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氧气瓶安全操作

2024-04-24

医用氧气瓶安全操作(通用6篇)

篇1:医用氧气瓶安全操作

浅谈医用氧气瓶的安全使用与监管

医疗用氧是医院用量最大的气体,在医院急救、治疗以及家庭氧疗过程中广泛使用。目前,市场上医院中心供氧系统主要有氧气瓶、液态氧以及分子筛制氧系统三种供氧氧源。随着医院供氧方式从分散到集中以及另外两大氧源的崛起,氧气瓶的地位逐渐削弱,其在大中型医院也不那么适用。氧气瓶是储存压缩氧的钢瓶,属于特种设备,其高压的特点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其监管要求严格,被国家列为特种设备管理对象。氧气瓶的高压成为被监测的重点,也直接影响着各项安全操作流程的规定。

袁淑芳在《氧气瓶安全风险事故树分析》中分析总结出造成氧气瓶爆炸事故的途径有34个,事故较易发生,其中静电火花、摩擦热量、违章动火、工作用火是最危险事件,使用可燃连接管、可燃密封材料、没留余气、标识不清、气源不洁是其次的危险事件。近年,在国家的严格管控下,氧气瓶爆炸事故还是陆续发生,本文就几个主要氧气瓶安全风险事故实例及相关法规为证,就医用氧气瓶的危险性进行论证,本着做好健康氧业的原则,泰瑞医疗就此基础上提出合适的医疗用氧解决措施。

问题一:氧气瓶充装要求不符合标准

2016年2月湖北襄阳一民房突然爆炸起火,租用民房的男子在一楼无照非法经营加气站,在处置氧气瓶时引发爆炸。氧气属于易燃气体,离该事故3米远的邻家窗户玻璃破碎,可见气瓶爆炸事故的破坏力之大。2011年8月,杭州某气体公司的充装台充装工位发生氧气瓶爆炸事故,当场造成一人死亡。经检测,在充装过程中高压氧气与油脂直接接触发生剧烈的氧化放热反应。

氧气瓶充装在合法经营的条件下,充装的过程也要严格地按照国家标准来执行。国家规定充装单位应具备气瓶充装、检测的资质,有有效的《气瓶充装许可证》;气瓶在充装验收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气瓶安全监察规程》和《气瓶安全监察规定》等法规,如《气瓶安全监察规定》第三十条规定“气瓶充装前和充装后,应当由充装单位持证作业人员逐只对气瓶进行检查,发现超装、错装、泄漏或者其他异常现象的,要立即进行妥善处理。充装时,充装人员应按有关安全技术规范和国家标准规定进行充装”。

问题二:氧气瓶运输过程繁琐,危险性大 2007年8月22日早晨7点50分左右,在曹县城区磐石路93号发生一起氧气瓶爆炸事故,造成3人死亡,2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约60万元。运输总公司人员在卸车过程中操作不慎,氧气瓶撞击地面引起爆炸,造成三人死亡。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令373号)中将压力容器(含气瓶)、压力管道等都界定为特种设备,其要求对氧气瓶进行动态管理。上述的事故案例,气瓶操作人员不专业,对氧气瓶的收发、储存、使用以及定期检查没有做到位。

专业的压力容器运输队伍应该定期组织作业人员对《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甚至是《气瓶安全监测规程》进行学习。作业人员需要牢记安全操作规程,如氧气瓶由于本身压力2值高达150km/cm,遇强烈的震动与碰撞随时有可能引发爆炸。

问题三:医用氧气瓶的浓度检测要求高

广东揭阳市忠泰气体厂有限公司(以下称忠泰)用工业氧气冒充医用氧气进行销售、坑害无数患者。2016年、2017年记者走访忠泰,揭露“问题氧”,药品牵系千家万户,正因为医用氧气瓶的浓度只能通过抽检进行检测,而后续无法实时监控就令某些不法商家用劣质的工业氧来以次充好。不法商家扮演技术提供方的角色,医疗机构则为不法商家与医疗用户之间搭建一条吸氧、供氧的途径,在氧气输送的过程中影响着病患的健康。

国家标准GB8982-2009“医用及航空呼吸用氧”以及《中国药典》2015年标准中都有明确的规定,医用氧气生产企业必须具有《药品生产许可证》、《药品GMP证书》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注册证》,在氧气浓度方面,要求氧气瓶的浓度不小于99.5%,烃、一氧化碳等物质均要符合检验标准范围。

问题四:氧气瓶库与建筑防火间距有相关要求

医用氧气瓶相当于1/3体积黑火药的威力,其爆炸的破坏力相当大。2007年7月,盐城市某气体公司的一只氧气瓶爆炸,该气瓶在充装后因瓶阀泄漏而将该瓶重新扎上充装台,在开瓶阀的瞬间引发激烈和粉碎性的爆炸。现场除一名充装工离开爆炸点二十米左右而幸免于难,其他在场的4人中,3死1重伤。

爆炸事故对周边的大破坏力,让氧气瓶库与建筑防火间距也有着相关的要求,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对氧气瓶库提出,与其毗邻建筑物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并采用耐火极限≧2小时的无门、窗、洞的隔墙与该毗邻建筑物隔开。

据统计,氧气瓶事故的数据格局每年发生很大的变化,单从2005年-2010年的五年间,事故瓶数量增加约1亿只。瓶氧事故频频将其推向风口浪尖,安全性这一大痛点直接影响着产业化的落地。21世纪,随着医用分子筛制氧设备的兴起,其替代传统氧气瓶的速度越来越快,泰瑞医疗等一系列企业分子筛制氧技术成熟,在市场上地位突出。目前,在国内80%以上的大型医院均已采用医用分子筛制氧设备,医用制氧系统新技术成现代化医用制氧的主要手段。2016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颁布《YY1468-2016用于医用气体管道系统的氧气浓缩器供气系统》,分子筛制氧系统在法规方面得到权威认定。医用分子筛制氧系统安全、经济、自主、便捷,工作压力远低于氧气瓶、无需人工操作、自主产氧减少繁琐的搬运流程等。在法规和趋势的双重合力下,安全用氧首选泰瑞医疗医用分子筛制氧设备。

篇2:医用氧气瓶安全操作

一、氧气瓶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1、运输

(1)在运输前,要检查瓶嘴气阀安全胶圈是否齐全,瓶身、瓶嘴是否有油类等。(2)装卸时,瓶嘴阀门朝同一方向,防止互相撞,损坏和爆炸。(3)不准装运其它可燃气体。

(4)在强烈阳光下运输时,要用帆布遮盖。

2、氧气瓶保管与存放

(1)库房周围不得放易燃物品。

(2)库内温度不得超过30℃,距离热源明火在10米以外。(3)氧气瓶减压阀、压力计、接头与导管等,要涂标记。

3、氧气瓶使用规定

(1)安装减压阀前,先将瓶阀微开一二秒钟,并检验氧气质量,合乎要求方可使用。

(2)瓶中氧气不准用净,应留0.1Mpa。(3)检查瓶阀时,只准用肥皂水检验。(4)氧气瓶不准改用充装其它气体使用。

二、乙炔气瓶安全技术操作规定

1、乙炔气瓶在使用、运输、贮存时,环境温度不得超过40℃。

2、乙炔瓶的漆色必须保持完好,不得任意涂改。

3、乙炔气瓶在使用时必须装设专用减压器。回火防止器,工作前必须检查是否好用,否则禁止使用,开启时,操作者应站在阀门的侧后方,动作要轻缓。

4、使用压力不超过0.05Mpa输气流量不应超过1.5-2.0米3/时瓶。

5、使用时要注意固定,防止倾倒,严禁卧入使用,对已卧入的乙炔瓶,不准直接开气使用,使用前必须先立牢静止十五分钟后,再接减压器使用,否则危险。禁止敲击,碰撞等粗暴行为。

6、气瓶不得靠近热源和电器设备,夏季要有遮阳措施防止暴晒,与明火的距离要大于10米(高空作业时是与垂直地面处的平行距离)。

7、瓶阀冻结时,严禁用火烘烤,可用10℃以下温水解冻。

8、工作地点频繁移动时,应装在专用小车上,乙炔瓶和氧气瓶应避免放在一起。

9、严禁铜、银、汞等及其制品与乙炔接触,与乙炔接触的铜合金器具含铜量须得高于70%。

10、瓶内气体严禁用尽,必须留有不低于下表规定的余压。? 乙炔瓶内余压与环境温度关系:

11、在用汽车、手推车运输乙炔瓶时,应轻装轻卸。严禁抛、滑、滚、碰。吊装搬运时,应使用专用夹具和防雨的运输车,严禁用电碰起重机和链绳吊装搬运。

12、装运时,应妥善固定汽车装运乙炔瓶向放置时,头部应朝向一方,装车高度不得超过车箱高度,直立排放时,车箱高度不得低于瓶高的三分之一。

13、夏季要有遮阳措施,防止暴晒,严禁与氯气瓶、氧气瓶及易燃物品同车运输。

14、装运乙炔瓶的车辆禁止烟火。

15、乙炔瓶在使用现场或班组小库内储量不得超过5瓶,可与耐火等级不低于二级的厂房相邻建造,相邻的墙应是无门窗洞的防火墙,严禁任何管线穿过。

16、乙炔瓶贮存时要保持直立,并有防倒措施,严禁与氧气瓶氯气瓶及易燃品同向贮存,贮存间与明火和散放火地点距离不得小于10米,不应设在地下室或半地下室。

17、乙炔瓶严禁放在通风不良及有放射线的场所,不得放在橡胶等绝缘体上,瓶库或贮存间有专人管理,要有消防器材,要有醒目的防火标志。气瓶应按表1的规定进行漆色和标注。表1气瓶漆色和标注

气瓶名称

气瓶颜色

标注字样

字样颜色 氧气瓶

天蓝色

黑色 乙炔气瓶

白色

乙炔

红色 氩气瓶

灰色

氩气

绿色 氮 气

黑色

黄色 2 气瓶应每三年检验一次,盛装惰性气体的气瓶应每五年体验一次。定期技术检验项目应包括:内外表检验,水压试验(使用中的乙炔气瓶只做气压试验);必要进应测量气瓶的最小厚度。气瓶瓶阀及管接头处不得漏气。应经常检查丝堵和角阀丝扣的磨损及锈蚀情况,发现损坏应立即更换。4 气瓶上必须装两道防震圈。不得将气瓶与带电物全接地。氧气瓶不得沾染油脂。6 气瓶的瓶阀严禁沾有油脂。如沾有油脂必须洗刷干净。氧气瓶与减压器的连接头发生自燃时应迅速关闭氧气瓶的阀门。严禁随意倾倒液化石油气瓶的残液。瓶阀冻结时严禁用火烤,可用浸40℃热水的棉布盖上使其缓慢解冻。严禁直接使用不装减压器的气瓶或装设不合格减压器的气瓶。乙炔气瓶必须装设专用的减压器、回火防止器。乙炔气瓶的使用压力不得超过0.147Mpa,输气流速不得大于(1.5~2.0)m3/(h•瓶)。气瓶内的气体不得用尽。氧气瓶必须 表12 乙炔瓶内剩余压力与环境温度的关系

环境温度 ℃

く0

0~15

15~25

25~40 剩余压力MPa

0.05

0.1

0.2

0.3 13气瓶(特别是乙炔气瓶)使用时应直立放置,不得卧放。14 液化石油气瓶使用时,应先点燃引火物,然后开启气阀。15 气瓶的存放与保管:

1)气瓶应存放在通风良好的场所,夏季应防止日光曝晒。2)严禁将气瓶和易燃物、易爆物混放在一起。

3)严禁与所装气体混合后能引起燃烧、爆炸的气瓶一起存放。4)乙炔气瓶、液化石油气瓶应保持直立,并应有防止倾倒的措施。5)严禁将气瓶靠近热源。

6)氧气、液化石油气瓶在使用、运输和储存时,环境温度不得高于60℃;乙炔气瓶在使用、运输和储存时,环境温度不得高于40℃。

7)严禁将乙炔气瓶放置在有放射性射线的场所,亦不得放在橡胶等绝缘体上。16 气瓶的搬运:

1)气瓶搬运前应旋紧瓶帽。气瓶应轻装轻卸,严禁抛掷或液动、碰撞。2)汽车装运氧气瓶及液化石油瓶时,一般将气瓶横向排放,头部朝向一侧。装车高度不得超边车厢板。

3)汽车装运乙炔气瓶时,气瓶应直立排放,车厢高度不行小于瓶高的2/3。4)运输气瓶的车上严禁烟火。运输乙炔气瓶的车上应备有相应的灭火器具。5)易燃物、油脂和带油污的物品不得与气瓶同车运输。6)所装气体混合后能引超燃烧、爆炸的气瓶严禁同车运输。7)运输气瓶的车厢上不得乘人。气瓶库的建立:

1)气瓶库内不得有地沟、暗道;严禁有明火或其他热源;应通风、干燥,避免阳光直射。

2)气瓶库必须在明显、方便的地点设置灭火器具,并定期检查,确保处于良好状态。

3)气瓶库必须设专人管理,并建立安全管理制度。工作人员必须熟悉设备性能和操作维护规程,并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

4)容积较小的仓库(储量在50瓶以下)距其他建筑物的距离应大于25m。较大的仓库与施工生产地点的距离应不小于50m,与住宅和办公楼的距离应不少于100m。

5)氧气瓶、乙炔气瓶及液化石油气瓶储存仓库周围10m范围内严禁烟火并严禁堆放可燃物。

11.3.2减压器及其使用减压器应符合下列要求: 1)新减压器应有出厂合格证。

2)外套螺帽的螺纹应完好。螺帽内应用纤维质垫圈,不得使用皮垫或胶垫。

3)高、低压表有效,指针灵活。

篇3:医用氧气瓶安全操作

1 实验部分

1.1 试剂

试剂:过碳酸钠、催化剂A、缓释剂B、分散剂C,以上试剂均为AR。

1.2 实验方法

1.2.1 催化剂的制备过程

按比例称取一定量的催化剂A、缓释剂B和分散剂C放入烧杯中,向其中加入无水乙醇搅拌使其充分溶解,然后将混合物放入烘箱中充分干燥后,取出后研磨,称取一定量的复合催化剂用压片机压制成1mm厚薄片,催化剂制作完成。

1.2.2 化学法制备医用氧气的过程

常温下称取一定量的混合催化剂将其压成薄片放入小试管中,再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过碳酸钠,然后连接好输液管,用带刻度的玻璃管装满水后,倒置在水槽中。然后再取一定量水加入到小试管中,用胶塞塞住,并用秒表开始记时,每隔一定时间记录一次氧气释放量,并观察氧气释放速度。

1.3 检测方法

所制的氧气按照GB 8982-1998《医用氧气》规定的检验方法进行检测。

2 实验结果与讨论

2.1 不同催化剂体系对氧气释放过程的影响

取4.0g过碳酸钠,溶剂量为3.0mL水溶液,然后分别取0.40g复合催化剂A+B, A+C和A+B+C,得到氧气释放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1所示。

由图1可知,不同催化剂对氧气释放释放速度的均匀性影响不同,很显然复合催化剂A+B+C作用下氧气释放速度比较均匀,氧气释放量约为2mL/min。

2.2 不同氧气释放量的配方优化

2.2.1 100mL装氧气释放量配方优化

2.2.1.1 反应物水量

取0.40g片状混合催化剂A+B+C和4.0g过碳酸钠,改变水的加入量,氧气释放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2所示。

由图2可知,水量微小的改变对氧气的释放速度影响比较大,因此水是对均匀放出氧气是比较关键的因素之一,根据氧气释放的均匀程度,故选择水量为5.0mL。

2.2.1.2 催化剂量

取4.0g过碳酸钠,水量为5.0mL,然后改变片状复合催化剂A+B+C的量,氧气释放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3所示。

由图3可知,催化剂的量微小的改变对氧气的释放速度影响比较大,因此催化剂A+B+C是对氧气均匀释放是比较关键的因素之一,根据氧气释放均匀度选择催化剂用量为0.35g。

通过100mL装氧气配方的优化,得到了最适宜的配比:过碳酸钠量4.0g,水量5.0mL,复合催化剂0.35g。

2.2.2 250mL装氧气释放量配方优化

2.2.2.1 反应物水量

取0.75g片状混合催化剂A+B+C和10.0g过碳酸钠,改变水的加入量,氧气释放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4。

由图4可知,水的量微小的改变对氧气的释放速度影响比较大,因此水是对均匀放出氧气是比较关键的因素之一,根据氧气释放的均匀程度,故选择水量为8.0mL。

2.2.2.2 催化剂量

取10.0g过碳酸钠,水量为8.0mL水溶液,然后改变片状混合催化剂A+B+C的量,氧气释放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5所示。

由图5可知,催化剂的量微小的改变对氧气的释放速度影响比较大,因此催化剂是对氧气均匀释放是比较关键的因素之一,根据氧气释放均匀度选择催化剂用量为0.75g。

2.3 检验结果

根据GB 8982-1998《医用氧气》规定的检验方法检验的[4],经吉林庆华有限公司检测,制备的氧气中水分含量、二氧化碳含量、一氧化碳含量、臭氧及其他气态氧化物含量、气味均合格,结果如表1所示。

3 结 论

(1)提出了过碳酸钠为原料,复合催化剂体系为催化剂的制备医用氧气新工艺,氧气释放速度约为2mL/min。

(2)以市场需求为前提,设计出两种不同型号产品(100mL O2装、250mL O2装),优化配方分别为过碳酸钠4.0g,水5.0mL,复合催化剂0.35g;过碳酸钠10g,水8.0mL,复合催化剂0.75g。

(3)根据GB 8982-1998《医用氧气》规定的检验方法检验,制备的氧气中水分含量、二氧化碳含量、一氧化碳含量、臭氧及其它气态氧化物含量、气味均合格。

摘要:在调研国内外医用氧气制备方法基础上,提出了过碳酸钠为原料,MnO2复合催化体系为催化剂,制备医用氧气的新工艺。通过催化剂体系的设计与实验,筛选出了适宜的复合体系组成。同时通过实验确定了对于100mL装和250mL装制备医用氧气的配方,分别为过碳酸钠4.0g,水5.0mL,复合催化剂0.35g;过碳酸钠10g,水8.0mL,复合催化剂0.75g。该工艺氧气释放速度约为2mL/m in,制备的医用氧气经检测结果均达到GB 8982-1998《医用氧气》规定的指标。

关键词:医用氧气,过碳酸钠,复合催化剂

参考文献

[1]龚承元,等.便携式化学产氧器的研制[J].医疗卫生装备,1989(1):1-3.

[2]苏建勇,等.HY-2型便携急救产氧器的研制[J].医疗卫生装备,1992(2):6-9.

[3]卢樟好.医用氧气氧含量问题浅述[J].低温与特气,2001(4):9-10.

篇4:医用氧气瓶安全操作

关键词:转炉工艺;留渣操作;留渣量控制;枪位控制;渣料消耗;钢铁料消耗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TF713 文章编号:1009-2374(2015)19-0080-02 DOI:10.13535/j.cnki.11-4406/n.2015.19.039

转炉留渣操作是将上一炉的终渣全部或一部分留给下炉使用。终点炉渣碱度高,温度高,并且有一定的全铁含量和氧化锰含量,而且是现成的熔体,因而对下一炉初期渣的形成十分有利。留渣操作能有效降低终点钢液的磷含量,降低石灰消耗和白云石消耗,增加金属收得率。本文结合八钢40t转炉生产工艺条件和留渣操作实践,对留渣操作进行探讨。

1 留渣操作工艺原理

脱P反应方程式:

4(CaO)+5(FeO)+2[P]=4(CaO)·P2O5+5[Fe]+Q

脱磷反应需要渣中具有高FeO、高CaO含量,而转炉终渣中含有45%~50%的CaO、10%~15%的TFe,将转炉终渣部分或全部留在炉内可有效利用转炉终渣中的CaO和FeO,同时可以促进前期渣早化,进一步促进脱磷。

转炉终渣中含有8%~12%的MgO,并且有部分铁珠和FeO等铁元素,将炉渣留至炉内可以减少下一炉的白云石加入量,同时降低钢铁料消耗。

2 工艺条件介绍

设备现状:八钢公司40T产线现有40T氧气顶吹转炉两座、吹氩站两座、8m弧4机4流方坯连铸机两座。铁水条件见表1:

表1 铁水成分

元素SiPS

范围(%)0.15~0.740.064~0.1330.022~0.061

平均值(%)0.410.0940.040

3 留渣操作过程控制

3.1 留渣炉次的确定原则及炉渣固化

需要确定留渣炉次的主要原因是若将FeO含量过高的炉渣留在炉内,炉渣不易固化,在下一炉兑铁水时易发生喷溅。

为防止留渣兑铁时产生喷溅,必须对不可留渣炉次做出明确规定:冶炼终点碳含量在0.06%及0.06%以下炉次,因炉渣中FeO含量较高,不可留渣;冶炼终点二次下枪补吹时间大于15s炉次,炉渣中FeO含量较高,不可留渣。

对炉渣固化的要求:(1)溅渣护炉枪位采用“高—低—高—低”模式,溅渣至炉口无颗粒渣飞出;(2)若留渣量大,溅渣护炉时可加入100kg左右生白云石,促进炉渣降温;(3)溅渣护炉完毕后,摇炉至炉前人工确认固化效果;(4)先加废钢,后兑铁水,用废钢对炉渣进行再次冷却。

3.2 留渣操作枪位控制

终点渣中有较高的FeO、MgO、MnO含量,并且终渣具有一定的碱度和温度,这些因素有利于初期渣的形成,留渣炉次冶炼前期炉渣流动性不是限制反应进行的关键因素。因此在冶炼前期需要适当降低枪位以增强炉内搅拌力,促进脱硅、脱磷反应的进行。降低前期枪位还可以有效均匀炉内成分,避免起碳火时的剧烈喷溅。因此将前期枪位控制在800~900mm。

碳火起来后,进入冶炼反应中期,适当高枪。此阶段枪位控制与不留渣操作基本相同,主要避免中期返干。中期枪位控制在900~1100mm。

进入冶炼后期,因留渣炉次渣量较大,渣层较厚,影响氧气射流冲击深度,若拉碳枪位过高易造成终点碳偏高,渣中FeO含量升高。因此在留渣炉次拉碳枪位控制在700mm左右,并且必须保证降枪时间不小于1min。供养强度控制在3.3~3.5Nm3/min·t。

3.3 留渣操作渣料控制

从留渣操作工艺原理可知终渣中的CaO和MgO留至下一炉可以有效降低下一炉的石灰消耗和白云石消耗。碱度相同的情况下,每炉少加200~300kg石灰,少加500~600kg生白云石。头批料加入总量的1/2,剩下的1/2再分2~3批加入,且要在9min之前加完。加料太晚,渣料不易完全熔化,易后期低温。渣料消耗情况见表2:

表2 渣料消耗情况

石灰消耗(kg/t)白云石消耗(kg/t)

不留渣50.130.19

留渣46.217.5

在2014年9月至12月留渣率稳定在70%以上,并按上述原则配加石灰,终渣成分如表3所示,留渣炉次碱度略有降低,MgO含量下降1.81%,但可以满足溅渣护炉

要求。

表3 终渣成分对比

碱度MgOTFe

不留渣3.4110.01%12.88

留渣3.318.2%13.09

3.4 留渣操作温度及成分控制

留渣炉次因有效利用了上一炉的CaO和FeO,同时初期渣形成较早,有利于脱磷,因此留渣炉次的脱磷效果要好于不留渣炉次。但留渣炉次减少了前期渣料的加入量,因此必须增加废钢比或配加球团矿以抑制前期温度的过快上升,若前期温度上升过快在热力学上不利于脱磷反应的进行。

表4 终点磷硫成分对比

C(%)P(%)脱磷率S脱硫率

不留渣0.080.01482.6%0.02733.8%

留渣0.090.01086.9%0.02534.2%

3.5 连续留渣炉次控制

理论上连续留渣炉次越多,则炉渣的循环利用率越高,越能体现出留渣操作的优势。但在实际生产中发现随着连续留渣炉次的增多,给冶炼过程带来以下两方面困扰:一方面,连续留渣炉次越多,炉内渣量增多,渣层变厚,严重影响氧气射流的冲击深度,在拉碳时易将碳拉高,需要再次补吹,致使冶炼周期延长,并造成终渣FeO含量升高;另一方面,渣量增大后若溅渣护炉前不倒出一部分炉渣,则溅渣护炉时间延长,致使冶炼时间延长。若溅渣护炉前倒出部分炉渣倒渣量不易掌握,同时也延长了冶炼周期。

表5 连续留渣炉次平均溅渣时间情况

连续留渣炉次造新渣第一炉第二炉第三炉第四炉第五炉第六炉第七炉第八炉

溅渣时间(s)91104123136145156168211236

从表5可知,溅渣时间随连续留渣炉次的增多而延长,因此将连续留渣炉数确定为5炉,连续留渣5炉后倒尽残渣,重新造渣。并且为防止炉渣过多,在测温取样时将炉体多摇1°~2°,尽可能地在炉前多倒渣。采取上述措施后,在避免渣量过大的同时也可以有效避免渣中P2O5的富集。

表6 连续留渣炉次终渣P2O5含量

连续留渣炉次造新渣第一炉第二炉第三炉第四炉第五炉

渣中P2O5含量(%)1.8822.022.031.962.02

从表6可知,留渣开始后终渣P2O5含量有所上升,但每炉倒出部分炉渣后,留渣炉次终渣P2O5含量基本保持稳定。

4 对炼钢成本的影响

留渣操作可以降低石灰消耗3.9kg/t,可以降低白云石消耗12.69kg/t。

留渣操作可以有效降低钢铁料消耗,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留渣可以充分利用炉渣中的铁元素,减少铁元素的损失;二是留渣可以较快形成初期渣,减轻前期化渣压力,为前期降枪提供了条件,前期降枪可以充分均匀前期熔池成分,减少起碳火阶段的喷溅,减少冶炼过程的铁元素损失。实际操作中降低钢铁料消耗约5kg/t。

5 结语

通过以上分析及实践证明,只要做到过吹炉次不留渣,留渣炉次保证将炉渣溅干,可以保证安全兑铁。留渣操作有利于脱磷,并且在降低渣料消耗和钢铁料消耗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但在实际操作中必须保证合理留渣量,控制好前期温度,控制好开吹和拉碳枪位,以保证终点控制和合理的冶炼周期。

参考文献

[1] 王社斌.转炉炼钢生产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

作者简介:肖山(1990-),男,宝钢集团新疆八一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第一炼钢厂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钢铁工艺

技术。

篇5:氧气、乙炔切割安全操作规程

一、进行气割作业的人员必须持特种作业操作证,方可上岗操作。

二、氧气瓶、乙炔瓶的阀、表均应齐全有效,紧固可靠,不得松动、破损和漏气。氧气瓶及其附件、胶管和开闭阀门的扳手上均不得沾染油污。

三、氧气瓶应与其他易燃气瓶、油脂和其他品燃物品分开保存,也不宜同车运输。氧气瓶应有防震胶團和安全帽,不得在强烈阳光下暴晒。严禁用塔吊或其他吊车直接吊运氧气或乙炔瓶。

四、乙炔胶管,氧气胶管不得错装。乙炔胶管为黑色,氧气胶管为红色。

五、氧气瓶与乙炔瓶储存和使用时的距离不得少于5米,氧气瓶、乙炔瓶与明火或割炬(焊炬)间距离不得小于10米。

六、点燃焊(割)炬时,应先开乙炔阀点火,然后开氧气阀调整火焰。关闭时先关闭乙炔阀,再关闭氧气阀。

七、工作中如发现氧气瓶阀门失灵或损坏,不能关闭时,应让瓶内的氧气自动跑尽后再行拆卸修理。

八、氧气胶管,外径18毫米,应能承受20千克气压,各项性能应符合GB2550-81氧气胶管的规定;乙炔胶管,外径16毫米,应能承受5千克气压,各项性能应符合GB2550-81乙炔胶管的规定。

九、使用中,氧气软管着火时不得折弯胶管断气,应迅速关闭氧气阀门,停止供气。乙炔软管着火时,应先关熄炬火,可弯折前面一段胶管的办法将火熄灭。

十、未经压力试验的胶管或代用品及变质老化、脆裂、漏气的胶管及沾上油脂的胶管均不得使用。

十一、不得将胶管放在高温管道和电线上,或将重物或热的物件压在胶管上,更不得将胶管与电焊用的导线敷设在一起,胶管经过车道时应加护套或盖板。

十二、氧气瓶使用时可立放也可平放(端部枕高),乙炔瓶必须立放使用。立放的气瓶,要注意固定,防止倾倒。

十三、不得将胶管背在背上操作。割(焊)炬内若带有乙炔、氧气时不得放在金属管、槽、缸、箱内。

十四、工作完毕后,应关闭氧气瓶、乙炔瓶,拆下氧气表、乙炔表,拧上气瓶安全帽。

十五、作业结束后,应将胶管盘起、捆好挂在室内干燥的地方,减压阀和气压表应放在工具箱内。

十六、工作结束,应认真检查操作地点及周围,确认无起火危险后,方可离开。

十七、对有压力或易燃易焊物品气割前必须经技术人员采取有效安全措施后,方可进行,否则严禁擅自进行气割作业。

第三章 气焊与气割设备的安全使用

一、气瓶的安全使用 1.常用气瓶的结构:

用于气焊与气制的氧气瓶和氢气瓶属于压缩气瓶,乙炔气瓶属于溶解气瓶,石油气瓶属于液化气瓶。(1)氧气瓶的构造

氧气瓶是一种贮存和运输氧气的专用高压容器。氧气瓶通常用优质碳素钢或低合金结构钢轧制成无缝圆柱形容器。常用气瓶容积40升,瓶内氧气压力为15MPa,可以贮存6m3的氧气。氧气瓶在出厂前,除对氧气瓶的各个部件进行严格检查外,还需对瓶体进行水压试验,一般试验的压力为工作压力的1.5倍,并在瓶体上部球面部位作明显的标志。标志上标明:瓶号、工作压力和试验压力、下次试压日期、检查员的钢印、制造厂检验部门的钢印、瓶的容量和重量、制造厂、出厂日期等。此外,氧气瓶在使用过程中亦必须定期作内外部表面检验和水压试验;氧气瓶表面为天蓝色,并用黑漆标明“氧气”字样。

(2)乙炔瓶的构造

乙炔在是贮存和运输乙炔气的专用容器,其外形与氧气瓶相似。它的构造要比氧气瓶复杂,主要因为乙炔不能以高的压力压入普通的气瓶内,而必须利用乙炔能溶解于丙酮的特性,采取必要的措施,才能把乙炔压入钢瓶内,乙炔的瓶体是由优质碳素结构钢或低合金结构钢经轧制焊接而成。乙炔瓶的容积为40L,一般乙炔瓶內能溶解6~7kg的乙炔,乙炔瓶的工作压力是1.5MPa.水压试验的压力为6MPa.乙炔瓶表面为白色,并标注红色的“乙炔”和“不可近火”字样。(3)液化石油气瓶的构造

液化石油气瓶是贮存液化石油气的专用容器,按用量及使用方法不同,气瓶贮存三分别为l0kg、15kg.36kg等多种规格,还可以制造容量为1t、2t或更大的贮气罐。气瓶材质选用16Mn、A3钢或20号优质碳素钢制成。气瓶的最大工作压力为1.6MPa,水压试验3MPa.气瓶通过试验鉴定后在气瓶的金属铭牌上标志类似氧气瓶所标明的内容。气瓶表面为银灰色,并有 “液化石油气”红色字样。2.气瓶爆炸事故的原因

(1)气瓶的材质、结构和制造工艺不符合安全要求。

(2)由于保管和使用不善,受日光曝晒、明火、热辐射等作用。(3)在搬运装卸时,气瓶从高处坠落,倾斜或滚动等发生剧烈碰撞冲击。

(4)气瓶瓶阀无瓶帽保护,受振动或使用方法不当等,造成密封不严、泄漏甚至瓶阀损坏、高压气流冲出。

(5)开气速度太快,气体迅速流经瓶阀时产生静电火花。(6)氧气瓶瓶阀、阀门杆或减压阀等上粘有油脂,或氧气瓶内混入其他可燃气体。

(7)可燃气瓶(乙炔、氢气、石油气瓶)发生漏气。

(8)乙快瓶内填充的多孔性物质下沉,产生净空间,使乙炔气处于高压状态。

(9)乙炔瓶处于卧放状态或大量使用乙炔时,丙酮随同流出。(10)石油气瓶充灌过满,受热时瓶内压力过高。(11)气瓶未作定期技术检验。3.气瓶的安全使用(1)氧气瓶

①氧气瓶在出厂前必须按照《气瓶安全监察规程》的规定,严格进行技术检验。检验合格后,应在气瓶的球面部分做明显标志。②充灌氧气瓶时必须首先进行外部检查,并认真鉴别瓶内气体,不得随意充灌。

○3氧气瓶在运送时必须戴上瓶帽,并避免相互碰撞,不能与可燃气体的气瓶、油料以及其他可燃物同车运输。搬运气瓶时,必须使用专用小车,并固定牢固。不得将氧气瓶放在地上滚动。4氧气瓶一般应直立放置,且必须安放稳固,防止倾倒。○⑤取瓶帽时,只能用手或扳手旋转,禁止用铁器敲击。⑥在瓶阀上安装减压器之前,应拧开瓶阀,吹尽出气口内的杂质,并轻轻地关闭阀门。装上减压器后,要缓慢开启阀门,开得太快容易引起减压器燃烧和爆炸。

7在瓶阀上安装减压器时,与阀口连接的螺母要拧紧,以防止开○气时脱落,人体要避开阀门喷出方向。

⑧严禁氧气瓶阀、氧气减压器、焊炬、割炬、氧气胶管等粘上易燃物质和油脂等,以免引起火灾或爆炸。

⑨夏季使用氧气瓶时,必须放置在凉棚内,严禁阳光照射,冬季不要放在火炉和距暖气太近的地方,以防爆炸。

10冬季要防止氧气瓶阀冻结。如有结冻现象,只能用热水和蒸气○解冻,严禁用明火烘烤,也不准用铁器敲击,以免引起瓶阀断裂。

11氧气瓶内的氧气不能全部用完,○最后要留0.1-0.2MPa的氧气,以便充氧时鉴别气体的性质和防止空气或可燃气体倒流入氧气瓶内。

12气瓶库房和使用气瓶时,都要远离高温、明火、熔融金属飞溅○物和易燃易爆物质等,一般规定相距10m以上。

13氧气瓶必须做定期检查,合格后才能继续使用。○14氧气瓶阀着火时,应迅速关闭阀门,停止供气,使火焰自行熄○灭。如邻近建筑物或可燃物失火,应尽快将氧气瓶移到安全地点,防止受火场高热而引起爆炸。(2)乙炔瓶

使用乙炔瓶时除必须遵守氧气瓶的安全使用外,还应严格遵守下列各点: ①乙炔瓶不应遭受剧烈振动和撞击,以免引起乙炔瓶爆炸。②乙炔瓶在使用时应直立放置,不能躺卧,以免丙酮流出引起燃烧爆炸。

3乙炔减压器与乙炔瓶阀的连接必须可靠,严禁在漏气情况下使○用。

4开启乙炔瓶阀时应缓慢,不要超过一转半,一般只需开启3/4○转。

⑤乙炔瓶体表面的温度不应超过30~-40℃,因为温度高会降低丙酮对乙炔的溶解度,而使瓶内乙炔压力急剧增高。

6乙炔瓶内的乙炔不能全部用完,最后必须留0.03MPa 以上的○乙炔气。应将瓶阀关紧,防止漏气。

⑦当乙炔瓶阀冻结时,不能用明火烘烤。必要时可用40℃以下的温水解冻。

⑧使用乙炔瓶时,应装置干式回火防止器,以防止回火传入瓶内。(3)液化石油气瓶

14条。①同氧气瓶①~○②石油气对普通胶管和衬垫的腐蚀作用,易造成漏气,所以必须采用耐油性强的橡胶管和村垫。

3石油气比空气重,易于向低处流动,而且易挥发,遇到明火会○引起燃烧事故,因此,使用场地要通风良好,便于空气对流。

4石油气瓶内部的压力与温度成正比。随着温度的升高,气瓶内○的压力也增高,所以石油气瓶应远离热源和暖气片。

⑤冬季使用石油气瓶可用40℃以下温水加热,严禁火烤或沸水加热。

6过量的石油气可导致人窒息,因此使用时必须注意通风。○⑦石油气点火时,先点燃引火物再开气。⑧不得自行倒出石油气残流,以防遇火引起火灾。

总之,各类气在使用过程中必须根据国家《气瓶安全监察规程》要求进行定期技术检验,在集中供应焊接切割用气的情况下,乙炔、氧气等是用导管输送的。输气的管道均属于压力管道。因此,其设计、制定、安装和使用维修既要考虑输送介质的特点,更要符合国家各部门对压力管道的规定要求。

二、气焊与气割工具的安全使用 焊炬、割炬是进行气焊与气割工作的主要工具。在使用中,应能方便地调节氧与可燃气体的比例和热量大小,同时重量要轻,安全可靠。1.焊炬

(1)焊炬的分类

按可燃气体与氧气的混合方式分为射吸式和等压式两类;按可燃气体科类分为乙炔、氢、石油气等类型;按火焰数目分为单焰和多焰;按使用方法分为手工和机械两类。

日前国内使用焊炬多数为射吸式,在这种焊炬中,乙炔的流动主要靠氧气的射吸作用,所以不论使用中压或低压乙炔都能使焊炬正常工作。

(2)焊炬的安全使用

①射吸式焊炬,在点火前必须检查其射吸性能是否正常,以及焊炬各连接部位及调节手轮的针阀等处是否漏气。

②经以上检查合格后,才能点火。点火时先开启乙炔轮,点燃乙炔并立即开启氧气调节手轮,调节火焰。这种点火方法与先开氧气后开乙炔的方法相比较,具有的优点是,可以避免点火时的鸣爆现象,容易发现焊炬是否堵塞等弊病,火焰由弱逐渐变强,火焰燃烧平稳等。其缺点是,刚点火时冒黑烟,影响环境卫生。也可以在点火时先把氧气调节手轮稍微开启,再开启乙炔调节手轮并立即点火。此方法可消除冒黑烟的缺点,但焊炬一旦有堵塞时氧气有可能进人乙炔通道,形成回火条件。从安全操作要求,建议采用前面一种操作方法。3火焰停止使用时,应先关乙炔调节手轮,以防止发生回火和产○生黑烟。

4焊炬的各气体通路均不允许沾染油脂,以防氧气遇到油脂而燃○烧爆炸。

⑤根据焊件的百度选择适当的焊炬及焊嘴,并用扳手将焊嘴拧紧,拧到不漏气为止。

6在使用过程中,如发现气体通路或阀门有漏气现象,应立即停○止工作,消除漏气后,才能继续使用。

⑦不准将正在燃烧的焊炬随手卧放在焊件或地面上,⑧焊嘴头被堵塞时,严禁嘴头与平板摩擦,而应用通针清理,以消除块塞物。

9工作暂停或结束后,应将氧气和乙炔瓶关闭,并将压力表的指○针调至零位。同时还要将焊炬和胶管盘好,挂在靠墙的架子上或拆下橡皮管将焊炬存放在工具箱内,使用焊炬时应当注意尽可能防止产生回火,引起回火的主要原因有:

① 于熔化金属的飞溅物、碳质微粒及乙炔的杂质等堵塞焊嘴或气体通道。

② 焊嘴过热,混合气体受热膨胀,压力增高,流动阻力增大,焊嘴温度超过400℃,部分混合气体即在焊嘴内自燃。③ 焊嘴过分接近熔融金属,焊嘴喷孔附近的压力增大,混合气体流动不畅道。

④ 胶管受压、阻塞或打折等,致使气体压力降低。上述四种项因造成混合气体的流动速度低于燃烧速度而产生回火。如果操作中发生回火,应急速关闭乙炔调节手轮,再关闭氧气调节手轮。2.割炬

(1)割炬的分类

按预热火焰中氧气和乙炔的混合方式,分为射吸式和等压式两种,其中以射吸式割炬的使用最为普遍。按割炬用途又分为普通割炬、重型割炬以及焊、割两用炬等。(2)制炬的安全使用

以上介绍的焊炬的安全使用也同样适合于射吸式割炬。但是使用射吸式割炬时还应注意以下两点

① 开始切割前,工作表面的厚漆皮、厚锈皮和油水污物等应加以清理,防止锈皮伤人,在水泥地面上切割时,在垫高工作或者被切割处工件下方垫上钢板,防止水泥地面爆皮伤人。② 在正常工作结束时,应先关闭切割氧调节手轮,再关闭乙炔和预热氧调节手轮。在回火时应快速地按以上顺序关闭各调节于轮。

3.减压器

减压器的作用是用来表示瓶内气体及减压后气体的压力,并将气体从高压区降低到工作需要的压力。同时,不论高压气体的压力如何变化,它能使工作压力基本保持稳定。减压器的安全使用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 减压器上不得沾染油脂,如有油脂必须擦净后才能使用。② 安装减压器之前,要略打开氧气和阀门,吹除污物,预防灰尘和水分带入减压器内。

③ 装卸减压器时必须注意防止接着螺纹损坏滑牙,以免旋装不牢固射出。

④ 减压器出口与氧气胶管接头处必须用铁丝或管卡夹紧。⑤ 打开减压器时,动作必须缓慢,瓶阀嘴不应朝向人体方向。⑥ 在工作过程中必须注意观察工作压力表的压力数值,工作结束后应从气瓶上取下减压器,加以妥善保存。

⑦ 减压器冻结时,要用热水和蒸汽解冻,严禁用火烘烤,在减压器加热后,应吹除其中的残留水分。⑧ 各种气体的减压器不能换用。

⑨ 减压器必须定期检修,压力表必须定期校验。4.氧气与乙炔胶管

(1)胶管着火爆炸的主要原因

①胶管里已形成了乙炔与氧气或乙炔与空气的混合气。

2由于回火引起爆炸。○3由于挤压硬伤、磨损、腐蚀或保管维护不当,致使胶管老化、○强度降低或漏气。

4制造质量不符合安全要求。○5氧气胶管沾有油脂或因高速气流产生的前电火花等。○(2)氧气与乙炔胶管的安全使用 ①应分别按照GB2550-92 氧气胶管国家标准和GB2551-92乙炔胶管国家标准规定保证制造质量。胶管应具有足够的抗压强度和阻燃特性。

2在保存、○运输和使用胶管时必须维护、保持胶管的清洁和不受损坏。

3胶管在使用前,○必须先把胶管内壁滑石粉吹除于净,防止焊割炬的通道堵塞。

4氧气与乙炔胶管不准互相代用和混用,○不准用氧气吹除乙炔胶管内的堵塞物。

5焊与气割工作前,应检查胶管有无磨损、划伤、穿孔、裂纹、○老化等现象,并及时修理和更换。

6氧气、乙炔胶管与回火防止器等导管连锁时,管径相互吻合,○并用管卡或细铁丝夹紧。

篇6:氧气充装站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1、充装前的检查

气瓶在充装之前,必须经过认真仔细的检查,以防止一切不符合要求和规定的气瓶投入充装,排除不安全因素,保证气瓶在充装和使用过程中的安全。

①气瓶是否由持有制造许可证的单位制造的,气瓶是否属于制造单位或有关主管安全监察部门宣布报废或规定停用或需要复检的产品。

②气瓶改装是否符合要求。

③气瓶原始标志是否符合标准和规定,铅印字迹是否清晰可见。气瓶的铅印标记上的内容应包括:气瓶制造单位名称或代号;气瓶编号;水压试验压力;公称工作压力;实际质量;实际容积;瓶体设计壁厚;制造单位检验标记和制造年月;监督检验标记;寒冷地区用气瓶标记。

④气瓶是否在规定的定期检验有效期限内。

⑤气瓶上标出的公称工作压力是否符合欲装气体规定的充装压力。气瓶的公称工作压力规定如下:气体在基准温度下(20℃)的充装压力(盛装压缩气体的气瓶);按规定的充装系数充装,温度为60℃时介质压力(液化气体);限定充装量下,温度为60℃时瓶内乙炔气的压力(溶解乙炔)。

⑥气瓶的颜色、字样是否符合《气瓶颜色标记》的规定。

⑦气瓶附件是否齐全,并符合技术要求。

⑧气瓶内有无剩余压力,剩余气体与欲装气体是否相符合。

⑨盛装氧气或强氧化性气体的气瓶的瓶阀和瓶体是否沾有油脂。

⑩首次充气的气瓶是否经过置换或真空处理。

⑩瓶体有无裂纹、严重锈蚀、明显变形、机械损伤等缺陷。

2、气瓶的充装量

气瓶的充装量是指气瓶在单位容积内允许充装的气体或液化气体的最大质量,所以也称最大充装量或安全充装量。各类气瓶的充装量应该根据气瓶的许用压力和最高使用温度确定。其原则是保证所装气体或液化气体在最高使用温度下,其压力不超过气瓶的许用压力。

气瓶许用压力是为保证气瓶安全,允许瓶内达到的最高压力。我国规定:高压气瓶的许用压力等于气瓶的公称工作压力;永久气体气瓶的许用压力为公称工作压力的1.2倍或水压试验压力的 0.8倍。

气瓶的最高使用温度是指气瓶在充装气体以后可能达到的最高温度。根据我国《气瓶安全监察规程》规定,国内使用的气瓶,最高使用温度为60℃。

永久气体(压缩气体)气瓶的充装量与液化气体不同,它是指在最终充装温度下的充装压力。

3、液化气体的充装

①实行充装复检制度,严禁过量充装。

②称量衡器应保持准确。

③严禁从液化石油气槽车直接向气瓶灌装。

④充装后逐只检查,发现有泄漏或其他异常现象应妥善处理。

⑤认真填写充装记录。

⑥操作人员应相对稳定,并定期进行安全教育和考核。

4、充装后的检查

①瓶壁温度有无异常。

②瓶体有无出现鼓包、变形、泄漏或充装前检验的缺陷。

③瓶阀和瓶口连接处的气密性是否良好,瓶帽和防爆圈是否齐全完好。

④颜色标记和检验色标是否齐全并符合技术要求。

⑤取样分析瓶内气体纯度及杂质含量是否在规定的范围内。

⑥实测瓶内气体压力、质量是否在规定的范围内。

气瓶装卸操作规程

1、装卸员应具有相应的装卸操作资格,在作业前必须了解瓶内气体的名称、性质和安全搬运注意事项,并备齐相应的工具,按规定穿戴好劳保防护用品。

2、气瓶的装卸作业,必须轻装轻卸,不准摔碰、撞击、重压、倒置。

3、不得手执气瓶安全阀,不得溜坡滚动、撞击、拖拉、摔落,不得抛掷或横倒地上滚动,搬运时不要把钢瓶角阀对准人身,以防万一。

4、放置气瓶的地面必须平整,只有当气瓶竖直放稳后方可松手脱身,以防气瓶摔倒酿成事故。

5、当沿地面水平短距离移动气瓶时,用两手抬起气瓶一端,使其倾斜,然后用一只手托住安全阀,另一只手推动壳体中央,滚动气瓶底边在地面上移动,严禁气瓶横放在地上滚动,最好把气瓶固定在搬运气瓶的两轮车上进行搬运。

6、装卸不同种类的气瓶,应根据不同的危险特性采取相应措施。如氧气瓶及专用工具严禁与油脂类接触,车上不得有残留的油脂,操作人员也绝不能穿戴沾有油脂或油污的工作服、手套,以免引起燃烧爆炸;对于装卸有燃烧爆炸危险性气体的机械工具,应有防止产生火花的措施。

7、严禁使用叉车、翻斗车或铲车搬运气瓶。

8、当客户指定的卸瓶地点存在不安全因素时,应礼貌地向客户指出,并要达到纠正的目的。

低温液体储罐安全技术规程

1、液氧、二氧化碳气体的特性及其危险

(1)液氧均为低温液化气体,当与人体皮肤、眼睛接触会引起冻伤(冷烧灼)。低温液体汽化为气体时,体积会迅速膨胀,在密闭容器内,因液化汽体使压力升高,易引起容器超压危险。液氧和气氧是一种强助燃剂。液氧与可燃物接近时,遇明火极易引起燃烧危险。液氧与可燃物接触时,因撞击易产生爆震危险;液氧与可燃物混合时,潜在爆炸危险。液氧蒸发成气氧时,能被衣服等织物吸附,遇火源易引起闪烁燃烧危险。

(2)二氧化碳本身无毒,但空气中浓度超过3%时,能出现呼吸困难,头疼、眩晕、呕吐等;10%以上时,出现视力障碍、痉挛、呼吸加快、血压升高、意识丧失;35%以上时,则出现中摅枢神经的抑制、昏睡、痉挛、窒息致死。同时,接触液体二氧化碳和干冰,可引起皮肤等的冻伤。

2、设备安装场所

(1)安装场所必须有良好的通风条件或设有换气通风装置,并能安全排放液体、气体。

(2)安装容器的基础必须坚实牢固,并应防火耐热;安装液氧设备的基础必须无油脂及其它可燃物,严禁使用沥青地面。

(3)安装场所附近必须有充足的水源,场所必须有灭火器材,场所周围5m内不得有易燃易爆物,保持场地清洁干净。

(4)安装场所应有槽车或消防车出入通道,并有足够宽度,便于槽车或消防车通行。

(5)液氧的贮存、汽化、充装、使用场所易设围墙或栅栏;安全出口必须布置适当,一般需有分别布置在两侧的出入口,一旦发生危险时能使人员迅速撤离;气化器的场所允许设一个出入口。门窗必须向外开。

(6)液氧的贮存、汽化、充装、使用场所的周围5m内严禁明火,杜绝一切火源,并应有明显的禁火标志。

(7)液氧的贮存、汽化、充装、使用场所的周围至少在5m内不准有通向低处场所(如地下室、坑穴、地井、沟渠)的开口;地沟入口处必须有挡液堰。(8)液氧容器一般应安置在室外。

(9)液氧容器安置在室外,必须设有导除静电的接地装置及防雷击装置。防止静电的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Ω;防止雷击装置的最大冲击电阻30Ω。

3、槽车充灌

(1)槽车输送液体时,要经常监视压力表的读数,严禁超过压力规定值。当压力表读数有异常升高时,槽车应开到人稀、空旷处,打开放空阀,排气泄压。排放氧气时,排放波及区内严禁明火。

(2)液氧槽车必须有导静电接地装置。

(3)槽车只有得到有关人员同意后,方可进入充灌场所进行充灌;充灌时,操作人员必须在现场。充灌操作应按操作规程进行,防止低温液体外溢。充灌液氧时,5m内不得有明火。

(4)槽车在连接充灌输液管前,必须处于制动状态,防止移动;在斜坡处应设置防滑块。

(5)槽车充灌结束后应及时离开,如果充灌工作中断时间过长(过夜或假日中断),应解脱输液管连接。

(6)槽车在充灌装卸作业时,汽车发动机必须关闭。

4、设备的安全使用

(1)容器和槽车容器的充满率不得大于0.95,严禁过量充装。(2)容器投入使用前,应按《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的规定监察各种阀门、仪表、安全装置是否齐全有效、灵敏可靠,以保证安全使用。所用压力表必须是禁油压力表;安全阀、防爆装置的材质应选用不锈钢、铜或铝,并必须脱脂去油。

(3)容器、汽化器及管路系统在使用前,应用无油干燥空气或氮气,吹除水分或潮湿气。

(4)低温液体汽化器的气体出口温度不低于-20℃。

(5)容器在初次充灌时,开始应缓慢充灌(阀门应缓慢打开),然后逐渐加快,以减少对容器的热冲击破坏和减少液体蒸发。

(6)当设备上的阀门和仪表、管道连接接头等处被冻结时,严禁用铁锤敲打或明火加热。宜用70-80℃干净无油的热空气、热氮气或温水进行融化解冻。

(7)设备须按铭牌上表明的介质专用;需改换允许的介质时,必须彻底清洗吹除,并经测试分析合格,符合适合充灌另一种介质,并改变相应色标。

(8)液氧容器和液氧槽车内的液氧应定期进行乙炔含量分析,至少每月分析一次,其乙炔含量不得超过0.1×10-6,否则应排放液氧。乙炔含量的测定方法按“比色法”化学分析或色谱进行测定。

(9)使用单位必须制定安全使用操作规程。操作人员独立上岗操作前,必须进行安全教育培训,经考核合格,持安全操作证上岗。

(10)操作人员应熟悉《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的有关规定和低温液体的特性及其危险性。

(11)操作人员应熟悉产品使用说明书、设备工艺流程、设备上各种阀门、仪表及其作用和操作程序;在发生故障和意外事故时必须能独立采取紧急安全措施。

(12)容器和槽车上的其他故障排除应按使用说明书的有关规定来处理。

5、设备检修

(1)容器和槽车容器以及压力表、液面指示计、安全装置应按《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查规程》、《在用压力容器检验规程》及《液化气体汽车罐车安全监察规程》的规定进行定期检查和校验。

(2)液氧容器上防雷、静电接地装置应定期检测接地电阻,至少每年检测一次。

(3)液氧槽车贮有液氧时,不得动火修理。

(4)容器与槽车容器的外壳上大面积结霜、结露或日蒸发量异常大时,应及时进行检修。设备大修理应在产品制造厂或专业修理单位进行。

(5)设备修理前,必须用无油干燥空气吹除置换,并使设备温度升至常温;动火必须严格执行动火制度的规定。

(6)在设备检修前排放液体或气体时,应将排放物排放到通风良好的大气中或专用排放处,必须有专人监护;排放处应设有明显的标志和警告牌,以保证排放安全。排放液氧时,排放波及区内严禁明火。

(7)设备上的阀门、仪表应由专业人员修理;用于氧的阀门、仪表修理后应严格脱脂去油,并用无油干燥空气或氮气吹洗。

6、安全防护(1)操作人员在充灌或处理低温液体时,应戴上干净易脱的皮革、凡布或棉手套。若有产生液体喷射或飞溅可能,应戴上护目镜或面罩。处理大量低温液体或低温液体严重泄漏时,应穿上无钉皮靴,裤脚套在皮靴外面。

(2)操作人员在充灌或处理液氧时,不得穿戴被油脂沾污的工作服和个人防护装备,凡被油脂沾污过的衣服和防护用品必须更换;不得穿着有静电效应的化纤服装;不得穿有钉鞋。操作人员的服装若已渗透了氧,则不得进入有明火的场所。必要时,必须更换衣服或经过充分的吹除,在大气中至少吹除15min。

(3)在进入通风不良有发生窒息危险场所处理二氧化碳气体时必须分析大气含氧量,当含氧量低于18%时,操作员必须戴上自供式防护面具,并需在有专人监护下进行操作处理。空气中含氧检测方法可用“化学分析法”来测定。

(4)操作人员的皮肤因接触低温液体或低温气体而被冻伤时,应及时将受伤部位放入温水中浸泡或冲洗,切勿干加热。严重的冻伤应迅速到医院治疗。

7、事故处理

(1)槽车容器管路系统有微小泄漏时,应及时检修处理;有严重泄漏时,必须将槽车开到人稀、空旷安全处,逐渐排放,并应严格监护;排放时,人、车应处在上风向。排放液氧时,必须关闭汽车发动机;液氧波及区内严禁明火。

(2)容器附近发生火灾,若环境温度有可能加速液体汽化时,可使用冷却水喷射到容器外壳上进行降温。

动火作业安全规程

一、动火区的条件和要求:

1、固定动火区应设置在易燃、易爆区域主导风向的上风向。

2、距液氧罐区、设备等不应少于30米。

3、室内固定动火区应以实体防火墙与其它部分隔开,门窗向外开,通道要畅通。

4、固定动火区内不准存放易燃、易爆、可燃物和其它杂物,应配备一定数量的消防器材。

5、固定动火区要设立明显标志,落实专人管理。

二、动火之前需办理“动火安全作业证”,“动火安全作业证”由安全管理员签发。用火证上应明确负责人、有效期、用火区域及安全防火措施。用火时要将用火证悬挂在用火点附近备查。

三、在禁火区内使用电、气焊(割)、喷灯及在易燃、易爆区域内使用电钻、砂轮等,可产生火焰、火花及炽热表面的临时性作业,均为动火作业,必须申请办理“动火安全作业证”。

四、“动火安全作业证”不准转让、涂改,不准异地使用或扩大使用范围。一份“动火安全作业证”只准在一个动火点使用,动火前由动火人员在“动火安全作业证”上签字。如果在同一动火点多人同时动火作业,可使用一份“动火安全作业证”,但参加动火作业的所有动火人应分别在“动火安全作业证”上签字。

五、特殊危险动火必须经分析合格后方可进行。

六、“动火安全作业证”应清楚标明动火有效期、申请办证人、动火详细位置、工作内容(含动火手段)、安全措施、动火分析的取样时间、取样地点、分析结果,每次开始动火时间以及责任人。

七、拆除管线的动火作业,必须先查明其内部介质及其走向,并制定相应的安全防火措施;在地面进行动火作业,周围如有可燃物,应采取防火措施。动火点附近如有阴井、地沟、水封等应进行检查、分析,并根据现场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防火措施。

八、五级风以上(含五级风)天气,禁止露天动火作业。因生产需要确需动火作业时,动火作业应升级管理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

九、动火作业现场的通排风必须良好。

十、动火作业完毕应清理现场,确认无残留火种后方可离开。

十一、各项责任人的职责

1、动火项目负责人对执行动火作业负全责,必须在动火前详细了解作业内容和动火部位及其周围情况。参与动火安全措施的制定,并向作业人员交代任务和防火安全注意事项。

2、动火人在接到动火安全作业证后,要详细核对其各项内容是否落实和审批手续是否完备,若发现不具备动火条件时,有权拒绝动火,并向安全管理员报告。动火人要随身携带“动火安全作业证”,严禁无证作业及审批手续不完备的作业。每次动火前均应主动向现场当班人员呈验“动火安全作业证”,并经其签字认可后方可进行动火作业。

3、动火监护人员负责动火现场的安全防火检查和监护工作。应指定责任心强、有经验、熟悉现场、掌握灭火手段的人担当,监护人需在“动火安全作业证”上签字。

监护人在作业中不准离开现场,当发现异常情况时应立即通知停止作业,及时联系有关人员采取措施,作业完成后,要会同动火项目负责人、动火人检查动火作业现场,消除残火,确认无遗留火种后,方可离开现场。

4、动火分析人对分析手段和分析结果负责。根据“动火安全作业证”的要求及现场情况,亲自取样分析,在“动火安全作业证”上如实填写取样时间和分析结果并签字。

5、审查批准人必须对动火作业的审批负全责,必须亲自到现场详细了解动火部位及周围情况,审查并确定动火等级,审查“动火安全作业证”审批程序是否完全,防火安全措施是否完善,在确定符合安全条件后,方可签字批准动火。

十二、动火还应执行下列规定:

1、凡可能与易燃、可燃物、助燃相通的设备、管道等部位的动火,均应加堵盲板与系统彻底隔离、切断,必要时应拆掉一段连接管道。

2、有易燃、可燃物、助燃的设备、管线、容器等,必须经清除沉积物,清洗、置换分析合格后,方可动火。

上一篇:中国电信年终工作总结下一篇:潜能激活与创造力开发教程-第六套(含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