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永淳的名言

2024-04-23

郎永淳的名言(精选7篇)

篇1:郎永淳的名言

关于郎永淳的名言

1. 即便世界以痛吻我,我依然会主动地报以欢歌。

2. 没有什么会天长地久,除了爱;爱过了,就是永恒。

3. 旅行是一种生活态度,也是生命质量的一种延伸。

4. 网友的提问很尖锐,诸如打开电脑,一片黑暗;打开电视,一片光明。眼睛在自己身上,选择看什么怎么看看后有何判断,我决定不了。我想说,咱们都别忘了盲人摸象的故事,真实有大真实小真实局部真实整体真实之分。黑暗和光明都在那里,小时周而复始,只是,白天,你是否还睡着?

5. 一切迂回的人生路都不白费,相依相伴,慢慢变老。

6. 当一个人面对死亡,不舍的不是金钱地位别人的`赞誉生活的享受。锥心之痛的,只是亲情,是和亲人在一起相濡以沫,即使什么都不说,你坐床头我坐床尾也能感觉到的那种脉脉温情。

7. 北京那么小那么小的雪,细碎的雪片轻轻落在脸上,却似割着肌肤,锤击心脏。没有恬静,只有烦躁,没有暖,只有痛。因为在那一刻,我知道,我要带领全家,学会理解生命,面对死亡,学会更好地度过每一天。

8. 阅读是决定素质的关键。

9. 火灾火灾,火灾火灾!愤懑无奈,悲伤无奈!人命无常,托汝主宰,何故伤我,痛哉哀哉!逝者去矣,惟祝往生,平安世界!

篇2:郎永淳的名言

姓名:郎永淳

性别:男

出生年月:1971年

籍贯:江苏省

职业:主持人

所属电台:中央电台

1971年生于江苏睢宁。

1989年考入南京中医学院攻读针灸专业五年,获医学学士学位。

1994年毕业后即考入北京广播学院播音系,攻读新闻学专业(节目主持人方向)第二学士学位。

1995年入中央电视台主持《新闻30分》节目至今。

郎永淳1971年7月23日出生在江苏徐州的睢宁县,小学、初中都在家乡小镇读书。父母对他要求极为严格,尤其是父亲信奉“棍棒之下出孝子”的古语,小时候调皮捣蛋的郎永淳便免不了时常挨打。但是他的父母仍旧是开明的,他们认为,等到儿子能够独立思考的时候,有了责任感,能够对父母、对自己负责的时候,就要给他一个独立生活的空间,越早把这种空间给孩子,孩子就成熟得越快。所以一到郎永淳考上县城高中离家读书,父母马上把这种自由选择的空间交付给了他。这使得郎永淳的个性在上高中以后便得以尽兴伸展,在对自己人生道路和发展方向的把握上拥有了几乎绝对的自由。高考那年,赶上国家缩减名额,考生需要重填志愿,因为学的是理科,他选来选去,选中了“南京中医学院”。为什么呢?想了想,觉着针灸也是非常神秘的东西,几根小小的银针就能治病救人,于是他就选择了针灸系。在这个人生道路的关键性选择上,他选择的标准竟仅仅是极具个性特色的“神秘”。

上了大学,随着“神秘”的帷幕一点点揭开,他开始感到沉闷和不满足。大学校园不仅能教给人专业知识,它还应该是一个培养人综合能力的地方,它要处处充满生机,人人充满活力。于是,表面沉静的他立刻让自己积极、活跃起来。当他站到竞选院学生会主席的演讲台上时,他自信而骄傲地说:“我要和同学们一起,给90年代的校园带来一股清新的空气。”……

当院学生会主席的那段日子,的确让他尽情发挥了自己,他不但给南京中医学院带来了一股清新的空气,他本身也像一缕清新、自由的风,那么自然地吹进了中央电视台……

郎永淳认为自己性格里最大的优点在于:执著。只要认定了一条路,一定会踏踏实实走到底。可是同时,这又是他最大的弱点,因为执著,便难免有时认死理,不易变通。并由此在专心走着一条路的时候,忽视了路边万紫千红的风景。

认识到这一点是在很偶然的一天,一位朋友送了他一张音乐会的票。他早早赶到了首都体育馆。演出的乐队是一家外国的“摇滚迈克乐队”。现场人很满,音乐过门刚一响起来,台下的年轻人几乎全都跟着唱了起来。场面的狂热令他震惊不已。就在那一刻,他忽然感到自己居然有些落伍了。后来,他知道那音乐并不该让他觉得陌生,那是一种很抒情的软摇滚,电台中时有播出。这件事对他的触动是强烈而持久的,他意识到,自己是做媒体的,不能只限于自身的这个圈子,必须涉猎广泛,通过所有可能的渠道丰富自己,以便把最新最快的消息传递给大家。一个好的播音员应该不只是比观众早知道新闻几分钟,而是比观众知道得更早、更多。于是,他的业余时间除了在家静静读书补充知识外,更加添了许多利于增加信息的活动,比如上网,比如看音乐会、看球赛……

郎永淳有个幸福的家庭。他的妻子是他在北广读第二学位的同学,她比郎永淳大3岁,辽宁丹东人,从东北师范大学毕业后来北广读第二学位的,两个人也算是“有缘千里来相会”了。她现在在《中国水利报》作记者。

篇3:郎永淳:“国脸”是如何炼成的

郎永淳的父亲是个“老北京”, 上世纪50年代中期考入南京军事学院学习俄语。毕业时, 正赶上中苏关系破裂, 被分配到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的一所乡镇中学教书, 这一教, 就是几十年。从北京到一个在地图上很难找到踪影的小乡镇, 生活上、环境上以及文化上的差异可想而知。父亲只好把希望寄托在孩子们身上。

郎永淳有一个弟弟, 从小, 父亲便在学业上对兄弟俩要求得十分严格。父亲常给兄弟俩讲北京, 讲南京, 讲那里的人们的生活。就这样, 凭自己的学识本领, 考进大城市, 回到北京城, 成为兄弟俩从小就十分明确的人生目标。至今, 郎永淳都记得爸爸说的一番话:“你付出最大努力, 得到的回报也许是2分, 也许是10分;但如果你不付出努力, 那么你得到的回报肯定是0分。你已经不小了, 不应该再让爸爸督促着你读书, 你应该有意识地为自己的将来做准备。”郎永淳没有让父亲失望, 他的成绩始终是年级前三。

1989年, 郎永淳顺利考入南京中医学院攻读针灸专业。大学期间, 他加入了学生会, 是校园里的活跃分子。当学生会干部的那些日子, 他除了负责学校广播站的工作以外, 还组织同学们参加各种演出, 并邀请当地电视台的主持人共同参加。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郎永淳在为同学服务的同时, 也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他被江苏人民广播电台文艺台邀请做业余节目主持人。那段日子, 每天早晨6:00-8:00, 郎永淳特有的声音都会随着清晨第一缕阳光荡漾在城市的上空, 为无数早起的人们送去第一声问候。郎永淳很喜欢这份工作, 这份工作让从来没有接受过专业播音主持训练的他有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也让他具备了“说新闻”的习惯和能力, 在以后的学习工作中给了他莫大的帮助。

1994年, 5年的大学生活就要结束了, 郎永淳面临毕业分配。一番奔走之后, 新的机遇出现在他的面前——北京广播学院全国第一届新闻学专业主持人方向的第二学位班招生, 他决定试一试。当时的郎永淳并没有太多的想法, 只为多一种就业选择。参加考试的人有几百个, 而录取人数一共才15个。虽然难度不小, 但郎永淳却非常轻松地考中了。“感觉比高考容易多了。”郎永淳一脸平和地笑着说, 表情中找不到一丝得意。

郎永淳考入北广的第二个学期, 中央电视台就来为新办栏目《新闻30分》招录主播。也许因为被选中的人可以正式入台这个诱惑令人难以抗拒, 考生们人人紧张。节目组一上午面试下来, 没有什么收获, 打算中午11点半就撤了。就在大家开始收拾东西时, 郎永淳走了进来。“当时我连摄像机镜头都没见过, 也从没接触过电视制作, 知道的都是一些皮毛。而且时间仓促, 心里觉得希望不大, 反倒轻松下来了。我把他们准备的新闻的导语都改了, 用‘说’的形式把它播完了。”事情就是这么奇妙, 当时制片人就想找一个“说新闻”的主播, 他发现这个几乎没有任何训练痕迹的学生, 不仅声音独特、表达流畅, 而且面对镜头似乎一点也不紧张。几天后, 郎永淳被叫到台里试镜。领导看完样片, 拍板让这个戴着大眼镜的新人来主播新创办的《新闻30分》。

郎永淳成了中央台的“特别人物”。因为在他之前, 中央电视台还从没有过播音员戴着眼镜出镜;另外, 他的嗓音也明显与众不同;再有, 他播新闻的时候掺进了太多个人特色。总之, 他与传统播音员的标准相差太大。

篇4:郎永淳写给儿子的信

今天对你来说,是一个真正特殊的日子,也是一个真正值得祝贺的日子,今天,你要摘下红领巾,和童年告别。今天,爸爸妈妈要给你一些谏言,为你新的旅程助力。

首先,珍惜友情。环顾你的左右,今天和你一起参加这个典礼的同学将会是你一生的财富!他们可能会是你今生结识最久、了解最深、情谊最浓的朋友。我们想说的是,在你未来的航程中,同学、朋友,可能会比父母陪伴你的时间更多,他们给你的鼓励以及安慰更给力、更贴心,所以,你首先要学会多交朋友、交好朋友,这样你才不会感到孤单,人生也才会因此变得更丰富、更有力量。

第二,不畏艰难。从童年步入青年,这是你人生真正的开始。你可能再也不会在跌倒时,张着小手哭喊妈妈,你需要独自忍受痛苦,爬起来、掸掸土,继续前行。每个人一生中都会跌倒很多次,不管有多痛,爬起来并尽力走得更快的人才会走得更远,领略到更美的风景。

第三,勇于担当。你是一个男子汉,你会看到,工程师是男人做得好,科学家是男人占多数,就连裁缝和厨师也是男人更出色,这并不是男人天生比女人强,而是男人更懂得担当,更勇于冲锋陷阵。他们勇挑重任,吃苦在前,呵护幼小,谦让妇女,他们承担了更多的责任,得到了更多的历练,于是取得了更大的成就。我们相信你也会这样。

第四,学会分享与分担。你们这一代跟我们不一样,我们有兄弟姐妹,成长过程中的幸福与烦恼都会向他们倾诉然后共同面对,所以,我们的心扉是敞开的。而你,儿子,你的优点是独立、坚强、好强,但是,不要把自己的心严严地封闭起来,要在愿意帮助别人的同时也乐意接受别人的帮助,要在分享和分担之中感受这个世界的温暖。分享和分担才是生活的本质。

第五,珍惜生命,丰富青春。就像美好的童年一去不返一样,总有一天你要回望你的青春,感叹时光飞逝、白驹过隙。所以,你要让自己青春无悔。做所有能够做到的有意义的尝试——包括发展一项个人爱好、参与各种集体活动、尝试电影拍摄、设计电子产品等等,只要能够让你的青春丰富多彩你都可以去尝试。但是自己快乐并带给别人快乐是最重要的,幸福不在物质,而是心灵的愉悦和满足。

亲爱的儿子,其实爸妈最想跟你说的是感谢。感谢上帝将你赐予我们,你童年的快乐也是我们的快乐,是我们最珍贵的回忆。你肉肉的小手搂着爸妈的感觉我们终生难忘。

我们很平凡,甚至很平庸,但是,我们对你的爱永无止境,你的每一寸进步都是我们的骄傲;同时你还要记住,爸爸妈妈的怀抱永远是你的家、你的避风港,无论何时,幸福了,你就去遨游;痛苦了,一定要记得回来,我们永远和你在一起!

篇5:郎永淳 写给癌症妻子的情书

没有想到,癌来敲门

一夜之间,郎永淳家的各个角色,颠了个个儿。一直以来,这个家都是妻子在后方支撑着,他和儿子郎俣早已习惯了以她为核心,听她指挥。但噩耗来得太措手不及。

2010年10月,吴萍参加单位每年的例行体检,意外查出乳腺癌可疑物。在病魔面前,素日坚强无私的女人退缩了,她一屁股坐在医院走廊的长椅上,脑袋里只迸出一个念想,该怎么跟丈夫开口?

不,不能告诉他,他马上要去广州报道亚运会,这时告诉他一定会分散他的精力。吴萍不知所措,唯一清醒的那点理智告诉她,赶紧把体检报告藏起来。接下来的几天,她若无其事地给儿子过生日,以出差为借口,瞒着丈夫,和朋友悄悄跑到上海华东医院确诊,从医院回来后,又如常送郎永淳去广州。

丈夫一走,吴萍整个人就垮了,除了妹妹,她唯一能想到求助的人,是郎永淳的领导、央视主持人李瑞英。“给我打电话的时候,她很伤心。但她马上说,永淳在外做直播,你千万别告诉他,影响他直播。我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情后亲自飞过去,面对面告诉他。”李瑞英回忆。二人在电话里达成了共识:瞒着郎永淳,直到十几天后节目结束。

十几天后,郎永淳刚下直播间,就接到妻子的电话,说自己正在广州出差,晚上在酒店等他,有事找他谈。郎永淳回到酒店时,顺手拿起吴萍的iPad,屏幕上弹出的页面“中医治疗乳腺癌”,让他的心“倏”地一下沉了下去。

“你得了这病?”吴萍点点头,咬紧嘴唇,却一直没哭,虽然眼角已经湿润。

一切的预感都在这一刻得到验证。从上午接到坐镇北京的制作团队头儿的电话,郎永淳的心里就开始犯嘀咕,为什么突然压缩拍摄周期?三天前,部门领导也都在电话里含糊其辞,让他抓紧时间提前回京。只是没想到,是妻子的身体出了问题,郎永淳只觉得头脑“轰”一下炸开了。

轮到我撑起这个家

过去的美好仿佛还在眼前。

他们相恋于1994年,那一年,23岁的郎永淳和26岁的吴萍同时报考了北广。在建国门附近的一处小绿地,两人牵手散步,他一路走一路唱歌给她听,一首接着一首,唱到她心醉;有一次不知谁给了他一块巧克力,他揣在兜里带给吴萍,兴高采烈地掏给她时,巧克力已经化成了糊糊。

结婚后,郎永淳被分配到央视,吴萍则被分配到上海的一家电视台当播音员,长期两地分居的他们,几乎没有时间见面。1999年,儿子郎俣出生后,为了照料丈夫和儿子,吴萍毅然放弃事业,在家做起了全职主妇,直到家庭稳定后,她才进入《计算机杂志》当了一名普通编辑,几年后,凭着卓尔不群的能力,吴萍升任为杂志的执行总编。

回忆越美好,就越衬出现实的不公、残酷。郎永淳意识到无论愿意与否,他已经在这一刻,成为家的新顶梁柱。他若再倒下,天便塌了。

他表情淡定,没有任何停顿,就像谈论晚上吃什么饭一样,用他本科学了五年的中医知识,专业地向吴萍普及医学知识:“不要怕,乳腺癌是癌症中愈后效果最好的,五年存活率接近90%,它其实就像感冒一样——我们马上就住院,积极治疗。”吴萍仔细观察他的脸,看不出一丝涟漪,平静而富有磁性的男中音穿透她的身体,抚慰她悲伤的心,那种感觉非常非常溫暖。

从那一刻起,吴萍知道,丈夫就是她活着的理由。

活着的理由

既来之则安之。回到北京,郎永淳牵着妻子的手走进检查室,天气忽冷,吴萍缩在衣服里踩着碎步紧靠着他,“有什么问题一定不能瞒我,我做好了迎接一切的准备。”郎永淳笑笑:“不会的。”两人紧握的手心却已经沁出了汗水。

医生告诉他,病情已经加重,必须抓紧时间手术。郎永淳倒吸一口冷气,笃定地点头,一周后,他和儿子一起将妻子送进手术室。

手术后,癌症的病痛才刚刚开始。掉头发是每个化疗病人必经的第一步,为了让爱美的妻子适应这一切,郎永淳硬拉着吴萍到理发店把一头乌黑及肩的头发剪成了短发。他每天进直播间前,都要给她打个电话:“今天头发掉了吗?”除此之外,他还叮嘱儿子和他一样,每天询问妈妈掉头发的情况。

有了这些戏谑似的“问候”,本来极其恐惧掉发的吴萍竟然对化疗后开始慢慢掉落的头发不那么介意了。可随着进一步化疗,药物的副作用逐渐明显。吴萍渐渐出现了呕吐的症状,东西吃进去后,还没到达胃腔,就原封不动地吐出来。渐渐地,她一闻到饭菜的味道就反胃,吃饭成了最大的难题。

郎永淳工作忙,一日三餐自己都顾不上,下了直播室就往医院跑,哄孩子似地哄着妻子吃饭,遇到吴萍实在不想吃,他会带着儿子一起到病房用餐。每次,吴萍呕吐完之后,一转身,丈夫已经端着水杯站在身边给她漱口。虽然逆反心理严重,也想过中途放弃,可每次看到丈夫和儿子期待的眼神,吴萍都暗自给自己鼓劲,主动端起饭盒,大口大口再吃,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留在爱人身边。

由于化疗用的针头都比平常的粗,吴萍的手臂肿得老高,伤口淤青溃烂,医生开了药都无济于事。郎永淳研究了一下中医,每天用新鲜的土豆片敷在妻子的伤口上,日复一日居然慢慢好了起来。吴萍开玩笑地说:“郎中不愧是郎中,治大病不行,治小病还有点儿用。”

妻子的病虽是郎永淳难解的心结,但一进入工作状态,他就得把所有的烦恼抛向脑后,以最佳的状态来面对全国观众。这段时间,吴萍在医院坚持,郎永淳在直播室努力,半年后,医生告诉吴萍,她体内的癌细胞已经不见了,终于可以出院了。而郎永淳的事业也稳步上升,主持了将近十年《新闻30分》的他终于走到了全国瞩目的央视新闻联播的主播台,成为新生代“国脸”。

他们以为,命运已经收起了它狰狞的魔爪。却不曾想,树欲静而风不止。

儿子带她去美国

2012年底,吴萍体内的癌细胞发生转移,在肝上发现了一个拇指甲大小的肿瘤,经过穿刺确診为肝部恶性肿瘤。

接到医生电话时,轻易不流泪的郎永淳泪往上涌。乳腺癌转移了,怎么跟吴萍说?下一步怎么办?而这次来势汹汹的癌细胞,很可能已在全身蔓延。他平静下来,擦干眼角的泪痕,决定能瞒一天是一天。

郎永淳仍旧平静地回家,平静地工作,私底下却在焦躁地寻找治疗方案。可不久后,他与上海专家的手机信息暴露了吴萍的病状,妻子终于忍不住嚎啕大哭起来。她一度觉得自己会和丈夫、儿子在北京快乐地生活,却未曾想到,生命的旅途中会横空出现面目狰狞的魔鬼,和她抢夺着生命的长度。

在哭声中,吴萍开始了新一轮的化疗。也许是因为北京恶劣的天气,也许是身体机能已经遭到了极大的损坏,在2013年春节,吴萍因为严重感冒身体不适再度住进了肿瘤病房。

医生告诉郎永淳,如果妻子的病情再度反复,将没有生的希望。沉思半晌后,郎永淳萌发了让妻子到美国休息疗养的想法,他决定在美国找一所学校让儿子一边上学一边陪伴妈妈。哪知郎永淳刚一提议,马上就遭到儿子的坚决反对:“我刚刚考上人大附中,为什么要走!”

望着儿子倔强跑开的身影,吴萍默默抹起了眼泪,郎永淳心里也酸酸的。想到这么多年来,妻子身体不好,自己工作和活动纷繁,儿子早已习惯自己照顾自己,从小学4年级开始自己上下学、读课外班,小小年纪,性格内向,对自己要求严苛。

以前,儿子吃饭总是挑食。吴萍生病后,儿子似乎一夜之间长大了,他不但自己好好吃饭,还将饭盒端到吴萍的嘴边,试好温度,哄着吴萍:“妈妈,乖,吃完饭就能快快好起来!”而一直都没有为儿子的成长付出太多的父母,又有什么资格来要求儿子呢?

不久后一天下午,儿子突然问郎永淳:“如果出国,我要做什么准备?”看来儿子经过独立思考后,已经做出让步了。郎永淳一把搂过儿子,他没有想到,自己印象中蹒跚学步、淘气调皮的臭小子,在自己的眼皮底下,慢慢就长大了,忙于工作的自己缺席了太多与儿子交流的场合。而在妻子最需要自己的时候,自己无法陪同在她的身边,反倒是儿子,用他小小的肩膀为自己挑起了重担。

接下来,郎俣在课后恶补英语,备考托福,常常是晚上 11 点多还埋首在题海里。孩子的专注和努力被父母看在眼里,疼在心里。郎永淳渐渐发现,14岁的儿子也开始有眉头紧锁的模样,严厉的眼中多了几分柔情。

不知道的未来

2013年6月,郎俣顺利被美国的一所高中录取。两个月后,郎永淳送母子俩飞往美国纽约的纽瓦克镇。这里远离尘世的喧嚣,是一个安静秀美、空气极好的小镇,极其适合休疗。

在这里,儿子一改往日羞涩、内向的性格,在吴萍的诱导下,主动与外国小朋友交朋友,渐渐习惯美国的学校并取得良好的成绩。吴萍每天早晨都会到海边去练瑜伽,太阳升起后,她拿出更多的时间来晒太阳,有时抱着电脑,有时捧着一本书,有时只是望天或者看着小鸟打架。只有周日的时候去接儿子放学,成了一个随性的陪读妈妈。

回国之后,郎永淳每天都在网上和妻子聊天,了解她在美国的生活。这一路走来,他心里清楚,是这个女人点亮了自己的生命,也照亮了自己前进的征途。而现在,在她最脆弱无助的时候,他必须坚强,顶起这个家。

篇6:痴情郎:我对你的爱永淳

“就这样就结婚了”

1989年,郎永淳考入南京中医学院,就读针灸专业。郎永淳平时喜欢播音,常在学院广播台过把瘾,还在江苏人民广播电台做兼职主持。1994年,郎永淳看到实习医院阅览室里贴着一张招生启事:北京广播学院(现中国传媒大学)播音系节目主持人方向双学位招考。郎永淳决定弃医从文,朝着喜欢的播音方向发展,毅然报考了双学位班。经过努力,他如愿以偿。在那里,他遇见了吴萍。

吴萍,辽宁省丹东市人,比郎永淳大3岁。从东北师范大学毕业后,她被分配到丹东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当教师。工作几年后,她渴望学习和提高,于1994年来到北京广播学院攻读第二学位,与郎永淳成为同学。在班里,郎永淳是班长,吴萍是学习委员,两人配合默契。

一天晚自习时,吴萍咳嗽不止,怕影响大家,她就提起书包离开教室。郎永淳追出去问她是不是感冒了,吴萍说是。郎永淳笑说:“我以前学医,感冒不用吃药,多喝开水,休息几天就好了。”瘦弱的郎永淳戴着一副金丝边近视眼镜,谈吐真诚而斯文,吴萍不由对他多了几分好感。此后,两人经常在校园里并肩而行,聊人生,谈理想,两颗年轻的心越走越近,很快坠入爱河。

1995年3月,郎永淳被来校招聘主持人的中央电视台“新闻30分”节目组录用,住到了节目组安排的宿舍。他惦记着还住校的吴萍,就借来一辆自行车,每天下午节目结束后,从长安街最西头一路风尘地骑到最东头。往往说不上一会儿的话,他又得匆匆骑车回台里,来回4个多小时,他却很满足。有一次,别人给了他一块巧克力,郎永淳揣在兜里,见到吴萍时,興高采烈地掏出来,可惜天气太热,巧克力早已融化。吴萍仍笑意盈盈地接过巧克力,感动得甜蜜四溢。

由于不是播音科班出身,所以郎永淳工作压力很大。每天中午12时,“新闻30分”节目准时直播,吴萍一下课顾不上吃饭,便跑到学校对面有电视的商店,请求售货小姐转到央视一套,边看边拿笔记本记录。看完节目后,她马上打电话告诉男友,哪里处理得比较好,哪里有待改进……这让郎永淳深受感动,主持工作越做越自信,越做越好。

1996年7月,两人从北京广播学院毕业,郎永淳以第一名的成绩被分配到中央电视台,吴萍则被分配到上海一家电视台当播音员。相隔两地,两人的心却在为各自理想拼搏中贴得更近了。1997年5月,他们的爱情瓜熟蒂落。没有浪漫的婚礼,房子也是租的,但他们一个严谨而温情,一个开朗又贤惠,小两口的生活幸福甜蜜。1999年,儿子小雨出生,吴萍选择回北京工作,在《计算机世界》杂志社做编辑。工作之余,她把大部分精力放在照顾丈夫和孩子身上。

时间一晃而过,愣头青郎永淳成长为电视台骨干主播,吴萍则升任杂志社执行总编,夫妻俩在北京有了属于自己的房子和车子。就在这时,一个沉重的意外猝不及防地打破了这个家庭的平静。

“没事的!就当是感冒了”

2010年10月,郎永淳到广州制作亚运会新闻专题。恰逢吴萍休假,来广州陪他。夜幕降临,一天的繁忙工作过后,郎永淳才有时间陪吴萍欣赏羊城夜景。吴萍挽着丈夫的胳膊东走西逛,一双大眼睛里时时透着新奇和喜悦。然而,看上去快乐的吴萍,内心却十分痛楚。半月前,她在一次体检中查出患有乳腺癌,因怕影响郎永淳的工作,便隐瞒了此事。多少个夜晚,一想到自己也许要永远离开体贴的丈夫、可爱的儿子,吴萍常常以泪洗面。

郎永淳很快发现端倪。一天,他用iPad上网时,发现搜索记录里有“中医治疗乳腺癌”的信息。联想到吴萍近几日醒来时仿佛面带泪痕,他的心头犹如惊雷滚过:难道妻子患了癌症?!从吴萍口中获知真相后,郎永淳心痛不已,但仍平静地说:“不要怕,乳腺癌是癌症中愈后效果最好的,五年存活率接近90%。我们马上住院,积极治疗。”哄妻子入睡后,郎永淳却彻夜难眠。

郎永淳做新闻主播之余,还到配音班授课,并定期去偏远地区支援播音事业,工作日程被排得满满的。得知吴萍身患乳腺癌后,他更像被命运上紧了发条,在繁忙的工作之外,不断拜访医学专家,为妻子寻找最佳治疗方案。以前,吴萍从不让他干家务。但吴萍患病后,他一进家门就主动洗衣、做饭,陪孩子写作业。

生病后的吴萍变得不自信,不愿参加亲友聚会,万不得已要外出交际时,她会反复问郎永淳:“我该穿什么衣服啊?这身怎么样?还是这身?”看着昔日美丽阳光的妻子被病魔折磨成这样,郎永淳心疼极了。每逢此时,他总会面露笑容说:“我媳妇这身材,穿什么都好看!”

刚做化疗时,吴萍时常流露出悲观绝望的情绪。有一次,郎永淳下班回家,发现她坐在沙发上默默流泪,未按时吃药,就劝她先把药吃了。不料,吴萍一扬手打翻了他递来的水杯和药片,吼道:“每天吃药、化疗,与其这样受折磨,我还不如自己了结!”听了妻子的话,郎永淳心头一震,但还是故作平静地坐在吴萍身边,搂着她的肩膀说:“世上患乳腺癌的人并不少,只要我们积极治疗,坚强乐观,一定能战胜病魔!听话,媳妇,按时吃药,我和儿子永远在你身边。”吴萍投进丈夫的怀抱,孩子似的嘤嘤哭泣……

11月,吴萍产生了在网上写“化疗日记”的想法。这等于让所有人知道,郎永淳的妻子患了乳腺癌。郎永淳没有丝毫对公开家庭隐私的担心,还鼓励道:“没事的!就当是感冒了。我支持你。”

妻子的病虽是郎永淳难解的心结,但一进入工作状态,他就得把所有的烦恼抛在脑后,以最佳状态面对观众。吴萍在医院坚持,郎永淳在直播室努力。半年后,医生告诉吴萍,她体内的癌细胞已经不见了,可以出院,一家人欣喜不已。郎永淳的事业也稳步上升,2011年8月,主持了将近十年“新闻30分”的他成功竞聘“新闻联播”主播,成为新生代“国脸”。

“你陪读,我留守,我们赢了”

2012年12月12日,北京下着雪。那天,郎永淳被医生告知,PET检测发现吴萍肝脏有异常,经确认,癌细胞已向肝部转移。上班的路上,郎永淳的泪水难以抑制。他明白,出现癌细胞转移,5年是一个关卡。如果不能闯过去,吴萍的生命可能会在2015年终止;能闯过,下一个坎则是2020年……但是,一走进单位,他提醒自己:深呼吸,忘掉工作之外的一切。于是,呈现在荧屏上的他依然知性而严谨。

2013年年初,吴萍再次住院,开始了新一轮的化疗。北京时常被浓浓的雾霾笼罩,为了给吴萍换一个更好的休养环境,郎永淳做出“吴萍出国休疗,儿子出国陪读”的决定。儿子小雨难以承受:“我刚刚考上心仪的中学,为什么要走?”一直梦想着进入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的小雨,正沉浸在被名校录取的喜悦中,如今说要放弃,他很不理解。郎永淳夫妻不愿勉强儿子,搁置了这个计划。

不久后的一天,小雨忽然问郎永淳:“如果出国,我要做什么准备?”郎永淳一愣,意识到,淘气调皮的臭小子不知不觉长大了,面对妈妈的健康,他愿意作出牺牲。接下来的几个月,小雨恶补英语,备考托福,常常晚上11时还埋首在题海中。

7月,从西班牙散心回来的吴萍到医院复查,发现肝部转移点没有了活性,依靠自身免疫力也许就能控制癌细胞!8月,小雨在妈妈的陪伴下,开始异乡求学的生活。郎永淳放心不下,一直护送到美国纽约才肯罢休。

安顿好妻儿后,郎永淳回国工作,吴萍到机场送他。当丈夫瘦弱的身影慢慢消失后,吴萍呜咽着哭出声来,用喷涌的泪水释放着对异乡的恐惧。这时,她的手机里传来郎永淳的微信语音:“我已准备登机,你在这边少操心、多喝水,多到院子里坐,周末儿子会回来陪你,我一有假期也会来看你!保重,媳妇!”

回到空荡荡的家,郎永淳也被孤独啃噬着。他时常和吴萍在电脑上交流儿子的情况:小雨不爱讲话;小雨交到了第一個朋友;小雨考试成绩位列班上第一名……他鼓励吴萍在美国写“陪读日记”,自己在北京也写“留守日记”。

2014年年初,郎永淳陪同回国的吴萍到医院做检查,结果令人惊喜不已:吴萍的身体一切正常!她已经成功闯过了第一个为期5年的生命险关。那一刻,两人相拥而泣,吴萍热泪盈眶地说:“是你和儿子让我觉得这个世界值得留恋、值得热爱,值得去为之一博。我们赢了!”

“千言万语,感恩有你”

2月12日,郎永淳和吴萍合著的新书《爱,永纯》出版。该书由郎永淳的“留守日记”和吴萍的“化疗日记”“陪读日记”组成,记载了吴萍患病4年来一家人携手闯过人生劫难的真情故事。他们还将推动成立“爱永纯基金”,希望给予更多患乳腺癌的人以帮助。

4月的一天,和郎永淳夫妻相识多年的鲁豫找到郎永淳,邀请他们参加即将在旅游卫视开播的明星夫妻旅行真人秀节目“鲁豫的礼物”,还说要送给他们一份大礼物。在征询了吴萍的意见后,郎永淳答应了邀请,也开启了夫妻俩的一次圆梦之旅。

真人秀节目在美国夏威夷开录。第一天,郎永淳、吴萍顺利完成各项任务。在“模仿电影”环节时,两人化身男女主角,在沙滩上深情拥吻,羡煞旁人。令他们大吃一惊的是,第二天的任务是挑战“铁人三项”!这不由让人为吴萍担心。吴萍坚持上阵,不过,她拜托郎永淳多承担任务,郎永淳自然满口答应。在第一项游泳中,由于天气问题,郎永淳出师不利,未到终点就被迫返回。接着,他在骑自行车时不小心摔倒在地,擦伤了胳膊。吴萍给他上药后,郎永淳再次出发。最终,在马拉松项目中,夫妻俩牵手跑到了终点。镜头前,他们还来了“夫妻健美秀”,让人感动之余捧腹大笑。而时刻关注爱妻状况的郎永淳,在吴萍欢呼雀跃时,默默蹲下为她的小腿按摩。

“鲁豫的礼物”——一场为郎永淳、吴萍精心策划的盛大婚礼,在第三天浪漫呈现。在皇家夏威夷酒店外的钻石草坪上,帅气的郎永淳牵着身披洁白婚纱的吴萍,在亲友和许多旅游者的瞩目中登场。大家不仅看到了一向淡定从容的郎永淳红了眼眶,还见识到了他的幽默。经过前两天的考验,郎永淳皮肤晒黑了。因此,当吴萍说每个女孩都有一个白马王子的梦想时,他调侃自己是“黑马王子”,还亮出吴萍肩上也被晒出的“烙印”,感叹幸福得来不易。为了给吴萍惊喜,郎永淳精心准备了一份礼物——大钻戒。“钻石恒永久,一颗就破产”,郎永淳俏皮语一出,方才被感动落泪的吴萍忍俊不禁。

他们宣读结婚誓言后,鲁豫请他们发表婚礼感言。吴萍对郎永淳真情诉说:“20年前,你不知不觉地走到我的生命当中,就好像是被一阵风刮来的一样。多年以后,我在收拾书房的时候,在一本日记本的空白页上,看到你在我们登记结婚的当天,写下了一句话:‘就这样就结婚了’。这样简单的一行字,我看了很久,然后暗自笑了,傻小子就这样懵懵懂懂地被我套牢了。时光如梭20年,20年后的今天,我已经不是那个可以吸引你上来搭讪的长发飘飘的美女了。经过9次化疗,经过死神的考验,我今天其实是一个地地道道的‘癌女’。如果生命可以重新选择,我还是愿意再嫁给你一次。非常非常地感谢你,20年后的今天愿意再娶我一次,愿意一直把我当作这个世界上最懂你的人。”

篇7:“国脸”郎永淳护妻更爱妻

从发现乳腺癌到确诊,郎永淳无法想象这10天里妻子经受了怎样的煎熬。吴萍哭了:“我会死吗?儿子才上五年级。”郎永淳揽过妻子,强忍泪水安慰道:“别瞎说,没那么严重。咱们抓紧治,好好治。”

郎永淳,江苏徐州人,1994年毕业于南京中医药大学,同年考入中国传媒大学播音系攻读第二学位。当时他任班长,辽宁丹东美女吴萍是学习委员。菁菁校园里,两人相恋了。1995年4月,郎永淳进入央视综合频道主持《新闻30分》。毕业后,吴萍被分配到上海一家电视台担任播音员。

为不给爱情留缝隙,吴萍放弃做播音员的机会,进入北京《计算机世界》杂志社当了一名普通编辑。1997年,两人租房结婚,婚后两年,儿子郎晓雨降生。经过多年打拼,郎永淳成长为《新闻30分》第一主播,吴萍晋身为《计算机世界》执行总编。生活刚对他们展露笑颜,命运变故就呼啸而至。

10月3日一大早,夫妻俩飞回北京,吴萍住进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术后一个月,残酷的化疗开始了。吴萍的头发几乎掉光,她不敢见人。郎永淳便哄妻子开心:“光头有几大好处:行李包里不用放梳子;洗澡不用戴浴帽,头发不会耷拉下来碍事;发型稳定,晚上怎么睡都不用担心压坏发型……”

妻子若要早日康复,必须动起来,走出去。郎永淳要求吴萍做好两件事:一是写化疗日记,二是接儿子放学。吴萍不解,郎永淳道出初衷:“用文字记录生命的这段特殊时期,既是一种宣泄,也能与其他病友共勉:接儿子放学有一定运动量,还可以与外界接触,不知不觉间驱散抑郁。”吴萍心里暖暖的,开始认真地做这两件事。两个月后,她的精神状态已与健康人无异。

癌细胞转移

9次化疗后,吴萍的病情得到控制,于2011年5月出院回家休养。

2012年12月30日,吴萍去医院做核磁共振复查。医生面色凝重地告诉她:“吴老师,你胸部的囊肿消失了,但肝部出现了一块指甲盖大的阴影和4颗米粒大的斑点,这是癌细胞转移的迹象。”吴萍满腹凄凉地回了家。

2013年1月,吴萍再次住进医院,医生为她实施放疗加化疗。郎永淳整夜在医院守护妻子,每晚只能睡三四个小时。当第一缕晨曦打在窗户上时,他就在病房洗漱,然后匆匆赶往央视上班。

这年7月,吴萍肝部的癌细胞被彻底杀死,但她又患了严重的鼻窦炎和中耳炎,经常发高热到39摄氏度,且耳内流脓。医生建议说:“大城市雾霾多,最好让吴老师在空气清新的环境中康复。去个陌生地方,没人拿她当病人看,她会忘记自己是病人。”

17年后迟来的婚礼

7月中旬,郎永淳召开家庭会议,提出让吴萍出国休养。吴萍不同意:“我一个人去那么远的地方,常年见不到你和儿子,我不知自己会怎样抓狂。”郎晓雨自告奋勇:“妈妈,我去那边留学陪你吧。”此后,郎晓雨自觉地努力恶补英语。这年9月,他参加托福考试,以97分的优异成绩被美国乔特中学录取。郎晓雨激动地告诉父母:“以后我要拿全额奖学金,不用你们负担学费。”家庭变故让儿子变得早熟懂事,郎永淳与妻子眼中涌起泪水。

9月中旬,郎永淳将妻儿送往美国。根据学校安排,郎晓雨寄宿在一对老年白人夫妇家里;吴萍在离儿子5公里远的沃灵福德镇租房陪读,母子俩只有双休日才能相见。从此,一家三口开始了分居三地的孤独生活。

2014年3月,吴萍回北京做核磁共振复查,检查结果显示体内癌细胞未见异常。医生预言,再过两三年,吴萍就与正常人没什么两样了。这激动人心的消息让郎永淳潸然泪下。

2014年8月23日,《鲁豫的礼物》栏目组特意为郎永淳和吴萍在美国夏威夷补办婚礼。交换戒指时,郎永淳动情地说:“从今天起,你与过去的吴萍彻底告别,咱们的人生翻开了崭新的一页。”吴萍眼含幸福的泪水,对未来生出无限美好的憧憬。

一晃到了2015年,16岁的郎晓雨已进入青春期。吴萍没有信心独自引导儿子度过这段特殊时期,郎永淳也觉得父爱不能缺席。再加上夫妻长期分居,征得妻子同意后,郎永淳决定辞职去美国陪伴妻儿。

很多人为郎永淳惋惜,他却平静地说:“一个人的职业生命只有几十年,亲情却是一辈子的财富。”2015年9月2日,郎永淳主持完他的最后一期《新闻联播》,正式离开工作了20年的央视。随后,他赶赴美国与妻儿团聚。

他這样为自己设计未来:陪儿子顺利度过青春期,待吴萍身体彻底康复,自己开始第二次创业。

(梁衍军摘自《家庭》2015年12月上半月版)

上一篇:杜鹃花的养殖方法究竟有哪些下一篇:小学纪律教育月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