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旗安装方案

2024-04-24

道旗安装方案(共6篇)

篇1:道旗安装方案

关键词:远程安装服务,操作系统,部署方案

1 安装之前的准备

组件是远程安装服务安装必要的前提, 主要包括域名服务器、动态主机配置协议服务器和活动目录服务器。这三个设备配备好之后, 才能进行安装。

一些系统进行安装的时候, 需要先升级, 比如Windows2003。升级到指定的目录服务器之中, 在系统升级的过程中, 操作者要以管理员的身份进行再次登录, 以便在新的服务器上得到确认。在服务器上安装RIS组件的同时, BINL、SIS、SIS Groveler、TFTP等协议也被安装在服务器上, 只有在这些协议共存的情况下, RIS才能进行正常的运行。

安装的时候要严格按照具体的操作步骤, 否则无法进行安装。首先, 在程序中找到组件, 进入系统组件的目录里面, 然后在组件中找到“远程安装服务”, 单击这个选项进行安装, 安装确认之后, 退出安装系统, 重启电脑。

打开新的页面, 在管理工具中选择“远程安装服务安装程序”, 远程安装服务安装向导可以确保进行正确的安装, 在安装的过程中, 向导会出现“是”或“否”的字样, 你只需根据要求逐步地创建远程安装映像。在创建的过程中, 需要一个光盘, 光盘的作用是明确系统的操作路线。映像的作用是为安装的计算机提供操作系统安装文件, 而且在远程安装映像中还提供了无人值守应答文件, 保证安装的持续和不间断性, 安装的人员按照具体的安装情况对涉及的方面进行修改。

把计算机系统安装的一些文件进行复制, 使在RIS服务器上能够显示, 然后重新打开Windows 2003实施操作, 在工具栏中的“运行”处输入字母risetup, 这些工作完成之后, 才能确保服务器进行远程配置。

2 配置RIS服务器

打开管理工具中的“AD用户和计算机”, 然后单击“Domain Controllers”右边的窗口会自动列出可用的RIS服务器。单击鼠标右键选中这台RIS服务器, 从出现的菜单中选择“属性”, 就会弹出RIS服务器属性对话窗口。

RIS服务器为客户机提供服务, 需要两者之间建立一定的联系, 在RIS服务器属性对话窗口选中“响应客户计算机的请求服务”, 那么, 这两者之间就已经联系起来了。如果在运行中发现安装的服务器出现问题, 可以通过对服务器进行检验, 查出故障及时维修。

安装ristndrd.sif的定制文件, 在没有进行新设置的情况下, RIS服务器在新的计算机上才会起作用。远程服务实施新的安装, 能够自动把硬盘格式化, 不管硬盘有没有进行分区, 格式化之后都成了一个区域。有的计算机在硬盘上存有大量的数据, 并且已经分区, 不想硬盘在RIS服务安装的过程中被格式化, 可以根据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

3 安装的程序

打开管理工具一栏, 选择AD用户和计算机, 单击出现的域名, 选择属性中的“组策略”一项。设置为默认的状态, 单击“编辑”, 会出现一个新的界面, 找到“用户配置”一栏, 单击设置, 选择“远程安装服务”, 选择属性即可。

4 在客户机上安装Windows XP

打开计算机, 找到F12, 按住这个键, 在第一个客户安装向导对话框中按回车键, 会自动弹出安装页面, 在"User name"一栏内添加具有管理员权限的账号, 不能随便地加入用户名, 否则后期不能确认为合法用户进行访问。然后在密码选项中设置密码, 账号和密码输入完成之后, 按一下回车键, 进行下一个界面的操作。前期添加的两个配置文件会出现在配置的界面上面, 分别是计算机重新分区格式化和保持硬盘现状进行安装。

在一个新的计算机上实施以上的操作, 使用"Microsoft Windows XP"系统比较好, 设置的程序自动把计算机硬盘划分区域, 而且自动化安装Windows XP。如果你不想硬盘重新分区带来的信息数据流失, 可选择"Windows Professional-no par", 这个选项程序可以迅速识别, Windows XP的安装在分区上进行, 更好地保护计算机的信息数据。

然后需要重启计算机, 才能完成XP系统的安装, 登录时使用域帐户进行登录。

5 远程安装服务 (RIS) 安装操作系统的优势

大量的研究发现, 在安装的时候采用远程安装操作, 可以在同一时间安装多台计算机, 而且每一台在安装的时候花费较短的时间, 平均消耗的时间小于10分钟, 大大加快了安装速度。而且, 在综合网站支撑平台中运用远程安装服务RIS, 依靠网络设备在远端进行控制, 节省了人力资源进行繁琐工作的同时, 使操作更具规范性和准确性。

6 结语

上文叙述了远程安装服务 (RIS) 安装操作系统的部署方案。我们发现先进的技术为方便大规模进行安装, 在降低安装成本的同时提高了工作的效率。当然, 目前的安装技术可能并不完善, 需要我们在安装的过程中善于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 实现技术的不断成熟。

参考文献

[1]李春林.浅析使用RIS远程安装操作系统[J].中国科技信息, 2006, 2 (20) :131-132

篇2:道旗安装方案

【关键词】电梯;安装;方案

0.工程概况

某项目总建筑面积约8万m2,高层建筑总层高三十一层,设有裙楼和公寓。分别配置有消防电梯、主楼电梯、裙楼电梯、裙楼货梯,共计十三台,具体情况见下表。在已开发建设并投入运行的120多台电梯(不同品牌)中,发现了一些质量、安全隐患,如运行噪音较大;轿厢在运行中抖动或晃动;电梯运行时轿厢或机房内噪声大于规定值;控制系统不灵敏,如电梯按钮失灵、指示灯不亮、到站平层后门不开等;电梯平层后又自动溜车;轿厢平层误差超过规定值范围;电梯随行电缆中不含五方通话与电梯视频监控线(音视频扁平电缆线);外挂式五方通话电话机极易损坏,存在安全隐患;电梯导靴为滑动式导靴,滑动导靴的靴衬磨损过大,导靴油润滑时润滑油对轿厢设备污染和影响等,同时,部份品牌电梯存在不间断出现变频器、钢丝绳故障等情况。对于正在开工建设的电梯安装项目,针对其特点,在总结以往电梯安装、运行经验的基础上,进行项目优化并实施。

1.电梯选择及安装优化方案简介

1.1已开发项目的情况

(1)电梯品牌分布广范。

采购了不同品牌的电梯,其中就包括了通力、三菱、巨人通力、博林特、阿尔法、正野、海诺等品牌,因此存在各自不同的问题,且不利于售后维保及备品、备件集中采购等问题。

(2)安装队伍不固定。

目前安装队伍的确定方式主要是通过确定采购品牌后,由厂商或代理商指定安装队伍,在签定采购合同的同时,以附件的方式签定产品安装合同,其产品买卖与安装同为交钥匙工程。由此,安装队伍与安装品牌一样多,不同的队伍,其售后维保服务能力各不相同,导致整体的服务水平差异化,也留下了安全隐患。

(3)电梯安装阶段的质量管理模式需改进。

电梯安装工程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涉及到起重系统、配电系统,自动化系统、消防系统、智能监控系统、土建施工等,作为一名安装工程师及项目负责人,必须熟悉以上几点,并经常对安装进程进行旁站、巡视。电梯安装质量验收以获得质量技术监督局颁发的电梯使用许可证,作为产品的最终质量验收。但从质量控制的角度分析,施工过程控制应该成为整个质量、安全控制的关键,因此作为开发商,需加大这方面的投入。

(4)电梯工程与其他专业施工界面交叉管理的问题较多。

A.电梯工程与土建工程分界:电梯厂商提交电梯设计条件图,主体设计院按电梯设计条件图出与电梯有关的土建施工图;主体单位根据施工图预留与电梯有关的井道、孔洞(包括但不限于厅门外呼、层显、厅门洞、机房留洞、无机房控制柜留洞等),提供井道分隔梁、圈梁、机房吊钩、机房结构支撑、底坑设施混凝土基础,电梯厂商配合提交书面认可文件;电梯主机工字梁由电梯厂商供应和安装;电梯设施就位后的孔洞封堵和主机工字梁的混凝土回填由主体单位负责,电梯厂商配合;属于已明确主体单位责任范围之外的其他所有与土建工程有关的施工内容由电梯安装单位负责,例如钢牛腿的制作安装、门机的支撑和固定、外呼和梯厅显示的定位等。

B.电梯工程与电气工程分界:供配电系统分界点在有机房电梯机房电源箱出线端,由总包单位负责电源箱的采购和安装,由电梯安装方负责电源箱出线至电梯自带控制柜的布管接线(应委托具备相应安装资质的单位负责施工);无机房电梯为电梯控制柜的进线端,由总包单位负责控制柜进线的施工;其中对讲报警装置的电源独立设置供电回路,电梯安装方配合。

C.消防报警系统分界点:为电梯控制柜接线端子板,由电梯厂商在端子板提供消防迫降和消防报警反馈信号所需的继电器接口;由消防单位负责接线,电梯厂商配合。

D.智能化系统分界:多媒体信息发布系统分界点为电梯控制柜接线端子板,由智能化承包单位接线;电梯集中监视系统或监视盘自电梯控制柜至消控中心电梯集中监控装置之间的电缆布管穿线由智能化承包单位负责施工;电梯集中对讲系统自电梯控制柜至消控中心电梯对讲主机之间的电缆布管穿线由智能化承包单位负责施工,消控室对讲设备由电梯公司提供;轿箱视频监控系统分界点为电梯控制柜接线端子板,由智能化承包单位接线,摄像头由智能化承包单位提供并安装,电梯安装方配合;电梯安装方应配合智能化系统进行电梯控制等功能的施工和调试,应开放相对应的接口。

E.接地系统分界:总包单位在电梯机房、井道内及底坑提供接地端子,电梯安装方负责接地端子至电梯设备之间接地线的施工和调试。

因此,电梯工程与其他专业施工界面的管理涉及整个项目建设的大局,开发商需主动投入力量适时协调处理。

(5)电梯安装验收与物业接管验收之间存在矛盾获得质量技术监督局颁发的电梯使用许可证,是电梯产品的最终质量验收。但作为交钥匙工程,最终质量验收合格并移交物业公司之前,仍存在少量在验收过程提出来需整改、完善的项目,影响了物业接管验收,两者之间的时间差需合理消化处理。

1.2原因分析及优化方案

(1)不同时期、阶段及项目定位的选择并不断改进电梯选型配置时,一般是按照不同时期、阶段及项目定位情况时建筑物的自身情况和使用环境,包括建筑物的用途、规模、高度、客货流量等,根据建筑物用途,分办公楼、住宅、旅馆等,还有多功能、多用途的综合建筑,如智能大厦,即使是办公楼,也有公司专用楼、准专用楼、分区出租楼、分层出租楼之分;楼层数、楼层高度、电梯的提升高度;大楼的人数及在各层的分布情况;各层的有效使用面积及其用途(如会议室、餐厅、办公室等)等,从而初步选定了不同品牌、型号的电梯,并在后续项目上不断优化改进。

(2)对电梯技术、配置选择的结果并优化。

首先考虑有机房或是无机房,小机房或是普通机房;其次考虑矢量控制的调频调压调速技术(VVVF)时有采用PLC控制还是微机控制之分,一般考虑为32位微机控制电梯,而PLC控制的电梯成本相应要低,但是无法再升级,即使升级需要费用要大。而如果采用微机及串行通讯接口控制的电梯,以后升级余地大。选择住宅电梯如选择VVVF控制的小机房电梯或无机房电梯比较好,这样土建成本就降低很多。如果小机房电梯和普通机房电梯比较,设计更简单(小机房电梯就是将电梯井往上延升2.5M),施工也方便;而普通机房都大于电梯井,设计施工时必须考虑大出部分的承重;而无机房电梯更能节约土建成本。在配置选择上考虑采用先进的控制方式,比如微机控制及串行通讯,或可选用永磁同步无齿轮主机。

(3)对电梯安全性、可靠性、舒适性、节能和绿色环保等方面的考虑及改进。

电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除与制造质量密切相关外,还与安装、维保质量相关;电梯的舒适性涉及电梯的速度、加速度、振动、噪声、平层准确度、装潢等方面;“绿色电梯”要求电梯节能、减少油污染、电磁兼容性强、噪声低、安全可靠、长寿命、与建筑物协调等;节能方面要求良好的拖动控制系统(包括电机、传动机构和调速方式)能够节能,优良的群控可以节能,无人乘坐时电梯照明自动关闭等节能。这些是电梯选择、安装实施过程中需重点解决的问题。

2.该工程电梯安装项目实施

2.1选择了经长期使用并检验合格的产品

在总结以往电梯安装、运行经验的基础上,并综合考虑后期维护、保养、使用情况,选择合格、安全、可靠的产品,特别注意门系统的安全,这方面占电梯事故比例较大。同时,在操纵控制系统中,用计算机控制或无触点逻辑元件取代了早期继电器触点电路大大提高了可靠性。我们根据现场情况进行了确定,主楼选择了小机房电梯,裙楼选择了无机房电梯,并采用微机控制、串行通讯等优化技术。

2.2选择舒适、节能和绿色环保的产品

产品的速度特性、工作噪声和平层准确度是电梯舒适性的主要性能指标,这些依赖于优良的拖动系统、导向系统(滚动导靴)、操纵控制系统和轿厢等,而且有较高的安装质量;噪声来源于曳引机的振动和噪声、钢丝绳的振动、轿厢在不平直的导轨上运动而发生的振动、风噪声、门的运动等,一般主要是运动中的轿厢噪声、机房噪声和开关门噪声;平层准确度与电梯的载重量、速度及运行方向有关。节能方面要求良好的拖动控制系统(包括电机、传动机构和调速方式)能够节能,优良的群控可以节能,无人乘坐时电梯照明自动关闭等节能。“绿色电梯”要求电梯节能、减少油污染、电磁兼容性强、噪声低、安全可靠、长寿命、与建筑物协调等。

2.3加强电梯安装过程监控,消除潜在安全、质量隐患

(1)控制导轨安装误差,对导轨接口不平处进行处理,导轨支架逐一检查是否松动;检查各曳引绳张紧力是否一致,曳引绳的松紧度差异是否过大;确保曳引机座固定牢固,避免出现较大间隙;避免滚动导靴的滚轮磨损不均匀或滑动导靴的靴被磨损过大的情况出现等方面来控制轿厢在运行中可能出现的抖动或晃动现象。

(2)轿厢平层误差超过规定值范围时,调整平层感应器与隔磁板位置,紧固松脱的隔磁板固定螺丝;调整抱闸系统,间隙过大或过小,制动弹簧过紧或过松都会产生误差;调整选层器上的换速触头与固定触头的相对位置,所有这些在调试过程中处理完。

(3)电梯平层后又自动溜车的原因是曳引绳打滑,曳引绳上润滑油过多,或与曳引轮槽位置不适,制动器抱闸间隙过大或失灵,制动器上有油污打滑等相关,必须在交工前及时处理完。

(4)电梯运行时轿厢或机房内噪声大于规定值的情况,主要是导轨润滑油不足,滑动导靴内有异物卡住,滑动导靴被磨损严重,机房内机械转动部分间隙过大,曳引机固定不牢,安全钳间隙过大,有时摩擦导轨等原因产生的,在调试过程中及时进行了处理。

(5)针对存在的控制系统不灵敏,如电梯按钮失灵、指示灯不亮、到站平层后门不开等情况,重点检查控制系统内继电器等元器件触点是否失灵,线圈是否烧坏、微动开关是否失灵等;控制元件是否安装、调整不准确;机械传动机构磨损或卡阻;熔丝烧断或焊接点不良等情况并及时处理,不留隐患。

(6)重点检查观感质量不达标的情况,包括轿厢、轿门、层门安装精度差;标高与水平尺寸精度低;土建施工达不到电梯安装要求;机房、导轨支架、轿厢内外、底轨等处存在垃圾杂物;产品保护不到位等。

(7)合理配置监理人员,做好电梯安装过程监理控制。

A.电梯进场以后,监理人员根据主控项目和一般项目进行认真验收。主控项目包括随机文件必须齐全,如土建布置图、产品出厂合格证等;技术资料应齐全,如门锁装置、限速器、安全钳、缓冲器等。一般项目包括随机文件还应提供装箱单,安装使用维护说明书、动力电路、安全电路的电器原理图等;设备零部件与装相单相符;设备外观没有明显损坏等。

B.认真控制好工序验收,电梯安装的工序验收很多,为了确保安装工程质量,特别要抓好关键部位、关键工序的验收工作,包括土建交接检验、主机安装验收、导轨补充安装验收、悬挂装置安装验收、轿厢与门系统安装验收、电气装置安全验收、安全装置安全验收、单车调试验收等。

C.在分项工程验收的基础上进行分部工程验收,所有分项工程验收全部合格,特别是电梯有关的运行实验、超载试验、安全钳试验、缓冲器试验、额定速度试验、平层准确度试验等全部达到设计要求;质量控制的资料完整;观感质量符合规范要求。由此可见,安装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好坏,直接影响到今后电梯运行质量的好坏,并避免出现潜在的安全、质量隐患。

3.结论

从进度方面看,由于提前介入,根据项目定位及最后确定的建设方案,通过比对,及时确定了电梯品牌、型号、参数并进一步提出了优化后的几点匹配要求,如电梯随行电缆中须含有五方通话与电梯视频监控线(带钢丝音视频扁平电缆线);五方通话电话机为嵌入式轿厢壁安装;2.5m/s电梯的主、副导轨采用实芯导轨;电梯轨道导靴采用滚动导靴;电梯轿厢净高要求在2.4米以上;要求安装永久性梯门框与砼门洞之间缝隙安全防护挡板;质量保修期为安装竣工移交物业之日且在当地质量监督局发放验收合格证之日起的24个月等。在与其他专业施工界面(土建、电气等)交叉施工时,及时、准确地确定了井道尺寸并预留了各种穿墙及楼板孔洞、机房吊钩、机房结构支撑、底坑设施混凝土基础等,提供了良好的工作面并及时办理交接验收,极大地加快了安装施工进度。从安全、质量上讲,在施工过程中重点针对电梯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质量、安全隐患,如运行噪音较大;轿厢在运行中抖动或晃动;电梯运行时轿厢或机房内噪声大于规定值;控制系统不灵敏,如电梯按钮失灵、指示灯不亮、到站平层后门不开;电梯平层后又自动溜车;轿厢平层误差超过规定值范围等情况,在安装过程中适时对导轨、曳引绳、曳引机座、导靴、平层感应器与隔磁板、抱闸系统、安全钳、控制系统、轿厢、轿门、层门等零部件设置控制点,进行安全、质量检查和控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从经济方面考虑,由于电梯与其他专业施工界面配合顺畅,减少了返工及现场签证变更量,现场施工组织合理、顺畅,提高了工效,节省了投资。

4.结束语

篇3:建筑结构安装方案分析

单位工程的结构吊装方法有:分件吊装法、节间吊装法和综合吊装法三种。

1.1 分件吊装法。

分件吊装法是指起重机单位工程内每一次行车只吊装一种构件。其优点是:施工内容简单, 易操作, 准备工作简单, 吊装效率高, 便于管理。

根据构件的重量更换起重臂, 调换钩绳的根数, 可分别满足各类构件的吊装, 如柱子较重采用短臂吊装, 屋架较轻且安装位置高采用长臂起吊。缺点是:起重机行走频繁, 换起重臂浪费时间, 不能及时为下道工序创造工作面, 屋面吊装需要辅助设备, 吊装工期长。

1.2 节间吊装方法。

节间吊装法是指起重机在单位工程内的一次行车中, 在一个节间内将所有构件全部安装结束再进行下一个节间的构件吊装。其优点是起重机行走路线短, 能及时为下道工序创造工作面, 可进行交叉流水作业;结构整体稳定性好, 有利于保证工程质量, 并可采用简易起重设备, 工期短。缺点是要求选用较大的起重设备, 其起重臂长度必须满足吊装全部构件的需要;不能正常发挥起重机械的性能, 吊装索具更换频繁, 准备工作复杂, 校正工作零碎, 柱子固定时间长, 难以组织连续作业, 作业面窄, 较易发生安全事故。

1.3 综合吊装法。

综合吊装法是结构吊装中常用的吊装方法。单位工程中普遍做法是将厂房全部或一个区段的柱头以下部分构件采用分件吊装法, 即柱子吊装完毕并校正固定。待杯口二次灌入混凝土达到70%强度后, 再逐顺序吊装地梁、柱间支撑、吊车梁、走道板、梁和托架, 然后再由厂房的一端向另一端一个节间一个节间综合吊装屋面系统构件。此方法吸取了分件和节间吊装法的优点。

1.4 起重机行驶路线。

单层工业厂房结构吊装起重机的行驶路线有:

a.跨内单向吊装法是在建筑物的一端开始, 按顺序吊装至另一端, 该方法在具有良好的施工作业面时采用, 工作效率高。b.跨内反向吊装法是在建筑物跨内的某一节间向两端按顺序分别进行。该方法适用于跨内在吊装前已开挖基础或施工完的大型设备基础使起重机难以通过, 以及给其它工序预留作业面, 只能从该位置向两端进行吊装。c.跨内相向吊装法是在建筑物内由两端向中间的某一节间进行吊装, 起重机从柱间或门洞退出, 该方法适用于两端有障碍物时。采用此方法时应注意, 收口节点的大型屋面板应预留出10~20mm。d.跨外单侧吊装法是由于跨内先施工设备基础或平台, 使起重机无法在跨内进行吊装。e.跨外环形吊装法是由于厂房跨度较大。跨内无法进行吊装, 起重机在一侧又无法完成另一侧的构件安装, 故采用跨外绕行吊装。f.跨外两侧吊装法与跨外环形吊装法相同, 但因屋架重, 需要双机台吊, 为加快施工进度, 故采用跨外两侧同时进行吊装。

2 起重机的选择

起重机是结构安装工程中的主要设备, 它的选择关系到结构的安装方法、起重机的开行路线以及构件的平面布置, 必须认真对待。

起重机的选择包括:起重机的类型选择和起重机的型号的确定两个方面内容。现分别叙述如下:

2.1 起重机类型的选择。

单层工业厂房安装起重机的类型主要根据厂房的结构特点、跨度、构件重量、吊装高度、吊装方法及安装单位现有的设备条件等来确定, 要综合考虑其合理性、可行性和经济性。一般中小型厂房多采用自行式起重机。对于重型厂房一般采用大型自行式起重机, 以及重型塔式起重机与其它起重设备配合使用。

2.2 起重机型号的选择。

起重机型号应根据构件重量、构件安装高度和构件外形尺寸来确定。所选定型号的起重机的三个工作参数:即起重量Q、起重高度H、起重半径R要满足构件的要求。由于单层工业厂房柱子构件较重, 屋面系统的构件较轻, 要求起重机要有足够的起重量和起重高度, 一般起重机均有不同长度的起重臂 (在起重时根据安装构件的需要将起重臂接长) , 以不同长度的起重臂进行吊装, 例如短臂可吊装柱子, 长臂可安装屋面系统, 以充分发挥起重机的性能。

3 构件平面布置

构件平面布置包括现场预制构件布置和运输至现场的构件布置两种。一般柱子为非标准构件, 大于等于21m以上的屋架由于平面尺寸较大不便于运输, 所以这两种构件一般直接在现场预制, 其它小型在构件厂预制, 吊装前运至现场堆放。

3.1 现场预制构件布置应遵循的原则。

a.根据施工现场现有的场地, 各类构件布置应满足它们各自安装工艺要求。b.尽量减少起重机操作的动作, 构件布置位置、起吊点和方向等要适当。c.确保起重机运输车辆行驶畅通和安全回转。d.单机吊装近满负荷时, 绑扎点应布置在起重机所能达到该构件起重量的回转半径内, 尽量避免起重机载荷行驶。重构件应布置在起重机停机点和安装位置较近的地方, 轻构件布置距停机点较远的地方。e.预制厂运来的构件应尽可能布置在起吊位置就位, 以免发生二次倒运, 各跨构件可能布置在本跨内。f.构件堆放应便于检查构件的质量、查看构件的编号、清除预埋件上的水泥砂浆块, 也便于屋架上下弦安装或焊接支撑连接件、屋架拼装和弦拉。如屋架可以负荷行驶时可将屋架两至三榀靠柱排放在一起, 并与柱绑扎牢固。g.构件布置应有一定的距离 (一般不小于0.5~1m) , 以免起吊时相互碰撞。h.现场预制构件应便于支模、运输、浇筑混凝土, 现场预制应力屋架还要便于抽芯、穿筋、张拉。

3.2 现场预制构件布置方法。

篇4:中央空调安装的具体施工方案

关键词:中央空调;安装;施工方案

中央空调的安装施工主要包括设备安装、水管安装、风系安装、冷冻机组安装。按步骤可分为三次安装,第一次安装是在水电进场的情况下进行设备安装。主要是中央空调室内机和排管;第二次安装时是在第一次安装结束后24小时后,主要安装中央空调室外机,安装空调机水管,测试中央空调系统,测量风口尺寸和位置;第三次安装时在第二次安装结束后或次日,安装风口并进行设备运行调试,同时对测试结果进行评定。在整个安装过程中,每个环节都是特别重要的,一切工作严格按照工艺要求进行。

1、管路安装是第一次安装中的重点

在第一次安装中最先开始内机的安装,根据图纸确定安装内机的位置,清理干净内机及周边杂物,安装时内机的出风口用帆布裹扎,以防内机封口在施工过程中有大量灰尘进入机器中。按照安装要求完成内机安装后进入管路的安装:选择管路要有足够的运输能力;管路安装要布局合理;严格水力计算,符合水利平衡要求,保证实际运行中良好的水力要求;按图纸所示位置安装水管路与机组相連接;测试压力,一般选择水压测试,按规定的压力测试进行测试后无渗水、漏水现象即为合格;管路表面的防腐防锈处理;保温、清洁整理;最后,检查验收。

在整个安装过程中,要仔细熟悉图纸,清楚工艺流程及管道、管件、阀门的材质、规格型号、连接方式等,并在安装前对材料进行检验和试验。冷却水管破向正确、放气阀门设置合理,冷却水回水管破向使水低头走,凝结水管破向使水低头走,破向要符合设计要求。水管需要穿墙是必须采用套管,且要用阻燃材料填封套管与水管之间缝隙。检查验收结果要符合《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2、风系安装直接决定了中央空调的使用效果

首先是风口的选择,风口选择不当会导致中央空调输送的空气受到污染,从而使室内空气也受到污染。所以在风口位置选择中一要保证空调区域风能流动起来;二要远离污染环境;三风口尺寸要合理,太大会影响空调效果,而且风口尺寸必须与内机回风口尺寸相吻合,不能出现错位并保证有足够的维修空间,保证风口的转动部分灵活,并且风口的链接要牢固,这样才能达到最佳的空调使用效果。

其次是风管的安装。掌握好风管安装的支架要求,区分对待不同位置、不同走向的风管。比如靠墙安装垂直风管宜采用悬臂托架或斜撑支架;不靠墙、柱安装的水平风管则要采取托底吊架;掌握好风管支、吊架的间距,按照相应规定合理施工。保护风管的法兰垫片的厚度、材质,严格按照安装规定执行。风管的调节装置安装要遵循便于操作的原则。风机与风管连接采用软连接;新风机组与水管采用软接头连接;风机盘管采用弹簧吊钩,风机盘管与水管采用软管连接。

最后,配合相关人员做风系安装的验收工作。在新风机、空调机的安装中,一般采用弹簧阻尼减振器的方式安装,风机与各管道采用软连接。在主机等安装完成后,开机测试并检测压力,适当进行调整,直至达到理想工作状态。

3、设备测与调试直接决定了中央空调施工的好坏

首先制定测试方案,调试之前先检查供电、供水、排水系统;再检查阀门位置、方向等;最后检查管道等。然后准备好调试使用的材料、工具,并做好人员安排,参与人员到齐后进行测试。我们以通风空调为例,它的系统测试主要包括冷热源、水系统、风系统、机械通风和防排烟等系统,其结果会直接影响建筑的使用功能和使用效果。

调试前需要水、电、设备和BA等相关专业协调后紧密配合才能进行。做好准备工作(人员、资料、仪器、仪表、现场环境等),主要设备单机试运转调试时必须调试到每台机子,运行时间不少于规定的8小时;系统测试与调整中先进行系统无生产负荷下的联合试运转及调试再进行系统测定与调整。调试宜实施3~6个月试使用期的综合性能测试和调整。

系统调试中的严密性能检测,可选用漏光法检测。低压风管每10m接缝,漏光点不超过2处;中压风管每10m接缝,漏光点不超过1处。系统风管的检测可采用分段检测综合分析的方法。发现漏光,根据不同情况具体对待。如咬缝处漏光用密封胶密封,如漏光严重则要重新安装该段风管,并重新测试。

此外,还可采用漏风量测试。中压风管的漏风测试必须在漏光测试合格的基础上进行,且漏风测试必须在风管保温处理前进行。系统风机或机组与压力的测定中其实际测试值应为设备的压出端和吸入端测量截面上的平均全压之差。系统总风量、回风量和新风量的调试可通过调节各总风管上的调节阀来实现,直到符合设计要求为止。

一般采用基准风口法和流量等比分配法。在室内温度和相对湿度的测定中常采用通风干湿球温度计进行,一般测试点选择在人们活动范围内或工作区域内,测试结果要符合设计要求。最后一项是噪音测试,在测试中要避免其他音源对测试的影响。如背景噪音与声源噪音相差不到10分贝时就要扣除背景噪音的干扰修正值。空调房间噪声测定一般以房间中心离地1.2 m处为测点,较大面积的空调区域应按设计要求,室内噪声测量采用声级计,并以声压级A档为准。在整个检测中如有异常及时停机检查,如设备运转正常、运行平稳、声音正常、技术指标达到设备技术文件的要求视为设备运行正常,成功完成测试。

4、环保、节能是中央空调安装的主旋律

当今社会是一个追求环保、节能的时代,人们在追求享受的同时还追求一个低碳、舒适、清新的生活空间,所以在安装中央空调时也要考虑到这些因素。空调的耗能主要表现在电能消耗上,随着空调用户的增加,用电比例也在不断的上升,因此选择良好的设备不仅能节省电能还能延长机器的使用寿命,真正做到节能又省钱。其次,做好材质保温,这样可以减少能源浪费现象,就等于降低了使用功率、延长了使用寿命。

合理的施工设计及装修方案在节能环节中也是很重要的。比如采用冷式冰蓄能系统,这种新型的冰剥离法能减少运行中的剥能消耗,从而节约了能源。再如采用变风量系统,可减少空气输送过程中的能耗。此外,还可以利用能量的回收再利用达到节能目的。还有一些新型能源的利用,如太阳能空调的适当利用也能实现节能要求,降低常规能源利用,这对于环境保护也是非常有益的。

5、时刻牢记“安全第一”

一是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施工,二是中央空调的使用安全。在施工中,电焊操作工必须持证上岗,有高空作业的必须按照国家规定的安全标准施工,施工过程中要有专人监管,查处不安全行为和安全隐患点,及时排除不安全因素。必须做好安全防护,严格按照《建筑工程安全操作规程》执行,牢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安排专人防火,并对人员进行消防安全教育和培训,准备足量灭火器摆放在规定地点。机房等设备重地严防外人进入。在岗人员必须严守岗位,出现异常及时按规定程序上报。

参考文献

[1]罗其平:《建筑空调安装施工关键技术》[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16)

篇5:浅谈某工程电气安装施工方案

本工程的主装置变电所内设10 kV/0.4 kV高低压开关室、电容器室、变压器室、变频器室、电缆室和控制室等。大部分负荷为二类负荷, 对装置区较重要的负荷配备一台柴油发电机作应急电源, 确保人身安全和生产的连续性。

2 施工准备

1) 由技术负责人组织参加施工的技工认真熟悉施工图纸及相关设计文件、标准规范, 掌握设计意图及设计要求, 对图中所选用的电气设备和主要材料进行统计。2) 对工程设备及材料进行检验, 要求设备、材料的规格、型号、数量应与图纸一致, 附件、备件、质量合格证及技术文件齐全, 同时应符合规范要求, 按照要求及时进行施工前的报验, 并作好检验记录。3) 根据本项目特点, 组织学习安全规程及规章制度, 开工前对施工人员进行全面的安全技术交底。4) 施工前组织与土建专业进行工序交接, 核实土建工程是否达到电气施工要求。

3 各项工序的质量要求及技术措施

3.1 变压器的安装

1) 设备安装前, 建筑工程应具备的条件:a.屋顶、楼板施工完毕, 不得渗漏;b.室内地面的基层施工完毕, 并在墙上标出地面标高;c.预埋件及预留孔符合设计要求, 预埋件牢固;d.具有足够的施工场地, 道路通畅;e.设备和器材到达现场后, 应及时作验收检查, 检查结果要符合有关规定。

2) 变压器本体安装:a.与封闭母线连接时, 其套管中心线应与封闭母线中心线相符。b.设备就位后, 应加以固定。c.油位指示器指示真实油位, 无假油位现象。d.陶瓷管表面无裂缝、伤痕, 并擦洗干净。e.变压器整体安装完毕后, 经检查应无漏油及渗油现象。

3) 变压器在试运行前, 应进行全面检查, 确认其符合运行条件时, 方可投入试运行。

4) 变压器试运行时按下列规定进行检查:a.接于中性点接地系统的变压器, 在进行冲击合闸时, 其中性点必须接地。b.变压器第一次投入时, 可全电压冲击合闸, 如有条件时应从零起升压, 冲击合闸时, 变压器宜由高压侧投入。c.变压器进行五次空载全电压冲击合闸, 应无异常情况;第一次受电后持续时间不应少于10 min;励磁涌流不应引起保护装置的误动。d.变压器并列前, 应先核对相位。

3.2 母线装置的安装

1) 母线装置的安装应按已批准的设计进行施工。

2) 母线装置安装前, 建筑工程应具备下列条件:a.基础、构架符合电气的设计要求;b.屋顶、楼板施工完毕, 不得渗漏;c.室内地面基层施工完毕, 并在墙上标出抹平标高;d.母线装置的预留孔、预埋铁件应符合设计要求。

3) 母线的安装:a.母线表面应光洁平整, 不应有裂纹、褶皱、夹杂物及变形和扭曲现象。b.成套供应的封闭母线、插接母线槽的各段应标志清晰, 附件齐全, 外壳无变形, 内部无损伤。c.母线涂漆的颜色应符合规范规定。d.硬母线的连接应采用焊接、贯穿螺栓连接或夹板及夹持螺栓搭接。e.母线伸缩节不得有裂纹、断股和褶皱现象;其总截面不应小于母线截面的1.2倍。

3.3 电缆线路的施工

1) 电缆线路的安装应按已批准的设计进行施工。

2) 电缆管的加工应符合下列要求:a.管口应无毛刺和棱角, 管口宜做成喇叭形。b.电缆管在弯制后, 不应有裂缝和显著的凹瘪现象, 其弯扁程度不宜大于管外径的10%;电缆管的弯曲半径不应小于所穿入电缆的最小允许弯曲半径。c.每根电缆管的弯头不应超过3个, 直角弯不应超过2个。

3) 电缆支架的安装:a.电缆支架应安装牢固, 横平竖直;托架支吊架的固定方式应按设计要求进行。b.电缆桥架转弯处的转弯半径不应小于该桥架上的电缆最小允许弯曲半径的最大值。c.电缆桥架全长均应有良好的接地。

4) 电缆的敷设:a.电力电缆在终端头与接头附近宜留有备用长度。b.电缆敷设时, 电缆应从盘的上端引出, 不应使电缆在支架上及地面摩擦拖拉。电缆上不得有铠装压扁、电缆绞拧、护层折裂等未消除的机械损伤。c.电缆敷设时应排列整齐, 不宜交叉, 加以固定, 并及时装设标志牌。d.电缆进入电缆沟、隧道、竖井、建筑物、盘 (柜) 以及穿入管子时, 出入口应封闭, 管口应密封。e.直埋电缆埋置深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当设计无规定时, 要符合施工规范要求。f.直埋电缆在直线段每隔50 mm~100 mm处、电缆接头处、转弯处、进入建筑物等处, 应设置明显的方位标志或标桩。g.直埋电缆回填上前, 应经隐蔽工程验收合格。

5) 电缆终端和接头的制作:a.电缆终端与接头的制作, 应由经过培训的熟悉工艺的人员进行。b.电缆终端与电气装置的连接, 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母线装置及验收规范》的有关规定。c.塑料绝缘电缆在制作终端头和接头时, 应彻底清除半导电屏蔽层。

3.4 接地装置的施工

1) 接地装置的安装应按已批准的设计进行施工。

2) 接地装置的安装应配合建筑工程的施工, 隐蔽部分必须在覆盖前会同有关单位做好中间检查及验收记录。

3) 接地装置的敷设:a.接地体顶面埋设深度应符合设计规定。角钢及钢管接地体应垂直配置。除接地体外, 接地体引出线的垂直部分和接地装置焊接部位应作防腐处理。b.每个电气装置的接地应以单独的接地线与接地干线连接, 不得在一个接地线中串接几个需要接地的电气装置。c.明敷接地线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应便于检查。敷设位置不应妨碍设备的拆卸与检修。支持件间的距离, 在水平直线部分宜为0.5 m~1.5 m;垂直部分宜为1.5 m~3 m;转弯部分宜为0.3 m~0.5 m。接地线沿建筑物墙壁水平敷设时, 离地面距离宜为250 mm~300 mm;接地线与建筑物墙壁间的间隙为10 mm~15 mm。

4) 接地体的连接:a.接地体 (线) 的连接应采用焊接, 焊接必须牢固无虚焊。接至电气设备上的接地线, 应采用镀锌螺栓连接;有色金属接地线不能采用焊接时, 可采用螺栓连接。b.接地体 (线) 的焊接应采用搭接焊, 其搭接长度必须符合:扁钢为其宽度的2倍 (且至少3个棱边焊接) , 圆钢为其直径的6倍, 圆钢与扁钢连接时, 其长度为圆钢直径的6倍。

4结语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 电气施工人员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对整个工程的深入了解, 并且在施工中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只有这样, 才能使所施工的工程质量合格, 令业主满意。

摘要:结合具体工程实例, 介绍了该工程的电气安装施工方案, 提出了各项工序的质量要求及技术措施, 以使人们了解变压器、母线装置、电缆线路、接地装置等电气的安装施工, 确保工程质量合格。

关键词:电气,安装,施工方案

参考文献

篇6:浅谈钢结构施工的安装方案

1.1施工技术准备

积极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审阅图纸,做好图纸设计交底和技术交底的准备工作,备齐工程所需的资料和标准图集,编制施工图预算和分部工程材料计划以及劳动力需求计划和工机具的需要情况。向施工人员进行施工组织设计和技术交底,把工程的设计内容、施工计划和施工技术要求等,详尽的向施工人员讲解清楚,落实施工计划,制定技术责任制的必要措施。做好现场定位桩的测设工作,完成工程的定位放线工作等。

1.2物资的准备

根据施工预算和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法和施工进度的安排,组织货源,确定加工、供应地点和供应方式,签订物资供货合同。根据各种物资的需要量计划和合同,拟定运输计划和运输方案。按照施工总平面图的要求,组织物资按计划时间进场,在指定地点,按规定方式进行储存和保管。

1.3劳动力等组织准备

成立以项目经理为领导的项目经理部的组织机构建立健全各项规章管理制度,确定劳动组织的领导机构名额和人选,坚持合理分工与密切协作相结合的原则,把有施工经验、有创业创新精神、工作效率高的人选入领导机构。

2.施工总体布署

2.1任务安排

结构部分由专业施工钢结构的安装施工队伍施工。

2.2施工布署

本工程施工包括施工准备及钢结构施工两个阶段。

2.2.1施工准备阶段

施工现场准备、技术准备、材料准备、劳动力和工机具准备,均在工程开工之前完成。

2.2.2钢结构施工阶段

钢结构加工制作、运输、吊装、安装、校正、涂刷油漆、安装彩钢板等,均组织好流水施工。

2.3施工顺序和进度计划

本工程遵循“先地下、后地上;先结构、后装修”的原则安排施工。

3.主要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法钢结构加工制作:

3.1材料检验

钢结构制作与安装需用的钢材,必须由供应部门提供合格证明及有关技术文件。钢结构所用钢材的质量必须严格遵守国家有关的技术标准、规范和设计要求的规定。并按照有关的实验操作规程进行试验,提出准确可靠的数据,确保工程质量。配件、连接材料(焊条、焊丝和焊剂,高强度螺栓、普通螺栓及铆钉等)和涂料均应具有质量合格证,并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现行国家技术标准的规定。

3.2材料矫正

钢结构制作工艺中矫正是关键的工序,是确保钢结构制作质量重要环节。对于各种型材,如变形超标,下料前应以矫正。

3.3放样

把设计图纸上工程建筑物的平面位置和高程,用一定的测量仪器和方法测设到实地上去的测量工作称为施工放样(也称施工放线)。 测图工作是利用控制点测定地面上地形特征点,缩绘到图上。施工放样则与此相反,是根据建筑物的设计尺寸,找出建筑物各部分特征点与控制点之间位置的几何关系,算得距离、角度、高程等放样数据,然后利用控制点,在实地上定出建筑物的特征点,据以施工。

3.4号料

号料前应详细熟悉样板上的符号和号料的数量。板材号料应号出基准检查线;号孔应号规孔线。号料后应在零件上注明零件的编号、数量、加工方法等,并应根据零件不同的材料统一采用不同颜色标注。号料应依据施工工艺要求预留切割和边缘加工的余量,以及焊接收缩余量。

3.5切割

本工程钢板切割均采用气割的方法。在气割钢板和型材时,厚度在14mm以下时缝宽为2mm;厚度在16~20mm以下时缝宽为2.5mm,气割后的钢板和型钢的气割面的平面度和割纹深度以及局部缺口深度都必须符合《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的规定。

3.6加工

为了消除切割后钢材硬化或产生淬硬层,以保证构件连接接触严密、平整和其焊接坡口的加工质量。所以需要对切割后钢材的边缘进行加工,以确保加工的精度。边缘加工的宽度、长度、边直线度、相邻两边夹角、加工面垂直度以及加工面表面粗糙度都必须符合《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的规定。

3.7制孔

采用钻孔的方法。钻孔是在钻床上进行。为了确保指控的质量应预先在零件上冲成或钻成小孔,待结构装配时,将孔扩钻至设计孔径,确保孔壁不受损伤达到孔壁光滑。为了确保群控制作的质量,应预先制成钻模,严格控制孔群的位置,制孔时将钻模覆在零件上钻孔。所有制孔的质量应符合《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的规定。

3.8焊接

(1)严禁使用药皮脱落或焊芯生锈的焊条、受潮结块的焊剂。焊丝、焊钉使用前应清除油污、铁锈。

(2)焊接钢梁采用门式自动埋弧焊进行焊接;柱梁连接板加肋板采用手工焊接。

3.9组装

(1)钢结构组装前,应按施工图、施工方案及其下料单,清点和检查加工件的材质、规格、数量和加工质量,并将组件连接接触部位和沿焊缝边缘每边30~50mm范围内的铁锈、毛刺、污垢等清除干净。

(2)组装平台及拼装模具应经测平,组装平台平面高低差不应超过4mm,并加以固定.构件的组装应在部件的组装、焊接、矫正后进行,以保证构件组装的精度。

(3)组装时应进行零件组装的调整定位,以防止过大的外力强行组对,避免构件内产生附加应力、产生疲劳或裂纹等缺陷。

(4)组装时应防止焊接变形。为了保证焊接结构的质量,防止焊接产生应力、变形和裂纹等缺陷,所以本工程在组装焊接时,选择对称法的施焊顺序,焊缝布置的位置采用两边对称,尽量减少焊缝和不等规格或异种钢材相焊;采用较大的夹具将焊件固定以增加罕见的刚度;采取反变形的措施,即在焊前进行组装,先将焊件向与焊接后产生变形相反的方向进行人为的适量变形,以达到焊后抵消变形的目地。

3.10矫正

组合H型钢因焊接产生的变形,本工程采用机械和高温加热矫正调直,进行热矫正时,加热温度不应超过9000C,加热矫正后应自然冷却,在矫正过程中,不得损坏钢材材料组织。

3.11除锈、施涂

3.11.1本工程采用机械抛丸除锈

除锈采用专用除锈设备,进行抛射除锈可以提高钢材的疲劳强度和抗腐能力。对钢材表面硬度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有利于漆膜的附和不需增加外加的涂层厚度。除锈使用的磨料必须符合质量标准和工艺要求,施工环境相对湿度不应大于85%。经除锈后的钢材表面,用毛刷等工具清扫干净,才能进行下道工序,除锈合格后的钢材表面,如在涂底漆前已返锈,需重新除锈。

3.11.2施涂

本工程施涂的方法采用喷涂法。喷涂顺序为:先上后下、先难后易、先左后右、先内后外,以保持涂层厚度均匀一致,不漏涂。钢材除锈经检查合格后,在表面涂完第一道底漆,一般在除锈完成后,存放在厂房内,可在24小时内涂完底漆。

(1)施工准备。根据设计图纸要求,选用油漆。②准备除锈机械,涂刷工具。③涂装前钢结构、构件已检查验收,并符合设计要求。④防腐涂装作业在公司油漆厂区进行,油漆厂区具有防火和通风措施,可防止发生火灾和人员中毒事故。

(2)工艺流程:基面清理 →涂装。

(3)涂装施工:①基面清理;②涂装。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道旗安装方案】相关文章:

风扇安装方案04-07

供货安装方案04-14

雨季安装方案04-18

路灯安装方案05-21

皮带安装方案范文05-30

泵房安装施工方案06-22

电梯安装施工方案06-27

箱梁安装施工方案04-15

桁架安装施工方案04-20

小区安装监控方案04-20

上一篇:民主决策制下一篇:春防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