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耒阳市振兴学校

2024-04-18

湖南省耒阳市振兴学校(精选6篇)

篇1:湖南省耒阳市振兴学校

湖南省益阳市家长学校现状调查报告

教育是关系社会全局,影响极其深远和涉及面十分广泛的社会系统工程。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培养社会需要的优秀人才,是学校、家庭和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家庭教育工作历来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终身教育时代的学习化社会中,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更加突出。1998年,我市成立了家庭教育研究会,担负起了指导和推进家庭教育的责任,全市各级也相继成立了家庭教育研究指导工作机构,在探索中积累和总结经验,家庭教育工作已逐步规范化。家长学校是家庭教育的重要阵地,几年来,我市共建立各级各类家长学校500多所。根据省妇联的统一部署,最近,我们对全市家长学校的现状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调查。

一、基本情况

1.机构设置和师资配备

益阳市家长学校大都由教育局关工委牵头,妇联组织协调,成立家庭教育领导小组。各联校督办,各中小学校主办,家长学校校长由所在学校校长兼任,1至2名退休老教师或社会知名人士、法制人员担任名誉校长及常务副校长。

家长学校师资配备主要是两部分人,一是讲师团成员,由各校校长、教导主任、中、高级退休教师、在职骨干教师组成。二是校外辅导员队伍,主要有离退休老干部、法院、司法或公安派出所工作人员,以及当地有威望、品德高尚、热爱家庭教育事业、乐于奉献的社会人士等。

2.硬件.软件配套情况

益阳市家长学校均设“一牌两室”,即挂家长学校招牌,配有专门教室、陈列室(或档案室),桌椅齐全,条件好的还添置了电教设备。做到了有领导机构、职责、制度、教材、资料和评价机制。

3.经费情况

家长学校的经费来源多是由学校筹资,比较紧张,仅能基本保证工作开展,授课教师无报酬,辅导员等亦为义务劳动。

二.运行现状

1.培训

益阳市家长学校成立以来,采取编印简报、发放资料、咨询服务、广播讲座、专家授课、专题辅导、经验交流会等形式,开展了多种培训。按照培训对象不同,分家长学校理事长培训、骨干辅导员和幼师培训,学生、幼儿家长培训。如桃江县,近三年每年都要举行一期家教队伍培训班,培训家长学校理事长和骨干辅导员,参加人数达300人。赫山区聘请北京金色童年教育研究会专家对城区3—12岁幼儿和学生家长进行培训。资阳区为提高家长素质,专门举办孕妇、新生婴儿家长培训班,并设置“学员信箱”为反馈窗口。南县还举办了家庭教育个案分析会。以内容来分,有家庭教育理念更新、咨询服务、现代教子方法、教育政策法规等专题培训。各家长学校以“亲子对话”、“个别辅导”等形式开展个性化家教咨询,教师、家长、学生现场表现,坦诚相见,就每个家庭的不同情况进行分析,归纳分类,共同寻求教子良方。全市家长学校共计发放各类资料3万余份,受训家长达8万多人次。

2.示范家长学校

为了以点带面,全面启动家庭教育,我市采取示范先行的办法,在各区、县(市)分别树立起了1—2所示范家长学校,各地也树立了自己的典型。桃江县已被列为全国家庭教育研究基地,成为全国.省家庭教育示范县。示范家长学校逐年形成积累了不少成功经验。一是办事机制完善,初步形成了家庭教育服务体系。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由妇联为主协调,成立了领导机构。教育局关工委或基教科(股)主管家长学校工作,联校积极督办,各全日制学校为主办者,关协或教协协助学校开展家长学校教学业务工作。二是健全了管理机制。

各级皆拥有家长委员会,家长学校领导班子健全,辅导员队伍日趋完善,领导管理有条不紊。三是不断创新教学模式。从简单的家长会、广播讲座,到设立“亲子课堂”,调查走访,向各界各层发放问卷,面向社会开展“教子有方”、“百万家庭护苗工程”等主题活动及论文征集,内容及形式日益丰富。四是优化了检测措施。教育部门将家长学校工作情况列为工作检查评估的重要内容,做到职责清晰,责任明确,每年进行考试测评,奖励优秀学校和家长,推介成功经验与典型事例,列出不合格家长学校,加强重点督查与指导。

3.讲师团和志愿者队伍

组建讲师团和志愿者队伍是我市家庭教育工作的重要特色。讲师团坚持以校内为主,校外为辅的原则,约聘了离退休的老教师、老干部和法制工作者,这支队伍人员素质高,热情高,事业心强,相对稳定。在桃江,一批离退休教育工作者全身心投入家教事业,不计任何报酬,结合当地实际编写乡土教材,奔波于乡村集镇,授课讲座,还承担起一些问题学生及家长的个别教育辅导重任,像章炳炎、夏善谋等老人的事迹令人感动,他们被评为全国的家庭教育先进辅导员。资阳区一批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的老干部,发挥余热,像原市委书记、组织部长、宣传部长等人,大量撰写论文,推进了该区家庭教育理论研究水平的不断提高。

4.存在的问题

尽管益阳市家庭教育工作取得了些许成绩,通过调研,我们发现存在着不少问题。

1、区县(市)发展不平衡,少数县(市)尚未做到每个学校或联校都建立家长学校,仅抓了几所示范家长学校,全市仅桃江、南县两个县制定了“十五”家庭教育工作实施方案。

2、办学模式难以巩固,城乡之间差距较大,农村多以广播家长学校或辅导站为主,没有统一施行的家教教材。

3、家长学校无人员编制,校内为兼职,精力难以高度集中,校外为聘任,人员异动较大。

4、资金严重缺乏,许多家长学校只能因陋就简开展工作。

5、幼儿园所挂牌成立家长学校或开展家长培训教学的微乎其微,是我市家庭教育的一块空白阵地。

三、思考与建议

2000年12月1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在《关于适应新形势,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中就明确提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关心和支持家庭教育,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承担组织和指导家庭教育的责任,各级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团体要开展丰富多彩的家庭教育活动”。围绕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精神,认真落实《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01—2010年)》中提出的家庭教育目标,结合本地实际,我们认为当前我市家庭教育的主要任务是,提高家庭教育质量,提高家长科学养育子女的水平和能力,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紧密配合,形成合力,培养“四有”新人。实现这一目标和任务在于全面启动我市“中小学家庭教育工程”,教育部门要切实承担起组织和指导家庭教育的责任,把家庭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内容,纳入教育体系,列入议事日程,发挥主导作用。各级妇联组织要配合教育部门,争取党委、政府重视,协调好社会各界关系,构建我市家庭教育的新格局。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全面规划。家庭教育是终身教育的基础,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我们要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完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高度出发,把组织指导家庭教育,推动家长学校建设当作我们进入新世纪的重大使命。各级教育部门要成立家庭教育指导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出具体的家庭教育实施方案。各中小学校、幼儿园所要把家长学校的建设作为份内工作,义不容辞。联校和各中小学校都要成立家长学校,形成分级管理和培训网络。

(二)加强协调,密切配合,周密布置。各级妇联要主动做好组织协调工作,联系好教育局、共青团、关心下一代协会、社区及社会各界,在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依靠有关部门,将家庭教育工作纳入工作议事日程和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之中,努力争取必要的人

财物保证,积极赢得其他社会力量关注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形成全社会齐抓共管的新格局。家庭教育工作要做到年初有规划、年终有总结。

(三)整合资源,挖掘潜力,开拓创新。建设一支热爱家庭教育工作,掌握先进、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与方法,善于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专、兼职队伍,是扎实推进家庭教育指导工作,提高全社会家庭教育水平的关键。要积极发挥离退休老教师、老干部作用,宣传他们的崇高精神,感染社会有志之士参与到家庭教育队伍中来。全体教育工作者要努力学习家庭教育知识,掌握和研讨家庭教育方法,踊跃投身于家庭教育工作之中。家庭教育指导和研究专家及讲师团成员,要根据家庭教育工作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深入实际、深入学生、深入家庭,认真开展调查研究,不断探索和完善家庭教育的内容,形成组织管理模式。针对指导对象的全面性和特殊性,在指导渠道和形式上,指导内容的选择上,注重实效,不断创新。

(四)加强管理,督导评估,总结经验。要进一步加强对中小学校、幼儿园所家长学校和班主任家教工作的管理指导,将家长学校考核评估计入德育总成绩,班主任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纳入班主任工作考核内容,制定出详细的工作职责和评估细则,对学员也要实行学时、学分制度和综合测试。在考核评估的同时,要及时总结成功经验,表彰家庭教育工作中的优秀典型,不但要有成功的示范学校,还要办出特色的家长学校。

(五)几点建议

1、加强宣传,更新家庭教育观念,进一步拓宽现代家庭教育知识家长知晓面。

2、从上至下,健全机构,明确职权,配备专职人员加强管理和教学。

3、编制统一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

4、上级出台具体方案解决经费来源。

湖南省妇联

篇2:湖南省耒阳市振兴学校

河南省安阳市人民大道小学是一所全国名校,创建于1959年,占地18918平方米。现有一所分校,一个附属幼儿园。72个教学班,在校学生3163人,教职工178人,其中本科学历39人,专科学历83人,教师合格率100%。现有特级教师3人,中学高级教师8人,小学高级教师78人。国家级思品骨干教师1人;省级教育教学专家、学科带头人3人;学校1984年被定为河南省重点小学,1988年被国家教委定为全国整体改革实验校,1992年被定为中国名校。

建校四十多年来,学校始终坚持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科研兴校”为战略目标,锐意改革,积极探索,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制定了严谨的办学目标:义务教育先进校、科学管理示范校、主体教育实验校、社会主义文明;形成了自己的办学思想和特色:全面发展打基础,个性发展有特长(校长的话);因为有了你,我才喜欢当老师(老师的话);我要成为最佳的我(学生的话)。

一、构建以做人为核心的学校德育新格局

“德是一个人的灵魂,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起着保证方向和保持动力的作用。”因此,20多年来人民大道小学的领导和全体师生们坚持“德育为本,全面发展”的办学方针,发扬“敢为天下先”的精神,不断开拓进取,创造性地进行了德育探索和研究,取得了显著成果.1979年,我校在全国率先编写了《少年儿童思想品德教育提纲》,实现了德育内容系列化、德育途径网络化、考察方法科学化.1988年我校又制定了《学校德育社会化实验研究方案》,开始了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融为一体,形成一个“全方位、全天候”的德育网络,实施大德育的研究和探索;1992年,我校在主体教育思想指导下,选定了“继承传统,学做真人”的“三五”教育(即五爱情感、五好习惯、五自能力的教育)实验课题,编写了《三五读本》,制定了《小学生主体性德育实验方案》,以中华民族优秀道德传统为源头,吸收世界优秀文化遗产,形成了以马克思主义为主流的小学德育理论新体系。德育研究成果获得了全国德育科研成果优秀奖,并由中国教育电视台拍成专题片向全国推广。学校荣获全国首届《半月谈》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奖特等奖和全国小学德育研究会优秀成果奖;1988年荣获全国中小学德育先进集体;2000年荣获全国德育先进学校,2001年被全国小学德育研究会定为全省唯一一所“德育实验校”。

二、创建以发展小学生主体性为中心的“主体教育”模式

经过十余年的积极探索,在学校德育工作已取得丰硕成果的基础上,继续寻找学校发展的突破口。经过多次思考和论证,1992年,学校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正式联合开展《少年儿童主体性实验研究》。经过十三年的实验研究,小学生主体性实验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实验构建了小学生主体性发展实验大纲;制订了小学生主体性发展目标体系和测评体系;初步树立了四大主体教育理念:

1、每一个学生都是特殊个体,需要充分理解、尊重和关怀;

2、相信所有的学生都会学习,应给每一个学生提供思考、创造、表现成功的机会;

3、所

有的学生都能学习,不存在绝对意义上的差生,应尊重差异;

4、实施有特色的教育,使每一个学生都能主动发展自我。实验提出的两条教育原则:(诚心诚意地把学生当主人,严肃严格地进行基本训练);和十二项目标(自尊自信、自我调控、独立判断决断、自觉自理;成就动机、竞争意识、兴趣和求知欲、主动参与、社会适应性;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实验确立了四条基本实施渠道(德育系列、学科系列、活动系列和家教系列);课堂教学的“四主”原则(学生主动、教师主导、问题主线、活动主轴)和六条策略(合作、参与、严格、差异、创新、成功);创建的“T型”小组学习形式和富有特色的学科教学模式以及主体性发展教学的评价体系等。这些都是凝聚着大道人无数的心血和汗水的宝贵经验。1996年,《小学生主体性发展实验》荣获全国基础教育改革实验研究项目优秀成果一等奖,成立了由河南省教育厅副厅长挂帅的“河南省主体教育研究中心”。实验被列为素质教育六大模式之一。其中六节示范课已被制作成光盘在全国推广,学校出专著两本《我要成为最佳的我》,《因为有了你,我才喜欢当老师--主体性发展实验札记荟萃》。教师的实验体会《思想火花精萃》被编入国家新课程培训教材《教育课程改革通识培训丛书》。目前,小学生主体性发展研究这一实验成果,已在全国进行推广,现拓展到天津、北京、江苏、四川、内蒙古等省市的近百所学校。

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实施科研兴校的关键

振兴民族的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我校为真正提高教师素质,多年来始终坚持素质教育管理模式,让教师做管理的主人,创造了“引进---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提高---培养师德高尚的专家型教师;参与---当家做主人;满足---不同层次的需要;奖惩---奖惩结合,以奖为主”的系统策略,从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激励教师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培养一支既有实践能力、又有理论水平的研究型教师队伍是我校教师队伍建设奋斗的目标。多年来,我校采用多种形式培训教师,一是选送青年教师到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近十所高等院校离职进修。二是创造条件鼓励教师在职进修。如与河南大学、河南教师进修学院等联合办班,鼓励教师通过电大、函授、自学等方式取得大专以上文凭。三是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有计划地组织教师到外地参观学习,同时邀请全国著名的专家学者到校培训教师。四是对于新分配到校的毕业生,一进校就要求拜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当师傅,签定师徒合同,举行拜师会,达到具有独立授课能力等标准后,举行谢师会。五是充分利用学校名师、学科带头人优质资源,对学校青年教师进行校本培训。有计划地对全校教师进行专题讲座;利用“青年教师汇报课”、“轮流试教”等活动,组织名师、学科带头人听课、评课,不断提高青年教师的业务素质。六是利用现代化手段培训教师,学校现有文本资料室和电子阅览室,让教师们通过网络了解世界、学习世界。七是实施“科教兴校”战略,要求教师人人选课题,人人搞实验,人人出成果。为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学校始终坚持五日工作

一日进修,坚持撰写实验札记制度;坚持“主题漫谈”活动。即围绕学习或工作中的问题大家共同交流信息,交流学习所获,工作所感,通过思维碰撞提升科研水平和教育理念。由于以上措施的实施,教师的教育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有了显著的提高。形成了一支思想好、素质高、作风正、业务精的优秀教师队伍。

篇3:湖南省耒阳市振兴学校

一、濮阳市的主要做法

(一)政府搭建平台,打造强力实施全民技能振兴工程的良好环境

1.政府领导带头示范,强化技能振兴的上位意识。濮阳市主要领导多次到市高级技工技校、职业中专、专业技校等技能培训基地实地调研;市领导在每年召开的全市全民技能振兴工程大会上亲自做工作报告,市长办公会多次研究全民技能振兴工程工作。

2.制定政策文件,强化政府职能。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陆续下发了《关于加强全市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全市全民技能振兴工程实施方案》、《2014—2017 全民技能振兴工程行动计划》等文件,把技能振兴工程工作纳入全市“人才强市”、“工业强市”战略。

3.完善工作机制,强化合作意识。成立以市长为组长的全民技能振兴工程领导小组。建立工作协调沟通机制,制定联席会议制度,全面负责推动全民技能振兴工作新格局。

(二)实施政策引导,积极开展多种形式培训

1.综合施策,大力推进技能振兴工程。由市县(区)人社部门牵头,教育、农业、扶贫、残联、妇联、团委等职能部门分工合作,集聚培训资源,充实培训力量,发挥多部门培训鉴定优势,集中用好补贴政策,共同发力,整体推进。

一是人社部门切实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技能就业培训工作。实行“培训、鉴定、就业”三位一体的工作模式,全程提供免费服务,指导全市65 所各类职业培训学校开展送技能下基层、进企业、入乡村活动,确保国家各项优惠政策落到实处,充分调动大学生、农民工、灵活就业人员等各类群体的培训热情,将创业培训和小额担保贷款有机结合,对培训合格者优先提供贷款资金支持,提高培训后的创业成功率。

二是教育部门结合学历教育做好培训工作。全市职业中专等职业教育机构目前在校学生1 万多人,开设旅游、数控车床、电工电子、焊接技术、汽修、计算机、幼教等专业。

三是农业部门主要针对种植、养殖、农业技术、农业开发方面的培训,大力开展“阳光工程”技能培训,大力扶持花卉、养殖和无公害蔬菜基地,加速农村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四是扶贫办利用国家级、省级贫困县的优惠政策,针对濮阳县、范县、台前县等黄河滩区大力开展“雨露计划”培训。

五是残联创新开设适合残疾人自身状况的保健按摩、服装缝纫等专业的培训工作,帮助改善提高残疾人的生活状况和社会归属感,实现自身价值。

六是财政局配备专职人员,全程跟踪协助培训班的开班、培训、鉴定工作,及时拨付资金、落实优惠政策。

2.注重培训品牌的塑造,鼓励培训学校开设特色专业作为学校主打专业,集中优势资源,优化师资配置,提升硬件水平。在全市定期开展品牌专业评比展示活动,已经形成特色鲜明、专业突出、质优效优的培训局面。在校学员培训结业后由学校开办的家政公司统一安置或者学员结业后合伙开店等等举措,均达到了学员高薪就业的目的。

3.突出实践,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在职业院校大力推行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学生毕业前统一进行考核鉴定,获取职业资格,奠定职技人生的良好开端。根据企业生产和工作岗位的实际需求开展技能鉴定,准确体现职工的实际技能水平。

(三)重点抓推进,促使全民技能振兴工程持续深入发展

1.以项目促带动,强力推进职业技能人才培养。近五年来积极争取全民技能振兴工程项目建设资金,完成城乡技能人才培训鉴定基地、技能大师工作室等建设项目15 个,提高全市职业培训效能。截至2015 年6 月,全市各累计培训13 万余人,年鉴定高级工、技师3500 余人,向省厅推荐高级技师(高级工程师级)92 人,带动了职业技能人才的有序梯次增长,技能人才资源的储备更为充实。

2.以竞赛促带动,提高培训质量。为多出人才、快出人才、出好人才,经常组织全市职工技术比武、技能表演赛等活动,涉及电工电子、数控车床、计算机、焊工、钳工、机械、建设、烹饪、交通、商业服务等10 多个行业(工种)。目前,职业技能竞赛已经形成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促进了优秀高技能人才脱颖而出。

3. 突出校企合作,发挥职业技能人才培训基地的示范作用。采取引校入企模式,促进工学结合。采取订单式培养模式,提高毕业生的就业针对性。采取引企入校模式,共建技能实训基地。例如近年来我市引进北大青鸟、汽修等企业直接在职业学校投资建立实习基地和车间,结合企业需求开设“油田班”“化工班”等,受到了广泛好评。

4.突出人才评价制度带动,为真才实学者拓宽技能晋升之路。在考评范围上,尝试扩大到国家职业标准设定等级的所有工种,为各专业人才提供技能鉴定平台;在考评方式上,坚持以考为主,以评为辅,考评结合,多维度评价;在考评内容上,突出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注重考验知识更新能力和创新能力。2013年被推荐为“全国技能人才培养先进单位”的中原大化代表全国企业届在人社部全国高技能人才培养表彰大会上发言,中原大化年均培养量(含为其他化工企业代培)达300 人以上,从2010年至今培养技师410 多人,高级工以上的高技能人才比例占技术工种从业人员总数的67%,技师、高级技师占技术工种从业人员总数的23%。

二、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当前,虽然濮阳市已初步改善了技能人才队伍结构,扩大了技能人才队伍总量,激活了技能人才的创造活力。但是,依然存在着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基础设施薄弱、培训手段单一效果不佳、用人单位高技能人才培养意识不强,缺乏主动性积极性,培养机制不够完善;培训与实践联系不紧,存在脱节现象;校企合作整体水平不高等诸多问题,无法满足当前全市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1.濮阳市各级技工学校基础差、条件薄弱。相比其他市,该市人社部门下属的县区技工学校普遍建校较晚、专业教师少、规模小,生源质量差,教学实习实验设备不能适应培训工作需要,无叫得响的拳头专业。有些县尚无技工学校。

2. 急需濮阳市地方财政加大投入。我们积极争取到的河南省全民技能振兴项目按省里要求,需市财政按1∶1 比例配套,但自2010 年该项目实施以来,濮阳市一直未拨配套资金,省里历次检查都作为一个问题要求整改,并历年缩减濮阳市全民技能振兴工程建设项目。

3.高技能人才严重短缺。目前,濮阳市高级、技师、高级技师等高技能人才占技术工人的比例偏低,高级技师紧缺现象十分突出。随着产业升级步伐加速,工业强市战略有力推进,项目建设高潮迭起,高技能人才短缺形势将更为严峻。

4.“职业教育攻坚计划”项目及教育费附加中不低于30%用于职业教育部分尚未惠及人社部门的技工学校及民办职业培训学校。人社部门的技工学校、就业培训中心及民办职业培训学校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职业技能培训的主力军作用,濮阳市职业教育攻坚计划已经实施数年,但技工学校、就业培训中心及民办职业培训学校很少得到此项目及教育费附加的资金支持。

5.技能培训生源组织难。就目前濮阳市农村劳动力分布情况来看,有70%~80%的农村劳动力外出打工,已在二、三产业中就业,他们没有过多的时间精力参加培训。由于目前人工成本大幅度提升,很多农村劳动力看中的是眼前干一天一般100 元多元薪酬的现实利益,参加技能培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特别是对一个月以上周期长的培训项目更是没有耐心和信心,不愿参加培训,生源组织较难。

三、建议

1.积极争取省市优惠政策向“中原经济区濮范台扶贫开发综合试验区”倾斜。目前濮阳市沿黄贫困县濮范台三县均无技工学校,无办校资金,无办校场所,加之当前的民工荒导致的招生难,技校生存难,积极协助这些县创办县属技工学校,想方设法积极争取省市资金支持,扩大黄河滩区贫困人口转移培训基地。

2.持续扶持民办职业培训学校发展。引导民校大力开展“短平快”项目培训,“一校一品”,逐步形成品牌特色,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外出务工增加收入。

3.实施高端引领,创新激励机制,尽快出台我市龙都技能大奖、市技术能手评选表彰办法。按照国家和省及其它市做法,建立健全完善我市技能人才培养、评价、使用和激励等政策措施,尽快出台“濮阳市龙都技能大奖评选表彰办法”和“濮阳市技术能手评选表彰办法”,积极营造崇尚技能、尊重技能人才的良好社会氛围。

4.创新建立大工匠制度。弘扬工匠精神,培养行业工匠,由人社部门牵头、联合总工会创新出台《在全市推行建立“大工匠”评选制度的意见》,企业每月给予一定的技术津贴,鼓舞和激励广大劳动者钻业务学技术的积极性。

5.建议市教育费附加“职业教育攻坚计划”项目适当考虑技工学校及民办职业培训学校。我市教育费附加中不低于30%用于职业教育部分能够考虑技校、民校,增强他们的办校实力,努力吸引农村劳动力参训,不断增大高技能人才培养力度,促进我市职业教育均衡发展。

6.夯实技能人才培养的后备基础。实施全员上阵,多措并举,把技工院校等职业学校招生列入政府工作目标,把招生任务明确下达到县区、乡镇,实施台账管理,按照时间节点推进。

7.加大工作力度,发挥市全民技能振兴工程领导小组作用。紧紧围绕濮阳化工基地、黄河滩区扶贫开发农村劳动力转移,坚持六路并进,各职能部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选准市场急需专业,扎实开展技能培训,打造濮阳培训精品专业,形成品牌效应。

摘要:人才是第一生产力。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资源,是地区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依托。为进一步提高劳动者技能素质,打造人力资源新优势,近年来,河南省濮阳市积极推进全民技能振兴工程,加快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完善政府主导、政策引导、重点突破、综合推进的工作机制,创新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努力开设多种形式的职业技能培训,持续扩大职业技能鉴定规模,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文章对此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全民技能,振兴工程,濮阳市

参考文献

[1]崔卫新.政府主导、创新机制、重点突破——新乡市全力打造全民技能振兴工程示范市的路径选择.人才资源开发,2013(4)

[2]孙梦华,张慧杰.滑县全民技能振兴工程推进情况调研.人才资源开发,2014(7)

篇4:湖南省耒阳市振兴学校

一、加大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力度,逐步建立多元化、多层次的培训体系

1.拓宽高级工专业设置,加大在校生高级工的培养力度

近几年,随着学校基础设施及实训设施建设的不断加快,能满足高级工培养的专业也在逐步拓宽。目前,化工工艺、化学检验、橡胶加工、化工仪表、化机维修、电器维修、计算机操作员、计算机平面设计和网络维护七个专业九个工种均能满足高级工的培养。高级工在校生人数也在逐年递增,现高级工在校生达 1061人。

2.提高学历层次,实现学历和技能教育的有机结合

通过与省内高校联姻,开办高级工、大专班为一体的学历加技能教育,不断探寻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新途径,建立适应新形势下高起点、高质量的人才培养体系。

3.开展面向在职职工的技能提升培训,为企业服务

焦作市是一个以煤炭、化工为主导产品的重工业城市,化工高级技校建校三十年来为全市化工行业培养了大批技术工人,但大多数为中级工,这些技术工人目前均是企业的骨干力量,急切需要提升技能,针对现状,学校结合企业特点开展技能提升培训、鉴定,并发放高级工资格证书。

二、加大农民工培训力度,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服务

1.完善培训机制、拓宽培训领域

学校先后出台了农民工培训方案和奖励政策,激励广大教职工积极参与农民工培训的联系和教学任务。充分发挥学校现有设备资源和师资力量的作用,广开培训领域,近年来,先后承担了化工、橡胶、维修电工、钳工、焊工、计算机等工种的培训,形成了以化工、橡胶为主,电、钳、焊、计算机为辅的培训格局。

2.做精农民工培训的品牌专业

化工、橡胶两大专业在焦作市具有很大的市场,为做精该专业的培训,学校教师每年暑假都要深入企业学习、提高,特别是对具有一定规模企业的产品及生产工艺,不仅要求教师进企业学习,而且要求教师自编该产品及生产工艺的校本教材,目前,已基本实现凡我市的化工、橡胶产品,我校均有针对性的自编教材。

3.开展中、短期订单式技能培训

随着焦作市工业的快速发展,占地农民工的培训需求越来越大,针对这种情况,学校制定了一套以满足企业需求为前提的培训工作计划,确保随时随地为企业开展服务。

三、强化校企合作,实现学校培养与企业需求之间的无缝对接

加强校企合作,校企双方互相支持、互相渗透、优势互补、资源互用,构建以能力为本位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从单纯的学校教育向学校教育与企业实践相结合转变,是当今技工教育的首先,是为企业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途径。

1.改革课程设置体系,建立覆盖我市主要化工企业产品的教学计划

为实现学校培养与企业需求之间的无缝对接,学校首先从改革教学计划入手,即将本校自身特色与当地用工需求有机地结合起来建立科学、完善的课程体系。具体来说,是在对每个专业进行课程设置时,不仅考虑部颁计划,还要根据自身办学特色,结合焦作市经济发展中企业的用工需求,制定实施性教学计划,将企业理念、企业管理以及有关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加以选择和提炼,建立了覆盖全市主要化工企业产品的教学计划。如:焦作市的主要化工产品有离子膜烧碱、聚乙稀、钛白粉、多晶硅、化肥、子午胎等,而这些内容并不在部颁计划之中,且没有现成的教材,我们组织教师深入相关企业进行考察学习,编写教材,纳入我校的实施性教学计划中,从而使教学更贴近企业,毕业生更受企业欢迎。

2.建立校企合作关系,实施订单培养

订单培养是校企合作的形式之一。为适应企业岗位需求,校企双方签订用工协议,确定“订单班”专业及学生人数,实行定向培养。这种“校企合开直通车”的订单式教育,实现了“招生即招工”“毕业即就业”的目标,达到学校、企业、学生三赢的目的。2009年学校分别与昊华宇航集团、佰利联股份公司、好友轮胎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签订定向培养协议。

3. 创新办学模式,加大对企业在职职工的学历+技能培训力度

企业中越来越多的在职职工对提高专业技能水平和学历层次的愿望不断增长,为此,学校遵照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加大了这方面的宣传力度,采取灵活的授课方式为企业服务。2009年我校与武陟绿宇化工、武陟艾卡橡胶等多家企业合作,进行在职职工的职业技能提升培训和学历教育,深受企业欢迎。

四、深化教学改革,提高办学水平

1.建立健全以工作任务驱动为引领的“一体化”实训教学课程体系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指老师将教学内容隐含在一个或几个任务中,以学生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的过程作为教学活动的中心,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完成一系列“任务”,从而得到清晰的思路、方法和知识的脉络,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用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能力。从而实现理论与实践的“一体化”学习。近年来,学校在实训课中进行了任务引领型“一体化”教学试点,将教学的主要环节分为六大环节:创设情景,引入新课;出示目标,明确任务;学案导学,自主学习;明确分工,交流讨论;成果展示,教师点拨;反馈检测,总结拓展。同时并建立了与之相配套的评价体系,确保该项工作的顺利实施。

2.改革课堂教学,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

传统的授课方式,以教师的教为主。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灌输,这种课堂教学方式不仅抑制了学生的参与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更有甚的是今天的技工学校面对的学生大多数是不爱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即使教师讲得再好,每个班真正听课的学生寥寥无几,多数学生以睡觉、说话、玩手机、看小说来打发时间。为此,学校以课堂教学评课标准为抓手,打破传统的授课模式,将行为引导型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模式相结合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学校将每节课分为六大环节,即知识回顾、导入新课、讲解新课、学生分组讨论、学生分组总结、教师点评,并且要求教师做到以下三点:一是在课堂教学中贯穿德育教育,将对学生人格的培养落实到每一节课中。二是将竞争机制引入课堂,以小组合作学习为抓手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竞争意识。三是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放弃,关注每一个学生。

3.完善教师培训制度,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

多年来,学校党委对教师队伍建设非常重视,通过不断完善教师培训制度,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我们在师资培训上采取“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法,一方面抓教师的业务素质。通过外出培训、下企业顶岗实习、技术比武、学历提升、辅导学生参加技能大赛等形式各异的活动逐步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和技能水平。一方面抓教师的人文素养。通过有计划、有步骤地在全体教师中开展以爱岗敬业、职业礼仪、职业心理、书香校园和企业文化等形式各异的培训,以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

篇5:湖南省耒阳市振兴学校

提起蔡林森校长,江苏教育人士都知道。

从上个世纪80年代起,江苏省洋思中学就逐渐被教育界所了解。90年代里,洋思中学更是名闻遐迩,后来在《人民教育》、《中国教育报》上出现了长篇报道,一个名字就和洋思中学捆绑在一起,他,就是蔡林森校长。

蔡校长于2006年10月正式退休,随即被河南省沁阳市永威集团抢先一步聘请为永威学校(民办)的校长。2年不到的时间里,他把“洋思模式”移植到了永威学校,竟然再一次创造了教育的神话。

4月12至22日,在区教育局的组织下全区共77人赴河南沁阳永威学校挂职学习,学习期间听到了蔡校长关于“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的全面阐释,同时听到了李副校长关于永威学校如何落实“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情况介绍,观摩了初中、小学的赛课活动,并在小学部与永威教师结对子、深入课堂听课,而且还运用了“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给永威的学生上课,收获了很多的精彩,受到了很大的震动。

一、钦佩于蔡校长真心实意真抓实干的人格魅力。

蔡校长认为,学校品牌建设离不开校长素质的提高,校长素质的提高,离不开学校品牌的建设。我们从他的身上读到了他对教育事业的无比忠诚和对教育理想的不懈追求。他离开洋思到永威的时候,也担心自己原先的一套教学模式是否行得通。在公办学校可以,民办学校行不行;在江苏可以,在河南行不行。这是一次比他在2005年抢抓机遇让“洋思”进城建立新校区更具风险的挑战。

蔡校长到永威后,面对学校找不到生源、教学质量上不去等困境,首先以赛课的形式来发现问题,寻找教学对策,和教师们一起认真学习和讨论洋思中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从认识上澄清这种教学模式是否科学是否符合新课改理念的问题,他认为,“离开了实践,什么都不行”。所以,他和学校其他领导一起,首先在初中阶段坚决彻底地推行这种教学模式,一个学期后,教学质量奇迹般地上升,仅初一5个班的英语成绩在沁阳市统考中包揽了1-4名和一个第6名。要知道,当初初一招生时150分以上的仅有50多人,其余都在150分以下,而沁阳一中的初一生都在193分以上。

蔡校长认为,推广“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关键是校长的问题。认识不能偏,不能死搬硬套;要协调发展,不能违背科学规律。所以,他从教师的教学设计、教学讲解等方面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在“后教”环节上下功夫,决不以硬性的讲课时间规定来衡量一节课的好坏。而事实上,教师在上课执行这个教学模式的时候,由于强调了针对性、精炼性和启发性,很少超过10分钟的讲课时间,从几堂公开课情况看也基本体现了这种思想。

我们在学校的10天时间里,看到的是蔡校长忙碌的身影。他每天在全校晨会上讲话,为前来学习的人员作报告、听课、评课。好像永远都有使不完的劲,毕竟是一位年近古稀的老人,这是一种精神,一种全心全意矢志不渝的品质。这是一个教育奉献者所产生的无穷魅力。

二、“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适合于所有学校和所有学科。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是洋思中学成功的教学经验,它充分体现课堂教学中学生全过程自学的教学思想。这个模式分成“辅助环节——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四个环节,每个环节又分成若干个小环节。“辅助环节”1分钟,完成板书课题、出示目标和自学辅导三个内容;“先学”环节15分钟左右,让学生读书看书,检测练习或提问;“后教”环节10分钟左右,学生之间相互更正和师生之间讨论问题;“当堂训练”20分钟左右,让学生完成作业。蔡校长阐述这个教学模式时,特别提到了一个大家十分关注的问题,就是,这种模式对于“补差”有优势,能否“培优”却很难说。蔡校长介绍,在“后教”环节里,许多学生学习中的问题由学生自己来解答,这一方面培养了学生敢想敢说的能力,是一种快节奏的表现;另一方面也让学生在思考过程中养成一种自主的意识和创新的习惯。加上在“当堂训练”时练习题的分层次的必做题、选做题和思考题三种形式,确实让一部分优秀学生得到了锻炼。事实上,这种教学模式最精彩的地方就是在“后教”这个环节,既可以看到学生的充分表现,看学生是怎样“兵教兵”“兵练兵”的;又可以看到教师如何点拨启发,如何引导讲解的方法。“后教”环节最可以能教师教学的素质和教学的水平,当学生暴露出学习的疑难后,就需要教师迅速做出反应。这是一种“以学定教,二次备课”的具体表现,是检测教师课前备课情况和当场教学机智的一道环节。永威学校执行“学生教学生能懂的,教师不讲;学生通过自己思考能懂的,教师不讲”的原则,那么,教师在什么时候讲解呢,又是怎么讲解的呢?

1、学生理解不全面的时候,教师做补充讲解;

2、学生讲错的时候,教师做更正讲解;

3、教师提问学生回答之后,教师做点评讲解;

4、学生回答问题涉及到几个方面之后,教师做归纳总结讲解;

5、让学生从课内到课外举一反三的时候,教师做延伸拓展讲解。

我们可以看出,教师在课前必须花费很大的功夫准备教学,要吃透教材,精选习题,精心设计教学,才能在课堂上做到尽量少讲甚至不讲,所以,这种模式讲究有序的讲解规律,从差生(虽然提法上有问题)到优生,从个别到一般,在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体现教学的科学性。这样来说,对教师的要求不是低了,而是高了。用李副校长的一句话来表述,就是“上课是一种劳动,劳动是要用心用力的”。

为了使“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落到实处,永威学校采用了洋思中学的“四清”管理措施,也就是做到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和月月清。“四清”的核心是周周清,要求做到熟能生巧、准确无误和灵活运用,特别重视学生会读、会背、会默和会表达。每周五下午开始周周清,一是学生自查,二是同桌互查,三是教师复查,提出了“人人满分,人人过关”的强硬规定。也让学生认识到“你查我,我查你,其实都是查自己”的道理,力求达到“随你查,随你问,查哪问哪都会答”的效果。周周清采用滚雪球的方式,以本周学习内容为主,上周学习内容为辅,保证教学的时效性和延续性。

篇6:湖南省耒阳市振兴学校

为了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积极应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市经济带来的不利影响,根据国家出台的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及省产业振兴计划,结合我市实际,制定《贵阳市装备制造业振兴与发展实施计划》(2009-2012),作为我市今后四年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指南。

一、产业发展现状与发展环境

(一)产业发展现状

“十一五”以来,贵阳市装备制造业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产品研发取得了明显突破。20吨级混合动力环保节能型液压挖掘机、高速工程车、立轴式破碎机械、重型数控轧辊磨床、数控电火花线切割机、数控深孔钻床、数控铲齿刀磨床、WCYJW系列复式永磁电机抽油机、高速负压圆网薄页纸机、汽车零部件等一批技术水平较高的装备产品已成功开发并投入市场,带动了我市装备制造业的快速发展。2008年,全市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完成工业总产值204.5亿元,同比增长19.5%,实现工业增加值52亿元,同比增长17%;利税12.8亿元,同比增长12.3%;利润6.8亿元,同比增长17.2%;分别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18.9%、7.6%、14.3%。同时,装备主机企业亟待培育和装备制造业整体竞争力不强等问题依然凸现。

(二)发展环境

一是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已具有一定基础。我市已初步形成产品门类齐全(涵盖装备制造业的7大门类)、有一定综合配套能力、专业技术人才聚集、有较强科研开发与生产能力的工业体系。初步形成了以贵阳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贵阳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新天园区等为主的工程机械、汽车及汽车零部件、电子元器件等产业集群,建设了一批较高水平的装备技术创新平台,培养了一批骨干技术人才,拥有了一批具有比较优势的特色装备和产品。二是装备制造业面临良好发展机遇。国家扩大内需增加投资、增值税转型以及启动一大批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及增强经济发展后劲的项目,为我市装备制造产品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三是数字化及信息化已成为生产、制造及生活中的普遍消费,“家电下乡”及“支持3G发展”措施的出台等,为我市电子产品制造业带来了市场机遇。

二、发展思路和主要目标

(一)发展思路

按照“装备主机为龙头、专业化协作配套为支撑、产业基础平台建设为保障、集群式发展为目标”的发展路径,坚持装备智能化、控制数字化的发展方向,大力推进装备制造业与电子信息产业的融合;重点支持工程机械、专用数控机床等优势装备主机和汽车零部件、关键基础件、电子元器件及特色机械零部件等产品的研发和生产;加快小河-孟关装备制造生态工业园和麦架-沙文高新技术产业园建设,形成产业集群;优化装备制造业所有制结构,推动我市企业与国内外优强企业的联合、重组,借助外力做强做大装备制造业。

(二)主要目标

到2012年,贵阳市装备制造业要实现的主要目标:

——通过培育一批有较强竞争力的骨干装备制造业企业或集团,建成工程机械、专用数控机床、关键液压件、通用基础件、汽车零配件、飞机零部件、特种(改装)车辆、专用机械及仪器仪表等产业集群。

——市属国有装备制造业企业全部完成改革改制,并实现国有资本的有序退出,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和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初步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体系、完整的生产组织体系、现代化的售后服务体系;

——到2012年,完成工业总产值435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118亿元;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达到1.5%,装备产业中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比重达到3.5%。

三、主要任务

(一)调整产业布局

加快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小河区、高新区等装备制造业聚集区建设力度,着力做好小河—孟关装备制造生态工业园、麦架-沙文高新技术产业园规划建设工作;千方百计引入国内外大企业、大集团来贵阳投资建设和发展;积极引导装备制造企业向园区集中,促进产业集聚。把小河—孟关装备制造生态工业园、麦架-沙文高新技术产业园建设成为西南地区装备制造业重要基地;推进修文扎佐装备制造业用特钢生产基地建设。

(二)调整产品结构

以主机带动配套,以产业关联促进聚集,围绕装备制造关键共性技术及产业配套,开发一批新产品,优先发展机械整机、成套装备、核心基础件及关键零部件产品。一是继续完善詹阳重工、成智重工等工程机械产品系列开发和加强市场开拓。二是拓宽数控机床研制开发的系列化、差异化技术延伸和产品生产。三是引导控制技术和自动控制成套设备开发服务能力向其他产业延伸。四是针对新能源汽车开发应用,引导汽车零部件企业紧跟行业发展方向搞好产品结构调整和配套。五是支持振华集团发展新能源汽车及电子装备用锂离子正极材料。

(三)加快企业改革重组

大力支持詹阳重工、险峰实业等优势企业与中小装备制造企业构建互惠共生网络,形成产业联盟。通过以股份制改造、产权多元化、引进国内外优强企业并购等方式,强力推进企业改革重组。

(四)完善技术创新体系

加强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工程实验室等的建设。培育建设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鼓励和支持企业联合科研院所,依托重点工程、重点项目,通过技术攻关、工程试用,开发生产一批新品、精品。进一步为三大军工基地企业技术中心搞好服务;

着力改善贵州轮胎博士后工作站科研条件;整合詹阳重工、成智重工、三环机械等企业技术力量,争取詹阳重工技术中心升级为国家级技术中心。以20-30吨液压挖掘机液压及电控系统开发为基础,建立工程机械液压与电控系统工程中心,专业研发生产关键液压件及提供成套技术解决方案。争取险峰机床技术中心升级为国家级技术中心,并为我市专用机床研制提供公共技术服务平台。

(五)构建产业配套体系

围绕装备制造关键技术及产业配套,以装备主机发展为带动,广泛开展协作配套,实现集群式发展,整体提升我市装备制造业产业层次。一是装备主机企业与零部件企业的配套。重点培育和解决詹阳重工、成智重工、险峰机床、贵阳海信、林泉电机、南海机电、高原矿山、万达客车等主机企业的非核心零部件配套。二是装备产品与本地用户的应用配套。积极推进我市挖掘机、采矿机械、破碎机械、电机等产品在磷煤、铝矾土矿山开采、铁路公路建设、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建设等的应用合作。三是加强装备制造业基础工艺平台建设。以金鑫铸造、南方汇通、八达铸造等铸造企业和金龙锻造、安达锻造等企业为核心,集中打造铸锻造基础工艺配套生产服务平台;以华工注塑模具公司为基础打造模具生产配套平台;引导热表处理(热处理、电镀、磷化、表面改性、浸镀等)向园区集中,实现社会化、专业化协作。四是加快贵阳特钢异地搬迁改造建设,为机械零部件提供原材料配套。五是加快凯科特改性复合塑料项目建设,为装备制造业中汽车零部件、电子装备等提供新型工程塑料。

(六)加快装备制造业九大重点领域发展

1、工程机械。一是以挖掘机、多用途工程车、破碎机械等主机产品,带动电子监控系统、液压元件、机械基础件、结构件、覆盖件等工程机械主要配套产品的生产。在高速轮式挖掘机、轮式多用途工程车产品产业化基础上,大力开发军民两用多功能、全天候挖掘机、高效率多用途抢险工程车及70吨以上重型挖掘机。二是大力发展模块式破碎工作站,积极拓展在水利建设、建材工业和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应用和参与国际竞争。三是开展工程机械电子监控系统系列产品设计制造,使其保持在行业领域的重要地位。

2、专用数控机床。一是以数控轧辊磨床、数控大型外圆磨床、数控无心磨床、导轨磨床、数控加工中心等主机产品为支撑,带动各种机型的机床铸件、通用及关键零部件、金属切削刀具、夹具以及数控机床功能部件的规模化配套生产。二是进一步完善数控电火花线切割机床产品系列,提高市场占有率。三是加快数控铲齿刀工具磨床产业化进程和市场推广,开发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专用精密工具数控磨床系列产品。

3、特种(改装)车辆及汽车零部件。一是以多种形式盘活客车、改装车的资产存量,推进客车、改装车研发及生产的实质性进展。二是努力建成包括汽车橡胶、汽车电子、仪器仪表总成等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地。三是努力建成南方汇通车辆修造基地

4、专用机械及配套零部件。大力发展采矿机械、石油钻井工具、打捞工具、震击工具以及石油勘探、钻探、开采测试仪器等专用机械产品,扩大石油工业的装备配套能力和配套水平;积极发展物流输送设备、分拣系统及设备、环保设备等装备。

5、关键基础件及仪器仪表。发展成套液压基础件、机床用基础件、航空航天基础件及特种

电力电子元器件。面向工程机械、海洋石油钻采平台等主机需求,研究开发与这些主机配套的成套液压系统;开发生产航空航天用零部件。

6、装备制造业基础工艺与技术创新服务平台。以提高生产效率和广泛开展节能降耗为目的,按照社会化分工、专业化协作的原则,优化资源配置,构建科学合理的产学研机制,扶持建设铸锻造、工模具及热表处理装备制造业基础工艺平台与技术创新服务平台。

7、新型电子产品。支持振华集团新型电子元器件和数字电子产品的开发生产;支持贵阳海信技术创新与技改扩能,集聚相关产业配套,逐步建成西部地区重要的家用消费电子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基地之一。

8、装备用特种钢。加快推进首钢与贵阳特钢合作,建成中西部地区重要的装备制造业用特钢生产基地。支持三占集团等企业大力发展钎钢及产品延伸,做强做大企业。

9、大力发展信息产业。支持和推动软件企业发展,鼓励拓展软件外包业务;扶持本土动漫产业。

四、重点项目

具体项目见“贵阳市装备制造业振兴与发展实施计划重点项目表”。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园区所在区(市、县)政府及市级工业经济相关部门负责协调有关政策落实、协调解决装备制造业发展中出现的重大问题。对该计划中提出的主要目标、重点项目实施等情况,进行不定期检查、督查和评价。

(二)落实国家有关税收优惠政策

全面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若干意见》(国发〔2006〕8号)和国家《装备制造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用好增值税转型、技术创新、节能、鼓励出口、扩大消费等税收优惠政策,加大对企业的辅导和信息沟通,切实发挥国家税收优惠政策对产业发展的引导、鼓励作用。

(三)加强规划引导和园区建设

一是着力做好小河—孟关装备制造生态工业园和麦架-沙文高新技术产业园建设工作,强化要素配置,确保2012年基础设施基本建成。二是依托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抓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依托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现有装备制造业基础,重点发展工程机械、专用汽车及零部件、机械基础件等装备制造业;依托两大军工基地(011和061)的民品开发,加快军工技术民用转化。三是对于新建项目或因城市规划调整需搬迁的项目,原则上进入小河—孟关装备制造生态工业园或麦架-沙文高新技术产业园,其他区域不再审批建设。

(四)加快企业兼并重组步伐

推进市属国有企业公司制改革,健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促进国有资本结构优化和战略性调整,到2011年底,基本完成市属国有资本的有序退出;引进国内外优强企业积极参与市属国有装备制造业企业改革重组,发挥工投公司的投融资平台作用,强化与工商公司的合作和衔接,盘活存量。

(五)加快技术改造和重点项目建设

围绕我市装备制造业的重点项目建设,鼓励和支持企业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推动产业升级。按照“改造一批、投产一批、储备一批”的思路,抓实技术优势突出、带动效应强的项目建设,推动我市装备制造业产业结构调整。对列入市级以上重点项目的,明确工业经济主管部门领导干部牵头的协调服务包保责任制,强力推进项目建设。

(六)多渠道增加投入

一是充分应用工业投融资平台,发挥政府投资对社会投资的引导作用,鼓励社会资金投入装备制造业各环节。二是加强协调银企关系,改善中小企业投融资环境,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在国内外上市融资,鼓励符合国家相关金融政策的装备制造企业发行企业债券与股权融资。三是通过提供适当的引导性财政资金,支持企业开拓国内外市场,帮助企业渡过近期内市场疲软的难关。

(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积极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改变单纯以优惠政策招商的方式,通过完善各专业园区基础设施和软环境建设等手段,引进大企业、大集团。同时,结合贵阳市实际,围绕完善产业链的思路专业引进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我市规划的装备制造企业。

(八)扶持主机和已具竞争优势的产品

一是对贵阳市现有主机或终端产品生产企业加大扶持力度,在土地使用、资金支持、协调服务等方面加以倾斜。二是在上述企业申报国家级和省级技改、创新、节能等项目时,予以重点考虑。三是加大对装备制造业产业和产品结构升级的扶持力度,对贵阳市特色装备产业、优势产品电动汽车用零部件产业、装备制造业用特钢及特种工程塑料等给予扶持。

(九)加大本地化产品采购力度

鼓励采购和使用本地装备、产品。由政府投资为主体的重点工程建设项目,在招投标中优先选择能满足要求的工程机械、破碎机械等本地产品。以企业投资为主体的重点项目建设,鼓励采购本地产品。加强设备进口管理,凡需市、区(县、市)扶持项目,必须严格审核重要或重大技术装备和关键核心装备进口,对我省、市生产制造的装备能够满足需求的,要优先使用。

(十)实施人才激励政策

全面落实《中共贵阳市委 贵阳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筑党发

[2008]21号)及其配套《贵阳市引进高层次人才办法》(试行)文件精神。支持和引导企业培养一批懂市场、精技术、善管理的人才,同时加强中高级技工队伍建设。

六、计划实施

上一篇:《曼谷的小象》三年级教案下一篇:国培小学数学教学日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