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机修钳工项目化教学探讨

2024-05-05

中职机修钳工项目化教学探讨(精选9篇)

篇1:中职机修钳工项目化教学探讨

中职机修钳工项目化教学探讨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实用型技术人才已成为当前职业学校面临的主要问题。从2008年起,我校钳工专业就在教学的组织形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实施改革,为深化一体化教学方法,培养更多高素质和实用型技术人才,开始尝试更加适合现代职业教育体制的项目化教学。

项目化教学法是顺应目前职业技术教育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它将课堂教学搬到实训车间,每个项目代表一个实际工作程序和工作规范,是一种“在微缩真实环境下的模拟生产活动”。

一、项目化教学法的理论基础

项目化教学法是20世纪70年代初由国际劳工组织研究开发出来的以现场教学为主,以技能培训为核心的一种教学模式,它不但重视知识传授,更重视知识的应用,要求教师要精选教学任务,提前做好准备,介绍内容要讲究艺术性,评估时尊重学生的劳动成果。

每一个项目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是通过若干项目训练结合在一起,理论知识完全是实际操作所需要的知识点。该项目化教学法的特点:一是强调能力本位和知识的“必需、够用”原则;二是课程结构实行项目化,增强了教学内容的适用性和灵活性;三是每个模块都是以问题为中心展开;四是学生参与教学的全过程。

项目化教学法的目的在于用最短的时间和最有效的方法使学生掌握某项技能。在开发钳工实习中的教学项目时,将本专业需学习的《机械基础》、《机械制图》、《极限配合与测量技术》、《钳工工艺与技能训练》、《金属热处理》等项目训练课程,将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技能课程按项目化方式进行整合,在内容的选取上结合职业资格证考核要求和企业需求,适当增加综合性、创新性及工艺性、实践性较强的实训,实现了校企零距离培养。

二、钳工实训教学理念的调整

调整好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应该树立这样的观点:知识是学生学会的,技能是学生练会的。教学活动应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在教学实施中,要进行三项转变,即从以知识传授为目的变为以能力训练为目的;从以知识体系为主线变为以项目训练为主线;从以教师教学活动为中心变为以学生训练技能、学习知识为中心。

教师的主导作用应当更多地体现在教师应当根据职业岗位的需求确定学习内容(综合项目、单项任务、基础知识),对学生的技能训练和知识学习的过程进行正确的引导(学习目标、学习方法)。针对学生学习中的困惑进行合理的指导(作业、任务、综合项目)。教师搭台,学生唱戏。教师导演,学生主演。让学生跟着教师的指挥棒动起来。对此,要精心设计考核项目与考核方法,以考核促进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积极参与。

三、项目化教学法实施过程

划分小组:对学生采用互补方式进行分组,即成绩好的学生与成绩差的学生相互搭配,不同知识结构的学生相搭配,不同认知方式的学生相搭配,可以各自发挥优势,相互学习。分组后每个小组指定一名技术组长,负责管理小组在实习中所用的工、量具以及本组学生的考勤、检查任务完成的情况等。

确定项目内容:应把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和能力定为目标,把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目标融入任务中,使任务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同时,应认真分析教材,确定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其重点、难点、疑点,并努力找准教学的切入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任务布置:在每个项目进行教学之前,要讲清任务,明确任务目的,结合学生的实际,任务设置难易适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任务实施:在向学生讲清楚要做什么后,指导他们想办法、找出路,特别是对学习接受能力差的学生要给予必要的指导,最终使学生都能顺利完成任务。

在学生操作过程中,一方面,教师指导学生规范操作;另一方面,需要对每个小组进行观察,为任务完成结果评估做有效的准备。当学生在操作中遇到问题时,教师通常不马上回答,而是让小组解决或小组间互相帮助,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整个任务实施过程中,教师只充当学生的学习合作者和引导者,让他们在和谐平等的气氛中进行学习知识、掌握技能。

学生完成任务的评价:在学生完成任务之后,按照任务配分权重对学生的工件进行评分。在V型架的制作项目中,对学生所完成的工件进行讨论,分析工件各精度的控制。可先让各小组代表依次发言,其他小组提出或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进行总结,最后作出评价。在评价时多褒奖少贬低,以激发学生进行后续知识学习的兴趣。

四、项目化教学法实施方案

(一)机修钳工实训的课程内容以机修钳中级技术等级为标准,结合企业生产岗位技能要求设置,把机修钳工专业分为三大模块:基本技能模块、技能提高模块、职业技能模块。

(二)按项目化教学,创设学习情境,教学情境工厂化(分班组)、学习情境生产化(班组成员分工)、质量评定职业化(超差不合格)。

(三)以每个子项目为子任务,设计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教学内容以课题为主线,辅助以相关理论知识;以阶梯式教学的原则,控制教学环节,当前一个课题完成并合格后,才允许进入下一个课题的实习。

(四)编制课程整体设计和任务单元设计,作为具体的教学资料。

钳工实训中项目化教学法的引入,改变了传统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分离的教学模式,以技能训练模块作为主干,相应的理论知识为辅助,将理论与实习融于一体进行项目化教学,形成一系列动态的、开放的、师生互动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做到“教、学、做合一”,达到以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技能型人才的要求,体现为学生、为企业服务的宗旨,使学生就业后能迅速适应企业,实现职业教育为培养社会实际需求人才的目标。

(石家庄市高级技工学校)

篇2:中职机修钳工项目化教学探讨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不断进步,传统钳工实习的教学手段和内容已落伍,导致教学质量提高如何提高教学质量是钳工实习指导教师教学工作的重点之一。关键词 : 创新能力 教学改革教学质量教学手段规范动作

二十一世纪是工业高速发展的时代,这就需要大量高素质人才。这样对于职业学校实习教师来说,责任就重大而深远了。如果仅运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来教学.将使学生的思维和动手能力上受到一定的局限,这将对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后能灵活适应科技生产有着很大影响。同时,每个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和主动参与学习的心理程度存在差异,对此教学要在承认学生个体异的基础上为每个学生提供优质的教学,把因材才施教落到实处。因此,教学改革成为教师教改工作的重点之一。那么如何才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思维动手、创新能力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谈谈我的钳工实习教学改革。

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钳工实习教学的基础

人所共知,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运用理论知识,如果真正做到这一点却很难,除了条件受到限制外,大多是教师本身的原因,要么是理论知识太差,要么是技术水平较低,在授课时,照本宣科,把本已抽象的理论知识讲得更加枯燥无味。我认为,对钳工每一个课题,在讲授前,教师应充分备课,对所讲的内容及相关知识要充分了解,把其他机械专业课的知识也贯穿于实习课中,如:金属材料与热处理、刀具切削原理、机械制图、机械制造、公差与配合等,这些都与钳工有着密切的关系,对于学生能否学好钳工课程也至关重要,因此对于教师来说应认真学好这些知识,在讲课时反复强调其重要性,如讲到錾子的刃磨及热处理时把金属材料、刀具几何角度等及时的融入到实习教学中,在学生实习后再认真总结、讲评使每个学生都能体会到实践和理论是不可分的。

二、重新编排钳工实习内容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往的《钳工生产实习》内容已不能满足教学要求,为此在编排钳工实习内容时,根据机械专业发展的情况、用人单位反馈信息,同时根据不同机械专业特点,实训内容要有所侧重,对《钳工生产实习指导书》的选题进行了增减。增加了新工艺、新设备及设备维修项目,删减了部分落伍的内容。或者自编实训教材。重新编排后内容更全面,而且紧跟行业发展。顺应用人单位要求,同时层次分明易于理解。、教学时“小组化”

三、教师的示范作用是训练成败的关键。

在训练过程中教师采用不同的示范方法,取得的教学效果是不一样的。因此,教师应根据训练的内容和性质采用不同的示范方法。可以是教师示范,学生观察,然后要求学生说出教师示范的动作,教师再对学生叙述错误的地方给予纠正,也可以教师示范学生观察,然后指导学生模仿教师的示范训练,教师再对训练中学生不规范的动作进行纠正。也可以采用“我做你看”、“你做我看”相互纠正,教师再演示示范动作。这一教学环节通常是由一位教师担任,存在着不能使每一位学生清清楚楚地观摩到老师的示范动作而影响形成记忆表象的弊端。为此,在示范动作演示时将学生分成5~7人一个小组,可以加强学生与学生实习指导教师之间的交流,又加强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形成互帮互学的良好局面。

四、及时总结训练情况,纠正不规范动作

尽管学生听完了老师的讲解,观摹了老师的示范动作演示,但由于个体差异性等原因,部分学生在实践时出现了各种各样不规范的动作。在纠正不规范动作时,我把学生实践时出现不规范动作的原因进行归类:第一类:因不专心听课而未掌握技能动作要领的,要及时补课。第二类:观摹示范动作不够仔细,再一次进行示范动作演示。第三类:动作迁延(即将以前所学动作应用到现学的动作上来。如学錾削时左手握錾子迁延到学锯割时左手握锯弓前端)要分析以前所学动作与现在所学动作的区别与联系。第四类:专业思想波动大,课内外联合班主任进行专业思想教育。

据我校实习工厂的问卷调查表明,学生在开始练习新的技能时,实际操作10~20分钟就希望实习指导老师给自己的动作做一个“评定”,若教师在这段时间内不去纠正学生的不规范动作,学生会认为自己的动作是规范的而形成记忆表象,以后要纠正就困难多了。因此,教师应加强巡回指导,找出学生的错误动作并纠正,这样能使学生较快掌握该项技能的操作要领。教师可根据训练的实际情况,及时总结全班学生训练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和个别较难的问题,肯定学生训练成绩,巩固正确的动作姿势,使全体学生的技能水平不断提高。

五、开展分层,递进教育。

一个班级的学生的学习成绩往往有高有低,其中有很多的原因,有的连基本标准也难达到者,这些学生主要表现为动态协调能力和模仿能力较差。在每次技能训练的开始阶段,水平低的学生和其他同学一样,训练积极性很高,但是,他们因体能和素质差的原因,学习掌握技能动作要领慢,在失败和挫折中往往产生急躁心理,训练情绪和积极性会明显下降。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开展分层递进教育,设法为水平低的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使他们领略成功的喜悦达到心理满足而乐于受教。具体做法要因材施教,首先,搞清他们的心理特征、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做到心中有数。训练时可有目的地穿插与技能训练成功有直接关系的服务性工作以提高其“成功感”。其次,根据每个人的实际情况分层设置目标,激发了学习动机,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六、优化教学手段

通常技能的教学手段是老师教为主,学生学为辅。这种教学手段以教师为中心,抑制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扼制了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若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手段则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创新能力。具体有3种方式:第一种方式:组织讨论会。每堂实习课结束时的结束指导组织学生讨论本堂实习课的收获与创新,以组为单位,每位同学都在本小组发言,组长做好组织与记录工作。并且每组抽1~2名同学代表本组上台陈述结果。最后由教师总结。教钳工基本技能时,我就采用这种方法。这样既可以达到结束指导的目的又可以通过讨论交流学习得以集思广益,为提高创新能力打下坚实基础。第二种方式:让学生讲课。在锉配实习教学刚,让学生先看懂图纸然后随机抽一名学生走上讲台担当教师的角色,讲解工艺步骤,然后组织全体同学讨论、评析,找出最佳工艺步骤。在整个过程中教师担当一个穿针引线抛砖引玉的主持人的角色,让学生当主角自由发挥创造性思维。第三种方式:课堂辩论会。学生的学习成效不仅仅表现在掌握技能、形成技巧,还表现为能够运用所学的技能解决生产中的新问题。在钳工维修实习教学时,先让学生看清楚设各损坏的部位,然后就损坏的原因、程度及维修方法开展课堂辩论会,学生围绕这一课题从不同角度深入思考、各抒己见,经过一番唇枪舌剑后,得出真正损坏的原因所在,找到既经济又快捷的维修方法。这样使学生在辩论——实践——总结中完成了从技能到运用的转换过程,同时也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能力,对今后走上工作岗位充满信心。

七、加强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培养是职业教育培训重要任务之一,而技工教育中学生创新能力要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技术改新能力,而钳工实习操作本身就是一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好素材。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譬如在进行机床维修部分内容时,故障排除的过程就蕴含着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修理过程中,要结合对失效零件的分析,决定某些结构或零件是否需要改进,使学生认识到设备修理的任务不仅是恢复原有的性能和精度,关键要结合修理修理改进设备结构;改善设备性能。例如把C615车床增加自动刀具、夹具和检测控制装置,使旧机床成为半自动化的单工序机床。增加数控系统,变普通设备为简易数控设备等等。从而进一步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而在改进方案的实施过程中,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方案判定、生产组织等综合能力。

相信,教学改革只要大胆尝试,善于总结,不断完善,就一定能结出硕果。

[参考文献]

1、杜传坤.钳工工艺学.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机械工业部统编钳.高级工工艺学.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3、劳动部教材办公室.钳工工艺学.北京:中国劳动出版社

4、姜波.钳工工艺学.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5、王国钱.模具钳工工艺与技能训练.科学出版社

篇3:中职机修钳工项目化教学探讨

一、中职学生学习状况分析

1.学习基础相对较差 。 目前 ,一些中职学校的学生都是因为没能考进高中,退而求其次选择来中职学校读书。 因此,一些学生文化基础课如数学和语文等课程普遍较差, 他们对全新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技能课,学起来更感费力。 多属于“后进生”,很少得到老师的表扬和同学的尊重及肯定,不少人内心很自卑。 中考的失利使学生承受了来自家庭和社会带来的压力。 挫折感使他们渐渐失去自信,认为自己笨。

2.缺乏学习主动性 。 由于多数中职学生在初中阶段没有打下坚实的基础或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差。 进入中职阶段后,对新环境、新教师、新教材、新教法难以适应。 经常性的学习困难,容易产生自卑等负面情绪,更会影响其学习积极性。 同时,中职生普遍意志力较弱,缺乏独立自主的生活能力,缺乏克服困难的决心和毅力,一遇到困难,就想退缩或放弃。

3.缺乏自信心 。 中职生大都认为自己不行 ,在严重缺乏自信的情况下越来越不愿意学习,甚至害怕学习,这样的心态,何谈学习积极性。

4.希望证明自己 。 正是由于感到在学习方面落后很多中学同学,在新的学习领域和环境中想有所表现,证明自己在某些方面也很强。 但在新学习环境中的学习要求和方式仍和中学时相似,因此再次遇到学习障碍进入恶性循环,更没有学习兴趣和动力。

二、中职学校教学方法的改变

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中职学校的生源状况不会有很大改变, 原有的学科式的教学模式重视建立理论系统的教学方法已不适应职业教育的要求。 这种情况下原有的与中学相似的学科式教学方法就必须做出改变。

1.中等职业教育的目的 。 中等职业学校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 他们应当热爱社会主义祖国,能够将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结合起来;具有基本的科学文化素养、继续学习的能力和创新精神;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必要的文化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比较熟练的职业技能,具有较强的就业能力和一定的创业能力;具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具有基本的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就钳工技术的教学目的来说,就是要使学生掌握必要的钳工专业知识和比较熟练的钳工技能。

2.适合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 。 钳工工作有以下特点 :

(1)钳工是以手工操作为主的切削加工的方法 。

(2)钳工工具简单 , 操作灵活 , 可以完成用机械加工不方便或难以完成的工作。 因此,尽管钳工大部分是手工操作,劳动强度大,对工人技术水平要求也高,但在机械制造和修配工作中,钳工仍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工种。

(3)钳工的工作任务钳工的工作范围很广 。 主要有画线 、加工零件、装配、设备维修和创新技术。

(4)钳工基本操作技能包括画线 、錾削(凿削)、锯割 、钻孔 、扩孔、锪孔、铰孔、攻丝和套丝、矫正和弯曲、铆接、刮削、研磨及基本测量技能和简单的热处理等。 不论哪种钳工,首先都应掌握好钳工的各项基本操作技能, 再根据分工不同进一步学习掌握好零件的钳工加工及产品和设备的装配、 修理等技能。 合适的教学方法就是将中职学生的特点与钳工工作的特点相结合,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热情的情况下把钳工必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训练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在有限的教学课时中提高学生的钳技能并掌握必要的专业知识。 “教”与“学 ”是相辅相成的 。 死记硬背的知识只是暂时学会 , 非常容易遗忘,且很难灵活应用于工作实践中。 在实践中学会的知识使人记忆深刻,并灵活应用。 因此,“做中学”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在训练技能的同时牢固掌握相关专业知识,应用“做中学 ”的学习方 法 ,教师就必 须在 “做中教 ”,有较高的 专业技能。 将职业教育的目的融入整个教学过程,在潜移默化中达到教育目的。

三、钳工实训课程项目教学法的应用

对于钳工技术采用项目教学法能够很好地体现教学过程中“做中学,做中教”的职业教育思想。 项目教学中项目的选择、实施、评价是很重要的环节,做好这几个环节是项目教学能更好地达到教学目的的关键。

1.钳工项目的设计 。 通过企业调研邀请行业专家对钳工工种进行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 根据调研和分析设计或选择既能满足职业能力训练的要求又能提高学生学习热情的项目。

在企业调研中对钳工典型职业能力进行分析并明确初、中级钳工的典型职业能力。 行业企业专家组成包括行业专家、企业管理人员、工程师、一线工人技师或班组长、同行教学专家, 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使所选项目既贴近生产实际又结合学生特点,顺利达到教学目的。 因此,钳工技术的教学项目既来源于生产实践又能适应教学要求。

2.钳工项目的实施 。 项目实施过程就是一个工作过程 ,必须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作为项目实施的引导者和项目验收者。在项目实施中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沟通协作能力,可将学生分为若干学习小组, 通过小组的讨论分解项目工作过程,确定项目实施方案和实施步骤。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向老师和其他同学阐述本组的实施方案和实施步骤, 接受来自同学和教师的建议对实施方案和实施步骤进行调整和修改。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教师要随时监督实施过程, 使学生在实施过程中应用专业知识。 项目实施过程分解如下:

综合项目需要将其分解为多个子项目,每个子项目都要按项目实施过程的要求实施。

3.项目评价 。 项目的评价是对项目完成质量的总体评价 ,钳工项目是以技术图纸呈现, 技术图纸中的技术要求是评价的依据,对每个技术指标都要进行检验。 除了图纸中的技术要求外,还要对学生在实施项目过程中的行为进行评价。

4.项 目的总结 。 以学习小组为单位 ,对项目的成功 、效果及取得的教训进行的分析、 连同这些信息的记录在学生的总结报告中以备下一个项目中利用。 但是,一些学生往往认为既然项目已结束甚至是成功地结束了, 项目总结就似乎可有可无、无足轻重,急于紧张地投入下一个项目中。 总结的意义在于判别结果和我们预想的是否一致, 以便调整今后做项目计划的方法,为以后的项目工作打基础。 能力的提高往往不但是从成功的经验中来的,更多的是从失败的教训中来的。

四、教师的培训

项目教学更强调动手能力,这就要求教师既是理论教学的“讲师”又是实践教学的“技师、工程师、师傅”,即职业教育大力提倡的“双师型”教师。 在项目教学中尽管我们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引导者,但只有教师把握住项目实 施的核心,才能真正达到项目教学效果。 现阶段各学校对“双师型 ”教师的培 养从学校 制度上 、实际工作 中都十分 重视 ,如每年都派老师去德国学习,参加“中德合作”培训班,外出交流学习,去高职院校学习深造,教师每2年下企业实习2个月等,抓住各类培训机会培养“双师型”教师。 这些为实施项目教学打 下坚实的 基础 ,在项目教 学中真正 做到 “做中学 ,做中教”,使学生在一个个项目的实施中掌握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

摘要:随着职业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针对职业教育特点的项目教学在职业技能教育和培训中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运用项目教学能够明确学生的学习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提高学习效率和教学质量。本文主要对钳工技术训练中如确定项目,项目在教学中的实施和评价进行了一些探索。根据企业生产中钳工工作领域的调研和分析结合中职学生的特点设计适合学校教学的项目,通过以学生为学习主体的项目教学实施过程设计和评价确保项目在教师的指导下顺利完成并很好地达到教学目的。

篇4:中职机修钳工项目化教学探讨

关键词:中职;机修钳工教学;项目化教学

一、中职钳工实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中职钳工实训教学中,存在较多的问题,主要归纳为三点:(1)中职学生未能充分认识到钳工实训教学的重要性,导致在学习过程中,学习态度不端正或学习热情不足。部分学生甚至认为在加工制造业,钳工处于边缘化职业,根本不重要,但事实上,在现代化生产中,钳工发挥着愈加重要的作用。(2)存在投机取巧现象,部分学生为“省力”,在项目实训中投机取巧,导致未能真正掌握相应的技术、技巧。(3)当前,学生运动少,导致体质较差,无法一直保持良好的状态进行学习,动作精确度也会大打折扣,部分学生甚至会因此逃课。

二、项目化教学的具体应用

初级阶段:项目教学法的具体实施步骤:由教师确定教学项目,之后向学生发放任务书,并逐步引导组织学生学习项目中所需用到的致使,组建项目小组,小组内成员分工合作,搜集有用信息,并设计方案。小组内讨论,教师及时为学生答疑解惑,进一步完善设计方案,确定设计方案后,开始项目制作。根据项目的完成情况,教师与学生进行相互交流评估。

以手锤制作为例:第一步确定项目教学目标。向学生传授平面划线、立体划线的方法,在学生基本掌握相应方法后,开展实训培训,由学生亲自操作,使之掌握划线、锉削、锯削、钻孔的实际操作技巧。通过项目教学法的应用,帮助学生学习和掌握制作工作计划表,管理使用工具清单的方法,并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

第二步布置任务。对任务的具体要求和预期目标进行讲解和划定。班内讨论,教师适时予以指导,确定制作方案,交由教师审批,以确保制作工艺准确度达标。

第三步分组。教师予以适当引导,学生自由分组。确立小组任务:画出制作件图样,并分析图样制作相应方案,规划项目完成进度,制备工具使用清单,若遇到问题,则组内讨论,寻找解决办法。

第四步手锤加工。加工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正确使用量具、治具以及刃具。按照粗加工→半精加工→精加工、光整→热处理步骤加工,加工过程中,教师做好监督引导工作,并指导学生正确使用防范工具,保证学生的人身安全。

第五步评估。采用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点评多种评估方式相结合的方法,对项目完成情况进行评估。自评、互评,帮助学生理性看待自身不足,并吸取他人长处。点评,直指学生技术操作中的问题,予以纠正,引导学生反思,并逐步进步。

高级阶段:高级阶段的项目教学法与初级阶段相比,两者的核心差异在于教师制定项目,引导学生进行项目实训。下面简要概述教学流程:确定实训项目,学生自主学习专业知识,若存在疑惑,可向教师询问或小组讨论;小组统一思想,分工收集信息,确立实施计划,并组织执行;以小组形式战时成果,之后在进行评估。该阶段中,更注重的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教师更多的是为学生提供咨询服务。

三、项目教学法构建过程中注意事项

1、注意学生学习自主性的培养。中职机修钳工实训教学中,学生是学习主体,因此项目教学教学效果的提升必须通过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来实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更注重引导,帮助学生逐步在探索、实践的过程中学习,并逐步提升自身的专业技术水平。

2、教师需明确自身定位。项目教学法要想顺利实施并充分发挥教学效果,教师必须明确自身定位,并转换自身角色。实训教学中,教师主要职责为监督和引导,而不是灌输式的讲授。实施项目化教学的中职机修钳工教学课堂中,教師是监督者,更是引导者。“师者。传道受业解惑者也。”实训教学中,教师要言传身教,而不是单纯的言传。帮助学生更多的参与到学习和实践操作中,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培养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3、明确项目设计的重要性。项目教学中,项目设计为关键一环,科学设计项目方案尤为重要。教师在进行项目设计时,需注重项目中各类知识的融合使用,将之巧妙的安排于项目任务中,使学生在做任务是,不仅能够巩固已学知识,还能够学习未知知识,不断提升自身能力。对于学生自我主动式的选定项目,教师也要加强审核,并针对项目设计方案中的不足给出相应的建议,确保项目设计科学合理。

四、结语

在中职机修钳工实训教学中,对于学生动手能力提升,项目化教学具有良好的效果。而在实践教学中,还需不断完善现有的教学方法,以从根本上提升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水平和专业技术水平。

参考文献

[1] 高瑞霞,房付华.项目化教学在中职机修钳工教学的应用[J].青年科学(教师版),2013,(1):182.

[2] 殷美.中职钳工项目化教学的实践[J].考试周刊,2011,(31):139-140.

[3] 范梅花,张兴华,雷军乐,等.浅谈项目教学法在钳工课程中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29):171-171.

篇5:浅谈中职学校钳工实训课教学

摘 要:中职学校的技能实训课,是学生把在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于生产实践的过程。实训课教师要精心备好实训课,规范实训课教学过程,调动学生学习兴趣,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关键词:中职学校 钳工实训 教学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4)10-0124-01

如何提高钳工实训课的教学质量,让学生真正学到一门技能,是值得每一位中职机械老师思考和探究的,我觉得有必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了解学生

中职学校的生源主要来自初中毕业没能考取普通高中的学生。这些学生的文化知识落后于普高生,在个性品质上也常常会有一些缺陷。敏感而自卑,学习精神不饱满。他们往往厌倦理论学习,但还是希望学得一技之长,况且他们的动手能力并不一定差。因此在充分了解学生后,把那些在钳工动手方面有兴趣的组织起来,加强实训培养。

二、调动学习兴趣

教师在钳工实训课的教学中,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学习的情绪转换,随时调控学习气氛,使学生的学习活动始终处于饱满的热情之中,特别是发现学生在实训中取得进步时,应及时予以表扬鼓励,培养“我能”的心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三、精心备课

概括起来主要是:领会大纲,吃透内容,目的明确,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讲练结合,精讲多练,检查指导,管理严格,安全第一。

1.备教学内容 教师要根据实训大纲和实训计划的要求,确定实训内容;归纳出方法、步骤、动作要领和技巧及注意事项;确定授课的重点、难点,确定实训目的,确定学生在理论方面需掌握哪些内容,在实际操作方面应学会哪些操作方法及操作技能。

2.备教法 要与教学内容相适应。好的教法可以改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效率,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聪明智慧的结晶。掌握一套好的实训教法是实训指导教师的基本能力之一。钳工实训的备课具体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备实训的方法。根据实训的内容,选择合适的实训方法,主要有:(1)讲授法;(2)示范表演法。围绕训练目的,教师针对操作方法、步骤、动作要领、技巧进行示范表演,配合适当解说,针对不容易掌握的难点给予重视,对学生容易犯的错误给予预先提示和警告。(3)学生操作训练法。安排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回指导、检查,发现违反操作规程、安全规定和动作要领等错误及时纠正。

另外,还要渗透以下两点思想:(1)学生每做完一工件,都必须自评,然后老师评。(2)让学生学会总结归纳。什么环节需要加强,要求学生反思实训过程,总结得失。

3.备实训时间安排 要根据实训内容,合理分配和利用实训时间。

四、规范实训课教学过程

1.实训课前的精心准备 每次实训课前,实训老师应列出实训材料清单,包括仪器仪表和工具,按清单准备好各种材料,做到有条不紊。

2.实施时要“严” 实训时,对学生强调安全事项,以及在实训操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及操作程序。学生做的时候,老师进行巡视,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解决。俗话说:“严师出高徒”,在实训过程中,实训老师必须做到一个“严”字,严格学生规范操作,文明操作。

3.归纳总结 每次实训课结束前,实训老师要用5至10分钟的时间去总结本次实训课的情况,总结本次实训课的亮点和不足。

4.整理实训场地 实训课结束后,实训老师要及时组织学生整理实训场地:要求学生将所用材料、实训工具和仪器仪表清理好,按规定要求进行归类摆放,恢复实训前的状态,以备下一次实训用。实训老师要组织学生将实训场地进行彻底的清扫,保持实训场地的整洁。

5.填写《实训报告》 学生在填写《实训报告》时,应采用学生自评、互评、指导教师点评等方法,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这样,学生不仅能够了解自己实训中的不足,也为指导教师改进实训教学提供了依据。

篇6:中职机修钳工项目化教学探讨

浅谈中职学校钳工实训课教学的三个要素

单位名称:

作者姓名:

天津市中山志成职专(渤海校区)殷旺

浅谈中职学校钳工实训课教学的三个要素1

摘 要:在中等职业学校机电专业的钳工实训课的教学过程中,技能的养成、兴趣的激发和“教学做合一”是钳工实训课教学过程中的三个不可分割的要素,三位一体、三足鼎立。我们只有以“教学做合一”为基本原则,以技能的养成为目标,把钳工的知识性、科学性和趣味性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建立并完善钳工技术职业教育与技能培训体系,为社会输送合格的技能型人才。

关键词:技能养成 兴趣提高 教学做合一

随着我国经济全面与国际接轨,并正在成为全球制造业中心,我国制造业进入了一个空前蓬勃发展的新时期,这必然对掌握现代制造技术的技能型人才、特别是对大量的具有较高的技术水平的劳动者形成了巨大需求。钳工人才也日益成为劳动力市场紧缺的人才。所以,如何尽快地培养出满足市场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创业与协作精神,适应新型工业环境的,掌握钳工专业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熟悉钳工设备和工具的结构、维护和修理及常见故障排除,具有一定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一定专业基础知识和理论修养、较强实践能力的综合应用型钳工应用技术人才,成为钳工教学工作者必须研究的问题,是非常值得我们认真探讨与研究的。

钳工被誉为“万能工种”,是在钳台上以手工工具为主对工件进行加工的一种操作方法。其特点是技艺性强、应用范围较广;不受设备、场地等条件的限制;具有万能性和灵活性的优势。它不仅是机电行业中不可缺少的工种之一,而且是对产品的最终质量负有重要责任的工种。职业学校中机电专业的学生必须掌握钳工这一技能。钳工实训课正是对学生进行钳工技能培训的一门课程,它具有很强的实践性。那么,在钳工实训课的教学过程中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呢?

一、钳工技能的养成是实训教学的终极目标

职业技术教育,顾名思义,就是要使受教育者掌握专业技能,为谋职就业创造条件的一种教育形式。职业学校的主要目标是培养有较强动手能力和专门技能的应用型技术人才。它从本质上来说终究是就业教育,是一种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其职业方向性的特点决定了它必须适应社会的就业需求,服务于特定职业岗位或技术领域。要求所培养出的学生应能获得利用这种专业技能生存与发展所需要的保障,即学到一种先进的为社会所需要的谋生的技能。同时从我国目前的就业现状来看,招工时主要注重的是岗位的专门技术和能力。一般要求应聘者经过必要的岗前培训能立刻上岗工作。因此,中等职业学校培养的是能在生产现场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应用性人才,在钳工实训课的教学中,应以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为核心,以培养的实际需要作为标准,以学生钳工技能的养成为终极目标。

但目前中等职业教育钳工技能教学在有些方面存在不足,主要的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职业学校的学生在校期间还需学习文化课、专业课等其他课程,进行钳工实训的时间毕竟有限。职业学校的钳工技能培训和考试也都以普通钳工为主,强调能覆盖钳工这一技能的大类。而机械行业中所需的钳工技能的种类除了普通钳工外,还包括工具钳工、划线钳工、模具钳工、装配钳工等等。又由于其他因素和条件的限制,单就钳工实训课来说也不可能面面俱到。二是客观的说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素质普遍不高,而钳工操作毕竟有一定的安全方面的问题,可能因为学生的不注意就会造成设备的损坏或工伤事故,这是任何学校所不愿发生的。三是钳工技术在近几年的广泛应用,引起了钳工人才的大量需求,同时造成钳工专业师资、特别是同时具备相当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的钳工专业师资的不足。尤其缺乏熟悉企业生产实际的“双师(教师、工程师)型”专业教师。由于这些原因的客观存在必将会制约着现代钳工技术人才培养水平的提高,很难从真正意义上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难以实现教学目标,实训效果并不好。

为了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就要求我们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第一,在传授学生基本钳工技能的同时,要确保学生有足够的独立动手实际操作机会,从而形成良好的技能。第二,要培养学生根据已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自己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实现由“学会”到“会学”的转变,从而在以后的工作中遇到问题时能通过类似的经验和联想,自己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第三:培养一批熟悉企业生产实际,并能够承担钳工教学工作的“双师(教师、工程师)型”专业教师刻不容缓。另外,作为钳工实训课的教师,积极探索一种新的钳工加工技术教学模式来达到投入少、见效快、培养的学生适应性强、企业欢迎的教学模式势在必然。为此社会和许多中等职业学校也在积极探索钳工教学工作的方法,旨在使学生获得钳工技术应用专业职业技能,学到一种先进的为社会所急需的谋生的技能,并能服务于社会。

二、兴趣是提高钳工实训质量的内部动力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职业学校学生的成绩相对较差,素质普遍不高,自我控制能力一般不强。而钳工实训又是通过手工操作来达到学习目的的,工作条件差、劳动强度大,所以学生很容易产生厌学情绪。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在教学中既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所谓两者不可偏废。相对而言学生的主体作用显得更为重要,因为教学过程如果没有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教师的一切努力都是徒劳。要想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除了教师良好的引导,更重要的是要学生对所学内容有浓厚的兴趣,心理学家布鲁纳曾说:“最好的学习动因是学员对所学材料的内在兴趣”。因此,“兴趣”可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和学习的积极性,可使他们主动认真地思考,使他们变被动接受的客体为主动学习的主体。

如果我们通过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的认知活动优先指向钳工技能培训,那么他们整个心理活动会处于积极状态,想象丰富,观察敏锐,记忆加强,克服困难的意志力也会提高。

道理谁都知道,但要真正做到这一点还需要下一番工夫。对于单纯的锯割、锉削等基本技能训练而言,其过程单调、枯燥、消耗体力大,时间长了会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对钳工实训产生抵触情绪,无心实习。而在翻斗车模型、夹紧钳,錾口榔头等的课题中,学生兴趣浓厚而稳定,积极性明显提高,思维活跃。所以,可以把单调乏味的钳工技能训练溶入一个有趣的课题中。既能增加学生的实习内容又能提高学生对实习的兴趣,能够寓教于乐,使教学达到更好的效果。以此来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但有一点要强调的是不能脱离钳工基本技能的训练,否 则无异于舍本逐末。

另外,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由于学生的体力、智力等生理和心理上的因素不同肯定会产生一定的差异,也就是学生所掌握的技术水平分为较好、一般、较差三个层次。这时如果我们不顾学生技能的结构特点,只管以一般的课题进行教学的话,会使优等生因课题简单而失去兴趣,技能不足的学生会因畏难情绪而丧失信心,久而久之会影响整个集体的教学质量。为了避免出现上述教学分离的弊端,我们在确定课题时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而有所区别,因材施教。对于学得好、干得快的学生提高精度、加大难度,使他们保持积极性,在好胜心的驱使下使技能向更高一步发展。反之则降低难度,选用较简单的课题帮助学生树立信心,使他们能顺利完成工件从而掌握钳工技能。

积极探索多种形式的教学模式,调动学生实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由“能干”向“会干”转变,由“要我练”向“我要练”转变,可以从根本上保证钳工实训课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让学生在兴趣中学习,并可以以此为平台引领学生走进自行设计、创新开发的门槛。这条路走好了会给教学质量带来更大的飞跃。

三、“教学做合一”是钳工实训课的基本原则

钳工实训课是学生实现钳工技能转化的重要途径,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在教学中要以“教学做合一”为基本原则,“在做上教,在做上学”,使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达到学习和掌握钳工技能的目的。

首先,教师的教学过程应包括“三大版块、四个阶梯”。所谓“三大版块”是指教师在示范讲解时应包含①做什么②怎样做③为什么,使学生在“做”的同时明确做的目的、掌握做的方法、了解做的原理。而“四个阶梯”指的是钳工实训中的“准备、示范、模仿、总结” 四个步骤。教学中教师通过这些步骤进行“做上教”,动手操作以“做”来进行示范,边操作、边讲解,使学生体会技术要领和工艺要求。这里的操作是“做”,而讲解是为了“做”而讲解,同样也是“做”。学生以具体的操作来获得技能,是在“做上学”。教师对学生的操作进行观察,从中得到反馈信息,对于好的方面给予肯定,不足之处及时指导纠正,使学生通过正确的“做”掌握技能。其次,要正确地执行“教学做合一”的原则,必须以做为中心,在“做”字上下工夫。真正的“做”是要求手脑并用,要求学生在动手操作的同时还要开动脑筋,积极思考,勇于开拓。单纯的动手或动脑只是蛮干和空想,都不符合钳工实训课的基本原则。所以,工作中我们要鼓励学生自己动脑思考,大胆实践,通过“手脑联合”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使学生在手和脑行动的同时获得了知识和技能,也培养了创新能力,实现钳工技能由“迷”到“悟”的转变。

同时,职业道德教育教育也是进行钳工实训所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职业学校的学生身心正处于迅速发展阶段,心理上还很不成熟,他们的可塑性大,也容易受到各种诱因的影响。又因缺乏自制力、不善于采用正确的行为方式和具 有不良行为习惯等原因,学生在工作时的举止,并非都符合职业准则和道德的要求。如经过多次重复,这种行为稳定后就难于矫正,并常常会使学生不自觉采取类似的行为,所以我们要在钳工实训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和准则的教育。具体在工作中,我们同样要遵循“教学做合一”的原则,以学生的“做”为主,结合教师的监督和指导,使学生在“做”的同时,养成爱护劳动工具和成果,节约原材料,遵守劳动纪律的工作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观念和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既然钳工实训课的教学模式主要是通过“做”也就是操作来完成提高学生技能的。那么是不是不需要理论的指导呢?答案是否定的。钳工专业培养的是生产一线从事钳工加工的有现代科学知识的新型劳动者。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钳工技术的发展也会越来越快,今天的莘莘学子就是明天的建设者,就需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而积极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技能。因此,必须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而这一切都是建立在一定的知识结构的基础上的。

钳工是一门对学生科学思维要求很强的专业技术课程,但是前面也说过,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的素质普遍不高,他们有着基础相对较差、知识结构、学习习惯不良等诸多不利因素,过深的专业理论知识只会使他们产生厌烦的情绪,从而影响到学习钳工的积极性,甚至会使学校的钳工教学工作陷入异常困难的境地。因此,我们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组织教学内容,适当降低学习的门槛,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化“难学”为“易学”,化“苦学”为“乐学”:1.理论学习应以“实用、够用、管用”为原则,进行模块化、综合化整合,着重通过实践环节培养学生实际工作能力,增加学生自我动手时间,提高学生创新技能和综合素质,增强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2.培养学生应用钳工理论的能力,突出钳工理论的应用性、实用性,使学生能通过“实践认识—针对实践的理论学习—再实践”的顺序,掌握一定的钳工加工技能,3.教学中应将教学与生产实际、与新科技的转化、应用推广紧密结合起来。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是体现以能力为重点,培养学生的熟练职业技能和综合职业能力,实现理论与实际、教学与生产有机结合的有效途径。钳工实践教学特别要注意其先进性、前沿性,通过教学内容上渗透新科学、新技术、新工艺,教学过程由教室向生产延伸等,可以培养出一批能熟练运用新技术、新工艺,能适应社会和市场需求的高素质钳工操作人才。

综上所述,技能的养成、兴趣的激发和“教学做合一”是钳工实训课教学过程中的三个不可分割的要素,三位一体、三足鼎立。我们只有以“教学做合一”为基本原则,以技能的养成为目标,把钳工的知识性、科学性和趣味性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建立并完善钳工技术职业教育与技能培训体系,为社会输送合格的技能型人才。

殷旺

篇7:中职机修钳工项目化教学探讨

思南县中等职业学校 张彪

摘 要:钳工技能是中职学校机械类学生学习专业课程的基础,学好该课程,对学生技能的培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从教学方法入手,探析了在中职机械钳工教学中如何运用五环四步教学法。

关键词:钳工技能 五环四步教学法 发展训练

钳工技能是机械专业学生必备的专业技能,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工种之一。但要学好、掌握这项技能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因为钳工这个工种是既要技术,又要体力。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和探索,从五环四步教学法入手谈谈钳工技能实训教学:

一、能力发展动员

作为中职学校,机械专业学生在校期间还需学习文化课、专业课等其他课程,进行钳工实训的时间毕竟有限。再加上中职学校学生的成绩相对较差,素质普遍不高,自我控制能力一般不强。而钳工实训又是通过手工操作来达到学习目的的,工作条件差、劳动强度大,所以学生很容易产生厌学情绪。这样下去,根本达不到实习的目的和要求。

因此在实践教学中我们首先应让学生了解技能的重要性。让他们清楚专业技能是其区别于普通学校学生的特征,同时让他们知道练好专业技能,具备较高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对其今后的工作有着不可代替的重要意义,通过展示上一届学生做好的成品,让学生知道好好练也能做出这样的产品,使学生真正在内心觉得有必要学好练好钳工技能。

二、基础能力诊断

通过问卷回答的方式,一般是判断题,了解学生对本节钳工技能训练内容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或者让学生听完了老师的讲解,观摹了老师的示范动作演示,但由于个体差异性等原因,部分学生在实践时出现了各种各样不规范的动作。在纠正不规范动作时,我把学生实践时出现不规范动作的原因进行归类:第一类:因不专心听课而未掌握技能动作要领的,要及时补课。第二类:观摹示范动作不够仔细,再一次进行示范动作演示。第三类:动作迁延(即将以前所学动作应用到现学的动作上来。如学錾削时左手握錾子迁延到学锯割时左手握锯弓前端)要分析以前所学动作与现在所学动作的区别与联系。第四类:专业思想波动大,课内外联合班主任进行专业思想教育。

据我校实习工厂的问卷调查表明,学生在开始练习新的技能时,实际操作10~20分钟就希望实习指导老师给自己的动作做一个“评定”,若教师在这段时间内不去纠正学生的不规范动作,学生会认为自己的动作是规范的而形成记忆表象,以后要纠正就困难多了。因此,教师应加强巡回指导,找出学生的错误动作并纠正,这样能使学生较快掌握该项技能的操作要领。教师可根据训练的实际情况,及时总结全班学生训练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和个别较难的问题,肯定学生训练成绩,巩固正确的动作姿势,使全体学生的技能水平不断提高。

三、能力发展训练

能力发展训练是五环四步教学法的核心环节,该环节分四个步骤来完成: ①明确任务

这里的任务是学习任务,它可以是根据工作任务要求的能力设计的学习任务,可以是根据工作任务要求的能力设计的项目,可以是根据工作任务要求的能力设计的活动明确任务,也可以不是根据工作任务,而是出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所要求,对知识经验等的学习需要设计的学习任务。在钳工技能实训教学中,教师通过发给学生图纸向学生布置任务,也可通过幻灯片或者黑板板书的形式向学生布置、讲解任务,让学生理解任务,让学生知道我们这次课要做什么。②小组行动

在钳工技能的训练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我做你看”、“你做我看”相互纠正,教师再演示示范动作。这一教学环节通常是由一位教师担任,存在着不能使每一位学生清清楚楚地观摩到老师的示范动作而影响形成记忆表象的弊端。因此,在钳工技能教学过程中可将学生分成5~7人一个小组,可以加强学生与学生实习指导教师之间的交流,又加强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形成互帮互学的良好局面。分组行动时,一定要为每位成员一个角色。如:组长、记录员(可以兼任)、观察员(可以兼任)、发言人(可以兼任)、操作员、操作助理、资料员(可以兼任)等。

③展示成果

学生通过自己的双手把产品做出来之后,教师挑选一些比较好的钳工产品放在展示柜进行展览,让学生有一种成就感,激发学生对这门钳工技能课的兴趣。④及时评价

对学生和成绩及时作出评价无论是单项操作练习,还是综合操作训练,每次都要建立一个评分标准。学生对照这个标准可以了解训练的要求,教师最好让学生参与实习工件的批改,让学生发现自己的错误,并指导学生改进训练方法,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对于实习工件做得好的学生应及时给予表扬,激发学生的上进心。教师还应注意利用技能评价,引导学生进行相互比较,增加竞争意识,形成你争我赶的局面,提高学生积极性。

四、能力发展鉴定

在钳工实践教学过程中,如果只是一节课或是连堂课,可以综合各项训练的成绩给出鉴定结果;如果是跨时间、跨空间的课,且教学的内容是一个相对完整的、涉及多个学习任务的五环四步,比如一个项目,一个单元的课,应综合各项学习任务要求进行鉴定。鉴定后,要与学前的诊断进行比照,分析其能力发展进步情况。这里也涉及鉴定工具的开发、使用及鉴定结果的分析问题。

五、能力教学反思

在钳工教学结束后,教师应反思这次教学设计方案是否科学、执行如何、预期成效达成情况如何?要求学生写出本次实践课的心得体会,学会了什么?哪些还不足? [参考文献]

1、杜传坤.钳工工艺学.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牛金生.机械常识与钳工技能.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3、谭绍华.五环四步能力本位职业教育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重庆

篇8:中职机修钳工项目化教学探讨

一、组建强大的指导团队是获得优异成绩的基础

组建一支既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又能进行技能实训指导的强大指导教师团队是获得优异成绩的基础。笔者组建的指导团队包含四种教师, 一是像笔者一样的中职一线专业教师, 具备责任心强、能吃苦耐劳、乐于奉献并拥有该项目相关的教学经验10年以上, 人数2—3人, 具体负责日常的指导工作;二是校内专职的心理辅导教师, 人数1人, 主要负责参赛学生的赛前心理辅导工作;三是聘请该工种当地企业中具备多年经验的技术工人, 作为技术顾问, 人数1—2人, 通常一星期指导1—2次;四是聘请该项目权威人士, 作为技术专家, 人数1—2人, 通常一个月指导1—2次。有了这支强大的指导教师团队, 能保证参赛学生迅速、全面地掌握比赛技巧。

二、组建优秀的参训学生团队是获得优异成绩的关键

如何组建一支优秀的参训学生团队, 选拔学生是关键。以前选拔学生都是选择成绩好的学生, 认为成绩好的学生学习能力强, 但是经过几年的实际操作发现, 学习成绩好只是选拔的一个条件, 还要看学生的理解接受能力、临场反应能力和心理素质。笔者指导的这个项目, 选择学生的条件如下: (1) 要求身材匀称, 有一定的力量, 又不失灵巧, 协调性较好; (2) 专业理论课基础扎实, 好学并且有上进心; (3) 心理素质良好, 有一定的临场反应能力, 且符合机械工人的岗位气质。

三、科学系统的训练是获得优异成绩的重要保障

指导学生参加技能大赛, 需要一个比较长的周期, 一般需要一年以上的时间, 特别是培养一名优秀的选手甚至需要两年的时间, 在这个周期内, 如何科学系统地训练是能否获得优异成绩的重要保障。在日常的训练中分四个阶段:

(一) 大浪淘沙

本阶段启动的时间大概是每年新生入学的第一学期结束之前, 大概用一个星期的时间完成。学生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对本专业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 选拔学生时就根据上述要求的条件进行, 选拔的学生作为训练梯队的新鲜血液。这个阶段选择学生的面比较广, 一般是自愿报名的形式进行。让训练梯队中高年级的学生到相关专业的班级内进行本训练项目的选拔条件、内容、优势等信息宣传, 指导教师通过报名情况向班主任及任课教师了解每位报名学生的具体情况, 将一批对该项目兴趣较高、本身综合素质不错的学生纳入该项目的训练团队中来。大浪淘沙, 通过筛选, 初步确定选手范围, 并完善完整的训练梯队建设。

(二) 披沙拣金

本阶段时间持续较长, 一般是半年左右, 主要利用课余和周末的时间进行, 让新进训练的学生进行最基础的技能训练。训练过程中, 笔者采用的方法是团队合作的形式, 让高年级的学生作为“小师傅”, 每位“小师傅”带几个新进入训练的学生, 分成几个团队, 指导教师只负责布置任务、过程巡视和检查, 使学生在训练过程中, 获得自我学习、向他人学习、反复学习、团队合作等能力。因为现代制造技术比赛项目的特殊性, 训练本身都是枯燥乏味的, 所以在本阶段训练中, 还采用“酷暑训练法”, 机械实训工场往往都没有空调, 笔者一般都会选择暑假最热的几天进行训练, 往往意志力不强、坚持不下来的学生会被淘汰。最后再通过几次选拔比赛, 预留几名学生组建参赛阵容。慧眼识珠, 多方评价, 通过多种形式将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得以激发, 保障参训的学生各方面都比较优秀。

(三) 千锤百炼

本阶段的时间一般是比赛之前的三个月, 到了这一阶段, 参赛学生名单基本已经确定, 为了让学生在比赛中取得好成绩, 所有参训的学生停课训练, 采用的方法是模拟比赛、抗压训练、障碍训练。

学生训练到一定的程度后, 技术面往往很难再提高, 那么就要从学生的比赛状态、比赛心理等方面入手, 所以这个时候非常有必要进行模拟比赛, 对象的选择非常重要, 一般会选择省、市内该项目比较强的学校选手共同进行, 比赛时营造大赛氛围, 提高比赛选手的参赛心理, 让学生知道“天外有天、山外有山”的道理。每次模拟比赛, 采用专家出题、打分的方式进行, 并对每次成绩进行排名, 每次模拟比赛后, 让学生自行总结此次比赛的优缺点, 在后续中进行针对性的训练。

很多学生在日常的训练或模拟比赛中都有较好的表现, 但在最终的大赛中成绩往往不尽如人意, 这是由于大赛压力太大造成的。2012年6月, 笔者带贺杰同学参加全国技能大赛的该项目比赛, 选手进入赛场后紧张得不知所措, 前15分钟大脑几乎是一片空白, 犯下很多非常低级的错误, 最终只获得三等奖。针对这个问题, 在后来几年的训练中增加了抗压训练。提前不告诉学生, 找一个晚餐时间, 将装配钳工技术比赛用的设备推到学校食堂门口, 准备好所有的工、量、刃具, 并拉上警戒线, 进行一次小任务的测试, 允许全校的师生围观。将这次测试的成绩与在实训工场内测试的成绩进行比较, 分析有压力后造成的时间及技术层面上的差距。经过这样几次不同环境的训练, 非常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心理压力承受能力。2014年参加全国技能大赛该项目的史宇臻同学, 到了赛场上正常发挥、应对自如。

为了让学生在比赛过程中有较强的随机应变能力, 还在训练过程中设置了障碍训练。比如编写任务书的时候, 故意出错几处, 拆装变速箱时本来要求拆卸中间轴15的, 故意写成固定轴25, 而零件图中根本没有固定轴25这个零件, 又或者在任务书中出现学生在训练过程从没有遇到过的任务, 甚至还有些错误的任务, 还有故意让比赛的设备出现意外等问题。同时还让该项目的专家设置一些“意外”, 训练学生在赛场中处理“意外”的能力。有了这类训练, 学生处理“意外”的能力大大提升, 即便是赛场上出现从来没有遇到过的“意外”, 学生也能沉着冷静地处理。2014年参加全国技能大赛该项目的史宇臻同学由于粗心, 发生了“意外”, 将工装四个定位孔的尺寸看错了, 并且已经完成了钻孔的加工, 导致工装装配不起来, 后来由于沉着冷静又想了一套加工方案, 完成了工装的加工与装配, 只是原来加工过的孔扣了点分, 但最终还是获得了好成绩。

(四) 胸有成竹

最后, 指导教师还要学会调节学生的状态。那么怎么样才能使参赛的学生在比赛时达到最好的状态呢?记得在2014年的5月, 大概还有1个月就要参加全国技能大赛了, 发现史宇臻同学对天天枯燥、重复的训练非常抵触的情况之后, 马上停止训练, 带着他去当地的旅游景点九峰山逛了逛, 呼吸新鲜空气, 等回来后, 抵触心理就消失了。还有如到赛前的最后两个星期, 给学生布置的训练量大概是以前的一半, 让学生每天下午去参加适量的体育锻炼, 比如打乒乓球、羽毛球等, 但是不能参加身体对抗比较激烈的运动, 比如打篮球、踢足球等, 防止受伤, 这样一可以调节学生的状态, 二可以增强学生的体质, 预防生病。在赛前的4—5天, 还会让学生休息2—3天, 休息的这几天让学生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但是要让父母配合, 让学生在休息时有合理的作息时间, 保证充分的睡眠, 直到赛前的1—2天, 帮参赛的学生梳理一下比赛时技术上的注意事项。最后让学生保持轻松愉悦的精神状态就可以参加比赛了。经过这样的状态调节, 相信参赛的学生都是胸有成竹, 一定能获得优异的成绩。

四、反思及总结

一年一度的技能大赛之后, 有很多的反思与总结。笔者根据这几年的指导经验, 反思及总结如下:

(一) 进一步加强中职优秀专业教师的培养

从近几年中职装配钳工技术项目的大赛结果来看, 选手能取得好成绩与优秀的专业指导教师是分不开的。既具有丰富理论知识又掌握一定技能的“双师型”教师仍然十分短缺。笔者认为应该大力加强中职专业“双师型”师资培养, 只有提高中职专业教师的水平, 才能保证教学和技能训练质量。

(二) 比赛过程中职业素养不够精细

在近几年的大赛中, 装配钳工技术项目比赛中职业素养所占到的比分越来越大, 这也要求我们的指导教师在日常的训练中要时时刻刻注意培养选手的职业素养。只有培养了学生过硬的职业素养, 才能让学生在比赛中少扣分, 更能让学生在进入社会后适应现代化企业需求。

参考文献

[1]武建成.电工电子专业技能大赛训练及比赛浅谈[J].黑河教育, 2014 (2) .

[2]王丽.技能竞赛培训模式的研究与探索[J].山东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0 (5) .

篇9:中职学校钳工实习教学探讨

关键词:中职钳工实习教学

一、备课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

备课是教师上好实习课的重要前提,上课前教师应根据实习教学大纲的要求,结合总课题、分课题的授课计划,做好以下工作:

1备教材

教材是教师备课和上课的主要依据,要吃透教材的教学要求、操作步骤、工艺要求、安全技术,根据实习工种的不同合理确定每个课题的重点、难点和关键,将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进行初步排队,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把课题合理地分解成一个个相对独立、具有严格逻辑排序的训练单元,再由单一训练发展成为综合训练。运用教学阶段原则,有层次、有步骤地定出每个课题的实习内容。除此之外,还要收集和了解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并作为教材的补充知识。

2备学生

要了解职业学校学生原有的知识和技能水平、兴趣、需要与思想状况、学习状态等。在此基础上,还应结合平时对学生发展情况的了解,研究当前实习内容在学生训练时可能产生的消极或积极态度、可能遇到的问题,确定如何针对学生和教学特点,启发学生。要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确定教学方法。如学生缺乏感性认识,就要加强直观教学,举例示范;学生基础知识较差,就要适当补课或复习有关知识,对比较难于掌握的复杂内容,应分解成几个较容易掌握的部分或步骤,便于学生掌握。

3备材料

根据实习课题要求备好实习材料、工具、量具并检查质量、数量是否满足实习要求等。

4备安全

钳工实习教学主要以学生使用工具或设备(砂轮机、台钻等)动手操作为主,是一个动态过程,所以我们还要备安全。在开始实习操作之前,尽量把实际操作中常遇到的安全问题,以注意事项的形式强调给每一位学生。备课时要充分考虑可能发生的各种突发情况,并制定出相应的应急措施。

二、上好课是提高实习教学质量的关键

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是上好课,上课是教学工作中诸环节中的中心环节,实习课教学重在抓好实习教学的四个基本环节:

(一)组织教学

组织教学是实习教学中的重要一环,目的在于使学生做好上课前的各种准备。没有良好的教学环境和纪律,教学就不能顺利进行,教学任务就无法完成。主要包括:检查学生出勤情况,强调安全文明生产(学生穿工作服、戴防护镜等),布置实习岗位和实习内容等。另外,组织教学并不只限于在上课开始时进行,应贯穿在整个实习教学过程中。

(二)入門指导

入门指导是一个课日的关键环节,其中包括:检查复习、讲授新课、示范操作、分配任务四部分:

1检查复习:目的在于引导学生运用已学过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加强新旧知识和操作技能的联系,用以指导新课的实践。

2讲授新课:通过讲解课题内容,使学生了解本课学习目的、重点、难点,掌握新知识、新技能,是教学过程中最基本的部分,要注意教学方法的选择与使用。讲授新课要做到:目的明确,重点突出,内容具体,方法得当,语言简练,条理清楚。

3示范操作:是重要的直观教学形式,也是实习教学的重要步骤,可以使学生具体、生动、直接地感受到所学的动作技能和技巧是怎样形成的。教师要特别注意演示这一环节,教师的每一个动作是否规范、正确,直接影响到学生实习动作的正确与否和规范性,同时也直接影响到生产实习的安全。教师应边示范、边讲解相应的注意事项和重点,从而使学生真正理解,敢于操作。在进行示范操作时,还要组织好学生的观看位置,使每个学生都能看得清楚,从“做什么”、“怎样做”、“为什么这样做”等三个方面来组织教学,安排教学内容的展开。示范操作要做到:步骤清晰,动作准确无误,并讲清动作的关键点,以及在操作过程中如何防止出现废品和事故发生。

4分配任务:指在讲解和操作示范后,给学生分配实习工件,并要求学生对自己使用的设备、工量具、材料等进行全面检查,做好实习操作准备。

(三)巡回指导

巡回指导是发现、解决学生实习过程中出现各种具体问题的主要方法之一。在巡回指导中教师除了解学生技能掌握情况,随时纠正不合理的加工工艺,错误的操作姿势和测量方法外,还要注意教育学生吃苦耐劳、遵守纪律、爱护工量具以及设备的职业教养。在指导中既注意共性的问题,又要注意个别差异。对出现的不同问题要采取不同的指导方法,共性问题可以采取集中指导,个性问题可作个别指导。在整个生产实习巡回指导过程中教师还要做到“五勤”,教师要勤于巡回指导,便于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对学生存在的不足之处,要及时加以指导和纠正,直到学生达到掌握要领、动作正确、操作方法规范为止;同时还要注意学生的操作安全。实习指导教师还要勤于动脑,要考虑如何指导学生,如何帮助学生解决问题,要根据每位学生的特点和操作技能差异做到因材施教,以便更好地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

(四)结束指导

结束指导是对实习教学的必要补充和完善,是形成学生实践技能的必要一环。教师要着重总结实习教学重点和难点是否得到了解决,动作技能的训练是否达到了预期效果,工件的加工是否达到了工艺要求及同学们的安全文明生产情况等。教师可将在巡回指导中发现的典型实例根据教学的需要,剖析一个最佳或最劣的工件(或操作方法),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从操作实践到技术理论,从客观到主观,引导学生认识理论和实践的关系,主观努力和客观效果的关系,使学生在教师的典型分析下找出自己的不足,明确个人的努力方向。在此过程中,还应着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建立合理的考评机制是提高实习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如何客观、公正、合理地评价学生学习的效果也是钳工实习教学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建立合理的考评机制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提高实习教学质量。在中职学校实习教育中,学生的操作技能水平、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应该是衡量的主要标准。每个课题实习结束可由实习指导教师和学生(自评、互评)进行综合考核评分,考核内容应包括多个维度:如实习态度,敬业精神,服从意识,吃苦耐劳精神,团队协助精神,劳动态度,守纪情况,技能达标情况等,这样不仅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管理,减少学生违规违纪现象,又能促进学生技能的学习,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总之,在钳工实习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实习教师的主导作用,并且不断积累科学、先进的教学经验,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从而提高钳工实习教学质量,为企业培养出更多更好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教育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8

[2] 骆日桥等主编《生产实习教学法概论》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934第一版

[3] 林涛钳工实习教学[J]职业,2011

上一篇:活用信用卡玩转十一黄金周境外刷卡消费能返现信用卡刷卡积分下一篇:国庆节天安门升旗小学生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