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论文

2022-05-14

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摘要】马克思生态文明观作为科学生态观的智慧结晶,蕴涵着理性生态与人文生态的精髓。以马克思生态文明观为契机,回顾“生态中国”的建设,既是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赞许,又是对生态梦的期待。

第一篇: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论文

基于生态文明的中国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研究

【摘要】 生态工业园区是建设生态文明的主要阵地。中国的生态工业园区虽然已有十余年的发展历史,但在生态文明的视角下,需要重新审视中国生态工业园区的现状,正视存在的问题。本文首先概述中国生态工业园区的发展现状,其次从微观、中观、宏观三个方面分析当前园区建设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新时期园区建设的新要求。

【关键词】 生态工业园区 生态文明 问题 新要求

一、引言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据资料显示,截止到2013年2月,中国有1568家省级以上工业园区,产值占国内工业总产值的60%以上,创造了50%以上的GDP。工业园区已成为中国工业发展的重要模式之一,如何让工业园区率先实现生态化建设和改造,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突破口。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我们需要重新审视中国生态工业园区的现状,正视问题,提出新时期园区建设的新要求,对未来生态园区的发展提供借鉴。

二、国内外研究进展

1992年,美国Lowe教授首次提出“生态工业园区”(Eco-Industrial Parks,EIPs)后,EIPs便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不断的发展。EIPs是在循环经济理念的指导下,将工业、社会和自然在区域进行整合而建立的新型工业园区。它通过企业交换副产品和废物、梯级利用废水和能量、同建共享基础设计,来实现园区效益最大化,园区具有横向耦合、纵向闭合和区域整合等优点。生态工业园区的发展带来了突出的外部经济效应、节约空间交易成本效应和学习创新效应。纵观世界范围的园区,主要有以下三种:以核心企业为主导的丹麦卡伦堡园区;以循环经济为核心的多产业关联共生的美国查塔努加园区;以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为核心的虚拟园区美国布朗斯维尔尔。国外的研究主要围绕园区生产经营活动中物质、能源的循环和传递以及其协同机制的应用;生态工业园区规划的原则和方案;园区管理层制定的政策、措施和管理建议;园区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评价等方面。

中国生态工业园区是继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的第三代工业园区。从2001年8月国家环保局批复成立贵港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后,全国各地生态工业园区如雨后春笋破土而出。国内众多学者从不同的研究视角和学科背景进行了大量研究,研究范围包括园区建设模式、产业共生、规划原则、绩效评价、循环经济发展等众多方面。中国生态工业园区研究可分为以下三个方面:中国生态工业园区的建设理论、建设原则等基础方面的研究;中国生态工业园的实践研究,如新疆石河子园区、鲁北生态工业园区、贵港等国家园区的成绩与问题;生态工业园区的评价体系研究等。

三、中国生态工业园的发展现状

1、发展概况

自2001年起,中国开始了生态工业园区的实践探索;2003年,进一步将生态工业引入到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高新技术开发区。2007年,环境保护部、商务部、科技部三部委联合共同推动园区建设。经过多年发展,中国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已经一步步由探索走向规范。

截至2014年10月20日,国家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共94家,其中通过验收31家,63家批准正建。如图1所示,国家生态工业园区的批准建设数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尤其是在2010年和2013年有显著性的增长。2010年的大幅度增长,主要是因为:一方面金融危机后,国家的救市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园区的发展;另一方面在第一代、第二代工业园区的成熟发展基础上,园区迫切需要向第三代工业园区升级。而2013年的极大增长是因为十八大将生态文明摆在更高的战略层面,园区的建设得到了进一步支持和发展。

2、地区分布

从全国各省市的分布来看,园区在全国东、中、西部27个省市开展建设,其中,在东部地区得到了积极响应,以环渤海和长江三角洲最为密集,如江苏、山东、上海等省市建立了具有区域特色的生态工业园区。纵观全国,70%以上的国家生态工业园区都集中在东部经济发达地区。而中西部地区发展相对缓慢,仅有安徽1家生态工业园区通过验收命名。但园区的批准建设数量和范围,正在向中西部省市不断扩大,如四川、新疆、云南等省市都已批准建设国家生态工业园区。在一定程度上,其发展是与中国经济发展程度相匹配的。随着中西部经济的快速发展,更多的生态工业园区将在中西部出现。

3、类型分布

在实施创建的94家国家生态工业园中,综合类园区79家,占84.04%,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行业类园区14家,占14.89%,包括制糖、采矿、钢铁和煤炭等行业,主要集中在矿产资源密集地区;静脉园区最少,只有青岛新天地1家。

四、中国生态工业园建设存在的问题

虽然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但中国的生态工业园区还存在东、中、西部发展不均衡、园区类型分布不均匀等一系列问题。下面将从微观、中观、宏观层面展开分析。

1、微观层面

即以企业为主体。园区部分企业只是为获得园区的廉价土地、优惠政策或者提高知名度,假借资源节约、循环共生名义混入园区,入园后并非真正从事清洁生产,未与其他企业构成产业链接。这部分企业各自为阵,造成了园区资源的严重浪费和环境污染。同时,部分企业环保意识薄弱,没有将资源节约、清洁生产、循环利用融入到企业的日常管理中,没有真正理解“生态化”的含义,盲目地进行生产,没有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能源的梯级利用、废物的循环利用,这是行不通的。其次,园区内部分企业落后的管理水平和领导意识阻碍了园区内企业间的生态共生,不利于园区的协调发展。

2、中观层面

即产业和园区层面。从产业层面来看,产业类型不多,部分园区存在基础生态单元缺失,造成生态产业链接不合理和产业延伸性不足的严重问题。而且,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产生的废物,没有得要充分有效的循环利用。部分园区的循环仅限于企业内部或者简单的上下游企业之间,严重缺乏废物循环利用和产业生态链接的核心技术支撑。同时,部分行业产品并没有形成合理的、完整的废物回收和循环利用体系,物质代谢结构仍然留在初级水平。现在部分所谓的“生态工业园区”只是表面的、暂时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市场的考验,所谓的“生态产业链”必将暴露出更多问题,有可能导致某些生态工业链条断裂,甚至整个园区的生态工业系统的崩溃。比如包头生态工业园的铝模式,企业之间进行的是基于成本因素的主要产品之间的交换,而并非副产品或废弃物,不能看作是生态产业链;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丹灶镇南海国家生态工业园从事的是废旧物资回收、加工和销售等综合利用,是传统的废弃物再生利用产业,并不是生态产业链。

从园区层面来看,园区管理部门工作理念不清,没真正发挥园区指导者的作用。在协调园区内各个企业能量或物质信息交换时,并没有起到协调者的作用,导致信息沟通不顺畅,造成资源浪费的情况。同时,生态工业园的运行发展还存在一定的风险,一旦闭合生态产业链中的某一企业,该企业由于各种因素倒闭或者改变其生产流程和产品等,就可能造成其他企业无法正常工作,甚至导致园区的系统性崩溃,甘肃省金昌市河西堡化工循环经济产业园就发生过此种情况。其次,部分园区还存在基础设施严重滞后、生态建设投入不足等问题,导致园区内企业物质循环利用不充分,造成环境污染等现象。

3、宏观层面

即国家层面。一方面,园区的建设上还存在着政策的缺失。政府作为“制度的供给者”对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的支持力度不足,使其建设发展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政府不是引入核心企业入园就算完成任务,关键是要帮助核心企业建立生态共生。另一方面,园区建设的资金保障不足。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没有建立可持续的资金保障机制。

五、生态文明时期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的新要求

1、企业要树立生态文明意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首先,园区企业必须要树立环保节约意识。将清洁生产、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绿色发展融入到企业的生产管理中,转变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协调统一。其次,企业要注重科技创新,不断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以适应世界以清洁、智能、高效为特征的新技术革命,企业要不断将清洁技术、节能技术应用到产品生产的全过程。最后,企业要不断利用自身优势,进行理念创新、体制创新,不断培育绿色清洁、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在迅速把握市场先机的同时,满足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

2、健全生态产业共生链,提高园区管理水平

园区的产业生态链应模拟自然生态系统,形成“资源—废物—再生资源”的纵向闭路循环,以达到资源利用最优化,环境污染最小化。一方面,已发展的园区要完善产业生态链结构,梳理园区内的企业产业链关系,对缺少的链条进行“补链”招商。另一方面,新建园区必须通过合理的规划,依照产业生态链布局建设,实现生态的废物循环。根据国内外的对比研究,本文认为,产业生态链建设中废弃物循环应该按照以下模式进行。

由图2可以看到,在生态工业园区内,企业A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能够成为企业B生产的原材料,同时B企业的生产废料能供给C企业进行日常生产,这样不断循环下去一直到本园区不能再进行循环,进行合理处理后无公害排到大自然。园区生态产业链的重点在于,要形成横向耦合、纵向闭合、区域整合的完整产业链。

从园区管理层面来看,首先,严把企业入园关。园区管理层要在科学制定规划的基础上,合理进行产业布局、提高环境准入门槛。其次,园区管理机构要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当园区内出现规模不对称或者供需矛盾时,园区管理层应积极寻找合作者,降低园区内企业的风险,保证园区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最后,园区管理层应不断完善生态工业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创建绿色基础设施,为园区企业提供稳定的、可持续的发展环境。

3、国家要不断健全相关的体制、机制和政策

从国家角度来看,首先,应不断加强观念引导和制度约束。生态文明是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的转变和提升,需要一定的引导和规范。因此,应该通过多媒介、多手段,全方位加强节能环保、生态文明的宣传,逐步增强企业和全民的生态文明意识,构建生态文明体系。其次,国家应完善对生态工业园区的各方面支持政策。如积极出台鼓励和支持园区发展的财税金融政策和激励政策。同时,在地方应该加强环保部门的话语权,规范企业排污行为。尤其应该在企业处于选择循环利用和排放不处理行为模式的临界范围时,应加强监管和惩罚力度。再次,国家应积极鼓励中西部园区的发展,利用当地优势发展特色生态工业园区,促进地区发展平衡和多产业融合发展,丰富园区产业的多样性。最后,国家应该积极构建和完善信息系统和技术服务体系,为园区企业构建广泛的咨询和服务平台,保障信息通畅,要充分发挥信息平台的作用,提供制度和组织保证。

六、结语

面对资源、环境的现状,中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势在必行。生态工业园区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排头兵,虽然已经历了十余年的发展,但是发展中仍然存在问题。在生态文明视角下,本文从微观、中观、宏观三个方面分析园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新时期发展的新要求,以期能够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推进园区的健康、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曹和修: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的“新”解读[J].前沿, 2012(24).

[2] 鲍晓倩:探索工业园区生态转型之路[N].经济日报,2013-

02-18.

[3] Lowe A Ernest. Creating by-product resource exchanges:strategies for eco-industrial parkss[J].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1997(5).

[4] 毛瑜、张龙江、张永春等:生态工业园区研究进展及展望[J].生态经济,2010(12).

[5] 薛晓燕:生态工业园区运行评价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10.

[6] 刘永清:基于循环经济的生态工业园区构建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5).

[7] 马翠玲:生态工业园区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国际智慧[J].生产力研究,2013(3).

[8] Robert R.:The industrial symbiosis in Kalundborg and the symbiosis institute[R].Proceeding of 1st European conference on industrial ecology.Barcelona,Spaiin,2002.

[9] Raymond P.Cote,E.Cohen-Rosenthal.:Designing eco-industrial parkss:a synthesis of some experiences[J].Cleaner Production,2000 (6).

[10] 邱德胜、钟书华:生态工业园区理论研究述评[J].科学管理研究,2005(2).

(责任编辑:张琼芳)

作者:刘璐

第二篇:马克思生态文明观与中国生态文明建设

【摘要】马克思生态文明观作为科学生态观的智慧结晶,蕴涵着理性生态与人文生态的精髓。以马克思生态文明观为契机,回顾“生态中国”的建设,既是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赞许,又是对生态梦的期待。

【关键词】马克思生态文明观 生态梦 价值引导

当前,我国生态问题突出,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国家高度重视解决生态问题。深刻理解马克思生态文明内涵,从马克思生态文明观中汲取精神动力和养分,能够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同时也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注入一剂强心剂,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创造了有利条件。

马克思生态文明观既包括生态经济观的解读,又包括对生态社会观和生态经济观的客观论述

马克思生态环境观深刻揭示了人与自然的关系。马克思深刻指出,自然界在人类出现之前就已经存在,自然界是人类起源的根本,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人类主要是通过主动的实践活动来改变自然界,这种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对自然环境变化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自然生态环境一旦遭到破坏,生态承载能力下降,也会给人类生存发展带来灾难。因此,人与自然相处过程中,一定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和保护自然。

马克思的生态经济观强调,自然生产力和社会生产力都是生产力的一种,自然生产力的劳动生产主要集中在无机界。自然生产力和社会生产力之间存在很大差别,自然生产力主要受到自然规律影响,可以不按照实际劳动和劳动时间进行计算,自然生产力也有自己的生产率,整个生产过程并没有任何实际劳动者参与,只是自然本身在生产。社会生产力其实施主体是人类,人类通过自然界获取资源和材料,然后再通过生产加工转变自然界的物质性质和形态,从而满足人类不断的物质需求,之后人类又以另外一种形式将物质返还给自然界,从而实现物质循环发展。在这一生态经济循环过程中,马克思指出,要通过科学技术的投入和创新来实现经济循环和生态循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

马克思提出了生态人口论,他认为人口与生活资料消耗呈现正相关,随着生产资料的增加,人口数量也呈现出增长趋势。一旦生产资料没有跟上人口增长速度,就必然会通过优胜劣汰方式减少人口增长,最终达到人与生产资料之间的均衡发展。要想实现自然资源与人口增长之间的动态平衡,就需要人类不断更新科学技术,为人类社会发展创造必要的物质基础。马克思还深刻指出,资本主义社会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等问题,这些问题都严重影响到人类社会发展,为此应该从资源和环境实际出发,走生态文明发展之路。

马克思生态文明观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价值引导

马克思生态文明观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从目前我国的生态环境看,自然环境破坏现象较多,自然灾害频发,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严重,水污染、工业废物污染、城市雾霾等问题不断涌现,给人民群众生产生活都造成影响。随着人们对自然环境污染的逐步重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环境问题,特别是在党的十八大以后,我国更是将生态文明建设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逐步重视生态环境改造,加大东北地区黑土地保护工程,继续深化三北防护林工程,推进西北地区水土流失改造,加强三江源头治理,这些系统工程建设无不体现出国家对生态文明的重视,体现出马克思生态文明观的内在要求。因此,从理论层面看,马克思生态文明观正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引导,为生态文明建设指明方向。

马克思生态文明观是对马克思理论体系的重大完善。马克思理论体系包罗万象,既有政治理论和经济理论,同时也包括哲学理论和社会理论,这些理论成果构成了我们所熟知的马克思理論体系,但生态文明理论作为马克思理论的重要组成,也应该是马克思理论体系的有机部分。深入研究和探讨马克思生态文明观对于更加全面地科学理解马克思主义具有重要价值。

马克思生态文明观对于指导中国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马克思理论体系是实践中走出来的理论体系,对于指导实践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是有利于提升人民的生态观念。坚持马克思主义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根本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指导中国实践是中国人民历史性的现实选择。当前,我国环境问题突出,给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的生产生活都带来了较严重的影响,因此走生态文明发展之路、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基于历史和现实的选择。因此,我们要将马克思生态观作为与自然相处的基本思想观念,在人民群众中广泛宣传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提升人们的生态观念和环保意识。

二是有利于科技创新发展。马克思生态观深刻指出,要通过科技创新实现循环经济和生态经济发展。科技创新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第一要务,是人与社会和谐共生的重要基础。国家要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发展,将创新人才培养作为我国教育的重要方向,通过人才培养机制创新、技术创新和体制创新,全面深化改革,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此外,要构建生态文明体系,从制度层面为我国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创造有利条件。

三是有利于形成绿色生活方式。当前,随着经济社会稳步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升,对物质生活的追求更高。然而,很多人只知道向自然不断索取资源,却没有看到周围生活环境发生的变化,雾霾天气、水资源枯竭等诸多问题日益出现。这些环境问题一方面是由于人们不合理的生活方式造成,另一方面由于人们没有注意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没有树立起绿色生活理念而造成的。为此,应该用马克思生态文明观作为思想引领,通过自身学习改造,从个体的绿色生活开始,坚持绿色出行、绿色饮食、绿色购物,坚持从我做起,避免资源浪费,树立正确消费观念,转变生活方式,践行马克思生态文明观。

四是有利于形成绿色生产方式。马克思生态文明观曾深刻阐释人与自然矛盾冲突及其后果,因此在马克思生态文明观指导下应该注重和谐发展,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坚持尊重自然规律,顺应自然发展,在向自然索取生活和生产资料的同时要注重生态环境保护。新形势下,要按照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生产方式的总体要求,进一步淘汰产能落后和污染严重的企业,坚持绿色GDP,将环境保护置于经济发展之上,坚持科技创新与转变生产方式相结合,坚持走绿色发展之路。

综上所述,马克思生态文明观内容丰富,寓意深远,对于指导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极高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其具有与时俱进的时代品质和理论价值。当前,我国生态问题日益严重,只有尊重自然规律,坚持走生态文明治理之路,不断提升人们的生态观念,才能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有利条件,才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有利条件。

(作者单位:电子科技大学)

【注: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科学发展观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历程、机制、经验和贡献研究”(项目编号:15JD710024)成果】

【参考文献】

①郭萌萌:《马克思的生态观及其当代价值》,《新西部(理论版)》,2016年第4期。

②常丽霞、韩雨辰:《刍议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及当代价值》,《学理论》,2016年第6期。

责编/孙娜 美编/杨玲玲

作者:李弦

第三篇:新时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

摘要: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新形态,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代表了人类发展的新方向。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重要内容,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环境的客观需求。生态文明建设是一场根本性变革,要实现这一变革必须依靠制度,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制度,推进国家生态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关键在于始终坚持好、维护好、把握好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推动生态文明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努力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态环境的需求,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国家,充分彰显社会主义制度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关键词:新时代;生态文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制度创新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体系构成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历史背景

一直以来,我们党始终坚持党史学习教育工作,在七一庆祝大会上重点强调:“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和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1]中国共产党百年不懈探索中和新中国七十多年的努力奋斗中不断完善和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初步形成是通过社会主义改造任务的完成,明确了中国发展和进步的根本方向,之后通过不断完善和补充,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民在不断探索中,逐渐完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寻求最适合中国国情的中国特有制度。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在不断的探索中,逐渐形成了自身明确的发展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形成不是一朝而成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是在实践中逐步完善和发展的。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特殊优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形成,遵循科学社会主义的一般原理,是对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的坚持和运用。马克思、恩格斯将唯物史观作为指导方针,对资本主义进行深入剖析,完成了共产主义的理论框架,并对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前景进行规划,与资本主义国家相对比,明显具有更高的优越性。在七一庆祝大会上提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我们党的灵魂和旗帜。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坚持实事求是,从中国实际出发,洞察时代大势,把握历史主动,进行艰辛探索,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指导中国人民不断推进伟大社会革命。”[1]在十九届四中全会中从政治、民生、经济、文化等十三个方向,以强有力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成果,清楚地像我们解释了制度有约在哪,坚定对我国国家制度的信心。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结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作为带有丰富国家意义的社会主义制度,始终坚持国家权力属于人民,坚决保证人民当家做主的权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能够平稳高效运行还在于制度设计合理、层次分明、互为支撑,成为了有机整体。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将其划分为根本制度、基本制度和重要制度,并指出建设目标在于“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2]重要制度由基本制度和根本制度派生而来,不同层次制度各有其独特地位,并将亿万人民的切身感受转换为高度凝练的理论成果,以真理的力量引导人民,用理论的依据说服人民。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丰硕绩效

新中国成立七十二年以来,我们党领导人民创造了举世惊奇丰硕绩效,中国也从一个贫穷积弱的东方国家大步发展起来,其国家力量和国际影响力大幅度提升,人民生活条件大幅度改善,这一系列成果的背后是制度的强力支撑。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之际,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贫困村、贫困县、农村贫困人口问题整体得到解决,创造举世瞩目的成就;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爆发,全世界受到最严峻的考验,相比世界各国的兵荒马乱,中国共产党依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强力支撑,以极快的速度取得抗击疫情的阶段性胜利,新冠疫苗的免费普及,社区管理的有序进行,经济的快速恢复都走在世界的最前端;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突然袭来,河南省委防汛防台抗旱指挥部发动紧急响应,全国上下,齐心合力,万众一心,以强大凝聚力和行动力,在最短时间内将汛情灾害降至最低,截止8月中旬,河南郑州市区公交线路恢复运营率已高达90%。这一系列成果无不彰显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抵御风险挑战方面,让人民实实在在感受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也让亿万民众真切的产生制度自信这一感受。

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制度是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所在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制度、推进国家生态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关键在于始終坚持和维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包括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的衔接和各领域具体制度的配套,而党的领导制度居于统领地位。党的领导制度是党和国家的根本领导制度,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制度体系中起决定性作用。

(一)党的领导制度为生态文明建设指明正确方向

方向决定前途,把握正确方向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关键所在。一个国家的制度建设及其国家治理能力,有其内在的价值取向,必须明确由谁确立、为谁服务,这从根本上决定着国家治理的趋势和走向。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我们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取得一个又一个重大胜利的最大法宝。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题中应有之义,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然需要党的坚强领导。生态文明是人类发展的一个新阶段,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的文明新形态。事实上,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有着本质的区别,建立在生产资料私有制基础上的资本主义制度,由于资本逐利的本性,它在本质上是反生态的;与之相反,基于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社会主义制度与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因此,社会主义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实现形式,是人类发展进步的必然选择。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是明确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正确方向,也是当代中国不断发展进步的根本指向。

(二)党的领导制度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科学指引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条根本原则,也是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在中国的具体化。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进步的社会,生态文明建设高度契合党情、国情、民情,而党的领导对生态文明建设起着关键作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发挥中国共产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能够最大限度地整合各方资源、充分发动社会力量,为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奠定重要基础。我们充分发挥党的领导制度的优势,运用国家制度提升和优化社会各方面事务的能力,其落脚点是将国家制度优势转为治理效能。新时代推进国家生态领域治理体系和生态治理能力现代化,应始终坚持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科学指引,把推动生态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作为重要取向,努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三)党的领导制度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实践基石

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是新时代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所在,也是构建我国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提升生态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优良的生态环境是最大的民生福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关键要做好三个方面:一是生态文明建设是为了人民。“为了谁”是中国共产党必须回答的首要问题,中国共产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一切为了人民是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要以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为保障;要在党的领导下,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态环境的制度期待,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二是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依靠人民。人民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最大底气和最亮底色。人民群众是开拓创新的推动者,人民群众的需求是改革的原动力。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制度创新的过程就是不断维护人民利益、满足人民对美好制度需求的过程。三是生态文明建设是要造福于民。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政党。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社会主义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在更高起点上实现更高质量、更高水平的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当前,“中国之治”与“西方之乱”对比鲜明,中国“风景这边独好”根源于“中国之制”。

三、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

一个国家的治理活动反映着其特定理论与具体实践。生态文明建设,既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立足中国实际、经过长期实践形成的重大理论成果之一,也是我国国家治理实践中的重要实践创新。

(一)生态文明建设是新时代的重大理论成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主要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四个维度,这四个维度相互联系、彼此制约。其中,社会主义政治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取向,社会主义经济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前提条件,社会主义文化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基础,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核心。我们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突出的位置,就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把生态文明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有机联系起来,并将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生态环境问题的本质乃是经济发展方式问题,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要以生态文明制度为依托,实现生态文明制度与全面深化改革相协同。建设人与自然和谐与共的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需要我们始终认识自然规律、尊重自然规律,注重资源环境承载力,积极倡导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实现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二)生态文明建设是新时代的重要实践创新

判断一种制度的优劣,关键在于该制度能否发展社会生产力和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而评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劣,中国人民自己最有发言权。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在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了从贫穷落后到国富民强的根本转变,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事实上,推动生态文明理论创新和生态文明實践创新的良性互动,就是用中国理论阐释中国实践。实践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活动,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基本内容。实践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命题,马克思主义的实质就是“实践的唯物主义”。实践有其鲜明的客观性、能动性及社会历史性等特点。生态文明建设既是人们现实社会生活中的具体活动,也是人们改造世界的重要活动。理论源于实践,生态文明理论创新建立在生态文明实践创新的基础之上,只有实事求是地认识生态问题、解决生态问题,才能找到引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路标。

(三)生态文明建设是理论创新与伟大实践的有机统一

生态文明建设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之一。理论是对现实的回应,解决生态环境问题要以科学的理论为先导。没有生态文明理论的创新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就会失去方向、停滞不前,最终阻碍党和人民事业的发展进步。对此我们要坚持四点,一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自信。理论自信既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性,也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经验总结。二是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最新理论成果指导具体实践。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最新发展,应更加自觉地运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加快构建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为进一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制度保障。三是不断增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问题意识。问题意识是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前提,避开问题而谈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犹如无水之源、无本之木,必将社会主义事业引向歧途。四是把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和生态文明建设结合起来。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体系,推动生态文明理论创新和生态文明建设创新相统一,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与21世纪马克思主义。

四、结语

一个国家的制度越完善,所取得的成效就越显著。新时代生态领域的“中国之治”是“中国之制”的强大生命力和显著优越性的集中体现,以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为根本保障,推进中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进一步彰显社会主义制度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显著优越性。当然,生态文明建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制度正在朝着成熟定型的方向前进,我们既需要建设制度文明,又需要坚定制度自信,更需要保持制度自省。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应优化制度体系,永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生命力,加快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期待,为建设美丽新世界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

参考文献

[1]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习近平.人民日报.2021(002)

[2]制度自信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路径研究[J].严向远.高教学刊,2021,7(19):154-159.

作者:刘霄晗

上一篇:录音艺术论文范文下一篇:微博营销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