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促进继续教育制度

2024-05-06

健康促进继续教育制度(精选11篇)

篇1:健康促进继续教育制度

健康教育及健康促进制度

为了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提高人口健康素质,推进我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科学和规范地开展,依据卫生部、省卫生厅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规划和相关卫生法律法规,我中心制定了健康教育及健康促进制度。

为中心成立了健康教育及健康促进工作领导小组,专门配备了负责健康教育的工作人员,与各社区居委会建立了健康教育网络。

领导小组: 组

长:樊松林 副组长:张君

员:张蕾

于笑虹

李英俊

任会彬 健康教育人员(兼职):

张 蕾

于笑虹 主要职责:

1、建立健康教育基本资料及信息数据管理

2、开展控烟工作

3、健康教育信息的上报工作

4、针对社区主要健康问题,明确社区健康教育重点对象、主要内容及时适宜方式,做好日常宣传咨询。

5、开展免疫接种、高血压、糖尿病、结核病、艾滋病、无烟日、全民健康生活方式等主题宣传日活动及特定主题宣传教育。

6、定期对社区内重点人群开展针对性健康教育,为重点人群发放健康教育处方。

7、定期到重点场所开展健康教育。

8、指导社区居民纠正不利于身心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帮助居民逐步形成利于维护和增进健康的行为方式。

篇2:健康促进继续教育制度

为保证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在本单位的顺利开展,充分发挥健康教育的作用,特制定本工作制度:

一、医院成立健康教育领导小组,由院长担任组长,成员包括各行政职能科室和临床科室的主任、护士长。负责健康教育相关制度的制度和落实;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纳入医院工作计划。

二、防保科作为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日常管理部门,负责医院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的工作。

三、建立完善的健康教育网络,由各科室主任或护士长和健康教育骨干组成,负责本科室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的实施。

四、健康教育骨干应积极参加健康促进知识培训,系统学习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及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以提高自身健康促进专业水平。

五、统一管理医院的健康宣教资料,各种宣传资料的内容由科室提供,健康教育科统一审核、印刷、存放,各科室再到健康教育科领取相关内容的健康宣传资料。

六、医院开展各种健康生活方式和可干预危险因素的健康教育,开展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哮喘、肺炎、恶性肿瘤性、梅毒、艾滋病等重点疾病健康教育。对门诊、住院、出院病人开展针对性的健康教育,由相关医务人员发放各种宣传资料。在候诊室、门诊大厅、住院大厅等醒目的位置设立健康教育宣传栏、宣传橱窗及电子屏幕等,传播各科常见病和季节性传染病的预防、急救等知识,并且经常更换宣传内容。

七、各科室有义务参与针对本地区人群健康状况特点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等公益性活动以及积极开展卫生宣传日活动,计划、宣传主题清晰,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医院每半年进行一次效果评价;同时各科室医护人员也有义务接受各行政部门指令或医院自发组织开展的社会公益活动。

八、建立健康教育工作考核制度。对工作表现出色的科室、个人进行表彰和奖励。对工作开展不到位,成效不明显的科室和个人进行通报批评。

九、应按医院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台账资料规范化管理要求,按统一规定整理归档,以为单位保存健康促进资料。

岐山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

篇3:健康促进继续教育制度

一、适度开展挫折性教育,应成为幼教工作的必修课程。

在现实教育中我们经常发现:当受到表扬和他人羡慕的时候,小朋友就会神采飞扬,甚至四处张扬和炫耀;而当受到老师或者家长批评的时候,有的小朋友就会满脸不高兴,甚至会哭;哪怕是没有得到一朵小红花,也会“晴转多云多雨”。同样,遇到一些小麻烦,也显得慌张无措,不是求助其他小朋友,就是找老师帮忙。而一旦有一位幼儿遇到困难,其他小朋友却不能帮上忙,就跑去找老师解决。这样的情况举不胜举。从中足以说明一点,当今小孩子的性格和心理太过脆弱,生活自理能力、自助自救能力和遇事处理能力较差,确实令人担忧。因此,开展幼儿挫折教育,十分必要和急切。当然,挫折教育必须把握适度和“因材施教”的原则,切不可用一个标准衡量孩子们,更不可“一根棍子打人”。如积极实施的挫折性教育要遵循“最近发展区域”的原则。平时教师可以有心设计隐含一定难度的任务,鼓励幼儿能够“跳一跳,摘桃子”,逐步培养他们的“跳跃“能力。再如,在孩子犯了错误或是遇到困难表现退避的时候,可以作出一些必要性的批评,增强他们的“是非”意识,提高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而不能因为不忍心就一味地迁就。同样,当孩子承受挫折时,我们需要给予必要的鼓励,给他们传递面对挫折的勇气、迎难而上的信心、解决问题的智慧和办法。一言以蔽之,没有挫折不行,挫折太过也不行。这才是真正的“健康教育之道”。

二、适度开展挫折性教育,讲求正确灵活的艺术方法。

对幼儿开展挫折性教育,必须讲求艺术和方法,以免适得其反甚至弄巧成拙。一是在锻炼孩子耐挫个性的基础上,让他们感知成功来自于努力的道理。有一次,本班的餐饭不够分配,我就点名让平时胆小的小女孩去隔壁要一个鸡蛋。当她即将推门进去的时候,忍不住回过头来望着我,几乎准备放弃。我故意调整目光假装没有看到。就在她犹豫的时候,隔壁班老师主动问她来干什么,她这才鼓起勇气说了原因。当她又蹦又跳地成功拿来后,又得到了老师的鼓励和表扬,小脸蛋乐得像开花一样。此后,她表现得越来越活泼大方。二是利用困难情境锤炼品质意志,让幼儿从中增强克难求进的勇气和信念。幼儿的活动范围是非常有限的,因此,我们除利用自然情境之外,还要有心创造另外的机会,以此磨砺他们的耐挫能力。在喜闻乐见的游戏活动中,适当增加一些难度,让他们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完成任务,如走“独木桥”爬障碍物,自己解决小朋友之间的矛盾,独自去低矮的暗箱里取东西,等等。再如适当延迟竞赛等体力消耗活动、增强劳动强度等。三是培养和挖掘典型,产生教育效应,充分发挥榜样的学习和辐射作用。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幼儿之间免不了会发生一些如摔伤、擦伤之类的小事情,老师要注意多鼓励他们,如“小朋友摔疼了不要哭,学会勇敢些。”“出一点血不要紧的,老师给你包扎一下,很快就会好起来的。”与此同时,要号召其他幼儿向他们学习勇敢的精神和行为。此外,还要善于利用各种媒体中小英雄人物或坚强勇敢的动画故事,教导他们怎样坦然面对突如其来的挫折。

三、适度开展挫折性教育,努力实施家园携手联合共进。

篇4:健康促进继续教育制度

关键词:用人制度改革 人才 赛场选将

2012年初,徐矿集团张双楼煤矿一次推出12个管理岗位(11个副科级岗位、1个干事岗位)在全矿范围内进行公开选拔,受到了全矿干部职工的广泛关注。

1 公开选拔工作的背景

徐矿集团张双楼煤矿是徐州矿务集团的主力矿井,也是江苏省最年轻、储量最丰富的现代化矿井之一,矿井先后荣获全国“双十佳煤矿”、全国煤炭系统“文明煤矿”、“高产高效矿井”,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状”、“十佳先进基层党组织”、“文明单位”、“模范劳动关系和谐企业”等荣誉称号。该矿现有6600余名职工,2011年,张双楼煤矿各项指标取得了新突破,实现了安全年,成为徐矿集团历史上第一个实现利润突破10亿元的矿井。2012年,该矿党委结合实际,制定了内稳外扩的发展战略,对安全、生产、外出创业等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力争为集团公司两转发展提供更大的支持。针对年初6名副科级以上管理人员办理提前退休和基层单位部分管理岗位缺员的情况,矿党委结合安全生产实际需要,召开常委会议研究决定,要在认真总结干部管理工作改革创新经验的基础上,积极尝试更加科学的人力资源配置途径,将竞争机制引入企业选人用人工作之中,让更多的优秀人才在公开、公平、公正的竞争中全方位展示自己,实现领导认可、群众公认、能力和岗位相适宜的用人效果。

2 公开选拔工作的过程

2.1 选拔准备阶段

矿成立公开选拔管理干部工作领导小组,矿党委书记、矿长担任领导小组组长,副总以上矿领导任领导小组成员,负责审定公开选拔实施方案和公开选拔的组织领导工作,研究和处理公开招聘过程中的有关事宜。公开选拔办公室设在组织人事科,负责公开招聘的具体组织实施和相关协调工作。

矿党委多次召开会议,对此次公开选拔工作的基本原则、岗位任职条件、招聘程序、纪律要求等事项进行研究,制定下发了公开选拔管理干部的文件,确保公开选拔工作程序严谨、顺利实施。

2.2 选拔实施过程

2.2.1 广泛宣传。充分利用各级会议宣传贯彻,要求各单位要高度重视此项工作,鼓励符合条件的职工积极参与竞聘。同时,还通过企务公开栏、办公网等途径,面向全矿职工广泛宣传此次公开选拔管理干部工作,将此次工作的思路、原则、标准、招聘程序、推出的岗位主要职责和任职标准向全矿职工讲清讲透,让职工充分理解并积极参与,积极投入到此次公开选拔工作中来。

2.2.2 严肃纪律。此项工作得到了全矿职工的积极拥护,在三天的时间里,共有96名职工报名参加。矿组织科牵头,纪委、安监、企管等单位对96名报名人员进行了逐一政审,报活动领导小组审批,在矿内公示三天后,最终确定92名人员参加笔试。为确保公开选拔工作在公开、公平、公正的环境下进行,矿党委要求对此次工作的报名、审查、考试、面试、评议、考察环节进行全过程公开,公布举报电话,接受群众监督。规定每个专业笔试试卷需委托2-3位矿外专家进行命题,并请矿外非命题人员进行汇总印刷,在笔试前,任何工作人员不得接触笔试题目。对违规操作、违犯纪律人员的处理也做出了相应处理规定。

2.2.3 组织考试。为全面考察竞聘人员的综合素质和真实水平,公开选拔考试阶段共分笔试、面试两个环节对竞聘人员进行考核。笔试内容涵盖时事政治、言语理解表达、逻辑推理、企业文化及专业知识(其中综合知识40分、专业知识60分),题型为选择、填空、判断、问答,支部书记助理、党政办秘书、宣传干事三个岗位分别增加了写作及办公自动化应用内容。主要测试应聘者的文化基础、综合思辨和专业水平。考试当晚,纪委、组织科成立阅卷组,根据命题人员提供的正确答案,三人同时进行打分,成绩于第二天上午向全矿进行公示,根据笔试成绩确定参加面试人员。

在面试环节,矿党委书记、矿长担任主考,副总以上矿领导及专业人员组成11人的评委团,对面试者进行打分,面试现场还邀请6名职工代表参加,并请他们根据面试人员答题情况选出个人认为最适宜的岗位人员,供矿党委参考。面试内容包括自我介绍、对岗位认识和开展工作的思路,主考根据岗位要求随机向面试人员进行提问,重点考察面试人员角色认知、管理控制、组织实施、沟通协调、语言表达等方面素质,每组面试结束后,工作人员现场打分,现场公布。竞聘支部书记助理岗位的同志还到工区进行了竞职演说和民主测评内容。

2.2.4 组织考察。根据笔试、面试测评得分,按照不同权重计算出竞聘者的总成绩,根据总分确定了28名考察人选。组织科、纪委依据公开招聘岗位的职责要求,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原则,对考察对象的德、能、勤、绩、廉情况进行全面考察和民主测评。矿召开常委会,根据公开选拔工作结果,讨论决定了任职人选。

3 公开选拔工作取得的效果

一次推出12个管理岗位、92人参加竞聘,这在张双楼矿历史上还是第一次。通过一年的时间对作用人员跟踪考察和对一些干部职工的了解,大家对这次公开选拔工作表示了赞同和支持,称这一方式是变“伯乐相马”为“赛场选将”,进一步增强了企业用人活力,有力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拓宽选人用人渠道。

3.1 “赛场选马”选出了信任。“按照德才兼备的原则选拔干部,坚持任人唯贤,反对任人唯亲”是我们党新时期干部工作的经验总结和具体体现。通过科学合理地制定选拔范围和任次条件进行公开选拔,扩大了民主范围,不仅仅是选强选优,更能有效提高整个干部队伍的公信力。公开选拔也改变了“少数人在少数人中选人”的状况,让更多的优秀人才参与其中,选出的干部是通过既定程序层层选拔出来的,更能够得到职工群众的信任。而落选者也因为程序公开、过程公正、竞争公平,输也服气。在整个公开选拔过程中,矿主要领导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严肃纪律,杜绝了走后门、讲关系的情况发生,矿纪委、组织科也没有接到一起反映公开选拔管理人员方面的投诉。

3.2 “赛场选马”选出了良才。公开选拔是近年来干部群众比较认可的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措施,推出岗位供符合条件的职工公平竞争,有利于扩大选人用人视野,营造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通过公开选拔,矿择优使用了14位较为适宜岗位条件的人员,更发现了一批较为优秀、可以使用的人才。经矿研究,将进入此次组织考察程序没被录用的14名同志列为了后备干部,到2012年底,又有4名同志被提拔到副科级以上岗位使用,真正实现了“发现一批、使用一批、储备一批”的可喜局面,为矿井安全发展提供了坚强的人才支持。

3.3 “赛场选马”选出了活力。有一些干部觉着工作资历老自己该上,有的觉着本单位领导要退自己能上……不从自身找原因,整天怨天尤人。长此以往,使得这些人不思进取,存在着等靠要的想法,容易形成工作动力不足、创新不够、责任心不强等不良现象。而当大家都默认这种形式的时候,既不利于发现、培养和使用人才,也容易滋生“跑官要官”、“買官卖官”等腐败现象。通过公开选拔,在赛场上用出自己的真本事来竞争,能够产生“鲶鱼效应”,有

效激发了干部的个体内动力、激活了干部队伍的整体活力。

3.4 “赛场选马”选出了风气。通过公开选拔使干部职工看到有才能就不怕埋没、有本事就不会吃亏。同时,也使一部分人认识到了没有真才实学、不认真工作,就过不了组织的关。此次公开选拔工作促进了干部职工加强学习、提高技能的动力。不少干部职工积极通过各种形式学习充电,全矿正在参加各种形式大专以上学历教育的人员有236人,形成了讲学习、讲政治的良好风气。

参考文献:

[1]赵耀.选人用人制度改革探析——基于政治合法性的视角[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11(04).

[2]赵耀.选人用人科学化初探[J].厦门特区党校学报,2011(04).

篇5: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管理工作制度

为保证健康教育工作在本单位的顺利开展,充分发挥健康教育在卫生院的疾病预防医疗和康复中的作用,特制定本制度:

一、卫生院成立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组织机构和领导小组,由分管院长担任组长,成员包括各行政职能科室和临床科室的主任、护士长。定期召开会议,负责健康教育相关制度的制定和落实;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纳入卫生院工作计划。

二、健康教育科作为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日常管理部门,负责卫生院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的计划、实施、总结、改进工作。

三、建立完善的健康促进网络,由各科室主任和护士长和健康教育骨干组成,负责本科室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的实施。

四、健康教育科每年组织健康教育骨干参加一次健康促进知识培训,系统学习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及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以提高自身健康促进专业水平,临床医技科室由科室健康教育骨干培训。

五、健康教育科统一管理卫生院的健康宣教资料。各种宣传资料的内容由科室提供,健康教育科统一审核、印刷、存放,各科室再到健康教育科领取相关内容的健康宣传资料。

六、卫生院开展合理膳食、控制体重、适当运动、心理平衡、改善睡眠、限盐、戒烟限酒、控制药物依赖、戒毒等健康生活方式和可干预危险因素的健康教育,开展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哮喘、肺炎、恶性肿瘤、结核病、肝炎、性病梅毒、艾滋病、流感和手足口病等重点疾病健康教育。对门诊、住院、出院病人开展针对性的健康教育,由相关医务人员发放各种宣传资料。在候诊室、门诊大厅、住院大厅等醒目的位置设立健康教育宣传栏、宣传橱窗及电子屏幕等,传播各科常见病和季节性传染病的预防、急救等知识,并且经常更换宣传内容。

七、各科室有义务参与针对本地区人群健康状况特点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等公益性活动以及积极开展卫生宣传日活动,计划、宣传主题清晰,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卫生院每半年进行一次效果评价;同时各科室医护人员也有义务接受各行政部门指令或卫生院自发组织开展的社会公益活动。

八、建立健康教育工作考核制度,定期对各部门的健康促进工作进行考核评比。对工作表现出色的科室、个人进行表彰和奖励。对工作开展不到位,成效不明显的科室和个人进行通报批评。

篇6:健康促进奖惩制度

为不断推进医院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科学和规范开展,特制定以下奖惩制度。

1、对全院医护人员能出色完成领导交给的健康促进工作任务、表现突出的,利用院报、职工大会形式予以表彰。

2、鼓励全体医护人员撰写有关健康教育论文、科普知识等预防保健知识的文章,根据发表情况,按照秦皇岛市九龙山医院《科研管理及奖励办法》规定给予奖励。

3、鼓励医务人员开展院内健康教育培训以及深入农村、社区、学校、机关单位、厂矿企业等开展健康知识讲座,每半年对参加讲座的医务人员按照院内30元/课时,院外50元/课时的标准给予奖励。

4、医护人员在诊疗、护理活动中,应积极规范开展健康教育工作,要有明确记录,对不符合检查要求者给予技术指导,并按质控考核办法进行处罚。

5、在全院职工中开展控制吸烟活动,医院全体职工不得在禁烟区吸烟,违反者给予扣罚50元/次的处罚,如年内职工累计违规3次以上者,年终考评取消先进个人评选资格。

篇7:健康促进规章制度

1、制定健康教育工作计划,定期召开例会,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

2、开展健康教育宣传活动,发放各种健康教育手册、书籍,宣传普及防病知识。同时,充分发挥健康教育网络的作用,及时了解职工的健康动态,有针对性地进行卫生防疫宣传,不断提高职工的健康保护能力。

3、利用电视台、微信工作平台等定期推出新的有关各种疾病的科普知识,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4、组织开展健康知识讲座、文体等健康教育活动,参与活动人员出勤率达90%以上。

5、参与学习人员应准时参加,认真听讲,积极献言献策,带头投入健康教育工作中。

6、开展工间操活动和体育锻炼,提高职工身体素质。

篇8:健康促进继续教育制度

《中国教师》:近几年学生突然昏倒在操场的情况时有发生, 您如何看待这一现象?

余立峰:这只是学生体质下降的表现行为之一, 但是这个现象的成因不能简单地归因为学校体育。国家对学校体育不可谓不重视, 而现实中落实却困难重重, 其中最大的困难就是锻炼时间缺乏, 体育课时、课外活动时间被文化课挤占的局面很难改观。因此, 想要改变这种现象, 需要综合治理, 单靠体育课程改革, 加大学校体育工作力度只能治标不能治本。

《中国教师》:近日, 国家多部委联合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若干意见》, 意见中指出, 每位学生都要学会两项终身受益的体育锻炼项目, 若持续三年学生体质下降, 其地区和学校教育工作评估和评优评先将会被“一票否决”。您怎样看待这一举措?您认为这将为体育教学改革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余立峰:在当前形势下, 这一措施不容置疑是十分必要的, 也是非常及时的, 前提是能够严格执行, 用“真检查”并将结果向社会公开, 肯定会有效果的。但对体育教学改革的影响将是一把双刃剑, 一方面会因为对学生体质的重视而改善体育教学现状, 学校可能会从关注体育竞赛结果转向体育课堂教学情况, 从而促进体育教师重视体育课堂教学;另一方面, 如果检查公布的方式方法不科学合理的话, 如检查结果简单排名, 将会导致体育课堂教学内容简单缩小化, 教师出于检查的压力而将体育课的内容无限缩小, 仅把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的几个项目作为体育课的教学内容, 这种现象在体育纳入中考考试体系以后初中体育课教学中已经存在, 长此以往将对体育教学改革带来很大困难, 学生喜欢体育不喜欢体育课的现象将很难改变。

《中国教师》:《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若干意见》要求“积极探索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中增加体育科目的做法, 推进高考综合评价体系建设”。这意味着体育科目或将进入高考评价体系, 您认为是否可行?

余立峰:在高考不进行彻底改革的情况下, 体育进入高考评价体系, 将是最有效的方法。其实体育进入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不是没有操作性, 关键还是观念和监督体系完善问题。只要提供合适的项目内容和标准, 学校或区域内自行考试, 验伪制度跟进, 做到公开透明, 实施体育学业考试完全有可能。有一种观点认为体育进入高考, 会增加学生负担, 请问增加学生身体练习的负担不好吗?学生现在负担重的不是身体练习而是学业负担。因此通过高考这个“指挥棒”来促使学校、家长、学生重视体育锻炼, 至少在当下是可行的。

《中国教师》:作为体育与健康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 体育与健康教学评价一直是衡量体育教学水平的重要手段, 您认为怎样的教学评价能更好地保障体育与健康课程的顺利开展、更适合学生的健康发展?

余立峰:体育与健康教学评价的内容很多, 维度也很多, 其中学生学习结果是最重要的部分。而目前体育与健康教学评价中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基本上停留在体能方面, 而且也只有学生体能情况评价工具比较成熟, 如《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在实际操作中也基本上是以“体能论英雄”, 对学生学习运动技术水平的评价几乎没有。虽然体育教师对学生学习运动技术的结果也会按照自己的经验或者一些主观的评价指标进行打分, 但是并没有像《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那样有比较成熟的、统一性的评价工具, 也没有进行成绩的上报和监督。因此, 学生体育运动技术学习结果处于无人监管的状态。大力建设健全运动技术教学结果的质量监测制度, 将是保障体育与健康课程的顺利开展、有力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

《中国教师》:一线体育教师应该如何开展课堂教学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获得运动的技术?

余立峰:在课堂教学中不能停留在使用练习方法阶段, 要对“练习方法”的教学引起足够的重视。技术掌握需要反复练习才有效果与课堂教学时间有限的矛盾非常突出, 现实中实际教学的时间非常有限, 并不能完全满足技术掌握需要, 因此, 我们只有在尽量多安排练习次数的基础上, 重视、加大“练习方法”的教与学, 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并明白有哪些方法可以促进技术的掌握, 以及这些方法在课外自主练习时应该注意的地方。这点也符合2011年版课程标准对课程性质的修改要求, 即“本课程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 以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内容, 以增进学生健康, 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为主要目标的课程”。“练习方法”也是很重要的教学内容之一, 是帮助学生学会体育与健康学习的基础。由此, 教师在安排教学时, 知识目标中是不是应该对练习方法学习多少、使用要求、注意点有相应的描述。

《中国教师》:2011年版课标已经进入了实施阶段, 您认为应该怎样做好教师课标培训工作?

余立峰:我建议专家、教研人员多去寻找、培育与课标理念相对应的教学案例, 特别是片段案例。一线的体育教师一般都比较感性, 他们更需要的是理论对应的直观行为的培训, 不论教育理念有多好, 都应该结合行为表现, 这样教师们才更容易理解理念, 提高培训成效。

《中国教师》:基于2011年版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教育改革是广大教师接下来要努力与奋斗的, 对此, 您还有哪些建议与要求寄予广大教师?

篇9:健康促进继续教育制度

摘要:“三农”工作一直是我国的重点工作,农业发展水平的高低决定着我国的国际地位和综合实力。农业的发展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其中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是保证我国农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和支撑,农村经济发展与农民的切身利益和生活水平的高低有直接关系。农村财务管理作为农村经济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过程占有重要地位。本文主要围绕当前农村财务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展开探讨,希望可以为农村财务管理工作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农村经济发展;农村财务管理;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302.6 文献标识码:A DOI编号:10.14025/j.cnki.jlny.2016.10.023

“三农”即农业、农村、农民,而农村财务管理工作与农民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一直受到农民朋友的高度重视,切实做好农村财务管理工作是农村经济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

1 农村财务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在国家的正确领导和广大农村财务工作者的努力之下,农村财务管理工作逐渐得到完善,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在农村财务管理工作发展的过程当中,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制约了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的顺利推进和发展,如果不及时解决会影响到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

1.1 农村财务管理工作团队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偏低

农村财务管理工作专业性极强,非专业人员无法胜任此工作。所以该工作要求有一支业务过硬,综合素质很高的团队。财务管理团队综合实力的高低决定了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但是当前我国农村财务管理团队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都有待提高。具体来讲,当前工作在农村财务管理工作一线的工作人员年龄偏高,尽管工作多年,经验丰富,但是创新意识不高,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不强,学习新知识显得力不从心。再加上传统的工作模式和知识结构也比较老旧,很难适应新时期的农村财务管理工作。农村工作条件有限,一些刚毕业的大学生对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的热情不高,农村财务管理团队缺少新生力量。再者农村财务管理工作团队部分工作人员工作热情不高,责任心不强,影响工作进程和质量。

1.2 对农村财务管理的重视程度有待提高

农村财务管理工作在农村经济管理工作当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但是部分地区对于农村财务管理工作重视程度不高,影响了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农村经济管理部门对于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的宣传力度不够,导致在实际开展工作的过程当中得不到广大农民的支持,工作开展不顺利。再者我国农民文化水平有限,对于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的意义理解不到位,与农村财务管理工作者的配合性差。

1.3 财务管理工作流于形式。监督力度薄弱

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农村财务管理工作遇到的问题较多,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农村财务监管工作力度不足,从而导致农村财务管理流于形式。农村财务管理监督体制不完善,财务管理部门不注重监管制度的完善及落实,因此农村财务管理监管力度严重不足。

2 解决农村财务管理问题的对策

当前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的问题,需要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以下是笔者总结的对策,仅代表笔者个人观点,希望对促进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2.1 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农村财务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

针对当前农村财务管理团队业务水平不高和综合实力不强的问题,建议农村经济管理部门要为农村财务管理人员提供交流和学习的机会,定期组织培训,并且加大培训的力度。开展培训要有一定的针对性,可以提前征求大家的意见,针对大多数人都比较薄弱的环节加大培训力度,做到有的放矢,把培训工作落到实处。

农村财务管理部门还要开展动员,鼓励工作人员对待工作要认真负责、兢兢业业,要把努力做好农村财务管理工作当成自己的使命和责任,为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作贡献。

2.2 加大宣传力度。发挥舆论的作用,提高对农村财务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农村财务管理部门要积极宣传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深入到农村开展讲座,经常组织一些活动,调动农户了解农村财务管理知识的积极性。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的监督管理人员及工作人员大多是农村居民,因此想要提高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的质量,需要先让农村居民认识到农村财务管理工作对农村建设的重要性,从而使农村居民重视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开展财务管理工作。

2.3 健全农村财务管理制度,发挥农村财务管理实际作用

篇10:xx街道健康促进机关制度

为了进一步加强健康教育管理工作,提高健康教育管理工作水平,促进健康教育管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特制定本制度:

1、制定健康教育工作计划,定期召开例会,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

2、开展健康教育宣传活动,发放各种健康教育手册、书籍,宣传普及防病知识。同时,充分发挥健康教育网络的作用,及时了解群众的健康动态,有针对性地进行卫生防疫宣传,不断提高市民的健康保护能力。

3、建立健康教育宣传板报、橱窗,定期推出新的有关各种疾病的科普知识,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

4、组织开展健康知识讲座、文体等健康教育活动,参与活动人员出勤率达100%。

5、参与学习人员应准时参加,认真听讲,积极献言献策,带头投入健康教育工作中。

6、开展工间操活动和体育锻炼,提高职工身体素质。

7、积极配合区卫计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开展健康教育活动。

xx街道职工健康生活方式激励制度

为全面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理念,更好地关心和爱护职工,积极促进单位职工形成健康生活方式,进一步增强身体素质,结合单位实际,制定本制度。

1、建立健全健康生活方式的激励活动,鼓励全体职工积极参加健康生活方式。

2、每年专项列支一定经费用于激励职工参加健康生活方式的费用,促进职工养成健康生活方式的习惯。

3、每年安排职工进行体检,主要体检指标为:体重指数、血压、血脂、血糖、肝肾功能正常,无脂肪肝,其他重要指标要求达标。

4、根据体检结果,结合全年未请病假,未因病住院治疗(外伤除外)等情况,开展健康生活方式先进个人评选,将健康生活方式先进个人与健康生活方式相关的先进事迹在单位进行展示,供职工借鉴学习.并作为干部职工年终评先评优的一项重要内容。

xx街道办公楼卫生管理细则

1、为创造一个整洁有序的办公环境、增强干部职工对街道的责任感和归属感、推进街道日常工作规范化、秩序化、树立xx街道良好形象,经研究制定办公楼卫生管理细则(以下简称细则)。

2、从本细则发布之日起,办公楼卫生管理严格按照细则规定运行,组织健全、任务明确、责任到人,切实落实细则规定的各个事项,从而推动街道卫生管理的规范化、常态化、制度化。

3、每周五下午下班后为街道办公楼清洁扫除日,办公楼各科室要合理安排、统筹兼顾。

4、科室卫生环境.办公用品要摆放整齐,办公桌、椅、茶几、文件柜等办公用品及墙面、地面保持洁净,无灰尘或杂物;门窗及阳台玻璃洁净明亮。

5、公共卫生环境.办公楼内外公共环境卫生管理主要由保洁员负责。

①保持地面干净清洁、无污物、污水、浮土。②门窗干净、无尘土、玻璃清洁、透明。③墙壁清洁,表面无灰尘、污迹。

④挂件、画框及其他装饰品表面干净整洁。⑤卫生间内外卫生环境的管理。⑥洗手池内无污垢,经常保持清洁。

⑦卫生工具用后及时清洁整理,保持清洁、摆放整齐。⑧保洁员要严格执行卫生标准,尽职尽责,不留下卫生死角,真正成为办公大楼的美容师。

6、办公楼周围环境.办公楼周围卫生环境由保洁员负责。

7、定期开展卫生检查评比.每月由办公室牵头,按照有关规定,组织各科室负责人进行1-3次检查评比,并将评比结果予以公布。

xx街道机关卫生检查评比规定

为进一步落实分片包干卫生责任制,创造一个整洁舒适有序的办公环境,特制定本规定。

一、基本要求

(一)街道各科室的室内卫生,由各科室负责;公共部分、办公楼门前的卫生,由保洁员负责清扫保洁。

(二)办公室卫生要求及标准:室内垃圾随时清扫,做到物品整洁有序,摆放得体,窗户明净,地面清洁,灯管无尘,无卫生死角。

(三)楼梯、楼道、卫生间卫生要求及标准:每天上午上班前必须打扫一次,做到楼道、楼梯无痰迹、无纸屑、无烟头,楼梯扶手无灰尘,卫生间无杂物及污垢,手纸入篓,大小便池干净,无明显异味,全天保洁,无卫生死角.由办公室负责督促检查。

(四)会议室卫生要求及标准:平时要定期打扫,会前认真清扫,会后及时整理,始终保持会议室的卫生清洁,做到桌椅整洁,窗户明净,无烟头杂物。

二、检查评比方式

(一)坚持突击检查和日常检查相结合,每天上班前打扫卫生,每周五下午进行卫生全面大扫除,办公室定时进行检查。

(二)所有工作人员必须参加每周五下午的大扫除,检查中发现缺席的以缺勤论处。

(三)机关卫生工作由办公室统一安排、检查、评比。不定期开展卫生检查,月底,由街道领导带领有关人员对各科室的卫生进行检查,并在工作会议上通报检查情况。

(四)节假日卫生清扫检查由办公室另行通知。

xx街道无烟管理制度

为减少吸烟造成的危害,保障身体健康,创造良好的公共场所卫生环境,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本制度。

1、遵循加强引导、限定场所、专人负责、严格管理的原则。

2、所有公共区域禁止吸烟,设置明显的禁止吸烟标识。

3、办公室所有范围内任何人员不准抽烟。

4、不在禁止吸烟场所或者区域内设置吸烟器具;不在街道内设置附有烟草广告的标识和物品。

5、设立禁烟监督员,对在办公室禁止吸烟的公共场所吸烟的行为予以制止。内部职工有此类行为且拒不改正的,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6、所有职工需对外来人员做好禁烟、控烟的劝导和解释工作,在无烟区范围内不提供吸烟器具。

xx街道控烟管理制度

为进一步控制吸烟的危害,保障我街道全体干部职工身心健康,维护良好工作生活环境和树立良好形象,特制订如下控烟管理制度。

一、目的

为消除火灾隐患,提高干部职工健康水平,杜绝火灾事故和减少环境污染。

二、控烟规定与管理责任

(一)全体干部职工要提高“吸烟有害健康”的认识,自觉控制吸烟,以大局为重,服从领导,带头遵守禁烟规定。

(二)办公场所、厕所、办公楼门前,其他任何室内区域均为禁烟区,禁烟区域内24小时禁止吸烟。

(三)禁烟区实行属地管理原则,其管理和劝阻工作的责任人:各科室负责人为所辖禁烟区的责任人;每位干部职工都有监督、劝阻的权利和义务。

(四)各责任人有义务在禁烟区内带头遵守,严于律已。

(五)外来人员在街道办公场所禁烟区内吸烟的个人,接待人员有义务给予劝阻,特殊人员仅可在接待室吸烟。

三、奖惩

(一)在禁烟区吸烟的干部职工,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二)对因违规吸烟或乱扔烟头造成火灾损失的,将根据损失大小,由肇事者和管理者负责相应赔偿。

(三)对于控烟或劝阻工作的有功人员,给予通报表扬。

四、监督部门:办公室,负责不定期巡查和通报。

xx街道预防控制重大疾病管理工作制度

为进一步加强重大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抵御重大疾病侵袭的能力,保障干部职工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1、定期对全街道工作人员开展重大疾病预防控制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培训,包括鼠疫、霍乱、肺结核、疟疾、艾滋病等法定传染病防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法律法规及防治知识、技能;对干部职工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知识的培训和医院感染相关知识和职业暴露防护的培训。

2、做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工作。

3、做好街道内传染病防治各项工作.严格按照《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相关要求开展疫情监测信息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登记与报告工作。

4、做好慢性病健康管理、健康教育宣传及重性精神疾病管理等工作。

5、积极配合区卫计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开展重大疾病防治工作。

xx街道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制度

为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工作,及时提供科学的防治决策信息,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危害,保障公众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制度。

1、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要遵循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方针。坚持分级负责、反应及时、措施果断的应急工作原则,建立应急管理网络,各科室和相关人员应通力合作,保证各项应急工作的顺利执行。

2、保证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所需通讯设备、医疗救护设备、救治药品、医疗器械、防护物品等物资,并做好调配和储备等后勤保障工作。要服从卫生主管部门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的统一指挥。

3、发现疑似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疫情时,应立即通知分管领导,并向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进行报告.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隐瞒、缓报、谎报或授意他人隐瞒、缓报、谎报。

篇11:健康促进继续教育制度

一、我国境外投资行政审批制度的历史沿革

从境外投资行政审批制度的历史沿革来看,我国对境外投资的管制经历了一个由紧到松、再由松到紧的变化过程。?

(一)第一阶段(1979~1985年)

我国对境外投资进行审批的法规依据,最早可以追溯到1979年8月国务院颁布的15项经济改革措施,其中的第13项明确规定“允许出国办企业”。由于当时并无境外投资的经验,且国家的外汇储备又极为有限,虽然将境外投资作为改革措施之一,在这方面的控制还是相当严格的,仅允许一些中央部委级企业、以及个别省、直辖市所属企业尝试性地开展境外投资活动。这一阶段投资项目不多,年均境外投资额仅为2500万美元(在1979~1983年间,年均境外投资额仅为920万美元),企业平均投资规模也只有95万美元。

(二)第二阶段(1986~1991年)

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推进,我国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在境外投资方面也积累起一些经验,于是政府开始放松对境外投资的管制。1983年,国务院授权外经贸部为在国外开设合资经营企业的审批和管理的归口部门,外经贸部据此制定了《关于在境外举办非贸易性企业的审批和管理规定(试行稿)》(该规定于1985年开始试行,详见刘向东主编《中国对外经济贸易政策指南》,第1276页,经济管理出版社出版。)(以下简称“1985年规定”)。

根据该规定,到国外(在港澳地区举办的合资或独资经营企业,其审批与管理办法不在本办法之列)。举办合资经营企业(我国在国外举办独资经营企业的审批与管理,亦照该办法办理),中方投资额在100万(含10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由主办单位的上级部门(省、市、自治区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向外经贸部申报,由外经贸部征求我驻外使(领)馆和有关部门意见后审批;中方境外投资额在100万美元以下的项目,由主办单位的上级部门直接征求我驻外使(领)馆同意后审批。?

上述规定使境外投资的审批条件得到了明确,境外投资权不再仅仅授予少数企业,因而这一阶段的年均境外投资额大幅度上升,达到2.08亿美元,企业平均投资规模也明显增大,达到140万美元。

(三)第三阶段(1992~)

在投资额迅速增长的同时,我国的境外投资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主要是存在着分散性和盲目性,投资失败、资本外逃等现象时有发生。这一方面是由于企业的国际化经营能力还比较弱,另一方面是由于政府对境外投资的管理体制还不完善。由于上述问题的出现,再加上当时国家外汇收支状况严峻,1991年,《国务院批转国家计委关于加强海外投资项目管理意见的通知》(以下简称“1991年通知”)又对境外(包括港澳地区)投资的审批程序进行了修改。

根据该通知:凡需向国家申请资金,或境外借款国内(母公司或机构)担保,或产品返销国内需国家综合平衡,以及中方投资额在100万(含10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其项目建议书和可研报告由国家计委会同有关部门审批,合同、章程由外经贸部审批并颁发批准证书;中方投资额在3000万(含300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其项目建议书和可研报告由国家计委会同有关部门初审后报国务院审批;中方投资额在100万美元以下的项目,符合当前到海外投资的方针,资金、市场等不需要国家综合平衡解决的,其项目建议书、可研报告以及合同和章程,分别由国务院各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人民政府指定的综合部门审批。

通过1991年通知与1985年规定的比较可以发现,新的审批制度对境外投资的管制、特别是大型投资项目的管制明显加强,这主要体现在审批环节的增加上:100万美元以上项目的审批部门从3个增加到5个(新增国家计委和外管局),100万美元以下项目的审批部门则从2个增加到3个(新增了外管局);另一方面,审批的内容也得到了细化:新制度详细规定了项目建议书、可研报告、合同和章程的具体内容。这一阶段的年均境外投资额仍有明显增长,为7.05亿美元,但企业平均投资规模则降至106万美元。

(四)第四阶段(至今)

19,为鼓励我国轻工、纺织、家电等行业具有比较优势的企业到境外开展带料加工装配业务,《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外经贸部、国家经贸委、财政部关于鼓励企业开展境外带料加工装配业务意见的通知》(国办发〔〕17号(见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网站http:∥www.mogtec.gov.cn/),以下简称“1999年通知”)对这类境外投资项目规定了单独的审批程序。 根据该通知:由中央大型企业工委管理的企业,直接向外经贸部、国家经贸委申报;其他企业向企业注册地的省级外经贸主管部门、经贸主管部门(经贸委、计经委)申报,再由后者向外经贸部、国家经贸委申报。国家经贸委对项目建议书和可研报告进行审查,外经贸部根据国家经贸委的初审意见,在征求驻外经(商)参机构意见后,对项目进行最终审核。?

通过比较可以发现,1999年的规定等于是将带料加工类境外投资项目的审批权由国家计委转到了国家经贸委。比较起来,前者的审批要比后者更为严格,因而此举实际上是放松了对带料加工类境外投资项目的管制。这一阶段(1999~)的年均境外投资额与上一阶段基本持平,为6.78亿美元,而企业平均投资规模则增长了1倍,达到218万美元。?

图1 1979~中国境外投资情况

从上述4个阶段的变化中可以看出,我国主要是以投资额的大小来划分对境外投资项目的审批权限的,大项目(100万美元以上)由中央政府审,小项目由地方政府审,且地方的审批相对宽松。同时,在中央政府的层次,国家计委的审批相对严格,其他部门则相对宽松。国家对境外投资管制的松紧程度主要就是通过在两级政府之间,以及在中央政府各部门之间划分并调整审批权限来体现的。从图1中可以看出,这种审批权限的划分和调整对境外投资的发展速度,特别是企业平均投资规模的大小,有着相当明显的影响。?

二、现行境外投资行政审批的程序

现行境外投资行政审批制度的主要依据是1991年通知和1999年通知,前者规定了一般性境外投资项目的审批程序(见图2、图3),后者则规定了境外带料加工投资项目的审批程序(图4)。

(一)中方投资额小于100万美元的项目的审批程序

1.中方投资额在100万美元以下的项目,符合当前到海外投资的方针,资金、市场等不需要国家综合平衡解决的,其项目建议书、可研报告以及合同和章程,分别由国务院各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人民政府

图2 投资额小于100万美元项目的审批程序

指定的综合部门审批。前往未建交国家、港澳及其他敏感地区投资的项目,其项目建议书和可研

报告须报外经贸部,由其会同有关部门审批。

2.项目建议书与可研报告可以合并编制,同时报送。

3.综合部门须征求驻在国使领馆对项目建议书的意见。

4.由省级外汇管理局境外汇风险和外汇资金来源进行审查。

5.项目通过审批后,项目建议书与可研报告报国家计委备案,合同和章程报外经贸部备案,并由外经贸部颁发批准证书。

(二)中方投资额大于100万美元的项目的审批程序?

图3 投资额大于100万美元项目的审批程序

1.除了中方投资额在100万(含10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以下4类境外投资项目也按本流程审批:(1)需向国家申请资金;(2)境外借款国内(母公司或机构)担保;(3)产品返销国内需国家综合平衡;(4)国务院管理的公司和国家计划单列的企业集团投资的非贸易性项目。

2.根据企业的隶属关系,分别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的计划部门或国务院主管部门进行项目初审。国务院直接管理的公司和国家计划单列的企业集团可以直接报国家计委审批。项目建议书经审批机关批准后,方可进行可研报告的编制工作。

3.地方计划部门或国务院主管部门须征求驻在国使领馆对项目建议书的意见。

4.项目通过初审后,由国家计委对项目建议书和可研报告进行审批。中方投资额在3000万(含300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由国家计委上报国务院审批。

5.由国家外汇管理局对项目的外汇风险和外汇资金来源进行审查。

6.由外经贸部对项目的合同和章程进行审批并颁发批准证书。

(三)境外带料加工装配投资项目的审批程序

图4 境外带料加工装配投资项目的审批程序

1.企业向其注册地的省级外经贸主管部门(外经贸委、厅或局)和经贸主管部门(经贸委、经委或计经委)同时申报。国务院直接管理的公司和国家计划单列的企业集团可直接报国家经贸委审批。

2.中方投资额在300万(含30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项目建议书经批准后方可进行可研报告的编制;300万美元以下项目的项目建议书与可研报告原则上可合并编制。?

3.由省级外经贸主管部门会同经贸主管部门(经贸委、计经委)共同向外经贸部、国家经贸委申报。

4.由外汇管理局对项目的外汇风险和外汇资金来源进行审查。100万(含100万)美元以上项目由国家外管局办理,100万美元以下项目由省级外管局办理。

5.国家经贸委对项目建议书和可研报告进行审查,并将符合条件的项目送外经贸部核准。

6.外经贸部根据国家经贸委的初审意见,在征求驻外经(商)参机构意见后,对项目进行最终审核。对审核通过的项目颁发《境外带料加工装配企业批准证书》。

三、现行审批制度已不适应新形势下实施“走出去”战略的要求

首先应当承认,我国尚不具备全面开放境外投资的条件,在现阶段还不能取消对境外投资的行政审批。这是由以下几个因素决定的。?

第一,我国经济整体发展水平还不高。根据国际经验,当一国的人均GDP达到美元以上时,该国才具备了较强的境外投资实力,而目前我国人均GDP不足1000美元。在大型企业中真正有实力从事跨国并购和国际化经营的还不多,大多数企业仍处于依托国内低成本生产优势在海外构建营销网络、开展带料加工装配业务的阶段。

第二,国有企业在从事境外投资的主体中占有很高比例。我国经济体制正处于转轨时期,许多国有企业产权关系不明晰,法人治理结构不健全,市场纪律的作用尚未得到充分发挥,因盲目投资造成资产流失的风险依然较大。

第三,资本项目可兑换需要分步实施。目前,国际收支状况和外汇储备并不是制约境外投资的主要因素,不过实现资本项目可兑换的其它主要条件,如综合国力、金融监管能力、健全的微观主体、成熟的金融市场等,尚不完全具备。

第四,我国不是资本过剩的国家。我国的工业化尚未完成,二元经济现象十分突出,经济增长中的资金缺口仍然存在。现阶段银行大量存差的.出现,是我国金融体制改革没有到位以及对部分行业的准入限制造成的,并不表明我国资本过剩。

根据国际经验,各国对境外投资从严格管制到全面放开,中间都有一个逐步放宽政府审批的过程。企业“走出去”投资,开展各种各样的经济活动,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直至通过并购、资产运作形成大型跨国公司,也要有一个逐步发展壮大的过程。因此,当前我国实施“走出去”战略,需要改进政府管理境外投资的内容和方式,而不是完全放弃管理。

同时也必须看到,现行审批制度存在许多问题,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下实施“走出去”战略的要求。?

(一)现行审批制度存在的弊端

政府在行使宏观经济管理职能的同时,也代表国有资产的出资人干预企业的微观经济活动,结果造成现行的审批制度存在诸多弊端,具体表现为:?

1.审批的层次多,效率低

从流程图中可以看出,目前中方投资额在100万美元以上的境外投资项目需要经过驻外使领馆、地方计划部门(或国务院主管部门)、国家计委、外经贸部、国家外管局等5个部门的审批;中方投资额在100万美元以下的项目也须经过驻外使领馆、地方政府(或国务院主管部门指定的综合部门)、省级外管局等3个部门的审批。?

同时,没有从流程图上反映出来的是各部门内部还实行层层报批制度,这进一步降低了审批效率。另外,一旦出现部门意见不一致的情况,就会大大延长审批时间。

2.审批的内容过多过细并存在重复?

由于没有将政府的宏观管理职能和出资人职能分开,各部门都十分注重对投资项目商业风险的审查,这就造成了审批内容的过多过细和重复。各部门要求报送的文件主要都是项目建议书和可研报告,而这两份文件均包含了许多有关商业风险的审查内容,如中方单位的生产经营状况,合作对象的名称、注册国家和法定地址,项目总投资、中方投资额和资金来源构成,产品的市场需求分析,拟采用的生产技术和设备,等等。

3.审批制度不透明

有关境外投资审批的法规均以内部文件的形式存在,企业很难知晓具体的审批程序及要求,往往是在碰了壁(报送文件不符合要求、或是报送的部门不对口,而被退回)之后,才能“摸索”出门道。

同时,由于审批制度的不透明,有关各部门审批时限的规定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执行,这也是造成审批效率低下的原因之一。?

4.事后监督不够

各部门普遍存在重事前审批、轻事后监督的问题,虽然在审批时很注重投资主体资

质和项目风险这两项内容,并要求企业定期报送财务报表,但却缺乏更具体的事后监督措施,投资项目的进展情况事实上并未得到有效的跟踪。?

(二)弊端造成的后果

1.从企业的角度来说,上述弊端造成的危害有3个方面

其一,审批制度的低效率和不透明,使企业在进行投资决策时面临很大的不确定性和很高的时间成本,不少企业因此而错失投资良机,影响了发展。

其二,现行审批制度规定,在可研报告得到批准之前,企业不得与外方签署有约束力的文件,这就造成了两个问题:若不能提前通过审批,则企业在与外方进行谈判时就会底气不足,担心谈成后国家不予批准,从而影响企业信誉;若外方得知项目已通过中国政府审批时,会趁机提出更为苛刻的条件,使我方利益受损,甚至导致项目搁浅。

其三,审批制度的低效率也是导致部分企业违规操作、逃避审批的原因之一。为了抓住投资机会,不少企业被迫运用非正常手段绕过审批(比如通过压低投资额或化整为零的方法,使投资额低于计委审批限额)或者干脆“先斩后奏”。这实际上是政策造成了企业行为的扭曲。

2.从政府的角度来说,上述弊端造成的危害有4个方面

其一,评估项目的微观商业风险,本来是企业自身和中介机构的任务,而在现行体制下却由政府承揽了,这消耗了各部门有限的资源,使其不能将足够的精力投入到对境外投资的宏观管理中去。

其二,政府掌握的有关境外投资的信息和知识还很不充分,进行宏观管理尚且困难,判断项目的风险更是力不从心。

其三,审批职能重叠造成部门利益的冲突,出于各自利益的考虑,谁也不愿放权,使得国家有关“走出去”的战略无法真正落实到位。

其四,审批的高成本也容易诱发寻租行为,造成企业走门路、跑关系,甚至可能滋生腐败。

(三)实施“走出去”战略,要求对现行审批制度进行改革

虽然我国在整体上还没有达到全面放开境外投资的阶段,但经过10余年的发展,确实有一部分企业已具备了一定的所有权优势,有能力到境外投资。它们拥有较强的产品研发能力和自主知识产权,在国内已形成了一定的生产规模,占据了相当的市场份额,同时也通过出口贸易对国际市场的情况有了深入的了解。它们建立起了比较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和比较科学的投资决策体制,已成为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另一方面,这些企业也有到境外投资的动力。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益深化和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国内企业面临着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压力。许多企业已经意识到,只有努力巩固、拓展国际市场,才能维持生存,而境外投资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之一。其一,境外投资有助于绕过贸易壁垒;其二,境外投资有助于准确、及时地掌握市场需求信息;其三,对于许多消费类产品来说,只有到当地建立售后服务体系才可能打开出口市场;其四,境外投资有助于引进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技术。正是基于上述现实,国家提出了“走出去”战略。将“引进来”和“走出去”紧密结合起来,有助于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增强我国经济发展的动力和后劲。“走出去”战略与“市场多元化”战略、“以质取胜”战略、“科技兴贸”战略和“大经贸”战略都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一个国家的国际竞争力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它所拥有的跨国公司的实力所决定的。因此,除了弥补我国国内资源和市场的不足,促进我国技术、设备和产品的出口,学习国外先进的管理和技术之外,“走出去”战略还提出了培育我国自己的跨国公司的目标,这就使境外投资的意义上升到了新的高度。

综上所述,现阶段我国既具备了“走出去”的可能性,也明确了“走出去”的必要性。然而,现行境外投资审批制度所依据的主要还是1991年颁布的政策文件,对大项目(中方投资额在100万美元以上)的严格审批直接导致了企业平均投资规模偏小,再加上利润汇回的要求,显然不利于境外企业的成长和我们自己的跨国公司的形成。1999年通知放松了对带料加工类境外投资项目的审批,从局部打开了一个缺口,但企业境外投资的动机绝不仅限于带料加工。同时,17号文也未能解决审批制度的种种弊端,企业的境外投资仍然受到比较大的限制。因此,为了配合“走出去”战略的实施,有必要对现行境外投资审批制度进行改革。

四、改革行政审批制度的具体建议

建议尽快出台新的法规以对现行审批制度进行调整。一方面,要提高审批效率,并有条件地放宽对境外投资的管制,为国内优势企业的境外投资创造便利的条件;另一方面,也要加强对境外投资的宏观管理。

(一)精简审批内容,减少审批环节

保留审批中有关投资主体资质的内容,去掉有关项目商业风险的内容。投资的商业风险应由中介机构(如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机构、银行、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去评估。可研报告、合同和章程不再列入审批范围。

新法规的制定工作可由多个部门共同参与,但须明确各部门的审批职能和分工,避免交叉重叠。可以考虑由一个部门、或是国务院下设的一个联席会议牵头,会同相关部门进行“并联审批”(即各部门的审批同时进行,而不再有先后次序。),以协调各部门意见并缩短审批时间。

在各部门内部也应精简审批层次,减少文件转圈现象。?

(二)适度扩大中央和地方政府部门的审批权限

整体提高中央政府部门的审批门槛以赋予地方政府部门更大的审批权限。地方政府的审批权限扩大后仍须保持与中央政府一致的审批标准。

中央政府部门的审批权限也可以进一步扩大,须报国务院审批的项目不一定再以投资额划线,只有那些涉及国家安全或属国家限制投资的重大项目由国务院负责终审。

(三)赋予优势大型企业一定的投资自主权

可按照资产质量、资信等级、法人治理结构、境外投资绩效等标准,在国家确定的试点企业集团和条件较好的大型企业中选择一批优势企业,作为培育我国跨国公司的重点对象,对其境外投资活动赋予预先申报规划、自主决策投资、事后上报备案的权利。

优势企业名单应定期复审,动态调整。编制优势企业名单的目的和实际效果是境外投资政策向大企业倾斜,在不违反市场规则的条件下,促进资源向大企业集中。

(四)加强对投资项目的事后监督

建立具备实效的事后监督机制,以确保企业在审批阶段所提供信息的真实性。同时,投资绩效也是对优势企业名单进行动态调整的重要依据。

在境外设立的企业受当地法律法规约束和当地监管部门监督,我国对境外投资项目的事后监督主要以境内投资主体为对象。

强化财务会计制度和审计监督,充分发挥市场中介机构对企业的监督作用。审批部门可以要求企业定期报送由独立的财务公司、审计公司出具的报表,并结合国家审计机关的报告,对境外投资项目的进展情况进行监督。

在发现问题时,可以对企业提出质询并限期答复。

(五)增加审批制度的透明度

审批的内容、条件、程序和时限,只要不涉及国家机密,应当一律公开,使政府的审批处于企业和社会的监督之下。对于不按规定进行审批、甚至越权审批、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要追究审批部门主管领导和直接责任人的行政、法律责任。?

(六)加强对企业投资方向的宏观引导?

制定并颁布境外投资的国别指导目录,禁止企业到高风险国家或地区进行投资。应通过境外投资审批,坚决制止国外重复建设、恶性竞争的情况。

(七)继续加强境外投资的总量控制

制定并颁布我国境外投资发展战略和中长期规划,一方面确定年度境外投资的总规模,以便在审批时控制资本(外汇)流出总量,另一方面通过审批控制外债总规模,保持外债合理的期限结构、币种结构和债务人结构。?

(八)加强对企业的信息服务

上一篇:创建预防qq咨询室下一篇:迎元旦佳节母亲祝福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