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童美语启蒙英语

2024-04-27

天童美语启蒙英语(共7篇)

篇1:天童美语启蒙英语

天童美语第10课

字母

拼读

HOP

PED

PIG

PICK

HOP

MAP

QUA

QUO

HOP

QUACK 单词

One two three four five red

yellow green bluo

ox

The pig is fat.句子

How many dogs? One dog.How many apples?

Two appls.How many cats? Three cats.How many birds? Four birds.How many monkeys? Five monkeys.What color is it? It is red.

篇2:天童美语启蒙英语

2008年5月13日,由市红十字会发起的开展《国际人道法》的知识讲座及捐资助学的活动。天童美语积极响应到尚志市帽儿山中心小学进行捐资助学活动。天童美语秉承爱心作教育的理念,认为:“个人从无到有,是一种小快乐。当一个人从有到无,全部奉献、回馈社会那才是真正的快乐”。天童人始终秉承着的用爱,用心做教育,相信每一点一滴的爱都能汇聚成江河奔腾入海,让每一点一滴的爱在爱的海洋中绽放光彩。

出席此次活动的领导和工作人员有:哈尔滨市红十字会党组书记、专职副会长迟克捷同志。尚志市副市长王晓红同志。尚志市卫生局副局长、红十字会副会长翟艳同志。尚志市教育局相关领导和工作人员。哈尔滨市红十字会人事文秘部全体员工。天童美语学校的相关领导和工作人员,及相关媒体记者。

篇3:天童美语启蒙英语

一、营造“美”的英语学习氛围

现行的英语教材内容基本上是来自学生的生活,是学生比较熟悉的情节。一篇英语课文就宛如一个生活大舞台,在课堂上,教师既要充当演员,也要充当一名导演,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尽自己所能地为学生创设美的英语情境,让学生在这个大舞台上尽情地表现自己,使英语课堂充满无限魅力。例如,在每一单元课文学习完之后,教材中总是安排一个对话练习,如果只是让学生机械地操练对话,学生就会感到枯燥,提不起对话的兴趣。因此,借助于多媒体将要对话的内容以图画的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增强学生的形象感受,并通过音乐的渲染将学生带进一个生动的情境中。不少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下,不仅能顺利地完成对话练习,还配上了动作。通过他们的表演,其余同学仿佛就置身在现实活动中,这样一来他们锻炼了自己的口语能力,让其他同学感受到美,欣赏了美。

二、注重教师自身美,给学生美的享受

首先,教师的形象很大程度上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一定的影响。由于中学生已经具备相应的审美能力,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要尽量将自己美好的一面展现在学生面前。因此,作为英语教师的我们首先要关注自己的教态。教师大方得体的教态,会感染每一个学生,会传递正能量给学生,自然就能引起学生的关注。例如,我不是当上课铃响起以后才急匆匆地赶到教室,我总是会提前一两分钟,并精神饱满、面带微笑地走进教室,带给学生一股精气神,并亲切地和学生用英语打招呼、交流。在课堂上,我更是注重自己的每一个手势、每一个板书,每一句“Excellent!…‘Good!”……给学生以安全感,更让他们能听进英语知识。其次,我们还要注意自己上课时的语言。在课堂上,教师的语言如果直白无趣,学生就很难对学习内容感兴趣。教师的语言若是抑扬顿挫,学生就能不知不觉地置身于英语学习中。当然,除了教师的口语要比较流利以外,还要注意语调,尽可能地模仿外国人的语调,让学生有种身在他国学习的感觉,从中体会语言的美妙之处。例如,我讲了一个笑话。一位外国人见到中国朋友说:“Y'our are very beautiful!”中国朋友连忙说:“Where, where!”“From the head to the foot!”外国人不解地回答。听罢,教室里一片笑声。正是将绘声绘色的语调运用到笑话中,课堂氛围一下活跃起来,学生也在笑声中明白了西方国家和我国礼仪的区别,也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

三、巧用英语的内在美,唤起学生之趣

英语虽然没有语文那样能以众多名篇佳作吸引学生,但是它自身也蕴藏着特殊的美。它需要英语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向学生介绍英语的美妙之处,需要潜移默化地去感染学生,给学生美的熏陶,美的享受。

(1)通过听、说训练,感知英语的节奏之美。听、说,是英语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英语语句有着很强的节奏,通过让学生多听,可以让他们熟悉英语的语调,听清单词的发音;再通过说的训练,让学生确确实实地去感知英语语音的节奏之美。

(2)通过课文的朗读,感知英语的意境之美。“读”是英语学习的重要方式之一。初中英语教材中的英语课文都是一些优美的文章,教师引导学生反复地朗读课文,能让学生从读中领略到文章的精彩,体会文中作者写作时的意境,从而感知其意境之美,无形中激起学习的兴趣。

(3)通过读、写训练,培养创造之美。“写”是英语的教学任务之一,而写作教学则是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基石。在现实教学中,从起初的教师指导,学生模仿,再到后来教师放手让学生自己进行写作的练习,学生的创造能力逐渐提升着。通过写作,让学生学会用优美句式;学会用所学的英语知识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创造出更美的英语作品。

篇4:“英语学习”应改成“美语学习”

中国近30多年来最热门的课程首推英语,学生在校内花了大量时间、精力和财力学习,甚至毕业后还要报各种英语班去学习。大范围地、总体地看,中国学生学习英语的成效是极其低下的,付出的成本与学到的英语应用能力极其不成比例,“哑聋英语”占比超大。曾经有学者做过统计,在人们日常的语言活动中,听的部分占45%,说为30%,读占16%,写只有9%。学以致用,课程叫“英语”而不叫“英文”,也正是为了应用于实际生活和工作。学了多年,要求听、说、读、写四会,结果日常不能用英语与老外沟通,最后很多人把英语还给老师了,真是浪费极大,可悲又可气!检讨起来,最大的原因之一是“用英国式方法教英语和学英语”。

顾名思义,“英语”是发源于英国的语言,用英国式方法最正宗。近30多年来,主导中国学校英语教学者如著名的陈琳教授等人,基本都是用英国式方法教英语。中国人学英语是把英语当外语或第二语言学习的;英国不是移民国家,到那里学英语的外国人多是成年人,所以英国式把英语作为外语或第二语言来教学的方法,是针对成年人的,例如在开始不久就让学习国际音标、语法之类,学成了“英文”而不是“英语”。陈琳教授近年也注意到这个问题,在谈到中小学英语新课标时说:“我们(新课标)强调英语教学实践和理论的统一,以实践为主。尤其是在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要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实践上,如用英语说唱、玩演、做游戏,而不是刚一接触英语就讲授大量的语言理论,这一点是以前中小学英语教学普遍存在的主要问题。所以,有两个词概括当时的英语教学:‘哑巴英语’和‘聋子英语’。我们要打破这种现象,就要坚持实践第一。”

陈琳教授还谈到,新课标“还进一步明确了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属性,提出‘工具性和人文性高度统一的英语课程有利于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定基础’”。“‘工具性’是指掌握语言这一工具,初步形成用英语与他人交流的能力;‘人文性’是指通过本族语言和外国语言的学习,来开阔学生的视野,了解其他民族优秀的文化,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发展创新能力,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这很对,但正如马克思所说:“外国语是人生斗争的一种武器。”大多数人和大多数实践,首先要求能通过学习掌握英语这个语言工具。如果我们学了很多年,却还无法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做一般的口语交流,那教和学的方法肯定是有问题的。在理论上,我们从鲁子问教授所著《中小学英语真实任务教学实践论》中看,其主张也是要把英语首先当成工具来掌握,否则,就不必进行什么“真实任务教学实践”,完全可几十年一贯制还走老路教学好了。

英语教学实践中,前些年肯定是没有“坚持实践第一”和注意“工具性”,例如教学那毫无用处的What’s this? It’s a jeep.之类(这是“疯狂英语”的推广者李阳先生所嘲骂的经典实例之一),近年来在很多地方也很难说是“坚持实践第一”和“工具性”,例如很多过了四六级者不能与英语国家来的老外口语交流,甚至能看外文原版书者也不能(即使从阅读看也有问题,英语科班出身的马爱农女士以翻译《哈利·波特》成为名家,而这书在英美国家只是10多岁孩子的读物,中国很多大学毕业生却并不能顺畅地阅读原著)。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英语首先是“语”(其文字也是拼音文字),它对发音的准确性要求很高,不像汉语是言文分离(各地对同一文字发音不一却也能沟通),一开始学习的时候就必须要学得字正腔圆,否则以后就纠正不过来了或很难纠正,最后说成了 “中国式英语”甚至“中国某地的英语”,别人根本就听不懂,自己久而久之也就没有了信心和兴趣,终于是不得不与英语告别。

实践经验表明,英语需要学得,更需要习得;无论是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还是其他成年人,要学习美语——按照美国式把英语当外语或第二语言教学的方法来学习,必可事半功倍。美国是个有很多移民的国家,为让移民及其子女较快地掌握英语,人们深入研究和开发了针对移民学习英语的方法,就是学和习兼顾,以符合人自然地学习一门语言的方法来教和学。在发音上,美国式教学英语,学习的拼读方法叫自然拼音(Phonics),是按单词的发音规律来的,而非造作的什么国际音标,除了少数特殊单词,一看写法就知道读法,一会读出来就知道怎么写出来,不但发音更准,而且简单易学。在通过阅读学习上,美国式方法表现在其英语语文教材或阅读物中,从起步到流畅阅读,先是单词、短语,然后到短句、长句,再到小段落读物,然后到章节书。而且,其内容最初也多是各种生活场景和故事性的东西,能引起学习者的生活经验共鸣和兴趣,越往后才越渐高深和远离日常生活,这就完全符合人们学习语言的自然渐进规律,春风化雨悄然润物似地就学习会了英语。

虽然我们的现实环境缺乏学英语的语境,也并非所有英语老师的发音都纯正,但现在技术发达,我们可以通过录音带、光盘、MP3和网络下载等途径来模拟实现,学习以英语为母语的老外的发音,学习其面向实际问题时的正确的英语表达,实现新课标所谓“能用英语‘做事’是英语课程的目的”。

在英语教学中,经常要面对这样一个问题:同一年级的学生在语言能力、学习兴趣和要求等方面各不相同,那么,到哪里能找到一套丰富的阅读资源让所有的学生都能获益呢?让爱读书的孩子有更多的收获,尽情享受英语阅读的乐趣;让原来不爱阅读的孩子喜欢上英语阅读,通过读故事、读短剧、读科普文章培养自己的认知能力和阅读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和学习习惯。目前坊间流行的学习材料中,许多人推荐高等教育出版社从美国汤姆森学习集团引进的“体验英语”,其“少儿阅读文库”部分有4大类,包含15个循序渐进的级别,难度梯度分得非常科学,很适合阅读,使不同年龄和年级的学生(幼儿、小学生、中学生和初学英语的成人)能够有效地进行美国式英语学习,先从简单的级别读起,培养学习者的自信心和提高阅读的兴趣,然后慢慢过渡到难度较高的级别;而大学教材则适合有一定基础的成年人。这套书配有MP3光盘,可以跟着读和背诵,从而学习发音和地道的英语表达(不用太有意地再学那些烦人的语法了,我们说汉语的时候,脑子里不会去想我这样说是否合乎语法,对吧?)。

美国Rosetta Stone语言科技公司开发的学习外语软件如师通(Rosetta Stone)也非常好。传统的外语教学大多是翻译+语法教学,而这个软件的特色有两点:一是反语法教学,一是反翻译,完全没有其他语言的加入,虽然其中有语法的部分,但不会教你这个时态那个时态,只是起到类似纠正的作用。它不是高强度的那种灌输式的训练,强调的是沉浸式(它自己的名字叫动态沉浸式学习)。刚开始学的时候会很不习惯,这个软件的语音识别实际上的纠错能力相当强,零基础,不需要背语法,不需要背单词,如果你按部就班地学习两三个月,就会渐入佳境,甚至像一些人那样称赞“这软件真是神器啊”。

篇5:美语中的非正式英语

语言反映生活,谈吐表现个性。想要了解一国文化,首先要了解它所属的语言;想要了解一个人,也可以从他的谈吐判断一二。语言习惯有时也是文化习俗的缩影,来看看这篇文章——

Ever go jogging1) in a business suit? What about going to a job interview in pajamas2) ? Dressing appropriately is a lot like using a foreign language in the right way. It all depends on the situation. People in America use formal English for making speeches and writing business letters. But they prefer informal language when they talk to friends. Americans are fairly laid-back3), both in styles of dress and in language. So to understand their culture, it pays to know something about informal language — in other words, English in blue jeans and a T-shirt.

English, like every language, is always changing. New slang terms are created all the time. Often they're here today, gone tomorrow. For instance, if you wanted to call something exciting in the 1960s, you would say it was groovy or far out. Today you might describe it as cool or even bad. Each sub-group of American society — from teenagers to soldiers to thieves to ethnic groups — has its own slang. People who aren't a part of the “in-group” can't understand the meaning, even though the words are “English”. So it's not easy for outsiders to use slang correctly.

Like many languages, American English has numerous idioms that paint word pictures. These colorful expressions come from everyday life and add spice to language. Learning about idioms in a language and culture can be difficult, but don't get cold feet. Just be careful when using these expressions. Otherwise, you might put your foot in your mouth.

Americans enjoy making things easy on themselves. Even their pronunciation is relaxed. Sounds or syllables4) that are not stressed are shortened or combined with other sounds. As a result, “What do you want to do?”becomes“Whaddaya wanna do?”And“I don't know”sounds like“I dunno5).”See if you can understand the following conversation:

Gene: Jeet yet?

Tim:No, ju?

Gene: Skoeet!

Now let's translate it into regular English:

Gene: Did you eat yet?

Tim: No, did you?

Gene: Let's go eat!

School teachers probably won't cringe6) at this kind of pronunciation. But the fact is, that's how Americans often talk in real-life situations.

There's one type of informal language that you should avoid using, however. Swearwords offend many people in America. Sometimes people say “four-letter words” to express anger or pain. Many of these “curse words” are terms from the Bible that people have misused. For example, to damn means to punish forever in Hell, so “damn” and “hell” are strong curses. Using the names of God or Jesus without respect can also bother people. And one more thing: stay away from “dirty words” — vulgar descriptions of sex or the human body. True, some people talk like this, but such “gutter7) language” should stay in the gutter.

Americans enjoy being informal. They like making themselves comfortable, whether it's wearing blue jeans and a T-shirt or using informal language. So if you want to speak real American-style English, just go casual—especially if your English teacher isn't looking.

你有过穿着西装慢跑吗?或者穿着睡衣去参加面试?衣着得体与正确使用外语十分相似——全视情景而定。美国人在演讲和写商务信函时通常使用正式英文。但当他们和朋友交谈时则更喜欢使用非正式语言。美国人无论是在穿衣风格还是在语言使用上都相当随意。所以如果你想要理解他们的文化,还需了解一下他们的非正式语言——换句话说,就得了解“穿牛仔裤和T恤衫”的英语。

和所有其他语言一样,英语也在不断变化。新的俚语不断出现。通常今天还在使用的俚语,明天就被淘汰了。例如,在20世纪60年代,如果你想要形容某件令人兴奋的事情,你会说这件事“groovy”(极棒的,非常好的),或者“far out”(极不寻常的)。而今天你可能会用“cool”(酷毙了)甚至“bad”(绝妙的)这样的字眼。美国社会的每个亚群——从青少年、军人、小偷到少数民族——都有各自的俚语。不属于某个群体的人无法理解这个群体俚语,哪怕这些语言的确也是英语。因此,局外人要正确地使用俚语并非易事。

美式英语和许多其他语言一样,有许多能描绘出一幅幅画面的习语。这些丰富多彩的表达方式来源于日常生活,并为语言增添了趣味。学习一门语言和文化中的习语可能比较困难,但也不要“两脚发凉”(感到恐惧)。只要在使用这些表达方式时小心些就行了。否则你可能会“把你的脚放进自己的嘴里(说错话)”。

美国人做事都喜欢从容随意。就连他们的发音也会不拘一格。非重音的音或音节会读得很短或和其他的音连读。因此,“What do you want to do?”(你想要做什么?)就变成了“Whaddaya wanna do?”。而“I don't know.”(我不知道)听起来就像“I dunno.”。我们来看看你是否能理解下面的对话:

吉妮: Jeet yet?

提姆: No, ju?

吉妮: Skoeet!

现在让我们把它翻成一般的英文:

吉妮: Did you eat yet? (你吃了没有?)

提姆: No, did you? (还没有,你呢?)

吉妮: Let's go eat! (咱们一块儿去吃吧!)

学校的老师们可能对这样的发音不敢恭维。但事实上,美国人在实际生活中通常都这么说话。

然而有一种非正式语言你应当避免使用。在美国,骂人的话会得罪很多人。有时候人们会用“四字词”表达他们的愤怒或痛苦。很多这类“诅咒的字眼”取自《圣经》,却一直被人们所误用。例如,“damn”(该死)指在地狱里永远惩罚,所以“damn”和“hell”(地狱)都是很强的诅咒字眼。同样,毫不尊重地使用上帝或耶稣的名字也会使人很不舒服。还有一件事千万别忘了:绝对不要用“下流字眼”——对性或人身的低俗描述。没错,确实有人是这么说话的,但是这种 “阴沟的语言”还是该呆在阴沟里。

篇6:和风轻吹天童木工

前阵子到北海道出差时偷闲逛街,当我抱着看对眼的衣物进入试穿间,比手中“战利品”更令人感到兴奋的是,眼前竟然是名闻遐迩的蝴蝶椅,被摆在试穿间的长镜子旁,显得如此雅致从容;而这并不是一家多昂贵高档的精品店,只是年轻人的潮流服饰店!

果然是和风设计的代表佳作,无论吹进日本哪一个角落,在融入环境之余,同时具备了不可忽视的存在感。那天试穿的几件衣物我全都买了,但真正最想带回家的,当然还是那张蝴蝶椅!

虽然旅行时最怕行李麻烦,但若真的想带一张蝴蝶椅回去,它2.7公斤的重量并不会造成太大的困扰;这张只用了两片夹板、一条横杆、8根铁钉所组成,被MOMA收为永久典藏的椅子,具体而微了天童木工在日本创立近70年来最引以为傲的特色:量轻质优,设计见长。

无怪乎从天皇到市井小民都是它的爱用者。看过《全能住宅改造王》等节目的观众都知道,日本地窄人稠,居住空间经常小得惊人,客人一来就得把矮桌或和式椅先收起来,更不可能摆上会磨坏榻榻米的家具;不同环境本会造就独特的设计风格,譬如美国人钟爱又大又沉的实木家具,而天童木工则发展出优异的压模夹板技术,不但能减轻木材重量与厚度,更能将其折弯出好运用的角度。连当初设计大师Eames夫妇造访天童木工时,看到薄至0.7厘米的压模夹板,都惊叹于日本人精益求精的能力!

这也可以说是一个取之于自然,终究人定胜天的故事。位于日本山形县的天童市,原本只是个被美丽的栎木森林所环绕的贫瘠农业地区,二战期间被日本政府要求,于是开始砍伐木头生产战斗机座椅,工厂逐渐成形。值得一提的是,天童木工首任厂长竟是来自日据时代新竹(也是个被山环绕的地区)的台湾木匠干三郎,被“挖角”的他从此在异乡落地生根,如今连中文姓名也不可考了,但他协助创立的天童木工却在对质量最讲究的日本一步步成为经典。

篇7:天童寺忆雪舟

宁波是我旧游之地,然而别已有二十多年。走入市区,但觉面目新,完全不可复识了。从前的木造老江桥现在已变成钢架大桥,从前的小屋现已变成层楼,从前的石子路现已变成柏油马路……街上车水马龙,商店百货山积。二十多年不见,这老朋友已经返老还童了!

我是来作旅行写生的,希望看看风景,首先想起有名的天童寺。这千年古刹除风景优胜之外,对我还有一点吸引力;这是日本有名的画僧雪舟等杨驻锡之处,因此天童二字带着美术的香气。我看过宁波市区后,次日即驱车赴天童寺。

天童寺离市区约50里,小汽车一小时即到。将近寺院,一路上长松夹道,荫蔽天日,松风之声,有如海潮。走进山门,但见殿宇巍峨,金碧辉煌,庄严七宝,香气氤氲。寺屋大小不下数百问,都布置得清楚齐整,了无纤尘。寺址在山坡上,层层而上,从最高的罗汉堂中可以望见寺院全景。我凭栏俯瞰,想象500年前曾有位日本高僧兼大画家住在这里,不知哪一个房间是他的起居坐卧作画之处。古人云“登高望远,令人心悲。”我现在是登高怀古,不胜憧憬!

在寺吃素斋后,与同游诸人及僧众闲谈,始知此寺已有千余年历史,其间两次遭大火,一次遭山洪,因此文物损失殆尽,现在已经没有雪舟的纪念物了。但同游诸人都知道雪舟之名,因为1 956年雪舟逝世450年纪念,上海曾经开过雪舟遗作展览会,我曾经作文在报上介绍。我们就闲谈雪舟的往事。僧众听了,都很高兴,庆幸他们远古时具有这一段美术胜缘,我所知道的雪舟是这样。

雪舟姓小田,名等杨,是15世纪日本有名画僧,是目本“宋元水墨画派”的代表画家。日本人所宗奉的中国水墨画家,是宋朝的马远与夏圭。雪舟要探访这画派的发源地,曾随日本的造唐使来华,其时正是明朝宪宗年间。明朝宫廷办有画院,画家都封官职。明代名画家戴文进、倪端、李在、王谔等,都是画院里的人。李在是马远、夏圭的嫡派,雪舟一到北京,就拜李在为师,专心学习水墨画。他方面临摹古画,一方面自己创作。经过若干时之后,他忽然悟到作画不能专看古人及别人之作,必须师法大自然,从现实中汲取画材。于是离开北京,遍游中国名山大川。后来到了浙江宁波,看见这天童寺地势佳胜,风景优美,就在这寺里当了和尚。僧众尊崇他,称他为“天童第一座”。他在天童寺面礼佛、一面研究绘画,若干时之后,画道大进。明宪宗闻知了,就召他进宫,请他为礼部院作壁画。这壁画画得极好,见者无不赞叹。于是求雪舟作画的人越来越多,使得他应接不暇。他在中国住了约四年,然后回国。他在这四年间与中国人结了不少翰墨因缘。

我又想起了雪舟的两种逸话,乘兴也讲给大家听。

有一个中国人求雪舟一幅画,要求他画日本风景。雪舟就画日本田之浦地方的清见寺的风景,其中有个宝塔,亭亭独立,非常美观。后来雪舟返国,来到田之浦,一看,清见寺旁边并没有宝塔。大约是原来有塔,后来坍倒了。雪舟想起了在中国应嘱所写的那幅画,觉得不符现实,很不称心。他就自己拿出钱来,在清见寺旁边新造一个宝塔,使实景和他的画相符合。于此可见他作画非常注重反映现实。

雪舟十二三岁就做和尚。但他不喜诵经念佛,专爱描画。他的师父命令他诵经,他等师父去了,便把经书丢开,偷偷地拿出画具来描画。有一次他正在描画,师父忽然来了。师父大怒,拉住他的耳朵,到大殿里,用绳子把他绑在柱子上,不许他行动和吃饭。雪舟很苦痛,呜咽地哭泣,眼泪滴在面前的地上。滴得多了,形状约略像个动物。雪舟便用脚趾蘸眼泪作画,画一只老鼠。即将画成的时候,师父悄悄地走来了。他站在雪舟背后,看见地上只老鼠正在咬雪舟的脚趾。仔细一看,原来是画。因为画得很好,师父以为是真的老鼠。这时候师父才认识了他的绘画天才,便释放他,从此任凭他自由学画。这便是这大画家发迹的第一步。

我们谈了许多旧话之后,就由寺僧引导,攀登寺旁的玲珑岩,欣赏松涛。那里有老松千百株,郁郁苍苍,犹似一片绿海。松风之声,时起时伏,亦与海涛相似。有亭翼然,署日“听涛”,是我所手书的。寺僧告我,某树是宋代物,某树是元代之物。我想:某些树一定是曾经见过雪舟,可惜它们不肯说话,不然,关于这位画僧我们可以得知更多的史实。

鄞州华茂美术馆

华茂美术馆坐落在宁波华茂外国语学校中轴线上,这条中轴线同时也构成了鄞州新城区的地理中轴,成为鄞州新城的个文化亮点。

美术馆于2008年12月4日开馆,规划用地7.66亩,建筑占地4.14亩,建筑面积4915平方米,总投资超过7000万元。美术馆的建筑横跨新城区中轴河道两岸,四周环水,具有强烈的景观独立性。设计师应用的造型元素为江南民居,并以其屋顶和外立面典型地体现这种建筑的美学风格,建筑前方还垒石掘湖,营造了富有江南地域特色的园林。

华茂美术馆内部功能空间,包括大展厅4个,馆中馆2个,礼仪接待厅“华茂堂”1个,接待室1个,画家工作室2问,画品专门观赏室1个(含屋顶花园式的休息空间一方),创办人工作室1套,藏品库3套,工作用房、设备用房若干,以及一个巨大的室内水庭中厅。

华茂美术馆里艺术珍品荟萃,搜集和收藏了1000余件中国书画作品和俄罗斯风格的油画作品。其中包括明朝唐寅的草堂话旧图轴、近代齐白石的水墨牡丹图轴、现代潘天寿的朝日艳芙蕖图轴、清代刘墉的行书镜片、现代吴永良的竹乡所见图轴、近代王一亭的鹤寿图、现代张大千的大势至菩萨像轴、现代吴之的秋色斑斓扇面轴、现代章培筠的君子兰轴等等。

在中国书画作品中,精选和珍藏了元、明、清及近现代中国著名书画家的作品,包括清以后几乎所有的中国书画大家尤其是浙江籍画家的经典作品,以文人字画为特色。油画作品中,集中收藏了中国当代“俄罗斯画风”画家作品,这些画作在中国油画史上无疑具有断代意义,并有一部分俄罗斯和乌克兰著名画家的作品。

为了表达对本馆藏品与建筑作出过特别贡献的两位著名艺术家的感激,美术馆以“馆中馆”的方式,特辟专门展示油画家全山石教授作品的“山石馆”和国画家童中焘教授作品的“中焘馆”。

按照国际通用的专业标准,华茂美术馆力求设施尽善尽美,设施包括现代的安保系统、恒温恒湿的馆藏条件、感应式的高保真色彩还原照明系统、公共空间的空气与水环境循环系统、科学的收藏分类设施、参观空间的中央空调系统,还有专业的馆藏、开放、管理与档案制度。

“书藏天一,画集华茂”,华茂美术馆坚持为师生和社会公众服务,传承优秀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文化深厚的底蕴。

开放时间:8:30~16:30(不包括午休时间)

门票:免费

鄞州滨海博物馆

滨海大嵩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使区域内沉淀了大量颇具风采的历史文化遗存,流传着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2009年6月开馆的鄞州滨海博物馆,位于鄞州滨海投资创业中心开发核心区域,占地16亩,总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总投资800万元。

鄞州滨海博物馆背山临海,主体建筑明清风格,平面布置为五进屋,内设三个天井,布置有亭台楼阁,照壁回廊,假山水池,一派飞檐掩翠、白墙附青、曲径通幽的江南园林特色。

鄞州滨海博物馆匠心独具,围绕“海”字提练主题,内设“卫海、垦海、煮海、赶海、兴海”等五个展厅,向社会提供一个可供记录、展示、延续滨海大嵩特有历史和区域特质的载体。还有名人长廊,临时展览。

鄞州滨海博物馆通过收藏和展示自宋、明以来形成的珍贵陶器、瓷器、石雕、家具等1200余件史料实物,以及配合主题制作的历史人物雕塑、硅胶像和古城模型、音像短片等形式,充分展示滨海大嵩地区在抵御外侮、开垦疆海、推兴盐业、赶海觅鲜、盐田开发等方面所发生的历史沿革,进而展现该区域独有的人文传统和风俗习惯,有效弘扬积淀丰厚的滨海大嵩文化。

博物馆还按原样保留了~亩多的盐田,用于还原当时湿地的晒盐、制盐场景,成为博物馆的另一亮点。

博物馆旁边是海日公园,前面是象山港口,退潮时万亩海涂上虾兵蟹将与你近距离接触,是个休闲的好地方。

开放时间:8:00~11:00

上一篇:做课教案信任下一篇:婚 育 证 明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