新教育的德育原理[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82

[3]王治河扑朔迷离的游戏~后现代哲学思潮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119

篇5:体验民俗

上下五千年,中国一路风尘仆仆走来,脚下踏的是深厚的文化底蕴,但在今天,一提及中国传统文化,大多数人并没有什么清晰概念,甚至一味的认为这种传统文化是过时的东西,因此,中国文化正在遭受着史无前例的迷茫与质疑。

人类已经有了几千年的文明史,任何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都是在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中走到今天的。当代中国是历史中国的延续和发展,当代中国思想文化也是中华传统思想文化的传承和升华,要认识今天的中国,今天的中国人,就要深入了解中国的文化血脉,准确把握滋养中国人的文化土壤。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着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在生产生活中形成和传承的世界观,人生价值观、审美观等。其中最核心的内容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这些最基本的文化基因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在修齐治平、尊时守位、知常达变、开物成务、建功立业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有别于其他名族的独特标志。

然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中国人民几千年来处理人际关系的实践结晶,是人与人之间的行为规范的准则。

杨时与他的学友游酢为求得正确答案,一起去老师家请教,时值隆冬、天寒地冻,来到程老师家时,正逢先生在午睡,杨时二人不敢惊动老师,就恭恭敬敬立在门外,等候先生醒来,过了很久,老师一觉醒来,从窗口发现待立在风雪中的杨时,只见他满身披雪,脚下的雪已经有一尺多厚了,此后“程门立雪”的故事就成了尊师重道的千古美谈。

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富滋养,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一个国家的强大,既需要经济总量,军事力量等硬实力的发展,也需要思想文化、民族素质等软实力的提高。

礼仪已经成为一种规范,是表现了对他人的尊重,古人云“不学礼,无以立。”文明礼仪不仅是个人素质、教养的体现,也是个人道德和社会道德的体现。

东汉黄香仅九岁,就懂得尊老爱幼、孝顺父母,在冬天严寒之时,就用自己的身体将父母的被子温暖后,再请父母安寝。孝顺父母,从小事做起。

近百年来,由于种种原因,一些优秀的伦理、道德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如今的人们已经有了较之过去更为雄厚的经济基础,来孝敬老人,但是心已经没了,孝敬父母不是有心无力,而是有力无心。 中国传统礼仪应是体现精神价值的生活方式,传承它可以使我们

的礼仪文化发扬光大,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是每个华夏儿女的责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无愧的大声说:“我是中国人!”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中华优秀传统的传承者和弘扬者,青少年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文化创新和发展,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我们心中生根发芽。

篇6:体验民俗

体验经济下顺德民俗文化的旅游开发价值

顺德的文化习俗具有浓郁的岭南水乡风情,它不仅在顺德人的生活中具有重要的社会维系功能,而且为顺德的旅游业提供了丰富的`可供开发的旅游资源,本文旨在休闲游、乡村游、生态游、民俗游几个层面探讨其旅游开发价值.

作 者:钟伟华 ZHONG Wei-hua  作者单位:顺德职业技术学院,人文教育系,广东,佛山,528333 刊 名: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SHUNDE POLYTECHNIC 年,卷(期): 4(2) 分类号:F592 关键词:体验经济   民俗文化   休闲游   生态游   乡村游  

篇7:泉州民俗与闽南民俗

说到闽南地区,大多数人首先想起的就是“泉厦漳”三个城市,这些地区的人主要语言也就是闽南语。而我的家乡就是闽南地区的泉州,我从小说着一口纯正的闽南语。闽南地区习俗之多难以说清,单单泉州地区的习俗年复一年就不知道有多少,今天我也不多写,就讲讲泉州春节民俗和闽南春节民俗,二者大部分是相似的,但在部分细节上还是有所差异的,这个差异点是从我个人角度观察的。春节以前都是叫过年,年是我国民间古老而又最为隆重的节日,尧舜时称“载”,夏代称“岁”,商代称“祀”,周代起称“年”,沿用至今(其间只有唐玄宗、肃宗二帝时一度称“载”)。过年的时间自汉武帝时确定正月为岁首,即以正月初一为新年,又称“元日”;又因此日始于旦,也称“元旦”。辛亥革命后改行公历,以1月1日为元旦,于是原称为“元旦”的农历正月初一即改称为“春节”,但仍习称为“年”。

从正月初一到十五,泉州称为“过年”,要待过了十五,“年”才算过去了。

泉州民谣唱到——“初一场,初二场,初三无姿娘(姿娘意为妇女,此日妇女不上街);初四神落地(灶君从天上汇报回来);初五舀肥(掏粪便,农事开始);初六隔机(整理织布机,隔开经线与纬线,妇女们开始织布);初七七元(人日,取菜、果等七样做„七宝羹‟);初八完全(年糕吃完了);初九„天公‟生;初十好食天(指天气寒冷宜在家饮酒);十一请女婿;十二倒去觅(妇女再回娘家探望一下);十三吃糜配芥菜(糜即稀饭,连日吃腻了酒肉,改改口味);十四结灯棚;

十五上元丸;十六„地妈‟生; 十七„那怎生‟(节日就这样过去了)。” 从这个民谣中我们可以看出泉州在过年这十五天中规矩非常多,这是从我的角度来看的,里面的内容也有些过时了,现在许多人一般都是过年过七天,初八初九就开始工作,初九天公生是我最熟悉的日子,因为以前这一天都是学校开学的日子。

而闽南民谣唱到——闽南民谣 “初一早(早早起来之意)初二早 初三无歹志(无事情); 初四神落地(灶君从天上汇报回来); 初五隔开(告一段落)?鸦 初六舀肥(掏粪便,农事开始); 初七七元(取菜、果等七样做“七宝羹”);初八完全(年糕吃完了); 初九天公生(天公生日); 初十地公瞑(土地公生日); 十一请女婿; 十二倒去觅(妇女再回娘家探望一下); 十三吃糜配芥菜(糜即稀饭,连日吃腻了酒肉,改改口味); 十四结灯棚; 十五上元丸; 十六看大烛; 十七倒灯棚(节日就这样过去了)。

从二者的民谣中我们可以看出,泉州春节大概习俗和闽南各地区习俗是一样的,部分有所不同,这也就是泉州出于闽南而不同于闽南之所在。

过年之中还有许多习俗。

例如泉州地区有:敬天公、开正、贺正、团拜、压岁钱、女儿女婿日、迎灶君、众人生、天公生、“做天香”、元宵、吃“上元丸”、润饼菜、祭春、闹元宵、闹花灯、挂灯、送灯、游灯、出灯、猜灯谜、替身”、“过关限”、祀“棕蓑娘”等等。

而闽南地区有:拜年、穿新衣、行春、开门、关门看吉时、早餐吃

素、做 牙、公妈(祖先)、开荤、回娘家、睡到饱、早上床、接财神、隔开、开工、闽南闹正、鞭炮声里迎正月、最高潮在元宵、请喝春酒等等。

从二者在过年期间的各种习俗也可以看出之间有许多差别,大范围还是相似的,但泉州地区习俗偏向于农家生活,而闽南地区的习俗偏向于工作商业。

过年除了该做的,还有更多不该做的,也就是过年的禁忌。如泉州地区的过年禁忌有:

正月初一,新年伊始,凡事以纳吉迎祥为准则,禁忌很多: 忌饮茶水,忌吃稀饭,如此即可避免以后外出“半途遇雨”。早餐吃干饭,以整叶煮的菜为佐,俗称“长命菜”。

忌打骂孩子,忌和别人吵架,忌说不吉利的话,不得讨钱逼债。忌操刀切物,以示戒杀。所有食物如须刀切者,除夕即已准备周全。

忌用扫帚扫地,意谓新年迎祥纳福,惟恐一扫而空。

忌穿旧衣裳,要穿新衣,曰“去旧迎新”;忌赤足,行走时足被刺伤即为不吉。

忌打坏器皿、碗碟之类,否则一年福气均被破坏;如不慎打破,则将碎片投入井中以镇压之。

除夕夜、初一夜、初五夜、元宵夜均不熄灯,寓祥光永驻。

而闽南大地区的习俗禁忌有:

一、厦门传统习俗正月初三不能登门拜年,要在家里祭祀亡灵。有

谚语曰“初一早,初二早,初三困甲饱(或无歹志)”,意思是初三日无客登门,晚起无妨。那么这个习俗是怎么来的呢?相传,明朝嘉靖年间,倭寇占领厦门外岛浯屿。一年除夕夜晚,官兵忙于过年而疏于守备,大股倭寇乘机攻城,军民奋起抵抗敌人,激战二日三夜,倭寇才败退,但城内军民伤亡极重。初三日,百姓各自收埋亲友,吊丧亡灵,哭声震天,无暇到别家登门拜年。第二年初三日,厦门居民把此日作为忌日,久而久之,成为惯例。

二、春节期间,是闽南人一年中最重要的日子,大家都有着种种的希望,除了初三不能拜年外,还有不少其他禁忌。初一的禁忌最多。早上要吃素菜,不吃荤的,也不煮,吃的饭菜必须是除夕日预做的,谓之“隔年饭”。表示去年的饭吃不完还有剩余。初一要吃干饭或其他食物,不吃稀饭,否则这一年外出时会被雨淋或遭意外。初一至初五不能扫地,不可舀肥。万一非打扫不可,也要把垃圾留置家中,不可拿到外面倒掉,不然就等于把家中的金银财宝倒掉一样,使家里受穷。不可骂人,不可打架,不问人讨债,不使身体受伤。如受伤,就是“痛过年”,极为不吉利。不可打破或损毁碗盘瓷器,万一不慎打破,就用红纸包起来,等到初五“隔开”之日,才把它投进河里,念“打破瓷,钱银一大堆”等安慰的话,如此就可逢凶化吉。绝对不可午睡,据信,男人初一午睡,他的田畦就会崩溃;女人如果午睡,则厨房就会倒塌。

泉州地区和闽南大地区的过年禁忌也都是相似的,出发点都是从日常生活中的一些行为点来讲述的,合情合理,多为出门饮食规定。最后,随着时代的变化,无论是泉州地区的过年习俗还是闽南大地

篇8:体验民俗

乌丙安在《中国民俗学》中把民俗分为四大类 :经济的民俗, 社会的民俗, 信仰的民俗, 游艺的民俗。

陶立璠在《民俗学概论》中则分为 :物质民俗, 社会民俗, 口承语言民俗, 精神民俗。

张紫晨在《中国民俗与民俗学》中采用平列式方法把中国民俗分为十类 : (1) 巫术民俗 ; (2) 信仰民俗 ; (3) 服饰、饮食、居住之民俗 ; (4) 建筑民俗 ; (5) 制度民俗 ; (6) 生产民俗 ; (7) 岁时节令民俗 ; (8) 生仪礼民俗 ; (9) 商业贸易民俗 ; (10) 游艺民俗。

张家口市是河北省下辖地级市, 又称“张垣”“武城”, 位于中国河北省西北部。嘉靖八年 (公元1529年) 守备张珍在北城墙开一小门, 曰“小北门”, 因门小如口, 又由张珍开筑, 所以称“张家口”。张家口历史悠久, 民俗文化丰富多样, 笔者依据《中国民俗与民俗学》对民俗的分类, 将张家口地区的民俗分为信仰民俗、服饰饮食民俗、居住建筑民俗、禁忌民俗、岁时节令民俗、人生仪礼民俗、游艺民俗。本文选取张家口地区信仰民俗来论述。

民俗学家钟敬文认为, 信仰民俗, 又称民间信仰, 是指民众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一套神灵崇拜观念、行为习惯和相应的仪式制度。

一、神鬼信仰与祭祀

1、自然神的信仰

在张家口地区广大农村, 人们对自然界存在的诸神深信不疑。例如, 人们认为粗大的树上有树神, 院子大门有门神, 井里有井神, 就连马圈、猪圈这类地方都有都有行使各自职责的神。这些神秘的存在是看不见、摸不着的, 但它可以寄居在自然物上。因此人们为了表示对这些神秘的存在的敬畏, 在砍树、拆房、盖房的时候都要请所谓的风水先生“看一看”, 由于砍树、拆房、盖房都会对各路神灵有打扰, 因此要上香拜谒, 奉上贡品, 请求神灵的原谅 ;春节时要在大树贴上写着“树大根深”的对联, 在井口上贴“井泉大吉”, 在大门上贴门神的像, 以求这些神灵的保佑。

2、天地诸神的信仰

人们对天地诸神的信仰源于人们对农业收成的期盼。古代生产力不发达, 农业生产的成败, 主要取决于季节和天气的变化, 以及地理环境。因此天地诸神受到了人们的广泛祀奉。《左传》昭公元年 :“山川之神, 则水旱、疠疫之灾, 于是乎禜 [yíng] (一种祈求神灵消除灾祸的祭祀) 之 ;日月星辰之神, 则雪、霜、风、雨之不时, 于是乎禜之。”《尚书·尧典》:“肆类于上帝, 禋于六宗, 望于山川, 遍于群神。”

在张家口的广大农村, 人们在年岁时节, 尤其是春节, 家家户户都要在院子中央摆设香案, 陈设贡品, 对天地诸神进行祭祀, 祈求来年风调雨顺, 一家平安。

3、列祖列宗祭祀

中国人的三大崇拜 :天地、祖先、君师。对祖先的敬仰, 是人们认为死去的祖先的灵魂仍然存在, 仍然会影响到现世, 并且对子孙的生存状态有影响的信仰。一般崇拜的目的是相信去世的祖先会继续保佑自己。对于天地的信仰, 是出于敬畏之情, 而祈求好处, 但对祖先的崇拜是一种对人伦亲情的表达。在张家口的民间, 对于祖先的祭拜一般在清明、七月十五、十月初一、正月初一 (或初二) 以及祖先的生辰忌日。祭祀的方式除了除夕、正月初一或初二要在家里的堂屋摆设香案、陈列供品外, 其他的祭拜方式主要是上坟扫墓。

二、其他信仰

1、财神信仰

财神是中国民间普遍供奉的善神之一。在张家口地区民间, 每逢新年, 家家户户悬挂财神像, 希望财神保佑以求大吉大利。人们这种求财的心理与追求, 在张家口地区春节的民俗活动中有集中的体现。每当农历新年来临, 家家户户都要“请”一张财神像回家, 贴在堂屋正中, 并奉上贡品, 大年初一的早上还要开门迎财神。

除了春节期间供奉财神外, 在张家口的广大地区, 不论是做大生意的还是小商贩, 都习惯在家里或店里常年供奉财神像, 以求财源广进, 生意兴隆。

财神的起源颇为难考, 常因时因地而有所不同。财神, 一般认为有所谓“正财神”赵公明, “文财神”比干、范蠡, “武财神”关羽, “偏财神”五路神、利市仙官, “准财神”刘海蟾等。这些财神, 又可分为文财神和武财神两大类, 最为人们熟知的财神, 则是“正财神”赵公明。张家口地区民间人们所供奉的, 笔者认为大都是“正财神”赵公明。

2、观音菩萨信仰

在张家口的民间信仰中, 有不少对观音菩萨的信仰。观音菩萨, 又称观世音菩萨、观自在菩萨、光世音菩萨等, 从字面解释就是“观察 ( 世间民众的 ) 声音”的菩萨, 是四大菩萨之一。他相貌端庄慈祥, 经常手持净瓶杨柳, 具有无量的智慧和神通, 大慈大悲, 普救人间疾苦。当人们遇到灾难时, 只要念其名号, 便前往救度, 所以称观世音。观音菩萨是被信仰最为广泛的菩萨。在佛教中, 他是西方极乐世界教主阿弥陀佛座下的上首菩萨, 同大势至菩萨一起, 是阿弥陀佛身边的胁侍菩萨, 并称“西方三圣”。

据笔者的调查, 在人们对观音菩萨的信仰中, 大都并不带有宗教信仰的色彩, 也就是说, 人们对佛教中的“圣人”的崇拜, 并不是对佛教的信仰, 而是由于观音菩萨的大慈大悲, 能够普救人间疾苦。

3、灶神信仰

灶神全衔是“东厨司命九灵元王定福神君”, 俗称“灶君”, 或称“灶君公”、“灶王爷”、是玉皇大帝派遣到人间考察善恶的官。灶神有左右两随侍, 一个捧善罐、一个捧恶罐, 随时将一家人的行为记录保存于罐中, 年尾再向玉皇大帝报告。腊月二十四是灶神离开的时候, 又称 " 辞灶 ", 所以家家户户都要送灶神。旧时民间有“官辞三”、“民辞四”、“邓家辞五”之说, “官”指官绅权贵, 于年二十三送灶。“民”就是指一般平民百姓, 会在年廿四送灶, “邓家”指水上人, 会在年二十五举行。民间百姓大部分会选择年二十三谢灶, 希望沾点贵族的贵气。

在张家口地区民间, 送灶的食物一般选取麻糖等甜类食物, 意为糊上灶神的嘴, 希望灶神上天后不要说坏话, 多说些好话。在旧时, 人们早送灶时还要为灶神做一个坐骑, 即纸扎的马, 还要给灶神的坐骑准备草料, 在送灶时要把灶神像和纸马一同烧掉, 并且念念有词 :“上天言好事, 回宫降平安”之类的话。现如今, 灶神的信仰在张家口的农村地区仍然比较盛行, 但灶神像已不再出现, 市场上也基本没有灶神像的踪影, 祭灶仪式也已经大大地被简化了, 人们大都在腊月二十三这天将麻糖放在灶边供奉, 等天黑以后, 放一根“二踢脚”将灶神送上天, 祭灶的仪式就算完成了。

关于灶神的来源很复杂, 有很多种说法, 但最为人们所熟知的灶神像是一对老年夫妇, 即人们所说得“灶王爷”和“灶王奶奶”, 相传为姜子牙所封的张奎和高兰英。

4、狐仙信仰

狐仙在中国, 有着丰富的传说和记载, 也是长期以来民间信仰的基本构成之一。在张家口民间的一些地方, 对狐仙的信仰一度很盛行, 笔者小时候生活的农村地区, 经常会听到有人看到狐仙, 或者被狐仙上身的奇异事件。究其原因, 笔者认为, 是基于狐狸这种动物生性狡黠, 行为诡秘, 从而使人们对它产生了一种神秘感和畏惧感, 再加上一些民间传说的附会, 就形成了人们对所谓“狐仙”的信仰, 而这种信仰并不是建立在人们实现美好愿望、祈求保佑的基础上的, 相反的, 恰恰是基于人们对狐仙的敬畏之情。

参考文献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体验民俗】相关文章:

论民俗体验式旅游的开发05-16

中国民俗民俗范文06-04

中国民俗服饰民俗07-27

中外民俗居住民俗07-29

民俗文化与民俗生活08-20

民俗文化与民俗旅游08-20

台湾民俗05-23

礼仪民俗05-07

民俗作文05-21

民俗活动06-06

上一篇:50岁生日请柬范文下一篇:高三各单元课文翻译2(人教版高三英语教案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