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天眼与诗人王之涣

2024-04-12

望天眼与诗人王之涣(共8篇)

篇1:望天眼与诗人王之涣

三四岁吧,我摔断了一双腿,一只手,被接骨的医生料理后就木乃伊似的绑在床上。

我妈每天在我床边哭,问我疼不疼。有一天她开了窍,不哭了,给我读一本不知道从哪拿来的自然书。读的次数多,听得我都会背了。

有天来个叔叔探病,抄起那本书,我看一眼图,就把那一页的内容全给他背出来。吓得他以为见了神童,说这么小,怎么认识这么多字,还全部会背。

我妈终于笑了起来,说她才不认识那些字,都是背的望天眼。

望天眼,拿现在的话说,就是“机械性记忆”――不认字,不理解,哗啦啦一片背下去。

那简直是我人生的巅峰时期。

跟外公背的“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雷隐隐,雾蒙蒙。日下对天中。风高秋月白,雨霁晚霞红”;跟说春的大爷学的“走了一山又一山,眼看太阳要落山,春官生来眼儿尖,看见你家炕上宽”;跟我妈唱的“正月要把龙灯耍,二月要把风筝扎,三月清明把柳插,四月牡丹正开花,五月龙桥下河坝,六月要把扇子拿”。

现在这些都背不全了,连上面这段,都是写稿子时去百度来的`。

因为成了著名望天眼,信心大增,开始背诗: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可怜日暮嫣香落,嫁与春风不用媒。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完全不求甚解,很多很多年后的一天,重新看《唐诗三百首》,才跟发现新大陆似的:

“抵万金”不是到达叫万金的地方。“言师”也不是姓言的师父。“不用媒”a也不是春风来了,天热了,不用烧煤……

阿弥陀佛,请佛祖和我的语文老师宽恕。

当发现一直是生活在自己构建的诡异唐诗世界里,再读诗,就活生生地比别人多出很多乐趣:有推翻原以为的哈哈大笑、有知识重塑的恍然大悟、有再建情境的得心应手。

诗是美的,再加上趣,反倒比儿时读得还唇齿生香――

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

清时有味是无能,闲爱孤云静爱僧。

吾不识青天高,黄地厚;惟见月寒日暖,来煎人寿。

看《唐诗三百首》,就看了《唐诗鉴赏辞典》,完了就想看诗人年表,于是拿来《中国诗歌通史》,再然后,宋词元曲都收入后宫。一个个看下去,发现很多被语文书和历史书讲的很少(或是我们伟大人物太多,书里的章节装不下)却很值得探看的人。

比如韦庄(写“当时年少春衫薄”“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的人),年近60才及第,任校书郎,朝代更迭,他在两个朝代(唐和前蜀)为官,还在成都浣花溪畔杜甫旧居重建草堂作为住所。这个人的经历,只需将其架构完整稍稍润色,就绝不逊于任何在播的正剧。

还有在语文书上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带而过的岑参,陆游曾称赞其“以为太白、子美之后一人而已”,想到这么多年,自己竟然就真让这首诗把这个人给带过了,无言以对。

回家,闲时便像小时候,拿个本子捏只笔,在阳光下搭个凳子,靠在院子边的青石台上写字。有时写原来记下的,有时写新背的,有时干脆拿书来抄――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一丘一壑,轻衫短帽,白发多时故人少。

君不见邻翁八十不得死,昨夜哭牛如哭子。

煮白石,泛绿云,一瓢细酌邀桐君。

我妈说,老都老了,你还做作业?

我就笑,嗯呐,给自己交的。

有年编辑职称考试,有道题,说“李白的‘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立马把错钩了出来,只是往上写的时候,“王之涣”三个字怎么也从脑子里扒拉不出来,这道题硬是没做出来。结果更愁人,那科没过,差一分。

去跟我妈抱怨,她鄙视我半天,说这可是当年教你背的第一首诗,你都会背多少年了。

我讷讷地回她:当年都是只管背诗,不管作者的。

她剜了我一眼。

好吧,是我错了,自己不会怪社会。

朋友们讨论该不该让小孩子背唐诗,因为专家说那是体力活,没意义。

我倒不觉得,哪怕是望天眼的小孩子,背一背也不错。

现在我能背的整首诗,都是小时候背下来的,后来大了看的背的,不是只有半截就是只有那么一两句。

小时候背了不懂,但留存在记忆里,有一天回味出来意思,自觉妙极。而那时候没背的,要不是后来在书里看到,都咀嚼不了。

往小孩子的糖果罐里存一点好诗,当有天他长大,如忘了也就算了,若还记得,一取出来,便是大音情怀,大江大海。

诗无用又有用。

篇2:望天眼与诗人王之涣

诗是劝君须惜少年时。

诗是一夕秋风白发生。

诗词是美的,你越老,老到词穷时,它就更美。

篇3:边塞诗人王之涣

王之涣简介

王之涣(688—742),是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字季凌,汉族,蓟门人,一说晋阳(今山西太原)人。性格豪放不羁,常击剑悲歌,其诗多被当时乐工制曲歌唱。名动一时,他常与高适、王昌龄等相唱和,以善于描写边塞风光著称。其代表作有《登鹳雀楼》、《凉州词》等。

王之涣早年由并州(山西太原)迁居至绛州(今山西新绛县),曾任冀州衡水主簿。衡水县令李涤将三女儿许配给他。因被人诬谤,乃拂衣去官,后复出担任文安县尉,在任内期间去世。

王之涣“慷慨有大略,倜傥有异才”,早年精于文章,并善于写诗,多引为歌词。他尤善五言诗,以描写边塞风光为胜,是浪漫主义诗人。靳能《王之涣墓志铭》称其诗“尝或歌从军,吟出塞,曒兮极关山明月之思,萧兮得易水寒风之声,传乎乐章,布在人口。”但他的作品现存仅有六首绝句,其中三首边塞诗。他的诗以《登鹳雀楼》、《凉州词》为代表作。章太炎推《凉州词》为“绝句之最”。

王之涣的边塞诗

1、《凉州词·其一》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2、《凉州词·其二》

单于北望拂云堆,杀马登坛祭几回。

汉家天子今神武,不肯和亲归去来。

3、《横吹曲辞·出塞》

黄砂直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光不度玉门关。

文学成就

成就综述

王之涣是盛唐的著名诗人,他写西北风光的诗篇颇具特色,大气磅礴,意境开阔,热情洋溢,韵调优美,朗朗上口,广为传颂。其诗用词十分朴实,然造境极为深远,令人裹身诗中,回味无穷。为盛唐边塞诗人之一。“黄河远上白云间”,仅七个字,祖国壮丽山河景色跃然纸上。可惜他的诗歌散失严重,传世之作仅六首,辑入《全唐诗》中。

虽然王之涣今仅存六首诗,但是他有两首诗极负盛名。一首是《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此诗意境雄浑壮阔,气势昂扬。其中“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更是千百年来,人人皆知的名言警句。这首《登鹳鹊楼》在中国就连三岁的孩子都能背诵。全诗四句二十个字,无一字生僻,无一句难懂,但给读者展现出一幅一泻千里、气势磅礴的画面,这不能不说是才子佳作。王之涣一首《登鹳雀楼》,也成就了千古名楼鹳雀楼。他的另一首《凉州词》: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此诗短短28个字,诗景恢弘广阔,壮观苍凉,诗风慷慨激昂,沉雄浑厚。此诗当时即被配乐传唱,流传甚广。

名作分析

由于王之涣的.诗章在世仅六首,其余华章竟告亡佚。所以其文学成就无法做全面分析,在这里以其最出名的《登鹳雀楼》和《凉州词》为代表对其作品风格做简要分析。

《登鹳雀楼》赏析

王之涣《登鹳雀楼》一诗气势连贯,厚重有力,虚实相生,意境雄浑。以概括之笔书写大自然的雄景奇姿,道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表达了积极向上的盛唐情怀,为唐诗中不朽之作。诗句看来只是平铺直叙地写出了这一登楼的过程,但其含意深远,耐人探索。“千里”“一层”,都是虚数,是诗人想象中纵横两方面的空间。“欲穷”“更上”词语中包含了多少希望,多少憧憬。这两句诗发表议论,既别翻新意,出人意表,又与前两句写景诗承接得十分自然、十分紧密,从而把诗篇推引入更高的境界,向读者展示了更大的视野。也正因为如此,这两句包含朴素哲理的议论,成为了千古传诵的名句,也使得这首诗成为一首千古绝唱。

该首诗歌9月,根据武汉大学教授王兆鹏对唐诗影响力的研究,中华书局出版的《唐诗排行榜》一书。其中,《登鹳雀楼》排名高居第四位。

《凉州词》赏析

篇4:诗人王之涣简介

王之涣(688年—742年),是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字季凌,汉族,绛州(今山西新绛县)人。豪放不羁,常击剑悲歌,其诗多被当时乐工制曲歌唱。名动一时,他常与高适、王昌龄等相唱和,以善于描写边塞风光著称。其代表作有《登鹳雀楼》、《凉州词》等。其诗“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家喻户晓

王之涣现存生平资料不多,只知早年由并州迁居至绛州(今山西新绛县),曾任冀州衡水主簿。衡水县令李涤将三女儿许配给他。因被人诬谤,乃拂衣去官,“遂化游青山,灭裂黄绶。夹河数千里,籍其高风;在家十五年,食其旧德。雅谈圭爵,酷嗜闲放。”。后复出担任文安县尉,在任内期间去世。

王之涣“慷慨有大略,倜傥有异才”,早年精于文章,并善于写诗,多引为歌词,常与王昌龄、高适等诗人互相唱和,名动一时。他尤善五言诗,以描写边塞风光为胜,是浪漫主义诗人。靳能《王之涣墓志铭》称其诗“尝或歌从军,吟出塞,曒兮极关山明月之思,萧兮得易水寒风之声,传乎乐章,布在人口。”但他的作品现存仅有六首绝句,其中三首边塞诗。他的诗以《登鹳雀楼》、《凉州词》为代表作。章太炎推《凉州词》为“绝句之最”:“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历史评价

沈括曰:“河中府鹳雀楼两层,前瞻中条,下瞰大河,唐人留诗者甚多,唯李益、王之涣、畅当三篇,能状其景。”

现与岑参,高适,王昌龄一同被世人称为我国唐代著名的“四大边塞诗人”。

后世纪念

从洛阳千唐志斋博物馆获悉,该馆先后征集到王之涣的堂弟王之咸及王之咸第五子王绾的.墓志,据该馆有关负责人称,截至目前,洛阳曾经出土过王德表及其夫人、王洛客、王之咸、王绾、王之涣等王氏家族的九方墓志,足以说明唐代著名诗人王之涣家族的墓地就在洛阳。

王之咸的墓志记载,他的祖父名叫王德表,曾做过瀛州文安县令;父亲名叫王景,曾做过登州和莱州刺史等官职;王之咸曾做过长安县尉等职,后因故被贬为淄川郡司士。唐天宝十年(公元751年)四月十二日,五十七岁的王之咸因病死于淄川官舍。天宝十二年十月十七日,他和夫人李氏被合葬于洛阳北邙山。

王绾墓志记载,王绾一生曾做过十个官职,最后被授予左赞善大夫之职。公元七九三年,王绾死于京城长安。王绾的二哥当时在江南任御史中丞,听到消息后,让儿子赶到长安,护送王绾灵柩回洛阳,并于第二年四月七日葬于北邙山祖茔。

篇5:王之涣是边塞诗人吗

每当人们吟起《登鹳雀楼》和《凉州词》这两首脍炙人口的诗,自然想起了王之涣。眼前浮现出一个似曾相识的身影,优雅地立于高台之上,襟怀豪放,尽情放歌。这两首诗名气大得惊人,前一首,是被称作唐代五言诗的压卷之作;后一首,被国学大师章太炎先生称之为绝句之最。其流传范围之广,时间之长,不言而喻,可谓“皤发垂髫,皆能吟诵”“传乎乐章,布在人中”。

王之涣(688—742),字季陵,唐并州晋阳(今山西太原)人,后迁居绛州(今运城市新绛县),是盛唐时期著名的诗人,尤以边塞诗引人入胜。“歌从军,吟出塞“,反映 “关山明月之思”是其独特的风格。

王之涣出身于太原王氏,属中下层官僚家庭。后魏绛州刺史王隆是其先祖,祖父王表为瀛州文安县令,父亲王昱曾任鸿胪主簿、浚仪县令。王之涣从小聪明过人,唐人靳能(河南府永宁县尉)为其所作《唐故文安郡文安县太原王府君墓志铭》中赞:“么不盈弱冠,则究文章之精,未及壮年,已穷经义之奧”。

永济市鹳雀楼的王之涣塑像

青年时代的王之涣喜与五陵少年①交游,饮酒骑射,击剑悲歌,好侠使性,颇有豪爽风度。中年时始发愤从文,刻苦写作,很快便以文学著称。但是,仕途却一直不顺,从未考中进士,只以四门学生②的身份充任县吏。后来以门子身份调补冀州衡水主簿。门子就是在官衙中侍侯官员的差役,而主簿是掌管文书的佐吏,其实就是一个级别为从七品下的小官员。王之涣任衡水主簿时,父母均已去世。因为王之涣“孝闻于家,义闻于友,慷慨有大略,倜傥有异才”,因此得到了衡水县令李涤的特别赏识,将年仅18岁且“性含谦顺、德蕴贤和”的.三女儿许配给已经35岁的王之涣。但是,终因生性爽直,不愿曲意逢迎,不断遭人嫉陷,难以立足官场,39岁的王之涣愤然辞官而去。

“遂化游青山,灭裂黄绶。夹河数千里,籍其高风;在家十五年,食其旧德。雅谈珪爵,酷嗜闲放”。就这样,王之涣或居家闲散,或远游塞外,过了十五年自由的生活。期间,亲朋好友不断劝他入仕,唐天宝元年(742) ,王之涣补文安郡文安县尉。县尉在县令之下,其职能主要是司法捕盗、审理案件、判决文书、征收赋税等,就是一个负责执行办事的小官员。可是,任职不久,王之涣身患重病,于同年2月14日去世,享年55岁。

西安大雁塔南广场的王之涣塑像

王之涣很多雄浑壮丽、苍凉悲壮的不朽诗篇大多作于十五年的游历生活期间,他信马驰骋,漫游数千里,慷慨抒怀,吟咏不绝,为边塞诗创作,打下了深厚的生活基础。他的诗,大多脍炙人口,流传极广,在他生前就已成为事实。关于“旗亭画壁”③的典故,就是一个绝好的佐证。

可惜的是,作为唐代著名的诗人,存世作品在《全唐诗》中仅收录6首,但每首都是中国古典文学宝库的精华。就王之涣的文学地位而言,仅《登鹳雀楼》《凉州词》两首,便足以让诗人流芳百世。

编者注:

①五陵少年:古时指纨绔子弟

②四门学:古时国立学校名

③旗亭画壁,是一则故事,记载于唐代文人薛用弱的《集异记》中。唐开元二十五年(737),同为著名边塞诗人的王之涣、王昌龄、高适都在东都洛阳游学,他们互相倾慕对方,无奈他们命运都不太顺畅,仕途艰难,而生活的经历又有颇多相似之处。有一天,冷风飕飕,微雪飘飘。三位诗人一起到酒楼去赊酒小饮,忽然有梨园掌管乐曲的官员率十余子弟登楼宴饮,三位诗人回避,躲在黑暗的角落里,围着小火炉,且看她们表演节目。一会儿又有四位漂亮而妖媚的梨园女子,珠裹玉饰,摇曳生姿,登上楼来。随即乐曲奏起,演奏的都是当时有名的曲子。王昌龄等私下约定:“我们三个在诗坛上都算是有名的人物了,可是一直未能分个高低。今天算是有个机会儿,可以悄悄地听这些歌女们唱歌,谁的诗入歌词多,谁就最优秀。”

一位歌女首先唱道:“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就用手指在墙壁上画一道:“我的一首绝句。”随后一歌女唱道:“开箧泪沾臆,见君前日书。夜台何寂寞,犹是子云居。”高适伸手画壁:“我的一首绝句。”又一歌女出场:“奉帚平明金殿开,强将团扇共徘徊。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王昌龄又伸手画壁,说道:“两首绝句。”

王之涣自以为出名很久,可是歌女们竟然没有唱他的诗作,面子上似乎有点下不来。就对王、高二位说:“这几个唱曲的,都是不出名的丫头片子,所唱不过是‘巴人下里’之类不入流的歌曲,那‘阳春白雪’之类的高雅之曲,哪是她们唱得了的呢!”于是用手指着几位歌女中最漂亮、最出色的一个说:“到这个小妮子唱的时候,如果不是我的诗,我这辈子就不和你们争高下了;果然是唱我的诗的话,甭客气,二位就拜倒于座前,尊我为师好了。”三位诗人说笑着等待着。一会儿,轮到那个梳着双髻的最漂亮的姑娘唱了,她唱道:“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得意至极,揶揄王昌龄和高适说:“怎么样,土包子,我说的没错吧!”三位诗人开怀大笑。

篇6:边塞诗人王之涣的诗

《登鹳雀楼》

年代: 唐 作者: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注解】:

1、鹳雀楼:在今山西省蒲县西南,传说鹳雀经常栖息于此。

【韵译】:

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

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

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

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

《凉州词》

年代: 唐 作者: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单于北望拂云堆,杀马登坛祭几回。

汉家天子今神武,不肯和亲归去来。

【注释】:

凉州词:又名《凉州歌》。《乐苑》称,开元年间,西凉都督郭知运进献宫调《凉州》。凉州:唐属陇右道,州治在今甘肃省武威县。诗题又作《出塞》。首句一作“黄沙直上白云间”,末句一作“春光不度玉门关。”羌笛:我国古代西方羌人所吹的笛子。杨柳:指羌笛吹奏的《折杨柳》曲。北朝乐府《鼓角横吹曲·折杨柳枝》:“上马不捉鞭,反拗杨柳枝。下马吹横笛,愁杀行客儿。”其音凄苦。

【简析】:

明代杨慎在《升庵诗话》中说:“此诗言恩泽不及于边塞,所谓君门远于万里也。”这话是不错的。开元中、所期,唐玄宗荒淫纵乐,不务边防,不关心远戍征人的疾苦。诗人在进入凉州,听到哀怨的笛声后,写下了这首诗,表达对远戍士卒的同情。

《横吹曲辞·出塞》

年代: 唐 作者: 王之涣

黄砂直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光不度玉门关。

《宴词》

年代: 唐 作者: 王之涣

长堤春水绿悠悠,畎入漳河一道流。

莫听声声催去棹,桃溪浅处不胜舟。

作品赏析

长堤逶迤,水色碧明,东风鼓帆,桃花逐波。这首写于宴席上的七绝所展示的,不正是一幅色调清丽明快的水彩画吗?然而,它的主题却是“离愁”。

春天万象复苏,生机盎然,可是诗人看到的却是碧澄的河水“悠悠”地流去了。诗人从首句起就试着撩拨读者联想的心弦,一个“绿”字点明“春水”特色,也暗示了诗人一片惜别深情。次句“畎入漳河一道流”,诗人扩大视野,寓情于景,以景抒情,仍以春景唤起人们联想。你看,那夹着田亩的涓涓渠水宛如一条细长的飘带,缓缓汇入漳河,一起向远方流去,一望无际的`碧野显得多

么柔和协调。然而眼前美景却激起诗人的无限忧思,春水犹能跟漳河“一道流”,而诗人却不能与友人同往,该是何等遗憾!想到好景不长,盛筵难再,一缕缕愁思油然而起。由于移情的作用,读者不由自主地和诗人的心绪贴近了。三、四句,诗人一下子从视觉转到听觉和想象上。尽管添愁助恨的棹声紧紧催促,还是不要去理睬它吧!要不然越来越多的离愁别恨一齐载到船上,船儿就会渐渐过“重”,就怕这桃花溪太浅,载不动这满船的离愁啊!诗人以“莫听”这样劝慰的口吻,将许多难以言传的情感蕴含于内,情致委婉动人。诗中以“溪浅”反衬离愁之深,以桃花随溪水漂流的景色寄寓诗人的伤感。至此,通篇没有一个“愁”字,读者却已通过诗中描绘的画面,充分领略诗人的满腹愁绪了。

这首匠心独运的小诗含蓄蕴藉。诗人从“看到的”、“听到的”,最终写到“想到的”,不直接由字面诉说离愁,读之却自然知其言愁,意境深邃,启迪人思,耐人玩味。

《九日送别》

年代: 唐 作者: 王之涣

蓟庭萧瑟故人稀,何处登高且送归。

今日暂同芳菊酒,明朝应作断蓬飞。

《送别》

年代: 唐 作者: 王之涣

篇7:唐代诗人王之涣边塞诗

《唐才子传》说王之涣

为蓟门人,或因他年时少有侠气、从五陵年少游、击剑悲歌的性格而臆猜,靳能墓志铭记载,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唐代诗人王之涣边塞诗,希望大家喜欢。

王之涣的边塞诗有

1、《凉州词·其一》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2、《凉州词·其二》

单于北望拂云堆,杀马登坛祭几回。

汉家天子今神武,不肯和亲归去来。

3、《横吹曲辞·出塞》

黄砂直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光不度玉门关。

王之涣介绍

王之涣(688年—742年),是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字季凌,汉族,绛州(今山西新绛县)人。豪放不羁,常击剑悲歌,其诗多被当时乐工制曲歌唱。名动一时,他常与高适、王昌龄等相唱和,以善于描写边塞风光著称。其代表作有《登鹳雀楼

》、《凉州词》等。其诗“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家喻户晓

1历史评价

1、沈括曰:“河中府鹳雀楼两层,前瞻中条,下瞰大河,唐人留诗者甚多,唯李益、王之涣、畅当三篇,能状其景。”

2、现与岑参,高适,王昌龄一同被世人称为我国唐代著名的“四大边塞诗/ 5 人”。

2后世纪念

1、从洛阳千唐志斋博物馆获悉,该馆先后征集到王之涣的堂弟王之咸及王之咸第五子王绾的墓志,据该馆有关负责人称,截至目前,洛阳曾经出土过王德表及其夫人、王洛客、王之咸、王绾、王之涣等王氏家族的九方墓志,足以说明唐代著名诗人王之涣家族的墓地就在洛阳。

2、王之咸的墓志记载,他的祖父名叫王德表,曾做过瀛州文安县令;父亲名叫王景,曾做过登州和莱州刺史等官职;王之咸曾做过长安县尉等职,后因故被贬为淄川郡司士。唐天宝十年(公元751年)四月十二日,五十七岁的王之咸因病死于淄川官舍。天宝十二年十月十七日,他和夫人李氏被合葬于洛阳北邙山。

3、王绾墓志记载,王绾一生曾做过十个官职,最后被授予左赞善大夫之职。公元七九三年,王绾死于京城长安。王绾的二哥当时在江南任御史中丞,听到消息后,让儿子赶到长安,护送王绾灵柩回洛阳,并于第二年四月七日葬于北邙山祖茔。

篇8:诗人王之涣及其代表作介绍

王之涣(688--742),字季凌,原籍晋阳,后迁居绛郡(今山西新绛),两《唐书》无传。据唐靳能作《唐故文安郡文安县太原王府君墓志铭》可知,他为人慷慨有大略,倜傥有异才,但仕途不得意。曾任冀州衡水主簿,遭诬陷,“公因拂衣去官”,“在家十五年”。“复补文安郡文安县尉,在职以清白著,理人以公平称”。天宝元年(742)二月卒于任所,葬于洛阳。

他是当时著名诗人。据唐人薛用弱《集异记》卷二(见《说郛一百卷》卷二十五)载:“开元中,诗人王昌龄、高适、王之涣齐名。时风尘未偶,而游处略同。一是,天寒微雪,三诗人共诣旗亭贳酒小饮。忽有梨园伶官十数人登楼会宴。三诗人因避席,隈映拥炉火以观焉。俄有妙妓四辈,寻续而至,奢华艳曳,都冶颇极。旋则奏乐,皆当时之名部也。昌龄等私相约曰:我辈各擅诗名,每不自定其甲乙。今者可以密观诸伶所讴,若诗入歌词之多者,则为优矣。俄而一伶拊节而唱,乃曰‘寒雨连江夜入吴……’。昌龄则引手画壁曰一绝句。寻又一伶讴曰:‘开箧泪沾衣,见君前日书。夜台何寂寞,犹是子云居’。适则引手画壁曰一绝句。寻又一伶讴曰:‘奉帚平明金殿开……’。昌龄则又引手画壁曰二绝句。之涣自以得名已久,因谓诸人曰:‘此辈皆潦倒乐官,所唱皆巴人下俚之词耳,岂阳春白雪之曲,俗物敢近哉?’因指诸妓之中最佳者曰:‘待此子所唱,如非我诗,吾即终身不敢与子争论矣。脱是吾诗,子等当须列拜床下,奉吾为师。’因欢笑而俟之。须臾次至双鬟发声,则曰‘黄沙直上白云间……’。之涣即揶揄二子曰:‘田舍奴,我岂妄哉?’因大谐笑。诸伶不喻其故,皆起身曰:‘不知诸郎君何此欢噱?’昌龄等因话其事。诸伶竞拜曰:‘俗眼不识神仙,乞降清重,俯就筵席。’三子从之,饮醉竟日。”

靳能《王之涣墓志铭》称其诗“尝或歌从军,吟出塞,曒兮极关山明月之思,萧兮得易水寒风之声,传乎乐章,布在人口。”但他的作品现存仅有六首绝句,其中三首边塞诗。

凉州词①

黄河远②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③何须怨杨柳④,春风不度玉门关⑤。

①原题二首,此其一。凉州词,即凉州歌的歌词。郭茂倩《乐府诗集》卷七十九《近代曲词》载有《凉州歌》,并引《乐苑》云:“《凉州》,宫调曲,开元中西凉府都督郭知运进”。凉州,唐陇右道凉州治所在姑臧县(今甘肃省武威县)。

②“远”一作“直”。

③羌笛:古羌族主要分布在甘、青、川一带。羌笛是羌族乐器,属横吹式管乐。

④杨柳:《折杨柳》曲。古诗文中常以杨柳喻送别情事。《诗-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北朝乐府《鼓角横吹曲》有《折杨柳枝》,歌词曰:“上马不捉鞭,反拗杨柳枝。下马吹横笛,愁杀行客儿。”

⑤玉门关:汉武帝置,因西域输入玉石取道于此而得名。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北小方盘城。六朝时关址东移至今安西双塔堡附近。

首句设想奇特,是溯流而望。这与李白《将进酒》“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视觉方向相反,强调的重点也不同。李诗强调气势,王诗强调源流之高远。在如此山长水远天高地阔的浩翰背景中,一片孤城形只影单,兀然独立于万仞群山之中,而那条黄河则如丝如带,把蓝天白云、孤城、群山系结在一起。这是一幅泼墨写意的边塞图画。诗人把一座城说成一片城,以一片对万仞,突出孤独之感:孤城如一叶扁舟在翰海中漂泊,如一朵白云在天地间淹滞,正如戍守者那孤独无奈的情怀。由此便推出了一个“怨”的主题:这偏远荒凉的边塞啊,春风都不肯光顾,而人却要背井离乡地在这里苦熬岁月。如此深长无奈之怨却以“何须怨”这样宽慰的语气说出,曲折达意,举重若轻。仔细想来,《折杨柳》之曲也的确无助于消解幽怨。那么怨谁呢?诗人没说,倒是同题的另一首诗微露怨词:“汉家天子今神武,不肯和亲归去来。”但天子也不是好怨的,因此只好轻轻地怨怨“春风”算了。《唐诗正声》吴逸一评:“满目征人苦情,妙在含蓄不露”。《唐贤三昧集笺注》:“此状凉州之险恶也。笛中有《折柳曲》,然春光已不到,尚何须作杨柳之怨乎?明说边境苦寒,阳和不至,措词宛委,深耐人思。”

登鹳雀楼①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①鹳雀楼:北宋沈括《梦溪笔谈》卷十五载:“河中府鹳雀楼,三层,前瞻中条,下瞰大河。唐人留诗者甚多,唯李益、王之奂、畅诸三篇能状其景。李益诗曰:‘鹳雀楼西百尺墙,汀洲云树共茫茫。汉家箫鼓随流水,魏国山河半夕阳。事去千年犹恨速,愁来一日即知长。风烟并在思归处,远目非春亦自伤。’王之奂诗曰:‘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畅诸诗曰:‘迥临飞鸟上,高出尘世间。天势围平野,河流入断山。’”《清一统志》:“山西蒲州(今山西省永济县,唐属河东府)府:鹳雀楼在府城西南城上。旧志:旧楼在郡城西南,黄河中高阜处,时有鹳雀栖其上,遂名。”

鹳雀楼不知是何时何人所建?也不知毁于何时?但王之涣这首20字的诗,却使它的声名永存。不过,关于诗中“白日”所依之山是那座山?历来说法却并不一致。有人说既然此楼“前瞻中条”,而且当地最大的山脉就是中条山,那么白日所依之山自然就是楼东面的中条山了;因而“白日”也就只能解释为“白天之日”、“初升之日”了;“依山尽”也就只能解释为被山挡住了。这样解诗恐怕有失通脱,因而也有损诗人之意。其实鹳雀楼的.西面也有山,太阳依山而落是极其自然的象。

上一篇:劳务承包补充协议下一篇:吃桃子小学作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