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案例

2024-04-18

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案例(通用8篇)

篇1: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案例

杭州萧山衙前初中 何卫江 一.导言

新课程改革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更多的是从原来的传授知识、技能转变为教会学生一种甚至是几种学习方法。教师要从单纯的传授者转变为引导者,这是新课程改革中的一个重点,一个难点,更是一个亮点。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去探究文章的内容,如何培养学生的积极的思维方式,笔者在教学《行道树》的时候作了一点尝试。二.课堂实录片段

教师用多媒体展示几张行道树的图片,并出示一个问题,即()的行道树,让学生结合文章内容填空。

师:今天,我们要来学习《行道树》这篇文章,请大家结合文章的内容做好这一道填空题,并大胆输出你的理由。(给学生五分钟左右的时间阅读文章)

(给学生阅读的时间,是要学生能够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从而达到整体把握的效果)

生1:我认为可以用“痛苦”这一个词语来填空。

师:请说说你的理由。

生1:文章写到了行道树离开了自己的家乡,感到孤独,同时自己制造清新,却不被人们珍惜,所以我觉得是痛苦的。

师:有道理,你很好的抓住了文章的一些内容,确实证明了行道树的痛苦。

生2:我觉得可以填“奉献”这个词语。我的理由是行道树虽然痛苦,孤独,但仍然在固执的制造清新,制造清新是为了人们,自己却得不到好处,所以行道树是在奉献。同时我还有一个疑问,那就是在这里为什么要用“固执”这个贬义词,而不是用执着这些褒义词。

师:你的理由很充分,而且提出了一个很深刻的问题,说明你在阅读的时候对课文是有一定的研究的。你是一个善于发现问题的好学生,不知道哪位同学愿意来帮忙解决这个问题。

生3:我以为“固执”用在这里是有一定的道理的。它就是执着的意思,但我觉得要对自己表达执着这一个意思,用固执比较好,如果是对他人的评价,则用执着比较好。可见,对象不同,就要用不同的词语。

生4:对,而且这也体现了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谦虚嘛。(众生笑)

师:这两位同学的分析很有见地,还涉及到了我们的传统美德。我个人在补充一点,我觉得用固执更能体现行道树的奉献精神,所谓“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生5:我觉得我们没有必要到外面去找词语,其实文章最后一句就是我们这道题目的最好答案。那就是忧愁而快乐的行道树。

师:那你为什么要说它是最好的答案呢?

生5:我觉得“忧愁而快乐”这个短语很好的体现了前面两个同学所说的两个方面。行道树离开家乡,忍受孤独,制造清新却不被珍惜说明很痛苦,很忧愁。但文章或作者的用意应该是侧重在快乐的,所以用了一个“而”字,行道树快乐的原因就在于奉献。在文章中说事业是神圣的,我们有最自豪的时刻,我们固执的制造清新,都表明了快乐。所以我认为是最好的,如果我是行道树,我就要大声的说,“我奉献,所以我快乐”。

(师鼓掌,众生鼓掌)

师:非常精彩的发言呀,文章把握的很到位。三.后记

这一课堂实录片段的精彩在于教师很好的引导学生自主的探究文章的内容以及文章所蕴涵的问题。之所以达到了这样的效果,笔者以为在于设计了一个主问题,它就好象是一个串珍珠的丝线,只要把这根线抓住了,那么珍珠也就到手了。在这一个片段中,学生真正做到了自主的去学,快乐的去探究。可以说,教师教得轻松,学生也学的轻松。真正达到了新课标的理念要求。但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如学生之间的合作几乎没有,这个有待加强。

作者163

篇2: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案例

——浅谈阅读教学中“主问题”的设计

阜康市第四中学 常雯雯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推进,语文阅读教学中对语文老师的课堂提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要求教师能够设计出对课文内容、教学过程、课堂活动、教学节奏有着牵引力、支撑力、凝聚力和调节力的“主问题”,“牵一发而动全身”。本人试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对阅读教学中“主问题”设计的一些思考。

【关键词】语文

阅读

主问题

设计

教育家陶行知说过“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1,在阅读教学中,有没有一种新颖高效的“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提问方法,让它吸引学生进入到有一定思维深度的课文研习过程中呢?有,著名特级教师余映潮老师给我们提供了答案——“主问题”教学设计。“妙在这一问”的主问题的教学方法犹如阵阵春风,给沉闷的语文阅读教学带来了花红柳绿、草长莺飞的勃勃生机。本文试结合笔者在一线教学中实践体会,谈谈在阅读教学中“主问题”设计的一些思考。

一、阅读教学中“主问题”的理解。

阅读教学中的“主问题”是相对于课堂教学中那些零碎的、肤浅的、学生活动短暂的应答式提问或问题而言的。笔者认为“主”即“最重要、最基本”之意,“主问题”就是教师为实现有效阅读而设计的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深入研讨的重要问题、中心问题或关键问题;也可以理解为在阅读教学中能从教学内容整体的角度或者学生整体参与的角度引发思考、讨论、理解、品味、探究、创编、欣赏过程的重要的提问或问题。

与一般性的课堂提问相比,“主问题”设计具有吸引学生进行深入品读的牵引力;具有形成一个持续较长时间教学板块的支撑力;具有让师生共同参与、广泛交流的凝聚力、具有让学生安静下来思考问题、形成动静有致的课堂教学氛围的调节力。“主问题”设计强调对课文的整体感知、理解和赏析,强调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品读课文,所以能 1 《创造的儿童教育》陶行知 “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2又能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养成“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3

二、阅读教学中“主问题”设计策略。

要设计出高含金量的“主问题”,需要教师的厚实的技能基础,除了科学求实的教学理念外,还须深入细致地钻研教材,提高解读文本的能力。具体来说,根据文本的不同特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拟定“主问题”。

(一)设计主问题,须着眼于文章思想内容。

古人云“文以载道”,每一篇文章的写作,都蕴含着作者一定的写作意图:或抒发作者的爱国情怀,或高扬人性的美好品格,或表达对人情冷暖的关注,或表达作者对人生的感悟,或蕴含对世人的警示,或揭示某种社会现实等等。新课程标准提出“要引导学生理解、鉴赏文学作品,使学生受到高尚情操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精神世界。”,所以教师要设计出着眼于文章思想内容的各种阅读“主问题”加以引导点拨,帮助学生进行理解蕴含在文章深层的主旨,以此培养学生把握文章中心思想的能力。

如苏教版八年级《明天不封阳台》一文,“人,本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和自然为一个整体,人源于自然,必须和自然和谐相处。正如著名作家刘亮程的散文集《一个人的村庄》中所说: 任何一株草的死亡都是人的死亡。任何一棵树的夭折都是人的夭折。任何一只虫的鸣叫也是人的鸣叫。可依据“人类的命运和自然息息相关,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的主旨,在深度阅读课文的环节上,设计了主问题:人和自然的和谐相处,能在文中找出依据吗?人和自然没能和谐相处的画面,文中也有依据吗?试作简单的评说。再如苏教版七年级《最后一课》,其主旨是表现主要人物对祖国语言的热爱,对祖国的热爱这种思想感情。设计“主问题”时,可设计以下几个问题:小弗郎士和韩麦尔先生以前和今天有怎样的变化?是什么原因让他们发生这样大的变化呢?解决这两个问题。学生既明确了文章要反映的主题,也达到了整 23 《新课程标准》

《新课程标准》 体上感知、理解课文的要求。

对于感情色彩强烈、思想内容深邃的文章,如余光中的《乡愁》、朱自清的《背影》、季羡林的《幽径悲剧》等文章均可从这一角度设计主问题,一线以串珠,对于阅读有效性的达成大有裨益。

(二)设计主问题,须着眼于文章文眼词句。

有些课文中往往某一个关键词便足以提契全文、沟通文脉,这就是“文眼”。文眼虽小,却是文章的精华,是作者构思的结晶,蕴含了丰富的内涵。它就像文章的一扇窗户,透过这个窗口可窥见到全文的思想内容和情感。显然,如果我们能抓住这个“文眼”来提出我们的“主问题”,使可以做到“提领一顿,百毛皆顺”。有效地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学生主动地投入到课堂教学中来。

比如教学苏教版七年级《皇帝的新装》时,可设计主问题:阅读全文后,谁能用一个字概括这篇童话的故事情节?学生静心阅读全文后,通过讨论可以突出“骗”字,进而梳理出“骗子行骗,皇帝受骗,大臣助骗,百姓传骗,小孩揭骗”的故事情节。在教学苏教版九年级上册的《林中小溪》一文时,先学生充分阅读课文,然后我以课文第一自然段的最后一句领起下文的话“下面就是我在那儿的所见所闻和所想”一句为抓手,设计主问题:作者在小树林中的一条小溪边看到了些什么?听到了些什么?这些自然景观让作者感悟到怎样的人生道理呢?学生围绕这一能带动学生整体性阅读的问题,引动其阅读与探究。

(三)设计主问题,须着眼于文章结构层次和艺术手法。

文章结构层次的安排、艺术手法的运用,正是作者匠心的表现。因此,从文章结构、艺术入手设计主问题,有助于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的内容,把握文章的结构特点和写作思路,从而提高学生分析理解文章的能力。

比如教学苏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雪》教学时,结合文章的结构特点设计主问题如下:本文先写了南方温润可喜的雪,再写了朔方坚强感人的雪,能否调换顺序呢?通过这一问题,引导学生理解鲁迅先生虽然喜欢南方之雪的可爱,但更赞赏北方之雪的坚强,从而自然地让学生理解了两者之间的衬托关系,突破了重难点。对于那艺术手法非常突出的文章,我们也可以结合艺术手法的特点设置主问题来加以引导点拨。如教学苏教版九年级上册老舍先生的《在烈日和暴雨下》时,可以抓住“环境描写”设计这样的主问题:作者是如何描写烈日之“烈”、暴雨之“暴”的,这样的描写对人物的刻画有什么作用?通过这个主问题让学生深入探究本文最大的写作特色,并进而理解文章的主题。同样,朱自清《背影》的细节描写,《陋室铭》的托物言志等都可以作为艺术手法之亮点来设计主问题,以引导学生理解,并能在写作中予以运用。

(四)设计主问题,须着眼于文章的语言表达。

语言是情感的载体,任何一篇文章都能体现作者的语文风格。有的清新自然,有的生动形象;有的含义深刻,有的通俗易懂,从而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因此,在阅读教学中,通过围绕语言表达设计主问题,可以引导学生体会作品的语言风格和特色,感悟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

同样以《春》为例,可设计主问题:我的主问题是:品美:联系课文语句,用“春天的 是美的,它美在,请看

”这样的句式说话。学生围绕这个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读书和品句活动,小组交流和班级交流活动,进一步校补了个体的赏析。这样的说话训练,把春天的美景放在了一个整体中去理解和感悟,学生不仅找到了“美点”,还自主归纳了景物的特点。特别是在赏美过程中,学生还在阅读文本的基础上,生成了美的“画面”。

我们现行的教材中有许多美文,如能从语言表达的角度设计主问题进行教学,可谓美的形式与美的内容的完美结合,值得一试。

可见,巧妙地在教材的留白处设计主问题,可以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进一步体悟作者在作品中对人物形象所包含的深挚情感,增强学生的人文素养。

三、运用“主问题教学法”进行阅读教学的注意点。

(一)运用“主问题教学法”并不排斥其它的有效的阅读教学方法。

虽然我们说“主问题教学法”是优化阅读教学的首选策略之一,但教无定法,并不是任何文章都需要和适合“主问题教学法”的。例如,教学九年级《威尼斯商人》这一戏剧体裁,我们可以采取表演法;教学苏教版七年级《斜塔上的实验》,我们可以采取实验法;教学古诗词,可以采用朗读法。这些不同的教学法是互补的,只要能最大限度的促成学生的有效阅读,就是好的教学法。

(二)运用“主问题教学法”要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的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学过程不只是忠实地执行课程计划的过程,而是师生共同活动的过程,是一种动态的、发展的、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设计的主问题与课堂上学生意外生成的有价值的想的碰撞的想法。我认为,此时教者应该对主问题作出适当的调整,这样可以更好激发学生的灵感,引导学生获得更佳的阅读实效。

可见,设计高质量的主问题是有效阅读教学的首选策略之一。当然,设计主问题引导学生阅读的方法远远不止上面所说的几种方法,笔者也只是抛砖引玉。只要我们把它作为课题来研究,在实践中摸索,在摸索中实践,在实践中总结,相信一定会发现更多、更好的设计高水准的主问题的方法,我们的语文阅读教学也一定会走出“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尴尬,迎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惊喜。

【参考文献】

1、《语文新课程标准》

2、《创造的儿童教育》陶行知

篇3: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案例

关键词:教学设计,切入口,纲举目张,升华主题

在阅读教学中, 语文老师很容易陷入繁琐的训练中, 一问一答, 不停地追问, 深的、浅的、有思考价值的、没思考价值的问题充斥着整个课堂, 喋喋不休, 让学生感到精神紧张而身心疲惫, 久而久之, 便对阅读失去了兴趣。老师们对此亦是烦恼。怎样解决这一问题?我觉得应该深入钻研教材, 找到上阅读课的切入点, 牵一发而动全身, 体现阅读教学的整体性、层次性。按照这样的理念, 我设计了《最后的姿势》一文第二课时的教学流程:

板块一:找准总的切入口, 整体感知人物形象。

1. 揭题, 板书:最后的姿势。同学们,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最后的姿势》, 大家齐读课题。

2. 听写词语。谭千秋地震坍塌废墟震撼生死攸关誓死护卫诠释

3.用上听写的词语概括主要内容。课文主要讲谭千秋老师在地震来临时, 誓死护卫学生的事迹。在生死攸关的一刻, 他用自己宝贵的生命诠释了爱与责任的师德灵魂。

4.从课题切入, 整体感知。 (1) 课题“最后的姿势”是讲谭千秋老师怎样的姿势, 课文哪一句概括描写的? (板书:“张开双臂, 护住学生, 成了他生命中最后的姿势”。这是本节课的切入口) (2) 这个姿势震撼着你我, 同学们, 你们从中感受到谭千秋老师的高大形象了吗? (舍己为人、热爱学生、忠于职守……)

板块二:纲举目张, 从不同角度切入, 品析人物形象

1.学习正面描写的语句, 体会其作用。 (1) 提出自学要求:将直接描写谭千秋老师的语句画下来, 想一想, 你从这些语句中体会到什么。 (2) 学生自主学习。 (3) 出示写谭千秋老师的语句, 品析人物形象:Ⅰ.他意识到情况不妙, 来不及多想, 就大声喊道:“大家快跑, 什么也不要拿!快……”Ⅱ.谭老师立即将他们拉到课桌底下, 双手撑在课桌上, 用自己的身体护住了学生。Ⅲ.他双臂张开趴在课桌上, 后脑被楼板砸得深凹下去, 血肉模糊, 身下死死地护着四个学生。A.让学生自由品析, 老师在学生理解不到位的时候加以点拨即可。B.引导学生认知:这些描写主人公谭老师的句子在写作方法上称之为“正面描写”, 其作用是突出谭老师恪尽职守、誓死护卫学生的高大形象。 (4) 指导朗读, 在读中再次品味文本表达的思想感情。 (5) 小结:谭千秋老师他以“生命中最后的姿势”挽救了四个年轻的生命, 他诠释了生命的真正意义。这怎能不让我们敬佩? (老师指着板书) 请同学们用敬佩的语气读“张开双臂, 护住学生, 成了他生命中最后的姿势”

2.学习环境描写的语句, 体会其作用。 (1) 提出自学要求:画出环境描写的句子, 想一想你从这些语句中体会到什么。 (2) 学生自主学习。 (3) 指名读环境描写的语句, 品析其表达作用。A.学生谈谈读了这些环境描写的句子的感受。说说三个“!”和一个“……”的表达作用。B.侧重引导学生理解作者为什么要进行环境描写, 有何用意。如果不写环境, 可不可以? (4) 指导学生读环境描写的句子, 读出地震来临时的危急与险恶。 (5) 小结:地震是可怕而无情, 然而, 愈是可怕, 愈能体现谭老师那伟大的精神———牺牲自己, 保护学生;愈是无情, 愈能反衬谭老师心中的大爱。让我们再以崇高的敬意读 (老师指着板书) “张开双臂, 护住学生, 成了他生命中最后的姿势”。

3. 学习侧面描写的语句, 体会其作用。

(1) 提出自学要求:画出描写人们语言的句子, 想一想, 你从这些语句中体会到什么。在旁边加上批注。 (2) 学生自主学习。 (3) 指名读一读, 说一说自己的阅读感受。 (4) 老师引导学生认知:这些写别人表现的语句, 在写作上我们称之为“侧面描写”。其作用是让读者更全面地感知主人公的高大形象, 从侧面衬托主人公谭老师的精神。 (5) 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 读出救援人员的敬意、学生的感动、同事的怀念之情。 (6) 出示语句:“在学生眼里, 谭老师讲课绘声绘色, 不仅妙语连珠, 而且很有幽默感。然而, 同学们再也听不到谭老师的声音了, 讲台上再也见不到那个充满活力的身影了”。 (指导学生理解:“然而”一词起到转折作用, 把人们从对往事的追忆中拉回令人悲痛的现实中;“再也听不到”“再也见不到”这两个词语, 表达了人们对谭老师的怀念与不舍。应该读得缓慢、低沉、深情。) (7) 小结:多好的一位老师啊!他幽默风趣, 他充满活力, 他把大爱无私地献给了学生, 他 (老师指着板书, 学生深情地读) “张开双臂, 护住学生, 成了他生命中最后的姿势”。

板块三:升华主题, 弘扬人物精神

1.出示最后一节, 理解“英雄不死, 精神千秋!”引导学生抓住“千秋”这个重点词理解 (“千秋”意思是说谭老师在生死攸关的时刻, 奋不顾身、恪尽职守、誓死保护学生的精神将永垂史册。其次也暗含了谭老师的名字, 一语双关)

篇4:营造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语文课堂

一、整体阅读,深化理解

语文课堂应坚决摒弃繁芜琐碎,力求在简约中让学生充分体

会到文字的魅力。整体阅读其目的在于使学生从全局上对选文的内容主旨、表现手法进行整体把握,让学生在独立思考中建立起完整的文本印象。余映潮老师在《卖油翁》一课的教学过程中,就设计了这样的“主话题”:“请同学们用‘课文中……两个……’的句子分别说一句话。”(附《卖油翁》选文)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这个“主话题”的设计,犹如深湖中投进的一枚石子,一下子打破了学生平静的思维,激发了学生的思维主动性和创造性。有的学生回答:“课文中有两个段落,第一段写的是‘看陈射箭’,第二段写的是‘评陈射箭’。”有的学生回答:“课文中陈尧咨有‘善射’与‘自矜’两个特点。”有的学生回答:“课文中从‘睨’和‘微颔’两个词可以表现出卖油翁不以为然的心理和神情。”从文本的内容,到文本的人物形象,再到文本的用词、表现手法,学生的新发现源源不断地涌现出来。余映潮老师自己也感叹,一个话题引出这么多的“话”,这就是主话题的作用,也就是人们常常谈论的所谓的“生成”。

这个教例表面看似简单,实则蕴藏着余老师对文本的深刻理

解与巧妙的课堂话题构思。对于这篇短小精悍的文言选文,大多数教师可能会遵循着“扫除文字障碍—理解文章内容—品评艺术特色”的程序来进行教学。如此教法并没有什么不妥,可长期下来造成学生的阅读课堂审美疲劳不说,对学生阅读原始阶段的体验也是一种变相压制。在这节课的设计中,余老师“一话题而经纬”,充分尊重学生主体,从而使课堂呈现出了前所未有的生动活泼的课

堂氛围。围绕这一“主话题”,学生必然会主动扫清字词障碍,深入理解主旨大意,品析文本表现手法。可见,巧妙精简的“主话题”设计是何等重要,它足以使原本单调死板的课堂教学焕发出光彩夺

目的迷人魅力!

二、优化教学,注重策略

深入学习和掌握阅读策略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在文本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重视学生阅读策略、阅读方法的指导和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当语文课堂教学较好地体现出“类”的鲜明特征,就能给学生的语文学习起到示范和引导作用。余映潮老师就非常注重利用“主话题”的设计来引导学生的阅读策略、方法,也因此创造出了不少精彩的教学片段。以《散步》一文的教学为例:

引导学生朗读完课文,余映潮老师这样小结:这篇文章的朗读,主要应注意这样一些朗读的感觉:速度感、情节感、重音感、意味感。之后,他带领学生一起品味课文的语言。他首先设计了这样一个“主话题”:“以‘字、词、句、段对人物的表现作用’为话题,自选文句并联系上下文用简洁的语言进行点评。”

师:如“我们在田野上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老师是这样品味的:“散步”紧紧扣题,全句点明了故事发生的地点、人物;全句很有意味,不用“三代人散步”而用现在的写法,表现出了浓浓的亲情;“我”这个字摆的地方很重要,表现出“我”的一种责任感。作者没有写成“我的母亲、我、我的妻子和儿子”,很巧妙地把“我”的责任感表现出来了;这个句子的句式很美,这样写很庄重,表现出“散步”在“我”心中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师:这样,这个句子就从多角度表现了人物。好,下面每位同学在课文中找一个地方,再谈谈这个地方对人物的表现活动的描写。

(学生活动)

(几位学生举手)

生1:“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太迟了,有一些老人挺不住”中“太迟,太迟了”写出了我的感慨。

生2:“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熬”是不容易度过的意思,体现出我对母亲的关怀,说明“我”是个孝顺的儿子。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要让学生学会品味语言,教师首先要交给学生策略、方法。余映潮老师首先给出学生一个“主话题”,这个“主话题”里就暗含着品味语言的方法。接着,余老师以文本的第一小节为范例,进行了精细的鉴赏。有了这样的范例再多加练习,学生就能逐步掌握“抓关键词句”品味语言的赏读方法。

学生能够从“太迟”“熬”中体会到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感情,可见其已具备了较高的语言品味能力和良好的语言感知能力。这种字斟句酌功夫的培养,能够提升学生多方面的语文素养。因此,作为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我们应对不同年龄阶段学生阅读能力所要求达到的水平有清晰的把握,在教学实践中注重加强学法策略的渗透,促进学生整体阅读水平的不断提高,而渗透学法中“主话题”的设计则无疑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范例。

三、多角辐射,激活思维

一个优秀的“主话题”设计应考虑到问题的开放性,便于从多角度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而不是把学生的思维局限在某个范围内,过分追求答案的整齐划一。余映潮老师执教的《卖油翁》课例也体现了多角辐射、激活思维的思想。再如:

在教学《狼》一文时,余老师设计了这样的“主话题”:同学们,想一想,“狼”的狡诈表现在哪里?

生1:“坠行甚远”——狼贪婪而又小心翼翼。

生2:“后狼止而前狼又至”——“两狼之并驱如故”——狼既

懂得配合作战,又会虚张声势。

生3:“狼不敢前,眈眈相向”——狼胆怯,并在伺机而动。

生4:“一狼径去,一狼犬坐于前”——狼在变换手法,制造危机。

学生围绕余老师提出的这个“主话题”,积极思考,读出了“狼”的“狡诈”,加深了对“狼”本性的理解。这样的“主话题”设计难易适中,可以最大限度地动员每一位同学都参与进来,课堂自然呈现出良好的互动效果。因此,如何设计具有较强辐射范围的“主话题”,调动广大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就成为语文教师在话题设计时需

认真考虑的重要因素。

语文阅读课应追求简约、朴实的教学风格,教师提问和设置话题的技巧必须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强化,只有这样,学生的阅读能力才能得到扎实的锻炼。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对文本有较为深刻的解读、对学生阅读能力水平要有全面正确的把握。余映潮老师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教学方法,相信会给广大语文教师以弥足珍贵的教学启示!

(作者单位 陕西省汉中市城固县水磨初中)

篇5: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案例

朱熹曾经提出:“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 有疑者却要无疑, 方是进矣。”学生的阅读若能达到这样的境界, 其长足发展将指日可待。教学中, 我仔细研究了初一学生的心理特点, 发现随着知识的丰富与视野的扩大, 他们的好奇心大大增强, 而且由于绝少畏惧, 对什么事情都敢于大胆质疑。针对这些特点, 我认为教师如果能将“释疑”作为“激趣”的切入口, 必定会激活课外阅读, 有力地推动课堂教学。

如教学《木兰诗》这篇课文时, 学生对“同行十二年, 不知木兰是女郎”两句提出了疑问:既然木兰天天和男子一起风餐露宿, 征战沙场, 她的身份怎会不被发现呢?在广开言路、各抒己见的课堂讨论之后, 我将学生的思路集中到这样一个疑点上:花木兰是否裹过脚?中国妇女的裹脚史又是怎样的呢?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进行课外阅读, 兴趣自然十分浓厚。

又如学习《勇气》一文时, 学生对时代背景理解得不够透彻, 因而不能很好地体会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我就选择了“二战时的诺曼底”作为突破口, 鼓励学生从这一点生发开去, 在课外阅读中搜寻有关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史实资料与趣闻轶事, 并组织学生进行相关讨论, 增进对作品的理解。学生的视野一下子涉猎到了一个非常宽泛的范围, 阅读兴趣得以培养, 也提高了阅读效率。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课文无非是例子。”“语文教学的成功, 在于学生自能读书。”这一教学思路在巧妙地引导学生进行课堂释疑、激发阅读兴趣的同时, 又能有的放矢, 放中有敛, 使课外阅读具有一定的指向性和目的性。学生投身到这种全开放的专题探究性阅读中, 必然会有极大的收获。

二、巧“背”与妙“感”——注重积累熏陶, 强化语感训练

与以往相比, 新教材中要求背诵的篇目明显增加, 这应基于下述三点考虑。

1. 学生心理发展的需要

进入初一, 学生的记忆力达到旺盛时期, 擅长熟读、背诵, 若能抓住这一时机督促学生进行文学积累, 将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2. 语感训练的需要

语文课堂教学必须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 致力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而在熟读成诵的语文实践过程中, 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必将得到提高。

3. 阅读教学的需要

在阅读的基础上进行背诵, 能促使学生更好地“体会作者的态度、观点和感情, 理解课文的内容和思路, 领会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更好地“感受作品中的形象, 欣赏优美、精彩的语言”, 从而完成对作品的把握。

所以我认为, 教师若能引导学生巧“背”, 必然会使学生产生妙“感”, 从而取得极佳的教学效果。

教背《口技》一文时, 我一方面将品读三个场景作为训练重点, 鼓励学生从意境的体会入手, 在结构的自然停顿、语气的轻重、语速的徐缓、语调的高低变化中读出“宁静→喧闹→复归宁静→响声大作”的变化过程;另一方面, 将品读侧面描写作为训练重点, 让学生借助想象, 模仿出宾客的身体动作、面部表情, 进而揣摩出人物的心理。这样既巩固了记忆的效果, 又强化了语感训练。

教背《愚公移山》第三自然段时, 我先要求学生在感知全文之后分角色对该段进行朗读。熟读之后, 再让学生进行情境对话, 充分体会智叟一开始的自以为是到最后的哑口无言、羞愧难当, 体会愚公的理直气壮、胸有成竹和反驳时的针锋相对、满怀信心, 在此基础上再进行背诵。学生直接触摸到了作者的思绪, 口语表达更准确、到位, 分寸感极强, 这样就能在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中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借助这种“读中品、品中读”的教学思路, 不仅强化了语感训练, 而且有力地带动了思维训练。同时, 由于要求背诵的多为名家名作, 它们在思想境界、艺术造诣上都达到了相当的高度, 所以对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与健康个性的形成都极为有利。

篇6: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案例

古书训诂曰:“德,得也。”按照这一说法,问题就来了:人赤条条来,赤条条去,能得到什么呢?这是从结果看。若从过程看,纵然我们全身都长有器官,且每个器官都代表着不同的欲望——其中嘴还不只代表一种欲望,它要吃,要喝,要说,要唱,要接吻,有的嘴还抽烟——但每一种欲望在满足的同时不都立即消失了么?失才是常态。于是古人又说:“德者,得其性者也。”(郭象《论语皇侃义疏》)。我想这意思就是说,正像蜡烛充分燃烧就能实现蜡烛的价值一样,人只要充分实现自己的本性就能实现人,此外再无遗憾。

难怪我们有德性一词,原来德就是性,性就是德。

笔者最初了解这个意思时,不禁耳目一新——这说法的确能安慰人。比之佛教的“性空”论和耶教的“原罪”说,这说法更给人尊严、踏实和响亮的精神世界。后来又偶然读到韩愈《原道篇》中的一句“足乎己,无待于外谓之德”,则德更是一种境界,自己具足,可以不求于外,也无须求之于外。就像北极熊凭体内脂肪度过冬天一样,人可以凭向内超越穿过寂寞。这大概就是我们常说的自由的境界了。

明白了这一层,下一个问题就随之而至:人的本性是什么。

我们的老祖宗早又准备了一个词,叫做天性。人的本性来自天,所以本性又叫天性。《中庸》有言:“天命之谓性”,强调的就是这个理。为什么说“人之初,性本善”?因为大自然有向善的趋势,比方说手破了点皮,可以自己好;壁虎尾巴掉了,可以自己长出来;海水空气污染了,假以时日,可以自我净化。为什么“君子以自强不息”?因为“天行健”,为什么“君子以厚德载物”?因为“地势坤”。至于中庸之道(不偏不倚;坚持原则;和为贵),当然更是来自于大自然——大自然就是恪守中庸的典范,否则,作一浅譬,四季若是稍走极端,我们无疑会在夏天热死或在冬天冷死。一言以蔽之,天道与人道竟是因果关系。此所以天子而称“天子”,皇帝而称“奉天承运”,民间起兵而称“替天行道”也。

中国人挂在嘴边的天,想来也是颇有意思。天是无情而有意。西人喊“我的上帝啊”,我们喊“我的天啊”,这说明“天”亦含有一定的宗教意味,事实上,也确有学者称之为“宗法性宗教”。仔细说来,天大致有二层含义:大自然,意志。——大自然是有意志的。这一点,你只要留心,处处可见妙趣盎然:蚯蚓没有神经,当然也没有大脑,却能有自己的判断力;20万只海鸥同时起飞,相互间绝不撞着;所有的花瓣都是单数,而雪花却是六出,这是因为前者系有机界,属阳,阳是单数,而后者系无机界,属阴,阴是双数;有时在公园里漫步,一丝风也没有,但你会发现周围的树像商量好了似的,同时落叶,又同时戛然而止;如果你随便向一座石山望去,所有的石头莫不秩序井然,恰到好处,除非人将之采下,堆在山脚,一切方才显得乱糟糟。

天性同时又叫人性。人的本性既受命于天,天之外毕竟又有了人——人是有一定的自主性的。为此,钱穆先生打过一个好玩的比喻,似可达意:政府派一全权代表出国交涉,此全权代表接受了政府命令,自可运用他的全权,随宜应变,决定一切了。倚天而活,我们可知人的贵气和生命的大气。天人合一的关键,是既不偏于天道,亦不偏于人道,两者之间的平衡点,则非细参而不可获也。

综上所述,此一德字,实乃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人文科学,蕴藉深沉,意境轩豁,非尽心践形不能体其玄妙与美好。而横看我们的德育现状,就好比一个“西装草履”的人站在马路边,对每一个过客说:“你过来,我跟你讲讲做人的道理!”这除了让人脸红,实在不好再说什么。

原钟祥市实验中学教师,现自由教育人。湖南卫视曾谓之“癫师”。多家教育杂志专栏作者。出版畅销书《走在孩子的前面》《下辈子还教书》等。现致力于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

篇7: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案例

因此, 本文以笔者执教的四年级上册说明文《奇妙的国际互联网》一课三磨为例, 通过具体的课堂实例, 阐述教师如何通过磨教学目标, 增强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 提高合作学习的达成度, 促进合作课堂的教学成效, 探得合作教学中教学目标的有效策略, 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教师走出合作课堂中教学目标设置的误区。

一、设定目标需研小组学情

学情分析, 即正确分析学生已有的学习基础, 存在的学习问题、学习需求等。学情分析是教学设计系统中“影响学习系统最终设计”的重要因素之一。认真研究学生的实际需要、能力水平和认知倾向, 可以更有效地达成教学目标, 提高教学效率。

传统教学中的学情分析是针对学生个体而言。而合作课堂, 不仅要对个体进行学情分析, 更要对小组整体合作学习状况即小组学情进行考量。想一想:设计的问题让小组合作完成符合他们的实际吗?有没有难度?小组通过思维碰撞, 能不能解决给出的问题?只有以小组学情为依据, 才能设计出让课堂有效、高效的教学目标用来指导教学。

在一磨中, 第三个教学目标我用合作学习的方式来达成。在教学进行到合作环节时, 我先让学生仿照例句, 用打比方、举例子这两种说明方法介绍国际互联网其中一种功能。再让他们进行小组交流, 筛选出一至两条语句通顺、说明方法运用较恰当的句子进行展示。可小组交流时, 我观察到每位组员只是读一读自己写的仿句, 听一听其他组员写的仿句, 最后随便挑了两位成绩较好的组员所写的句子展示, 并没有评判组员的说明方法是否运用恰当。从他们合作的过程, 显然可以看出, 学生没有能力, 也无从着手去判断谁的句子说明方法运用恰当, 从而筛选出组内写得到位的仿句。我所设计的合作显然超出了小组自身的能力范围。

经过第一次实践的反思, 在二磨中对第三个教学目标重新设计, 合作学习依然放在这个目标的达成上。小组中, 学生通过合作能很顺畅地找到运用说明方法的句子, 但是却无法合作完成“运用说明方法的好处”, 使小组合作从一开始的热闹演变成最终的冷场, 甚至出现整组无人发言的尴尬场面。此外, 虽然我设置了填表说明, 但学生无法理解如何填写, 特别是“运用说明方法的好处”, 更是无从下手。导致合作过程中, 我疲于奔命, 不停地在各小组之间穿梭, 指导学生如何完成表格。再加上记录员写字速度较慢, 即使超过了合作时间, 学生仍然无法完成这份表格。

吸取第二次课堂实践的教训, 我对第三个教学目标进行了调整。这次合作任务, 难度系数降低, 易于小组操作。学生在合作交流时, 气氛活跃和谐, 每个人都能说, 每个人都会说, 且能在讨论中达成小组共识。

前两次课堂实践, 我都没有深入地研究小组学情。想当然地认为我所设置的任务, 通过小组成员的合作是能够达成的。而事实证明, 我过高地估计了小组的整体能力, 导致他们无法合作完成, 教学目标自然也无法达成。而在第三轮中, 我意识到这个问题, 设计了匹配小组学情的合作任务, 目标自然也就达成了。所以说, 合作课堂的教学目标设计, 必须深入地研究和把握小组学情, 必须明确设计的合作任务对于小组整体达成是否有难度, 是否和小组整体合作能力相持衡。只有明确小组学情, 才能设计出适合小组合作的教学目标。

二、设定目标需设合作学习单

围绕教学目标设计教学环节, 这是落实教学目标的重要保证。合作学习单是合作课堂教学最重要的一环, 是合作学习支架的主要形态, 它是教师依据学情, 为达成教学目标而设计的合作学习活动的载体, 它是激发小组合作学习积极性, 引导他们通过自主合作参与学习活动的任务单。合作学习单的设置, 是为了落实教学目标, 既为学生的合作学习铺下垫脚石, 又高效学习了课文, 提高了课堂效率。由此可以明确, 合作学习单的任务是依据教学目标设定, 当教学目标发生变动时, 学习单也需相应随之改变。

第一次教学, 第三个教学目标是要让学生通过仿写初步学会运用打比方、举例子这两种说明方法, 由此设计了让学生在仿写之后进行交流评价的学习单。

第二次教学, 目标变为:“用填写表格的方式认识、理解打比方、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四种说明方法, 体会文章通过说明方法把抽象的互联网知识介绍得生动具体、通俗易懂。”根据这个目标, 我设计了一张表格, 让学生合作找出文中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和相应的句子, 以及运用这种方法的好处。通过这样的学习单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说明方法。

第三次教学, 目标又进行了略微的调整:“通过小组交流自己喜欢的句子这种方式, 认识、理解打比方、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四种说明方法, 体会文章通过这些说明方法把抽象的互联网知识介绍得生动具体、通俗易懂。”根据这个目标, 我把先前设计的完成表格调整为交流文中喜欢的句子, 通过小组内部的自由交流, 从而让学生领会本文运用说明方法把互联网介绍得生动具体的特点。

纵观三次教学, 每一次合作学习单的设置, 都根据教学目标的变化进行适时的变动, 所以合作学习单是落实教学目标的载体。

三、设定目标需变合作方式

小组中的合作方式, 是指根据学习单出示的活动任务, 相应地给出小组合作完成任务的方法。小学阶段适合学生的合作方式主要是讨论式合作学习和表演式合作学习。表演式合作学习即通过表演的形式,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品质, 或作为课堂的小结形式, 检验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讨论式合作学习即让学生对某一内容进行讨论, 在讨论的过程中实施自我教育, 以达到完成教学任务的目的。其中讨论式合作学习又可细分为口头式讨论和填写式讨论。

合作课堂中, 落实教学目标的核心是合作学习单的设计, 而合作学习单中的任务设计又决定了小组成员的合作方式。那么, 课堂中, 到底采用何种合作方式?归根结底, 还是要根据教学目标的设定来进行具体研断。

第二次教学, 合作学习的时机把握准确, 合作学习的内容设置恰当, 只是没有根据学情来设计合作表格, 问题过难、步骤复杂, 即达成目标的学习方式设置不恰当。所以第三次设计目标时, “认识、理解打比方、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四种说明方法, 体会文章通过这些说明方法把抽象的互联网知识介绍得生动具体、通俗易懂。”这点不变, 而把达成目标的学习方式进行了调整, 把复杂耗时的表格变为让学生找出喜欢的句子。教学中, 学生用这样的学习方式进行合作学习, 降低合作难度, 契合小组学情。所以, 教学目标的改变, 必然也会使学习方式发生改变。

在《奇妙的国际互联网》的磨课过程中, 我更深刻地体会到了目标是一节课的灵魂, 磨目标, 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每一次的目标的设定, 都需要研判小组学情, 合作学习单和学习方式也必然要进行相应的调整。设定教学目标需科学、具体、准确。只有在整体把握、明晰教学目标的基础上, 合作教学才有方向, 才能实现真正的合作课堂, 才能切实提高合作课堂教学的成效。

摘要:目标是一节课的灵魂, 磨目标, 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每一次的目标设定, 都需要研判小组学情, 也顺势引致合作学习单和学习方式的变化。设定教学目标需科学、具体、准确, 才能增强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 提高合作学习的达成度, 提高合作课堂的教学成效。

关键词:教学目标,合作学习单,合作学习方式,小组学情

参考文献

[1]马兰, 盛群立.多彩合作课堂[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 2013.108~115.

[2]佐藤学.静悄悄的革命[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14.29~34.

[3]佐藤学.教师的挑战宁静的课堂革命[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33~50.

[4]佐藤学.学校的挑战创建学习共同体[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108~125.

[5]崔允漷.有效教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107~128.

篇8:牵一发而动全身

【关键词】 演讲 听 说 读 写

在面临升学压力的高中阶段,语文的地位很尴尬:一方面,教育部强调世界有多大,语文就有多大;人生有多长,语文就有多长。在政策法规上设立“阅读节”,阅读日,还把语文设定成大学的必修课;另一方面,学生在学习生活中认为自己是中国人,语文学与不学差不了多少,而语文老师却充满了热情与执著告诉学生语文对自己的人生多么重要,但学生却一脸的漠然。一面是热情如火,另一面却冷漠如冰。这样的反差,把语文和语文老师卡在了一个十分尴尬的境地,如何摆脱这种尴尬的处境,值得我们每位语文老师深思。

对于“语文”,叶圣陶先生曾经作过精辟科学的阐释:“彼时国人之意,以为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文本于语,不可偏指,故合言之(称为‘语文’)。”张志公先生也说:“这个语文,就是语言的意思。包括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在口头谓之语,在书面则谓之文,合起来称语文。”叶圣陶也说过:“接受和发表,表现在口头是听(听别人说)和说(自己说),表现在书面就是读和写。在接受方面,听和读同样重要;在发表方面,说和写同样重要。”他还说:“不善于听未必善于读,不善于说未必善于写。”我们从先生们的话中不难发现,听说读写是一个有机的、互为促进的整体,四项语文基本能力的培养在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上,都可以殊途同归,收到异曲同工的妙处。

语文,简单地说无非是听说读写四种基本能力的培养。而这四种能力又是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整体。听和读是说和写的前提和基础,为说和写积累知识,丰富思想,而说和写又反过来对听和读起着进一步地消化和促进作用。所以,语文教师完全可以立足课堂,充分利用课前五分钟演讲,就可以让学生在听说读写能力方面得以锻炼和提高。抓住一个点实现突围,从而带动学生全面的语文素养。这就是所谓的“给我一个支点”,而演讲,就是我们语文教师实现教学突破的一个点。

一、以说带看、促听

“听”,作为言语活动的一种特殊形式,不仅作为口语交际所必备,而且也从古某种程度上反映一个人的修养与品位。课堂教学的主要交流方式就是师生、生生之间的言语活动,让学生学会倾听,提高倾听的质量就显得尤为重要,从上课第一分钟开始,就注意有目的地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意识和品质。

观察,是一种有意识的、有计划的、持久的感知活动。观察力,是感知觉活动的能力。一个人的观察力越强,感知世界的程度越高。它是人体综合运用五种感觉形式而形成的一种敏锐的、全面的、准确的反映与把握客观物质的能力。

带着问题去听,更能提高倾听的效率。演讲之前,明确要求,可以观察演讲者的整个过程,包括姿态、身体语言、演讲内容等方面,为有针对性地点评做准备。在这样一个过程中学生的倾听效率和质量得到有效地提高、倾听的习惯和品质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培养与加强。

二、以说促读

“书到用时方恨少,白首方悔读书迟”。虽然是一样的年龄,但有不一样的深刻。这深刻就来源于思想,为了能让自己的演讲能深刻一些,内容更独特,语言能够更精练,更富有文学色彩,更能吸引台下同学的注意力,学生开始自发、积极主动地潜心阅读古今中外的经典著作,广泛涉猎报刊杂志,在不断地涉猎过程中,从中筛选出那些有着深刻的思想性、艺术性、实用性的信息,用卡片记录下来,同时还不忘在后面写下自己的感悟与体会。尤其是那些打败了时间的经典文字,是经历了时间和思想锤炼的经典,常读常新,见仁见智,而这些恰恰说他们取之不尽的演讲之源。“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他们凭借自己的阅读资本,不断地更新自己的演讲主题,充实自己的演讲内容。从传统到流行,从平民到明星,都成为他们关注的焦点。从傻根到许三多,王宝强成了同学谈论的话题。某同学在报纸上发现了介绍了王宝强的成长历程。于是,报纸上的长篇大论在同学自己的精心剪裁下,短小精致的王宝强个人成长档案呈现在了同学面前。王宝强的成长过程充满艰辛,却在一片荆棘之后开出了绚丽的让人惊羡的花朵。同学是呈现,更是在反思。这一系列的演讲内容既富时代气息,又贴近学生生活,能极大调动学生倾听的欲望。同时,学生在搜集信息过程中,不断地在听众和内容之间寻找契合点,锻炼了学生对信息的辨别力以及筛选能力。也拓展了学生的阅读视界,丰富了他们的精神生活。

三、以说促写

广泛地涉猎,摄取了大量的信息,就如同水库中蓄满了水,自然流溢一样。学生为了能使自己的演讲条理清晰,表达流畅,他们要在本子上写好演讲稿。写,收集信息的输出,不是简单的竹筒倒豆子,而是围绕自己演讲的主题,对占有的资料进行筛选,继而整合,材料与材料之间的粘合剂是他们的思想。人毕竟是一棵会思想的芦苇。演讲稿不一定要多长,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学生在写的过程中也会考虑起承转合的技巧,尤其是要考虑怎样才能激发同学听的兴趣和热忱,只有听者倾心地听,演讲者才会有动力地在台前讲。讲者和听者,实现信息顺畅交流的两端,缺一不可。为了让自己的演讲稿更适合听者,更凝练,一篇演讲稿有时要几易其稿,而在不断修改稿件过程中,学生就是不断地锤炼自己的语言,整合自己的思想的过程。写的过程,其实是既锻炼了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同时也是考察学生对材料及表达主题之间联系的建构过程,即思维的锻炼。

四、以评促说

评,是课前五分钟演讲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评价是一种双赢得智慧。常规的节省时间的做法是下一位演讲者对这位演讲者进行点评,如果有其他同学想表达自己的想法的,也是允许的,因为课堂的主体应该是学生,我们也应该多听听学生的想法。先点后评。每一位同学都渴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认可,通过老师和同学的点评来满足小小的虚荣心,激发他们表达的欲望。所以,在点评过程中,没有要求,只有默契,所有的同学都会用善意的眼光去发现同学的闪光之处:仪态,声音、主题、演讲稿……“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因为懂得尊重,所以他们不会直接“评”,但每个同学的演讲都不会没有任何瑕疵,有了瑕疵真诚地指出来,既帮助了演讲者也是警醒“后来者”。

演讲,虽然说是课前五分钟,但对于任何人来说都不仅仅是五分钟。课前的准备,课堂的点评、交流,课后的思考,都是语文学习的另一种形式。通过演讲这一种课堂形式,可以带动学生去听、去读,去写,去评。在一次次锻炼中,既使学生的四种基本素养不断提升,又会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教学效果。

上一篇:聚精会神抓党建推进社区民主自治下一篇:扑朔迷离的成语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