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值雨》唐诗鉴赏

2024-04-22

《咸阳值雨》唐诗鉴赏(共7篇)

篇1:《咸阳值雨》唐诗鉴赏

这是一首对雨即景之作 ,明快 、跳动,意象渺远,独具特色。咸阳桥,又名便桥,在长安北门外的渭水之上,是通往西北的交通孔道。往今来,有多少悲欢离合、兴衰存亡的历史在这里幕启幕落。然而诗人此番雨中徜徉 ,却意度闲适,并无愁眉锁眼之态, 笔墨染出,是一派清旷迷茫的山水图景。

首句入题。“咸阳桥”点地,“雨”点景,皆直陈景物,用语质朴。句末炼出一个“悬”字,便将一种雨脚绵延如帘箔之虚悬空际的质感 , 形象生动地传出,健捷而有气势,读来令人神往。接下一句,诗人把观察点从桥头推到远处的水面,从广阔的.空间来描写这茫茫雨色 。 这是一种挺接密街的手法。“万点”言雨阵之密注 。“空蒙”二字最有分量,烘托出云行 雨施、水气蒸薄的特殊氛围,点出这场春雨所引起的周围环境的色调变化来 。 用笔很像国画家的晕染技法,淡墨抹出,便有无限清蔚的佳致。这种烟雨霏霏的景象类似江南水乡的天气 , 是诗人着力刻画的意境,并因而逗出下文的联翩浮想 , 为一篇转换之关键。“钓船”是诗中实景 ,诗人用一个“隔”字,便 把它推到迷蒙的烟雨之外,若隐若现,似有似无,像是要溶化在一幅清淡的画面里一样,有超于象外的远致。

前两句一起一承,围绕眼前景物生发,第三纵笔远扬,转身虚际,出人意外地从咸阳的雨景,一下转到了洞庭的春色。论地域,天远地隔;论景致,晴雨不侔。那么这两幅毫不相干的水天图画是如何关联起来的呢?实现这种转化的媒介,乃是存在于二者之间的某种共同点——即上面提到的烟水空蒙的景色。这在渭水关中也许是难得一见的雨中奇观,但在洞庭泽国,却是一种常见的色调 。诗人敏感地抓住这一点, 发挥艺术的想象 ,利用“还似”二字作有力的兜转, 就把它们巧妙地联到一起,描摹出一幅壮阔飞动、无比清奇的图画来。洞庭湖为海内巨浸,气蒸波撼,吞天无际。在诗人看来,湿漉的晓云好像是驮载着接天的水气飘进了岳阳古城的上空。这是何等壮观的景致呵!“将入”二字,真可说是笔挟云涛了。

当然作者着意描写巴陵湖畔的云容水色,其目的在于用它来烘托咸阳的雨景,使它更为突出。这是一种借助联想,以虚间实,因宾见主的借形之法,将两种似乎毫无无关的景物,从空间上加以联系,构成了本诗在艺术上的特色。

篇2:《咸阳值雨》唐诗鉴赏

温庭筠

咸阳桥上雨如悬,

万点空蒙隔钓船。

还似洞庭春水色,

篇3:唐诗宋词鉴赏策略谈

一、知人论世策略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引导学生在阅读文学作品时努力做到知人论世, 通过查阅有关资料了解与作品相关的作家经历、时代背景、创作动机、作品的社会影响等, 加深对作家作品的理解。“知人”就是要联系诗人的生平事迹、心路历程、创作风格等来欣赏诗人的作品, “论世”就是要联系诗人所处的时代背景。白居易曾说:“文章合为时而著, 歌诗合为事而作。”优秀的诗作无不是现实的高度的艺术概括, 不了解背景, 就难以切实准确把握诗词的内容。因此, 在讲解古典诗歌作品的时候, 我们不仅要告诉学生作品反映了什么样的社会生活和事件, 而且应该让学生了解作者是在什么思想感情推动下创作作品的。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 才能使学生走进诗人所生活的时代, 和诗人同呼吸, 共命运, 设身处地地体验到诗人的情感, 从而达到情感上的共鸣。在教学李商隐的《安定城楼》时我们应该让学生知道:李商隐十六岁以《才论》、《圣论》两篇古文“出诸公间”, 并受东都 (洛阳) 留守令狐楚赏识, 又得令狐父子之援而中进士, 次年入泾原节度使王茂元幕府, 后娶其女为妻, 琴瑟和谐。但当时的牛 (僧孺) 李 (德裕) 党争激烈, 令狐楚属牛党, 王茂元则属李党。李商隐此举被视为投靠王茂元, 因此被令狐楚之子令狐绹指责为“忘家恩, 放利偷合”而受牛党排挤。此后其一生在牛、李两党的倾轧中度过, 困顿凄凉。学生了解到李商隐是政治斗争的牺牲品, 就能很准确地把握“贾生年少虚垂泪, 王粲春来更远游”中寄托的诗人遭受压抑、人生不得志的情怀。

别林斯基说过:“任何一个诗人也不能由于他自己和靠描写他自己而显得伟大, 不论是描写他本身的痛苦, 或者描写他本身的幸福。任何伟大诗人之所以伟大, 是因为他的痛苦和幸福的根子深深地伸进了社会和历史的土壤里, 因为他是社会、时代、人类的器官和代表。”“即使是从前的人, 那诗文完全超出于政治的所谓‘田园诗人’‘山林诗人’, 是没有的。完全超出于人世间的, 也是没有的。既然是超出于世, 则当然连诗文也没有。诗文也是人事, 既有诗, 就可以知道于世事未能忘情”。王维的《山居秋暝》可以作为佐证, 作者在诗中流露的是希望他自己以及他的各种朋友都能摆脱世俗、欲念的束缚, 建构一种宁静、淡泊的心境和真诚、相知的人际关系。诗人通过对美好自然的描绘, 委婉曲折地表达了对腐败政治的不满。这也就是他为什么要把这山野风光而且又是雨后秋凉写得这样明丽动人, 并且为什么认为“王孙自可留”的原因。

二、比较鉴赏策略

叶嘉莹指出:“只看一首诗怎么知道他的好坏?你一定要比较, 而且一定要找到相近的、作用差不多的或作风截然不同的诗人来对比, 只有经常做这样的比较, 才能够养成我们欣赏判断的能力。”艾略特也曾指出:“任何诗人、任何艺术家, 都不能单独地有他自己的完全意义。”“我们不能单独地评量, 必须把他置于已故的人中间, 加以对照、比较。”对于作品, 他认为:“只有与系统发生关系时, 个别的文学艺术作品、个别的艺术家的作品才有其意义。”不论是作家还是作品, 只有通过比较才能充分显示其特征和差异, 才能有所发现并且作出准确的价值评估。只要有可比性, 并能导致有意义的结论, 同时代的作家或本人的其他作品都可进行比较, 对此教师有选择的充分自由。

对同时代的作家我们可以使用共时比较法分析不同点, 从而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认识他们作品的深刻内涵。中国古代诗坛双星———李白和杜甫, 尽管生活遭际有许多相似之处, 诗歌活动也有十分密切的联系, 但是他们在诗歌中塑造的“我”的形象却有着明显的区别。李白的“我”狂放不羁、飘然不群, 以风浪逸其情, 乾坤纵其志, 指点江山, 笑傲王侯, 扬言要用“虹霓为丝, 明月为钩”, “天下无义气丈夫为饵”, “临沧海, 钩巨鳌”, 为社会和苍生做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杜甫的“我”脚踏实地, 忧思萦怀, 以泪眼凝视多灾多难的社会与人生, 在丛丛榛莽中, 在如磐夜气下, 寻寻觅觅, 辗转漂泊, 力图为国为民做一点有益的事情。认识到这一点, 学生对这两个大诗人的作品分析就能比较到位。

有些诗人、词人或因国运衰落或因个人生活变化等而出现了作品风格变化, 对此我们需要用历时比较法进行分析。比如李清照在《醉花阴》中说:“东篱把酒黄昏后。”那时远方有一个可以让她想念的人, 可是后来的《声声慢》中就只能是“三杯两盏淡酒, 怎敌他、晚来风急”, 是在寒冷中喝一杯酒来减少寒冷的感觉, 但是三杯两盏的淡酒, 怎么能够抵挡傍晚时候那么寒冷的风。此时她已经渡江南下, 丈夫赵明诚也去世了, 温馨的日子也一去不复返了。再来看苏轼, 曾有人评价他的词说:“眉山公词短于情。”实际上苏轼不仅是豪放词风的开创者, 而且是婉约中的圣手。《念奴娇·赤壁怀古》与《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体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风格。

三、预设与生成相结合策略

课堂上总有一些无法预见的情况, 经常与课前预设的不一致甚至相矛盾, 有经验的教师把这些看成是动态生成性资源, 他们不拘泥于预设的教案, 而是耐心倾听、了解、把握学生的思维脉络, 捕捉有效信息并及时纳入临场设计, 巧妙运用于教学活动中。“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 往往带有更多的主观性和个人色彩。应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去感受体验, 重视对作品形象和情感的整体感知与把握, 注意作品的内涵的多义性和模糊性, 鼓励学生积极地、富有创意地建构文本意义”。再者, 诗歌本身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凝炼性, 越是成功的诗歌作品留给读者的想象空间就越大。一首《念奴娇·赤壁怀古》, 有的学生认为展现了作者的悲壮情感, 有的认为展现了自然的伟大, 有的认为展示了作者的人格魅力, 等等。对于这些不在自己教案范围内的理解, 教师要能兼容并包, 同中有异, 并给出确切的评价, 从而构建和谐课堂。

但是, 并不是所有的生成资源都要加以欣赏, 教师必须有一个基本的标准。我们要知道对文本的理解不能随意化、自由化。文本的客观内涵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语文教师应把这些资源积淀在自己的大脑中。在课堂上教师应允许学生表达自己的见解, 并相机点拨, 学生可以走得歪歪扭扭, 但不能走出主干线。我们的课堂不是越热闹越好, 学生的观点也不是越离奇越好, 而是应该杂而不乱, 应该在一定的是非、曲直、善恶、美丑的标准下进行, 也应该遵循一定的客观规律。

四、课型多样化策略

唐诗宋词是一座溢彩流光的美的殿堂, 教师通过讲授, 能让学生从中体会到不羁精神, 感受到仁者光辉, 倾听到豪迈高歌, 聆听到浅斟低唱……与《唐诗宋词选读》相比, 高中必修阶段的古典诗词数量少, 难度略小, 教学要求低, 系统性也较弱, 且其人文内涵都只指向每个专题的人文主题, 这些篇目分散在各个教学时段讲授。对于选修课本上的63篇唐诗宋词, 如果我们仅依赖于“讲授”这一单一的课型, 是难以完成教学任务的, 同时学生的兴趣也难以提起来。选修课本是按照时间顺序编排的, 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使用另外的标准编排讲授, 比如将杜牧的《九日齐山登高》与王勃的《滕王阁》、孟浩然的《与诸子登岘山》、杜甫的《登高》等有关“登高”题材的诗词放在一起讲授。这样就能避免费时低效, 整天忙于赶进度的烦恼。

朗读课, 教师可以规定篇目让学生进行朗读比赛, 考查学生借助声音、表情、动作传达诗歌精髓的能力。中国的古典诗词很讲究韵律节奏, 极具音乐的美感, 这种美感是诗人感情的自然流露。“不读不能得其要旨, 不读不能知其意味, 不读不能领略语言之美”。朗读, 不仅要读出音乐美, 而且要读出文章的韵味情致, 读出喜怒哀乐, 读出真情实感, 读诗的过程是对诗词的再创作。“朗读就是用读者的心声尝试复活文本的心声, 而尝试的过程就是读者与文本对话的过程”。朗读课这种课型许多教师不敢尝试, 因为相对于考核机制来说, 这种模式没有具体的“功利”。这种认识是有偏差的。对一首美的诗歌, 如果学生在诵读时能准确把握诗人情感的起伏, 注意诵读节奏快慢的处理, 声调高低的安排, 则能从优美的韵味和流动的气脉中产生妙不可言的感觉, 在抑扬顿挫吟诵中更好地把握作者的感情, 加深对诗歌情感的理解。在朗读中, 学生能够把主观感受与作品的艺术境界统一起来, 达到情感的共鸣和情操的陶冶。

评论课, 让学生尝试对某一首诗词的创作与构思、结构与内容、修辞与风格等方面进行感知分析, 学会自己对一首诗词进行全方位认识;还可以在教师讲授的基础上对某一流派 (比如豪放派) 、某一主题 (比如“建功立业”、“思想怀人”等) 、某一意象 (比如“月”、“菊花”等) 进行多元化、开放性的解读。这样能培养学生归纳分析的能力, 激发学生批判质疑的精神, 更为重要的是在评论的过程中学生会汲取许多成长需要的营养, 形成了自己认识世事、认识人生的观念。同时, 作文素材的积累, 写作能力的迁移也会在不知不觉中得到隐性“生成”。

另外, 我们还应有自习课, 规定篇目让学生圈点勾画、评点批注, 进行自主学习、自我提升;还应有与所学内容相对应的习题课以巩固所学的知识;也可以组织视频欣赏、书法比赛, 等等。总之, 要采用多样化的课型让学生亲近唐诗宋词, 亲近传统文化。

当然, 唐诗宋词是浩瀚的大海, 仅凭以上四种策略难以达到“风格迥异的作品给个性鲜明的现代学生提供充足的精神养料, 那些远去的诗人和绝妙的辞章能够帮助学生们建造起精神家园”的效果。为了唐诗宋词鉴赏的课堂教学更加“有效”, 我们还需继续探索。

摘要:本文重点讨论在唐诗宋词鉴赏中要注意的四种策略, 试图借助它们达到诗词教学更加“有效”。

关键词:唐诗宋词鉴赏,有效教学,策略

参考文献

[1]江德松.走向和谐的阅读对话教学.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2007, (6) .

[2]许昌良.灵活对话文本.教学与管理, 2007, (11) .

[3]罗时进.唐诗演进论.江苏古籍出版社, 2001.

[4]南京师范大学.文学评论写作.江苏教育出版社, 1996.

[5]王瑶.中国诗歌发展讲话.江苏文艺出版社, 2008.

[6]王元骧.文学原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7]叶嘉莹.风景旧曾谙.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

[8]朱光潜.诗论.江苏文艺出版社, 2008.

[9]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2002.

[10]周宏锐.关于《唐诗宋词选读》教学建议.互联网, 2009.

篇4:唐诗鉴赏十题

蝉 (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注]垂緌(ruí):指蝉。蝉的头部有伸出的触须,形状好像下垂的冠缨。

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说:“咏蝉者每咏其声,此独尊其品格。”你认为沈德潜的评论言之有理吗?结合后两句诗,谈谈你对此的理解。

二、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问题

己亥岁感事(曹松)

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

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注]:打柴为“樵”,割草为“苏”。

“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是什么意思?表达诗人什么思想?

三、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问题

江亭夜月送别二首(其二)

(王勃)

乱烟笼碧砌,飞月向南端。

寂寞离亭掩,江山此夜寒。

有人认为此诗中“乱”“飞”“寂寞”“寒”等词语用的有匠心,请你任选其中两个,谈谈自己的看法。

四、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问题

送别杜审言(宋之问 )

卧病人事绝,□君万里行。

河桥不相送,江树远含情。

别路追孙楚,维舟吊屈平。

可惜龙泉剑,流落在丰城。

[注]:公元698年,杜审言坐事贬吉州(今江西吉安)司户参军,写此诗以赠。

在□处,有的版本是“嗟”字,有的版本是“闻”字,你认为哪个字好,为什么?

五、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问题

渡汉江(宋之问)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注]:这是宋之问从泷州(今广东罗定县)贬所逃归,途经汉江(指襄阳附近的一段汉水)时写的一首诗。

你怎么理解诗人的“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六、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问题

劳劳亭 (李白)

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

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

《文心雕龙·物色篇》说:“诗人感物,联类不穷。”诗思往往是与联想俱来的。请分析此诗是怎样通过奇妙的联想来表现离别之苦的。

七、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问题

夜雪 (白居易 )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咏雪诗写夜雪的不多,这与雪本身的特点有关。雪无声无嗅,只能从颜色、形状、姿态见出分别,但沉沉夜色,人们往往无法细致观察。但白居易却避易从难,以夜雪入诗,请分析他是怎样写雪的,写出了夜雪的什么特点。

八、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问题

踏歌词四首(其三)

(刘禹锡)

新词宛转递相传,振袖倾鬟风露前。

月落乌啼云雨散,游童陌上拾花钿。

诗中“云雨散”指什么?游童能在陌上拾到花钿,说明了什么?

九、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问题

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柳宗元)

海畔尖山似剑芒,秋来处处割愁肠。

若为化作身千亿,散向峰头望故乡。

把山比做“剑芒”,有何妙处?此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十、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问题

杂诗(无名氏 )

无定河边暮角声,赫连台畔旅人情。

函关归路千余里,一夕秋风白发生。

这首诗是边塞诗吗?为什么?“一夕秋风白发生”是什么修辞手法,在诗中起了什么作用?

【参考答案】

一、蝉声远传,诗人强调这是“居高”所致,决非借助秋风。这种独特的感受蕴涵一个真理:真正品格高洁的人,并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借,自能声名远播。这里所突出强调的是人格的美,人格的力量。后两句诗中的“自”字、“非”字,一正一反,相互呼应,表达出对人的内在品格的热情赞美。沈德潜如此评说,确实言之有理。

二、意思是:请大家不要说什么封侯的事了,一个将领功成名就是多少人死无葬身之地换来的啊!诗人对那些凭战功取得高官厚禄的人是鄙夷的,对祸害人民的战争是诅咒的。

三、此四词语都有一语双关之妙。首句写烟而曰“乱”烟,既是形容夜烟弥漫,也表达了诗人心情的迷乱。次句写月而曰“飞”月,既是说明时间的推移,也暗示诗人伫立凝望时产生的聚散匆匆之感。第三句写离亭而加“寂寞”二字既写出了外在的景象,也写出了内心的情怀。“寒”字因有“此夜”限制,就不仅仅是指因夜深感觉到的肤体寒冷,同时也是在这个特定的离别之夜独有的内心感受。(任选其中两个分析即可)

四、“嗟”有“叹息”之意,用在这里比较好,能表达出丰富的感情:有同朋友离别的怅惘,有为故人被贬而起的感伤,也有一种由友人被贬而引起的宦海沉浮宠辱无常的感慨。“闻”字是“听说”的意思,在这里不能表达丰富的感情。

五、作者贬居岭外,又长期接不到家人的任何音讯,一方面固然日夜在思念家人,另一方面又时刻担心家人的命运。怕他们由于自己的牵累或其他原因遭到不幸,在此时被人证实。透过“情更怯”与“不敢问”读者可以强烈感触到诗人此时强自抑制的急切愿望和有此造成的精神痛苦。这种抒写是真切、富于情致和耐人咀嚼的。

六、诗人写离别之苦,不直写,从伤心处落笔,可谓巧妙。尤其是后两句,诗人送别时,柳条未青,但古人有折柳送别的习惯,诗人便生奇想,说春风深知离别之苦,不忍心看到人间折柳送别的场面,便故意不吹青柳条。赋春风以情,让春风与离别联系在一起,联想可谓神奇。

七、首句从感觉写(衾枕冷),次句从视觉写(窗户明),后两句又从听觉写;但又都是间接写雪。“讶衾枕冷”说明雪下的时间已长了,气温已变低;夜见窗户明,说明雪下得大、积得多;第三句诗人直接说“知雪重”,因为总是能听到竹子折断的声音,可见大雪仍然未停。

八、“云雨散”指歌舞结束。游童能在陌上拾到花钿,从侧面含蓄地补写了歌舞场面的热烈。可以想见,歌舞女子完全沉浸在歌舞狂欢中,花钿遗落而毫不知觉。

九、把山比做“剑芒”,一方面写出了山的特点:尖;一方面方便了下面的抒情:本就是愁肠了,还有它来割,岂不更令人肝肠寸断?诗歌表现了诗人愁苦的心情和对故乡亲故的深深眷恋。

篇5:温庭筠《咸阳值雨》

咸阳桥上雨如悬,万点空蒙隔钓船。

还似洞庭春水色,晓云将入岳阳天。

【注释】

⑴咸阳桥:又名西渭桥,故址在今陕西省咸阳市南,古代多于此送别

⑵还:一作“绝”

⑶将:携带。岳阳天:岳阳楼在洞庭湖边,可俯瞰洞庭春色

【翻译】

咸阳桥上细雨绵绵,像巨大的窗帘悬挂在天空,透过迷茫的雨帘可以看到江上的钓鱼船。这就像江南洞庭湖的春光水色,连那雨后的云彩也会飘到岳阳城的天。

赏析

这是一首对雨即景之作,明快、跳荡,意象绵渺,别具特色。咸阳桥,又名便桥,在长安北门外的渭水之上,是通往西北的交通孔道。古往今来,有多少悲欢离合、兴废存亡的历史在这里幕启幕落。然而诗人此番雨中徜徉,却意度闲适,并无愁眉锁眼之态,笔墨染出,是一派清旷迷离的.山水图景。

首句入题。“咸阳桥”点地,“雨”点景,皆直陈景物,用语质朴。句末炼出一个“悬”字,便将一种雨脚绵延如帘箔之虚悬空际的质感,形象生动地传出,健捷而有气势,读来令人神往。接下一句,诗人把观察点从桥头推向远处的水面,从广阔的空间来描写这茫茫雨色。这是一种挺接密衔的手法。“万点”言雨阵之密注。“空蒙”二字最有分量,烘托出云行雨施、水气蒸薄的特殊氛围,点出这场春雨所引起的周围环境的色调变化来。用笔很象国画家的晕染技法,淡墨抹出,便有无限清蔚的佳致。这种烟雨霏霏的景象类似江南水乡的天气,是诗人着力刻画的意境,并因而逗出下文的联翩浮想,为一篇转换之关键。“钓船”是诗中实景,诗人用一个“隔”字,便把它推到迷蒙的烟雨之外,若隐若现,似有似无,象是要溶化在设色清淡的画面里一样,有超于象外的远致。

前两句一起一承,围绕眼前景物生发,第三句纵笔远扬,转身虚际,出人意外地从咸阳的雨景,一下转到了洞庭的春色。论地域,天远地隔;论景致,晴雨不侔。那么这两幅毫不相干的水天图画是如何系联起来的呢?实现这种转化的媒介,乃是存在于二者之间的某种共同点—即上面提到的烟水空蒙的景色。这在渭水关中也许是难得一见的雨中奇观,但在洞庭泽国,却是一种常见的色调。诗人敏感地抓住这一点,发挥艺术的想象,利用“还似”二字作有力的兜转,就把它们巧妙在联到一起,描绘出一幅壮阔飞动、无比清奇的图画来。洞庭湖为海内巨浸,气蒸波撼,吞天无际。在诗人看来,湿漉的晓云好像是驮载着接天的水气飘进了岳阳古城的上空。这是何等壮观的景象呵!“将入”二字,真可说是笔挟云涛了。

篇6:温庭筠《咸阳值雨》练习

答:示例一:“悬”字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咸阳雨景的雨脚如麻,连绵不绝的特点。

示例二:“隔”是隔开,写出了“钓船”若隐若现,似有似无的景致,营造了一种烟雨空濛的意境。

2. 这首诗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2分)

答:示例一:诗人运用了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诗中一、二句实写眼前的咸阳雨景,三、四句虚写心中境。全诗用“还似”一词将一北一南、一实一虚两幅图景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描绘出了空濛飘渺的雨景。(答出“虚实结合”即可得满分)

示例二:诗人运用了联想的表现手法。诗人由眼前的咸阳雨景联想到洞庭春水色,描绘出了空濛飘渺的雨景。(答出“联想”即可得满分)

译文

在咸阳桥上遇雨了,那牛毛细雨随风飘摇不定,宛如悬在空中的水晶帷帘;那泊着的钓鱼船被这连绵的水晶帷帘阻隔,如烟如画。眼前这烟水空濛的景色多么像初春时节洞庭湖上那烟波浩渺的景致;还有那沉沉的`暮霭,好像正驮载着水气缓缓地向岳阳城的上空飘去,真是美极了。

★ 雨发生态园春游作文

★ 《咸阳值雨》温庭筠的唐诗鉴赏

★ Ping值是什么意思?

★ 值周日工作总结

★ 值周工作总结

★ 值周心得

★ 值周工作总结

★ 值周总结

★ 值周讲话稿

篇7:《咸阳值雨》唐诗鉴赏

咸阳桥上雨如悬,万点空蒙隔鱼船。还似洞庭春水色,晓云将入岳阳天。宿城南亡友别墅

水流花落叹浮生,又伴游人宿杜城。还似昔年残梦里,透帘斜月独闻莺。[注]杜城即下杜城,在今陕西省长安县南。(1)两首诗分别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2)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还似二字在两首诗中不同的表达效果。

(3)《咸阳值雨》首句用一悬字,有什么表达作用次句用空蒙二字表现出什么情景 答案:

(1)《咸阳值雨》表达了闲适之情(或愉悦之情等),《宿城南亡友别墅》表达了人生无常的感伤之情(或物是人非的怅惘之情、友人已逝的悼念之情等)(2分。一点1分。意思对即可)(2)《咸阳值雨》中的还似二字将洞庭晓景和咸阳雨景联系了起来,突出了景色的烟水空蒙,描绘出了一幅壮阔飞动、无比清奇的图画。《宿城南亡友别墅》中的还似二字将前两句的抚今--由自然界的变化觉人世间的无常,和后两句的追昔--友人已逝残梦犹存的孤寂凄清联系了起来,突出了感伤之情。(4分。一点2分。意思对即可。两个还似由今及昔,由此及彼,由实及虚,通过活跃的联想构成了奇妙的关联)

(3)用悬写雨,写出雨脚绵延雨帘高挂的景象,突出雨之健捷而有气势。空蒙二字烘托出云行雨注、水气蒸腾的景象。写出了这场雨引起周围环境色调的变化。1.上面两首诗都是温庭筠的作品,《咸阳值雨》一诗表达了__ ______之情,《宿城南亡友别墅》一诗表达了________之情。(2分)

2.两首诗中都有还似一词,都用了什么手法?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还似二字在两首诗中不同的表达效果。(4分)【参考答案】

1.闲适(愉悦)怅惘(悼念)(2分)

2.两首诗都有还似一词,用的是联想的手法。第一首由当地(咸阳)想到别地(洞庭),第二首由眼前想到过去。《咸》中的还似二字将洞庭晓景和咸阳雨景联系了起来,突出了景色的烟水空蒙,描绘出了一幅壮阔飞动、无比清奇的图画。《宿》诗中的还似二字将前两句的抚今--由自然界的变化觉人世间的无常,和后两句的追昔--友人已逝残梦犹存的孤寂凄清联系了起来,突出了感伤之情。(4分)赏析:

本诗作者是唐代诗人温庭筠。前二句写桥上所见雨景。第一句写桥上,雨脚如麻,连绵不绝,如同无数条丝线悬挂在空中,可见雨势之大。第二句写桥下,雨珠万点,放眼望去,犹如一道雨帘隔住视线,形成迷茫空蒙的景象,渭河中的渔船本来近在咫尺,现在却变得若隐若现,如同隔着一层幕布。这两句诗实写眼前景,已表现出在独特视角的运用下的独特感受。咸阳,即今陕西咸阳。咸阳桥,即中渭桥,在今陕西西安与咸阳之间的渭水上。这首诗写咸阳桥附近的雨景,运用独特的视角和奇特的想象,表现出对雨景的奇妙感受。后二句更是突发奇想,写出千里之外的洞庭春晓景色,拂晓时分,洞庭湖云蒸霞蔚,迷茫的水气蒸腾而上,在岳阳城的上空聚合成空蒙浩淼的景观。而这样的景观,却恰与咸阳桥上的雨景相似,既写出洞庭春色,又以这种形象的比喻使得咸阳雨景更为具体生动,给人的感受也更为奇特。咸阳与岳阳,两地相隔千里,而且一是雨景,一是晴景,诗人却通过巧妙的视角和联想使之融合起来,达到了调动人的审美想象的绝佳效果。

上一篇:桥东小学工会委员会换届改选工作的实施方案下一篇:镇党政办公室2013年上半年工作情况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