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开(中央电大)专科《中级财务会计(一)》十年期末考试题库

2024-05-13

国开(中央电大)专科《中级财务会计(一)》十年期末考试题库(精选4篇)

篇1:国开(中央电大)专科《中级财务会计(一)》十年期末考试题库

class=“c2“>

class=“c3“>制止餐饮浪费行为

class=“c3“>总结汇报

class=“c4“>

class=“c1“>三年来,我县以食品安全监管、宣传教育引导为切入点,开展以“倡导绿色生活反对铺张浪费”为主题的文明餐桌行动,大力营造浪费可耻、节俭为荣的氛围,推动全社会杜绝“舌尖上的浪费”。

class=“c4“>

class=“c3“>一、加强宣传引导,营造浓厚氛围。

class=“c1“>一是安排部署。制定下发《关于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指示坚持厉行餐饮浪费的通知》、《关于餐饮服务环节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方案》、《关于在加强精神文明教育中带头制止餐饮浪费行为的通知》、《关于制止餐饮浪费培养节约习惯的实施方案》,明确部门职责、工作要求和具体任务;

class=“c4“>

class=“c1“>二是强化宣传。充分利用X新闻网、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向全县人民发出“抵制餐饮浪费、倡导理性消费”倡议书;印制公益宣传材料,在全县大中小型酒店、餐馆等餐饮经营场所张贴宣传和发放;通过微信群、入户走访等形式,组织志愿者,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作用,广泛开展“拒绝餐饮浪费我践行我承诺”等网络文明传播活动。组织广大党员干部职工发挥示范作用,签订《带头制止餐饮浪费

class=“c1“> 

class=“c1“>切实养成节约习惯》承诺书上,带头践行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餐饮浪费。

class=“c4“>

class=“c3“>二

class=“c3“>是开展实践教育,树立勤俭新风。

class=“c1“>广泛推进以“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餐饮浪费”为主题的文明餐桌行动与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相关工作有机融合,将“反对浪费、崇尚节约”文明行动纳入文明创建考评。

篇2:国开(中央电大)专科《中级财务会计(一)》十年期末考试题库

适用专业及层次:会计学(财务会计方向)专科和会计学(会计统计核算方向)、专科;

资料整理于2020年10月23日,收集了2009年7月至2020年1月中央电大期末考试的全部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题库 按计划分配率分配制造费用的方法适用于(B)。[2010年1月试题]B.季节性生产企业 按医务及生活福利部门人员工资的一定比例计提的职工福利费应借记的账户是(C)。[2009年7月试题]C.管理费用 按医务及生活福利部门人员工资的一定比例计提的职工福利费应借记的账户是(C)。[2017年6月试题]C.管理费用 编制产品生产成本表应该做到(A)。[2012年7月试题]A.可比、不可比产品耍分别填列 编制产品生产成本表应该做到(A)。[2013年7月试题]A.可比、不可比产品要分别填列 不可修复废品应负担的原材料费用为1 000元,加工费用500元;

收回残料价值200元,应由过失人赔款300元,则废品净损失应为(A)。[2009年7月试题]A.1000元 不可修复废品应负担的原材料费用为1 000元,加工费用500元;

收回残料价值200元,应由过失人赔款300元,则废品净损失应为(A)。[2010年1月试题]A.1000元 不可修复废品应负担的原材料费用为1 000元,加工费用500元;

收回残料价值200元,应由过失人赔款300元,则废品净损失应为(A)。[2012年1月试题]A.1000元 不可修复废品应负担的原材料费用为1 000元,加工费用500元;

收回残料价值200元,应由过失人赔款300元、则废品净损夫应为(A)。[2017年6月试题]A.1000元 不可修复废品应负担的原材料费用为1000元,加工费用500元;

收回残料价值200元,应由过失人赔款300元,则废品净损失应为(A)。[2019年7月试题]A.1000元 采用辅助生产费用分配的交互分配法,对外分配的费用总额是(D)。[2010年1月试题]D.交互分配前的费用再加上交互分配转入的费用,减去交互分配转出的费用 采用辅助生产费用分配的交互分配法,对外分配的费用总额是(D)。[2012年1月试题]D.交互分配前的费用加上交互分配转入的费用,减去交互分配转出的费用 采用辅助生产费用分配的交互分配法,对外分配的费用总额是(D)。[2013年7月试题]D.交互分配前的费用加上交互分配转入的费用,减去交互分配转出的费用 采用辅助生产费用分配的交互分配法,对外分配的费用总额是(D)。[2016年1月试题]D.交互分配前的费用加上交互分配转入的费用,减去交互分配转出的费用 采用辅助生产费用分配的交互分配法,对外分配的费用总额是(D)。[2019年7月试题]D.交互分配前的费用再加上交互分配转入的费用,减去交互分配转出的费用 采用计划成本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时,辅助生产车间实际发生的费用应该是(B)。[2011年7月试题]B.该车间待分配费用加上分配转入的费用 采用简化的分批法,累计间接计入费用分配率(C)。[2019年1月试题]C.既是各批产品之间又是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之间分配间接计入费用的依据 采用简化分批法,各批产品、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间接计入费用,都是利用(A)。[2019年7月试题]A.累计间接计入费用分配率 采用交互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时,第一次交互分配是在(A)之间进行的。[2012年7月试题]A.各受益的辅助生产车间 采用连环替代法,可以揭示(C)。[2009年7月试题]C.产生差异的因素和各因素的影响程度 采用连环替代法,可以揭示(C)。[2013年1月试题]C.产生差异的因素和各因素的影响程度 采用连环替代法,可以揭示(C)。[2016年1月试题]C.产生差异的因素和各因素的影响程度 采用连环替代法,可以揭示(C)。[2017年6月试题]C.产生差异的因素和各因素的影响程度 产品成本计算的定额法,在适应范围上(B)。[2014年7月试题]B.与生产类型无关 产品成本计算的定额法,在适应范围上(B)。[2015年1月试题]B.与生产类型无关 产品成本计算的定额法,在适应范围上(B)。[2019年1月试题]B.与生产类型无关 产品生产领用低值易耗品,应记入(A)账户。[2011年7月试题]A.“制造费用” 成本还原分配率的计算公式是(B)。[2011年7月试题]B.本月产品成本所耗上一步骤半成品费用/本月所产该种半成品成本合计 成本会计的对象是(D)。[2009年7月试题]D.各行业企业生产经营业务的成本和有关的期间费用 成本会计的对象是(D)。[2010年7月试题]D.各行业企业生产经营业务的成本和有关的期间费用 成本会计的对象是(D)。[2011年7月试题]D.各行业企业生产经营业务的成本和有关的期间费用 成本会计的对象是(D)。[2012年7月试题]D.各行业企业生产经营业务的成本和有关的期间费用 成本会计的对象是(D)。[2014年7月试题]D.各行业企业生产经营业务的成本和有关的期间费用 成本会计的对象是(D)。[2016年1月试题]D.各行业企业生产经营业务的成本和有关的期间费用 成本会计的对象是(D)。[2017年6月试题]D.各行业企业生产经营业务的成本和有关的期间费用 成本会计的对象是(D)。[2018年7月试题]D.各行业企业生产经营业务的成本和有关的期间费用 成本会计的任务主要决定于(A)。[2016年7月试题]A.企业经营管理的要求 成本会计最基础的职能是(B)。[2013年1月试题]B.成本核算 成本会计最基础的职能是(B)。[2014年1月试题]B.成本核算 成本会计最基础的职能是(B)。[2019年7月试题]B.成本核算 除了按计划分配率分配制造费用以外,“制造费用”账户月末(A)。[2011年7月试题]A.没有余额 除了按计划分配率分配制造费用以外,“制造费用”账户月末(A)。[2018年1月试题]A.没有余额 除了按计划分配率分配制造费用以外,“制造费用”账户月末(A)。[2019年1月试题]A.没有余额 大中型企业的成本会计工作一般采取(C)。[2012年1月试题]C.分散工作方式 大中型企业的成本会计工作一般采取(C)。[2014年7月试题]C.分散工作方式 大中型企业的成本会计工作一般采取(C)。[2015年1月试题]C.分散工作方式 大中型企业的成本会计工作一般采取(C)。[2017年6月试题]C.分散工作方式 大中型企业的成本会计工作一般采取(C)。[2019年7月试题]C.分散工作方式 单设废品损失成本项目时,企业发生的废品损失最终应记入(A)。[2012年7月试题]A.“基本生产成本”账户借方 单设废品损失成本项目时,企业发生的废品损失最终应记入(A)。[2015年1月试题]A.“基本生产成本”账户借方 单设废品损失成本项目时,企业发生的废品损失最终应记入(A)。[2017年1月试题]A.“基本生产成本”账户借方 对可比产品成本降低率不产生影响的因素是(B)。[2012年1月试题]B.产品产量 对可比产品成本降低率不产生影响的因素是(B)。[2014年7月试题]B.产品产量 废品损失”账户核算的内容之一是(B)。[2013年1月试题]B.生产过程中发现的不可修复废品的生产成本 废品损失”账户核算的内容之一是(B)。[2018年1月试题]B.生产过程中发现的不可修复废品的生产成本 废品损失”账户核算的内容之一是(B)。[2019年1月试题]B.生产过程中发现的不可修复废品的生产成本 分工序计算在产品完工率的计算公式的分子是(D)。[2012年1月试题]D.以前各工序累计工时定额加本工序工时定额的50% 分工序计算在产品完工率的计算公式的分子是(D)。[2013年1月试题]D.以前各工序累计工时定额加本工序工时定额的50% 分工序计算在产品完工率的计算公式的分子是(D)。[2013年7月试题]D.以前各工序累计工时定额加本工序工时定额的50% 分工序计算在产品完工率的计算公式的分子是(D)。[2016年1月试题]D.以前各工序累计工时定额加本工序工时定额的50% 分工序计算在产品完工率的计算公式的分子是(D)。[2016年7月试题]D.以前各工序累计工时定额加本工序工时定额的50% 辅助生产车间发生的制造费用(C)。[2016年7月试题]C.根据具体情况,可记入“制造费用”总账账户,也可直接记入“辅助生产成本”账户 辅助生产车间发生的制造费用(C)。[2018年7月试题]C.根据具体情况,可记入“制造费用”总账账户,也可直接记入“辅助生产成本”账户 辅助生产车间发生的制造费用(C)。[2020年1月试题]C.根据具体情况,可记入“制造费用”总账账户,也可直接记入“辅助生产成本”账户 辅助生产费用直接分配法的特点是将辅助生产费用(D)。[2009年7月试题]D.直接分配给辅助生产以外的各受益单位 辅助生产费用直接分配法的特点是将辅助生产费用(D)。[2010年7月试题]D.直接分配给辅助生产以外的各受益单位 辅助生产费用直接分配法的特点是将辅助生产费用(D)。[2011年1月试题]D.直接分配给辅助生产以外的各受益单位 辅助生产费用直接分配法的特点是将辅助生产费用(D)。[2012年7月试题]D.直接分配给辅助生产以外的各受益单位 辅助生产费用直接分配法的特点是将辅助生产费用(D)。[2013年1月试题]D.直接分配给辅助生产以外的各受益单位 辅助生产费用直接分配法的特点是将辅助生产费用(D)。[2014年1月试题]D.直接分配给辅助生产以外的备受益单位 辅助生产费用直接分配法的特点是将辅助生产费用(D)。[2015年7月试题]D.直接分配给辅助生产以外的各受益单位 辅助生产费用直接分配法的特点是将辅助生产费用(D)。[2018年1月试题]D.直接分配给辅助生产以外的各受益单位 辅助生产费用直接分配法的特点是将辅助生产费用(D)。[2019年1月试题]D.直接分配给辅助生产以外的各受益单位 辅助生产交互分配后的实标费用,应再在(C)进行分配。[2017年6月试题]C.辅助生产以外的受益单位之间 工业企业成本核算的内容是(C)。[2013年1月试题]C.产品生产成本和期间费用 工业企业成本核算的内容是(C)。[2015年7月试题]C.产品生产成本和期间费用 工业企业的期间费用包括(D)。[2018年1月试题]D.财务费用、管理费用和销售费用 工业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发生的、用货币表现的生产耗费,称为企业(A)。[2010年7月试题]A.生产费用 工业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发生的、用货币表现的生产耗费,称为企业(A)。[2013年1月试题]A.生产费用 工业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发生的、用货币表现的生产耗费,称为企业(A)。[2014年1月试题]A.生产费用 工业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发生的、用货币表现的生产耗费,称为企业(A)。[2015年7月试题]A.生产费用 工资及福利费成本项目是指(B)。[2010年1月试题]B.直接参加产品生产的工人工资及福利费 工资及福利费成本项目是指(B)。[2010年7月试题]B.直接参加产品生产的工人工资及福利费 划分产品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的主要标志是(A)。[2014年1月试题]A.产品成本计算对象 基本生产车间耗用的机物料,应借记的账户是(C)。[2011年1月试题]C.“制造费用” 基本生产车间耗用的机物料,应借记的账户是(C)。[2017年6月试题]C.“制造费用” 基本生产车间机器设备的折旧费应记入(C)账户的借方。[2013年7月试题]C.“制造费用” 计算可比产品成本降低率的分母是可比产品按(A)计算的本年累计总成本。[2017年1月试题]A.上年实际平均单位成本 计算可比产品成本降低率的分母是可比产品按(A)计算的本年累计总成本。[2020年1月试题]A.上年实际平均单位成本 技术经济指标变动对产品成本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C)指标的影响。[2018年1月试题]C.产品单位成本 技术经济指标变动对产品成本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C)指标的影响。[2018年7月试题]C.产品单位成本 简化分批法是(B)。[2010年1月试题]B.不分批计算在产品成本的分批法 简化分批法是(B)。[2016年1月试题]B.不分批计算在产品成本的分批法 简化分批法是(B)。[2016年7月试题]B.不分批计算在产品成本的分批法 简化分批法是(B)。[2018年7月试题]B.不分批计算在产品成本的分批法 简化分批法是(B)。[2020年1月试题]B.不分批计算在产品成本的分批法 结转由产品成本负担的废品净损失时,应编制的会计分录是(D)。[2010年7月试题]D.借:基本生产成本 贷:废品损失 结转由产品成本负担的废品净损失时,应编制的会计分录是(D)。[2011年7月试题]D.借:基本生产成本 贷:废品损失 结转由产品成本负担的废品净损失时,应编制的会计分录是(D)。[2014年7月试题]D.借:基本生产成本 贷:废品损失 可比产品成本降低额与降低率之间的关系是(C)。[2015年7月试题]C.同方向变动 可比产品成本降低额与降低率之间的关系是(C)。[2018年1月试题]C.同方向变动 某车间按计划分配率分配制造费用,其分配率为5元/小时,10月份实际发生制造费用40000元,定额工时9 000小时,10月初”制造费用“账户借方余额3000元,则10月份分配转入“基本生产成本”账户的金额是(C)。[2017年6月试题]C.45000 某车间按计划分配率分配制造费用,其分配率为5元/小时。10月份实际发生制造费用40000元,定额工时9000小时,10月初“制造费用”账户借方余额3000元。则10月份分配转入“基本生产成本”账户的金额是(C)。[2019年7月试题]C.45000 某工业企业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某类固定资产的月折旧率为1%,该类固定资产的月初原值为3000万元,当月增加固定资产的原值为300万元,当月减少固定资产原值为100万元,则当月该类固定资产应计提的折旧费为(B)万元。[2014年7月试题]B.30 某工业企业采用使用年限法计提折旧。某类固定资产的月折旧率为1%,该类固定资产的月初原值为3000万元,当月增加固定资产的原值为300万元,当月减少固定资产原值为100万元,则当月该类固定资产应计提的折旧费为(B)万元。[2011年7月试题]B.30 某企业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某项固定资产原价为80000元,预计净残值率为5%,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该固定资产2002年10月购人并开始使用,2013年8月份报废,报废时已提折旧为(D)。[2019年7月试题]D.76000元 某企业固定资产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某类固定资产残值率为5%,预计使用15年,则年折旧率为(B)。[2018年7月试题]B.6.33% 某企业固定资产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握折旧,某类固定资产残值率为5%,预计使用15年,则年折旧率为(B)[2015年1月试题]B.6.33% 某企业固定资产采用使用年限法计提折旧,某类固定资产残值率为5%,预计使用15年,则年折旧率为(B)。[2010年7月试题]B.6.33% 某企业固定资产采用使用年限法计提折旧,某类固定资产残值率为5%,预计使用15年,则年折旧率为(B)。[2011年1月试题]B.6.33% 某企业固定资产采用使用年限法计提折旧,某类固定资产残值率为5%,预计使用15年,则年折旧率为(B)。[2012年1月试题]B.6.33% 某企业生产甲产品经过两道工序,各工序的工时定额分别为10小时和20小时,则第二道工序的完工率为(B)。[2011年1月试题]B.66.67% 某种产品的各项定额准确、稳定,其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动不大,为了简化成本计算工作,其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应采用(C)。[2010年1月试题]C.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 某种产品的各项定额准确、稳定,其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动不大,为了简化成本计算工作,其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应采用(C)。[2010年7月试题]C.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 某种产品的各项定额准确、稳定,其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动不大,为了简化成本计算工作,其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应采用(C)。[2011年1月试题]C.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 某种产品的各项定额准确、稳定,其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动不大,为了简化成本计算工作,其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应采用(C)。[2012年7月试题]C.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 某种产品的各项定额准确、稳定,其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动不大,为了简化成本计算工作,其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应采用(C)。[2014年1月试题]C.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 某种产品经两道工序加工完成。工序的工时定额分别为 24小时、16 小时。各道工序的在产品在本道工序的加工程度按工时定额的 50% 计算。据此计算的第二道工序在产品累计工时定额为(C)。[2017年1月试题]C.32 小时 某种产品经两道工序加工完成。工序的工时定额分别为 24小时、16小时。各道工序的在产品在本道工序的加工程度按工时定额的50% 计算。据此计算的第二道工序在产品累计工时定额为(C)。[2020年1月试题]C.32小时 期间费用应(C)。[2009年7月试题]C.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期间费用应(C)。[2010年1月试题]C.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期间费用应(C)。[2010年7月试题]C.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期间费用应(C)。[2011年1月试题]C.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企业计算应纳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和土地使用税时,应借记(B)账户。[2013年7月试题]B.“管理费用” 企业为筹集资金发生的手续费等,应借记(B)账户。[2012年7月试题]B.“财务费用” 企业支付下列税金如(C)时,应借记“管理费用”账户,贷记“银行存款”或“现金”账户。[2013年1月试题]C.印花税 企业支付下列税金如(C)时,应借记“管理费用”账户,贷记“银行存款”或“现金”账户。[2015年1月试题]C.印花税 企业支付下列税金如(C)时,应借记“管理费用”账户,贷记“银行存款”或“现金”账户。[2016年1月试题]C.印花税 企业支付下列税金如(C)时,应借记“管理费用”账户,贷记“银行存款”或“现金”账户。[2016年7月试题]C.印花税 企业支付下列税金如(C)时,应借记“管理费用”账户,贷记“银行存款”或“现金”账户。[2017年1月试题]C.印花税 企业支付下列税金如(C)时,应借记“管理费用”账户,贷记“银行存款”或“现金”账户。[2019年1月试题]C.印花税 如果产品成本中的原料费用所占比重很大,原料随着生产进度逐渐投入生产,为了简化成本计算工作。在分配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费用时,应该采用的方法是(A)。[2009年7月试题]A.在产品按所耗原料费用计价,原料费用按约当产量比例分配 如果产品成本中的原料费用所占比重很大,原料随着生产进度逐渐投入生产,为了简化成本计算工作。在分配完工产品与月未在产品费用时,应该采用的方法是(A)。[2012年1月试题]A.在产品按所耗原料费用计价,原料费用按约当产量比例分配 如果产品成本中的原料费用所占比重很大,原料随着生产进度逐渐投入生产,为了简化成本计算工作。在分配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费用时,应该采用的方法是(A)。[2013年7月试题]A.在产品按所耗原料费用计价,原料费用按约当产量比例分配 生产车间耗用的机物料,应借记的账户是(C)。[2019年7月试题]C.“制造费用” 生产车间领用的直接用于产品生产、有助于产品形成的辅助材料,应借记的账户为(C)。[2019年1月试题]C.基本生产成本 使用同种原料,经过相同加工过程生产出来的品种相同,但质量不同的产品是(C)。[2015年1月试题]C.等级产品 为了保证按每个成本计算对象正确地归集应负担的费用,必须将应由本期产品负担的生产费用正确地在(A)。[2010年1月试题]A.各种产品之间进行分配 为了保证按每个成本计算对象正确地归集应负担的费用,必须将应由本期产品负担的生产费用正确地在(A)。[2010年7月试题]A.各种产品之间进行分配 为了保证按每个成本计算对象正确地归集应负担的费用,必须将应由本期产品负担的生产费用正确地在(A)。[2011年1月试题]A.各种产品之间进行分配 为了保证按每个成本计算对象正确地归集应负担的费用,必须将应由本期产品负担的生产费用正确地在(A)。[2011年7月试题]A.各种产品之间进行分配 为了保证按每个成本计算对象正确地归集应负担的费用,必须将应由本期产品负担的生产费用正确地在(A)。[2014年1月试题]A.各种产品之间进行分配 下列的(A)应计入产品成本。[2016年1月试题]A.废品损失 下列的(A)应计入产品成本。[2016年7月试题]A.废品损失 下列的(A)应计入产品成本。[2018年7月试题]A.废品损失 下列的(A)应计入产品成本。[2020年1月试题]A.废品损失 下列方法中,可能使“制造费用”账户有月末余额的是(B)。[2014年1月试题]B.按计划分配率分配法 下列方法中,可能使“制造费用”账户有月末余额的是(B)。[2015年7月试题]B.按计划分配率分配法 下列方法中,属于产品成本计算辅助方法的是(D)。[2013年1月试题]D.分类法 下列方法中,属于产品成本计算辅助方法的是(D)。[2016年1月试题]D.分类法 下列方法中,属于产品成本计算辅助方法的是(D)。[2016年7月试题]D.分类法 下列方法中,属于产品成本计算辅助方法的是(D)。[2018年7月试题]D.分类法 下列方法中,属于产品成本计算辅助方法的是(D)。[2020年1月试题]D.分类法 下列方法中,属于辅助生产费用分配方法的是(B)。[2011年1月试题]B.计划成本分配法 下列方法中,属于辅助生产费用分配方法的是(B)。[2014年1月试题]B.计划成本分配法 下列方法中,属于辅助生产费用分配方法的是(B)。[2015年7月试题]B.计划成本分配法 下列方法中,属于辅助生产费用分配方法的是(B)。[2018年1月试题]B.计划成本分配法 下列方法中,属于辅助生产费用分配方法的是(B)。[2019年1月试题]B.计划成本分配法 下列各项损失中,不属于废品损失的是(A)。[2016年7月试题]A.可以降价出售的不合格品的降价损失 下列各项损失中,不属于废品损失的是(A)。[2018年7月试题]A.可以降价出售的不合格品的降价损失 下列各项损失中,不属于废品损失的是(A)。[2020年1月试题]A.可以降价出售的不合格品的降价损失 下列各项损失中,属于废品损失的是(A)。[2013年7月试题]A.入库后发现的不可修复废品的生产成本扣除残料价值后的损失 下列各项中,属于产品生产成本项目的是(A)。[2015年7月试题]A.直接材料 下列各项中,属于产品生产成本项目的是(A)。[2019年1月试题]A.直接材料 下列各项中,属于产品生产成本项目的是(B)。[2009年7月试题]B.制造费用 下列各项中,属于产品生产成本项目的是(B)。[2011年7月试题]B.制造费用 下列各项中,属于产品生产成本项目的是(B)。[2012年1月试题]B.制造费用 下列各项中,属于产品生产成本项目的是(B)。[2012年7月试题]B.制造费用 下列各项中,属于产品生产成本项目的是(B)。[2014年1月试题]B.制造费用 下列各项中,属于产品生产成本项目的是(B)。[2014年7月试题]B.制造费用 下列各项中,属于产品生产成本项目的是(B)。[2015年1月试题]B.制造费用 下列各项中,属于产品生产成本项目的是(B)。[2017年1月试题]B.制造费用 下列各项中,属于产品生产成本项目的是(B)。[2017年6月试题]B.制造费用 下列各项中,属于工业企业费用要素的是(C)。[2019年7月试题]C.人工费用 下列各项中,属于直接计入费用的有(C)。[2011年1月试题]C.一种产品耗用的生产工人工资 下列各项中,属于直接计入费用的有(C)。[2013年7月试题]C.一种产品耗用的生产工人工资 下列各项中,属于直接计入费用的有(C)。[2018年1月试题]C.一种产品耗用的生产工人职工薪酬 下列各项中,属于直接计入费用的有(C)。[2018年7月试题]C.一种产品耗用的生产工人职工薪酬 下列各项中,属于直接计入费用的有(C)。[2019年1月试题]C.一种产品耗用的生产工人职工薪酬 下列会计科目中,年末余额不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的是(B)。[2017年1月试题]B.制造费用 下列项目中不应计入企业生产费用和期间费用的是(C)。[2010年1月试题]C.购买固定资产支出 下列项目中不应计入企业生产费用和期间费用的是(C)。[2016年1月试题]C.购买固定资产支出 下列应计入产品成本的费用是(A)。[2010年1月试题]A.废品损失 下列应计入产品成本的费用是(A)。[2011年7月试题]A.废品损失 下列应计入产品成本的费用是(A)。[2014年7月试题]A.废品损失 下列应计入产品成本的费用是(A)。[2015年1月试题]A.废品损失 一定时期销售一定数量产品的产品销售成本与产品销售收入的比例是(C)。[2016年7月试题]C.销售成本率 一定时期销售一定数量产品的营业成本与营业收入的比例是(C)。[2015年7月试题]C.营业成本率 应在本月计算折旧费用的固定资产是(D)。[2017年6月试题]D.本月减少的设备 应在本月计算折旧费用的固定资产是(D)。[2019年7月试题]D.本月减少的设备 用于生产产品构成产品实体的原材料费用,应计入下列账户(A)。[2014年1月试题]A.“基本生产成本” 用于生产产品构成产品实体的原材料费用,应计入下列账户(A)。[2015年7月试题]A.“基本生产成本” 用于生产产品构成产品实体的原材料费用,应计入下列账户(A)。[2018年1月试题]A.“基本生产成本” 约当产量比例法下,分配加工费用时所采用的在产品完工率,是指产品(B)与完工产品工时定额的比率。[2018年7月试题]B.前面各工序工时定额之和与所在工序工时定额之半的合计数 在成本核算中,必须正确核算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这是贯彻了会计核算的(B)原则。[2009年7月试题]B.权责发生制 在各种产品成本计算方法中,必须设置基本生产成本二级账的方法是(C)。[2014年7月试题]C.简化分批法 在各种产品成本计算方法中,必须设置基本生产成本二级账的方法是(C)。[2015年1月试题]C.简化分批法 在各种产品成本计算方法中,必须设置基本生产成本二级账的方法是(C)。[2017年1月试题]C.简化分批法 在企业设置“燃料及动力”成本项目的情况下,生产车间发生的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燃料费用,应借记的账户是(A)。[2009年7月试题]A.“基本生产成本” 在企业设置“燃料及动力”成本项目的情况下,生产车间发生的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燃料费用,应借记的账户是(A)。[2012年1月试题]A.“基本生产成本” 在企业设置“燃料及动力”成本项目的情况下,生产车间发生的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燃料费用,应借记的账户是(A)。[2012年7月试题]A.“基本生产成本” 在企业设置“燃料及动力”成本项目的情况下,生产车间发生的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燃料费用,应借记的账户是(A)。[2013年1月试题] A.“基本生产成本” 在企业设置“燃料及动力”成本项目的情况下,生产车间发生的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燃料费用,应借记的账户是(A)。[2016年1月试题]A.“基本生产成本” 在完工产品成本中,如果月初在产品定额变动差异是正数,说明(B)。[2017年1月试题]B.定额降低 在完工产品成本中,如果月初在产品定额变动差异是正数,说明(B)。[2020年1月试题]B.定额降低 正确计算产品成本,应做好的基础工作是(D)。[2015年7月试题]D.建立和健全原始记录工作 正确计算产品成本,应做好的基础工作是(D)。[2018年1月试题]D.建立和健全原始记录工作 制定成本会计法规制度的原则是(B)。[2013年7月试题]B.统一领导、分级管理 制造费用采用按计划分配率分配法时,“制造费用”账户月末(D)。[2010年7月试题]D.可能有借方余额或贷方余额 制造费用采用按计划分配率分配法时,“制造费用”账户月末(D)。[2011年1月试题]D.可能有借方余额或贷方余额 制造费用采用按计划分配率分配法时,“制造费用”账户月末(D)。[2012年7月试题]D.可能有借方余额或贷方余额 制造费用应分配计入(A)账户。[2012年1月试题]A.基本生产成本和辅助生产成本 制造费用应分配计入(A)账户。[2013年7月试题]A.基本生产成本和辅助生产成本 制造费用应分配计入(A)账户。[2014年7月试题]A.基本生产成本和辅助生产成本 制造费用应分配计入(A)账户。[2016年7月试题]A.基本生产成本和辅助生产成本 制造费用应根据费用发生的不同部门,将其计入(A)账户。[2015年1月试题]A.基本生产成本和辅助生产成本 制造费用应根据费用发生的不同部门,将其计入(A)账户。[2017年1月试题]A.基本生产成本和辅助生产成本 制造费用应根据费用发生的不同部门,将其计入(A)账户。[2020年1月试题]A.基本生产成本和辅助生产成本 中小型企业为了充分发挥成本会计工作的职能作用、提高成本会计工作的效率,一般采用工作方式是(A)。[2017年1月试题]A.集中工作方式 中小型企业为了充分发挥成本会计工作的职能作用、提高成本会计工作的效率,一般采用工作方式是(A)。[2020年1月试题]A.集中工作方式 二、多项选择题题库 按系数比例分配同类产品中各种成本的方法是(AC)。[2010年1月试题]A.分类法的一种C.一种简化的分类法 按系数比例分配同类产品中各种成本的方法是(AC)。[2010年7月试题]A.分类法的一种C.一种简化的分类法 按系数比例分配同类产品中各种成本的方法是(AC)。[2011年1月试题]A.分类法的一种C.一种简化的分类法 按系数比例分配同类产品中各种成本的方法是(AC)。[2015年1月试题]A.分类法的一种C.一种简化的分类法 按系数比例分配同类产品中各种成本的方法是(AC)。[2017年1月试题]A.分类法的一种C.一种简化的分类法 按系数比例分配同类产品中各种成本的方法是(AC)。[2020年1月试题]A.分类法的一种C.一种简化的分类法 不计入产品成本的费用是(BCD)。[2011年1月试题]B.营业费用C.财务费用D.管理费用 不计入产品成本的费用是(BCD)。[2017年1月试题]B.销售费用C.财务费用D.管理费用 不形成产品价值,但应计入产品成本的有(ABE)。[2013年1月试题]A.废品损失B.季节性停工损失E.固定资产修理期间的停工损失 不形成产品价值,但应计入产品成本的有(ABE)。[2016年1月试题]A.废品损失B.季节性停工损失E.固定资产修理期间的停工损失 采用定额法计算产品成本,应具备的条件有(ABCD)。[2011年1月试题]A.定额管理制度比较健全B.定额管理工作基础比较好C.产品生产已经定性D.消耗定额比较准确、稳定 采用定额法计算产品成本,应具备的条件有(ABCD)。[2013年7月试题]A.定额管理制度比较健全B.定额管理工作基础比较好C.产品生产已经定性D.消耗定额比较准确、稳定 采用定额法计算产品成本,应具备的条件有(ABCD)。[2019年7月试题]A.定额管理制度比较健全B.定额管理工作基础比较好C.产品生产已经定性D.消耗定额比较准确、稳定 采用约当产量比例法,必须正确计算在产品的约当产量,而在产品约当产量计算正确与否取决于产品完工程度的测定,测定在产品完工程度的方法有(AB)。[2011年7月试题]A.按50%平均计算各工序完工率B.分工序分别计算完工率 采用约当产量比例法,必须正确计算在产品的约当产量,而在产品约当产量计算正确与否取决于产品完工程度的测定,测定在产品完工程度的方法有(AB)。[2012年7月试题]A.按50%平均计算各工序完工率B.分工序分别计算完工率 采用约当产量比例法分配完工产品和在产品费用,适用于(BCD)产品。[2010年7月试题]B.月末在产品数量较大C.产品成本中各项费用所占比重相差不多D.各月在产品数量变动较大 采用约当产量比例法分配完工产品和在产品费用,适用于(BCD)产品。[2012年1月试题]B.月末在产品数量较大C.产品成本中各项费用所占比重相差不多D.各月在产品数量变动较大 采用约当产量比例法分配完工产品和在产品费用,适用于(BCD)产品。[2013年1月试题]B.月末在产品数量较大C.产品成本中各项费用所占比重相差不多D.各月在产品数量变动较大 采用约当产量比例法分配完工产品和在产品费用,适用于(BCD)产品。[2016年1月试题]B.月末在产品数量较大C.产品成本中各项费用所占比重相差不多D.各月在产品数量变动较大 采用约当产量比例法分配完工产品和在产品费用,适用于(BCD)产品。[2016年7月试题]B.月末在产品数量较大C.产品成本中各项费用所占比重相差不多D.各月在产品数量变动较大 采用约当产量比例法分配完工产品和在产品费用,适用于(BCD)产品。[2019年7月试题]B.月末在产品数量较大C.产品成本中各项费用所占比重相差不多D.各月在产品数量变动较大 采用逐步结转分步法,按照结转的半成品成本在下一步骤产品成本明细账中的反映方法,可分为(DE)。[2018年7月试题]D.综合结转法E.分项结转法 产品成本计算的分类法是(ACE)。[2016年7月试题]A.按产品类别设置成本明细账C.按产品品种设置成本明细账E.同类产品内各种产品的各种费用均采用一定的分配方法分配确定 产品成本计算的分类法是(ACE)。[2018年7月试题]A.按产品类别设置成本明细账C.按产品类别归集生产费用,计算产品成本E.同类产品内各种产品的各种费用均采用一定的分配方法分配确定 产品成本计算的分批法适用于(ABC)。[2016年1月试题]A.单件小批类型的生产B.小批单步骤C.小批量、管理上不需要分生产步骤计算产品成本的多步骤 成本报表分析常用的方法有(ABCDE)。[2018年1月试题]A.比较分析法B.比率分析法C.因素分析法D.趋势分析法E.差额计算分析法 成本报表分析常用的方法有(ABCDE)。[2019年1月试题]A.比较分析法B.比率分析法C.因素分析法D.趋势分析法E.差额计算分析法 成本计算方法应根据(BCD)来确定。[2013年1月试题]B.生产组织的特点C.生产工艺的特点D.成本管理要求 低值易耗品的摊销方法有(AE)。[2015年7月试题]A.一次摊销法E.五五摊销法 低值易耗品的摊销方法有(AE)。[2017年6月试题]A.一次摊销法E.五五摊销法 低值易耗品的摊销方法有(AE)。[2018年1月试题]A.一次摊销法E.五五摊销法 发生下列各项费用时,可以直接借记“基本生产成本”账户的有(BD)。[2011年1月试题]B.构成产品实体的原材料费用D.车间生产工人工资 发生下列各项费用时,可以直接借记“基本生产成本”账户的有(BD)。[2012年1月试题]B.构成产品实体的原材料费用D.车间生产工人工资 发生下列各项费用时,可以直接借记“基本生产成本”账户的有(BD)。[2014年1月试题]B.构成产品实体的原材料费用D.车间生产工人工资 发生下列各项费用时,可以直接借记“基本生产成本”账户的有(BD)。[2014年7月试题]B.构成产品实体的原材料费用D.车间生产工人薪酬 发生下列各项费用时,可以直接借记“基本生产成本”账户的有(BD)。[2015年7月试题]B.构成产品实体的原材料费用D.车间生产工人薪酬 发生下列各项费用时,可以直接借记“基本生产成本”账户的有(BD)。[2016年7月试题]B.构成产品实体的原材料费用D.车间生产工人职工薪酬 发生下列各项费用时,可以直接借记“基本生产成本”账户的有(BD)。[2019年7月试题]B.构成产品实体的原材料费用D.车间生产工人职工薪酬 废品损失”账户借方应反映(BCD)项目。[2009年7月试题]B.不可修复废品的生产成本C.可修复废品的工资费用D.可修复废品的动力费用 废品损失”账户借方应反映(BCD)项目。[2011年7月试题]B.不可修复废品的生产成本C.可修复废品的工资费用D.可修复废品的动力费用 废品损失”账户借方应反映(BCD)项目。[2012年1月试题]B.不可修复废品的生产成本C.可修复废品的工资费用D.可修复废品的动力费用 废品损失”账户借方应反映(BCD)项目。[2012年7月试题]B.不可修复废品的生产成本C.可修复废品的工资费用D.可修复废品的动力费用 废品损失”账户借方应反映(BCD)项目。[2013年7月试题]B.不可修复废品的生产成本C.可修复废品的工资费用D.可修复废品的动力费用 废品损失”账户借方应反映(BCD)项目。[2014年7月试题]B.不可修复废品的生产成本C.可修复废品的人工费用D.可修复废品的动力费用 废品损失”账户借方应反映(BCD)项目。[2015年1月试题]B.不可修复废品的生产成本C.可修复废品的人工费用D.可修复废品的动力费用 分步法适用于(ABD)。[2010年1月试题]A.大量生产B.大批生产D.多步骤生产 分步法适用于(ABD)。[2010年7月试题]A.大量生产B.大批生产D.多步骤生产 分配计算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的费用时,采用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所应具备的条件是(BCDE)。[2009年7月试题]B.产品的消耗定额比较稳定C.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化较小D.产品的消耗定额比较准确E.定额管理基础较好 分配计算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的费用时,采用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所应具备的条件是(BCDE)。[2011年7月试题]B.产品的消耗定额比较稳定C.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化较小D.产品的消耗定额比较准确E.定额管理基础较好 分配计算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的费用时,采用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所应具备的条件是(BCDE)。[2014年7月试题]B.产品的消耗定额比较稳定C.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化较小D.产品的消耗定额比较准确E.定额管理基础较好 分配计算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的费用时,采用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所应具备的条件是(BCDE)。[2017年6月试题]B.产品的消耗定额比较稳定C.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化较小D.产品的消耗定额比较准确E.定额管理基础较好 分配计算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的费用时,采用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所应具备的条件是(BCDE)。[2018年7月试题]B.产品的消耗定额比较稳定C.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化较小D.产品的消耗定额比较准确E.定额管理基础较好 分配制造费用时,可能借记的账户有(DE)。[2012年7月试题]D.“基本生产成本”E.“辅助生产成本” 分批法成本计算的特点是(ABCD)。[2014年7月试题]A.以生产批次作为成本计算对象B.产品成本计算期不固定C.按月计算产品成本D.一般不需要进行完工产品和在产品成本分配 分批法成本计算的特点是(ABCD)。[2015年1月试题]A.以生产批次作为成本计算对象B.产品成本计算期不固定C.按月计算产品成本D.一般不需要进行完工产品和在产品成本分配 分批法成本计算的特点是(ABCD)。[2017年1月试题]A.以生产批次作为成本计算对象B.产品成本计算期不固定C.按月计算产品成本D.一般不需要进行完工产品和在产品成本分配 辅助生产车间不设“制造费用”账户核算是因为(BCDE)。[2011年7月试题]B.制造费用很少C.辅助生产车间不对外提供商品D.辅助生产车间规模很小E.为了简化核算工作 辅助生产车间不设“制造费用”账户核算是因为(BCDE)。[2014年7月试题]B.制造费用很少C.辅助生产车间不对外提供商品D.辅助生产车间规模很小E.为了简化核算工作 辅助生产车间发生的固定资产折旧费,可能借记的账户有(AB)。[2011年1月试题]A.“制造费用”B.“辅助生产成本” 辅助生产车间发生的固定资产折旧费,可能借记的账户有(AB)。[2017年6月试题]A.“制造费用”B.“辅助生产成本” 辅助生产车间发生的固定资产折旧费,可能借记的账户有(AB)。[2019年1月试题]A.“制造费用”B.“辅助生产成本” 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转出时,可以(ABCDE)。[2009年7月试题]A.借记“制造费用”账户B.借记“管理费用”账户C.借记“在建工程”账户D.贷记“辅助生产成本”账户E.借记“辅助生产成本”账户 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转出时,可以(ABCDE)。[2012年1月试题]A.借记“制造费用”账户B.借记“管理费用”账户C.借记“在建工程”账户D.贷记“辅助生产成本”账户E.借记“辅助生产成本”账户 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转出时,可以(ABCDE)。[2013年1月试题]A.借记“制造费用”账户B.借记“管理费用”账户C.借记“在建工程”账户D.货记“辅助生产成本”账户E.借记“辅助生产成本”账户 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转出时,可以(ABCDE)。[2016年1月试题]A.借记“制造费用”账户B.借记“管理费用”账户C.借记“在建工程”账户D.贷记“辅助生产成本”账户E.借记“辅助生产成本”账户 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转出时,可以(ABCDE)。[2016年7月试题]A.借记“制造费用”账户B.借记“管理费用”账户C.借记“在建工程”账户D.贷记“辅助生产成本”账户E.借记“辅助生产成本”账户 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转出时,可以(ABCDE)。[2018年7月试题]A.借记“制造费用”账户B.借记“管理费用”账户C.借记“在建工程”账户D.贷记“辅助生产成本”账户E.借记“辅助生产成本”账户 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转出时,可以(ABCDE)。[2019年7月试题]A.借记“制造费用”账户B.借记“管理费用”账户C.借记“在建工程”账户D.贷记“辅助生产成本”账户E.借记“辅助生产成本”账户 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转出时,可以(ABCDE)。[2020年1月试题]A.借记“制造费用”账户B.借记“管理费用”账户C.借记“在建工程”账户D.贷记“辅助生产成本”账户E.借记“辅助生产成本”账户 工业企业成本报表一般包括(ABCDE)。[2014年1月试题]A.产品生产成本表B.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表C.制造费用明细表D.各种期间费用明细表E.以上均包括 工业企业成本报表一般包括(ABCDE)。[2015年7月试题]A.产品生产成本表B.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表C.制造费用明细表D.各种期间费用明细表E.以上均包括 工业企业成本报表一般包括(ABCDE)。[2016年1月试题]A.产品生产成本表B.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表C.制造费用明细表D.各种期间费用明细表E.以上均包括 基本生产车间发生下列(ABCE),应借记“制造费用”账户。[2014年1月试题]A.折旧费B.修理费C.机物料消耗E.修理期间停工损失 计算和分析脱离定额成本差异主要包括(ABC)。[2010年7月试题]A.直接材料脱离定额差异B.直接人工费用脱离定额差异C.制造费用脱离定额差异 品种法适用于(AC)。[2009年7月试题]A.小批单件单步骤生产C.管理上不要求分步骤计算产品成本的小批单件多步骤生产 品种法适用于(AC)。[2012年1月试题]A.小批单件单步骤生产C.管理上不要求分步骤计算产品成本的小批单件多步骤生产 品种法适用于(BD)。[2013年1月试题]B.大量大批单步骤生产D.管理上不要求分步骤计算产品成本的大量大批多步骤生产 品种法适用于(BD)。[2013年7月试题]B.大量大批单步骤生产D.管理上不要求分步骤计算产品成本的大量大批多步骤生产 品种法适用于(BD)。[2017年6月试题]B.大量大批单步骤生产D.管理上不要求分步骤计算产品成本的大量大批多步骤生产 品种法适用于(BD)。[2019年7月试题]B.大量大批单步骤生产D.管理上不要求分步骤计算产品成本的大量大批多步骤生产平行结转分步法的适用情况是(BCD)。[2009年7月试题]B.半成品不对外销售C.管理上不要求提供各步骤半成品资料D.半成品种类较多,逐步结转半成品成本工作量较大平行结转分步法的适用情况是(BCD)。[2012年1月试题]B.半成品不对外销售C.管理上不要求提供各步骤半成品资料D.半成品种类较多,逐步结转半成品成本工作量较大平行结转分步法的适用情况是(BCD)。[2012年7月试题]B.半成品不对外销售C.管理上不要求提供各步骤半成品资料D.半成品种类较多,逐步结转半成品成本工作量较大平行结转分步法的适用情况是(BCD)。[2014年7月试题]B.半成品不对外销售C.管理上不要求提供各步骤半成品资料D.半成品种类较多,逐步结转半成品成本工作量较大平行结转分步法的适用情况是(BCD)。[2016年1月试题]B.半成品不对外销售C.管理上不要求提供各步骤半成品资料D.半成品种类较多,逐步结转半成品成本工作量较大平行结转分步法的适用情况是(BCD)。[2016年7月试题]B.半成品不对外销售C.管理上不要求提供各步骤半成品资料D.半成品种类较多,逐步结转半成品成本工作量较大平行结转分步法的适用情况是(BCD)。[2020年1月试题]B.半成品不对外销售C.管理上不要求提供各步骤半成品资料D.半成品种类较多,逐步结转半成品成本工作量较大平行结转分步法的特点是(BCE)。[2014年1月试题]B.各步骤半成品成本不随着半成品实物的转移而转移C.成本计算对象是完工产品成本份额E.不需要计算转出完工半成品成本平行结转分步法的特点是(BCE)。[2017年6月试题]B.各步骤半成品成车不随着半成品实物的转移面转移C.成率计算对象是完工产品成奉份E.不需要计算转出完工半成品成本平行结转分步法的特点是(BCE)。[2019年1月试题]B.各步骤半成品成本不随着半成品实物的转移商转移C.成本计算对象是完工产品成本份额 E.不需要计算转出完工半成品成本 企业内部各级成本会计机构之间的组织分工有(CD)。[2019年1月试题]C.集中工作方式D.分散工作方式 如果用定额法计算产品成本,应具备的条件有(ABCD)。[2017年6月试题]A.定额管理制度比较健全B.定额管理工作基础比较好C.产品生产已经定性D.消耗定额比较准确,稳定 生产多品种情况下,影响可比产品成本降低额变动的因素有(ABD)。[2010年1月试题]A.产品产量B.产品单位成本D.产品品种结构 生产多品种情况下,影响可比产品成本降低额变动的因素有(ABD)。[2016年7月试题]A.产品产量B.产品单位成本D.产品品种结构 生产多品种情况下,影响可比产品成本降低额变动的因素有(ABD)。[2020年1月试题]A.产品产量B.产品单位成本D.产品品种结构 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之间分配的方法有(ABCE)。[2013年7月试题]A.定额比例法B.按定额成本计价法C.约当产量比例法E.不计在产品成本法 属于工业企业成本核算中使用的会计账户有(ABCE)。[2015年1月试题]A.“基本生产成本B.“辅助生产成本C.“制造费用”E.“销售费用” 为了正确计算产品成本,必须正确划分以下几个方面的费用界限(CDE)。[2013年7月试题]C.生产费用与期间费用D.各个会计期间E.完工产品与在产品 为了正确计算产品成本,必须正确划分以下几个方面的费用界限(CDE)。[2015年1月试题]C.生产费用与期间费用D.各个会计期间E.完工产品与在产品 为了正确计算产品成本,必须正确划分以下几个方面的费用界限(CDE)。[2018年7月试题]C.生产费用与期间费用D.各个会计期间E.完工产品与在产品 为了正确计算产品成本,应做好的基础工作包括(ABD)。[2014年1月试题]A.定额的制定和修订B.做好原始记录工作D.材料物资的计量、收发、领退和盘点 为了正确计算产品成本,应做好的基础工作包括(ABD)。[2017年1月试题]A.定额的制定和修订B.做好原始记录工作D.材料物资的计量、收发、领退和盘点 为了正确计算产品成本,应做好的基础工作包括(ABD)。[2020年1月试题]A.定额的制定和修订B.做好原始记录工作D.材料物资的计量、收发、领退和盘点 下列方法中,属于产品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有(ABC)。[2011年7月试题]A.品种法B.分步法C.分批法 下列方法中,属于产品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有(ABC)。[2012年7月试题]A.品种法B.分步法C.分批法 下列各项损失中,不属于废品损失的有(BCDE)。[2010年7月试题]B.产品入库以后发现的由于保管不善发生的废品损失C.降价出售不合格品的降价损失D.产品销售后发现的废品由于包退发生的损失E.产品销售后发现的废品由于包换发生的损失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产品生产成本项目的是(ABC)。[2010年7月试题]A.外购动力B.工资费用C.折旧费 下列各项中,属于成本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有(CD)。[2009年7月试题]C.各项生产费用的支出和产品生产成本的形成D.各项期间费用的支出和归集过程 下列各项中,属于成本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有(CD)。[2011年7月试题]C.各项生产费用的支出和产品生产成本的形成D.各项期间费用的支出和归集过程 下列各项中,属于成本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有(CD)。[2015年7月试题]C.各项生产费用的支出和产品生产成本的形成D.各项期间费用的支出和归集过程 下列各项中,属于当月应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有(AD)。[2018年1月试题]A.闲置的厂房D.月份内报废的设备 下列各项中,属于当月应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有(AD)。[2019年1月试题]A.闲置的厂房D.月份内报废的设备 下列各项中,应计入产品成本的费用有(ABCD)。[2010年1月试题]A.车间办公费B.季节性停工损失C.车间设计制图费D.在产品的盘亏损失 下列账户中,月末既可能有借方余额,也可能有贷方余额的是(ACE)。[2017年6月试题]A.“制造费用”C.“材料成本差异”E.“本年利润” 下列账户中,月末既可能有借方余额,也可能有贷方余额的是(ACE)。[2019年7月试题]A.“制造费用”C.“材料成本差异”E.“本年利润” 下面说法正确的有(ACDE)。[2013年1月试题]A.在只生产一种产品的车间中,制造费用直接计入产品成本C.制造费用应按车间开设明细账D.制造费用应从该账户贷方转至“基本生产成本”账户借方E.“制造费用”总账账户下可以不按辅助车间开设明细账 下面说法正确的有(ACDE)。[2015年7月试题]A.在只生产一种产品的车间中,制造费用直接计入产品成本C.制造费用应按车间开设明细账D.制造费用应从该账户贷方转至“基本生产成本”账户借方E.“制造费用”总账账户下可以不按辅助车间开设明细账 下面说法正确的有(ACDE)。[2017年1月试题]A.在只生产一种产品的车间中,制造费用直接计入产品成本C.制造费用应按车间开设明细账D.制造费用应从该账户贷方转至“基本生产成本”账户借方E.“制造费用”总账账户下可以不按辅助车间开设明细账 下面说法正确的有(ACDE)。[2018年1月试题]A.在只生产一种产品的车间中,制造费用直接计入产品成本C.制造费用应按车间开设明细账D.制造费用应从该账户贷方转至“基本生产成本”账户借方E.“制造费用”总账账户下可以不按辅助车间开设明细账 下面说法正确的有(ACDE)。[2019年1月试题]A.在只生产一种产品的车间中,制造费用直接计入产品成本C.制造费用应按车间开设明细账D.制造费用应从该账户贷方转至“基本生产成本”账户借方E.靠制造费用”总账账户下可以不按辅助车间开设明细账 要科学地组织成本会计工作,必须(ABC)。[2012年7月试题]A.合理设置成本会计机构B.配备成本会计入员C.按照成本会计有关的法规和制度进行工作 一般来说,企业应根据本单位(ABDE)等具体情况与条件来组织成本会计工作。[2018年1月试题]A.生产规模的大小B.生产经营业务的特点D.企业机构的设置E.成本管理的要求 原材料脱离定额差异的计算方法有(ACD)。[2015年7月试题]A.限额法C.盘存法D.切割核算法 原材料脱离定额差异的计算方法有(ACD)。[2017年1月试题]A.限额法C.盘存法D.切割核算法 原材料脱离定额差异的计算方法有(ACD)。[2020年1月试题]A.限额法C.盘存法D.切割核算法 在定额法下,产品的实际成本是(ABCD)的代数和。[2010年1月试题]A.按现行定额成本计算的产品定额成本B.脱离现行定额的差异C.材料成本差异D.月初在产品定额变动差异 在定额法下,产品的实际成本是(ABCD)的代数和。[2011年7月试题]A.按现行定额成本计算的产品定额成本B.脱离现行定额的差异C.材料成本差异D.月初在产品定额变动差异 在定额法下,产品的实际成本是(ABCD)的代数和。[2012年7月试题]A.按现行定额成本计算的产品定额成本B.脱离现行定额的差异C.材料成本差异D.月初在产品定额变动差异 在定额法下,产品的实际成本是(ABCD)的代数和。[2014年7月试题]A.按现行定额成本计算的产品定额成本B.脱离现行定额的差异C.材料成本差异D.月初在产品定额变动差异 在定额法下,产品的实际成本是(ABCD)的代数和。[2015年1月试题]A.按现行定额成本计算的产品定额成本B.脱离现行定额的差异C.材料成本差异D.月初在产品定额变动差异 在分析可比产品成本降低任务完成情况时,单纯产量变动会使(ABE)。[2012年1月试题]A.成本降低额增加B.成本降低额减少E.成本降低率不变 在分析可比产品成本降低任务完成情况时,单纯产量变动会使(ABE)。[2013年1月试题]A.成本降低额增加B.成本降低额减少E.成本降低率不变 在分析可比产品成本降低任务完成情况时,单纯产量变动会使(ABE)。[2013年7月试题]A.成本降低额增加B.成本降低额减少E.成本降低率不变 在分析可比产品成本降低任务完成情况时,单纯产量变动会使(ABE)。[2018年7月试题]A.成本降低额增加B.成本降低额减少E.成本降低率不变 在确定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的方法时,应考虑的因素有(ABCD)。[2010年1月试题]A.各月在产品数量变化的大小B.在产品数量的多少C.定额管理基础的好坏D.各项费用比重的大小 在确定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的方法时,应考虑的因素有(ABCD)。[2011年1月试题]A.各月在产品数量变化的大小B.在产品数量的多少C.定额管理基础的好坏D.各项费用比重的大小 在确定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的方法时,应考虑的因素有(ABCD)。[2014年1月试题]A.各月在产品数量变化的大小B.在产品数量的多少C.定额管理基础的好坏D.各项费用比重的大小 在确定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的方法时,应考虑的因素有(ABCD)。[2015年1月试题]A.各月在产品数量变化的大小B.在产品数量的多少C.定额管理基础的好坏D.各项费用比重的大小 在确定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的方法时,应考虑的因素有(ABCD)。[2015年7月试题]A.各月在产品数量变化的大小B.在产品数量的多少C.定额管理基础的好坏D.各项费用比重的大小 在确定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的方法时,应考虑的因素有(ABCD)。[2017年1月试题]A.各月在产品数量变化的大小B.在产品数量的多少C.定额管理基础的好坏D.各项费用比重的大小 在确定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的方法时,应考虑的因素有(ABCD)。[2018年1月试题]A.各月在产品数量变化的大小B.在产品数量的多少C.定额管理基础的好坏D.各项费用比重的大小 在确定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的方法时,应考虑的因素有(ABCD)。[2019年1月试题]A.各月在产品数量变化的大小B.在产品数量的多少C.定额管理基础的好坏D.各项费用比重的大小 在确定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的方法时,应考虑的因素有(ABCD)。[2020年1月试题]A.各月在产品数量变化的大小B.在产品数量的多少C.定额管理基础的好坏D.各项费用比重的大小 在下列方法中,属于辅助生产费用分配方法的有(ABDE)。[2010年1月试题]A.交互分配法B.代数分配法D.直接分配法E.计划成本分配法 在下列方法中,属于辅助生产费用分配方法的有(ABDE)。[2010年7月试题]A.交互分配法B.代数分配法D.直接分配法E.计划成本分配法 在下列方法中,属于辅助生产费用分配方法的有(ABDE)。[2011年1月试题]A.交互分配法B.代数分配法D.直接分配法E.计划成本分配法 在下列方法中,属于辅助生产费用分配方法的有(ABDE)。[2013年7月试题]A.交互分配法B.代数分配法D.直接分配法E.计划成本分配法 在下列方法中,属于辅助生产费用分配方法的有(ABDE)。[2014年1月试题]A.交互分配法B.代数分配法D.直接分配法E.计划成本分配法 制造费用的分配方法有(ABE)。[2016年1月试题]A.生产工时比例分配法B.机器工时比例分配法E.直接人工费用比例分配法 制造费用的分配方法有(ABE)。[2016年7月试题]A.生产工时比例分配法B.机器工时比例分配法E.直接人工费用比例分配法 制造费用的分配方法有(ABE)。[2018年7月试题]A.生产工时比例分配法B.机器工时比例分配法E.直接人工费用比例分配法 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表反映的单位成本包括(ABCE)。[2018年1月试题]A.本月实际B.历史先进水平C.本年计划E.上年实际平均 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表反映的单位成本包括(ABCE)。[2019年7月试题]A.本月实际B.历史先进水平C.本年计划E.上年实际平均 三、判断题题库 按生产组织的特点,工业企业生产可分为复杂生产和简单生产两种。[2015年7月试题]错 按生产组织的特点,工业企业生产可分为复杂生产和简单生产两种。[2018年1月试题]错 比较分析法和比率分析法不能测算出各因素的影响程度。[2014年7月试题]对 比较分析法和比率分析法不能测算出各因素的影响程度。[2015年1月试题]对 不单独设置“废品损失”账户的企业,不可修复废品的生产成本和可修复废品的修复费用,都在“基本生产成本”账户中核算。[2016年1月试题]对 不单独设置“废品损失”账户的企业,不可修复废品的生产成本和可修复废品的修复费用,都在“基本生产成本”账户中核算。[2016年7月试题]对 不单独设置“废品损失”账户的企业,不可修复废品的生产成本和可修复废品的修复费用,都在“基本生产成本”账户中核算。[2018年7月试题]对 不单独设置“废品损失”账户的企业,不可修复废品的生产成本和可修复废品的修复费用,都在“基本生产成本”账户中核算。[2020年1月试题]对 采用按计划分配率分配法分配制造费用,最适用于季节性生产的企业车间。[2017年6月试题]对 采用简化分批法时,要设立各批产品成本明细账,且登记全部的生产费用和耗用的生产工时。[2018年7月试题]错 采用简化分批法时,要设立各批产品成本明细账,在明细账上,要登记全部的生产费用和耗用的生产工时。[2015年1月试题]错 采用简化分批法时,要设立各批产品成本明细账,在明细账上,要登记全部的生产费用和耗用的生产工时。[2017年1月试题]错 采用简化分批法时,要设立各批产品明细账,且登记全部的生产费用和耗用的生产工时。[2016年7月试题]错 采用简化分批法时,要设立各批产品明细账,且登记全部的生产费用和耗用的生产工时。[2018年1月试题]错 产品的实际生产成本包括废品损失和停工损失。[2015年7月试题]对 成本报表是对外报告的财务报表。[2017年6月试题]错 成本报表是对外报告的财务报表。[2019年7月试题]错 成本报表是对外报告的会计报表。[2014年7月试题]错 成本还原的对象是产成品成本中以“半成品”项目列示的综合成本,成本还原的依据是上一步骤半成品成本的结构。[2015年7月试题]对 成本核算是成本会计诸多职能中的基础职能。[2018年1月试题]对 成本核算是成本会计诸多职能中的基础职能。[2019年1月试题]对 当采用定额比例法分配生产费用时,每月生产费用脱离定额的差异,全部由完工产品负担。[2014年7月试题]错 当采用定额比例法时,需要按定额比例在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之间分配生产费用,共同负担成本脱离定额的差异。[2015年1月试题]对 当采用定额比例法时,需要按定额比例在完工产品和月未在产品之间分配生产费用,共向负担成本脱离定额的差异。[2017年1月试题]对 当采用在产品按原材料费用计价法分配生产费用时,本月发生的加工费用,全部由完工产品负担。[2018年7月试题]对 当采用在产品按原材料费用计价法分配生产费用时,本月发生的加工费用,全部由完工产品负担。[2019年7月试题]对 辅助生产费用归集的程序有两种,相应地,“辅助生产成本”明细账的设置方式也有两种,两者的区别在于辅助生产制造费用归集的程序不同。[2015年1月试题]对 工业企业成本会计的对象就是工业企业生产产品的制造成本。[2015年1月试题]错 工业企业成本会计的对象就是工业企业生产产品的制造成本。[2017年1月试题]错 工业企业成本会计的对象就是工业企业生产产品的制造成本。[2020年1月试题]错 购动力费用的分配,在有仪表记录的情况下,应根据仪表所示耗用动力的数量以及动力的单价计算。[2014年7月试题]对 计算计件工资费用,应以产量记录中的产品数量为依据。[2016年1月试题]错 计算计件工资时,应以产量记录中的产品数量为依据。[2017年6月试题]错 计算计件工资时,应以产量记录中的产品数量为依据。[2019年7月试题]错 简化的分批法就是不计算在产品成本的分批法。[2017年6月试题]错 可比产品实际成本降低额,是指可比产品实际产量按计划单位成本计算的总成本与可比产品实际总成本的差。[2016年1月试题]错 可比产品实际成本降低额,是指可比产品实际产量按计划单位成本计算的总成本与可比产品实际总成本的差。[2016年7月试题]错 联产品的成本计算,最适合采用分类法。[2015年7月试题]对 联产品的成本计算,最适合采用分类法。[2018年1月试题]对 联产品的成本计算,最适合采用分类法。[2019年1月试题]对 某车间月初固定资产原值为 1 200 万元,本月增加的机器设备原值为 120 万元,本月减少的机器设备原值为 150 万元,月折旧率为 0.2%,则本月的折旧额为 2.4 万元。[2016年7月试题]对 某工序在产品的累计工时定额=前面各工序工时定额之和+本工序工时定额×50%。[2017年6月试题]对 某企业有运输车间和供电车间两个辅助生产车间,运输车间本月发生费用42000元,提供了4200小时的劳务,其中供电车间耗用200小时;

供电车间本月发生费用98000元,提供了42000度电,其中运输车间耗电2000度。如果采用直接分配法,则运输费用的分配率为10元/小时。[2014年7月试题]错 品种法只适用于大量大批的单步骤生产的企业。[2015年7月试题]错 品种法只适用于大量大批的单步骤生产的企业。[2018年1月试题]错 品种法只适用于大量大批的单步骤生产的企业。[2019年1月试题]错 品种法只适用于大量大批的单步骤生产的企业。[2020年1月试题]错 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生产费用,就是产品成本。[2018年1月试题]错 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生产费用,就是产品成本。[2019年1月试题]错 人工费用就是成本项目。[2016年1月试题]错 任何情况下,辅助生产的制造费用可以不通过“制造费用(辅助生产)”明细账单独归集,而是直接记入“辅助生产成本”明细账。[2015年7月试题]错 任何情况下,辅助生产的制造费用可以不通过“制造费用(辅助生产)”明细账单独归集,而是直接记入“辅助生产成本”明细账。[2017年1月试题]错 任何情况下,辅助生产的制造费用可以不通过“制造费用(辅助生产)”明细账单独归集,而是直接记入“辅助生产成本”明细账。[2019年7月试题]错 如果工艺上耗用的动力不多,为了简化核算,可不设置“燃料和动力”成本项目,可将工艺用的动力费用计入“制造费用”成本项目。[2015年1月试题]对 如果工艺上耗用的动力不多,为了简化核算,可不设置“燃料和动力”成本项目,可将工艺用的动力费用计入“制造费用”成本项目。[2017年1月试题]对 如果工艺上耗用的动力不多,为了简化核算,可不设置“燃料和动力”戚本项目,可将工艺用的动力费用计入“制造费用”成本项目。[2020年1月试题]对 生产车间耗用低值易耗品,采用一次摊销法核算时,应借记“基本生产成本”,贷记“原材料”。

[2018年7月试题]错 生产车间耗用低值易耗品,采用一次摊销法核算时,应借记“基本生产成本”,贷记“原材料”。[2016年7月试题]错 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适用于定额管理基础较好,各项消耗定额或费用定额比较准确、稳定,而且各月在产品数量变动较大的产品。[2016年1月试题]错 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适用于定额管理基础较好,各项消耗定额或费用定额比较准确、稳定,而且各月在产品数量变动较大的产品。[2016年7月试题]错 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适用于定额管理基础较好,各项消耗定额或费用定额比较准确、稳定,而且各月在产品数量变动较大的产品。[2020年1月试题]错 在定额法下,成本的日常核算是将定额成本与各种成本差异分别进行的。[2018年7月试题]对 在分步法下,不管是逐步结转还是平行结转分步法,各步骤完工的半成品成本都随半成品实物转移而结转。[2014年7月试题]错 在分步法下,不管是逐步结转还是平行结转分步法,各步骤完工的半成品成本都随半成品实物转移而结转。[2019年7月试题]错 在逐步结转分步法下,不论是综合结转还是分项结转,半成品成本都是随着半成品实物的转移而结转。[2019年1月试题]对 正确划分各种费用的界限是成本核算的基础工作。[2017年6月试题]错 正确划分各种费用的界限是成本核算的基础工作。[2018年7月试题]错 正确划分各种费用的界限是成本核算的基础工作。[2019年7月试题]错 制造费用分配方法中包括计划成本分配法。[2019年1月试题]错 逐步结转分步法亦称为计列半成品成本分步法。[2016年1月试题]对 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表是对产品生产成本表的补充说明。[2017年1月试题]对 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表是对产品生产成本表的补充说明。[2020年1月试题]对 四、简答题题库 产品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各包括哪些方法?各自的适用条件是什么?[2009年7月试题] 产品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各包括哪些方法?各自的适用条件是什么?[2012年1月试题] 产品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各包括哪些方法?各自的适用条件是什么?[2013年7月试题] 产品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各包括哪些方法?各自的适用条件是什么?[2017年6月试题] 产品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各包括哪些方法?各自的适用条件是什么?[2019年7月试题] 答:为了适应各类型生产的特点和不同的管理要求,在产品成本计算工作今存三的不同的成本计算对象,从而有三种不同的成本计算方法。

(1)以产品品种为成本计算对象的产品成本计算方法,称为种座,文种方变一落用子单步骤的大量大批生产,如采据、发电等;

也可用子管理上不需分步要计赛成本的多步的量大批生产,如水泥厂等。

(2)以产品批别为成本计算对象的产品成本计算方法,称为分批法,这种方法一般适用于批、单件的单步骤生产或管理上不要求分步骤计算成本的多步骤生产,如重型机械制造、船验制造、修理作业等。

(3)以产品生产步骤为成本计算对象的产品成本计算方法,称为分步法,这种方法一般适用于大量大批且管理上要求分步骤计算成本的生产,如纺织、冶金等。

定额比例法的特点和适用范围是什么?[2013年1月试题] 定额比例法的特点和适用范围是什么?[2017年1月试题] 定额比例法的特点和适用范围是什么?[2018年7月试题] 定额比例法的特点和适用范围是什么?[2020年1月试题] 答:定额比例法是产品的生产费用按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的定额消耗量或定额费用的比例,分配计算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其中,原材料费用按原材料费用定额消耗量或原材料定额费用比倒分配;

直接人工费、制造费用等各项加工费用,按定额工时或定额费用比例分配。

这种方法适用于各项消耗定额或费用定额比较准确、稳定,但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化较大的产品。

定额法的概念和特点是什么?[2016年7月试题] 定额法的概念和特点是什么?[2012年7月试题] 定额法的概念和特点是什么?[2016年1月试题] 定额法的概念和特点是什么?[2019年1月试题] 答:定额法是以产品的定额成本为基础,加、减脱离定额差异和定额变动差异计算产品实际成本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是为了加强成本管理,进行戚本控制而采用的一种成本计算与成本管理相结合的方法。

定额法的主要特点是:事前制定产品的消耗定额、费用定额和定额成本作为降低成本的目标在生产费用发生的当时,就将符合定额的费用和发生的差异分别核算,以加强成本差异的日常核算、分析和控制;

月末,在定额成本的基础上,加减各种成本差异,计算产品的实际成本,并为成本的定期考核和分析提供数据。

对于工业企业发生的各种工资费用按其用途应分配计入哪些成本费用账户及成本项目?[2010年1月试题] 答:在进行费用分配时,直接进行产品生产、设有“工资及福利费”成本项目生产工人工资,应单独地记人“基本生产成本”总账账户和所属明细账的借方;

直接进行辅助生产的工人工资,用于基本生产和辅助生产但未专设成本项目的职工工资,行政管理部门人员的工资,专设的销售部门人员的工资、用于固定资产购建等工程的工资以及应由应付福利费用开支的生活福利部门人员的工资等,则应分别记人“辅助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营业费用”、“在建工程”和“应付福利费”等总账账户和所属明细账的借方。六个月以上病假人员的工资作为劳动保险费,记入“管理费用”账户。已分配的工资总额,应记入“应付工资”账户的贷方。

管理要求对成本计算方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2010年1月试题] 管理要求对成本计算方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2011年1月试题] 答:管理要求对成本计算方法的影响主要有:

(1)单步骤生产或管理上不要求分步骤计算成本的多步骤生产,以品种或批别为成本计算对象,采用品种法或分批法。

(2)管理上要求分步骤计算成本的多步骤生产,以生产步骤为成本计算对象,采用分步法。

(3)在产品品种、规格繁多的企业,管理上要求尽快提供成本资料,简化成本计算工作,可采用分类法计算产品成本。

(4)在定额管理基础较好的企业,为加强定额管理工作,可采用定额法。

简述产品的理论成本与实际成本。[2012年1月试题] 答:从理论上说,产品的成本是工业企业在产品制造过程中业已耗费的、以货币表现的生产资料的价值与相当于工资的劳动者为自己劳动所创造的价值之和。在实际工作中,为了促使工业企业加强经济核算,节约耗费、减少生产损失,某些不形成产品价值的损失(例如废品损失、停工损失)已作为生产费用,计人产品成本。因此,实际工作中的产品成本,是指产品的生产成本,也称制造成本,并非制造产品所耗费的全部成本。

简述辅助生产费用归集的两种程序。[2013年1月试题] 简述辅助生产费用归集的两种程序。[2016年1月试题] 简述辅助生产费用归集的两种程序。[2018年1月试题] 简述辅助生产费用归集的两种程序。[2019年1月试题] 答:辅助生产费用归集的程序有两种,相应地,“辅助生产成本”明细账的设置方式也有两种。两者的区别在于辅助生产制造费用归集的程序不同。

一般情况下,辅助生产车间的制造费用应先通过“制造费用(辅助生产车间)”账户进行单独归集,然后再从其贷方直接转入或分配转入“辅助生产成本”总账账户和所属明细账的借方,从而计入辅助生产产品或劳务的成本。

如果辅助生产不对外提供商品产品,不需要按照规定的成本项目计算产品成本,编制产品成本报表,而且辅助生产车间规模很小,制造费用很少,为了简化核算工作,辅助生产的制造费用也可以直接记入“辅助生产成本”总账账户和所属明细账的借方,而不通过“制造费用”账户核算。

简述品种法的成本计算程序。[2010年7月试题] 简述品种法的成本计算程序。[2011年1月试题] 简述品种法的成本计算程序。[2014年1月试题] 简述品种法的成本计算程序。[2015年7月试题] 简述品种法的成本计算程序。[2018年1月试题] 简述品种法的成本计算程序。[2020年1月试题] 答:采用品种法计算产品成本时,可按以下几个步骤进行:

(1)开设成本明细账。即按产品品种开设产品成本明细账或成本计算单,并按成本项目设置专栏。同时,还应开设“辅助生产成本明细账”(按生产车间或品种)和“制造费用明细账”(按生产车间),账内按成本项目或费用项目设置专栏。

(2)分配各种要素费用。即根据各项费用的原始凭证和其他有关资料,登记各项货币支出,编制各种费用分配表,分配各种要素费用。根据要素费用分配的结果,登记各种明细账。

(3)分配辅助生产费用。

(4)分配基本车间制造费用。

(5)分配计算各种完工产品成本和在产品成本。

(6)结转产成品成本。

目前我国固定资产折旧的计提方法主要有哪些?对于工业企业计提的各种折旧费用按其用途应分配计人哪些成本费用账户?[2014年1月试题] 答:我国目前采用的折旧计算方法,主要是使用年限法和工作量(或工作时数)法。此外,我国会计准则还允许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等加速折旧法。

折旧费用的分配一般通过编制折旧费用分配表进行。折旧费用一般应按固定资产使用的车间、部门分别记入“制造费用”和“管理费用”等总账账户和所属明细账的借方(在明细账中记入“折旧费”费用项目)。折旧总额应记入“累计折旧”账户的贷方。

如何测定在产品的完工程度(完工率)?[2009年7月试题] 如何测定在产品的完工程度(完工率)?[2011年7月试题] 答:测定在产品完工程度的方法一般有两种:

一种是平均计算完工率,即一律按50%作为各工序在产品的完工程度。

另一种是各工序分别测算完工率。可以按照各工序的累计工时定额占完工产品工时定额的比率计算,事前确定各工序在产品的完工率。计算公式如下:

某工序在产品完工率=(前面各工序工时定额之和十本工序工时定额×50%)÷产品工时定额 如果原材料费用不是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而是随着生产进度陆续投料,原材料费用按约当产量比例法分配时,应按每一工序的原材料消耗定额分别计算在产品的完工率(或投料率)。

什么是比率分析法?比率分析法主要有几种?各自的含义是什么?[2017年1月试题] 什么是比率分析法?比率分析法主要有几种?各自的含义是什么?[2012年7月试题] 什么是比率分析法?比率分析法主要有几种?各自的含义是什么?[2015年1月试题] 答:比率分析法。它是通过计算有关指标之间的相对数,即比率,进行分析评价的一种方法。比率分析法一般有以下三种形式。

(1)相关比率分析法。相关比率分析法是通过计算两个性质不完全相同而又相关的指标的比率进行分析的一种方法。

(2)构成比率分析法。构成比率分析法是计算某项指标的各个组成部分占总体的比重,即部分与总体的比率,进行数量分析一种方法。

(3)趋势比率分析法。趋势比率分析法是指对某项经济指标不同时期数值进行对比,求出比率,分析其增减速度和发展趋势的一种分析方法。

什么是成本会计的对象?工业企业及各行业企业成本会计的对象是什么?[2013年7月试题] 什么是成本会计的对象?工业企业及各行业企业成本会计的对象是什么?[2015年7月试题] 答:成本会计的对象是指成本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

工业企业成本会计的对象是工业企业在产品制造过程中的生产成本(或制造成本)和期间费用。

成本会计的对象可以概括为:各行业企业生产经营业务的成本和有关期间费用,简称成本、费用。

什么是平行结转分步法?其特点是什么?[2011年7月试题] 什么是平行结转分步法?其特点是什么?[2014年7月试题] 答:平行结转分步法的特点:

(1)采用这一方法,各生产步骤不计算半成品成本,只计算本步骤所发生的生产费用。除第一步骤生产费用中包括所耗用的原材料和各项加工费用外,其他各步骤只计算本步骤发生的各项加工费用。

(2)采用这一方法,不论半成品是在各步骤之间直接转移,还是通过半成品库收发,都不通过“自制半成品”科目进行总分类核算。也就是说,半成品成本不随半成品实物转移而结转。

(3)采用平行结转分步法,每一生产步骤的生产费用也要在其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但这里的完工产品,是指企业最后完工的产品;

某步骤完工产品费用,是该步骤生产费用中用于产成品成本的份额。

为了正确计算产品成本,应该做好哪些基础工作?[2016年7月试题] 为了正确计算产品成本,应该做好哪些基础工作?[2014年7月试题] 为了正确计算产品成本,应该做好哪些基础工作?[2015年1月试题] 为了正确计算产品成本,应该做好哪些基础工作?[2018年7月试题] 答:企业应做好基础工作包括:(1)定额的制定和修订;

(2)材料物资的计量、收发、领退和盘点;

(3)原始记录的登记、传递、审核和保管;

(4)厂内计划价格的制定和修订。

约当产量比例法下,如何计算约当产量?[2019年7月试题] 答:直接材料成本项目应根据月末在产品所耗直接材料的投料程度折算约当产量,这是因为月末在产品的材料成本与在产品的投料程度密切相关,而与在产品的完工程度没有直接关系。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等加工费用成本项目应根据月末在产品的完工程度折算约当产量。

(1)计算直接材料费用的约当产量,应根据直接材料投入的方式来确定。直接材料投入的方式主要有三种:一是原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

二是原材料分工序一次投入;

三是原材料分工序陆续投入。

(2)计算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项目一般按同一个加工程度计算在产品的约当产量。测定在产品加工程度的方法一般有两种:一是平均计算完工率,即一律按50%作为各工序在产品的完工程度;

二是各工序分别测算完工率。

正确计算产品成本应该正确划清哪些方面的费用界限?[2010年7月试题] 正确计算产品成本应该正确划消哪些方面的费用界限?[2017年6月试题] 答:为了正确地进行成本核算,正确地计算产品成本和期间费用,必须正确划分以下系个方面的费用界限。(1)正确划分应否计入生产费用,期同费用的界限;

(2)正确划分生产费用与期间费用的界限;

(3)正确划分各月份的生产费用和期间费用界观;

(4)正确划分各种产品的生产费用界吸;

(5)正确划分完工产品与在产品的生产费用界限。

五、业务处理题题库 本月甲产品所耗原材料费用:计划1500元,实际1512元。单位产品原材料消耗量:计划30公斤,实际36公斤。原材料单价:计划50元,实际42元。[2010年1月试题] 要求:分别采用差额计算分析法和连环替换分析法,计算分析原材料消耗量和材料单价变动对原材料费用的影响。(本题8分)解:采用差异计算分析法(1)分析对象:1 512-1 500=12(2)量差影响:(36-30)×50=300(超支)(3)价差影响:(42-50)×36%=288(节约)连环替代(换)分析法(1)计划数30×50=1 500(2)第1次替代36×50=1 800(2)-(1)量差影响+300(3)第2次替代36×42=1 512(3)-(2)价差影响=288 假设某工业企业有一个基本生产车间和一个辅助生产车间,前者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后者提供一种劳务。某月份发生有关经济业务如下:[2011年1月试题] 假设某工业企业有一个基本生产车间和一个辅助生产车间,前者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后者提供一种劳务。某月份发生有关经济业务如下:[2012年7月试题] 假设某工业企业有一个基本生产车间和一个辅助生产车间,前者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后者提供一种劳务。某月份发生有关经济业务如下:[2013年7月试题] 假设某工业企业有一个基本生产车间和一个辅助生产车间,前者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后者提供一种劳务。某月份发生有关经济业务如下:[2016年1月试题] 假设某工业企业有一个基本生产车间和一个辅助生产车间,前者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后者提供一种劳务。某月份发生有关经济业务如下:[2016年7月试题] 假设某工业企业有一个基本生产车间和一个辅助生产车间,前者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后者提供一种劳务。某月份发生有关经济业务如下:[2018年7月试题] 假设某工业企业有一个基本生产车间和一个铺助生产车间,前者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后者提供一种劳务。某月份发生有关经济业务如下:[2017年6月试题](1)该企业辅助生产的制造费用通过“制造费用”科目核算。月末辅助生产车间“制造费用”明细账的借方发生额为4430元;

(2)月末,“辅助生产成本”账户借方发生额为3954元(在辅助生产车间“制造费用”账户的发生额分配结转之前);

辅助生产车间提供的劳务采用直接分配法分配。其中应由行政管理部门负担3104元;

(3)月末,基本生产车间“制造费用”明细账的借方发生额为8032元(在辅助生产成本分配结转之前〉。基本生产车间的制造费用按产品机器工时比例分配。其机器工时为 甲产品1670小时,乙产品1658 小时。

要求:根据以上资料 ①编制分配结转辅助生产车间制造费用的会计分录;

②分配辅助生产成本,编制会计分录;

③计算和分配基本生产车间制造费用,编制会计分录。

会计分录:

(1)分配结转辅助生产车间制造费用:

借:辅助生产成本 4 430 贷:制造费用一一辅助车间 4 430(2)分配结转辅助生产费用: 954+4 430=8 384(元)借:制造费用一一基本车间 52 800 管理费用 3 104 贷:辅助生产成本 8 343(3)分配结转基本生产车间制造费用: 032+5 280=13 312(元)分配率=13 312/(1 670+1 658)=4 甲产品负担制造费用=1 670×4=6 680(元〉 乙产品负担制造费用=1658×4=6 632(元)借: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6 680---乙产品 6 632 贷:制造费用---基本车间 13 312 某产品8月初在产品和本月发生的直接人工费共计12800元。当月完工产品1700件。其各工序的在产品数量和完工率见下表:[2015年7月试题] 某产品8月初在产品和本月发生的直接人工费共计12800元。当月完工产品1700件。其各工序的在产品数量和完工率见下表:[2016年7月试题] 某产品8月初在产品和本月发生的直接人工费共计12800元。当月完工产品1700件。其各工序的在产品数量和完工率见下表:[2019年1月试题] 工序 在产品数量 完工率 1 4000 20% 2 1000 70% 要求:用约当产量比例法分配计算该产品的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的直接人工费。

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4 000×20%+1 000×70%=1 500(件)直接人工费分配率=12 800/1 700+1 500)=4(元)月末在产品直接人工费=1 500×4=6 000(元)完工产品直接人工费=1 700×4=6 800(元)某车间全计划制造费用为26 400元;

全年各种产品的计划产量为:甲产品30件乙产品200件;

单件工时定额为:甲产品4小时,乙产品5小时;

该车间某月实际产量为:甲产品56件,乙产品40件,实际发生制造费用为3 800元。[2016年1月试题] 要求:(1)计算计划分配率;

(2)按计划分配率分配制造费用(3)编制分配制造费用的会计分录。(本题6分)(1)制造费用计划分配率:26 400/(300×4+200×5)=12(2)该月甲产品应分配制造费用=56×4×12=2 688(元)该月乙产品应分配制造费用=40×5×12=2 400(元)(3)借: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2 688---乙产品 2 400 贷:制造费用 5 088 某工业企业9月26日通过银行支付外购动力费用24000元。9月末查明各车间、部门耗电度数为:基本生产车间耗电35000度,其中车间照明用电5000度;

辅助生产车间耗电8900度,其中车间照明用电1900度;

企业管理部门耗电6000度。该月应付外购电力费共计24950元。[2010年7月试题] 某工业企业9月26日通过银行支付外购动力费用24000元。9月末查明各车间、部门耗电度数为:基本生产车间耗电35000度,其中车间照明用电5000度;

辅助生产车间耗电8900度,其中车间照明用电1900度;

企业管理部门耗电6000度。该月应付外购电力费共计24950元。[2011年1月试题] 某工业企业9月26日通过银行支付外购动力费用24000元。9月末查明各车间、部门耗电度数为:基本生产车间耗电35000度,其中车间照明用电5000度;

辅助生产车间耗电8900度,其中车间照明用电1900度;

企业管理部门耗电6000度。该月应付外购电力费共计24950元。[2014年7月试题] 某工业企业9月26日通过银行支付外购动力费用24000元。9月末查明各车间、部门耗电度数为:基本生产车间耗电35000度,其中车间照明用电5000度;

辅助生产车间耗电8900度,其中车间照明用电1900度;

企业管理部门耗电6000度。该月应付外购电力费共计24950元。[2015年1月试题] 某工业企业9月26日通过银行支付外购动力费用24000元。9月末查明各车间、部门耗电度数为:基本生产车间耗电35000度,其中车间照明用电5000度;

辅助生产车间耗电8900度,其中车间照明用电1900度;

企业管理部门耗电6000度。该月应付外购电力费共计24950元。[2017年1月试题] 要求:(1)按所耗电度数分配电力费用,A、B产品按生产工时分配电费。A产品生产工时36000小时,B产品生产工时24000小时(2)编制该月支付外购电费的会计分录。

(3)编制该月分配外购电费的会计分录。

(该企业基本车间明细账设有“燃料和动力”成本项目;

辅助生产车间明细账设有“燃料和、动力”成本项目,且辅助车间设“制造费用”明细账;

所编分录列示到成本项目)。

(1)分配电费:分配率=24950/(35000+8900+6000)=0.5 基本车间:产品用电费=30000×0.5=15000(元)照明用电费=5000×0.5=2500(元)辅助车间:产品用电费=7000×0.5=3500(元)照明用电费=1900×0.5=950(元)企业管理部:用电费=6000×0.5=3000(元)合计 24950(元)分配A、B产品动力费,分配率=15000/(36000+24000)=0.25 A产品负担:3600×0.25=9000(元)B产品负担:24000×0.25=6000(元)(2)借,应付账款 24000 贷:银行存款 2400(3)借:基车生产成本---A产品(燃料和动力)9000---B产品(燃料和动力)6000 辅助生产成本(燃料和动力)3500 制造费用---基本车间 2500---辅助车间 950 管理费用 3000 贷:应付款 24950 某工业企业的基本生产车间生产A、B、C三种产品,其工时定额为:A产品l5分钟,B产品18分钟,C产品l2分钟;

本月产量为:A产品l4 000件,8产品l0 000件,C产品l3 500件。本月该企业工资总额为:基本生产车间工人计时工资23 000元,管理人员工资l 500元;

辅助车间(锅炉)工人工资2 800元,管理人员工资l 200元;

企业管理人员工资2 600元;

生活福利部门人员工资820元。[2009年7月试题] 要求:(1)按定额工时比例将基本生产车间工人工资在A、B、C三种产品间分配;

(2)编制工资费用分配的会计分录。

(辅助车间的制造费用不通过“制造费用”科目核算)(分录列示明细科目及成本项目)(本题9分)(1)产品定额工时:

A产品=15/60×14000=3500(小时)B产品=18/60×10000=3000(小时)C产品=12/60×13500=2700(小时)分配率=23000/(3500×3000×2700)=2.5 各产品分配工资费用:

A产品=2.5×3500=8750(元)B产品=2.5×3000=7500(元)C产品=2.5×2700=6750(元)(2)会计分录:

借:基本生产成本---A产品(直接人工)8750---B产品(直接人工)7500---C产品(直接人工)6750 辅助生产成本---锅炉车间 4000 制造费用---基本车间 l500 管理费用 2600 应付福利费 820 贷:应付工资 31920 某工业企业甲产品的原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原材料消耗定额比较准确、稳定,单件产品原材料费用定额为37元,产品成本中原材料费用所占比重很大,月末在产品按定额原材料费用计价。9月初在产品定额原材料费用为9400元。9月份生产费用为:原材料4687元,直接人工费1936元,其他费用2 579元。该月完工产品416件,月末在产品23件。[2014年7月试题] 某工业企业甲产品的原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原材料消耗定额比较准确、稳定,单件产品原材料费用定额为37元,产品成本中原材料费用所占比重很大,月末在产品按定额原材料费用计价。9月初在产品定额原材料费用为9400元。9月份生产费用为:原材料4687元,直接人工费1936元,其他费用2 579元。该月完工产品416件,月末在产品23件。[2018年1月试题] 某工业企业甲产品的原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原材料消耗定额比较准确、稳定,单件产品原材料费用定额为37元,产品成本中原材料费用所占比重很大,月末在产品按定额原材料费用计价。9月初在产品定额原材料费用为9400元。9月份生产费用为:原材料4687元,直接人工费1936元,其他费用2 579元。该月完工产品416件,月末在产品23件。[2020年1月试题] 要求:采用月末在产品按定额原材料费用计价法,计算该月甲产品完工产品成本和月末在产品成本。

甲产品月末在产品成本=23×37=851(元)甲产品完工产品原材料费用=9400+4687-851=13236(元)甲产品完工产品成本=13236+1936+2579=17751(元)某工业企业某月发生动力费用7 600元,通过银行支付。月末查明各车间、部门耗电度数为:基本生产车间耗电5 000度,其中车间照明用电500度;

辅助生产车间耗电2 000度,其中车间照明用电300度;

企业管理部门耗电600度。[2011年7月试题] 某工业企业某月发生动力费用7 600元,通过银行支付。月末查明各车间、部门耗电度数为:基本生产车间耗电5 000度,其中车间照明用电500度;

辅助生产车间耗电2 000度,其中车间照明用电300度;

企业管理部门耗电600度。[2012年1月试题] 某工业企业某月发生动力费用7 600元,通过银行支付。月末查明各车间、部门耗电度数为:基本生产车间耗电5 000度,其中车间照明用电500度;

辅助生产车间耗电2 000度,其中车间照明用电300度;

企业管理部门耗电600度。[2014年1月试题] 要求:(1)按所耗电度数分配电力费用,A、B产品按生产工时分配电费。A产品生产工时为3000小时,B产品生产工时为2000小时。

(2)编制该月支付与分配外购电费的会计分录。(该企业基本车间明细账设“燃料及动力”成本项目;

辅助车间设“制造费用”明细账;

所编分录列示到成本项目)。

(1)分配电费:分配率=7600/(5000+2000+600)=1 基本车间:产品用电费=4500×1=4500(元)照明用电费=500×1=500(元)辅助车间用电费=2000×1=2000(元)企业管理部门用电费=600×1=600(元)合计7600(元)分配A、B产品动力费:分配率=4500/(3000+2000)=0.9 A产品负担:3000×0.9=2700(元)B产品负担:2000×0.9=1800(元)(2)借:基本生产成本---A产品(燃料及动力)2700---B产品(燃料及动力)1800 辅助生产成本(燃料及动力)2000 制造费用---基本车间 500 管理费用 600 贷:银行存款 7600 某工业企业设有一车间、二车间两个基本生产车间,一车间生产A、B两种产品,二车间生产C产品,并设有机修和供电两个辅助生产车间。有关资料如下:[2014年1月试题] 某工业企业设有一车间、二车间两个基本生产车间,一车间生产A、B两种产品,二车间生产C产品,并设有机修和供电两个辅助生产车间。有关资料如下:[2015年7月试题] 生产费用和劳务供应量 辅助车间 生产费用(元)劳务供应量 机修 18000 5000小时 供电 90000 100000 各受益单位耗用劳务情况 收益单位 耗用劳务量 修理工时 用电度数 机修车间 10000 供电车间 500 第一车间 A产品 30000 B产品 24000 一般耗用 2800 9000 第二车间 C产品 18000 一般耗用 1500 6000 企业管理部门 200 3000 合 计 5000 100000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采用直接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编制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和相应会计分录。(本题15分)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直接分配法)分配对象 对外分配 辅助车间名称 机修车间 供电车间 合 计 待分配费用(元)18000 9000 108000 劳务供应数量 4500 90000 单位成本(分配率)4 1 辅 助 车 间 机修 耗用数量 分配金额 供电 耗用数量 分配金额 金额合计 基 本 车 间 A产品 耗用数量 30000 分配金额 30000 30000 B产品 耗用数量 24000 分配金额 24000 24000 C产品 耗用数量 18000 分配金额 18000 18000 一车间 耗用数量 2800 9000 分配金额 11200 9000 202000 二车间 耗用数量 1500 6000 分配金额 6000 6000 12000 企业管理部门 耗用数量 200 3000 分配金额 800 3000 3800 分配金额合计 18000 90000 108000 会计分录:借:基本生产成本---A产品 30000---B产品 24000---C产品 18000 制造费用---一车间 20200---二车间 12000 管理费用 3800 贷:辅助生产成本---机修车间 18000---供电车间 90000 某工业企业生产A产品,本月发生可修复废品损失为:原材料1500元,人工350元,制造费用450元。[2013年1月试题] 某工业企业生产A产品,本月发生可修复废品损失为:原材料1500元,人工350元,制造费用450元。[2017年1月试题] 某工业企业生产A产品,本月发生可修复废品损失为:原材料1500元,人工350元,制造费用450元。[2018年7月试题] 某工业企业生产A产品,本月发生可修复废品损失为:原材料1500元,人工350元,制造费用450元。[2019年7月试题] 本月A产品投产500件,原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性投入,实际费用为:直接材料62500元;

直接人工13888元,制造费用15376元。A产品合格品为490件,不可修复废品10件,其加工程度为60%,废品残料作价300元入库。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结转可修复与不可修复废品损失,作相应会计分录。

(1)结转可修复废品损失:

借:废品损失-一A 产品 2300 贷:原材料 1500 应付职工薪酬 350 制造费用 450(2)结转不可修复废品损失:

约当产量=490+10×60%=496件 分配率:直接材料=62500/500=125 直接人工=13888/496=28 制造费用=15376/496=31 不可修复废品成本:直接材料=125×10=1250 直接人工=28×6=168 制造费用=31×6=186 借:废品损失---A产品 1604 贷:基本生产成本---A 产品 1604(3)残料入库:

借:原材料 300 贷:废品损失---A 产品 300 结转净损失 :2300+1604-300=3604 借:基本生产成本-----A产品 3604 贷:废品损失----A 产品 3604 某工业企业有供水和供电两个辅助生产车间,某年5月份供水车间供水9 000吨,全月发生的费用为3 500元,每吨水计划成本为0.55元。供电车间供电40 000度,全月发生的生产费用为12 400元,每度电计划成本0.35元。水电均为一般消耗用。[2010年1月试题] 本月各车间、部门消耗水电情况如下:

耗用 单位 供水车间 供电车间 基本生产车间 管理部门 水 顿 2000 6500 1500 电 度 4000 30000 6000 辅助生产车间制造费用不通过“制造费用”科目核算。

要求:(1)按计划成本分配法分别计算各车间、部门用水、用电的计划成本;

(2)分别计算供水、供电的计划总成本;

(3)分别计算供水、供电的实际总成本;

(4)分别计算供水、供电的成本差异;

(5)编制分配辅助生产费用的会计分录。

(注意列出算式,“辅助生产成本”科目按车间列示明细科目)(本题15分)(1)各车间、部门用水、用电计划成本:

供水车间用电计划成本=4000×0.35=1400(元)供电车间用水计划成本=2000×0.55=1100(元)基本生产车间用水计划成本=5500×0.55=3025(元)基本生产车间用电计划成本=30000×0.55=16500(元)管理部门用水计划成本:1500×0.55=825(元)管理部门用电计划成本:6000×0.35=2100(元)(2)供水计划总成本:1100+3025+825=4950(元)供电计划总成本:1400+1050+2100 =14000(元)(3)供水实际总成本:3500+1400=4900(元)供电实际总成本:12400+1100=13500(元)(4)供水成本差异=4900一4950=-50(元)供电成本差异:13500一14000=-500(元)(5)借:辅助生产成本---供水车间 1400---供电车间 1100 制造费用 13525 管理费用 2925 贷:辅助生产成本---供水车间 4950---供电车间 14000 借:管理费用 550 贷:辅助生产成本---供水车间 50---供电车间 500 某工业企业制造费用采用按计划分配率进行分配,有关资料如下:[2013年1月试题] 某工业企业制造费用采用按计划分配率进行分配,有关资料如下:[2017年1月试题] 某工业企业制造费用采用按计划分配率进行分配,有关资料如下:[2018年7月试题] 产品名称 全年计划产量(件)单件产品 工时定额 计划产 量定额工时 本月实际 产量 本月实际产量 的定额工时 甲 960 6.4 88 乙 768 4.0 80 合计 制造费用的计划总额为55296元。

要求:计算(1)制造费用计划分配率;

(2)本月甲、乙产品各应分配的制造费用;

(3)本月应分配转出的制造费用。

(1)计划产量的定额工时 甲产品=960×6.4=6 144 乙产品=768×4=3 072 合计9 216(2)本月实际产量的定额工时 甲产品=88×6.4=563.2 乙产品=80×4=320 合计883.2(3)制造费用计划分配率 55 296/9 216=6(4)分配制造费用 甲产品 563.2×6=3 379.20(元)乙产品 320×6=1 920(元)某基本生产车间生产甲、乙、丙三种产品,共计生产工时25 000小时,其中:甲产品5 000小时,乙产品10 000小时,丙产品10 000小时。本月发生各种间接费用如下:[2012年1月试题](1)以银行存款支付劳动保护费2400元;

(2)车间管理人员工资3000元;

(3)按车间管理人员工资的14%提取福利费;

(4)车间消耗材料2000元;

(5)车间固定资产折旧费1800元;

(6)辅助生产成本(修理,运输费)转入1400元;

(7)以银行存款支付办公费、水电费、邮电费及其他支出等共计1880元;

(8)采用生产工时比例法在各种产品之间分配制造费用。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编制制造费用发生和分配的会计分录。(“基本生产成本”列明细账)(本题14分)(1)借:制造费用 2 400 贷:银行存款 2 400(2)借:制造费用 3 000 货:应付工资 3 000(3)借:制造费用 420 贷:应付福利费 420(4)借:制造费用 2 000 贷:原材料 2 000(5)借:制造费用 1 800 贷:累计折旧 1 800(6)借:制造费用 1 400 货:辅助生产成本 1 400(7)借:制造费用 1 880 货:银行存款 1 880 制造费用分配率=12 900/25 000=0.516 各种产品应分配制造费用 甲产品:5 000×0.516=2 580(元)乙产品:10 000×0.516=5 160(元)丙产品:10 000×0.516=5 160(元)(8)借: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2 580---乙产品 5 160---丙产品 5 160 贷:制造费用 12 900 某企业9月26日通过银行支付外购动力费用24000元。9月末查明各车间,部门耗电度数为:基本生产车间耗电35 000度,其中车间照明用电5000度;

辅助生产车间耗电8900度,其中车间照明用电1900度;

企业管理部门耗电60000度,该月应付外购电力费共计24950元。[2017年6月试题] 某企业9月26日通过银行支付外购动力费用24000元。9月末查明各车间,部门耗电度数为:基本生产车间耗电35 000度,其中车间照明用电5000度;

辅助生产车间耗电8900度,其中车间照明用电1900度;

企业管理部门耗电60000度,该月应付外购电力费共计24950元。[2019年7月试题] 要求:(1)按所耗电度数分配电力费用,A、B产品按生产工时分配电费。A产品生产工时为36000小时,B产品生产工时为24000小时。

(2)编制该月支付外购电费的会计分录。

(3)编制该月分配外购电费的会计分录。

(该企业基本车间明细账设有“燃料和动力”成本项目;

辅助生产车间明细账设有“燃料和动力” 成本项目,且铺助车间设“制造费用”明细账;

所编分录列示到成本项目)。

答:

(1)分配电费:分配率=24950/(35000+8900+6000)=0.5 基本车间:产品用电费=30000×0.5=15000(元)照明用电费=5000×0.5=2500(元)辅助车间:产品用电费=7000×0.5=3500(元)照明用电费=1900×0.5=950(元)企业管理部:用电费=6000×0.5=3000(元)合 计:

24950(元)分配A、B产品动力费,分配率=15000/(36000+24000)=0.25 A产品负担:3600×0.25=9000(元)B产品负担:24000×0.25=6000(元)(2)借:应付账款 24000 贷:银行存款 2400(3)借:基车生产成本-一A产品(燃料和动力)9000---B产品(燃料和动力)6000 辅助生产成本(燃料和动力)3500 制造费用---基本车间2500---辅助车间950 管理费用3000 贷:应付款 24950 某企业本月生产产品的成本资料如下。该企业采用逐步结转分步法中的综合结转法结转半成品成本。[2010年1月试题] 某企业本月生产产品的成本资料如下。该企业采用逐步结转分步法中的综合结转法结转半成品成本。[2010年7月试题] 项目 半成品 原材料 工资及福利费 制造费用 合计 还原前产成品成本 15200----6420 5880 27500 本月所产半成品成本---18240 6980 5180 30400 要求:将本月所产产成品成本进行成本还原(填表计算,写出计算过程)。(本题12分)产品成本还原计算表 产量:100件 项 目 还原分配率 半成品 原材料 工资及福利费 制造费用 合计 还原前产品成本 15200 6420 5880 27500 本月所产半成品成本 18240 6980 5180 30400 产品成本中半成品成本还原 0.5-15200 9120 3490 2590 O 还原后产品总成本 9120 9910 8470 27500 产成品单位成本 91.20 99.10 84.70 275 还原分配率=15 200/30 400=0.5 半成品成本还原:原材料=0.5×18 240=9 120 工资及福利费=0.5×6 980=3 490 制造费用=0.5×5 180=2 590 还原后总成本:原材料=9 120 工资及福利费=3 490+6 420=9 910 制造费用=2 590+5 880=8 470 某企业基本生产车间全年计划制造费用为163 200元;

全年各产品的计划产量:甲产品24 000件,乙产品18 000件。单位产品工时定额:甲产品4小时,乙产品6小时。

1月份实际产量;

甲1 800件,乙产品1 500件;

1月份实际发生制造费用13 000元。11月份,月初“制造费用”科目贷方余额150元;

该月实际产量为:甲1 200件,乙1 000件;

该月实际制造费用为9 100元。[2011年7月试题] 某企业基本生产车间全年计划制造费用为163 200元;

全年各产品的计划产量:甲产品24 000件,乙产品18 000件。单位产品工时定额:甲产品4小时,乙产品6小时。

1月份实际产量;

甲1 800件,乙产品1 500件;

1月份实际发生制造费用13 000元。11月份,月初“制造费用”科目贷方余额150元;

该月实际产量为:甲1 200件,乙1 000件;

该月实际制造费用为9 100元。[2013年7月试题] 某企业基本生产车间全年计划制造费用为163 200元;

全年各产品的计划产量:甲产品24 000件,乙产品18 000件。单位产品工时定额:甲产品4小时,乙产品6小时。

1月份实际产量;

甲1 800件,乙产品1 500件;

1月份实际发生制造费用13 000元。11月份,月初“制造费用”科目贷方余额150元;

该月实际产量为:甲1 200件,乙1 000件;

该月实际制造费用为9 100元。[2014年7月试题] 某企业基本生产车间全年计划制造费用为163 200元;

全年各产品的计划产量:甲产品24 000件,乙产品18 000件。单位产品工时定额:甲产品4小时,乙产品6小时。

1月份实际产量;

甲1 800件,乙产品1 500件;

1月份实际发生制造费用13 000元。11月份,月初“制造费用”科目贷方余额150元;

该月实际产量为:甲1 200件,乙1 000件;

该月实际制造费用为9 100元。[2015年7月试题] 某企业基本生产车间全年计划制造费用为163 200元;

全年各产品的计划产量:甲产品24 000件,乙产品18 000件。单位产品工时定额:甲产品4小时,乙产品6小时。

1月份实际产量;

甲1 800件,乙产品1 500件;

1月份实际发生制造费用13 000元。11月份,月初“制造费用”科目贷方余额150元;

该月实际产量为:甲1 200件,乙1 000件;

该月实际制造费用为9 100元。[2018年1月试题] 某企业基本生产车间全年计划制造费用为163 200元;

全年各产品的计划产量:甲产品24 000件,乙产品18 000件。单位产品工时定额:甲产品4小时,乙产品6小时。

1月份实际产量;

甲1 800件,乙产品1 500件;

1月份实际发生制造费用13 000元。11月份,月初“制造费用”科目贷方余额150元;

该月实际产量为:甲1 200件,乙1 000件;

该月实际制造费用为9 100元。[2019年1月试题] 某企业基本生产车间全年计划制造费用为163 200元;

全年各产品的计划产量:甲产品24 000件,乙产品18 000件。单位产品工时定额:甲产品4小时,乙产品6小时。

1月份实际产量;

甲1 800件,乙产品1 500件;

1月份实际发生制造费用13 000元。11月份,月初“制造费用”科目贷方余额150元;

该月实际产量为:甲1 200件,乙1 000件;

该月实际制造费用为9 100元。[2020年1月试题] 要求:(1)计算制造费用计划分配率。

(2)计算并结转1月份应分配转出的制造费用。

(3)计算并结转11月份应分配转出的制造费用并计算11月份月末“制造费用”账户余额。

答:(1)计划分配率:甲产品计划产量的定额工时=24 000×4=96 000(小时)乙产品计划产量的定额工时=18 000×6=108 000(小时)计划分配率=163 200/(96 000+108 000)=0.8(2)1月份应分配转出的制造费用:

该月甲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0.8×1 800×4=5 760(元)该月乙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0.8×1 500×6=7 200(元)该月应分配转出的制造费用=5 760+7 200=12 960(元)结转1月份制造费用会计分录:

借: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5 760--乙产品 7 200 贷:制造费用—基本车间 12 960(3)11月份应分配转出的制造费用:

该月甲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0.8×1 200×4=3 840(元)该月乙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0.8×1 000×6=4 800(元)该月应分配转出的制造费用=3 840+4 800=8 640(元)“制造费用”科目11月末余额=-150+9 100-8 640=310(元)(借方余额)结转11月份制造费用会计分录:

借:基本生产成本—一甲产品 3 840----乙产品 4 800 货:制造费用——基本车间 8 640 某企业某辅助车间本月共发生生产费用73326元。其中:原材料费用51200元,机物料消耗3420元,应付生产工人工资4800元,应付车间管理人员工资2100元,应付福利费按工资的14%计提,应提折旧3340元,以银行存款支付办公费等其他费用共计7500元。[2010年1月试题] 某企业某辅助车间本月共发生生产费用73326元。其中:原材料费用51200元,机物料消耗3420元,应付生产工人工资4800元,应付车间管理人员工资2100元,应付福利费按工资的14%计提,应提折旧3340元,以银行存款支付办公费等其他费用共计7500元。[2009年7月试题] 要求:(1)编制分配各项要素费的会计分录;

(2)编制结转辅助车间制造费用的会计分录。

(该企业辅助生产的制造费用通过“制造费用”科目核算;

该企业基本生产车间设有“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燃料及动力”四个成本项目;

辅助生产车间只设前三个成本项目)(本题15分)(1)分配各项要素费:

①借:辅助生产成本--直接材料 51 200 制造费用--辅助车间 3 420 贷:原材料 54 620 ②借:辅助生产成本--直接人工 4 800 制造费用--辅助车间 2 100 贷:应付工资 6 900 ③借:辅助生产成本--直接人工 672 制造费用--辅助车间 294 贷:应付福利费 966 ④借:制造费用--辅助车间 3 340 贷:累计折旧 3 340 ⑤借:制造费用--辅助车间 7 500 贷:银行存款 7 500(2)结转辅助车间制造费用:

借:辅助生产成本--制造费用 l6 654 贷:制造费用--辅助车间 16 654(3 420+2 100+294+3 340+7 500=16 654)某企业某年8月甲产品明细账部分数据见下表,采用定额比例法分配费用。原材料费用按定额费用比例分配,其他费用按定额工时比例分配。明细账“工资及福利费”栏的“定额”行登记的是定额工时数。[2009年7月试题] 某企业某年8月甲产品明细账部分数据见下表,采用定额比例法分配费用。原材料费用按定额费用比例分配,其他费用按定额工时比例分配。明细账“工资及福利费”栏的“定额”行登记的是定额工时数。[2012年7月试题] 甲产品成本明细账(部分数据)月 日 摘要 原材料 工资及福利费 制造费用 合计 7 31 余额 3541 2987 3376 9904 8 31 本月生产费用 5459 4213 5024 14696 8 31 累计 9000 7200 8400 24600 8 31 完工 产品 定额 1700 3500小时 实际 8 31 月末在 产品 定额 1300 2500小时 实际 要求:(1)计算原材料费用和其他各项费用的分配率。

(2)分配计算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成本。

(3)登记甲产品成本明细账(8月份)。(本题14分)(1)原材料费用分配率=(3 541+5 459)/(1 700+1 300)=3 完工产品原材料费用=1 700×3=5 100(元)月末在产品原材料费用=1 300×3=3 900(元)工资及福利费分配率=(2 987+4 213)/(3 500+2 500)=1.2(元/小时)完工产品工资及福利费=3 500×1.2=4 200(元)月末在产品工资及福利费=2 500×1.2=3 000(元)制造费用分配率=(3 376+5 024)/(3 500+2 500)=1.4(元/小时)完工产品制造费用=3 500×1.4=4 900(元)月末在产品制造费用=2 500×1.4=3 500(元)(2)完工产品成本=5 100+4 200+4 900=14 200(元)月末在产品成本=3 900+3 000+3 500=10 400(元)(3)甲产品成本明细账的登记如下:

月 日 摘要 原材料 工资及福利费 制造费用 合计 7 31 余额 3541 2987 3376 9904 8 31 本月生产费用 5459 4213 5024 14696 8 31 累计 9000 7200 8400 24600 8 31 完工 产品 定额 1700 3500小时 实际 5100 4200 4900 14200 8 31 月末在 产品 定额 1300 2500小时 实际 3900 3000 3500 10400 某企业某年生产甲产品的有关资料如下表:[2012年7月试题] 某企业某年生产甲产品的有关资料如下表:[2015年1月试题] 项目 上年实际 本年计划 本年实际 产量(件)1000 1200 1500 单位成本 800 780 760 要求:(1)计算可比产品成本计划降低额和计锄降低率;

(2)计算可比产品成本实际降低额和实际降低率。

(1)可比产品成本计划降低额=1 200×(800-780)=24 000(元)可比产品成本计划降低率=[2 400/(1 200×800)]×100%=2.5%(2)可比产品成本实际降低额=1 500×(800-760)=60 000(元)可比产品成本实际降低率=[60 000(1 500×800)]×100%=5% 某企业设一个基本生产车间,分两个生产步骤大量大批生产甲产品,采用逐步综合结转分步法计算产品成本。第一生产步骤加工完成的半成品直接转入第二生产步骤,不通过“自制半成品”科目核算。

第一生产步骤完工半成品800件,第二生产步骤完工产成品1000件,各生产步骤月末在产品均按定额成本计价(有关成本资料见表1、2各生产步骤产品成本明细账)。[2013年1月试题] 某企业设一个基本生产车间,分两个生产步骤大量大批生产甲产品,采用逐步综合结转分步法计算产品成本。第一生产步骤加工完成的半成品直接转入第二生产步骤,不通过“自制半成品”科目核算。

第一生产步骤完工半成品800件,第二生产步骤完工产成品1000件,各生产步骤月末在产品均按定额成本计价(有关成本资料见表1、2各生产步骤产品成本明细账)。[2016年1月试题] 某企业设一个基本生产车间,分两个生产步骤大量大批生产甲产品,采用逐步综合结转分步法计算产品成本。第一生产步骤加工完成的半成品直接转入第二生产步骤,不通过“自制半成品”科目核算。

第一生产步骤完工半成品800件,第二生产步骤完工产成品1000件,各生产步骤月末在产品均按定额成本计价(有关成本资料见表1、2各生产步骤产品成本明细账)。[2018年1月试题] 某企业设一个基本生产车间,分两个生产步骤大量大批生产甲产品,采用逐步综合结转分步法计算产品成本。第一生产步骤加工完成的半成品直接转入第二生产步骤,不通过“自制半成品”科目核算。

第一生产步骤完工半成品800件,第二生产步骤完工产成品1000件,各生产步骤月末在产品均按定额成本计价(有关成本资料见表1、2各生产步骤产品成本明细账)。[2019年1月试题] 表1 产品成本明细表 产品名称:甲半成品 201X年10月 完工产量:800件 项目 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 合计 月初在产品定额成本 39 000 6 939 4 050 49 989 本月生产费用 40 000 10 374 6 300 生产费用合计 完工半成品成本 月末在产品定额成本 13 000 2 313 1 350 16 663 表2 产品成品明细表 产品名称:甲产成品 201X年10月 完工产量:1000件 项目 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 合计 月初在产品定额成本 9 000 1 108 600 10 708 本月生产费用 4 446 2 700 生产费用合计 完工半成品成本 月末在产品定额成本 4 500 554 300 5 354 要求:(1)计算、填列各生产步骤产品成本明细账,并编制结转完工半成品成本的会计分录。

(2)进行成本还原,计算按原始成本项目反映的产成品成本,见表3。

(3)编制产成品入库的会计分录。

表3 产品成本还原计算表 产品名称:甲产成品 201X年10月 完工产量:1 000件 项目 还原分配率 半成品 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 合计 还原前产成品成本 本月所产成品成本 成本还原 还原后产成品成本(本题15分)答:(1)计算、填列产品成本明细账 表1 产品成本明细表 产品名称:甲半成品 2008年10月 完工产量:800件 项目 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 合计 月初在产品定额成本 39 000 6 939 4 050 49 989 本月生产费用 40 000 10 374 6 300 56 674 生产费用合计 79 000 17 313 10 350 106 663 完工半成品成本 66 000 15 000 9 000 90 000 月末在产品定额成本 13 000 2 313 1 350 16 663 表2 产品成品明细表 产品名称:甲产成品 2008年10月 完工产量:1000件 项目 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 合计 月初在产品定额成本 9 000 1 108 600 10 708 本月生产费用 90 000 4 446 2 700 生产费用合计 99 000 5 554 3 300 107 854 完工半成品成本 94 500 5 000 3 000 102 500 月末在产品定额成本 4 500 554 300 5 354 结转完工半成品成本 借:基本生产成本一--第二生产步骤 90 000 贷:基本生产成本—-第一生产步骤 90 000(2)成本还原 表3 产品成本还原计算表 产品名称:甲产成品 2008年10月 完工产量:1000件 项目 还原分配率 半成品 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 合计 还原前产成品成本 94 500 5 000 3 000 102 500 本月所产成品成本 66 000 15 000 9 000 90 000 成本还原 1.05-94 500 69 300 15 750 9 450 0 还原后产成品成本 69 300 20 750 12 450 102 500 还原分配率=94 500/90 000=1.05(3)结转产成品成本 借:库存商品 102 500 贷:基本生产成本—第二生产步骤 102 500 某企业设有修理、供电两个辅助生产车间,本月发生辅助生产费用、提供劳务量等见下表:[2009年7月试题] 某企业设有修理、供电两个辅助生产车间,本月发生辅助生产费用、提供劳务量等见下表:[2012年1月试题] 某企业设有修理、供电两个辅助生产车间,本月发生辅助生产费用、提供劳务量等见下表:[2012年7月试题] 某企业设有修理、供电两个辅助生产车间,本月发生辅助生产费用、提供劳务量等见下表:[2013年7月试题] 某企业设有修理、供电两个辅助生产车间,本月发生辅助生产费用、提供劳务量等见下表:[2015年1月试题] 某企业设有修理、供电两个辅助生产车间,本月发生辅助生产费用、提供劳务量等见下表:[2017年1月试题] 某企业设有修理、供电两个辅助生产车间,本月发生辅助生产费用、提供劳务量等见下表:[2019年7月试题] 辅助生产名称 修理车间 供电车间 待分配费用(元)5850 9200 劳务供应量 4500(小时)23000(度)计划单位成本(元)1.5 0.42 耗用劳务数量 修理车间 1400 供电车间 300 基本生产车间 3800 20000 管理部门 400 1600 要求:采用计划成本分配法编制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编制有关会计分录。

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计划成本分配法)辅助车间名称 修理车间 供电车间 合计 待分配费用(元)5850 9200 15050 劳务供应数量 4500(小时)23000(度)计划单位成本 1.5 0.42 修理车间 修理 耗用数量 1400 分配金额 588 588 供电 耗用数量 300 分配金额 450 450 金额小计 450 588 1038 基本生产车间 耗用数量 3800 20000 分配金额 5700 8400 14100 企业管理部门 耗用数量 400 1600 分配金额 600 672 1272 按计划成本分配金额 6750 9660 16410 辅助生产实际成本 6438 9650 16088 分配金额合计-312-10-322 会计分录:借:辅助生产成本一一修理 588 一一供电 450 制造费用一一基本车间 14100 管理费用 1272 贷:辅助生产成本一一供电 9660 一一修理 6750 结转差异:

借:管理费用 322 贷:辅助生产成本一一修理 312 一一-供电 10 某企业设有修理和运输两个辅助生产车间、部门。修理车间本月发生费用18000元,提供修理工时30000小时,其中:为运输部门修理1500小时,为基本生产车间修理24000小时,为行政管理部门修理4500小时,修理费用按修理工时比例分配。运输部门本月发生的费用为22000元,运输材料物资等40000吨公里,其中:为修理车间提供运输劳务2000吨公里,为基本生产车间提供运输劳务32 000吨公里,为行政管理部门提供运输劳务6000吨公里。[2011年7月试题] 某企业设有修理和运输两个辅助生产车间、部门。修理车间本月发生费用18 000元,提供修理工时30000小时,其中:为运输部门修理1500小时,为基本生产车间修理24 000小时,为行政管理部门修理4500小时,修理费用按修理工时比例分配。运输部门本月发生的费用为22000元,运输材料物资等40000吨公里,其中:为修理车间提供运输劳务2000吨公里,为基本生产车间提供运输劳务32 000吨公里,为行政管理部门提供运输劳务6000吨公里。[2014年7月试题] 要求:采用交互分配法计算分配修理、运输费用,编制有关的会计分录(辅助车间不设“制造费用”科目;

写出计算过程,保留四位小数)。(本题14分)(1)交互分配:分配率:修理=18 000/30 000=0.6(元/小时)运输=22 000/40 000=0.55(元/吨公里)分配费用:运输应分入修理费=1 500×0.60=900(元)修理应分入运输费=2 000×0.55=1 100(元)会计分录:借:辅助生产成本---修理 1 100---运输 900 贷:辅助生产成本---修理 900---运输 1 100(2)交互分配 对外分配额:修理=18 000+1 100-900=18 200(元)运输=220+900-1100=21 800(元)对外分配劳务量:修理=30 000-1 500=28 500(小时)运输=40 000-2 000=38 000吨公里)分配率:修理=18 200/28 500=0.6386(元/小时)运输=21 800/38 000=0.5737(元/吨公里)分配费用 基本车间:修理费=24 000×0.6386=15 326.40(元)运输费用=32 000×0.5737=18 358.40(元)行政部门:修理费=18 200-1 5326.4=2 873.6(元)运输费=21 800-18 358.4=3 441.6(元)会计分录 借:制造费用---基本车间 33 684.80 管理费用 6 315.20 贷:辅助生产成本---修理 18 200---运输 21 800 某企业生产A产品,生产工艺过程属逐步投入原材料加工制造的特点。本月完工产品200件,月末在产品100件,其完工程度约50%。假设产品成本计算单列示期初在产品成本和本月发生的费用总额是50500元,其中:直接材料24000元;

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合计26000元;

废品损失500元(全部由完工产品负担)。[2012年1月试题] 某企业生产A产品,生产工艺过程属逐步投入原材料加工制造的特点。本月完工产品200件,月末在产品100件,其完工程度约50%。假设产品成本计算单列示期初在产品成本和本月发生的费用总额是50500元,其中:直接材料24000元;

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合计26000元;

废品损失500元(全部由完工产品负担)。[2014年1月试题] 要求:按约当产量法计算分配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的成本。

月末在产品约当量=100×50%=50(件)原材料费用分配率=24 000/(200+50)=96(元)完工产品材料费用=200×96=19 200(元)月末在产品材料费用=50×96=4 800(元)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分配率=26 000/(200十50)=104(元)完工产品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200×104=20 800(元)月末在产品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50×104=5 200(元)产成品成本=19 200+20 800+500=40 500(元)月末在产品成本=4 800+5 200=10 000(元)某企业生产B产品,分两道生产工序进行加工。完工半成品不通过半成品库收发,直接交给下道工序继续加工。各工序月末在产品成本均采用固定成本计算。有关资料如下表:[2011年1月试题] 某企业生产B产品,分两道生产工序进行加工。完工半成品不通过半成品库收发,直接交给下道工序继续加工。各工序月末在产品成本均采用固定成本计算。有关资料如下表:[2013年7月试题] 某企业生产B产品,分两道生产工序进行加工。完工半成品不通过半成品库收发,直接交给下道工序继续加工。各工序月末在产品成本均采用固定成本计算。有关资料如下表:[2017年6月试题] 某企业生产B产品,分两道生产工序进行加工。完工半成品不通过半成品库收发,直接交给下道工序继续加工。各工序月末在产品成本均采用固定成本计算。有关资料如下表:[2019年7月试题] 工序:第一道 成本计算表 项目 产品 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 成本合计 生产费用合计 100 2200 560 920 完工半成品成本 80 月末在产品成本(规定成本)20 200 60 120 工序:第二道 成本计算表 项目 产品 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 成本合计 生产费用合计 1000 300 400 上道工序转来 完工产品成本 80 要求:采用分项结转分步法填制计算并结转半成品成本及计算产成品成本。

答:

工序:第一道 成本计算表 项目 产品 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 成本合计 生产费用合计 100 2200 560 920 完工半成品成本 80 2000 500 800 3300 月末在产品成本(规定成本)20 200 60 120 380 工序:第二道 成本计算表 项目 产品 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 成本合计 生产费用合计 1000 300 400 1700 上道工序转来 80 2000 500 800 3300 完工产品成本 80 3000 800 1200 5000 某企业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实际工时为:甲产品20000小时,乙产品32000小时。根据工资结算凭证汇总的工资费用为:基本生产车间生产产品的工人工资为23920元,车间管理人员工资为4100元,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人员工资11000元,生活福利部门人员工资5000元,专设销售机构人员工资为6000元。[2010年7月试题] 要求:编制分配工资费用和计提职工福利费的会计分录:将基本车间工人工资在甲、乙产品间按实际工时分配。(本题9分)工资费用分配率=23 920/(20 000+32 000)=0.46 甲产品负担=20 000×0.46=9 200(元)乙产品负担=32 000×0.46=14 720(元)借: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9 200---乙产品 14 720 制造费用 4 100 管理费用 11 000 营业费用 6 000 应付福利费 5 000 贷:应付工资 50 020 借: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1 288---乙产品 2 060.8 制造费用 574 管理费用 2240 营业费用 840 贷:应付福利费 7 002.8 某企业小批生产多种产品,采用简化分批法计算成本,有关资料如下:[2013年1月试题] 某企业小批生产多种产品,采用简化分批法计算成本,有关资料如下:[2016年1月试题] 某企业小批生产多种产品,采用简化分批法计算成本,有关资料如下:[2016年7月试题] 某企业小批生产多种产品,采用简化分批法计算成本,有关资料如下:[2018年7月试题] 某企业小批生产多种产品,采用简化分批法计算成本,有关资料如下:[2019年1月试题] 某企业小批生产多种产品,采用简化分批法计算成本,有关资料如下:[2020年1月试题](1)7月末产品成本二级账中,各项间接费用及生产工时累计数为:直接人36 000元,制造费用48 000元,生产工时为30 000小时。

(2)7月份 601、602 批产品全部完工。截止7月末,601批产品累计发生原材料费用9 500元,累计发生工时 5 000小时,602 批产品累计发生原材料费用6 000元,累计发生工时4 000小时。

要求:①计算累计间接费用分配率 ②计算七月份 601 批、602 批产品成本。

(1)计算累计间接费用分配率:

直接人工费分配率=36 000/3 0000=1.2 制造费用分配率=48 000/30 000=1.6(2)计算 601、602 批产品成本:

601 批产品成本 直接材料 9 500 直接人工 1.2×5 000=6 000 制造费用 1.6×5 000=8 000 成本合计 23 500(元)602 批产品成本 直接材料 6 000 直接人工 1.2×4 000=4 800 制造费用 1.6×4 000=6 400 成本合计 17 200(元)某生产车间本月在乙产品生产过程中发现不可修复废品12件,按所耗定额费用计算不可修复废品的生产成本。单件原材料费用定额为60元;

已完成的定额工时共计140小时,每小时的费用定额为:燃料和动力1.5元,直接人工1.9元,制造费用1.0元。不可修复废品的残料作价130元以辅助材料入库;

应由过失人赔款40元。废品净损失由当月同种产品成本负担。[2010年7月试题] 某生产车间本月在乙产品生产过程中发现不可修复废品12件,按所耗定额费用计算不可修复废品的生产成本。单件原材料费用定额为60元;

已完成的定额工时共计140小时,每小时的费用定额为:燃料和动力1.5元,直接人工1.9元,制造费用1.0元。不可修复废品的残料作价130元以辅助材料入库;

应由过失人赔款40元。废品净损失由当月同种产品成本负担。[2011年1月试题] 某生产车间本月在乙产品生产过程中发现不可修复废品12件,按所耗定额费用计算不可修复废品的生产成本。单件原材料费用定额为60元;

已完成的定额工时共计140小时,每小时的费用定额为:燃料和动力1.5元,直接人工1.9元,制造费用1.0元。不可修复废品的残料作价130元以辅助材料入库;

应由过失人赔款40元。废品净损失由当月同种产品成本负担。[2014年1月试题] 某生产车间本月在乙产品生产过程中发现不可修复废品12件,按所耗定额费用计算不可修复废品的生产成本。单件原材料费用定额为60元;

已完成的定额工时共计140小时,每小时的费用定额为:燃料和动力1.5元,直接人工1.9元,制造费用1.0元。不可修复废品的残料作价130元以辅助材料入库;

应由过失人赔款40元。废品净损失由当月同种产品成本负担。[2015年7月试题] 某生产车间本月在乙产品生产过程中发现不可修复废品12件,按所耗定额费用计算不可修复废品的生产成本。单件原材料费用定额为60元;

已完成的定额工时共计140小时,每小时的费用定额为:燃料和动力1.5元,直接人工1.9元,制造费用1.0元。不可修复废品的残料作价130元以辅助材料入库;

应由过失人赔款40元。废品净损失由当月同种产品成本负担。[2017年6月试题] 某生产车间本月在乙产品生产过程中发现不可修复废品12件,按所耗定额费用计算不可修复废品的生产成本。单件原材料费用定额为60元;

已完成的定额工时共计140小时,每小时的费用定额为:燃料和动力1.5元,直接人工1.9元,制造费用1.0元。不可修复废品的残料作价130元以辅助材料入库;

应由过失人赔款40元。废品净损失由当月同种产品成本负担。[2018年1月试题] 要求:(1)计算不可修复废品定额成本;

(2)计算不可修复废品净损失;

(3)编制结转不可修复废品的定额成本、残料入库、过失人赔款和结转废品净损失的会计分录。

(1)不可修复废品定额成本:

材料成本=60×12=720(元)燃料和动力=140×1.5=210(元)直接人工=140×1.9=266(元)制造费用=140×1.1=154(元)合 计 1 350(元)(2)废品净损失=1 350-130-40=1 180(元)(3)会计分录 ①结转不可修复废品的定额成本:

借:废品损失---乙产品 1 350 贷:基本生产成本---乙产品 1 350 ②残料入库:

借:原材料 130 贷:废品损失—乙产品 130 ③应收赔款:

借:其他应收款 40 贷:废品损失—乙产品 40 ④废品净损失转账 借:基本生产成本—乙产品 1 180 贷:废品损失—乙产品 1 180 企业本月基本生产车间用固定资产情况如下:[2011年7月试题] 月初应计折旧固定资产总值:机器设备类2000万元,运输及传送设备类200万元,房屋建筑类1000万元。

本月固定资产增加:(1)购进机器设备一台,安装完毕交付生产使用,购入原价10万元,发生安装费用0.2万元。(2)购进运输及传送设备一台,原始价值12万元,该设备尚未交付生产使用。

本月固定资产减少:(1)生产用机器设备一台报废,其原始价值8万元,已提足折旧。(2)出售一不适用的运输及传送设备,账面原始价值为6万元,已提折旧2万元,售价5万元。

该企业机器设备类固定资产的年折旧率为12%,运输及传送设备类固定资产的年折旧率为9%,房屋建筑类固定资产的年折旧率为6%。

要求:计算本月固定资产折旧额,并编制提取固定资产折旧的会计分录。

本月计提固定资产折旧额:20 000 000×12%/12+2 000 000×996/12+10 000 000×6 %/12 =265 000(元)提取折旧的会计分录:

借:制造费用 265 000 贷:累计折旧 265 000 资料:

假定某厂设有2个生产步骤。第一步骤生产甲半成品,第二步骤将甲半成品加工成乙产成品,原材料在加工开始时一次投入。各加工步骤狭义在产品的加工程度均为75%。201×年6月份有关产量和成本的资料如下:[2016年7月试题] 假定某厂设有2个生产步骤。第一步骤生产甲半成品,第二步骤将甲半成品加工成乙产成品,原材料在加工开始时一次投入。各加工步骤狭义在产品的加工程度均为75%。201×年6月份有关产量和成本的资料如下:[2020年1月试题](1)产量记录见表1.表1 某厂6月份各加工步骤的产量 单位:台 项目 第一步骤 第二步骤 期初在产品数量 60 40 本月投入数量 400 420 本月产出数量 420 440 月末在产品数量 40 20(2)各步骤戚本资料见表2。

表2 某厂6月份备加工步骤的成本 成本项目 步骤 月初在产品成本 本月生产费用 直接 材料 直接 人工 制造 费用 合计 直接 材料 直接 人工 制造 费用 合计 第一步骤 100000 16500 12500 129000 400000 64350 48750 513100 第二步骤-----5280 3840 9120--74800 54400 129200 要求:①按平行结转分步法计算乙产成品的成本。

②月末在产品成本按约当产量计算。

③编制“产品成本汇总表”及产成品入库的会计分录。

产品成本计算过程如下:

(1)第一步骤产品成本计算 产品成本明细账 第一步骤:甲半成品 201×年6月份 摘要 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 合计 期初在产品 100 000 16 500 12 500 129 000 本月生产费用 400 000 643 500 48 750 513 100 生产费用合计 500 000 80 850 61 250 642 100 约当产量 500 490 490 分配率 1 000 165 125 计入产成品成本份额 440 000 72 600 55 000 567 600 期末在产品 60 000 8 250 6 250 74 500(2)第二步骤产品成本计算 产品成本明细账 第二步骤:乙产成品 201×年6月份 摘要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 合计 期初在产品 5280 3840 9120 本月生产费用 74800 54400 129200 生产费用合计 80080 58240 138320 约当产量 450 450 分配率 176 128 应计入产成品成本的份额 77440 56320 133760 期末在产品 2640 1920 4560(3)平行汇总产成品成本 产品成本汇总计算表 产品名称:乙产品 201×年6月份 产量 :440台 项目 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 合计 第一步骤 440000 72600 55000 567600 第二步骤 77440 56320 133760 总成本 440000 150040 111320 701360 单位成本 1000 341 253 1594 完工产品入库的会计分录:

篇3:国开(中央电大)专科《中级财务会计(一)》十年期末考试题库

适用专业及层次:教育管理和小学教育、专科;

资料整理于2020年9月28日,资料涵盖2009年7月至2020年1月中央电大期末考试的全部试题及答案。

2020年1月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A)和实际需要是提出研究问题的关键。

A.观察 B.综述 C.访谈 D.问卷 2.探索性研究常采用的研究方式包括(A)。

A.文献调查、经验调查、典型情况或个案分析 B.调查性研究、关系性研究、发展性研究 C.真实验研究、准实验研究、现场实验研究 D.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趋势研究 3.下列关于题目难度计算的说法中正确的是(C)。

A.题目难度计算只有一个公式:P=R/n×100% B.一种计算难度的方法是将所有被试按总分多少排序,分别取占总人数10%的高分者与低分者,然后分别求出在某一题目两组通过的百分数(PH、PL),用下公式求平均难度:P=(PH+PL)/2 P值表示难度 C.P值越小难度越大,P值越大难度越小,介于0%~100%之间 D.P值越大难度越大,P值越小难度越小,介于0%~100%之间 4.下列说法中唯一正确的是(A)。

A.教育统计主要用于研究内容的分类整理、编制数据的各种图表、定量分析和由样本推论总体等 B.对研究获得的有效内容进行统计处理,使其成为数据形式和数据表现形式的研究材料,以数量化的方式说明研究结果称为研究结果的定性描述 C.定量研究方法不要求对收集来的数据资料进行相应的统计分析 D.统计方法是教育科学研究的重要工具、方法,以为“统计万能”的思想虽然有些过激,但是基本上是正确的 5.现在,欲编制一道测中学生自信心问题,下面哪一种表述最好?(C)A.我总自信我能做好每一件事 B.我相信只要自己努力,学习成绩一定会提高 C.老师或家长让我自己决定的事情,我很少犹豫不决 D.我从不怀疑自己的判断不正确 二、判断题 6.根据研究的问题来源和假设的种类,大致可以分为实验性研究、综述性研究和过程性研究。

[答案]错 7.假设具有两种特性,其一是以科学研究为基础的假设性,二是具有转移的性质。

[答案]错 8.总体上说,文献综述的形式和结构一般可粗略分五个部分:绪言、历史发展、现状分析、趋向预测和建议、参考文献目录。

[答案]对 9.教育研究文献的内容多种多样,按其的性质、内容加工方式、用途大致可分为四类,分别是零次文献、一次文献、二次文献和三次文献。

[答案]对 10.等距随机取样法是先将总体各单位按某一标志顺序编号并排列,再用总体N除以样本容量n,求得抽样间隔,然后在第一个抽样间隔内随机抽取一个作为第一次抽样,并按抽样距离作等距抽样,连续抽样直至满足抽样容量。等距随机取样法比简单随机取样法更简便,它能在总体的整个范围内有系统地抽取样本,因此,一般情况,其样本更为准确、抽样误差比简单随机取样误差小。但是,如果总体中存在周期性的波动或变化,系统取样所得的样本就可能出现系统偏差。

[答案]对 11.结构型访问法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访问者按事先拟好的访问大纲,另一种是将问题与可能的答案印在问卷上。

[答案]对 12.有结构性观察对于内容、程序、记录方法都进行了比较细致的设计和考虑,观察时基本上按照设计的步骤进行,对观察的记录结果也适于进行定量化的处理。

[答案]对 13.内在效度是指实验数据偏离真值的程度或系统误差的大小。

[答案]对 14.从形式上看,实验研究呆板、固定,而行动研究则灵活、多变。但二者不能结合起来,因为一个是定量分析,一个是定性分析。

[答案]错 15.访谈通常内容不是太多,或者访谈对象比较忙,没有更多的时间接受多次访问,但绝不可以采用一次性访谈。

[答案]错 三、简答题 16.简答简单随机取样法。

答:简单随机取样法就是按随机原则直接从总体N个单位中,抽取出若千个单位作为样本。它保证总体的每一个对象有同等的被抽取到的可能性,并要求它们之间都是相互独立的。简单随机取样法的具体抽取方式有两种:抽签和利用随机数字表。

17、等级相关的使用条件有哪些? 答:等级相关的使用条件:

(1)两列观测数据都是顺序变量数据,或其中一列数据是顺序变量数据,另一列数据是连续变量的数据。

(2)两个连续变量的观测数据,其中有一列或两列数据的获得,主要依靠非测量方法进行粗略评估得到。

四、实践题 18.某小学对学生的成绩记录分三部分组成,即平时练习成绩X1、期中检测成绩X2、期末考试成绩X3。假设这三部分成绩一律采用百分制考评,同时三部分成绩的权重分别是0.20,0.40和0.40。若一位学生的平时作业成绩为X1=80分,期中测验成绩为X2=90分,期末考试成绩为X3=100分,那么该学生的综合考评成绩是多少? 答:用加权平均数公式进行计算:

将平时作业成绩为X1=80分,期中测验成绩为X2=90分,期末考试成绩为X3=100分,代入上式,则该学生的综合考评成绩为:

0.2×80+0.4×90+0.4×100=92(分)2019年7月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根据研究的问题来源及假设的种类,研究类型大致可以分为探索性研究、叙事性研究和(D)。

A.调查性研究 B.关系型研究 C.发展性研究 D.因果性研究 2.研究变量的四种类型分别是(A)。

A.名称变量、顺序变量、等距变量和等比变量 B.名称变量、顺序变量、等距变量和随机变量 C.离散变量、顺序变量、等距变量和等比变量 D.名称变量、顺序变量、连续变量和等比变量 3.对于调查访问,下面哪种说法是正确的?(D)A.在访问时,与被访者谈得越投机越好 B.在访问时,调查者用眼睛、神态与被调查者交流是不礼貌的 C.在访问时,座位的安排无关紧要 D.一般情况下,只要受访者允许,访谈者应该尽可能使用录音机 4.编制态度问卷,下面哪种叙述是不正确的?(D)A.题目不可以使用双重否定句 B.应尽量回避社会赞许性高的问题 C.量表尺度在7土2之间最好 D.问卷题目越多越好 5.在内容分析法中,(A)是在描述或解释研究对象时,所使用的最小最基本的单位。

A.分析单位 B.内容单位 C.评价单位 D.有效单位 二、判断题 6.教育科学是指有关正确反映教育现象本质和规律的系统知识。

[答案]对 7.假设具有两种特性,其一是以科学研究为基础的假设性,二是具有转移的性质。

[答案]错 8.总体上说,文献综述的形式和结构一般可粗略分五个部分:绪言、历史发展、现状分析、趋向预测和建议、参考文献目录。

[答案]对 9.访谈时听的态度,从认知上看,分为主观判断、客观接收二种层面。

[答案]错 10.以结构形式为标准来划分问卷类型,可分为:结构性问卷和无结构性问卷。

[答案]对 11.控制无关变量的循环法主要用于平衡顺序效应。在教育科学研究中,当被试接受当先后呈现两种以上不同刺激(例如,两种以上实验处理)时,就会产生顺序效应,即先前的处理或反应对随后的处理或反应发生影响。在这种情况下,需采用循环法,变动变量项目或被试的顺序,以平衡顺序效应。

[答案]对 12.有结构性观察对于内容、程序、记录方法都进行了比较细致的设计和考虑,观察时基本上按照设计的步骤进行,对观察的记录结果也适于进行定量化的处理。

[答案]对 13.外在效度是指实验数据偏离真值的程度或系统误差之大小。

[答案]错 14.从形式上看,实验研究呆板、固定,而行动研究则灵活、多变。但二者不能结合起来,因为一个是定量分析,一个是定性分析。

[答案]错 15.关于题目难度系数我们一般用P值表示,P值越大难度越大,P值越小难度越小,介于O~l或10%~100%之间。

[答案]错 三、简答题 16.观察法的主要特点有哪些?教师如何正确运用观察法? 答:观察法的主要特点有:观察的目的性、计划性;

观察对象的自然性、观察的客观性;

观察的直接性。对教师而言,观察法的功用是了解学生。

具体的应用场合有:(1)对学生课堂学习活动的观察;

(2)对学生课外活动的观察,包括课间的活动、午间的活动、课外活动时间里的活动等;

(3)对学生家庭的观察。

具体的应用对象有:(1)全班学生;

(2)小团体或者小组;

(3)个别学生,特别是需要重点了解的学生。

具体的应用内容有:(1)学习与思维活动;

(2)人际交往活动与互动行为;

(3)思想品德方面的表现等。

17.因变量要具备哪些特点? 答:(1)反应指标要具有有效性,要能真实地反映反应的情况。即反应的指标能够度量某刺激所引起的真实反应,而不是其他别的什么,故这种特点又称为特异性。

(2)反应指标要具有客观性,即不同的研究观察者或不同次的观察只要是反应相同,其指标也应该相同。当然允许观测的随机误差。一些主观性较大的度量指标,规定好反应标准以后,也可认为是一种客观性很好的度量指标。

(3)指标要能够数量化,或用数字,或用次数,或用一定的反应不同程度的语义,例如好、很好、非常好之类,也可认为是具有数量化特征的指标。

(4)反应指标应能准确、真实地度量反应的变化。例如同是100%的正确,或同是100分,各个受测者在此方面的反应并不尽相同,有的很吃力,有的很轻松,有的勉勉强强,有的绰绰有余,但作为记录的反应只是一种,这就是天花板效应。地板效应也类似,不过是反应的另一端。

四、实践题 18.举例说明控制无关变量的方法。

答:控制无关变量的方法,主要有三种:

(1)消除法。消除法是通过采取一定措施,将影响研究结果的各种无关变量消除掉。它是控制无关变量的理想方法和基本方法。消除无关变量的方法多种多样,根据无关变量产生原因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2)恒定法。恒定法就是采取一定措施,使某些无关变量在整个研究过程中保持恒定不变。它也是控制无关变量的基本方法。

(3)平衡法。平衡法就是对某些不能被消除,又不能或不便被恒定的无关变量,通过采取某些综合平衡的措施或方式,使其影响通过平衡而抵消,达到控制它们的方法。平衡法主要采用对比组方法和循环法。

2019年1月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四种关于文献综述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A.文献综述是指在全面搜集有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经过归纳整理、分析鉴别,对一定时期内某个学科或专题的研究成果和进展进行系统、全面的叙述和评论 B.文献综述分为应用性的和专题性的两种形式 C.综合性的综述与专题性的综述的异同之处是研究内容相同、研究手段、方法不同 D.文献综述的特征是依据过去和现在的研究成果,推论出未来的发展方向,并提出自己的建议 2.下列不属于设计研究指标的原则的是(D)。

A.以理论假设为指导的原则 B.完整性原则 C.简明、可行性原则 D.经济性原则 3.下列不属于观察的设计内容的是(D)。

A.问题、目的对象的确定 B.理论准备、内容、项目与表格设计 C.试探性观察与观察取样 D.筹备观察资金和联系投资者 4.编制态度问卷,下面哪种叙述是正确的(A)。

A.题目不可以使用双重否定句 B.编制态度问卷不必回避社会赞许性高的问题 C.量表尺度在10±2之间最好 D.问卷题目越多越好 5.“总数为N=500,样本容量是n=50,求出间隔500÷50=10,于是每隔10个抽取一个样本,连续抽样50次。”这是采用(C)。

A.简单随机取样法 B.分层随机取样法 C.等距随机取样法 D.多段随机取样法 二、判断题 6.观察记录的方式有频率记录、等级记录、行为检核记录、现象描述记录、图形记录。[答案]对 7.实验法中的“配对法”设计是指:实验设计中,将被试分为两组,一组施以实验处理称作实验组,另一组不给实验处理,称作控制组,最后测定对某种刺激的反应,然后比较两组反应上的差异。[答案]对 8.在编制尺度式问卷时,尺度范围在7士2之间最好。[答案]对 9.量表是一组符号或一组数量,经过某种建构过程,使之依一定规则描述该量表所测量的行为特性,可以分为三种量化水平:年龄量表、性别量表、差距量表。[答案]错 10.多段随机取样法是先将研究总体各单位按一定标准分成若干个群,作为抽样的第一级单位;

然后,再根据一定标准把第一级单位分成若干个子群,作为抽样的第二级单位。如此类推,在各级单位中依照随机原则抽取样本。多阶段随机抽样法可综合运用各种抽样方法,简便易行,节省经费,对研究总体范围大、单位多、情况复杂的情况十分有效。其不足是抽样误差相对于简单随机取样大。[答案]对 三、简答题 11.个别访谈和集体访谈各自适用于哪些情况? 答:个别访谈,适合于访问某个特定个体的情况,了解带有隐私性、隐蔽性和个人性的情况,作深入的与“解剖麻雀”式的研究。

集体访谈,适合于了解某个群体(比如男生、特殊家庭的学生、有某种共同爱好的学生等)的情况和想法;

进行类型学的分析研究;

了解各种不同的情况和观点。

12.对自变量的控制包括哪些内容? 答:对自变量控制得如何,直接影响研究的成功与失败,控制包括两方面:

(1)给自变量规定操作定义。

(2)规定自变量的不同水平的检查点或实验处理。

四、实践题 13.举例说明控制无关变量的方法。

答:控制无关变量的方法,主要有三种:

(1)消除法。消除法是通过采取一定措施,将影响研究结果的各种无关变量消除掉。它是控制无关变量的理想方法和基本方法。消除无关变量的方法多种多样,根据无关变量产生原因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2)恒定法。恒定法就是采取一定措施,使某些无关变量在整个研究过程中保持恒定不变。它也是控制无关变量的基本方法。

(3)平衡法。平衡法就是对某些不能被消除,又不能或不便被恒定的无关变量,通过采取某些综合平衡的措施或方式,使其影响通过平衡而抵消,达到控制它们的方法。平衡法主要采甩对比组方法和循环法。

2018年7月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关于区分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B)。

A.区分度又称鉴别度,指每一题目对所测量的心理特性(或学习成绩)的有效程度 B.区分度分析有两个方面,一个是题目内部一致性分析,另一个是外在效度的分析 C.外在效度的分析与区分度分析无关 D.题目内部区分度分析指检查个别试题与整个测验之间的一致性 2.探索性研究常采用的研究方式包括(A)。

A.文献调查、经验调查、典型情况或个案分析 B.调查性研究、关系性研究、发展性研究 C.真实验研究、准实验研究、现场实验研究 D.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趋势研究 3.下列不属于设计研究指标的原则的是(D)。

A.以理论假设为指导的原则 B.完整性原则 C.简明、可行性原则 D.经济性原则 4.关于实验设计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B)。

A.将被试分为两组,一组施以实验处理称作实验组,另一组不给实验处理,然后测定他们对某种刺激的反应。比较两组反应上的差异不能被认为是实验处理的结果 B.组间设计的优点是:可以进行比较;

缺点是:两组被试相等的假设难以得到保证,各种无关变量的控制,两组也难以做到完全相等。因此,对实验结果的解释上,可靠性就要降低 C.事前测定和事后测定比较设计是按照测定被试的方式来分类的设计类型 D.事前测定,是指在实验处理实施前对被试进行有关研究内容方面的测定,事后测定是指在实验处理实施后对被试进行有关研究内容方面的测定。前后两次测定的差异,就不能被认为是实验处理的结果 5.四种关于文献综述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A.文献综述是指在全面搜集有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经过归纳整理、分析鉴别,对一定时期内某个学科或专题的研究成果和进展进行系统、全面的叙述和评论 B.文献综述分为应用性的和专题性的两种形式 C.综合性的综述与专题性的综述的异同之处是研究内容相同、研究手段、方法不同 D.文献综述的特征是依据过去和现在的研究成果,推论出未来的发展方向,并提出自己的建议 二、判断题 6.教育研究文献的内容多种多样,按其的性质、内容加工方式、用途大致可分为四类,分别是零次文献、一次文献、二次文献和三次文献。

[答案]对 7.观察记录的方式有频率记录、等级记录、行为检核记录、现象描述记录、图形记录。

[答案]对 8.研究的信度是指研究所得事实、数据的一致性和稳定性程度。

[答案]对 9.叙述性研究是指对所研究问题的全貌进行一般性描述,教育方面的很多研究都适于叙述性研究。这种研究还可依据不同的设计有下述种类:调查性研究、经典情况或个案分析研究、发展性研究。

[答案]错 10.有结构性观察对于内容、程序、记录方法都进行了比较细致的设计和考虑的观察,观察时基本上按照设计的步骤进行,对观察的记录结果也适于进行定量化的处理。

[答案]对 三、简答题 11.题目难度项目分析包括哪些内容? 答:题目难度项目分析又称题目分析,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质的分析,一个是量的分析。

对题目编辑中提出的一般原则、题目的内容,形式,取材的适切性方面进行分析,这是质的分析。

所谓量的分析就是指通过题目预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确定题目难度,区分度以及被试对各种答案的反应情况。

12.简答“编制问卷”的主要步骤。

答:确定研究目的,提出假设;

了解研究问题的特质;

确定行为样本;

了解施测对象的特征及选择施测的被试样本;

选择并决定问卷的形式;

拟定问题的题目并随时修改;

预试;

编辑问卷和实施说明。

四、实践题 13.试述科学研究一般程序的四个阶段。

答:科学研究的程序大致分以下四个阶段:

(1)准备阶段 其主要内容是:①确定选择研究问题,②陈述研究假设,这两方面是保证研究的科学性及其价值的重要环节。这一阶段中,要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进行理论的思考,需要较长的时间,如果一项要用一年时间的研究项目,准备阶段就要用5~6个月,约占整个时间的二分之一。

(2)研究设计的发展阶段 这一阶段的主要内容有:③设计研究进程,④确定研究对象即选取被试者,⑤选择研究的工具和方法。这一阶段所需时间大约为2~3个月的时间。

(3)搜集资料阶段 这一阶段主要是依据既定的研究计划,⑥进行研究观测,有时需要根据研究观测的进展情况,适当修改和完善研究计划,使观测更科学。这一阶段所需时间大约为1~2个月。

(4)整理分析阶段 包括⑦整理分析资料,进行内容分析、登录数据、选择统计分析程序、进行统计计算。⑧撰写研究报告,进行理论分析。如果一项研究要用一年时间的话,整理分析阶段则要2个月左右。

2018年1月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不属于观察的设计和准备内容的是(D)。

A.问题、目的与对象的确定 B.理论准备、内容、项目与表格设计 C.试探性观察与观察取样 D.组成评价专家组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A.对相关关系,至少有这样两种情况:变量X是变量Y的原因(或结果);

或X与Y都是其它变量的结果 B.有相关一定有因果,两个存在相关关系的事物,一定存在因果关系 C.相关关系与数学中函数与自变量关系的没有区别 D.相关的概念指两种变量之间的关系或联系程度,它表达的是一种精确、稳定的变化关系 3.下列关于题目难度计算的说法中正确的是(C)。

A.题目难度计算只有一个公式:P=R/n×100% B.一种计算难度的方法是将所有被试按总分多少排序,分别取占总人数10%的高分者与低分者,然后分别求出在某一题目两组通过的百分数(PH、PL),用下公式求平均难度:P=(PH+PL)/2 P值表示难度 C.P值越小难度越大,P值越大难度越小,介于0%~100%之间 D.P值越大难度越大,P值越小难度越小,介于0%~100%之间 4.公式n1=n×(N1/N)用于下列那种取样方法。(B)A.简单随机取样法 B.分层随机取样法 C.多段随机取样法 D.定额取样法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A.教育统计主要用于研究内容的分类整理、编制数据的各种图表、定量分析和由样本推论总体等 B.对研究获得的有效内容进行统计处理,使其成为数据形式和数据表现形式的研究材料,以数量化的方式说明研究结果称为研究结果的定性描述 C.定量研究方法不要求对收集来的数据资料进行相应的统计分析 D.统计方法是教育科学研究的重要工具、方法,以为“统计万能”的思想虽然有些过激,但是基本上是正确的 二、判断题 6.结构型访问法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访问者按事先拟好的访问大纲,另一种是将问题与可能的答案印在问卷上。

[答案]对 7.等比变量(比率变量)既有相等单位,又有绝对零点,能够进行加减乘除运算。

[答案]对 8.一个具有信度的研究程序,不论其过程是由谁操作,或进行多少次同样的操作,其结果总是非常一致的。

[答案]对 9.对于自己了解较多的问题,应该选择开放型访谈;

而对于自己了解较少的问题,应该选择封闭型访谈。

[答案]错 10.内在效度是指实验数据偏离真值的程度或系统误差的大小。

[答案]对 三、简答题 11.拉丁方设计的特点是什么? 答:拉丁方设计的特点是:

(1)每个因素在每个被试的实验次数相同;

(2)每个顺序在每个因素的实验次数相同;

(3)每个顺序在每个被试的实验次数相同。故拉丁方设计能够抵消实验中因实验顺序、被试差异等所造成的无关变量效果。

12.等级相关的使用条件有哪些? 答:等级相关的使用条件。

(1)两列观测数据都是顺序变量数据,或其中一列数据是顺序变量数据,另一列数据是连续变量的数据。

(2)两个连续变量的观测数据,其中有一列或两列数据的获得,主要依靠非测量方法进行粗略评估得到。

四、实践题 13.对部分被试变量和暂时被试变量应如何控制? 答:以上这些变量都作为无关变量处理,被试变量是指外界条件下,被试间不同程度的持续性特征,例如,年龄、性别、文化种族、职业以及其他较为稳定的个体差异。暂时的被试变量是指非持续性的被试机能状态,例如,疲劳、兴奋水平、诱因、抑制等,这些变量不作为自变量时也会影响被试的反应,应作为无关变量加以控制,具体方法如下:

(1)用指导语控制;

(2)主试对待被试者的态度应予规范化;

(3)双盲实验法;

(4)控制被试者的个体差异;

(5)实验组控制组法。

2017年6月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关于观察法中编码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A.策略编码指对人们完成一定任务所用方法、策略的编码 B.常见的一些编码有:过程编码,活动编码,策略编码和行为编码 C.过程编码指对事物过程的编码,其编码名称是阶段和步骤 D.活动编码指按照一定的种类进行的内容编码 2.对于调查访问,下面哪种说法是正确的。(D)A.在访问时,与被访者谈得越投机越好 B.在访问时,调查者用眼睛、神态与被调查者交流是不礼貌的 C.在访问时,座位的安排无关紧要 D.一般情况下,只要受访者允许,访谈者应该尽可能使用录音机 3.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D)。

A.一般情况,研究计划的形式分为七个部分,对于特定的研究项目不可能提出其它一些研究计划的形式 B.研究计划的准备是研究过程的重要一步,许多研究在开始进行之后都要求提交研究计划 C.具体到不同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尽管存在着性质和层次上的差异,研究工作的程序是一成不变的 D.研究计划应包括以下三方面内容:研究目标和理论框架,以往研究的考察,研究的设计与方法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B)。

A.差异量越大,表示数据分布的范围越集中,差异量越小,表示数据分布得越广 B.自由度是反映分布或数据差异信息的个数,即误差(X;

一X)的个数 C.描述一组数据的全貌可以用集中量数来描述。因为集中量数仅描述了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和典型性 D.总体方差和总体标准差基本上等于样本方差和样本标准差。

5.下列关于区分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B)。

A.区分度指标等于0.2时,题目评价为优良 B.难度在0.5时,区分度最大 C.区分度分析有两个方面,一个是题目内部一致性分析,另一个是内在效度的分析 D.一般讲,区分度越接近1时,难度越大 二、判断题 6.搜集教育科学研究文献的主要渠道有: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社会、科学、教育事业单位或机构,学术会议和个人资料交流,计算机互联网。

[答案]对 7.在实验设计中可以采用两种控制无关变量的方法,他们分别是无关变量的消除和无关变量保持恒定。

[答案]对 8.在假设检验过程中允许犯第二类错误的概率又称为小概率事件。

[答案]错 9.两种变量值变化方向无一定规律,即一种变量值变化时,另一种变量值可能变化也可能不变化,并且不变或变大、变小的情况为随机的,这两种变量之间的关系称为零相关。

[答案]对 10.结构型问卷又称封闭式问卷,即在研究者事先规定的各种答案中,填答者选择认为符合自己当时意见、态度的一个或几个答案。

[答案]对 三、简答题 11.什么是简单随机取样法? 答:简单随机取样法就是按随机原则直接从总体N个单位中,抽取出若干个单位作为样本。它保证总体的每一个对象有同等的被抽取到的可能性,并要求它们之间都是相互独立的。简单随机取样法的具体抽取方式有两种:抽签和利用随机数字表。

12.教材中提出的观察标准是什么? 答:观察的标准:

(1)真实,即要注意避免个人偏见、“先人为主”的观念,同时善于识别“假象”。

(2)全面系统地观察,把握事物的一切方面、一切联系,不能只抓住一些孤立的个别的现象。

(3)对发展过程进行动态的观察,不要只抓一两次的现象就做分析。

四、实践题 13.内容分析法的信度分析基本过程。

答:内容分析法的信度分析的基本过程是:

(1)对评判者进行培训;

(2)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评判者,按照相同的分析维度,对同一材料独立进行评判分析;

(3)对他们各自的评判结果使用信度公式进行信度系数计算;

(4)根据评判与计算结果修订分析维度(即评判系统)或对评判者进行培训;

(5)重复评判过程,直到取得可接受的信度为止。

2017年1月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探索性研究常采用的研究方式包括(A)。

A.文献调查、经验调查、典型情况或个案分析 B.调查性研究、关系性研究、发展性研究 C.真实验研究、准实验研究、现场实验研究 D.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趋势研究 2.下列关于区分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B)。

A.区分度又称鉴别度,指每一题目对所测量的心理特性(或学习成绩)的有效程度 B.区分度分析有两个方面,一个是题目内部一致性分析,另一个是外在效度的分析 C.外在效度的分析与区分度分析无关 D.题目内部区分度分析指检查个别试题与整个测验之内间的一致性 3.下列哪一项不是研究设计指标所遵循的原则?(D)A.以理论假设为指导的原则 B.完整性原则 C.简明、可行性原则 D.经济性原则 4.关于实验设计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B)。

A.将被试分为两组,一组施以实验处理称作实验组,另一组不给实验处理,然后测定他们对某种刺激的反应。比较两组反应上的差异不能被认为是实验处理的结果 B.组间设计的优点是:可以进行比较;

缺点是:两组被试相等的假设难以得到保证,各种无关变量的控制,两组也难以做到完全相等。因此,对实验结果的解释上,可靠性就要降低 C.事前测定和事后测定比较设计是按照测定被试的方式来分类的设计类型 D.事前测定,是指在实验处理实施前对被试进行有关研究内容方面的测定,事后测定是指在实验处理实施后对被试进行有关研究内容方面的测定。前后两次测定的差异,就不能被认为是实验处理的结果 5.四种关于文献综述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A.文献综述是指在全面搜集有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经过归纳整理、分析鉴别,对一定时期内某个学科或专题的研究成果和进展进行系统、全面的叙述和评论 B.文献综述分为应用性的和专题性的两种形式 C.综合性的综述与专题性的综述的异同之处是研究内容相同、研究手段、方法不同 D.文献综述的特征是依据过去和现在的研究成果,推论出未来的发展方向,并提出自己的建议 二、判断题 6.教育研究文献的内容多种多样,按其的性质、内容加工方式、用途大致可分为四类,分别是零次文献、一次文献、二次文献和三次文献。

[答案]对 7.研究的信度是指研究所得事实、数据的一致性和稳定性程度。

[答案]对 8.测验法又称测验量表法,主要用于人的个性及其它个别心理差异和人的行为个别差异方面的的定量化研究,具有诊断与预测二种功能。

[答案]错 9.操作定义就是用可以感知、但无法度量的事物、事件、现象和方法对变量或指标做出具体的界定、说明。

[答案]对 10.一般来说,在自然环境中所进行的研究,其结果的内部效度较高;

然而,在实验室环境中所进行的研究,其结果的外部效度较高。

[答案]错 三、简答题 11.简述观察的标准。

答:观察的标准:

(1)真实,即要注意避免个人偏见、“先人为主”的观念,同时善于识别“假象”。

(2)全面系统地观察,把握事物的一切方面、一切联系,不能只抓住一些孤立的个别的现象。

(3)对发展过程进行动态的观察,不要只抓一两次的现象就做分析。

12.因变量要具备哪些特点? 答:(1)反应指标要具有有效性,要能真实地反映反应的情况。即反应的指标能够度量某刺激所引起的真实反应,而不是其他别的什么,故这种特点又称为特异性。

(2)反应指标要具有客观性,即不同的研究观察者或不同次的观察只要是反应相同,其指标也应该相同。当然允许观测的随机误差。一些主观性较大的度量指标,规定好反应标准以后,也可认为是一种客观性很好的度量指标。

(3)指标要能够数量化,或用数字,或用次数,或用一定的反应不同程度的语义,例如好、很好、非常好之类,也可认为是具有数量化特征的指标。

(4)反应指标应能准确、真实地度量反应的变化。例如同是100%的正确,或同是100分,各个受测者在此方面的反应并不尽相同,有的很吃力,有的很轻松,有的勉勉强强,有的绰绰有余,但作为记录的反应只是一种,这就是天花板效应。地板效应也类似,不过是反应的另一端。

四、实践题 13.举例描述搜集研究文献的渠道。

答:(1)图书馆;

(2)档案馆;

(3)博物馆;

(4)社会、科学、教育事业单位或机构;

(5)学术会议、个人交往;

(6)计算机互联网(internet)。

2016年7月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四种关于文献综述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A.文献综述是指在全面搜集有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经过归纳整理、分析鉴别,对一定时期内某个学科或专题的研究成果和进展进行系统、全面的叙述和评论 B.文献综述分为应用性的和专题性的两种形式 C.综合性的综述与专题性的综述的异同之处是研究内容相同、研究手段、方法不同 D.文献综述的特征是依据过去和现在的研究成果,推论出未来的发展方向,并提出自己的建议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A.对相关关系,至少有这样两种情况:变量X是变量Y的原因(或结果);

或X与Y都是其它变量的结果 B.有相关一定有因果,两个存在相关关系的事物,一定存在因果关系 C.相关关系与数学中函数与自变量关系的没有区别 D.相关的概念指两种变量之间的关系或联系程度,它表达的是一种精确、稳定的变化关系 3.下列不属于观察的设计内容的是(D)。

A.问题、目的对象的确定 B.理论准备、内容、项目与表格设计 C.试探性观察与观察取样 D.筹备观察资金和联系投资者 4.编制态度问卷,下面哪些叙述是正确的?(A)A.题目不可以使用双重否定句 B.编制态度问卷不必回避社会赞许性高的问题 C.量表尺度在10±2之间最好 D.问卷题目越多越好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A.教育统计主要用于研究内容的分类整理、编制数据的各种图表、定量分析和由样本推论总体等 B.对研究获得的有效内容进行统计处理,使其成为数据形式和数据表现形式的研究材料,以数量化的方式说明研究结果,称为研究结果的定性描述 C.定量研究方法不要求对收集来的数据资料进行相应的统计分析 D.统计方法是教育科学研究的重要工具、方法,以为“统计万能”的思想虽然有些过激,但是基本上是正确的 二、判断题 6.观察记录的方式有频率记录、等级记录、行为检核记录、现象描述记录、图形记录。

[答案]对 7.研究的信度是指研究所得事实、数据的一致性和稳定性程度。

[答案]对 8.多段随机取样法是先将研究总体各单位按一定标准分成若干个群,作为抽样的第一级单位;

然后,再根据一定标准把第一级单位分成若干个子群,作为抽样的第二级单位。如此类推,在各级单位中依照随机原则抽取样本。

[答案]对 9.探索性研究是一种不太深入的研究。这种研究类型的方式有文献调查、经验调查、典型情况或个案分析等多种。

[答案]对 10.“内审”指对文献中所记载的内容是否属实的鉴别。其主要方法有:文字性文献的互证,用实物来验证文字性文献,文献描述的内容与产生文献的历史背景对照比较,研究作者的生平、立场与基本思想并以此来判断。

[答案]对 三、简答题 11.题目难度项目分析包括哪些内容? 答:题目难度项目分析又称题目分析,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质的分析,一个是量的分析。对题目编辑中提出的一般原则、题目的内容,形式,取材的适切性方面进行分析,这是质的分析。所谓量的分析就是指通过题目预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确定题目难度,区分度以及被试对各种答案的反应情况。

12.对自变量的控制包括哪些内容? 答:对自变量控制得如何,直接影响研究的成功与失败,控制包括两方面:

(1)给自变量规定操作定义。

(2)规定自变量的不同水平的检查点或实验处理。

四、实践题 13.试述内容分析法的一般过程。

答:内容分析法的一般过程包括建立研究目标、确定研究总体和选择分析单位、设计分析维度体系、抽样和量化分析材料、进行评判记录和分析推论六部分。在教育科学研究中,内容分析法可用于多种研究目标的研究工作。主要的类型有:趋势分析、现状分析、比较分析、意向分析。研究总体的确定直接依赖于研究目标的建立,在适当的研究目标建立起来后,就可以分析、确定出它的研究总体。分析单位是指在内容分析法中描述或解释研究对象时,所使用的最小、最基本单位。设计分析维度有两种基本方法,一是采用现成的分析维度系统,二是研究者根据研究目标自行设计。抽样工作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界定总体,二是从总体中抽取有代表性的样本。内容分析法常用的三种抽样方式是;

来源取样、日期抽样、分析单位取样。

2016年1月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不属于观察的设计和准备内容的是(B)。

B.理论准备、内容、项目与表格设计 2.探索性研究常采用的研究方式包括(A)。

A.文献调查、经验调查、典型情况或个案分析 3.下列关于题目难度计算的说法中正确的是(C)。

C.P值越小难度越大,P值越大难度越小,介于0%~100%之间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A.教育统计主要用于研究内容的分类整理、编制数据的各种图表、定量分析和由样本推论总体等 5.现在,欲编制一道测中学生自信心问题,下面哪一种表述最好?(C)C.老师或家长让我自己决定的事情,我很少犹豫不决 二、判断题 6.假设具有两种特性,其一是以科学研究为基础的假设性,二是具有转移的性质。

[答案]错 7.总体上说,文献综述的形式和结构一般可粗略分五个部分:绪言、历史发展、现状分析、趋向预测和建议、参考文献目录。

[答案]对 8.结构型访问法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访问者按事先拟好的访问大纲,另一种是将问题与可能的答案印在问卷上。

[答案]对 9.内在效度是指实验数据偏离真值的程度或系统误差的大小。

[答案]对 10.访谈通常内容不是太多,或者访谈对象比较忙,没有更多的时间接受多次访问,但绝不可以采用一次性访谈。

[答案]错 三、简答题 11.简答简单随机取样法。

答:简单随机取样法就是按随机原则直接从总体N个单位中,抽取出若干个单位作为样本。它保证总体的每一个对象有同等的被抽取到的可能性,并要求它们之间都是相互独立的。简单随机取样法的具体抽取方式有两种:抽签和利用随机数字表。

12.等级相关的使用条件有哪些? 答:等级相关的使用条件:(1)两列观测数据都是顺序变量数据,或其中一列数据是顺序变量数据,另一列数据是连续变量的数据。((2)两个连续变量的观测数据,其中有一列或两列数据的获得,主要依靠非测量方法进行粗略评估得到。

四、实践题 13.某小学对学生的成绩记录分三部分组成,即平时练习成绩X1、期中检测成绩X2、期末考试成绩X3。假设这三部分成绩一律采用百分制考评,同时三部分成绩的权重分别是0.20,0.40和0.40。若一位学生的平时作业成绩为X1=80分,期中测验成绩为X2=90分,期末考试成绩为X3=100分,那么该学生的综合考评成绩是多少? 答:用加权平均数公式进行计算:

将平时作业成绩为X1=80分,期中测验成绩为X2=90分,期末考试成绩为X3=100分,代入上式,则该学生的综合考评成绩为:

0.2×80+0.4×90+0.4×100=92(分)2015年7月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B)。

B.自由度是反映分布或数据差异信息的个数,即误差(Xi-X)的个数 2.下列关于区分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B)。

B.难度在0.5时,区分度最大 3.对于调查访问,下面哪种说法是正确的?(D)D.一般情况下,只要受访者允许,访谈者应该尽可能使用录音机 4.编制态度问卷,下面哪些叙述是不正确的?(D)D.问卷题目越多越好 5.在内容分析法中,(A)是在描述或解释研究对象时,所使用的最小最基本的单位。

A.分析单位 二、判断题 6.叙述性研究是指对所研究问题的全貌进行一般性描述,教育方面的很多研究不适于叙述性研究。这种研究可依据不同的设计有下述种类:调查性研究、经典情况或个案分析研究、发展性研究。

[答案]错 7.访谈时听的态度,从认知上看,分为主观判断、客观接收二种层面。

[答案]错 8.有结构性观察对于内容、程序、记录方法都进行了比较细致的设计和考虑的观察,观察时基本上按照设计的步骤进行,对观察的记录结果也适于进行定量化的处理。

[答案]对 9.外在效度是指实验数据偏离真值的程度或系统误差之大小。

[答案]错 10.从形式上看,实验研究呆板、固定,而行动研究则灵活、多变。但二者不能结合起来,因为一个是定量分析,一个是定性分析。

[答案]错 三、简答题 11.观察法的主要特点有哪些?教师如何正确运用观察法? 答:观察法的主要特点有:观察的目的性、计划性;

观察对象的自然性、观察的客观性;

观察的直接性。对教师而言,观察法的功用是了解学生。

具体的应用场合有:(1)对学生课堂学习活动的观察;

(2)对学生课外活动的观察,包括课间的活动、午间的活动、课外活动时间里的活动等;

(3)对学生家庭的观察。

具体的应用对象有:(1)全班学生;

(2)小团体或者小组;

(3)个别学生,特别是需要重点了解的学生。

具体的应用内容有:(1)学习与思维活动;

(2)人际交往活动与互动行为;

(3)思想品德方面的表现等。

12.拉丁方设计的特点是什么? 答:拉丁方设计的特点是:

(1)每个因素在每个被试的实验次数相同;

(2)每个顺序在每个因素的实验次数相同;

(3)每个顺序在每个被试的实验次数相同。故拉丁方设计能够抵消实验中因实验顺序、被试差异等所造成的无关变量效果。

四、实践题(20分)13.假设你做一项科学研究,在研究程序中分哪几个阶段? 答:科学研究的程序大致分以下四个阶段:

(1)准备阶段 其主要内容是;

①确定选择研究问题,②陈述研究假设,这两方面是保证研究的科学性及其价值的重要环节。这一阶段中,要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进行理论的思考,需要较长的时间,如果一项要用一年时间的研究项目,准备阶段就要用5~6个月,约占整个时间的二分之一。

(2)研究设计的发展阶段 这一阶段的主要内容有:③设计研究进程,④确定研究对象即选取被试者,⑤选择研究的工具和方法。这一阶段所需时间大约为2~3个月的时间。

(3)搜集资料阶段 这一阶段主要是依据既定的研究计划,⑥进行研究观测,有时需要根据研究观测的进展情况,适当修改和完善研究计划,使观测更科学。这一阶段所需时间大约为1~2个月。

(4)整理分析阶段 包括:整理分析资料,进行内容分析、登录数据、选择统计分析程序、进行统计计算、撰写研究报告,进行理论分析。如果一项研究要用一年时间的话,整理分析阶段则要2个月左右。

2015年1月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不属于观察法的设计和准备内容的是(D)。

D.筹备观察资金 2.下列关于区分度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C)C.外在效度的分析与外在效标无关 3.对于调查访问,下面哪种说法是正确的?(D)D.一般情况下,只要受访者允许,访谈者应该尽可能使用录音机 4.编制态度问卷,下面哪些叙述是不正确的?(D)D.问卷题目越多越好 5.在内容分析法中,(A)是在描述或解释研究对象时,所使用的最小最基本的单位。

A.分析单位 二、判断题 6.教育科学是指有关正确反映教育现象本质和规律的系统知识。

[答案]对 7.假设具有两种特性,其一是以科学研究为基础的假设性,二是具有转移的性质。

[答案]错 8.总体上说,文献综述的形式和结构一般可粗略分五个部分:绪言、历史发展、现状分析、趋向预测和建议、参考文献目录。

[答案]对 9.访谈时听的态度,从认知上看,分为主观判断、客观接收二种层面。

[答案]错 10.以结构形式为标准来划分问卷类型,可分为:结构性问卷和无结构性问卷。

[答案]对 11.控制无关变量的循环法主要用于平衡顺序效应。在教育科学研究中,当被试接受当先后呈现两种以上不同刺激(例如,两种以上实验处理)时,就会产生顺序效应,即先前的处理或反应对随后的处理或反应发生影响。在这种情况下,需采用循环法,变动变量项目或被试的顺序,以平衡顺序效应。

[答案]对 12.有结构性观察对于内容、程序、记录方法都进行了比较细致的设计和考虑,观察时基本上按照设计的步骤进行,对观察的记录结果也适于进行定量化的处理。

[答案]对 13.外在效度是指实验数据偏离真值的程度或系统误差之大小。

[答案]错 14.从形式上看,实验研究呆板、固定,而行动研究则灵活、多变。但二者不能结合起来,因为一个是定量分析,一个是定性分析。

[答案]错 15.关于题目难度系数我们一般用P值表示,P值越大难度越大,P值越小难度越小,介于0~1或O%~100%之间。

[答案]错 三、简答题 16.观察法的主要特点有哪些?教师如何正确运用观察法? 答:观察法的主要特点有:观察的目的性、计划性;

观察对象的自然性、观察的客观性;

观察的直接性。对教师而言,观察法的功用是了解学生。

具体的应用场合有:(1)对学生课堂学习活动的观察;

(2)对学生课外活动的观察,包括课间的活动、午间的活动、课外活动时间里的活动等;

(3)对学生家庭的观察。

具体的应用对象有:(1)全班学生;

(2)小团体或者小组;

(3)个别学生,特别是需要重点了解的学生。

具体的应用内容有:(1)学习与思维活动;

(2)人际交往活动与互动行为;

(3)思想品德方面的表现等。

17.因变量要具备哪些特点? 答:(1)反应指标要具有有效性,要能真实地反映反应的情况。即反应的指标能够度量某刺激所引起的真实反应,而不是其他别的什么,故这种特点又称为特异性。

(2)反应指标要具有客观性,即不同的研究观察者或不同次的观察只要是反应相同,其指标也应该相同。当然允许观测的随机误差。一些主观性较大的度量指标,规定好反应标准以后,也可认为是一种客观性很好的度量指标。

(3)指标要能够数量化,或用数字,或用次数,或用一定的反应不同程度的语义,例如好、很好、非常好之类,也可认为是具有数量化特征的指标。

(4)反应指标应能准确、真实地度量反应的变化。例如同100%的正确,或同是100分,各个受测者在此方面的反应并不尽相同,有的很吃力,有的很轻松,有的勉勉强强,有的绰绰有余,但作为记录的反应只是一种,这就是天花板效应。地板效应也类似,不过是反应的另一端。

四、实践题 18.举例说明控制无关变量的方法。

答:关变量的方法,主要有三种:

(1)消除法。消除法是通过采取一定措施,将影响研究结果的各种无关变量消除掉。它是控制无关变量的理想方法和基本方法。消除无关变量的方法多种多样,根据无关变量产生原因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2)恒定法。恒定法就是采取一定措施,使某些无关变量在整个研究过程中保持恒定不变。它也是控制无关变量的基本方法。

(3)平衡法。平衡法就是对某些不能被消除,又不能或不便被恒定的无关变量,通过采取某些综合平衡的措施或方式,使其影响通过平衡而抵消,达到控制它们的方法。平衡法主要采用对比组方法和循环法。

2014年7月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关于观察法中编码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A.策略编码指对人们完成一定任务所用方法、策略的编码。

2.对于调查访问,下面哪种说法是正确的?(D)D.一般情况下,只要受访者允许,访谈者应该尽可能使用录音机。

3.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D)。

D.研究计划应包括以下三方面内容:研究目标和理论框架,以往研究的考察,研究的设计与方法。

4.关于实验设计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B)。

B.组间设计的优点是:可以进行比较;

缺点是:两组被试相等的假设难以得到保证,各种无关变量的控制,两组也难以做到完全相等。因此,对实验结果的解释上,可靠性就要降低。

5.四种关于文献综述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A.文献综述是指在全面搜集有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经过归纳整理、分析鉴别,对一定时期内某个学科或专题的研究成果和进展进行系统、全面的叙述和评论。

二、判断题 6.搜集教育科学研究文献的主要渠道有: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社会、科学、教育事业单位或机构,学术会议和个人资料交流,计算机互联网。

[答案]对 7.编制测验题目是编制测验的中心环节,测验题目是具体体现测验目的的重要内容,也是决定测验好坏的重要方面。

[答案]对 8.研究的效度是指研究在揭示所研究内容的本质或其规律方面的准确、客观、科学程度,或者说研究结果符合客观实际的程度。

[答案]对 9.文献法和内容分析法都能用于文献的研究,同属于非接触性方法。内容分析法与文献法相比更侧重于定量分析。

[答案]对 10.测验(或,测验量表)法是教育与心理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研究方法,这种方法主要用于人的个性及其它个别心理差异的定量化研究。

[答案]对 11.在实验设计中可以采用两种控制无关变量的方法,他们分别是无关变量的消除和无关变量保持恒定。

[答案]对 12.在假设检验过程中允许犯第二类错误的概率又称为小概率事件。

[答案]错 13.两种变量值变化方向无一定规律,即一种变量值变化时,另一种变量值可能变化也可能不变化,并且不变或变大、变小的情况为随机的,这两种变量之间的关系称为零相关。

[答案]对 14.结构型问卷又称封闭式问卷,即在研究者事先规定的各种答案中,填答者选择认为符合自己当时意见、态度的一个或几个答案。

[答案]对 15.测验法又称测验量表法,主要用于人的个性及其它个别心理差异和人的行为个别差异方面的的定量化研究,具有诊断与预测二种功能。

[答案]无错,但不完备 三、简答题 16.个别访谈和集体访谈各自适用于哪些情况? 答:个别访谈,适合于访问某个特定个体的情况,了解带有隐私性、隐蔽性和个人性的情况,作深入的与“解剖麻雀”式的研究。集体访谈,适合于了解某个群体(比如男生、特殊家庭的学生、有某种共同爱好的学生等)的情况和想法;

进行类型学的分析研究;

了解各种不同的情况和观点。

17.等级相关的使用条件有哪些? 答:等级相关的使用条件(1)两列观测数据都是顺序变量数据,或其中一列数据是顺序变量数据,另一列数据是连续变量的数据。

(2)两个连续变量的观测数据,其中有一列或两列数据的获得,主要依靠非测量方法进行粗略评估得到。

四、实践题 18.某小学对学生的成绩记录分三部分组成,即平时练习成绩X1、期中检测成绩X2、期末考试成绩X3。假设这三部分成绩一律采用百分制考评,同时三部分成绩的权重分别是0.40.40和0.40。若一位学生的平时作业成绩为X1=90分,期中测验成绩为X2=90分,期末考试成绩为X3=80分,那么该学生的综合考评成绩是多少? 答:用加权平均数公式进行计算:

将平时作业成绩为X1=80分,期中测验成绩为X2=90分,期末考试成绩为X3=80分,代入上式,则该学生的综合考评成绩为:

0.2×90+0.4×90+0.4×80=86(分)2014年1月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四种关于文献综述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A.文献综述是指在全面搜集有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经过归纳整理、分析鉴别,对一定时期内某个学科或专题的研究成果和进展进行系统、全面的叙述和评论。

2.下列不属于设计研究指标的原则的是(D)。

D.经济性原则 3.下列不属于观察的设计内容的是(D)。

D.筹备观察资金和联系投资者 4.公式n1=n×(N1/N)用于下列那种取样方法。(B)B.分层随机取样法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A.教育统计主要用于研究内容的分类整理、编制数据的各种图表、定量分析和由样本推论总体等。

二、判断题 6.教育研究文献的内容多种多样,按其的性质、内容加工方式、用途大致可分为四类,分别是零次文献、一次文献、二次文献和三次文献。

[答案]对 7.观察记录的方式有频率记录、等级记录、行为检核记录、现象描述记录、图形记录。

[答案]对 8.组间设计指采用控制组(对照组)与实验组,或多个实验组的设计方法。

[答案]对 9.研究计划一般包括:课题表述,课题意义,定义和界定有关内容,文献查阅,假设,方法,时间表7部分。

[答案]对 10.干涉变量又称调节变量,是自变量的特殊类型,是研究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关系而选择的次要自变量。

[答案]对 11.研究的信度是指研究所得事实、数据的一致性和稳定性程度。

[答案]对 12.参与性观察指参与到被观察者的生活和活动中去,在活动中无意识地观察。

[答案]存在部分错误 13.外在效度是指实验结果的有效性,或推论、应用之范围的准确性。

[答案]对 14.测验法又称测验量表法,主要用于人的个性及其它个别心理差异和人的行为个别差异方面的的定量化研究,具有诊断与预测二种功能。

[答案]无错,但不完备 15.操作定义就是用可以感知、但无法度量的事物、事件、现象和方法对变量或指标做出具体的界定、说明。

[答案]对 三、简答题 16.题目难度项目分析包括哪些内容? 答:题目难度项目分析又称题目分析,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质的分析,一个是量的分析。对题目编辑中提出的一般原则、题目的内容,形式,取材的适切性方面进行分析,这是质的分析。所谓量的分析就是指通过题目预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确定题目难度,区分度以及被试对各种答案的反应情况。

17.教材中提出的观察标准是什么? 答:观察的标准:

(1)真实,即要注意避免个人偏见、“先人为主”的观念,同时善于识别“假象”。

(2)全面系统地观察,把握事物的一切方面、一切联系,不能只抓住一些孤立的个别的现象。

(3)对发展过程进行动态的观察,不要只抓一两次的现象就做分析。

四、实践题 18.某小学对学生的成绩记录分三部分组成,即平时练习成绩X1、期中检测成绩X2、期末考试成绩X3。假设这三部分成绩一律采用百分制考评,同时三部分成绩的权重分别是0.20,0.40和0.40。若一位学生的平时作业成绩为X1=80分,期中测验成绩为X2=90分,期末考试成绩为X3=100分,那么该学生的综合考评成绩是多少? 答:用加权平均数公式进行计算:

将平时作业成绩为X1=80分,期中测验成绩为X2=90分,期末考试成绩为X3=100分,代入上式,则该学生的综合考评成绩为:

0.2×80+0.4×90+0.4×100=94(分)2013年7月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不属于观察的设计和准备内容的是(A)。

A.问题、目的与对象的确定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A.对相关关系,至少有这样两种情况:变量X是变量Y的原因(或结果);

或X与Y都是其它变量的结果。

3.下列关于题目难度计算的说法中正确的是(C)。

C.P值越小难度越大,P值越大难度越小,介于0%~100%之间 D.P值越大难度越大,P值越小难度越小,介于0%~100%之间4.编制态度问卷,下面哪些叙述是正确的?(A)A.题目不可以使用双重否定句 5.“总数为N=500,样本容量是n=50,求出间隔500÷50=10,于是每隔10个抽取一个样本,连续抽样50次。”这是采用(C)。

C.等距随机取样法 二、判断题 6.访谈时听的态度,从认知上看,分为主观判断、客观接收、意义建构三种层面。

[答案]对 7.结构型访问法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访问者按事先拟好的访问大纲,另一种是将问题与可能的答案印在问卷上。

[答案]对 8.次数分布也称为频数分布,指的是一批数据中各个不同数值所出现的次数情况,或者是指一批数据在按等距划分的各个区域(组)内出现的次数情况。

[答案]对 9.等比变量(比率变量)既有相等单位,又有绝对零点,能够进行加减乘除运算。

[答案]对 10.结构型访问法又称标准型,即事先拟好题目,问题次序和谈话用语,按一定的方式询问。

[答案]对 11.中介变量即位于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起联系、传导、转化或解释变量之间关系作用的变量。

[答案]对 12.一个具有信度的研究程序,不论其过程是由谁操作,或进行多少次同样的操作,其结果总是非常一致的。

[答案]对 13.二次文献即曾经历过特别事件或行为的人撰写的目击描述或使用其他方式的实况纪录,是未经发表和有意识处理的最原始的资料。

[答案]错 14.对于自己了解较多的问题,应该选择开放型访谈;

而对于自己了解较少的问题,应该选择封闭型访谈。

[答案]错 15.内在效度是指实验数据偏离真值的程度或系统误差的大小。

[答案]对 三、筒答题 16.拉丁方设计的特点是什么? 答:拉丁方设计的特点是:

(1)每个因素在每个被试的实验次数相同;

(2)每个顺序在每个因素的实验次数相同;

(3)拉丁方设计能够抵消实验中因实验顺序、被试差异等所造成的无关变量效果。

17.对自变量的控制包括哪些内容? 答:控制包括两方面:

(1)给自变量规定操作定义;

(2)规定自变量的不同水平的检查点或实验处理。

四、实践题 18.举例说明控制无关变量的方法。

答:控制无关变量的方法,主要有三种:

(1)消除法。消除法是通过采取一定措施,将影响研究结果的各种无关变量消除掉。它是控制无关变量的理想方法和基本方法。消除无关变量的方法多种多样,根据无关变量产生原因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2)恒定法。恒定法就是采取一定措施,使某些无关变量在整个研究过程中保持恒定不变。它也是控制无关变量的基本方法。

(3)平衡法。平衡法就是对某些不能被消除,又不能或不便被恒定的无关变量,通过采取某些综合平衡的措施或方式,使其影响通过平衡而抵消,达到控制它们的方法。平衡法主要采用对比组方法和循环法。

2013年1月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 1.四种关于文献综述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A.文献综述是指在全面搜集有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经过归纳整理、分析鉴别,对一 定时期内某个学科或专题的研究成果和进展进行系统、全面的叙述和评论 2.下列不属于设计研究指标的原则的是(D)。

D.经济性原则 3.下列不属于观察的设计内容的是(D)。

D.筹备观察资金和联系投资者 4.公式n1=n×(N1/N)专用于下列哪种取样方法(B)。

B.分层随机取样法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A.教育统计主要用于研究内容的分类整理、编制数据的各种图表、定量分析和由样本 推论总体等 二、判断题 6.教育研究文献的内容多种多样,按其的性质、内容加工方式、用途大致可分为四类,分别是零次文献、一次文献、二次文献和三次文献。

[答案]对 14.测验法又称测验量表法,主要用于人的个性及其它个别心理差异和人的行为个别差异方面的定量化,具有诊断与预测二种功能。

[答案]无错,但不完备 15.操作定义就是用可以感知、但无法度量的事物、事件、现象和方法对变量或指标做出具体的界定、说明。

[答案]存在部分错误 16.随机取样法在理论上最符合概率论原理。当研究者对所研究总体中各类个体的比例不了解,或总体中的个体之间差异程度较小,或样本数目较大等情况下,它是一种很好的取样方法。但是,它有自己的限制要求和局限性:事先把研究对象编号,比较费时费力;

如果总体中的个体分散,抽取到的样本的分布也比较分散,给研究带来困难;

当样本容量较小时,可能发生偏差,影响样本的代表性。

[答案]完全正确 17.等距变量有相等单位,能用数量准确说明某一量比另一量大(或小)多少,但无绝对零点,像身高、摄氏温度、体重、百分制计分等都是等距变量的例子。

[答案]部分错误 18.操作定义的作用主要有4条:第一,它有利于提高研究的客观性;

第二,它有助于研究假设的检验;

第三,它有利于提高教育科学研究的统一性;

第四,它有利于提高研究结果的可比性。

[答案]无错误,但不完备 19.次数分布也称为频数分布,指的是一批数据中各个不同数值所出现的次数情况,或者是指一批数据在按等距划分的各个区域(组)内出现的次数情况。

[答案]完全正确 20.控制无关变量的平衡法就是对某些不能被消除,又不能(或不便)被恒定的无关变量,通过采取某些综合平衡的措施或方式,使其影响通过平衡而抵消,达到控制它们的方法。

[答案]完全正确 三、简答题 21.题目难度项目分析包括哪些内容? 答:题目难度项目分析又称题目分析,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质的分析,一个是量的分析。对题目编辑中提出的一般原则、题目的内容、形式,取材的适切性方面进行分析,这是质的分析。所谓量的分析就是指通过题目预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确定题目难度,区分度以及被试对各种答案的反应情况。

22.教材中提出的观察标准是什么? 答:观察的标准:

(1)真实,即要注意避免个人偏见、“先人为主”的观念,同时善于识别“假象”。

(2)全面系统地观察,把握事物的一切方面、一切联系,不能只抓住一些孤立的个别的现象。

(3)对发展过程进行动态的观察,不要只抓一两次的现象就做分析。

四、实践题(共20分)23.某小学对学生的成绩记录分三部分组成,即平时练习成绩X1、期中检测成绩X2、期末考试成绩X3。假设这三部分成绩一律采用百分制考评,同时三部分成绩的权重分别是0.20,0.40和0.40。若一位学生的平时作业成绩为X1=80分,期中测验成绩为X2=90分,期末考试成绩为X3=100分,那么该学生的综合考评成绩是多少? 答:用加权平均数公式进行计算:

将平时作业成绩为X1=80分,期中测验成绩为X2=90分,期末考试成绩为X3=100分,代入上式,则该学生的综合考评成绩为:

0.2×80+0.4×90+0.4×100=94(分)2012年7月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 1.下列关于观察法中编码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A.策略编码指对人们完成一定任务所用方法、策略的编码 2.对于调查访问,下面哪种说法是正确的(D)。

D.一般情况下,只要受访者允许,访谈者应该尽可能使用录音机 3.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D)。

D.研究计划应包括以下三方面内容:研究目标和理论框架,以往研究的考察,研究的设计与方法 4.关于实验设计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B)。

B.组间设计的优点是:可以进行比较;

缺点是:两组被试相等的假设难以得到保证,各种无关变量的控制,两组也难以做到完全相等。因此,对实验结果的解释上,可靠性就要降低 5.四种关于文献综述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A.文献综述是指在全面搜集有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经过归纳整理、分析鉴别,对一定时期内某个学科或专题的研究成果和进展进行系统、全面的叙述和评论 二、判断题 6.搜集教育科学研究文献的主要渠道有: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社会、科学、教育事业单位或机构,学术会议和个人资料交流,计算机互联网。

[答案]对 7.编制测验题目是编制测验的中心环节,测验题目是具体体现测验目的的重要内容,也是决定测验好坏的重要方面。

[答案]对 8.研究的效度是指研究在提示所研究内容的本质或其规律方面的准确、客观、科学程度,或者说研究结果符合客观实际的程度。

[答案]对 9.文献法和内容分析法都能用于文献的研究,同属于非接触性方法。内容分析法与文献法相比更侧重于定量分析。

[答案]对 10.测验(或,测验量表)法是教育与心理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研究方法,这种方法主要用于人的个性及其它个别心理差异的定量化研究。

[答案]对 11.在实验设计中可以采用两种控制无关变量的方法,他们分别是无关变量的消除和无关变量保持恒定。

[答案]对 12.在假设检验过程中允许犯第二类错误的概率又称为小概率事件。

[答案]错 13.两种变量值变化方向无一定规律,即一种变量值变化时,另一种变量值可能变化也可能不变化,并且不变或变大、变小的情况为随机的,这两种变量之间的关系称为零相关。

[答案]对 14.结构型问卷又称封闭式问卷,即在研究者事先规定的各种答案中,填答者选择认为符合自己当时意见、态度的一个或几个答案。

[答案]对 15.测验法又称测验量表法,主要用于人的个性及其它个别心理差异和人的行为个别差异方面的定量化研究,具有诊断与预测二种功能。

[答案]无错,但不完备 16.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可以按照方法中使用的手段分为四种基本类型;

思辨、实证、数学方法、符号表述四类基本方法。

[答案]对 17.整群随机取样法的优点是样本比较集中,适宜于某些特定的研究。如教学实验一般要求以班为单位进行研究,而不能打乱原有的教学单位。因此,在教育科学研究中,特别是教育实验中常用此法。此外,在规模较大的调查研究中,整群随机抽样易于组织,可节省人力、物力和时间;

其缺点是样本分布不均匀,代表性较差,抽样误差(因各群闯差异较大)也比较大。

[答案]完全正确 18.一般来说,在自然环境中所进行的研究,其结果的内部效度较高;

然而,在实验室环境中所进行的研究,其结果的外部效度较高。

[答案]完全错误 19.操作定义的最大特征就是它的可观测性,做出操作定义的过程就是将变量或指标的抽象陈述转化为具体的操作陈述的过程。在实际研究工作中,对同一问题的研究有时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变量与指标等的操作定义不同常常是造成该情况的主要原因之一。

[答案]完全正确 20.无关变量可产生两种影响效应:研究结果不准确、研究结果的不一致,二者称为研究误差。研究误差分为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系统误差又叫可变误差,是由偶然、随机的无关变量引起的。因为,其方向和大小的变化完全是随机的、无规律的,所以,较难以控制。随机误差又叫常定误差,是由常定的、有规律的无关变量引起的。

[答案]部分错误 三、简答题 21.个别访谈和集体访谈各自适用于哪些情况? 答:个别访谈,适合于访问某个特定个体的情况,了解带有隐私性、隐蔽性和个人性的情况,作深入的与“解剖麻省”式的研究。集体访谈,适合于了解某个群体(比如男生、特殊家庭的学生、有某种共同爱好的学生等)的情况和想法。

22.等级相关的使用条件有哪些? 答:等级相关的使用条件(1)两列观测数据都是顺序变量数据,或其中一列数据是顺序变量数据,另一列数据是连续变量的数据。

(2)丽个连续变量的观测数据,其中有一列或两列数据的获得,主要依靠非测量方法进行粗略评估得到。

四、实践题 23.某小学对学生的成绩记录分三部分组成,即平时练习成绩X1、期中检测成绩X2、期末考试成绩X3。假设这三部分成绩一律采用百分制考评,同时三部分成绩的权重分别是0.20,0.40和0.40。若一位学生的平时作业成绩为X1=90分,期中测验成绩为X2=90分,期末考试成绩为X3=80分,那么该学生的综合考评成绩是多少? 答:用加权平均数公式进行计算:

将平时作业成绩为X1=90分,期中测验成绩为X2=90分,期末考试成绩为X3=80分,代入上式,则该学生的综合考评成绩为:

0.2×90+0.4×90+0.4×80=86(分)2012年1月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 1.下列关于区分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B)。

B.区分度分析有两个方面,一个是题目内部一致性分析,另一个是外在效度的分析 2.探索性研究常采用的研究方式包括(A)。

A.文献调查、经验调查、典型情况或个案分析 3.关于实验设计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C)。

C.区组设计的一种方式是配对,即根据研究的要求,将影响研究结果的某些因素水平相同的被试配对,得到不同水平的被试对,然后随机让其中的一个,接受实验处理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B)。

B.自由度是反映分布或数据差异信息的个数,即误差(Xi一X)的个数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B)。

B.难度在0.5时,区分度最大 二、判断题 6.观察记录的方式有频率记录、等级记录、行为检核记录、现象描述记录、图形记录。

[答案]对 7.积差相关又称积矩相关,当两种变量都是正态连续变量,而且两者之间存在线性关系,可以用积差相关法计算这两种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

[答案]对 8.实验法中的“配对法”设计是指:实验设计中,将被试分为两组,一组施以实验处理称作实验组,另一组不给实验处理,称作控制组,最后测定对某种刺激的反应,然后比较两组反应上的差异。

[答案]对 9.在编制尺度式问卷时,尺度范围在7±2之间最好。

[答案]对 10.度量、描述离中趋势的统计量称为差异量数。常用的差异量数有平均差、方差、标准差等。

[答案]对 11.内容分析法具有对于研究因果关系的实验数据,进行客观而有系统的分析,并且加以量化描述的基本特征。

[答案]错 12.量化处理是对经过编码分类的资料,运用定性分析的方式进行评价和差异检验。

[答案]错 13.量表是一组符号或一组数量,经过某种建构过程,使之依一定规则描述该量表所测量的行为特性,可以分为三种量化水平:名称量表、等距量表、等比量表。

[答案]无错,但不完备 14.测验的客观性是关于测验系统化过程好坏程度的指标。包括二个方面:测验刺激的客观性、量化的客观性。

[答案]无错,但不完备 15.时间取样是选取某一段时间作为观察记录的对象。

[答案]对 16.分层随机取样法的优点是代表性和推论的精确性较好。它适用于总体单位数量较多,并且内部差异较大的研究对象,在样本数量相同时,它比简单随机取样法、等距随机取样法的抽样误差小,而在抽样误差的要求相同时,它则比简单随机取样、等距随机取样所需样本容量少。分层随机取样法的局限性是要求对总体各单位的情况有较多的了解,否则就难以做出科学的分类。

[答案]完全正确 17.等距随机取样法是先将总体各单位按某一标志顺序编号并排列,再用总体N除以样本容量n,求得抽样间隔,然后在第一个抽样间隔内随机抽取一个作为第一次抽样,并按抽样距离作等距抽样,连续抽样直到满足抽样容量。等距随机取样法比简单随机取样法更简便,它能在总体的整个范围内有系统地抽取样本,因此,一般情况,其样本更为准确、抽样误差比简单随机取样误差小。但是,如果总体中存在周期性的波动或变化,系统取样所得的样本就可能出现系统偏差。

[答案]完全正确 18.变量或指标的操作定义愈独特,它所包含的信息就越多越具体,因而就能更明确无误地与其它事物、特征区分开来,增加变量和研究的可重复性,提高研究的内部效度。但是,在提高操作定义独特性的同时,会限制研究变量、指标的代表性(普遍适用性),从而降低研究的外部效度。

[答案]完全正确 19.设计操作定义的静态特征描述法是通过描述客体或事物所具有的静态特征,来给“变量”下操作定义的一种方法。在教育科学研究中,研究者常采用静态特征描述法,通过描述客体或事物的静态构造性质、内存品质和特征等,来给变量下操作定义。该方法与动态特征描述法的区别在于,动态特征描述法主要描述客体或事物所具有的能动的、动态的行为表现,侧重过程,而静态特征描述法则主要描述客体或事物所已经具备的静态特征和内在性质,侧重结果。

[答案]完全正确 20.控制无关变量的消除法是通过采取一定措施,将影响研究结果的各种无关变量消除掉。它是控制无关变量的理想方法和基本方法。消除无关变量的方法多种多样,根据无关变量产生原因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答案]完全正确 三、筒答题 21.简单随机取样法。

答:简单随机取样法就是按随机原则直接从总体N个单位中,抽取出若干个单位作为样本。它保证总体的每一个对象有同等的被抽取到的可能性,并要求它们之间都是相互独立的。简单随机取样法的具体抽取方式有两种:抽签和利用随机数字表。

22.问卷编制的主要步骤。

答:确定研究目的,提出假设;

了解研究问题的特质;

确定行为样本;

了解施测对象的特征及选择施测的被试样本;

选择并决定问卷的形式;

拟定问题的题目并随时个性;

预试;

编辑问卷和实施说明。

四、实践题 23.某小学对学生的成绩记录分三部分组成,即平时练习成绩X1、期中检测成绩X2、期末考试成绩X3。假设这三部分成绩一律采用百分制考评,同时三部分成绩的权重分别是0.20,0.40和0.40。若一位学生的平时作业成绩为X1=90分,期中测验成绩为X2=88分,期末考试成绩为X3=82分,那么该学生的综合考评成绩是多少? 答:用加权平均数公式进行计算:

将平时作业成绩为X1=90分,期中测验成绩为X2=88分,期末考试成绩为X3=82分,代入上式,则该学生的综合考评成绩为:

0.2×90+0.4×88+0.4×82=86(分)2011年7月试题及答案 一、判断题 1.次数分布也称频数分布,指的是一批数据中各个不同数值所出现的次数情况,或者是指一批数据在按等距划分的各区域(组)内出现的次数情况。

[答案]对 2.结构型访问法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访问者按事先拟好的访问大纲,另一种是将问题与可能的答案印在问卷上。

[答案]对 3.访谈时听的态度,从认知上看,分为主观判断、客观接收、意义建构三种层面。

[答案]对 4.外在效度是指结果的有效性,或推论、应用之范围的准确性。

[答案]对 5.干涉变量又称调节变量,是自变量的特殊类型,是研究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关系而选择的次要自变量。[答案]对 6.外在效度是指实验结果的有效性,或推论、应用之范围的准确性。

[答案]存在部分错误 7.参与性观察指参与到被观察者的生活和活动中去,在活动中无意识地观察。

[答案]错 8.二次文献即曾经历过特别事件或行为的人撰写的目击描述或使用其他方式的实况纪录,是未经发表和有意识处理的最原始的资料。

[答案]无错,但不完备 9.测验法又称测验量表法,主要用于人的个性及其它个别心理差异和人的行为个别差异方面的定量化研究,具有诊断与预测二种功能。

[答案]无错,但不完备 10.内在效度是指实验数据偏离真值的程度或系统误差的大小。

[答案]对 11.随机取样法在理论上最符合概率论原理。当研究者对所研究总体中各类个体的比例不了解,或总体中的个体之间差异程度较小,或样本数目较大等情况下,它是一种很好的取样方法。

[答案]完全正确 12.有结构性观察对于内容、程序、记录方法都进行了比较细致的设计和考虑的观察,观察时基本上按照设计的步骤进行,对观察的记录结果也适于进行定量化的处理。

[答案]完全正确 13.操作定义的作用主要有4条:第一,它有利于提高研究的客观性;

第二,它有助于研究假设的检验I第三,它有利于提高教育科学研究的统一性;

第四,它有利于提高研究结果的可比性。

[答案]无错误,但不完备 14.一般说来,重视量化处理,可选择封闭型访谈;

重视质的研究,可以选择开放型访谈。

[答案]完全正确 15.控制无关变量的平衡法就是对某些不能被消除,又不能(或不便)被恒定的无关变量,通过采取某些综合平衡的措施或方式,使其影响通过平衡而抵消,达到控制它们的方法。平衡法主要采用对比组方法和循环法。

[答案]完全正确 16.因果关系是比较复杂的,有某一条件与某一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也有多种条件与某一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教育方面的因果关系大都属于后者。因此这种因果关系的研究十分复杂。对于这种因果关系的研究有实验的与非实验的两种。

[答案]完全正确 17.研究文献并不与文献中记载的人与事实直接接触,文献法属于非接触性的研究方法。利用科学文献是实现利用“前人劳动成果”的重要措施和方法,也是促进和实现“今人的协作”的条件和基础。

[答案]完全正确 18.文献综述的特征是依据对过去和现在研究成果的深入分析,指出目前的水平、动态、应当解决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提出自己的观点、意见和建议。并依据有关理论,研究条件和实际需要等,对各种研究成果进行评述,为当前的研究提供基础或条件。

[答案]完全正确 19.一般说来,重视量化处理,可以选择开放型访谈;

重视质的研究,可选择封闭型访谈。

[答案]完全错误 20.非结构型访问法又称非标准型访问法。指事先不预定表格,也不按固定的问题顺序去问,访问者与被访问者自由交谈,了解问题。

[答案]完全正确 二、单项选择题 1.下列不属于观察的设计和准备内容的是(A)。

A.问题、目的与对象的确定 2.下列不属于设计研究指标的原则的是(D)。

D.经济性原则 3.下列关于题目难度计算的说法中正确的是(C)。

C.P值越小难度越大,P值越大难度越小,介于0%~100%之间 4.公式n1=n×(N1/N)用于下列那种取样方法。(B)B.分层随机取样法 5.“总数为N=500,样本容量是n=50,求出间隔500÷50=10,于是每隔10个抽取一个样本,连续抽样50次。”这是采用(C)。

C.等距随机取样法 三、简答题 1.拉丁方设计的特点是什么? 答:拉丁方设计的特点是:

(1)每个因素在每个被试的实验次数相同;

(2)每个顺序在每个因素的实验次数相同;

(3)每个顺序在每个被试的实验次数相同。

故拉丁方设计能够抵消实验中因实验顺序、被试差异等所造成的无关变量效果。

2.教材中提出的观察标准是什么? 答:观察的标准:

(1)真实,即要注意避免个人偏见、“先人为主”的观念,同时善于识别“假象”。

(2)全面系统地观察,把握事物的一切方面、一切联系,不能只抓住一些孤立的个别的现象。

(3)对发展过程进行动态的观察,不要只抓一两次的现象就做分析。

四、实践题 23.某小学对学生的成绩记录分三部分组成,即平时练习成绩X1、期中检测成绩X2、期末考试成绩X3。假设这三部分成绩一律采用百分制考评,同时三部分成绩的权重分别是0.20,0.40和0.40。若一位学生的平时作业成绩为X1=80分,期中测验成绩为X2=90分,期末考试成绩为X3=100分,那么该学生的综合考评成绩是多少? 答:用加权平均数公式进行计算:

将平时作业成绩为X1=80分,期中测验成绩为X2=90分,期末考试成绩为X3=100分,代入上式,则该学生的综合考评成绩为:

0.2×80+0.4×90+0.4×100=94(分)2011年1月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 1.下列不属于观察的设计和准备内容的是(A)。

A.问题、目的与对象的确定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A.对相关关系,至少有这样两种情况;

变量X是变量Y的原因(或结果);

或X与Y都是其它变量的结果 3.下列关于题目难度计算的说法中正确的是(C)。

C.P值越小难度越大,P值越大难度越小,介于0%~100%之间 4.编制态度问卷,下面哪些叙述是正确的(A)。

A.题目不可以使用双重否定句 5.“总数为N=500,样本容量n=50,求出间隔500÷50=10,于是每隔10个抽取一个样本,连续抽样50次。”这是采用(C)。

C.等距随机取样法 二、判断题 6.访谈时听的态度,从认知上看,分为主观判断、客观接收、意义建构三种层面。

[答案]对 7.结构型访问法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访问者按事先拟好的访问大纲,另一种是将问题与可能的答案印在问卷上。

[答案]对 8.次数分布也称为频数分布,指的是一批数据中各个不同数值所出现的次数情况,或者是指一批数据在按等距划分的各个区域(组)内出现的次数情况。

[答案]对 9.等比变量(比率变量)既有相等单位,又有绝对零点,能够进行加减乘除运算。

[答案]错 10.结构型访问法又称标准型,即事先拟好题目,问题次序和谈话用语,按一定的方式询问。

[答案]对 11.中介变量即位于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起联系、传导、转化或解释变量之间关系作用的变量。

[答案]对 12.一个具有信度的研究程序,不论其过程是由谁操作,或进行多少次同样的操作,其结果总是非常一致的。

[答案]对 13.二次文献即曾经历过特别事件或行为的人撰写的目击描述或使用其他方式的实况纪录。是未经发表和有意识处理的最原始的资料。

[答案]错 14.对于自己了解较多的问题,应该选择开放型访谈;

而对于自己了解较少的问题,应该选择封闭型访谈。

[答案]错 15.内在效度是指实验数据偏离真值的程度或系统误差的大小。

[答案]对 16.多段随机取样法是先将研究总体各单位按一定标准分成若干个群,作为抽样的第一级单位;

然后,再根据一定标准把第一级单位分成若干个子群,作为抽样的第二级单位。如此类推,在各级单位中依照随机原则抽取样本。多阶段随机抽样法可综合运用各种抽样方法,简便易行,节省经费,对研究总体范围大、单位多、情况复杂的情况十分有效。其不足是抽样误差相对于简单随机取样大。

[答案]完全正确 17.操作定义与抽象定义是相对应的,但是各具有自己的基本特征:第一,在定义内容上,操作定义是用具体的事物、现象或方法来说明变量或概念,而抽象定义则采用概念、同义语说明之;

第二,在定义的方法上,操作定义采用经验的方法,即可直接感知度量的方法,而抽象定义则使用逻辑的方法;

第三,在定义的着重点上,操作定义着重于界定变量或指标的外延或操作过程,而抽象定义则着重于提示变量或指标的内涵和本质。

[答案]完全正确 18.科学地设计操作定义必须遵循两条基本原则:(1)一致性原则,(2)独立性原则。

[答案]部分错误 19.设计操作定义的动态特征描述法是通过描述客体或事物所具有的动态特征,来给变量下操作定义的一种方法。在教育科学研究中,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人,具有许许多多的动态特征,并通过行为客观地表现出来,因此,动态特征描述法在设计操作定义时应用得比较普通。

[答案]完全正确 20.系统误差只影响研究的信度,但不影响效度,而随机误差则同时既影响研究的效度,又影响信度。

[答案]部分错误 三、筒答题 21.拉丁方设计的特点是什么? 答:拉丁方设计的特点是:

(1)每个因素在每个被试的实验次数相同;

(2)每个顺序在每个因素的实验次数相同;

(3)拉丁方设计能够抵消实验中因实验顺序、被试差异等所造成的无关变量效果。

22.对自变量的控制包括哪些内容? 答:对自变量控制得如何,直接影响研究的成功与失败,控制包括两方面:

(1)给自变量规定操作定义;

(2)规定自变量的不同水平的检查点或实验处理。

四、实践题 23.举例说明控制无关变量的方法。

答:控制无关变量的方法,主要有三种:

(1)消除法。消除法是通过采取一定措施,将影响研究结果的各种无关变量消除掉。它是控制无关变量的理想方法和基本方法。消除无关变量的方法多种多样,根据无关变量产生原因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2)恒定法。恒定法就是采取一定措施,使某些无关变量在整个研究过程中保持恒定不变。它也是控制无关变量的基本方法。

(3)平衡法。平衡法就是对某些不能被消除,又不能或不便被恒定的无关变量,通过采取某些综合平衡的措施或方式,使其影响通过平衡而抵消,达到控制它们的方法。平衡法主要采用对比组方法和循环法。

2010年7月试题及答案 一、判断题 1.教育研究文献的内容多种多样,按其的性质、内容加工方式、用途大致可分为四类,分别是零次文献、一次文献、二次文献和三次文献。

[答案]对 2.结构型访问法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访问者按事先拟好的访问大纲,另一各是将问题与可能的答案印在问卷上。

[答案]对 3.组间设计指采用控制组(对照组)与实验组,或多个实验组的设计方法。

[答案]对 4.等比变量(比率变量)既有相等单位,又有绝对零点,能够进行加减乘除运算。

[答案]对 5.干涉变量又称调节变量,是自变量的特殊类型,是研究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关系而选择的次要自变量。

[答案]对 6.中介变量即位于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起联系、传导、转化或解释变量之间关系作用的变量。

[答案]对 7.参与性观察指参与到被观察者的生活和活动中去,在活动中无意识地观察。

[答案]存在部分错误 8.二次文献即曾经历过特别事件或行为的人撰写的目击描述或使用其他方式的实况纪录,是未经发表和有意识处理的最原始的资料。

[答案]错 9.测验法又称测验量表法,主要用于人的个性及其它个别心理差异和人的行为个别差异方面的定量化研究,具有诊断与预测二种功能。

[答案]无错,但不完备 10.内在效度是指实验数据偏离真值的程度或系统误差的大小。

[答案]对 11.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可以按照方法中使用的手段分为四种基本类型:思辨、实证、数学方法、号表述四类基本方法。

[答案]对 12.等距随机取样法是先将总体各单位按某一标志顺序编号并排列,再用总体N除以样本容量n,求得抽样间隔,然后在第一个抽样间隔内随机抽取一个作为第一次抽样,并按抽样距离作等距抽样,连续抽样直至满足抽样容量。等距随机取样法比简单随机取样法更简便,它能在总体的整个范围内有系统地抽取样本,因此,一般情况,其样本更为准确、抽样误差比简单随机取样误差小。但是,如果总体中存在周期性的波动或变化,系统取样所得的样本就可能出现系统偏差。

[答案]完全正确 13.一般来说,在自然环境中所进行的研究,其结果的内部效率较高;

然而,在实验室环境中所进行的研究,其结果的外部效度较高。

[答案]完全错误 14.设计操作定义的静态特征描述法是通过描述客体或事物所具有的静态特征,来给“变量”下操作定义的一种方法。该方法与动态特征描述法的区别在于,动态特征描述法主要描述客体或事物所具有的能动的、动态的行为表现,侧重过程,而静态特征描述法则主要描述客体或事物所已经具备的静态特征和内在性质,侧重结果。

[答案]完全正确 15.无关变量可产生两种影响效应:研究结果不准确、研究结果的不一致,二者称为研究误差。研究误差分为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系统误差又叫可变误差,是由偶然、随机的无关变量引起的。因为,其方向和大小的变化完全是随机的、无规律的,所以,较难以控制。随机误差又叫常定误差,是由常定的、有规律的无关变量引起的。

[答案]部分错误 16.控制无关变量的循环法主要用于平衡顺序效应。在教育科学研究中,当被试接受当先后呈现两种以上不同刺激(例如,两种以上实验处理)时,就会产生顺序效应,即先前的处理或反应对随后的处理或反应发生影响。在这种情况下,需采用循环法,变动变量项目或被试的顺序,以平衡顺序效应。

[答案]完全正确 17.叙述性研究是指对所研究问题的全貌进行一般性描述,教育方面的很多研究都适于叙述性研究。这种研究还可依据不同的设计有下述种类:调查性研究、经典情况或个案分析研究、发展性研究。

[答案]部分错误 18.控制无关变量的对比组方法是按随机方式建立两个被试组(例如,实验组和对比组),除研究变量因素外,其它无关变量方面的影响相同,因而两组的结果测量值之差,可以认为是研究变量之差造成的。

[答案]完全正确 19.有结构性观察对于内容、程序、记录方法都进行了比较细致的设计和考虑的观察,观察时基本上按照设计的步骤进行,对观察的记录结果也适于进行定量化的处理。

[答案]完全正确 20.访谈通常内容不是太多,或者访谈对象比较忙,没有更多的时间接受多次访问,可以采用一次性访谈。

[答案]完全正确 二、单项选择题 1.下列关于区分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B)。

B.区分度分析有两个方面,一个是题目内部一致性分析,另一个是外在效度的分析 2.下列方法中正确的是(A)。

A.对相关关系,至少有这样两种情况:变量X是变量Y的原因(或结果);

或X与Y都是其它变量的结果 3.关于实验设计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C)。

C.区组设计的一种方式是配对,即根据研究的要求,将影响研究结果的某些因素水平相同的被试配对,得到不同水平的被试对,然后随机让其中的一个,接受实验处理 4.公式n1=n×(N1/N)用于下列那种取样方法。(B)B.分层随机取样法 5.四种关于文献综述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A.文献综述是指在全面搜集有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经过归纳整理、分析鉴别,对一定时期内某个学科或专题的研究成果和进展进行系统、全面的叙述和评论 三、筒答题 1.什么是简单随机取样法? 答:简单随机取样法就是按随机原则直接从总体N个单位中,抽取出若干个单位作为样本。它保证总体的每一个对象有同等的被抽取到的可能性,并要求它们之间都是相互独立的。简单随机取样法的具体抽取方式有两种:抽签和利用随机数字表。

2.等级相关的使用条件有哪些? 答:等级相关的使用条件。

(1)两列观测数据都是顺序变量数据,或其中一列数据是顺序变量数据,另一列数据是连续变量的数据。

(2)两个连续变量的观测数据,其中有一列或两列数据的获得,主要依靠非测量方法进行粗略评估得到。

四、实践题 举例说明控制无关变量的方法。

答:控制无关变量的方法,主要有三种:

(1)消除法。消除法是通过采取一定措施,将影响研究结果的各种无关变量消除掉。它是控制无关变量的理想方法和基本方法。消除无关变量的方法多种多样,根据无关变量产生原因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2)恒定法。恒定法就是采取一定措施,使某些无关变量在整个研究过程中保持恒定不变。它也是控制无关变量的基本方法。

(3)平衡法。平衡法就是对某些不能被消除,又不能或不便被恒定的无关变量,通过采取某些综合平衡的措施或方式,使其影响通过平衡而抵消,达到控制它们的方法。平衡法主要采用对比组方法和循环法。

2010年1月试题及答案 一、判断题 1.搜集教育科学研究文献的主要渠道有: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社会、科学、教育事业单位或机构,学术会议和个人资料交流,计算机互联网。

[答案]对 2.编制测验题目是编制测验的中心环节,测验题目是具体体现测验目的的重要内容,也是决定测验好坏的重要方面。

[答案]对 3.研究的效度是指研究在揭示所研究内容的本质或其规律方面的准确、客观、科学程度,或者说研究结果符合客观实际的程度。

[答案]对 4.文献法和内容分析法都能用于文献的研究,同属于非接触性方法。内容分析法与文献法相比更侧重于定量分析。

[答案]对 5.测验(或,测验量表)法是教育与心理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研究方法,这种方法主要用于人的个性及其它个别心理差异的定量化研究。

[答案]对 6.在实验设计中可以采用两种控制无关变量的方法,他们分别是无关变量的消除和无关变量保持恒定。

[答案]对 7.在假设检验过程中允许犯第二类错误的概率又称为小概率事件。

[答案]错 8.两种变量值变化方向无一定规律,即一种变量值变化时,另一种变量值可能变化也可能不变化,并且不变或变大、变小的情况为随机的,这两种变量之间的关系称为零相关。

[答案]对 9.结构型问卷又称封闭式问卷,即在研究者事先规定的各种答案中,填答者选择认为符合自己当时意见、态度的一个或几个答案。

[答案]对 10.测验法又称测验量表法,主要用于人的个性及其它个别心理差异和人的行为个别差异方面的的定量化研究,具有诊断与预测二种功能。

[答案]无错,但不完备 11.随机取样法在理论上最符合概率论原理。当研究者对所研究总体中各类个体的比例不了解,或总体中的个体之间差异程度较小,或样本数目较大等情况下,它是一种很好的取样方法。但是,它有自己的限制要求和局限性:事先把研究对象编号,比较费时费力;

如果总体中的个体分散,抽取到的样本的分布也比较分散,给研究带来困难;

当样本容量较小时,可能发生偏差,影响样本的代表性。

[答案]完全正确 12.等距变量有相等单位,能用数量准确说明某一量比另一量大(或小)多少,但无绝对零点,像身高、摄氏温度、体重、百分制计分等都是等距变量的例子。

[答案]部分错误 13.操作定义的作用主要有4条:第一,它有利于提高研究的客观性;

第二,它有助于研究假设的检验;

第三,它有利于提高教育科学研究的统一性;

第四,它有利于提高研究结果的可比性。

[答案]无错误,但不完备 14.次数分布也称为频数分布,指的是一批数据中各个不同数值所出现的次数情况,或者是指一批数据在按等距划分的各个区域(组)内出现的次数情况。

[答案]完全正确 15.控制无关变量的平衡法就是对某些不能被消除,又不能(或不便)被恒定的无关变量,通过采取某些综合平衡的措施或方式,使其影响通过平衡而抵消,达到控制它们的方法。平衡法主要采用对比组方法和循环法。

[答案]完全正确 16.探索性研究是一种不太深入的研究。当研究者对某些研究问题,缺乏前人研究经验、不大清楚各变量之间的关系、没有掌握相关理论根据、以及不能确信可以建立哪些假设,这种情况下要贸然进行精细的研究,恐怕会出现顾此失彼或以偏概全的问题,同时也浪费研究时间、经费与人力。这种研究类型的方式有文献调查、经验调查、典型情况或个案分析等多种。

[答案]完全正确 17.研究文献并不与文献中记载的人与事实直接接触,文献法属于非接触性的研究方法。利用科学文献是实现利用“前人劳动成果”的重要措施和方法,也是促进和实现“今人的协作”的条件和基础。

[答案]完全正确 18.“内审”指对文献中所记载的内容是否属实的鉴别。其主要方法有:文字性文献的互证,用实物来验证文字性文献,文献描述的内容与产生文献的历史背景对照比较,研究作者的生平、立场与基本思想并以此来判断。

[答案]完全正确 19.一般说来,重视量化处理,可以选择开放型访谈;

重视质的研究,可选择封闭型访谈。

[答案]完全错误 20.结构型访问法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访问者按事先拟好的访问大纲,另一种是将问题与可能的答案印在问卷上。

[答案]完全正确 二、单项选择题 1.下列关于观察法中编码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A.策略编码指对人们完成一定任务所用方法、策略的编码 2.对于调查访问,下面那种说法是正确的(D)。

D.一般情况下,只要受访者允许,访谈者应该尽可能使用录音机 3.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D)。

D.研究计划应包括以下三方面内容:研究目标和理论框架,以往研究的考察,研究的设计与方法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B)。

B.自由度是反映分布或数据差异信息的个数,即误差(X;

一X)的个数 5.下列关于区分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B)。

B.难度在0.5时,区分度最大 三、简答题 1.简答简单随机取样法。

答:简单随机取样法就是按随机原则直接从总体N个单位中,抽取出若干个单位作为样本。它保证总体的每一个对象有同等的被抽取到的可能性,并要求它们之间都是相互独立的。简单随机取样法的具体抽取方式有两种:抽签和利用随机数字表。

2.教材中提出的观察标准是什么? 答:观察的标准:

(1)真实,即要注意避免个人偏见、“先人为主”的观念,同时善于识别“假象”。

(2)全面系统地观察,把握事物的一切方面、一切联系,不能只抓住一些孤立的个别的现象。

(3)对发展过程进行动态的观察,不要只抓一两次的现象就做分析。

四、实践题 举例说明控制无关变量的方法。

答:控制无关变量的方法,主要有三种:

(1)消除法。消除法是通过采取一定措施,将影响研究结果的各种无关变量消除掉。它是控制无关变量的理想方法和基本方法。消除无关变量的方法多种多样,根据无关变量产生原因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2)恒定法。恒定法就是采取一定措施,使某些无关变量在整个研究过程中保持恒定不变。它也是控制无关变量的基本方法。

(3)平衡法。平衡法就是对某些不能被消除,又不能或不便被恒定的无关变量,通过采取某些综合平衡的措施或方式,使其影响通过平衡而抵消,达到控制它们的方法。平衡法主要采用对比组方法和循环法。

2009年7月试题及答案 一、判断题 1.观察记录的方式有频率记录、等级记录、行为检核记录、现象描述记录、图形记录。

[答案]对 2.积差相关又称积矩相关,当两种变量都是正态连续变量,而且两者之间存在线性关系,可以用积差相关法计算这两种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

[答案]对 3.实验法中的“配对法”设计是指:实验设计中,将被试分为两组,一组施以实验处理称作实验组,另一组不给实验处理,称作控制组,最后测定对某种刺激的反应,然后比较两组反应上的差异。

[答案]对 4.在编制尺度式问卷时,尺度范围在75=2之间最好。

[答案]对 5.度量、描述离中趋势的统计量称为差异量数。常用的差鼻量数有平均差、方差、标准差等。

[答案]对。

6.内容分析法具有对于研究因果关系的实验数据,进行客观而有系统的分析,并且加以量化描述的基本特征。

[答案]错 7.量化处理是对经过编码分类的资料,运用定性分析的方式进行评价和差异检验。

[答案]错 8.量表是一组符号或一组数量,经过某种建构过程,使之依一定规则描述该量表所测量的行为特性,可以分为三种量化水平:名称量表、等距量表、等比量表。

[答案]无错,但不完备 9.测验的客观性是关于测验系统化过程好坏程度的指标。包括二个方面:测验刺激的客观性、量化的客观性。

[答案]无错,但不完备 10.时间取样是选取某一段时间作为观察记录的对象。

[答案]对 11.多段随机取样法是先将研究总体各单位按一定标准分成若干个群,作为抽样的第一级单位;

然后,再根据一定标准把第一级单位分成若干个子群,作为抽样的第二级单位。如此类推,在各级单位中依照随机原则抽取样本。多阶段随机抽样法可综合运用各种抽样方法,简便易行,节省经费,对研究总体范围大、单位多、情况复杂的情况十分有效。其不足是抽样误差相对于简单随机取样大。

[答案]完全正确 12.操作定义与抽象定义是相对应的,但是各具有自己的基本特征:第一,在定义的内容上,操作定义是用具体的事物、现象或方法来说明变量或概念,而抽象定义则采用概念、同义语说明之;

第二,在定义的方法上,操作定义采用经验的方法,即可直接感知度量的方法,而抽象定义则使用逻辑的方法;

第三,在定义的着重点上,操作定义着重于界定变量或指标的外延或操作过程,而抽象定义则着重于揭示变量或指标的内涵和本质。

[答案]完全正确 13.科学地设计操作定义必须遵循两条基本原则:(1)一致性原则,(2)独立性原则。

[答案]部分错误 14.设计操作定义的动态特征描述法是通过描述客体或事物所具有的动态特征,来给变量下操作定义的一种方法。在教育科学研究中,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人,具有许许多多的动态特征,并通过行为客观地表现出来,因此,动态特征描述法在设计操作定义时应用得比较普通。

[答案]完全正确 15.系统误差只影响研究的信度,但不影响效度,而随机误差则同时既影响研究的效度,又影响信度。

[答案]部分错误 16.因果关系是比较复杂的,有某一条件与某一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也有多种条件与某一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教育方面的因果关系大都属于后者。因此这种因果关系的研究十分复杂。对于这种因果关系的研究有实验的与非实验的两种。

[答案]完全正确 17.综述式文献收集指对所阅读的众多有关领域的研究文献进行综合、系统、概括的介绍,并对其进行评论。它的内容包括:对理论成果、研究设计、使用研究方法的介绍与评价,对发展趋势、当前的理论视点、研究热点、采用的新方式、方法的介绍和展望。

[答案]完全正确 18.文献综述的特征是依据对过去和现在研究成果的深入分析,指出目前的水平、动态、应当解决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提出自己的观点、意见和建议。并依据有关理论,研究案件和实际需要等,对各种研究成果进行评述,为当前的研究提供基础或条件。

[答案]完全正确 19.观察计划和方案的内容包括:观察目的、观察对象、观察内容、观察类型、观察的取样和时间安排、观察提纲和观察记录表、观察手段和工具等。

[答案]完全正确 20.非结构型访问法又称非标准型访问法。指事先不预定表格,也不按固定的问题顺序去问,访问者与被妨问者自由交谈,了解问题。

[答案]完全正确 二、单项选择题 1.四种关于文献综述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A.文献综述是指在全面搜集有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经过归纳整理、分析鉴别,对一定时期内某个学科或专题的研究成果和进展进行系统、全面的叙述和评诊 2.下列不属于设计研究指标的原则的是(D)。

D.经济性原则 3.下列不属于观察的设计内容的是(D)。

D.筹备观察资金和联系投资者 4.编制态度问卷,下面哪些叙述是正确的(A)。

A.题目不可以使用双重否定旬 5.总数为N=500,样本容量是n=50,求出间隔500÷50=10,于是每隔10个抽取一个样本,连续抽样50次。”这是采用(C)。

C.等距随机取样法 三、简答题 1.个别访谈和集体访谈各自适用于那些情况? 答:个别访谈,适合于访问某个特定个体的情况,了解带有隐私性、隐蔽性和个人性的情况,作深入的与“解剖麻雀”式的研究。集体访谈,适合于了解某个群体(比如男生、特殊家庭的学生、有某种共同爱好的学生等)的情况和想法;

进行类型学的分析研究;

了解各种不同的情况和观点。

2.对自变量的控制包括哪些内容? 答:对自变量控制得如何,直接影响研究的成功与失败,控制包括两方面:

(1)给自变量规定操作定义。

(2)规定自变量的不同水平的检查点或实验处理。

四、实践题 举例说明控制无关变量的方法。

答:控制无关变量的方法,主要有三种:

(1)消除法。消除法是通过采取一定措施,将影响研究结果的各种无关变量消除掉。它是控制无关变量的理想方法和基本方法。消除无关变量的方法多种多样,根据无关变量产生原因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2)恒定法。恒定法就是采取一定措施,使某些无关变量在整个研究过程中保持恒定不变•它也是控制无关变量的基本方法。

篇4:国开(中央电大)专科《中级财务会计(一)》十年期末考试题库

2020年7月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1个是正确的,请选出并将题号填入括弧之中。每小题2分,共20分)1.中国当代文艺研究在肯定反映论的前提下,正以(D)为中心构筑新的理论体系。

A.客体论 B.价值论 C.方法论 D.主体论 2.精神分析理论是由奥地利精神病学家(B)首创的,对整个心理学带来了很大冲击。

A.冯特 B.弗洛伊德 C.格式塔 D.华生 3.教材所介绍的调查方法中,哪一种具体方法是与政治选举的预测一起发展起来的?(D)A.完全参与观察 B.半参与观察 C.非参与观察 D.抽样调查 4.创立了学年制和班级授课制的是捷克斯洛伐克民主主义思想家、教育家(A)。

A.夸美纽斯 B.培根 C.昆体良 D.赫尔巴特 5.(C)是介于经济学和教育学之间的,研究教育与经济的相互关系,并着重对教育进行经济分析的交叉学科。

A.教育政治学 B.教育心理学 C.教育经济学 D.比较教育学 6.下列学科中没有明显阶级倾向的是(D)。

A.政治学、历史学 B.法学、新闻传播学 C.伦理学、人类学 D.语言学、考古学 7.发动了早期有组织的全球问题研究活动并陆续发表《增长的极限》、《回答未来的挑战——学无止境》等一系列著名的研究报告的学术团体是(A)。

A.罗马俱乐部 B.斯坦福国际问题研究所 C.兰德公司 D.赫德森研究所 8.20世纪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发展走过了曲折的道路,显示了前所未有的活力和希望的时期是(D)。

A.“五四”新文化运动前后 B.20年代 C.50年代 D.80年代之后 9.据有关资料分析,1978年以后当代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最为突出的学科是(A)。

A.经济学 B.管理学 C.历史学 D.政治学 10.“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教育观点出于(A)。

A.孔子 B.老子 C.韩非子 D.庄子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11.人文社会科学:就是以人的社会存在为研究对象,以揭示人的本质和人类社会规律为目的的科学。它是互相交叉联结的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总称,是与广义的自然科学相关联又相对应的一大科学部类。

12.语言与言语:索绪尔提出区分语言和言语:语言是语言符号相互关联的系统,言语则是实际话语。前者是社会的、主要的,后者是个人的、从属的。

13.接受美学:是从接受主体(欣赏者)的反应和接受方面去研究文艺,把欣赏者的理解着作作品的构成因素的一种文艺学——美学思潮。

14.终身教育论:所要回答的基本问题是:教育如何适应迅速变化的社会,如何适应人的终身发展需求。它的主要内容有全程教育、全域教育、全民教育和全面教育四个方面。

三、简答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15.20世纪历史学研究模式有哪些变革? 答案要点:

(1)“欧洲中心论”或“欧美中心论”失去其统治地位;

(4分)(2)传统的“政治史”模式被打破;

(4分)(3)现代历史学研究的主体性的张扬;

(4分)(4)历史学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的更新。(3分)16.20世纪下半叶现代心理学的三股新潮是什么? 答案要点:

一是在认识理论领域中,认知心理学取得重要进展;

(5分)二是在人格理论领域中,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崛起;

(5分)三是在情绪理论领域中,情绪心理学提出了新的假说。(5分)四、论述题(本题目要求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但答案不求一致,尤其鼓励具有创新意识的分析和体会。共30分)17.以文理综合为导向的教育教学改革是当今教育领域的重要潮流之一。请你结合实际,说说这场改革与人文社会科学综合发展、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综合发展趋势的关系。

答案要点:

(1)教育是文化事业的组成部分,教育观念和教育实践深受科学文化思潮发展的直接影响。人类科学的发展,总是沿着较低水平的综合向较为精细的分化,再由分化向较高水平的综合螺旋式路线前进。有分化才有综合,有较高水平的综合才有较高水平的分化。20世纪下半叶,综合发展逐步成为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界的自觉追求。“打破学科孤立发展的围城”、“不要让一个专业的人在一张桌子上吃饭”、“理论的力量在于综合,在于协同运用”的呼声日益强烈;

研究骨干通才化;

研究人员群体化:出现了文一文沟通,理一理沟通,文一理沟通,共同创造一个综合性的大科学体系的现实可能性。当前的世界和中国,从小学到大学,都在改革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

这场改革的重要指导思想之一,就是强调文理综合。这正是当代人文社会科学乃至大科学综合发展的理论和实践的产物。

(11分)(2)教育观念和科学文化思潮,说到底,都是社会实践需求和时代精神的反映。文理综合的教育观念和倡导综合发展的科学文化思潮,同样反映了20世纪下半叶新的社会实践的需求,体现了新的时代精神。所谓新的社会实践的需求,就是信息社会、知识经济对人的知识能力结构的需求;

所谓新的时代精神的召唤,就是提高人的整体素质的召唤。新的世纪,要求人类走出自然科技“指数增长”而人文精神失落的“半个人的时代”;

要求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结盟、交融;

要求从小学到大学的教育,改变重理轻文、重“智”轻“情”、重知识技能轻态度方法、重分析轻综合、重物质追求轻精神价值的培养“半个人”的倾向。从这样的角度,去认识以文理综合为重要导向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实践,与科学综合发展趋势的内在联系,有助于更为深刻地认识教学改革的时代特征和历史意义。(11分)(3)答题要求有联系实际的内容。可视其结合实际内容的多少和恰当与否给予分数。

2020年1月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成为20世纪上半叶自然科学技术“起飞”的主要信号是(C)。

A.人造地球卫星升天 B.DNA重组 C.相对论和量子力学建立 D.试管婴儿培育成功 2.就现代科学发展状况看,“科学无国界”这一说法比较适用于(B)。

A.人文社会科学领域 B.自然科学技术领域 C.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技术两大领域 D.新兴科学技术领域 3.发动了早期有组织的全球问题研究活动并陆续发表《增长的极限》、《回答未来的挑战——学无止境》等一系列著名的研究报告的学术团体是(A)。

A.罗马俱乐部 B.斯坦福国际问题研究所 C.兰德公司 D.赫德森研究所 4.新时期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开放、重建与发展的根本指针是(D)。

A.“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B.“拿来主义” C.拨乱反正 D.邓小平关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理论 5.20世纪西方存在主义哲学流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B)。

A.胡塞尔,伽达默尔 B.海德格尔,萨特 C.弗洛伊德,荣格 D.罗素,维特根斯坦 6.19世纪形成高潮、特别强调文学艺术的表现功能的一种重要文艺思潮是(C)。

A.古典主义 B.现实主义 C.浪漫主义 D.现代主义 7.中国现代心理学的开创得力于五四新文化运动重要骨干的倡导;

其主要倡导者是(A)。

A.蔡元培 B.胡适 C.陈独秀 D.李大钊 8.西方经济学的奠基者、《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的作者是(B)。

A.李嘉图 B.亚当·斯密 C.恩格斯 D.萨缪尔森 9.由于早期社会法律制度远未健全,法学与哲学、政治学、伦理学界限不清。作为独立学科的现代法学的诞生要推至19世纪,其标志是(A)。

A.资产阶级法学体系的建立 B.社会法学派崛起 C.分析法学派崛起 D.新自然法学派崛起 10.世界第一次产业革命发生在(A)。

A.英国 B.法国 C.德国 D.美国 二、名词解释 11.社会科学:就是以人类的经济活动、政治活动、精神文化活动等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旨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它与人文科学(或称“人文学”)一起,共同组成人文社会科学。

12.全球问题:指的是与整个世界全体人类密切相关的重大问题,譬如人口增长、资源危机、环境污染、裁减军备等等问题,它们是当代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热点。

13.语言与言语:索绪尔提出区分语言和言语:语言是语言符号相互关联的系统,言语则是实际话语。前者是社会的、主要的,后者是个人的、从属的。

14.终身教育:所要回答的基本问题是:教育如何适应迅速变化的社会,如何适应人的终身发展需求。它的主要内容有全程教育、全域教育、全民教育和全面教育四个方面。

三、简答题 15.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相比具有哪些基本特征? 答:(1)人文社会科学在阶级社会中一般具有某种阶级倾向性;

(2)人文社会科学通常体现出一定的民族性;

(3)人文社会科学的时代性。

16.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社会学的发展出现了哪些趋势? 答:一是研究重心转向现实问题的诊断研究方法转向综合比较;

二是跨学科交叉研究迅速发展,研究对象复杂化,研究方法复合化;

三是研究对象沿着时间和空间两个方面拓展(如未来社会学和世界社会学的出现),大规模综合比较研究逐步走向成熟。

四、论述题 17.试以某一具体学科的发展为例,说说20世纪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总体特点。

答:比如管理学在20世纪的发展,就相当典型地反映了这个世纪世界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总体特点。

(1)管理学的产生和发展,典型地反映了20世纪人文社会科学发展中“社会实践与科学理论的交互作用日趋明显”的鲜明特点。在资本主义国家中,管理和科学技术被认为是经济高速发展的两个轮子;

在十月革命胜利后不久的苏联,列宁把管理作为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项最困难、最能收效的中心任务。应运而生并对社会实践发挥了能动作用的管理学,在人文社会科学乃至大科学体系中的地位不断上升。

(2)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除管理者和管理学家之外,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经济学、生物学、数学、哲学等学科的专家也纷纷介入,从各自的背景,用不同的视角和方法研究同一个对象——对人、事、物等组成的物质一社会一文化系统进行自觉控制的行为和过程,以至形成了现代管理理论的“丛林”,并发展成为跨科学部类、跨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的学科群——具有多科性、综合性的管理科学。可以说,管理学的发展,是20世纪世界人文社会科学通过不断分化、综合,形成了多科性、综合性庞大体系这一总体发展特点的缩影。

第三,管理学的发展,从根本上说,体现了对人的认识的深化。管理学研究的焦点,从自然人、机器人,到“经济人”,到“社会人”,到“复杂人”,到“信息人”,标志着管理学几度飞跃。这一发展轨迹,充分反映了20世纪世界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最重要的一个总体特点:人的解放和发展受到前所未有的广泛关注。

(回答本题,一是要求答出20世纪人文社会科学的三个总体特点,即“社会实践与科学理论的交互作用日趋明显、多科性综合性的科学体系逐步形成、人的解放和发展受到广泛关注”;

二是要求结合某一具体学科的发展来回答,比如哲学、历史学、文艺学等等均可,绝不限于上述管理学这个学科。)2019年7月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一切真正的历史都是当代史”这一观点的首倡者是(B)。

A.科林伍德 B.克罗齐 C.鲁滨逊 D.布罗代尔 2.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研究儿童的认知活动,探索认识发生和知识增长的心理机制、分析智力的性质及其结构和机能;

他构建的思维心理学是(A)。

A.一种结构主义认知心理学 B.一种信息加工认知心理学 C.一种行为主义心理学 D.一种生理心理学 3.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代表之一马斯洛重点分析健康人的心理,全面探讨人类的“基本需要”。在他看来,创造潜能的发挥是人的最高需要,是人生追求的最高目的,这一目标以及潜在美德的实现就是(D)。

A.“归属和爱的需要”的实现 B.“认知需要”的实现 C.“审美需要”的实现 D.自我实现 4.考古人类学是中国人类学研究的优势学科;

从教材所列“人类学分科体系”表中可以看出,它与相关学科的关系为(D)。

A.从属于人类起源学 B.偏重于体质人类学 C.偏重于文化人类学 D.兼及体质人类学和文化人类学 5.新分析实证主义法学派的代表人物是(B)。

A.庞德 B.哈特 C.富勒 D.罗尔斯 6.与马克思主义社会学有着原则区别的西方社会学的开创者是(A)。

A.孔德 B.迪尔凯姆 C.韦伯 D.帕森斯 7.有的学者倡导在科学研究中注入一种人文精神。这是当代人文社会科学以下哪种发展趋势的突出表现?(A)A.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交融的趋势 B.分析综合走向系统化的趋势 C.注重应用研究的趋势 D.研究手段高技术化的趋势 8.认为天文学诞生于迷信、几何学诞生于贪婪、物理学诞生于虚荣的好奇心的著名人文主义者是(D)。

A.欧文 B.圣西门 C.赫尔姆霍兹 D.卢梭 9.“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教育观点出于(A)。

A.孔子 B.孟子 C.老子 D.庄子 10.1900年前后形成的“进步教育运动”的主要代表是(B)。

A.乌申斯基 B.杜威 C.皮亚杰 D.布鲁纳 二、名词解释 11.人文科学:通常被说成是“人文学”,是指关于人的本身的学说或者理论体系,是对人的存在、本质、价值和发展问题以及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精神属性进行研究的学问。

12.直觉:是指认识主体在尚不清晰的事实材料中察觉真理的能力,灵感顿悟是这种认识能力的重要表现。

13.接受美学:是从接受主体(欣赏者)的反应和接受方面去研究文艺,把欣赏者的理解看作作品的构成因素的一种文艺学—美学思潮。

14.经济学:是研究人类社会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各种经济活动和各种相应的经济关系,揭示其运行、发展规律的科学。

三、简答题 15.现代西方主流经济思潮是什么? 答:尽管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各种流派纷繁复杂,但基本上属于两大经济思潮:

一是经济自由主义。它发端于17世纪中叶到19世纪的古典政治经济学,认为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的是市场经济这只“看不见的手”;

要增加一个国家的财富,最好的经济政策就是给私人经济活动以完全的自由。

二是国家干预主义。它的理论源头是16世纪到17世纪的重商主义,认为流通领域特别是对外贸易乃社会财富的源泉,强调在国家支持下发展对外贸易;

从20世纪30年代起,发展出了以凯恩斯主义为代表的新的国家干预主义,并开始占主导地位。

16.现代初等教育为什么需要人文社会科学的跨学科研究? 答:现代初等教育之所以需要跨学科的系统研究,首先是由教育的复杂本性即其广泛性和多质性决定的;

其次是由初等教育面临新的时代课题决定的;

最后,这也是推进初等教育科学体系完善的需要。

四、论述题 17.试述当代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趋势。

答:第一,当代人文社科学发展的总体文化背景,出现了东西方文化在碰撞中互补的趋势。

第二,当代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主导性价值取向,出现了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交融的趋势。

第三,在主要思维方式方面,当代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出现了分析综合走向系统化的趋势。

第四,从社会实践功能看,出现了注重应用研究的趋势;

第五,从具体研究方法和研究手段看,出现了高技术化的趋势。

2019年1月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一种理论力量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这种理论是否反映了(A),以及对其反映的充分程度。

A.真理 B.科学 C.自然世界 D.阶级矛盾.2.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开始以分门别类的面目出现的时间是(C)。

A.15世纪 B.16世纪 C.17~18世纪 D.19世纪 3.就现代科学发展状况看,“科学无国界”这一说法比较适用于(B)。

A.人文社会科学领域 B.自然科学技术领域 C.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技术两大领域 D.新兴科学技术领域 4.20世纪后半期以来,西方许多哲学流派主动与马克思主义“融合”,出现了若干被统称为“(C)”的思潮和流派。

A.弗洛伊德主义的马克思主义 B.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 C.西方马克思主义 D.社会批判理论 5.世界哲学的三大发源地是(C)。

A.古代印度、中国和古巴比伦 B.古巴比伦、中国和古希腊 C.古代印度、中国和古希腊 D.古巴比伦、古代印度和古希腊 6.中国当代文艺研究在肯定反映论的前提下,正以(D)为中心构筑新的理论体系。

A.客体论 B.价值论 C.方法论 D.主体论 7.精神分析理论是由奥地利精神病学家(B)首创的,对整个心理学带来了很大冲击。

A.冯特 B.弗洛伊德 C.格式塔 D.华生 8.事实上,各种人文社会学科研究的最后目标都是人,只是它们研究人的角度、领域和层次不同。研究“时间中的人”的学科是(C)。

A.新闻传播学 B.人类学 C.历史学 D.社会学 9.创立了学年制和班级授课制的是捷克斯洛伐克民主主义思想家、教育家(A)。

A.夸美纽斯 B.培根 C.昆体良 D.赫尔巴特 10.(C)是介于社会学和教育学之间的,研究教育与社会的相互关系,并着重对教育进行社会分析的交叉学科。

A.教育政治学 B.教育心理学 C.教育社会学 D.比较教育学 二、名词解释 11.定性研究:就是对于事物的质的方面的分析和研究。质是特定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部所固有的规定性,它由事物的内部与外部的各种矛盾所决定。

12.哲学:马克思主义总结哲学发展的历史,认为哲学就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其基本问题就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13.教育学:是以人类教育活动为对象,以揭示教育发展一般规律为目标的学科。

14.人文主义:是这样一种思想态度,它认为人和人的价值具有首要的意义。通常认为这种思想态度是文艺复兴运动的主题。从哲学方面讲,人文主义以人为衡量一切事物的标准,它扬弃偏狭的哲学系统、宗教教条和抽象推理,重视人的价值。人文主义与科学主义曾经长期处于对立状态,在当代则出现了融合的趋势。

三、简答题 15.20世纪历史学研究模式有哪些变革? 答:(1)“欧洲中心论”或“欧美中心论”失去其统治地位;

(2)传统的“政治史”模式被打破;

(3)现代历史学研究的主体性的张扬;

(4)历史学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的更新。

16.20世纪下半叶现代心理学的三股新潮是什么? 答:一是在认识理论领域中,认知心理学取得重要进展;

二是在人格理论领域中,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崛起;)三是在情绪理论领域中,情绪心理学提出了新的假说。

四、论述题 17.当前世界从小学到大学,普遍推行以文理综合为重要导向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尤其最近我国关于高考不再分文理科的热议更加强化了这一思潮。说说这场改革与人文社会科学综合发展、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综合发展趋势的关系。

答:(1)教育是文化事业的组成部分,教育观念和教育实践深受科学文化思潮发展的直接影响。人类科学的发展,总是沿着较低水平的综合向较为精细的分化,再由分化向较高水平的综合螺旋式路线前进。有分化才有综合,有较高水平的综合才有较高水平的分化。20世纪下半叶,综合发展逐步成为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界的自觉追求。“打破学科孤立发展的围城”、“不要让一个专业的人在一张桌子上吃饭”、“理论的力量在于综合,在于协同运用”的呼声日益强烈;

研究骨干通才化;

研究人员群体化:出现了文一文沟通,理一理沟通,文一理沟通,共同创造一个综合性的大科学体系的现实可能性。当前的世界和中国,从小学到大学,都在改革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

这场改革的重要指导思想之一,就是强调文理综合。这正是当代人文社会科学乃至大科学综合发展的理论和实践的产物。

(2)教育观念和科学文化思潮,说到底,都是社会实践需求和时代精神的反映。文理综合的教育观念和倡导综合发展的科学文化思潮,同样反映了20世纪下半叶新的社会实践的需求,体现了新的时代精神。所谓新的社会实践的需求,就是信息社会、知识经济对人的知识能力结构的需求;

所谓新的时代精神的召唤,就是提高人的整体素质的召唤。新的世纪,要求人类走出自然科技“指数增长”而人文精神失落的“半个人的时代”;

要求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结盟、交融;

要求从小学到大学的教育,改变重理轻文、重“智”轻“情”、重知识技能轻态度方法、重分析轻综合、重物质追求轻精神价值的培养“半个人”的倾向。从这样的角度,去认识以文理综合为重要导向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实践,与科学综合发展趋势的内在联系,有助于更为深刻地认识教学改革的时代特征和历史意义。

2018年7月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把马克思主义列为人文社会科学体系中的(A)。

A.综合性的主干学科 B.边缘学科 C.交叉学科 D.专业学科 2.科学是内在的整体,它被分解为单独的部份主要是由于(A)。

A.人类认识能力的局限 B.事物的本质 C.社会的需要 D.科学自身的需要 3.在以下各种一般研究方法中,人文社会科学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较为偏重哪一种?(B)A.定量研究 B.定性研究 C.直觉领悟 D.情感激发 4.以“唯一真正的历史就是总体的历史”为理论旗帜,注重对人类生活的各方面因素进行跨学科、长时段综合研究的具有世界影响的历史学流派是(D)。

A.英国剑桥学派 B.德国兰克学派 C.美国新史学派 D.法国年鉴学派 5.语言的转换生成理论的重要价值在于(B)。

A.描写具体语言的结构 B.试图对整个人类的语言能力作出解释 C.将现代语言学从对语言系统内部的研究推进到语言使用的研究 D.开创了从社会文化的演变去研究语言的思路 6.考古人类学是中国人类学研究的优势学科;

从教材所列“人类学分科体系”表中可以看出,它与相关学科的关系为(D)? A.从属于人类起源学 B.偏重于体质人类学 C.偏重于文化人类学 D.兼及体质人类学和文化人类学 7.在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背景下,西方经济学发生了一次新的国家干预主义占主导地位的(B)。

A.“边际效用学派革命” B.“凯恩斯革命” C.“萨缪尔森革命” D.“瑞典学派革命” 8.古希腊的思想家都参与教育活动,他们的教育思想中不少具有科学意义的假说对后世产生了深刻影响。这些思想家中被尊为“遵循自然”教育思想的鼻祖的是(C)。

A.柏拉图 B.苏格拉底 C.亚里士多德 D.昆体良 9.许多人认为,教育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交叉学科正式形成的标志是(D)。

A.培根发表《论科学的价值》 B.洛克发表《教育漫话》 C.卢梭发表《爱弥尔》 D.杜威发表《民主主义与教育》 10.现代传播学集大成者施拉姆同时是一位教育学家,他有个著名的观点是(A)。

A.研究传播基本上也是研究教育传播 B.信息即力量 C.传播即力量 D.信息革命同时带来传播革命和教育革命 二、名词解释 11.人文社会科学:就是以人的社会存在为研究对象,以揭示人的本质和人类社会规律为目的的科学。它是互相交叉联结的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总称,是与广义的自然科学相关联又相对应的一大科学部类。

12.系统科学:是指处于哲学方法和各学科特殊方法之间的、中间层面的科学思想方法,它以系统论为中心,同时包括耗散结构论、协同论、突变论等。比如一般系统论强调整体性原则、相互联系原则、有序性原则、动态性原则,并强调开放性等,不仅对自然科学,而且对人文社会科学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13.实证主义思潮: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产生的同时,一些哲学家强调哲学应当以实证自然科学为基础,以描述经验事实为限,以取得实际效用为目标,要求排除抽象的思辨,追求实证知识的可靠性、确切性。由此开创了与非理性主义相对应的实证主义思潮。

14.经济自由主义:是与国家干预主义并列的现代西方经济学中的两大经济思潮之一。它发端于17世纪中叶到19世纪的古典政治经济学,认为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的是市场经济这只“看不见的手”;

要增加一个国家的财富,最好的经济政策就是给私人经济活动以完全的自由。

三、简答题 15.20世纪世界文艺学的突破性进展表现在哪些地方? 答:(1)对创作主体艺术思维及心理的深入开掘;

(2)对文艺作品形式的重新认识;

(3)对文艺接受问题的注重;

(4)对文艺与社会一文化系统关系的进一步思。

16.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人类学的主要变革有哪些? 答:一是从古代走向现代;

二是从“异文化”研究到“本文化”研究;

三是从半封闭研究到开放性研究;

四是乌克思主义对西方人类学影响增大。

四、论述题 17.有位学者讲述了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在一座大城市里,有位小姑娘依靠父母亲艰苦的努力,好不容易跨学区进入了全市最好的一所小学。小姑娘高兴极了,开学前三天,兴奋得晚上睡不着觉。开学以后头几天,小姑娘天天在家里的饭桌上说学校这样好那样好。可是,就在开学第一周的周末,小姑娘回家后突然嚷着下星期再也不去上学了。父母亲不知所措,急着追问缘由。小姑娘哭着说:今天,整整一天,班主任老师没有看我一眼,连一眼也没有看啊!有位小学校长讲述了另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小学生期中考试数学只得了58分,在教师办公室呆着不肯回家。他对老师说,分数单上挂红灯笼,妈妈是不准让我进家门的。看看老师不作声,又说:老师,这次能不能先借给我2分呢?下次再考,我一定还上这2分。数学老师想了想,深深地点了点头。到了下一次考试,孩子有明显进步,还提高了2分,受到老师的表扬之后,孩子的成绩列入了班级的中上游。

试就这两件事,谈谈学习教育心理学的意义。

答:这两个案例的共同点是,它们都涉及学生、教师、家长的教育心理。第一,小学生期待的是关心、爱护和理解(两例皆然)。第二,教师的行为态度,小到课内外射向学生的视线的分配(第一例),大到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和对学生发展的预期(第二例),都在小学生心中产生强烈的消极(第一例)或积极(第二例)的影响。第三,家长过度的期望和呵护(第一例),或者是简单粗暴(第二例),都对学生的心理发展造成消极影响(第一例中,在过度的呵护之下长大的、具有某种优越感的“小太阳”,心理上经不住也许只是短暂的偶然的挫折;

第二例中,孩子心理上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笼罩着阴影——可喜的是,这个孩子能尝试与命运抗争)。

如做进一步思索,在这类案例中,学生、教师、家长的教育心理都有特定的社会心理背景。为什么说实施素质教育是一个涉及全社会的系统工程呢?这可以从社会心理的角度进行讨论。而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学一点心理学,以不断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给孩子以更多的关心、爱护、理解和疏导,给家长提出必要的有说服力的建议,向社会作积极宣传,实在是十分重要的。

2018年1月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计算机十插花艺术”是对哪一个国家企业管理艺术的概括?(D)A.美国 B.韩国 C.泰国 D.日本 2.在以下各种一般研究方法中,人文社会科学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较为偏重哪一种?(B)A.定量研究 B.定性研究 C.直觉领悟 D.情感激发 3.教材所介绍的调查方法中,哪一种具体方法是与政治选举的预测一起发展起来的?(D)A.完全参与观察 B.半参与观察 C.非参与观察 D.抽样调查 4.就现代科学发展状况看,“科学无国界”这一说法比较适用于(B)。

A.人文社会科学领域 B.自然科学技术领域 C.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技术两大领域 D.新兴科学技术领域 5.系统论的创始人是(C)。

A.维纳 B.申农 C.贝塔朗菲 D.普利高津 6.20世纪西方科学主义哲学思潮的主流是(C)。

A.科学哲学 B.哲学解释学 C.分析哲学 D.结构主义哲学 7.“一切真正的历史都是当代史”这一观点的首倡者是(B)。

A.科林伍德 B.克罗齐 C.鲁滨逊 D.布罗代尔 8.与马克思主义社会学有着原则区别的西方社会学的开创者是(A)。

A.孔德 B.迪尔凯姆 C.韦伯 D.帕森斯 9.认为天文学诞生于迷信、几何学诞生于贪婪、物理学诞生于虚荣的好奇心的著名人文主义者是(D)。

A.欧文 B.圣西门 C.赫尔姆霍兹 D.卢梭 10.“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教育观点出于(A)。

A.孔子 B.孟子 C.老子 D.庄子 二、名词解释 11.人文社会科学:就是以人的社会存在为研究对象,以揭示人的本质和人类社会规律为目的的科学。它是互相交叉联结的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总称,是与广义的自然科学相关联又相对应的一大科学部类。

12.时代主题:全球一个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态势的聚焦点,是全球发展格局的集中体现。

13.人文主义:是这样一种思想态度,它认为人和人的价值具有首要的意义。通常认为这种思想态度是文艺复兴运动的主题。从哲学方面讲,人文主义以人为衡量一切事物的标准,它扬弃偏狭的哲学系统、宗教教条和抽象推理,重视人的价值。人文主义与科学主义曾经长期处于对立状态,在当代则出现了融合的趋势。

14.接受美学:是从接受主体(欣赏者)的反应和接受方面去研究文艺,把欣赏者的理解看作作品的构成因素的一种文艺学—美学思潮。

三、简答题 15.20世纪历史学研究模式有哪些变革? 答:(1)“欧洲中心论”或“欧美中心论”失去其统治地位;

(2)传统的“政治史”模式被打破;

(3)现代历史学研究的主体性的张扬;

(4)历史学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的更新。

16.现代初等教育为什么需要人文社会科学的跨学科研究? 答:现代初等教育之所以需要跨学科的系统研究,首先是由教育的复杂本性即其广泛性和多质性决定的;

其次是由初等教育面临新的时代课题决定的;

最后,这也是推进初等教育科学体系完善的需要。

四、论述题 17.试述当代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趋势。

答:第一,当代人文社科学发展的总体文化背景,出现了东西方文化在碰撞中互补的趋势。

第二,当代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主导性价值取向,出现了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交融的趋势。

第三,在主要思维方式方面,当代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出现了分析综合走向系统化的趋势。

第四,从社会实践功能看,出现了注重应用研究的趋势;

第五,从具体研究方法和研究手段看,出现了高技术化的趋势。

2017年6月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成为20世纪上半叶自然科学技术“起飞”的主要信号是(C)。

A.人造地球卫星升天 B.DNA重组 C.相对论和量力力学建立 D.试管婴儿培育成功 2.就现代科学发展状况看,“科学无国界”这一说法比较适用于(B)。

A.人文社会科学领域 B.自然科学技术领域 C.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技术两大领域 D.新兴科学技术领域 3.下列社会过程和现象尚不属于“全球问题”的是(D)。

A.人口增长、资源危机、环境污染、生态平衡等问题 B.裁减军备、防止核战争、缩小国家间贫富差距等有关世界政治和国际经济的迫切问题 C.和平利用空间、协调信息传播问题 D.普及义务制高等教育问题 4.19世纪形成高潮、特别强调文学艺术的表现功能的一种重要文艺思潮是(C)。

A.古典主义 B.现实主义 C.浪漫主义 D.现代主义 5.语言学已历经了传统语言学、历史比较语言学和现代语言学三个阶段。现代语言学的正式开端是(C)。

A.普通语言学 B.描写语言学 C.结构主义语言学 D.心理语言学 6.世界第一次产业革命发生在(A)。

A.英国 B.法国 C.德国 D.美国 7.认为天文学诞生于迷信、几何学诞生于贪婪、物理学诞生于虚荣的好奇心的著名人文主义者是(D)。

A.欧文 B.圣西门 C.赫尔姆霍兹 D.卢梭 8.“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教育观点出于(A)。

A.孔子 B.孟子 C.老子 D.庄子 9.“知识就是力量”的提出者是英国哲学家(D)。

A.洛克 B.笛卡儿 C.斯宾塞 D.培根 10.许多人认为,教育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交叉学科正式形成的标志是(D)。

A.培根发表《论科学的价值》 B.洛克发表《教育漫话》 C.卢梭发表《爱弥尔》 D.杜威发表<民主主义与教育》 二、名词解释 11.人文社会科学:就是以人的社会存在为研究对象,以揭示人的本质和人类社会规律为目的的科学。它是互相交叉联结的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总称,是与广义的自然科学相关联又相对应的一大科学部类。

12.全球问题:指的是与整个世界全体人类密切相关的重大问题,譬如人口增长、资源危机、环境污染、裁减军备等等问题,它们是当代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热点。

13.语言与言语:索绪尔提出区分语言和言语:语言是语言符号相互关联的系统,言语则是实际话语。前者是社会的、主要的,后者是个人的、从属的。

14.人文主义:是这样一种思想态度,它认为人和人的价值具有首要的意义。通常认为这种思想态度是文艺复兴运动的主题。从哲学方面讲,人文主义以人为衡量一切事物的标准,它扬弃偏狭的哲学系统、宗教教条和抽象推理,重视人的价值。人文主义与科学主义曾经长期处于对立状态,在当代则出现了融合的趋势。

三、简答题 15.20世纪上半叶现代心理学有哪四个发展方向? 答:(1)行为主义:其创始人华生认为心理学是行为的科学,其任务是研究人和动物的行为,寻求预测和监控行为的途径。

(2)格式塔心理学:这个学派认为心理现象是一个整体,整体决定其内在的部分,突出了整体的综合的研究。

(3)精神分析:核心概念是人类行为的本能以及“无意识”。

(4)前苏联在马克思主义背景和巴甫洛夫生理学基础上开展的心理学研究。

16.终身教育论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答:(1)全程教育。即不应该将人受教育的时期仅限于青少年时代,而应该贯穿于人的生命的全程。

(2)全域教育。即不应该将人受教育的场所仅限于学校,而应该遍布于全社会。

(3)全民教育。它包括普及初等教育、成人扫盲以及消除男女教育差异,目的是使人受教育的机会平等。

(4)全面教育。终身教育强调人的全面发展,人的整体素质的提高,强调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关心、学会做人、学会创造。

四、论述题 试以某一具体学科的发展为例,说说20世纪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总体特点。

答:比如管理学在20世纪的发展,就相当典型地反映了这个世纪世界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总体特点。

1.管理学的产生和发展,典型地反映了20世纪人文社会科学发展中“社会实践与科学理论的交互作用日趋明显”的鲜明特点。在资本主义国家中,管理和科学技术被认为是经济高速发展的两个轮子;

在十月革命胜利后不久的苏联,列宁把管理作为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项最困难、最能收效的中心任务。应运而生并对社会实践发挥了能动作用的管理学,在人文社会科学,至大科学体系中的地位不断上升。(7分)2.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除管理者和管理学家之外,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经济学、生物学、数学、哲学等学科的专家也纷纷介入,从各自的背景,用不同的视角和方法研究同一个对象——对人、事、物等组成的物质一社会一文化系统进行自觉控制的行为和过程,以至形成了现代管理理论的“丛林”,并发展成为跨科学部类、跨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的学科群——具有多科性、综合性的管理科学。可以说,管理学的发展,是20世纪世界人文社会科学通过不断分化、综合,形成了多科性、综合性庞大体系这一总体发展特点的缩影。

第三,管理学的发展,从根本上说,体现了对人的认识的深化。管理学研究的焦点,从自然人、机器人,到“经济人”,到“社会人”,到“复杂人”,到“信息人”,标志着管理学几度飞跃。这一发展轨迹,充分反映了20世纪世界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最重要的一个总体特点:人的解放和发展受到前所未有的广泛关注。)(回答本题,一是要求答出20世纪人文社会科学的三个总体特点,即“社会实践与科学理论的交互作用日趋明显、多科性综合性的科学体系逐步形成、人的解放和发展受到广泛关注”;

二是要求结合某一具体学科的发展来回答,比如哲学、历史学、文艺学等等均可,绝不限于上述管理学这个学科。)2017年1月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科学是内在的整体,它被分解为单独的部分主要是由于(A)。

A.人类认识能力的局限 B.事物的本质 C.社会的需要 D.科学自身的需要 2.在以下各种一般研究方法中,人文社会科学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较为偏重哪一种?(B)A.定量研究 B.定性研究 C.直觉领悟 D.情感激发 3.就现代科学发展状况看,“科学元国界”这一说法比较适用于(B)。

A.人文社会科学领域 B.自然科学技术领域 C.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技术两大领域 D.新兴科学技术领域 4.19世纪形成高潮、特别强调文学艺术的表现功能的一种重要文艺思潮是(C)。

A.古典主义 B.现实主义 C.浪漫主义 D.现代主义 5.语言的转换生成理论的重要价值在于(B)。

A.描写具体语言的结构 B.试图对整个人类的语言能力作出解释 C.将现代语言学从对语言系统内部的研究推进到语言使用的研究 D.开创了从社会文化的演变去研究语言的思路 6.考古人类学是中国人类学研究的优势学科从教材所列“人类学分科体系”表中可以看出,它与相关学科的关系为(D)。

A.从属于人类起源学 B.偏重于体质人类学 C.偏重于文化人类学 D.兼及体质人类学和文化人类学 7.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背景下,西方经济学发生了一次新的国家干预主义占主导地位的(B)。

A.“边际效用学派革命” B.“凯恩斯革命” C.“萨缪尔森革命” D.“瑞典学派革命” 8.与马克思主义社会学有着原则区别的西方社会学的开创者是(A)。

A.孔德 B.迪尔凯姆 C.韦伯 D.帕森斯 9.世界范围内开发和发掘东方文化特别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热潮的兴起,主要是当代人文社会科学以下哪种发展趋势的具体表现?(B)A.分析综合走向系统化的趋势 B.东西方文化在碰撞中互补的趋势 C.注重应用研究的趋势 D.研究手段高技术化的趋势 10.古希腊的思想家都参与教育活动,他们的教育思想中不少具有科学意义的假说对后世产生了深刻影响。这些思想家中被尊为“遵循自然”教育思想的鼻祖的是(C)。

A.柏拉图 B.苏格拉底 C.亚里士多德 D.昆体良 二、名词解释 11.人文科学:通常被说成是“人文学”,是指关于人的本身的学说或者理论体系,是对人的存在、本质、价值和发展问题以及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精神属性进行研究的学问。

12.全球问题:指的是与整个世界全体人类密切相关的重大问题,譬如人口增长、资源危机、环境污染、裁减军备等等问题,它们是当代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热点。

13.实证主义思潮: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产生的同时,一些哲学家强调哲学应当以实证自然科学为基础,以描述经验事实为限,以取得实际效用为目标,要求排除抽象的思辨,追求实证知识的可靠性、确切性。由此开创了与非理性主义相对应的实证主义思潮。

14.经济自由主义:是与国家干预主义并列的现代西方经济学中的两大经济思潮之一。它发端于17世纪中叶到19世纪的古典政治经济学,认为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的是市场经济这只“看不见的手”;

要增加一个国家的财富,最好的经济政策就是给私人经济活动以完全的自由。

三、简答题 15.20 世纪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背景是什么? 答:一是不断深化的时代主题;

二是飞速发展的自然科学技术;

三是日益尖锐的当代全球问题。

16.现代西方主流经济思潮是什么? 答:尽管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各种流派纷繁复杂,但基本上属于两大经济思潮:

一是经济自由主义。它发端于 17 世纪中叶到 19 世纪的古典政治经济学,认为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的是市场经济这只“看不见的手'气要增加一个国家的财富,最好的经济政策就是给私人经济活动以完全的自由。

二是国家干预主义。它的理论源头是16世纪到17世纪的重商主义,认为流通领域特别是对外贸易乃社会财富的源泉,强调在国家支持下发展对外贸易;

从20世纪30年代起,发展出了以凯恩斯主义为代表的新的国家干预主义,并开始占主导地位。

四、论述题 17.有位学者讲述了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在一座大城市里,有位小姑娘依靠父母亲艰苦的努力,好不容易跨学区进入了全市最好的一所小学。小姑娘高兴极了,开学前三天,兴奋得晚上睡不着觉。开学以后头几天,小姑娘天天在家里的饭桌上说学校这样好那样好。可是,就在开学第一周的周末,小姑娘回家后突然嚷着下星期再也不去上学了。父母亲不知所措,急着追问缘由。小姑娘哭着说:今天,整整一天,班主任老师没有看我一眼,连一眼也没有看啊!有位小学校长讲述了另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小学生期中考试数学只得了58分,在教师办公室呆着不肯回家。他对老师说,分数单上挂红灯笼,妈妈是不准让我进家门的。看看老师不作声,又说:老师,这次能不能先借给我2分呢?下次再考,我一定还上这2分。数学老师想了想,深深地点了点头。到了下一次考试,孩子有明显进步,还了2分,受到老师的表扬。之后,孩子的成绩列入了班级的中上游。

试就这两件事,谈谈学习教育心理学的意义。

答:这两个案例的共同点是,它们都涉及学生、教师、家长的教育心理。

第一,小学生期待的是关心、爱护和理解(两例皆然)。

第二,教师的行为态度,小到课内外射向学生的视线的分配(第一例),大到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和对学生发展的预期(第二例),都在小学生心中产生强烈的消极(第一例)或积极(第二例)的影响。

第三,家长过度的期望和呵护(第一例),或者是简单粗暴(第二例),都对学生的心理发展造成消极影响(第一例中,在过度的呵护之下长大的、具有某种优越感的“小太阳”,心理上经不住也许只是短暂的偶然的挫折;

第二例中,孩子心理上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笼罩着阴影——可喜的是,这个孩子能尝试与命运抗争)。

如做进一步思索,在这类案例中,学生、教师、家长的教育心理都有特定的社会心理背景。为什么说实施素质教育是一个涉及全社会的系统工程呢?这可以从社会心理的角度进行讨论。

而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学一点心理学,以不断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给孩子以更多的关心、爱护、理解和疏导,给家长提出必要的有说服力的建议,向社会作积极宣传,实在是十分重要的。

2016年7月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科学是内在的整体,它被分解为单独的部份主要是由于(A)。

A.人类认识能力的局限 B.事物的本质 C.社会的需要 D.科学自身的需要 2.我国把马克思主义列为人文社会科学体系中的(A)。

A.综合性的主干学科 B.边缘学科 C.交叉学科 D.专业学科 3.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开始以分门别类的面目出现的时间是(C)。

A.15世纪 B.16世纪 C.17~18世纪 D.19世纪 4.美国人类学奠基人摩尔根于19世纪70年代发表名著(A),阐述了人类历史变迁分为蒙昧、野蛮、文明三个时期,被称为早期人类学的进化论学派。

A.《古代社会》 B.《原始文化》 C.《金枝》 D.《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5.以“唯一真正的历史就是总体的历史”为理论旗帜,注重对人类生活的各方面因素进行跨学科、长时段综合研究的具有世界影响的历史学流派是(D)。

A.英国剑桥学派 B.德国兰克学派 C.美国新史学派 D.法国年鉴学派 6.19 世纪形成高潮、特别强调文学艺术的表现功能的一种重要文艺思潮是(C)。

A.古典主义 B.现实主义 C.浪漫主义 D.现代主义 7.语言的转换生成理论的重要价值在于(B)。

A.描写具体语言的结构 B.试图对整个人类的语言能力作出解释 C.将现代语言学从对语言系统内部的研究推进到语言使用的研究 D.开创了从社会文化的演变去研究语言的思路 8.考古人类学是中国人类学研究的优势学科:从教材所列“人类学分科体系”表中可以看出,它与相关学科的关系为(D)。

A.从属于人类起源学 B.偏重于体质人类学 C.偏重于文化人类学 D.兼及体质人类学和文化人类学 9.在20 世纪 30 年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背景下,西方经济学发生了一次新的国家干预主义占主导地位的(B)。

A.“边际效用学派革命” B.“凯恩斯革命” C.“萨缪尔森革命” D.“瑞典学派革命” 10.与马克思主义社会学有着原则区别的西方社会学的开创者是(A)。

A.孔德 C.韦伯 B.迪尔凯姆 D.帕森斯 二、名词解释 11.人文科学:通常被说成是“人文学“是指关于人的本身的学说或者理论体系,是对人的存在、本质、价值和发展问题以及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精神属性进行研究的学问。

12.实证主义思潮: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产生的同时,一些哲学家强调哲学应当以实证自然科学为基础,以描述经验事实为限,以取得实际效用为目标,要求排除抽象的思辨,追求实证知识的可靠性、确切性。由此开创了与非理性主义相对应的实证主义思潮。

13.经济自由主义:是与国家干预主义并列的现代西方经济学中的两大经济思潮之一。它发端于 17 世纪中叶到 19 世纪的古典政治经济学,认为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的是市场经济这只“看不见的手”要增加一个国家的财富,最好的经济政策就是给私人经济活动以完全的自由。

14.语言学:是一门研究人类语言的内部结构、功能和发展,揭示语言本质及其存在和发展规律的学科。

三、简答题 15.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人类学的主要变革有哪些? 答:一是从古代走向现代;

二是从“异文化“研究到“本文化“研究;

三是从半封闭研究到开放性研究;

四是马克思主义对西方人类学影响增大。

16.终身教育论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答:(1)全程教育。即不应该将人受教育的时期仅限于青少年时代,而应该贯穿于人的生命的全程。

(2)全域教育。即不应该将人受教育的场所仅限于学校,而应该遍布于全社会。

(3)全民教育。它包括普及初等教育、成人扫盲以及消除男女教育差异,目的是使人受教育的机会平等。

(4)全面教育。终身教育强调人的全面发展,人的整体素质的提高,强调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关心、学会做人、学会创造。

四、论述题 17.有位学者讲述了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在一座大城市里,有位小姑娘依靠父母亲艰苦的努力,好不容易跨学区进入了全市最好的一所小学。小姑娘高兴极了,开学前三天,兴奋得晚上睡不着觉。开学以后头几天,小姑娘天天在家里的饭桌上说学校这样好那样好。可是,就在开学第一周的周末,小姑娘回家后突然嚷着下星期再也不去上学了。父母亲不知所措,急着追问缘由。小姑娘哭着说:今天,整整一天,班主任老师没有看我一眼,连一眼也没有看啊!有位小学校长讲述了另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小学生期中考试数学只得了58分,在教师办公室呆着不肯回家。他对老师说,分数单上挂红灯笼,妈妈是不准让我进家门的。看看老师不作声,又说:老师,这次能不能先借给我2分呢?下次再考,我一定还上这2分。数学老师想了想,深深地点了点头。到了下一次考试,孩子有明显进步,还了2分,受到老师的表扬。之后,孩子的成绩列入了班级的中上游。

试就这两件事,谈谈学习教育心理学的意义。

答:这两个案例的共同点是,它们都涉及学生、教师、家长的教育心理。

第一,小学生期待的是关心、爱护和理解(两例皆然)。

第二,教师的行为态度,小到课内外射向学生的视线的分配(第一例),大到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和对学生发展的预期(第二例),都在小学生心中产生强烈的消极(第一例)或积极(第二例)的影响。

第三,家长过度的期望和呵护(第一例),或者是简单粗暴(第二例),都对学生的心理发展造成消极影响(第一例中,在过度的呵护之下长大的、具有某种优越感的“小太阳”,心理上经不住也许只是短暂的偶然的挫折;

第二例中,孩子心理上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笼罩着阴影——可喜的是,这个孩子能尝试与命运抗争)。

如做进一步思索,在这类案例中,学生、教师、家长的教育心理都有特定的社会心理背景。为什么说实施素质教育是一个涉及全社会的系统工程呢?这可以从社会心理的角度进行讨论。

而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学一点心理学,以不断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给孩子以更多的关心、爱护、理解和疏导,给家长提出必要的有说服力的建议,向社会作积极宣传,实在是十分重要的。

2016年1月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哪一组学科被认为是最为典型的综合学科?(B)。

A.哲学、文艺学、历史学 B.现代管理学、人口科学、科学学 C.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 D.法学、教育学、新闻传播学 2.据有关资料分析,1978年以来当代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最为突出的学科是(A)。

A.经济学 B.管理学 C.历史学 D.政治学 3.支配了20世纪世界哲学发展基本走向的理论先导是(A)。

A.19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诞生,西方非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两大思潮 B.19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诞生,西方非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实用主义和非理性主义两大思潮 C.19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诞生,西方非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科学哲学和非理性主义两大思潮 D.19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诞生,西方非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结构主义哲学和非理性主义哲学两大思潮 4.以“唯一真正的历史就是总体的历史”为理论旗帜,注重对人类生活的各方面因素进行跨学科、长时段综合研究的具有世界影响的历史学流派是(D)。

A.英国剑桥学派 B.德国兰克学派 C.美国新史学派 D.法国年鉴学派 5.19世纪形成高潮、特别强调文学艺术的表现功能的一种重要文艺思潮是(C)。

A.古典主义 B.现实主义 C.浪漫主义 D.现代主义 6.语言的转换生成理论的重要价值在于(B)。

A.描写具体语言的结构 B.试图对整个人类的语言能力作出解释 C.将现代语言学从对语言系统内部的研究推进到语言使用的研究 D.开创了从社会文化的演变去研究语言的思路 7.考古人类学是中国人类学研究的优势学科;

从教材所列“人类学分科体系”表中可以看出,它与相关学科的关系为(D)。

A.从属于人类起源学 B.偏重于体质人类学 C.偏重于文化人类学 D.兼及体质人类学和文化人类学 8.在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背景下,西方经济学发生了一次新的国家干预主义占主导地位的(B)。

A.“边际效用学派革命” B.“凯恩斯革命” C.“萨缪尔森革命” D.“瑞典学派革命” 9.与马克思主义社会学有着原则区别的西方社会学的开创者是(A)。

A.孔德 B.迪尔凯姆 C.韦伯 D.帕森斯 10.世界范围内开发和发掘东方文化特别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热潮的兴起,主要是当代人文社会科学以下哪种发展趋势的具体表现?(B)。

A.分析综合走向系统化的趋势 B.东西方文化在碰撞中互补的趋势 C.注重应用研究的趋势 D.研究手段高技术化的趋势 二、名词解释 11.人文社会科学:就是以人的社会存在为研究对象,以揭示人的本质和人类社会规律为目的的科学。它是互相交叉联结的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总称,是与广义的自然科学相关联又相对应的一大科学部类。

12.全球问题:指的是与整个世界全体人类密切相关的重大问题,譬如人口增长、资源危机、环境污染、裁减军备等等问题,它们是当代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热点。

13.实证主义思潮: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产生的同时,一些哲学家强调哲学应当以实证自然科学为基础,以描述经验事实为限,以取得实际效用为目标,要求排除抽象的思辨,追求实证知识的可靠性、确切性。由此开创了与非理性主义相对应的实证主义思潮。

14.经济自由主义:是与国家干预主义并列的现代西方经济学中的两大经济思潮之一。它发端于17世纪中叶到19世纪的古典政治经济学,认为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的是市场经济这只“看不见的手”;

要增加一个国家的财富,最好的经济政策就是给私人经济活动以完全的自由。

三、简答题 15.20世纪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背景是什么? 答:一是不断深化的时代主题;

二是飞速发展的自然科学技术;

三是日益尖锐的当代全球问题。

16.20世纪世界文艺学的突破性进展表现在哪些地方? 答:(1)对创作主体艺术思维及心理的深入开掘;(2)对文艺作品形式的重新认识;

(3)对文艺接受问题的注重;

(4)对文艺与社会一文化系统关系的进一步思考。

四、论述题 17.有位学者讲述了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在一座大城市里,有位小姑娘依靠父母亲艰苦的努力,好不容易跨学区进入了全市最好的一所小学。小姑娘高兴极了,开学前三天,兴奋得晚上睡不着觉。开学以后头几天,小姑娘天天在家里的饭桌上说学校这样好那样好。可是,就在开学第一周的周末,小姑娘回家后突然嚷着下星期再也不去上学了。父母亲不知所措,急着追问缘由。小姑娘哭着说:今天,整整一天,班主任老师没有看我一眼,连一眼也没有看啊!有位小学校长讲述了另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小学生期中考试数学只得了58分,在教师办公室呆着不肯回家。他对老师说,分数单上挂红灯笼,妈妈是不准让我进家门的。看看老师不作声,又说:老师,这次能不能先借给我2分呢?下次再考,我一定还上这 2分。数学老师想了想,深深地点了点头。到了下一次考试,孩子有明显进步,还了2分,受到老师的表扬。之后,孩子的成绩列入了班级的中上游。

试就这两件事,谈谈学习教育心理学的意义。

答:这两个案例的共同点是,它们都涉及学生、教师、家长的教育心理。

第一,小学生期待的是关心、爱护和理解(两例皆然)。

第二,教师的行为态度,小到课内外射向学生的视线的分配(第一例),大到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和对学生发展的预期(第二例),都在小学生心中产生强烈的消极(第一例)或积极(第二例)的影响。

第三,家长过度的期望和呵护(第一例),或者是简单粗暴(第二例),都对学生的心理发展造成消极影响(第一例中,在过度的呵护之下长大的、具有某种优越感的“小太阳”,心理上经不住也许只是短暂的偶然的挫折;

第二例中,孩子心理上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笼罩着阴影——可喜的是,这个孩子能尝试与命运抗争)。

如做进一步思索,在这类案例中,学生、教师、家长的教育心理都有特定的社会心理背景。为什么说实施素质教育是一个涉及全社会的系统工程呢?这可以从社会心理的角度进行讨论。

而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学一点心理学,以不断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给孩子以更多的关心、爱护、理解和疏导,给家长提出必要的有说服力的建议,向社会作积极宣传,实在是十分重要的。

2015年7月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各种人文学科研究的最后目标都是人,只是它们研究人的角度、领域和层次不同。其中研究“学习活动中的人”的学科是(C)。

A.哲学 B.心理学 C.教育学 D.社会学 2.下列学科中没有明显阶级倾向的是(D)。

A.政治学、历史学 B.法学、新闻传播学 C.伦理学、人类学 D.语言学、考古学 3.人文社会科学在思想建设中发挥作用,主要是依靠何种力量?(A)A.理论 B.实践 C.社会环境 D.人的素质 4.“计算机十插花艺术”是对哪一个国家企业管理艺术的概括?(D)A.美国 B.韩国 C.泰国 D.日本 5.在以下各种一般研究方法中,人文社会科学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较为偏重哪一种?(B)A.定量研究 B.定性研究 C.直觉领悟 D.情感激发 6.有的学者倡导在科学研究中注入一种人文精神。这是当代人文社会科学以下哪种发展趋势的突出表现?(A)A.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交融的趋势 B.分析综合走向系统化的趋势 C.注重应用研究的趋势 D.研究手段高技术化的趋势 7.认为天文学诞生于迷信、几何学诞生于贪婪、物理学诞生于虚荣的好奇心的著名人文主义者是(D)。

A.欧文 B.圣西门 C.赫尔姆霍兹 D.卢梭 8.“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教育观点出于(A)。

A.孔子 B.孟子 C.老子 D.庄子 9.1900年前后形成的“进步教育运动”的主要代表是(B)。

A.乌申斯基 B.杜威 C.皮亚杰 D.布鲁纳 10.现代传播学集大成者施拉姆同时是一位教育学家,他有个著名的观点是(A)。

A.研究传播基本上也是研究教育传播 B.信息即力量 C.传播即力量 D.信息革命同时带来传播革命和教育革命 二、名词解释 11.人文社会科学:就是以人的社会存在为研究对象,以揭示人的本质和人类社会规律为目的的科学。它是互相交叉联结的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总称,是与广义的自然科学相关联又相对应的一大科学部类。

12.时代主题:全球一个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态势的聚焦点,是全球发展格局的集中体现。

13.终身教育论:所要回答的基本问题是:教育如何适应迅速变化的社会,如何适应人的终身发展需求。它的主要内容有全程教育、全域教育、全民教育和全面教育四个方面。

14.接受美学:是从接受主体(欣赏者)的反应和接受方面去研究文艺,把欣赏者的理解看作作品的构成因素的一种文艺学——美学思潮。

三、简答题 15.结构主义语言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索绪尔开创的结构主义语言学被视为现代语言学的正式开端,其主要内容概括起来有以下四点:

(1)语言是符号系统:它的各种成分之间存在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

系统具有自己特有的内在秩序或内在规律。

(2)区分语言与言语:语言是语言符号相互关联的系统,言语则是实际的话语。

(3)区分历时态与共时态:索绪尔侧重强调共时态的研究,以充分揭示语言的结构。

(4)区分深层结构与表层结构:深层系统是由社会因素构成的,表层系统则是个人的言语表达,语言学应着重研究深层系统。

16.现代西方主流经济思潮是什么? 答:尽管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各种流派纷繁复杂,但基本上属于两大经济思潮:

一是经济自由主义。它发端于17世纪中叶到19世纪的古典政治经济学,认为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的是市场经济这只“看不见的手”;

要增加一个国家的财富,最好的经济政策就是给私人经济活动以完全的自由。

二是国家干预主义。它的理论源头是16世纪到17世纪的重商主义,认为流通领域特别是对外贸易乃社会财富的源泉,强调在国家支持下发展对外贸易;

从20世纪30年代起,发展出了以凯恩斯主义为代表的新的国家干预主义,并开始占主导地位。

四、论述题 17.试述当代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趋势。

答:第一,当代人文社科学发展的总体文化背景,出现了东西方文化在碰撞中互补的趋势。

第二,当代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主导性价值取向,出现了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交融的趋势。

第三,在主要思维方式方面,当代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出现了分析综合走向系统化的趋势。

第四,从社会实践功能看,出现了注重应用研究的趋势。

第五,从具体研究方法和研究手段看,出现了高技术化的趋势。

2015年1月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把马克思主义列为人文社会科学体系中的(A)。

A.综合性的主干学科 B.边缘学科 C.交叉学科 D.专业学科 2.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开始以分门别类的面目出现的时间是(C)。

A.15世纪 B.16世纪 C.17~18世纪 D.19世纪 3.就现代科学发展状况看,“科学无国界”这一说法比较适用于(B)。

A.人文社会科学领域 B.自然科学技术领域 C.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技术两大领域 D.新兴科学技术领域 4.在现代西方哲学的科学主义思潮中,其主流至今仍是(C)。

A.存在主义哲学 B.现象学 C.分析哲学 D.解释学 5.世界哲学的三大发源地是(C)。

A.古代印度、中国和古巴比伦 B.古巴比伦、中国和古希腊 C.古代印度、中国和古希腊 D.古巴比伦、古代印度和古希腊 6.中国当代文艺研究在肯定反映论的前提下,正以(D)为中心构筑新的理论体系。

A.客体论 B.价值论 C.方法论 D.主体论 7.精神分析理论是由奥地利精神病学家(B)首创的,对整个心理学带来了很大冲击。

A.冯特 B.弗洛伊德 C.格式塔 D.华生 8.事实上,各种人文社会学科研究的最后目标都是人,只是它们研究人的角度、领域和层次不同。研究“时间中的人”的学科是(C)。

A.新闻传播学 B.人类学 C.历史学 D.社会学 9.创立了学年制和班级授课制的是捷克斯洛伐克民主主义思想家、教育家(A)。

A.夸美纽斯 B.培根 C.昆体良 D.赫尔巴特 10.(C)是介于经济学和教育学之间的,研究教育与经济的相互关系,并着重对教育进行经济分析的交叉学科。

A.教育政治学 B.教育心理学 C.教育经济学 D.比较教育学 11.下列学科中没有明显阶级倾向的是(D)。

A.政治学、历史学 B.法学、新闻传播学 C.伦理学、人类学 D.语言学、考古学 12.发动了早期有组织的全球问题研究活动并陆续发表《增长的极限》、《回答未来的挑战——学无止境》等一系列著名的研究报告的学术团体是(A)。

A.罗马俱乐部 B.斯坦福国际问题研究所 C.兰德公司 D.赫德森研究所 13.20世纪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发展走过了曲折的道路。显示了前所未有的活力和希望的时期是(D)。

A.“五四”新文化运动前后 B.20年代” C.50年代 D.80年代之后 14.据有关资料分析,1978年以后当代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最为突出的学科是(A)。

A.经济学 B.管理学 C.历史学 D.政治学 15.20世纪西方存在主义哲学流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B)。

A.胡塞尔,伽达默尔 B.海德格尔,萨特 C.弗洛伊德 D.罗素,维特根斯坦 16.以“唯一真正的历史就是总体的历史”为理论旗帜,注重对人类生活的各方面因素进行跨学科、长时段综合研究的具有世界影响的历史学流派是(D)。

A.英国剑桥学派 B.德国兰克学派 C.美国新史学派 D.法国年鉴学派 17.语言的转换生成理论的重要价值在于(B)。

A.描写具体语言的结构 B.试图对整个人类的语言能力作出解释 C.将现代语言学从对语言系统内部的研究推进到语言使用的研究 D.开创了从社会文化的演变去研究语言的思路 18.西方经济学的奠基者、《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的作者亚当•斯密是(B)。

A.美国人 B.英国人 C.德国人 D.法国人 19.在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背景下,西方经济学发生了一次新的国家干预主义占主导地位的(B)。

A.“边际效用学派革命” B.“凯恩斯革命” C.“萨缪尔森革命” D.“瑞典学派革命” 20.“知识就是力量”的提出者是英国哲学家(D)。

A.洛克 B.笛卡儿 C.斯宾塞 D.培根 二、名词解释 21.时代主题:全球一个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态势的聚焦点,是全球发展格局的集中体现。

22.语言与言语:索绪尔提出区分语言和言语:语言是语言符粤相互关联的系统,言语则是实际话语。前者是社会的、主要的,后者是个人的、从属的。

23.接受美学:是从接受主体(欣赏者)的反应和接受方面去研究文艺,把欣赏者的理解看作作品的构成因素的一种文艺学——美学思潮。

24.人文主义:是这样一种思想态度,它认为人和人的价值具有首要的意义。通常认为这种思想态度是文艺复兴运动的主题。从哲学方面讲,人文主义以人为衡量一切事物的标准,它扬弃偏狭的哲学系统、宗教教条和抽象推理,重视人的价值。人文主义与科学主义曾经长期处于对立状态,在当代则出现了融合的趋势。

三、筒答题 25.20世纪历史学研究模式有哪些变革? 答:(1)“欧洲中心论”或“欧美中心论”失去其统治地位;

(2)传统的“政治史”模式被打破;

(3)现代历史学研究的主体性的张扬;

(4)历史学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的更新。

26.中国当代文艺研究的重要进展表现在哪些地方? 答:(1)构建开放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体系,充分认识文艺的审美特性;

(2)在肯定反映论的前提下,以价值论为补充,以主体论为中心构筑新的理论体系;

(3)文艺新学科建设受到重视;

(4)文艺学的应用研究不断加强。

27.20世纪下半叶现代心理学的三股新潮是什么? 答:一是在认识理论领域中,认知心理学取得重要进展;

二是在人格理论领域中,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崛起;

三是在情绪理论领域中,情绪心理学提出了新的假说。

28.现代初等教育为什么需要人文社会科学的跨学科研究? 答:现代初等教育之所以需要跨学科的系统研究,首先是由教育的复杂本性即其广泛性和多质性决定的;

其次是由初等教育面临新的时代课题决定的;

最后,这也是推进初等教育科学体系完善的需要。

四、论述题 29.当前世界从小学到大学,普遍推行以文理综合为重要导向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尤其最近我国关于高考不再分文理科的热议更加强化了这一思潮。说说这场改革与人文社会科学综合发展、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综合发展趋势的关系。

答:(1)教育是文化事业的组成部分,教育观念和教育实践深受科学文化思潮发展的直接影响。人类科学的发展,总是沿着较低水平的综合向较为精细的分化,再由分化向较高水平的综合螺旋式路线前进。有分化才有综合,有较高水平的综合才有较高水平的分化。20世纪下半叶,综合发展逐步成为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界的自觉追求。“打破学科孤立发展的围城”、“不要让一个专业的人在一张桌子上吃饭”、“理论的力量在于综合,在于协同运用”的呼声日益强烈;

研究骨干通才化;

研究人员群体化:出现了文一文沟通,理一理沟通,文一理沟通,共同创造一个综合性的大科学体系的现实可能性。当前的世界和中国,从小学到大学,都在改革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

这场改革的重要指导思想之一,就是强调文理综合。这正是当代人文社会科学乃至大科学综合发展的理论和实践的产物。

(2)教育观念和科学文化思潮;

说到底,都是社会实践需求和时代精神的反映。文理综合的教育观念和倡导综合发展的科学文化思潮,同样反映了20世纪下半叶新的社会实践的需求,体现了新的时代精神。所谓新的社会实践的需求,就是信息社会、知识经济对人的知识能力结构的需求;

所谓新的时代精神的召唤,就是提高人的整体素质的召唤。新的世纪,要求人类走出自然科技“指数增长”而人文精神失落的“半个人的时代”;

要求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结盟、交融;

要求从小学到大学的教育,改变重理轻文、重“智”轻“情”、重知识技能轻态度方法、重分析轻综合、重物质追求轻精神价值的培养“半个人”的倾向。从这样的角度,去认识以文理综合为重要导向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实践,与科学综合发展趋势的内在联系,有助于更为深刻地认识教学改革的时代特征和历史意义。

(3)联系实际进行论述。

2014年7月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各种人文学科研究的最后目标都是人,只是它们研究人的角度、领域和层次不同。其中研究“学习活动中的人”的学科是(C)。

A.哲学 B.心理学 C.教育学 D.社会学 2.下列学科中没有明显阶级倾向的是(D)。

A.政治学、历史学 B.法学、新闻传播学 C.伦理学、人类学 D.语言学、考古学 3.人文社会科学在思想建设中发挥作用,主要是依靠何种力量?(A)。

A.理论 B.实践 C.社会环境 D.人的素质 4.“计算机十插花艺术”是对哪一个国家企业管理艺术的概括?(D)。

A.美国 B.韩国 C.泰国 D.日本 5.在以下各种一般研究方法中,人文社会科学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较为偏重哪一种?(B)。

A.定量研究 B.定性研究 C.直觉领悟 D.情感激发 6.教材所介绍的调查方法中,哪一种具体方法是与政治选举的预测一起发展起来的?(D)。

A.完全参与观察 B.半参与观察 C.非参与观察 D.抽样调查 7.就现代科学发展状况看,“科学无国界”这一说法比较适用于(B)。

A.人文社会科学领域 B.自然科学技术领域 C.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技术两大领域 D.新兴科学技术领域 8.系统论的创始人是(C)。

A.维纳 B.申农 C.贝塔朗菲 D.普利高津 9.20世纪西方科学主义哲学思潮的主流是(C)。

A.科学哲学 B.哲学解释学 C.分析哲学 D.结构主义哲学 10.“一切真正的历史都是当代史”这一观点的首倡者是(B)。

A.科林伍德 B.克罗齐 C.鲁滨逊 D.布罗代尔 11.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研究儿童的认知活动,探索认识发生和知识增长的心理机制、分析智力的性质及其结构和机能;

他构建的思维心理学是(A)。

A.一种结构主义认知心理学 B.一种信息加工认知心理学 C.一种行为主义心理学 D.一种生理心理学 12.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代表之一马斯洛重点分析健康人的心理,全面探讨人类的“基本需要”。在他看来,创造潜能的发挥是人的最高需要,是人生追求的最高目的,这一目标以及潜在美德的实现就是(D)。

A.“归属和爱的需要”的实现 B.“认知需要”的实现 C.“审美需要”的实现 D.自我实现 13.考古人类学是中国人类学研究的优势学科;

从教材所列“人类学分科体系”表中可以看出,它与相关学科的关系为(D)。

A.从属于人类起源学 B.偏重于体质人类学 C.偏重于文化人类学 D.兼及体质人类学和文化人类学 14.在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背景下,西方经济学发生了一次新的国家干预主义占主导地位的(B)。

A.“边际效用学派革命” B.“凯恩斯革命” C.“萨缪尔森革命” D.“瑞典学派革命” 15.与马克思主义社会学有着原则区别的西方社会学的开创者是(A)。

A.孔德 B.迪尔凯姆 C.韦伯 D.帕森斯 16.有的学者倡导在科学研究中注入一种人文精神。这是当代人文社会科学以下哪种发展趋势的突出表现?(A)A.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交融的趋势 B.分析综合走向系统化的趋势 C.注重应用研究的趋势 D.研究手段高技术化的趋势 17.认为天文学诞生于迷信、几何学诞生于贪婪、物理学诞生于虚荣的好奇心的著名人文主义者是(D)。

A.欧文 B.圣西门 C.赫尔姆霍兹 D.卢梭 18.“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教育观点出于(A)。

A.孔子 B.孟子 C.老子 D.庄子 19.1900年前后形成的“进步教育运动”的主要代表是(B)。

A.乌申斯基 B.杜威 C.皮亚杰 D.布鲁纳 20.现代传播学集大成者施拉姆同是一位教育学家,他有个著名的观点是(A)。

A.研究传播基本上也是研究教育传播 B.信息即力量 C.传播即力量 D.信息革命同时带来传播革命和教育革命 二、名词解释 21.社会科学:是以人类的经济活动、政治活动、精神文化活动等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旨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

22.时代主题:全球一个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态势的聚焦点,是全球发展格局的集中体现。

23.人文主义:是这样一种思想态度,它认为人和人的价值具有首要的意义。通常认为这种思想态度是文艺复兴运动的主题。从哲学方面讲,人文主义以人为衡量一切事物的标准,它扬弃偏狭的哲学系统、宗教教条和抽象推理,重视人的价值。人文主义与科学主义曾经长期处于对立状态,在当代则出现了融合的趋势。

24.终身教育论:所要回答的基本问题是:教育如何适应迅速变化的社会,如何适应人的终身发展需求。它的主要内容是:(1)全程教育,即应该将人受教育的时期贯穿于人的生命的全程;

(2)全域教育,即应该将人受教育的场所遍布于全社会;

(3)全民教育,目的是使人受教育的机会平等;

(4)全面教育,强调人的全面发展,人的整体素质的提高。

三、简答题 25.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机理是什么? 答:(1)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是人类社会实践与人文社会科学理论的互动关系。

(2)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主要动力,是社会需要和人文社会科学自身发展需要的辩证统一。

(3)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基本方式,是常规性发展与革命性发展相互交替。

26.20世纪历史学研究模式有哪些变革? 答:(1)“欧洲中心论”或“欧美中心论”失去其统治地位;

(2)传统的“政治史”模式被打破;

(3)现代历史学研究的主体性的张扬;

(4)历史学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的更新。

27.结构主义语言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索绪尔开创的结构主义语言学被视为现代语言学的正式开端,其主要内容概括起来有以下四点:

(1)语言是符号系统:它的各种成分之间存在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

系统具有自己特有的内在秩序或内在规律。

(2)区分语言与言语:语言是语言符号相互关联的系统,言语则是实际的话语。

(3)区分历时态与共时态:索绪尔侧重强调共时态的研究,以充分揭示语言的结构。

(4)区分深层结构与表层结构:深层系统是由社会因素构成的,表层系统则是个人的言语表达,语言学应着重研究深层系统。

28.现代西方主流经济思潮是什么? 答:尽管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各种流派纷繁复杂,但基本上属于两大经济思潮:

一是经济自由主义。它发端于17世纪中叶到19世纪的古典政治经济学,认为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的是市场经济这只“看不见的手”;

要增加一个国家的财富,最好的经济政策就是给私人经济活动以完全的自由。

二是国家干预主义。它的理论源头是16世纪到17世纪的重商主义,认为流通领域特别是对外贸易乃社会财富的源泉,强调在国家支持下发展对外贸易;

从20世纪30年代起,发展出了以凯恩斯主义为代表的新的国家干预主义,并开始占主导地位。

四、论述题 29.试述当代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趋势。

答:第一,当代人文社科学发展的总体文化背景,出现了东西方文化在碰撞中互补的趋势。

第二,当代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主导性价值取向,出现了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交融的趋势。

第三,在主要思维方式方面,当代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出现了分析综合走向系统化的趋势。

第四,从社会实践功能看,出现了注重应用研究的趋势;

第五,从具体研究方法和研究手段看,出现了高技术化的趋势。

2014年1月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是(C)。

A.社会需要和人文社会科学自身发展需要的辩证统一 B.常规性发展与革命性发展相互交替 C.人类社会实践与人文社会科学理论的互动关系 D.社会的经济发展状况和人们的文化知识水平 2.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开始以分门别类的面目出现的时间是(C)。

A.15世纪 B.16世纪 C.17~18世纪 D.19世纪 3.就现代科学发展状况看,“科学无国界”这一说法比较适用于(B)。

A.人文社会科学领域 B.自然科学技术领域 C.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技术两大领域 D.新兴科学技术领域 4.在现代西方哲学的科学主义思潮中,其主流至今仍是(C)。

A.存在主义哲学 B.现象学 C.分析哲学 D.解释学 5.世界哲学的三大发源地是(C)。

A.古代印度、中国和古巴比伦 B.古巴比伦、中国和古希腊 C.古代印度、中国和古希腊 D.古巴比伦、古代印度和古希腊 6.中国当代文艺研究在肯定反映论的前提下,正以(D)为中心构筑新的理论体系。

A.客体论 B.价值论 C.方法论 D.主体论 7.精神分析理论是由奥地利精神病学家(B)首创的,对整个心理学带来了很大冲击。

A.冯特 B.弗洛伊德 C.格式塔 D.华生 8.事实上,各种人文社会学科研究的最后目标都是人,只是它们研究人的角度、领域和层次不同。研究“时间中的人”的学科是(C)。

A.新闻传播学 B.人类学 C.历史学 D.社会学 9.创立了学年制和班级授课制的是捷克斯洛伐克民主主义思想家、教育家(A)。

A.夸美纽斯 B.培根 C.昆体良 D.赫尔巴特 10.(C)是介于经济学和教育学之间的,研究教育与经济的相互关系,并着重对教育进行经济分析的交叉学科。

A.教育政治学 B.教育心理学 C.教育经济学 D.比较教育学 11.下列学科中没有明显阶级倾向的是(D)。

A.政治学、历史学 B.法学、新闻传播学 C.伦理学、人类学 D.语言学、考古学 12.发动了早期有组织的全球问题研究活动并陆续发表《增长的极限》、《回答未来的挑战——学无止境》等一系列著名的研究报告的学术团体是(A)。

A.罗马俱乐部 B.斯坦福国际问题研究所 C.兰德公司 D.赫德森研究所 13.20世纪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发展走过了曲折的道路。显示了前所未有的活力和希望的时期是(D)。

A.“五四”新文化运动前后 B.20年代 C.50年代 D.80年代之后 14.据有关资料分析,1978年以后当代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最为突出的学科是(A)。

A.经济学 B.管理学 C.历史学 D.政治学 15.20世纪西方存在主义哲学流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B)。

A.胡塞尔,伽达默尔 B.海德格尔,萨特 C.弗洛伊德 D.罗素,维特根斯坦 16.以“唯一真正的历史就是总体的历史”为理论旗帜,注重对人类生活的各方面因素进行跨学科、长时段综合研究的具有世界影响的历史学流派是(D)。

A.英国剑桥学派 B.德国兰克学派 C.美国新史学派 D.法国年鉴学派 17.语言的转换生成理论的重要价值在于(B)。

A.描写具体语言的结构 B.试图对整个人类的语言能力作出解释 C.将现代语言学从对语言系统内部的研究推进到语言使用的研究 D.开创了从社会文化的演变去研究语言的思路 18.西方经济学的奠基者、《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的作者亚当•斯密是(B)。

A.美国人 B.英国人 C.德国人 D.法国人 19.在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背景下,西方经济学发生了一次新的国家干预主义占主导地位的(B)。

A.“边际效用学派革命” B.“凯恩斯革命” C.“萨缪尔森革命” D.“瑞典学派革命” 20.“知识就是力量”的提出者是英国哲学家(D)。

A.洛克 B.笛卡儿 C.斯宾塞 D.培根 二、名词解释 21.人文社会科学:就是以人的社会存在为研究对象,以揭示人的本质和人类社会规律为目的的科学。它是互相交叉联结的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总称,是与广义的自然科学相关联又相对应的一大科学部类。

22.时代主题:全球一个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态势的聚焦点,是全球发展格局的集中体现。

23.语言与言语:索绪尔提出区分语言和言语:语言是语言符号相互关联的系统,言语则是实际话语。前者是社会的、主要的,后者是个人的、从属的。

24.接受美学:是从接受主体(欣赏者)的反应和接受方面去研究文艺,把欣赏者的理解看作作品的构成因素的一种文艺学——美学思潮。

三、简答题 25.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相比具有哪些基本特征? 答:(1)人文社会科学在阶级社会中一般具有某种阶级倾向性;

(2)人文社会科学通常体现出一定的民族性;

(3)人文社会科学的时代性。

26.20世纪历史学研究模式有哪些变革? 答:(1)“欧洲中心论”或“欧美中心论”失去其统治地位;

(2)传统的“政治史”模式被打破;

(3)现代历史学研究的主体性的张扬;

(4)历史学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的更新。

27.20世纪下半叶现代心理学的三股新潮是什么? 答:一是在认识理论领域中,认知心理学取得重要进展;

二是在人格理论领域中,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崛起;

三是在情绪理论领域中,情绪心理学提出了新的假说。

28.现代初等教育为什么需要人文社会科学的跨学科研究? 答:现代初等教育之所以需要跨学科的系统研究,首先是由教育的复杂本性即其广泛性和多质性决定的;

其次是由初等教育面临新的时代课题决定的;

最后,这也是推进初等教育科学体系完善的需要。

四、论述题 29.当前世界和中国从小学到大学,普遍推行以文理综合为重要导向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说说这场改革与人文社会科学综合发展、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综合发展趋势的关系。

答:(1)教育是文化事业的组成部分,教育观念和教育实践深受科学文化思潮发展的直接影响。人类科学的发展,总是沿着较低水平的综合向较为精细的分化,再由分化向较高水平的综合螺旋式路线前进。有分化才有综合,有较高水平的综合才有较高水平的分化。20世纪下半叶,综合发展逐步成为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界的自觉追求。“打破学科孤立发展的围城”、“不要让一个专业的人在一张桌子上吃饭”、“理论的力量在于综合,在于协同运用”的呼声日益强烈;

研究骨于通才化;

研究人员群体化:出现了文一文沟通,理一理沟通,文一理沟通,共同创造一个综合性的大科学体系的现实可能性。当前的世界和中国,从小学到大学,都在改革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

这场改革的重要指导思想之一,就是强调文理综合。这正是当代人文社会科学乃至大科学综合发展的理论和实践的产物。

(2)教育观念和科学文化思潮,说到底,都是社会实践需求和时代精神的反映。文理综合的教育观念和倡导综合发展的科学文化思潮,同样反映了20世纪下半叶新的社会实践的需求,体现了新的时代精神。所谓新的社会实践的需求,就是信息社会、知识经济对人的知识能力结构的需求;

所谓新的时代精神的召唤,就是提高人的整体素质的召唤。新的世纪,要求人类走出自然科技“指数增长”而人文精神失落的“半个人的时代”;

要求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结盟、交融;

要求从小学到大学的教育,改变重理轻文、重“智”轻“情”、重知识技能轻态度方法、重分析轻综合、重物质追求轻精神价值的培养“半个人”的倾向。从这样的角度,去认识以文理综合为重要导向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实践,与科学综合发展趋势的内在联系,有助于更为深刻地认识教学改革的时代特征和历史意义。

2013年7月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主要动力是(A)。

A.社会需要和人文社会科学自身发展需要的辩证统一 B.常规性发展与革命性发展相互交替 C.人类社会实践与人文社会科学理论的互动关系 D.社会的经济发展状况和人们的文化知识水平 2.我国把马克思主义列为人文社会科学体系中的(A)。

A.综合性的主干学科 B.边缘学科 C.交叉学科 D.专业学科 3.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开始以分门别类的面目出现的时间是(C)。

A.15世纪 B.16世纪 C.17~18世纪 D.19世纪 4.“计算机十插花艺术”是对哪一个国家企业管理艺术的概括?(D)。

A.美国 B.韩国 C.泰国 D.日本 5.在以下各种一般研究方法中,人文社会科学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较为偏重哪一种?(B)。

A.定量研究 B.定性研究 C.直觉领悟 D.情感激发 6.就现代科学发展状况看,“科学无国界”这一说法比较适用于(B)。

A.人文社会科学领域 B.自然科学技术领域 C.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技术两大领域 D.新兴科学技术领域 7.系统论的创始人是(B)。

A.维纳 B.申农 C.贝塔朗菲 D.普利高津 8.下列哪一组学科被认为是最为典型的综合学科?(B)。

A.哲学、文艺学、历史学 B.现代管理学、人口科学、科学学 C.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 D.法学、教育学、新闻传播学 9.据有关资料分析,1978年以来当代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最为突出的学科是(A)。

A.经济学 B.管理学 C.历史学 D.政治学 10.支配了20世纪世界哲学发展基本走向的理论先导是(A)。

A.19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诞生,西方非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两大思潮 B.19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诞生,西方非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实用主义和非理性主义两大思潮 C.19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诞生,西方非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科学哲学和非理性主义两大思潮 D.19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诞生,西方非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结构主义哲学和非理性主义哲学两大思潮 11.以“唯一真正的历史就是总体的历史”为理论旗帜,注重对人类生活的各方面因素进行跨学科、长时段综合研究的具有世界影响的历史学流派是(D)。

A.英国剑桥学派 B.德国兰克学派 C.美国新史学派 D.法国年鉴学派 12.19世纪形成高潮、特别强调文学艺术的表现功能的一种重要文艺思潮是(C)。

A.古典主义 B.现实主义 C.浪漫主义 D.现代主义 13.语言的转换生成理论的重要价值在于(B)。

A.描写具体语言的结构 B.试图对整个人类的语言能力作出解释 C.将现代语言学从对语言系统内部的研究推进到语言使用的研究 D.开创了从社会文化的演变去研究语言的思路 14.考古人类学是中国人类学研究的优势学科;

从教材所列“人类学分科体系”表中可以看出,它与相关学科的关系为(D)。

A.从属于人类起源学 B.偏重于体质人类学 C.偏重于文化人类学 D.兼及体质人类学和文化人类学 15.在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背景下,西方经济学发生了一次新的国家干预主义占主导地位的(B)。

A.“边际效用学派革命” B.“凯恩斯革命” C.“萨缪尔森革命” D.“瑞典学派革命” 16.与马克思主义社会学有着原则区别的西方社会学的开创者是(A)。

A.孔德 B.迪尔凯姆 C.韦伯 D.帕森斯 17.世界范围内开发和发掘东方文化特别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热潮的兴起,主要是当代人文社会科学以下 哪种发展趋势的具体表现?(B)。

A.分析综合走向系统化的趋势 B.东西方文化在碰撞中互补的趋势 C.注重应用研究的趋势 D.研究手段高技术化的趋势 18.古希腊的思想家都参与教育活动,他们的教育思想中不少具有科学意义的假说对后世产生了深刻影响。这些思想家中被尊为“遵循自然”教育思想的鼻祖的是(C)。

A.柏拉图 B.苏格拉底 C.亚里士多德 D.昆体良 19.许多人认为,教育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交叉学科正式形成的标志是(D)。

A.培根发表《论科学的价值》 B.洛克发表《教育漫话》 C.卢梭发表《爱弥尔》 D.杜威发表《民主主义与教育》 20.现代传播学集大成者施拉姆同是一位教育学家,他有个著名的观点是(A)。

A.研究传播基本上也是研究教育传播 B.信息即力量 C.传播即力量 D.信息革命同时带来传播革命和教育革命 二、名词解释 21.人文科学:通常被说成是“人文学”,是指关于人的本身的学说或者理论体系,是对人的存在、本质、价值和发展问题以及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精神属性进行研究的学问。

22.实证主义思潮: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产生的同时,一些哲学家强调哲学应当以实证自然科学为基础,以描述经验事实为限,以取得实际效用为目标,要求排除抽象的思辨,追求实证知识的可靠性、确切性。由此开创了与非理性主义相对应的实证主义思潮。

23.经济自由主义:是与国家干预主义并列的现代西方经济学中的两大经济思潮之一。它发端于17世纪中叶到19世纪的古典政治经济学,认为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的是市场经济这只“看不见的手”;

要增加一个国家的财富,最好的经济政策就是给私人经济活动以完全的自由。

24.语言学:是一门研究人类语言的内部结构、功能和发展,揭示语言本质及其存在和发展规律的学科。

三、筒答题 25.20世纪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背景是什么? 答:一是不断深化的时代主题;

二是飞速发展的自然科学技术;

三是日益尖锐的当代全球问题。

26.20世纪世界文艺学的突破性进展表现在哪些地方? 答:(1)对创作主体艺术思维及心理的深入开掘;

(2)对文艺作品形式的重新认识;

(3)对文艺接受问题的注重;

(4)对文艺与社会一文化系统关系的进一步思考。

27.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人类学的主要变革有哪些? 答:一是从古代走向现代;

二是从“异文化”研究到“本文化”研究;

三是从半封闭研究到开放性研究;

四是马克思主义对西方人类学影响增大。

28.终身教育论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答:(1)全程教育。即不应该将人受教育的时期仅限于青少年时代,而应该贯穿于人的生命的全程。

(2)全域教育。即不应该将人受教育的场所仅限于学校,而应该遍布于全社会。

(3)全民教育。它包括普及初等教育、成人扫盲以及消除男女教育差异,目的是使人受教育的机会平等。

(4)全面教育。终身教育强调人的全面发展,人的整体素质的提高,强调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关心、学会做人、学会创造。

四、论述题 29.有位学者讲述了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在一座大城市里,有位小姑娘依靠父母亲艰苦的努力,好不容易跨学区进入了全市最好的一所小学。小姑娘高兴极了,开学前三天,兴奋得晚上睡不着觉。开学以后头几天,小姑娘天天在家里的饭桌上说学校这样好那样好。可是,就在开学第一周的周末,小姑娘回家后突然嚷着下星期再也不去上学了。父母亲不知所措,急着追问缘由。小姑娘哭着说:今天,整整一天,班主任老师没有看我一眼,连一眼也没有看啊!有位小学校长讲述了另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小学生期中考试数学只得了58分,在教师办公室呆着不肯回家。他对老师说,分数单上挂红灯笼,妈妈是不准让我进家门的。看看老师不作声,又说:老师,这次能不能先借给我2分呢?下次再考,我一定还上这2分。数学老师想了想,深深地点了点头。到了下一次考试,孩子有明显进步,还了2分,受到老师的表扬。之后,孩子的成绩列入了班级的中上游。

试就这两件事,谈谈学习教育心理学的意义。

答:这两个案例的共同点是,它们都涉及学生、教师、家长的教育心理。

第一,小学生期待的是关心、爱护和理解(两例皆然)。

第二,教师的行为态度,小到课内外射向学生的视线的分配(第一例),大到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和对学生发展的预期(第二例),都在小学生心中产生强烈的消极(第一例)或积极(第二例)的影响。

第三,家长过度的期望和呵护(第一例),或者是简单粗暴(第二例),都对学生的心理发展造成消极影响(第一例中,在过度的呵护之下长大的、具有某种优越感的“小太阳”,心理上经不住也许只是短暂的偶然的挫折;

第二例中,孩子心理上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笼罩着阴影——可喜的是,这个孩子能尝试与命运抗争)。

如做进一步思索,在这类案例中,学生、教师、家长的教育心理都有特定着的社会心理背景。为什么说实施素质教育是一个涉及全社会的系统工程呢?这可以从社会心理的角度进行讨论。而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学一点心理学,以不断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给孩子以更多的关心、爱护、理解和疏导,给家长提出必要的有说服力的建议,向社会作积极宣传,实在是十分重要的。

2013年1月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据资料统计,目前各类宗教信徒约占世界总人口的(A)。

A.80% B.50% C.30% D.10% 2.我国把马克思主义列为人文社会科学体系中的(A)。

A.综合性的主干学科 B.边缘学科 C.交叉学科 D.专业学科 3.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开始以分门别类的面目出现的时间是(C)。

A.15世纪 B.16世纪 C.17~18世纪 D.19世纪 4.“计算机十插花艺术”是对哪一个国家企业管理艺术的概括(D)。

A.美国 B.韩国 C.泰国 D.日本 5.在以下各种一般研究方法中,人文社会科学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较为偏重哪一种(B)。

A.定量研究 B.定性研究 C.直觉领悟 D.情感激发 6.就现代科学发展状况看,”科学无国界“这一说法比较适用于(B)。

A.人文社会科学领域 B.自然科学技术领域 C.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技术两大领域 D.新兴科学技术领域 7.系统论的创始人是(C)。

A.维纳 B.申农 C.贝塔朗菲 D.普利高津 8.下列哪一组学科被认为是最为典型的综合学科?(B)。

A.哲学、文艺学、历史学 B.现代管理学、人口科学、科学学 C.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 D.法学、教育学、新闻传播学 9.据有关资料分析,1978年以来当代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最为突出的学科是(A)。

A.经济学 B.管理学 C.历史学 D.政治学 10.支配了20世纪世界哲学发展基本走向的理论先导是(A)。

A.19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诞生,西方非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两大思潮 B.19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诞生,西方非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实用主义和非理性主义两思潮 C.19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诞生,西方非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科学哲学和非理性主义两大思潮 D.19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诞生,西方非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结构主义哲学和非理性主义哲学两大思潮 11.以“唯一真正的历史就是总体的历史”为理论旗帜,注重对人类生活的各方面因素进行跨学科、长时段综合研究的具有世界影响的历史学流派是(D)。

A.英国剑桥学派 B.德国兰克学派 C.美国新史学派 D.法国年鉴学派 12.19世纪形成高潮、特别强调文学艺术的表现功能的一种重要文艺思潮是(C)。

A.古典主义 B.现实主义 C.浪漫主义 D.现代主义 13.语言的转换生成理论的重要价值在于(B)。

A.描写具体语言的结构 B.试图对整个人类的语言能力作出解释 C.将现代语言学从对语言系统内部的研究推进到语言使用的研究 D.开创了从社会文化的演变去研究语言的思路 14.考古人类学是中国人类学研究的优势学科;

从教材所列“人类学分科体系”表中可以看出,它与相关学科的关系为(D)。

A.从属于人类起源学 B.偏重于体质人类学 C.偏重于文化人类学 D.兼及体质人类学和文化人类学 15.在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背景下,西方经济学发生了一次新的国家干预主义占主导地位的(B)。

A.“边际效用学派革命” B.“凯恩斯革命” C.“萨缪尔森革命” D.“瑞典学派革命” 16.与马克思主义社会学有着原则区别的西方社会学的开创者是(A)。

A.孔德 B.迪尔凯姆 C.韦伯 D.帕森斯 17.世界范围内开发和发掘东方文化特别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热潮的兴起,主要是当代人文社会科学以下哪种发展趋势的具体表现?(B)A.分析综合走向系统化的趋势 B.东西方文化在碰撞中互补的趋势 C.注重应用研究的趋势 D.研究手段高技术化的趋势 18.古希腊的思想家都参与教育活动,他们的教育思想中不少具有科学意义的假说对后世产生了深刻影响。这些思想家中被尊为“遵循自然”教育思想的鼻祖的是(C)。

A.柏拉图 B.苏格拉底 C.亚里士多德 D.昆体良 19.许多人认为,教育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交叉学科正式形成的标志是(D)。

A.培根发表《论科学的价值》 B.洛克发表《教育漫画》 C.卢梭发表《爱弥尔》 D.杜威发表《民主主义与教育》 20.现代传播学集大成者施拉姆同时是一位教育学家,他有个著名的观点是(A)。

A.研究传播基本上也是研究教育传播 B.信息即力量 C.传播即力量 D.信息革命同时带来传播革命和教育革命 二、名词解释 21.社会科学:以人类的经济活动、政治活动、精神文化活动等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旨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就是社会科学。

22.全球问题:全球问题指的是与整个世界全体人类密切相关的重大问题,譬如人口增长、资源危机、环境污染、裁减军备等等问题,它们是当代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热点。

23.实证主义思潮: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产生的同时,一些哲学家强调哲学应当以实证自然科学为基础,以描述经验事实为限,以取得实际效用为目标,要求排除抽象的思辨,追求实证知识的可靠性、确切性。由此开创了与非理性主义相对应的实证主义思潮。

24.经济自由主义:经济自由主义是与国家干预主义并列的现代西方经济学中的两大经济思潮之一。它发端于17世纪中叶到19世纪的古典政治经济学,认为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的是市场经济这只“看不见的手”;

要增加一个国家的财富,最好的经济政策就是给私人经济活动以完全的自由。

三、简答题 25.20世纪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背景是什么? 答:一是不断深化的时代主题;

二是飞速发展的自然科学技术;

三是日益尖锐的当代全球问题。

26.20世纪世界文艺学的突破性进展表现在哪些地方? 答:(1)对创作主体艺术思维及心理的深入开掘;

(2)对文艺作品形式的重新认识;

(3)对文艺接受问题的注重;

(4)对文艺与社会一文化系统关系的进一步思考。

27.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人类学的主要变革有哪些? 答:一是从古代走向现代;

二是从“异文化”研究到“本文化”研究;

三是从半封闭研究到开放性研究;

四是马克思主义对西方人类学影响增大。

28.现代西方主流经济思潮是什么? 答:尽管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各种流派纷繁复杂,但基本上属于两大经济思潮:

一是经济自由主义。它发端于17世纪中叶到19世纪的古典政治经济学,认为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的是市场经济这只“看不见的手”;

要增加一个国家的财富,最好的经济政策就是给私人经济活动以完全的自由。

二是国家干预主义。它的理论源头是16世纪到17世纪的重商主义,认为流通领域特别是对外贸易乃社会财富的源泉,强调在国家支持下发展对外贸易;

从20世纪30年代起,发展出了以凯恩斯主义为代表的新的国家干预主义,并开始占主导地位。

四、论述题 29.有位学者讲述了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在一座大城市里,有位小姑娘依靠父母亲艰苦的努力,好不容易跨学区进入了全市最好的一所小学。小姑娘高兴极了,开学前三天,兴奋得晚上睡不着觉。开学以后头几天,小姑娘天天在家里的饭桌上说学校这样好那样好。可是,就在开学第一周的周末,小姑娘回家后突然嚷着下星期再也不去上学了。父母亲不知所措,急着追问缘由。小姑娘哭着说:今天,整整一天,班主任老师没有看我一眼,连一眼也没有看啊!有位小学校长讲述了另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小学生期中考试数学只得了58分,在教师办公室呆着不肯回家。他对老师说,分数单上挂红灯笼,妈妈是不准让我进家门的。看看老师不作声,又说:老师,这次能不能先借给我2分呢?下次再考,我一定还上这2分。数学老师想了想,深深地点了点头。到了下一次考试,孩子有明显进步,还了2分,受到老师的表扬。之后,孩子的成绩列入了班级的中上游。

试就这两件事,谈谈学习教育心理学的意义。

答:这两个案例的共同点是,它们都涉及学生、教师、家长的教育心理。

第一,小学生期待的是关心、爱护和理解(两例皆然)。

第二,教师的行为态度,小到课内外射向学生的视线的分配(第一例),大到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和对学生发展的预期(第二例),都在小学生心中产生强烈的消极(第一例)或积极(第二例)的影响。

第三,家长过度的期望和呵护(第一例),或者是简单粗暴(第二例),都对学生的心理发展造成消极影响(第一例中,在过度的呵护之下长大的、具有某种优越感的“小太阳”,心理上经不住也许只是短暂的偶然的挫折;

第二例中,孩子心理上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笼罩着阴影——可喜的是,这个孩子能尝试与命运抗争)。

如做进一步思索,在这类案例中,学生、教师、家长的教育心理都有特定着的社会心理背景。为什么说实施素质教育是一个涉及全社会的系统工程呢?这可以从社会心理的角度进行讨论。而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学一点心理学,以不断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给孩子以更多的关心爱护、理解和疏导,给家长提出必要的有说服力的建议,向社会作积极宣传,实在是十分重要的。

2012年7月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关于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动力,正确的看法是(C)。

A.以理论的自身发展为主要动力的“内在论” B.以社会环境为主要动力的“外在论” C.强调入文社会科学是社会的一个子系统,其发展动力来自社会需要和人文社会科学自身发展的辩证统一 D.强调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对立统一,两者的互相促进、互相协调是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重要保障 2.下列学科中没有明显阶级倾向的是(D)。

A.政治学、历史学 B.法学、新闻传播学 C.伦理学、人类学 D.语言学、考古学 3.人文社会科学在思想建设中发挥作用,主要是依靠何种力量?(A)。

A.理论 B.实践 C.社会环境 D.人的素质 4.“计算机十插花艺术”是对哪一个国家企业管理艺术的概括(D)。

A.美国 B.韩国 C.泰国 D.日本 5.在以下各种一般研究方法中,人文社会科学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较为偏重哪一种?(B)A.定量研究 B.定性研究 C.直觉领悟 D.情感激发 6.教材所介绍的调查方法中,哪一种具体方法是与政治选举的预测一起发展起来的?(D)A.完全参与观察 B.半参与观察 C.非参与观察 D.抽样调查 7.就现代科学发展状况看,“科学无国界”这一说法比较适用于(B)。

A.人文社会科学领域 B.自然科学技术领域 C.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技术两大领域 D.新兴科学技术领域 8.系统论的创始人是(C)。

A.维纳 B.申农 C.贝塔朗菲 D.普利高津 9.20世纪西方科学主义哲学思潮的主流是(C)。

A.科学哲学 B.哲学解释学 C.分析哲学 D.结构主义哲学 10.“一切真正的历史都是当代史”这一观点的首倡者是(B)。

A.科林伍德 B.克罗齐 C.鲁宾逊 D.布罗代尔 11.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研究儿童的认知活动,探索认识发生和知识增长的心理机制、分析智力的性质及其结构和机能;

他构建的思维心理学是(A)。

A.一种结构主义认知心理学 B.一种信息加工认知心理学 C.一种行为主义心理学 D.一种生理心理学 12.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代表之一马斯洛重点分析健康人的心理,全面探讨人类的“基本需要”。在他看来,创造潜能的发挥是人的最高需要,是人生追求的最高目的,这一目标以及潜在美德的实现就是(D)。

A.“归属和爱的需要”的实现 B.“认知需要”的实现 C.“审美需要”的实现 D.自我实现 13.考古人类学是中国人类学研究的优势学科;

从教材所列“人类学分科体系”表中可以看出,它与相关学科的关系为(D)。

A.从属于人类起源学 B.偏重于体质人类学 C.偏重于文化人类学 D.兼及体质人类学和文化人类学 14.在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背景下,西方经济学发生了一次新的国家干预主义占主导地位的(B)。

A.“边际效用学派革命” B.“凯恩斯革命” C.“萨缪尔森革命” D.“瑞典学派革命” 15.与马克思主义社会学有着原则区别的西方社会学的开创者是(A)。

A.孔德 B.迪尔凯姆 C.韦伯 D.帕森斯 16.有的学者倡导在科学研究中注入一种人文精神。这是当代人文社会科学以下哪种发展趋势的突出表现?(A)A.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交融的趋势 B.分析综合走向系统化的趋势 C.注重应用研究的趋势 D.研究手段高技术化的趋势 17.认为天文学诞生于迷信、几何学诞生于贪婪、物理学诞生于虚荣的好奇心的著名人文主义者是(D)。

A.欧文 B.圣西门 C.赫尔姆霍兹 D.卢梭 18.“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教育观点出于(A)。

A.孔子 B.孟子 C.老子 D.庄子 19.1900年前后形成的“进步教育运动”的主要代表是(B)。

A.乌申斯基 B.杜威 C.皮亚杰 D.布鲁纳 20.现代传播学集大成者施拉姆同是一位教育学家,他有个著名的观点是(A)。

A.研究传播基本上也是研究教育传播 B.信息即力量 C.传播即力量 D.信息革命同时带来传播革命和教育革命 二、名词解释 21.人文社会科学:就是以人的社会存在为研究对象,以提示人的本质和人类社会规律为目的的科学。它是互相交叉联结的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总称,是与广义的自然科学相关联又相对应的一大科学部类。

22.时代主题:全球一个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态势的聚焦点,是全球发展格局的集中体现。

23.全球问题:指的是与整个世界全体人类密切相关的重大问题,譬如人口增长、资源危机、环境污染、裁减军备等等问题,它们是当代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热点。

24.接受美学:是从接受主体(欣赏者)的反应和接受方面去研究文艺,把欣赏者的理解看作作品的构成因素的一种文艺学——美学思潮。

三、筒答题 25.20世纪历史学研究模式有哪些变革? 答:(1)“欧洲中心论”或“欧美中心论”失去其统治地位;

(2)传统的“政治史”模式被打破;

(3)现代历史学研究的主体性的张扬;

(4)历史学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的更新。

26.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相比具有哪些基本特征? 答:(1)人文社会科学在阶级社会中一般具有某种价值关联性;

(2)人文社会科学通常体现出一定的民族性;

(3)人文社会科学的时代性。

27.现代西方主流经济思潮是什么? 答:尽管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各种流派纷繁复杂,但基本上属于两大经济思潮:

一是经济自由主义。它发端于17世纪中叶到19世纪的古典政治经济学,认为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的是市场经济这只“看不见的手”;

要增加一个国家的财富,最好的经济政策就是给私人经济活动以完全的自由。

二是国家干预主义。它的理论源头是16世纪到17世纪的重商主义,认为流通领域特别是对外贸易乃社会财富的源泉,强调在国家支持下发展对外贸易;

从20世纪30年代起,发展出了以凯恩斯主义为代表的新的国家干预主义,并开始占主导地位。

28.现代初等教育为什么需要人文社会科学的跨学科研究? 答:现代初等教育之所以需要跨学科的系统研究,首先是由教育的复杂本性即其广泛性和多质性决定的;

其次是由初等教育面临新的时代课题决定的;

最后,这也是推进初等教育科学体系完善的需要。

四、论述题 29.试述当代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趋势。

答:第一,当代人文社科学发展的总体文化背景,出现了东西方文化在碰撞中互补的趋势。

第二,当代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主导性价值取向,出现了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交融的趋势。

第三,在主要思维方式方面,当代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出现了分析综合走向系统化的趋势。

第四,从社会实践功能看,出现了注重应用研究的趋势 第五,从具体研究方法和研究手段看,出现了高技术化的趋势。

2012年1月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对于有阶级存在的各种形态的社会,从人的活动的角度进行考察,其结构系统可以分为这样三个相互关联的层次(A)。

A.社会经济系统、社会政治系统和社会文化系统 B.宗教系统、政治系统和文化系统 C.生理系统、心理系统和社会系统 D.社会经济系统、社会政治系统和社会生活系统 2.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开始以分门别类的面目出现的时间是(C)。

A.15世纪 B.16世纪 C.17~8世纪 D.19世纪 3.就现代科学发展状况看,“科学无国界”这一说法比较适用于(B)。

A.人文社会科学领域 B.自然科学技术领域 C.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技术两大领域 D.新兴科学技术领域 4.在现代西方哲学的科学主义思潮中,其主流至今仍是(C)。

A.存在主义哲学 B.现象学 C.分析哲学 D.解释学 5.世界哲学的三大发源地是(C)。

A.古代印度、中国和古巴比伦 B.古巴比伦、中国和古希腊 C.古代印度、中国和古希腊 D.古巴比伦、古代印度和古希腊 6.中国当代文艺研究在肯定反映论的前提下,正以(D)为中心构筑新的理论体系。

A.客体论 B.价值论 C.方法论 D.主体论 7.精神分析理论是由奥地利精神病学家(B)首创的,对整个心理学带来了很大冲击。

A.冯特 B.弗洛伊德 C.格式塔 D.华生 8.事实上,各种人文社会学科研究的最后目标都是人,只是它们研究人的角度、领域和层次不同。研究“时间中的人”韵学科是(C)。

A.新闻传播学 B.人类学 C.历史学 D.社会学 9.创立了学年制和班级授课制的是捷克斯洛伐克民主主义思想家、教育家(A)。

A.夸美纽斯 B.培根 C.昆体良 D.赫尔巴特 10.(C)是介于经济学和教育学之间的,研究教育与经济的相互关系,并着重对教育进行经济分析的交叉学科。

A.教育政治学 B.教育心理学 C.教育经济学 D.比较教育学 11.下列学科中没有明显阶级倾向的是(D)。

A.政治学、历史学 B.法学、新闻传播学 C.伦理学、人类学 D.语言学、考古学 12.发动了早期有组织的全球问题研究活动并陆续发表《增长的极限》、《回答未来的挑战——学无止境》等一系列著名的研究报告的学术团体是(A)。

A.罗马俱乐部 B.斯坦福国际问题研究所 C.兰德公司 D.赫德森研究所 13.20世纪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发展走过了曲折的道路。显示了前所未有的活力和希望的时期是(D)。

A.“五四”新文化运动前后 B.20年代 C.50年代 D.80年代之后 14.据有关资料分析,1978年以后当代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最为突出的学科是(A)。

A.经济学 B.管理学 C.历史学 D.政治学 15.20世纪西方存在主义哲学流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B)。

A.胡塞尔,伽达默尔 B.海德格尔,萨特 C.弗洛伊德 D.罗素,维特根斯坦 16.以“唯一真正的历史就是总体的历史”为理论旗帜,注重对人类生活的各方面因素进行跨学科、长时段综合研究的具有世界影响的历史学流派是(D)。

A.英国剑桥学派 B.德国兰克学派 C.美国新史学派 D.法国年鉴学派 17.语言的转移生成理论的重要价值在于(B)。

A.描写具体语言的结构 B.试图对整个人类的语言能力作出解释 C.将现代语言学从对语言系统内部的研究推进到语言使用的研究 D.开创了从社会文化的演变去研究语言的思路 18.西方经济学的奠基者、《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的作者亚当•斯密是(B)。

A.美国人 B.英国人 C.德国人 D.法国人 19.在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背景下,西方经济学发生了一次新的国家干预主义占主导地位的(B)。

A.“边际效用学派革命” B.“凯恩斯革命” C.“萨缪尔森革命” D.“瑞典学派革命” 20.“知识就是力量”的提出者是英国哲学家(D)。

A.洛克 B.笛卡儿 C.斯宾塞 D.培根 二、名词解释 21.社会科学:以人类的经济活动、政治活动、精神文化活动等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旨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就是社会科学。

22.时代主题:全球一个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态势的聚焦点,是全球发展格局的集中体现。

23.接受美学:是从接受主体(欣赏者)的反应和接受方面去研究文艺,把欣赏者的理解看作作品的构成因素的一种文艺学——美学思潮。

24.终身教育论:所要回答的基本问题是:教育如何适应迅速变化的社会,如何适应人的终身发展需求。它的主要内容有全程教育、全域教育、全民教育和全面教育四个方面。

三、简答题 25.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相比具有哪些基本特征? 答:(1)人文社会科学在阶级社会中一般具有某种阶级倾向性;

(2)人文社会科学通常体现出一定的民族性;

(3)人文社会科学的时代性。

26.20世纪历史学研究模式有哪些变革? 答:(1)“欧洲中心论”或“欧美中心论”失去其统治地位;

(2)传统的“政治史”模式被打破;

(3)现代历史学研究的主体性的张扬;

(4)历史学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的更新。

27.中国当代文艺研究的重要进展表现在哪些地方? 答:(1)构建开放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体系,充分认识文艺的审美特性;

(2)在肯定反映论的前提下,以价值论为补充,以主体论为中心构筑新的理论体系;

(3)文艺新学科建设受到重视;

(4)文艺学的应用研究不断加强。

28.20世纪下半叶现代心理学的三股新潮是什么? 答:一是在认识理论领域中,认知心理学取得重要进展;

二是在人格理论领域中,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崛起;

三是在情绪理论领域中,情绪心理学提出了新的假说。

四、论述题 29.当前世界和中国从小学到大学,普遍推行以文理综合为重要导向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说说这场改革与人文社会科学综合发展、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综合发展趋势的关系。

答:(1)教育是文化事业的组成部分,教育观念和教育实践深受科学文化思潮发展的直接影响。人类科学的发展,总是沿着较低水平的综合向较为精细的分化,再由分化向较高水平的综合螺旋式路线前进。有分化才有综合,有较高水平的综合才有较高水平的分化。

20世纪下半叶,综合发展逐步成为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界的自觉追求。“打破学科孤立发展的围城”、“不要让一个专业的人在一张桌子上吃饭”、“理论的力量在于综合,在于协同运用”的呼声日益强烈;

研究骨干通才化;

研究人员群体化;

出现了文一文沟通,理一理沟通,文一理沟通,共同创造一个综合性的大科学体系的现实可能性。当前的世界和中国,从小学到大学,都在改革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

这场改革的重要指导思想之一,就是强调文理综合。这正是当代人文社会科学乃至大科学综合发展的理论和实践的产物。

(2)教育观念和科学文化思潮,说到底,都是社会实践需求和时代精神的反映。文理综合的教育观念和倡导综合发展的科学文化思潮,同样反映了20世纪下半叶新的社会实践的需求,体现了新的时代精神。所谓新的社会实践的需求,就是信息社会、知识经济对人的知识能力结构的需求;

所谓新的时代精神的召唤,就是提高人的整体素质的召唤。新的世纪,要求人类走出自然科学“指数增长”而人文精神失落的“半个人的时代”;

要求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结盟、交融;

要求从小学到大学的教育,改变重理轻文、重“智”轻“情”、重知识技能轻态度方法、重分析轻综合、重物质追求轻精神价值的培养“半个人”的倾向。从这样的角度,去认识以文理综合为重要导向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实践,与科学综合发展趋势的内在联系,有助于更为深刻地认识教学改革的时代特征和历史意义。

2011年7月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1.人文社会科学:就是以人的社会存在为研究对象,以揭示人的本质和人类社会规律为目的的科学。它是互相交叉联结的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总称,是与广义的自然科学相关联又相对应的一大科学部类。

2.时代主题:全球一个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态势的聚焦点,是全球发展格局的集中体现。

3.人文主义:是这样一种思想态度,它认为人和人的价值具有首要的意义。通常认为这种思想态度是文艺复兴运动的主题。从哲学方面讲,人文主义以人为衡量一切事物的标准,它扬弃偏狭的哲学系统、宗教教条和抽象推理,重视人的价值。人文主义与科学主义曾经长期处于对立状态,在当代则出现了融合的趋势。

4.接受美学:是从接受主体(欣赏者)的反应和接受方面去研究文艺,把欣赏者的理解看作作品的构成因素的一种文艺学——美学思潮。

二、单项选择题 1.研究人类社会的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活动的学科是(B)。

A.管理学 B.经济学 C.法学 D.政治学 2.下列学科中没有明显阶级倾向的是(D)。

A.政治学、历史学 B.法学、新闻传播学 C.伦理学、人类学 D.语言学、考古学 3.人文社会科学在思想建设中发挥作用,主要是依靠何种力量?(A)。

A.理论 B.实践 C.社会环境 D.人的素质 4.“计算机十插花艺术”是对哪一个国家企业管理艺术的概括(D)。

A.美国 B.韩国 C.泰国 D.日本 5.在以下各种一般研究方法中,人文社会科学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较为偏重哪一种?(B)。

A.定量研究 B.定性研究 C.直觉领悟 D.情感激发 6.教材所介绍的调查方法中,哪一种具体方法是与政治选举的预测一起发展起来的?(D)。

A.完全参与观察 B.半参与观察 C.非参与观察 D.抽样调查 7.就现代科学发展状况看,“科学无国界”这一说法比较适用于(B)。

A.人文社会科学领域 B.自然科学技术领域 C.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技术两大领域 D.新兴科学技术领域 8.系统论的创始人是(C)。

A.维纳 B.申农 C.贝塔朗菲 D.普利高津 9.20世纪西方科学主义哲学思潮的主流是(C)。

A.科学哲学 B.哲学解释学 C.分析哲学 D.结构主义哲学 10.“一切真正的历史都是当代史”这一观点的首倡者是(B)。

A.科林伍德 B.克罗齐 C.鲁滨逊 D.布罗代尔 11.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研究儿童的认知活动,探索认识发生和知识增长的心理机制、分析智力的性质及其结构和机能;

他构建的思维心理学是(A)。

A.一种结构主义认知心理学 B.一种信息加工认知心理学 C.一种行为主义心理学 D.一种生理心理学 12.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代表之一马斯洛重点分析健康人的心理,全面探讨人类的“基本需要”。在他看来,创造潜能的发挥是人的最高需要,是人生追求的最高目的,这一目标以及潜在美德的实现就是(D)。

A.“归属和爱的需要”的实现 B.“认知需要”的实现 C.“审美需要”的实现 D.自我实现 13.考古人类学是中国人类学研究的优势学科;

从教材所列“人类学分科体系”表中可以看出,它与相关学科的关系为(D)。

A.从属于人类起源学 B.偏重于体质人类学 C.偏重于文化人类学 D.兼及体质人类学和文化人类学 14.在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背景下,西方经济学发生了一次新的国家干预主义占主导地位的(B)。

A.“边际效用学派革命” B.“凯恩斯革命” C.“萨缪尔森革命” D.“瑞典学派革命” 15.与马克思主义社会学有着原则区别的西方社会学的开创者是(A)。

A.孔德 B迪尔凯姆 C.韦伯 D.帕森斯 16.有的学者倡导在科学研究中注入一种人文精神。这是当代人文社会科学以下哪种发展趋势的突出表现?(A)A.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交融的趋势 B.分析综合走向系统化的趋势 C.注重应用研究的趋势 D.研究手段高技术化的趋势 17.认为天文学诞生于迷信、几何学诞生于贪婪、物理学诞生于虚荣的好奇心的著名人文主义者是(D)。

A.欧文 B.圣西门 C.赫尔姆霍兹 D.卢梭 18.“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教育观点出于(A)。

A.孔子 B.孟子 C.老子 D.庄子 19.1900年前后形成的“进步教育运动”的主要代表是(B)。

A.乌中斯基 B.杜威 C.皮亚杰 D.布鲁纳 20.现代传播学集大成者施拉姆同是一位教育学家,他有个著名的观点是(A)。

A.研究传播基本上也是研究教育传播 B.信息即力量 C.传播即力量 D.信息革命同时带来传播革命和教育革命 三、简答题 1.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规律有哪些? 答:(1)人文社会科学在阶级社会中一般具有某种阶级倾向性;

(2)人文社会科学通常体现出一定的民族性;

(3)人文社会科学的时代性。

2.20世纪历史学研究模式有哪些变革? 答:(1)“欧洲中心论”或“欧美中心论”失去其统治地位;

(2)传统的“政治史”模式被打破;

(3)现代历史学研究的主体性的张扬;

(4)历史学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的更新。

3.结构主义语言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索绪尔开创的结构主义语言学被视为现代语言学的正式开端,其主要内容概括起来有以下四点:

(1)语言是符号系统:它的各种成分之间存在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

系统具有自己特有的内在秩序或内在规律。

(2)区分语言与言语:语言是语言符号相互关联的系统,言语则是实际的话语。

(3)区分历时态与共时态:索绪尔侧重强调共时态的研究,以充分揭示语言的结构。

(4)区分深层结构与表层结构:深层系统是由社会因素构成的,表层系统则是个人的言语表达,语言学应着重研究深层系统。

4.现代西方主流经济思潮是什么? 答:尽管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各种流派纷繁复杂,但基本上属于两大经济思潮:

一是经济自由主义。它发端于17世纪中叶到19世纪的古典政治经济学,认为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的是市场经济这只“看不见的手”;

要增加一个国家的财富,最好的经济政策就是给私人经济活动以完全的自由。

二是国家干预主义。它的理论源头是16世纪到17世纪的重商主义,认为流通领域特别是对外贸易乃社会财富的源泉,强调在国家支持下发展对外贸易;

从20世纪30年代起,发展出了以凯恩斯主义为代表的新的国家干预主义,并开始占主导地位。

四、论述题 试述当代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趋势。

答:第一,当代人文社科学发展的总体文化背景,出现了东西方文化在碰撞中互补的趋势。

第二,当代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主导性价值取向,出现了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交融的趋势。

第三,在主要思维方式方面,当代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出现了分析综合走向系统化的趋势。

第四,从社会实践功能看,出现了注重应用研究的趋势;

第五,从具体研究方法和研究手段看,出现了高技术化的趋势。

2011年1月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科学是内在的整体,它被分解为单独的部分主要是由于(A)。

A.人类认识能力的局限 B.事物的本质 C.社会的需要 D.科学自身的需要 2.其实,各种人文社会学科研究的最后目标都是人,只是它们研究人的角度、领域和层次不同。研究人类社会的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活动的学科是(B)。

A.管理学 B.经济学 C.法学 D.政治学 3.成为20世纪上半叶自然科学技术“起飞”的主要信号是(C)。

A.人造地球卫星升天 B.DNA重组 C.相对论和量力力学建立 D.试管婴儿培育成功 4.就现代科学发展状况看,“科学无国界”这一说法比较适用于(B)。

A.人文社会科学领域 B.自然科学技术领域 C.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技术两大领域 D.新兴科学技术领域 5.下列社会过程和现象尚不属于“全球问题”的是(D)。

A.人口增长、资源危机、环境污染、生态平衡等问题 B.裁减军备、防止核战争、缩小国家间贫富差距等有关世界政治和国际经济的迫切问题 C.和平利用空间、协调信息传播问题 D.普及义务制高等教育问题 6.发动了早期有组织的全球问题研究活动并陆续发表《增长的极限》、《回答未来的挑战——学无止境》等一系列著名的研究报告的学术团体是(A)。

A.罗马俱乐部 B.斯坦福国际问题研究所 C.兰德公司 D.赫德森研究所 7.新时期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开放、重建与发展的根本指针是(D)。

A.“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B.“拿来主义” C.拨乱反正 D.邓小平关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理论 8.20世纪西方存在主义哲学流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B)。

A.胡塞尔,伽达默尔 B.海德格尔,萨特 C.弗洛伊德 D.罗素,维特根斯坦 9.19世纪形成高潮、特别强调文学艺术的表现功能的一种重要文艺思潮是(C)。

A.古典主义 B.现实主义 C.浪漫主义 D.现代主义 10.语言学已历经了传统语言学、历史比较语言学和现代语言学三个阶段。现代语言学的正式开端是(C)。

A.普通语言学 B.描写语言学 C.结构主义语言学 D.心理语言学 11.中国现代心理学的开创得力于五四新文化运动重要骨干的倡导;

其主要倡导者是(A)。

A.蔡元培 B.胡适 C.陈独秀 D.李大利 12.西方经济学的奠基者、《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的作者是(B)。

A.李嘉图 B.亚当•斯密 C.恩格斯 D.萨缪尔森 13.由于早期社会法律制度远未健全,法学与哲学、政治学、伦理学界限不清。作为独立学科的现代法学的诞生要推至19世纪,其标志是(A)。

A.资产阶级法学体系的建立 B.社会法学派崛起 C.分析法学派崛起 D.新自然法学派崛起 14.世界第一次产业革命发生在(A)。

A.英国 B.法国 C.德国 D.美国 15.一般认为,首次提出“地球村”概念的是一位(C)。

A.政治学家 B.经济学家 C.传播学家 D.社会学家 16.认为天文学诞生于迷信、几何学诞生于贪婪、物理学诞生于虚荣的好奇心的著名人文主义者是(D)。

A.欧文 B.圣西门 C.赫尔姆霍兹 D.卢梭 17.“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教育观点出于(A)。

A.孔子 B.孟子 C.老子 D.庄子 18.“知识就是力量”的提出者是英国哲学家(D)。

A.洛克 B.笛卡儿 C.斯宾塞 D.培根 19.许多人认为,教育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交叉学科正式形成的标志是(D)。

A.培根发表《论科学的价值》 B.洛克发表《教育漫话》 C.卢梭发表《爱弥尔》 D.杜威发表<民主主义与教育》 20.现代传播学集大成者施拉姆同时是一位教育学家,他有个著名的观点是(A)。

A.研究传播基本上也是研究教育传播 B.信息即力量 C.传播即力量 D.信息革命同时带来传播革命和教育革命 二、名词解释 21.人文科学:即“人文学”,指关于人的本身的学说或者理论体系,特别是对人的存在、本质、价值和发展等问题,人的精神生活与精神世界进行探究的学问。

22.全球问题:指的是与整个世界全体人类密切相关的重大问题,譬如人口增长、资源危机、环境污染、裁判军备等等问题,它们是当代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热点。

23.语言与言语:索绪尔提出区分语言和言语:语言是语言符号相互关联的系统,言语则是实际话语。前者是社会的、主要的,后者是个人的、从属的。

24.人文主义:是这样一种思想态度,它认为人和人的价值具有首要的意义。通常认为这种思想态度是文艺复兴运动的主题。从哲学方面讲,人文主义以人为衡量一切事物的标准,它扬弃偏狭的哲学系统、宗教教条和抽象推理,重视人的价值。人文主义与科学主义曾经长期处于对立状态,在当代则出现了融合的趋势。

三、筒答题 25.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相比具有哪些基本特征? 答:(1)人文社会科学在阶级社会中一般具有某种价值关联性;

(2)人文社会科学通常体现出一定的民族性;

(3)人文社会科学的时代性。

26.20世纪上半叶现代心理学有哪四个发展方向? 答:(1)行为主义:其创始人华生认为心理学是行为的科学,其任务是研究人和动物的行为,寻求预测和监控行为的途径。

(2)格式塔心理学:这个学派认为心理现象是一个整体,整体决定其内在的部分,突出了整体的综合的研究。

(3)精神分析:核心概念是人类行为的本能以及“无意识”。

(4)前苏联在马克思主义背景和巴甫洛夫生理学基础上开展的心理学研究。

27.20世纪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总体特点有哪些? 答:一是社会实践和科学理论的交互作用日趋明显;

二是多科性综合性的科学体系逐步形成;

三是人的解放和发展受到广泛关注。

28.终身教育论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答:(1)全程教育。即不应该将人受教育的时期仅限于青少年时代,而应该贯穿于人的生命的全过程。

(2)全域教育。即不应该将人受教育的场所仅限于学校,而应该遍布于全社会。

(3)全民教育。它包括普及初等教育、成人扫盲以及消除男女教育差异,目的是使人受教育的机会平等。

(4)全面教育。终身教育强调人的全面发展,人的整体素质的提高,强调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关心、学会做人、学会创造。

四、论述题 29.试以某一具体学科的发展为例,说说20世纪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总体特点。

答:比如管理学在20世纪的发展,就相当典型地反映了这个世纪世界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总体特点。

(1)管理学的产生和发展,典型地反映了20世纪人文社会科学发展中“社会实践与科学理论的交互作用日趋明显”的鲜明特点。在资本主义国家中,管理和科学技术被认为是经济高速发展的两个轮子;

在十月革命胜利后不久的苏联,列宁把管理作为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项最困难、最能收效的中心任务。应运而生并对社会实践发挥了能动作用的管理学,在人文社会科学乃至大科学体系中的地位不断上升。

(2)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除管理者和管理学家之外,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经济学、生物学、数学、哲学等学科的专家也纷纷介入,从各自的背景,用不同的视角和方法研究同一个对象——对人、事、物等组成的物质一社会一文化系统进行自觉控制的行为和过程,以至形成了现代管理理论的“丛林”,并发展成为跨科学部类、跨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的学科群——具有多科性、综合性的管理科学。可以说,管理学的发展,是20世纪世界人文社会科学通过不断分化、综合,形成了多科性、综合性庞大体系这一总体发展特点的缩影。

第三,管理学的发展,从根本上说,体现了对人的认识的深化。管理学研究的焦点,从自然人、机器人,到“经济人”,到“社会人”,到“复杂人”,到“信息人”,标志着管理科学几度飞跃。这一发展轨迹,充分反映了20世纪世界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最重要的一个总体特点:人的解放和发展受到前所未有的广泛关注。

(回答本题,一是要求答出20世纪人文社会科学的三个总体特点,即“社会实践与科学理论的交互作用日趋明显、多科性综合性的科学体系逐步形成、人的解放和发展受到广泛关注”;

二是要求结合某一具体学科的发展来回答,比如哲学、历史学、文艺学等等均可,绝不限于上述管理学这个学科。)2010年7月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1.人文科学:通常被说成是“人文学”,是指关于人的本身的学说或者理论体系,是对人的存在、本质、价值和发展问题以及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精神属性进行研究的学问。

2.全球问题:指的是与整个世界全体人类密切相关的重大问题,譬如人口增长、资源危机、环境污染、裁减军备等等问题,它们是当代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热点。

3.实证主义思潮: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产生的同时,一些哲学家强调哲学应当以实证自然科学为基础,以描述经验事实为限,以取得实际效用为目标,要求排除抽象的思辨,追求实证知识的可靠性、确切性。由此开创了与非理性主义相对应的实证主义思潮。

4.经济自由主义:是与国家干预主义并列的现代西方经济学中的两大经济思潮之一。它发端于17世纪中叶到19世纪的古典政治经济学,认为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的是市场经济这只“看不见的手”;

要增加一个国家的财富,最好的经济政策就是给私人经济活动以完全的自由。

二、单项选择题 1.科学是内在的整体,它被分解为单独的部份主要是由于(A)。

A.人类认识能力的局限 B.事物的本质 C.社会的需要 D.科学自身的需要 2.我国把马克思主义列为人文社会科学体系中的(A)。

A.综合性的主干学科 B.边缘学科 C.交叉学科 D.专业学科 3.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开始以分门别类的面目出现的时间是(C)。

A.15世纪 B.16世纪 C.17~18世纪 D.19世纪 4.“计算机十插花艺术”是对哪一个国家企业管理艺术的概括(D)。

A.美国 B.韩国 C.泰国 D.日本 5.在以下各种一般研究方法中,人文社会科学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较为偏重哪一种(B)。

A.定量研究 B.定性研究 C.直觉领悟 D.情感激发 6.就现代科学发展状况看,“科学无国界”这一说法比较适用于(B)。

A.人文社会科学领域 B.自然科学技术领域 C.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技术两大领域 D.新兴科学技术领域 7.系统论的创始人是(C)。

A.维纳 B.申农 C.贝塔朗菲 D.普利高津 8.下列哪一组学科被认为是最为典型的综合学科?(B)。

A.哲学、文艺学、历史学 B.现代管理学、人口科学、科学学 C.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 D.法学、教育学、新闻传播学 9.据有关资料分析,1978年以来当代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最为突出的学科是(A)。

A.经济学 B.管理学 C.历史学 D.政治学 10.支配了20世纪世界哲学发展基本走向的理论先导是(A)。

A.19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诞生,西方非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两大思潮 B.19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诞生,西方非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实用主义和非理性主义两大思潮 C.19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诞生,西方非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科学哲学和非理性主义两大思潮 D.19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诞生,西方非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结构主义哲学和非理性主义哲学两大思潮 11.以“唯一真正的历史就是总体的历史”为理论旗帜,注重对人类生活的各方面因素进行跨学科、长时段综合研究的具有世界影响的历史学流派是(D)。

A.英国剑桥学派 B.德国兰克学派 C.美国新史学派 D.法国年鉴学派 12.19世纪形成高潮、特别强调文学艺术的表现功能的一种重要文艺思潮是(C)。

A.古典主义 B.现实主义 C.浪漫主义 D.现代主义 13.语言的转换生成理论的重要价值在于(B)。

A.描写具体语言的结构 B.试图对整个人类的语言能力作出解释 C.将现代语言学从对语言系统内部的研究推进到语言使用的研究 D.开创了从社会文化的演变去研究语言的思路 14.考古人类学是中国人类学研究的优势学科;

从教材所列“人类学分科体系”表中可以看出,它与相关学科的关系为(D)。

A.从属于人类起源学 B.偏重于体质人类学 C.偏重于文化人类学 D.兼及体质人类学和文化人类学 15.在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背景下,西方经济学发生了一次新的国家干预主义占主导地位的(B)。

A.“边际效用学派革命” B.“凯恩斯革命” C.“萨缪尔森革命” D.“瑞典学派革命” 16.与马克思主义社会学有着原则区别的西方社会学的开创者是(A)。

A.孔德 B.迪尔凯姆 C.韦伯 D.帕森斯 17.世界范围内开发和发掘东方文化特别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热潮的兴起,主要是当代人文社会科学以下哪种发展趋势的具体表现?(B)A.分析综合走向系统化的趋势 B.东西方文化在碰撞中互补的趋势 C.注重应用研究的趋势 D.研究手段高技术化的趋势 18.古希腊的思想家都参与教育活动,他们的教育思想中不少具有科学意义的假说对后世产生了深刻影响。这些思想家中被尊为“遵循自然”教育思想的鼻祖的是(C)。

A.柏拉图 B.苏格拉底 C.亚里士多德 D.昆体良 19.许多人认为,教育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交叉学科正式形成的标志是(D)。

A.培根发表《论科学的价值》 B.洛克发表《教育漫话》 C.卢梭发表<爱弥尔》 D.杜威发表《民主主义与教育》 20.现代传播学集大成者施拉姆同是一位教育学家,他有个著名的观点是(A)。

A.研究传播基本上也是研究教育传播 B.信息即力量 C.传播即力量 D.信息革命同时带来传播革命和教育革命 三、筒答题 1.20世纪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背景是什么? 答:一是不断深化的时代主题;

二是飞速发展的自然科学技术;

三是日益尖锐的当代全球问题。

2.20世纪世界文艺学的突破性进展表现在哪些地方? 答:(1)对创作主体艺术思维及心理的深入开掘;

(2)对文艺作品形式的重新认识;

(3)对文艺接受问题的注重;

(4)对文艺与社会一文化系统关系的进一步思考。

3.现代西方主流经济思潮是什么? 答:尽管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各种流派纷繁复杂,但基本上属于两大经济思潮:

一是经济自由主义。它发端于17世纪中叶到19世纪的古典政治经济学,认为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的是市场经济这只“看不见的手”;

要增加一个国家的财富,最好的经济政策就是给私人经济活动以完全的自由。

二是国家干预主义。它的理论源头是16世纪到17世纪的重商主义,认为流通领域特别是对外贸易乃社会财富的源泉,强调在国家支持下发展对外贸易;

从20世纪30年代起,发展出了以凯恩斯主义为代表的新的国家干预主义,并开始占主导地位。

4.现代初等教育为什么需要人文社会科学的跨学科研究? 答:现代初等教育之所以需要跨学科的系统研究,首先是由教育的复杂本性即其广泛性和多质性决定的;

其次是由初等教育面临新的时代课题决定的;

最后,这也是推进初等教育科学体系完善的需要。

四、论述题 有位学者讲述了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在一座大城市里,有位小姑娘依靠父母亲艰苦的努力,好不容易跨学区进入了全市最好的一所小学。小姑娘高兴极了,开学前三天,兴奋得晚上睡不着觉。开学以后头几天,小姑娘天天在家里的饭桌上说学校这样好那样好。可是,就在开学第一周的周末,小姑娘回家后突然嚷着下星期再也不去上学了。父母亲不知所措,急着追问缘由。小姑娘哭着说:今天,整整一天,班主任老师没有看我一眼,连一眼也没有看啊!有位小学校长讲述了另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小学生期中考试数学只得了58分,在教师办公室呆着不肯回家。他对老师说,分数单上挂红灯笼,妈妈是不准让我进家门的。看看老师不作声,又说:老师,这次能不能先借给我2分呢?下次再考,我一定还上这2分。数学老师想了想,深深地点了点头。到了下一次考试,孩子有明显进步,还了2分,受到老师的表扬。之后,孩子的成绩列入了班级的中上游。

试就这两件事,谈谈学习教育心理学的意义。

答:这两个案例的共同点是,它们都涉及学生、教师、家长的教育心理。

第一,小学生期待的是关心、爱护和理解(两例皆然)。

第二,教师的行为态度,小到课内外射向学生的视线的分配(第一例),大到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和对学生发展的预期(第二例),都在小学生心中产生强烈的消极(第一例)或积极(第二例)的影响。

第三,家长过度的期望和呵护(第一例),或者是简单粗暴(第二例),都对学生的心理发展造成消极影响(第一例中,在过度的呵护之下长大的、具有某种优越感的“小太阳”,心理上经不住也许只是短暂的偶然的挫折;

第二例中,孩子心理上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笼罩着阴影——可喜的是,这个孩子能尝试与命运抗争)。

如做进一步思索,在这类案例中,学生、教师、家长的教育心理都有特定着的社会心理背景。为什么说实施素质教育是一个涉及全社会的系统工程呢?这可以从社会心理的角度进行讨论。而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学一点心理学,以不断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给孩子以更多的关心、爱护、理解和疏导,给家长提出必要的有说服力的建议,向社会作积极宣传,实在是十分重要的。

2010年1月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1.人文社会科学:就是以人的社会存在为研究对象,以揭示人的本质和人类社会规律为目的的科学。它是互相交叉联结的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总称,是与广义的自然科学相关联又相对应的一大科学部类。

2.语言与言语:索绪尔提出区分语言和言语:语言是语言符号相互关联的系统,言语则是实际话语。前者是社会的、主要的,后者是个人的、从属的。

3.接受美学:是从接受主体(欣赏者)的反应和接受方面去研究文艺,把欣赏者的理解看作作品的构成因素的一种文艺学——美学思潮。

4.终身教育论:所要回答的基本问题是:教育如何适应迅速变化的社会,如何适应人的终身发展需求。它的主要内容有全程教育、全域教育、全民教育和全面教育四个方面。

二、单项选择题 1.我国把马克思主义列为人文社会科学体系中的(A)。

A.综合性的主干学科 B.边缘学科 C.交叉学科 D.专业学科 2.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开始以分门别类的面目出现的时间是(C)。

A.15世纪 B.16世纪 C.17~18世纪 D.19世纪 3.就现代科学发展状况看,“科学无国界”这一说法比较适用于(B)。

A.人文社会科学领域 B.自然科学技术领域 C.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技术两大领域 D.新兴科学技术领域 4.在现代西方哲学的科学主义思潮中,其主流至今仍是(C)。

A.存在主义哲学 B.现象学 C.分析哲学 D.解释学 5.世界哲学的三大发源地是(C)。

A.古代印度、中国和古巴比伦 B.古巴比伦、中国和古希腊 C.古代印度、中国和古希腊 D.古巴比伦、古代印度和古希腊 6.中国当代文艺研究在肯定反映论的前提下,正以(D)为中心构筑新的理论体系。

A.客体论 B.价值论 C.方法论 D.主体论 7.精神分析理论是由奥地利精神病学家(B)首创的,对整个心理学带来了很大冲击。

A.冯特 B.弗洛伊德 C.格式塔 D.华生 8.事实上,各种人文社会学科研究的最后目标都是人,只是它们研究人的角度、领域和层次不同。研究“时间中的人”的学科是(C)。

A.新闻传播学 B.人类学 C.历史学 D.社会学 9.创立了学年制和班级授课制的是捷克斯洛伐克民主主义思想家、教育家(A)。

A.夸美纽斯 B.培根 C.昆体良 D.赫尔巴特 10.(C)是介于经济学和教育学之间的,研究教育与经济的相互关系,并着重对教育进行经济分析的交叉学科。

A.教育政治学 B.教育心理学 C.教育经济学 D.比较教育学 11.下列学科中没有明显阶级倾向的是(D)。

A.政治学、历史学 B.法学、新闻传播学 C.伦理学、人类学 D.语言学、考古学 12.发动了早期有组织的全球问题研究活动并陆续发表《增长的极限》、<回答未来的挑战——学无止境》等一系列著名的研究报告的学术团体是(A)。

A.罗马俱乐部 B.斯坦福国际问题研究所 C.兰德公司 D.赫德森研究所 13.20世纪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发展走过了曲折的道路。显示了前所未有的活力和希望的时期是(D)。

A.“五四”新文化运动前后 B.20年代 C.50年代 D.80年代之后 14.据有关资料分析,1978年以后当代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最为突出的学科是(A)。

A.经济学 B.管理学 C.历史学 D.政治学 15.20世纪西方存在主义哲学流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B)。

A.胡塞尔,伽达默尔 B.海德格尔,萨特 C.弗洛伊德 D.罗素,维特根斯坦 16.以“唯一真正的历史就是总体的历史”为理论旗帜,注重对人类生活的各方面因素进行跨学科、长时段综合研究的具有世界影响的历史学流派是(D)。

A.英国剑桥学派 B.德国兰克学派 C.美国新史学派 D.法国年鉴学派 17.语言的转换生成理论的重要价值在于(B)。

A.描写具体语言的结构 B.试图对整个人类的语言能力作出解释 C.将现代语言学从对语言系统内部的研究推进到语言使用的研究 D.开创了从社会文化的演变去研究语言的思路 18.西方经济学的奠基者、《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的作者亚当•斯密是(B)。

A.美国人 B.英国人 C.德国人 D.法国人 19.在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背景下,西方经济学发生了一次新的国家干预主义占主导地位的(B)。

A.“边际效用学派革命” B.“凯恩斯革命” C.“萨缪尔森革命” D.“瑞典学派革命” 20.“知识就是力量”的提出者是英国哲学家(D)。

A.洛克 B.笛卡儿 C.斯宾塞 D.培根 三、简答题 1.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相比具有哪些基本特征? 答:(1)人文社会科学在阶级社会中一般具有某种阶级倾向性;

(2)人文社会科学通常体现出一定的民族性;

(3)人文社会科学的时代性。

2.20世纪历史学研究模式有哪些变革? 答:(1)“欧洲中心论”或“欧美中心论”失去其统治地位;

(2)传统的“政治史”模式被打破;

(3)现代历史学研究的主体性的张扬;

(4)历史学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的更新。

3.中国当代文艺研究的重要进展表现在哪些地方? 答:(1)构建开放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体系,充分认识文艺的审美特性;

(2)在肯定反映论的前提下,以价值论为补充,以主体论为中心构筑新的理论体系;

(3)文艺新学科建设受到重视;

(4)文艺学的应用研究不断加强。

4.20世纪下半叶现代心理学的三股新潮是什么? 答:一是在认识理论领域中,认知心理学取得重要进展;

二是在人格理论领域中,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崛起;

三是在情绪理论领域中,情绪心理学提出了新的假说。

四、论述题 当前世界和中国从小学到大学,普遍推行以文理综合为重要导向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说说这场改革与人文社会科学综合发展、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综合发展趋势的关系。

答:1.教育是文化事业的组成部分,教育观念和教育实践深受科学文化思潮发展的直接影响。人类科学的发展,总是沿着较低水平的综合向较为精细的分化,再由分化向较高水平的综合螺旋式路线前进。有分化才有综合,有较高水平的综合才有较高水平的分化。20世纪下半叶,综合发展逐步成为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界的自觉追求。“打破学科孤立发展的围城”、“不要让一个专业的人在一张桌子上吃饭”、“理论的力量在于综合,在于协同运用”的呼声日益强烈;

研究骨干通才化;

研究人员群体化:出现了文一文沟通,理一理沟通,文一理沟通,共同创造一个综合性的大科学体系的现实可能性。当前的世界和中国,从小学到大学,都在改革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

这场改革的重要指导思想之一,就是强调文理综合。这正是当代人文社会科学乃至大科学综合发展的理论和实践的产物。

2.教育观念和科学文化思潮,说到底,都是社会实践需求和时代精神的反映。文理综合的教育观念和倡导综合发展的科学文化思潮,同样反映了20世纪下半叶新的社会实践的需求,体现了新的时代精神。所谓新的社会实践的需求,就是信息社会、知识经济对人的知识能力结构的需求;

所谓新的时代精神的召唤,就是提高人的整体素质的召唤。新的世纪,要求人类走出自然科技“指数增长”而人文精神失落的“半个人的时代”;

要求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结盟、交融;

要求从小学到大学的教育,改变重理轻文、重“智”轻“情”、重知识技能轻态度方法、重分析轻综合、重物质追求轻精神价值的培养“半个人”的倾向。从这样的角度,去认识以文理综合为重要导向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实践,与科学综合发展趋势的内在联系,有助于更为深刻地认识教学改革的时代特征和历史意义。

2009年7月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1.人文科学:通常被说成是“人文学”,是指关于人的本身的学说或者理论体系,是对人的存在、本质、价值和发展问题以及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精神属性进行研究的学问。

2.实证主义思潮: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产生的同时,一些哲学家强调哲学应当以实证自然科学为基础,以描述经验事实为限,以取得实际效用为目标,要求排除抽象的思辨,追求实证知识的可靠性、确切性。由此开创了与非理性主义相对应的实证主义思潮。

3.经济自由主义:是与画家干预主义并列的现代西方经济学中的两大经济思潮之一。它发端于17世纪中叶到19世纪的古典政治经济学,认为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的是市场经济这只“看不见的手”;

要增加一个国家的财富,最好的经济政策就是给私人经济活动以完全的自由。

4.语言学:是一门研究人类语言的内部结构、功能和发展,揭示语言本质及其存在和发展规律的学科。

二、单项选择题 1.科学是内在的整体,它被分解为单独的部份主要是由于(A)。

A.人类认识能力的局限 B.事物的本质 C.社会的需要 D.科学自身的需要 2.我国把马克患主义列为人文社会科学体系中的(A)。

A.综合性的主干学科 B.边缘学科 C.交叉学科 D.专业学科 3.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开始以分门别类的面目出现的时间是(C)。

A.15世纪 B.16世纪 C.17~18世纪 D.19世纪 4.“计算机+插花艺术”是对哪一个国家企业管理艺术的概括(D)。

A.美国 B.韩国 C.泰国 D.日本 5.在以下各种一般研究方法中,人文社会科学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较为偏重哪一种(B)。

A.定量研究 B.定性研究 C.直觉领悟 D.情感激发 6.就现代科学发展状况看,“科学无国界”这一说法比较适用于(B)。

A.人文社会科学领域 B.自然科学技术领域 C.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技术两大领域 D.新兴科学技术领域 7.系统论的创始人是(C)。

A.维纳 B.申农 C.贝塔朗菲 D.普利高津 8.下列哪一组学科被认为是最为典型的综合学科?(B)。

A.哲学、文艺学、历史学 B.现代管理学、人口科学、科学学 C.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 D.法学、教育学、新闻传播学 9.据有关资料分析,1978年以来当代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最为突出的学科是(A)。

A.经济学 B.管理学 C.历史学 D.政治学 10.支配了20世纪世界哲学发展基本走向的理论先导是(A)。

A.19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诞生,西方非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两大思潮 B.19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诞生,西方非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实用主义和非理性主义两大思潮 C.19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诞生,西方非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科学哲学和非理性主义两大思潮 D.19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诞生,西方非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结构主义哲学和非理性主义哲学两大思潮 11.以“唯一真正的历史就是总体的历史”为理论旗帜,注重对人类生活的各方面因素进行跨学科、长时段综合研究的具有世界影响的历史学流派是(D)。

A.英国剑桥学派 B.德国兰克学派 C.美国新史学派 D.法国年鉴学派 12.19世纪形成高潮、特别强调文学艺术的表现功能的一种重要文艺思潮是(C)。

A.古典主义 B.现实主义 C.浪漫主义 D.现代主义 13.语言的转换生成理论的重要价值在于(B)。

A.描写具体语言的结构 B.试图对整个人类的语言能力作出解释 C.将现代语言学从对语言系统内部的研究推进到语言使用的研究 D.开创了从社会文化的演变去研究语言的思路 14.考古人类学是中国人类学研究的优势学科;

从教材所列“人类学分科体系”表中可以看出,它与相关学科的关系为(D)。

A.从属于人类起源学 B.偏重于体质人类学 C.偏重于文化人类学 D.兼及体质人类学和文化人类学 15.在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背景下,西方经济学发生了一次新的国家干预主义占主导地位的(B)。

A.“边际效用学派革命” B.“凯恩斯革命” C.“萨缪尔森革命” D.“瑞典学派革命” 16.与马克思主义社会学有着原则区别的西方社会学的开创者是(A)。

A.孔德 B.迪尔凯姆 C.韦伯 D.帕森斯 17.世界范围内开发和发掘东方文化特别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热潮的兴起,主要是当代人文社会科学以下哪种发展趋势的具体表现 ?(B)。

A.分析综合走向系统化的趋势 B.东西方文化在碰撞中互补的趋势 C.注重应用研究的趋势 D.研究手段高技术化的趋势 18.古希腊的思想家都参与教育活动,他们的教育思想中不少具有科学意义的假说对后世产生了深刻影响。这些思想家中被尊为“遵循自然”教育思想的鼻祖的是(C)。

A.柏拉图 B.苏格拉底 C.亚里士多德 D.昆体良 19.许多人认为,教育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交叉学科正式形成的标志是(D)。

A.培根发表《论科学的价值》 B.洛克发表《教育漫话》 C.卢梭发表《爱弥尔》 D.杜威发表《民主主义与教育》 20.现代传播学集大成者施拉姆同时是一位教育学家,他有个著名的观点是(A)。

A.研究传播基本上也是研究教育传播 B.信息即力量 C.传播即力量 D.信息革命同时带来传播革命和教育革命 三、简答题 1.20世纪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背景是什么? 答:一是不断深化的时代主题;

二是飞速发展的自然科学技术;

三是日益尖锐的当代全球问题。

2.20世纪世界文艺学的突破性进展表现在哪些地方? 答:(1)对创作主体艺、术思维及心理的深入开掘;

(2)对文艺作品形式的重新认识;

(3)对文艺接受问题的注重;

(4)对文艺与社会一文化系统关系的进一步思考。

3.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人类学的主要变革有哪些? 答:一是从古代走向现代;

二是从“异文化”研究到“本文化”研究;

三是从半封闭研究到开放性研究;

四是马克思主义对西方人类学影响增大。

4.终身教育论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答:(1)全程教育。即不应该将人受教育的时期仅限于青少年时代,而应该贯穿于人的生命的全程。

(2)全域教育。即不应该将人受教育的场所仅限于学校,而应该遍布于全社会。

(3)全民教育。它包括普及初等教育、成人扫盲以及消除男女教育差异,目的是使人受教育的机会平等。

(4)全面教育。终身教育强调人的全面发展,人的整体素质的提高,强调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关心、学会做人、学会创造。

四、论述题 有位学者讲述了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在一座大城市里,有位小姑娘依靠父母亲艰苦的努力,好不容易跨学区进入了全市最好的一所小学。小姑娘高兴极了,开学前三天,兴奋得晚上睡不着觉。开学以后头 几天,小姑娘天天在家里的饭桌上说学校这样好那样好。可是,就在开学第一周的周末,小姑娘回家后突然嚷着下星期再也不去上学了。父母亲不知所措,急着追问缘由。小姑娘哭着说:今天,整整一天,班主任老师没有看我一眼,连一眼也没有看啊!有位小学校长讲述了另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小学生期中考试数学只得了58分,在教师办公室呆着不肯回家。他对老师说,分数单上挂红灯笼,妈妈是不准让我进家门的。看看老师不作声,又说:老师,这次能不能先借给我2分呢?下次再考,我一定还上这2分。数学老师想了想,深深地点了点头。到了下一次考试,孩子有明显进步,还了2分,受到老师的表扬。之后,孩子的成绩列入了班级的中上游。试就这两件事,谈谈学习教育心理学的意义。

答:这两个案例的共同点是,它们都涉及学生、教师、家长的教育心理。

第一,小学生期待的是关心、爱护和理解(两例皆然)。

第二,教师的行为态度,小到课内外射向学生的视线的分配(第一例),大到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和对学生发展的预期(第二例),都在小学生心中产生强烈的消极(第一例)或积极(第二例)的影响。

第三,家长过度的期望和呵护(第一例),或者是简单粗暴(第二例),都对学生的心理发展造成消极影响(第一例中,在过度的呵护之下长大的、具有某种优越感的“小太阳”,心理上经不住也许只是短暂的偶然的挫折;

第二例中,孩子心理上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笼罩着阴影——可喜的是,遗个孩子能尝试与命运抗争)。

如做进一步思索,在这类案例中,学生、教师、家长的教育心理都有特定着的社会心理背景。为什么说实施素质教育是一个涉及全社会的系统工程呢?这可以从社会心理的角度进行讨论。而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学一点心理学,以不断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给孩子以更多的关心、爱护、理解和疏导,给家长提出必要的有说服力的建议,向社会作积极宣传,实在是十分重要的。

2009年1月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1.人文社会科学:就是以人的社会存在为研究对象,以揭示人的本质和人类社会规律为目的的科学。它是互相交叉联结的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总称,是与广义的自然科学相关联又相对应的一大科学部类。

2.时代主题:全球一个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态势的聚焦点,是全球发展格局的集中体现。

3.人文主义:人文主义是这样一种思想态度,它认为人和人的价值具有首要的意义。通常认为这种思想态度是文艺复兴运动的主题。从哲学方面讲,人文主义以人为衡量一切事物的标准,它扬弃偏狭的哲学系统、宗教教条和抽象推理,重视人的价值。人文主义与科学主义曾经长期处于对立状态,在当代则出现了融合的趋势。

4.终身教育论:所要回答的基本问题是:教育如何适应迅速变化的社会,如何适应人的终身发展需求。它的主要内容是:(1)全程教育,即应该将人受教育的时期贯穿于人的生命的全程;

(2)全域教育,即应该将人受教育的场所遍布于全社会;

(3)全民教育,目的是使人受教育的机会平等;

(4)全面教育,强调人的全面发展,人的整体素质的提高。

二、单项选择题 1.各种人文学科研究的最后目标都是人,只是它们研究人的角度、领域和层次不同。其中研究“学习活动中的人”的学科是(C)。

A.哲学 B.心理学 C.教育学 D.社会学 2.下列学科中没有明显阶级倾向的是(D)。

A.政治学、历史学 B.法学、新闻传播学 C.伦理学、人类学 D.语言学、考古学 3.人文社会科学在思想建设中发挥作用,主要是依靠何种力量?(A)。

A.理论 B.实践 C.社会环境 D.人的素质 4.“计算机+插花艺术”是对哪一个国家企业管理艺术的概括(D)。

A.美国 B.韩国 C.泰国 D.日本 5.在以下各种一般研究方法中,人文社会科学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较为偏重哪一种?(B)。

A.定量研究 B.定性研究 C.直觉领悟 D.情感激发 6.教材所介绍的调查方法中,哪一种具体方法是与政治选举的预测一起发展起来的?(D)。

A.完全参与观察 B.半参与观察 C.非参与观察 D.抽样调查 7.就现代科学发展状况看,“科学无国界”这一说法比较适用于(B)。

A.人文社会科学领域 B.自然科学技术领域 C.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技术两大领域 D.新兴科学技术领域 8.系统论的创始人是(C)。

A.维纳 B.申农 C.贝塔朗菲 D.普利高津 9.20世纪西方科学主义哲学思潮的主流是(C)。

A.科学哲学 B.哲学解释学 C.分析哲学 D.结构主义哲学 10.“一切真正的历史都是当代史”这一观点的首倡者是(B)。

A.科林伍德 B.克罗齐 C.鲁滨逊 D.布罗代尔 11.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研究儿童的认知活动,探索认识发生和知识增长的心理机制、分析智力的性质及其结构和机能;

他构建的思维心理学是(A)。

A.一种结构主义认知心理学 B.一种信息加工认知心理学 C.一种行为主义心理学 D.一种生理心理学 12.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代表之一马斯洛重点分析健康人的心理,全面探讨人类的“基本需要”。在他看来,创造潜能的发挥是人的最高需要,是人生追求的最高目的,这一目标以及潜在美德的实现就是(D)。

A.“归属和爱的需要”的实现 B.“认知需要”的实现 C.“审美需要”的实现 D.自我实现 13.考古人类学是中国人类学研究的优势学科;

从教材所列“人类学分科体系,表中可以看出,它与相关学科的关系为(D)。

A.从属于人类起源学 B.偏重于体质人类学 C.偏重于文化人类学 D.兼及体质人类学和文化人类学 14.在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背景下,西方经济学发生了一次新的国家干预主义占主导地位的(B)。

A.“边际效用学派革命” B.“凯恩斯革命” C.“萨缪尔森革命” D.“瑞典学派革命” 15.与马克思主义社会学有着原则区别的西方社会学的开创者是(A)。

A.孔德 B.迪尔凯姆 C.韦伯 D.帕森斯 16.有的学者倡导在科学研究中注入一种人文精神。这是当代人文社会科学以下哪种发展趋势的突出表现?(A)。

A.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交融的趋势 B.分析综合走向系统化的趋势 C.注重应用研究的趋势 D.研究手段高技术化的趋势 17.认为天文学诞生于迷信、几何学诞生于贪婪、物理学诞生于虚荣的好奇心的著名人文主义者是(D)。

A.欧文 B.圣西门 C.赫尔姆霍兹 D.卢梭 18.“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教育观点出于(A)。

A.孔子 B.孟子 C.老子 D.庄子 19.1900年前后形成的“进步教育运动”的主要代表是(B)。

A.乌申斯基 B.杜威 C.皮亚杰 D.布鲁纳 20.现代传播学集大成者施拉姆同时是一位教育学家,他有个著名的观点是(A)。

A.研究传播基本上也是研究教育传播 B.信息即力量 C.传播即力量 D.信息革命同时带来传播革命和教育革命 三、简答题 1.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规律有哪些? 答:(1)人文社会科学在阶级社会中一般具有某种阶级倾向性;

(2)人文社会科学通常体现出一定的民族性;

(3)人文社会科学的时代性。

2.20世纪历史学研究模式有哪些变革? 答:(1)“欧洲中心论”或“欧美中心论”失去其统治地位;

(2)传统的“政治史”模式被打破;

(3)现代历史学研究的主体性的张扬;

(4)历史学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的更新。

3.结构主义语言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索绪尔开创的结构主义语言学被视为现代语言学的正式开端,其主要内容概括起来有以下四点:

(1)语言是符号系统:它的各种成分之间存在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

系统具有自己特有的内在秩序或内在规律。

(2)区分语言与言语:语言是语言符号相互关联的系统,言语则是实际的话语。

(3)区分历时态与共时态:索绪尔侧重强调共时态的研究,以充分揭示语言的结构。

(4)区分深层结构与表层结构:深层系统是由社会因素构成的,表层系统则是个人的言语表达,语言学应着重研究深层系统。

4.现代西方主流经济思潮是什么? 答:尽管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各种流派纷繁复杂,但基本上属于两大经济思潮:

一是经济自由主义。它发端于17世纪中叶到19世纪的古典政治经济学,认为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的是市场经济这只“看不见的手”;

要增加一个国家的财富,最好的经济政策就是给私人经济活动以完全的自由。

二是国家干预主义。它的理论源头是l6世纪到17世纪的重商主义,认为流通领域特别是对外贸易乃社会财富的源泉,强调在国家支持下发展对外贸易;

从20世纪30年代起,发展出了以凯恩斯主义为代表的新的国家干预主义,并开始占主导地位。

四、论述题 试述当代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趋势。

答:第一,当代人文社科学发展的总体文化背景,出现了东西方文化在碰撞中互补的趋势。

第二,当代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主导性价值取向,出现了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交融的趋势。

第三,在主要思维方式方面,当代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出现了分析综合走向系统化的趋势。

第四,从社会实践功能看,出现了注重应用研究的趋势;

第五,从具体研究方法和研究手段看,出现了高技术化的趋势。

2008年7月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1.人文社会科学:就是以人的社会存在为研究对象,以揭示人的本质和人类社会规律为目的的科学。它是互相交叉联结的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总称,是与广义的自然科学相关联又相对应的一大科学部类。

2.全球问题:指的是与整个世界全体人类密切相关的重大问题,譬如人口增长、资源危机、环境污染、裁减军备等等问题,它们是当代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热点。

3.语言与言语:索绪尔提出区分语言和言语:语言是语言符粤相互关联的系统,言语则是实际话语。前者是社会的、主要的,后者是个人的、从属的。

4.人文主义:是这样一种思想态度,它认为人和人的价值具有首要的意义。通常认为这种思想态度是文艺复兴运动的主题。从哲学方面讲,人文主义以人为衡量一切事物的标准,它扬弃偏狭的哲学系统、宗教教条和抽象推理,重视人的价值。人文主义与科学主义曾经长期处于对立状态,在当代则出现了融合的趋势。

二、单项选择题 1.科学是内在的整体,它被分解为单独的部份主要是由于(A)。

A.人类认识能力的局限 B.事物的本质 C.社会的需要 D.科学自身的需要 2.其实,各种人文社会学科研究的最后目标都是人,只是它们研究人的角度、领域和层次不同。研究人类社会的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活动的学科是(B)。

A.管理学 B.经济学 C.法学 D.政治学 3.成为20世纪上半叶自然科学技术“起飞”的主要信号是(C)。

A.人造地球卫星升天 B.DNA重组 C.相对论和量子力学建立 D.试管婴儿培育成功 4.就现代科学发展状况看,“科学无国界”这一说法比较适用于(B)。

A.人文社会科学领域 B.自然科学技术领域 C.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技术两大领域 D.新兴科学技术领域 5.下列社会过程和现象尚不属于“全球问题”的是(D)。

A.人口增长、资源危机、环境污染、生态平衡等问题 B.裁减军备、防止核战争、缩小国家间贫富差距等有关世界政治和国际经济的迫切问题 C.和平利用空间、协调信息传播问题 D.普及义务制高等教育问题 6.发动了早期有组织的全球问题研究活动并陆续发表《增长的极限》、《回答未来的挑战一一学无止境》等一系列著名的研究报告的学术团体是(A)。

A.罗马俱乐部 B.斯坦福国际问题研究所 C.兰德公司 D.赫德森研究所 7.新时期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开放、重建与发展的根本指针是(D)。

A.“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B.“拿来主义” C.拨乱反正 D.邓小平关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理论 8.20世纪西方存在主义哲学流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B)。

A.胡塞尔,伽达默尔 B.海德格尔,萨特 C.弗洛伊德 D.罗素,维特根斯坦 9.19世纪形成高潮、特别强调文学艺术的表现功能的一种重要文艺思潮是(C)。

A.古典主义 B.现实主义 C.浪漫主义 D.现代主义 10.语言学已历经了传统语言学、历史比较语言学和现代语言学三个阶段。现代语言学的正式开端是(C)。

A.普通语言学 B.描写语言学 C.结构主义语言学 D.心理语言学 11.中国现代心理学的开创得力于五四新文化运动重要骨干的倡导;

其主要倡导者是(A)。

A.蔡元培 B.胡适 C.陈独秀 D.李大钊 12.西方经济学的奠基者、《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的作者是(B)。

A.李嘉图 B.亚当•斯密 C.恩格斯 D.萨缪尔森 13.由于早期社会法律制度远未健全,法学与哲学、政治学、伦理学界限不清。作为独立学科的现代法学的诞生要推至l9世纪,其标志是(A)。

A.资产阶级法学体系的建立 B.社会法学派崛起 C.分析法学派崛起 D.新自然法学派崛起 14.世界第一次产业革命发生在(A)。

A.英国 B.法国 C.德国 D.美国 15.一般认为,首次提出“地球村”概念的是一位(C)。

A.政治学家 B.经济学家 C.传播学家 D.社会学家 16.认为天文学诞生于迷信、几何学诞生于贪婪、物理学诞生于虚荣的好奇心的著名人文主义者是(D)。

A.欧文 B.圣西门 C.赫尔姆霍兹 D.卢梭 17.“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教育观点出于(A)。

A.孔子 B.孟子 C.老子 D.庄子 18.“知识就是力量”的提出者是英国哲学家(D)。

A.洛克 B.笛卡儿 C.斯宾塞 D.培根 19.许多人认为,教育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交叉学科正式形成的标志是(D)。

A.培根发表《论科学的价值》 B.洛克发表《教育漫话》 C.卢梭发表《爱弥尔》 D.杜威发表《民主主义与教育》 20.现代传播学集大成者施拉姆同是一位教育学家,他有个著名的观点是(A)。

A.研究传播基本上也是研究教育传播 B.信息即力量 C.传播即力量 D.信息革命同时带来传播革命和教育革命 三、简答题 1.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相比具有哪些基本特征? 答:(1)人文社会科学在阶级社会中一般具有某种阶级倾向性;

(2)人文社会科学通常体现出一定的民族性;

(3)人文社会科学的时代性。

2.20世纪上半叶现代心理学有哪四个发展方向? 答:(1)行为主义:其创始人华生认为心理学是行为的科学,其任务是研究人和动物的行为,寻求预测和监控行为的途径。

(2)格式塔心理学:这个学派认为心理现象是一个整体,整体决定其内在的部分,突出了整体的综合的研究。

(3)精神分析:核心概念是人类行为的本能以及“无意识”。

(4)前苏联在马克思主义背景和巴甫洛夫生理学基础上开展的心理学研究。

3.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社会学的发展出现了哪些趋势? 答:一是研究重心转向现实问题的诊断研究方法转向综合比较;

二是跨学科交叉研究迅速发展,研究对象复杂化,研究方法复合化;

三是研究对象沿着时间和空间两个方面拓展(如未来社会学和世界社会学的出现),大规模综合比较研究逐步走向成熟。

4.终身教育论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答:(1)全程教育。即不应该将人受教育的时期仅限于青少年时代,而应该贯穿于人的生命的全程。

(2)全域教育。即不应该将人受教育的场所仅限于学校,而应该遍布于全社会。

(3)全民教育。它包括普及初等教育、成人扫盲以及消除男女教育差异,目的是使人受教育的机会平等。

(4)全面教育。终身教育强调人的全面发展,人的整体素质的提高,强调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关心、学会做人、学会创造。

四、论述题 试以某一具体学科的发展为例,说说20世纪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总体特点。

答:比如管理学在20世纪的发展,就相当典型地反映了这个世纪世界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总体特点。

1.管理学的产生和发展,典型地反映了20世纪人文社会科学发展中“社会实践与科学理论的交互作用日趋明显”的鲜明特点。在资本主义国家中,管理和科学技术被认为是经济高速发展的两个轮子;

在十月革命胜利后不久的苏联,列宁把管理作为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项最困难、最能收效的中心任务。应运而生并对社会实践发挥了能动作用的管理学,在人文社会科学,至大科学体系中的地位不断上升。(7分)2.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除管理者和管理学家之外,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经济学、生物学、数学、哲学等学科的专家也纷纷介入,从各自的背景,用不同的视角和方法研究同一个对象——对人、事、物等组成的物质一社会一文化系统进行自觉控制的行为和过程,以至形成了现代管理理论的“丛林”,并发展成为跨科学部类、跨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的学科群——具有多科性、综合性的管理科学。可以说,管理学的发展,是20世纪世界人文社会科学通过不断分化、综合,形成了多科性、综合性庞大体系这一总体发展特点的缩影。

第三,管理学的发展,从根本上说,体现了对人的认识的深化。管理学研究的焦点,从自然人、机器人,到“经济人”,到“社会人”,到“复杂人”,到“信息人”,标志着管理学几度飞跃。这一发展轨迹,充分反映了20世纪世界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最重要的一个总体特点:人的解放和发展受到前所未有的广泛关注。)(回答本题,一是要求答出20世纪人文社会科学的三个总体特点,即“社会实践与科学理论的交互作用日趋明显、多科性综合性的科学体系逐步形成、人的解放和发展受到广泛关注”;

二是要求结合某一具体学科的发展来回答,比如哲学、历史学、文艺学等等均可,绝不限于上述管理学这个学科。)2008年1月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1.人文社会科学:就是以人的社会存在为研究对象,以揭示人的本质和人类社会规律为目的的科学。它是互相交叉联结的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总称,是与广义的自然科学相关联又相对应的一大科学部类。

2.时代主题:全球一个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态势的聚焦点,是全球发展格局的集中体现。

3.人文主义:是这样一种思想态度,它认为人和人的价值具有首要的意义。通常认为这种思想态度是文艺复兴运动的主题。从哲学方面讲,人文主义以人为衡量一切事物的标准,它扬弃偏狭的哲学系统、宗教教条和抽象推理,重视人的价值。人文主义与科学主义曾经长期处于对立状态,在当代则出现了融合的趋势。

4.接受美学:是从接受主体(欣赏者)的反应和接受方面去研究文艺,把欣赏者的理解看作作品的构成因素的一种文艺学一一美学思潮。

二、单项选择题 1.各种人文学科研究的最后目标都是人,只是它们研究人的角度、领域和层次不同。其中研究“学习活动中的人”的学科是(C)。

A.哲学 B.心理学 C.教育学 D.社会学 2.下列学科中没有明显阶级倾向的是(D)。

A.政治学、历史学 B.法学、新闻传播学 C.伦理学、人类学 D.语言学、考古学 3.人文社会科学在思想建设中发挥作用,主要是依靠何种力量?(A)。

A.理论 B.实践 C.社会环境 D.人的素质 4.“计算机+插花艺术”是对哪一个国家企业管理艺术的概括(D)。

A.美国 B.韩国 C.泰国 D.日本 5.在以下各种一般研究方法中,人文社会科学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较为偏重哪一种?(B)。

A.定量研究 B.定性研究 C.直觉领悟 D.情感激发 6.教材所介绍的调查方法中,哪一种具体方法是与政治选举的预测一起发展起来的?(D)。

A.完全参与观察 B.半参与观察 C.非参与观察 D.抽样调查 7.就现代科学发展状况看,“科学元国界”这一说法比较适用于(B)。

A.人文社会科学领域 B.自然科学技术领域 C.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技术两大领域 D.新兴科学技术领域 8.系统论的创始人是(C)。

A.维纳 B.申农 C.贝塔朗菲 D.普利高津 9.20世纪西方科学主义哲学思潮的主流是(C)。

A.科学哲学 B.哲学解释学 C.分析哲学 D.结构主义哲学 10.“一切真正的历史都是当代史”这一观点的首倡者是(B)。

A.科林伍德 B.克罗齐 C.鲁滨逊 D.布罗代尔 11.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研究儿童的认知活动,探索认识发生和知识增长的心理机制、分析智力的性质及其结构和机能;

他构建的思维心理学是(A)。

A.一种结构主义认知心理学 B.一种信息加工认知心理学 C.一种行为主义心理学 D.一种生理心理学 12.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代表之一马斯洛重点分析健康人的心理,全面探讨人类的“基本需要“。在他看来,创造潜能的发挥是人的最高需要j是人生追求的最高目的,这一目标以及潜在美德的实现就是(D)。

A.“归属和爱的需要”的实现 B.“认知需要”的实现 C.“审美需要”的实现 D.自我实现 13.考古人类学是中国人类学研究的优势学科;

从教材所列“人类学分科体系“表中可以看出,它与相关学科的关系为(D)。

A.从属于人类起源学 B.偏重于体质人类学 C.偏重于文化人类学 D.兼及体质人类学和文化人类学 14.在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背景下,西方经济学发生了一次新的国家干预主义占主导地位的(B)。

A.“边际效用学派革命” B.“凯恩斯革命” C.“萨缪尔森革命” D.“瑞典学派革命” 15.与马克思主义社会学有着原则区别的西方社会学的开创者是(A)。

A.孔德 B.迪尔凯姆 C.韦伯 D.帕森斯 16.有的学者倡导在科学研究中注入一种人文精神。这是当代人文社会科学以下哪种发展趋势的突出表现?(A)。

A.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交融的趋势 B.分析综合走向系统化的趋势 C.注重应用研究的趋势 D.研究手段高技术化的趋势 17.认为天文学诞生于迷信、几何学诞生于贪婪、物理学诞生于虚荣的好奇心的著名人文主义者是(D)。

A.欧文 B.圣西门 C.赫尔姆霍兹 D.卢梭 18.“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教育观点出于(A)。

A.孔子 B.孟子 C.老子 D.庄子 19.1900年前后形成的“进步教育运动”的主要代表是(B)。

A.乌申斯基 B.杜威 C.皮亚杰 D.布鲁纳 20.现代传播学集大成者施拉姆同是一位教育学家,他有个著名的观点是(A)。

A.研究传播基本上也是研究教育传播 B.信息即力量 C.传播即力量 D.信息革命同时带来传播革命和教育革命 三、简答题 1.20世纪历史学研究模式有哪些变革? 答:(1)“欧洲中心论”或“欧美中心论”失去其统治地位;

(2)传统的“政治史”模式被打破;

(3)现代历史学研究的主体性的张扬;

(4)历史学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的更新。

2.结构主义语言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索绪尔开创的结构主义语言学被视为现代语言学的正式开端,其主要内容概括起来有以下四点:

(1)语言是符号系统:它的各种成分之间存在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

系统具有自己特有的内在秩序或内在规律。

(2)区分语言与言语:语言是语言符号相互关联的系统,言语则是实际的话语。

(3)区分历时态与共时态:索绪尔侧重强调共时态的研究,以充分揭示语言的结构。

(4)区分深层结构与表层结构:深层系统是由社会因素构成的,表层系统则是个人的言语表达,语言学应着重研究深层系统。

3.现代西方主流经济思潮是什么? 答:尽管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各种流派纷繁复杂,但基本上属于两大经济思潮:

一是经济自由主义。它发端于17世纪中叶到19世纪的古典政治经济学,认为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的是市场经济这只“看不见的手”;

要增加一个国家的财富,最好的经济政策就是给私人经济活动以完全的自由。

二是国家干预主义。它的理论源头是l6世纪到17世纪的重商主义,认为流通领域特别是对外贸易乃社会财富的源泉,强调在国家支持下发展对外贸易;

从20世纪30年代起,发展出了以凯恩斯主义为代表的新的国家干预主义,并开始占主导地位。

4.现代初等教育为什么需要人文社会科学的跨学科研究? 答:现代初等教育之所以需要跨学科的系统研究,首先是由教育的复杂本性即其广泛性和多质性决定的;

其次是由初等教育面临新的时代课题决定的;

最后,这也是推进初等教育科学体系完善的需要。

四、论述题 试述当代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趋势。

答:第一,当代人文社科学发展的总体文化背景,出现了东西方文化在碰撞中互补的趋势。

第二,当代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主导性价值取向,出现了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交融的趋势。

第三,在主要思维方式方面,当代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出现了分析综合走向系统化的趋势。

第四,从社会实践功能看,出现了注重应用研究的趋势;

第五,从具体研究方法和研究手段看,出现了高技术化的趋势。

2007年7月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1.时代主题:全球一个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态势的聚焦点,是全球发展格局的集中体现。

2.语言与言语:索绪尔提出区分语言和言语:语言是语言符号相互关联的系统,言语则是实际话语。前者是社会的、主要的,后者是个人的、从属的。

3.接受美学:是从接受主体(欣赏者)的反应和接受方面去研究文艺,把欣赏者的理解看作作品的构成因素的一种文艺学——美学思潮。

4.终身教育论:所要回答的基本问题是:教育如何适应迅速变化的社会,如何适应人的终身发展需求。它的主要内容有全程教育、全域教育、全民教育和全面教育四个方面。

二、单项选择题 1.我国把马克思主义列为人文社会科学体系中的(A)。

A.综合性的主干学科 B.边缘学科 C.交叉学科 D.专业学科 2.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开始以分门别类的面目出现的时间是(C)。

A.15世纪 B.16世纪 C.17~18世纪 D.19世纪 3.就现代科学发展状况看,“科学无国界”这一说法比较适用于(B)。

A.人文社会科学领域 B.自然科学技术领域 C.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技术两大领域 D.新兴科学技术领域 4.在现代西方哲学的科学主义思潮中,其主流至今仍是(C)。

A.存在主义哲学 B.现象学 C.分析哲学 D.解释学 5.世界哲学的三大发源地是(C)。

A.古代印度、中国和古巴比伦 B.古巴比伦、中国和古希腊 C.古代印度、中国和古希腊 D.古巴比伦、古代印度和古希腊 6.中国当代文艺研究在肯定反映论的前提下,正以(D)为中心构筑新的理论体系。

A.客体论 B.价值论 C.方法论 D.主体论 7.精神分析理论是由奥地利精神病学家(B)首创的,对整个心理学带来了很大冲击。

A.冯特 B.弗洛伊德 C.格式塔 D.华生 8.事实上,各种人文社会学科研究的最后目标都是人,只是它们研究人的角度、领域和层次不同。研究“时间中的人”的学科是(C)。

A.新闻传播学 B.人类学 C.历史学 D.社会学 9.创立了学年制和班级授课制的是捷克斯洛伐克民主主义思想家、教育家(A)。

A.夸美纽斯 B.培根 C.昆体良 D.赫尔巴特 10.(C)是介于经济学和教育学之间的,研究教育与经济的相互关系,并着重对教育进行经济分析的交叉学科。

A.教育政治学 B.教育心理学 C.教育经济学 D.比较教育学 11.下列学科中没有明显阶级倾向的是(D)。

A.政治学、历史学 B.法学、新闻传播学 C.伦理学、人类学 D.语言学、考古学 12.发动了早期有组织的全球问题研究活动并陆续发表《增长的极限》、《回答未来的挑战——学无止境》等一系列著名的研究报告的学术团体是(A)。

A.罗马俱乐部 B.斯坦福国际问题研究所 C.兰德公司 D.赫德森研究所 13.20世纪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发展走过了曲折的道路。显示了前所未有的活力和希望的时期是(D)。

A.“五四”新文化运动前后 B.20年代 C.50年代 D.80年代之后 14.据有关资料分析,1978年以后当代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最为突出的学科是(A)。

A.经济学 B.管理学 C.历史学 D.政治学 15.20世纪西方存在主义哲学流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B)。

A.胡塞尔,伽达默尔 B.海德格尔,萨特 C.弗洛伊德 D.罗素,维特根斯坦 16.以“唯一真正的历史就是总体的历史”为理论旗帜,注重对人类生活的各方面因素进行跨学科、长时段综合研究的具有世界影响的历史学流派是(D)。

A.英国剑桥学派 B.德国兰克学派 C.美国新史学派 D.法国年鉴学派 17.语言的转换生成理论的重要价值在于(B)。

A.描写具体语言的结构 B.试图对整个人类的语言能力作出解释 C.将现代语言学从对语言系统内部的研究推进到语言使用的研究 D.开创了从社会文化的演变去研究语言的思路 18.西方经济学的奠基者、《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的作者亚当•斯密是(B)。

A.美国人 B.英国人 C.德国人 D.法国人 19.在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背景下,西方经济学发生了一次新的国家干预主义占主导地位的(B)。

A.“边际效用学派革命” B.“凯恩斯革命” C.“萨缪尔森革命” D.“瑞典学派革命” 20.“知识就是力量”的提出者是英国哲学家(D)。

A.洛克 B.笛卡儿 C.斯宾塞 D.培根 三、简答题 1.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相比具有哪些基本特征? 答:(1)人文社会科学在阶级社会中一般具有某种阶级倾向性;

(2)人文社会科学通常体现出一定的民族性;

(3)人文社会科学的时代性。

2.20世纪历史学研究模式有哪些变革? 答:(1)“欧洲中心论,或“欧美中心论”失去其统治地位;

(2)传统的“政治史”模式被打破;

(3)现代历史学研究的主体性的张扬;

(4)历史学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的更新。

3.中国当代文艺研究的重要进展表现在哪些地方? 答:(1)构建开放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体系,充分认识文艺的审美特性;

(2)在肯定反映论的前提下,以价值论为补充,以主体论为中心构筑新的理论体系;

(3)文艺新学科建设受到重视;

(4)文艺学的应用研究不断加强。

4.20世纪下半叶现代心理学的三股新潮是什么? 答:一是在认识理论领域中,认知心理学取得重要进展;

二是在人格理论领域中,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崛起;

三是在情绪理论领域中,情绪心理学提出了新的假说。

四、论述题 当前世界和中国从小学到大学,普遍推行以文理综合为重要导向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说说这场改革与人文社会科学综合发展、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综合发展趋势的关系。

答:1.教育是文化事业的组成部分,教育观念和教育实践深受科学文化思潮发展的直接影响。人类科学的发展,总是沿着较低水平的综合向较为精细的分化,再由分化向较高水平的综合螺旋式路线前进。有分化才有综合,有较高水平的综合才有较高水平的分化。20世纪下半叶,综合发展逐步成为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界的自觉追求。“打破学科孤立发展的围城”、“不要让一个专业的人在一张桌子上吃饭”、“理论的力量在于综合,在于协同运用”的呼声日益强烈;

研究骨干通才化;

研究人员群体化:出现了文一文沟通,理一理沟通,文一理沟通,共同创造一个综合性的大科学体系的现实可能性。当前的世界和中国,从小学到大学,都在改革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

这场改革的重要指导思想之一,就是强调文理综合。这正是当代人文社会科学乃至大科学综合发展的理论和实践的产物。

2.教育观念和科学文化思潮,说到底,都是社会实践需求和时代精神的反映。文理综合的教育观念和倡导综合发展的科学文化思潮,同样反映了20世纪下半叶新的社会实践的需求,体现了新的时代精神。所谓新的社会实践的需求,就是信息社会、知识经济对人的知识能力结构的需求;

所谓新的时代精神的召唤,就是提高人的整体素质的召唤。新的世纪,要求人类走出自然科技“指数增长”而人文精神失落的“半个人的时代”;

要求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结盟、交融;

上一篇:战士与诗人的诗歌下一篇:在迎接奥运的日子里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