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语

2024-05-06

美语(精选九篇)

美语 篇1

关键词:美语词汇特点,创新性,保守性,丰富的俚语和行话

一、美语词汇的主要特点

在美国地区使用的语言通常被我们叫做美语,它最早出现于17世纪。17世纪初,英国人开始了在北美的殖民扩张。在1607年至1732年之间,英国殖民者在北美建立了包括马撒诸塞州、弗吉尼亚州、纽约、新泽西及乔治亚等在内的13个殖民地。在这些殖民地上通行的英语被称为伊丽莎白英语(当时处于伊丽莎白统治时期),伊丽莎白英语与现代美语(20世纪20年代后)最显著的区别在于单词的拼写方式上。18世纪,美语逐渐在拼写、词法和句型结构上趋于现代美语,虽然仍和现代美语存在着很多不同之处,但现代美语的特点已经开始形成。

(一)创新性

伊丽莎白时期的英语传统习俗和新时期前沿精神的结合形成了现代美语的创新性特点。

1. 创造用于表达新概念的词汇

面临对新事物和新思想进行定义的迫切需求,北美大陆早期的以英语为母语的定居者创造了很多新的词汇,并沿用至今。

A.与新生活有关的词汇。这类词汇很多,例如:digging(挖掘,矿区),betterments(改善)和squatter(擅自占用房屋和土地的人)等。

B.与政治有关的词汇。这类词汇一般都与政治有紧密关系或者源自一些政治组织。例如,selectman(参选者),presidential(总统的),caucus mass meeting(政党决策会议)和lynch law(私刑)等。

C.与基督教会有关的词汇。这类词汇有:associational(协会的),fellowship(团体),missionary(传教士)等。

2. 美语词汇里的外来词汇

19世纪的上半叶,是美语从其他语言里引进大量外来词的重要时期,因为在此期间是北美大陆的早期定居者和非英居民广泛接触和交流的时期。从那时起,大量的外来元素开始进入到美语词汇里。

A.源自北美土著居民印第安语的词汇。早期定居北美大陆的英国殖民者很自然地采用了当地的土著居民的词语来给地区、植物、动物甚至风俗习惯等命名。据普林斯顿州州长Marcwart (1823—1827)介绍:现代美语中至今仍有成千上万个北美印第安语元素,而且大多数都是合成词,例如,The Third Webster里有15个合成词表示hickory(山核桃),有12个表示skunk(臭鼬)。借用印第安语的外来词中也形成了派生词,例如,由caucus(政党)派生出caucusable, caucusdom, caucuser和caucusified等。借用印第安语的外来词中也有一些习语,例如,bury the hatchet(隐藏事实),play possum(假装睡觉)等。还有借用印第安语意的翻译的现象,即用英语中已有的词汇表示其他语言中对等的词汇结构(words and expressions formed from the materials already existing in British language but according to patterns taken from another language (1) ),例如,Great White Father意思是乔治华盛顿,Father of Waters意思是密西西比河,happy hunting ground意思是坟墓。至今,很多美国地名源自于印第安语,例如,Ohio(俄亥俄州)。

B.源自中国和非洲语言的词汇。在外来词大量进入美语词汇的时期,一些中文词汇也被吸收到美语词汇里,例如,chow(原产于中国的一种被毛厚的狗),chow mein(炒面),kowtow(叩头,磕头)。非洲移民的迁移也对美语有很大的影响,它们是gumbo(用秋葵夹做的一种浓汤),bongo(小鼓),voodoo(不祥的人或物),jazz(爵士乐)。

C.源自荷兰和意大利的词汇。荷兰人是早期的殖民者之一,他们的殖民地以纽约为中心,后来被英国人征服。荷兰语大大地丰富和扩展了美语词汇,其最显著的特点就是美语词汇里荷兰语外来词的很高的使用频率,例如,Santa Claus(圣诞老人),boss(老板),cocky(自高自大的),master(主人,大师),stoop(俯身,弯腰),bedspread(床罩),dope(毒品,麻醉剂),snoop(秘密调查)等。借用意大利语的词汇大都是食品方面,例如,pizza(意大利饼,比萨饼),pizzeria(什锦水果冰淇淋)等。

D.源自法语的词汇。法语是美语借用外来词最多的语言。英法殖民者在路易斯安那州及其西北部发生冲突,因此,借用法语的词汇也有地域特征:prairie(北美洲大草原),portage(路运),rapids(急流)。prairie一词在1928年前已经被当时的美国人使用,但是并没有进入韦伯美语词典(Webster’s American Dictionary of the English Language),直到美国南北战争时期,人们需要在大草原地区活动,才使得prairie被韦伯美语词典接受,并产生出一些相关的合成词:prairie-dog, prairie-hen, prairie-squirrels, prairie-state, prairie-wolf等。

E.源自德语的词汇。德语词汇被美语借用的数量占第二位,例如,kindergarten(幼儿园),nix(没有),ouch(哎哟),pumpernickel(德国的黑麦全麦面包),lager(储藏啤酒),beer(啤酒),to dunk(蘸)等。19世纪,有一些我们大家很熟悉的德国食品品牌进入美语词汇,例如,stein(陶质啤酒杯),zwieback(烤干面包)等。

F.源自西班牙语的词汇。来自于西班牙语的词汇的数量是巨大的,因为英国移民最早就遇到了西班牙殖民者,而且,西班牙战争结束后,大量的以西班牙语为母语的人仍然留在了美国,19世纪上半页,大量的西班牙词汇加入到了美语词汇里,至今仍然使用的有:adobe(土坯),alfalfa(苜蓿),calaboose(葫芦),canyon(峡谷),peon(信差,农场工人),plaza(西班牙城镇重中的集市),ranch(大牧牛场),sierra(锯齿山脊),vigilante(治安团成员),vamoose(快走开)等。

3. 由构词法创造的新词汇

很多词汇是通过构词法产生的。

A.逆构词法产生的词汇。例如,commute源自于communication, emote源自于emotion等。

B.词性转化法产生的词汇。美语里经常用到的构词法是词性转化法,尤其是从名词转化为动词:to tomahawk (to fighwith a tomahawk) , to lumber (to cut timber) , to holiday (to spend holiday) , to model (to act as model) 等。

C.首字母缩略法产生的词汇。这类词很多:radar(雷达ra-dio detecting and ranging), NATO(北约North Atlantic Treaty Organization)等。

D.拼缀法产生的词汇。Amerind(美国印第安人from Amer ican和Indian), trainasium(训练馆from training和gymnasium), medicaid(医疗援助from medical和aid)。

E.动词后加法语后缀“-ment”构成名词的词汇。例如,publishment源自于publish, releasement源自于release, requirement源自于require。

4. 创造用于填补已有词汇的空白的词汇

美语里有时候会创造一些词以填补已有的两个词汇之间的空白,例如,obligate源自于oblige和obligation, variate源自于vary和variation。

5. 拼写方式不同于英式英语但词意相同的词汇

美语里有一些词汇与英语里的一些词汇意义相同,但拼写方式不同,例如,about-face和about-turn, airdrome和aerodrome, airplane和aeroplane, anyplace和anywhere, bank-bill和bank-note, book-store和book-seller’s shop, sea-board和seashore, side-hill和hill-side。

(二)保守性

美语词汇的第二个显著特点是保守性。美语的保守性是指某一些词汇的词义在英语里已经过时或者不再沿用但在美语里却仍然使用的语言现象。I guess (I think or suppose)就是一个典型实例,它的旧意在英格兰已经不被使用,但是在美国仍然作“我认为”,而且是很美语化的词汇。莎士比亚时期,英国人用mad表示angry(生气),但是现代美语里依旧采用了mad的旧意义。在英语的古诗歌里,fall表示the season when leaves fall(秋季),而fall一词现在仍然活跃于美国人的口语里。其他诸如此类的词汇还有:jeans, molasses, chinch, homespun, green horn, loophole, offal, whittle, wilt, loan (lend), burly, deft, ornate, bay-window, catty-cornered。

(三)丰富的俚语

当人们谈论美语时,常常会提到美语里大量的slang(俚语),并且把它当成美语的特点之一。事实上,美语里的俚语比其他任何一种语言的俚语都多,而且,常用的俚语的数量占常用词汇数量的10%左右。

俚语可以是一个词、一个短语,甚至是一个词义,经常在朋友、同事等熟人之间使用,但是并不适用于书面形式或正式文件,它最突出的特点是非正式性,例如,“电视有毛病了”,你可以说“It’s on the blink.(它在眨眼)”,可以让语言非常生动。俚语可以使美语表达更加丰富多彩,例如,Since his wife lefthim, he has gone to the dogs (生活堕落) and spent his time in dirty bars.

俚语属于非正式语言,因此它可以让交谈变得积极,让交谈双方更亲密。例如,俚语有很多词表达关爱:mate, my boy, old man, old fellow/boy, bean, egg, top, my girl,如果老师或上级对学生或下级用这些词语,那么他们会觉得非常舒服。如果你在聚会上用一些俚语向陌生人表示友好,这会大大缩短你们加深了解的时间。

美语俚语里有多个词或短语表示同一个意思。例如,die可以用下面的任何一种表达方式:to be a goner, to conk out, to kick the bucket, to turn it in, to have had it, to peg cut, to push up daisies, to turn one’s tools up, to turn one’s heels, to go up the flame。money也可以用bucks, bees, cabbage, honey和bread表示。美语里的俚语大大丰富了语言的使用程度(enriches the expressing flavor and the degree of use of the language (2) )。简言之,俚语让美语变得生动而有趣。

(四)丰富的行话

美国有很多黑社会组织,组织内部的人员之间用不同种类的秘密的语言进行交流,这些秘密的不被行外人所知的语言被称为“行话(或黑话)”。贩毒者有自己的语言:junk意指毒品;junker, hophead, cookie and snowbird意指吸毒者;smack, horse, schmeck意指海洛因;snow意指可卡因;blank stuff和mud意指鸦片;shooting galley意指吸毒者注射地。吸毒者也有自己的语言:mainline意指动脉注射;吸毒后的感觉用high表示。扒手也有自己的语言:moll buzzing指picking women’s pockets(偷女士的);breech-bridge指side pocket(侧兜);shorts指streetcar or bus(公共汽车);hole指subway(地铁);fuzz指detective(警察)。随着与黑社会组织的不断接触,一些行话也有了俚语用法:cage指监狱;kite指监狱里秘密传信;hold up, mug指打劫;muscle in指用武力解决。

二、美语词汇特点的历史和文化原因

(一)历史原因

独立战争的胜利标志着北美大陆殖民时期的结束。政治上独立的美国人民也需要与之相匹配的独立的语言。1780年,American一词第一次作为“美语”被美国人接受并使用。1789年,Noah Webster表示:作为一个独立的国家,大不列颠不再值得我们效仿,我们不但要在政治上独立,而且需要属于我们自己的语言(As an independent country, we should have our own systems not only in politics but also in language as a sense of honor.Britain shouldn’t be our model any longer (3) )。要求语言独立的声音反映出美国人要求逐渐建立美语的地位的心声,但同时,来自大不列颠的批评的声音也不绝于耳,英国人认为美语是乡巴佬的语言,是退步的,是对上帝的亵渎。直到19世纪末,一些英国学者仍然偏见地认为美语是粗俗和低级的,因为,美语词汇里有很多俚语和口语词汇,一些人甚至认为美语玷污了语言的高雅和优雅。对于英国人的偏见,积极的美国人认为美语有自己的特点,而且这些特点正是语言发展的结果。从美语词汇的角度出发,我们不但能够探询到一些社会现象,而且还有人文文化。纵观美语的发展历史,我们可以发现很乐意吸收其他语言的词汇的“开放式风格”让美语借入和吸收了大量的词汇,而这也正是美国历史和文化所决定的,也很自然。现在,很多英国人已经接受了这一事实。

(二)文化原因

美语始于具有宗教特点的伊丽莎白英语,同时也用有了自己的自由性,是殖民者在海外探险和商业贸易的同时拓宽视线和增强创造本能的成功。美语词汇里有大量的俚语,原因之一是语言的表达能力急需提高,另外,美国的急速发展也需要俚语执行快速而有效地交流和沟通。美语源自多种文化,尤其是欧洲移民的贡献最大,他们把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科学知识带入美国,大大丰富和发展了美语;来自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移民也对美语作出了自己的贡献,所有这些都让美语拥有了上述的创新性、保守性、丰富的俚语和行话等特点。

美语因为具有自己的特点而存在着是不容置疑的。英语和美语都在随着社会的变化而改变,并且相互影响,现在,有些美语词汇也进入了英语词汇里,并为英国人所使用。因此,英语和美语并没有好与坏、高雅和粗俗的区别,因为它们都能够有效地为自己的民族执行交流和沟通的功能。

参考文献

[1]Hou, Ninghai.A Handbook of Classification of American English and British English.Hefei: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ess, 1997.

[2]Hou, Weirui.Varieties of English.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1988.

[3]Huang, Xiaoqun.American Language and Culture.Wuhan: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ess, 1998.

美语 篇2

当你说话想要含蓄一点的时候,你就可以用“我们姑且说…..”Let’s just say that…来开头,用比较委婉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意思:

A:Did Terry get fired because he was a bad worker?

泰瑞被辞退,是因为他是个坏员工吗?

B:Let’s just say that he wasn’t the best employee in the company.

我们姑且说他不是公司里最优秀的员工吧。

A:How was your blind date? Was she pretty? 你相亲的结果如何。她漂亮吗?

B:Well, let’s just say that she’s not Vindy Vrawford.

呃,我们姑且说她不是辛迪克劳馥吧。

A:John seems kind of dumb, don’t you think? 约翰看起来有点笨,你不觉得吗?

B:Well, let’s just say he’s no Albert Einstein. 呃,我们姑且说他不是爱因斯坦吧。

57. Sleep on it. 你考虑过后再做决定

Sleep on it 在字面上的意思是“趁睡觉的时候想一想”,也就是指“先不用作决定,等考虑过后在说”,通常当他人问了你一个问题,而又不逼你马上作决定的时候,对方就会跟你说这一句话:

A:I just don’t know whether I need such an expensive car.

我不确定是否需要一部这么贵的车子。

B:That’s ok. Sleep on it and give me a call tomorrow.

没关系。你回去考虑一下,明天再打电话给我。

Sleep on it 另一种使用时机是,当别人问你的意见看法,而你一时无法回答,你就可以说I need to sleep on it. “我得再想一想。”

A:Do you think we should accept Dave’s marketing proposal?

你觉得我们应该接受戴夫提的行销计划吗?

B:I don’t know. I need to sleep on it. 我不知道。我得回去想一想。

58. Turn….around 让…..改头换面

在美语中,若是你想要别人“转身”,你可以说turn around,而当你turn something around,最原本的意思当然是“把….翻转过来”,但是用来比喻事物的时候,就有了“将…..改头换面”的意思,表示把以往不好的东西,变得更好:

A:Wow! Your company is really expanding! 哇!你的公司真的扩张了!

B:I know! Our new president has turned the company around! 我知道!我们的新总裁已经让公司改头换面!

59. Catch on 学会,60. 领悟

Catch on 在日常生活的使用上,最常见的意思有两种,一是指“学会,领悟”:

A:Mike is such a bright math student! 迈克的数学学的真棒!

B:You bet! He catches on so quickly! 没错!他学得很快!

Catch on 另外一个常见的意思是“风行,受欢迎”:

A:The rating for our show are still really low. 我们节目的收视率还是很低。

B:I know, but don’t worry - it will take some time for it to catch on.

美语人生(一) 篇3

以下是一般老美对人生的一些说法。虽然句子简短,但算是地道美语,也有深刻含义。

We don't have any control over the future, so we do the best we can.

我们无法控制未来,所以只能尽力而为之。

Each morning when I wake up, I thank God I have made it for another day.

每天早晨我醒来时,我感谢上帝,我又能再活一天。 (it指living)

Keep your lifestyle simple and you will enjoy yourself more.

保持生活简单,你才能享到更多喜乐。

Try to have a smile as wide as the Mississippi River.

要笑口常开,开得像密西西比河那么宽阔。

Unhappy people usually attract other negative people.

不快乐的人,通常也会吸引其他消极的人。

Making mistakes is a vital part of how we learn and change.

犯错是我们学习和改变的主要力量。

Life is too precious to waste energy on greed, or to harbor resentments.

生命太可贵了,不必为贪婪或怨恨而浪费精力。(on greed指贪钱财; harbor = harbour 心怀)

(编辑/立原)

独辟蹊径探寻美语 篇4

想一想,确实非常在理。世间万物皆有“法”可寻,有法可“新”,关键在于是否得法,能否创新?进化论鼻祖达尔文曾经说过一句非常经典的话:“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由此看来,得其“法”又循其“法”对于写好文章至关重要。

一、语言包装的必要性

有人曾作过这样的比喻:中心是文章的灵魂,材料是文章的血肉,结构是文章的筋骨。于是乎一篇文章只要有灵有魂,有骨有肉,就是一篇好文章了吗?答案是否定的,何为呢?因为,一篇优秀文章,除了有灵有魂,有骨有肉之外,还应该让读者阅之有味,味之有感,动之以心,悦之以情。要想达到此等效果,必须借助于语言。因此,对语言进行全方位的包装是十分必要的。

人常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人人都喜欢穿干净、整洁、漂亮的衣服;女同胞都喜欢精心装扮自己;演员演出时,都要浓妆艳抹。他们所追求的是一种效果,把自己最美的一面示与众人。文章的语言也是需要我们着力打磨,全面包装,方能达到字字珠玑,文采飞扬,触人情怀,撩人心扉的的效果。

我们平时在立意、谋篇、选材、技法等方面讲得比较多,可就如何让学生的语言活起来,美起来,可就讲得甚少,老师们无从说起,学生们也无法学起。老师们常常是抱怨学生的文章语言贫乏、干瘪,而又不能授之以法,学生除了经受指责外,也别无它法,诚然也就谈不上提高了。

二、学生在语言表达方面存在的问题

1、雷同俗套,用语程式化。

文学最忌千家衣,文章最怕俗套化。公式化的描写,雷同的内容,陈旧的比喻,圣化的情感,成人化的语言在学生作文中比比皆是。在学生的文章中假大空的叙写,口号式的表白更是屡见不鲜。

学生的用语往往千人一腔,陷入陈旧老套的泥潭。请看同学们笔下的人,往往都是苹果脸,羊角辫;学生笔下的对话,更是出奇的相似。有人说“对不起。”那他的回答一定是“没关系。”做了好事后,别人问起姓名时,那回答一定是“我叫雷锋。”人物描写和语言对话已经被学生们格式化了,还谈得上什么鲜活、灵动、感人呢?究其原因,一则是学生拘囿于校园、家庭、狭小的生活空间;二则是学生读书甚少,积累匮乏;三则是学生缺乏对生活的细致观察。

2、矫柔造作,无病呻吟。

文为情生,为情造文。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曾说过:“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作文多数是为了抒情。抒情如诗,平仄出生活之韵;抒情如歌,吟唱出人生之味。自然因抒情而灵动,人生更因抒情而丰富,最迷人的抒情是充满个性的抒情。情感是连接作者与读者的桥梁,作者只有将自己真挚的情融于作文语言之中,因自己的真情去拨动读者喜、怒、哀、乐的琴弦,使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交织融合在一起而发生共鸣,方能产生动人的艺术魅力。可学生的语言毫无真情实感,喜欢无病呻吟,矫揉造作。大多数时间是“为赋新词强说愁”,是挤出来的,不是真情的自然流露;“啊”字的使用频率太高。请看学生是这样抒情的。如“我的心情像波涛汹涌的大海久久不能平静”;“啊!你真伟大,你是我心中的灯塔!”等等语句在学生的作文中随处可见。像这类抒情语句,不仅不能让读者情动于衷,相反觉得滑稽可笑,因为读者早已被大海的波涛浪得晕乎乎的了。

3、过于直白,缺乏文采。

“文似看山不喜平。”语言过于直白,给人一览无余的感觉,哪会有余音绕梁之韵味?这如同美术中的构图,如果在画纸上全篇涂满,不给欣赏者想象的空间,观者哪还有欣赏的情调?比如:写“风。”学生一般写成“今天的风真大!”如果换成:“尘土飞扬,弥漫苍穹。”效果就不一样了。写“热”。学生一般这样写:“今天真热!”或“今天真是热死人了。”如果换成“今天的太阳真毒,晒得人眼冒金花,汗水直往下淌,肉皮象要被烤焦似的。”这样的表述就形象生动得多。最美的玫瑰在雾中,最美的花儿在含苞待放时,最值得玩味的钟鼓声在于它的余音缭绕……

4、拾人牙窠,丢失个性。

何为个性?个性是血肉之脊梁,个性是风骨之精髓。个性是茫茫人海中的那一个“我”,个性是众生中千淘万漉之后的那一种“独特”。

语言与思想互为表里,语言往往能展示一个人的个性,如性格豪爽的人,其语言也多为直率;幽默机智的人,其语言多为诙谐风趣。作文语言也应该渗透自我情感,课文中那些文质兼美的文章语言无不渗透着作者自己的思想感情,彰显出作者不同的个性风格。我们不能把语言仅仅当做是脱离思想和情感的苍白的“字”,也不能仅仅当做遣词造句的方法去掌握,要学会用自己的语言去思考,去描摹,去叙述。这样,文章就会既有小溪清澈,也有大江奔腾;既有低吟浅唱,也有引吭高歌。

可是学生在作文中的用语,大多陈旧,人云亦云,鹦鹉学舌,毫无鲜活之语。丰富的人生,五彩的生活,广阔的世界,多姿的自然,在学生笔下都成了一种颜色,学生们在作文中消磨了天性,摒弃了自我,失去了个性,作文离生活越来越远。

5、方言俚语,充斥全篇。

适当的俗语的应用是可以的,可有些同学在作文中,土话连篇,文字不规范,语法不合规则。文章写出来是给别人看的,你能懂还不行,还要让别人懂,能拨动别人的心弦,与读者产生共鸣。因此,文章中不能有太多的方言俚语,土俗之词。

三、语言创新的理论依据---大脑的喜好

作文即是说话。一是要有话可说,二是话要好好说。那么,什么样的话才是好话呢?其实,能激活大脑的话就是好话。文章是写给别人看的,那么,我们在写文章时,首先要考虑的是读者的需要。只有读者喜欢,才能引发他的兴趣,方可达到共鸣的效果。

大脑是人的神经中枢,它支配着人的语言、行动、感情等。那么,我们是否可以这样认为,人的需要就是大脑的需要,为此,我们就来分析一下大脑到底喜欢什么?我们不妨自省一下,人每天都要经历许许多多的事,有些事只是过眼云烟,时隔不久就淡忘了,可有些事却镌刻于心,永世难忘。我们再来分析一下,这些事到底是哪些事?我们稍加分析就不难看出,就是那些触动你情怀的话,那些在你的心灵深处留下印痕的事,那些令你感兴趣的新鲜事。因此,我们可以得出大脑的喜好:一是形象感强的东西;二是情感化的东西;三是新鲜的信息。

四、语言创新的总原则

语言创新的总原则是:“有话不直说,换个说法说。”这一原则,是根据大脑喜欢形象感的东西和有运行不止的本能来制定的。因此,我们把要说之话,要抒情之情融入到字里行间,融入到具体可感的形象中,给大脑留一个思考与想象的空间,让大脑去思考,去领会,去感悟。

五、语言创新的具体操作方略

1、比类法。

所谓比类就是用比喻、对比、类比、映衬等修辞手法,让语言生动形象起来。由于篇幅关系,我主要谈谈怎样进行比喻的创新。比喻是修辞之“母”。构成比喻要有二个要件:一是本体与喻体之间是本质不同的两种事物;二是这两种事物之间要具有相似点。那么如何进行比喻的创新呢?

第一步:把喻体陌生化。古人说:第一个以花喻人的是天才,第二个以花喻人是蠢才。比喻讲究的就是一个“新”字。陈式的比喻,容易让我们产生审美疲劳,读之味同嚼蜡。怎样让喻体陌生化呢?那就是把以往比喻句中的喻体换成一个别人从未用过的物象。例如:以前我们总把思念比作如“流水”、“丝线”等。现在,我们把喻体陌生化为“青草”。

第二步:找到陌生化的喻体与本体之间的相似点。现在我们就来找“思念”与“青草”之间的相似点。思念绵延不断,青草也是春风吹又生,二者都没有一个完结,于是找到了它们之间的相似点是“不断”。

第三步:调整语句,构成比喻句。我们找到了共同点之后,再组织语言,使之符合语法规范,就可以造出一个新颖的比喻句了。请看一个新颖的比喻句就完成了。【我对妈妈的思念,像青草,割也割不完。】照法类推,会写出许多新颖别致的比喻句。请欣赏:

(1) 生活似水一样,日日在这条寻常巷陌寻常人中流淌。

(2) 笑是阳光,使人感到温暖。

(3) 谣言像影子,总是追逐着成绩。

2、灵动法。

所谓灵动,就是让语言飞动起来,鲜活起来。具体的方法,就是多使用拟人手法,注重词语的巧用、妙用、化用和活用,化静为动,化腐朽为神奇;在用词上平中见奇,奇中见新。请比较以下这些句子。

(1) 太阳落山,月亮升起来了——夕阳染红了江水,弯月勾来了黄昏。

(2) 小河昼夜不停地流淌——小河晃晃悠悠,流过了多少岁月,却流不走岁月的记忆。

(3) 母亲不知疲惫地为我们缝补衣服——一针针,一线线地拉动着早晨灿烂的晨光和黄昏美丽的晚霞。

(4) 世间处处是冷漠——我被冷漠严严实实地包裹起来。

(5) 我有一个苦难的童年——苦涩的童年足迹,雕刻了我满是泪水的眼睛。

通过比较,我们不难看出后一组语言较之前一组语言美多了,美在生动形象,美在鲜活灵动。

3、细化法。

所谓细化,就是把语句表达得更为细致,更为翔实,更为饱满和充实。请看示例。 (前一句为一般表达,后一句为细化表达。)

(1) 我坐到天明---我一个人在冷风细雨中裹着夜幕坐到天亮。

(2) 我把握未来---伸开手有生命线,事业线,感情线,握紧拳头,就紧紧地握住了自己的命运,自己的将来。

(3) 美---亭亭玉立的身材,婀娜多姿的形态,光彩照人的容颜,娇小玲珑的身影,都在诠释着一个“美”字。

(4) 老师退休了---你满头的青丝站成了白发,你饱满的额头站成了皱纹山川,你两鬓上霜,满脸倦容,退而不休。

4、倒错法。

所谓倒错,原本是指在古诗句中,有时为了合辙押韵,有时为了追求一种意境,有意不按正常的语序排列,而是把词语的顺序颠倒,取得一种美妙的表达效果。不过,学生在用此法时,一定要慎用,不然会失得其反。

(1) 峨嵋山月半轮秋---峨嵋山半轮秋月。 (索然无味)

(2) 女人呵,你的名字是脆弱。---脆弱呵,你的名字是女人。 (如果写成这样的语句,结果是让人喷饭。)

5、换元法。

所谓换元,是借用数学上一个术语,它们的本质是相通的。即是把一些概括性的词语,换成具体可感的物象,让语言形象起来。

(1) 那点微薄的收入仅够生活---那点微薄的收入仅能敷衍油盐酱醋。

(2) 那个姑娘一点儿也不漂亮---那个姑娘一点儿也够不上沉鱼落雁,闭月羞花。

(3) 他坐着轿子上山---他坐着晃晃悠悠的东西上山来了。

(4) 他们的肩上责任大---他们的肩上挑着春秋两季。

六、殷殷寄语

说尽妙法归实践,淘尽铅华见真功。如果学文之人具备了睿智的思考力,敏锐的洞察力以及“异想天开”的创想力,再加之厚实的语言功底,何愁不能文思泉涌,笔下生辉。否则,纵有万千思绪,笔下也难有只言片语。要写出富有灵动和创意的句子,并非三朝二夕之功,正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但也并非高不可攀,只要勤于积累,练之有法,笔耕不辍,是能够写出“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奇”的好句子来的。

掌握语言创新法,纵横自有惊人句;练就一支生花笔,锦绣文章倚马待。

摘要:怎样才能让学生写出好文章来, 这是我们每位语文老师常年探讨也是永远探讨的话题。在浩如烟海的写作论著中, 关于如何立意, 如何谋篇, 如何选材, 如何快速成文等方面, 文学大师们以及前辈先学们都讲得比较多, 也讲得比较实, 同时也有众多的经典巨著以及行之有效的方法供我们学习和借鉴。但就如何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写出灵动、鲜活、新颖的语句, 人师们恐怕除了叫学生多看、多记、多积累之外, 还并无其它绝活。此篇论文, 主要是就如何进行语言的创新, 谈谈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作法和感悟。所述之法仅为一家之言, 可能尚显稚嫩, 不够成熟, 但我把它诉之笔端, 仅供大家参考, 也恳请广大同仁不吝赐教, 以求共进。

美语 篇5

这里的work不是指“工作”,而是指“事物运作的道理与规范”,类似于行规的概念:

A:I am afraid we are going to have to fire you. 我恐怕我们得开除你。

B:It’s OK. I know how it works. You just don’t like me.

没关系,我知道行规。你就是看不惯我。

Work 也有“运作”的意思:

A:Can you work a couple of basketball tickets for us?

你能帮我们弄几张篮球票来吗?

B:I’ll see what I can do. 我来想想办法。

172. Give away. 送掉

Give away这个短语看起来很简单,不过它有很多常用的意思,对话中所用的give away是指“赠送”:

A:Why did you give your bicycle away? 你为什么把你的自行车送掉了?

B:It’s too old. I want to get a new one anyway. 它太旧了。反正我要换新的。

Give away 也可以指“泄露(秘密)”:

A:I’m not talking to you about movies anymore. You always give away the endings!

我再也不跟你聊电影了。你每次都把结局透漏出来。

B:I’m sorry. I can’t stop myself. 很抱歉,我就是忍不住。

Give away这个短语,也常用在婚礼之时,就是当父亲牵着女儿的手,领着她出门的时候:

A:I love it when the father gives the bride away.

我最爱看当父亲领着新娘出门的那一刻。

B:Not me. The part of the wedding always makes me cry.

我可不。婚礼的那一幕总会让我哭。

173. Mean business 玩真的

Mean business 是表示“当真、玩真的”,没有儿戏的成份在内,一心一意地去达成某件事,未必和“生意”business有关:

A:I still can’t believe Mary got into college. 我还是不敢相信玛莉考上大学了。

B:Well, she meant business this time. 恩,她这次是玩真的。

Mean business 也可以表示为了某种目的而来:

A:Why are the police outside? 警察怎么会在这里?

B:They mean business. Otherwise, they wouldn’t have come here.

美语婚姻(一) 篇6

当你约会时,不必放冲天烟火或彩色花炮。(Roman candle 指能喷发彩色火花的烟火筒;Skyrocket 也是指 Firework;也就是不要开始庆祝,因为你不知道将来会怎样)

For a woman to be solo is not a tragedy, if she can't find the right person.

对女人来说,如果她找不到理想对象,单身未必是不幸。(solo=single)

He sees no reason to rush to the altar until both are self-supporting.

除非两人都能自立自足,他看不出有急着结婚的理由。(altar是教堂内的圣坛;意指结婚)

His attitude of entitlement should give her serious thoughts about ever marrying him.

他那种“应得权利”的态度,应该让她认真考虑是否与他结婚。(entitlement 指应得的权利;也就是he can do everything)

Marriage should be based on true love, not love of money.

婚姻应该基于真爱,而非爱钱。

Some young people are not yet emotionally or financially ready for a life-long marriage commitment.

有些青年人对一生婚姻的承诺,在感情或经济上还未准备就绪。

She wants to make sure he is the person with whom she can spend the rest of her life.

她要确定他是否是她这辈子共同生活的对象。

Her elitist attitude is what is causing her to be single.

她高人一等的优越态度,是她成为单身的原因。(elitist=better than others)

美语流行词的形成和消失 篇7

词汇学中, 将词义演变的原因归于:历史因素、社会因素、外国因素、语言学因素和心理学因素五个方面。但是在如今日新月异的新环境中, 如上五个常规因素显得泛泛而不好操作, 对此, 这篇论文对最新词义的变化做出了多方面的创新解读。为了更好地把握美语的发展趋势, 了解美语最新应用, 本篇文章从流行美语的形成和消失的进程出发, 在美国的现当代小说、知名报纸中, 节选了典型当代流行美语, 共分为三大类。每一类后面, 附有相关解析, 深入剖析了这些词语迅速家喻户晓的原因。

一、简洁&可爱型

Dear Rowley,

You r so adorable and yummy!!I hope we have the same homeroom next year!!Stay cute!C U!

Love, Holly

以上是节选自21世纪世界畅销小说前十的精品小说《小屁孩日记》的一段节选, 从这篇小说的中文标题就可以看出这篇小说的写作特点, 即用简洁、滑稽的语言, 从小孩子的视角考虑世界。著名的儿童文学评论家安武安先生点评道, “我们在富有喜剧性色彩的文字和图画中, 真切地感受到了那种鲜活的现代气息以及蓬勃向上的热情”。

从英语学习者的角度来看《小屁孩日记》中的流行美语, 将其迅速蹿红的原因, 归结为以下几点:

1、创新性的词语搭配;

2、首字母缩略词的灵活运用;

3、随行的标点运用。

这三个特点正是青少年语言的主要标志, 能够淋漓尽致地体现出他们青春活泼的个性。在文本灵活的句式中, 幼稚的个性、年轻的激情表现的非常充分。同样, 中国的青年人也常常以自己的方式展现出青少年语言的特点, 比如用“蟹蟹”来表示“谢谢”, 用谐音的方式让人清楚明了的知道所表达的意思, 同时面前展示出一副挥着钳子涨着通红的脸表示感谢的样子。

二、和近期新闻紧密相关性

当微博日益成为人们度过休闲时光的方式时, 明星显贵的生活逐渐成为人们的谈资, 所以一些常用流行美语经常会与一些名人轶事挂钩。比如:tiger wife (虎妻)

Tiger mother在美国有很长的历史渊源, 但是tiger wife来源于传媒界的大亨——Keith Rupert Murdoch (默多克) 。他的妻子是亚裔美女邓文迪, 不少人嫉妒这位花瓶的好命, 但是前不久发生的一件事改变了人们对邓文迪的印象。在前不久默多克出席一次会议时, 一名来路不明人员想要袭击默多克, 坐在后排的邓文迪勇敢地扑了上去, 被人们戏称是“虎妻”。从此, 虎妻这个词便出现在英文中的各个领域, 意指强悍勇敢的妻子。在如此的构词方式中, 美语的常见词形发生着深刻地变化, 语意不断地深化、扩展。想要完全了解美国新闻内容, 必须对流行美语有所了解, 才会弄清其中的隐含意义。

三、词性转化性

英语中出现名词和动词, 形容词和动词形式相同的现象常有发

生, 比如book, 有名词、动词两种词性;dirty, 有形容词、动词两种词性。

但是有一部分词本身不具备两种词性, 却经常被用作其不具备的词性, 或者是将具体词给与抽象的概念, 都会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类似语言学中有一种概念“backformation” (逆构词法) , 即由已知的词增减词缀而逐渐形成的词, 如从baby-sitter到babysit。

I feel extremely empty.此句中将empty (空的) 语意进行了扩展, 意思变为“空虚的”, 这个例子便是很好的具体化抽象的例子。这种应用的好处是, 用法新奇的同时能让人一目了然词语的内涵意思, 显得回味悠长, 不至于太板滞庸常。

以上是三种较常见的流行语形成特点, 在基本意思的基础上改变拼写方式、隐含意思、词性, 以此赋予其时代特点, 让人们能够更加贴切地表现自己的思想感情, 同时鲜明地展示个性化特点。

一些词兴起流行的同时, 有的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消亡, 比如2011年登上十大流行词排行榜的“geiliviable (给力) ”如今已香消玉殒, 鲜有人问津。真正有生命力的词语必将经受住时代的的考验, 最后能够历久弥香, 留在字典中, 为后代应用的词语才是真正时代的流行词。所以我们对待流行词的态度应带有批判性, 不要一味迷信, 死记硬背, 在一些很快会彻底消失的无用词语上花费很大精力是得不偿失的。

由于篇幅的限制, 本文不能囊括所有新型构词特点, 希望读者在日常阅读中注意总结归纳, 从而形成一套全新而综合的流行词语大全。

摘要:互联网在21世纪的广泛发展, 已经改变了人类的交流方式, 为人们提供了更加广泛的沟通和交谈的形式。伴随着沟通平台的转变, 日常生活中的用词也随之发生着潜移默化的变化。这篇文章主要对最新出现的英文酷词、闪词广泛举例, 并进行分类, 从而对这些新兴词形成的原因进行详细解析。

美语 篇8

一、营造“美”的英语学习氛围

现行的英语教材内容基本上是来自学生的生活,是学生比较熟悉的情节。一篇英语课文就宛如一个生活大舞台,在课堂上,教师既要充当演员,也要充当一名导演,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尽自己所能地为学生创设美的英语情境,让学生在这个大舞台上尽情地表现自己,使英语课堂充满无限魅力。例如,在每一单元课文学习完之后,教材中总是安排一个对话练习,如果只是让学生机械地操练对话,学生就会感到枯燥,提不起对话的兴趣。因此,借助于多媒体将要对话的内容以图画的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增强学生的形象感受,并通过音乐的渲染将学生带进一个生动的情境中。不少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下,不仅能顺利地完成对话练习,还配上了动作。通过他们的表演,其余同学仿佛就置身在现实活动中,这样一来他们锻炼了自己的口语能力,让其他同学感受到美,欣赏了美。

二、注重教师自身美,给学生美的享受

首先,教师的形象很大程度上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一定的影响。由于中学生已经具备相应的审美能力,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要尽量将自己美好的一面展现在学生面前。因此,作为英语教师的我们首先要关注自己的教态。教师大方得体的教态,会感染每一个学生,会传递正能量给学生,自然就能引起学生的关注。例如,我不是当上课铃响起以后才急匆匆地赶到教室,我总是会提前一两分钟,并精神饱满、面带微笑地走进教室,带给学生一股精气神,并亲切地和学生用英语打招呼、交流。在课堂上,我更是注重自己的每一个手势、每一个板书,每一句“Excellent!…‘Good!”……给学生以安全感,更让他们能听进英语知识。其次,我们还要注意自己上课时的语言。在课堂上,教师的语言如果直白无趣,学生就很难对学习内容感兴趣。教师的语言若是抑扬顿挫,学生就能不知不觉地置身于英语学习中。当然,除了教师的口语要比较流利以外,还要注意语调,尽可能地模仿外国人的语调,让学生有种身在他国学习的感觉,从中体会语言的美妙之处。例如,我讲了一个笑话。一位外国人见到中国朋友说:“Y'our are very beautiful!”中国朋友连忙说:“Where, where!”“From the head to the foot!”外国人不解地回答。听罢,教室里一片笑声。正是将绘声绘色的语调运用到笑话中,课堂氛围一下活跃起来,学生也在笑声中明白了西方国家和我国礼仪的区别,也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

三、巧用英语的内在美,唤起学生之趣

英语虽然没有语文那样能以众多名篇佳作吸引学生,但是它自身也蕴藏着特殊的美。它需要英语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向学生介绍英语的美妙之处,需要潜移默化地去感染学生,给学生美的熏陶,美的享受。

(1)通过听、说训练,感知英语的节奏之美。听、说,是英语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英语语句有着很强的节奏,通过让学生多听,可以让他们熟悉英语的语调,听清单词的发音;再通过说的训练,让学生确确实实地去感知英语语音的节奏之美。

(2)通过课文的朗读,感知英语的意境之美。“读”是英语学习的重要方式之一。初中英语教材中的英语课文都是一些优美的文章,教师引导学生反复地朗读课文,能让学生从读中领略到文章的精彩,体会文中作者写作时的意境,从而感知其意境之美,无形中激起学习的兴趣。

(3)通过读、写训练,培养创造之美。“写”是英语的教学任务之一,而写作教学则是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基石。在现实教学中,从起初的教师指导,学生模仿,再到后来教师放手让学生自己进行写作的练习,学生的创造能力逐渐提升着。通过写作,让学生学会用优美句式;学会用所学的英语知识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创造出更美的英语作品。

我是这样学成美语的 篇9

初一那年,和英语第一次亲密接触,老师是一位模样还算handsome的矮胖中年男士。课堂上,他总是把“to do”念成“土豆儿”,于是江湖人称“土豆超人(potato superman)”!“超人”的课知识点紧凑、讲解清晰透彻,很受学生欢迎!惟一美中不足的是:“超人”的课是“沉默的羔羊”——一不讲发音,二不领读课文。这样的后果是我那小开本的北师大版英语书上密密麻麻地标满了“陈氏音标”,于是orange变成了“傲润之”,that变成了“在特”,bed变成了“败得儿”,五花八门,千奇百怪。这种方法的效用在流利的课文背诵中得到了充分的“印证”。而“超人”更是将我视为英语“奇才”,独门秘笈外加营养配方,久而久之,我对英语的兴趣和自信竟误打误撞地建立了起来。

初中的一次元旦晚会,班主任让我献歌一曲。我煞费苦心地选了一首名曲《千万次地问》(电视剧《北京人在纽约》的主题曲),里面有一句英文:Time and time again you ask me. 这句话看起来简单,可练习起来常常令我舌头冒泡、嘴巴起皮。七个独立的单词,怎么到了刘欢嘴里就成了“一串儿”了呢?同学们左一声“why”又一声“what”始终找不到缘由,无奈只得请出我的“音标”。晚会上,我全情投入地高唱着:“在那在那根,有阿米”! 一曲唱罢,全场掌声雷动,经久不息,惟有一个人头摇得好似拨浪鼓,表情痛苦。他就是我们的第一个外籍顾问Michael。

晚会结束之后,Michael走过来对我说:“Nice voice! But that is not English. (嗓子不错,但那不是英语!)” 这句话犹如一道闪电,刹那间将我的自信心击得粉碎。

第二天,Michael送了一盘磁带给我,是美国著名男孩乐团Backstreet Boys (后街男孩)的专辑Get Down。我第一次听英文歌,觉得很奇怪,老师们念down都是“荡”,歌里怎么一点“荡”的痕迹都听不出来呢?还有,get的[t]怎么遇到down就没有了呢?虽然满腹疑惑,但我还是无可救药地爱上了英文歌,拼命搜罗到“后街”所有的专辑仔细欣赏。不知不觉中,我不仅可以跟着磁带轻松地PK几首英文歌,而且还将“连读、失爆、弱音、缩略”等语音现象处理得有模有样。

听英文歌学英语,不失为中国学生纠正语音的灵丹妙药,在学习的同时还可以放松心情、促进睡眠,何乐而不为?摇滚、说唱都是不错的娱乐选择,但是如果要练习口语,应该尽量选择一些旋律舒缓、发音纯正的欧美歌曲,试想如果让老外听周杰伦的歌,那岂不是一出口就“哼哼哈兮”了?

如果可以,从今天开始请把MP3中的歌曲都换成英文歌吧!

故事2“孩子”成“笑话”

1995年,即将去德国留学的好友送了我一张影碟做纪念。正是这部电影,使我的英语真正唱出了主旋律,它就是《狮子王》。当时市面上只有VCD,是中文字幕,只能靠听来猜测英文对白,其中有这样一个句子:Good kid. 译作 “好笑话”。可是老狮王木法莎对自己的儿子说“好笑话”,未免有些牵强。我带着问题向Michael求解。

每周五晚,Michael都会在我家附近的大学主持English corner,作为“粉条”我常常去捧他的场。一进门Michael兴奋地说:“Hey, kid, you are right on time!” 一句话让我豁然开朗,所有的problems都迎刃而解,可我脑子里又有了新的问号:为什么写在本子上的句子难以理解,可是一放到真实场景中就清楚了呢?

情景的奥妙就在于此,通过对真实情景的分析,你会更容易理解语言背后的意思。而情景的衬托又可以帮助我们把这些句子牢牢记住。换言之,你是通过场景来回忆句子,倘若搭配上情景中的语调,自然可以有效地带动听话人,使语言产生有效互动,使文字产生交流意义。如果在看电影的过程中只听英文,只看英文,那情景的真实度将大大增加,对口语的练习也是大有裨益。不要担心看不懂,因为“看得懂”就是从“看不懂”开始的! 眼睛、耳朵都忙起来了,嘴巴也不要闲着,能模仿跟读的部分尽量多加练习。同时,电影中出现的句子往往是最朴实、最纯粹的生活英语,和课本里学的“之乎者也”大相径庭,不妨将自己喜欢的小句子摘抄在memo(备忘录)上,信手拈来、温故知新。

如果可以,从今天开始请把电影DVD的字幕换成英文吧!

故事3 一起大哭,一起傻笑

1997年冬天,最后一次参加Michael主持的口语角,为他送行。

那天,我一到口语角,Michael就立即给我展示他的“镇山之宝”——Friends,后来陪伴我走过十年风雨的朋友!

初识Friends,正好赶上第三季。通过在真实的场景中捕捉语感,在曲折的剧情里揣摩台词,在复杂的人物关系里把握思维,最后脑子里储存的全部都是一个个take(镜头),而与这些take相关的词、句、语调会在同样的情景下接二连三地冒出来。

半年后的一天,爸爸催我吃饭,我脑子瞬间翻译成:Honey, dinner time! 想也没想就丢出去一句:“Just a minute!”话一出口才意识到:天啊! 我竟说了英语?刚准备英译汉,谁知爸爸竟然接了一句:“OK!”看来情景的魔力真的不容小觑,连不懂英文的老爸都可以猜出来我的意思。

虽然尝到了“脱口而出”的甜头,但新的问题又摆在眼前——sitcom(连续剧)和situation comedy(情景喜剧)中的很多句子都听得懂也说得出,可就是不明白意思。这就是二外学习中最难翻越的两座大山:思维与文化。作为中国学生,我们很难亲身经历美国的一切,但可以通过对比同类语句来分析句子模式、把握西方人的思维方式,通过了解历史、地理、时事新闻,以及阅读各类文章来充实文化背景知识。

如果可以,从今天开始请尝试背诵经典对白并分类记忆情景句吧!

上一篇:伤口修复下一篇:中国培训市场需求分析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