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科学家排名

2024-05-11

中国当代科学家排名(共6篇)

篇1:中国当代科学家排名

《我这辈子有过你》

张小娴 湖南文艺出版社

《我这辈子有过你》中,张小娴诠释了:虽然这一生这一世不可能圆满,甚至最后一切也会成空,但我这辈子有过你。我有过你,有过你的欢喜、微笑和哭泣。此生此世终须一别,爱情也会如同青春般老去,但是,张小娴《我这辈子有过你》让我们相信:有一种爱,是信念,从未向时间屈服。

《遇见,终不能幸免》

梅子黄时雨 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遇见,终不能幸免》:梅子的书是不会让人失望的。故事不算新颖,但是梅子就是有一个很奇怪的本事,她可以把一本题材不新颖的小说写得引人入胜,让人不由自主看下去。她的文笔也越来越好了,很有画面感。人物刻画得很丰满,情节曲折。本书是梅子作品中可以排进前三的佳作。

篇2:中国当代科学家排名

黄晓阳 吉林出版集团

《幕僚》秉承黄晓阳小说一贯的高超智慧,一贯对于官场入木三分的刻画,又增添了浓重的爱恨情仇笔墨。更为难得的是,将“当官是一门技术活”的理念发挥得更加透彻,读完本书,你也可以在领导、老板身边轻松应对。

《我存在你的所有角落》

易术 新世界出版社

篇3:央视科教频道与当代中国科学传播

中央电视台科学教育频道 (CCTV-10, 以下简称“央视科教频道”) 是我国第一个国家级从事科学传播和文化传播的专业频道, 它以普及现代科学技术知识, 弘扬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为己任, 以介绍中国和世界博大精深的文化遗产为主要内容, 以“教育品格、科学品质、文化品位”为宗旨[1], 自觉担负起提高人民群众科学文化水平、弘扬社会主义科学新风的重要社会责任。本文以央视科教频道为例, 分析科教频道在科学传播活动中的独特优势与自身特性, 进而对如何进一步依托央视科教频道科学传播“主阵地”, 提升电视科学传播水平, 打造“国字号”科学传播主阵地提出建议。

1 科学传播的概念界定

伴随工业化社会向信息网络社会的深刻转型, 科学技术最新研究成果被迅速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 极大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行为惯习, 也在很大程度上改变着时代的特征和文化的形态。胡锦涛同志曾指出“科技知识创新、传播、应用的规模和速度不断提高, ……, 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正在深刻改变着世界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形态”[2], 可见, 科学传播在社会形态转型中所扮演的角色日益重要。因此, 无论是科学传播理论研究者还是科学技术实际工作者都对“科学传播”给予热切关注, 成为学界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

什么是科学传播, 学界尚无统一定论。国内著名科学传播研究学者刘华杰认为科学传播是“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 科技内容及其原因层次分析和探讨在社会各主要行为主体 (如科学共同体、媒体、公众、政府及公司、非政府组织) 之间双向交流的复杂过程”[3];也有学者认认为科学传播是指“科技知识信息通过跨越时空的扩散而使不同个体间实现知识共享的过程”[4];还有学者指出科学传播包含科学知识的普及和对科学背景的了解, 关键在于使人们获得启示和灵感 (1) , 等等。由此可见, 学界对科学传播的概念界定方式是运用传播学的理论逻辑对科学与技术的传播加以描述, 他们往往强调“发展和推进科学对话的重要性”, “通常被置于质疑科学权威、加强平等交流、发展民主对话的语境之下”[5]。基于此, 笔者主张, 科学传播是指科技知识和人文社会知识及其背景的信息在社会成员间通过传播媒介跨时空的传递与共享。

我们可以从三个维度理解科学传播的概念。

第一, 科学传播的内容是信息, 在传播学中, 信息泛指人类社会传播的一切内容;科学传播的信息既包括科学技术知识, 也包括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因此, 科学传播的主体也可以理解为人类社会的知识体系。

第二, 科学传播的结果具有双重性:一是“复制”信息, 即一个传播主体通过传播媒介向另一个传播主体原原本本传递知识体系;二是“共享”信息, 即作为公共产品的知识体系为全体社会成员共同拥有, 进而转化为社会成员的生活惯习和社会常识。

第三, 科学传播具有条件性、跨时空性等特征, 一方面, 科学传播不是自发形成的, 需要传播主体凭借一定的传播媒介 (如电视、报刊、网络等) 并一定的社会历史环境下进行, 社会历史环境与传播媒介的选择直接影响科学传播的效果;另一方面, 以传播媒介为载体的知识体系可以通过跨越时空的扩散而使不同社会主体感知并获取科学信息, 科学传播活动由此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界限, 这不仅是科学传播活动的显著特征, 也是一般意义上传播活动的显著特征。

2 央视科教频道在科学传播中的独特优势与自身特性

央视科教频道创建于2001年, 标志中国科学传播步入“专业化电视媒体时代”。科教频道开播至今, 取得良好社会效益, 收视份额和公众满意度逐年提高 (1) , 央视科教频道已经成为开展公民科学教育、提升全民科学素养的第一电视平台。科学传播不同于科学信息传播, 科学信息传播只是对科学现象的单一描述, 而科学传播重在向社会公众揭示隐藏于科学现象背后的本质和规律, 回答社会公众普遍关心的科学质疑和难题, 培养社会公众的求真精神和科学态度。天文学家卞毓麟将科学传播划分为科学交流、科学教育和科学普及三个层次 (2) , 央视科教频道在科学交流、科学教育和科学传播中发挥作用同时, 也有其独特优势和自身特性。

第一, 突出科教频道专业化建设, 增强科学传播的社会认同。央视科教频道的创办打破了以往以科学家群体作为科学传播主体的单一格局, 伴随科学知识的不断深入和社会公众对科学知识普及要求的不断提高, 许多科学家隐退到科学传播幕后, 电视节目和媒体记者成为媒体时代科学传播的主力军。因此, 央视科教频道在创办伊始就自觉承担起科学传播的重要使命。然而, 我国电视科学传播事业起步较晚, 1995年武汉电视台开设的《科技之光》是我国最早的电视科教节目。时隔六年, 央视科教频道才呼之欲出。频道创立之初, 中央电视台就将科教频道的品牌建设摆在突出地位, 逐渐构建起与科学家群体、公众、媒体组织、政府机构、工业企业及非政府组织间的互动传播网络, 形成了相对稳定的收视群体, 收视份额逐年提升, 巩固了科教频道科学传播的社会基础和价值共识, 增强了科教频道的社会影响力和社会认同度。

当前, 我国社会科学传播的受众群体不再是整齐划一的同质群体, 而是层次性、差异性显著的异质群体。因此, 科教频道在节目编排、包装、设计定位等方面要充分考虑不同社会群体的需求。在节目编排上, 科教频道按照教育、科学、文化的4:3:3比例编排节目[6], 统一频道包装和样式, 建立从内容到形式上的有机整体。在节目设计定位上, 科教节目不搞“一刀切”, 充分展现科教节目鲜明的群体性特征。例如, 《科技之光》是面向社会一般公众群体的科普类栏目, 通过日常生活的科学事件向公众弘扬科学精神, 倡导科学方法;《读书》是面向对读书感兴趣的观众开设的电视读书节目, 在节目中, 栏目组邀请爱好读书的人士与观众共同分享读书的乐趣, 同时也向公众解读和推荐好书, 以此带动全民参与读书;《异想天开》是以青少年为主要对象, 以现场参与为主要形式的科教节目;《走进科学》是面向社会各群体的“王牌”科教栏目, 已经成为广大电视观众必看的科教栏目之一, 拥有十分稳固的受众基础和热心观众。

第二, 兼顾传播形式的通俗性和学术性, 实现科学传播生活化、大众化。科学是人类使用特定技术和哲学观认识自然、自我及精神世界的学问, 是包括系统技术和系统哲学在内的一个完整体系。现代科学将逻辑实证主义和技术功利主义与思想性、创造性、文化性和精神性相结合的系统体系, 因此, 作为科学传播内容的科学具有极强的理论性和学术性。科学传播的最终目的是使受众将科学精神、科学方法内化为自身的社会心理和自觉行动, 因此, 科学传播不能仅仅靠单向的科学信息灌输来实现, 还要积极探索使科学知识最大限度被受众者所接受的途径和方法, 这就涉及到科学传播的生活化和大众化问题。笔者认为, 科学传播生活化指科学知识来源于生活, 科学并不神秘, 它始终寓于社会成员个体生活和群体生活的全过程, 科学传播的作用在于将社会成员日常生活中所忽视的或所不解的科学问题揭示出来, 向社会公众呈现一幅更为深刻的社会图景;科学传播大众化是指要用社会公众通俗易读、喜闻乐见的形式和方法将深邃的科学理论形象地加以表达, 在崇高的科学理论与普通的社会公众间构建真理与认识的桥梁, 使科学真理不再遥不可及。

央视科教频道十分重视科教节目语言设计和情节设计, 兼顾了科教节目的科学性、艺术性和趣味性, 最大限度发挥电视节目在科学传播中的科普功能。其中, 电视科学实验方法不失为一种科学传播生活化、大众化的有益形式, 科教频道新推出的节目《原来如此》就是通过电视科学实验体验的形式来验证生活中的流言。例如, 人们普遍认为在疲劳的状态下应该尽快休息才能缓解疲劳, 但是在《运动能更快消除疲劳吗》一集中, 通过科学实验方式, 节目告诉观众在全身疲劳状态下, 相比静止休息, 进行适度的运动也可以消解疲劳[7]。在节目中, 主持人与志愿者的亲身参与拉近了电视与观众的距离, 科学实验有力验证了民间流言, 增强了科学理论的真实性和说服力, 更容易让观众接受, 节目效果也更加生动活泼。

第三, 创新节目策划, 按照科学传播客观规律办节目。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 规律是事物内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必然的联系, 揭示了纷繁复杂现象背后的“同一性”特征。人们想问题、办事情只有符合客观规律, 才能最大限度发挥主观能动性, 化被动为主动, 化挑战为机遇, 促成矛盾内部的消极因素向积极因素转化, 以推动事物向前发展。科学传播也有其内在的衍生辐射逻辑, 科教类电视节目制作也要遵循科学传播的一般规律, 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趋势和社会公众的新期待, 创新节目策划和编排, 丰富节目表现形式和手段, 明确科教类节目科学传播的出发点和切入点, 找准定位、把握时机、推陈出新, 为社会公众提供高质量的科学传播电视节目, 努力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电视节目科学传播规律和实践道路。

央视科教频道创办至今, 虽然几经改版, 但其“教育品格、科学品质、文化品位”的频道定位没有改变。频道定位是电视频道对自身属性的判断和界定, 是电视频道生存和发展的“活的灵魂”。十余年间, 科教频道的栏目设定发生很大变化, 科学类栏目由频道创设之出的《走进科学》《科学历程》《异想天开》《科学调查》《当代农民》《一说就知道》《绿色空间》等七个减少至现在的《原来如此》《科技之光》《我爱发明》《走进科学》等三个。尽管数量在减少, 节目数量的减少促成了节目质量的提高。以《走进科学》为例, 新版的《走进科学》呈现出一种充满悬疑, 充满戏剧张力的讲故事的节目形态, 栏目策划的出发点从知识转向了疑问和兴趣[8], 更加观众的收视习惯和心理感受, 并为观众带来更为深刻的科学经历。再如, 科教频道电视节目的播出完全按照人们日常生活的自然时间流程进行设置和编排[9], 科教类电视节目的内容不再成为独立于人们日常生活以外的媒体产品, 而已经成为伴随人们衣食住用行的精神文化食粮, 融于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3 依托央视科教频道, 打造中国科学传播主阵地

当前, 除中央电视台开设科教频道外, 各省级地方电视台和部分市级电视台也开设科教频道;此外, 中国教育电视台和地方教育电视台也承担部分科学传播的重要媒介功能。但从总体上看, “条件和状况最好的无疑是中央电视台第10频道[10]”, 尽管科教频道在内容、编排和讲述方式上发生了很大变化, 但无论从其竞争力还是生产情况看, 与新闻类、经济类、体育类和娱乐类电视节目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因此, 广大电视工作者要进一步解放思想、锐意进取, 依托央视科科教频道难得平台, 努力打造中国科学传播第一阵地。

第一, 转变“电视人办电视”的传统观念, 组建科教频道学术专家委员会。科教频道是从事科学传播的专业化电视频道, 具有极强的专业性、科学性和学术性。在科教类电视节目制作中, 第一要务是保证电视节目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这是科教频道电视节目的生命线。因此, 科教类电视节目制作既要符合一般电视节目制作的技术要求和编排要求, 在节目内容也要满足学术要求和科学标准, 因此, 组建由专家学者组成的学术专家委员会显得尤为重要。一方面, 学术专家委员会可以为节目内容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把握“质量关”;另一方面, 他们也可以根据当前社会科学热点和焦点提出节目选题方案, 使科教频道节目更具前沿性和现实性。

第二, 顺应新媒体时代趋势, 加强电视媒体与新媒体的跨界互动。“微时代”、“微媒体”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代名词, 微博、微信、手机报等新技术极大改变了人与人的社会交往空间, 衡量信息距离的时空标尺大大缩小, “微时代”的到来也对传统电视媒体产生挑战。电视是一个瞬间传播手段, 科教频道只有加强与新媒体的互动和合作, 开展跨界别的媒体传播, 才能在激烈的媒体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目前, 央视新闻频道已经在新浪微博开设“央视新闻”主页, 全天候播发世界各地重大新闻事件, 与广大网友交流互动, 特别是在“4·20四川芦山”地震中显示了强大的社会舆论引导能力和服务能力。笔者认为, 借鉴央视新闻频道的成功经验, 央视科教频道也有必要在微博平台上开设“央视科教”官方微博, 整合各栏目已有微博, 加强线上与网民的互动交流, 及时解答公众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科学难题。此外, 央视科教频道官方网站的内容也较为单一, 主要是栏目介绍与回放, 在视觉冲击力和互动性上仍有改进空间。

第三, 强化科教栏目的社会服务功能, 将科学传播融于百姓生活。如何增强科学传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是科学传播实践中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科学传播不是简单地传递科学信息, 而是使社会公众共享科学知识的过程中培养科学思维、掌握科学方法、树立科学意识, 因此, 科学传播的真正目指向是培养具有较高科学素养和科学精神的合格社会公民。科学传播是一个潜移默化地过程, 个人对科学传播的价值评价程度直接影响科学传播效果的实现成果, 提高个人对科学传播价值的评价程度就要将科学传播与个人的现实需要结合起来, 将科学传播与公民社会生活结合起来, 强化科教类栏目的社会公共服务功能。一方面, 要展开市场调研, 了解目标观众对科教类栏目的新需求;另一方面, 提高节目制作水平, 邀请普通百姓参与节目之中, 既可以与其展开互动体验, 也可以让普通百姓在节目中分享日常生活中的科学常识。

第四, 开发科教频道衍生产品, 丰富科学传播的形式和手段。科教频道的电视节目专业性、服务性、指导性都强于一般的新闻类节目、经济类节目和娱乐类节目, 由于电视传播属于瞬间传播, 对普通公众基本而言几乎是“一次传播”, 一旦在未来某日察觉有一期节目对解决某一现实问题具有重大帮助, 但苦于节目播出间隔较长很难进行“二次传播”。因此, 有必要开发生产科教频道的科学传播衍生产品, 将电视节目生产与市场需求结合起来。例如, 将具有很大市场需求的电视节目加以包装后, 出版图书、碟片等其他媒介进行市场销售, 也可同其他电视台展开业务交流, 也可降低科教节目制作成本[11], 还可以丰富科学传播的形式和手段, 不失为一种好的选择。

总之, 央视科教频道是我国开展全面科学教育和科学传播的主阵地和主渠道。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 央视科教频道只有转变“电视人办电视”的传统观念, 加强电视媒体与新媒体的跨界互动, 强化科教栏目的社会服务功能, 开发科教频道衍生产品, 才能在激烈的媒体竞争中站稳脚跟, 才能进一步巩固央视科教频道科学传播主阵地的地位, 才能在为提升国文化技软实力, 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事业中做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胡智锋, 赵帆.创建“科教频道”的意义和价值[J].电视研究, 2001 (7) :33-34.

[2]胡锦涛.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 2010-6-7- (1) .

[3]刘华杰.应推广科学传播概念[N].光明日报, 2000-5-8- (6) .

[4]翟杰全, 杨志坚.对“科学传播”概念的若干分析[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2 (8) :86-90.

[5]任福君, 翟杰全.科技传播与普及概论[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2 (49) .

[6]汪平, 郭利新.潜心经营打造中国品牌——就“科教频道”的创建访中央电视台社教中心主任高峰[J].电视研究, 2001 (7) :23-26.

[7]李翔.用科学实验破解盛行流言——电视科教类栏目的科学传播新路径分析[J].新闻界, 2012 (4) :30-33.

[8]冯其器.科教类电视节目如何实现科学传播[J].中国记者, 2012 (5) :87-88.

[9]齐蔚霞.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的品牌之路[J].新闻知识, 2007 (11) :58-59.

[10]齐建新.开创科教频道的广阔通衢[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2003 (3) :56.

篇4:于敏 当代中国杰出科学家

在我国氢弹原理的探索中,他组织领导的攻关组,首先找到了突破氢弹的技术途径,提出了从原理、材料到构型基本完整的氢弹设计方案。在氢弹武器化过程中,他带领科研队伍完成了核装置的理论设计。在我国第二代核武器研制中,他是理论研究和理论设计的主要组织者、领导者和技术核心。领导突破了助爆型初级原理、高比威力次级原理;发展型核武器初级构型;取得了初级小型化原理试验与中子弹原理试验的圆满成功。在国防高技术研究中,他开创了惯性约束聚变和X光激光等研究领域。在基础研究中,他推动了我国原子核物理理论的发展;解决了热核武器物理中一系列基础问题,为核武器基础理论研究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

转行:从原子核到氢弹

1951年1月,新中国组建近代物理所(现在原子能院和高能所的前身)。当时,正在北大攻读研究生的于敏在导师胡宁的指导下准备毕业论文。胡宁先生把这个心爱的弟子推荐给了近代物理所所长钱三强,自己也到近代物理所兼职,继续指导于敏的毕业论文。25岁的于敏在近代物理所开始了他的科研生涯。

一到研究所,于敏就被分在了彭桓武领导的原子核理论研究组。当时我国在核物理理论这一领域基本处于空白,对国际上的研究也甚少。彭桓武决定从调研入手,首先了解国际上核物理研究的进展情况。他指定由金星南负责挑选文献供大家使用。于敏便一头扎到了文献堆里,除了阅读文献外,他还仔细地钻研了物理学家费米的名著《原子核物理》等书。在调研中,他基本上掌握了国际上核物理的发展情况和研究焦点,同时养成重视调研的工作方法。

当时,国际上对基本粒子研究还无大的进展,学界普遍认为,原子核基本上是由中子质子组成。于敏把原子核理论的力学基础看成是多体问题,把原子核理论大致分成3个层次:即实验现象和规律,唯象理论和理论基础。并发表了在平均场独立粒子运动方面当时水平相当高的论文《关于重原子核的壳理论》、《关于原子核独立粒子结构的力学基础》。

1960年,在A.Bohr等提出原子核内具有能隙现象之后,于敏与合作者张宗烨、余友文等就提出了核内的核子在短程力的作用下,喜欢两两配成自旋为零的对,这就是核内超导对。由于抓到了超导对的本质,不久他们又提出相干结构理论,指出核子除了喜欢配成自旋为零的对外,还可以具有一个共同的角动量,配成总角动量为0和2的对,称为“相干对”。后来他们又进一步把这种相干结构扩展到三个和四个粒子相干的集团,成功地描述了160附件的轻核结构,发表了《一个具有等间隔能谱的费米系统》和《原子核在短程力下的相干效应》等居于国际前沿的研究成果,和颇负盛名的日本核物理学家A. Arima后来发展的相互作用波色子模型十分相似,在物理图像和数学表达形式上都毫不逊色。

1959年暑假,于敏所在的原子核理论小组与北京大学物理系核理论组在成都举办了一期原子核理论培训班,由于敏和北京大学的杨立铭教授担任主讲,两人各讲一半。后来出版社将他们的讲稿编成书,取名《原子核理论讲义》,署名夏蓉(取夏天在“蓉城”成都之意)。该书成了我国第一部原子核理论专著,也是其后二十多年里唯一出版的一部原子核理论教材。

钱三强院士曾高度评价于敏在核物理理论方面的工作,说“于敏填补了我国原子核理论的空白”。彭桓武院士认为:“于敏的工作完全靠自己,没有名师,因为当时国内没有人会原子核理论,他是开创性的,是出类拔萃的人,是国际一流科学家。”日本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朝永振一朗称于敏為“中国土专家一号”。丹麦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A.玻尔称赞他出类拔萃。1961年1月12日,正当于敏和同事在讨论原子核结构理论研究的下一步工作时,钱三强把于敏叫到他的办公室,非常严肃地对他说:“经所里研究,并报请上级批准,决定让你作为副组长领导和参加‘轻核理论组’参加氢弹理论的预先研究工作”。

谈话中钱三强告诉他:我国在突破原子弹之后,将要开展氢弹研究,氢弹虽以原子弹为基础,但其理论基础和材料结构等必定比原子弹复杂得多,“现在调你参加,增强力量。”

时年34岁的于敏,带领他的原子核理论研究小组正处在有可能取得更大成果的关键时刻,却面临着“转行”。

于敏回忆说:“我毫不犹豫地表示服从分配。决心停下手头原子核理论基础研究,全力以赴转而摸索氢弹原理。钱先生的这次谈话。改变了我从事基础研究的夙愿,成为我终身奉献核武器研制的开始。”

于敏调入轻核理论组后任副组长。他深知这项工作的重要意义。他说:“核武器是一种保障国家安全的手段。作为一个年轻的大国,中国不能没有自己的核力量,我愿为国家和民族事业献出自己的一切。”这种朴素诚挚的爱国心,一直是他的精神动力。为了尽快研制出中国自己的氢弹,于敏废寝忘食,昼夜苦读。很快进入了“角色”,并开始显示出杰出的才能。

于敏“善于抓主要矛盾”去解决问题的特点得到发挥,他的“物理的直观”是极其明晰而深入的。在一些复杂纷乱的现象中,于敏总能理出头绪,找出物理上的原因,从复杂的计算中找出其中的物理内容,使认识有所前进。他不断地发掘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他和黄祖洽、何祚庥一起,领导“轻核理论组”,4年中做了大量研究工作。内容包括氢弹中多种物理过程的探讨和研究,氢弹作用原理和可能结构方面的探索等。后来的氢弹理论研究发展说明,他们发现的一些物理现象规律和机制是可靠的,所做的工作是氢弹理论探索初期必需的。

nlc202309031944

从原子弹到氢弹:创造最快世界速度

国际上,真正意义上的战略核武器都是指氢弹。在原子弹突破后,我国也面临突破氢弹的迫切需求。然而,氢弹设计远比原子弹复杂,美、苏两大国对与氢弹相关的信息都绝对保密。

1965年1月,黄祖洽、于敏等原子能研究所“轻核理论组”的30余位科研人员携带着预先探索研究的所有成果和资料,来到了九院理论部,与我国核武器研究的主战场汇合。于敏被任命为理论部副主任。

为了突破氢弹原理,理论部分兵作战,多路探索。邓稼先、周光召、于敏、黄祖洽等部主任分别带领一支研究队伍攻关夺隘。

氢弹原理的探索工作展开之际,周恩来总理在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从而大大激励了科研人员攀登氢弹高峰的勇气和信心。

于敏率领的攻关小组,尝试从提高温度着手,他提出了氢弹设计某个原理,设计并计算了某个模型。

与此同时,周光召率领另一组精兵强将设计并计算另一种模型,从等离子体物理方面开始攻关。

有一次,两个攻关小组进行交流研讨,吸引了众多同志。整个会议室座无虚席,墙边也站满了人,许多人不得不站到了门外。会议的气氛十分热烈,双方对问题的讨论越来越深入,不时激发出新的思路火花。

当时,理论部的学术民主气氛是非常浓厚的。为了提高科研人员的业务水平,活跃学术思想,理论部经常举办等离子体物理、二维计算方法等各种问题研讨班,组织专题学术报告会。那时,大家的学术思想都非常活跃,几乎每周都要召开的学术讨论会叫“鸣放会”,在会上,彭桓武这样的大科学家,邓稼先、周光召、黄祖洽、于敏等部主任,或者年轻科研人员,不论资历,人人都有发言权。

已经成名的专家与刚出校门的大学毕业生,自然有知识与经验的差别,但是,在氢弹的秘密面前,大家都是平等的,谁也不知道氢弹究竟怎么设计。不论谁有了新的想法,都可以登台一抒己见,畅所欲言。有不同的意见就展开讨论,一场争论下来,虽然面红耳赤,但谁说得对,就听谁的,彼此都从中得到启发。许多好的想法,就是在你一言我一语的讨论中产生出来的。

1965年9月份,作为理论部业务领导,于敏率领13室的部分队伍去上海出差,任务是利用J501计算机(每秒5万次)完成XX型原子弹的优化设计。9月27日,他们抵达上海,在随后的3个多月时间里,于敏带领科研队伍,群策群力,实现了氢弹原理的突破——此为核武器研究史上著名的“百日会战”。

于敏从众多的计算模型中挑出三个用不同核材料设计的模型,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系统分析。10月13日,他开始了持续约两周的一系列学术报告。

他从炸药起爆开始,将氢弹物理全过程分为若干个阶段,并对每一阶段进行分析,然后又从复杂现象抓物理本质,归纳出热核聚变所必需的基本条件,厘清氢弹原理背后的高能量密度物理现象机制和辐射流体动力学、核反应和中子物理过程等。他带领这支队伍,经过计算和研究,攻克了实现氢弹自持热核燃烧的关键,通过过程分解和物理现象分析,形成了从原理、材料到结构完整的物理方案。

于敏在回忆中说:“首先试算了两个模型得到十分满意的结果,继续进行系统工作,发现了一批重要的物理现象和规律,通过这段工作形成了一套从原理到构型基本完整的物理方案,大家的兴奋心情难以描述。”

1966年12月28日,中国进行了氢弹原理试验,这是一次完美的试验,试验结果证明,我国已在短时间内独立掌握了氢弹原理。5个多月后,1967年6月17日,沉寂的戈壁大漠上空,瞬时升起了一颗极为神奇壮观的“太阳”,中国第一颗氢弹试验圆满成功!

从第一颗原子弹到氢弹,美国用了87个月,苏联用了75个月,英国用了66个月,法国用了102个月,而我国仅仅用了26个月。中国的速度是世界上最快的。

氢弹爆炸成功后,立即又面临着如何装备部队的问题,于敏与邓稼先、周光召、黄祖洽等理论部领导一起,根据国家发展核武器的方针,带领科研队伍完成了核装置的理论设计,在提高比威力、降低过早“点火”几率、提高核武器生存能力等方面作出了优化设计。经过冷、热试验,证实了理论设计是成功的,并定型为我国第一代核武器装备部队。

朱光亚院士认为:“于敏组织领导的小组率先发现了实现氢弹自持热核燃烧的关键,找到了突破氢弹的技术途径,形成了从原理、材料到构型的完整的物理方案,于敏在其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第一代核武器尺寸和重量较大,要与运载装置导弹适配,核装置还必须提高比威力并小型化,发展第二代核武器。上世纪80年代初,于敏被任命为核武器研究院副院长兼核武器理论研究所所长,全面负责领导突破二代初级和次级原理。核武器的小型化包括初级和次级的小型化,中央根据国情,提出发展核武器“有限目标,先进技术”的方针。于敏作为技术负责人,发挥了两个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是决策,而且这种决策作用,没有强大的理论功底、没有缜密的思维能力、没有大家的信任是担当不了这个角色的。二是把关。特别是关键问题上,把关、分解、制定方案,对一些困难的问题,进行指导并且跟大家一起做具体研究。他对于数值模拟的结果要分析,对于實验的结果也要认识。在面对一些极为复杂的物理现象时,于敏能从不同角度提出多个实验课题,要求一次实验能同时测量多个物理量,进行综合研究,从中寻找出该现象的内在规律和形成机理。

于敏有时候蹲在地上,有时候半趴在地上,拿一张坐标纸,看一个数据描一个点,看一个数据描一个点,描出一条特征曲线,描完以后就在那个地方跟大家讲解,为什么是这样而不是那样,这个里面的主要作用是什么?应该抓什么东西?他带领大家反复讨论、谨慎选择技术途径,主持研究并解决了一系列的关键问题,试算了许多物理模型。从弹体威力、超临界度控制、流体力学以及中子计算多个维度出发,分析其中的利害并作出研判,终于发现了一条新的改进初级的技术途径,经过试验,证明经过谨慎选择的作为初级的技术途径是正确的。后来,根据实际需要,又选择了另外的技术途径,大幅度提高了比当量,为次级研制奠定基础。

nlc202309031944

于敏领导和组织科研队伍实现了一次又一次的突破,把我国的核武器研制推向了新的发展阶段。

打破核垄断:提前部署核试验

于敏是中子弹理论研究与设计的主要领导人和参加者,他非常清楚,中子弹的物理过程比之过去的热核武器有自己明显的特征。他深入实际,直接掌握第一手资料,深刻分析了中子弹特殊的物理过程,提出了中子弹的设计指标,归纳了设计中要解决的几个主要环节,指出了可能的设计途径。

在设计过程中,他不但向设计人员指出了设计中要掌握住哪些重要物理量,而且定量地提出了一个重要的特征量应当达到的具体数值,要求这个物理量在理论设计中必须留有充分的余量。他在探索氢弹原理时所建立的一些基本理论,经过继续发展和在计算机上建立模拟计算程序,在中子弹设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我国中子弹研制和定型奠定了坚实基础。

中子弹原理试验于1988年获得圆满成功,取得了我国核武器发展史上继原子弹、氢弹和二代武器以后的又一次重大突破。

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的核武器不仅在初级小型化原理试验和中子弹原理试验中取得了圆满成功,小型化核武器初级的研制也取得了重大的决定性的进展,而且次级小型化的技术途径也已明确。邓稼先和于敏审时度势,对世界核武器科学技术发展趋势做了深刻分析,认为美国的核战斗部的设计水平已接近理论极限,他们为了保持自己的核优势,限制别人的发展,很可能会加快禁止核试验的谈判进程,遏制我国核武器的发展,而那个时候我国正处于突破第二代核武器优化设计的关键时刻,如果我们必须做的热试验还没有做完,该拿的数据还没拿到,核武器事业可能“功亏一篑”。

1986年,由邓稼先和于敏口述,胡思得执笔,以邓稼先和于敏的名义给中央递交报告,要求加快核试验,尽早完成我们要做的核试验。中央很快就批准了他们的报告。

1992年,美国在完成了最后6次核试验后,果然向联合国大会提出要进行全面禁止核试验的谈判。1996年,全面禁核试条约签署。

正是邓、于的建议书提前规划了我国核试验的部署,党中央作出果断决策,为我国争取了宝贵的10年热核试验时间,做完了必须做的热试验。该建议为提升我国核武器的水平,对保障我国大国地位的确立,推动核武器装备部队并形成战斗力发挥了非常重要的前瞻性作用。

禁核试后,如何保持我国核武器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于敏提出,一定要把以往的经验上升到科学的高度,用经过实验校验的具有高科学置信度的精密计算机模拟来保证库存核武器的安全、可靠和有效,他的建议被采纳并演化为我国核武器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

于敏在肩负核武器研制重担的同时,也开始注意国际上的惯性约束聚变研究。70年代初国际上公开讨论的只是直接驱动惯性约束聚变,他就独立地提出并设计了黑腔靶,指出间接驱动是用惯性约束聚变进行核武器物理研究的主要技术途径。和王淦昌一起规划组织了LF-12号装置上的间接驱动内爆出中子实验研究,实现了间接驱动内爆出中子。这与后来美国解密后发表的间接驱动惯性约束聚变如出一辙,原理和结构均与之类似。

为了加快我国惯性约束聚变研究的步伐,于敏与王淦昌、王大珩等共同提出了加速发展我国惯性约束聚变研究并列入国家863计划的建议。经过深思熟虑,他提出了我国惯性约束聚变研究的“目标明确、规模经济、技术先进、物理精密、道路创新”20字方针。为力促惯性约束聚变研究与核武器物理“接轨”,提出了“性质相同、量上逼近”的技术思路,编写了《等离子体动力学理论讲义》、《等离子体粒子云方法讲义》等讲义,引领、组织并培养研究队伍,推动了我国在这些高技术领域的发展。

于敏在推動核武器相关基础理论的发展方面也作出了杰出贡献。在内爆动力学方面,揭示了武器核反应内爆过程的运动规律;在辐射输运及辐射流体力学方面,对辐射与物质的相互作用、辐射与物质之间的驰豫过程、辐射波与冲击波的传播规律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这些核武器理论科学研究,从多个角度揭示了核武器动作过程的内在规律,为我国氢弹的爆炸成功,为我国第一代核武器的设计定型,为第二代核武器的研制奠定了理论基础。

于敏说:“我们国家没有自己的核力量,就不能有真正的独立。面对这样庞大的题目,我不能有另一种选择。一个人的名字,早晚是要没有的。能把微薄的力量融进祖国的强盛之中,便足以自慰了。”

篇5:中国当代科学家排名

2015年中国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排名

名次一级学科学科专业星级学科专业层次学校名称2014综合排名办学类型办学层次1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6星级 中国顶尖学科专业 清华大学 2 中国研究型 中国顶尖大学 2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5星级 中国一流学科专业 北京大学 1 中国研究型 中国顶尖大学 2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5星级 中国一流学科专业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中国研究型 中国一流大学 4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4星级 中国高水平学科专业 上海交通大学 3 中国研究型 中国一流大学 4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4星级 中国高水平学科专业 武汉大学 5 中国研究型 中国一流大学 4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4星级 中国高水平学科专业 浙江大学 6 中国研究型 中国一流大学 4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4星级 中国高水平学科专业 南京大学 8 中国研究型 中国一流大学 4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4星级 中国高水平学科专业 华中科技大学 12 中国研究型 中国一流大学 4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4星级 中国高水平学科专业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14 中国研究型 中国一流大学 4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4星级 中国高水平学科专业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 中国研究型 中国一流大学 4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4星级 中国高水平学科专业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21 中国研究型 中国一流大学 4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4星级 中国高水平学科专业 同济大学 22 中国研究型 中国一流大学 4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4星级 中国高水平学科专业 西北工业大学 29 中国研究型 中国高水平大学 4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4星级 中国高水平学科专业 东北大学 34 中国研究型 中国高水平大学 4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4星级 中国高水平学科专业 电子科技大学 42 行业特色研究型 中国高水平大学 4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4星级 中国高水平学科专业 北京邮电大学 69 行业特色研究型 中国高水平大学 17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3星级 中国知名学科专业 复旦大学 4 中国研究型 中国一流大学 17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3星级 中国知名学科专业 中国人民大学 7 中国研究型 中国顶尖大学 17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3星级 中国知名学科专业 吉林大学 9 中国研究型 中国一流大学 17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3星级 中国知名学科专业 中山大学 10 中国研究型 中国一流大学 17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3星级 中国知名学科专业 北京师范大学 11 中国研究型 中国一流大学 17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3星级 中国知名学科专业 四川大学 13 中国研究型 中国一流大学 17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3星级 中国知名学科专业 南开大学 15 中国研究型 中国一流大学 17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3星级 中国知名学科专业 山东大学 16 中国研究型 中国一流大学 17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3星级 中国知名学科专业 中南大学 17 中国研究型 中国一流大学 17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3星级 中国知名学科专业 西安交通大学 18 中国研究型 中国一流大学 17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3星级 中国知名学科专业 天津大学 23 中国研究型 中国一流大学 17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3星级 中国知名学科专业 华东师范大学 24 中国研究型 中国一流大学 17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3星级 中国知名学科专业 东南大学 25 中国研究型 中国一流大学 17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3星级 中国知名学科专业 湖南大学 28 中国研究型 中国高水平大学 17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3星级 中国知名学科专业 大连理工大学 30 中国研究型 中国高水平大学 17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3星级 中国知名学科专业 北京理工大学 32 中国研究型 中国高水平大学 17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3星级 中国知名学科专业 重庆大学 33 中国研究型 中国高水平大学 17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3星级 中国知名学科专业 华中师范大学 36 行业特色研究型 中国高水平大学 17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3星级 中国知名学科专业 西北大学 37 区域研究型 中国高水平大学 17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3星级 中国知名学科专业 兰州大学 38 中国研究型 中国高水平大学 17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3星级 中国知名学科专业 北京科技大学 39 行业特色研究型 中国高水平大学 17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3星级 中国知名学科专业 中国地质大学 44 行业特色研究型 中国高水平大学 17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3星级 中国知名学科专业 北京交通大学 46 行业特色研究型 中国高水平大学 17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3星级 中国知名学科专业 南京理工大学 49 行业特色研究型 中国高水平大学 17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3星级 中国知名学科专业 西南大学 50 区域研究型 中国高水平大学 17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3星级 中国知名学科专业 苏州大学 52 区域研究型 中国知名大学 17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3星级 中国知名学科专业 哈尔滨工程大学 57 行业特色研究型 中国高水平大学 17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3星级 中国知名学科专业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58 行业特色研究型 中国高水平大学 17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3星级 中国知名学科专业 河海大学 58 行业特色研究型 中国高水平大学 17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3星级 中国知名学科专业 西南交通大学 61 行业特色研究型 中国高水平大学 17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3星级 中国知名学科专业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65 行业特色研究型 中国高水平大学 17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3星级 中国知名学科专业 合肥工业大学 68 行业特色研究型 中国知名大学 17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3星级 中国知名学科专业 陕西师范大学 71 区域特色研究型 中国知名大学 17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3星级 中国知名学科专业 上海大学 73 区域研究型 中国知名大学 17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3星级 中国知名学科专业 山西大学 75 区域研究型 中国知名大学 17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3星级 中国知名学科专业 北京工业大学 76 区域研究型 中国知名大学 17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3星级 中国知名学科专业 新疆大学 86 区域研究型 中国知名大学 17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3星级 中国知名学科专业 河南大学 89 区域研究型 中国知名大学 17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3星级 中国知名学科专业 浙江工业大学 93 专业型 中国知名大学 17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3星级 中国知名学科专业 燕山大学 112 区域研究型 中国知名大学 17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3星级 中国知名学科专业 江苏大学 117 专业型 中国知名大学 17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3星级 中国知名学科专业 长春理工大学 159 专业型   17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3星级 中国知名学科专业 天津工业大学 172 专业型   17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3星级 中国知名学科专业 南京邮电大学 185 专业型   17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3星级 中国知名学科专业 重庆邮电大学 211 应用型   17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3星级 中国知名学科专业 天津理工大学 276 应用型   17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3星级 中国知名学科专业 解放军理工大学   行业特色研究型 中国知名大学

工学其他专业排名

工学学科专业排名 工学顶尖学科专业 安全科学与工程专业排名 兵器科学与技术专业排名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排名 城乡规划学专业排名 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排名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专业排名 电气工程专业排名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排名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专业排名 纺织科学与工程专业排名 风景园林学专业排名 光学工程专业排名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专业排名 核科学与技术专业排名 化学工程与技术专业排名 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排名 机械工程专业排名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排名 建筑学专业排名 交通运输工程专业排名 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排名 矿业工程专业排名 力学专业排名 林业工程专业排名 农业工程专业排名 轻工技术与工程专业排名 软件工程专业排名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排名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专业排名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排名 水利工程专业排名 土木工程专业排名 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排名 冶金工程专业排名 仪器科学与技术专业排名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自荐信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个人自我鉴定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求职信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简历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设计个人简历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毕业生自荐信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个人简历写作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就业方向及职业定位

★ 大学计算机专业实习报告

篇6:中国当代著名法学家

法学理论

张文显 朱苏力 贺卫方 葛洪义 舒国滢 沈宗灵 孙笑侠 卓泽渊 李步云 刘作翔 付子堂

孙国华 信春鹰 郭道晖 郝铁川 吕世伦 石泰峰 王晨光 朱景文 李林 李龙 刘瀚 谢晖

法律史

曾宪义 张晋藩 武树臣 何勤华 陈盛清 范忠信 邱远猷 吴建璠 杨一凡 杨永华 俞荣根

韩延龙 怀效锋 霍存福 刘海年 倪正茂 高恒 蒲坚 朱勇

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周叶中 许崇德 韩大元 胡建淼 胡锦光 江必新 姜明安 罗豪才 马怀德 陈云生 方世荣

张庆福 张树义 莫纪宏 浦增元 童之伟 王名扬 王叔文 吴家麟 肖蔚云 杨海坤 袁曙宏

张光博 朱维究

刑法学

高铭暄 马克昌 赵秉志 张明楷 陈明华 陈兴良 曹子丹 储槐植 顾肖荣 何秉松 梁华仁

罗大华 欧阳涛 曲新久 阮齐林 苏惠渔 康树华 张智辉 周道鸾 卢建平王作富 何鹏 姜伟 孙谦

民商法学

江平梁慧星 吴汉东 王利明 孙宪忠 王卫国 赵旭东 郑成思 魏振瀛 崔建远 刘春田

刘凯湘 石少侠 司玉琢 覃(tan)有土 顾功耘 郭明瑞 龙翼飞 吴焕宁 夏吟兰 徐学鹿 杨大文

杨立新 杨振山 马俊驹 沈四宝 巫昌祯 关怀 范健 尹田

诉讼法学

江伟 陈光中 徐静村 樊崇义 龙宗智 陈瑞华 陈卫东 卞建林 陈桂明 顾培东 景汉朝

刘家兴 沈达明 宋英辉 谭世贵 汤维建 田平安 汪建成 王国枢 王亚新 杨荣馨 张卫平

周国均 左卫民 谭兵 李浩 常怡 严端 崔敏

经济法学

杨紫烜 李昌麒 刘隆亨 刘文华 漆多俊 邵建东 史际春 徐杰 张守文 种明钊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吕忠梅

国际法学

韩德培 曾令良 梁西 余劲松 陈安 董立坤 龚韧刃 黄进 李双元 刘楠来 饶戈平芮沐

张乃根 周忠海

军事法学

上一篇:关于阅读的朗诵稿下一篇:2022年暨南大学产业经济考研经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