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俗服饰民俗

2022-07-27

第一篇:中国民俗服饰民俗

中国民俗文化之居住民俗

中国民俗文化之居住民俗

中国居住民俗 中国民居的文化特征

1、物质性要求:满足人们日常生活起居的实际需要

2、精神性要求:体现尊卑之礼、长幼之序、男女之别、内外之分等宗法伦理思想等

3、民居自然质朴的性格:利用当地出产的材料,用最经济的方法,密切结合当地气候和 地形、环境等自然因素建造 民居依形式分类

大致可有七种:即北方院落民居、南方院落民居、南方天井民居、岭南客家民居、西 南少数民族干栏式民居、 西北窑洞民居和南方自由式民居。 而四合院在北方院落民居中最具 典型意义。在中国的民居中,最有特点的是北京四合院、西北黄土高原的窑洞、安徽的徽州 古民居、广西四川的竹楼、云南的一颗印民居和福建、广东等地的客家土楼

四合院

四合院的基本特征 :“四”东西南北四面,“合”是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口字形 四合院建筑布局: 是以南北纵轴对称布置和封闭独立的院落为基本特征的。 按其规模的大小, 有最简单的一进院、二进院或沿着纵轴加多三进院、四进院或五进院。

清代有句俗语形容四合院内的生活:"天棚、鱼缸、石榴树、老爷、肥狗、胖丫头",可以说 是四合院生活比较典型的写照。

四合院住宅的要素:大门— 四合院住宅的要素:大门—门面 的要素

从建筑形式上可分为两类, 一类是由一间或若干间房屋构成的屋宇式大门, 另一类是在院墙 合陇处建造的墙垣式门。 设屋宇式大门的住宅,一般是有官阶地位或经济实力的社会中上层阶级。 设墙垣式大门的住宅,则多为社会下层普通百姓居住。 王府大门是屋宇式大门中的最高等级。 通常有五间三启门和三间一启门两等。 这种大门座落 在王宅院的中线上,宏伟气派。 墙垣式门最普遍、 最常见的形式, 是小门楼形式, 它的样式尽管很多, 但基本造型大同小异, 主要由腿子、门楣、屋面、脊饰等部分组成, 一般都比较简单朴素

四合院住宅的要素: 四合院住宅的要素:垂花门 的要素

垂花门,是四合院中一道很讲究的门,她是内宅与外宅(前院)的分界线和唯一通道。前院 与内院用垂花门和院墙相隔。前院,外人可以引到南房会客室,而内院则是自家人生活起居 的地方,外人一般不得随便出入,这条规定就连自家的男仆都必须执行。♣ 旧时人们常说的“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二门”即指此垂花门 垂花门是指门上檐柱不落地, 而是悬于中柱穿枋上, 柱上刻有花瓣联 (莲) 叶等华丽的木雕, 以仰面莲花和花簇头为多。因垂花门的位置在整座宅院的中轴在线,界分内外,建筑华丽, 所以,垂花门是全宅中最为醒目的地方。

垂花门的功能 防卫功能: 为此, 在向外一侧的两根柱间安装着第一道门, 这道门比较厚重, 与街门相彷佛, 名叫“棋盘门”,或称“攒边门”,白天开启,供宅人通行,夜间关闭,有安全保卫作用。 屏障作用 :保证内宅的隐蔽性,在垂花门内一侧的两棵柱间再安装一道门,这道门称为" 屏门"。除去家族中有重大仪式,如婚、丧、嫁、娶时,需要将屏门打开之外,其余时间, 屏门都是关闭的,人们进出二门时,不通过屏门,而是走屏门两侧的侧门或通过垂花门两侧 的抄手游廊到达内院和各个房间。

四合院住宅的要素: 四合院住宅的要素:影 壁

影壁是北京四合院大门内外的重要装饰壁面, 主要作用在于遮挡大门内外杂乱呆板的墙面和 景物,美化大门的出入口,人们在进出宅门时,迎面看到的首先是叠砌考究、雕饰精美的墙 面和镶刻在上面的吉辞颂语。 四合院常见的影壁有三种,第一种位于大门内侧,呈一字形,叫做一字影壁,划分内外 (以内则为家宅,所以有祸起萧墙之说)。第二种是位于大门外面的影壁,这种影壁座落在 胡同对面,正对宅门。这两种影壁或单独立于对面宅院墙壁之外,或倚砌于对面宅院墙壁, 主要用于遮挡对面房屋和不甚整齐的房角檐头,使经大门外出的人有整齐美观愉悦的感受。 还有一种影壁,位于大门的东西两侧,与大门檐口成 120 或 135 夹角,平面呈八字形,称做 “反八字影壁”或“撇山影壁”。做这种反八字影壁时,大门要向里退进 2~4 米,在门前形 成一个小空间,可做为进出大门的缓冲之地。在反八字影壁的烘托陪衬下,宅门显得更加深 遂、开阔、富丽。 影壁与大门有互相陪衬.互相烘托的关系,二者密不可分。它虽然是一座墙壁,但 由于设计巧妙,施工精细,在四合院入口处起着烘云托月,画龙点睛的作用。 影壁分为上、中、 下三部分。 下为基座, 中间为影壁心部分, 影壁上部为墙帽部分, 仿佛一间房的屋顶和檐头。 影壁上的各种砖雕图案多为吉祥颂言组成,如:鹤鹿同春,松鹤同春,莲花牡丹,松 竹梅岁寒三友,福禄寿喜等图案 。

窑洞式: 窑洞式:以洞穴栖身演变而来的住宅形式

成因:土质坚实,气候干燥少雨;经济不发达,造屋经济 形式:靠崖式窑洞、地坑式窑洞 优点:隔热、保温、节能、防火、防噪音、冬暖夏凉 缺点:通风不好,比较潮湿 土窑是靠着山坡挖成的黄土窑洞,这种窑洞冬暖夏凉,保温隔音效果最好。 石窑和砖窑是先用石块或砖砌成拱形洞,然后在上面盖上厚厚的黄土,又坚固又美观。由于 建造窑洞不需要钢材、水泥,所以造价比较低。

天井窑院

“进村不见房,见树不见村。”外地人又称它是“地下的北京四合院。”既是游览农村的景 观,也是考察研究黄土高原民俗和原始“穴居”发展演进的实物见证。( 河南陕县为代表)

安徽古民居--“四水归堂” 安徽古民居--“四水归堂” -安徽民居集中分布在安徽省南部和江西省东北部地区,现存保护完好的建筑大多是 明、清时所建,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之中。徽州古民居与古牌坊、古祠堂并列为“徽州三 绝”。 四水归堂说法的来历 ♣ 徽州人盖房子,都要看过风水才动工。宅子大门不开在正面,而是开在石廊内, 而且厢房前宽后窄,屋梁一面高一面低,房子不朝南(不吉利)。天井下的水池,本来是为 承接四面屋檐滴下的雨水,但在生意人看来,聚水如同聚财,因而不能让这水流出去,正所 谓“四水归明堂,肥水不外流” 徽派民居的建筑特色 青瓦白墙,围墙高大 房屋一般是三开间或五开间的两层小楼。层楼迭院,高低错落

门罩以石雕或砖雕装饰而成,庭院以“四水归堂”的天井为特点,院中有水池,种植花草盆 景,各处的梁柱和栏板上雕刻精美图案 徽派民居现以西递村和宏村为代表

徽州民居包括祠堂、家庙等建筑在内,没有了祠堂也就没有了民居。徽州从外地迁来的富家 大户极多,为了巩固他们自己的地位,维护自己的利益,他们聚族而居,形成了极强的宗法 观念和极严密的宗族组织。 宗祠是他们住宅不可或缺的配套工程, 通过它来凝聚宗族里的人 心

土楼:广东、 土楼:广东、福建等地的客家人住宅

客家并非少数民族: 客家人源于地道的中原汉民。客家的先民因躲避王权更替、农民起义或少数民族入主中 原引发的战乱而举家南迁。历史上较大规模的南迁就有五次。因古时的户籍有主、客之分, 移民入籍后就编如“客籍”,故南迁的中原汉人被称为客家人。 长途跋涉、 客居他乡,“家” 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有了家才能生存发展。 所以客家人的祖先是 1900 多年前从黄河中下游 地区迁移到南方的汉族人。 环形土楼 成因:战乱、盗匪迭起,多森林、山石 特点:封闭性好,安全性高,防御性强;聚族而居,具有亲和感与凝聚力

土楼内景

穿过门厅是宽阔的天井,中间则是一口水井。在一层的正中是祖堂,也就是族人祭祀、婚丧、 议事的场所,土楼内的居民都以一层为厨房和客厅;二层则是放置谷物和各种农具的禾仓; 三层以上才是卧室,卧室有一个个小孔般的窗户,所有的房间均由一条畅通无阻的环形走廊 紧密相连。

围龙屋

围龙屋,是客家民居的又一种特殊形式,它呈半圆形,围龙屋大门前必有一块禾坪和一个半

月形池塘,禾坪用于晒谷、乘凉和其它活动,水和屋最后合成为一个圆,这是其它的地方所 无的,广东梅州围龙屋可为代表。 ♣ 池塘具有蓄水、养鱼、防火、防旱等作用。大门之内,分上中下三个大厅,左右分两厢 或四厢,俗称横屋,一直向后延伸,在左右横屋的尽头,筑起围墙形的房屋,把正屋包围起 来,小的十几间,大的二十几间,正中一间为“龙厅”,故名“围龙”屋。

云南的一颗印民居

云南中部地区有许多这种形式的四合院住宅。它的正房有三间,左右各有两间耳房,前面临 街一面是倒座,中间为住宅大门。四周房屋都是两层,天井围在中央,住宅外面都用高墙, 很少开窗,整个外观方方整整,如一块印章,所以俗称为“一颗印”

干栏式民居—广西、 干栏式民居—广西、四川

成因:山区崎岖不平,气候炎热, 多雨潮湿,山间虫兽侵袭,盛产木、竹材且易于加工 优点:通风散热防湿防潮,防止虫兽侵袭,防洪,用料简单, 施工方便迅速 缺点:竹木结构,使用寿命较短

蒙古包

特点:便于拆装,符合游牧民族的特征;有天窗,可自由启闭,以便通气、采光;南面开门

第二篇:中国民俗

1、百家讲坛 陶瓷的收藏与辨伪 鉴别

2、茶马古道 田壮壮

3、中国民俗 无米乐

4、赫哲族 鱼皮衣服

5、电影 自梳女 南海十三郎 桃姐

6、边疆行 沧源之旅78集 CCTV4 远方的家

奇台县 新疆曲子 烤肉黄面

塔塔尔民族乡 刺绣 民族舞 南岭之美

7、独龙族 纹面老人

8、丽江古城

9、古代家具

10、江西婺源(建筑)

11、平遥古城

12、贵州求雨仪式

13、台湾农业

14、陕北榆林求雨

15、印度禅宗

16、丝路古城 克布拉麦田

17、诗朗诵

18、杭州西湖白蛇传

文献检索

[4]张继生,雷军蓉.现代中国舞龙的社会学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5,39(4):13-141 [5]苏 雄,曹春宇./人龙舞0的社会文化价值[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6,22(3):37-381 彭葵,黄鹤婷. 佛山人龙舞舞出佛山魂[N]. 佛山日报,2008 - 11 - 24 邓俭. 顺德“人龙舞”是不是“国宝”[N]. 珠江商报,2006 - 01 - 25 苏 雄

湛江与佛山两地人龙舞研究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11 黄 修 年

/人龙舞0形式内容、功能特征和 价值意义的社会学阐释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6月 第30卷第3期

人龙舞

1. 起因与功能

佛山人龙舞在民间南派武术基础上产生,吸收民

间舞蹈元素,由历史喜庆事件发展而成。据佛山杏坛 镇文化站站长邓家声介绍: 相传清朝同治年间,佛山 杏坛镇光华村就已兴起人龙舞,距今近100 多年,同治 十年( 即 1871 年) ,光华村人梁耀枢金榜题名,高中状 元,乃广东历史上三大状元之一,为迎接状元荣归故 里,林升辉师傅与村里的武功高手们发起 180 人表演 的人龙舞 [5]

。佛山光华村人龙舞在每年春节、元宵、

五月初八天后诞以及其他大大小小喜庆节日,都是必 不可少节目,习俗世代流传。

2、表演形式

佛山人龙舞表演不需借用任何器物或媒介,而是

由精壮汉子和儿童按一定的次序排列组成,并依靠人 与人之间的连接而构成“龙”形,人数由几十人可达数 百人。人龙舞分为龙趸( 底部) 和龙身( 上部) 两个部 分,饰龙趸的队员个个威武有力,饰龙身的队员,两手 持红色绸带骑在龙趸队员肩上。龙头身上有两个或 四个小孩( 由于难度大,现多不采用) ,肩膀上的孩子 是龙角,左右手臂上的孩子是龙腮( 现一般不采用) ,

而缠在腰部孩子则是龙头。演“龙身”的孩子们从至后,个个后仰躺下, 头靠着后一节“龙身”的肩上,节 节紧扣,成了一条长长的“龙身”,人龙表演由“起龙”、 “腾龙”、“盘龙”等多个部分组成。

3开发保护

佛山光华村人龙舞自同治十年( 即 1871 年) 为迎 接状元荣归故里,林升辉师傅与村里武功高手发起

180 人表演的人龙舞后,光华村每逢春节、元宵、五月 初八天后诞及其他大小喜庆节日,都会上演人龙舞, 但解放后很长时间佛山光华村人龙舞一度停演,直到 1994 年元宵节人龙舞传人林普宣与杏坛镇文化站站 长邓家声沟通后,邓家声意识到这是急需保护的文化 遗产,他鼓励林普宣去挖掘和重组人龙舞。此后,在 杏坛镇政府、港澳乡亲和本村企业积极赞助下,一批 年轻的光华人龙舞队员脱颖而出,同时表演中加入新 元素: 对服装颜色有了要求,增加了表演程式。在 1995 年元宵节,光华人龙舞参加了杏坛镇元宵大巡游 并进行了第一次表演,吸引了上万名乡亲观看,哄动 一时。2005 年 11 月底,光华人龙舞参加岭南民间艺 术汇演,在广州上下九广场、英雄广场、天河体育中心 南西广场进行表演,引起轰动并一举夺得汇演冠军, 从此佛山人龙舞声名大振,名声在外。2008 年 6 月佛 山人龙舞入选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 名录,这是佛山政府与村民多年的心愿。

4、存在的问题

首先是资金问题。人龙舞的资金来源主要由政

府支助、企业赞助、表演收入三部分组成,而目前人龙 舞的资金中政府支助和企业赞助非常有限, 表演收入只有在有表演时才有收入, 同时人龙舞的表演所需人

员较多,资金分配到每个人身上的数量较少; 其次是 人才问题。人龙舞表演时人数较多,表演时间不定, 收入不多( 有表演时才有收入) ,队员都是业余的,平 时队员都有自己的工作,因而留不住人才,队员大部 分是流动的,这些都限制了人龙舞发展。

第三篇:中国饮食民俗

中国饮食民俗文化概述

姓名:韩欢静

专业:08级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摘要:饮食民俗是一种风俗习惯,一般包括节日食俗、日常食俗、少数民族食俗等。中国人饮食习俗主要以五谷为主食,蔬菜为辅,外加肉,还以熟食、热食为主;饮食方式上主要是聚食制,对一日三餐习以为常,另一大特点是使用筷子。

关键字:节日食俗

日常食俗

宗教信仰食俗

少数民族食俗

饮食民俗是民族食事活动中所积久形成并传承不息的风俗习惯,也叫饮食风俗。饮食民俗在中国有着特殊的地位,不是其他民族可以相比的。一般包括节日食俗、日常食俗、少数民族食俗等内容。下面具体说一下各方面。

一、节日食俗

1、春节食俗

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节日期间,人们有互相拜年、喝年酒、吃年糕、吃饺子等风俗。人们在春节必食年糕的风俗,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盛于明代,是我国大江南北共有的民间食俗,寓意“年年高”。饺子也是一种不可缺少的佳肴,过去在除夕之夜子时吃饺子,含有“更岁交子”、“辞旧迎新”的意思,饺子味道鲜美,被誉为“东方第一美食”。喝年酒是拜年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有请客酒、拜年酒、新婿酒、团拜酒。

2、元宵节食俗

元宵节是正月十五,是整个农历新年的欢喜结尾。这一天,人们挂灯笼、吃元宵、放鞭炮。元宵是用糯米粉制成的圆形食品,寓意新的一年合家幸福、万事如意,又有元旦完了之意。清同治年间湖南《巴陵县志》曰:““元夜”作汤圆,即呼食元宵,圆元语同,又有完了意。”

3、端午节食俗

端午节是农历五月五日。节日里,民间有赛龙舟、食粽子、饮雄黄酒、放艾草、挂香袋等活动。最主要的节令食品是粽子,有三棱形、方形、枕头形等,流传说是为了纪念屈原,南朝梁人吴均《续齐谐记》载“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罗江而死,楚人哀之,每至此日竹筒贮米,投水祭之。”饮雄黄酒流传说是避虫毒,抗病消灾。

4、中秋节食俗

中秋节指农历八月十五,此夜月亮又圆又亮,人们合家团聚赏月。吃月饼、瓜果是中秋节最流行的习俗,原为祭月供品,节日美点,现表示团圆美满之意,月饼又称“团圆饼”。明田汝成《西河游览志余﹒熙朝乐事》:“民间以月饼相赠,取团圆之意。”

5、冬至节食俗

冬至日,标志冬天到来。冬至节,北方有“冬至饺子夏至面”之谚,认为冬天寒冷,耗热量多,应多吃营养食品,饺子为冬令佳品,朝鲜族必吃冬至粥。福建有冬至吃糯米丸之俗。

6、腊八食俗

腊八,亦称“佛成道节”。腊八日,民间有吃腊八粥之俗,是礼佛食品、民间小吃,也是腊八节的重要礼品。清同治年间湖北《长阳县志》载“用糯米、黏米、绿豆、红豆、黄豆、黑豆、白豆,腊肉剁碎杂煮作粥者,名‘腊八粥’”。我国北方一些地方,人们不吃腊八粥,而吃腊八面。

二、日常食俗

1、餐制

在远古的“茹毛饮血”时代,并无食制,先民饥饱也无定时。殷商时,有了两餐制,那时“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比较重视早餐。战国时开始出现了一日三餐的现象,若你们不再日入而息,汉代时已有了早食、午餐、夜食之分,三餐制基本定式。

2、食具

在食具方面,中国人的饮食习俗一大特点是使用筷子。《礼记》“饭熟毋以箸”,说明至少在殷代就开始使用筷子。我国较早时的餐具是刀和俎,后来由于不方便便用两细长之物夹菜,此为最早的筷子。汉代时,筷子流行,成为我国最有特点、最引外国瞩目的餐具。

3、食物结构

中国人的传统饮食习俗以植物性食料为主,主食是五谷,辅食是蔬菜,外加少量肉食。以畜牧业为主的一些少数民族则以肉食为主。

4、饮食特点

以熟食、热食为主,也是中国饮食习俗的一大特点。古人认为,热食、熟食可以“灭腥去臊除膳”。热食不仅是中国饮食习惯,也是中餐的灵魂。

饮食方式上,中国人讲究聚食制。中国人素来以聚食为传统,是中国重视血缘亲属关系和家族家庭观念在饮食方式上的反映。

三、少数民族食俗

1、东北、华北少数民族食俗

蒙古族以畜牧和狩猎为主,他们餐餐离不开奶和肉,爱喝烈酒和砖茶,爱吃羊肉。满族人以游猎、采集和农业为主,过去以高粱米、玉米和小米为主食,现以稻米和面粉为主粮,禁食狗肉白肉血肠是满族风味名菜。朝鲜族从事农业生产,喜食米饭、善做米饭,常食用大米面制成的年糕、散状糕等,家宴时要为老人单摆一桌。鄂伦春族以狩猎、林业、农业和捕鱼为生,主食为孢子等,热情好客,尊敬老人。

2、西北少数民族食俗

回族禁食猪、马、驴、狗和一切自死动物、动物血,禁食一切形象丑陋的飞禽走兽,以小米、玉米、青稞、马铃薯为主食,烹调技术高。维吾尔族以粮食为主,主要有小麦、水稻、高粱、玉米、豆类、薯类等,肉类、蔬菜、瓜果为辅,“羊肉抓饭”是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食物。俄罗斯族以面食为主,主要吃面包和各种馅饼,副食有各种蔬菜及猪肉、羊肉、牛肉、牛奶,还有腌制的各种蔬菜,吃饭时用刀、叉、勺,先喝汤后吃菜。塔塔尔族饮食以米、面、肉、奶为主,喜欢吃各种糕点。

3、中南少数民族食俗

壮族以农业为主,日习三至四餐,喜爱甜食,大米和玉米为主食,肉类主要为猪、羊、鸡等,壮族好客,如有来客,必热情招待。仫佬族喜食酸食和酸品,有柠檬酸、酸木瓜、酸萝卜等。瑶族以农业为主,兼营狩猎,日食三餐,以大米、玉米为主食,爱吃杂食。

4、西南少数民族食俗

藏族每日餐数不定,以青稞、小麦为主食,其次是玉米和豌豆。纳西族只要从事农业,一日三餐,喜欢喝酒、饮浓茶,爱吃酸、辣、甜味的食品,肉食以猪为主,禁食马肉、狗肉等。侗族一般日食四餐,即两茶两饭,以大米为主食,民族食品有醋鱼肉,、侗族油茶、烧鱼等。白族主要从事农业,日食三餐,农忙或节庆时则增加早点或午点,平时多以稻、麦为主食,肉食以猪肉为主,吃饭时长辈坐首席,注重重阳节,喜饮酒、茶。

我国其他少数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饮食习俗。 参考文献:

【1】 徐文苑主编.中国饮食文化概述[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 【2】 谢定源主编.中国饮食文化[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 【3】 李慕南,张林,李丽丽主编.民俗卷饮食文化[M].河南大学出版社,2005.

第四篇:中国春节民俗

腊月二十五接玉皇

旧俗认为灶神上天后,天帝玉皇于农历十二月二十五日亲自下界,查察人间善恶,并定来年祸福,所以家家祭之以祈福,称为“接玉皇”。这一天起居、言语都要谨慎,争取好表现,以博取玉皇欢心,降福来年。

腊月二十七/二十八洗浴

传统民俗中在这两天要集中地洗澡、洗衣,除去一年的晦气,准备迎接来年的新春,京城有"二十七洗疚疾,二十八洗邋遢"的谚语。腊月二十六洗浴为“洗福禄”。

腊月二十九小除夕

除夕前一日,叫“小除夕”,家置酒宴,人们往来拜访叫“别岁”。焚香于户外,叫“天香”,通常要三天。

腊月三十——除夕/贴门神/贴春联/守岁/吃年夜饭/压岁钱/祭祖/送财神

除夕是指每年农历腊月的最后一天的晚上,它与春节(正月初一)首尾相连。“除夕”中的“除”字是“去;易;交替”的意思,除夕的意思是“月穷岁尽”,人们都要除旧部新,有旧岁至此而除,来年另换新岁的意思,是农历全年最后的一个晚上。故此期间的活动都围绕着除旧部新,消灾祈福为中心。

门神像左右户各一张,后代常把一对门神画成一文一武。门神分三类:第一类是“大门门神”,多贴在车门或整间大门上,高约四五尺,宽约二三尺。第二类是“街门门神”,多贴小街门上,高约二尺,宽约一尺。这两种门神都是一黑脸一白脸两位尊神。白左黑右,白善易,黑狞恶,各手执槊钺。第三类是“屋门门神”,较街门门神稍小有限,也是黑白二神,但也有黑白二神是坐像的。屋门最多是贴“麒麟送子”像,两个傅粉涂脂梳太子冠的娃娃,各乘麒麟。这种门神,本应贴在新结婚的屋门上,以取吉利,后来也就作普通街门的新年点缀品了。

春联真正普及始于明代,与朱元璋的提倡有关。据清人陈尚古的《簪云楼杂说》中记载,有一年朱元璋准备过年时,下令每家门上都要贴一幅春联,以示庆贺。

贴福字、贴窗花、贴年画、贴挂千。

年画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他反映了人民大众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人们对未来的希望。年画,也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春联由神荼、郁垒的名字而向文字发展,而年画依然沿着绘画方向发展。随着木板印刷术的兴起,年画的内容已不仅限于门神之类,而渐渐把财神请到家里,进而在一些年画作坊中产生了《福禄寿三星图》、《天官赐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迎春接福》等彩色年画、以满足人们喜庆祈年的美好愿望。

因明太祖朱元璋提倡春节贴春联,年画也受其影响随之而盛行开来,全国出现了年画三个重要产地: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和山东潍坊;形成了我国年画的三大流派。

民国初年,上海郑曼陀将月历和年画二者结合起来。这是年画的一种新形式。这种合二而一的年画,以后发展成挂历。挂千,就是用吉祥语镌于红纸之上,长尺有咫,粘之门前,与桃符相辉映。其上有八仙人物的,为佛前所挂。挂千民户多用它,世家大族用它的较少。其黄纸长三寸,红纸长寸余,是“小挂千”,为市肆所用。最早的挂千当是以制钱(铜钱)串挂的,与压岁钱一样,有压胜的作用。

第五篇:中国民俗论文

摘 要: 概说春节民俗的兴起,这一传统民俗的基本特色;春节民俗 在世代传承的过程中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需要发生变化, 它不断吸收体现时代色彩的现代文化;春节民从一个侧面体现出优秀的传统民俗对社会生活和文化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 春节、民俗、杂说 正文:

我国民俗文化丰富多彩,构成多种类型,学者们对它作了不同的分类。我国各民族的传统节日,其内容包罗万象,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有地域性的,也有全民性的。我国的春节,可说是全民性的传统节日。节日民俗带有浓烈的文化色彩,是一种综合性的社会文化现象,诸如政治、经济、生产、生活( 衣食住行) 、宗教信仰、文化艺术、社会交往、民族心理等皆在节日民俗中有着综合反映。

关于春节民俗的兴起, 民间的传说故事有所记述。传说故事《春节》讲述一位很有心计的青年,名叫万年,他一心想把节令定准,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勤奋测日影,精心作记录,探索出太阴历的基本规律: 日出日落三百六, 周而复始从头来。草木枯荣分四时, 一岁月有十二圆。他将草创的太阴历奉献天子祖乙, 敬请天子定节令。天子祖乙便说:“春为岁首,就叫春节吧。”传说故事《过年的来历》又从另外一个角度讲述春节的来历。相传很古老的时候, 我们的祖先深受一种最凶猛的野兽的威胁。这种猛兽头如狮子一样威武, 身躯象牛一样肥壮, 力大无比,发怒时一声吼叫,山摇地动。这种猛兽常常窜进人们的住处猎食人和牲畜, 为害极大。特别是每年的岁末严寒之时, 更是作恶多端, 弄得百姓惶惶不安。人们同这种猛兽进行了不懈的斗争, 终于找到了它的弱点,发现它最害怕三种东西:一是红颜色, 二是火光, 三是响声。于是,在每年的岁末之时,家家户户门上都挂上红颜色的桃木板,门口烧着火堆,夜里还通宵不睡觉,打打敲敲闹得震天响。这样吓跑了猛兽,求得平安。人们为了纪念这次胜利,以后每年岁末家家户户都张贴红纸对联, 点灯燃烛,敲锣打鼓, 通宵守夜。这种做法,相沿成习,一代一代流传下来, 这就是-过年。这日子就是现在的大年三十和初一。还有其它一些传说故事,从大年三十守夜、祭祀灶王神和贴春联等多个侧面述说春节的兴起。纵观上述种种传说故事, 它们讲述春节的来历, 虽然说法有区别, 角度不相同, 但也有其共同之点, 这就是除旧迎新, 庆祝、纪念过去一年所取得的成绩和胜利, 希冀来年再创佳绩, 形势更喜人。所以, 春节是一个充满欢乐、祥和、吉利和希望的极富喜庆气氛的传统节日, 这种浓烈的氛围处处可以领略感受, 处处给人欢欣鼓舞。这是春节民俗的基本特色。

春节期间, 民风民俗, 异彩纷呈, 展示出我们中华民族独具特色的节日民俗文化。而在少数民族地区, 春节民俗中的美酒和酒歌,是最为奇特而又最具魅力的文化现象。民族地区的酒和酒歌文化源远流长, 它历古至今,盛况不衰。对此, 笔者今年春节在贵阳市郊民族地区采风颇有感触。兄弟民族同胞的美酒、酒歌, 是那样的浓烈而情深, 又是那样的质朴而温馨。我们行走在市郊布依族村寨,受到的是热情接待, 见到的是热闹场面, 好客的主人对我们以歌相迎, 以酒相敬。有的村寨, 男女歌手还在农家小院设置酒歌会场, 边唱歌, 边敬酒, 其浓烈的气氛, 深厚的情意, 真是空前少有, 感人肺腑。这是布依人好客的真诚表现, 也是他们待客的独特方式。兄弟民族同胞能歌善舞, 这是他们的特长, 也是他们的才华。在采风中,有人给我们讲起了布依族女歌手龙发英的故事。她从六岁开始学唱山歌, 从小到大, 唱山歌一直成为她生活中不可缺乏的一部分。现今, 这位中年歌手已唱红了布依山乡的村村寨寨, 博得广大观众的喝彩, 就连高鼻子蓝眼睛的老外听了她的歌唱也点头称赞, 连声说好。布依族山歌代表之作《好花红》:好花红, 好花红, 好花生在刺藜蓬, 好花生在刺藜树, 哪朵当阳哪朵红。好花鲜, 好花鲜, 好花生在刺藜边, 好花生在刺藜上, 哪朵向阳哪朵鲜。龙发英演唱这首山歌音调动听优美、富有强烈的感染力, 唱得特别深情, 经中央电视台播放后受到音乐界专家的好评。无疑, 象龙发英和许许多多布依儿女、侗族儿女及黎苗儿女的歌唱, 为新春佳节丰富了农村群众的文化生活, 展示出浓烈的节日文化色彩。

民俗虽然有其稳定性的特点, 但它在世代传承的过程中也总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需要发生变化。我们从丰富多彩的春节民俗文化中, 即可看到民俗自身的发展和演变。我们春节采风, 所到之处都看到各族人民欢度春节一方面沿袭传统的民俗, 开展多种多样的富有民族特色的传统文化活动, 另一方面又将富有时代气息的现代文化充实于新春节日生活之中。时下, 我国各民族人民欢度春节最为欢欣、快乐的一件事, 就是收看中央电视台举办的春节联欢文艺晚会的精彩节目, 从中回味祖国改革开放的深刻变革, 为祖国的经济腾飞和日益强胜而骄傲和自豪, 为祖国跨入新世纪将会开创更美好的明天而充满信心。可以说, 从中央到各省市、自治区, 各家电视台在春节期间举办的各种类型的文艺晚会, 将许许多多反映五彩缤纷的现实生活、形象描绘改革开放的时代特色、生动展示祖国美好明天的各类精彩文艺节目, 送到国内千家万户, 送到海外华人居住地区, 为亿万炎黄子孙欢度新春奉献了精美的精神食量, 成为今日春节民俗文化中的闪光点。

在少数民族地区, 我们欣喜地看到春节民俗发生的新变化。我们在采风中感受到:春节民俗的新变化,主要的就新在人的观念的改变。从我们春节采风所见,这种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在黎苗村寨,我们看到黎苗儿女不仅热爱本民族的传统文化, 他们对现代文化也有浓厚的兴趣。其二,如今广大黎苗人民, 他们一边忙着过年, 欢度春节, 一边又忙生产,更是不忘发展生产的大事。传统民俗具有多种功能, 其良俗对社会生活和文化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 而不健康的陋俗则对社会进步和文化发展产生消极的影响, 起到阻碍的作用。因此, 对传统民俗中的陋俗必须加以改革, 剔除糟粕的东西。我国优秀的传统民俗的功能作用, 有学者概括为历史功能、教育功能和娱乐功能等。中国著名学者、民俗学专家钟敬文教授指出:“民俗现象的功能,主要在于规范和促进人们的社会生活,使之巩固、发展或得到调整。从规范角度讲, 民俗对人们可以在法律、纪律、道德和行为等多方面起到规范作用。培根曾说: 人的思考取决于动机, 语言取决于学问和知识, 而他们的行为, 则多半取决于习惯。 民俗由于具有社会性、集体性、传承性和传播性等基本特征, 因此, 民俗具有特殊的作用, 它是从特定的历史、社会环境和文化条件出发, 将群体所奉行的某一种信仰和具有共识的行为方式予以肯定, 成为一种约定俗成的行为模式, 统一人们的行为, 从而维系社会生活的有序运行。民俗在统一群体行为的同时, 还维系着群体的心理。

一个国家或民族的社会成员, 他们在同一类型或模式的文化环境受到熏陶、感染和教育,形成相同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这种为社会成员共同拥有的民俗文化, 民俗心理, 是产生和形成凝聚力及向心力富有源泉性的强大动力。从这个意义上讲, 优秀的民俗文化, 它对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巩固和发展, 其教化和维系功能的作用, 是巨大的, 也是长久的。比如本文杂说的春节民俗文化, 事实证明: 它好似环绕全球的纽带将五洲四海的炎黄子孙紧紧相连, 它犹如黄河、长江拥有的浩大动力推进中华儿女及世界华人的紧密团结。

上一篇:中国粮食生产状况下一篇:殡葬改革动员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