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日科学家的幸福生活

2024-04-12

末日科学家的幸福生活(精选10篇)

篇1:末日科学家的幸福生活

法学家伉俪的幸福生活

周佑勇、刘艳红夫妻两人都先后获选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这实属中国法学界的传奇和佳话。20年来,这对伉俪在科研道路上相互砥砺

刘艳红和周佑勇都是东南大学(以下简称东大)的教授。难得的是,在妻子成功获选之前,周佑勇已获得第六届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一家双杰,堪称全国法学界的佳话!

3月1日,在南京一处约好的地点,坐在记者面前的周佑勇聊起妻子获选的事依旧很兴奋。戴着一副银边大框眼镜的他,举手投足间都显得非常稳重,而身边的刘艳红则活泼开朗,不时在一旁打趣。

事实上,即便是得奖之前,刘艳红夫妇也绝对算得上是一对志同道合的伴侣:同为湖北人,同年同月生,大学本科同一个班,同在武汉大学成为法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同样学术成果丰硕、获奖无数。

在私下里,他们被学生们称为神雕侠侣。而在许多人看来,这对夫妻的的确确在生活、学习和工作的过程中实现了彼此相互帮助,尤其是互相帮助对方成为更好的自己。

法学家夫妻的青葱岁月

70后的刘艳红和周佑勇爱情萌芽于中南政法学院(现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周佑勇是班上的学习委员,刘艳红则是团支部书记。而这一切的发端,用周佑勇的话说,就是突然有这么个女生吸引了我。

假装无意地制造机会,接近‘犯罪目标’。刘艳红回忆起青葱岁月使用的也是刑法专业的法言法语。在她看来,周佑勇这位狂爱学习的校级优等生并不擅长追女生。

周佑勇则解释说,那时的中南政法鼓励学生报考研究生,并提供了很多便利条件,在共同的考研过程中,二人结下了深厚的革命友谊,证据是:最后二人都没考上研究生,但是家事谈成了。

1994年,在毕业两年后,周佑勇考上武汉大学硕士的第二个月,刘艳红、周佑勇正式走入了婚姻的殿堂,未立业先成家,成为同学中结婚最早的一批人。

在刘艳红看来,周佑勇天生就是搞学问的人。因为当大学里大部分人还只知道玩的时候,周佑勇已经开始在学术刊物上发表文章了,而且有多篇发表在法学核心期刊上。当时,这可以说是一件非常光荣的事。

周佑勇说,醉心于学术既有老师的鼓励也有自己的兴趣。看着自己的文章变成铅字,是一种惊喜,也能感觉到成就感。

上世纪80年代末,正值大学期间的周佑勇几乎天天泡在图书馆里。我觉得中国当时改革开放到那个时候的确出现很多问题,尤其是我们需要一个对体制、机制的反思和思考。周佑勇说。

刘艳红则直言自己学术是受到了周佑勇的带动虽然自己因为成绩优异而留校任教,但其实并不知道什么是学术,甚至觉得写文章是一件奇怪的事情。当时他天天在家写,我一个人没人陪,在他的鼓动下也开始学写文章。但是我发现我根本不会。他手把手教我,给我改,帮我定框架。刘艳红说,大概有个两三年,也正好是硕士阶段,就慢慢上路了。

而在周佑勇看来,刘艳红有着很好的学术天分,学术敏锐性非常强。他举例说,在老师们的帮助下,刘艳红的硕士论文《罪名确定的科学性》不仅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准,还发表在了法学界顶级刊物《法学研究》上。这可以说是我第一次比较正式的进入学术界,而且起点这么高。这对我的鼓励特别大。刘艳红直言。

在这个过程中,周佑勇也给了刘艳红巨大的帮助。在刘艳红去北京大学攻读博士之前,他坦言自己花的功夫比较多,主要是为了帮助妻子思考问题,要看很多书。逐渐地,这种帮助成为了相互扩大视野的交流。周佑勇解释,尽管自己主攻行政法,妻子主攻刑法,但法学是相通的,而且两个人从不同的学科去思考问题的视点也不相同。

学术标签的产生

刘艳红感到,在北大读博的三年半给自己的影响是终身的。北大自由宽容的学术氛围,不仅进一步增强了刘艳红的学术兴趣,也历练了她独立自主勤于思考的学术品格。

在那个过程,我觉得自己实现了一种涅槃,从以前不知道什么叫学术,到毕业时彻底明白自己要干什么,完成了一个转身。刘艳红说。

实际上我俩有共同的感觉,读博之前都是一个起步阶段,读博之后经过训练,就开始有意识地进行学术规划,而不像以前只是懵懵懂懂地搞研究。周佑勇有着相同的看法,要有一种学术的延续性。

周佑勇的研究就是从行政法的原则入手,进一步扩展到行政裁量。他表示,做学术最重要的就是专注,从原则到裁量有一个学术的传承性。这样逐步在规划自己的研究,专注于自己的学术兴趣,只有这样才能够使自己走向深入,有影响力,取得重大的成果。

刘艳红说,在博士毕业后的发展中,周佑勇给自己的帮助,不再是像以前那样这个问题如何解决,文章如何去写,而是从相互的交流变成了给自己压力。

他说你没有代表作,没有自己的亮点,没有让人一提起你就知道你这个人的成果是什么的那样一个作品,你必须要打造自己的学术标签。他老这么唠叨,唠叨了好多年,我特别的痛苦。刘艳红笑着说。

篇2:末日科学家的幸福生活

难得的,最近看了一部电影《末日哲学家》。

西方的哲学,最近看来好像是趋于实用化。主要体现在只提出问题,尤其是反映深刻矛盾的问题,同时不给出答案。这也很好,学习哲学的过程,成了人类让大脑做体操的时间。

比如电影里面提出了一个问题:如果火车轨道上,有一个分开两支的岔道,上面分别躺着一个人和五个人,列车冲过来的时候,你刚好是扳道工,你会怎么办?!让列车冲向一个人的岔道,也许是一个理性的选择,挽救了多数人的生命,但是你依然是在选择性的杀人。另外一个类似的情况是,列车就要冲过来,可是前面有五个人就会给压死。你面前有个胖子站在轨道旁边,如果你推倒他到轨道上,他的个头能让列车偏离轨道而救了那五个人,这时候你会选择什么?!

我的理解是,首先需要理解,在很多时候,我们人类会面临自相矛盾的艰苦选择。同时,我们得说服自己,接受自己做出的不得已的选择,不让自己再困惑苦恼。

可能有些人天生就明智地这么做着了,不过还有很多人还没有想清楚,这些人里面包括我。

简单叙述一下电影的故事梗概。哲学课上,老师提出了一个问题,在人类面临核爆炸等种族生存危机之时,这个班级里面,只能有十个同学能够进入人类事先准备好的避难所,在其中生活一年,之后出来,跟其他避难所里的少数幸存者一起,肩负人类繁衍生存的任务。怎样挑选这十个人,是问题的关键。

职业,性别,健康情况,似乎是首先需要重视的因素,电影里演练后的结果是:只是考虑这些,结果却很悲惨。因为总是有不为人知的各种不安定的因素存在,其中还包括,复杂的人类,有着很多情绪性的看起来很不理智的需求。

按照“理智”的哲学老师的想法,他每次都首先打死那个诗人因为在涉及人类的生存的大问题时,他所创作的诗歌是最没有实用价值的。“理智”的哲学老师,不允许这样的人,占据了宝贵的生存空间。

而哲学就是大脑体操,所以最后代表“人性”的女同学站出来,提出由她来主导,选择出这十个生存者。她挑了被“理智”的老师所摒弃的诗人,糕点师,歌唱家,竖琴师,有可能身患传染病的医生,甚至有一个同性恋者……结果是,他们十个人在优美的音乐,浪漫的诗歌,波澜起伏的戏剧,摄人心魂的舞蹈,以及美味的糕点的伴随中,愉快地度过了这一年的避难期。

篇3:末日科学家的幸福生活

“什么?世界末日改成4006了, 原先不是说2012吗?”一位网友听到梵蒂冈档案室研究员近期最新公布的研究后说, 这也是末日猜想的“最新进展”。根据这份“研究”, 达-芬奇名画《最后的晚餐》中耶稣背后的半月形窗户上刻着地球毁灭的密码, 4006年将会有一场全球大洪水, 那年11月1日, 将是人类“最后的晚餐”。

2012, 或是4006, 不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末日猜想。从1806年英国利兹的“先知母鸡”下了一只“基督来了”鸡蛋之后, 1891年摩门教世界末日、1910年哈雷彗星、2000年千禧年危机等猜想不同程度地引起公众关注, 较早的预言可追溯到公元970年3月25日, 一些术士的末世预言引起西方长达30年的恐慌。

谎言正在放大

人们对“末世论”的狂热起于好莱坞灾难大片《2012》。在影片中, 玛雅人预言在2012年12月21日, 第五个太阳纪来临, 太阳会消失, 大地剧烈摇晃, 地球会彻底毁灭。人们为什么会对玛雅人的预言如此信任?因为神秘的玛雅族群对天文数字极为精通, 早在3000年前, 他们就准确计算地球公转时间和其他星体运行时间, 准确程度甚至让现代科学家惊诧。但电影发出了一个错误信息, 事实上, 太阳纪的结束并不等同地球毁灭。危地马拉玛雅印第安长老阿波利纳里奥-皮克顿辟谣说, “无数人问我世界末日的问题, 我受够了, 2012仅是意味旧纪年的结束、新纪年的开始罢了。世界末日起源于西方国家, 不是玛雅人的观点。”

地球进入地震活跃期, 一些人的末日猜想也跟着活跃起来。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9.0级地震, 引发海啸和核泄漏危机;2010年1月12日海地发生强震, 首都太子港完全夷为平地;2010年2月27日智利发生里氏8.8级大地震, 海啸浪高超过8米——频发的自然灾害使得世界末日似乎“有据可依”。“其实原因很简单, 环太平洋地震带正处于一个相对的活跃期, 但延续多久, 有待于进一步观察统计。”上海市地震局地震预测分析中心主任尹京苑分析。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付碧宏认为, 一个地震活跃周期是15到20年, 如果从2001年算起, 本轮周期还有5到11年的时间, 当然学术界对活跃周期的起始点还存在争议。

那么, 谎言是怎样被放大的呢?在信息传递技术不发达的年代, 这种谎言很少大规模发生, 如今, 一帧帧真实画面放大了人们对灾难惨烈程度的感受, 社交网络风行使每个拥有便携设备的普通人成为“现场记者”。“有人将这个时代称为‘炒作的时代’, 媒体掌握了公共话语权却不珍惜, 将一个普通事件做成‘大标题’博人眼球, 网络媒体环境的复杂也让谣言散布更快。”北京一家晚报的资深记者轩先生说。

历史给出结论

回顾历史, 我们发现2012并不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末日猜想。较早引起的大规模恐慌的预言可追溯到公元970年3月25日, 在此之后, 各种版本的末日猜想都在不同程度上引起人们的关注。而最终, “末日预言”总是以“什么都没发生”为结尾。

1993年, 乌克兰基辅兄弟教会预言人类大劫难的到来, 并组织信徒举行盛大的仪式迎接这一刻, 结果那天什么也没有发生。9天以后, 他们再次做出同样的预言, 举行了同样隆重的仪式, 引起不少人围观, 结果还是什么也没发生, 最后以一场闹剧收场。

1881年, 一名天文学家通过光谱分析发现, 哈雷彗星的彗尾包含致命气体氰, 所以当1910年哈雷彗星光顾地球时, 一些人认为地球上所有的生物都将被这种气体毒死。科学家们指出, 哈雷彗星的彗尾的确会扫过地球, 它也含有氰化物气体, 不过这些氰化物的浓度极低, 根本不可能对人类造成任何危害。然而小报的炒作和公众的不理智使人们忽视科学的论断。随之, 一种号称能抵挡氰化物气体剧毒的“彗星药丸”在市面上出现, 并被一些人高价抢购。1910年, 人们在空中看到了哈雷彗星耀眼的光芒, 世界一片太平, 所有的人都照常生活, 一场闹剧就这样悄无声息地结束了。

20世纪末, 流行着关于世界末日的“千禧危机”。由于在设计计算机纪年方式的时候, 没有考虑到跨越2000年的问题, 新千年的到来可能会导致全世界网络信息的混乱, 这就是“千年虫”。一些人认为, 如果“千年虫”发生, 所有受计算机控制的系统都可能陷入混乱, 计算机引发的危机将导致世界末日的来临。然而在2000年到来之前, 计算机专家就克服了二进制的纪年问题。当新年钟声敲响, 一切如常, 如今那一轮“末日论”已被人们当做一场“娱乐事件”。

如今, 2012年未到, 末世猜想又流行开来, 《2012世界末日生存手册》、“盘点2012中国十佳避难城市”、“当十二星座遇到世界末日”等“末日话题”再一次在网络上广为流传。历史已经给出答案, 还将继续证明神秘主义的荒谬。

科学阐明真相

科学家已通过各种科学研究和分析, 向人们揭示了事实的真相。“2012世界末日的猜想是没有任何科学根据的, 面对未知, 大家应该相信科学研究和科学分析, 而不是盲目地跟风和迷信。”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成升魁博士说。

2012末日预言是如何产生的呢?除了在上文中提到的“太阳纪结束地球毁灭”以外, 目前最为流行的有三种说法:“地球磁极倒转, 世界末日来临”、“九星连珠, 地球毁灭”、“太阳风暴袭击, 人类灭亡”。

“地球磁极互换”说认为, 2012年将发生地球磁极倒转, 这会导致地球的外壳发生更多的火山喷发、地震, 届时地球磁场消失, 地球暴露在宇宙射线、太阳粒子辐射下, 将会对地球气候、人类生命产生致命影响。针对这一说法,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理论与应用地球物理研究所所长陈永顺表示“毫无科学依据”。

“在过去的7800万年中地球磁场共出现了171次倒转, 最近一次磁场倒转大约发生在78万年前。从目前科学考察结果看, 人类还没有发现磁极颠倒会给地球上的生物带来灭绝性灾难, ”陈永顺说, “而且, 地球磁场是一个弱磁场, 一般地区的地表磁场平均强度只相当于一块普通磁铁的1%左右。一块磁铁尚且不会对我们产生影响, 更不用说微弱的地磁了。网上流传的预测2012将发生的灾难, 非常荒谬。”陈永顺说。

“九星连珠, 地球毁灭”是2012世界末日的另一种说法。一些星象学家认为, 2012年可能会出现太阳、地球、行星连成直线的现象, 太阳在天空中的线路将会穿过银河系的中心, 这会让地球处于更强大的未知宇宙力量的牵引下, 加速地球毁灭。

“这种连线的说法, 是没有科学依据的。”江苏省天文学会秘书长李旻表示, “其实, 早在1982年就曾经出现过‘九星连珠’现象, 也没有出现过什么灾难性的事件。在2012年以及未来几十年内并不会出现行星排成一条直线的情况, 事实上, 每年冬至时, 从地球上看, 太阳就像是处于银河系的中央, 这只是正常的天文现象, 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它不会造成地球引力、太阳辐射、行星轨道的变化。”

“太阳风暴袭击”说认为, 地球在2012年将遭遇历史上最强的超级太阳风暴, 太阳发出的高能量粒子影响地球磁场, 引发大灾难。对此,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太阳活动重点实验室王华宁研究员指出, 2012年太阳风暴不会毁灭地球, 人类也不会面临严重的生存危机。

王华宁介绍说, 太阳风暴是指太阳黑子活动高峰阶段的剧烈爆发活动, 通常每隔11年就会进入一个太阳风暴的活跃期。生命现象与太阳系的时间相比, 是非常短暂的。目前太阳爆发活动的强度, 还不至于冲破地球大气和磁场的保护, 对地球的生命构成致命威胁。强太阳风暴可能对人类所依赖的高技术系统带来影响, 但对这些, 人类已经可以预见。”

“科学家们推算, 地球的寿命至少是100亿年。目前已存活46亿年, 正处于壮年期。因此, 世界末日论完全是一种无稽之谈。”武汉大学空间物理专业在职博士赵江南表示。

“类似《2012》等一系列大片对世界末日的描绘, 以及具有强烈末世情结的文学作品, 也使得一些公众开始相信2012世界末日说。2012世界末日说已被科学证明是十分荒谬的说法。”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社会心理学研究室主任杨宜音说。“与其为此类空穴来风、危言耸听的消息担忧, 不如反思如何更好地保护环境, 珍惜资源, 与地球和谐共生, 这才是我们最应该思考的事。”

今年, 我国世界地球日的主题是“珍惜地球资源, 转变发展方式”, 各地都在以切实的活动践行这一主题, 把爱护地球和保护自然资源作为共同的责任, 为建设人类共同的家园——地球而不懈努力。

篇4:科学家眼中的“地球末日”

曾有科学家计算指出,人类有95%的可能会在未来的9120年内消亡,也就是说,到公元11128年,地球上仍有人生存的可能性是5%。

也有科学家认为,按照目前的人口增长速度,到2100年,全世界人口将达500亿。按照这个增长速度。只需要3500年,地球上的人类就能把地球上所有东西吃光。如果土地退化保持目前的速度,或者其他一些预测成为事实,这一天还会提前到来。

地球在悄然变化

我们都相信,世界有一些定律。太阳每天都会从东方升起西方落下,因为地球不会停止转动,夏天之后一定是秋天,春夏秋冬周而复始。我们潜意识里认为,世界不会发生大的改变,大海是蓝的,森林是茂密的,有些东西一直是这样的,而且永远都会是这样。这种看法是完全错误的,只因为我们的生命太短,看不到长久的变化。如果说珠穆朗玛峰的高度代表地球的年龄,那么人的寿命只是峰顶的一点雪而已,短促的生命使我们无法了解地球的真实面貌。

其实,地球在悄然地变化着。昔日地球上的物种多样性和繁殖力都好于现在,今天的世界越来越贫瘠了。科学家预计,最后的动物家族将在5亿年构消亡,如果类似于前5种物种大灭亡的灾难重演,这一天也许会提前到来。

我们都知道,5亿年前的寒武纪物种大爆发为目前的几乎所有生命形态奠定了基础,从那以后的2亿年之内没有发生物种大量灭亡的情况。造成恐龙灭亡的白垩纪一第三纪物种灭绝事件最为世人所熟知,但最具灾难性的是发生在2.5亿年前的互叠纪一三叠纪灭绝事件,它造成了地球上近90%的生物灭亡。没有人知道这一切为什么会发生,但有科学家指出,火山爆发可能在瞬间释放出大量二氧化碳,造成全球温度骤升。有人将下一次物种大灭绝归结到人类身上。美国国家科学院环境学家、植物学家彼得·雷文曾预言,到2300年,目前2/3的生物将灭亡,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人类活动失控。

对地球历史事件的分析有助于科学家预见到遥远的未来会发生什么。一切迹象表明,人类未来将面临温度上升、生物多样性消失和海洋蒸发。当那一天到来的时候,最后一种生命机体、类似于地球上最原始的单细胞动物也将死亡。

很多科学家预测,我们正从现在步入下一个冰河世纪。几万年以后,地球将成为一个白色的星球,从两极到非洲的山峰都将被白雪覆盖。海平面下降、新的海岸线形成、岛屿和陆地相连、海湾变成牧场。人类文明的幸存者将不必利用海底隧道来穿越英吉利海峡,完全可以徒步穿越,但要承受严寒的考验。世界上仅存的人类将蜷缩在赤道地区的篝火旁。人类文明的痕迹将不复存在,高楼大厦被几百米高的冰山推倒。

但人类的灭亡并不意味着地球的生物灭绝。在最后一个人类死亡数百万年之后,生命又将出现。

生命清逝狂想曲

预测一:越发火热的地球

美国德克萨斯大学板块构造学专家克里斯托弗·斯科泰塞估算出了各大陆的未来。模拟试验证实,2.5亿年后,所有的大陆板块将合为一体,成为人称“盘古大陆”的超级大陆。那时,阳光更加强烈,因为太阳光的强度平均每1亿年提高1%,造成地球气温的持续上升。只有仙人掌和灌木能够在这样的条件下生存。

9亿年以后,甚至连仙人掌和灌木所需的二氧化碳也不够了。俯瞰地球,绿色星球已经变成栗色星球。那时,仍生存在地球上的动物们将必须面对营养和热量不足的现实。当全球温度超过38℃时,多细胞动物将迁徙到两极地区。当平均气温超过40℃,它们将面临灭绝,当气温超过45℃,细胞线粒体将停止工作。聚集在两极附近的生命体将变成夜行动物,只能生活在地下。只有细菌还能在地表生存,海洋生物的存活时间会长一些。

12亿年以后,太阳光的强度已经提高了15%,地表的平均温度将达到70℃,作为地球恒温器的全球洋流循环系统停止运转。除了海藻以外,海洋将处于死亡状态。由于浮游生物的减少和沉积物的增加。海洋的颜色将变成栗色。

气温上升将造成海洋的消失,形成大片沙漠。大陆漂移彻底停止。在这片不毛之地,任何复杂的生命形态都不会存在。只有无处不在的细菌仍然存活,但存活的时间也不长。紫外线辐射逐渐杀死了地表的细菌,只有少数的细菌能够在地下生存。

山脉逐渐风化,射线破坏了水分子,重力已经无法阻止氢逃逸到太空,氧被坚硬的岩石吸收,地球将变成一个氧化星球,就像今天的火星。地球的大气层将更接近于今天的金星,充满了二氧化硫。届时气温可能会达到1000℃,足以使大部分地表变成岩浆。

预测二:二氧化碳的消失

1982年,英国科学家詹姆斯·洛夫洛克和迈克·惠特菲乐德发现,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偏高虽然非常危险,但二氧化碳含量不足,其后果也是灾难性的。由于光合作用所需的二氧化碳含量不足,地球上的植物将在1亿年之内消亡,伴随着植物王国的消逝,动物王国也灭亡了。预测三:银河系和仙女座相撞

篇5:末日科学家的幸福生活

作者:卢生慧 单位及职务:大通县政协办公室秘书 内容提要:

西宁市第十三次党代会上,省委副书记、西宁市委书记王建军作了题为《践行科学发展观,为把西宁建设成为人民满意的生活之城幸福之城而不懈奋斗》的报告,报告明确了“十二五”时期把西宁建设成为宜居、宜业、宜游、宜人的生活之城和充满活力、体现实力、彰显魅力、富有亲和力的幸福之城的总体目标。本文以市第十三次党代会和全市政协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引,从政协工作实际出发,对如何切实发挥出人民政协在建设人民满意的生活之城、幸福之城中的具体作用从提高履职能力、提高服务水平、加强自身建设三方面进行了具体阐述。

西宁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明确了“十二五”时期把西宁建设成为宜居、宜业、宜游、宜人的生活之城和充满活力、体现实力、彰显魅力、富有亲和力的幸福之城的总体目标,这让西宁市今后一段时期的发展思路更加清晰,目标任务更加明确。同时,《中共西宁市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要求人民政协要为建设人民满意生活之城、幸福之城做出积极贡献。作为政协组织,必须要进一步增强时代感和使命感,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党委、政府工作大局和中心任务,切实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全面开创政协事业新局面,为把西宁建设成为人民满意的生活之城、幸福之城贡献力量。

一、不断提高履职能力,为建设人民满意的生活之城、幸福之城献计出力

(一)要把发展作为履行职能的第一要务,增强服务大局的自觉性。《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提出:“坚持科学发展观,把促进发展作为人民政协履行职能的第一要务,坚持把实现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人民政协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确定建设“两城”,正是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人民根本利益的最直接体现,人民政协要自觉地、主动地围绕“党委想什么政协议什么,党委做什么政协帮什么”的工作思路,充分发挥政协人才荟萃、联系广泛、智力密集的特点和优势,紧紧抓住促进发展这个履行职能的第一要务,把委员的认识和行动统 -2- 一到全市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大局上来,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一心一意搞建设、聚精会神谋发展,注重把方方面面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建设人民满意的生活之城、幸福之城这个目标上来,真正体现自身存在的价值,有效发挥应有的作用。一是完善全委会议整体协商、常委会议专题协商、主席会议重点协商、专委会议对口协商的协商议政格局,不断提高政治协商水平,使政治协商成为增进了解、扩大共识、集思广益,推动决策民主化、科学化的重要环节;二是运用多种形式开展民主监督,探索和推动民主监督与纪检监督、法律监督,行政监督、舆论监督相结合,加大民主监督力度,使民主监督成为推动党政机关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加强廉政建设、提高执政水平的重要手段;三是围绕“两城”建设过程中面临的问题,通过提案、调研、视察、反映社情民意等形式主动参政议政、建言献策,为推进建设步伐献计出力。

(二)要加强学习,注重实践,提高政协履行职能的综合素质。“十二五”时期,全市经济社会各项事业都处在转型发展之中。政协处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必须组织广大委员加强学习,更新观念,使自己的思想跟上时代的步伐。要采取各种方式帮助委员提高理论素养和业务能力,帮助委员更全面地了解建设人民满意的生活之城、幸福之城的重要性,为委员知情出力,参政议政创造条件。人民政协履行职能、反映社情民意、发挥委员作用说到底是一个实践问题,要针对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立足新的实

-3- 践,善于总结,推广并积极创造新的经验,不断提高政协工作的整体水平。

二、不断提高服务水平,为建设人民满意的生活之城、幸福之城夯实基础

(一)致力服务民主政治建设,为建设“两城”夯实政治基础。严格政治协商规则、增强政治协商能力、提高政治协商成效,为进一步协调各方意见形成统一意志提供制度保证。进一步发挥民主监督作用,提高认识、消除顾虑,确立监督就是服务、监督就是支持的理念,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民主监督的特点、规律和途径、措施。积极开展政风行风评议,提高民主监督的组织化程度,推动法律法规和党的方针政策的落实。进一步活跃参政议政工作,密切同民主党派的沟通和联系,调动其建言献策、参政议政的积极性;发挥政协界别小组的独特优势,了解和反映所代表界别群众的意见建议,围绕“两城”建设实施过程中的热点、难点问题,献务实之策,立发展之论。

(二)致力服务经济建设大局,为建设“两城”夯实经济基础。重点围绕我市经济建设和“两城”建设之间的密切关系与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积极组织委员开展调研视察,提出切实可行的意见建议和调研报告,为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依据,并以所建之言、所立之论对党委,政府的科学决策有无实际参考价值作为衡量标准,严格把关、多出精品。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政协工作更好地为西宁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新思 -4- 路、新形式、新方法。

(三)致力服务安定和谐,为建设“两城”夯实社会基础。最大限度地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大力促进参加政协的各党派、团体和各界人士的团结合作,坚持“民主协商、平等议事、求同存异”的原则,融合各方意见。切实把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政协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大力弘扬人文关怀精神,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体察民情、倾听民声、关注民生,积极反映社情民意;抓准大多数群众的共同利益与不同阶层人群具体利益的结合点,积极协助党委、政府做好协调关系、化解矛盾、理顺情绪、凝聚人心的工作,努力维护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良好社会局面。

三、不断加强自身建设,为建设人民满意的生活之城、幸福之城提供保障

(一)把推进“三化”建设作为加强自身建设的切入点。推进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是加强政协自身建设,提高履行职能水平的重要抓手。一是突出计划性,确保全年各项工作和活动有序进行。要紧紧围绕建设“两城”目标,集思广益、周密安排,制定全年工作要点,协商议题、重要活动安排等多项计划;二是强化服务意识,进一步加强政协机关的建设。政协机关要成为名副其实的“委员之家”,切实维护委员权利,积极为委员履行职能创造条件,并支持委员在各自的岗位上建功立业。

(二)把强化委员队伍建设作为加强自身建设的着力点。政协

-5- 委员是人民政协履行职能的主体,要坚持对政协委员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培训活动,让委员们充分认识政协工作的重要性,深入了解政协相关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积极履行职责。要严格执行《政协西宁市委员会委员考勤考核考评暂行规定(试行)》,加强对政协委员队伍的动态管理。要着力在全体政协委员中开展为建设人民满意的生活之城、幸福之城“提出一条好建议”、“反映一条好消息”、“提交一个好提案”、“引荐一个好项目”、“为民办一件好事实事”的“五个一”活动,努力使委员履职内容更加务实、成效更加明显,充分展示委员风采,发挥委员作用。

(三)把政协干部队伍建设作为加强自身建设的创新点。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是人民政协加强自身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人民政协永葆生机与活力,不断开创新局面的组织保障。要强化机关干部“五种意识”,即大局意识、服务意识、责任意识、效益意识、廉洁意识;要提高机关干部的“五种能力”,即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的能力;综合分析,撰写文稿的能力;联络沟通,组织协调的能力;处理事务,周到服务的能力;强化督办,抓好落实的能力。要求广大干部做到坚定信念立德、端正品格立身、求真务实立言、勤廉守法立行,努力造就一支政治坚定、作风优良、学识丰富、业务熟练的高素质机关干部队伍。

新形势,新任务,给人民政协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也给政协工作展现了更为广阔的天地。人民政协要牢牢把握西宁市“十二五”时期的各项目标任务,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扎实工作,-6- 不断推动政协事业取得新进步,为全面建设人民满意的生活之城、幸福之城做出应有的贡献!

篇6:幸福生活源于幸福的家1

人说:“幸福的家庭都是一样的。”李莹和所有美满的家庭一样有着一个和睦而温馨的家。

刚结婚的那几年她同年过七旬的公公、婆婆一家居住在一起。双方的父母都要照顾,谁家有什么事,都跑前跑后的帮忙。双方父母过生日,都要在一起庆贺一下。年三十几家聚在一起过,既是娘家又是婆家,那些陈年老令在他们这行不通了。虽说在物质生活不算宽裕,但他们全家相亲、相敬、相爱,真诚相处,建立起一个和谐美满的家庭。

孝敬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种美德在他们家中同样表现得更细致入微。她的父亲身患糖尿病综合症,由于病程时间长,导致父亲双腿不听使唤,长年卧床,为了照顾好父亲,家里备有氧气、血压计等,她学会了一些简单的护理技术,经常陪在父亲床前,给父亲做一些简单的康复护理。父亲每次病重需要住院治疗,都是她在张罗着忙前忙后。不仅如此,她还主动承担起家务,孩子自小也非常懂事,常在姥爷床前陪伴,不时逗得姥爷直乐,也给姥爷的心里带来了一缕缕的慰藉。

不但对自己的父亲如此,对婆婆也一样细心照料。记得一年婆婆得了脑梗,急的丈夫团团转,毕竟一个大老爷们护理不方便,李莹便主动承担起了在医院护理的重任。由于老人病情初起,情绪十分低落,总认为将来的余生会瘫痪在床,是李莹耐心的劝解慢慢的解开了老人心中的心结。与此同时李莹经常向医生请教,上网查找治疗及护理方法,和家人一同护理,每天输液过后就搀扶着老人坚持锻炼,经过李莹精心的康复护理,婆婆很快康复了,几乎没有留下后遗症,创造了一个家庭护理的奇迹。可李莹却消瘦了许多。

李莹一向是乐于助人,看到别人家要是有了困难,她总是先跑去帮忙,为邻居排忧解难。邻居感谢时她总是说:“这没什么,谁都有困难的时候”.她们一家人始终都互相扶持,从来没有发生过争吵,遇到问题就坐下来共同商量。这样幸福和睦的家庭让全家人都感到温暖。

篇7:当代的生活与幸福的生活

我们对生活的要求是什么?如果用一个词概括,我想在大部分情况下,我们对生活的底线要求是,幸福,对于大部分你说过的话或者做过的事,你感到幸福吗?或者说你满足吗?准确地描述描述不重要。也许我们通过它的相反面能够了解到:不幸福或者不满足。

实际上,在近几年有大量的关于幸福的研究,它们大部分被命名为“积极心理学”。对于怎样才能让人们幸福已经不再完全是个秘密了,事实上,如果你按照那些研究发现去做你可以过上更幸福的生活。影响幸福的各种因素都被考虑到了,金钱好像并不是很重要。确实,拥有足够的钱是很重要,而且当下大部分人不幸福的原因都是因为他们没有足够的钱。然而不谈这些,仅仅就财富的获得好像并不能让人更幸福。

如果你想通过阅读了解一个人怎样才能变得幸福,我推荐宾夕法尼亚大学教授马丁・塞利格曼的作品,它被普遍认为是积极心理学领域的开创者。一个合适的入门方式是阅读他于写的一本书――《真实的幸福》。

在这本书的起初几个章节,塞利格曼讨论了被研究证明的和幸福有很大关系的几个因素。其中一个是婚姻,研究证明已婚的人通常比未婚的人幸福。不过你要明白有关系不意味着是因果关系;也可能是打算结婚或者已经结婚的人比较容易感到幸福。这都是无法被准确证明的。想要知道到底是为什么,你需要进行一个实验:随机的把实验对象分成两组,一组已婚,一组未婚,看一下或者后他们的幸福状况。

很不舒服,但是既然婚姻能够影响人的幸福感,为什么不试一下呢?

另一个和婚姻相似的跟幸福感有很大关系的影响因素是良好的社会关系。事实上,人类经常被形容为“社交动物”。纽约时报专栏作家大卫・布鲁克斯著作的畅销书中使用了这一标题,他在书中提到的一点就是研究表明日常生活中的社交和幸福感有非常密切的联系,这些社交活动包括“下班后的社会生活”和“和朋友一起吃晚餐”。他引用了心理学家罗伊鲍迈斯特的话:“一个人是有一个良好的社会关系还是孤独一人比任何客观的预言家都能更准确的判定他是否幸福,

管理资料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这些和幸福感有关系的事物呢?美国的结婚率已经在持续下降,然而离婚率在近几年也有所下降。所以这是一个混杂的局面。

考虑一下我们的“社交网络”怎么样呢?最受欢迎(并且被高度评价)的电影之一是《社交网络》,这部电影描述了马克扎克伯格建立Facebook的过程。然而Facebook暂且不提 和短信是让我们更幸福了吗?毕竟,今天我们的朋友数以千计。

然而这些朋友是传统意义上的“工作后社交”或者“可以一起吃晚饭(或者早饭)”的朋友吗?临床神经学家麻省理工教授雪莉・透克(Sherry Turkle)长期致力于数字科技对现在生活的影响。正如纽约时报对她的著作《孤独相依》评论的那样,“透克表示,线上生活的趋势是促进产生更表面,更无需维护的关系,好像人们都是‘被低风险和易控制的关系吸引。’”

对我来说,已经发生的事能够被已经变成默认注视的事最好的捕获――我们大部分人应该都是如此。不管是逛街还是交流,目向前方的眺望就是目向前方的眺望,观察周围的人就是观察周围的人,环视这个世界就是环视这个世界。现在我们更经常做的是目视45°,盯着我们的智能手机看。

幸福很难测量,但是考虑到相关因素和我们现在的生活,我并不认为我们比在大屏幕代替现实生活中的声音和面容之前更幸福。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甚至意识到了手机可能带来的问题。在他于1930年出版的书《文明与缺憾》中,他写道:“如果铁路没有连接远方,我的孩子就不会离开家乡,我也不需要通过电话才能听到他们的声音。”

在圣诞节期间,我们中的大部分人会尽量和家人(或者朋友,就像传统要求的一样)在一起。一定程度上,我们意识到真正的面对面的和心爱的人相处仍然是我们人类的重要需求。假期过后你依然可以选着如此!

真心祝福大家新年快乐且康健!

本文经由FAYI凡翻译,非商业请注明译者及来源心灵咖啡网,商业使用请邮件联系:wayne.wu@psycofe.com

(阅读更多心理学文章请进入“心理学人”?――心理学圈子里的人都在这里!)

我们都需要一些成长的伤痛

无聊的感觉很糟,但却对你有好处

别被期待带丢了自己

篇8:末日科学家的幸福生活

带着这些问题, 中国科技新闻学会与北京电视台和北京天文台合作, 利用国庆假期, 在北京天文馆组织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科普报告会。邀请天文学家李竞研究员, 从天文学的角度, 以严谨科学的态度, 逐一解读电影中涉及的天文现象。

实际上, 末世论是西方宗教中的一种观点, 并非玛雅人所创。相反, 玛雅历中一纪为942万日的特长周期, 换算为年约等于25800年, 玛雅文明认为自己生活在第五纪, 第五纪的最后一天是2012年冬至日, 随后, 世界会进入一个新纪元, 这与现代西方宗教中的世界末日并无关联。

影片认为, 2012年12月21日 (冬至日) 的天象是地球、太阳与银河中心连成一条直线, 由于银河系中心拥有400万太阳系质量的黑洞引力, 与太阳引力重叠后, 会对地球产生灾难性的后果。李竞研究员解释说, 由于银河系中心距地球的距离约为近3万光年, 银河中心巨大的黑洞质量因为距离的原因, 对地球的影响很小。举一个例子作比较, 大家知道大海的潮汐是由月亮造成的, 今年钱江潮比较大, 其差值近10米。而银河中心、太阳、地球形成一条直线后叠加的引力, 仅能使钱江潮升高不足0.1米。由此可知银河中心、太阳、地球形成一条直线后叠加的引力, 不会给地球造成毁灭性的灾难。

影片认为, 银河中心的黑洞会使太阳产生中微子大爆发, 大量太阳中微子会使地球南北极反转, 由此给地球带来毁灭性的灾难。对此, 李竞研究员举例说, 恐龙在地球存活了1.6亿年, 经地质考古发现, 期间地球曾发生3次南北极转变, 这说明史前生物恐龙能够承受南北极转换带来的地理、气候变化, 而高级生物人类就更有办法应对这种转变。现代科学研究证明, 地球南北极转变与中微子无关, 它是一个渐变过程, 不会突然发生。

篇9:科学家眼中的“地球末日”

曾有科学家计算指出,人类有95%的可能性会在未来的9120年内消亡,也就是说,到公元11128年,地球上仍有人生存的可能性是5%。

也有科学家认为,按照目前的人口增长速度,到2100年,全世界人口将达到500亿。按照这个增长速度,只需要3 500年,地球上的人类就能把地球上所有东西吃光。如果土地褪化保持目前的速度,或者其他一些预测成为事实,这一天还会提前到来。

地球在悄然变化

我们都相信,世界有一些定律。太阳每天都会从东方升起西方落下,因为地球不会停止转动,夏天之后一定是秋天,春夏秋冬周而复始。我们潜意识里认为,世界不会发生大的改变,大海是蓝的,森林是茂密的,有些东西一直是这样的,而且永远都会是这样。这种看法是完全错误的,只因为我们的生命太短,看不到长久的变化。如果说珠穆朗玛峰的高度代表地球的年龄,那么人的寿命只是峰顶的一点雪而已,短促的生命使我们无法了解地球的真实面貌。

其实,地球在悄然地变化着。科学家预计,最后的动物家族将在5亿年内消亡,如果类似于前5种物种大灭亡的灾难重演,这一天也许会提前到来。

我们都知道,5亿年前的寒武纪物种大爆发为目前的几乎所有生命形态奠定了基础,从那以后的两亿年之内没有发生物种大量灭亡的情况。造成恐龙灭亡的白垩纪——第三纪物种灭绝事件最为世人所熟知,但最具灾难性的是发生在2.5亿年前的二叠纪——三叠纪灭绝事件,它造成了地球上近90%的生物灭亡。没有人知道这一切为什么会发生,但有科学家指出,火山爆发可能在瞬间释放出大量二氧化碳,造成全球温度骤升。有人将下一次物种大灭绝归结到人类身上。美国国家科学院环境学家、植物学家彼得·雷文曾预言,到2300年,目前2/3的生物将灭亡,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人类活动失控。

对地球历史事件的分析有助于科学家预见到遥远的未来会发生什么。一切迹象表明,人类未来将面临温度上升、生物多样性消失和海洋蒸发。当那一天到来的时候,最后一种生命机体、类似于地球上最原始的单细胞动物也将死亡。

也有很多科学家预测,我们正在步入下一个冰河世纪。几万年以后,地球将成为一个白色的星球,从两极到非洲的山峰都将被白雪覆盖。海平面下降、新的海岸线形成、岛屿和陆地相连、海湾变成牧场。人类文明的幸存者将不必利用海底隧道来穿越英吉利海峡,完全可以徒步穿越,但要承受严寒的考验。世界上仅存的人类将蜷缩在赤道地区的篝火旁。人类文明的痕迹将不复存在,高楼大厦被几百米高的冰山推倒。

但人类的灭亡并不意味着地球的生物灭绝。在最后一个人类死亡数百万年之后,生命又将出现。

生命消逝狂想曲

预测一:更加火热的地球

美国德克萨斯大学板块构造学专家克里斯托弗·斯科泰塞估算出了各大陆的未来。模拟试验证实,2.5亿年后,所有的大陆板块将合为一体,成为人称“盘古大陆”的超级大陆。那时,阳光更加强烈,因为太阳光的强度平均每1亿年提高1%,造成地球气温的持续上升。只有仙人掌和灌木能够在这样的条件下生存。

9亿年以后,甚至连仙人掌和灌木所需的二氧化碳也不够了。俯瞰地球,绿色星球已经变成栗色星球。那时,仍生存在地球上的动物们将必须面对营养和热量不足的现实。当全球温度超过38℃时,多细胞动物将迁徙到两极地区。当平均气温超过45℃,细胞线粒体将停止工作。聚集在两极附近的生命体将变成夜色行动物,只能生活在地下。只有细菌还能在地表生存,海洋生物的存活时间会长一些。

12亿年以后,太阳光的强度已经提高了15%,地表的平均温度将达到70℃,作为地球恒温器的全球洋流循环系统停止运转。除了海藻以外,海洋将处于死亡状态。由于浮游生物的减少和沉积物的增加,海洋的颜色将变成栗色。

气温上升将造成海洋的消失,形成大片沙漠,大陆漂移彻底停止。在这片不毛之地,任何复杂的生命形态都不会存在。只有无处不在的细菌仍然存活,但存活的时间也不长。紫外线辐射逐渐杀死了地表的细菌,只有少数的细菌能够在地下生存。

山脉逐渐风化,射线破坏了水分子,重力已经无法阻止氢逃逸到太空,氧被坚硬的岩石吸收,地球将变成一个氧化星球,就像今天的火星。地球的大气层将更接近于今天的金星,充满了二氧化硫。届时气温可能会达到1 000℃,足以使大部分地表变成岩浆。

预测二:二氧化碳消失

1982年,英国科学家詹姆斯·洛夫洛克和迈克·惠特菲乐德发现,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偏高虽然非常危险,但二氧化碳含量不足,其后果也会是灾难性的。由于光合作用所需的二氧化碳含量不足,地球上的植物将在1亿年之内消亡,伴随着植物王国的消逝,动物王国也灭亡了。

预测三:银河系和仙女座相撞

篇10:末日科学家的幸福生活

大家好!

幸福好像是一个永远不会被人们所遗忘的话题,因为我们每天都生活在幸福之中,但是人们总是不满足,总是希望获得的是那种几亿分之一机会的幸福,所以总是抱怨自己不幸福。

如果我们不去计较自己所获得的利益多少,你就会发现其实自己每天生活在属于自己的小幸福之中。

小幸福,其实很简单,只要你善于去观察身边所发生的事,你就会很幸福比如,早上起来不用自己去准备早餐,就有早餐吃、我们的学习条件不许多人的条件都好、我们比逝去的人幸福因为我们还生活在阳光下,呼吸着氧气……以上这些都是我们拥有小幸福的表现。

其实幸福是我们不可或缺的一种生活调味料,正是因为我们身边存在着幸福,生活才不会显得枯燥。

当我们自己幸福的同时,也不要忘记将这种幸福带给他人,当在公交车上遇到老人时,我们让座的一个动作就会给他人带来小幸福,当我们走在大街上看到有纸主动弯腰拾起时就会给环卫工人带来幸福,在学校去主动帮助别人,不仅增加了自己的人际关系,也给同学带来了小幸福。

正如法国的雕塑艺术家罗丹说过的:其实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现在应该改成:其实生活中不是缺少幸福,而是缺少发现幸福的眼睛。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幸福无处不在,只要你用心去体会去感受幸福,幸福就会常伴你左右。

上一篇:关于开展省级文明单位(镇、村、街道、社区)评选和省级文明单位(镇、村)复评的通知下一篇:新知小语专项训练——古诗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