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角的青春散文

2024-05-21

转角的青春散文(精选6篇)

篇1:转角的青春散文

无意间翻到一本小学时很是喜欢看的《笑猫日记》,记得那时没时间去买,便翻遍图书馆,想尽全力去找全。如今再翻开,一页页纸张显得那样小,字好大,内容也真的很少很幼稚,可是那时的我却是如此喜爱,时过境迁,一切的一切仿佛在悄然间已是不能复还。现在是否又可以自问一声,如今的自己,自己喜欢吗?那些豪言壮志,那些壮志凌云难道都是空了吗?扪心自问,现今的自己,太过令人失望。

可曾想,如今的少年是那时棱角横立,身处巅峰,峥嵘满世的少年吗?抬首望天,些许残云点缀,天依旧是那样的蓝,可是如今的自己只是在一个角落静静看着大世繁荣,低头叹息。缘分所至,来到这个学校,拉着皮箱走在人头攒动中,看着这个即将度过三年春华的学校,有点旧,学校笼罩在一种灰黄的氛围中,虽不至残垣颓壁,却有一种淡淡的失落感,这学校不就如少年一样吗。可是,何时少年需要如此将就?

看到的只有一个平凡的少年,每天倚在墙边,静静看着他们打闹,看着他们讨论,看着他们青春繁华,人,还是终究低调下来了,终究是没了风气了。少年要从此这样下去了吗?这样的生活,怎么想要?

转折只是一个偶然,学校的小树林,据说这是独一无二的,虽然每次上体育课总会经过,却未曾进去细赏,这次走近。入眼的是一条长廊,石制的长柱白灰灰的,随手一拍,便有灰尘抖落下来。四周枯黄的藤蔓分出千万枝条缠绕笼罩住整个长廊,盘曲交错,垂荡下来,走近一瞧,岁月的痕迹勾勒出许多折痕,却依旧生机勃勃。再往前走几步,左边几从竹林,一节节连起来如有入青天之势,奈何枝干太细,已有垂掉。旁边的草丛相对却是绿意荣荣,黄灿灿的落叶点缀在其间,随着微风静静颤抖,摇曳身姿,似乎在向严冬宣泄出心中的不服,一种浩然之气长存,欲与天公试比高。

最是喜欢的却是那仅存的玉兰,以及那睡卧草丛的歪根树。玉兰已是只有黄绿相衬的叶片,凄然的在草丛中独自芬芳,小心翼翼的跳到树旁,生怕踩着任何绿色,抬头仰望,透着晚霞的映照,注视着躲避在绿叶下的爬虫,小小的目光,惊奇的似在大海上发现孤岛般,一眨不眨的盯着它爬动,夕阳掩映下,叶脉清晰可见,一团黑点在脉络间悄悄爬着,说不出来的喜爱。待当,光线自缝隙射到地面,一道道光柱交叉纵横,是绝不忍心走过去阻挡它的,只会小心翼翼的从旁边绕过,生怕碰坏了这美。一切的一切都是至美的,只是可惜没有遇到玉兰花开,没有见花瓣漫天飞舞,花香洋溢身心的时刻。

它是这个小树林的奇景,如果相对于人来说,它就是灵魂,少了就不完整了,它就是那棵震撼心灵的歪根树,近乎全部枝干都躺在草丛中,在矗立四周的树木中,它是那样突兀,又是那样的美丽。真的没有死去,顶端还有绿意残存,枝干没有干枯,依旧苍虬有力,可是,不免疑惑它是如何倒下?我们不妨大胆假设:

那是这个学校初成的日子,墙壁没有灰黄,作为当时巅峰的学校它拥有一起繁荣,这个小树林也是那时建立,那时树木矗立,直入云霄,长廊还是新的,碧绿的藤蔓还没有将长廊笼罩,却散发浓郁的生机,那棵歪根树还是直立的。每每午间,总有一批人从图书馆借书出来,走进树林,坐在长廊上看着书,乏累时,随意走走,经过那棵树愣怔证的惊讶他的挺拔。于是一批又一批人走过,时光转逝,学校逐渐老了,那棵树也是不知为何的倒下了,倒下那天,天降大雨,苍天在对它感慨,随之倒下的还有这个学校。

梦醒,不免自嘲一番,如今的自己又何尝不是像这树、这学校一般?倒下了。不在辉煌,没有光彩,只有残躯还在,只能平淡的平淡着,说起来,多么可悲,多么可笑,该放手了?任人生如此?天暗下来了,抬头看着天际,操场在被黑暗逐渐吞食,略有所思,轻轻的低下来了那迟迟不肯低的头,转身要走。

猛地,一道耀闪之光划破天际,撑开宇宙,呆呆的一点一点扭动脖子,我看到了明天,看到了希望之光!天,被七彩之光霸占,天,被光明掠夺,天,成了我的世界。哈哈大笑,一道被拉长的身影,走向光之巅。

小树林里,一朵白玉兰跳上枝头,歪根树直入青天……

篇2:转角的青春散文

天空总是很蓝、清澈、单纯不沾染一点杂色,特别是夏日里的天空,纯纯的,蓝得有些刺眼。太阳映衬着射下一道道毒辣辣的光,激起地平线一波波热浪,树木绿得有些刺眼,被拉长的阴影又缩了回去,知了恰到时候地赶了出来,“吱——”“吱——”的吟唱声把所有回忆拉得很远。唯一清醒的意识又把自己拉得很近,模糊的记忆,真实的事物,一切都在错中迷乱着,夏日闷热,无奈的气息充斥着午后的每一个角落。

教室里仍是拖得很长的讲课声,娇声嫡气的回答声,青春的朝气被炎炎的夏日烧得所剩无几,嗡声嗡气的`谈论声更是把睡意推到了最高潮,仿佛就是一杯浓热的咖啡中又加上了一勺甜腻的糖,恶心得让人喘不过气来。

八十个人挤坐在一间教室中,空气中带着绝望和窒息的味道阵阵地冲击着身体,但还是被大口大口的贪婪吸进身体,一口一口如同救命毒药般使劲吸吮着,慢慢地在身体的最深处蔓延……

回忆再次被毫不留情拉得很远,一直到那个夏天。告别童真的夏天,天空永远是亘古不变的蓝,亮晃晃的。只是心空少了些杂色,比现在更美些,儿时的幻想,青春的激情,在童年与少年交替的最后一个时段迸发出了最美的火花,心空划下一朵朵美丽的流星,快乐的时光,像是按了快进键的电影,匆匆地从身边流过,童年最后的光影,被时光打磨得渐渐地失去了光泽,慢慢地暗淡下去。

直到离别那天,回首往事,过往烟云在封闭的空间里无法消散,那时才知道自己忘了珍惜,忧伤,无奈,不舍……记忆如同老建筑上的琉璃,在阳光的映衬下闪着那么强烈的光,硬生生地刺着心房。

那天天空灰灰的,老天毫不留情地洒着淅沥的小雨,花坛、操场、教学楼……一切都在雨中静默着,雨水敲打着地面“叮咚”“叮咚”的雨水声,在空荡的操场上一遍遍回响,我们低着头又默然地看着一切,没有做作煽情的话语,没有泪泣交横的感人至深的离别场面,静得有些让人发毛。

很默契,也许是一起生活了那么长时间的缘故吧,没人打破。淡淡的一句“再见”,结束了童年所有的梦,张扬着幸福童真的脸在一场悄然落下的雨后打上了最后完美的句号。

童年走了,现在披着一张似要成熟的外衣,含苞怒放的花里藏着谁也无法预知的馨香,我们冷漠、叛逆,更多的时候愿意用沉默来对待一切,筑成一个坚实的壳,把自己封闭于此,我们很坚强,以为很坚强,伪装无力的坚强。就这样,被那些可笑的坚强包裹着,坚强的满足,坚强得像个刺猬,阳光就是这样被闭之身外,甘愿让黑暗吞噬身体,可怜的人啊!何必如此。冷漠、叛逆的墙只挡住了阳光,温暖,包裹的只有冷漠黑暗。

篇3:影片《在世界的转角遇到爱》解析

一、故事梗概和主题蕴涵

年轻的萨西(亚历山大邱吉夫)因为一场车祸失去了双亲,远在保加利亚的外公百丹闻讯后赶到德国医院,才得知外孙已经失去全部的记忆,并且不相信他便是自己的外公,误会并抗拒他。而后百丹试图通过双陆棋让萨西重拾记忆,每天都带着双陆棋到医院,通过这个熟悉的游戏,萨西开始渐渐地敞开自己的心扉,建立对百丹的信任。百丹通过自己对萨西生活的调查,得知萨西一直独来独往,没有朋友,终日躲在自己的寓所里靠翻译说明书赚钱,为了帮助自己的外孙找回丢失的记忆,以及真诚地面对生活的一切,百丹用一根拐杖将萨西赶下病床,逼他离开医院,激励萨西鼓起勇气重返家园,找寻丢失的记忆。于是,祖孙俩从德国出发,一辆协力车,开始寻根的旅程。在这个过程中,记忆慢慢回归,思想一步一步走近生活和记忆的源头,生命也就再次启程。

影片以旁白开始,匈牙利色彩的音乐、昏黄的画面基调,像是尘封多年的老照片,展现的是一个和谐温暖的家庭世界。而后,镜头切换到在公路上行驶的汽车里的3个人,色调改变,随之是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以及车祸后年轻男子默然的表情,带着些惶恐无措的眼神。于是在这样两种截然不同的色调中故事娓娓道来。

影片采用交叉蒙太奇的手法,闪回与现实重叠,剪辑流畅,情节紧凑,一条是积极的乐观的现实的线,逐渐延伸回乡之路,一条则是带点儿忧伤神秘的回忆的线,徐徐叙说故事。

祖孙两人,一辆协力车,一盒双陆棋,两颗色子,一段动人的回乡之旅,一趟寻找记忆的浪漫跋涉。唯美得令人心动,没有复杂纠缠的人物关系,没有大起大落的情节,灿烂如同三月的阳光,拂去我们心房中冷漠的尘埃;温暖如海边的木屋,等待我们记忆空白之后的归途。

“世界虽大,转角有爱”,人生总有很多的转折,淡定从容地将“转角有爱”记在心上,这是一种信念。而每个遭遇,都会成就一段生活的历练、一段人生的记忆、一段命运的延伸。

二、百丹:救赎的力量

影片的灵魂人物百丹是一位睿智的长者,怀着豁达的心怀面对着周遭的一切。那种处变不变的镇定,那种深谙世情的冷静,都在米基·马诺洛维克的演绎下神采飞扬。政治家的口吻述说了百丹的过去——那些没有被放出来的回忆。

百丹这个角色不仅仅充当萨西新生活的救赎者,并且代表了一种力量,一种可以突破重围的力量,它来自于生活的历练。影片中流露着着浓浓亲情之爱,同时洋溢着长者百丹对已经年长却又失去记忆的外孙萨西的救赎之爱,这种爱具有普遍性和共通性。百丹作为长者,“以其年龄优势带来经验与智慧的优势而扮演了指引、帮助、拯救年轻人的角色的认识,导演为老少关系铺设了这样一种模式:老人作为“智者”形象出场,拯救散发原始气息的“顽童”。失忆的萨西如同被时间和记忆遗弃的顽童,百丹牵着萨西的手走出生命废墟。百丹举重若轻地为我们端平在时间蹉跎中苦与乐、得与失已然失衡的生命天平。

对于百丹,当一切年轻都卸下了面具,当时间已经沉淀了太多的浮躁轻狂之后,在一遍遍地掷骰子中、一次次地棋王对决后,才悟透生命的寓言,“命运就像你手中的骰子,好坏凭技巧,也靠一点点运气”,而掷骰子的时候,“想着一个数字,丢出去,就会赢”。于是,他可以在双陆棋中享受至上的愉悦,“我们不是为了赌,而是为了荣誉而战”,他会跟萨西说新闻上的东西都是在洗脑,他会大半夜地在医院同自己的外孙喝酒唱歌,他会把那些萨西随身带在身上的药品全部丢进火坑,他会选择用骑协力车的方式带领萨西回家,他是生活的掌舵者,随心所欲。因为一切生活之外的都不是自己的,只有自己最真实的亲身体验和经历,才有资格被珍惜,才值得被拥有。

百丹用一种最游离的姿态在生命的刀刃上行走,却是昂首挺胸、威风凛凛。同样的,面对失去记忆的外孙,他用自己独特的方式给他指明方向,给他力量,用一段充满美好风景而又艰辛跋涉的回乡路,告诉他人生有很多的点需要他去攻破,告诉他要用行动把握住自己的爱情,告诉他自己回家的路要自己去走。他像凌厉而又温暖的指向标,给予一种亲情美好的爱的指引。

无疑,百丹是复杂而深邃的,用一盒双陆棋和两颗骰子,掷出生命永远的至高点,却不动声色;同时他又是透明而纯粹的,用一辆双人协力车载满他对外孙的爱,铺满整段回乡路。百丹这个饱满的银幕形象,寄托着现代人身上所不具备的对自己生活的执着勇敢和淋漓尽致的哲思。人可以达观到将一切都看透,在他面前,我们就像小丑般,无地自容。

三、萨西:失忆与寻找

影片里的另一主角是萨西,一个失去记忆的对生活缺乏向往的年轻男子,整天把自己困在昏暗的房间里封闭着孤独着,等到我们通过他的记忆,才得知他过了15年的单亲生活,因为自从他们一家从意大利收容所偷渡到德国后,父母就分居,母亲以家庭失和为耻,整日以泪洗面。我们没法想象在这样的15年中他的生活遭遇是什么,影片并没有把这段记忆重演,但我们可以想象,面对这样一种生活环境,没有家庭温暖,没有朋友陪伴,没有梦想可言,他自卑,对于生活有太多的手足无措,阴霾填充了他的世界。当他恢复了记忆的时候,他的独白是这样的:“我又可以开始做梦了,再玩,再输,再赢,活在此时此刻,活出自己”。百丹这一抹生命迟来的阳光开始照亮了他的世界,于是在最后他找到了爱情,找到了自己。

相对于百丹,萨西代表的更是一种芸芸众生的状态,代表了现代生活的生存失意与故土家园的迷失。影片将这种生存失意夸张成失忆,当一个人忘记了所有,空白占据了生命的全部的时候,生存的力量何在?失意的生存是一种现代人的弊病,是“丧失家园的忧郁症”[1],冷漠的环境,失调的生活,隔阂的感情,失焦的未来,找不到生存的力量,大部分成为被生活流放的人,找不到可以依托的精神家园,颓废荒唐。

于是,萨西的这趟回乡之旅,满怀虔诚,满心欢喜,既是寻找回忆,也是寻找自我,既然生活已然碎片化,“通过记忆使时间的碎片与现实碰撞,从而在一个个被记忆和现实双重塑造的碎片中找到自身存在的真实感”[1],记忆粘合之后,精神和情感便会双双回归,而导演给了我们这样一个结局,百丹用亲情和爱唤醒了萨西的记忆,在保加利亚的这片故土上,浓浓的亲情静静地流淌。

我们都像是流浪者,企图要求自由而离家,而当所有的一切都化为虚有的时候,才懂得回去,因为永远只有一个地方会在原地等你,便是那片在我们背后的故土。影片用一个归家人的寻根之旅,像一股清风,撩起我们对过去的缅怀、对故土家乡的眷恋。它用一种淡淡的色调描绘了重返家庭在那个时代的一幕幕,那些如画的风景、那些朴素无华的生活本质,一直停留在我们背后离开过的家乡,它对我们终生不变,深深地渗透出对生命之根的眷恋和爱意。返乡,成为影片绝妙的风景,带来心灵的回温。

参考文献

篇4:温柔的转角

说贴着“墙”左转,不太准确,因为,那不是墙,而是个防盗窗。因为是一楼,防护也特别严,用钢筋铁丝密密地网起来,最下面,离地半人高。有一次,夜间,我一个急拐,真丝的裙子,挂在了铁丝网上,“哧”地扯下一大块,气得我哭了半天。还有一次,对楼的一个阿姨,一不小心,胳膊蹭到了尖尖的三角钢筋上,划了血淋淋一道。

九岁的女儿,也爱走这条路。为防意外,我告诫她,走大路,说了几次,不听。我留意了一下她的高度,刚好到防盗窗下端的尖角处,如果不小心。很可能会碰到额头,后来,每次走过,我都要用手护住她的头,提醒道:“小心!”

我没法指责那家人,谁家不装防盗网!再说。那条巷子,原本就不是一条路,是有一天推了巷子头的一堵墙,才变成了路。自己要抄近路,就得多加小心。

昨天下午,带着女儿回家,走到拐角处,又习惯性地挡她的头,刚要说“小心”,忽然看到了变化。那个尖角,不知什么时候,被人用柠檬黄的布包起来了,用手摸摸,软软的,里面,可能还裹了海绵。这是哪个细心人办的?不知道,但心里,突然就涨满了感动。

他用柠檬黄,是为了醒目,先让人看到,即使你粗心,仍没看到,撞上了,也是温柔的一触,不会伤人,更不会挂衣。

我想,也许是这家人包的,他们看到别人挂了,过意不去;也许是常从这里经过的人,哪一天被挂了碰了,就拿起布、海绵来缠了;也许是一个细心人,并没被挂过。却提前想到了可能发生的种种……不管是哪种人,不管是出于什么想法,他这样做,都让人感到温情,相比之下,自己也曾被挂过,怎么就没想到?

篇5:校园转角的爱恋爱情散文

校园的转角,碰到的不一定是你,只是有时候就是这么突然,我们永远不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就像我不知道下一秒会遇到你。

遇到不一定会走到一起,也许只是擦肩而过,留下你的清芳。只是碰上了,就不像再失去你。谁说幸福非得守得长久,一见钟情是最美的开始。当你停下回笑的那一刻,我知道,你就是我今生等待的人。有了你,就不再去等待别人。奇妙的邂逅是美妙的故事,而你我正是故事里的男女主角。

我不能给你全世界,因为眼前的世界好大好大,我不能太自私,因为还有像我们一样的爱侣,彼此也需要这个世界的慰籍。虽然给不了花花绿绿的大世界,但是我可以把我的小世界,送给最好的你。我的虽然小了点,但是装下你足够了,当然也可以装下我的家人,你的家人,还有和我们一起生活的人。从遇到你那一刻开始,我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想在回家的路上等你。陪你一起走过下来的旅途。

有时候总会产生莫名的小心思,害怕在自己的不经意间失去你。因为太在乎你,也让自己变的更加敏感。我不知道你想要什么 ,因为我不知道怎么开口,怕一旦说出口会是无法挽回的`结局。或许你想要的我给不了你,就像春天来了,冬天挡也挡不住。

我能给你的,是我现在所能拥有的,并有能力去改变东西。那就是这颗爱你的心和心疼你的那份责任感。

如果不是走到校园这个转角,我永远也不会碰到你 ,只会是平淡无奇的生活下去。因为命运的相遇,让本不是相交的平行线相交在了一起。也让我在最美的青春遇到最好的你。

篇6:时光的转角,你还在散文

“你啊,永远也就是这个你了!”

熟知我的人在经久不见之后的蓦然重逢时,总会拍拍我的肩膀,然后很是无奈的如是说着,哪怕随后又是各自的转身离开。

那种感觉总是那么的暖心。但在时光中,走过那么多的拐角,我已不知自己是否真的是他说的“永远也就是这个你了”。

我走过那大理石铺着的街面,不知觉的远了都市,进了桃园。身边很热闹,是街尾人家的小可爱在追逐、嬉闹,耄耋的老者微眯着眼,晒着太阳,而脚旁伏着的是一只带着黑色斑点的小狗,许是觉得无所事事,伸出来长的舌头,又摇着那微秃的.尾。

我喜欢四季。一年的四季,相互交替,期间留下那春华秋叶、夏荷冬雪。

街外的油菜地是黄灿灿的一片,我走过它的身旁,留下的是背后杂乱的脚印,却带走了一身的芬芳。百花争艳的季节,处处招蜂引蝶。找个土疙瘩坐下静静的看着,只觉生命是那么的真实。

夏,夏给我的是一种厚实感,绿油油虽有时压的心头喘不过气,但生命的气息是那么的浓厚,不再是春的悸动,而是尽情的释放。总担心不经意就破坏那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却又喜欢,所以总是那么的小心翼翼,然后去接近。

而当那落叶纷纷的时候,便仿有到了时光拐角的感觉。天空是那么的碧蓝,一空如洗的让人看不到前后。大雁南飞去,时光似水流。然却总是拖着,不肯走尽,留恋着的是些什么?

冬,剩下的感觉,就是一切该到头了!白雪茫茫,埋下所有。

人生在匆匆中,犹如四季走过,最后是冬雪变坟墓掩埋一切!

有人问:你小子还这么年轻了,为什么总是喜欢有关于时间的东西呢?

其实,只是因为喜欢,喜欢安静的东西,喜欢的一塌糊涂。而时间,它是这世上最安静又最具非凡意义的东西。所以最喜欢……

有人问:既然总是在逝去,那为什么不去放纵?

偏头思量,却无法给一个具体的回答。它是有答案的:生命的意义不是放纵。但我并不喜欢,因为不完美,因为我觉得没加上时间的东西都不算完美,可时间,它是个让人无法揣测的词,哪怕我再怎么喜欢。每当我以为理解透了它的时候,它就会又在另一个角落展示着另一种含义。

上一篇:对于工作态度的检讨下一篇:中学地理教师述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