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教师招聘考试中学政治考试说明

2024-05-02

浙江教师招聘考试中学政治考试说明(精选6篇)

篇1:浙江教师招聘考试中学政治考试说明

浙江省招聘中学政治教师招聘考试说明

一、考试性质

浙江省教师招聘考试是为全省教育行政部门招聘教师而进行的选拔性考试, 其目的是为教育行政部门录用教师提供智育方面的参考。各地根据考生的考试成绩,结合面试情况,按已确定的招聘计划,从教师应有的素质、文化水平、教育技能等方面进行全面考核,择优录取。因此,全省教师招聘考试应当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二、考试目标

本次选拔性质的考试,主要通过考查专业知识的同时,突出对灵活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考试范围

本说明以大学本科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教学计划中的课程设置为依据,以专业主干课程为重点,结合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师应具备的教学教育水平和能力的基本要求而编写。

考试具体范围:第一部分是中学学科内容;第二部分大学对应中学学科的内容(相应知识点的深化);第三部分中学教材教法;第四部分时事政治。

四、考试形式

考试采用闭卷笔答的形式。

五、考试结构

(一)知识结构:初中思想品德、高中政治约占40%,大学对应学科专业知识约占30%,思想政治教材教法20%,时事政治约占10%。

(二)题型结构: 选择题(单项选择、不定项选择)40%; 问答题占20%; 辩析题20% ; 论述题20%。

六、考试内容

第一部分中学学科内容 经济:

货币的产生、货币的作用、货币的本质、货币的基本职能;信用卡、支票、外汇;商品价格形成、价格变动的规律、价格变动对消费者的影响、价格变动对生产者的影响;消费的制约因素、消费类型、消费心理、消费行为、生产与消费的关系;我国的经济制度;公司的类型、公司的经营与发展;劳动与就业;投资、我国的商业银行、股票、债券、保险;个人收入的分配、国家收入的分配;征税和纳税、税收及其种类、依法纳税是公民的义务;市场经济的特点和要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如何促进国家经济发展;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政治:

我国的国家性质;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公民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义务应遵循的原则;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主要内容和方式。政府的职能;政府履行职能的表现和作用;政府的责任;公民向政府求助的主要途径;对政府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政党制度。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我国的宗教政策。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国家主席。主权国家;国际组织;我国处理国际关系的原则;当今时代的主题;世界多极化;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

文化:

文化的概念;文化与政治经济的关系;文化对人的影响;文化与人的成长的关系。文化的多样性;文化的传播;文化的继承;文化的发展;文化创新。中华文化;中华民族精神;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哲学:

哲学的概念;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的本质;意识的本质;实践;实践在认识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唯物辩证法;唯物辩证法的特征;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唯物辩证法的要求;正确认识社会发展的规律;正确认识人生的价值。

初中思想品德:

明确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性质:理解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基本理念;了解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理解和掌握新课程内容标准的具体内容及目标要求,掌握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目标;理解和掌握新课程内容标准的具体内容及目标要求。进行心理健康、道德、法律和国情教育。

新《课标》具体内容标准:成长中的我:认识自我;自尊自强;学会用法。我与他人的关系:交往与沟通;交往的品德;权利与义务。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承担社会责任;法律与社会秩序;认识国情,爱我中华。

第二部分大学对应中学学科的内容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哲学和哲学的基本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和特征;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时代。世界的物质性和人的实践活动:物质及其存在形式;人对物质世界的实践把握;意识的产生、本质和能动作用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世界的联系、发展及其规律 :世界的普遍联系;世界的永恒发展;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量变和质变、肯定和否定及其关系; 对立统一规律。认识的本质和过程: 认识的基础和本质 ;认识的发展过程; 真理与价值 ;辩证思维的基本方法。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基本结构:人类社会的物质基础和本质; 人类社会的基本结构。社会发展规律和历史创造者: 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社会发展的动力;历史的创造者。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 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 ;人的本质和人的价值。

政治经济学原理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任务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任务。社会经济制度与经济运行的一般原理 :社会经济制度的变革; 社会经济的两种基本形态; 商品经济的基本原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及其发展阶段 :剩余价值的生产 ;资本和剩余价值的具体实现形式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是雇佣劳动制度 ;垄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特征 ;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资本运行的一般原理 :资本循环 ;资本周转 ;社会总资本运行。经济全球化与国际经济关系: 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客观趋势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经济的发展。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中形成的三个重大理论成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实事求是是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毛泽东思想概论 :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内涵 ;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有代表性的社会主义建设的方针政策 ;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 ;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的基本要求。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 社会主义本质和根本任务;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

党的十七大报告和科学发展观

党的十七大是我国改革发展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 大会的主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科学内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内涵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中国社会进步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科学发展观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科学发展观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 ;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 ;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法学基础理论

法学基础理论的基本范畴: 法律及其特征; 法律关系 ;法律原则 ;法律效力 法律责任; 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 法治和法制 ;法律适用和法律解释; 法律监督和法律服务。宪法的基本知识 :宪法的概念和特征 ;宪法规定的我国的基本制度 ;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我国的国家机构。民法的基本知识民法的概念: 民事权利和责任 ;合同的订立和履行。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消费者权益保障法等相关内容。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和原则: 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包括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爱,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社会三大生活领域的道德是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道德品质和道德修养 :道德品质的构成要素 ;道德品质的具体要求 ;道德修养的方法和途径。

第三部分中学政治教学法

全面系统地认识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性质、地位、任务、课程理论、课程目标和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针和原则、教学组织形式等基本理论;掌握基本的教学方法、教学艺术,以及教学组织、教学准备、教学评价等主要教学环节。提高教师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理论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为他们成为合格的中学思想政治教师奠定良好的基础。

具体内容:思想政治学科原理论:了解古今中外思想政治学科的简要历史,以及相关的德育思想,把握思想政治学科的性质、功能、任务,以及思想政治学科的基本范畴。思想政治学科课程论:了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精神,系统把握最新的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和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明确思想政治课教学目标的体系、价值取向、分类等问题。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过程论:把握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过程的本质、学习力、教学方针、教学规律、教学原则等内容。思想政治学科教法论:了解思想政治学科教学的组织形式、教法、教学模式、教学准备工作、说课等内容,并能够将相关教学理论运用于教学实践。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艺术论:明确教学是一门艺术,了解教学艺术的本质、功能,教学艺术风格及其形成过程与要求;掌握并能够运用思想政治课备课、组织教学、导入、讲课、教学启发、讲概念、提问、举例、板书、激励、节奏调节、幽默、结尾、考试命题等方面的教学艺术。思想政治学科评价论:了解教学评价的一般理论和素质教育评价体系的基本特点;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评价的形式和方法;明确听课、评课、考试的相关要求和做法。

第四部分时事政治

1、间国内外重大时事(2009年4月至2010年3月)

2、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在现阶段的基本路线和重大方针政策。

参考书目:

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本书编写组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2.《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育部社科司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3.《政治经济学原理》毛刚主编 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4.《政治经济学》杨干忠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5.《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本书编写组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6.《法律基础》浙江省教育厅组编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7.《党的十七大文件汇编》本书编写组编 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8.高中思想政治(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教材,教育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编写组编写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年版

9.初中思想品德一、二、三年级教材教材编写组编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10.初中思想品德一、二、三年级教学参考书教材编写组编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11.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法吴铎,彭承福 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年版

七、考试要求

1、能正确理解考试内容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观点的含义。

2、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知识和观点对现实生活中的政治现象、社会现象进行分析、评价,并能用规范的学科术语阐述自己对现实问题的看法。

3、恰当运用学科术语,条理清楚,逻辑严密,文法通畅,观点正确地予以表述。

八、考试样卷 附后

浙江省招聘中学政治教师考试样卷 单位

姓名

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4个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写在题干后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20分)l.中国古人说“钉子缺,蹄铁卸,战马蹶;战马蹶,骑士绝;骑士绝,战事折;战事折,国家灭。”这说明:(B)

A.事物是由量变引起质变的 B.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C.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D.事物的本质是由现象表现的

2.2005年5月20日,《人民日报》载文指出,多头管理,个别部门为了眼前利益,竭泽而渔,非法捕捞,当地群众在实地过度放牧,造成了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急剧减少,湿地濒危。上述事实说明(A)

A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 B人类的活动是自然界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C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 D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3.每逢羊年,我国婴儿出生率都明显下降,这主要源于“羊年不宜生育”的说法。“羊年不宜生育”的说法(C)

A体现了一事物总是和其他事物无条件的联系着 B说明了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具体的 C违背了联系的客观性 D否定了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

4.“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无水喝,”这一故事说明:(C)A.部分离不开整体,整体具有部分没有的功能,在认识事物和处理问题时,必须学会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联系

B.关键部分对整体功能的发挥,在一定条件下甚至起决定作用

C.整体由部分构成,整体功能发挥离不开部分 D.整体功能小于部分功能之和 5.“从一个较长的历史时期来说,改革会使人人受益”,但“改革不是一首田园诗,它伴随着眼泪和痛苦”。这两句话包含的哲学道理主要是:(B)

A.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B.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C.矛盾的主要方面规定事物的性质 D.矛盾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6.“凡属正确的任务、政策和工作作风,都是和当时当地的群众要求相适合,都是联系群众的;凡属错误的任务、政策和工作作风,都是和当时当地的群众要求不相适合,都是脱离群众的。”毛泽东这段话说明(B)A人民群众的要求都是正确的、合理的

B是否符合人民群众的要求是判断我们方针、政策、工作得失的重要标准 C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D相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 7.哲学上的“价值”的构成要素是(C)

A个人的需要和社会的需要 B客观事物的有用性 C人的需要和客观事物的有用性 D个体的人和社会的人 8.下面对于人的价值观的认识中,错误的是(B)

A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往往具有不同的价值观 B有的人有价值观,有的人没有价值观 C价值观对人们认识和改造是就有导向作用 D人们的价值观不是一成不变的 9.我国当前开展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教育活动,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绝大多数党员干部是优秀的,但也有少数干部贪污腐化。这说明(A)

A价值观对人道路的选择具有导向作用 B社会存在决定价值观

C价值观决定社会存在 D价值观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

10.2004年年末,印尼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域发生大地震,并引发世纪大海啸,带来空前灾难。但这次海啸受灾的几个国家几乎没有任何预警系统。人们对地震和海啸预测的缺失说明(C)A.地震和海啸的出现只是一种偶然现象

B.人类不可能认识和驾驭自然界

C.人类认识和利用规律的程度受主客观条件制约

D.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有未被认识的事物

11.有专家认为,人类活动,诸如在沿海地带建造度假胜地,破坏自然保护设施等,是这次世纪大海啸灾难空前的一个原因。这表明(C)A.一切天灾皆由人们过度利用自然引发的

B.认识和改造自然必须以人的利益为根本出发点 C.人类应该尊重自然、服从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D.自然界的进化和人类社会的进步发展往往是冲突的

12.近几十年来,非洲发展中国家与西方发达国家间的经济差距越来越大,这是因为(C)

A国际贸易摩擦加大 B国家间经济合作加强 C国际经济秩序不合理 D国家间发展程度不同

13.三年来,中非贸易每年以超过20%的速度增长。下列关于中非贸易增长的观点中,不正确的是(C)

A中非经济的互补性促进了双方贸易的增长 B中非贸易增长建立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 C中非贸易发展中,我国要最大限度地追求顺差 D发展中非贸易符合中非双方利益

14.2003年,胡锦涛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指出:“群众利益无小事。凡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和实际困难的事情,再小也要竭尽全力去办。”这表明(D)A人民群众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B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 C人民群众的一切利益是天然合理的 D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宗旨

15.要适应经济市场化不断发展的趋势,进一步增强公有制经济的活力,大力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资本等参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从性质上讲,股份制经济(C)A是公有制经济的特殊形态 B是由其产生方式决定的

C关键是看它从属的社会经济制度的性质以及控股权掌握在谁手里 D是社会化大生产的产物

16.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需要推进党的作风建设。党的作风建设的核心是(A)

A保持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B提高全党的马克思主义水平,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C从源头上预防、解决腐败问题 D坚持党的先进性

17.党和国家先后提出沿海经济发展战略、西部大开发战略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并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三大目标,这主要体现了党(C)

A对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

B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 C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 D对人类思维规律认识的深化

18.有人提出,在新经济时代,市场竞争的结果将更多的体现为“快鱼吃慢鱼”,而不是“大鱼吃小鱼”。这一观点主要是为了说明,企业必须(A)

A把提高劳动生产率放在第一位 B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C建立更为灵活的经营机制 D提高创新速度

19.“不要把所有的鸡蛋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的投资理念,强调的是要重视股票、债券等投资方式的(C)

A流动性

B灵活性

C风险性D稳定性

20.对“我国的国家机构”下列认识正确的是(A)

A全国人大及常委会是我国行使国家立法权的惟一机关 B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既是权力机关,又是立法机关 C国家主席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D公安机关是我国的司法机关

二、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错选、多选,该题不给分;少选且正确的给1分。每小题2分,共20分。

1949年,人民政协与新中国一同诞生。今天,走过55年华诞的人民政协,已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组成部分。回答25一26小题 21.关于人民政协的性质,下面说法正确的是(BC)A.人民政协是我国的立法机关

B.人民政协是我国多党合作的组织机构 C.人民政协是我国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D.人民政协是确保法律实施和权力执行的监督机关

22.近年来,政协委员参政议政的热情不断高涨。如对西部开发的复杂性、长期性、以及具体的策略和重点方案提交了100多份提案,并且大多数提案被政府各决策和执行部门采纳。这表明(BD)

A.政协委员有权决定国家重大事项

B.人民政协行使了国家最高权力

C.政协的参政议政确保了国家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

D.政协在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起到了特殊的积极的作用

23.D 24.2004年岁末,中日俄三国围绕俄罗斯“安大”和“安纳”两条输油管道的争论终于有了结论:在这场石油资源的博奕中,俄罗斯最终放弃了“安大”和“安纳”线,决定独自修建一条从泰舍特至纳霍德卡的石油运输管道。这场石油管线的争论表明(AB)

A.利益是国家间关系的实质

B.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制定政策的依据 C.国与国之间不可能建立伙伴关系

D.中俄日之间在石油资源问题上存在根本冲突

24.“第六态”物质的发现是2004年世界的重大科技成就之一。而人们过去只知道气态、固态、液态、等离子态和玻色一爱因斯坦凝聚态等五种物质的具体形态。从哲学上看,物质“第六态”的发现表明(D)A.物质世界的演进取决于人类智力的发达程度 B.人类的认识能力随着客观世界的变化而提高 C.认识的深度和广度是由认识工具决定的

D.世界的本源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客观实在

25.为了更好地预防和控制非典等传染性疾病,维护公共安全和社会利益,沿海某省政府计划择址另建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但新址附近一些居民以安全为由进行反对,另一些居 民则在征地补偿问题上漫天要价。政府通过耐心宣传说服,并适当提高补偿标准,使征地问题得到了较好解决。由此可见(BCD)A.公民与国家利益往往是冲突的

B.公民应该在法律范围内行使自己的权利 C.国家应该充分尊重和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D.公民与国家的关系表现在法律上就是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26.邓小平说:“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从本本出发的教条主义违背了(ACD)

A.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 B.从整体上把握事物联系的原则 C.理论和实践相统一的原则 D.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

27.针对前几年出现的粮食减产,固定资产投资过猛,煤电运油紧张的问题,国务院审时度势,一方面紧缩信贷,提高利率,严控土地,另一方面继续加大对农业、教育、西部开发等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这“一张一驰”的政策,有利于(ABC)A.保持社会总供求的平衡 B.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 C.提高居民的预期收人 D.增加国家的财政储备

28.人世三年来,我国的对外经济迅猛发展。至2004年底,我国的进出口总额突破一万亿美元,成为世界上仅次于美、德的第三大贸易国。与此同时,中国也成为遭受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这表明(BD)A.对外经济越发达,贸易摩擦就越多

B.我国实施“走出去”战略不是一帆风顺的 C.反倾销是阻碍贸易自由化的主要力量

D.建立完善的预防机制是应对反倾销的重要途径

29.某省正式启动为时3年的“爱国、守法、诚信、知礼”现代公民教育。这说明

(BC)

A丸我国的国家权力来自于人民

B.政府行使对公民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职能 C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

D.公民自觉履行义务是实现自身权利的前提

30. “心中为念农桑苦.耳里如同饥饿声。”这警示我们领导干部(BCD)A.要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 B.要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

C.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 D.要树立群众利益高于一切的思想

四、辨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31.人民当家作主就是人民直接行使国家权力,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

32..背景:史来贺从1952年起担任河南新乡市刘庄村党支部书记至今已50多年。他始终坚持不图名,不图利,带领村民发家致富。他从当干部的那天起,一直按照群众平均水平拿工分;1965年,他开始拿国家工资,当群众的平均收入比他低的时候,他把工资交给集体。改革开放以后,当群众的收人超过他的工资时,他仅拿自己的工资,不要补贴;当村里为村民盖了一批批新房时,他最后一个搬进新房。

辩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图名利的选择是不可取的。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33.2005年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高票通过了《反分裂国家法》。这部法律自公布之日起施行。国内外普遍反映,这是一部维护台海和平稳定磅定的法律,是一部最大限度保障两岸人民利益的“和平法”。

问题:怎样理解《反分裂国家法》是一部“和平法”? 34.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

(1)“扩大就业”有何重要经济意义?(3分)(2)请运用经济常识的有关知识,提出你对解决就业和再就业问题的建议。(4分)35.材料一:2004年8月20日,温家宝总理在听取科技规划专题研究汇报会上强调,要增强国家科技创新能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有力支撑。要增强历史责任感和紧迫感,抓住机遇把我国科技搞上去。

材料二:邓小平同志生前十分注重青少年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前不久,邓小平同志亲属按照他生前的遗愿,把邓小平同志生前的全部稿费捐赠出来,用于奖励青少年的科技创新。

(1)请从两个角度谈谈你对材料一的理解。

(2)设立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有何重要意义?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6分。要求紧扣题意,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结合材料展开分析)

36.国家主席胡锦涛说:“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途径和最高实现形式,是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制度载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先进性和生命力,在于它深深植根于人民群众之中。”

运用所学哲学知识,分析说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先进性和生命力,在于它深深植根于人民群众之中”所蕴含的道理。

浙江省招聘中学政治教师考试样卷(答案)单位 姓名 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4个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写在题干后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20分)l.B 2.A 3.C 4.C 5. B 6.B 7.C 8.B 9.A 10.C 11. C 12.C 13.C 14.D 15. C 16. A 17.C 18.A 19.C 20.A

二、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错选、多选,该题不给分;少选且正确的给1分。每小题2分,共20分。

21.BC

22.BD 23.AB

24.D 25.BCD 26.ACD 27.ABC 28.BD 29 BC

30.BCD 三.辨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31.(1)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国家权力由人民行使,但不是直接行使。(3分)(2)我国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方式是间接的,即通过选举人民代表,由人民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并在此基础上产生国家政权体系,依法行使各自职权。这就保证了人民群众参加国家管理,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宗旨的直接体现。(4分)(3)人民当家作主还体现在人民直接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民主权利,并通过基层组织等形式、直接管理社会事务。(3分)32.(1)仅从名利的角度来衡量人们价值选择的正确与否是拜金主义和个人主义的表现,是错误的。(3分)(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集体主义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史来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坚持先集体,后个人,带领村民发家致富,就是坚持了集体主义的价值取向。(4分)(3)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奉献。史来资不图名,不图利,一心为集体,体现了他正确的人生价值观。(3分)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33.①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基础。《反分裂国家法》以促进祖国和平统一为宗旨,充分体现我们以最大诚意,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的一贯主张。只有在和平统一的努力完全无效的情况下,我们才会采取非和平方式实现祖国统一。(4分)②《反分裂国家法》是遏制“台独”的一部有效法律。制定《反分裂国家法》,有利于促进祖国和平统一,有利于维护台湾海峡地区的和平稳定,有利于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有利与维护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也有利于亚太地区和世界的和平稳定。(4分)34.(1)有利于改善人民生活,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或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有利于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有利于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有利于非公经济的发展),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4分)(2)建议: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途径是发展经济,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就业问题。①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增加就业岗位;

②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特别是社区服务业、旅游业; ③发挥个体、私营经济在就业中的重要作用;

④加强下岗人员再就业培训,转变就业观念。(4分)35.(1)①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当今世界,发展的优势越来越蕴藏在创新之中,想不想创新,敢不敢创新,能不能创新,关系到整个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②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其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的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我国要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增强民族的创新能力。(4分)(2)①有利于进一步激发广大青少年的爱国热情,弘扬民族精神,立志报效祖国;②有利于激励广大青少年积极投身科技创新,参与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4分)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20分。要求紧扣题意,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结合材料展开分析)

36.(1)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党领导广大人民群众创立的、人民当家作主的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6分)(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在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为群众利益而奋斗的基础上,它深深植根于人民群众之中,是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途径和最高实现形式。(6分)(3)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50多年的实践充分证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实现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重要制度载体,具有极大的优越性和强大的生命力。(5分)(若考生能够回答出:真理在实践中不断得到完善和发展,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人民群众民主法制素养的提高,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得到不断完善。可加2到3分)12

篇2:浙江教师招聘考试中学政治考试说明

doc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2009 年浙江省教师招聘考试考试说明(小学语文)I.考试性质

浙江省教师招聘考试是为全省教育行政部门招聘教师而进行的选拔性考试, 其目的是为教育行政部门录用教师提供智育方面的参考。各地根据考生的考试成 绩,结合面试情况,按已确定的招聘计划,从教师应有的素质、文化水平、教育 技能等方面进行全面考核,择优录取。因此,全省教师招聘考试应当具有较高的 信度、效度、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主要表现为语文知识的应用(写作)和教学技能的应用(案例分析与教学设计)。F.创新 指探讨疑难问题,具有独到之见;摸索教学方法,能够另辟蹊径。这是对各种知识、技能加以融会贯通而形成的高级能力。对 A、B、C、D、E、F 六个能力层级都可有难易不同的考查。

III.考试内容

一、小学语文教学内容

(一)汉语拼音 1.3500 常用汉字的准确标注拼音(能力层级:A)

(二)汉字 2.3500 个常用汉字笔顺笔画的正确书写(能力层级:E)3.词句中错别字的辨别和改正(能力层级:B,E)

(三)词语 4.常用词语(意义、感情色彩等)的准确理解(能力层级:B)5.常用词语(包括成语、熟语等)的正确运用(能力层级:E)

(四)句子 6.句子形式根据表达需要的变换(能力层级:E)7.修饰句子常用方法的准确掌握和运用(能力层级:B,E)(常用方法指: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8.常见类型病句的病因查找并正确修改(能力层级:B,E)(常见类型的病句指: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词序不对;形容不当;重复罗 嗦;前后矛盾;不合逻辑。)9.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能力层级:E)(标点符号指:顿号,逗号,分号,句号,问号,叹号,冒号,书名号,引 号,破折号,省略号。)

(五)阅读 10.指定课文的背诵(参考篇目见附录Ⅰ。能力层级:A)11.课文段落和层次的划分(能力层级:B)12.段落大意和文章中心的概括(能力层级:B)13.文章主要内容的理解把握(能力层级:B)14.作者思想观点的分析评价(能力层级:C)

二、高等教育对应于小学语文教学的内容 II.考试目标与能力要求

一、小学语文教师招聘考试的目标 1.考查考生对于小学语文基本知识的掌握与应用情况。2.考查考生在大学学习期间与小学语文教学相关专业知识掌握情况。3.考查考生对于小学语文课程知识与教学技能了解与应用情况。

二、小学语文教师招聘考试的能力要求 1.小学语文教学内容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1~6 年 》 级)规定的知识范围内,比较全面测试考生的语文能力。2.高等教育对应于小学教学的内容在教育部关于高等院校现代汉语课程、古代文学课程、现当代文学课程及外国文学课程的要求所规定的知识范围内,测 试考生发必要的汉语基础知识与文学基础知识。3. “课程与教学” 内容在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所阐明的理论知识及 “小 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学科基本知识的范围内。4.上述三方面知识内容共有六种能力要求,即识记、理解、分析、鉴赏、应用和创新,并表现为六个层级。A.识记 指识别和记忆,是最基本的能力层级。B.理解 指领会并能作简单的解释,是在识记基础上高一级的能力层级。C.分析 指分解剖析和归纳整理,是在识记和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 的能力层级。D.鉴赏 指对阅读材料的鉴别、赏析和评说,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 为基础,在阅读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E.应用 指对各方面的知识和能力的运用,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为基础,(一)中外文学史 1.古今中外文学(特别是儿童文学)史上标志性作家、作品的正确掌握(需 要掌握的作家、作品见附录Ⅰ和Ⅱ,下同。能力层级:A,B)2.古今中外著名儿童文学作品的理解与分析(能力层级:B,C)(重要母题或主题、主要人物、写作手法、艺术特色以及社会影响或文学史 地位的理解与分析等)3.古今中外著名儿童文学作品(片段)的分析和鉴赏(能力层级:C,D)(主要指作品的微观分析,包括作品的开篇和结尾艺术,角色和情节的安排,背景的设置,情感基调和色彩之间的关系,儿童品味的赏析,作品的美学赏析或 语言学赏析等)

(二)现代汉语 1.现代汉语基本概念的正确理解和掌握(能力层级: A,B)(现代汉语基本概念主要是指现代汉语、普通话、音节、变调、造字法、语 素、义项、基本词汇和一般词汇、词类、短语、句类、辞格等)2.现代汉语基本原理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层级:B,C)(现代汉语基本原理主要包括现代汉语的特点,语音的性质,普通话的声韵 拼合规律,音节的拼写规则,文字的性质和作用,汉字的起源、特点和作用,汉 字规范的要求,纠正错别字的方法,成语的特征、来源、构造和运用,词汇的发 展变化途径,辞格的综合运用等)

(三)儿童文学 1.儿童文学基本概念的正确理解和掌握(能力层级: A,B)(儿童文学基本概念主要是指儿童文学、文学母题、童话、寓言、儿歌、儿 童小说、儿童科学文艺、儿童戏剧文学、儿童影视、儿童文学批评等)2.儿童文学基本原理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层级: B,C)(儿童文学基本原理包括儿童文学在儿童成长过程中的积极作用,儿童文学 的美学特征,儿童读者的年龄特征,儿童文学的三大基本母题,儿歌与儿童诗的 异同,童话的发展与艺术特征,寓言的发展与艺术特征,儿童小说与儿童故事的 异同,儿童科学文艺的发展与艺术特征,图画文学的作用和艺术特征,儿童戏剧、影视的舞台呈现点及其基本类型,儿童欣赏方式的特殊性,儿童文学批评的性质、意义与标准,中外儿童文学的特点等)

三、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内容

(一)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基础知识(识记A,理解B)1.小学语文课程基础知识 ⑴语文课程性质、理念的掌握 ⑵小学语文课程设计的理解(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语文课程的必修、选修模块设 计)⑶小学语文课程目标的掌握(小学语文课程总目标;小学各学段语文课程目标)⑷语文校本课程概念的掌握 2.语文教学基础知识 ⑴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的掌握(讲授法、谈话法、演示法、讨论法、练习法等常规教学方法的特 点及其功能;朗读、背诵、听写、默写等常见语文教学方法的特点 及其功能)⑵小学语文教学评价的种类、特点与功能的掌握(总结性评价;形成性评价;诊断性评价)

(二)语文教学基本能力(分析 C,应用 E,创新 F)1.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设计与运作能力 能根据所提供的教学文本、教学任务进行书面设计,或者对有关教学案 例进行评析。⑴语文教学目标的确立:确立合理的教学目标并规范地加以表述 ⑵小学语文教学内容的确定与教学重难点的选择 ⑶小学语文教学方法与教学媒体的恰当选用 ⑷小学语文教学过程的合理设计(设计课堂导入语;设计课堂结束语;设计板书;设计教学活动; 设计课堂教学提问;课堂偶发事件的处理;设计课堂作业)2.小学语文教学指导与评价能力 ⑴小学语文学习方法的指导(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⑵小学语文学习能力的评价 ⑶小学语文测试的设计与评价

Ⅳ.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

一、考试形式 闭卷,笔试。试卷满分为 100 分,考试限定用时 150 分钟。

二、试题类型 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鉴赏题、案例分析题、技能应用题等。

三、试卷内容与赋分 1.小学语文教学内容 30 分 2.高等教育对应于小学语文教学的内容 30 分 3.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内容 40 分

梅花(墙角数枝梅)王安石 菩萨蛮 书江西遣口壁 辛弃疾 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陆游 夏日绝句 李清照 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于谦 己亥杂诗(九州生气恃风雷)龚自珍

Ⅱ.需要掌握的作家、作品

(一)古代文学作家、作品 《诗经》《关雎》(《蒹葭》 《氓》 《硕鼠》 《七月》)孔子《论语》 孟子《孟子》 司马迁《陈涉世家》 陶渊明《桃花源记》 《五柳先生传》 《归园田居》 《饮酒》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滕王阁序》 孟浩然《过故人庄》 《春晓》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王维《使至塞上》 《送元二使安西》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渡荆门送别》 《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 云》 杜甫《望岳》 《春望》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登楼》 《江南逢李龟年》 韩愈《马说》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刘禹锡《陋室铭》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卖炭翁》 柳宗元《捕蛇者说》 《黔之驴》 《江雪》 杜牧《江南春绝句》 《清明》 《泊秦淮》 《秋夕》 范仲淹《岳阳楼记》 《渔家傲·秋思》 欧阳修《醉翁亭记》 王安石《元日》 《泊船瓜州》 《登飞来峰》 《伤仲永》 苏轼《题西林壁》 《水调歌头》 《江城子·密州出猎》 《浣溪沙》 李清照《如梦令》 《武陵春》 《声声慢》 陆游《书愤》 《示儿》 《游山西村》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卜算子·咏梅》 辛弃疾《西江月》 《破阵子》 《清平乐·村居》

Ⅴ.例卷

附录:

Ⅰ.小学古诗词背诵参考篇目(24 首)

长歌行(百川东到海)汉乐府 敕勒歌(敕勒川)北朝民歌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李白 早发白帝城 李白 江畔独步寻花(黄四娘家花满蹊)杜甫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杜甫 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白居易 忆江南 白居易 回乡偶书 贺知章 秋夕(银烛秋光冷画屏)杜牧 凉州词 王之焕 春晓(春眠不觉晓)孟浩然 枫桥夜泊 张继 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 商山早行 温庭筠 寻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贾岛 乌衣巷 刘禹锡 四时田园杂兴 范成大

文天祥《正气歌》 《过零丁洋》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施耐庵《水浒》 罗贯中《三国演义》 吴承恩《西游记》

(二)现代文学作家、作品 鲁迅《药》 《祝福》 巴金《家》 老舍《茶馆》 艾青《大堰河——我的保姆》 孙犁《荷花淀》 沈从文《边城》 《湘行散记》 徐志摩《翡冷翠的一夜》 戴望舒《雨巷》 周作人《自己的园地》 林语堂《谈中西文化》 梁实秋《雅舍》 丰子恺《缘缘堂随笔》

(三)当代文学作家、作品 舒婷《双桅船》 《会唱歌的鸢尾花》 海子《海子的诗》 余华: 《活着》 《许三观卖血记》 莫言《红高粱》 《透明的红萝卜》 苏童《米》 《妻妾成群》 阿城《棋王》 韩少功《爸爸爸》 铁凝《哦 香雪》 王安忆《长恨歌》 贾平凹《腊月·正月》 余秋雨《文化苦旅》

(四)外国文学作家、作品

荷马《伊利亚特》 《奥德赛》 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 《仲夏夜之梦》 《罗米欧与朱丽叶》 《哈姆雷特》 塞万提斯《堂吉柯德》 歌德《少年维特之烦恼》 雨果《巴黎圣母院》 普希金《叶甫盖尼·奥涅金》 托尔斯泰《复活》 罗曼·罗兰《约翰·克里斯托弗》 海明威《老人与海》 《太阳照样升起》 艾略特《荒原》 川端康成《伊豆的舞女》 《细雪》 泰戈尔《新月集》 《飞鸟集》 谭恩美《喜福会》

(五)儿童文学作家、作品 《伊索寓言》 《安徒生童话》 《格林童话》 《一千零一夜》 笛福《鲁滨逊漂流记》 林格伦《长袜子皮皮》 科洛迪《木偶奇遇记》 卡罗尔《爱丽丝漫游奇境记》 金斯利《水孩子》 米尔恩《小熊维尼历险记》 蒙格玛丽《红头发安妮》 詹姆斯·巴里《彼得·潘》 埃里希·凯斯特纳《会飞的教室》 伊迪丝·内斯比特《五个孩子和一个怪物》 埃克多·马洛《苦儿流浪记》 约翰娜·斯比丽《小海蒂》 拉迪亚德·吉卜林《丛林之书》

马克·吐温《汤姆索亚历险记》 《哈克贝利芬历险记》 亚米契斯《爱的教育》 弗兰克·鲍姆《绿野仙踪》 休·洛夫廷《杜里特医生》 伯内特《秘密花园》 斯佩里《勇敢的心》 黑柳彻子《窗边的小豆豆》 叶圣陶《稻草人》 张天翼《宝葫芦的秘密》 周作人《希腊神话故事》 冰心《寄小读者》 金江《乌鸦兄弟》 洪汛涛《神笔马良》 柯岩《帽子的秘密》 金波《推开窗子看见你》 林焕彰《妹妹的红雨鞋》 董宏猷《一百个中国孩子的梦》 高洪波《我喜欢你,狐狸》 沈石溪《狼王梦》 周锐《拿苍蝇拍的红桃王子》 秦文君《男生贾里》 黄蓓佳《我要做好孩子》 古今中外儿童歌谣 分钟。4.请直接在试卷上答题,卷外答题一律无效。分钟。4.请直接在试卷上答题,卷外答题一律无效。请直接在试卷上答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 3 分,共 18 分)1.下列四项中拼音标注有错误的一项是(D)A.匕首 bǐ 卑鄙 bǐ 剥玉米 bāo 擦黑板 cā . . . . B.咱俩 liǎ 成绩 jì 足迹 jì 当天 dàng . . . . C.出殡 bìn 蓓蕾 lěi 杜甫 fǔ 车辆 liàng . . . . D.泡沫 pào 陌生 mî 宁肯 níng 哺育 bǔ . . . . 2.下面四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C)A 红军的主力度过了天险大渡河。B 道路在艰险,也挡不住我们前进的脚步。C 他毫不迟疑地从座位上站了起来。D 晨雾弥漫,仿拂给大地披上了一层沙。3.下面四项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D)A.老师同他谈过话后,他说:他有决心把学习搞好。B.晚上爸爸问我今天一天做了什么事?我吞吞吐吐说不出来。C.我最爱读李白、杜甫,和白居易的诗。D.那里开着许多鲜花,火红的桃花,雪白的梨花,娇艳的海棠花。4.根据意思写出的词语,错误的一项是(C)A.不顾个人安危,奋勇直前——奋不顾身 B.顾不得睡觉,忘记了吃饭——废寝忘食 C.比喻居高临下,不可阻挡的形势——势如破竹(高屋建瓴)D.连声称赞个没完——赞不绝口 5.“建安七子”中,文学成就最高的是(D)A.陈琳 B.曹植 C.曹丕 D.王粲 6.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 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 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B)A.拼音认读能力 B.识字写字能力 C.汉字认读能力 D.汉字书写 能力

Ⅲ.例卷参考答案

2009 年浙江省教师招聘考试小学语文学科试卷

考试说明: 考试说明: 1.本试卷共 1.本试卷共

大题。2.本试卷总分 3.本试卷考试时间 大题。2.本试卷总分 100 分。3.本试卷考试时间 150 二.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9 分)7.名句填空(4 分)⑴汉乐府《长歌行》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 大徒伤悲!。两岸 ⑵李白《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8.普通话是以__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 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为语法规范的共同语言。9.语文是最重要的 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 具性与人文学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三.简答题(16 分)10 下面两个句子各是用什么方法修饰的?这样修饰后各有什么好的表达效果?(1)高粱涨红了脸,稻子笑弯了腰。拟人(2)茉莉花开,香飘万里。夸张 11.简要分析骆驼祥子的悲剧原因。①从客观方面说来,造成祥子悲剧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 一是把人变成鬼的旧 社会的逼迫;二是车厂主女儿虎妞的诱骗。②主观方面的因素,一是祥子与生俱 来的小农意识、狭隘的眼光,尤其是他的个人奋斗的思想,是造成他悲剧主观因 素中最根本的一点;其次是祥子个人性格上心理上的弱点。12.请结合《语文课程标准》的相关内容,简单说说你对于语文课程中“口语交 际能力”培养问题的认识。

①口语交际能力是《语文课程标准》规定要求学生养成的四个方面 的基本能力之一。②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贯穿义务教育四个学段的始 终。③要引导学生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 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④评价学生的 口语交际能力,应重视考察学生的参与意识和情意态度。评价必须在 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让学生承担有实际意义的交际任务,以反映 学生真实的口语交际水平。

四.鉴赏题(28 分)

13.阅读下面这篇文章,然后回答后面的问题。(10 分)父爱 深秋的月光斜照在小床卜,孩子正睡得香甜。一旁,阿久伯凝视着她红嘟嘟 的睡脸,良久,两颗泪水静静地滑了下来。和以往—样,他下班回家。孩子也放学了。晚饭后,孩子照例要求听他讲故 事。“爸爸,讲你的‘拇指’故事嘛!”孩子撒娇地抬起晶亮的眼,极可爱的模 样。他最是不能拒绝这种惹人怜惜的撒娇口吻,尽管他已将这个故事说了不下数 十遍,但孩子爱听嘛,在她的心目中,它正可证明她爸爸的英雄形象。“那是小琪琪还在妈妈肚里的时候„„一天晚上,小偷进入我们的家„„爸 爸为了保护妈妈,和小偷打起来„„小偷走了,但是爸爸右手的大拇指被小偷拿 着的小刀削去一片肉。” 他随着孩子的目光也瞧了瞧右手大拇指。“痛不痛痛?”孩子照例问,关切地。“不痛不痛,爸爸保护妈妈和小琪琪是应该的。” 孩子得到她心中满意的回答,再次高兴地笑了。但是,只有他心里明白,他不过是一个最平凡的爸爸。那拇指伤痕,只是他 —个爱心的表露罢了,那算不了什么的。他结婚得很迟,而可怜的小琪琪,一生 下来就成了没妈的孩子。两年前的一个夜晚: 就是孩子刚满六岁的那晚她发高烧,口里吐着白沫。他本该在她嘴里放只汤匙防她啮咬,但又怕伤了她稚搬的舌头,于是,他仅迟疑了一会,决然地将洗净的右指放入孩子的嘴。那夜过后,小琪琪 的烧退了,但也咬掉了他指端的肉块。小床上,月光下的孩子正唾得香甜。他擦干了泪水,嘴角隐约地浮起了笑意。偶然,睡梦中的孩子翻了翻身。他也就轻轻地为她盖上了滑下去的被子。1.读一读下面的句子,找出句子中的重点词,说说这些词语对表现人物的品 质特点起了什么作用。分,每小题 3 分)(6(1)他仅迟疑了一会,决然地将洗净的右指放入孩子的嘴。(2)他也就轻轻地为她盖上了滑下去的被子。2.文章开头说: “深秋的月光斜照在小床上,孩子正睡得香甜。”临近结尾又

说: “小床上,月光下的孩子正睡得香甜。”这两句话在表达效果上有什么不同?(4 分)14.试分析《蜗牛和黄鹂鸟》的童趣特征。分)(8 蜗牛和黄鹂鸟 作词:陈弘文 啊门 啊前 一棵葡萄树 啊嫩 啊嫩 绿地刚发芽 蜗牛背着那重重地壳呀 一步一步地往上爬 啊树 啊上 两只黄鹂鸟 啊嘻 啊嘻哈哈 在笑他 葡萄成熟还早地很呀 现在上来要干什么 啊黄 啊黄鹂鸟不要笑 等我爬上他就成熟了 15.试分析安徒生《海的女儿》的开篇艺术。(10 分)海的女儿 安徒生 在海的远处,水是那么蓝,像最美丽的矢车菊花瓣,同时又是那么清,像最 明亮的玻璃。然而它是很深很深,深得任何锚链都达不到底。要想从海底一直达 到水面,必须有许多许多教堂尖塔一个接着一个地联起来才成。海底的人就住在 这下面。不过人们千万不要以为那儿只是一片铺满了白砂的海底。不是的,那儿生长 着最奇异的树木和植物。它们的枝干和叶子是那么柔软,只要水轻微地流动一下,它们就摇动起来,好像它们是活着的东西。所有的大小鱼儿在这些枝子中间游来 游去,像是天空的飞鸟。海里最深的地方是海王宫殿所在的处所。它的墙是用珊 瑚砌成的,它那些尖顶的高窗子是用最亮的琥珀做成的; 不过屋顶上却铺着黑色 的蚌壳,它们随着水的流动可以自动地开合。这是怪好看的,国为每一颗蚌壳里 面含有亮晶晶的珍珠。随便哪一颗珍珠都可以成为皇后帽子上最主要的装饰品。

住在那底下的海王已经做了好多年的鳏夫,但是他有老母亲为他管理家务。她是一个聪明的女人,可是对于自己高贵的出身总是感到不可一世,因此她的尾 巴上老戴着一打的牡蛎——其余的显贵只能每人戴上半打。除此以外,她是值得 大大的称赞的,特别是因为她非常爱那些小小的海公主——她的一些孙女。她们 是六个美丽的孩子,而她们之中,那个顶小的要算是最美丽的了。她的皮肤又光 又嫩,像玫瑰的花瓣,她的眼睛是蔚蓝色的,像最深的湖水。不过,跟其他的公 主一样,她没有腿:她身体的下部是一条鱼尾。„„

五、案例分析题(10 分)16.针对下面两位小学教师的教学行为,围绕“古诗教学”问题谈谈你的看法。案例一:有教师上柳宗元的《江雪》这篇课文,将整首诗翻译了一遍: “很 多很多山上没有鸟飞了,千万条道路上见不到人影。只有一条小船上坐着一个披 蓑衣的老头;尽管天下着大雪,江水冷冷,但他还是一个人在钓着鱼。”然后问 学生“懂了吗”。案例二:有位教师这样给学生讲解高适的《别董大》(千里黄云白日曛):董 大是唐玄宗时候的一位著名的音乐家,叫董庭兰。他要离开朋友们到别的地方去 了,诗人高适写了这首诗送他。曛,是傍晚和昏黑的意思。太阳下山了,天空布 满黄云,北风吹着,大雁飞着,白雪纷纷扬扬地下着。庭兰啊,别发愁,别担心 在前面的旅途上找不到自己的朋友。你的琴弹得这样好,你的名气这样大,天底 下还有谁不认识你呢?

六、技能应用题(19 分)17.下面是小学一年级上册教材中拼音教学“b,p,m,f”一课的课文内容(此 前一课为韵母“i,u,ü”,如果你来设计课堂教学,你打算为这堂课设计一则)怎样的课堂导入语?(5 分)18.下面这篇文章是一个四年级学生所写的日记,请仔细阅读这篇习作,然后完 成后面的题目。(14 分)今天是个阳光灿烂的一天,这一天即将迎来的是期末考试和春节。昨我们考了科学和英语,今天考语文和数学,其实,只要不紧张正常发挥就 一定能考好的,你别说我不还真觉得这张试卷和平常做得卷试差不多,也不是很 难。还有,自己要给自己加油,也要自信,如果,你没了自信,就会考不好,如 果你有自信,就会考好。如果,你仔细的话一定会发现这两个字“检查”。今天 考试,我就用到了这两个字,我细心的检查发现了许多写错的地方,比如:每年 迅期,山洪爆发,溪水猛张。叫我们从这句话里找出三个错别字,改过来,把正 确的写在三个空格里,我写了“讯” “暴”和“涨”,可我在检查时发现了,不是 通讯的讯,于是我就改成了三点水的讯——汛。⑴写一篇短文,对这篇习作进行比较全面的评析。(10 分)

⑵为这篇习作拟写一则简短的作文评语。分)(4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1.D(“宁肯”的“宁”应读 nìng)2.C(另三项中分别有别字“度” “在” “拂” 3.)4.C(应是“高屋建瓴”)5.D 6.B

二、7.⑴少壮不努力 老大徒伤悲;⑵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 8.北 京语音 北方话 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 9.交际工具;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答对 1 空给 1 分,答错不扣分)

三、10.⑴用了拟人。这样修饰后把高粱和稻子写得亲切可爱。⑵用了夸张。这 样修饰后把茉莉花的香写得很有威力。(答出修辞与作用各 1 分)11.①从客观方 面说来,造成祥子悲剧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把人变成鬼的旧社会的逼迫; 二是车厂主女儿虎妞的诱骗。②主观方面的因素,一是祥子与生俱来的小农意识、狭隘的眼光,尤其是他的个人奋斗的思想,是造成他悲剧主观因素中最根本的一 点;其次是祥子个人性格上心理上的弱点。(答对一点给 3 分,共 6 分,意思对 即可)12.①口语交际能力是《语文课程标准》规定要求学生养成的四个方面的 基本能力之一。②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贯穿义务教育四个学段的始终。③要引导 学生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 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④评价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应重视考察学生的参 与意识和情意态度。评价必须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让学生承担有实际意义 的交际任务,以反映学生真实的口语交际水平。(答对一点给 2 分,满分 6 分,意思对即可。)

四、13.1.(1)“决然”,写出了女儿危难关头父亲毫不犹豫、奋不顾身的牺牲 精神。“轻轻”(2),写出了他担心女儿被弄醒的细心和谨慎。(答出关键词给 1 分,分析鉴赏到位即分别答出“毫不犹豫” “奋不顾身” “细心” “谨慎”意思的 给 2 分)2.前一句交代故事背景,并通过描写渲染宁静温馨的气氛。分)后一句在介(2 绍女儿的曲折遭遇和父亲的无私奉献后再写这句话,既渲染了宁静温馨美好的气 氛,也表现了这份温馨美好的来之不易,突出了父爱的伟大。分)14.①口(2 语化特征;②情景单纯;③ 夸张手法;④诙谐色彩(答出一点给 2 分,满分 8 分,意思对即可)15.1.设置悬念,吸引童心;2.展示了神秘瑰丽的海底景象; 3.景物描写形象生动;4.语言规范优美,语气亲切平易。(答出一点给 3 分,答 出 3 点给满分 10 分,意思对即可)

五、16.这两位教师在实施古诗教学时,只是着眼于古诗语言“含义”的把握,而未能将着眼点放在诗歌“含意”(意蕴)的品味上,这样的诗歌作品教学在内 容上与语言教学没什么差别,所谓的“文学欣赏”根本无从说起。(共 10 分,虽 非答题要点中的内容,但合情合理,也酌情给分)

篇3:浙江教师招聘考试中学政治考试说明

一、《说明》的依据与要求

《说明》依据《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 (实验) 》并参考《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指导意见》, 在《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基础上确定了考试的内容与要求。这表明命题将充分体现普通高中新课程的理念, 反映政治学科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做到紧密联系实际, 贴近学生生活, 富有时代气息。坚持知识考查、能力考查与情感、态度、价值观考查的有机统一。而且, 在遵循国家统一考试要求的同时, 适当体现浙江地方特色。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从《说明》提供的样卷可以看出, 2009年浙江高考文科综合政治卷, 仍然采用政治、历史、地理文科综合的方式, 考试方式、考试时间、试题分值、试卷的结构与试题难度保持相对稳定。政治科具体见下表:

从上表统计看出, 与以往不同的是, 《说明》用“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样卷”取代以往的“题型示例”, 样卷不仅可以说明试题类型, 而且对试卷中的题量、分值以及考试内容比例等也作出了说明。样卷试题也不再是出自以往高考试卷的陈题, 而是自主编制的新题。

文科综合试卷分为Ⅰ、Ⅱ两卷, 两卷中政治学科满分为100分。第Ⅰ卷题型为单项选择题, 政治学科12题共计48分;第Ⅱ卷为非选择题 (综合题) , 两个大综合题下设置的5个小题, 共计52分。其中各模块分值的比重为:《经济生活》占30分, 《生活与哲学》占26分, 《政治生活》占14分, 《文化生活》占16分, 《国家与国际组织》占14分。难度总体在0.5~0.65之间。

从样卷中还可以看出, 试卷的信息呈现方式为名人名言、引文、图表、“注”等。第Ⅰ卷同一个选择题不作模块间内容交叉, 组合选择题采取两两组合和三三组合。第Ⅱ卷综合题只涉及本学科的内容, 没有出现与历史、地理跨学科综合试题。综合题中的小题之间存在模块综合, 小题内没有出现模块间交叉, 但是模块内的综合程度较高。比如第40题的 (1) (2) 和第41题的 (1) , 都体现了模块内的知识综合。

三、考核目标与要求

从对《说明》“能力考核要求”的剖析我们发现, 根据学生答题的思维过程, 把考核目标分为“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四个层级, 在每一个层级的考核目标中, 又分别分解为三个不同层次和水平的要求, 从而将政治学科能力考核的要求进一步具体化、可操作化, 更加突出了政治学科的学习价值和意义。这是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和全面发展的评价导向和能力素质本位价值观的体现。

与以往的区别是:《说明》将第四个层级的目标“论证和探讨问题”改变为“论证和探究问题”, 并且对四个层级下三个不同层次和水平的内容都进行了较大调整。纵观能力考核的目标与要求, 我们可以划出两个大的能力等次 (见下图) 。

第一个等次主要是认识、阐释与评价能力, 第二个等次突出要求学生能够根据有关信息, 发现或者提出体现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的问题以及综合使用题目提供的信息、课堂学习或自主学习获得的知识、方法, 提出比较必要的论据, 论证和探究问题, 得出合理的结论。这些变化体现了新课标三维目标的价值理念, 表明了新课程对学生研究性、探究性学习方式的要求, 反映了时代对培养创新人才的要求。

能力目标与要求的考核离不开创设新情境和问题的设置。从能力目标的具体要求可以看出, “获取和解读信息”不仅仅是指定模块的内容, 还包括重大时事信息。尤其是“调动和运用知识”也包括自主学习过程中获得的重大时事和相关信息。这表明教科书不再是情境创设与答案设置的唯一资源, 无论是提供的背景材料还是答案的设置都可能包括学生的经验和特定情景的探究生成或重大时事信息。这些在近年高考试题命制中已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四、考试范围与内容

《说明》规定考试内容包括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四个必修模块, 选修IA国家和国际组织以及时事政治。其中, 经济生活约占30%、政治生活约占15%、文化生活约占15%、生活与哲学约占25%、国家和国际组织约占15%, 时事政治不独立出题。与以前相比, 现有考试范围也扩大了, 考试内容适应了新课程标准对教学内容要求的新变化, 特别是增加了文化模块和选修部分。

《说明》规定的知识点, “经济生活”共有12个知识点, 每一个大知识点分别对应教材12课的内容。“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以及选修IA“国家和国际组织”分别有4个大知识点, 对应课标或教材的四个单元主题。大知识点下有多少不等的小知识点, 小知识点分别对应教材的“框”或“目”或对教材“目”下主要知识的整合。从规定的知识范围可以看出, 在具体知识点的拟订中尊重了考生所学的教材以及遵循减负的原则, 对教材原有的知识点进行了必要的删减, 尤其是在《国家与国际组织》以及选考《生活中的法律常识》和《经济学常识》中删减幅度较大。

五、备考策略及建议

1. 心中有《说明》, 做到“知己知彼”

《说明》是试卷取材、立意、问题与答案设置的重要依据。复习中首先要研读好考试说明, 对“目标与要求”“考试内容”以及样卷中“考试形式”“试卷结构与题型结构”“内容比例”“试卷难度”等有全面和深刻的理解。特别是考试目标与要求, 需要认真学习和分析, 运用有效方法逐条予以落实, 真正做到“知己知彼”, 心中有数, 在此基础上系统地安排自己的复习进度, 较均衡地利用时间, 并选择好复习用书, 找准训练用题, 以提高复习备考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 以课标为根本, 把握复习着力点

为了与《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 (实验) 》吻合, 《说明》在表述上分为“考核目标、要求”和“考试内容“两部分, 实质上对应的就是新课程标准的“技能、过程与方法”和“知识”两部分。命题注重考查考生的学科素养和学习能力, 即考生对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 备考复习时要注意在理解、贯通知识点的基础上重在运用, 应有针对性地进行知识迁移与能力训练。

3. 构建“知识树”, 夯实学科基础

能力与素质离不开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从近年来的高考试题来看, 题目主要是根据现实生活问题与考查能力的需要盘活教材, 突出模块内与模块间知识的整合。所以, 新课程改革以后的高考不是不要基础知识, 也不是不要知识体系, 而是更加提高了对基础知识的的理解与运用的要求, 提高了基础知识在综合运用中的作用。这就要求在复习备考中要在认真研究、全面掌握《说明》所列考点, 注意知识点的呈现方式以及知识点的上下位关系的基础上, 对基础知识要做到点点清、点点明、点点通、点点准, 真正将基础知识落实到位。考生应在老师的指导下构建自己的知识网络体系, 并在此过程中训练获取和处理信息等的能力和针对问题调动自己知识储备的能力。同时, 由于2009年考生所学的教材是2006年版的, 贯彻的是党的十六大精神, 在复习过程中应根据有关通知的要求, 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

4. 训练高考真题, 提高应试能力

从《说明》的思路来看, 2009年高考“坚持以问题立意、素质本位、稳中求新、体现人文”的特点和走向基本不变。以前的高考试题尤其是新课程实验区的高考题对我们是很有参考价值的。但在运用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根据新教材与时事的变化对其进行适当改造。要多花一些时间思考研究试题是如何考核描述和阐释事物以及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对于提高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和技巧, 复习中必须重视教材上的探究活动以及每一个单元的综合探究。对做过的一些研究性学习的方式、方法也要给予一定的总结和归纳, 注意过程的探究性和答案的开放性。

5. 关注重大时事, 把握时代主题

试题以重大现实生活问题立意, 就离不开问题情景与时事热点。国内外的热点问题较多, 我们必须对问题进行筛选、冷静处理。要紧紧围绕党和国家现阶段连续性、稳定性的重大方针政策和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 突出党和国家在现阶段的意志以及社会生活重大主题, 关注当今人类生存与发展的主题, 关注人与社会的矛盾、人与自然的矛盾。同时生活化主题的选取也会适当关照学生自己的生活, 坚持社会价值与个体价值的统一, 以体现以学生为本的课程理念。

综合分析近年高考涉及的时事热点, 具有以下几个趋势, 值得我们借鉴。

第一, 坚持“以我为主”, 着眼于我国的实际问题。从近几年的高考试卷来看, 越来越偏重于对国内热点问题的考查, 特别是国内一些持续性的热点, 而对国际热点考查较少。但这并不是说, 国际热点就不要关注, 而是要看国际热点与我国的相关度。

第二, 关注党和政府工作的重点, 把握时代的主题。突出思想政治的教育性, 体现国家主导的意识形态是政治科高考突出的特点。同时,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也是知识、能力、价值观相统一取向的内在要求。所以, 政治高考绝不回避党和政府在本年度的工作重点及其相关热点问题。比如, 科学发展是我们的主题。此外, 我们也应当关注本年度浙江人民生活中的重点问题。

第三, 了解社会生活的长效热点, 把握时代脉搏。为减轻负担, 避免死记硬背, 命题中一般会采取以情景再现的方式直接或间接地呈现近年来延续的热点问题。比如,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三农”问题、食品安全、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构建和谐社会、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增长、加强宏观调控、优化调整结构、扩大内需、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依法治国、关注民生、扩大人民参与社会管理、改进党的领导和执政方式、维护国家统一与国家主权、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等, 依然是我们必须关注的问题。

篇4:浙江教师招聘考试中学政治考试说明

一、破译考试说明密码

将浙江省2012年考试说明与2011年考试说明仔细对照可以发现:2012年高考文科综合政治部分在试卷结构和题型上基本没有变化,在考核目标和要求上也与往年基本相同,但在考试范围上做了一些调整。具体的变化有:

1 共删除了6个考点:①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②世界贸易组织;③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我国的影响;④国际组织;⑤联合国;⑥哲学与时代精神。

2 共增加了9个考点: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②中国与国际组织;③联合国宪章倡导的国际关系基本原则;④联合国主要机构;⑤联合国的作用;⑥中国与联合国;⑦世贸组织及其宗旨;⑧世贸组织的基本原则和职能;⑨中国与世贸组织。

3 调整和改写了约18个考点(略)。调整和改写的内容主要集中在《经济生活》、《生活与哲学》、《国家与国际组织》中,《政治生活》与《文化生活》没有变动。

说明:调整和改写后的考点文字表达更加简洁,意思表达相对准确,且根据教考一致的原则,在表述上与本届考生所学的教学内容一致。

二、备考策略

1 全面梳理考点,提高复习的全面性。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其选拔的功能一直不变,对学生的知识考核要求较高且全面。为此,在高考复习中,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全面梳理考点,防止在知識构建过程中出现盲点和漏洞,以提高复习的全面性。

首先,要求学生按照考试大纲规定的考试范围,复习所有的考点,不能挑挑拣拣,防止出现知识死角。其次,要求学生全方位、多角度地复习每个考点,包括含义、性质、地位、作用(或意义)、途径(或措施),以及每个考点与一些相似、相关知识点的区别和联系。再次,要求学生认识每一个知识点在学科中的位置及其与其他知识点的关系,做到心中有一个完整的知识网络,使基础知识系统化、网络化,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2 整合主干考点,提高复习的有效性。高考命题的主干性原则,要求学生在复习中把握命题规律,突出主干知识,善于构建主干知识网络,切实提高复习的有效性。

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学科指导意见,结合教材中的重难点,并根据与时代发展趋势相结合的社会热点、时代特征,关注社会生产和科技发展的状况、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围绕学生关注的社会生活和经验确定复习的主干知识。其次,教师应引导学生围绕确定的主干知识,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三个层面构建主干知识网络,使零碎的知识系统化、混乱的思维条理化。最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围绕某个时政热点尝试构建专题的知识体系,大胆整合各主干知识要点,运用所储备的主干知识多层次、多角度地分析时政热点,做到分析全面透彻,力求综观全局、高屋建瓴。

3 关注变动考点,提高复习的前瞻性。根据稳中求变的高考命题指导思想,稳定是相对的,变化是永恒的,而且每年考试说明所涉及的一些变化都会反映到当年的高考试题中来。如浙江省2011年考试说明的《生活与哲学》中“(三)思维方法与创新意识”部分作了较大变动,突出了对辩证否定观内容的考核。而2011年高考浙江文综卷第40题的第(2)小题就考了辩证否定观的内容。

篇5:浙江教师招聘考试中学政治考试说明

[ 作者:浙江省教育考试网

来源:浙江省教育考试网

点击数:5434

更新时间:2009/5/22 ]

【调整字体:

I.考试性质

浙江省教师招聘考试是为全省教育行政部门招聘教师而进行的选拔性考试, 其目的是为教育行政部门录用教师提供智育方面的参考。各地根据考生的考试成绩,结合面试情况,按已确定的招聘计划,从教师应有的素质、文化水平、教育技能等方面进行全面考核,择优录取。因此,全省教师招聘考试应当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II.考试目标与能力要求

一、中学信息技术教师招聘考试的目标

1.考查考生对于中学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的掌握与应用情况。

2.考查考生在大学学习期间与中学信息技术教学相关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

3.考查考生对于中学信息技术课程知识与教学技能掌握与应用情况。

二、中学信息技术教师招聘考试的能力要求

1.中学信息技术基础教学内容在《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必修课程部分规定的知识范围内,测试考生的基本信息素养及应用能力。

2.高等教育对应于中学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五个选修模块。具体课程有:程序设计与数据结构、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数据库原理及应用、人工智能,比较全面测试考生的信息技术知识、操作技能及综合运用能力。

3.课程与教学内容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所阐明的及“中学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论”中共通的知识范围内。

III.考试内容

中学信息技术教师招聘考试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中信息技术基础及选修模块以及高等院校程序设计、数据结构、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数据库原理及应用、人工智能等课程的要求和中学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论的一般要求,并考虑中学信息技术教学实际而确定的。

一、中学信息技术基础

(一)信息与信息技术

理解和掌握信息与信息技术的有关概念。

1.信息概念和特征的识记和理解

2.二进制代码的特征,字符编码、汉字编码、交换码、处理码和字形码等概念的识记和理解

3.二进制、十进制、十六进制之间的换算

4.声音数字化,图像和视频数字化的理解和应用

5.理解信息技术的概念

6.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

(古代、近代、现代信息技术的特点,量子计算机、生物计算机、网络计算、机器人、数字地球和智能化社区、因特网2和下一代因特网、虚拟现实等概念)

7.了解光导纤维的工作原理

(二)信息的来源与获取

理解和掌握信息获取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

1.了解信息来源的多样性

2.理解信息获取方法的多样性

3.万维网的概念,网址的组成,超文本标记语言(HTML)和超链接的概念等的识记和理解

4.主题目录检索、搜索引擎、元搜索引擎等概念的理解和应用

5.了解因特网信息资源评价的主要方式

6.识记和理解因特网信息资源评价的基本内容

7.识记和理解CARS的各个指标

(三)信息的加工

能用字处理、表处理、声音处理、图像处理、视频处理等软件加工处理信息。

1.了解计算机的基本功能和基本特征

2.理解计算机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

3.了解字处理软件WPS,表处理软件Lotus1-2-3和Corel Quattro Pro的基本功能

4.熟练掌握Microsoft Word、Microsoft Excel和Microsoft PowerPoint

5.识记和理解分辨率、位图、矢量图、颜色、图形、图像等概念

6.理解和掌握BMP、TIF、GIF、JPG等文件格式的特点

7.熟悉CorelDRAW的基本操作方法

8.熟练掌握Adobe Photoshop

9.掌握图像编辑加工的基本方法

10.掌握声音和视频处理的基本方法

11.掌握媒体播放器软件MusicMatch Jukebox和RealOne的使用方法

12.掌握视频处理软件Adobe Premiere的使用方法

13.理解信息压缩的概念及其原理

14.理解算法的概念,掌握算法的流程图表示的方法

15.理解语音识别、文字识别、机器翻译和自然语言处理的概念

16.掌握OCR软件的使用方法

(四)信息的管理

理解数字管理的基本概念,能用Microsoft Access管理数据。

1.了解信息资源管理的内涵和影响信息资源管理的三个领域

2.了解网上常见的数据管理系统

3.理解信息资源管理的三个阶段

4.识记和理解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和应用程序等概念及其关系

5.能用Microsoft Access进行数据管理

(五)信息的表达与交流

了解信息表达的各种交流方式,能用电子邮件、QQ、博客等工具表达和交流信息。

1.了解信息表达的各种常用方式

2.理解电子邮件收发的工作原理和电子邮箱地址的组成

3.掌握电子邮箱申请、电子邮件收发的方法

4.掌握电子公告板和在线游戏的使用方法

5.能用QQ和博客等信息交流工具表达和交流信息 六)网页的设计与制作

了解网站的基本结构,能设计和制作网站。

1.了解万维网的基本结构,理解网页的基本作用

2.掌握网页元素和网页构件的使用方法

3.掌握网站策划和设计的基本过程

4.能用Microsoft FrontPage和Dreamweaver设计和制作网站

(七)信息技术与社会

了解网站的基本结构,能设计和制作网站。

1.了解数字化生活在各种体现方式

2.了解信息技术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3.了解病毒和黑客的危害,理解防火墙的概念

4.识记和理解病毒的特征

5.能用杀毒软件防治病毒

6.遵守网络使用规范,能识别和抵制不良信息

二、中学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论的内容

(一)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基础知识

1.信息技术课程基础知识

(1)信息技术课程性质、理念

(2)信息技术课程目标

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总目标;中学各学段信息技术课程目标

(4)信息技术课程评价

信息技术课程评价的总原则;信息获取、加工与处理、表达与交流、信息伦理等不同教学内容的不同评价方式。

(5)信息技术新课程改革

综合性学习、校本课程、课程资源开发以及信息技术其他方面的新思路。

2.信息技术教学基础知识

(1)信息技术教学的特点和教学原则

(2)信息技术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任务驱动教学法、基于问题的学习、WebQuest 教学法、范例教学法的特点及其功能。

(3)信息技术教学评价

信息技术教学评价的种类、特点与功能:总结性评价;形成性评价;诊断性评价

信息技术试题的命制:效度、信度、难度与区分度

(二)信息技术教学基本能力

1.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设计与运作能力:

能根据所提供的教学文本、教学任务进行书面设计,或者对有关教学案例进行评析。

(1)确立教学目标:确立合理的教学目标并规范地加以表述

(2)确定教学内容:解读教学文本;确定教学重点与难点

(3)选择教学方法:选用合适的教学方法;选用合适的教学媒体

(4)构建教学过程:设计课堂导入语;设计课堂结束语;设计教学活动;设计课堂教学提问;课堂偶发事件的处理;设计课堂作业

(5)教学媒体的选用:板书设计;课件的设计与应用;网络应用

2.信息技术教学指导与评价能力

(1)练习与测试题的设计与命制

(2)练习与测试的质量评价与分析

(3)练习与测试题的讲评与分析

对学生习题解答的批改与评语拟写;对知识与能力存在缺陷的学生进行有效纠正、指导

(4)课外指导

课外兴趣小组指导;研究性学习指导;信息技术知识竞赛指导

三、中学信息技术选修模块及大学相关内容

(一)程序设计与数据结构初步

1.掌握VB程序设计语言及基本操作

2.熟练掌握几个基本算法:求和、最大(小)、排序、二分查找、迭代、冒泡排序、选择排序;理解枚举、解析算法的含义;理解递归的编程思想并能编写简单的递归程序

3.了解数据结构的基本思想方法。了解算法与数据结构的关系

4.了解线性表、树、图的基本概念;了解栈、队列的特点

5.了解树的遍历与回溯法;了解二叉树

6.了解图的遍历、深度优先搜索与广度优先搜索

(二)多媒体技术基础

1.理解多媒体计算机的关键技术和多媒体的基本概念

2.掌握各种媒体的基本特性、数据格式、转换方法和应用特点

3.了解多媒体计算机硬件及软件系统结构;掌握常用多媒体设备的安装和使用

4.了解多媒体数据压缩编码技术;理解量化和编码的方法;了解常用的多媒体数据压缩编码的国际标准

5.熟练掌握声音、图像、动画和视频等各类多媒体软件对媒体素材的加工和处理

6.掌握Authorware多媒体著作工具对各种媒体进行整合;掌握多媒体应用系统的界面设计、交互设计和作品发布过程

(三)网络技术基础

1.了解网络的产生与发展、网络的组成、网络体系结构及协议、网络性能的评价指标

2.了解数据通信概念、信道及特性、数据传输、信道复用、数据交换、差错控制、局域网的概念、以太网、高速以太网、局域网互联、广域网基本概念、分组转发技术

3.了解常见网络连接设备(网卡、Modem、集线器与交换机、路由器);了解网线制作方法

4.了解TCP/IP协议;了解IP地址(地址格式与分类,子网与掩码IPv4与IPv6);了解UDP、TCP

5.了解几个TCP/IP应用层协议: HTTP协议、FTP协议、SMTP协议、DNS协议、Telnet协议等;理解DNS、电子邮件系统、文件传输、远程登录、万维网基本原理及应用;了解网络应用模式(终端/主机、客户机/服务器、浏览器/服务器)

6.了解动态网页的概念与简单制作;掌握网站规划与设计,了解网站发布与维护

7.了解几个常用的网络安全技术:病毒防治、防火墙、加密、数字签名与数字认证;认识网络文明道德的重要性

(四)数据管理技术

1.掌握数据库的基本概念(数据和数据库、数据库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表、字段与记录、数据模型);了解ER数据模型

2.了解关系数据库模型与规范化;了解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

3.熟练掌握Access数据库的基本概念与基本操作:表、查询、窗体、报表、字段及其属性、记录、主键、表与表之间的关系、创建数据表的结构、编辑数据表记录、数据表的导入与导出、记录排序与筛选

4.熟练掌握数据库查询的概念;掌握使用向导或设计视图创建Access数据库的查询。了解SQL语言及几个简单SQL查询语句

5.了解Access数据库的窗体与报表的概念及基本设计方法

(五)人工智能初步

1.描述人工智能的概念与基本特点;了解人工智能的发展历程;体验人工智能的若干典型应用,了解人工智能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2.了解知识和知识表示的概念和作用;掌握知识的分类;掌握常用的知识表示方法的特点和适用场合

3.了解专家系统的概念、组成和应用领域;了解专家系统的推理和解释机制;了解专家系统的开发工具和开发过程,使用专家系统外壳开发简单的专家系统

4.了解人工智能语言的特征和典型语言;了解一种人工智能语言的基本数据结构和程序结构,掌握相关概念;初步学会使用该语言设计程序求解简单问题

5.了解搜索的概念和分类,掌握盲目搜索和启发式搜索技术的基本原理,了解搜索技术在博弈问题中的应用

Ⅳ.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

一、考试形式

闭卷,笔试。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限定用时150分钟。

二、试题类型

选择题、填空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综合应用题等。

三、试卷内容与分值比例

1.中学信息技术基础内容约1/3

2.信息技术选修模块与大学内容约1/3

3.中学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论内容约1/3

Ⅰ.主要教学参考书目和期刊

(一)参考书

1、《教学设计》(修订版),乌美娜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2、《教学系统设计》何克抗等编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10月,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教育技术专业主干课程系列教材系列之一

3、加涅(美)教学设计的原理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

4、李龙教学过程设计内蒙古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2001

5、皮连生教学设计-----心理学的理论与技术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

6、章伟民教学设计基础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1998

7、孙可平现代教学设计纲要西安山西人民出版社1998

8、陶增乐主编,信息技术基础,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7

9、陶增乐主编,算法与程序设计,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5

10、陶增乐主编,多媒体技术应用,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7

11、陶增乐主编,网络技术应用,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

12、陶增乐主编,数据管理技术,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

13、钟玉琢等主编,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基础及应用,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14、胡晓峰等主编,多媒体技术教程(修订版),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5

(二)期刊

1、《电化教育研究》

篇6:浙江教师招聘考试中学政治考试说明

1、什么是公民?什么是公民的人身权利?

(1)①公民是指具有一国国籍的人。(国籍是一个人属于某个国家的一种法律上的身份)②我国宪法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③因此,只要具有中国国籍,不论年龄、性别、职业、民族和种族、政治倾向等,都是中国公民。

(2)公民的人身权利包括人身自由权、人格尊严不受侵犯、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等内容。它是公民最基本的权利,是公民享有其他一切权利的先决条件。

2、什么是公民的人身自由权利?

公民的人身自由权利是指公民的人身由自己支配和控制,非经法定程序不受逮捕、拘禁、搜查和侵犯的权利。

3、我国法律对公民人身自由权利的规定: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①公民的生命健康权不受非法侵犯。生命健康权由生命权和健康权两部分组成。对每个人来说,生命和健康都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法律规定,公民享有生命健康权,不容他人侵犯。伤害他人的生命,要承担法律责任。伤害他人的健康,包括伤害公民的肌肤、器官、机能等,也都为法律所不容,要受到法律的制裁。生命健康权是公民最根本的人身权,保护公民生命健康权是国家法律的重要任务之一。

②公民的身体不受非法搜查。我国宪法规定,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体。非法搜查公民的身体是侵犯革命人身权利的行为。因此,搜查必须由执法机关严格按照法律程序进行。

③公民不受非法逮捕和拘禁。我国宪法规定,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

4、什么是人格尊严?

人格尊严是指公民的名誉和公民作为一个人应当受到他人最起码的尊重的权利。

5、人格尊严的内容。

①肖像权:侵权行为,未经本人同意,其他任何人以营利为目的、丑化、损毁、或者进行人身攻击。

更多信息关注内蒙古人事考试信息网

上一篇:2024年三年级健康教育计划下一篇:民歌的鸟儿 童话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