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思政课中国梦

2024-05-17

大学生思政课中国梦(共9篇)

篇1:大学生思政课中国梦

《我的梦,中国梦》思政课体会

前些日子,听了一堂只有半个小时的思政课。主题是“中国梦,我的梦”。想说,每个先进思想的提出,都有它所处的时代。我不是个文科生,我也很少关注时事政治。但还是懂得些许的,少年强,那中国一定也很棒。我知道,来听的人有很多,但真正在听的人没有几个,当然也包括我。

但是,也有感触,也是总结:

我们可以不伟大,但不能没有担当。

我们可以不成功,但不能没有责任。

我们可以很平凡,但一定记得感恩。

我的梦,不是中国梦;中国梦,也一定不是我的梦。(其实也不一定不是。如果我的中国允许我的任性和随性,只是想要我过得很好,很好。)

记得以前看过一篇文章,说是,十一岁孩子的梦想是最容易实现的。但是现在的我已然不能记全儿时的梦想。我只能依稀记得,儿时的我想当医生,因为觉得医生穿的白大褂很好看,而且还治好了那么多小朋友的发烧感冒;想当警察,因为觉得警察会抓小偷很是酷。最想当的应该是教师了吧,因为总觉得老师改作业很幸福,一直打钩打钩。(大概是因为小学时候成绩比较好,分下来的考卷或者平时上交的作业都是满满的大红钩。)

我的梦,不,我们的梦。一直都是在变化的吧。

因为不是伟人,也不想成为伟人,也成不了伟人。所以,没有那种韧性与坚持,没有那种信心与抱负,亦或是没有那种所谓的远大追求与向往。

“当我得知这个世界上很远的地方,有一个人会和我有一种共识的时候,心灵就模模糊糊但是毫不迟疑地暖和起来。”看到这句话时候,会觉得内心很平静,我在想,可以把它也当成是一个梦,梦想吗?现在的年纪,应该也不在算是花季雨季吧!这句活很现实,是因为很踏实,所以读着就觉得很平静。

我的梦,一直在变化。

小时候看到别的孩子背着书包去上学,就吵着让妈妈让我也去上学。在学校,我会认真听老师讲课,好好写字,好好画画,为的是拿到每天的小红花。这是小时候的梦想。

小学时候想要考进好的初中,初中时候想要考前几名,想要考进好的高中。

但是,高中就没有想过要考进好的大学了。梦,不是想出来的,而应该是走出来的。我也分不清是该先有的梦,还是该先走,才能渐渐明白自己心中的那个梦。

那个梦会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又会带有什么样的气味。我想,小时候的梦就像公园里老爷爷的彩色棉花糖,一块钱就能买到一个粉色的甜甜的梦想。到了初中,梦就是各种花花绿绿的本子,花花绿绿的课外书。再到后来,梦渐渐的少了,淡了,并褪去了最初的颜色。

而像现在的我,已然不清楚自己的梦,抑或是自己将来要走的路。但我想,在日常的生活,学习中,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就在渐渐改变,进而形成,最终成为一种习惯。也就这样慢慢的奠定了自己的人生吧。倘若,还没有想好该怎么走,那就先这样吧,至少不会停滞不前。这是梦,也是现实。

可是就当我这样漫无目的的走在梦和现实交际的幻境里的时候。走着走着,却忽然发现自己开始有些迷茫了。

当,回到宿舍第一眼看见的是5,6台电脑同时在忙碌;当,下课回来遇见的是睡眼惺忪的同学;当,偶然深夜经过自习室时还看见明亮的灯光。临近的宿舍楼传来女生声嘶力竭的哭喊,操场边上的座椅倚靠着相拥的恋人。

爱丽丝被兔子带进了一片丛林,可是兔子却突然不见了。于是她开始哭,一直哭。等到她哭累了睡了一觉睡醒的时候,她发现自己已经长大了,衣服穿在身上略显狭小。这个时候兔子跑了出来,他说,对不起,我刚刚打了个盹。[课件 ]

于是便开始哭,于是就开始迷茫了,当走到一片茫茫的森林面前。我们的生活该是什么样?我的梦呢?它还好么?它还在么?它现在是什么形状?还能发出那种诱人的香气么?是否还和当初一样酥软可口?

良辰美景奈何天,这青涩浮华失去却别有洞天。

或许我们也就只能这样,摸爬滚打,看着现实褪去梦的色彩。然后缓缓的抬起脚,走在这条熟悉又陌生的路上。

想起曾经有一段时间,自己很想当作家,因为很喜欢刘墉和龙应台的书,想像他们一样地写东西。但是始终没有能像他们一样:有一双很冷的眼,有一颗很热的心,有一双很勤的手。况且,也没有那种风范,能把世间被认为是好的或不好的东西都大胆写出来。

这算是我最美最甜的梦了吧。可是我的梦好小,好小,要多少个这样的梦才能砌成一整个中国梦?

我站在屋顶,窗台,山间,溪边,抬起头看天。一朵朵小小的梦从烟囱,窗口,林间,水中,轻轻巧巧的升起。这些都是我的梦。在我的梦中,我所有的梦汇集在一起,变成我年轻的样子永远的定格。

日子不动,我在前进。我渐渐的成长,而我的梦依旧年少。

篇2:大学生思政课中国梦

关键词:中国梦;教学体系;理论教学;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17-0161-02

中共十八大以后,习近平提出并阐发的中国梦战略思想激发和凝聚了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渴望和热情。国内各界开展了对中国梦的解读、研究和宣讲。中国梦是新时期向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主题,有助于推进思想政治教育从知识教育向思想教育的转化。因此,教师必须以中国梦为主题有机地做好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工作,切实提高宣讲中国梦战略思想的系统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以中国梦为主题构建思政理论课教学体系的思路

中国梦是当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理论与生动活泼的社会现实相互映照的教学话语主题,是构建思政理论课教学体系,提高教学针对性和有效性的着力点和突破口。构建思政理论课教学体系时,教师必须全面把握教材体系的编写逻辑、学科结构,以中国梦为主题构建“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的教学体系。为此,必须坚持以下两个原则。

一是纵向理论内容延伸原则。教师要结合思政理论课的学科结构,在学生分期接受思政理论课教学的进程中全面阐释中国梦的内涵与精神实质,梳理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寻找梦想、奠基梦想、复兴梦想的历史进程,帮助大学生认识中国国情,坚定理想信念。为此,教材的专题中要渗入中国梦的内容。在专题化整合中,要压缩课堂讲授时数。每门课将重点教学内容整合成6-9个精讲专题。专题教学中强化三点:注重时效性、导向性、政策性;加强案例教学;重视师生互动,实行讨论式、辩论式教学,激发学生的课堂参与能力。

二是横向实践方式协调原则。实践教学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任何知识必须和实践结合才能转换为能力。过去人文学科在实践教学方面普遍较为薄弱,思政理论课的教学尤为如此。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在大学生专业教育的同时加强大学生的养成教育和实践创新能力的锻炼。教师要运用各种实践教学载体和手段,生动活泼地使学生接受和内化中国梦战略思想。每门课要有相应的实践主题和实践方式,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各种方式的综合协调,努力实现显性方式与隐性方式、虚拟方式与具体方式的有机结合,营造中国梦教育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良好育人氛围。构建实践教学体系要坚持以下原则:课内实践与课外实践相结合,校内实践与校外实践相结合,自主实践与指导实践相结合,个人实践与团队实践相结合,社会考察与课堂交流相结合。

“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是互为条件、不可分割的。”[1]为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两个方面能够有机融合,达到学生的思想导向与行为养成同时并进的教学目的,除了在教学计划中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以外,还必须强化过程考核,以对学生参与实践教学的成绩进行科学评价。因此,每一门课的成绩应该由“实践教学过程考核”(占60%)和“理论教学期末考试(考查)”(占40%)两部分构成。在实践教学过程考核中,学生参与各类实践的情况要按照一定权重纳入成绩评定当中,科学设计小组实践和个体实践的成绩评价方式,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实践教学的积极性。

二、以中国梦为主题构建思政理论课理论教学体系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中宣部、教育部于2013年对现行大学生思政理论课教材进行了全面改版。而中国梦是新版教材教学中必须要加以重点阐释的内容。教师在将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的过程中,一定要以中国梦作为新时期的教学话语主题对现有教材进行二次开发,使四门思政理论课形成一个整体的中国梦教育体系。围绕中国梦主题,可以构建这四门课之间的理论教学逻辑,即中国梦的“唤醒→展望→演进→实践”。

《基础》课理论教学要突出中国梦的“唤醒”。这门课主要针对大学生成长过程中面临的思想道德和法律问题,有效地开展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律观的教育,所以要从理想信念教育角度去阐释中国梦。在专题构建中,一定要突出中国梦的话语主题,唤醒大学生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青春正能量。在理想信念专题构建中,要突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当代青年的理想信念。在爱国主义专题构建中,要突出爱国主义与实现中国梦的内在统一性。在人生观与人生价值的专题构建中,要突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大学生干事创业的人生环境,大学生在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中建立的功业就是他们的人生价值。在道德观专题构建中,要突出中国梦蕴含于我们的传统文化和道德观念之中,投身于为国家和民族而奋斗的中国梦正是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时代再现。在法律观专题构建中,要突出培育当代大学生的法律精神和法治观念,这是投身于实现中国梦历史洪流的当代青年必备的基本素质。

《原理》课理论教学要突出中国梦的“展望”。这门课主要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认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坚定共产主义理想。所以,要从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角度去展望中国梦的意义。在世界观专题构建中,要突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中国梦对于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性的实践意义。在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及其新变化的专题构建中,要突出中国梦与他国梦的差异,在揭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历史命运的同时展望中国梦的辉煌前景。在对社会主义发展进程和共产主义理想专题的构建中,要突出中国梦对于展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前景的导向性意义。

《纲要》课理论教学要突出中国梦的“演进”。这门课主要是帮助学生认识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和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进程及其内在规律性,认识到近代以来中国人民追寻中国梦的历史就是一部抗争史、一部复兴史[2]。所以,要根据近现代中国发展的历史进程去解读中国梦演进的意义。在上编“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夜”的专题构建中,要突出近代仁人志士的中国梦是争得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要让学生自觉地继承和发扬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传统和革命传统,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中编“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的专题构建中,要突出中国共产党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使命,引导大学生认识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在下编“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专题构建中,要突出中国共产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进行的艰辛探索和取得的巨大成就,懂得中国选择社会主义和改革开放的重要性,认识到我们现在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概论》课理论教学要突出中国梦的“实践”。这门课主要是引导大学生深刻领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神实质,从而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三大自信”,自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奋斗。所以,要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视角去阐释中国梦。在毛泽东思想专题构建中,要突出毛泽东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而艰苦探索中形成的立国梦、富国梦、强国梦及其逻辑关系[3]。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和总任务专题构建中,要突出实现中国梦的基本国情、根本任务、战略步骤和改革开放必由之路,阐明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中国道路。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专题构建中,要突出“五位一体”总布局是实现中国梦的战略布局,“五位一体”各方面取得的成就是实现中国梦的实践基础。在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理论专题构建中,要突出国家统一是民族振兴的前提,而民族振兴是实现中国梦的核心内容。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和国际战略专题中,要突出中国梦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梦。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和依靠力量理论专题中,要突出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梦。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领导核心理论专题构建中,要突出党是实现中国梦的领导核心。

总之,在上述四门课的教学中,以中央关于中国梦的新论述新观点为切入点,将中国梦融入各个理论专题之中,为抽象的专题内容融入鲜活的时代话语,切实提高理论专题教学的吸引力。

三、以中国梦为主题构建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体系

对当代大学生进行中国梦教育,在把中国梦作为大学生的精神导向的同时,还要把中国梦作为大学生的实践体验,以达到对中国梦的知行统一。根据现行四门思政理论课的实践教学要求,可以形成这四门课之间的实践教学逻辑是中国梦的“参与→憧憬→奋斗→实践”。

篇3:大学生思政课中国梦

关键词:中国梦,高校思政课,路径

高校是对大学生进行中国梦宣传教育的主要阵地, 引导学生将中国梦与个人理想密切结合, 并且在实践中自觉践行中国梦、, 既是教育和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 也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迫切需这是当前思想政治课教师要研究的重要课题。将中国梦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路径值得我们深入探讨。把中国梦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与主题实践活动有机结合, 努力实现中国梦进课堂、进教材、进学生头脑, 这不仅是做好中国梦宣传教育活动的客观要求, 也是进一步充实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 切实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内在需要。

一、深入理解中国梦的本质内涵, 让中国梦进课堂

为了使中国梦进课堂, 教师必须对中国梦的本质内涵有深入的理解和把握。中国梦正式提出于2012年11月29日, 是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习总书记重要指导思想和重要执政理念的最新总结。“中国梦”的本质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中国梦的核心目标可以概括为“两个一百年”的目标, 也就是: 到20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和20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周年时, 逐步并最终顺利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具体表现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教师在理论讲解中必须明确中国梦是民族的梦, 是人民的梦, 是每个中国人的梦。 同时让学生理解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以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 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 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 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

二、密切结合学情, 让中国梦进学生头脑

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的讲话中指出: “中国梦是我们的, 更是你们青年一代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终将在广大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作为实现中国梦的重要生力军, 大学生的梦想现状如何将会直接影响到中国梦的未来。在当前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 中国正日益呈现出呈现社会信息化、经济市场化、文化多样化、 思想多元化相互交织的局面。面对复杂的社会现实, 大学生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思想冲击。因此“中国梦”教育在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发挥着重要的引领作用。思政课教师对大学生进行中国梦教育, 必须找到中国梦与大学生的个人梦想的结合点, 使大学生正确理解中国梦蕴含的价值观念, 掌握中国梦所体现的社会规律。让学生明白实现个人的成才梦, 也是在推动中国梦的实现。从而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梦想, 选择正确的成长道路, 帮助大学生将自己的梦想融入到中国梦之中, 在致力于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 实现并升华自己的梦想。

三、结合大学生的现状, 积极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

90后的学生整体思维活跃, 对参与性的教学接受程度高。目前,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存在着诸多问题, 主要是教学方法陈旧呆板, 理论不能很好地结合实际, 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差。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解决, 势必会影响中国梦的教育工作。在中国梦的宣传教育中, 思政课教师应当结合学生的自身特点, 增加理论授课的创新性改革, 在选择教学方法方面应当坚持一个原则, 就是避免纯理论的灌输, 避免说教式讲课, 而是调整教学角度, 以平等互动、讨论总结、观看纪录片等方式让学生真正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四、理论联系实际, 将中国梦教育寓于实践活动中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也是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将理论知识内化为素质和能力的根本途径。开展实践活动是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重要环节和有效途径。思政课教师应当树立实践育人理念, 突出学生主体性, 重视实践教学, 将中国梦教育寓于实践活动中。 教师应当积极拓宽实践教学渠道, 增强实践教学的实效性。 可以通过组织学术活动或志愿者活动, 也可以让学生适当地参加外出参观考察、社会服务、专题调研等实践活动, 并写出自己的感想体会或调研报告, 作为课程学习情况考核的重要组成部分。使学生在活动中受到教育, 加深对中国梦的理解认同和切身感悟, 提高判断能力、选择能力和践行能力, 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综上所述, 我们应当高度重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中国梦宣传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采取有效措施将中国梦真正融入到教学过程中, 使当代大学生普遍树立中国梦, 做中国梦的积极践行者, 为国家和民族的明天培养更多更优秀的人才。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 2013-05-05.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276.

篇4:大学生思政课中国梦

关键词:中国梦 思想政治理论课 教育教学 大学生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具有的政治性、科学性、实践性、针对性的特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特点决定,高校必须加强“中国梦”教育教学,用“中国梦”武装当代青年大学生。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强烈的政治性特点决定加强“中国梦”教学

髙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政治性特点实质上是马克思主义理论鲜明的阶级性。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始终围绕政治性特点进行教学。在当代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中国梦”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梦。实际上是对“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当代中国最大政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是当代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最新理论成果。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及时体现和充分反映当代中国最大政治,充分及时地加强“中国梦”教育教学,这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强烈的政治性特点的必然要求。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理论性和科学性的特点决定加强“中国梦”教学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理论性和科学性的特点决定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系统讲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知识,传授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中国梦”具有的科学的内在逻辑。在“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这一中国梦内涵的概括中,三者具有统一严谨的内在逻辑。首先,国家富强。国家“富”了,人民的生活水平才能提高,过上幸福日子;国家“强”了,才能不受强敌入侵,人民才能安居乐业。“强”是以“富”为基础,“富”是以强为保证。其次,民族振兴。国家强大,民族则兴。国家贫弱,民族则衰。反之即然。再次,人民幸福。国家富强、民族振兴是人民幸福的保障,人民幸福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落脚点和终极目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理论性和科学性特点,要求青年学生完整准确地理解 “中国梦”科学内涵、丰富内容、统一严谨的内在逻辑及意义并为此而奋斗。

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实践性特点决定加强“中国梦”教学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性特点,要求在“中国梦”教育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贴近现实生活,不回避现实中的问题和矛盾,让学生在理论学习与实现“中国梦”的实践中,不断认识“中国梦”科学内涵、丰富内容和重要意义,提高实践中国梦的自觉性和必要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深入社会实践,掌握实现中国梦的的第一手资料,提升自己的思想政治觉悟和理论水平。运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取得的伟大成就和丰富的实践经验,采取多种教学形式和教学手段,向广大青年学生宣传“中国梦”科学内涵、丰富内容和重要意义,激发青年学生实践中国梦的主动性;。同时,要有组织有计划地幵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的的实践中去参观、考察、参加生产劳动等活动中,体会到“中国梦”科学内涵、丰富内容和重要意义;体会到实现中国梦,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体会到实现中国梦,创造全体人民更加美好的生活,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继续付出辛勤劳动和艰苦努力。

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针对性的特点决定加强“中国梦”教学

篇5:大学生思政课中国梦

上“练兵场”战“疫”,培养“宽肩膀”,打赢全民战、总体战、阻击战。“艰难困苦,玉汝有成。”当下,贵州的队伍总体是好的,是能干事创业的,但也有不少干部尤其是新招录的党员、干部身份、思想、成色较为复杂,还缺乏必要的马列思想教育和重大斗争考验。疫情阻击,形式严峻,任务艰巨,需要坚定的党性修养、强烈的使命担当,强有力的执行力、战斗力和引导力。也正因如此,要注重选派想战斗、敢战斗、能战斗,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的干部充实到“疫”战一线,让干部在“疫”战中接“烫手山芋”、做“热锅蚂蚁”,在疫情阻击中见世面、经风雨、长才干、壮筋骨,真正把贵州党员、干部锻造成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威武之师,切实以组织力量彰显疫情阻击的“贵州担当”。

用“磨刀石”战“贫”,练就“真本领”,打赢攻坚战、歼灭战、收官战。“行百里者半九十。”应当看到,贵州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脱贫难度大,作为全国脱贫攻坚的重头戏、主战场,可以说,贵州的脱贫质量直接影响到全国的脱贫质量。更应当看到,目前贵州剩下的贫困人口大多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的“硬骨头”,正是考验全省上下能否“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关键时刻。因此,全省党员、干部要拿出“贫不除不松手之志”“困不灭不罢休之心”,以付出“百分之两百”的努力来确保“百分之百”的落实。要在疫情防工作正常开展的前提下动员企业、合作社复工复产,开展春耕,发展产业;要整合东西部协作帮扶力量、联合已脱贫县县市业务骨干,选派、充实到尚未脱贫的9个县市和地区中来,以时不我待的态度和只争朝夕的劲头打一场“先富带后富”的漂亮仗。

篇6:疫情大考中国答卷思政课观后感

广大医务人员是这次疫情防控的中坚力量。他们勇敢逆行、不畏艰难,不计报酬、无论生死,义无反顾、日夜奋战,用行动诠释了白衣天使救死扶伤的崇高精神。他们给病患和家属带来希望,给亿万人民带来感动,成为新时代最可爱的人。

当疫情爆发时,社区工作者日夜工作,主动承担,深入摸排走访,不漏一户一人,巡查背街小巷,宣传防疫知识,用实际行动保证了社区安全,成为战疫防线上一块最坚实的砖,他们是我们家园温暖的守护者。

在你们和爸爸妈妈一起,在家玩游戏、看电视的时候 ,有这么一群人,他们离开了舒适温暖的家,勇敢来到了抗“疫”一线,无惧被传染的风险,承担起常人无法想象的职责,有一分热,就发一分光,是格言,更是他们的为人准则,他们有一个很美丽的名字——志愿者

很抱歉,我们无法一一细数他们的名字,甚至无法一一细数出他们的职业,他们在各行各业、各条战线上为“抗疫”而战,为国人而战,同学们,你要记住:这些千千万万的英雄们,因为有他们,我们的岁月静好。

社会是最好的课堂。翻开这本教科书,你能看到:什么是以身许国,什么是精致利己;什么是力挽狂澜,什么是推波助澜;什么是舍生取义,什么是见利忘义;什么是逆向而行,什么是尸位素餐。

在大爱面前,也有形形色色的丑陋。

篇7:我对中国高校思政课的一些看法

作为教育的接受者,我认为自己在这方面有话可说。

历数自己20年来上过的思政课,从小学的思想品德,初中的思想政治和高中的政治课,可以说学习的内容也算不少了,但是反观其对个人发展的作用,我不得不说,中国十几年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收效甚微,但是却也很难说清其到底是成功还是很失败。

首先我来现身说法吧。撇开高校课程,我认为,早年的教育对人的影响很大,甚至可以的说是决定性的。要说20年来对我影响最大的课程我只能说,小学的《思想品德》对我个人的性格发展和思维方式的作用最大,初中之后的思想政治什么的更多的“识记”,因为我们每个人都顶着中考和高考的压力。但是我也不否认其积极的作用,因为确实有很多基本的政治、法律相关的知识需要我们识记和理解。不过时间久了,自然就忘了。

大学之后,先后接触了几门思政类的课程《大学生涯导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原理概论》、《形势与政策》,从整体来这几门课程的效果一般。

我个人是很喜欢上思政课的,因为我虽然是个不折不扣的工科生,但是心里却对文科类的东西很感兴趣,尤其对中国古典文化情有独钟,所以我对文科课程没有什么排斥的心理,同时我也深信,理工科的学生更需要一定的文学素养和感性思维,眼光仅仅局限于自己的那一点专业知识,很难有什么长足的发展。

不过在高校,思政课是否受欢迎,我觉得关键看教师,老师讲得费劲,学生听着没劲,照本宣科让我们对思政课感到头痛。大一时候的近代史课,老师就知道闷头讲,基本上算是照着PPT读了,我觉得很没意思,况且考试无非就是背一背,上课听不听无所谓。这是一种很普遍的想法,它广泛地存在于当下的大学生心里。我想,这样的课程“无趣”是必然的。

其实,想让课程有趣起来很简单啊,我们需要的不是书上的内容,我觉得思政课给予学生的不应是概念、原则、结论,而应是一种理论思维,是观察社会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我们希望老师不仅仅是告诉我们应该怎么做,还能让我们理解为什么,学会怎样思考。

这就像商品经济,需求多的东西,自然会受到欢迎。需求才是学习的动力源。而如何做到让课程有趣就是要看老师了。形式多样的课堂是最理想的状态。如果上课不是老师在讲,而是老师引导学生进行互动,然后每节课都可以采用不同的形式,达到不同的目的。一方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学生自己的实践可以让老师想要表达内容更为深刻。

但是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啊。据我所知,我们学院的老师除了需要承担一定量的教学任务之外,自己还有很多其他任务需要完成,比如开展一些项目和发表一些论文,所以说,大学老师不单单扮演着教师的职业,可能还有很多身份,而每个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所以有时候教师忽视课堂教育也是很正常的现象。其实这就和我们学生上课的时候做别的科目的作业是性质是一样的——不是所有东西都需要当回事!

所以想要改变当下高校的思政课效果不好的局面,从老师入手还是非常重要的,毕竟老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引导者,我觉得既然要重视思想教育,那么就必须重视老师,适当给任课老师减轻其他方面的负担应该可以让老师有更多精力专注于课堂教学上,从而受到更好的课堂效果。

教学讲究课堂内和课堂外,课堂内老师引导的好,课堂外学生配合的好才行,所以除了丰富课堂形式之外,课外作业也很重要。传统的作业的形式并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多一些实践类的任务效果更好。另外学科的考查上也需要改,单纯的闭卷考试只能让课程再一次堕入“死记硬背”的俗套,难逃“应试”的圈子。

篇8:大学生思政课中国梦

2012年11月29日, 习近平在参观国家博物馆的“复兴之路”展览时第一次阐释了“中国梦”的概念。2013年3月1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 将近25分钟的讲话, 9次提及“中国梦”, 44次提到“人民”, 共获得了10余次掌声, 有关“中国梦”的论述更一度被掌声打断。在这次的两会上, “中国梦”成为一个热词。

一、中国梦的内涵

(一) 中国梦是国家的梦。

中国梦强调的是民族复兴之梦, 它记录着中华民族从饱受屈辱到赢得独立解放的非凡历史, 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 我们国家的一个个梦想成为现实, 圆了民族独立梦, 百年奥运梦, 航天航海梦。中国梦在本质上是民族的梦想。

(二) 中国梦是个人的梦。

“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 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 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中国梦”与个人梦同频共振, 二者都会加速绽放。青年一代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作为当代的大学生必须具有主人翁的精神, 把个人的梦想与中国梦紧密相联, 才能产生最为巨大的正能量。

(三) 中国梦是世界的梦。

“中国发展离不开世界, 世界繁荣稳定也离不开中国。”我国已连续多年是世界第二和发展中国家第一大投资目的地, 中国的广阔市场带动了周边及各贸易伙伴的繁荣复苏, 对世界经济走势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我们必须承认“中国梦”不仅是属于中国的, 也是属于世界的。

二、大学生思政工作中践行中国梦教育的必要性

中国梦本质体现了爱国主义的精神, 坚定梦想的信念, 而这些都是当下大学生缺乏的。由于西方思想的冲击、不良网络信息的误导, 大学生主体价值观的变化都使得目前大学生思想状况问题突出, 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 政治思想不成熟, 价值追求过于现实。

当代大学生多为“90后”, 受社会中一些低级庸俗的不良思想和行为的影响, 表现为萎靡不振、不思进取。在选择专业以及学习知识时认为有用的就学, 没有用的就不学;在参加社会实践以及社团、学生会等活动时, 认为对自己有好处, 能加分评优、能入党就参加, 反之积极性大降。

(二) 集体主义观念弱化, 社会责任感太过淡薄。

在当前的社会转型时期, 个人主义思潮泛滥。常见的表现为一些大学生往往以“我”为中心, 更多的是索取和追求个人利益, 漠视集体利益, 忽视对集体和社会的责任, 甚至不惜牺牲集体的利益来满足自身利益。

(三) 各种心理问题突出。

当今大学生进入开放竞争式的大学校园后, 心理上产生一些焦虑、恐惧、嫉妒等问题, 同时外界刺激的诱惑也在潜移默化改变着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常表现为一些大学生缺乏信心, 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 畏首畏尾。自理能力差, 思想压力大, 患有抑郁症、孤独症、自闭症、厌食症的案例越来越多。

综上种种都是在当代大学生中存在的比较普遍的问题, 也是大学生思政工作需要解决的难题。中国梦的宣传推广就是很好的契机, 中国梦能够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水平、政治水平并帮助大学生确立积极的奋斗目标。因此新时期在大学生思政工作中践行中国梦教育具有重大的时代意义。

三、大学生思政工作中践行中国梦教育的途径

在大学生思政工作中践行中国梦教育必须指导学生深刻领会“中国梦”历史底蕴和时代内涵, 教育学生正确认识“中国梦”与现实的关系, 引导学生积极投身实践, 为把我们的国家建设好、发展好而努力奋斗。

(一) “中国梦理论学习”主题活动。

1.邀请党政领导、专家学者、革命前辈围绕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 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教育, 解读“中国梦”的历史底蕴和时代内涵, 宣讲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辉煌成就、宝贵经验和前进方向, 教育和引导学生全面准确地理解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2.将读书活动与“我的中国梦”有机结合, 遴选部分红色影视作品和励志图书, 推荐广大学生观看和阅读, 展示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奋斗历程, 弘扬革命精神, 培养民族自信, 加强革命传统、历史知识和基本国情教育。通过这一系列的主题学习活动, 使大学生充分理解中国梦的内涵, 树立起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信念,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二) “中国梦和个人梦的联系”主题活动。

1.举办“聆听中国梦集聚班级梦”主题班会, 让学生实际体会“中国梦”是由千千万万个普通人和普通集体的中国梦凝聚而成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促进学生把个人价值和集体价值紧密结合在一起, 教育学生热爱集体, 为完成集体梦想添砖加瓦。2.举办“中国梦·我的梦”征文和演讲比赛, 展现高校学子精神面貌和时代风采, 表达当代大学生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建设和谐社会的决心和信心。通过这一系列的主题活动必须使大学生清醒地意识到:每个人的前途命运同国家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的共同努力。

(三) “社会实践教育”主题活动。

1.开展“身边的梦想先锋”典型选树活动。大力宣传新时期学雷锋典型事迹, 结合实际, 充分挖掘学生中理想信念坚定、奋发向上、意志执着的追梦典型。2.开展“筑梦进行时”实践教育活动。着重引导学生积极将梦想付诸实践, 从身边做起, 从点滴做起, 积极投身公民道德、班风学风建设, 不断完善自身素质同时积极推动学校各项建设。引导学生深入社会, 积极投身社会实践, 开展参与式观察和服务式体验, 在实践中砥砺品质、锤炼作风, 不断提高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

参考文献

[1]严炜, 肖坤.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J].湖北社会科学, 2008年05期.

[2]贺杰.新时期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8年04期.

[3]周祥龙.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探析[J].教育与职业, 2007年15期.

篇9:大学生思政课中国梦

【摘要】依法治国已成为我国的基本国策,与高校大学生共青团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必然存在着冲突。在以法治国和依德治国的双重教育理念下,如何加强大学生共青团思政教育中国梦话的语权成为高校的德育难点,本论文主要剖析大学生共青团思政教育的“双育”中的凸显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措施,为高校的的双育教育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依法治国;德育;大学生共青团;思政教育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指出:把思想政治教育融于学校管理之中,建立长效工作机制,使自律与他律、激励与约束有机地结合起来,有效地引导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积极开展道德实践活动,把道德实践活动融入大学生学习生活之中。修订完善大学生行为准则,引导大学生从身边的事情做起,从具体的事情做起,着力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因此,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教育(简称:双育)是高校大众化教育下他律和自律有机结合的统一体,成为大学生共青团的道德力量、法律保障以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必然路径。

一、双育教育中大学生共青团思政教育的中国梦话语权的重要性

(一)依法治国是他律大学生共青团思政教育中国梦的法律保障。依法治国是我国的基本方略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战略目标;同时,也是大学生共青团作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的他律约束的行为标准,要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相应的法律素养。树立依法治国下的大学生共青团法律应用能力,更要培养社会主义法治观念,为国家法治建设贡献力量,并成为大学生共青团思政教育的法律保障。

(二)以德治國是内化大学生共青团思政教育中国梦的道德守护。以德治国思想对于中国传统有着深厚的渊源,我国自古以来非常注重德育。主要运用文化内化功能,即运用各种文化去引导、控制和规范社会成员的活动,达到社会的稳定并服务社会公众目的。大学生共青团的思想政治教育正是运用的德育的力量来内化大学生的思想政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道德教育的话语权,以提升大学生共青团思政教育的守护道德的制高点。

(三)双育优化是大学生共青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路径。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是现代大学教育方向,分属于思想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双重建设的内容,对于大学生共青团教育有着其各自的教育功能和特质。但是,在以法治国发挥法治的权威性和强制性手段来规范大学生共青团的行为的同时,更要求以以德育大学生共青团的思想道德来规范。提高大学生共青团的社会主义道德思想,也离不开依法治国在大学教育中起到必不可少的作用。在一定意义上,双育教育体现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话语权实质所在,也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的路径。

二、大学生共青团思政教育的中国梦话语权的双育教育中的困境

(一)法律思维单一造成大学生共青团他律约束机制不健全。传统的高等教育对于社会主义法治教育流于形式,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教学更是相对单一,必然造成了大学生在接受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教育形成了单一的思维模式,也必然在大学生中没有形成系统的法治约束机制,与我国的建设一个法治国家和法治思维提升的方针相偏离。特别对于大学生共青团来说,作为一个团组织,更应该形成相对完备的法律思维体系,引导大学生能真正的从整体上理解他律的实用性和约束性。

(二)道德力量动力不足形成了共青团思政教育的内化缺失。对于大学德育来说,大学生在专业设置中都在回避了专业道德教育。实际上,对于专业的职业道德操守都成为了一个大学生教育的空白区。道德失范在大学生共青团教育中也存在着类似的问题,对于大学生道德觉悟和道德水平高低的衡量标准也成为了一个未知数。大学德育在高校教育中出现的问题,对于德育的内化功能,却没有形成新型的道德教育创新体系。特别是对于大学生共青团德育失范现象,主要由于大学生共青团思政教育的道德内化动力不足造成的。

(三)双育教育的不同步导致大学生共共青团的析理能力下降。在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的前提下,高校都把推动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教育理念作为大众化教育的任务。对于在大学生教育的析理能力明显的下滑,法育和德育在大学教育的偏重点有所不同,造成了大学生共青团对于突发事件、侵权事件等的认识及选择的维权中两难境地,既要坚持法治又要发挥道德内化,在选择中分歧点凸显出来。

三、解决大学生共青团双育教育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话语权的措施

(一)增强法律意识,健全大学生共青团的法律保障体系。法治教育是高等教育中增强社会主义法律意识的主要途径;同时,也是提高大学生共青团的法律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当前,在大学教育中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信仰教育成了空话,造成了大学生共青团法律意识淡薄的主因。近年来,大学生的刑事案件也在普遍的上升趋势,如故意杀人、抢劫、强奸等暴力性犯罪,这些主要是法治素质低、法治理念不端正造成的。特别对于大学生共青团的法治教育放在大学教育的第一位,逐步健全大学生共青团维权组织,进行有针对性的大学生法治教育为工作重点,推动大学法治教育新的法律保障体系。

(二)提升道德水准,内化大学生共青团中国梦的道德力量。道德教育是大学道德活动的重要形式,主要对于大学生理想人格塑造、道德品质提高,社会行为规制以及形成强有力的道德力量。从大学生共青团的实际出发,真正认识提到大学生的道德实质。以促进大学生自我完善,推动道德教育的新动力。在大学教育中极力推动道德建设的步伐,提升大学生的道德水准,内化大学生共青团中国梦道德力量的模范作用。多手段的提高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最终形成积极向上的大学生共青团道德教育。

(三)转变双育模式,提高大学生共青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辨析能力。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高等教育的改革方向也成为大学教育的重中之重。对于大学教育的依法和以德教育的双模式,探索出新形式下高等教育的发展理念。把实现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建设和法治建设统一于大学生共青团的思政教育中,最大程度的提高大学生共青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辨析能力。

四、结语

依法治国与大学德育之间存在着悖论抉择,对于我国大众化教育阶段,双育教学在大学推广还是有一定的难度。把德育和法育融入到高等思政教育教学中,更要面临着很多问题。在坚持法育和德育的中,进行筛选两者有利于大学生优秀成份。因此,大学生共青团思政教育的示范式教学,使大学生教育利用及消化能力最大化,最终创建一条符合大众化教育的双育可行之路。

参考文献:

[1]引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http://www.gov.cn

[2]钱广荣.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论丛,中国书籍出版社.2015.6

[3]许崇德;郑贤君.中国梦实现的根本法保障,江苏人民出版社,2014.1

上一篇:工作敬业范文下一篇:学生租房安全责任协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