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知点亮人生,汗水铸就辉煌

2024-04-27

真知点亮人生,汗水铸就辉煌(精选8篇)

篇1:真知点亮人生,汗水铸就辉煌

知点化人生,汗水铸就辉煌

大庆一中奥林学校石洪恺你可还记得第一次背起书包走进学校的情景?可还记得打开第一本课本、学写第一个字的喜悦与新奇?那踏进校门的一小步,却是人生的一大步。人生的探索之旅由此启航,我们以智慧为帆,勤奋作浆,开始驶向那无比浩瀚的知识海洋!

我们的学校,是知识的宝库,是文化的走廊,是师生的乐府,更是人才的摇篮。同学们,在这宝库中、走廊上、乐府里,沐着晨光,你是否想过,今天该干些什么?踏着夕阳,你是否问过,今天有多少收获?狄更斯说过,“我所收获的,是我种下的。”每个人都有机会成为有才能的人,就看你去不去争取这个机会。常用的钥匙最光亮,才能来自勤奋学习,牛顿、爱因斯坦、李时珍等人的成功之路证明了这一点。“成功的花儿,人们只惊羡它现时的明艳,却不知 当初它的芽儿,曾浸透了战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的确,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只有勤奋求知、拼搏进取,我们才能奏响青春之歌的最强音!

唯有求知,可以染绿内心的荒漠,唯有求知,才有望改变世界的荒凉!知识改变命运,真知影响人生,这是早已被无数成功事例、无数伟人证明了的道理。校园,本就是求知者的乐园。在这里,有思想的火炬穿行在漫漫长夜亘古荒原,穿越坎坷穿越低谷,照亮你前行的长路;在这里,我们乘着书的翅膀,掠过千山万水,走近自然,走近科学,走近成功的彼岸!

我相信,只要我们树立远大理想,脚踏实地刻苦学习不懈探索,就一定能用辛勤和汗水铸就美丽人生!让我们努力学习,从我做起,从今天做起,打造书香校园,走好求学之旅,让文明之火薪火相传,让勤奋的汗水浇开知识之花!让智慧之光照亮我们的心田!让我们用拼搏书写一个无悔的青春!

篇2:真知点亮人生,汗水铸就辉煌

——高一(1)班演讲稿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我是高一(1)班李雅倩,今天我为大家演讲的题目是《真知点化人生,汗水铸就辉煌》。

同学们,你可还记得第一次背起书包走进学校的情景?可还记得打开第一本课本、学写第一个汉字的喜悦与新奇?那踏进校门的一小步,却是人生的一大步。人生的探索之旅由此启航,我们以智慧为帆,勤奋作浆,开始驶向那无比浩瀚的知识海洋!

我们的学校,是知识的宝库,是文化的走廊,是师生的乐府,更是人才的摇篮。没有遏制、没有权威、没有功利,有的是鲜活的课程与思想,有的是创造的冲动与执着,有的是不倦的探寻与思考„„同学们,在这宝库中、在这走廊上、在这乐府里,当你沐浴着清晨的第一缕晨光,你是否想过,今天该干些什么?当你踏着西下的夕阳,你又可曾问过自己,今天我有多少收获?

狄更斯说过:“我所收获的,是我种下的。”每个人都有机会成为有才能的人,就看你去不去争取这样的机会。常用的钥匙最光亮,才能来自勤奋学习,牛顿、爱因斯坦、爱迪生、郑板桥、白居易、李时珍等人的成功之路证明了这一点。你是否也渴望像他们那样,以勤奋去获取知识,不断地提高自身的才能,改变自己,超越自己,最终以汗水铸就最辉煌的人生?

在这里,我且用冰心说过的一句话与各位同学共勉:“成功之花,人们往往惊羡于它现时的明艳,却不知当初它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的确,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我们正处于学习的黄金时段,大好韶华,岂能让光阴虚度?“攻书山渡学海因拼搏放飞梦想,掘潜能彰雅趣凭竞争谱写人生”。只有勤奋求知、拼搏进取,我们才能奏响青春之歌的最强音!

培根说过,精神上的各种缺陷,可以通过求知来改善——正如身体上的缺陷,可以通过适当的运动来改善一样。在这大千世界中,观察,倾听、思索与发问让我们学会了求知并获取一个又一个财富。求知不仅仅是一种生存的本能、谋生的需要,更应该是生活的享受。孟德斯鸠说过,喜爱读书,就等于把生活中寂寞无聊的时光换成巨大享受的时刻。唯有求知,才能染绿内心的荒漠;唯有求知,才能改变世界的荒凉!知识改变命运,真知影响人生,这是早已被无数成功事例、无数伟人证明了的道理。校园,本就是求知者的乐园。在这里,有思想的火炬穿行在漫漫长夜里,照亮你前行的长路;有教师的点拨,指引你前进的方向;在这里,我们乘着书的翅膀,掠过千山万水,走近自然,走近科学,走近知识的殿堂!

篇3:真知点亮人生,汗水铸就辉煌

历任航空航天部二院二部工程组组长、工程师, 航空航天部系统工程司主任科员, 航天工业总公司科研生产部副处长、处长、高级工程师, 航天科技集团八院副院长 (上海航天局副局长) 、某国防重点型号总指挥, 航天科工集团二院副院长、党委书记、某国防重点型号总指挥。

现兼任中国宇航学会常务理事, 中国电子学会电子系统工程分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无人飞行器学会顾问, 中国高科技产业化研究会光电科技产业化委员会理事长, 总装备部某技术专业组副组长, 总装备部某技术专业组成员, 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天津大学兼职教授, 南京理工大学顾问教授等。

在新中国6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 航天事业肩负着富国强军的历史使命, 从事着关系国家安全的战略产业。50多年来, 广大航天人始终秉承“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核心价值观, 大力弘扬航天传统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 牢记责任, 不辱使命, 为我国国防现代化和国家经济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在我国航天事业的建设大军里,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三研究院 (以下简称“航天三院”) 就是一支备受世人关注的卓越队伍。

2011年对航天三院人来说, 是不平凡的一年:9月1日, 将迎来建院五十周年纪念日。经历50年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光辉岁月, 航天三院已经成长为我国目前配套最为完备、门类最为齐全、综合实力最强的飞航产品研制生产基地。

近日, 笔者对航天三院院长刘尔琦进行了专访, 亲身感受了航天三院半个世纪以来的风雨兼程, 见证了共和国航天人自强不息、精忠报国的高尚情怀, 也目睹了这位航天战线年轻领导人的睿智和机敏、使命与责任。

辉煌的历史丰硕的成果

刘尔琦首先告诉笔者, 航天三院成立于1961年9月1日, 前身是国防部第五研究院三分院。成立时, 隶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七机械工业部, 后来又相继归属于海军、第八机械工业总局、八机部、航空航天部、航天工业总公司, 是集设计、试制、生产为一体的飞航技术研究院。为强国威、壮军威做出了突出贡献。建国35周年、50周年、60周年的国庆天安门阅兵式上, 都有三院的产品精彩亮相, 吸引了全国乃至全世界的目光。

回首五十年, 刘尔琦略带感慨地说:“50年来, 在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以及上级领导的亲切关怀和正确领导下, 三院走出了一条‘仿制改型-自行设计-自主创新’的发展之路, 填补了我国武器装备系统六大空白。”

20世纪60年代中期, 航天三院人以拓荒者的气概, 不畏艰辛, 不怕困苦, 在短短几年的时间里, 从仿制开始, 创造性地迈出了飞航产品研制的第一步, 走上了独立研制的道路, 使我国的飞航事业从此走上了基本型、系列化的发展道路。

“改革开放为三院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飞航事业迎来了创新发展的新阶段, 我们创造了多项第一, 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为我国国防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谈到航天三院的成就, 刘尔琦的自豪感和荣誉感情不自禁地流露出来。如今, 航天三院正在瞄准世界科技发展前沿, 坚持“自主创新、跨越发展, 巩固优势、拓展领域”的思路, 持续完善飞航产品发展谱系, 开拓军用产业新的战略发展方向, 不断提升航天三院在我国国防武器装备体系中的战略地位, 打造国际一流飞航技术研究院。

据刘尔琦介绍, “十一五”以来, 航天三院依托军工企业技术优势、产品基础和品牌效应, 努力探索军民融合发展道路, 持续加大民用产业规划与投入力度, 积极投身国民经济建设主战场。目前, 已形成石油地质装备、电力装备、光电信息、现代服务业四大民用支柱产业, 初步形成覆盖华北、东北、西北、华东七省市、九个地区的产业发展区域格局。同时, 三院结合自身科技优势, 积极参与国民经济领域重大工程建设, 先后参与了青藏铁路冻土热管的研制生产、东海大桥及首都机场三号航站楼、平安城市等多项重大工程项目;承担并圆满完成了奥运火炬燃烧系统研发和部分场馆安防工程, 得到了国家高度认可, 并通过享誉九州大地的“奥运火、航天芯”, 展现了航天三院的综合科技实力, 提高了社会影响力。

让每一个航天三院人感到无比欣慰和荣幸的是, 在飞航事业蓬勃发展的历程中, 三院抓住机遇, 在出色完成科研生产任务的同时, 强化管理, 实现了经济规模显著增长、运行质量大幅提升、改善民生成效显著、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优异成绩:“十一五”期间, 三院营业收入年均增长达18.33%, 利润年均增长达48.94%;收入总额是“十五”的2.63倍, 利润总额是“十五”的4.37倍, 资产总额是“十五”的1.8倍。六成以上单位利润总额年均增幅超过50%;已连续两年实现了三院所属49家独立法人单位全部盈利。“三院不但在国防领域、也在经济领域为国家作出了应有的贡献。”面对已经取得的成就, 这位航天“少帅”谦逊地说。

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切实砺练“三个能力”

新世纪新阶段, 中国航天三院肩负着国家赋予的神圣使命, 目标是把航天三院建设成国际一流的飞航技术研究院。“这就要求航天三院必须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同时, 切实提高院领导班子的管理能力和水平。”刘尔琦如是说。

刘尔琦强调, 运用科学发展观统领航天三院发展的大局, 促进航天三院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方面, 就是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以“四个坚持”为根本方针 (即:坚持军民结合, 寓军于民, 促进军民、良性互动、协调发展;坚持强化基础, 自主创新, 努力提高科研和制造水平;坚持深化改革, 扩大开放, 尽快建立和完善武器装备建设需要和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体制机制;坚持以人为本, 实施人才战略, 培养造就一大批高素质的国防科技人才) , 牢牢抓住发展第一要务, 拓市场、调结构、强主业、保增长, 按照“做强军品基业, 壮大民品主业, 拓展外贸产业, 强化整体发展, 实现规模效益, 建设和谐三院”的发展方针, 统筹资源, 协调发展军用、民用、外贸三大产业, 推进三院又好又快发展。概括讲即:

瞄准“一个”目标:打造国际一流飞航技术研究院, 建设整体式创新型、能力型高科技产业集团。

统筹“三业”发展:做强军品基业, 壮大民品主业, 拓展外贸产业。

推进“两个”结合:产业经营与资本经营相结合、外延扩张与内涵提高相结合。

实施“四大战略”:军民融合战略、创新驱动战略、人才强企战略、质量制胜战略。

打造“三三三一”发展格局:打造“三个百亿园区、三个百亿产业、三个百亿企业、一个现代服务业”。

长期在航天战线领导岗位上的工作经历, 也让刘尔琦对“领导者能力”这一企业管理学概念有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和观点。刘尔琦认为, 领导者要具有三个能力, 即:系统思维的能力, 整体谋划的能力和整体管理的能力。

刘尔琦解释道, 所谓“系统思维的能力”, 就是要求领导者采取系统思维方法, 站在全局的角度考虑问题, 要有统揽全局、统筹兼顾的大局观念, 能够抓住主要矛盾;所谓“整体谋划的能力”, 就是要求领导者要强化整体意识, 不断提高系统谋划、整体推进工作的能力;所谓“整体管理的能力”, 就是要求领导者具备全员、全要素、全过程管控的能力, 要善于激发全部干部职工的热情, 为着共同的目标团结奋斗, 塑造单位强大的战斗力。

刘尔琦进一步表示, 在“三个能力”的指引下, 领导者要体现三个作用, 即:干什么, 决定发展目标和前景;怎么干, 决定发展途径;谁去干, 即用好人, 带好队伍。“干什么”, 是指领导者要具备战略的目光, 要在认真分析、准确定位企业目前所处行业与发展阶段的基础上, 能够清晰地确定并向团队描绘企业未来的愿景, 规划出具有吸引力的、挑战性的企业未来, 明确整个团队未来能达成的目标, 激发员工参与的热情, 让成员与企业的双赢成为可能;“怎么干”, 是指领导者要能够依据内部外部信息设计并决定企业实现目标的途径和措施, 掌握的信息越全面, 越准确, 决策的效率就会越高, 企业目标就越可能尽早的实现;“谁去干”, 是指领导者要发挥“辨才”、“选才”、“组织”的作用, 每个单位的工作目标和发展规划都要靠领导组织全员来实施。

科学优化资源配置强化业务发展保障能力

多年来, 航天三院坚持“以军为本、军民融合”式发展道路, 开发出多项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产品和项目。这就对资源配置系统和业务保障能力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在刘尔琦看来, 企业的资源包括人力资源、财务资源、品牌资源、技术资源、资产资源和企业文化等。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就是各种资源有机组合、发挥效能的能力。近年来, 航天三院力推以“整体式”模式管理配置资源, 以整体理念为核心, 认真梳理自身所处的行业、拥有的资源, 分析资源的布局, 从企业整体优化的角度出发, 把分散在各单位的资源整合集中, 探索资源在不同单位间的共享模式, 实现决策权和监督权集中, 以及人、财、物的统一管理, 有效地利用企业的各种资源, 配置集成, 提高效率。

对于人的管理, 航天三院推行整体式人力资源建设。航天三院人力资源能力建设的内涵是指通过采用科学合理的手段, 有效提升三院人力资源队伍整体的贡献能力以及人力资源的管理和开发能力。其核心是实现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五个转变:即实现由业务分类别管理到整体式、系统性开发的转变;实现由被动式管理到主动性开发的转变;实现由自上而下组织管理模式到全员参与、互动式开发的转变;实现由资源信息分散管理到资源信息共享的转变;实现由较为粗放的管理模式到精细化管理的转变。继而切实提升三院的整体人力资源水平和管理开发能力, 加速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骨干人才、关键人才和核心人才, 以适应三院发展的需要。

刘尔琦指出, 航天三院人力资源能力建设要坚持四个原则:即坚持与“建设国际一流飞航技术研究院”的战略目标相适应的原则;坚持与“三一二六”发展战略相适应的原则;坚持与“三三三一”产业发展格局相适应的原则;坚持理论创新与工作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三院人力资源能力建设的总体目标可概括为“四个一”:构建一个整体式、网络化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体系;建立一个开放式、实时的、全员参与开发与管理的信息化平台;提升以占有、开发、使用和激活能力为代表的人力资源整体开发与管理能力;打造一支与航天三院发展战略地位相匹配的一流人才队伍。

2009年, 航天三院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统领, 认清面临的激烈市场竞争形势, 坚定信心, 全力启动成本工程建设, 成本工程建设涉及企业人、财、物等各个要素, 目的是合理配置资源, 使资源效益最大化, 提高我院成本管理水平, 提升整体竞争力, 促进三院快速协调发展。航天三院实施成本工程的总体目标可以概括为“131”, 即建立一套体系、推进三方面工作、实现一个提升, 即:

建立一套体系:包括一个框架结构、一个组织管理体系、一个规章制度体系、一个责任分配体系和一个信息化平台。

推进三方面工作:一是推进低成本战略的全面实施, 增强市场竞争优势;二是推进全院由任务型向创新型、能力型转变, 提升持续发展能力;三是推进军民融合产业快速健康发展, 加快“三三三一”目标的实现。

实现一个提升:实现经济运行质量大幅提升, 与成本相关的主要经济指标达到国有大中型企业先进水平, 为实现“六个一流”的飞航技术研究院奠定经济基础。

在完善内控体系、防范各类风险方面, 近年来, 航天三院采取的管理措施是推进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通过建立风险管理组织体系、开展试点业务和推广试点经验, 掌握风险点的识别与分析技能, 梳理并固化基本业务流程, 掌握风险管理的基本程序, 建立风险与策略库, 积累重大风险应对措施, 构建行之有效的风险管理组织架构, 制定健全的风险管理制度, 建成适合三院发展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

航天三院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建设目标可以概括为“六个一”, 即:建立一个组织体系, 培养一支人才队伍, 探索一套作业流程, 健全一套管理制度, 积累一套解决方案, 搭建一个信息平台。具体是:建立一个全员参与、结构合理、职责清晰、分工明确、管理高效的全面风险管理组织体系;培养一支具有扎实的风险管理理论基础, 丰富的实践经验, 能够承担风险管理工作的人才队伍;探索一套符合三院实际、操作便捷的风险管理作业流程;建立一套能够覆盖院及所属单位, 涵盖各项基础管理领域, 规范全面风险管理工作的制度;积累一套囊括各项业务流程及控制点, 风险确定、分类、定义准确, 风险应对策略完备, 解决风险有效的整套风险解决方案;搭建一个能够快速响应风险事件, 风险信息传递及时准确, 风险基本信息完整的风险管理信息化平台。

充分发挥财务核心功能推动整体战略实现

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中心环节。如何进行科学决策, 确保财务工作保证航天三院整体战略目标实现, 从而推动航天三院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是身为航天三院“舵手”的刘尔琦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

刘尔琦认为, 财务资源是企业最基本的资源, 是企业经营管理的核心。因此, 财务工作要首先建设与企业发展战略与工作目标相适应的财务战略、财务管理体系和财务队伍, 以保障企业战略和目标的实现。要用系统工程的思维和方法构建整体式财务管理体系。整体式财务管理是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和信息集成方法, 将财务与业务、产业链集成起来, 追求整体效率和效益的提高。拓展财务管理功能, 创新财务管理体制, 强化集中统一管理, 以价值管理为核心, 以资金管理为中心, 以价值最大化为目标, 以信息系统为平台, 以预算管理为手段, 使财务管理与科研生产经营的各项活动相互融合, 相互支持, 以制度理财, 用指标管财, 为实现战略目标提供坚实的财务资源保障。

刘尔琦告诉笔者, 航天三院整体式财务管控体系建设主要包括一个体系框架, 一个基础平台, 一套规章制度, 若干个应用系统, 在此基础上, 建立财务业务的一体化流程。即:一个涵盖企业全员、全过程、全要素的整体式财务框架结构;一个实时动态、面向全员的财务信息化平台;一整套满足财务管理需要、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统一执行的制度和规章体系;若干个应用系统, 包括全面预算管理系统、资金管理系统、会计核算系统、财务分析系统、财务内控系统、产权管理系统等。同时, 要利用全面预算管理工具和资金管理手段, 协助经营管理者落实战略目标和经营计划, 实现对经营活动的事前计划, 事中监控和事后分析, 合理配置资源, 保障企业战略的实现;要通过制定完善的会计核算体系和财务分析系统, 合理保证财务报告信息的真实完整, 为各利益相关者提供财务信息供决策参考;要通过财务分析工具, 结合经营运作信息, 对财务信息与经营信息进行深加工, 发现经营中存在的问题, 分析原因, 提出可行的改进建议, 为经营管理者提供有效的决策信息, 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

与航天三院同发展和祖国航天事业共命运

多年来, 刘尔琦一直辛勤于航天战线, 获得多项殊荣。先后担任过数个重大工程 (项目) 的负责人, 主持过多项重大规划和计划的制定, 长期从事系统总体设计、项目管理、预先研究、信息化工程、企业综合管理和财务管理等工作。保持着航天人“严、慎、细、实”的优良作风, 为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付出了很多心血, 取得了很大成绩。当笔者问及他个人的成绩、荣誉和感悟时, 刘尔琦在平静中多了几分淡定。

刘尔琦说, 航天事业是反映一个国家综合实力强弱的战略性支柱产业。改革开放30多年来, 我国综合实力日益增强, 我国在国际航天领域占据了重要席位, 成功研制了导弹武器、运载火箭、人造卫星和载人航天飞船, 建立了较为完整的国家航天科技工业体系, 造就了一支以诸多领军人物为核心的国家科技创新方面的人才, 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航天系统工程组织管理模式。这些成果是我国航天事业辉煌成就的重点标志, 但是, 与国际航天强国相比, 仍有较大差距, 存在诸如多头管理、项目设置分散、低水平重复、非良性竞争等问题。同时, 我们应该看到, 国际形势与我国周边地区局势更加严峻, 国际战略资源争夺激烈, 我国能源和经济发展对外依存度加大, 国际运输线和海外利益面临威胁。

因此, 必须抓住机遇,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认真研究分析国际战略态势和国家发展需求, 加强航天战略的顶层领导和管理, 统筹规划, 以军事航天技术及其装备体系建设为重点, 健全完善管理机制和体制, 走整体式大航天的发展道路, 不断增强航天力量。我国航天事业一定会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为强军富国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更大的贡献。

采访最后, 刘尔琦说, 在“十二五”起步的关键时期,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党组适时作出了“推进二次创业, 谋求跨越发展”的重大决策, 提出了当前和未来改革发展的大思路、大方向, 明确了建设国际一流航天防务公司的总体目标, 部署了战略性体制调整、新兴产业培育和领域拓展、重大产业化发展平台构建等任务。“这对于航天三院来说, 既是机遇, 也是挑战。我们一定要坚定信心, 百折不挠, 为了共和国的航天事业再立新功!”

篇4:品牌铸就辉煌人生

李光波掌舵南戴河国际娱乐中心七年的时间里,通过一系列高屋建瓴,开拓创新的措施,以独特的个性化服务和品牌化经营赢得了市场,使景区迅速成长,如今已闻名遐迩,每年一百多万海内外游客慕名而来。金秋十月,硕果飘香。国家4A级景区南戴河国际娱乐中心迎来了属于它的辉煌鼎盛时期,景区旅游业出现了超级火爆的发展景象,今年以来,景区接待中外游客140万人次,营业收入突破7000万元大关。人们感叹景区旅游业飞速发展,为南戴河增添了绚丽的光彩,而娱乐中心职工倾心赞誉的,却是他们的好带头人李光波总经理。

在南戴河,大家都说,李光波到哪儿,哪儿的工作就能上去,于是我慕名采访了这位传奇式的人物。李光波50出头,魁梧的身材,炯炯有神的眼睛里充满智慧,说话幽默风趣,办事果断干练。他的过人之处是他那远见的决策能力和机敏果断的应变能力,用李光波自己的话说:“要干就干最好,要创就创一流旅游景区。”了解李光波的人,无不被他的成功和魅力折服。

非凡的新业绩

作为景区的带头人,上任伊始,面对困境想得最多的就是如何调整思路,开发新的旅游项目,李光波在景区经营和管理中走出了三招“好棋”:

闯出低谷,谋求大发展

“旅游业是眼球经济,没有不断创新的发展体制和机制,就没有吸引力。”

1999年底,李光波出任南戴河国际娱乐中心总经理。当时的娱乐中心以滑沙、滑草为特色、刚开业不到三年的旅游景区,经济基础比较薄弱,临危受命的李光波面对度假区领导信任和职工们期盼的目光,他清醒的认识到,旅游业的竞争异常激烈,不进则退。在“保摊守业”和“开拓进取”之间,他毅然选择了后者,看准的事就要干到底。上任第二天,他便召开领导班子会议,积极筹划新项目。面对资金严重短缺的现实,李光波发动群众献计献策,带领班子成员采取各种措施挖掘潜力。托亲戚,找朋友,经过一个多月多方奔走,终于筹措资金300多万元,除补发职工工资和奖金外,还使六个新项目顺利上马。为在短时间内保质保量地使工程竣工,李光波带领班子成员奋战在工地10个昼夜,严格地把住了工程技术和质量关,使“豪华转马”、“遨游太空”、“滑翔龙”等6个大型游乐设施在当前暑期全部投入运营,变过去单一游乐场为多品种、多功能、趣味性强的大型游乐园,为景区增添了新的活力,来这里观光旅游的人比上年增加了近3倍,景区收入迅速增长,当年营业收入达1850万元,比上年收入1100万元增加了750万元。首战告捷,娱乐中心职工增添了信心,李光波也有了更大的发展目标,他带领全体员工坚持年年都有新项目,年年都上大台阶的原则,巧借森林、沙丘、大海优势,建起了过山车、疯狂列车、木星、极速风车、音乐喷泉等多种科技含量高的机械项目和观赏项目,特别是过山车项目的落成,填补了河北省旅游景区游乐设施的空白,仅过山车一项年收入可达120万元。

为促进旅游业更大发展,向创建一流景区迈进。李光波说:“旅游业是眼球经济,没有不断创新的发展体制和机制,就没有吸引力。”通过建立目标责任制,出台优惠政策,加大宣传促销力度,狠抓旅游服务建设,南戴河国际娱乐中心已成为游人度假、旅游、休闲、健身、科研考察等多种活动的大型综合性景区,成为全省乃至全国倍受青睐的旅游热点景区之一。从投入营运到今年,这十年间,中心景区经营收入从430万元到6650万元,接待游人从30万人次到600万人次,旅游项目也由原来的4滑项目发展到现在的38个参与性的娱乐项目和62个观赏项目,旅游经营总收入超过1.8亿元,上缴国家税利达1804万元,南戴河国际娱乐中心在取得突出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取得了非常好的社会效益,目前,景区提供直接就业岗位1360个,带动间接就业岗位5000个,为社会安置了更多劳动力,也促进了南戴河旅游度假区经济发展。2005年,全区旅游收入比重占68%。旅游从业人员达万人以上,创造社会效益4.6亿元。

打造一流的员工队伍

“打造精品需要一支过硬的员工队伍,只有拥有一大批高素质的管理精英,旅游事业才能走向辉煌。”

李光波总经理是这样认为的。几年来,中心景区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以诚信建设为重点,以管理促服务。景区建立了一整套职工录用、奖励、选拔的用人机制和工资制度,为广大员工提供成长进步的阶梯,在内部大力实施培训工程,每星期集中开展一次德育教育,培养员工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景区利用外请专家,内请管理人员的方式扎实有效地进行员工培训,所有进景区员工都会接受从入职培训、岗位培训到其他各类技能培训,每年李光波都会亲自登台对管理人员进行管理知识培训,从而全面提升景区管理团队和全体员工职业素养和水平。他还建议景区通过开展评选“优秀服务明星”,开展“遵守职业道德,爱岗敬业”、“做主人、谋发展、献良策”等实践活动,激发员工责任感、使命感,景区上下拧成一股绳,人人为中心景区发展努力拼搏,尽心尽责。李光波倡导细微关怀,热衷公益事业,他号召员工献爱心,激励景区每个员工都要成为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人。中心景区在李光波一班人带领下,打造了一支一流的员工队伍,不断弹奏着社会发展的和谐音符,在旅游业发展的大潮中,景区越来越充满迷人的魅力。

斩断伸向景区的黑手

每到旅游旺季,中心景区游人如织,也使社会上一些不法分子有了可乘之机,过去在景区门口总有一批专门从事倒票等非法活动的票贩子,李光波将其作为重点打击对象,成立了保卫部,由他带队在景区内外重点部位整日巡逻,严格监控,一些票贩子眼看非法牟利之路被堵死,便集结社会地痞借醉酒到景区闹事,并扬言要打击报复,李光波丝毫没有畏惧,用凛然正义斩断了伸向景区的黑手,顶住了社会上邪恶势力,全年查处倒票案件25起,仅此一项就为景区挽回跑、冒、滴、漏经济损失100多万元。

品牌铸就辉煌

“有旅游者才有旅游业,有精品景区才有精品线路。中心景区必须实施名牌战略,实行重点开发,努力形成名牌产品和拳头产品。”

一个景区的旅游业能否构成对游客强大的吸引力,关键取决于旅游产品的质量。为了打造出一批旅游精品项目,他不断以独到的眼光和有力的措施促进旅游景区上品牌、上档次。2002年,在他的领导下,南戴河国际娱乐中心确定了“名牌带动,生态规划,旅游兴区”的发展战略,凭借金龙湾“含海”、“吞海”、“衔山”的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投资3000多万元引进荷花301个品种,请来了全国著名荷花专家及全国著名园林设计家以高投入、高标准、高速度建起了中国北方规模最大、品种最丰富的荷花观赏基地——中华荷园,为南戴河增添了一道品味极高、品质独特的新景观,为使文化提升中华荷园品牌效应,李光波明确提出了打造中华荷园文化品牌最高目标,并且率先垂范,经常深入到景区召开现场办公会,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大到规划设计,小到每次活动具体事宜,无不倾注他的心血,在他的组织带领下,新颖丰富的荷文化艺术让中外游人目不暇接……,一年来,中心景区开展了一系列立意鲜明,主题突出,创意新、方式活、场面大的大型文化宣传促销活动,适时推出了“红色之旅”、“秦皇岛人游秦皇岛”、“欢乐黄金周、精彩南戴河游”、“五月槐花香,欢乐南戴河”、“张火丁京剧演唱会”、“人民大会堂新闻发布会”、“南戴河第四届荷花艺术节暨全国首届民间吹歌大赛”、“金秋赏金菊”等文化宣传旅游活动。形成了月月有活动,季季有精品路线的格局,活跃了旅游市场,拉动了南戴河旅游客源增长,据初步统计,景区节庆活动,接待游客达1000多万人次。

近两年节庆活动以来,平均每天接待游客达2万人,双休日可达4万人,门票收入达450万元,独特的荷文化魅力,吸引着如潮的游客,炒热了景区及周边地区的商业和餐饮业,为所在地南戴河带来了丰富的财气和旺盛的人气,出现了节日从来没有的红火,全区及周边各宾馆、酒店全部爆满,个个都赚得盆满钵满,南戴河国际娱乐中心收入达7500万元,节庆活动拉动全区消费资金1亿元,实现税收增长500万元,品牌铸就辉煌,折射出李光波总经理的艰辛和操劳,荣誉凝结了他的无畏和胆识,李光波总经理满面疲惫却无怨无悔。

出色的领头雁

群雁高飞头雁领。在南戴河国际娱乐中心发展的历程中,李光波总经理以其自身模范行为谱写了一首首感人的曲目。

权力,对一个人的诱惑和腐蚀,可能比任何东西都来得巨大。面对时时刻刻的“大考”,李光波始终记着他的老父亲,一位普遍农民对他的叮嘱:“光波,你是为人民服务的,亲属骂你没关系,老百姓信任你就好……。”

作为娱乐中心总经理,李光波始终恪守“勤政为民”的座右铭,致力于“谋大事,干实事”,处处为职工谋福利,不断改善职工工作、生活条件,几年来投资185万元,为职工办实事20多件,件件事都办在职工心坎上。职工们说:“领导关心群众生活,就应该像李光波一样。”

李光波在改革的大潮中,在带领员工振兴企业的大道上,以改革者的胆识,开拓者的勇气,奋斗者的精神,闯过了一道道难关,获得了一个个收获,在他身后留下一串串闪光的足迹。他曾多次被评为市、县优秀共产党员、先进个人,省、市旅游系统劳动模范。2002年破格提拔为南戴河旅游度假区管委会副主任。

篇5:用汗水铸就辉煌

闫卫东,铁西水厂机修班班长。小平头个头不高但看起来很精神,微白的两鬓,泛起几道皱纹的额头,乌黑的眉毛,眉宇间透出几分豪气,一点也不失当年的俊朗。鼻梁上架起一副眼镜,时不时地从老花镜的上端瞄你一眼,略带沧桑的沙哑声音,虽然已有五十多岁,但他在工作上的那股精气神儿一点也没有褪去。一身工装牛仔褂,一双灰色的运动鞋,挺着矫健的身姿,迈着轻快的步伐,奔走在设备之间,就这样与水司共度了三十年的风雨历程。

机修班主要负责铁西水厂的供水机械设备的维护与保养工作。闫师傅在工作上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从不计较个人的得与失,总是以最佳的状态、最科学的解决方法处理各种疑难问题,多次受到上级领导的好评和奖励。

5月20日下午,在闷热的铁西水厂一期滤站空压机房内,闫师傅带领机修技术人员争分夺秒、齐心协力、克服重重困难并在第一时间顺利完成抢修一期滤站故障空气空压机直至恢复运转。

空气空压机是通过机械能转换成气体压力能,为滤池的气动阀门提供动力的一种装臵,我厂这次修理的是双螺杆式空压机,是指用带有螺旋槽的一个或两个转子(螺杆)在气缸内旋转使气体压缩的空压机。螺杆式空压机属于工作容积作回转运动的容积型空压机,按照螺杆转子数量的不同,螺

杆式空压机有双螺杆与单螺杆两种。螺杆式空压机的工作是依靠啮合运动着的一个阳转子与一个阴转子,并借助于包围这一对转子四周的机壳内壁的空间完成的。

由于空气空压机机器设备体积大,内部机构非常复杂,厂家来的维修人员也没有拆卸过,建议返厂修理,返厂费用最低3万,如果买一个新设备需要6万,这怎么办呢?返厂维修不仅需要一笔很大的维修费用,而且也要花费很长的时间,水厂的正常供水就会受到影响。通过闫师傅仔细研究并联合技术室商讨决定亲自动手拆卸查找故障并维修。

在维修过程中,由于内部结构复杂,没有拆卸过此类空压机的经验,再加上没有专用工具,闫师傅就查找相似的图纸,研究机械组成和工作原理,同时制作相应的拆卸工具。在闷热的机房内,汗水顺着闫师傅的额头流到手上,滴在地上,湿透的衣衫紧贴在身上,机器上、工具上、身上满是汗水和油泥,可是闫师傅没有说一声苦,道一声累。由于是自己制作的工具,咬合精确但材质不够硬,在拆卸的过程中阴阳转子的卡环难以安装。闫师傅就采用杠杆原理,通过两边受力带动中间钢管工具拧动卡环,工具拧坏了重新再做,每个人都表现出排除万难,查找故障的决心。由于安装技术难度大加上天气炎热,排汗多体力消耗大,闫师傅让几名维修人员轮流配合作业。每卸下一个零件,厂家的两名技术人员就不停的拍照,瞪大了眼睛看里面的结构,连连的摇头说:

“我们都不敢拆啊,闫师傅你真行!都像你这样我们厂家都倒闭了,今天我们学了不少东西啊!”

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故障排查,发现由于空压机长期运行震动,空压机上方的空气过滤器的纸屑破碎,夹杂在两个阴阳转子和气缸之间,导致其不能正常运转。拆的慢,装就轻车熟路了,在清除异物后,组装很快完成并试车成功!

从制作工具、拆卸、查找故障到最后安装,在闫师傅的带领下整个抢修过程大家都干劲十足、争分夺秒、精益求精,在最短的时间内保障了设备的正常运行。通过这次维修不仅检验和锻炼了我厂的维修队伍,而且为我水司节约了巨额设备维修费用。

篇6:用汗水铸就理想 为青春写下辉煌

——陶港镇农业服务中心徐维国同志先进事迹

徐维国,1968年11月出生,大专文化,中共党员,农艺师,阳新县陶港镇农业服务中心主任。生长在农村的他,工作在基层,不受世俗观念的影响,扎根基层18个春秋,始终尽职尽责。在农业技术队伍待遇较差、人心不稳的情况下,坚定农技推广工作的信心,潜心于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吃苦耐劳,以从事农技推广工作为荣。在全镇的田间地头有他忙碌的身影,农民课堂培训有他精湛的讲解,他凭着满腔热情,在农村科技服务的天地里,默默奉献着一名普通农技人员的青春热血。

爱岗敬业 严于律己

“学农、爱农、务农、为农”是他的工作格言,一贯坚持服务于农民,献身于农技,“让群众靠科技致富”当作自己的追求目标。22岁时就担任起单位主要负责人的他朝气蓬勃,工作上有作丰富的经验,他有个在深圳当老总的亲戚很看重他,多次邀请他去深圳共同发展,却被他以专业不对口,婉言谢绝,毅然投身于农技推广领域。数十年如一日,把美丽的青春年华献给了我县的农业技术推广事业,把一颗真诚无私的心奉献给丰收的田地,把所学知识、个人专长无私传授给广大农民,以平凡人的心态在一个不起眼的岗位上默默无闻地耕耘着。

陶港镇扼据吴头楚尾,是湖北的东大门。东毗九江、西望黄石、南纳富河、北饮长江,距横贯南北的大沙铁路仅18公里,沟通106 国道与长江干流的阳富公路和富河黄金水道穿境而过,交通便捷、水陆两旺。是湖北省综合改革试点镇。他说,让他担任这样一个农业重镇的负责人是组织上对他的信任,所以,他作为单位负责人,他十分注重以模范的行为和科学的管理方法,带出了一支素质过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农技推广队伍,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的目标,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培育农产品品牌,建立健全农业服务体系,充分利用该镇农业资源优势,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同时,大力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特别是在服务工作中创新机制,转变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方式,一是建章立制,实行有人服务。为了解决预约服务,疑难问题等,他建立了联系挂点制度,及时收集农业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使服务能够有的放矢,更加贴近农户,拉近了政府和农户的距离,使服务中心真正起到了政府联系农户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二是贴近农业,实行前置服务。针对农民的文化水平参差不齐,新品种、新技术的接受能力低,他采取面对面、手把手接触农户,改变了以前技术人员难找,农业生产问题不能及时得到解决的现象,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三是转变服务方式,实行有效服务。在完善内部管理机制的同时,着重提高服务质量。推行一张联系卡,即《技术服务联系卡》,该卡上有咨询热线;依托移动部门推行一个科技信息发布平台,利用“农技110”信息平台定期给科技示范户发送农村实用科技信息;结合该镇产业上好一堂课,狠抓农民标准化培训。

开拓创新 乐于奉献

最近几年,由于气候变化反复无常,农作物病虫发生比较严重,而大部分劳动力外出打工,为了不使农业生产遭受损失,2003年,他在全县率先成立第一家“机防队”。为了解决资金的不足,他动用了爱人的“私房钱”,购置了2台电动喷雾器,为了获取农户的信任,承诺农药款暂时由自己垫付,等作物收获后归还,此举更是解决了种粮大户王定湖的燃眉之急,他种植的300亩水稻,发生了稻飞虱危害,正苦于无钱买药,徐维国接到电话后毫不犹豫地赶赴现场,更难能可贵的是,他自己当机手,顶烈日、冒酷暑,上门为老百姓实行田间施药,当年,凡是通过机防的农作物,病虫损失率降到了最低水平,他用自己的行动感动了一方百姓。如今,要求实行机防的农户络绎不绝,机防队伍也不断扩大,固定机手达到了15人,零散机手达到了20人,机械达到了30余台,他不但充当机手,而且机器维修和保养工作都是他一人承担,最忙时利用晚上休息时间修理机器十多台。机防工作从组织培训到调配、到安全生产已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机防体系。机防的防治由分散到集中连片、整村统一机防。目前,机防面积逐年扩大,有效地防治了两迁害虫的危害。在他的带动下,机防工作正向周边蔓延。病虫测报和信息的发放服务中心的工作重点之一,他凭着测报工作的扎实专业功底和强烈的责任心,无数次深入田间调查了解病虫的发生程度,做出准确的预测预报,指导农民开展防治,将病虫害的危害降低到最低限度,打赢虫口夺粮战。为了准确了解田间病虫害的发生情况,不管烈日当空,还是细雨绵绵,徐维国都要卷起裤脚下到田里查卵块、剥虫、扑蛾,调查工作一丝不苟。特别是稻飞虱发生的时候,也是一年天气最炎热的时候,他总是要沿着稻飞虱迁飞的路线进行调查,一天下来,他的手上、腿上就会被水稻叶子划出一条条 血痕。汗水浸透的衣服也就一直贴在他身上一天。水稻二化螟在该区常发生,一年发生3代,特别是在二代和三代调查时,正值酷暑,太阳烤得大地冒烟,头顶烈日,身体完全淹没在到田里,被水稻剑叶割伤的手背和手臂背晒得火辣辣的痛,露水、汗水早已浸透了衣服,这样的“日光浴”、“桑拿浴”徐维国每年都要“享受”多次,但是他从来没有喊一声苦,叫一声累。为了做到防范于未然,杜绝病虫害的发生,他都是亲自下田,最后根据各自然村的栽培条件、环境因素等作出十分准确的防治时间。为了让群众能及时,准确的收到植保信息,他在各村,各自然湾设立黑板报办农技专栏,信息直达每家每户。平均每年发放植保信息15期左右,共计3万余份,病虫危害率控制在3%以内,没有一起因病虫引起的重大灾害,发放各类情报2万余份,农作物病虫损失率在2%以内,确保了粮食的丰产。

为了做到真正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他率先在开通了镇级“农技110”服务。“农技工作就是要为农业生产当好保镖,农作物种到哪里,我们就要服务到哪里”这就是他的认识。随着“农技110”的开通,工作量猛增,总是忙得不可开交。2007年9月的一天中午,他刚接过爱人递给他的饭碗准备吃饭,这时候手机里传来了邻镇种粮大户王能国心急如焚的声音,说:自己种植的水稻秧苗不知道是什么原因都快“枯死”了,徐维国二话没说,放下饭碗骑上摩托车直奔20里外的田块,当他看到100多亩面积的秧苗不同程度地出现植株矮缩,叶片颜色明显褪绿,分蘖受抑制的症状时,他就确定是由于除草剂过多施用和施药不均匀,施药时水层过深产生药害,很快提出了反复用放清水冲洗,追施速效肥等补救措施以缓解药害。对他的诊断 王能国佩服得五体投地(“庄稼医生”的美誉也因此而得名),在回家的途中,由于饥饿和崎岖的机耕路,他一不小心,人和摩托车摔倒了路上,摩托车重重地压在了他的右脚上,当他迷迷糊糊中清醒的时候,才知道是几位好心的农民兄弟把他送到了镇卫生院……

自从开通了“农技110”,深入田间地头,现场诊断,答疑解惑,解决农民群众在生产中、在防治病虫中遇到的各种疑难问题,这些都成了徐维国的日常工作,只要农户问,他都不厌其烦地给农民细心讲解,有时候一整天的时间或者是电话里几十分钟的解答,说得他口干舌噪,疲惫不堪,但看到、听到农民乡亲最后露出舒展的笑容和愉快的声音,他觉得自已的工作是有意义的。

以点带面 服务“三农”

为了加快粮种良法的配套推广,徐维国通过办点示范,推动大面积生产发展,他不辞辛劳、走村串户,白天到田间地头搞试验示范、实地指导群众生产,夜晚奔赴村组、农户家中。召开群众会、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作思想发动、开展技术培训和咨询,为了解决农民资金难题,平均每年垫付的化肥、种子、农药款2万元以上,但是不需要他催讨,每季作为收获后,农民都能自觉归还。在他的辖区内,没有一次是因为种子事故造成生产损失。全镇的农民今年种什么品种,几乎请他说了算。可他不是信口开河,历年来,他组织实施农业新品种新技术引进试验示范达上百个。尽管是上面的主推品种,但他认为各地的气候、栽培条件、播种时间、管理水平都有不同的差异,因此,凡是进入他的辖区品种都必须在他的示范区进行1— 2年的“区试”掌握第一手材料后,才加以技术配套推广,让农民现场参观,下年使 用才心中有数。

为了提高种粮的经济效益,2006年,他亲自承包水田面积100亩进行优质稻种植示范,获得平均亩产517.6公斤的收成,亩产值1023.64元,比全县水稻平均亩产值955.8元亩增67.84元,增长7.1%,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在良种配套技术推广工作中,组织完成水稻抛秧及少免耕栽培技术2.2万亩,平均单产552公斤,比全县水稻平均亩产增长3.0%,每亩节省劳动力3.5个、折款60元、节省畜力折价50元、增加除草剂投入15元,每亩增收节支达136元。推广紧凑型玉米高产栽培0.2万亩,平均亩产421公斤,比全县玉米平均亩产393公斤增产7.1%。2009年创建水稻科技示范园,进行新型药剂、机防建设,高产栽培一体化示范,辐射面积1万亩;同时,他还实施了水稻旱育保姆剂应用技术,实施面积100亩;水稻生产的全程机械化技术应用面积达500亩;使用壮秧剂进行抛秧栽培新技术,面积达300亩,实施了双季稻高产高效集成技术1000亩;在全镇开展了测土配方施肥应用技术。他还积极开展技术培训,提高农技人员和农民群众的科技素质,每年培训技术人员26期,农民技术培训28次,培训农民1885人次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

徐维国同志在平凡的岗位上,所作的不平凡事迹,充分体现了一名共产党员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他扎根基层、服务群众,但他无怨无悔,不计较个人得失,默默奋斗在农技推广第一线,一心一意为农民群众办实事,他始终把农民利益放在高于一切位置,心系群众、服务群众,为农业发展、农民富裕、农村繁荣默默奉献自己的全部心智,在平凡中显示崇高的忘我境界,在奉献中展现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在服务中诠释人生的高尚价值。他用汗水铸就理想,为青春写下辉煌,以实际行动赢得了农民朋友的称赞,得到了各级政府的认可。历年来,获湖北省“金桥工程”二等奖一次;黄石市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1次;市科技局、农业局科技推广“二等奖”1次,“三等奖”2次;多次获得市、县政府授予“先进科技工作者”、“先进个人”等光荣称号。一次次荣誉,一个个称号,一块块奖牌,记载着他在平凡岗位上的辛苦创业,记载着他在基层技术服务阵地上的成长历程,记载着他在平凡岗位上的光荣业绩。在荣誉面前他十分冷静,他说“荣誉是对我的鞭策,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

篇7:真知点亮人生,汗水铸就辉煌

岁生日快乐!

http://sports.sina.com.cn 2010年09月12日10:40 新浪体育

姚明,30岁生日快乐!

新浪体育讯 北京时间9月12日,姚明将度过他的30岁生日。正是在30年前的今天,他出生于上海市第六医院。当时没有人知道这个孩子的降生,对于中国篮球究竟意味着什么。在父亲姚志源和母亲方凤娣眼中,儿子能够幸福平安就是最大的满足了。

接下来的故事大家都知道,无需我们再行赘述。姚明很快就从上海篮球的希望之星,成长为中国乃至亚洲的体育巨人。对于这些收获,姚明一直显得很淡定,他曾告诉过媒体不喜欢“巨人”这个称号,也先后很多次对自己能否承担重责表示过审慎的怀疑——这并非不自信,而是确实明白国人在他身上倾注了多少心血,希望自己能够有相匹配的回报而已。

最可贵的是,一旦责任真的到了姚明肩上,他从来不曾推脱过。我们没必要再去重复姚明在2008年奥运会所承担的领袖职责,看看今年的世锦赛吧,姚明的名字一再出现在这支无姚男篮的各类评论中。有人说没有了姚明的国家队更富激情?我们宁愿相信这是08精神的一种延伸,是姚明对后辈们言传身教的一种传承。

古人说“三十而立”,但这句话对姚明一点点也不适合。这是一个早在八年前甚至更早,就必须逼着自己自强自立,以面对太多风风雨雨扑面而来的人。查尔斯-巴克利在节目上公然质疑姚明能力的时候,谁会在乎他只是一个二十出头的小毛孩子?孔子说人到三十才学会面对各种困难,其实姚明早就掌握了这种技能,否则他不会在NBA待到现在。

关于姚明在NBA的前景,坊间各种质疑仍存,但此时此刻太过关注他是不是能回到巅峰期,甚至和德怀特-霍华德拼一拼联盟第一中锋的宝座,实在有些太无必要。体育的本质到底是什么?每年都只有一支球队夺冠,两打球员能进全明星,幸福的人那么少,是不是其他球员的努力都应该被结果所定义?

说到底,姚明一直在诠释,且至今不曾停息的,是他近乎自虐的自我要求和对突破自身极限的渴望。在这里我们不必矫情,说一些“没必要在乎结果,注重过程”就好了之类自我安慰的话,毕竟职业篮球还是注重结果的运动。而是说,我们应该对姚明的最终表现报以足够的宽容,因为他对自己的要求从来都是最高的,绝不亚于任何旁观者。如果这个世界还存在一个对姚明苛求到底,希望他能打光最后一颗子弹的人,那也只会是他自己。

展望未来,姚明或许很早就做到了“三十而立”,但距离“四十而不惑”还有很久。这里倒不是说姚明暂时还不用担心四十岁甚至退役后的事,而是说以他的性格,要做到“不惑”是非常困难的。姚明这几年对于责任以外的事情,比如应该大家一起扛的输球,一直深感迷惑甚至痛苦。这或许是件好事,因为迷惑才是努力的推动器,正是因为他不断在球场上寻求解答,成功才给予相应的回报。

篇8:开放,铸就辉煌

地球村——我们亲切地称呼这个所居住的世界。

世界还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紧密相连过, 美国次贷危机, 中国跟着感冒发烧;南方发生雪灾, 北京菜价跟着涨三成。中国民族企业的骄傲——联想的总部竟然是在美国, 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广东几乎可称得上世界工厂, 中国新经济领域著名的"新企业"背后大都有着海外风险投资的身影。我们也很难去区分商品的国界:一架美国波音747客机需约450万个零部件, 这些零件来自6个国家成千上万的企业。

开放已经成为了世界的主流, 时代大潮浩浩荡荡, 顺之者昌, 逆之者亡。

改革开放30年来, 交织在中国身上的目光是复杂多样的:佩服、羡慕、嫉妒、担忧、恐惧……兼而有之。但无论是哪种看法, 就算中国被误解成只是一条到处张牙舞爪的"龙", 我从中也能感受到欢欣鼓舞, 因为比起百年前的"东亚病夫"来, 世界起码已经正视中国的"大国崛起"。而这个翻天覆地般的变化, 正是起始于中国将"开放"树为基本国策的那一刻。

国际上目前普遍有这样一个看法:中国和印度将在21世纪中崛起为新的世界性大国, "龙象之争"将成为世界舞台的新生主剧目。事实上, 中国和印度在内里还是有着很多的差异, 但在"开放"才能带来国家崛起的这一点上却有着惊人的共识。2007年, 温家宝总理在新加坡发表主题演讲:"只有开放兼容, 国家才能富强"。印度总理辛格立刻在其国内表示:希望温家宝总理的这篇演讲稿成为"印度举国上下人人捧读的基础材料"。

其实也不仅仅是中国和印度, "同一个世界, 同一个梦想"。整个世界都意识到这是一个以开放为主流趋势的全球化时代, 也都努力张开双臂去拥抱这个开放的世界。日本是个典型例子, 国小, 资源少, 人口众多, 背负二战包袱, 也不像新加坡那样拥有交通咽喉的地利, 但依赖国家的开放, 依赖大多数拥有大国心态的国民的人生开放 (日本在经济大萧条前每年出国人次超过总人口的一半) , 进而融会东西方之长, 把握机遇, 得以迅速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

在世界大多数国家对宏观"开放"没有分歧的形势之下, 今日之中国能否继续大国崛起, 能否在全球价值链中占据有利的一环, 能否将"中国制造"提升为"中国创造", 乃至内地能否与另一体制的台湾找到和平统一的共同基点, 以及与港澳在"50年不变"之后走向共荣……这都不仅仅取决于我们国家能否继续开放下去, 而更多地在于"开放"能否在更广阔的层面深化——即我们大多数个体能否将"开放"定为个人的"基本国策", 能否使自己成为一个开放人, 取得自己开放的成功, 并最终汇融成民族和国家整体的开放, 进而才能解决一切重大问题。

从封闭式经济到开放式经济:中国经济在"文革"时期是一个封闭式的经济, 中国的开放当然首先得益于经济的开放。30多年来, 市场经济在中国的确立经历了"有益补充"、"重要组成"、"主体地位"三个阶段变化。同时, 外企大量涌入, 世界500强企业几乎全部到中国投资。中国自身也受益良多, 2007年GDP已达到3万多亿美元, 比30年前增长了17倍;国际贸易2007年则达到2万多亿美元, 约为开放前1978年的200倍。中国人在开放式经济中, 还诞生了大批的开放人群体。据估计, 中国目前约有一亿五千万的创业者、专业人士、中介机构人士、自由职业者、个体工商户等, 形成了一个庞大的面向市场经济的职业群体。这批新阶层群体没有"铁饭碗"和"皇粮"可依赖, 都必须走向自由工作和生活的开放式人生。

从国内化到国际化:曾几何时, 中国人的流动主要局限在国内。如今, 开始大量走向国际的中国人已经遍布全世界。中国在海外有5000万的华侨, 其中至少有3000万加入了当地国籍。另据国家旅游局统计, 中国2014年仅出入境旅游人数就达到8000万人次。2014年, 中国的留学人员总数将超过140万, 而回国总人数也将超过40万。此外, 中国人同跨越国界的有色人种的交往也日渐增多, 涉外婚姻不再是新闻, 如2014年上海市民政部门办理的涉外结婚登记就有2960对, 共涉及55个国家和地区。

从区域人到国际人:世界越来越平, 越来越像一个地球村, 地域和国界不再成为区分人的标志, 欧盟 (国家层面) 、跨国企业 (企业层面) 、互联网 (技术层面) 、多重国籍 (个人层面) 等各种现象也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国际人因此成为一个热门群体, 跨国公司职员、涉外工作者、华侨、留学生、外籍人士成为其主要来源:如篮球巨星姚明红遍美国并成为当地球队核心, 泛华传媒的CEO潘杰客曾自称为世界公民, 从事投行的美林证券中国区主席刘二飞常常一个月穿梭十几个国家, 美国纳斯达克市场上中国公司的掌门人绝大多数都是国际人。当今中国活跃着一大批跨越东西方的国际人, 他们正在成为中外交流的桥梁和纽带, 而经济全球化和企业的跨国化也促使具有跨文化环境操作能力的文化混血人大量地涌现。

整个中国的人生开放现象, 已经如此醒目和广泛。从农民到大学生再到企业家, 从生活饮食到就业求职再到自主创业, 从某种程度上说, 已没有什么人什么事能够置身于"开放"大潮之外。中国开放的深化和发展, 必然呼唤一场个人层面"改革开放"的思想解放运动。而且, "开放"的最终命运, 都必须要落实到个人开放上。

而个人的开放, 说到底是心态的开放。

对于个人来说, 在这样的开放时代, 要想获得个人的成功, 掌握自己的命运, 或者与时代俱进、与世界同步、与他人和谐, 甚至只是不想孤立于世界之外, 都必须努力打造一个开放式的人生。

开放人生就是开放视野、开放舞台、开放信息、开放机会、开放成功!开放的人生与封闭的人生, 两个视界, 两重天地。开放的人生, 如流动的清泉, 唯有源头活水来;封闭的人生, 如死水一潭, 终究会变质枯干。只有开放自己, 解放自己, 才能自主自己。

开放心态一:兼容

蔡元培先生倡导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精神就是一种海纳百川, 有容乃大的开放心态。这种心态有容人的肚量, 能够容忍异己, 欣赏与自己价值观不同的人。所谓"内举不避亲, 外举不避仇", 这就是容人。

还有容事的开明, 能够接受别人的批评, 包容甚至是错误的"异见", 当然也不会因为别人的恶意批评而影响主观判断。法国思想家孟德斯鸠曾说, "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句话, 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有包容差异的头脑, 并且还善于利用各种差异所带来的机会。

杰普培训曾被某些媒体称为"中国高端IT培训第一品牌", 在海外呆过13年的CEO赵敏谈到自己之所以选择高端IT培训作为创业方向, 就是因为发现了中美之间IT业的差异。

赵敏曾打算做软件业, 但他在国内接触不少IT企业后却改变了主意。他发现中国IT企业的高端业务都很急需人才, 这个缺口跟美国的情况差不多。但差异就出现在高端IT人才培训上, 中国不但缺乏人才, 而且缺乏相应的培训, 层次低、不规范、不具规模, 可以说高端IT培训几乎为零。因此, 赵敏意识到这是个巨大商机:"我们一起回国的六个人, 在国外都有很丰富很全面的实践以及教学经验, 为何不把自己多年的技术和经验, 传授给国内更多的IT行业人士呢?这似乎比自己亲自去做编程更有意义。"

兼容差异、开明包容的开放心态, 正是这个浮躁社会所急缺的, 也是开放型成功者所拥有的共同特质之一。

微软的企业文化很著名, 他们的企业文化当中就有一条叫"开放式交流"。它要求所有员工在任何交流或沟通的场合里, 都能敞开心扉, 完整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就算大家意见不统一, 也一定要表达出来。否则, 公司可能会犯错误。

不排斥交流, 能正确地对待自己、他人、社会和周围的一切, 并且能够理解甚至认同不同人、不同地区、不同社会的差异性, 这就是一种心态的开放。心态不兼容的问题不仅仅存在于利益对立的双方, 如医患矛盾、房地产开发商与购房者之间的矛盾;还存在于各个方面。如有些人一听到有人说几句国外的优点, 立刻把人判定为"崇洋媚外", 并且彻底贬低留学的作用;也有些"海归"则自以为喝过"洋墨水", "取经"归来高人一等, 总感觉"外国的月亮才是圆的"。

这都是不兼容、不开放的心态。一个真正的成功者, 一个心态开放的人, 只会以公正的态度, 在能力、品德、价值观等各方面去衡量人, 很少以是否在海外留过学来判断人。就如大多数跨国公司挑选人才, 更多的是看对方能不能胜任这份工作, 有没有相应的职业道德, 而不会问对方是"土鳖"还是"海归"。能力是任何讲究效率的公司都最看重的。

开放心态二:进取心

如果有一种力量能使我们本能地张开双臂去迎接人生, 那就只能是我们的进取心和志向。进取心总是促使我们打开人生大门, 寻求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这也是开放式心态的主要构成。

进取心可以包含很多词语的含义:雄心与野心, 志向与欲望等。个人有强烈的进取心, 才能有改变现状的强烈动力, 才能对在这个世界上实现自己的抱负怀有兴趣, 进而寻求并肩作战的伙伴和朋友, 接纳各种思想、方法、技能, 越挫越勇, 做出各种各样的人生努力。

2004年在纳斯达克上市的空中网的创始人杨宁就是个进取心非常强的人。1998年, 他斯坦福大学毕业, 不顾家人期望他留在美国的意见, 毅然和周云帆、陈一舟回国创业。当时, 雄心勃勃的杨宁甚至要给这个网站取名为"中国人", 但因为"中国"这两个字无法注册, 他才不得已才把名字改为Chinaren。

互联网寒冬到来后, 杨宁和Chinaren网站都难逃厄运, Chinaren被迫连同200多名员工, 加上几个创始人一年的工作合同, 一起卖给了搜狐。这是一个让杨宁终生难忘的日子, 但他的进取之心依然没有熄灭。两年之后, 在北京后海一间平房里, 一个十几个人的公司成立了, 名字叫做空中网。

当时, 杨宁和周云帆卖掉搜狐的股票, 加上一个朋友的投资共带着50万美元就上了路。"我们的很多竞争对手都有几千万甚至上亿美元现金在银行放着"。资金成了首难, 杨宁和周云帆首次创业的投资方包括高盛在内, 都拒绝再次投资。但杨宁和周云帆没有放弃, 奔赴香港中环一个楼一个楼的"扫楼"找投资机构。一个星期之后, 碰壁无数次的他们遇见了当时在香港德丰杰工作的张帆, 但张帆的推荐依然被董事会拒绝。最后, 张帆直奔美国找大老板改变了空中网的命运。张帆后来回忆说正是因为这两个人强烈的进取心, 所以在"香港只见了一面, 直觉上我就已经决定帮助他们"。

人生犹如一次大海远航, 不知道终点, 也无法回头, 我们甚至可能不知道该往哪个方向行驶, 当然也无法规划和勾勒出未来蓝图。但是没有关系, 在我研究采访的这数百位成功者当中, 不少人进入现在的行业, 做现在的事, 完全是一种偶然。当然, 没有偶然的是这些人从还没有成功之前, 就对建立事业充满了强烈的持续的渴望。

这种渴望也就是进取心, 进取心与目标的区别在于, 它指向一个前进的方向, 却没有具体的落点和彼岸。所以, 大多数开放型成功者的人生也常常充满了灵活的转型和转身, 他们不会把自己封闭在某一行业、职业、专业上, 就算不到现在这一领域创业, 他们将来也一定会在另外一个行业创业。他们所强烈企求的只是实现自身价值和社会价值、条条大路通罗马的成功而已。

因此, 我们的人生也许不一定要拥有一个可以终生不变的目标, 但一定需要有进取精神, 像一枚永远向上向前的指南针。也许眼前大雾迷茫, 也许看不到前面的终点, 但我们依然要昂着头, 注视着未来的大方向。

开放心态三”学习

别人流血, 自己得到教训, 这是代价最小的教训;自己流血, 自己得到教训, 这是代价最大的教训;自己流血, 别人得到了教训, 自己还没有得到教训, 这是最可悲的教训。

开放心态就要求善于积极主动学习和借鉴成功者, 能够与优秀者为伍, 就如同与鹰共翱翔, 避开失败者验证过的教训。

万通集团董事局主席冯仑常常自称有个"病根"——"从小就喜欢学先进, 在小学、中学、大学都好给中国最牛的人写信。"而1993年万通逐步成型时, 他就曾把万科的王石当成榜样, 若干年后还写过一篇文章叫《学习万科好榜样》, 他说:"基本上我相当于做一个傻瓜董事长, 凡是公司有什么事不清楚我说你们去万科看就完了。"

冯仑第一次见到王石是1993年, 当时他们6个创业合伙人刚掘到第一桶金组建了万通集团, 双方在王石的办公室谈了一个下午。冯仑后来回忆说:"我们是热血青年的谈法, 不谈别的, 就谈自己的理想。聊的过程中, 王石就提了很多问题, 归结起来主要是两点:一是质疑我们的理想主义激情, 建议我们想清楚, 我们6个人合作, 究竟是建立在利益的基础上还是理想基础上。我们当时比较相信自己是建立在理想基础上的事业伙伴, 但王石说:"不可能, 你们将来早晚会碰到利益冲突。"再就是多元化和专业化的问题, 他主张我们专注于房地产。"

1996年, 万通发生了一些变化, 一些合伙人离开了, 公司的业务也遇到很大的危机和调整。这时, 冯仑在北京再见王石, 一起吃饭, 由于这时遇到了问题, 才回想起王石当年讲的有些话很对。冯仑这才意识到学习先进的真正作用:"我们便成了好朋友, 他和万科成为我随时随地观察和学习的榜样。"

西方有句名言:"与优秀者为伍。"日本有位教授手岛佑郎, 研究犹太人的财商, 得出的结论是:"穷, 也要站在富人堆里。"他后来还以此作书名, 写成了一本著名的畅销书。

心态开放强调的不是环境决定人生, 而是应该摆脱不利环境, 主动进入能使自己变得更好的环境。"孟母三迁"就是个这样的典型事例, 大多数人选择到更发达的国家留学和游学也是基于这样的心态。如果出国留学不能够得到更好的熏陶、教育、学习、锻炼, 自然也就失去了出国的意义。

1994年以来, 先后有180多名北大、清华保安通过自学方式获得了大专、本科文凭, 其他高校也不乏类似的例子。"到北京当保安, 圆你大学梦"也成为了清华保安队在外省市招聘保安的广告语。《北京青年报》甚至不无夸张地评价说:以前, 从北大、清华毕业的成功人士接受记者采访时往往说:"是北大、清华培养了我。"如今, 一些曾经在北大、清华当过保安的人, 也会自豪地说:"是北大、清华培养了我。"

高校为什么会出现保安自学现象?是因为高校的保安跟其他地方的保安有区别吗?当然不是!专家的分析普遍认为:这是因为环境与动力的原因:其一, 高校的环境适合学习, 如果是在酒店和市场, 环境嘈杂, 就不适合看书;其二, 高校有好的学习风气, 年轻的保安会以大学生为榜样;其三, 高校提供学习的便利, 高校有图书馆, 有教材和书, 有各个专业的专业教师, 也有成人教育学院。

绝大多数有所成就的人都是善于学习者, 这种方式可以体现为进名校、拜名师、出身名门;也可以体现在自学能力上, 中学没有毕业可以自学成才, 白手起家, 所谓"世事洞明皆学问, 人情练达即文章", 做人和做事都一样是种宝贵的学习。

尚诺集团 (我爱卡) 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涂志云曾谈到去世界名校学习的收获:"1997年, 我去了斯坦福商学院, 斯坦福给了我一场彻底的创业洗脑。斯坦福的创业精神非常根深蒂固。那是个创业大本营, 人人拿着计划书, 不是在找投资, 就是已找到投资, 要不就在创业投资公司工作。受环境影响, 我先在美国的网络营销公司Digital Impact做兼职, 后来从学校休学全职工作, 成为公司的营销科学家。"

开放心态四:灵活

一个拥有开放心态的人, 通常也不会是一个特别固执的人。

心态不开放, 便会意识不到形势的变化, 只认一个理, 只信奉一元的价值观, 一条道走到黑, 或者说一棵树上吊死。其实, "条条大路通罗马"、"战术是灵活的"、"事情是可以变通的", 只要合理, 就不拒绝改变, 这才是开放者所应有的心态。《易经》里不是说"穷则变, 变则通, 通则久"吗?

曾担任过微软中国区主席和盛大公司总裁的唐骏, 曾在我《缤纷海归》一书中撰文谈人生感悟。这位著名的职业经理人就将"父亲盖房子"列为少年时代对自己最有影响的事之一。

他说:"在我的整个少年时代, 全家的重心和精力都放在盖房子上。因为在城里盖房子几乎是不可能的, 于是我爸爸用了数年的时间和无数的心血跑各种关系, 打擦边球, 终于在江苏常州的城郊买下一块地建成了房子。这件事对我来说, 让我知道了事情都是可以变通的, 循规蹈矩、墨守成规很难做成事情, 一种方法不行, 还可以用别的很多方法。"

后来, 唐骏大学毕业后非常想出国, 他考上了北京邮电大学的研究生, 但北邮出国名额已经用完。于是, 他就给北京每个高校打电话, 询问有没有剩余的出国名额。当打听到北广还有出国名额时, 他就拿着考研成绩单要求转入北广读研。北广老师说:"你考虑清楚, 尽管我们有名额, 但你错过了时间, 出国还要由教育部批准。"唐骏还是没有放弃, 他打听到教育部主管此事的是李司长, 就在教育部门口站了整整几天。早上见到李司长就说"李司长您早";中午出来则说"李司长您出来吃饭?"下班的时候便说"您下班了"?等到第六天, 李司长终于告诉他:你可以出国了。

俗话说"树挪死, 人挪活", 在社会底线认可的前提之下, 没有什么不可以调整, 重要的是要能"活"。不要怕改变, 更可怕的是成为生活的奴隶!毕竟是你要适应这个社会, 而非这个社会来适应你。

上个世纪改革开放之初, 当大多数人都还在迷恋机关铁饭碗时, 不少人就因为敢于"下海"、"出国"、"创业"、调整自己的人生定位而取得成功。譬如王中军在物资出版社第一个辞职当个体户, 这是体制内跑到体制外, 他后来创办了华谊兄弟;再如国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金岩石博士, 初中毕业时到开滦煤矿当了七年井下维修工, 后来考上大学读研读博留学并成为大学教师, 再后来"下海"在美国创办三普证券, 并于1997年在纳斯达克借壳上市, 再后回国在著名证券公司担任首席经济学家, 最后甚至去电视台当起了财经节目主持人。

开放心态五:沟通

著名的励志大师卡耐基先生说:"一个人的成功85%靠人际关系。"中国相关的流行语则更多, 如:"在家靠父母, 出门靠朋友"、"一个篱笆三个桩, 一个好汉三个帮"。也就是说善于与人精诚合作才能顺利地取得成果。

我们如何积累人脉资源?如何保持人际关系的资源?一个创业者如何招揽人才建立忠诚的团队?一个雇员如何融入一个团队, 如何在这个团队中受欢迎?……

《论语》里, 子贡问孔子: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孔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这话真真说到了与人沟通、合作的大智慧和根本原则。将自己接受和不接受的都"推己及人", 而非以自己一时的狭隘心态与人相处。以开放的心态体会他人内心, 替他人先想到, 别人自然也会从心底接受你。

美国、欧洲绝大部分学校都没有围墙, 学校通常与社区融为一体, "哈佛园"可算是特例。美国的国会和白宫, 也只用灌木或者铁艺间隔, 并不阻挡建筑与社区的融合以及游人的参观留影。这也让人常常想起前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的一句名言:"所谓大学者, 非谓有大楼之谓也, 有大师之谓也。"

许多人常常问:中国学生为什么比西方学生普遍要听话、内向、被动、循规蹈矩、个性意识差、缺乏创造力?换句话说, 为什么西方学生总要显得开放一些?

"围墙"就是回答。

中国从封建时代到计划经济时代所积蓄的"围墙"文化, 存在于社会各个领域。有客观的体制原因, 也有许多主观原因:譬如基于私利, 许多个人、部门、企业希望通过"围墙"形成自己的垄断利益。

逝世多年的傅斯年先生, 学生时代是五四运动的北大学生领袖, 教师时代曾做过北大代理校长和台大校长, 他对大陆的大学与美国名校、台大的区别曾有过一些偏激却不失一些道理的比较, 也可算是一家之言:

"大陆的大学, 即使是名牌大学, 培养的也是螺丝钉;美国的名校和台大, 培养的是人才。大陆的大学, 即使是名牌大学, 也比较像职业学校或技术学院;美国的名校和台大, 培养的是独立研究独立思考的领袖人才。大陆的大学, 尤其是名牌大学, 很像是在开店开公司;美国的名校和台大则把自己看得很重, 看作是学术殿堂。在美国和台湾, 大部分的社会变革和进步都是由学校和民间的知识分子推动;在上海, 知识分子是这样的幸福, 一切事情都只需要等着上海市政府做, 知识分子读书只不过是为了赚钱、结婚、传宗接代而已。这也不奇怪, 丛林里的猩猩猴子也是这样呢。"

开放心态中的沟通, 就是打破围墙, 活跃个性, 取人之长, 补己之短。

开放, 铸就辉煌

王中军创办的华谊传媒集团是中国内地民营影视业的龙头。但很少有人知道, 华谊原来是家广告公司, 其早期资本积累来源于广告业务。

1994年, 王中军在美国纽约州立大学获得大众传媒专业硕士后, 回国在北京国际饭店成立华谊兄弟广告公司。刚开始公司做一本小杂志, 刊登一些广告, 然后直邮给使馆和三星级以上的高级公寓, 生意勉勉强强。

王中军和华谊公司的转折点就是说服中国银行, 让其全国15000多家网点将五花八门的标识统一为红标黑字白底, 实行标准化、网络化的管理。随后, 华谊接下国家电力、中石化、农行金穗卡、华夏银行华夏卡的标准化规范项目, 在成立的第三年, 便跻身成为全国十大广告公司之列。

华谊能够抓住这个市场空白, 并不是因为善于创新, 而仅仅因为眼界的开放。王中军总结说:"这是很简单的方式, 在国外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 而中国没有。这也不是我的创新, 而是我学别人的方式。在中国做生意其实很简单, 只要你认真执行"拿来主义", 然后依照国情和自己的经济实力, 去走别人走过的路就可以了。"

"拿来主义"在互联网企业中更为通用。许多中国互联网企业就是靠对美国"硅谷"商业模式和企业制度的"拷贝", 进而获得风险投资, 最后获得成功。再如马化腾虽然没有出过国, 但他眼光开拓, 看到了以色列人开放的聊天软件ICQ, 于是就从做ICQ的中国版——QQ起步, 由模仿到借鉴再到创新, 最终因为过人的眼光, 而成为了著名企业家和亿万富翁。

许多人就是因为视野和眼界的开拓而成功创建事业, 这种现象尤其在海归中普遍性地存在。通常而言, 眼界是指我们视野所能到达的范围, 也就是见识的广度和深度。一般有两个解释:其一, 视觉, 眼睛所能看到的范围, 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谓的见和识, 这是它的基本义;其二, 视野, 我们能够观察或认识到的领域和范围, 包括我们各方面的认知范围, 这是延伸义。

中国有句古话:"见多才能识广"。心态的开放, 需要眼界的开放。佛教哲学说:我们不仅仅要用肉眼看世界, 还需用心眼看世界。反过来也一样成立, 有肉眼才有心眼, 心眼又反过来指挥肉眼, 两者相辅相成。

开放, 首先需要超越自身的盲点, 善于跳出"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局限, 尽可能地正确认识自己和世界。

余隆曾获得2003年"法兰西文学艺术骑士勋章", 他是当今世界乐坛最杰出的中国指挥家之一。出人意料的是, 他在上海音乐学院等指挥系开讲座, 讲的最多的却是音乐指挥以外的事情。

余隆后来谈到自己为什么这么做:"我说这些让他们感到很新鲜, 是因为音乐学院的学生历来都是专业至上, 大部分人对班集体工作持轻视态度。我则一再强调不要以为上指挥系只是学指挥, 人的塑造应该全面, 不要放弃社会提供的任何机会, 因为作为指挥总会面对大量的组织工作, 需要有领导才能。此外还要有意识地积累知识, 要多读书, 认识到开卷有益。

开放还要善于把握时代的发展趋势、国家政策改革的脉络、行业的动态热点, 拥有超前的眼光。任何时代, 务实者为俊杰, 应时而动, 与时俱进, 审时度势, 都有个"时"字, 把握好时机通常能取得长远的胜利。

日本松下电器公司有一条成功的领导艺术:"领导者要有认清时代潮流的眼光和预知环境变迁的能力, 才能想出因势利导的方法, 有先声夺人的气势。"

海尔集团的张瑞敏也有类似的说法:"在计划经济体制下, 企业长一只眼, 盯住领导就够了……市场经济下企业则需要长两只眼, 一只眼盯住员工, 建立一个能让员工发挥才能、能够公平竞争的人才机制;另一只眼盯住用户, 市场是所有员工的上级……但在中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时期, 企业还要长第三只眼睛, 那一只眼用来盯住国家政策。"

央视经济频道的《赢在中国》是中国最受关注的财经节目之一。这档节目吸引了十几万怀揣创业梦想的选手、三千多万元人民币的风险投资、数十位包括马云、李彦宏、柳传志这样的企业家。而这个节目的创意, 正来源于总制片人王利芬在海外的见识和思考。

当时, 王利芬来到美国布鲁金斯协会下的中国中心从事电视研究。在CNN总部最大的演播室, 整个编辑、加工、播出、商业开发的高效流水作业, 让她大受触动——她甚至觉得中国的电视节目就像是手工作坊里的产品。随后, 她受到NBC黄金档节目《学徒》的启发, 开始思考将来可以借鉴美国模式办一档中国的商业人才选拔的电视节目。

可是, 王利芬这个创意之所以能够成功, 并不仅仅是因为她眼界开放, 而是进一步的脑界思考:"完全照搬必死无疑。因为美国《学徒》中价值观的东西会受到中国观众的心理抵抗。"王利芬思考过后, 终于找到一个中国化的主题——"励志、创业", 由此大获成功:"前者是中国人奋斗精神的承传, 是所有父母对孩子的期待, 后者是今天中国向商业社会推进过程中个人实现价值的最好舞台。"

譬如机遇, 在视野之内, 你看到了, 也知道了, 但你会不会利用这个机遇, 却还很难说。因为我们能否把握和利用机遇, 还取决于我们能否对机会迅速敏感并得到重视, 以及有相关的知识和能力储备。我们都有这样的常识:对于不懂古董的人来说, 无论多少古董摆在面前, 战国铁器可能只是劣质的破铜烂铁, 唐宋古画只是发了霉的废纸一堆, 明清陶瓷则只是一些坛坛罐罐。《赢在中国》则是对机遇的阐述, 让无数心怀创业梦想的人看清楚机遇为何物。

陈索斌是一个"海归", 但他在美国留学取得的是经济学硕士学位, 跟"蜡烛"毫无关系。在创业之前, 他甚至从未与蜡烛行业有过任何接触。然而, 他却选择了时尚蜡烛作为创业方向。一切要从1993年一天晚上说起, 陈索斌在朋友家中遇到停电, 朋友的妻子找出一截红蜡烛点上。烛光下, 红彤彤的蜡烛冒着黑烟, 忽明忽暗。朋友的妻子就在旁边抱怨:"如今卫星都上天了, 怎么蜡烛还是老样子, 谁要是发明不冒黑烟的蜡烛, 说不定能获得诺贝尔奖。

相信对蜡烛黑烟的抱怨, 不只陈索斌一个人听过。但是, 陈索斌与大多数人不同之处在于, 他在"耳动眼动"之后还"脑动"过。不久, "金王"无烟蜡烛面世, 再不久, "金王"成了中国的时尚蜡烛之王, 陈索斌成了亿万富翁。

能够促使我们大脑开放的莫过于思维开放。

其一, 要有思维的敏感, 善于发现, 善于判断, 善于挖掘, 并对新事物、新机会、新方法、新策略保持敏感。敏感其实就是发现机遇的能力, 在创业领域就是商业嗅觉。经商要善于捕捉商机, 写作要善于抓住灵感, 作战要善于把握战机, 这是一个成功者必要的灵感。不过, 没有什么人的商业感觉是完全天生的, 如同狗的鼻子虽然灵敏, 嗅觉依然还是比不上经过后天训练的猎犬。

其二, 需要培养创造性思维。在创造性思维方面, 中国人尤其需要加强发散、逆向等思维方式, 以打破计划经济体制下根深蒂固的惯性思维。发散思维又称为辐射思维, 一般而言, 是指从功能、属性、因果、横向进行思维的发散, 甚至包括进行风马牛不相及的联想, 这需要一个人有丰富的想象力。譬如牛顿能从苹果落地发现地球的万有引力。

鼎晖公司之所以能够投资早期的南孚和蒙牛, 据说就是因为其公司投资总裁焦震两次思维"发散"。1997年, 焦震去天津了解朋友介绍的一家电池企业, 这家企业并不是南孚。但在后来, 焦震在调查中偶然听到一帮大学生聊天时提到南孚电池特别好用, 这使得他对南孚产生了特殊兴趣, 最终决定转而投资南孚电池。

焦震从不喝牛奶, 有一天在超市里他却偶然发现牛奶还有很大的市场空间。于是, 焦震通过高级经理王霖再通过关系找到内蒙古的朋友, 经过多人牵线去主动接触牛根生和他的蒙牛集团。其时蒙牛正处于一个快速上升阶段, 急需发展的资金, 双方见面交谈的感觉也很好。于是, 鼎晖联合摩根斯丹利、英联在2002年投资蒙牛2597万美元, 持有32%股权, 这成为了一个投资业的经典案例。

逆向思维又叫求异思维, 它强调了人们要敢于与固定的思维方向"反其道而思之", 一般可分为反转、思维转换、缺点逆用三种类型。有名的"司马光砸缸"说的就是逆向思维, 有人落水, 一般人的反应是"救人离水", 而司马光却"让水离人", 并由此救了同伴性命。类似的例子还有人人都知道的"曹冲称象"的故事。

阿里巴巴的创始人马云在一次演讲当中, 曾用幽默的逆向思维方式诠释他成功的秘诀。他说事业要经营得好, 就是别人要的东西, 他都弃之如敝屣:

"讨论会的时候, 百分之八十、九十的人说同意, 完了, 我一般把这种想法扔到垃圾堆去。因为百分之八十到九十的人都同意的东西, 我的竞争对手也一定会想到, 会认为这是好东西。"

其三, 要有多元的思维, 培养综合全面的个人素质。这是一种社会趋势。企业对于应聘者要求, 趋向"一专多能";现代家庭对成员的要求, 倾向于"上得厅堂, 下得厨房";社会对于学者的要求, 已是"通古今中外、诸子百家, 晓天文地理、世事人情;明是非黑白、变迁兴替", 并且能够带来实际的社会效应。否则, 只能算是专家, 不是学者, 更非大师。

耶鲁大学法学博士毕业的高志凯曾做过摩根斯坦利亚洲区副总裁, 也在联合国秘书处和香港证监会等机构任过职, 可以说是个典型的成功人士。高志凯就认为, 他青年期最重要的两次人生"教育", 都是关于开放胸怀的教育。他的第一次经历是为国家领导人当翻译。高志凯曾陪同李先念、胡耀邦等领导人出访国外, 还陪同邓小平会见过尼克松、布什、蒙代尔、基辛格等外宾。由于"经常参与很多最高领导人重要讲话第一手的记录和整理, 很多国家的战略方针必须熟记于胸"。这对高志凯的开放胸怀锻炼就非常大, 他甚至认为"这对我一生都影响深远"。他的第二次经历是在耶鲁大学法学院留学。开学典礼, 耶鲁法学院的院长Calabresi首先就问:"同学们, 你们来耶鲁是为了学懂法律条文的吗?"所有的学生都回答:"是。"院长立即说:"那你们不用到耶鲁来。"有的人问:"那我们是来学什么?"院长回答说:"你们是来学习如何制定法律。"

"耶鲁培养的不单是律师", 更重要的熏陶学生拥有国家领袖般的胸怀。所以高志凯认为:"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耶鲁会出产这么多政治领袖:美国前总统福特、老布什、克林顿和现任总统小布什、副总统切尼……"这种强调胸怀一定要广阔的教育也让高志凯受益很多, 甚至可以说他之所以能成为一个开放人, 胸怀开放是其重要原因。

人生情境向来有三境界之说, 首先看山是山, 看水是水;再后看山非山, 看水非水;最后看山还是山, 看水还是水。实际上, 山永远是那山, 水永远是那水, 而人之所以有视野中的变化, 是因为心态和胸怀有了变化, 所以个人的情感和反应也有了区别。

中国哲学家冯友兰曾把人生境界分为四个等级: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这是类似于西方哲学家弗洛伊德本我、自我、超我的观点。自然境界是在生物本能范畴内求解人生;功利境界是在物质利己的前提下求解人生的意义;道德境界是在人人平等的基础上, 也就是利人利己的原则下求解人生意义。最高境界则是天地境界, 便是在宇宙的范畴内求解人生的意义。

心胸来自有视野, 心态开放的最高境界就是胸怀开拓。开拓心胸跟树立目标和理想的区别在于, 这更强调一种人生格调和境界。人生在世, 境界向来有高下之分, 与你所拥有的富贵名利无关。

中国的古话说:"吞舟之鱼, 不游细流。海纳百川, 有容乃大。"李嘉诚曾经有一句名言:"我李嘉诚在商场上只有对手, 没有敌人。"

2000年3月3日, UT斯达康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 当天市值便冲到70亿美元。他所开创的"小灵通"神话, 早已经载入中国改革开放的经济风云史。1985年, 吴鹰带着30美元只身前往美国新泽西工学院攻读硕士学位, 毕业后进入著名的贝尔实验室。一天, 他的美国经理问他, 将来想干什么, 吴鹰不经思考就立刻回答:创办一个1万人的高科技通信公司。

吴鹰的口头禅是:"做大事就要有大胸怀。"成就吴鹰人生的, 正是他自己的胸怀。数年之后, 吴鹰创业, 实现了过去的梦想。现在, 吴鹰又做起了投资人, 正在实现自己新的理想。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真知点亮人生,汗水铸就辉煌】相关文章:

真知点化人生04-25

放飞理想点亮人生06-28

阅读经典点亮人生07-23

理想点亮人生作文10-01

理想点亮人生方案04-14

用读书点亮人生04-15

用心工作,点亮人生04-18

自立之光点亮人生04-23

用书籍点亮人生05-01

用理想点亮人生05-02

上一篇:情人节幸福感言语录下一篇:浅析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案件的几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