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士与诗人的诗歌

2024-05-13

战士与诗人的诗歌(共9篇)

篇1:战士与诗人的诗歌

战士与诗人的诗歌

(一)战士与诗人

从这一片海游到那一片海

她,世俗里尝试成长

暴风雨里寂寞坚守

是个奔赴信念的战士

剥开生活的`外衣

枪膛里装满了文字

一颗想要沉淀的灵魂

坚挺登陆

从这一片林越到那一片林

她,欲望里开始迷失

五颜六色中艰难爬行

是个赤裸突围的诗人

狙击手四处埋伏

战士掏出削尖的笔

摆弄放纵的优雅

一枪毙命

梦想中战士死了

现实里诗人死了

唯有诗

(二)温和栖居

如果

把我捧在手心

我定住进你心里

从此这样倚靠

像大地服从四季

土壤溪流

雨水阳光

写几首小诗

温和栖居

然后老去

(三)世俗的鱼

世俗如衣物

如脱下一切束缚

有自己的舞台才能满足

跃到一个满意的高度

超难度系数

完美扎入水中

或者意外沉下有缘故

没有一根水草能抓住

再次下沉

失去最后有光亮的路

不断触摸呼救唯有自己

调匀气息停止所有思路

忘记一切世俗静静冥想傻笑

如同回到母亲身体里享受最初温度

屏住呼吸浮出水面

空气新鲜丰富

大口呼气和吸气

熟练得似一条鱼儿

游回岸边拾起衣物

世俗要继续

篇2:战士与诗人的诗歌

那是一朵娇艳、瑰丽、柔弱的花

静静的开放在道路旁那满是恶臭的尸体上

它四周的其他植株早已因弥漫的死亡而凋零

上帝却独留它在黄昏中绽放

诗人走在追逐理想的路上

在不经意间看到了那一旁的奇异景象

现实的双眼告诫他不要靠近

可是与生俱来的.好奇心最终还是占据了他的整个思想

这个可怜鬼小心翼翼地折断花的枝梗

用鼻子贪婪地嗅着腐烂的芬芳

如此美丽的花朵,冰冷、顽强

或许它的实体并不存在于这个世上

诗人沉沦其中,愈发为之疯狂

迷失自我的他竟摘下一片鲜红的花瓣

听着魅惑的声音将它品尝

用罪恶的味蕾寻觅其中满是血腥味道的清香

他将自己的身体用利刃割开

甘愿用身躯把花滋养

他明白那尸体的主人也是个诗人

但他无法自拔、任其从中汲取营养

“再见,遥远的天堂。”

诗人在死前依旧保留着美好的愿望

在他未冷却的躯壳上方

一朵名为恶之华的花

篇3:战士与诗人的诗歌

一、关于“麦地”

海子是农业文明背景下最后一位抒情诗人,麦地这一意象在他的诗歌中频繁出现。对于海子,麦地不仅是人类农业家园的缩影,也是天下所有诗人共同的精神家园。

海子在农村长大,亲身体验过农业文明背景下的生活,因此他的诗中常出现麦子、麦地等农村意象。由于经历过农村生活的贫苦,海子深知麦子对于农民最大的意义是饱腹,是最“贴近生命本真的物质谷粒”[2],因此,麦地对于海子意味着延续肉体生命所必需的物质需要,由此产生感恩情怀:“诗人,你无力偿还/麦地和光芒的情义/一种愿望/一种善良/你无力偿还”[3]。麦地是人类的生存根基,最接近农民海子的生命体验,在这个层面上,海子对麦地怀有像对母亲一样的感恩之情,诗人由此塑造了麦地如母亲般善良伟大的形象,构成了全人类的农业家园。

对于诗人海子来说,麦地不仅是物质层面的农业家园,更是精神层面的心灵归属。在《五月的麦地》一诗中,海子把麦地作为自己的精神家园:“全世界的兄弟们/要在麦地里拥抱/东方,南方,北方和西方/麦地里的四兄弟,好兄弟/回顾往昔/背诵各自的诗歌/要在麦地里拥抱”。[4]麦地是有家园意义的,全世界的诗人们在麦地里拥抱即意味着拥有共同的家园,这是农业文明下的精神家园,由此可见海子对麦地的热爱之深。热爱麦地的人不只有海子,还有海子诗中的“瘦哥哥”——梵高。和海子常把麦田写进诗歌一样,梵高的画作中常出现金黄的麦地,两人对麦田的理解构成了一种“对话”关系。无论是在海子的诗歌中还是在梵高的油画里,麦地都是作为农业文明的意象而存在,是对原始生命力与生命体验的象征。

但是,《麦地与诗人》写于1987年,这正是现代文明崛起、农业文明消失的时代,正如海德格尔所说:“世界之夜已经来临。”[5]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农耕文明迅速被城市文明所吞并,土地被水泥抹平,麦地里抜起高楼,人渐渐淡化了对土地的信仰。这在海子看来是大地的沉沦,令他感到痛苦万分。身为人类的一员,海子面对麦地痛苦的质问,却难以改变农耕文明的急剧后退,因此他只能被这质问“灼伤”。在《重建家园》一诗中,海子写道:“放弃沉思和智慧/如果不能带来麦粒/请对诚实的大地/保持缄默和你那幽暗的本性”[6]可见,海子认为,面对有生养之恩的大地,人类应该保持敬仰、谦卑和诚实。反观现实社会中越来越骄傲自大的人类,海子感到痛苦便不难理解了,在《不幸——给荷尔德林》中,海子这样表达自己的痛苦:“土地和村庄/他们终究要被黑暗淹没/告诉我,荷尔德林——我的诗歌为谁而写”[7]。海子的痛苦因麦地的沉沦而起,还和诗人的诗歌创作有关。

二、关于“诗人”

从诗题《麦地与诗人》可见,海子是以诗人的身份站在麦地中与天地对话的。海子认为,诗人肩负着沟通人类与天地的特殊使命,是“大地之子”,他的痛苦正来源于这一作为诗人的重任,同时也构成了他伟大诗歌理想的一部分。

《麦地与诗人》虽是一首短诗,却分为“询问”和“答复”两部分。在第一部分“询问”中,诗人站在麦地的角度向自身发问,质问诗人“你无力偿还麦地和光芒的情义”;在第二部分“答复”中,诗人又转换回一个诗人的角度,站到“被告席”接受麦地的质问。通过这一问一答,海子与麦地和太阳进行对话,即与天地进行对话。这种“天地人”的构想或许是受到荷尔德林的影响,在荷尔德林看来,诗人是“大地之子”,是可以帮助人神对话的“半神”,而海子正是将自己置于“大地之子”的位置,与天地对话,构建了一个“天—地—人”的宏大诗歌框架。海子在《动作》结尾写道:“诗人必须有力量把自己从大众中救出来……诗人必须有力量把自己从自我中救出来,因为人民的生存和天、地是歌唱的源泉,是唯一的真诗。”由此可见,海子对于诗人职责的定位远高于普通人类。在这样的定位下,诗人背负着麦地对整个人类的质问,因此痛苦万分。但是,海子仍在答复中强调自己不是“两手空空”,诗歌的创作并非没有价值,诗人虽然没有创造出物质成果,却创作了精神的诗歌,诗人的痛苦也有价值:“麦地啊,人类的痛苦/是他放射的诗歌和光芒!”最后一句将痛苦上升为诗歌创作的源头与能量,完成了“麦地之子”对天地的回答。

身为诗人,海子甘愿承担重任、承受痛苦,并怀着伟大的诗歌理想,这在《祖国》(或以梦为马)一诗中有集中抒发:“我要做远方的忠诚的儿子/和物质的短暂情人/和所有以梦为马的诗人一样/我不得不和烈士和小丑走在同一条道路上/万人都要将火熄灭/我一人独将此火高高举起……我必将失败/但诗歌本身以太阳必将胜利”这是海子身为诗人发出的庄严宣誓。正是因为有如此伟大的诗歌理想,海子才被麦地的质问“灼伤”并痛苦万分。但他不会放弃“必将胜利”的诗歌,并且用生命实践了自己的诗歌理想——将自己的生命终结于诗歌和土地。

雅斯贝斯提出,伟大的诗歌是“一次性的生存”和“一次性的写作”,海子也提到了“一次性诗歌行动”的问题,张清华教授认为:“海子是把生存和写作合起来进行思考的,一次性就是不可模仿和复制,是写作和生命实践的完全合一”,《麦地与诗人》作为海子的早期诗歌已经能体现出海子“一次性写作”的诗歌理想。站在麦地里,海子感受到了身为诗人的责任与痛苦,并决定用痛苦放射出诗歌的光芒。

“芒”字堪称全诗的诗眼,这个“芒”既是麦芒,又是太阳的芒;既是痛苦的“芒刺”,又是燃烧着释放能量的“光芒”。海子“站在太阳痛苦的芒上”完成了本首诗的写作,麦芒上闪耀着的也是诗人心中释放出的痛苦。

三、结语

西川在怀念海子的文章中写道:“每一个接近他的人,每一个诵读过他的诗篇的人,都能从他身上嗅到四季的轮转、风吹的方向和麦子的成长。泥土的光明与黑暗,温情与严酷化作他生命的本质,化作他出类拔萃、简约、流畅又铿锵的诗歌语言,仿佛沉默的大地为了说话而一把抓住了他,把他变成了大地的嗓子。”在《麦地与诗人》这首诗中,海子正是作为大地的嗓子、麦地的发言人,说出了麦芒上的痛苦。他坚持朴素、热忱的麦地劳作,勇于承担起诗歌伟大而孤独的使命,用麦地这一精神家园,来痛苦对抗农业文明的沉沦。这是一首写在麦芒上的诗,一首燃烧痛苦以释放光芒的不朽之作。

摘要:“太阳、麦地、诗人”,这三个意象在海子的《麦地与诗人》一诗中相遇,构成了“天—地—人”这一宏大的诗歌框架。诗中的海子以一个诗人的身份与天地对话,既为无法回报天地的情义而愧疚无奈,又因对诗人职责的自省而痛苦万分。海子被誉为“麦地之子”~[1],这首诗作为他的“麦地诗歌”的代表作之一,不仅饱含着农民海子对“麦地”的特殊情感,更暗含了诗人海子孤独而伟大的诗歌理想。本文紧扣诗歌题目,分别以“麦地”和“诗人”为中心,阐释诗歌中流淌在文字内的情感内涵和充溢于文字外的精神理想。

关键词:海子,《麦地与诗人》,麦地,农业文明,诗歌理想

参考文献

[1]海子:《海子的诗》[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

[2]海子:《海子作品》[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14年.

[3]西川:《骆一禾海子兄弟诗抄》[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14.3.

[4]张清华:《猜测上帝的诗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6.

[5]荷尔德林:《荷尔德林文集》[M].商务印书馆,1999年.

[6]海德格尔:《演讲与论文集》[M].北京:三联书店,2005年.

篇4:诗人与战士的相遇

五十年代的世界,反帝反殖的民族解放运动在全球风起云涌。而就在拉丁美洲,古巴革命的成功让拉丁美洲人民看到在一个曾被世人称为“美国人的妓院”的国家中,革命的人民如何为自己的祖国重新赢得了尊严。左翼思想深入人心、“切·格瓦拉综合征”在年轻人当中迅速传播。当然,这是一种有益个人和社会健康的“精神传染病”。在这样的社会氛围中,奥古斯托·布瓦的戏剧创作开始步入正轨。在他的第一部重要作品《拉丁美洲之战》中,他号召人民起来革命。用他自己的话说,因为巴西不能继续再当美国人的殖民地,巴西绝不是另一个美帝的妓院,绝不是香蕉共和国!

吊诡的地方在于:这样一部号召人民革命的作品,却仅仅是在圣保罗的阿瑞那小剧院里,面对一帮资产阶级观众,完成了它的“革命”使命。风云激荡的现实让年轻戏剧家的关怀越来越集中于政治的现场而非美学的幻境,一个急迫的问题开始浮现在布瓦的脑海中:我们的戏剧究竟应该是演给谁看的?大城市的观众自然多半都是中产阶级,而工人农民只是我们的角色却并非我们的观众。我们自认为从事戏剧工作的出发点是为了人民,但我们的剧团居然不是为了人民而演出!把无产阶级的形象搬上舞台,将之当成一盘小点心端上中产阶级娱乐消遣的席面,这么做究竟有何意义呢?

正是为了摆脱这样的困境,一九五九年,奥古斯托·布瓦做出一个大胆决定:暂时关闭声望正隆的阿瑞那小剧场,带领剧团全体成员开始周游巴西全境。这是一场切·格瓦拉式的旅程。年轻的戏剧艺术家们期望与他们心中的人民相遇,把革命的种子种进人民的土壤。这漫游的旅程持续了两年多。一路上剧团在各地的乡村和城镇搭草台班子,在亚马孙雨林涉险赶路。终于在一九六一年,来到了巴西最贫困最落后的东北部地区。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巴西东北部,是这个国家最悲惨、最黑暗,也最真实的缩影之一。不到5%的人口占据了80%以上的土地。大土地所有者用铁丝网将土地圈起来,等待跨国资本的投资开发牟利,哪怕任其荒芜也不允许农民去耕种谋生;失去土地的农民,除了少数人有机会从事季节性零工之外,完全没有收入来源。这里一般民众的预期寿命不超过三十五岁,而大地主们即使活到八十多岁,仍然可以精力旺盛地为非作歹。这些人霸占了无边无际的土地,他们拥有自己的武装,自称为“上校”。他们与政府中的军队势力盘根错节,用武力维持着血腥的统治。

在这里,布瓦和他的朋友们见证了在地主领地上偷猎糊口的年轻人在村口被私刑处死;也结识了一位正直而激进的解放神学追随者巴塔拉神父。神父在他那简陋寒酸的乡村教堂里做弥撒时,面对一无所有的人们大声疾呼:“有人说我是个红色神父,这话不对,我的灵魂就和我的法衣一样洁白。但总有一天,这法衣会被那些法西斯地主的鲜血给染得鲜红!”

这些经历对于一位一直生活在里约、纽约和圣保罗的年轻艺术家来说,无疑是极度震撼的。就在这个时候,发生了一件让奥古斯托·布瓦一生都难以忘怀的事情。

在逗留东北部的日子里,剧团成员为当地无地农民协会的成员创作了一出戏。剧中展示的正是当地人民遭受剥削压迫的痛苦。演出的结尾,演员们在台上举起双手,紧握拳头,慷慨激昂地高呼革命口号:“土地属于人民,我们不惜流血,坚决夺回被地主霸占的土地!”

戏演完了,围观的人群渐渐散去。只剩下一个身材高大的农民还站在舞台前,眼里满是激动的热泪。正在收拾的演员们注意到这个农夫,向他友好地微笑致意。于是农夫走上来,开始语无伦次地表达他的感受。他说他真的没有想到,一群来自圣保罗的艺术家居然能如此理解他们的处境和思想。演员们在台上所说的每一句话,都是他的心声。

这毫无疑问是艺术家所能获得的最高褒奖了。然而,接下来发生的对话,远远超出了艺术家们的预料。农夫告诉布瓦和他的同伴,自己是一名游击队员。这里的人们普遍受着惨重的剥削,压迫只有通过斗争才能被推翻。他邀请布瓦和他的剧团同志们带上枪,跟他一起参加游击队,去跟“上校们”战斗。

这邀请让布瓦吃了一惊,他解释说:你误会我们了,我们的枪只是演出用的道具而已,根本不能用来战斗。

这有什么关系呢,你们有热诚的心,这就已经足够了,我们有的是枪。跟我走吧,游击队可以给你们配发武器!—在这位战士看来,布瓦的顾虑根本就不是问题。

这下轮到艺术家们为难了。布瓦和他的演员们面面相觑片刻之后,最终羞愧地拒绝了这个邀请。他对这位战士说:抱歉,我们只是一群艺术家,我们刚才只是在台上扮演了战斗者,但我们自己并不是真正的失地农民,我们也不懂得如何去战斗。

游击队员思考了片刻,轻声地说:我明白了。尽管你们在舞台上号召斗争,但你们只是想要让别人去斗争,而你们自己并不打算参加斗争。那么,再见吧。说完之后,游击队员转身离去。留下一群年轻的艺术家,望着他的身影陷入了集体的沉默。

这个游击队员叫维尔吉里奥。望着维尔吉里奥远去的身影,年轻的奥古斯托·布瓦必定是百感交集。若干年后,布瓦在他的书中是这样说起他当时的反思的:在那个时刻,维尔吉里奥,一个真正的战士,遇到了我们这群来自大都市的艺术家。这些艺术家在台上真诚地呼喊着:要为了斗争献出鲜血。可事实上,我们作为艺术家所要献出的,并不是自己的鲜血,而是维尔吉里奥们的鲜血!作为艺术家,我们完成自己的工作之后,迟早会回到舒适的家中。到了那个时候,巴西东北部无地农民们的斗争和我们还有什么关系呢?

就在艺术家们拒绝了战士维尔吉里奥的时候,他们双方应该是立刻就明白了,彼此之间隔着多么深的一条鸿沟。维尔吉里奥转身离去了,我们不知道在此后的战斗生活中,他是否会有片刻回想起这些曾短暂相遇、带给他感动也辜负了他期望的年轻艺术家。作为一个普通的游击战士,千千万万为失去的土地而斗争的农夫之一,他个人此后的故事已湮灭无闻。

nlc202309041605

但从奥古斯托·布瓦的角度来说,或许维尔吉里奥从未曾真正离去。维尔吉里奥的故事之后出现在布瓦所写的每一本书中,当年那个转身而去的背影时时浮现在艺术家的脑海,逼迫着他不断拷问自己的艺术追求究竟有何意义与价值。

布瓦曾经这样说:和维尔吉里奥的相遇,让我开始反思政治戏剧中所传递的那些革命思想的虚假性。因为,当我们艺术家在宣传要为了某种革命理想而献身的时候,如果我们自己并没有打算去献身的话,我们又有什么权利忽悠别人去献身呢?在遇到维尔吉里奥之前,我们一直是在圣保罗的小剧场里,面对着一帮中产小资观众来宣传革命的。在那样的情境里,不论对于演员还是对于观众,革命都是抽象的。现在,我们终于遇到了维尔吉里奥,他不就是我们一直在寻找的人民么?一个生活在巴西东北部,为了失去的土地而斗争的农民。当我们终于找到了人民的时候,人民万岁!!我们该怎样和这个真正的人民交谈?我们又怎能去教给他那些他早就已经比我们更加懂得的道理呢?

奥古斯托·布瓦回想起自己之前的一次戏剧经验:曾经有一个美国的激进戏剧团体在欧洲表演一出鼓吹无政府主义思想的戏剧作品。剧团成员每天在舞台上当众撕碎自己的美国护照,并且号召观众们做同样的事情。但显而易见的是,美国领事馆不可能每天都给剧组成员发放新的护照。演员们在舞台上撕假护照,却鼓动台下的观众回家去撕自己的真护照。布瓦说:我曾经那么赞赏他们的演出。在遇到维尔吉里奥之后,我才感觉到,他们那么做真的很不道德!

维尔吉里奥的出现,让艺术家经历了一次与现实之间的残酷碰撞。但需要澄清的是,这次碰撞带来的创伤体验,以及由此产生的道德反思,并未让艺术家就此否定戏剧在现实政治斗争中应有的作用,重新回归到资产阶级的安乐窝里去风花雪月。事实上,很多艺术家都曾在六十年代迸发过年轻人的革命激情。而这些人当中的绝大多数也都在后来的岁月里更弦易辙,走上了年轻时自己所拒绝和否定的道路。在奥古斯托·布瓦看来,这无疑是更大的不道德,因为它意味着背叛和变节。

与战士维尔吉里奥的相遇,是年轻的左派艺术家奥古斯托·布瓦生命中的一次创伤体验。事后反思这段经历时,布瓦想到的是切·格瓦拉的一句教导:“与人民团结在一起,这意味要和他们一起承担同样的风险。”布瓦老老实实地说:一九六一年的我,是一个高唱着革命圣歌,却根本没有准备好要去承担风险的人。

对于年轻时代的理想,布瓦从未改变过态度。他说:我们当然有权利,也有义务去进行革命的宣传鼓动,但前提是我们自己要站在斗争的最前线,去和真正的革命者承担同样的风险。这些话让人感慨。的确,追随理想很容易,但保持对理想的忠诚却很困难。六十年代世界各地反资本主义激进文化运动的参与者们,有太多人在世事转变后痛感“今是而昨非”,一番洗心革面重新投入了资本主义的怀抱。倒是奥古斯托·布瓦,在目送战士维尔吉里奥离去之后,把革命的路一直走到了底。丝毫未曾顾忌革命者在风云变幻的世界里处境是如何艰难。

与维尔吉里奥分别后的奥古斯特·布瓦,带着自己的戏剧艺术彻底走出了布尔乔亚的温存小世界。在此后的生命中,他和他的艺术一起辗转于穷街陋巷,与各种被欺凌、被侮辱的人一起思考如何能够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公平。他的“被压迫者戏剧”的理论和实践,让戏剧成为被压迫的人民认识世界、变革世界的有力武器。时至今日,世界各地最卑微、最无助的人们,不论是非洲撒哈拉以南被艾滋病的肆虐威胁着生命的穷人,还是印度乡村里被当成牲畜一般买卖的少女,都在他的教导中汲取着勇气和力量。主流的中产阶级世界也不得不面对他的影响。奥古斯托·布瓦这个名字和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贝尔托特·布莱希特一样,成为二十世纪戏剧史上最为重要的名字。

当年那个目送游击队战士转身离去的年轻艺术家,自己最终成为一名战士。关于这个战士的故事,在二十世纪的戏剧史上被浓墨重彩地书写。那段偶然的相遇,终于有了一个完满的结局。

(《丰饶的苦难:拉丁美洲笔记》,索飒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二○○三年版;《拉丁美洲被切开的血管》,[乌拉圭]爱德华多·加莱亚诺著,王玖译,人民文学出版社二○○一年版;《被压迫者剧场》,[巴西]奥古斯托·布瓦著,台湾扬智文化二○○○年版)

篇5:诗歌杂志《诗人与诗》第四十期

开卷诗篇:

@中国诗选刊:《理顺凌乱的思绪》(作者:隽秀)理顺凌乱的思绪沿着似曾相识的小路寻找如烟的往事飘零的黄叶浸淫了伤离的泪水为思念所累的秋很疲惫受伤的记忆在痛苦的森林里失聪无声的呐喊没有一个人倾听把希望写上月眉幽幽笛音在瑟瑟秋风中点燃流血的心

诗人风采:

@金棕榈商城网站3:苏曼殊(1884~1918年),近代作家、诗人、翻译家,广东香山人。原名戬,字子谷,一生能诗擅画,通晓日文、英文、梵文等多种文字,多才多艺,在诗歌小说等多种领域皆取得成就。作为革新派文学团体南社的重要成员,在《民报》《新青年》等刊物上投稿,他的诗风“清艳明秀”,别具一格,在当时影响甚大。

@中国诗选刊:中国诗歌馆:诗人档案拈花汉,本名卢飞,80后,甘肃陇南人。系《齐鲁诗歌》主编、《华夏诗刊》编辑、《大别山诗刊》版主。

@中国诗选刊:[中国诗歌馆:诗人档案方二玲,笔名芳草,女,生于1975年,农村小学教师。2000年开始从事文学创作,著有散文、诗歌作品二百余篇(首)。在《广州日报》、《淮风》、《大九华》、《池州日报》等报刊杂志上发表作品百余件,多次获全国各类奖项。指导数十篇学生作文发表。

诗歌选刊: 桃花动 我成知名诗人了 父亲,是一把犁(蓝光)青海湖及其它 乡村里没有爱情 华山赋 你是一个有故事的人 囚 她走了 我是一粒沙

诗人语录:

@杭州张道通:诗歌如果抛弃传统,就如好人美德不存!

@若瑜ROLA_1vk :中国诗歌所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整个一代人都不知道哪种诗歌才是当前中国最好诗歌的代表,最终发展方向又在哪里。虽然各种琳琅满目的诗歌奖仍旧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但却没有...——看到鹰之的博文《中国诗人当下所面临的最大困境是什么?》有感而发的评论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张德认为,随着物质生活的进一步提高,随着社会进一步向前发展,人们将更关注社会、关注别人而非自己,更关注信仰关注精神而非物质。也许再过几十年,写诗的人又会多起来,“那时候我们有金钱也有诗歌,有物质也有豪情,那样的生活才会更加快乐”。

@左一喻:我个人认为,中国的诗歌与其说是史诗,不如说是写诗的个人将自己的情感用一种区别于普通表达方式的方法写出来的虚拟故事,与那些所谓的史诗相比,其更加自然,然后在历史发展的情况下,变成了文人身份表达,出名得利的方式,所以中国的诗歌是不同于史诗的,不能与史诗的概念混淆!

@诗歌杂志_ :发表了博文《霍俊明:用诗歌发现时代特殊之处》海南诗歌研讨会今天在海口举行,本次研讨会旨在探讨海南诗歌创作以及诗歌的生存和发展状况。来自全国各地的诗歌界知名诗人、诗评家、学者与会

@诗人大藏 : 首届“北京文艺网国际华文诗歌奖”启动。

@中国诗选刊:祝贺文坛·作家·诗人·博客搜狐博客圈升级成功!人数不受限,发博文时可同时发到圈子。网址:http://q.sohu.com/q/257。

@中国诗选刊:小诗运动·看图赋诗第一期活动结果公告:。

@中国诗选刊:第七届中国短诗大赛征稿启事:。

诗歌历史:

@赢在积累 :【技术进步 数据说话】中唐是唐诗发展史上的重要转折时期,也是继盛唐之后的又一个繁荣时期。这一时期,诗歌的发展走向多元化,出现了有明确艺术主张的不同流派。

@洪烛 :中国当代诗歌60年(1949-2009)发展概况:中国当代诗歌60年(1949-2009)发展概况 文/谭五昌 通常认为,1949年为中国当代诗歌(在此特指中国当代大陆诗歌)的起始阶段。

篇6:勇敢的战士爱国诗歌

神的力量只赋予爱戴百姓的你们!

神的力量只赋予忍耐痛苦的你们!

神的.力量只赋予渴望自由的你们!

神的力量只赋予渴望幸福的你们!

神的力量只赋予爱国流血的你们!

神的力量只赋予勤奋努力的你们!

神的力量只赋予勇于拼搏的你们!

神的力量只赋予英雄无畏的你们!

不怕死的人都要站出来!

年老年幼的都要留下来!

跟着我,随我一同入城!

我们一起杀进去!

来吧,勇敢的战士们!

属于我们的东西我们自己去夺回来!

我们不愿意将自己的劳动成果贡献给一个充满贪婪、充满暴力的统治者!

我站在前锋,你们要跟着我的足迹!

我们要奔向一个美好的未来!

我们的后人会永远记住我们!

我们将战斗到死!

我们的鲜血不会白流!

我们活要活在一起,死也要死在一起!

活得精彩,死得光荣!

我们来到了战场,我们的心忠于这个国家!

我们将自己所有的一切交给这个国家,不离不弃!

篇7:流星战士的精神力量诗歌

一颗流星滑过蓝天消失在远方,

为何像昙花一现就不知了去向。

尽管她的生命那么短暂一晃而过,

我却佩服他那划破黑暗的勇敢力量。

他像一位英勇无敌的勇士高举光芒,

砍裂黑暗笼罩的地狱开劈前进的方向。

黑暗就像一头庞大的魔王,

大张着魔嘴似要吞进一切物象。

一片黑沉沉无边无际的无垠苍茫,

吹来的风也不同于柔软的以往。

预示着神鬼出笼犲狼纷沓登场,

听不见晌声看不到火光。

犹如毁灭性的.末日就要临降。

只有流星左冲右突在往前冲闯。

深沉的黑暗如一口盖世的锅房,

想把一切生命扣在里边瞬息死亡。

感觉不到生的旺盛活的希望,

要拆断了灵性对生存的向往。

更不用说对绿的希冀红的图强,

或是还在奋力挣扎中的萌芽迹象。

让一切停住不动静如一滩水汪,

只有像流星高举燎原的明亮火光。

沉重的黑暗像一条可怕的巨蟒,

紧缩地盘压山川大地的身上。

昂扬突兀的山头也不知了去向,

好像都被吞进了蟒肚成为食粮。

那里还有绿水青山鲜花笑放,

都被淹没进了无底深渊不见天光。

要想争脱勒着脖子出气的口腔,

只有像流星杀开一条血路才能舒畅。

两只眼睛像被黑布捂住了一样,

看不见前面是悬崖还是一片汪洋。

或者是陷阱还是地狱反正不是天堂,

四周一片漆黑辨不清方向。

孤独的恶魔沉重地压在头顶上,

沉闷像大山一样挤压着胸膛。

该怎驱除四周雌牙裂嘴的虎豹和豺狼。

只有像流星用光刀刺进黑魔的心脏。

我真佩服小小流星的精神光芒,

虽然一滑而过却能释放强大的能量。

黑咕隆洞的黑暗被撕裂成两半像破衣裳,

还将光辉洒到了深不见底的地面上。

他那勇敢无所惧的精神有谁能够阻挡,

谁又敢在他面前逞凶狂。

要是所有的流星团结到一起可以想象,

篇8:战士与诗人的诗歌

古人常常认为蝉是一种高洁的动物, 居住在高高的树梢上, 餐风食露。在诗人们眼中, 它不仅仅是一种昆虫这么简单。诗人们常常在自己的作品中给它留下一席之地, 把它人性化, 或积极, 或消极, 但却都融入了他们的情感和寄托, 甚至流露出自己的影子来。

三百篇 (唐诗) 比兴多为, 唐人犹得此意。同一咏蝉, 虞世南“居高声自远, 端不籍秋风”, 是清高人语;骆宾王“露重飞难进, 风多响易沉”, 是患难人语;李商隐“本以高难饱, 徒高恨费声”, 是牢骚人语。” (清施补华《佣说诗》) 此中举出了三首写蝉的名作。这三位诗人却有着不同的地位, 所处的周遭环境也不大相同, 但“蝉”在这几位诗人笔下若隐若现, 有没有呈现出不同的“造型”呢?

虞世南在《蝉》中这样写:“垂缕饮清露, 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 非是籍秋风。”在人们心中树立了一个清高的形象。“咏蝉者每咏其声, 比独尊其品格” (沈德潜《唐诗别裁》) , 蝉高高的在梧桐上, 声音却传得很远很远, 人们常以为是秋风所致, 但虞世南却说权势、地位都算不了什么, 也不能代表一切, 而真正品行高洁的人们都拥有一般高洁宽敞的心, 心有多高, 他的世界就有多广阔。显然, 作者把自己的人格魅力放在这只蝉上, 他写的是蝉, 表现的却是他自己的气质、品格, 从容而自信。虞世南当时正当一个小吏, 生活并无困扰而又心高气远, 诗中也隐隐约约流露出乐观的态度。

相比之下, 骆宾王的一首写蝉诗就给蒙上了一层谈谈的患难色彩了。诗名叫《咏蝉》“西陆蝉身唱, 南冠客思深。不堪玄鬃影, 来对白头吟。露重飞难进, 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 谁为表予心?”这里表达的则是另外一番滋味。这首诗作于高宗仪风三年, 当时骆宾王任侍御史, 因上疏论事触忤武后, 遭诬以贪赃罪名下狱。《唐诗鉴赏辞典》文中由蝉的鸣叫声引出诗人在狱中思乡的苦闷, 多想回到孩提时代像蝉一样在枝头高唱。文中借咏蝉寄托了自己想摆脱这多踹命运的强烈愿望。诗中虽没有直接点出仕途艰辛, 人生苦短, 但读后由心底荡漾起一缕淡淡的失落。“露重风多”又写出了当时政治上的昏迷和压迫, 蝉融混在雾中就如同骆宾王在黑暗的官场上摸爬滚打。这只蝉同虞世南笔下的蝉有相同也有不同, 虽说都品性高洁, 不识人间烟火, 但一个很近, 另一个却是那么遥远。“谁能表予心?”可惜“不信高洁”啊!骆宾王只有在狱中与窗外的蝉共吟“清高”。

而李商隐的《蝉》中则又有了另一番含义。“本以高难饱, 徒劳恨费声。五更疏欲断, 一树碧无情。薄宦梗犹泛, 故园芜已平。烦君最相警, 我亦举家清。” (《蝉》李商隐) 钱钟书先生评价这首诗时这样说:“蝉饥而哀, 树则默然无动, 油然子绿也。树无情而人有情, 遂起同感。蝉栖树上, 却忍置之, 蝉鸣非‘我’而发, ‘我’却谓其‘相警’, 是蝉于我亦‘无情’, 而我与之为有情也。错综细腻。” (《唐诗鉴赏辞典》) 对于诗人眼中的“有情物”和“无情物”, 这里已经很清楚了, 诗人同样把自己写成一只蝉。蝉饿了在枝头悲鸣也无人问津。虽同蝉一样清高, 但家境贫寒的李商隐, 希望摆脱这种处境, 可一切只是徒劳, 因为一切都是那么无情。而对蝉的描写就使这蝉在诗人的生命中深化了。

从这三首咏蝉的诗中, 我们可以感受到许许多多不同的东西。因为每个人有着不同的命运。由此, 从那些诗句中可以读出诗人或失望或积极的情感。

当然, 诗人们不仅把心情寄托在蝉上。如月亮, 婵娟虽有阴晴圆缺, 但在不一样的心情里, 会酿成不同的诗句。世间万物, 风霜雨露, 琴棋书画……

这是自古没变的, 具有不一样的眼睛就拥有不一样的世界。

摘要:通过几位诗人运用比兴手法对蝉的描写, 探究蝉在诗中不同的艺术形象及不同的意义。在诗人们眼中, 它不仅仅是一种昆虫这么简单。诗人们常常在自己的作品中给它留下一席之地, 把它人性化, 但却都融入了他们的情感和寄托, 甚至流露出自己的影子来。从那些描写蝉的诗句中可以读出诗人自己的情感。

关键词:诗人,蝉,情感,寄托

参考文献

[1]方浩.《大学生阅读观》系统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02.

[2]刘少勤.足迹与心迹[D].福建师范大学, 2003.

[3]廖诗忠.探归民族的活元——论文化的深层关系[D].福建师范大学, 2004.

篇9:魏巍——伟大的诗人、作家与战士

参 加 革 命

——《黄河行》

魏巍原名魏鸿杰,曾用笔名红杨树,一九二O年三月六日(农历正月十六)生于河南郑州一个城市贫民的家庭。祖上家境富裕,到他父亲这一代早已家道中落,日常生活更是难以为继。

魏巍少年入平民小学,后就读乡村简易师范。十五岁父母双亡,靠誊写为生。

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十七岁的魏巍从郑州只身赴西安投奔革命。在黄河南岸的一个小镇,遥想烽烟滚滚的北国,望着奔腾不息的黄河,魏巍忧心如焚,热血沸腾。他流着眼泪,用了三个晚上,写下了五百行的长诗《黄河行》。

……

在凛冽的霜天,

我独踞在这长堤上,

怅望那北地的烟云,

黄河,我的母亲,

我看见,

从你的身上,

奔出一扑扑火流,

烧得我,

热泪潸潸,

内心如焚。

黄河呦,黄河,

你正负着盈身的炮火。

敌人的皮帆,

将从你的身上划过;

敌人的刀剑,

将刺进你的心窝。

黄河呦,

你发出愤怒的吼声,

有谁听了不为之激动,

你声声震撼着。

四万万五千万的心灵!

黄河呦,快快唱起吧,

唱起那解放之歌!

快将那

奴隶解放的热泪

一齐唱落!

一九三七年十月,魏巍由西安辗转山西赵城县八路军一一五师军政干部学校入伍,后并入八路军总部随营学校,一九三八年并入延安抗日军政大学,为抗大第三期、第四期学员。

延安这个革命的摇篮,它所迸发出的民族解放的希望之光和中国革命的远大理想,将无数爱国青年汇聚在一起。延安充满希望、充满生气、充满活力。在抗大学习时,魏巍聆听了毛主席的报告,走上讲台的还有朱总、彭总。魏巍曾回忆说,“周总理、博古从武汉也来到抗大讲话,刘少奇、项英等从前线回来也到抗大作报告。陈云同志还给我们讲过干部政策。”

在这样一个世界上绝无仅有的大学里,魏巍度过了他一生中的黄金岁月。多少年之后,提起延安的生活,他总是充满无限的留恋,他说“延安的生活,决定了我的一生”。

一九三八年五月一日,魏巍在延安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抗 战 时 期

——《诗没有死》

一九三九年抗大毕业后,魏巍被分配到晋察冀敌后抗日根据地。抗战八年期间,魏巍随部队转战保定、易县、完县、满城、徐水、涞水、涞源、张家口、集宁等地。他以抗战诗歌,街头诗,战地报道等宣传工作进行着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

晋察冀抗日根据地是党中央毛主席表扬的模范抗日根据地。在这里,战斗,生产建设,民主政权建设,文化教育,文艺运动都生气勃勃。

魏巍怀着战斗的豪情参加了田间、邵子南带领的晋察冀诗歌运动。生活虽然艰苦,由抗战诗歌激发出来的斗志,是昂扬的。大量的充满革命激情和战斗精神的抗日诗歌,成为鼓舞人民,激励战士的最好的武器。这些诗写在街头,写在岩壁,有红红绿绿的诗传单,有群众大会上的诗朗诵。

正是唤起人们百倍警惕,激励人民顽强斗争的诗歌陪伴着魏巍度过抗日战争最艰难的时刻。后来他曾回忆说:“一九三九年的夏天,雨水多,一下就是二十天,我们整天就象泡在水里,連背包里都长了蛆虫……”

一九四二年,抗战最艰苦的岁月,魏巍象一个真正的战士,他穿着黑粗布对襟衣裳,头上戴着白羊肚毛巾,在易县、涞水、涞源打游击。他的作品《诗,游击去吧!》就是那个时期的真实写照。

……

苦战的季节呵,

七月里,山还不曾绿。

茅屋盖着悲叹,

晋察冀多石的山路上,

开始倒下饥饿的人了。

悲叹声唤着同志,

破窗洞伸出来黑骨头,

拉住同志的手。

破犁耙躺在田园,

野菜也将枯死,

沙滩在干涸的河边叹息,

太阳烧焦了树林。

人们,

眼里燃起红色的云翳,

泪也流不出,

太阳呵,

也在折磨我们苦难的民族。

而此刻。

漫天的黄风袭过来,

树木摇荡着,树叶将触着地面,

战争又来了……

……

“红杨树呵”司令员说,

“给你十几个同志,

带着你的诗游击去吧!”

……

在反扫荡最困难的时候,缺少粮食,每天都要走很多路。二OO六年初夏,魏巍回到河北易县与京西交界的地方。在崇山之中,他回忆起一九四二年的艰苦岁月,他说,那个时期,每天都要爬山,走很多路,好象路永远也走不完,那一年也格外漫长,每天都是饥肠辘辘的。有一天走了一夜路,魏巍饿得浑身发软,眼冒金星,是罗拉同志,这位晋察冀的战友给了他一块锅巴。这一块锅巴让他记忆了五十四年。

即使是在这样艰难困苦的时刻,魏巍对抗战的前景依然充满了乐观精神,他在一九四二年六月写下长诗《黎明风景》,诗人满怀豪情,以必胜的信念,讴歌即将到来的民族解放的胜利。

太阳呵,出来了,

出现在苦战的阵地,

因为苦战的阵地是美丽的;

长城,

像紫色的金条绕着群山,

早雾消散了,

晋察冀的天空,

这样的宽阔,这样的蓝……

这时呀,忽然间,

飘来一阵歌声;

多么熟悉的歌声呵,

战士们抬起头来,

仔细倾听,

原来呵,

在哪颗杏花树上,

站着我们黎明的鸟;

太阳呵,

把它的羽毛,

也染成深红。

她唱着:

从来太阳

不怕黑夜苦重;

它前进的道路,

不会变更。

只要你怀着黎明的信念,

向前走去;

太阳呵,它愿和勇士

携手同行!

解 放 战 争

——《塞北晚歌》

解放战争时期,魏巍担任了晋察冀野战军第三纵队教育科长,参加了解放华北的历次重要战役和最后的平津战役。在这个时期,他还创作了许多反映解放战争的诗歌。

抗战末期,魏巍从山区来到了冀中平原,他在河北保定、石家庄、河间、任丘一带参加斗争。在安平县羽林村被誉为“冀东子弟兵的母亲”李杏阁大娘家,他第一次见到了担任村妇女自卫队指导员的刘秋华。

不久,部队转移至安平县报子营村,魏巍竟被派驻在刘秋华的家里。交往日多,魏巍心头有一种说不出的亲近感,但毕竟是子弟兵与老百姓的关系,他只好将这感觉留在心中。

一九四五年八月十五日,是中国人民经过八年艰苦的抗日战争,终于迎来民族解放的日子,这一天也是魏巍一生中最值得纪念的日子。这天司令员杨成武、副政委李志民通知他,任命他为晋察冀军区七分区政论部宣传科科长,叫他连夜到七分区报到,并传达抗战胜利的消息。

也就在这一天,魏巍在军区《前线报》社见到了刘秋华。这时,魏巍才知道她和弟弟都参军了。《前线报》社社长路杨、副社长张烽早已知道了他俩的关系,特别邀请魏巍到报社吃了一顿饺子,并安排刘秋华回家探望,与魏巍结伴上路。

夜色中的平原,魏巍与刘秋华沿着潴笼河大堤相伴而行,远近村庄里的灯火,村剧团的锣鼓声、歌声,诉说着胜利的喜悦,两个人久别重逢有说不完的话。这是魏巍一生中最美好最难忘记的夜晚。

魏巍到七分区后,转战张家口。在光明与黑暗的大决战中奋战。

解放战争初期,依然是敌强我弱。在强敌迫近前,解放军撤离了张家口。时光流转,转战各地,两年以后,晋察冀野战军经过浴血奋战,张家口收复了。为庆祝这来之不易的胜利,魏巍写了长诗《两年》。

解放战争正在走向胜利,而胜利的喜悦和美好的爱情,早已在魏巍心中化作激荡的诗情,他写了《塞北晚歌》,这一战地中的情诗。

如果战友允许——

我要写一支歌,

给一个淳朴的乡村的女儿。

……

月亮照着战壕,

忍不住

将你思念;

谁叫我,

在织布机旁,

将你碰见,

谁叫那琐碎的日子,

在我们身边流连!

我埋怨,

我在千里之外,

就看见了你秋收的镰刀;

我埋怨,

在哗哗的水声里,

听见你赤着脚,

从河那边走到这边。

……

说不清为什么

今夜我特别想你;

想你呀,

和我的老解放区

……

可爱的人呦,

你的那里,

是不是也有了炮声呢?

那炮声,

是不是震动了我的老解放区?

……

可爱的人呦,

密约改期吧!

虽然,

那是抗战八年的战士

和你订的,

在胜利的日子和你慎重订的

可爱的人呦,

密约改期吧!

人家的炮火

既然轰到了老解放区,

想把我们的骨头炸成粉碎,

还谈什么密约呢!

与以往的诗作不同,在血与火激烈战争时,一首充满战火的浪漫情诗,破例被发表在晋察冀日报上。

一九四六年三月的一天,魏巍在日记中写道:“秋华千里寻夫来到下花园。”不久,在河北涞源下花园魏巍与刘秋华结婚。

魏巍于戎马倥偬中,完成诗作《两年》已是一九四九年二月二日。这时,魏巍参加的平津战役已经取得胜利。两天前,北平宣告解放,解放军挥师入城了。

北平解放后,为改造傅作义的部队,魏巍被任命为晋察冀野战军骑兵第六师第十六骑兵团政委,不久即进军陕西、宁夏,参加到解放大西北和剿匪的斗争中。

抗 美 援 朝

——《谁是最可爱的人》

一九五O年五月,魏巍从宁夏奉调回京,任解放军总政治部学校教育科副科长。

一九五O年六月二十五日,朝鲜内战爆发。

十月十九日,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参战。

十二月,魏巍第一次赴朝。

初入朝鲜,魏巍主要是调查了解美军战俘的情况,后来他就留在了战地采访。

第二年三月,魏巍从朝鲜回国,调任《解放军文艺》副主编。

一九五一年四月十一日,《谁是最可爱的人》在《人民日报》头版发表,文章发表后立即在全国产生极其热烈的反响。

这篇文章让人们争相传阅,许多人读完后都流下了激动的泪水。有的不但自己读,还一定要大声朗诵给他的同志们,以此抒发心中的激情。

一位参加过抗美援朝的同志回忆说,“看了在人民日报第一版发表的《谁是最可爱的人》,心里有一件甚么东西升腾起来,催促着你,推动着你,要你立刻为如此深挚,如此热爱你的人民做些甚么……就在这天,我们赶着编印了一期前线快报。《谁是最可爱的人》印在头版头条。报印好,我们一人背了一大卷去追赶部队了。我们觉得浑身是力量,即使横在我们面前的是美国鬼子的二十里宽的火墙,我们也会毫不犹豫地一冲而过的。”

《誰是最可爱的人》发表后,朱德总司令读了这篇文章连声称赞“写得好!很好!”毛主席读后,即指示“印发全军”!

文章强烈的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精神,极大地鼓舞了前方将士的斗志,推动了后方人民的支前热情。从此,“最可爱的人”就成为志愿军的代名词。写给最可爱的人的慰问信从全国各地象雪片般地飞向朝鲜前线。

作者魏巍也受到了广大读者的热烈欢迎,到处请他作报告,讲演,中山公园还召开了上四五千人的群众大会,请他讲朝鲜战地见闻,讲最可爱的人的故事,要求签名,赠诗,赠送纪念品的人很多,每天一地,应接不暇。

这篇文章后被选入中学语文课本,成为教材,至今已有五十余年。这篇文章文字优美,结构严谨,抒情般的语言贯穿全文。然而真正引起人们共鸣的,是饱含在文章中,浸含在文字里的作者对战士对祖国的浓烈感情,是时年三十一岁的魏巍对战士对祖国的激情迸发。

《谁是最可爱的人》发表时,邓拓是人民日报社社长,他说,在朝鲜我们有那么多记者,却没有一个写出《谁是最可爱的人》这样的文章。

作者饱含激情的诗一样的语句牵动人们的心绪,让作者思想感情的潮水放纵奔流着的是战士,是他们蹲防空洞,趴冰卧雪,直至生命的付出,魏巍怀着深情在文章中记下了松骨峰战斗牺牲的十三个战士的每一个人的名字。这些工农子弟,这些原来活生生的战士,为了祖国牺牲了他们年轻的生命。这些工农子弟和他们无畏的精神,是魏巍心中最崇敬的东西。所以《谁是最可爱的人》来源于朝鲜战场,更来源于长期革命战争生活的感情积累,魏巍说:“最可爱的人这个词是从脑子里跳出来的。”

抗美援朝时期,魏巍三次赴朝。在志愿军撤离朝鲜的时候,他写了《依依惜别的深情》等文章。这些朝鲜通讯后来结集出版为《谁是最可爱的人》。

新中国建设时期

——《幸福的花为勇士而开》

一九五三年,魏巍开始为长篇小说《东方》创作做准备。他认为要表现抗美援朝的伟大斗争,只有通讯报道是不行的,要用长篇小说的体裁才能将这场伟大战争的历史纵深感和朝鲜战场、国内建设,工厂、农村的空间跨度充分反映出来。

从这一年起,魏巍开始专职创作,他到了北京长辛店二七机车车辆厂以党支部副书记的身份深入生活。

由于《谁是最可爱的人》在青年中影响巨大,魏巍从这个时期开始写了大量的青年思想通讯。

《谁是最可爱的人》一文中,作者关于幸福观的论述有着朝鲜战场的背景,而和平时期呢?什么是幸福?个人和集体,生与死,劳动与享受,欢乐和悲愁,这些都是青年人热衷探索和争辩的问题。魏巍写了《幸福的花儿为勇士而开》、《祝福走向生活的人们》、《夏日三题》、《弃燕雀之小志,慕鸿鹄而高翔》,以革命的人生观回答了这些问题,在那个时期的青年中引起极大反响和讨论,魏巍成为深受青年喜爱的作家。

抗 美 援 越

——《人民战争花正红》

一九六五年的越南,正象十五年前的朝鲜。美帝国主义增兵南越,战争不断升级。

周恩来总理决定组建中国作家访越代表团,由巴金任团长,魏巍任副团长,访问战斗的兄弟友邦。

魏巍的许多作品也早就翻译到了越南。越南人民对魏巍这个名字并不陌生,年轻人,尤其是许多人民军的指战员,非常熟悉和热爱魏巍这位中国的革命作家。受魏巍作品的影响,一九六七年,他的女儿和一些红卫兵怀揣革命理想,越过广西中越边境,要求参加抗美援越的伟大战争。进入越南边境不远,即被越南边防军扣留,在登记姓名时,越南边防军问道:“哪个魏?是魏巍的魏吗?”

在越南,中国作家访问团受到了胡志明主席的接见,胡志明主席还和刚见面的魏巍开玩笑,“中国人民已经推翻了三座大山,你头上还顶着山。”

魏巍要求到前线去,在此后的一百一十天中,在美国飞机的轰炸下,魏巍行至南十七度线,行程四千余公里。

上一篇:产品项目实施方案下一篇:国开(中央电大)专科《中级财务会计(一)》十年期末考试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