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蒲松龄故居有感

2024-04-21

游蒲松龄故居有感(共12篇)

篇1:游蒲松龄故居有感

游蒲松龄故居有感

马耀堂

古屋幽径柳泉 孝子烈女狐仙 地狱龙宫神殿 唯我蒲大神仙

世间轮回旋转 善恶自有分辨 忠奸自在心间 看我高青留仙

清茶故事胡侃 东南西北连串 精雕细琢成篇 聊斋志异流传

篇2:游蒲松龄故居有感

清晨的余雾仍停留在空气之中,深吸一口气,迈开愉快的脚步:向快乐进军!

学校教学楼前的小广场上,早已聚集了一群叽叽喳喳的“小鸟”们。他们时而检查自己带的预备品,时而互相商谈交换食物,但无论他们做什么,脸上的笑容都清晰可见。

“同学们集合,排队上车。”伴随着领队老师的指挥,我们带着期待的笑容和愉悦的心情走上宽敞的客车。就让这车,载满我们的欢快,去瞻仰蒲松龄爷爷的故居吧!

“呜呜——”客车唱着带劲的号子,开在平稳的大路上。抬手拉开窗户,“呼呼”的风便涌了进来,抚摸着我们期待的小脸,抚平我们急躁的心。

一望无际的绿油油的麦田,与湛蓝的天交接在远方的边际;一排排的柏树在风中翩翩起舞;清澈明亮的河流向远方延伸……一切显得都是那样的静谧于美好!

过隧道,穿树林……想很多小说里写的那样:经过无数道不同的风景,终于迎来站点的曙光。猛地一下车,柔和的风便迎面打来,深吸一口气,空气中的芬芳便钻入鼻腔之内,令人一时陶醉。

略略的整理一下行囊,或背、或提;在拍打几下衣袖或裤脚。总之,要用自己最好,最精神的一面来欣赏伟人蒲松龄的`故居,他曾经洒下汗水的地方。

怀抱着对新物质的好奇和新鲜感,我们终于走进了蒲松龄的故居,走进了蒲松龄,那个中国短篇小说第一人。

在主参观厅内,我通过一幅幅画、一本本书、导游的解说,我对蒲松龄有了一些更深层的认识,总体概括为:平凡中的伟大。

但当自己走进蒲松龄生活了59年的卧室的时候,我才第一次真正的明白、真正的体会到伟大二字!低矮的房梁、古老的书架、破败的被褥、陈旧的衣箱……一切的一切,都在无声地向我们诉说着蒲松龄生活的艰辛。但就是这样艰辛的环境,诞生了那样的大师,那样伟大的传奇!

蒲松龄的小说中都见鬼狐怪。伟人,你要御风而去,人广漠之野,乌有之乡。然而,既没有天梯,又没有羽翼,多少挂碍,多少牵绊,不得已让人世留住了骸骨,留住了坟墓,留住了传奇,又岂能留住那无以羁縻的一缕魂魄?

积雪粹白,谁能通书一纸?

西风狂悲,我要强求一醉!

篇3:名人故居游是放松也是学习

在托马斯·杰斐逊故居的西草坪上, 来自北卡罗来纳州的高中历史教师谢菲尔德向随行的侄女耐心地讲述着各种植物的功用。在与我们交谈时, 谢菲尔德说, 他是利用学校春假带领家人做一次“历史深度游”。“杰斐逊是我最喜爱的美国总统, 这里是我们的第一站”。他说, “随后, 我们还将经谢南多厄山谷前往葛底斯堡, 最后转回北卡罗来纳。”

利用季假出游的美国教师不在少数。乔治·梅森是美国建国时期著名政治家和思想家。在弗吉尼亚州的乔治·梅森故居, 我们遇见正在那里游览的3位女教师。她们绝不是那种照个相留个影就走的匆匆访客, 而是与导游反复讨论问题。那位白发长髯的导游也格外认真, 带领教师们走遍故居的每个角落, 与她们进行深度探讨。

一次有深度的旅游是一种放松而高效的学习, 是对头脑的深度充电, 既能成为一段难忘的阅历, 也对此后的人生产生不可低估的影响。寻访伟人故居不啻为与伟人的隔空交流, 更是润物细无声式的情感体验。

托马斯·杰斐逊是继华盛顿、亚当斯之后的第3位美国总统, 其故居位于首都华盛顿西南约160公里的夏洛茨维尔附近的蒙蒂塞洛。蒙蒂塞洛是意大利语, 意为“小山”。杰斐逊的故居便坐落在一处山顶, 居高临下。蒙蒂塞洛不仅是杰斐逊的故居, 也是其墓地所在。在杰斐逊家族墓园内, 杰斐逊的墓碑铭文表明了他的主要历史功绩:“这里埋葬着托马斯·杰斐逊;《美国独立宣言》起草者;《弗吉尼亚宗教自由法案》起草者;弗吉尼亚大学之父……”

蒙蒂塞洛的杰斐逊故居主建筑兼具古希腊和罗马建筑风格, 在采光、通风、节能、实用等方面多有创意, 其设计者正是托马斯·杰斐逊本人。1987年, 蒙蒂塞洛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 也是美国唯一获此殊荣的名人故居, 因而成为著名旅游胜地。

我们来到蒙蒂塞洛时, 但见游人如织, 组织者则有条不紊。因故居内有些房间狭小, 游人必须分批进入。价值24美元的门票上面, 清楚标明进入故居的参观时间。购票处旁, 设有“探索厅”, 以供游人在等待时参观。杰斐逊一生好学多才, 兴趣广泛。他不仅是伟大的政治家, 还在地理、建筑、农业、古生物、天文、音乐等方面颇有造诣, 并通过自学通晓拉丁、希腊、法、西班牙和意大利等多门语言。这座技术含量很高的“探索厅”从建筑、农业、地理等多方面介绍了杰斐逊的成就, 游客还可在体验性项目中自娱自乐。在一座多媒体大厅内, 多个大屏幕上滚动出现有关杰斐逊的问题, 游客触摸一个问题, 相关答案即出现在屏幕上。此类设施使游客既在潜移默化间学得新知, 又对杰斐逊有了更为真切的理解。

购票处外, 随时有班车将游人拉到山顶。在山顶, 一位态度和蔼的老年志愿者将大家叫到一起, 说明注意事项。“在票面指定时间5分钟之前, 请大家务必来这里集合, ”他说, “在此之前, 那边有专人带领大家进行花园游和奴隶遗址游。”在杰斐逊生活的年代, 大户人家还拥有奴隶, 杰斐逊家也不例外。在花园游和奴隶遗址游的出发处, 明白标有导游带领游客的出发时间。

在进入杰斐逊故居前, 先后有两位老年志愿者将大家集合在一起, 再次友好而礼貌地说明参观故居的注意事项, 最后由故居导游莎拉女士带领大家参观。

故居内各个房间的游览恰如一条流水线:前一房间的游客刚刚离开, 后一批游客便有序进入, 导游们相互之间在客流衔接上有着流畅的默契。莎拉女士的介绍声情并茂, 每一房间的介绍结束后, 均有问答环节。面对有关杰斐逊的私人生活等各种问题, 莎拉女士有问必答——深度游的带领者本身须具备深度讲解的能力。“我在蒙蒂塞洛学到了许多, ”谢菲尔德说, “从这座房屋的设计可以看出, 那时的杰斐逊就已经在设计中采用天井采光、双层玻璃等节能理念, 这些理念至今没有过时。”

篇4:游蒲松龄故居

这里的房子,往老了说,就是那些泥砖房了,有些甚至已经脱落了外壳,露出里面的一块块泥砖。近代的,就是那些瓦屋,砖砌的房体,瓦是黑色的,院子里种了竹子,怎么看都觉得古朴、舒服。

进了蒲松龄老先生的家,门口是先生的汉白玉头像,看起来文质彬彬的,还有一撮小胡子,有股不凡的气质。进了一个拱门,是小小的院子,拱门口有两棵紫藤,像两个沉默寡言的看门人,看着进出拱门的游人。院内有两块碑,是在康熙年间,蒲老先生年衰时立的,上面的字由于风雨侵蚀,已经模糊不清,再加上此处曾经两次遭到破坏,所以已经有了不少大大小小的裂缝。

导游告诉我们,先生其实只有这个小院子和一间不到五十平方米的屋子,后来与邻居家合并,所以变得比原来大多了,现在的蒲松龄故居约有一千平方米。进入主屋后,映入眼帘的是一幅画像,画像上一位老人脸上挂着笑,穿着非正品官服,戴的是非正品官帽,端坐在椅子上,这是先生生前最得意的画像。

画的两边,挂着郭沫若给先生的亲笔题字——“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正屋的桌椅已经十分老旧,上面的漆大部分都脱落了。两边的摆设也非常简单,左边是毕家所捐献的先生曾经用过的木沙发、衣柜,右边是先生的卧室,里面陈设简单,只有一张小床、一个书柜、一张桌子和两把椅子,桌上还摆放有烛台。小床上铺着打了补丁的褥子,放着蓝底白花的被子和一个蓝黑色的枕头,都显得破旧不堪,和屋子里昏暗的光线好像黄金搭档似的。

先生坎坷一生,小时候父亲没钱供他读书,就自己充当家教,教他读书认字。先生十八岁结婚,娶了淄川文人的女儿刘氏,后来参加童试,获得了山东省第一的好名次。后来由于种种原因屡试不第,他花一年的时间出游,到过青岛、保定等地,本想在保定待上几月,却因为一次科考赶了回去。后来《聊斋志异》中的人间仙境,都源自他所游览的景点。回家后,他因为生活所迫,到周村大户人家毕家教书,从事这份工作三十余年,回家后已经进入了衰年,最终在七十六岁离世。

在一个展厅里,摆放着许多泥人,都是泥人张的重弟子所做,所有的泥人都是《聊斋志异》中的人物。另一个展厅里挂着不少名人的题字和关于聊斋故事的画,有老舍的字、李苦禅的画等,还有《聊斋志异》的小人书,都十分值得珍藏。

整个蒲松龄故居被绿色植物所覆盖,院子里种着桑树、无花果、紫藤等,一间间房子被爬山虎所覆盖,就像被刷上了一层绿漆,风一吹,就像在绿色的海洋中,激起一层层绿浪。

蒲松龄故居的游览计划结束了,我带着无数张充满纪念价值的照片和满怀的好心情走出了蒲松龄故居的大门,走出了这古朴的村庄。

255200 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珑山路博山小学五(1)班

篇5:游陶行知故居有感

我可以说是读着陶行知的书长大的,从《行知诗歌集》到《行知书信》,再到《斋夫自由谈》,从这些书中,我不仅汲取了大量令我受益匪浅的知识,还了解到了陶行知为了中国的教育呕心沥血的爱国热忱,于是我开始追寻陶行知的足迹。

从书上,从老人嘴里,我了解到陶行知在国家面临灾难之时倡导举办了“中华业余学校”,推动香港同胞们共赴国难,参加国民参政会,致力于抗战期间的教育活动。积极响应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全面抗战的号召,成立了中国战时教育协会等一系列爱国事迹,更知道了陶行知因积极参加反独裁、争民主、反内战、争和平的斗争长期劳累过度,健康过损,最后突发脑溢血而死。我更加下定决心要前往陶行知驻足过的地方去感受陶行知的一言一行。

篇6:游井冈山、毛泽东故居有感

—井冈山、韶山参观学习有感

能到井冈山、韶山参观学习,我确实很积极很激动。一则,在党建80周年到来之际,总管处党支部组织这样一次意义重大的活动,十分必要,非常及时;二则,我是第一次去井冈山、韶山;三则,井冈山是中国红军的发源地,是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基地。韶山是伟人毛泽东诞生的地方,是闻名中外的人文景观。

这次参观学习的内容十分丰富,主要有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小井红军医院、大井革命旧址、井冈山烈士陵园、前敌指挥部旧址、黄洋界、韶山毛泽东同志故居、毛泽东同志诞辰100周年铜像、滴水洞、刘少奇同志故居、刘少奇同志纪念馆和橘子洲头等。下面择其主要汇报一下参观经过和体会。

参观完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后,我们来到了小井红军医院旧址。小井因地形犹如井状小盆地而得名,位于井冈山西北面,距茨坪6公里。医院是一幢坐西朝东杉皮榫木结构的楼房,面积920平方米,上下两层,共32间房。革命难免负伤流血,建个医院十分必要,但在当时却是十分困难的,因为国民党对井冈山进行了全面封锁,使得药品和医疗器具十分匮乏,几乎没有。在这样的情况下,革命医生是如何开展工作的呢?带着这个疑问,我仔细地参观了小井红军医院。

在药品方面,没有红霉素,也没有阿斯匹林,更没有什么进口特效药,全部所有的,只是医务人员在山上采的金银花、南天竺等中草药。碰到僧多粥少的情况,有的伤病员连草药都用不上,只有靠土方子治病。在医疗器具方面就更差了,连用铁做的都很少,更不要说不锈钢了,大都是用竹子做的,这样,医疗器具和农具、厨具之间已没有分别。在了解到这些情况后,我被深深地震撼了。红军战士在战场上冒死抗敌,负伤之后来到医院,条件也不比战场上好多少。尤其是没有麻醉药,手术是在伤病员忍着巨大疼痛下进行的。这些对现代人来说不可思议的事情,对于红军战士来说又算得了什么呢。他们连死都不怕,还怕这点疼痛吗?在参观完小井红军医院后,我对红军的坚强品格和无私奉献的精神有了更深刻的体会,红军在我心目中的形象更加辉煌了。可敬可爱的红军战士,他们为革命牺牲了宝贵的生命,而革命胜利果实他们却没有享受得到,真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红军的这种无私奉献的革命精神值得我们年轻人认真学习。

随后参观了大井革命旧址,距茨坪7公里,是当年毛泽东、朱德、陈毅、彭德怀等一代伟人和红军开展革命活动的重点地点之一。大井毛泽东旧居坐落在大井村中央,因墙壁为白色,当地老表习惯称它为“白屋”。房屋是一名破落的广 东木材商人建造留下的,距今约有300多年。屋内陈设简陋,光线昏暗,使人联想到官兵同甘共苦的场面。走出伟人旧居,我去了一趟卫生间,发现卫生间就硬件方面比这些旧居还要好:地面有地板砖,墙面有瓷砖,装有现代灯具和通气扇。由此我深深地体会到,确实是革命的艰苦奋斗,换来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革命先辈虽然住的、吃的比现在的平民百姓还要差几十倍,但他们不叫苦,也不觉得苦,而是一心扑在革命事业上。想想现代人住高楼洋房,吃山珍海味,用冰箱彩电,但时常却感到疲惫不堪、莫名烦恼,这其中到底是为什么呢?略作侦察与思考,我在一块宣传牌上找到答案。上面写着:

井冈山传统:1 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 2 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3 党管武装的基本原则 4 血肉相连的干群关系 5 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结合现实意义,我觉得答案主要在第1条和第5 条,尤其是第1条。

我觉得,一个有坚定理想信念的人,才是一个真正坚强的人,才会为实现自己的理想信念不怕千辛万苦、克服艰难险阻、忘却个人安危。众所周知,林肯瘦如卢柴棒,罗斯福患小儿麻痹,还有一位盲人靠艰苦奋斗成为大学教授,这些人仅看其外表,会认为是弱者,实际上他们比大多数正常人还要坚强,不为别的,就因为他们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那么,革命先辈的理想信念是什么呢?不是升官发财,也不是出国留洋,简而言之,就是推翻万恶的旧社会,解放广大劳苦大众,建立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这一个理想信念是伟大的,因为它代表了大多数人民的利益。反观当今,在年轻人中普遍存在一种理想信念迷失,价值观混乱的现象,一些人陷入迷途,在人身的道路上不知何去何从。从此可见,正确的理想价值观的建立是何等重要。如何建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呢?学习革命前辈,我个人的体会是,无论志向高低、观念新旧,都应该建立一个符合大多数人利益的理想信念。这样的理想信念也是一个互利的理想信念,因为凡事多为别人着想,自己的路也会越走越宽。相反,那些为实现个人目的而不择手段的人,最终将自绝后路。

离开山西井冈山,我们来到韶山毛泽东同志故居和刘少奇同志故居。首先谈谈毛泽东同志故居。

毛泽东同志故居,位于韶山市韶山乡韶山村土地冲上屋场,坐南朝北,靠山临水,风水甚好。故居系土木结构的“凹”字型建筑,东边是毛泽东家,西边是邻居,中间堂屋两家共用。总建筑面积472.92平方米。仅从建筑面积上看至少属于富农家庭,但少年毛泽东这个富农子弟却深深同情贫苦农民,思想境界在当时是比较高的,而且从小就有大志向。少年毛泽东在出乡求学时曾写了一首言志诗给父亲:

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

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显示了好男儿志在四方的英雄气概。想我当年上大学临行前,不曾写半句诗给父母,在大学期间也没做出什么贡献,今天想来后悔不迭。刘少奇故居类似毛泽东故居,但临水不靠山。参观完这两处故居,我发现了一个共同点:毛泽东、刘少奇出生富农家庭,但对于劳苦大众却没有丝毫的敌视和鄙视,毛泽东和农民群众打成一片,刘少奇开展工人运动。从这点看,毛泽东、刘少奇少有大志,他们看到的不是地主家庭的温饱,而是劳苦大众的煎熬,正所谓心系天下,志立云端,值得我们好好学习。我听说北京人看不起外来人(非外国人),一味地撇着京腔,南方人瞧不起北方人,认为那里贫穷落后,现在想来实在可笑。北京因为政治原因,却有特殊之处;南方比北方经济发达,也是事实。但毛主席说过“风景长宜放眼量”,从大处讲,南方北方本是一家,只是因为地理环境的不同而造成了经济上的差异,应相互帮衬,共同发展,实现振兴华夏宏伟蓝图。

最后谈谈橘子洲头。我们到的时候,橘子还没有从化的荔枝大,整个橘子洲头的景色还是不错的。但实话实说,景色胜过橘子洲头的,全国也有不少,但如橘子洲头这般闻名的却少有。这其中的原因自然在毛主席的那首词里。这样的例子很多,毛主席的另一首词:

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

又使武昌鱼闻名天下,人人争而食之。这样说来,毛主席的诗词真是法力无边了。

篇7:蒲松龄故居游记作文

在姥姥家呆了一会儿,我就想妈妈提出了去蒲松龄故居的想法,由于这个姥姥家离蒲松龄的故居很近,只要步行十多分钟就到了。

跟随我们行走的还有一个娘娘,我们三个人一起走向蒲松龄的故居。

啊!门票这么贵,六十块钱一个人,我们是三个人,一共要一百八十元呀,不过没有关系,为了看看蒲松龄的故居,一百八十元也没有关系。

近了门,我们首先到大的是一个藏有蒲松龄写的文章的地方,不过,很可惜,这些都不是蒲松龄写的原稿,而是经过后人重新抄写的,并不是原来的时候蒲松龄写的那些了。

紧接着,我们又来到了一个走廊,过了走廊,便是蒲松龄原来住的地方,里面有床、有沙发、有桌子,还有古代时候的椅子,床上铺着被子,被子当然也是蒲松龄以前用过的了,在桌子上,还放着蒲松龄的画像,这个画像是经后人编画的,画像的前面有一个很大的碗,里面盛着很多的钱,这些钱是人们在参观这里的时候,为了纪念蒲松龄,而放上的钱。

出来后,我们又去了一个放满了很多人写的话和画的画,都是来赞美蒲松龄的。这个屋很长,在屋子的西边,摆放了很多各式各样的石头,其中,有一个石头很像一个人,并且看上去感觉很有韵味,让我看了感到很特别。

除了这个屋子,我们又来到了蒲松龄原来的时候住的院子,原来里面还有小河,现在水早就干了,只剩下一座孤零零的小桥了,这个院子里还有亭子,亭子里有石凳、石桌,好极了。

我们又来到了一个放有很多的写《聊斋志异》的小画书和普通的大的成本的《聊斋志异》的地方。

最后我们又看了《聊斋志异》里人物的泥塑,前面还摆有这个人物的简介,这些东西是在《聊斋志异》上都有的。

出了这个蒲松龄的故居,在外面的小摊子上,妈妈又给我买了一套《聊斋志异》的小画书。

蒲松龄的故居是别样的、是格外有风彩的!

篇8:游冯雪峰故居有感等二则

我们小心地踏入院内,细细品读墙上别具一格的文字,品味着这位大作家笔下文思如泉的作品。故居的每一个角落都散发着作家的一种朴素之中有着几分庄重的气质。

透过历史的凝重,在每个人的内心里飞转着思绪……我们又清晰地看到了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著名的无产阶级文艺理论家和作家、诗人冯雪峰那伟岸的一生:从二万五千里长征到在这老宅里写作长篇小说《卢代之死》,从不幸被国民党宪兵逮捕到摘去“右派分子”帽子,从几藏手稿到愤然烧稿……作家的一生是那样的坎坷,正如同四合院后面,通往山岙间冯雪峰墓的山路一般蜿蜒曲折,然而山路的沿途尽是青青的翠竹,美得令人陶醉,只见墓前品字形而立的3块墓石的中间一块上,赫然写有朱镕基的题字:“雪峰之墓”。

在返回的途中,我一直在想,能得到一样具峥峥铁骨的朱镕基总理的墓碑题字,作家会知足了。

冯雪峰安眠山岙间,雪松静护四合院,跌宕起伏人生路,品字石碑撼镕颜。山风吹过满山的青松,吹在我们的身上,汗水干了,格外凉爽。

(责编:田茵)

在德国坐动车组

何如平

到德国旅游,我体会了一次坐动车的感觉。

据我了解,德国的普通民众出远门主要是坐火车,城市间的汽车客运几乎没有,在德国硬件设施最好、速度最快的火车被称为ICE,也就是轮轨式高速火车,时速超过200公里,相当于我国的动车组。

买了一张从柏林开往法兰克福的二等座位的动车组火车票,花费97欧元。其实德国火车的票价非常灵活,只要我提前3天预订,还可以享受29欧元的优惠价。德国人均月收入是1500欧元左右,如果每次出远门都购买优惠价的火车票,德国人的出行成本相对还是很低的。

登上高速列车后第一感觉这不是车厢,而是一个阅览室。男女老少人手一份杂志、报纸或者小说,一个个都看得津津有味,车厢里没有喧嚣,没有闲聊,只有翻书时发出的“沙沙”声。在手机、笔记本电脑普及的今天,德国人依然对纸质媒体有着难以割舍的情结,着实让我感动了一番。

在这趟开往法兰克福的火车上,离车门最近的几个座位都是残疾人优先座位,并配备有固定轮椅用的金属装置,座椅旁也都用图示简洁明了地画出轮椅安放和固定方法。车厢内还有残疾人无障碍卫生间,为这些出行不便的乘客提供人性化服务。

高速火车一路飞奔开往法兰克福,我尽情地欣赏着窗外的景色,驿动的心却在此时出奇地平和。

篇9:蒲松龄故居游记作文

路上人很少。路边阴凉下有一位年轻的少年,往树上斜放着担子,在路边摆着一壶水、几杯茶。他额头冒着几滴晶莹的汗珠,身穿皂衫,脚穿布鞋,手摇纸扇,脸被太阳烤得通红――他就是蒲松龄。

“免费的绿豆汤――”蒲松龄喊道。突然一位年迈的老人走过,听到了他的叫卖声,就缓缓地走了过来,问道:“孩子,你这儿真是有免费的茶喝?”蒲松龄羞怯地点点头。老伯早就口干舌燥了,连忙端起茶杯喝了好几杯。蒲松龄赶忙给老伯续水。老伯喝完茶抹抹嘴正要走,被蒲松龄拦住了。“老伯等一等,请您给我讲个离奇的故事吧。”蒲松龄深鞠一躬,两手抱拳,低眉顺眼,弯着腰,探着头,跺着脚,看那架势不讲个故事肯定走不了。

老伯拗不过他,只好坐下来慢慢向他道来。蒲松龄向前探着身子,伸长了脖子,半张着嘴,瞪大双眼,两只手并了起来,倾耳听着。老伯讲的是个鬼故事。蒲松龄听到精彩之处,皱着眉头,脸色惨白,双手抱肩,全身都在发抖。老伯讲到了结尾时,蒲松龄长舒了口气,神色才放松了下来。

待老伯走后,蒲松龄马上兴奋起来了,他眉头弯着笑了起来,脸色红润,嘴角上扬,蹦蹦跳跳地赶紧收拾茶摊儿往家里赶。

到了家里,他把挑子一撂,冲进书房,一手磨墨一手展开宣纸,然后抄起笔蘸上墨,把刚才老伯讲的故事记录了下来……这样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蒲松龄终于写成了文学巨著――《聊斋志异》。

蒲松龄不简单。他明白积少成多、水滴石穿的道理。“山不辞土,故能成其高也;海不辞水,故能成其深也。”任何伟大的事业都是从点点滴滴做起的,长久地坚持,任谁都能有不简单的成就!

篇10:蒲松龄故居导游词

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室名聊斋,淄川蒲家庄人。生于明末,卒于清初,终生科举不第,以教书为业,晚年成岁贡生。旧志称其“性厚朴,笃交游,重名义,而孤介峭直,尤不能与时相俯仰。”所著有诗词、文赋、杂著、俚曲、戏等,其文言小说《聊斋志异》脍炙人口,广为流传,饮誉海内外。

现在的蒲松龄纪念馆,有六个小院、七个展室,占地面积 5000 多平方米、展览面积 多平方米,陈列体系完备、展览内容丰富,成为淄博市最负盛名的旅游胜地之一每年接待中外游客十多万人次。建馆迄今已累计接待二百多万人次,并接待了一批党和国家领导人,如万里、乔石、田纪云、杨静仁、钱伟长等。蒲松龄纪念馆也先后获得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市级文明单位、花园式单位、青年文明示范岗等荣誉称号。

蒲松龄纪念馆现设有资料研究室、群众工 作部、陈列技术部、保卫科、办公室等机构, 并成立了蒲松龄研究所、蒲松龄研究会, 主办有全国唯一一家蒲学专业学术刊物〈蒲松龄研究〉季刊。

馆藏蒲松龄纪念馆建馆后, 为了丰富展览, 为蒲学研究奠定基础, 千方百计征集蒲学文物资料,馆藏由原来的不足百件,发展到现 在的一万三干多件。其中有珍贵的蒲松龄画像及其手稿、印章;有〈聊斋志异〉的各种旧抄本、刻本、外文译本、港台版本及精、平装本;有改编的白话聊斋、连环画册、戏曲、影视剧本以及蒲学研究的论文、专著等等。还有一大批现当代文化名人题咏蒲松龄的字画作品。

篇11:蒲松龄的故居教学设计[范文]

第十二课 蒲松龄故居 教学目标:

1、了解蒲松龄故居的美丽。

2、了解有蒲松龄故居的诗画,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热爱生活的情感。教学准备:图片、视频。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介绍蒲松龄。

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一字剑臣,号柳泉,世称聊斋先生,自称异史氏,现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蒲家庄人,汉族。出生于一个逐渐败落的中小地主兼商人家庭。19岁应童子试,接连考取县、府、道三个第一,名震一时。补博士弟子员。以后屡试不第,直至71岁时才成岁贡生。为生活所迫,他除了应同邑人宝应县知县孙蕙之请,为其做幕宾数年之外,主要是在本县西铺村毕际友家做塾师,舌耕笔耘,近42年,直至61岁时方撤帐归家。1715年正月病逝,享年76岁。创作出著名的文言文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

2、学习“诗画揽胜”板块。

(1)学习蒲松龄的《聊斋》,碑文《柳全蒲先生墓表》。理解重点词语。如“迩”:近;笃:重视,专注。孤介:耿直不随流俗。„„

(2)理解《柳全蒲先生墓表》的含义:蒲松龄先生,字留仙,另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凭借着文章意气称雄一时。有学问的人不管亲疏远近,相识与否,没有不知道柳泉先生的,所以蒲松龄先生名扬天下。„„蒲先生性格淳朴,喜欢结交朋友,重视情义,但是又性格耿直,不随流俗,更不能应付时俗。„„哎,有学问的人虽然没有见到蒲先生,但读他的文章,听到他的名声,就会认为蒲先生一定雄谈博辩,器宇轩昂,好像是一个不可一世的人;等到接近他,才知道蒲先生是一位恭敬谨慎的长者,听他说话一点也不健谈,但所讲之言都道理深远。蒲先生穷困艰难,七十一岁才成为贡生。只有他的文章所展示的意气,才可以闪光当世,又流传后世。正是先生的不幸才成就了先生啊!

3、学习“温馨点击”板块。了解《聊斋》的主题歌。重点理解“鬼也不是那鬼,怪也不是那怪,它倒比真人君子更可爱”一句的含义。

4、学习“活动广角”板块。

读一读《聊斋志异》,把自己知道的聊斋故事将给大家听。小组合作,制定一个到蒲松龄故居旅游的计划表。

5、学习“成长阶梯”板块。

6、教师总结。

篇12:人鬼情未了·蒲松龄故居漫谈

1 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世界文坛,是短篇小说云蒸霞蔚的时期。以契诃夫为首的俄国,莫泊桑领衔的法国,纳撒尼尔·霍桑,马克·吐温、欧·亨利为代表的美国,构成了世界短篇小说创作高峰时期,每每读到这些堆金垒玉的世界名著时,我们都不得不为大师们的才思所折服。但与此同时,纵观中国历史,中国古代短篇小说不仅不比欧美差,而且繁荣得更早。当以上几位欧美短篇小说家刚开始文学活动时,《聊斋志异》已在中国风行了两个世纪,并由英国传教士卫三畏译成了英文。

蒲松龄出生在淄川一个普普通通小村庄,一座普普通通茅草房,做了一辈子普普通通的私塾先生。和他生前贫寒寥落相映成趣的是,有越来越多的人,从四面八方络绎不绝来看这位穷秀才的故居。

参观蒲松龄故居最好趁秋高气爽时。故居门前数株古槐枝繁叶茂,蓊蓊郁郁,似乎把周围空气染绿。这古槐大概看到过素丝垂领的蒲松龄被儿子们扶上马回任教的王村,蒲氏兄弟因年近古稀的老父仍奔波养家而深感惭愧。

进入月洞门,迎面数茎太湖石潇洒而立,这具备“瘦、透、漏、皱”特点的太湖石并非寒士蒲松龄原有。甬道旁一排排,一株株名菊争妍斗丽。月洞门旁有个绿藤缠绕、绿叶纷披的瓜架,上边几十枚南瓜个头儿一般大,圆圆整整,端端正正,红红艳艳,熟得透了,熟得实在,真极了反像是假的。南瓜上“聊斋”“柳泉”字样,是蒲松龄纪念馆馆长鲁童在坐果时镌刻的,长得天衣无缝,倒像固有的。有了后墙绿屏为陪衬,平添“万绿丛中一点红”的韵味儿。置此南瓜一架,或许是为了诠释王士祯的那首有名的诗:

姑妄言之姑听之,

豆棚瓜架雨如丝。

料应厌作人间语,

爱听秋坟鬼唱时。

当年蒲松龄跟王士祯的身份决无可比性,王士祯曾任国子祭酒,蒲松龄只是个秀才。王士祯是大名鼎鼎的诗人,蒲松龄对他恭敬有加,“窃附门墙”,恳求王士祯给《聊斋志异》写序。王回答:“固愿附不朽,然向来颇以文字轻诺,府怨取诟,遂欲焚笔砚矣。或破例一为之,未可知也。”最终却没写。翰林院侍讲学士给穷秀才谈鬼说狐的书写序?谈何容易!王士祯可能自己也想不到,他写了那么多诗,流传最广的,竟是这首《戏题蒲生《聊斋志异》卷后》!

关于“聊斋”,有三件约定俗成,却大谬不然之事:其一,认为“聊斋”即“聊天之斋”。蒲松龄以《聊斋志异》为书名,这“聊”固然有“聊复尔尔”之意,但主要取意《离骚》的“聊逍遥以相羊”和《归去来辞》的“聊乘化以归尽”,表达生平不得志、以鬼狐史抒发愁绪的心意。

对联两侧是蒲松龄手稿照片,南窗下有张粗糙而陈日的两抽桌,据说当年蒲松龄曾在上边写作,他用过的砚台和铜手炉也曾在上边展出。

《聊斋志异》就是写于“聊斋”(或“绿屏斋”)也不甚准确。蒲松龄自20多岁开始,岁岁游学,屡设帐于缙绅之家,在家中安住的时间不多。现在故居40里外王村西铺有座“蒲松龄书馆”,是个三进院落的高门大户。蒲松龄在毕家30年,比在故居住的时间长得多。说来好笑:所谓“蒲松龄书馆”其实是蒲松龄寄人篱下30年的所在,也是蒲松龄中年后继续写作《聊斋志异》的地方。蒲松龄的东家毕际有为剌史,其祖父毕自严是明代尚书,人称“白阳尚书”。毕家号称“三世一品,四士同朝”,良田百顷,甲第如云。雕梁画栋的“振衣阁”是尚书晾官服的地方。毕际有的《石隐园记》曾写道:“振衣阁前有大夫松二,左者亭亭直上,右者伛偻如揖。”这“右者”就是现在还能看到的蝴蝶松。当年它浓荫覆地,松香凹溢,蛇影离披,像绿蝶展翅。现在已成锈斑满布的枯干。振衣阁南是“万卷楼”,状元王寿朋曾题联曰:“万卷藏书宜子弟,十年种树起风云。”当年万卷楼丰富的藏书对蒲松龄创作盖世奇作有举足轻重的影响,《聊斋志异》用典极多,所依丰富典籍恐怕不是秀才家能自备的。“石隐园”更是蒲松龄经常驻足之处。这是座极讲究的私家园林,枕山造池,沿池立亭,翠竹千竿,芍药满径。“石隐园中石色斑,白云镇日锁花关。疏栏傍水群峰绕,芳草回廊小径弯。”蒲松龄住石隐园时,因家庭教师不能出入内宅,吃饭时必需从毕家院外绕到绰然堂,

“两餐往还足二里,归去汗浃如流水。”

在毕家,蒲松龄最常待的地方是“绰然堂”,是他教学生的地方。蒲松龄的《绰然堂会食赋》妙趣横生地描写跟弟子一起吃饭的情景每到吃饭时,弟子“出两行而似雁,足乱动而成雷”,夺坐位,抢有利位置,“似群牛之骤奔,拟万鹤之争唳”。等坐好了,又眼巴巴地盯着有什么好吃的,叽叽喳喳,饭一端上,便乱抢一气,“袖拂簋兮沾热渖,身远探兮如堵墙”。一双双筷子白晃晃刺眼,一条条胳膊密麻麻地遮眶,“脱一瞬兮他顾,旋回首兮净光”。赤手抓肉,骨头乱扔,饼破汤流,淋漓沾裳。抢到好的,吃得“连口直吞,双睛斜瞪,脍如拳而下咽,噎类鹅而伸颈”。抢不到,就“颜暴变而声怆”。稍好点儿的食物都会吃得“嘴嘭嘭而难合”,“至柱颡而撑肠”,“始哄然而一散”……似乎蒲松龄教的不是官宦儿孙,倒像是饿死鬼托生的一群!这种“日日常为鸡骛争”的情形,可笑亦复可喜,时间长了,蒲松龄竟“误将子弟当儿孙”。

“聊斋”中的文物主要来自绰然堂:一块海岳石,也叫灵壁石,据说宋代米芾玩赏过;一块三星石,状如玲珑剔透的假山,顶端有3个亮点,以水涂拣,灯下会闪闪发光,一块蛙鸣石,状如青蛙;一座硕大的木影炉,是整根黄杨木雕成的……都是1956年从西铺毕家搬来的。蒲松龄“我为糊口耘人田”30年。这些置于他设帐处的木影炉、三星石,还有“绰然堂”大匾,明代著名画家冯起宸画床围的大床,在成立蒲松龄故居时,被一古脑儿搬夹,算是作家遗物,其实只能算作家寄人篱下的证明。

聊斋中到底有没有属于蒲松龄的文物?有。一个铜手炉,一个唐梦赉送的砚台,四个印章,一盏铜灯,一杆玻璃嘴烟袋,都是文革中红卫兵掘墓所得。

蒲松龄故届还有四个展室。蒲松龄丰富的著作陈列,满满一展室。除《聊斋志异》外还有各种版本的诗、文、词、戏曲,《聊斋志异》版本更是琳琅满目,英、法、日、俄、意大利等译本,是20余种外文版本的代表。另外3个展室是’研究成果陈列、名人宇画、聊斋彩塑。四个展室都中西合壁,青砖到顶,水泥铺地,墨瓦飞檐,粉壁明窗。每个展室面积都数倍于聊斋。百米外还有个高大漂亮的二层楼,挂着“蒲松龄研究所”牌子。当年蒲松龄一直住尘泥渗漉的日房,盖几问小房都很难:“茅茨占有盈寻地,搜括艰干百尺楼。”何曾指望有宽敞明亮的厦屋?而今,故届范围却愈来愈扩大,整个蒲家庄也莫不以“三老祖”为门楣,倘蒲公有灵,做何感想?

其实,蒲家庄得其“三老祖”福荫,学者们缘聊斋而受益,还都是次要的事,极次要的事。重要的是,穷愁的蒲松龄为世界方库提供了灿烂的东方瑰宝,世界上主要的百科全书都要介绍这部奇书:“《聊斋志异》是一部散文小说,它继承了中国古代散的传统,富有浪漫主义色彩。”(英国)“《聊斋志异》的文学语言是卓越的、有力的,达到了中国古典散文的高峰。”(法国),《聊斋志异》早在江户时就影响了日本文学。(日本),十四种语言的外文译本在全世界流传……

须知在他那个时代中,写小说可不是多么时尚的事儿,按正统文学观,诗歌为正统,词为小道,小说呢?闲书,不入流。何况读书人先要以八股文为进身之阶。所以在那年月写小说不仅不会动辄评奖,还免不了被人白眼视之,连其挚友张笃庆都劝蒲松龄切莫沉湎于志怪,蒲松龄自青年时期即开始撰写聊斋故事,康熙十八年《聊斋志异》初步成书,他的“自序”非常担心人们不能理解他:“知我者,其在青林黑塞间也!”但他锲而不舍,为了抒发孤愤,虽九死而不悔,继续写下去,改下去,直到晚年,他还在聊斋中修订他的书,“书到集成梦始安”。这部书熬尽了这位旷世奇才毕生的精力,直至康熙五十四年正月二十二日,七十五岁的老作家又在聊斋依窗而坐,大约是还想再构思什么狐鬼精魅的故事呢?而永恒就是此刻来临,酉时,蒲家的儿孙发现蒲松龄“依窗危坐而卒”!

我们不妨引用雨果在巴尔扎克墓前的诔词

“……这不是黑夜,乃是光明,这不是终局,乃是开端。这也不是虚无,而是永生。你们听我说话的一切人,我不是说到真理了吗?像这一类的坟墓才是‘不朽’的明证。”

上一篇:读书中考的作文600字记叙文下一篇:幼儿园家长助教活动《我的爸爸》教学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