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荆门送别》李白唐诗鉴赏

2024-04-10

《渡荆门送别》李白唐诗鉴赏(共15篇)

篇1:《渡荆门送别》李白唐诗鉴赏

《渡荆门送别》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青年时期在出蜀漫游的途中写下的一首五言律诗,选入《唐诗三百首》。唐开元十四年(726),诗人怀着“仗剑去国,辞亲远游”之情,出蜀东下,此诗即在旅游途中所作。

这首诗意在描绘山水,壮阔雄奇的景象使诗人兴奋不已,充满了豪情和朝气,然而乍离家乡远游,难免产生恋恋之情,“送别”之意犹在。“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与杜甫的“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同为咏长江的千古名句。

原文

篇2:《渡荆门送别》李白唐诗鉴赏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境,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 渡荆门送别 李白

★ 《渡荆门送别》李白唐诗鉴赏

★ 渡荆门送别课文翻译

★ 渡荆门送别改写作文

★ 李白的送别诗

★ 李白《赤壁歌送别》译文及赏析

★ 有哪些是李白写的送别诗

★ 汪伦送李白的送别诗句

★ 送别 王维

篇3:《渡荆门送别》李白唐诗鉴赏

德国哲学家尼采曾在《悲剧的诞生》中将人类精神分为两类, 一类是以狄奥尼索斯为代表的酒神精神, 这类人性格外向, 浪漫而热情, 想象力丰富, “要在生命幻变中忘却生命幻变所生的痛苦, 纵饮狂歌, 争取刹那间尽量的欢乐, 时时随着生命的狂澜流转” (1) ;另一类则是以阿波罗为代表的太阳神精神, 这类人性格内向, 沉着而内敛, 自制力极强, “风帆自动而此心不为之动, 他永远是一个冷静的旁观者” (2) 。

生于中国唐朝的李白和杜甫, 比尼采早出世了千年, 却稳稳地印证了这个说法。李白是酒神, 这在他的诸多诗篇里可得到验证, 名贵的“五花马”、“千金裘”都可以拿去换美酒, 古来的圣贤都比不上饮者, 饮者们举杯消愁, 只愿长醉不复醒。杜甫是太阳神, 节制、含蓄, 一丝不苟地把握整体的和谐完美, 不管是拖着百年多病的身躯登高, 还是望着兵车辚辚, 战马萧萧长叹, 都表现出一种忍辱负重的道德责任感。宋人严羽在《沧浪诗话》中曾用兵法给李杜作比:“少陵诗法如孙、吴, 太白诗法如李广。”意思便是杜甫的诗讲究规律, 知道节制, 而李白的诗多是率性而为。

总体而言, “李白诗风, 举重若轻;杜甫诗风, 举轻若重。举重若轻, 意味着超越板滞的格律而张扬清奇的才性;举轻若重, 意味着精熟格律而输入沉重的社会责任感” (3) , 二者诗歌的风格特色因人、因地、因时间皆有不同, 如《渡荆门送别》中的“山随平野尽, 江入大荒流”和《旅夜书怀》中的“星垂平野阔, 月涌大江流”, 两句诗看似差不多, 实则有许多值得探索的差异。

二、《渡荆门送别》浪漫飘逸的酒神精神

《渡荆门送别》大致作于开元十二年, 也有说法认为作于开元十三年或开元十四年, 但无论是哪种说法, 不可怀疑的是, 写下这首诗的时候, 李白还很年轻, 大概二十五岁 (如是其他说法, 则是二十六或二十七岁) 。当酒神还年轻的时候, 那种热烈奔放的酒神精神更能发挥到极致。此外,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李白初次“仗剑去国, 辞亲远游”, 沿着三峡直冲荆门之外, 向蜀地之外的世界探索的时候, 那种豪情万丈, “整个世界皆在我面前”的壮志更不必多言。

“山随平野尽, 江入大荒流”一句中展现的意象有山、平野 (大荒意为广阔无垠的原野, 也可归在平野中) 、江水是十分典型的江中图景。前句描绘了江水两侧群山的面貌, 随着船的行进, 两侧群山逐渐消退, 显示出一马平川的原野, 给人以流动感与空间感, 将静止的山岭摹状出活动的趋向。后句则描写江水奔腾千里的形态, 从船上望去, 远处的江水仿佛注入荒野, 显出天空的高远, “蕴含着诗人喜悦的心情和青春的蓬勃朝气”。前后两句诗的写景角度是移动的, 而非定点观察, 这从“随”、“尽”、“入”、“流”等字中就可看出。由于从“百步九折萦岩峦”的蜀道向楚地进发, 地势的逐渐开阔让诗人的心情也明朗起来, 连带着所见之景全都生动无比。“山水本无感情, 需要人把感情赊给它;这种赊借是非常讲信用的, 人把感情赊给山水, 却可以在审美价值上加倍获得偿还” (4) , 本是一叶小舟在江中前行, 却被诗人写为群山随着平野前行, 江水流入荒原, 山山水水都具有了生命力。王夫之在《唐诗评选》中评价:“明丽果如初日。” (5) 实在非常恰当。

三、《旅夜书怀》沉郁顿挫的太阳神精神

《旅夜书怀》写于唐代宗永泰元年 (公元765年) , 那年的杜甫在正月辞去节度参谋职务, 返居成都草堂。三个月后, 严武去世, 杜甫在成都失去依靠, 带着家人由成都乘舟东下, 经嘉州 (今四川乐山) 、榆州 (今重庆市) 至忠州 (今四川忠县) , 在旅途中, 他写下了这首诗。舟车颠簸中的杜甫已年过半百, 当太阳神走入人生末尾时, 那种沉着内敛的太阳神精神更多了一些哀伤。

“星垂平野阔, 月涌大江流”, 岸上星垂, 舟前月涌, 以广阔的原野为参照点, 才可感到“星垂”, 天上月色宁静, 水中月色动荡, 才可称为“涌”, “星垂”、“月涌”是以细腻称阔大的手法。这句诗中展现的意象为星、平野、月、江水, 虽然较之李白在《渡荆门送别》的颔联中的意象多了一项, 但星和月这两种意象, 方位偏上, 且在画面中占有的面积也较小, 使得整个画面显得很空旷, 不像“山随平野尽, 江入大荒流”一句中, “山”这一意象所占的空间很大, 显得整个画面较饱满。一般来说, 四川成都一带地势较高, 有江就会有山, 也许杜甫当时视野所见中也是有山的, 但他不像李白那样, 直白地将看到的一切全都写于笔下, 就像前面提及的, 太阳神的精神让杜甫有节制、有含蓄, 一丝不苟地把握整体的和谐完美, 对所见现象进行有意义的简化, 展现出一副空旷画面, 也为下文“飘飘何所似, 天地一沙鸥”营造了氛围。于神秘而开阔的自然中, 头顶是浩瀚的宇宙, 脚下是流动的江水, 远处是低平的原野, 在这样的情境下, 对人生迟暮的无力感和孤独感都会自然地生发。自然将永恒地扩展下去, 而社会现象的存在终是短暂的, 即使读者也能对那种瞬间和永恒的存在感产生心灵的颤动。

“无论荒凉感或写意性, 由他写来, 往往都具有百感交集的沉重, 形成一种心灵共振的结构。尤其愈到晚年的他, 心灵深处愈是深积着浩大而深刻的焦虑” (6) 。此时的杜甫必将回忆起自己先前坎坷的人生旅途, 报国无门的悲伤又涌上心头, 苍老多病当然是事实, 但并非休官的真正原因。真正的原因是朝廷忘记了他, 他就如同一只落单的沙鸥, 漂泊于江湖间, 穷困潦倒。黄生的《杜诗说》中评价说:“一沙鸥, 何其渺!天地字, 何其大!合而言之曰‘天地一沙鸥’, 作者吞声, 读者失笑。”

总之, 李白的“山随平野尽, 江入大荒流”贯穿了李白从青年时期就秉承的酒神精神, 是他蓬勃生命力的体现, 有一种气势淋漓的大山水境界。而杜甫的“星垂平野阔, 月涌大江流”则是通往人间的思考, 通向他忧国忧民、人生迟暮的太阳神精神。无论是浪漫飘逸的酒神精神, 还是沉郁顿挫的太阳神精神, 二者各有优势, 一定要评出个优劣, 既没有必要, 又不合理。我们甚至可以这么说, 从李白到杜甫的精神演进过程, 展现了酒神精神是如何在人生起伏中被太阳神精神幻化的。这也许正是一个人从青年时代逐步走向中年时期的过程, 曾经的浪漫热情最终都会蜕变为沉着内敛。

参考文献

[1]尼采著.周国平译.悲剧的诞生:尼采美文选[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86.

[2]朱光潜.朱光潜人生九论[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1.

[3]严羽著.郭绍虞校释.沧浪诗话校释[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3.

[4]杨义.李杜诗学[M].北京:北京出版社, 2001.

[5]葛景春.李杜之变与唐代文化转型[M].郑州:大象出版社, 2009.

[6]刘士林.中国诗学精神[M].海口:海南出版社, 2006.

[7]王夫之著.陈书良校点, 唐诗评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1.

篇4:《渡荆门送别》教学设计

一、壮阔的意象和灵动的词语

诗总是以其最能表现诗人情感的意象来呈现。李白青年时的壮游,当然会撷取最能体现自己壮志凌云的意象。诗中“平野”、“大荒”这些展示辽阔原野的意象,正是当年诗人充满雄心,立志为朝廷干一番大事的志向的写照。因而读到“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就会有气势开阔的感动,意象的壮阔正是志向的远大。但如果认为是意象选取正确就能使诗歌成为不朽名篇的话,那就错了。因为这首诗之所以能脍炙人口,除了有辽阔原野这些意象外,还由于诗中那些灵动的词语。这些词语使全诗的描写呈动态的趋势,让读这首诗的人都能够如见李白乘舟远游的场面。因而品读这些充满灵动活力的词语,对真正理解李白的形象与情感是十分重要的。

如“山随平野尽”中的“随”,以游动的视角,将群山与原野的位置逐渐变换、推移,真切地表现出来,写活了“山”也写活了“原野”,给人以空间感和流动感。又如“尽”,联想到刚从三峡中出来的诗人视野由崎岖到壮阔,精神世界顿时也豁然开朗起来。“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三峡》)的波澜壮阔的场面也会随着诗人的吟诵而呈现出来。至于“江入大荒流”,“入”字就尽现江水的速度甚至宽度,词用得多么贴切。这是对前途的展望,大江无阻挡地流向远方,空间广阔,同时也打开了诗人的眼界,奔腾着诗人的想象,洋溢着诗人青春蓬勃的朝气。这两句诗,不仅有气势开阔的意象,更有动态的描写。是的,江是流动的,但两岸的山脉是固定的。虽说这里有从三峡到平坦大江的地理变化,随着诗人灵动的词语,将诗人的舟行体验及见到壮阔之景时那种豁然开朗的感觉表现得淋漓尽致。

站在颔联再看首联,虽说没有惊人之句,但一个“渡”字直接扣题,“远”字交代了此行的目的。诗人远离养育自己多年的故乡,放舟东下,经巴渝,出三峡,直赴千里之外的荆门之外,来到了战国时期的楚国属地漫游。古朴原始的楚地风情,深沉厚重的文化底蕴,风雨沧桑的历史变迁,让李白神往。因而“渡远”两字,不仅包含自己多年的思念得以实现的兴奋,更有自己将实现抱负的激动。

二、瑰丽的想象和高远的意境

这是李白的出蜀之作,有着他初次离开故乡时的观感和情思。由壮阔的意象与灵动的词语所构建出来的诗篇,一定有着更高远的意境,而构勒这幅高远意境图的正是诗人那瑰丽的想象之笔。

你瞧,“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既有夜空景观,也有白昼之景。诗人坐在船上,展开想象的翅膀,为我们呈现了这么一个场面:晚上,俯视月亮在水中的倒影,好像天上飞来的一面明镜似的;白天,仰望天空,云彩兴起,变幻无穷,结成了海市蜃楼般的奇景。这正是从荆门一带到广阔平原的高空中和平静江面上所观赏到的奇妙美景。而一个“飞”字,将本在天上的明月倒映在因江面开阔而流速变得缓慢的江水中,使江面如同天上飞来的明镜。这种奇特的美丽的想象正是诗人浪漫情怀的集中体现。李白曾说“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现在李白又将瑶台镜“飞”落水中,是水中月还是天上镜,诗人的想象奇特浪漫,妙趣横生。

正是以水中月明如圆镜反衬江水的平静,以天上的云彩构成海市蜃楼衬托江岸的辽阔与天空的高远,诗歌的艺术效果才如此强烈。作为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以其俊秀飘逸的诗风奇特瑰丽的想象赋予我们言之不尽的乐趣。

三、蕴藉的情感和悠远的余味

诗题为《渡荆门送别》,是送别诗。与诗人其他送别诗相比,似乎这里并没有出现送别的人。难怪清代沈德潜说:“诗中无送别意,题中二字可删。”送别肯定是存在的,而且这正是作者情感蕴藉之所在,也正是诗的韵味之所在。其实作者写的是告别故乡,而非送别朋友,并写出了故乡山水陪伴诗人、万里护送的动人情景,这样的“送别”,实在是别具一格。

李白自5岁开始读书,15岁学习剑术,直至25岁远渡荆门,一向在蜀地生活,此次出行,面对流过蜀地的江水,不禁产生故乡情。“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诗人确实有些恋恋不舍,但对自己的这一感情却不说破,而一路写“从”、“随”、“入”,写江水写远山,写故乡水有情,不远万里,依依不舍地送“我”这个远别故乡的人到楚地。根据资料记载,诗人居住的青莲乡的通口河与平通河,汇流成涪江经嘉陵江注入长江。我们经常说,山连着山水连着水,诗人也清楚自己脚下的那条江就是与家乡的河联系着的。诗中没说自己眷恋着家乡及家乡的人,但他把本无感情的故乡水表现得深情厚意,写水在恋恋不舍一路护送,万里相随。家乡水对外出游子的情感,不正是诗人一路上眷恋路乡的感情的含蓄写法吗?再回首前几联,会发现这一份对故乡的多情,几乎贯穿整首诗。如果对诗人的深情依恋能好好体悟,品诗就会兴味盎然。

李白曾三渡三峡,每一次都关系着他的前途和命运。同样是写三峡,情感却不尽相同。透过另两首写三峡诗歌呈现的画面,感受流淌在字里行间的情,从而让学生理解诗歌的意境并非只是景,情景交融才构成意境。

朱光潜先生说:“作诗和读诗,都必用思考,都必起联想,甚至于思考愈周密,诗的境界愈深刻;联想愈丰富,诗的境界愈美备。”联想和想象是感受意境的有效途径。然而对于诗歌的联想绝不是信马由缰,必须在诗的灵动的词语中及壮阔的意境中得以充分的想象与联想。同时诗是整体的,因而我们在品读诗时,不能孤立地看某一字词,出现在学生面前的画面不应该是割裂的。在教学中既要注重诗的整体感,又要依据诗句本身,让学生对诗歌进行合理想象,从而对诗歌的理解由单薄走向丰盈。一句话,学生品读时出现的诗的画面可能开始时是平面的,但随着联想与想象,这个画面的立体感会更强,从而充分领略“诗中有画”、“画中有情”的意境。

笔者的教学设计如下:

(一)教学目标:

1.結合字词,想象画面,感受意境,体会诗人情感(重点)

2.同题扩读,体验本课学习的鉴赏方法

(二)教学过程:

课间播放歌曲《渡荆门送别》,交流有关李白的知识。

1.初读诗歌,说说感受

①导入:同学们,课间我们听的是吟唱版的《渡荆门送别》。每当乐声乍起,歌韵初扬,我就心醉神驰,仿佛已经穿越千年的时空隧道,和李白在荆门的长江上把臂同舟共游了。

②介绍荆门山:荆门山在现在湖北宜都西北长江南岸,与北岸虎牙山对峙,形势险要。人们常把荆门山称作“蜀楚咽喉”。等到长江冲出峥嵘突兀的荆门山口,才真正流入江汉平原地带,水面骤然变得宽阔,江流也随之显出舒展奔放的姿态。

③介绍诗人:(出示幻灯片)大丈夫必有四方之志,仗剑去国,辞亲远游。——李白

那一年,李白25岁,第一次离开故乡蜀地,此时舟出荆门山,故乡在身后,他乡在眼前,人生的征程与壮游从此开始。今天我们来学习记录这段旅程的诗歌《渡荆门送别》。(板书课题)

④自由朗读诗歌:用一两个词语说说自己的阅读感受。

提示:豪迈、雄健、壮阔、深情、富有想象等。

⑤根据学生的感受,朗读全诗。可以有不同的朗讀处理,用最能渲染自己体会到的情感的方式演绎《渡荆门送别》。

2.想象画面,领略意境

①再读诗歌,想象画面:

苏轼赞王维的诗画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其实高明的诗人都是善于营造画面的。(板书诗中有画)

朗读全诗,闭上眼睛回味,诗人为我们呈现了哪些画面?

(可以采用“男生读一二联,女生体会;女生读三四联,男生体会”的方式进行。)

②根据想象,展现画面:

同学们的脑海里已经有了依稀的画面,让我们和诗人的心灵靠得再近一些,走到画面里去。来,我们化身为李白吧!

(出示幻灯片)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示例:我看见天险雄秀的荆门山渐渐远去,漫长的水路把我带到了楚地,家乡已经十分遥远,眼前是平阔的江面。我心里充满憧憬,就要去新天地闯荡,迎接我的会是怎样的舞台?

③梳理想象,找出依据:

根据示例,找出想象在诗歌中的依据。

渡:(水路)

远:(家乡已经十分遥远了)

“渡远”与“远渡”比较:“渡远”有主动追求闯荡之意,“远渡”显得平实。荆门:(天险雄秀);外:陌生场地;游:去新天地,内心憧憬。

④仿照示例,呈现画面:

如果我们想象的画面能够把握诗人的内心世界,引起大家的联想,那应该说就是非常成功的。现在请大家仿照老师的例子,小组合作,选择一联,展开想象,用第一人称来描述此情此景。(提醒第三联画面有时间的变化,夜晚我看见……黎明我看见)

⑤评析画面,落实想象:

采用以下的方法评析想象的是否合理。内容上看想象是否有据;形式上可以采用一个小组展示后,自己小组找理由证明,其他小组评价;或一个小组描述后,请其他小组说说其想象的依据。

⑥小结:“没有想象就没有诗歌”。我们用自己丰富的想象了解了诗歌所营造的情境画面,也触摸到了诗人憧憬、豪迈、喜悦、依恋的心灵。

(板书画中有情)

(三)品味余味,体悟情感

以小组讨论的方式,比较本首诗与传统送别诗的异同,充分体会诗人的感情,解决下面的问题。

1.《渡荆门送别》是传统的送别诗吗?

提示:送别有友人,诗中却没有“友”。

2.回顾李白的送别诗

提示:“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赠汪伦》)、“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送孟浩然之广陵》)、“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送友人》)

3.本诗中的“送别”之意体现在哪里?

提示:末句。和传统的送别诗不同,送别诗人的不是朋友,而是——故乡的水,这样的送别实在是别具一格。

4.有些版本里,“怜”也写作“连”,朗读体会哪个版本更好

“怜”与“连”比较:

提示:“连”只有联系之意,缺少人与物的融合。“怜”是互相的,故乡爱诗人,诗人更加热爱自己的家乡。(补充资料:青莲乡的通口河与平通河,汇流成涪江经嘉陵江注入长江。)

5.感受末句的委婉情味

李白自5岁开始读书,15岁学习剑术,直至25岁远渡荆门,一向在蜀地生活,此次出行,面对流过蜀地的江水,不禁产生故乡情。但诗人为什么不直接说自己思念故乡,而说本无感情的故乡水怀着深情厚意,恋恋不舍一路护送,万里相随呢?

提示:原文委婉尽致,极有情味。李白赋予了自然江水情感和生命力,流水似乎也变得多情,世界因诗人的多情而呈现为多情。

6.这一份对故乡的多情,并不仅仅在尾联体现,而是贯穿整首诗。诗中哪些地方也体现了“送别”之意?

从:本意“作”,不妨释“顺”或“随”,李白驾船顺着流水来到了荆门,逆水回望,家乡的渡头无影无踪。流水陪伴之意可咀嚼。

随:船在动,山一路跟随着动,一直跟随到荆门山,才与我告别。

入:长江一直流入天地的尽头,会一直看着作者奔向前程,而无论李白走多远,故乡的山水都会装在他的心中。

仍:始终,回应上文,说明以上所写之景,皆与“故乡水”有关。明月是江心的明月,云朵是江上的云朵,作者的视野,始终没有离开故乡的水。

小结:清代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评论道:“诗中无送别意,题中二字可删。”(清·沈德潜《唐诗别裁》)现在我们可以告诉沈德潜送别之意不仅有,而且还很浓。长江是一根弦,青山、秀水、明月、彩云便是长江弦上奏出的雄伟奇丽的歌。游子即使远行千里,也一定不会忘记故乡。这种浓厚的情意在短短几个字中便尽显无遗,真可谓“言有尽而意无穷”。

诗中有画,画中有情。我们走进了一个情景交融、韵味无穷的诗意空间,这个空间便是意境,它引发我们的遐想,触动我们的灵魂,也能体悟诗人的情感。让我们用朗读再一次进入那一幅幅富有情感的画面吧。(板书:意境)

(四)拓展阅读,把握诗意

李白曾三渡三峡,每一次都关系着他的前途和命运。同样是写三峡,情感却不尽相同。我们透过诗歌呈现的画面,来感受流淌在字里行间的情。

1.拓展一。联系学生熟知的李白诗作。我们熟知的《朝发白帝彩云间》一诗,是李白获罪流放时接到大赦的诏书,他快乐得像个孩子,口占一绝:(出示幻灯片)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早发白帝城》

学生朗读,简单交流从文字中体会到的情感。这里的喜悦之情合着流水都洋溢在诗句中。

2.拓展二。此前一年,流放时李白所写的《上三峡》却写尽了时光难度,逆境难熬的心情。(出示幻灯片)

巫山夹青天,巴水流若兹。巴水忽可尽,青天无到时。——《上三峡》

学生朗读,简单交流从文字中体会到的情感。

3.拓展三。(出示幻灯片)王国维说,“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王国维《人间词话》)

这种“真”是可以检验的,即能否让人具体感受到。李白是以生命的激情来面对山水的,他笔下的山水无不融入了诗人强烈浓郁的情感基因,因而放射出动人心魄的个性美。情感出境界。

小结:(出示幻灯片)“读诗的好处,就在于可以培养我们有一颗美好的活泼不死的心灵。”(叶嘉莹)

今天我们透过诗歌的语言,融入自己的想象,通过品读画面,感受到了诗人的喜、悲、欢、苦,触摸到了一个鲜活的生命,我们的心灵也变得丰富起来。这就是诗歌带来的魅力。

轻舟载着他超凡脱俗的诗魂远去了,而悠悠的长江水,永远在人们心中奔腾。来,让我们送送李白,再一次吟咏《渡荆门送别》。

篇5:李白《渡荆门送别》赏析

【原文】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注释】

荆门:即荆门山,在今湖北省官都县西北长江南岸,山形上合下开,状若门。

渡远:远渡。

楚国:指楚地,即今湖北一带地区。其地春秋、战国时属楚国境域。

平野:原野。

大荒:荒漠旷远之地。

月下:月落。

天镜:瑶台之镜,比喻月明。

结:形成,呈现。

海楼:海市蜃楼,亦称“蜃景”,是光线经过不同密度的空气层,发生显著折射时,把远处景物显示在空中或地面的奇异幻景。这里状写江上云雾的变幻多姿。

怜:爱怜,依恋。

故乡水:指长江流经四川一带的山水风光。因作者自小生活在蜀地,把四川视为故乡。

【赏析】

这是一首万里送别的小诗。因作者和友人同舟共发,从四川沿江东下,一直随送到楚地荆门方才告别,故命此题。从诗意看,诗人与送行者同舟共发,是在舟中吟送的。一说作于公元724年(开元十二年),二说作于公元725年(开元十三年),三说作于公元726年(开元十四年)。根据郁贤皓的说法,李白是在公元724年(开元十二年)辞亲远游。诗人从“五岁诵六甲”起,直至远渡荆门,一向在四川生活,读书于戴天山上,游览峨眉,隐居青城,对蜀中的山山水水怀有深挚的感情,这次离别家乡,发青溪,向三峡,下渝州,渡荆门,轻舟东下,意欲“南穷苍梧,东涉溟海”。这是诗人第一次离开故乡开始漫游全国,准备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

这首诗意境高远,风格雄健,形象奇伟,想象瑰丽。能以小见大,以一当十,容量丰富,包涵长江中游数万里山势与水流的景色,具有高度集中的艺术概括力。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开篇扣题,写随行送别的地点。李白这次出蜀,由水路乘船远行,经巴渝,出三峡,直向荆门山之外驶去,目的是到湖北、湖南一带楚国故地游览。这时候的青年诗人,兴致勃勃,坐在船上沿途纵情观赏巫山两岸高耸云霄的峻岭。一路看来,眼前景色逐渐变化,船过荆门一带,已是平原旷野,视野豁然开朗,别是一番景色。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写送别地点荆门一带壮阔奇丽的风光。层山随着广袤平野的出现而忽然消失;长江进入开阔的荒原,更加汹涌的奔流;月

沉江底,好像瑶台飞下的一面明镜;云气兴起,呈现海市蜃楼般的奇异幻景。这四句把生活在蜀中的人,初次出峡,见到广大平原时的新鲜感受极其真切地写了出来。“山随平野尽”形象地描绘了船出三峡、渡过荆门山后长江两岸的特有景色:山逐渐消失了,眼前是一万无际的低平的原野。它好比是一组活动画面,给人以流动感与空间感,将静止的山岭摹状出活动的趋向来。“江入大荒流”写出江水奔腾直泻的气势,从荆门向远处望去,仿佛流入荒漠辽远的原野,显得天空寥廓,境界高远。其中“入”字力透纸背,用于贴切,景中蕴藏着诗人喜悦开朗的心情和青春的蓬勃朝气。写完山势与流水,诗人又以移步换景手法,从不同角度描绘长江的近景与远景。“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以水中月明如圆镜反衬江水的平静,以天上云彩构成海市蜃楼衬托江岸的辽阔,天空的高远,艺术效果十分强烈。

篇6:李白渡荆门送别阅读答案

渡荆门送别

唐代·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注】荆门:指荆门山。

【问题】

13.下列对这首诗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这是一首写景抒情的五言律诗。

B.首联写诗人从蜀地来到荆门山,游览楚地风光。

C.颔联描写了山峦渐渐消失,江水奔向广阔原野的景象。

D.尾联照应诗题,将朋友比作故乡水,表达了对友人万里相送的感念。

14.诗的颈联在写景上用了什么手法?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2分)

答:

【参考答案】

13.D

14.(1)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篇7:李白《渡荆门送别》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并熟练地背诵这首诗。

2、品味语言,体味诗歌的内涵。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学习重、难点 :

品味语言,体味诗歌的内涵。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请大家打开课本第207页,今天我们来学习诗四首的后两首,首先请大家看到《渡荆门送别》,作者是李白。(转身板书)那么我们来理解一下题目的意思,渡荆门送别就是指在经过荆门这个地方所做的一首送别诗。作者是李白,李白这个诗人是相当著名了吧。下面,们我们再简单介绍一下作者。

二、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我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人称“诗仙”。其诗想象丰富,构思奇特,气势雄浑瑰丽,风格豪迈潇洒,是盛唐浪漫主义诗歌的代表人物。渡荆门这首诗是他青年时第一次从蜀地出外游玩时所作,蜀地就是现在的四川省。这首诗也是一首五言律诗,律诗8句共四联,包括首、颔、颈、尾联。(板书)

三、整体感知

1、老师带读诗文,为生字正音。

2、诗文翻译:自剑门之外的西蜀沿江东下,来到了楚国境内作一次旅游。崇山随着荒野出现渐渐逝尽,长江进入了莽原也缓缓而流。月影倒映江中像是飞来天镜,云层缔构城郭幻出海市蜃楼。我依然怜爱这来自故乡之水,行程万里继续漂送我的行舟。

四、诗文赏析

1、“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首联,交待出游路程和目的。

首联交待诗人的一路游踪和出游目的。青年李白才情横溢,朝气蓬勃,不远万里,放舟东下,经巴渝,出三峡,直赴荆门之外的楚国故地。

3、“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颔联,山水之壮景。

颔联上句说山,船行江上,山随水走,两岸青山随舟随水相对挺出,扑面而来,转瞬即逝。最后,呈现在诗人眼前的是一片空阔平坦的漠漠旷野。“随”字化静为动,传神生辉,给人以青山挺立,舟行江上,应接不暇之感;这也可看出诗人风神爽朗,心驰神往的愉悦心情。下句说水,长江流入地势平坦,视野开阔的漠漠旷野,呈现缓缓流动之势。这句展现了诗人高亢激越,乐观开朗的情怀。这两句诗写的境界雄奇壮观,体现出诗人初出蜀地,看到如此壮景时,那种惊诧欢愉之情。

4、“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颈联,月云美景。

颈联感受新奇,想象天真,色彩斑斓,意境奇丽,体现了诗人那种浪漫主义的诗风,表现出诗人与月同行、与云同飘的兴奋喜悦之情。

5、“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尾联,抒情,点名主旨。

尾联呼应标题,点明主旨,单写“故乡水,送亲人”,别具情趣,耐人寻味。李白从“五岁诵六甲”起,直至二十五岁远渡荆门,一向在四川生活,读书于戴天山上,游览峨眉,隐居青城,对蜀中的山山水水怀有深挚的感情,江水流过的蜀地也就是曾经养育过他的故乡,初次离别,他怎能不无限留恋、依依难舍呢?但诗人不说自己思念故乡,而说故乡之水恋恋不舍一路护送,万里相随,形影不离,从对面来写,越发显出自己的思乡深情。

五、板书 渡荆门送别 李白

篇8:《渡荆门送别》李白唐诗鉴赏

先看李白《渡荆门送别》。这首诗是诗人青年时期出蜀游历途中所作, 题为送别却非一般诗作中常见的诗人送别亲朋挚友, 而是诗人自己离乡时的怀乡之作。玄宗开元年间, 年青的李白“仗剑去国, 辞亲远游”, 带着慷慨报国、建功立业的理想, 过三峡、渡荆门, 一路向前。我们不难想见, 意气风发的少年独立扁舟之上, 抬头是两岸连绵不绝的崇山峻岭, 低头是奔涌不息的滔滔江水, 心情应当是怎样的壮怀激烈。诗人此时是迎风而立的少年英才, 但纵然是豪情满怀, 但初识的乡愁滋味也拨动了诗人心中的似水柔情。

当然, 要理解诗人所抒发的情感和诗句中的独特韵味我们就一定要理清全诗思路, 对诗歌进行全面理解。首先, 李白为这首诗题“送别”二字, 所指何在?而“诗中无送别意, 题中二字可删” (1) 的观点又是否正确呢?诗人离乡游历, 即将漂泊在外, 此时再为他人“送别”自然是不合常理的。而“天才”如李白又怎么会犯在诗题之中加入无关字眼的低级错误, 若真无“送别意”那就应该题为“渡荆门远游”, 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说道这里, 我们就不得不回顾一下中国古典诗歌的创作和批评传统。中国古典诗歌讲究“在心为志、发言为诗”, 从《诗》三百篇开始, 就有“言志”的传统, 传达出作者的情意。 (2) 而19世纪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华兹华斯也认为“诗是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由此可见, 无论中西, 在浪漫主义诗人的创作过程中的第一要义是情感的表达和传递。因此, 我们在进行浪漫主义诗歌批评的过程中应该先从诗里的情感本质去了解。就是说, 这个情感是为什么而发生的, 那些外在的具体的事件是难以确定地来指明的, 所以我们就先从他的情感的本质来加以探寻。 (3)

因此, 我们就可确定在《渡荆门送别》一诗中李白所表应有“怀乡之感”, 但送别二字也并非没有出处。尾联“仍怜故乡水, 万里送行舟”为我们道出了其中玄妙。万里送别的是故乡山水, 养育诗人的母亲河以滚滚江水为游子送行, 送他出川蜀闭塞之地去开阔眼界;依依不舍的是诗人对故乡的无限眷恋, 少年慷慨激昂后对故土的依赖与思念。即自然以自己的博大和厚重承载了人类的希望与理想, 是慈母般的爱怜;而人类对于自然的回馈则是浓浓不化的爱恋。由此, 我们也得到答案, 诗人“送别”之意不过是将“江水”拟人化的一种艺术手法, 借以生动传情;而在题目中加“送别”二字也是为了让读者在接受过程中体验这种角度互换的艺术感觉。而认为诗中无送别意, 要将送别二字删去的说法则是采用了另一种对诗歌的批评方式。即注意诗歌本身的形象、结构、象征, 以及与诗人意识关系的研究, 这是对艺术、文学作品本身的研究, 简言之就是“就诗论诗”。这种特别注重作品本身艺术上的批评产生了一个“作者原意谬论”的术语, 而这种来自西方的批评传统是不符合中国古典诗歌的审美取向的。按照这种“作者原意谬论”的批评方式, 诗中江水伴作者一路远行, 表达了诗人的怀乡之感。诗中故乡山水送诗人远行单有作者怀乡之意, 使得原本“二元”的情感呼应变为了单向的抒发情感, 美感尽失。从这一点, 我们可以窥见中西诗歌批评异同的差异, 中国自古及今都认为, 诗人愈伟大, 他的人格、情操、襟怀、抱负方面也愈伟大, “知人论世”是我们传统的批评方法;而西方则不然, 西方的诗论, 从古希腊的悲剧开始, 其文学理论中就偏向“模仿”和“客观”, 注意技巧安排、解构字句的作用。这种文化传统的差异本是难以逾越的鸿沟, 但随着世界的不断发展, 地域限制的打破也是的这种无形的阻隔逐渐消失。但在文化交融的过程中, 我们必须时刻关注本民族文化的传承, 在分析古典诗歌的过程中也要慎重借鉴西方文论。

再看颈联“月下飞天镜, 云生结海楼”。一轮明月倒映水中, 仿佛从天上飞来的一面光洁明亮的镜子;而江面上水汽迷蒙、行云簇拥, 在半空中幻化出“海市蜃楼”的奇妙景观。这一联中, 抬头是光辉灿烂的夜空, 低头是烟波浩渺的江面, 天高地阔, 景致渺远。这样的景物描写使得李白“仗剑去国第一游”的豪情壮志跃然纸上。 (4) 年轻的诗人即将投身于更广阔的天地并可能创造一番“丰功伟业”, 这种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和身旁波澜壮阔的景色使得年轻的李白激越奔放、心潮澎湃。

有了以上理解之后, 我们再统观全诗。“渡远荆门外, 来从楚国游”紧扣题目, 交代创作背景, 奠定全诗基调;“山随平野尽, 江入大荒流”, 身随心动, 一路出荆门、过三峡, 对故乡的怀念、对未来的憧憬, 再加上渐行渐远的崇山峻岭和湍流不息的江水, 诗人的内心越加激动;“月下飞天镜, 云生结海楼”可谓是光辉灿烂, 天地高远;而“仍怜故乡水, 万里送行舟”一联则将思乡之情表达的绵密细腻, 仿佛诗人内心丰沛的情感都将随着悠悠江水飘飘荡荡, 飘进每一个读者的心里……

“山随平野尽, 江入大荒流”一句寓静于动, 诗人立于舟上, 人静景动。而随着江水顺流而下, 离故乡越远视野愈加开阔, 重山已消失在旷野的尽头, 奔流的江水也没入远方, 这种横向的开阔场景使人心中顿生万丈豪情。而在这幅寂静旷远的画面之下还隐藏了悠悠的江水, 就如诗人“仗剑去国”的慷慨豪迈之下还暗涌着思念家乡的温情脉脉。画面中一静一动, 选用的意象也是既有豪迈的高山旷野, 也有柔和绵长的悠悠江水。及照应诗人内心奔腾的想象也描摹时下离开故乡的感伤。

除此之外, 《渡荆门送别》一诗还彰显了李白诗歌的另外一个特点就是在诗人表达内心情意的过程中, 不同于常见的借景抒情, 诗人酒入豪肠之后, 丰盈的内心世界赋予外物情感, 由心及物, 仿佛“比”的手法。这样的艺术手法又与西方文论中“移情说”有了相通之处。而李白就是这样的天才, 不羁狂放、不受约束, 他的才华和理想让他与超越规范的生活相配, 让他超越古今、横跨中外。

我们再看杜甫《旅夜书怀》。这首诗是诗人晚年所作, 其沉郁顿挫的诗风一览无余。时代对于文学的烙印总是深刻而难以磨灭的, “安史之乱”前后二十余年的动荡不安也让杜甫的诗歌染上了浓郁的愁苦愤懑, 也许正是所谓“国家不幸诗家幸”, 杜甫的成就与其坎坷的经历息息相关。诗人一生漂泊, “安史之乱”逃难至蜀中投奔好友严武, 虽在成都草堂中度过了一段相对安稳的日子。但好景不长, 严武去世之后诗人又开始了漂泊无依的生活, 然而更不幸地是从杜甫离开成都之后就再也没有机会安稳度日, 一直是四处漂泊, 直至生命的终结。而此时就应该作于诗人晚年四处奔波的途中。

不同于李白诗歌中景物与情感浑融一体, 杜甫的《旅夜书怀》层次分明。全诗简单来看可以分为两层, 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但终归还是情景交融、相互呼应的。“细草微风岸, 危樯独夜舟”, 寂静的夜晚里微风轻拂、细草摇曳, 开阔的江面上独有一帆孤舟, 高耸的桅杆更显得寂寥。“星垂平野阔, 月涌大江流”。原野开阔得仿佛天地相连, 点点繁星明亮好似要垂落人间;而眼前的滔滔江水也涌着一轮明月奔涌向前。这四句诗简单明了的描绘了诗人旅夜独宿的夜景, 为后面抒发凄凉孤寂的心绪奠定基础。后四句诗人借景抒情。“名岂文章著, 官应老病休”写尽诗人痛苦激愤。其实杜甫一生两次辞官都与“老病”无关, 皆是因政治人事而无奈退隐;而若只因文章著称于世更让杜甫愤愤难平。“飘零何所似, 天地一沙鸥”, 旷野笼罩在苍茫月色之中, 而诗人也像一只沙鸥一样在这天地间徘徊低旋, 无归无宿。杜甫诗歌的诗意并不难解, 但诗人若只是简单的情景交融, 有怎当得起“诗圣”的美誉呢?

杜甫写诗的一个特色就是真正把他内心的情意投注进去。他以表现他内心的情意为主, 而不是很死板地刻画描写外物。 (5) 即杜甫写景是缘情, 抒情又能引起共鸣。王国维《人间词话》中说:“有造境, 有写境, 此理想与写实二派之所由分。然二者破难分辨。因大诗人所造之境, 必合乎自然, 所写之境, 亦必邻于理想故也。”虽然《旅夜书怀》一诗中所写景致应为现实, 但文学创作毕竟不是单纯的模仿再现, 杜甫所写的现实也不应是单纯的现实之景, 也应包含他的理想。其实, 在这一点上中西方的文学创作是有共通之处的, 西方的表现主义、魔幻现实主义等, 《城堡》、《变形记》、《百年孤独》中的奇幻我们没有经历过, 但人物内心世界的那种情感经历我们是感受过的。杜甫写景的高妙之处就在于其在感知、感动之后还能进行感发, 引起一种联想, 一种生生不已的生命。诗人写诗是“情动于中而形于言”, 杜甫远祖是晋代文豪杜预, 家学渊源、一生深受儒家文化影响, 更是一心想要致君尧舜禹。但无奈的是一生漂泊未得重用。坎坷的经历使得杜甫的内心世界复杂深邃, 而这首写在诗人晚年的诗作就更不可能是某一种单纯的现实情意。诗人此时所表达的是一种艺术化的情意、意象化之情感, 想诗人阅尽世间兴衰和人间苦难, 种种世变与人情都已在内心中经过了长时间的涵容酝酿, 此时的感慨再不会是局限于一事一物的单纯情思。 (6) 也正因如此, 我们会联系杜甫生平、自身经历做出怀才不遇、壮志难酬、漂泊无依等诸多解释。这也就体现了杜甫诗歌对读者的感发能力, 使读者心动, 对自己的生命有所珍惜, 灵魂有所提升。

而每一个伟大的诗人, 都是用它整个生命去写他们的诗篇, 用整个生活去实践诗篇;他的每一首诗都可以做他自己生活的注脚, 都可以给读者很多联想。而杜甫就是这样的诗人。

最后, 我们再来看看“李杜”二人之异同。首先, 时势造英雄, 繁华的长安让李白酒入豪肠, 秀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而“安史之乱”二十余载辗转漂泊让杜甫挥笔写就人生苍凉。其次, 艺术特色上各具特点。李白是天才, 便可放荡不羁, 不受约束, 写景抒情浑然一体, 由心及物, 往往是不着一字却可尽得风流;杜甫是贤才, 关心社稷、致君尧舜, 写诗是即物即心, 文辞淳朴但意蕴深厚。最后, 从接受过程来讲, 李白的诗多是天才式的创作, 读者最后感受的是浪漫的诗意, 如敦煌壁画中的飞天神女;而杜甫的诗质朴厚重, 文辞凝练, 给读者的多是心灵触动, 由人到己, 是感发式的共鸣。

但无论李白还是杜甫, 在我国古典诗歌中, 伟大的诗人们以其诗歌的巨大价值、富有魅力的精神品格, 不断激励鼓舞这我们, 也正是这种千年以来从未中断的精神传承使得我们的民族精神永垂不朽。作为中华文化的继承者, 我们更是“许信此翁未死, 到如今凛然生气”!

参考文献

[1]叶嘉莹.《迦陵论词丛稿》.上海古籍出版社.

[2]蒋绍愚.《唐诗语言研究》.中州古籍出版社.

篇9:李白《渡荆门送别》中考阅读答案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①这首诗歌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②“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中的“随”“入”二字炼得好,请作一点赏析。

参考答案:

①抒发了诗人强烈的`思乡之情。

篇10:李白《渡荆门送别》原文及翻译

2、楚国:楚地,指湖北一带,春秋时期属楚国。

3、平野:平坦广阔的原野。

4江:长江。大荒:广阔无际的田野。

5、月下飞天镜:明月映入江水,如同飞下的。天镜。下:移下。

6、海楼:海市蜃楼,这里形容江上云霞的.美丽景象。

7、仍:依然。怜:怜爱。故乡水:指从四川流来的长江水。因诗人从小生活在四川,把四川称作故乡。

篇11:李白《渡荆门送别》原文及翻译

这首诗是李白出蜀时所作。李白这次出蜀,由水路乘船远行,经巴渝,出三峡,直向荆门山之外驶去,目的是到湖北、湖南一带楚国故地游览。“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指的就是这一壮游。这时候的.青年诗人,兴致勃勃,坐在船上沿途纵情观赏巫山两岸高耸云霄的峻岭,一路看来,眼前景色逐渐变化,船过荆门一带,已是平原旷野,视域顿然开阔,别是一番景色。

初次离别家乡,诗人怎能不无限留恋,依依难舍呢?但诗人不说自己思念故乡,而说故乡之水恋恋不舍地一路送我远行,怀着深情厚意,万里送行舟。从故乡之水的角度写来,越发显出自己思乡深情。本诗以浓重的怀念惜别之情结尾,言有尽而情无穷。

篇12:渡荆门送别李白教学设计

颔联:山水之壮景。

颈联:月云美景。

篇13:渡荆门送别原文鉴赏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李白的青少年时期,在蜀中即今四川读书、任侠。唐玄宗开元十二年(724年)秋,他23岁,为追求功业,实现“大丈夫”的“四方之志”,“乃仗剑去国,辞亲远游”(见其《上安州裴长史书》),出蜀沿长江三峡东下。在舟出三峡、初入今湖北江汉平原时,创作了这首精彩的五言律诗。荆门,即荆门山,在今湖北宜都西北,长江南岸。送别,一般是送他人别去。诗中无此内容,故明清以来有一些学者认为诗题中的“送别”二字是衍文,可删。

首联交代自己所到之地,所向之地,叙事简洁明快。从,至、向。楚国,江汉平原在春秋战国时期是楚国的`腹地,故称。

颔联勾勒所到、所向之地的地理形势:三峡群山随着平原的出现而消失殆尽,长江进入广阔的大地尽性奔流。刚从曲折漫长而险狭逼仄的三峡出来,诗人的视野豁然开朗,精神也为之一振。大笔擘窠,气象不凡。明胡应麟《诗薮》以为杜甫《旅夜书怀》“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二句“骨力过之”。其实,李白这两句有冲口而出之妙,杜甫那两句有锻造锤炼之工,殊途同归,不分轩轾。

颈联宕开一笔,视线由“地”而上升至“天”:明月冉冉西倾,仿佛天上明镜在飞行;云气渐生渐漫衍,仿佛幻出了海市蜃楼。扁舟一叶,漂流在平野大荒,不免孤独而寂寞;而今由云、月联想出楼、镜等与人类社会生活相关的意象,便有未尝远离人群的感觉。故此二句的好处,不仅在造境的优美,还含蕴着人类与自然的亲切。

尾联收笔回归地面,再次写到长江。由于有了上一联“镜”“楼”二字的铺垫,这里的江水,就不再是单纯的自然之物,而成了自然与人关系的纽带。古人认为长江的上源是蜀中的岷江,诗人的故乡在蜀中,此番远游又是从蜀中沿江东下,故用充满感情的语言,将江水拟人化,怜爱它不远万里,一路送行。实际上,这也是诗人在渐行渐远之际,怀念故乡思绪的一种委婉含蓄的表达。

篇14:《渡荆门送别》李白唐诗鉴赏

别教案(新人教版)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

《渡荆门送别》

《钱塘湖春行》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

七年级时我们曾学习过表现乡愁的诗歌——王湾的《次北固山下》,同学们还记得吗?大家还知道哪些描写乡愁的诗歌?,今天我们来学习另一首反映故园之思的诗歌——李白的《渡荆门送别》。

自我研学 生成新知

步骤一 知识梳理 夯实基础

.读准字音,记准字形,给加点的字注音。

荆门

仍怜

啄春泥

没马蹄

白沙堤

2.理解诗歌重点词语的意思。

古今异义。

仍怜故乡水

解释下列词语。

从:往。

大荒:辽远无际的荒原。

初:刚刚。

暖树:向阳的树。

3.作者简介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李白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诗人之一,诗歌现存九百九十多首,豪迈奔放,别具一格,与杜甫并称“李杜”,对后代的诗歌创作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中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的诗题材丰富、内容深刻,表达平易浅近,现存诗近3000首。代表作品有《卖炭翁》《钱塘湖春行》等。

4.背景介绍

《渡荆门送别》李白青少年时期是在蜀中度过的,这次从三峡出蜀,面对江汉平原,眼界大开,心旷神怡,不由得借景抒情,写下了这首广为传诵的五言律诗。

《钱塘湖春行》唐穆宗长庆二年七月,白居易被任命为杭州刺史,所以这首《钱塘湖春行》写于长庆三、四年间的春天,也就是他任职时所作。

5.大声朗读,用“/”划分朗诵的停顿。

渡荆门送别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合作探究 生成能力

步骤二 学习《渡荆门送别》

.疏通文意,用自己的话讲述这首诗的大意。

【交流点拨】远道而来渡过荆门之外,来到楚地游览。山随着低平的原野出现并逐渐消失。江水在一望无际的原野中奔流,月亮在水中的倒影好像天上飞下来的一面天镜,云彩升起,变幻无穷,结成了海市蜃楼。我还是怜爱故乡的水,流过万里送我行舟远行。

2.研读诗句,体会诗歌的内涵。

首联写了什么内容?

【交流点拨】写从蜀到楚远游的行踪。

颔联描写了哪里的景色?

【交流点拨】写渡过荆门进入楚地的壮阔景色。

颈联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交流点拨】比喻,描写了江水里的月影和云彩,将水中的月影比作明镜,用海市蜃楼形容江中云霞之美,想象奇特。

你觉得诗中写景最妙的是哪一句?说说理由。

【交流点拨】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由游动的视觉来写景物的变化,景观壮阔,远近景结合,给人空间感和流动感。

诗的主旨句是哪一句?流露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情感?

【交流点拨】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通过写出游途中的景观,流露诗人欣喜、激动的感情,并以此引出他远别故乡的思乡之情。

步骤三 学习《钱塘湖春行》

.诗的四联各写了什么内容?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是初春的景色?

【交流点拨】首联:诗人从大处落笔,写行经孤山寺贾亭时看到的山光水色,“初平”写春水初生,略与堤平,“云脚低”写白云低垂,与湖水相连,勾出了早春的轮廓。

颔联:写莺燕,是诗人所见,莺是春的歌手,都争着飞到向阳的树上去歌唱,燕是春的信使,已开始衔泥筑巢,一片生机勃勃之势。

颈联:写花草,着重表现诗人的感受,马在浅草地上走得很轻快,看花的时间长了,眼前一片姹紫嫣红,使人目不暇接,会产生迷乱的感觉。

尾联:直抒胸臆,表达诗人喜悦的心情,“行不足”是因为看不足,说明诗人流连忘返。

2.颔联中“几处”为什么不是“处处”,“谁家”为什么不是“家家”?

【交流点拨】诗人对周围事物的选择是典型的,莺是歌手,燕是信使,只因是初春,故不是处处,不是家家。从这莺和燕的动态中,把春的活力,大自然从秋冬沉睡中苏醒过来的春意生动地描绘出来,使人可以想象出,过不多久,姹紫嫣红开遍,草长莺飞的景色就会到来。

3.这首诗主要描写了什么景色?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感?

【交流点拨】这首诗描写了西湖早春的明媚风光,抒发了诗人对西湖,对春天的喜爱之情和诗人的喜悦心情。

当堂演练 达成目标

步骤四 总结课文 拓展延伸

《渡荆门送别》描绘作者乘舟过荆门时所见的景色,抒发了浓浓的思乡之情。

《钱塘湖春行》这首七律诗通过描写湖水,云脚,早莺,新燕,乱花,浅草等景,展现了一幅景色明丽、春意盎然,充满生机的西湖早春图,抒发了诗人对西湖,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思乡是中国文学的主题之一,你还知道哪些“思乡”名句?请搜集整理一下吧。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附:板书设计】

渡荆门首联——叙事

颔联

颈联写景——激动、欣喜

送别——尾联——思乡、惜别

钱塘湖春行首联:总写天光水色

颔联:高处着眼写莺燕

颈联:低处入手写骑马游春

尾联:由点到面写湖东胜景春光明媚

心情喜悦

课后反思 查漏补缺

这节课的成功之处在于:

篇15:《渡荆门送别》教案

唐宋诗词历来脍炙人口,今天我们将要学的《诗词五首》,都是唐、宋两代的名家名篇。学习时重点体会五首诗词表达的思想感情,并在此基础上背诵和默写。

二、扫除生字障碍

寥liao 霄xiao 戟ji 蕲qi 浣huan三、学习《渡荆门送别》

1、教师朗读或听录音

2、《渡荆门送别》是一首五言律诗,首联交代了什么?——远渡的地点和此行的目的。

3、颔联写景,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是从什么角度来写景的?——描写渡过荆门进入楚地的壮阔景色,画出一幅气势磅礴地万里长江图,写的是远景。

4、这一联中有一个字用的好,找出来谈谈好在何处。——“随”字将群山语原野的位置逐渐变换、推移,真切的表现出来,写活了,给人以空间感和流动感。

5、颈联则变换视角,描写长江的近景,谈谈这联诗所描绘的意境。——“月下飞天镜”是月夜俯视所见。明月本在天上,倒映在流速缓慢的长江水中,好像从天上飞来一面明镜。“云生结海楼”是白昼眺望所见。云多,则天空高远,反衬原野低平、江岸辽阔、两岸平旷的景色,在自然美景中融进了诗人见到平原时欣喜的感受。

6、尾联中的故乡水是指流经故乡的水,“万里送行舟”指的是故乡水如今怀着深情厚意载我远行。用拟人的手法,借写故乡水有情,不远万里,依恋不舍送我远别故乡,表达了诗人离开故乡时依依不舍,思念故乡的感情。

7、全诗表达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通过对长江两岸秀丽景色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开阔情怀和奋发进取的精神,同时表现了诗人对故乡山水的无限眷恋、思念之情。

8、齐读,背诵这首诗

三、学习《秋词》

1、指名朗读

2、中国古代咏秋之作很多,但大多是以悲秋为其基调。这首《秋词》有没有悲秋之意?请从文中找出依据来分析。——一、二句形成鲜明的对比。自古人们是逢秋悲寂寞,而作者却认为秋日比明媚美丽、万物意新的春天更美好。开头便奠定了乐观明快的风格。第三句描写的豪迈高旷的图画,写鹤的矫健凌厉,奋发有为,其实也是作者高远爽朗心情的反映。所以第四句就和白鹤一样直达碧霄了。因此无悲秋之意。

3、可以看出作者具有怎样的情怀?——开阔的视野和乐观的情怀。

上一篇:读丑小鸭有感400字下一篇:灌阳镇寄宿制小学食堂食品安全整治自查情况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