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系统死机的14个问题

2024-05-02

分析系统死机的14个问题(共7篇)

篇1:分析系统死机的14个问题

这篇文章概括了一些常见的死机故障,添加了一些说明,希望能对大家平时所常见到的电脑故障有所帮助。

第一种 系统问题

操作系统对于整个电脑使用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而系统问题导致出现的蓝屏,一般是系统文件损坏,或者是启动文件被破坏。如果是系统文件损坏,可以找到这个文件来复制到系统里,还可以使用系统自带的命令修复,或者是使用命令控制台来恢复。具体的恢复步骤可以到本书的系统文件丢失故障分析里找到更详细的说明。

第二种 软件问题

使用次数最频繁的就是应用软件,应用软件也存在一个制作问题,也是使用工具软件制作出来的。在人为制作过程中,难免出现很多漏洞或者错误。比如游戏,在进入和游戏中,退出的时候,就很容易出现死机,因为游戏本身也是在使用内存调用的方式运行。在调用的时候,可能会因为运算错误或者程序本身编写错误,造成死机。而这样的情况,也只有重新安装软件或者安装软件相应的补丁。

第三种 软件病毒残留文件

软件在卸载的时候,以及病毒被删除或者杀掉的时候,会残留一些文件,比如历史文件、dll等文件,而这些文件可能还会残留在系统的注册文件里,使用的时候就相当于正常使用一样,但是这些程序以及病毒已经没有了,所以,系统在调用的时候,无法找到程序,可能会形成一个死循环,造成死机。软件和病毒残留文件也可能造成死机,所以在卸载以及杀毒的时候,需要注意是否留下临时文件、历史文件以及文件里没有删除的文件,都需要删除。

第四种 软件不兼容

有些软件,可能是因为和其他软件产生了冲突。比如杀毒软件,由杀毒机制的不同,在使用系统权限的时候可能会产生冲突,或者是其他的软件也是如此。所以这类文件错误的解决方法是卸载后重新安装或者直接删除。

第五种 缓存设置不合理

缓冲就是把硬盘上的内容调用到缓存区里,以加快速度访问。设置了可以存放数据的容量,如果设置不当,就很可能造成死机。所以如果出现问题的话,只要设置为默认或者设置正确就可以了。

第六种 系统资源匮乏

系统资源,整体来说是整个电脑的硬件资源,但是其中最重要的是内存了,内存是系统硬件中非常重要部件,主要负责系统运行时候的数据存储,所以如果设置不当的话,就会造成数据丢失等错误,或者是死机。如果出现这样的情况,那么先检查是否有占用内存很多的不正常的进程文件,关闭一些不常用的软件。

第七种 病毒、木马

病毒和木马,其实也是电脑程序,只是工作的原理和工作目标不一样而已。所以,病毒和木马运行的时候,恶意的使用系统资源或者破坏系统文件,对电脑资源以及系统文件造成破坏。如果发现这种情况,请马上升级杀毒软件或者使用病毒专杀工具。另外,平时要注意打开病毒的实时监控以即时保护操作系统。

第八种 硬件过热

电脑硬件其实也是印刷电路板等电子设备组成的,所以在用电的时候,会进行迁移,产生热。因此电脑的散热也很重要。如果不注意散热,就可能导致硬件产品烧坏或者烧毁。硬件过热的话,需要先从机箱着手检查,然后再从cpu等设备开始检查,一一排除分析,如果找到的话,可以更换散热风扇或者加润滑油等,使其能够正常工作。

第九种 硬盘

硬盘是电脑存储数据的重要硬件。电脑在运行的时候,对于硬盘的访问是很频繁的。而硬盘,分为电子部分和机械部分,一般情况下机械部分只有电机出现错误,而电子部分,最重要的存储区域,在读取和写入的过程中,硬盘都以高速运行着,若意外断电,则可能出现错误,甚至对硬盘盘面造成损害。所以,如果硬盘出现坏道或者是硬盘碎片太多的时候,应首先使用磁盘检测工具检测,若判断为硬盘存在坏道,可以在检测以后再使用坏道检测工具检测,以提前发现,尽早处理。

第十种 硬件质量

硬件的质量和电子产品的质量一样,如果制作工艺不精良,改装技术不好等,就无法使硬件正常工作。比如电源,如果供电不稳定,也可能造成死机的情况。所以在选购电脑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硬件的质量。

第十一种 硬件超频

硬件是以一定的固定频率固定工作的,而有一部分用户为了寻求更高的速度,在现有设备的默认基础上,提高功率或者提高频率,达到超频的目的。当然,如果一个配件超频的话,其他设备的频率也相跟着频率增加,可能会造成系统硬件的不稳定。

第十二种 硬件环境

硬件环境的范围很广泛,包括电脑内部温度、硬件工作温度、外部温度和放置电脑房间的温度湿度。虽然不一定要达到标准,但是也要符合基本的规定,不可以让电脑的硬件温度骤然下降或者上升,会影响电子寿命以及使用的。所以对于硬件环境,可以在平时多注意一些,不能太热,太潮,或者太冷,使电脑更安全的使用。

以上描述了系统死机的情况以及分析,那么,下面我们对系统死机的解决方法综合。

在软件方面,出现的问题,一般是文件丢失、损坏和冲突,或者是资源缺乏造成的,主要是文件方面的原因,也有系统资源方面的原因。所以,解决方法,要先从文件开始,如果文件丢失损坏,可以查找、复制,还有恢复。如果发生了冲突,就需要把其中一个先关闭或者卸载。如果是系统资源缺乏,那么就需要看是那些资源占用比较多,适当调节就可以了。软件的问题判断的时候,可以从错误类型上来判断,一般软件错误都是出现提示。

从硬件方面,如果出现问题,一般都是发热,超负荷工作以及质量和环境。如果出现这些故障,我们应该使用排除法,一点一点的排除故障,缩小故障范围,然后再判断、解决。解决方法一般为清理或者更换配件,判断方法一般都是靠眼睛和鼻子来检查,如通过观察,发现内存金手指有氧化现象,则应该使用橡皮来清除氧化层,硬件问题判断的时候,也是从错误类型上判断,如开机发现机箱报警,则可以通过声音来辨别其中某个硬件发生了故障。

第十三种 硬件超频

硬件是以一定的固定频率固定工作的,而有一部分用户为了寻求更高的速度,在现有设备的默认基础上,提高功率或者提高频率,达到超频的目的。当然,如果一个配件超频的话,其他设备的频率也相跟着频率增加,可能会造成系统硬件的不稳定。

第十四种 硬件环境

硬件环境的范围很广泛,包括电脑内部温度、硬件工作温度、外部温度和放置电脑房间的温度湿度。虽然不一定要达到标准,但是也要符合基本的规定,不可以让电脑的硬件温度骤然下降或者上升,会影响电子寿命以及使用的。所以对于硬件环境,可以在平时多注意一些,不能太热,太潮,或者太冷,使电脑更安全的使用。

以上描述了系统死机的情况以及分析,那么,下面我们对系统死机的解决方法综合。

在软件方面,出现的问题,一般是文件丢失、损坏和冲突,或者是资源缺乏造成的,主要是文件方面的原因,也有系统资源方面的原因。所以,解决方法,要先从文件开始,如果文件丢失损坏,可以查找、复制,还有恢复。如果发生了冲突,就需要把其中一个先关闭或者卸载。如果是系统资源缺乏,那么就需要看是那些资源占用比较多,适当调节就可以了。软件的问题判断的时候,可以从错误类型上来判断,一般软件错误都是出现提示。

从硬件方面,如果出现问题,一般都是发热,超负荷工作以及质量和环境。如果出现这些故障,我们应该使用排除法,一点一点的排除故障,缩小故障范围,然后再判断、解决。解决方法一般为清理或者更换配件,判断方法一般都是靠眼睛和鼻子来检查,如通过观察,发现内存金手指有氧化现象,则应该使用橡皮来清除氧化层,硬件问题判断的时候,也是从错误类型上判断,如开机发现机箱报警,则可以通过声音来辨别其中某个硬件发生了故障。

篇2:分析系统死机的14个问题

内存插槽引起系统死机故障的分析与处理

篇3:分析系统死机的14个问题

关键词:科技资源配置,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岭回归

2008年金融危机对我国外贸贸易造成重创,导致我国出口商品总额大幅度下滑,其中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下降幅度远远大于传统工业品。中国经济经过了30年的高速发展,自身已对调整产业结构、提升出口产品附加值提出了迫切要求。如何以金融危机为契机优化产业结构、转变外贸增长方式、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我们现阶段迫切需要解决重大的课题。高新技术产品资源消耗低、技术含量高、创汇能力强,具有明显的国际竞争力,因此研究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影响因素非常必要。

一、文献综述

国内外学者对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影响因素研究的文献很多,大多数是从技术创新和研发投入视角进行的研究。沈亚军、王宁(2006)以R&D、专利申请数、R&D人员占行业从业人员年均人数比重为技术创新代理变量,用回归分析方法得出技术创新对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起到了明显的促进作用。其中,贡献最为突出的是专利申请数。涂远芬、许统生(2009)以R&D投入强度和技术引进强度为技术创新代理变量,利用协整及方差分解的方法得出R&D投入强度对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贡献最大。杨波(2006)郭友群和郑承娟(2007)的研究都表明相对于其他科技资源,R&D投入对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具有较大促进和推动作用。余道先(2005)国内专利申请授权数为技术创新解释变量,对我国出口贸易额进行回归,结论表明本国的自主创新并没有对出口贸易产生显著的影响。从已有的文献来看,由于所选择的代理变量不同,研究所得结论也不尽一致。但已有的研究方法一般是从单一维度来探讨科技资源对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影响,或是基于科技资源的投入纬度,或基于科技资源产出的纬度。本文基于科技资源配置来研究其对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影响作用。

科技资源配置是指从科技资源投入和产出两个维度对科技资源配置进行综合评价。据科技部2001-2009年发布的科技进步统计监测综合评价结果显示:北京、上海、广东、辽宁、江苏、山东、陕西7省市的科技投入水平在全国始终排在前10位:天津、浙江、湖北、黑龙江、四川、福建、吉林7省市的科技投入水平至少有1年进入全国前10强;这14省市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我国科技资源投入的最高水平。这些省市也是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比较发达的地区,2001-2009年这14省市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占全国出口总额的比重均超过99%。因此本文以这14个省市为例,运用岭回归分析法研究科技资源配置对其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贡献程度。

二、实证分析过程

(一)变量选择与数据来源

本文以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作为被解释变量,科技资源配置为解释变量,通过多元回归模型来分析科技资源配置对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贡献程度。由于科技资源的配置主要包括科技资源投入和科技产出两个纬度,本文选取科技活动人员数X1和科技经费支出额X2两个投入指标:科技产出指标分别选择高新技术产业规模以上企业产值X3,反映一个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规模,高新技术产业规模以上企业增加值X4,反映一个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经济效率,发明申请授权量X5,反映一个地区的技术创新能力和水平。本文所有数据均来自《中国科技统计年鉴》(2001-2009)。因此本文利用2001-2008年8年间的数据作为样本数据。

(二)模型说明

对多变量影响的分析时往往采用回归分析法。回归方程中的参数一般使用普通最小二乘估计,但当解释变量之间存在多重共线性时,普通最小二乘方法失效,回归系数的符号可能出现错误,无法做出合理的经济解释。根据A.E.Hoerl(1970)提出的岭回归估计方法可知,当自变量间存在共线性,解释变量的相关矩阵行列式近似为零时,可采用岭回归估计。岭回归就是用(X'X+kI)代替正规方程中的X'X,有助于降低均方误差。设k>0,则称:

b(k)=(X'X+kI)-1X'Y

为β的岭估计,用岭回归估计建立的回归方程称为岭回归方程,其中k称为岭参数。当k=0时即为通常所说的最小二乘估计(OLS估计)。当k→∞时,b(k)→0,一般情况下,k取0到1之间的数值。其中,岭参数k值的确定是岭回归分析中的关键问题。在岭回归的实际应用中,k值主要采取以下方法确定:岭迹图法、方差膨胀因子法和控制残差平方和法等。目前尚没有一种确定k值的方法被证明为显著地优于其他方法,本文将利用岭迹图法和方差膨胀因子法两种方法结合起来确定k值,这两种方法是目前使用较多的方法。

(三)岭回归分析

由于本文选择的是多个解释变量,为了消除变量之间的多重共线性,本文用岭回归分析法估计建立模型的各个变量的系数。先用SAS9.0中的STANDARD过程将X1、X2、X3、X4、X5、Y进行标准化转换,转换后的标准化变量均数为0,标准差为1。在X自变量值已标准化为Z的前提下,当X'X为病态矩阵时,由于Z是通过X经线性变化而来的,因此z’z至少有一特征根近似为零。

利用SAS9.0进行岭回归,岭参数k的步长取0.01,由岭轨迹图得知,当k≥0.06时,各变量的岭轨开始趋于平稳。因此,本文选取岭参数k=0.06,而且当k=0.06时,各个回归系数的方差膨胀因子均小于10。岭回归方程的均方根误差(RMSE=0.541)虽然比普通最小二乘法回归方程均方根误差(RMSE=0.508)有所增大,但增加不大。岭回归方程的调整R2=0.74,F=64.87,P<0.0001,多元回归模型拟合优度良好,且通过显著性检验,由此得到标准化的岭回归方程为:

Y=-1.09E-16+0.132X1+0.148X2+0.271X3+0.508X4+0.015X5

三、实证结论及其解释

本文从投入和产出两个纬度分析了科技资源配置对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贡献,结果表明:选择的5个解释变量对被解释变量均有正向显著影响,它们的回归系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X4 (高技术产业规模以上企业增加值)、X3(高技术产业规模以上企业产值)、X2(科技经费支出额)、X1(科技活动人员数)、X5(发明专利)。其中每个变量对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贡献具体分析如下:

(一)科技活动人员的贡献率分析

科技活动人员数对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贡献率只有0.132。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京津沪粤等14个省市的科技人员投入的配置效率需要大大提高,应该进一步提高科技人员待遇,制订一套鼓励人才创新的激励机制,鼓励科技人员多出创新成果,出好创新成果,创造更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二)科技经费支出的贡献率分析

14省市的科技经费的投入对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贡献率不是太大,贡献率为0.148,即在其他变量保持不变的情况下,科技经费支出增加1个单位,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只增加0.148个单位,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这些地区的财力资源的配置效率不高,另外也表明我国科技经费的投入尚需加强,相对于发达国家来说,我国目前科技经费总投入总量不足。我国“十一五”规划中,计划到2010年研发占GDP的比重达到2%,但到2009年研发占GDP的比重为1.7%。而发达国家研发占GDP的比重一般在达到2.5%~2.8%。近年来企业科技投入逐年提高,但国家科技投入依然不足。

(三)高新技术产业化的贡献率分析

高技术产业规模以上企业产值和高技术产业规模以上企业增加值均属于高新技术产业化指标,由岭回归标准方程可知,这两个变量对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贡献是最大的,贡献率分别为0.508和0.271,表明科技资源只有转为生产力时,才能从根本上推动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一国或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载体是企业,科技资源产出只有在企业中实现产业化,转化为高新技术产品,形成生产规模,才能真正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实现高增长率,提升高新技术产品的科技含量,才能真正提升一国或地区高新技术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四)发明专利的贡献率分析

发明专利是反映科技资源直接产出的两大关键指标之一,也是最能体现一个地区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然而这14个省市的发明授权对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贡献率只有0.015。导致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由于地区科技资源配置不合理,科研机构与生产企业没有密切结合,导致发明成果停留在论文或报告形式,并没有形成生产力、实现产业化;二是我国发明专利申请集中的领域多为传统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如中药、非酒饮料、食品、中文输入法、污水处理、特种陶瓷等,高新技术产业领域的发明专利的数量较少,且相当一部分的专利是产品外观设计等,缺乏核心技术。

四、对策建议

本文通过科技资源配置对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贡献的实证分析,认为科技资源配置是提高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重要内容。与以往文献结论不同的是本文的实证结论表明,高技术产业规模以上企业产值是影响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首要因素。一个国家或地区要提高高新技术产品的科技含量,推动高新技术产品的快速增长,必须优化科技资源配置效率,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相关政府职能部门应采取优惠的财政、金融、科技政策和措施,科技资源配置适当向高新技术企业倾斜,引导和支持技术创新成果的转化和扩散,以高新技术开发区为依托,培育一批高新技术龙头企业,从而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和规模化的快速发展。

(二)推进高新技术企业与高校和科研机构加强合作。各级政府可以通过设立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基金的形式支持产、学、研形成科技创新战略联盟,建立“产学研”结合示范基地,提升高新技术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提升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出口竞争力。

(三)制订优先扶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战略,培育以高新技术企业为核心的技术研究与开发活动的主体,增强以高新技术产业为载体的科技产业转化能力,扩大高新技术产业规模及提升高新技术产业的经济效率。

(四)合理确定国家在科技投入中的比重,增强国家对科技资源优化配置的宏观调控能力。采取优惠政策和措施鼓励企业加大对原创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开发投入,实现科技资源优化配置。政府应搭建技术成果信息披露平台,为推动技术成果转化、提高技术市场成交做好相关信息服务工作。

参考文献

[1]沈亚军,王宁.技术创新对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竞争力的影响[J].企业经济,2006(5:)5-8

[2]涂远芬,王宁.技术创新对我国产品出口竞争力影响的实证研究[J].科技研究管理,2009(11):148-150

[3]杨波.中国R&D投入与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相关性分析[J].科学管理研究,2006(4):99-102.

[4]郭友群,郑承娟.研究与开发投入与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关系的实证分析[J].经济经纬,2007(6):38-40.

篇4:分析系统死机的14个问题

死机特征

通过对日本太洋DT-2000横向套色系统故障的长期跟踪调查和数据统计,笔者总结出了死机故障的3个特征。

1.无规律性

横向套色系统死机故障的出现与时间、季节和气候无关,有时出现在刚开机时,有时出现在长时间正常运行中;间隔时间或短或长;可能出现在10个印刷色组的任意一个,也可能在某些色组重复出现,表现出典型的无规律性。

2.显示黑屏与套印失控

横向套色系统死机时,印刷色组的套色液晶显示屏会出现黑屏,同时该系统与设备控制系统和主控台之间的通讯中断,控制按钮开关和主控台的调整开关对印刷色组的横向套色控制完全失效,无论按什么键都不能启动套色液晶显示屏,也无法实现对横向套色的正常调整。此时,横向套色完全失控,并向某一个方向跑动,导致横向套色误差较大,达不到产品质量要求,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3.关电重启才能恢复

横向套色系统死机后必须立刻停机并切断电源,待重新送电、重启后方可恢复正常生产。

死机原因分析及解决思路

经过与业内同行、套色系统供应商、高职院校教师和电气技术专家交流讨论后,大家一致认为日本太洋DT-2000横向套色系统属于典型的弱电控制系统,易受到凹印机及周边电气元件工作时的电磁波干扰。

当强电、弱电控制系统在同一台设备或同一生产车间内共同作业时,会产生较强的电磁波,如果电磁波干扰未得到妥当处理,则会成为系统和设备正常工作的障碍。例如变频器、烘箱温度自动调节开关等以晶闸管为核心的部件或UV固化装置的高频振荡电路,在工作时均会产生谐波干扰。技术人员在检测时发现,设备控制器与日本太洋DT-2000横向套色系统的触控器之间确实存在干扰信号,这可能是导致横向套色系统死机的真正原因。

针对横向套色系统死机的原因,笔者提出了两种解决思路,一种是从干扰源入手,减少电磁波干扰;另一种是增强该套色系统的抗电磁波干扰能力。在测试时,笔者发现干扰源存在不确定性,时有时无,时强时弱,很难彻底排查,即使查到干扰源,也无计可施,不可能让设备停止工作。因此,第一种解决思路不易实现,于是笔者便从第二种解决思路入手,对横向套色系统的抗干扰能力进行了改造。

改造措施

改造前,该横向套色系统已经具备的抗干扰基础为:①印刷单元的套色系统控制箱为金属外壳,对内部电路的屏蔽效果良好,箱体用铜线与凹印机机架连接;②已对软件进行升级,系统的抗干扰能力略有增强;③已把强弱电线槽分开,避免强电线路对弱电线路产生干扰。

为进一步增强横向套色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必须从该系统的结构设计出发,对电源、信号传输线路、内部结构和系统软件等部位采取综合改造,才能达到较好的效果。经过认真分析,笔者按照以下措施对横向套色系统进行了改造。

1.加强电源防护

电源是否稳定可靠对横向套色系统的正常运行影响较大。电源受到的干扰主要来自感性负载的投入与切断、电网的高次谐波等,可通过加装滤波器的方法解决(如图1所示),以消除电源受到的高频干扰和共模干扰。滤波器使用电容来分流有害的高频噪声,使进入控制器的有害噪声信号显著降低或衰减,从而达到抗干扰的作用。

2.加强每个印刷单元套色系统控制箱的防护

改造前,每个套色系统控制箱与其他电气部件合并接地,这种方式可能存在地线干扰。而通过将强地线与弱地线、数字地与模拟地等不同类型的电路单元单独接地(如图2a所示),可以避免相互干扰的电路共用地线。同时,在每个套色系统控制箱与印刷单元外壳之间加装绝缘板(如图2b所示),加强每个套色系统控制箱对电磁波的防护能力。

3.加强信号传输线路的防护

(1)升级通讯线和水晶头

如图3所示,将原本的通讯线更换为等级更高的工业通讯线,水晶头更换为带屏蔽功能的水晶头。工业通讯线和带屏蔽功能的水晶头抗干扰能力更强,使得信号传输过程中的衰减更少。

(2)触控器信号输入端加装电磁环

如图4所示,在触控器信号输入端加装电磁环,用增大磁阻的方式来抑制传导干扰,以降低非正常电磁波对信号输入端的影响。

4.改善各套色系统控制箱的工作环境

如图5所示,横向套色系统控制箱安装于印刷单元的外壳,再被防护罩统一罩住,如果横向套色系统控制箱或者印刷单元的外壳出现散热不良,可能会导致套色系统出现工作故障,通过加装散热风扇对横向套色系统控制箱进行散热,可保证系统正常运行。

改造后效果

横向套色系统的各项改造施工均符合规范要求,改造后的设备在长时间的运行和使用过程中,发生死机故障的频率极低,一年内少于2~3次,仅为原来故障率的2%左右,扣除横向套色系统自身工作稳定性的因素,可以认为横向套色系统的死机故障已得到基本解决。

改造后的横向套色系统保障了生产运行的连续性,降低了废品率,提高了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对改造前横向套色系统死机故障造成的纸张和成品浪费进行简单估算,改造后的设备每年可为企业减少十多万元的经济损失,同时还可减轻操作人员的工作压力。

本次研究是对日本太洋DT-2000横向套色系统原有结构设计缺陷采取改造措施,成本投入小,改造效果和经济效益较明显,存在同样问题的同行可参考借鉴。

篇5:分析系统死机的14个问题

这样做有以下几个优点:

●节省节目上载时间, 演播室节目可以在录制过程中同时传送到后期非编网。另外, 非编系统编辑好的节目素材也可通过网络送到硬盘录像机。可实现超实时节目传输, 也减少了录像带上载环节;

●相对于传统磁带录像机, 硬盘服务器可做到多通道同时记录播放, 平均每通道平摊成本较低;

●传统磁带录像机记录声音轨数较少, 一般只有四个声音通道, 记录环绕声等多通道音频时不方便。而硬盘录像服务器一般都支持八通道以上音频;

●硬盘录像服务器播放节目时, 节目选点方便快捷, 不像磁带录像机一样要线性寻点, 耗时较长;

●有些节目需要对多通道录制的素材制作集锦片段, 这是传统录像机无法完成的。

由于硬盘录像服务器具有这么多优点, 众多电视台都在演播室配备它们。但在实际应用时, 还有一些关键问题需要探讨。

一网络连接方式问题

为了实现演播室与后期非编网络之间节目文件交流, 则必须将两个系统通过网络连接起来。目前常用的网络连接方式有三种:握手方式、落地方式以及半自动方式。

1. 握手方式

握手方式是指硬盘录像服务器与非编系统之间通过web service等接口协议建立元数据级连接。握手方式示意图如图2所示。Web Services是为了便于不同应用软件之间进行应用服务的接口。它的主要目标是跨平台、跨软件的可互操作性, 它完全基于XML (可扩展标记语言) 、XSD (XMLSchema) 等独立于平台、独立于软件供应商的标准, 易于不同系统间数据交换。非编系统通过WSDL (Web Service的描述语言) 公布它的web service接口, 列出它对外服务的函数名称及输入、输出参数形式, 其他软件系统就可通过网络进行调用。例如:硬盘录像系统可以通过非编系统的web service接口向非编系统指定的用户管理空间导入素材文件, 就像节目编导手工操作一样, 实现了非编系统与硬盘录像系统的自动连接。这样一来, 硬盘服务器在录制节目的同时就可以将记录数据通过网络传输到后期非编网络内, 同时由于两个系统之间有协议上的支持, 后期非编系统会根据元数据对传入素材进行数据库管理, 将新传入素材加入指定编导管辖的工程目录中。节目开始录制一小会儿 (最快几秒钟) , 节目编导就可在非编系统上将刚录入节目拖到故事板进行编辑, 而且故事板的长度会随着节目的不断导入而增长。编辑完节目后, 还可将节目快速回传到硬盘录像系统进行回放, 两个系统之间连接非常紧密, 效率非常高。

2. 落地方式

如图3, 这种方式是指在硬盘服务器与后期非编系统之间设立共享区, 硬盘服务器在录入节目时, 将录入媒体文件传输到共享区, 后期节目编导看到文件后, 对节目素材进行手动导入。这种方式效率较低, 且由于共享区属于所有栏目, 故需要对共享区经常进行清理, 以免空间不足。

3. 半自动方式

这种方式介乎前两种方式之间, 它也需要在两个系统之间设立一个共享区, 硬盘服务器在录入节目时将录入媒体文件传输到共享区, 与此同时, 它还发送一个XML文件, XML文件中对媒体文件进行描述, 说明媒体文件内容、格式、长度以及在非编网内的编导目录。后期非编网公司开发一个接口软件, 读取XML文件, 根据描述文件做好自动导入工作, 做完后再对共享区文件进行清理。

在硬盘录像服务器与非编网络系统两家公司还未能做到紧密协调连接的情况下, 这种方式是对握手方式的替代方式, 另外, 如果演播室需要在多个后期网络上进行编辑, 这种方式就提供了较好的共享渠道。

二文件记录格式

在将硬盘录像系统与后期非编系统进行连接时, 一个非常麻烦的问题就是文件格式问题。文件格式包括两个概念:文件压缩编码格式;文件封装格式。

目前对于高清电视节目常使用的压缩编码格式有以下几种:DNxHD、HDCAM、DVCPRO HD、AVC-Intra、ProRes422。如表1所示。

按照EBU (欧广联) 高清编码评价报告中的建议, 如果使用帧内压缩编码技术, 则至少要采用100Mbps码率才能保证质量要求, 而如果使用MPEG-2长GOP编码技术, 则至少要采用50Mbps码率。

事实上, 我们通过泰克PQA对常用的几个压缩格式进行了测试, 测试结果也验证了EBU的建议。如表2, PQR值越小越好, 建议不大于20。

从测试结果来看, 这几种格式的质量都可达到标准。但我们建议录像系统的压缩格式采用与非编系统相同的压缩格式。这是因为文件压缩编码方式之间的转换比较复杂, 需要进行压缩格式解码及再编码过程, 所以文件格式转换的时间较长, 有时达到数倍于节目长度时间。另外, 在解码及编码环节容易出现错误, 且重复编解码对节目质量有一定影响。

节目文件的封装方式有MXF、MOV、AVI等, 文件封装格式也称多媒体容器 (Multimedia Container) , 它与MPEG-2、MP3这类编码格式不同, 它只是为多媒体编码提供了一个“外壳”, 也就是将所有的处理好的视频、音频都包装到一个文件容器内呈现给观众, 这个包装的过程就叫封装。不同的厂家都有自己的封装文件格式, 它们与编码类型没有必然联系, 不同的封装方式就好比是不同的盒子, 高清视频要用它装起来才能呈现给观众。

文件封装方式之间的转换相对简单一些, 只是文件封装内容的描述转换问题, 不存在重复编解码过程, 质量有保证。当前的非编网络公司及硬盘录像服务器公司各有自己的文件封装方式, 而很多电视台拥有多个品牌的后期非编系统, 要求所有系统都使用统一的文件封装方式可能有点困难。幸亏不同封装方式之间的转换效率较高, 所以不必太强求封装格式一样。但在文件封装方式方面, 建议硬盘录像系统尽量采用有时间码记录的单个文件 (即将视音频文件合在一起) 封装方式, 这样可以做到节目内容与实际录制时间精确对位, 方便编辑, 也对后期非编的声画对位带来很大方便。

三素材保存

硬盘录像服务器代替传统磁带录像机录制演播室节目虽然有很多优点, 但也带来了一个新的问题, 那就是节目资料素材的保存问题。

对于传统录像带录制的节目, 由于磁带成本相对低廉, 磁带录制节目后, 磁带就会保存起来作为资料带来管理。而硬盘录像服务器在录完节目后, 就要将节目文件传送到非编网络, 硬盘录像服务器储存的节目由于硬盘服务器空间有限, 不可能长时间保存, 因此我们传送到非编网络上的节目素材就必须妥善保存, 必须制定一套完整的素材保存办法。

首先, 在硬盘录像服务器传入非编网络之前, 就应该做好素材选定工作。选择有用的素材, 并做好简要的初始编目工作, 然后将选定素材传送到后期非编网络系统, 保证送到非编网络系统的素材都是有用的。

其次, 在素材提交到非编网络之后, 由于硬盘录像服务器硬盘空间有限, 必须定期清除以往的素材。但如果在硬盘录像服务器清除素材后非编网络存储系统崩溃, 那无疑会对节目生产带来重大损失。故我们必须在节目录入非编网络系统的同时做好节目素材的资料保存工作, 将素材自动提交到媒资系统。这样不但可在发生网络存储系统崩溃时做好应急处理, 而且也起到素材长期保存的作用。

四其他解决方式

目前除了硬盘录像服务器这种记录方式外还有其他一些选择方式, 例如蓝光录像机, P2卡录像机, 移动硬盘录像方式等。特别是蓝光录像方式, 由于蓝光碟的价格相对比较低廉, 适合作为素材碟长期保存, 且这种方式与传统磁带录像的工艺流程几乎一致, 因此在未做好大规模媒资管理系统准备时, 这是一个较好的选择。

以上对演播室录像系统几个重要技术环节做了阐述, 有些观点乃笔者本人观点, 如有不对之处, 请各位同行专家不吝指正。

参考文献

[1]《SOAP:XML跨平台Web Service开发技术》, (美) 塞利著;杨涛等译

[2]《全台网系统互联规范》, 大洋公司

篇6:分析系统死机的14个问题

⒈病毒、木马,防不胜防

现在不上网的电脑大概已经不多了。网络除了带给我们无限的知识和无数的精彩以外,还带来了许多意想不到的“东西”。其中祸患最大的莫过于病毒和木马程序了。这些病毒和木马有些会盗取我们的账号、密码,有些会极大占用我们那有限的系统资源,最终造成系统崩溃死机,或是造成系统的无故重启,更有甚者将会对硬盘上的数据造成极大的损坏。这其中的典型代表莫过于“震荡波”、“冲击波”病毒、“熊猫烧香”、“金猪变种”病毒等。

对策:

日常做好防毒工作,按时打好系统补丁,堵住已经发现的系统漏洞;安上一款最新的杀毒软件和病毒防火墙,并及时进行病毒库升级和定期查杀病毒,对预防系统死机重启是必不可少的。

⒉内存问题,故障所在

系统经常性死机或重启,排除了病毒的可能后,那么最有可能出现故障的是内存。如果你已经好久没清洁机箱内的灰尘了,试着清扫一下,并将内存拔下,用橡皮使劲擦几下内存的金手指,然后再试;如果你正在对爱机进行超频,那么请调回原来的状态试试;如果你近期内重新调配过内存,或者内存不是同一品牌,或是同一型号的,请将它恢复原状测试。

对策 :

对于内存导致的问题,替换法和排除法是最直接而又实用的方法。

⒊劣质电源,原因之一

对于系统死机或是重启的问题,电源质量低下或是功率不足也占了很大的可能。如果你的电脑主机电源是一杂牌的廉价电源,出现死机或无故重启的几率很大;如果你最近对爱机进行过升级,在各配件的功耗和用电量都大为增加的情况下,你那“老态龙钟”的电源往往是造成死机重启的主要杀手。

对策 :

对电源测量需要有一定的专业知识,这具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如果怀疑电源有问题的话,也可以考虑用替换法来测试。

⒋电压不稳,造成重启

当排除系统软故障,并且主机各配件也不存在明显问题的时候,我们应该考虑把目光转向电脑应用的外部环境,尤其是供电环境。看一下电脑主机连线的电线上是否连着空调、冰箱等工作电流经常变化的大型电器,如果有的话,极易造成系统经常性的无故重启。另外需要注意的是:随着现在生活水平的提高,空调、大屏电视等高电耗的产品逐渐步入越来越多的普通家庭,这直接造成某一地区的用电量急剧增长,进而出现电压不稳定的现象。当瞬间电压变化超过主机电源的承受能力时,系统自然就会掉电重启。

对策 :

如果周边用电环境无法改变的话,添上一台质量不错的UPS电源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⒌散热不良,久劳成疾

随着技术的进步,CPU、硬盘、显卡、电视卡等配件的性能越来越高,用电量也越来越大,进而产生的热量也越来越多。如果散热不及时的话,机箱内上述某配件上的热量囤积到一定程度,尤其是CPU或是硬盘,温度达到能承受的峰值后,必然会导致系统死机或是自动重启。并且,长此以往的话,散热不良造成的高温还会对该配件的寿命造成极大的影响。

对策 :

经常性地清洁机箱内的卫生,保持主要部件的清洁(尤其是风扇的正常运转)是很重要的一件事。

⒍兼容性故障,罕见难查

这一点主要针对板卡之间来说的,是最为隐蔽也是较难为人发觉的故障,它主要在组装机上较为多见。品牌机在出厂前都进行过严格的兼容性测试,对于新购机器来说,不会出现这种问题。一般情况下,名牌大厂的产品相对地在兼容性上能强一些。所以,在选购配件时,尽量避开那些以低价迎人的二流杂牌产品。另外,对于主板,Intel芯片组要比VIA芯片组和nForce芯片组在兼容性上更强一些。

对策 :

如果配件之间出现兼容性故障,试着用排除法和替换法找出哪些部件之间存在问题。然后,上网下载有关配件的最新驱动程序或是配套的驱动,重新安装一下驱动程序。如果还是不行,只能考虑更换配件了。

⒎系统漏洞,拉你“后腿儿”

相信大部分玩家的电脑,操作系统装的都是微软公司的Windows系统。如果我告诉你,有些死机问题是由微软公司造成的,你会相信吗?事实确实如此(虽然,微软公司是不甘情愿的,但它都逃不了这个责任)。Windows系统作为各种应用软件的操作平台,它本身也是一个大型的软件而已。作为由无数行程序代码编写而成的一个超大型软件,Windows本身也有很多能导致系统崩溃的“后门”和“漏洞”。所以,微软公司也会不定期地发布Windows系统补丁(像WinXP的SP1补丁包和SP2补丁包都在此列)。

对策:

如果,你的系统用的是Windows系统,我劝你还是赶紧去下载有关的Windows安全补丁包,给你的系统打好补丁,这样做,有备无患。另外,时常留意有关Windows安全的一些新闻与报道,在第一时间把系统补丁打好,可以避免很多问题。

⒏Beta软件(测试软件),BUG(缺陷)重重

很多朋友喜欢“尝鲜”,经常从网上下载一些软件进行试用,而下载的软件往往是一些共享软件或是试用软件。这些软件本身就可能存在BUG,而在用毕卸载时,却往往不能完全卸载,在系统注册表中和系统文件夹中留下一些“无用垃圾”,日积月累,就可能与系统造成冲突,进而造成死机。

对策:

篇7:分析系统死机的14个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游业已从最初的居民旅游观光消费体验逐渐拓展为产业链长、综合性强、产业关联度高的高度复合型支柱性产业,其健康高效发展直接关系到我国经济战略的平稳发展。鉴于旅游产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国家在“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大力发展旅游业,深入实施旅游业提质增效工程,以旅游产业优质化高效化发展促进旅游产业快速与可持续发展。如何进一步契合国家经济战略发展理念,促进旅游业优质高效发展,现阶段是旅游产业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城市是国家经济增长的核心[1],以城市旅游业发展为载体,以城市旅游业高效率发展为研究切入点,基于“点—轴”发展理念,有利于以点带面全面推动区域旅游产业实现高效率的发展。

城市旅游业是居民消费水平和城市化水平提升共同作用下产生的,以现代城市作为旅游客源地和消费地的新型绿色循环经济旅游消费模式。城市旅游业全产业链为旅游群体提供食、住、行、游、购、娱等旅游多要素支撑,旅游全产业链的高效协调运营为城市旅游业发展节约成本,在不断优化、节约运营成本过程中产生了城市旅游业效率提升优化问题。城市旅游业效率研究问题由此逐渐为研究者所关注。

国外城市旅游业效率研究主要基于城市内部各旅游要素载体的运营效率研究,如对城市旅游业中的旅行社效率[2,3]、酒店效率[4,5,6,7]、旅游交通效率[8,9]、旅游目的地效率[10,11]、土地使用效率[12]、旅游产品销售效率[13]等方面的研究。国内研究除对相关旅游要素运营载体的效率进行研究外[14,15,16],主要以行政界线划定区为研究对象的研究[17,18,19,20,21,22],兼顾相关产业要素门类的研究[23,24]。在研究方法方面,除了国外相关研究起始较早外[25,26],国内的有关研究方法与之相近。在效率值测度方面,国内主要应用回归生产模型、指数方法、随机前沿分析法(SAF)或数据包络分析法(DEA)及其相关改进模型的应用。在空间演变研究方法方面,国内以数据推理空间演变结合数据信息图为主要研究手法[21],并应用变异系数[22]、ESDA[18]等方法进行空间演变模拟。在驱动因素研究方面,除了相关的定性分析外,鲜有城市旅游效率定量的驱动因素研究

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城市旅游以城市为载体的旅游业高效率地发展问题值得进一步关注。虽然国内外相关研究较为丰富,但对区域城市旅游业效率时空演变与影响效率提升驱动因素的定量分析相对匮乏。本文将在演绎城市旅游效率时空演变基础上,利用典型相关分析结合定性方法分析影响城市旅游效率的驱动因素,希冀能为城市旅游效率问题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评价参考,对城市旅游业的“优质”建设和高效发展提供应用借鉴。

2 方法、指标选择及数据来源

在传统思维中,以城市旅游收益评价城市旅游发展的优劣,但这种思维发展模式具有不可持续性。旅游效率测度的目的就是突破传统思维,以可持续发展角度评价城市旅游发展现状。空间插值可从空间角度识别出区域空间发展现状及趋势,典型相关分析可从城市旅游效率角度发掘城市旅游发展驱动因素,最终实现城市旅游高效与可持续发展。因此,本文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DEA)、地统计学方法,结合典型相关分析(Canonical Correlation Analysis,CCA)进行研究。

2.1 DEA方法

传统数据包络分析方法是由Charnes等[27]提出,并由Berger和Mester验证[28]的一种较好的测度效率方法。国内外对DEA方法应用较成熟,对评价结果具有科学性、有效性[29]。依据研究实际,参考F?re等[30]和王兵等[31]的相关研究,并基于Malmquist指数[32]可分解为技术效率(TE)和技术进步(TC)。技术效率可进一步分解为纯技术效率(PTE)和规模效率(SE)。主要分解为:

式中,CRS表示不变规模收益,VRS表示可变规模收益,M表示Malmquist指数,t表示t时期。

2.2 城市旅游效率时空演变测度方法

应用GS+对空间变异函数进行最优模型拟合基础上[33,34],分别利用全局Moran′I指数和ArcGIS地统计模块[35]进行区域相关性测度及空间演变趋势分析[36,37],全局Moran′I指数计算公式为:

式中,;n为研究区中研究单元数;xi、xj分别表示所研究单元(i、j)的属性值;Wij为区域研究中的权重矩阵,且其使用标准为临近标准。即i与j区域相临时Wij=1,其他情形Wij=0。显著性检验公式参见相关研究文献[38]。

2.3 CCA方法

典型相关分析是衡量两组多元随机变量之间相关关系的统计模型方法[39]。其数学模型为:

式中,X′和Y′为X和Y的标准化值,Vi和Wi(i=1,2,…,p)是由X变量和Y变量的线性组合产生的典型变量;a=(a1,a2,…,ap)和b=(b1,b2,…,bq)为待估计的典型系数。运用SPSS 19.0统计分析软件中宏文件附带的典型相关程序,以SYNTAX命令窗口为平台,编写语句调用CANCORR程序。命令语句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运行命令后,可得到典型的分析结果。

2.4 指标选择与数据来源

指标选择:鉴于国内外对城市旅游业效率研究指标尚未建立选取标准,结合城市旅游业发展实际,保证科学性的前提下,投入指标可选取第三产业从业人数和各市固定资产投资;产出指标可选取旅游业总收入和游客接待量。旅游产业投入—产出存在滞后性[40],因此在数据选择上产出指标数据选取为投入指标数据延后一年的数据;相关驱动因素选取旅游业相关指标建立指标体系并进行数据收集。

数据来源:中国旅游业快速发展起始于改革开放以后,全国统筹数据从此比较丰富,但各个城市数据的大规模、清晰地表述则主要集中在21世纪以来。因此,研究起始时间为2001年(个别年份中的个别城市数据缺失,采用自相关回归拟合方法进行数据补足)。为了消除价格变动因素影响,我们对价值性指标进行了不变价处理:各年份各地区量化统计指标均折算为2001年价格。数据来源除特殊说明外,均来源于各个城市的统计年鉴、统计公报及相关年份的《中国城市统计年鉴》、《中国旅游统计年鉴》。

3 城市旅游业效率测度及时空间演变分析

3.1 城市旅游业效率测度

利用MaxDEA软件测算2002—2014年的辽宁省城市旅游业效率,获得各城市Malmquist指数(MI)、技术进步水平(TC)、纯技术效率水平(PTE)和规模效率水平(SE)。所测算效率值进行几何平均[41],分别获得各城市效率几何平均值和各年份省域平均值(表1)。

注:考虑到滞后性因素[40],投入、产出指标数据起止年份分别为2001—2013年和2002—2014年。

由测算所得效率值并结合表1可知,各城市、各年份区域旅游业效率水平差异明显。沈阳、大连平均规模效率水平较低,抚顺、盘锦平均生产率水平较高,盘锦技术进步提升水平明显,其他各城市效率变动趋势较弱;在省域整体方面,2003—2004年纯技术效率水平提升显著,2007—2008年和2011—2012年平均技术进步水平显著,2011—2012年生产率水平由上一时期的0.775提升到1.202,提升水平显著,其他时期各效率平均水平变化由变化幅度较大逐渐趋于平缓。

3.2 空间总体变化趋势分析

为了反映城市旅游业效率的空间总体演化趋势,需要分别计算Global Moran′I指数、空间变异系数及省域效率分段均值,结果见图1。由图1(a)可知,各效率值波动变化显著,MI值2008—2009年、2010—2011年、2013—2014年呈正负空间集聚特征,其他年份呈空间分散特征;TC值在2004—2005年、2006—2008年、2011—2013年呈正负空间集聚特征,其他年份呈空间分散特征;PTE值在2002—2003年、2004—2005年、2010—2011年、2013—2014年呈负空间集聚特征,其他年份呈空间分散特征;SE值在2004—2005年、2008—2010年、2011—2014年呈负空间集聚特征,其他年份呈空间分散特征。由图1(b)可知,辽宁省各城市旅游业效率整体差异性呈显著减弱趋势。由图1(c)可知,随着研究期时间跨度增长,MI、TC、SE三者均呈显著增长态势,PTE虽然略呈下降的趋势,但均值为1.167496,仍呈长期增长的态势。

综上所述,2001—2014年辽宁省城市旅游业效率水平存在空间相互作用集聚特征,效率水平长期发展呈显著提升,且城市旅游效率发展差异呈显著减弱趋势,发展前景良好。为了便于揭示城市旅游业效率演变趋势,结合现有数据结果,将研究期分为2002—2008年、2008—2012年和2002—2014年三个时期进行深入分析。

3.3 时空演变分析

为了直观地揭示城市旅游效率的时空演变趋势,本文对分段数据结果进行了地统计插值运算。地统计插值运算前,需要对样本半变异函数的模型进行拟合,将城市旅游业效率得分利用“GS+”完成样本半变异函数的模型拟合,具体的拟合情况见表2。

注:R2为复相关系数;RSS为残差。

图1 Global Moran′I指数(a)、空间变异系数(b)和省域效率分段均值(c)折线图

模型的选取依据复相关系数的大小进行,R2值越大,模型拟合的效果越好。基于地统计学半方差函数的理论模型拟合分析结果,运用ArcGIS地统计模块中普通克里格法进行插值生成2002—2008年、2008—2014年和2002—2014年三个时间段效率变化空间分布图(图2—5)。

由图2结合效率得分和图1(c)可知:①2002—2008年,盘锦(3.001)、抚顺(2.246)、本溪(1.855)和辽阳(1.776)MI指数提升水平相对较高,大连(0.412)、营口(0.434)和沈阳(0.439)的MI指数发展水平相对较低,且均低于0.5以下。②2008—2014年,各城市旅游业效率比前一时期总体差异显著减弱,且营口(2.734)、大连(1.775)和沈阳(1.226)提升水平显著。③2002—2014年,差异显著大于分段时期。由于本研究效率测度前沿面分别基于2002年和2008年,因此说明近年来(特别是2008年以来)辽宁省城市旅游业生产率水平提升显著高于2002—2008年,区域整体生产率水平提升显著、城市旅游业效率增长率差异呈减弱趋势,空间发展趋势良好,但空间生产率效率“极化效应”仍显著。

由图1、图3结合效率得分和表1可知:①2002—2008年,除沈阳(0.580)、大连(0.916)和鞍山(0.934)外,各城市的技术进步水平均有所提升。其中,盘锦(1.816)的技术进步提升水平最为显著。②2008—2014年,技术进步提升水平最显著的城市为沈阳(2.291)、大连(1.689)和盘锦(1.569),技术进步提升水平均高于1.5,发挥了区域中心城市主导作用。③2002—2014年,盘锦(2.850)技术进步提升水平最显著,其他城市提升差异水平相对减弱,区域整体城市旅游业技术进步提升水平良好。

由空间纯技术效率变化(图4)结合效率得分和表1可知:①2002—2008年,除抚顺(2.346)、盘锦(1.415)、沈阳(1.307)和阜新(1.000)外,各城市纯技术效率空间变化均呈下降的趋势。②2008—2014年,除沈阳(0.744)、盘锦(0.856)和阜新(1.000)外,各城市纯技术效率水平均呈提升状态。其中,葫芦岛(2.125)提升水平最为显著。③2002—2014年,除抚顺(3.496)、葫芦岛(1.571)和盘锦(1.212)提升趋势较显著外,其他各城市郡城纯技术效率水平持平或下降态势。

综上所述,辽宁省多数城市纯技术效率提升水平较弱,但技术进步水平提升较优异,说明辽宁省城市旅游产业管理水平相对较低。

规模效率是产业规模是否达到最适规模的外部显现。由图5的结果分析可知:①2002—2008年,沈阳(0.580)和大连(0.510)规模效率水平尤为低下,均低于0.6,此时期区域均值为1.082,且沈阳和大连投入水平为区域最高。由生产率水平、技术进步水平及纯技术效率水平的综合分析可知,区域两大中心城市规模投入与区域管理水平严重不匹配,导致城市规模效率水平一直处于倒“U”型曲线左下方。②2008—2014年,区域整体规模效率水平相对持平,但区域差异减小,两大中心城市规模效率水平虽有所提升,但仍处于较低水平。2002—2014年,大连(0.451)和沈阳(0.417)规模效率水平均低于0.5,区域整体差异较大。

DEA方法结合地统计GIS方法,可从效率层次反映出各城市的时间、空间演化状况。从城市旅游业发展宏观层面演绎、推理出改变现状,达到可持续的发展思路。但在微观层面上,哪些因素间接影响、推动城市旅游业效率提升的问题仍有待进一步研究解决。

4 驱动因素测度与分析

在城市旅游发展过程中,除与旅游业相关资本或人员投入影响旅游产出外,是否还存在其他影响因素?在规模投入不变条件下,社会发展指标是否亦影响城市旅游效率的提升或产出的增加?因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设:假设一———在城市旅游业效率提升中,是否存在除旅游业相关资本或人员投入的其他影响因素;假设二———其他社会发展指标是否也影响城市旅游业效率的提升或产出的增加。

本文通过定量测算寻求相应的答案。效率是投入—产出的显性评价,但并不能说明除旅游投入—产出对其产生影响外,还存在哪些因素对城市旅游业效率提升也产生了影响。因此,本文利用CCA方法对城市旅游业效率驱动因素进行了尝试性挖掘研究。

4.1 驱动因素指标体系建立与假设验证

为了避免绝对的规模性指标导致高估大城市的投入而低估小城市的投入问题,本文选取能够表征旅游发展的相对水平性指标。在考虑数据可得性与科学性的基础之上,本文从旅游经济、旅游服务基础、旅游环境(自然与人文)三个角度,收集了城市旅游业在效率发展中可能存在的影响因素,共计24个指标,建立指标体系,结果见表3。同时,仍考虑旅游产业的滞后性因素,数据投入、产出起止时间分别对应2001—2013年和2002—2014年。

典型相关分析用于探讨城市旅游效率与社会经济指标两组数据之间存在的关系。以2002—2014年城市旅游效率标准变量(MI、TC、PTE、SE)组为Y组,可能的旅游社会影响因子变量组为X组。SPSS统计软件运行结果所显示,X变量组和Y变量组之间的典型相关分析得出4对典型变量,且第一对典型变量的典型相关系数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系数r为0.929。由于同一随机变量组内各典型变量之间的样本协方差为零,不同组不对应的典型变量间的样本协方差也为零,致使分析变量组Y和变量组X之间的关系转化为只需分析从两组中提取出的相对应的典型变量之间的关系即可[42]。

通过计算结果绘制表4。由计算结果可知,根据变量达到典型相关系数r临界值的情况,反映社会经济的变量V1受旅游业外汇收入、入境旅游人数、工业增加值、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星级宾馆(饭店)数量、旅行社数量和国家A级以上旅游景区(点)七个变量所影响,计算公式为:

式中,反映城市旅游效率的变量W1受到麦氏指数、纯效率、规模效率和技术效率四个变量因素的影响,W1=1.077Y1+1.259Y2+0.934Y3-0.962Y4。V1与W1是一对典型变量,W1受到V1中四个变量的影响。

通过典型相关分析可知,在所建立指标体系中,对城市旅游效率影响较大的指标因素在每个二级指标中都有分布,说明城市旅游业效率提升不仅受旅游业相关资本或人员投入的影响,证明假设一成立。由线性方程V1可知,r临界值>0.929有七个,所对应的影响因素指标分别为:旅游外汇收入、入境旅游人数、工业增加值、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星级宾馆(饭店)数量、旅行社数量和国家A级以上旅游景区(点),说明在所建立指标体系中对城市旅游业效率驱动影响较大的还应包括这七个因素,也验证了假设二成立。

4.2 驱动因素分析

对线性方程V1分析可知,城市旅游业效率空间演变受旅游经济驱动力、旅游服务基础驱动力和旅游环境驱动力相互作用、相互交织、相互渗透,各驱动力间相互影响、共同提升,见图6。

旅游经济驱动力:旅游外汇收入、入境旅游人数和工业增加值是旅游经济影响因素的代表性指标,旅游经济发展的优良影响到城市旅游业效率提升。旅游经济带动旅游产业发展,进而影响城市旅游业效率时空演变。外汇创收与工业增加值增长是旅游经济内外部共同增长的前提,只有内部经济环境稳定、外部收益增长,才能共同促使旅游经济全面发展与提升。在规模投入不变前提下,旅游业收益递增势必带来城市旅游业效率提升。旅游经济对城市旅游业效率的影响、驱动能力不容小觑。

旅游服务基础驱动力: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星级宾馆(饭店)数量和旅行社数量是城市旅游业效率提升的基础。旅游服务基础水平对城市旅游发展具有长远性影响,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例增长,相应会伴生旅游服务人员比例提升,势必产生“优胜劣汰”效应,逐步提升旅游基础服务水平。“星级”评价本身就是对基础服务质量监督和不断提升的过程,众多星级宾馆(饭店)形成良性竞争局面,对区域旅游业效率提升具有良性循环促进作用。同理,旅行社竞争本身就是服务水平的竞争,在新《旅游法》的规范下,旅行社基础服务角色将更加突出。总之,旅游服务基础业是旅游发展的基石,将从本质上提升城市旅游业效率。

旅游环境驱动力:旅游环境分为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旅游景区是旅游环境表现的载体,国家A级旅游景区的评定本身就是对旅游环境提升的一种良性督促。国家A级以上旅游景区数量越多,特别是5A/4A级景区数量愈多,会直接影响城市旅游吸引力,进而影响城市旅游业效率提升。因此,城市旅游的发展更应注重景区建设,在营造小范围旅游环境(旅游景区)基础上,营造大的城市整体优良环境,进而驱动城市旅游业效率提升。

5 结论与讨论

5.1 结论

城市旅游业效率综合发展水平:辽宁省各效率平均水平变化幅度由较大逐渐趋于平缓,各城市、各年份旅游产业效率水平差异明显,但各城市旅游业效率整体差异性呈显著减弱趋势且效率水平长期发展呈显著提升态势,区域整体发展较为健康,前景看好。

城市旅游效率时空演变特征:辽宁省各城市旅游业效率水平存在空间相互作用集聚特征,但空间集聚效应较弱,区域尚未形成良好的合作共赢发展氛围。随着时间的演进,辽宁省城市旅游业生产率水平提升呈加快趋势,区域整体生产率水平提升显著,城市旅游业效率增长率差异呈减弱趋势,空间发展趋势良好,但空间生产率效率的“极化效应”仍较显著。城市纯技术效率提升水平较弱、技术进步水平提升较优异,城市旅游产业管理水平相对较低。沈阳和大连两大中心城市规模投入与区域资源配置管理水平严重不匹配,导致城市规模效率水平一直处于倒“U”型曲线左下方,两城市区域旅游产业发展水平空间差异较大。

城市旅游效率驱动因素:应用CCA方法对城市旅游业效率进行驱动因素分析,发现存在相关社会经济指标驱动旅游业效率提升,说明城市旅游业效率提升不仅受旅游业相关资本或人员投入的影响,还受到旅游经济、旅游服务基础和旅游环境的共同推动。

5.2 讨论

城市旅游业效率的时空格局是城市旅游系统以现代城市为生产载体,受城市经济活动影响而产生的客观经济活动发展规律的外在体现。产业效率水平的提升即为产业资源配置水平的提升,我国城市发展主要依托“点—轴”发展理念,区域中心城市所拥资源水平较其他城市更加丰富,产业资源配置问题也更加突出。

我国城市旅游业发展在市场经济环境推动下,技术进步水平、生产率水平及纯效率水平均发展较优异,但我国城市旅游业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体现在政府资源配置管理水平低下、市场主导的优势不足等方面。因此,只有提高市场支配产业资源占有率,优化政府资源配置管理水平,才能有效提升区域中心城市的旅游产业效率水平。

摘要:基于2001—2014年城市旅游业投入—产出数据,结合DEA、GIS及典型相关分析方法,以辽宁省所辖14个地级市为例,对城市旅游业效率的时空演变及其驱动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辽宁省城市旅游业效率水平差异明显,但整体差异性呈显著减弱趋势,效率水平长期增长呈显著提升态势。2辽宁省城市旅游业效率空间集聚效应较弱,随时间演进区域整体生产率水平提升显著,城市旅游业效率增长率差异呈减弱趋势;各城市技术进步水平、生产率水平和纯效率水平发展较好,但空间资源管理水平低下,导致城市规模越大、城市规模效率水平越低,沈阳和大连两大中心城市规模效率水平一直处于倒“U”型曲线左下方。3存在相关社会经济指标驱动城市旅游业效率提升,应注重相应社会经济指标的均衡发展,促进我国城市旅游业高效率与可持续发展。希望研究结果能为我国城市旅游业“优质“建设及高效率发展提供借鉴。

上一篇:小学生学籍卡填写表格下一篇:港南区特岗教师师德考核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