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鲁迅故居有感范文

2022-06-10

第一篇:观鲁迅故居有感范文

观鲁迅故里有感

鲁迅先生的故居,静静的坐落在阜成门内的一个胡同内。

鲁迅故居,是一个宁静的四合院,虽是冬天,但是阳光射到这里,并不显清冷。这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四合院,院子空间不大,但很精致,东、南、西、北四面的屋子紧凑的立在那儿。院子的中间是鲁迅先生亲手栽种的丁香树,历经八十年的风风雨雨,虽然已人去楼空,它们依然还在吐芳争艳。每间房子的门都锁着,因此我没有机会进入房间细细观赏。只是通过玻璃向里面瞧了几眼,北屋是正房,两边是鲁母和鲁妻的住所,中间就是鲁迅先生的书房,也称“老虎尾巴”,每间房子的布置都是鲁迅先生亲自设计的。家具非常古朴典雅,摆设整齐对称。房屋的后面还有一个后院,有两棵枣树,不过是后来补种的。现在的这个四合院,完好的保留了其原貌,也是对鲁迅先生最为崇敬的一种表达方式。

在故居的东边,后来又开辟了一大片地方,作为鲁迅博物馆的陈列厅。那天去的时机不错,刚好是新的陈列厅落成不久的时候,全部的建筑、展览和装修都是新近完成的。

一进大厅,我就被这种集合古典与现代之美的室内装修给吸引住了。大厅四周的墙壁,用白色大理石和木头相间覆盖而成。仔细看来,上面还有一些字,刻着鲁迅先生的作品名称。不同的文集之间以不同颜色纵向隔开,大字是文集的名字,有《朝花夕拾》、《且介亭选集》等,小字是每篇文章的名字,有《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纪念刘和珍君》等。每种颜色的材料都像是一本直立的书,这也符合鲁迅先生一生的写照。

沿着台阶拾级而上,就进入鲁迅博物馆的展厅,各种展板和实物,浓缩了鲁迅先生一生的经历。首先是“在绍兴”部分的展览,展示了鲁迅先生的童年和少年时光,有些是儿童的浪漫和幻想,也有些是生活的艰辛和无奈。也就是从这时开始,他经历了家道的败落,也由此体验了人生的辛酸。“有谁从小康人家而坠入困顿的么,我以为在这途路中,大概可以看见世人的真面目”。因此,经历家族由盛及衰的曹雪芹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璀璨的明星,而那时的周树人,也注定会在中国文学史上非同凡响。

“在南京”、“在日本”的求学经历,使青年时期的鲁迅抱定“救国救民”的信念,后来又毅然做出“弃医从文”的决定。“在北京”的教学与革命经历,使他有机会宣传进步思想,在反动派的白色恐怖之下写出慷慨激昂的战斗檄文,唤醒沉睡的国民,激励人们革命救国。在这段时光中,他遇到了志同道合的忠实伴侣许广平。可以说,正是有了许广平的大力支持,才有了先生在“在上海”,也是生命的最后9年时间内,留下了浩卷繁帙的文学作品。

除了写作之外,鲁迅先生对美术和文物有着特别的嗜好和独特的鉴赏力,他喜欢木刻画,也收集了许多木刻,在展厅的中央,开辟了两道高达的展板,用木刻画堆积而成。

在展出的展品中,还有先生收藏的魏晋时代的陶俑、明代的青花瓷碗和铜镜,后来他还将明代的两件古物毫无保留的捐给了国家历史博物馆。除此之外,我还了解到,先生曾经得到“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但他放弃了。在他看来,一个民族的命运,远远重于个人的得失。

展厅中不时摆放着先生的名言,虽然有些都曾经读过,但是,当我今天完完全全的走进他的世界时,这些震撼人心的词句,依然还在深刻的激励着我,因为我——能够真切的感受到先生那颗炽热的心灵和那恒久不熄的热情。先生生于19世纪八十年代,而我生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恰好比先生晚出生一百年,今天的我,感觉自己是怀着一颗敬仰的心,努力感受他的感受,努力走入他那高远的精神境界。

先生的一生,是与整个国家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先生是圣人,他堪称“民族魂”。因此,鲁迅是属于整个民族的。鲁迅先生在遗书中写道,忘记我,管自己生活——倘不,那就真是糊涂虫。在2010年冬季的某一天,我终于做了“糊涂虫”,我来到了先生的故居——位于北京市阜成门内宫口二条19号的一座四合院。

这是一个精巧、别致、传统的四合院,黑的屋顶、红的门窗、灰的砖墙,据说这是先生当年亲自设计的。室内有先生早年用过的高座煤油灯,就是在这盏灯下,先生写出了《热风》、《坟》、《彷徨》、《朝花夕拾》等二百余篇作品。桌子上有先生用过的笔和旧物,还有那幅“望崦嵫而勿迫,恐鹈鹕之先鸣”的《离

骚》集句。墙上挂着先生的大幅照片,倔强的短发,浓重的胡须,深邃的眼神,冷峻、清瘦、苍弱、病态,这一切似乎叫人直想痛苦。

物是人非,四合院里的摆设一切如旧,只是先生已经远行,只留下沉寂的空居。 先生的许多作品我是熟悉的,上小学、中学时还背过一些篇段,但再翻看先生的作品,却有另一番的感悟。先生的作品虽不如林语堂的灵性、周作人的悠闲、徐志摩的诗情、胡适的世故,然而先生的作品能让人警醒,那些冰与火交淬的文字让世人不得不直面这灰色的现实世界,任何人都无法逃避。

第二篇:观“校史陈列室”和“鲁迅故居”有感

5月25日中午,我们党课小组的同学有幸参观了我们二工大的校史陈列室。我们两两排队,整齐地走进陈列室,一进去就看到了墙上好多好多的题词、照片以及其他形式的东西。展厅的设计淡雅大气给人以赏心悦目之感;那久远而珍贵史料图片,见证了我们二工大历史的悠久;江泽民担任上海市市长时为我校题的词成了展厅的一大亮点……除此之外还有就是曾获诺贝尔物理奖的杨振宁也曾为我校提过词,此时我身为该学校的一员,自豪感也油然而生。但现在我更想通过参观校史陈列室对学校的历史有进一步的了解。再走过去的墙上很清楚可以看到我校第一届毕业生的毕业照,黑白的照片更给人一种历史沉淀的感觉。还有看到刚建立的校舍很破旧,更让我觉得我们如今校舍的来之不易以及为学校做出贡献的人们的伟大。

我们学校以工科出名,因此在校史陈列室里可以看到很多我们学校的学生做的设备。它们被保护得很好,根本就看不出是多年之前的作品,我想肯定是花了很多心思做出来的,还有就算他们画的图纸在我看来都是那么的精致,就像是电脑绘图一样。另外,让我印象深刻的就是我校出的第一位女大学生技师,年轻又漂亮。不知不觉,已经参观到陈列室的出口了,展厅虽然不大,但是是承载了我们学校的历史,让我对学校有了好多的了解,亦让我印象深刻。

第二日,也就是5月26日,我们外国语学院党课第二组参观了位于虹口区的鲁迅故居。鲁迅故居占地78平方米,建筑面积222.72平方米。故居按照鲁迅生前居住时的情景复原;屋前有小花圃,种植桃树、紫荆、石榴等花木。底层前间是客厅,沿西墙放有书橱和瞿秋白留赠的书桌。后间是餐室,东墙放着西式衣架帽架。鲁迅故居内的家具,绝大部分是原物,鲁迅逝世后,许广平迁居淮海中路淮海坊时曾带走。1950年恢复鲁迅故居时由许广平捐赠。 馆名为已故周恩来总理亲题。建筑外形具有鲁迅故乡绍兴民间住宅的传统风格。馆内的1.7万余件陈列品,概括地介绍了鲁迅先生的思想发展和战斗历程,重点表现了他在上海10年中的社会和文化活动. 鲁迅故居在抗日战争期间,被日侨占住。抗战胜利后,一度为茶叶专家吴觉农寓所的一部分。 1949年让与民生实业公司,作为该公司投资的太平洋轮船公司的职工宿舍。 1950年春,华东军政委员会批准华东文化部筹建上海鲁迅纪念馆时,决定恢复鲁迅故居。同年9月征用了大陆新村9号,经政务院总理周恩来批准,鲁迅夫人许广平(时为政务院副秘书长)来沪指导筹建。经多方调查核实,在许广平指导下恢复。 1951年1月7日作为上海鲁迅纪念馆的组成部分对外开放,1952年5月改为内部开放,1989年3月起对外开放。 1959年5月26日公布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作为一个入党积极分子,我想对鲁迅先生的了解是很有必要的,通过对鲁迅故居的参观,我受益匪浅。

史嘉仪 09英语A2

第三篇:观刘少奇故居有感

生活中有很多平凡的人,平凡的就像海里的一滴水,看似可有可有可无。但是,若真没有了这一滴水,怎能汇成浩瀚的大海呢!所以,平凡的人有着自己不平凡的故事。或是为着某一份信仰,或是为着自己的原则,或是为着自己的尊严„„ 刘少奇就是一个看似平凡出生却有着不平凡人生的人。我敬仰他,缅怀他同时又替他惋惜着、遗憾着。

每次从高中历史书本上提到相关刘爷爷的事迹时,都幻想着某天能到实地亲自体验一下他生活过的场所,看看他使用过的物件„„梦寐以求的那一天终于来啦!班上同学似乎对有着红色生活的先烈们很感兴趣,大家三三两两已邀请,一个访红色革命的队伍就形成了。

走进刘少奇的故居

迎着夏天凉爽的风,眼里映着一幅幅美丽的刚刚萌发的稻田。不知不觉就来到了刘少奇的故乡---湖南省宁乡县。

房子虽从外面看不怎么大,但里面的房间会给人一种超乎想象的多。而且应有尽有。故居为典型的传统湖南民居,坐东朝西,整栋建筑中间有3个天井,占地面积近800平方米,有茅瓦房30多间,共有房屋21间半,是一座砖木结构,稻草与小青瓦覆顶的的四合院式的农舍,始建于清同治十年(1871年),建筑面积约380平方米。而属于刘少奇家的房子有21间半,余为刘少奇伯父家的房子。

故居正门为1980年邓小平题写的“刘少奇同志故居”匾额,堂屋内陈列一本清朝同治十年的历书和1961年5月刘少奇、王光美在故居的合影。刘少奇故居由堂屋向南至刘少奇二哥刘云庭的卧室;向里行即至刘少奇的卧室,室内摆着书桌、太师椅和床等;出此卧室可至酒房,为刘家以前储酒、卖酒的地方;由酒房向东,至刘少奇大哥刘墨卿的卧室;与刘墨卿卧室并列的是刘少奇父母的卧室,室内有床、床头柜、书桌、板柜、梳妆台等;客厅是一间横堂屋,有香烛柜、八仙桌、条凳等;邻横堂屋的是刘少奇三哥刘作衡的卧室;故居专设有书房,此外还有农具室、烤火屋、牛栏屋、猪栏屋。故居前面有一口水塘,房后有一抹低山,整个故居被一片郁郁葱葱的树林连环抱。

印象最深的是酿酒屋。虽然现在进去没有扑鼻而来的酒香味。但是看到眼前的一大缸缸酒坛子,就能感觉自己仿佛是在那个年代,喝着自家酿的酒,满满都是幸福的味道。但是,在经济和生产的不断冲击下,人民的思想不断的开放,民间美术赖以生存的土壤在发生了变化,其地位和受重视程度在不断降低,并且刚开始,这一现象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使得今天民间美术消亡的速度不断加快,前景不容乐观。比如,湖南的女书,由于保护的不够完善,现在能写女书的人已经寥寥无几了。随着这些民间艺术的消失,政府更加要引起重视。首先,政府可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用于对具有重要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传承活动的补助或资助等。其次,在漫长的文明创造过程中,我们的前人创造了辉煌的传统手工技艺,并形成一系列规范化、定型化、经典化的技艺和形态样式。在明朝永乐年间,解缙主持编写的《永乐大典》就把这些东西进行了固定,我想我国今天也有这个能力把这些用文字和光盘的形式进行固定,留与后人,再进行传承。最后,我认为国家应加强对民间艺术的引导和支持,奖励和立法保护。比如,给民间手工艺者颁发确认证书,这不只是一种荣誉,更是一种肯定和号召,同时也是一种责任,使得手工艺者及其继承人觉得这是一种权利,也是一种义务。另外也可以参照劳动奖励,旅游奖励等给予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扶持,给予市场开放、税费优惠和市场的优先进入等政策扶持。我想通过这些措施或多或少的可以降低民间艺术流失的速度,但这也要看国家的保护强度。即使有些许的保护,但是没有真真正正的保护起来,这些还是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

生平事迹

在游览刘少奇的故居时,一同游览了刘少奇的陈列馆——花明楼。乍一看这栋楼有点超乎我的想象。正当我在思考这栋楼的模样是否和古楼一样时,面前肃穆宏伟的景观映入眼帘。只见楼牌的上面写着苍劲而有力“刘少奇故里”几个大字,后面是仰视过去的阶梯,两旁是精神抖擞的葱绿树木,似乎映示着刘少奇坚强不屈的品格。登上阶梯后眼前就出现了刘少奇的铜像,英姿飒爽,笔直挺拔。很有国家领导认的风范。转过山弯便能看到刘少奇的陈列馆。其中展馆分为五个展示厅,每一个展厅都记叙着他着一生不平凡的事迹。

当我们看到铜像时,带给我们的那种庄严和敬佩感,不由得让我们放下的肢体的打闹和嘴边的嬉戏。大家各自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一起走向铜像前为刘少奇深深地鞠了一躬。当我一边走向铜像时,心里默默地想着,要想成为大家所敬佩的人是需拥有多渊博的知识,多大的付出,承受多大的痛苦„„才能走样这辉煌的一刻,走向人们爱戴的这一刻。但他却在普通人群中做着不平凡的事。当我们调整我们的眼光,转回现实时,不得不替现今大学生的就业问题而担忧。在大学生求职过程中,所谓的大学生们普遍存在着攀高心理,理想职业的选择标准是三高,即起点高、薪水高、职位高。眼高手低,不从实际出发。如果能够转换思想,克服怕苦心理,认识到最艰苦的环境,最容易锻炼人,也最易成功。在实践中培养自己吃苦耐劳的作风。在实际生活中注重培养自己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我想现今的大学毕业生就不愁无工作可做。即使是再艰难的条件下也能创出自己的一片天下。正所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嘛! 走进刘少奇的第一个展览室,醒目的看到红色玻璃上写着刘少奇的不懈奋斗——为了中华名族的解放和独立。“刘少奇是新中国的伟大缔造者之一。为了中华名族的独立和解放,他和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老一辈革命家一起,在常人难以想象的条件下,进行了长期艰苦卓越的斗争。无论在多么复杂而险恶的环境中,他总以大无畏的革命胆略,独立把握方向,打开局面。他不愧为一位久经考验的马克思主义者和坚定的无产阶级革命家。”这是对整个展厅关于刘少奇的的一个全面的阐述。接下来就是刘少奇通知的生平事迹的展书和他生平相关生活用品,及相关书信和文件的真实展示。在当时刘少奇在俄国留学,并在那时形成了自己的人生观——为中华民族,中国人民的完全解放而奋斗。回国后不久,相继在第二次全国劳动大会上当选为全国总工会副委员长,在中共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中共福建省委书记,参加五卅运动等活动,加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在众多岗位上锻炼自己的能力,使之使自己并不断前进,不断完善,不断围着自己的目标而奋斗。

继而转进第二个展厅,主题为艰辛探索——为了开创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整个展厅阐述到刘少奇是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新中国成立后,他先后担任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等重要领导职务。他高瞻远瞩、辛勤劳作,在建设社会主义制度和发展社会主义事业的历史进程中勇于探索、善于探索,为开创社会主义建设的正确道路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接着是第三个展厅,同样主题是殚精竭虑——为了建设一个好党。大体内容以刘少奇是中国共产党杰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为主。在半个多世纪的革命生涯中,为把中国共产党建设成为广大人名群众深深信赖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政党,付出了毕生的精力,做出了重要建树。他关于党的建设的学说,特别是《论中国共产党的修养》和《论党》,丰富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关于党的建设上的理论,在党的建设史上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是中国共产党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

然后第四个的主题“好在历史是人民写的”。其中讲的是在“文化大革命”中,刘少奇遭受很不公平的待遇,但他相信党、相信人民。始终坚持“历史是人民写的”。好在1980中共十一届五中全会恢复了他的名誉。历史记载着他的丰功伟绩,党和人民铭记着他光辉而伟大的一生。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人民继承他的遗志,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奋勇直前。

即使刘少奇面对如此的屈辱,但他依旧相信党、坚持自己的民族信仰,认为人民、民族、国家没有抛弃他。那么他的民族信仰到底是什么呢?而信仰又究竟是什么呢?简而言之的说:信仰是人对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等的选择和持有。在当时,我认为刘少奇的信仰就是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将会走向成功。这并非只停留在物质方面的追求,而是更加的超出物质的精神追求。只有这种正确的精神指引,我们才不会糊里糊涂,走上许多的弯路。但对于现今物欲横流的时代,很多人的心灵,充溢着对物质的迷恋、崇拜与幻想。如果我们的信仰转换为战战兢兢孜孜不倦的追求的却是功名等不能沉淀的物质,不论是对其自己,社会,国家,都是有百害而无一利。没有信仰的引领,过分的追求物质,在现实生活中不满于现在的自己,不断地给自己施加压力,却总是达不到自己的要求。长期以往,必将给自己的带来不可预料的心理疾病。对其社会来说,生活的日益浮躁,为一点自己的个人利益,个体间的关系必将日益紧张。社会更可能也会有不安宁因素的出现。对其整个国民素质也会呈下滑趋势。

在最后一个展厅中,我看见了刘少奇最后岁月的物品以及相关短片。一个国家主席竟以“烈性传染病患者”的身份被秘密火化。“文化大革命”风暴骤起,国家主席刘少奇被当做“党内反革命修正主义集团的总头目”和“党内头号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遭到批判与陷害。1966年冬,刘少奇被隔离与批斗;1967年,彻底与外界及亲人失去联系。1969年,重病中的刘少奇被裹在一床被子里,运往河南开封“监护”;同年11月,含冤逝世。短短几年,刘少奇的几十年的辛酸痛苦时光远远比不了这几年。是叫人多么的寒心啊!

刘少奇同志几十年如一日,为党的巩固和发展,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胜利,为反帝反殖和国际共产主义的开展,进行了不懈的斗争,建立了不朽的功绩,赢得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爱戴和尊敬。他的不平凡的事迹将深深的在历史的车轮上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

Power

第四篇:观《孙中山故居》有感

前几天我和同学们一起参观了坐落于上海香山路7号的孙中山故居,怀缅我们伟大的国父。

故居有两幢小楼房组成,我们先来到前面一幢楼,是孙中山先生文物馆。文物馆里的布置是依照时间为序,共分8个部分介绍的。从中山先生幼年开始,逐渐展开的。文物以实物居多,包括报刊、杂志、枪械、徽章、旗帜、各类器皿等,还有大量的照片、图片,内容非常的详细。讲述了孙中山先生的一生,真可谓终日劳碌,几乎没有过过一日的清闲和安宁,时时刻刻分分秒秒都为国家而活着。

文物馆中有一段孙中山先生的演讲录音,特别感人。中山先生用他那广东腔很浓的普通话,慷慨激扬的说道:“我们中国,在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国家„„为什么我们从一个伟大的国家,变成了一个这么积贫积弱的国家呢?是因为我们睡着了,我们睡着了„„所以,我们全体中国人要醒,醒,醒!”

文物馆参观完毕,经过了一道小门,就来到了孙中山先生与宋庆龄女士原先居住的小楼房,这也是一幢三层的西式小楼,里面包括客厅、卧室、书房以及厨房,楼内陈列着孙中山先生与宋庆龄女士生前所使用过的家具、衣物、器具和书籍。听解说员说:中山先生生活向来十分简朴,全家即便是有客人来用餐,一日的生活费也不过一块大洋。就连孙中山先生与宋庆龄女士在日本结婚时所留下的物品,也不过是一张结婚照片和两套由友人赠送的碗筷,可见当时景象之“寒酸”!来到二楼的书房,书籍非常多,足足装了4只大书柜。很多是英文或日文的书籍。在这里孙中山先生完成了《孙文学说》和《实业

计划》等重要著作,并在此第一次会见中国共产党的代表。通过实地参观孙中山故居让我了解了这位国父的伟大。

走出纪念馆,再一次看到了那尊中山先生的铜像。我情不自禁拿起手机将它保存下来,并默默告诉自己要发奋学习,为实现理想而努力。

第五篇:我之鲁迅观

一、鲁迅之初认识

对于鲁迅,我作为一个绍兴人,该是对他有着一份更亲切的情愫吧!依稀记得第一次接触鲁迅是在小学课本上,那时听老师说鲁迅是伟大的革命家、思想家、文学家,是一个非常伟大的绍兴人。顿时,年幼的我,自豪之感油然而生——伟大的绍兴人!我,是与他同乡的!也因了年幼,当时并不了解鲁迅,只知道他是个大作家,他是个绍兴人,他和我生活在同一片土地上——我们竟有这样的关系!也是在当时,一下就喜欢上了鲁迅先生与他的作品。

二、鲁迅之再认识

渐渐长大了,受当时的语文老师影响,更多地开始接触鲁迅,然而喜欢归喜欢,他的作品是真的很难懂。虽然生活在同一片土地之上,似乎更能很好地理解鲁迅小说中提到的场景——热闹的社戏,戏台下孩童的玩闹的乐趣(《社戏》),在下雪天用畚箕捉麻雀,在菜园子里抓小虫子(《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神圣的祝福(《祝福》),就算是《少年闰土》中提到的沙地、西瓜地的场景也是有机会去稍远一些的海涂见到的。只是那些本在我眼中平凡的小事,一些儿童简单的乐趣与平常的小游戏,在他的眼中就是能看出异于常人的东西来,在他的笔下愣是被赋予了别样的意义,让人读来或怀念,或向往,或叹息,或惆怅,或迷惘——这便是他这样的大文豪与我这样的小虾米(或许小虾米都算不上)区别吧。

爱他的小说,爱他的散文,爱他短小的诗,爱他尖锐的语言,但每每需要挖掘作品的思想时,我总是沉默了——他的作品,有太多的内涵,有太多的批判,那些简单的文字或许很多时候是晦涩的语言包含了太多民族的、历史的东西,我浅薄的历史知识和单纯的思想模式,品不出那深刻的内涵,每次都只能是无奈地想到其中的一点两点,至于还有三点四点,我是望尘莫及的。所以我偏爱他的小说与散文,诸如《呐喊》与《朝花夕拾》,至于他的杂文之类,如《野草》我是不敢轻易拜读的——因为读不懂。

套用陈树鸣先生的一段话:“如果说,《野草》的境界有如崇山峻岭,深径幽谷,这里有峥嵘突崎的峰峦,万丈陡峭的绝壁:这里的流水是山上的瀑布,从山顶倾泻而下,激起万丈的汹涌的波涛,发出声闻百里的轰鸣;而《朝花夕拾》所展示的境界,只是我们常见的村落和田畴,这里没有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可是她赋予了葱苍的生命,这里的阳光是这样明洁,植物是这样茂盛,一切并不瑰奇,无须震骇或惊叹,但她是那样的亲切和淳朴。这里的流水只是一湾清澈见底的小溪,她用缓慢而匀称的节拍奏鸣着永恒的乐章,在那里淙淙有声,汩汩地流动着。在这里我们正如同一眼就能辩识清澈见底的小溪里的卵石的颜色和水草的针杉

那样接触到诗人的明洁的淳朴的崇高的心灵。„„”①

我一直深谙自己是个小女人,做不到大气,所以在如崇山峻岭、万丈峭壁的《野草》与如淳朴、平静的村落和田畴的《朝花夕拾》之间,毫无疑问的,我选择后者。《朝花夕拾》就如绍兴这座古城,温婉、柔和,适合你平静的过活,却不善于容纳你想要闯荡的心。我偏爱它的宁静与祥和,童趣与率真,温馨与亲切——当然,暂时抛开作品中实际包含的悲欢爱憎、批判与讽刺,暂时把鲁迅想成是一个年幼的绍兴小少爷,一个单纯的孩童,而不是作为一个极具战斗性与批判性的文豪斗士,或许这是一种误读,是一种错误的做法,但姑且让我这么认为吧。

三、鲁迅之我见

对于鲁迅,文坛上似乎从来都是褒贬不一。有极力反对的,也有无上推崇的。曾经在“风则江大讲堂”听过一个关于鲁迅与胡适之争的讲座,那时才知道有人曾是那么的反对他,虽然听到别人对鲁迅的批判,但是从小到大根深蒂固的乡土荣誉感明显的占了上风,没有丝毫的犹豫,我还是站在鲁迅这一边的,就如当初来到绍兴文理学院时,本是满怀不甘的,但是当我进了东大门,看到鲁迅先生的塑像时,心在那一刻平静——他曾是这儿的校长,曾为这所学校努力付出过——这或许就是一种崇拜吧!

既是崇拜,那么便是不能允许别人来亵渎的。曾在课堂上听某老师慷慨激昂、喋喋不休地批判鲁迅,在那老师看来,鲁迅的文章除了《药》便没有好文章了——即便是《药》,也只一个情节是好的,就是结尾处那个烈士的坟上出现了一圈小黄花——仅这一个情节是好的。当时听了很是震惊——只有这一处好?那为什么每年还会有数不尽的国内外的旅客与文人骚客来绍兴游玩,且来绍兴必看的是鲁迅故居?为什么还会召开国际性的鲁迅研讨会?为什么绍兴打着鲁迅的名号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与向往?为什么他的作品在那么多年之后还是被那么多人分析研读?

一直是觉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想和看法,别人的看法与自己的不同,你可以不接受,但是也不能否定人家。每个人有自己独到的角度,从不同的角度看一个事物,那么其结果很有可能就不一样了。众所周知,胡适与鲁迅两人,争议不断,但就算是这样两个矛盾人物,邵建先生在《胡适与鲁迅》一书中如是说:“胡鲁之间,胡之长则鲁之短,胡之短则鲁之长。胡适和鲁迅作为中国二十世纪两位最具影响力的知识分子,他们以各自的人格、思想和走过的道路,给我们留下了丰厚的但也是不同的价值遗产,面对这些遗产,作为后学,我们自当① 陈树鸣 《鲁迅小说论稿》 上海文艺出版社

有所择而承继之。”②这话在我看来是很公正、很客观的,因为你和别人所处的位置、生活的环境、接受的思想知识、人生的阅历不同,那么对同一人或事的看法就有可能不同,你不一定要接受别人的看法,但是义正言辞地否定别人恐怕也不妥吧!

最近的一次家教中,在学生的阅读题中看到鲁迅先生写的《风筝》,看到“但我是向来不爱放风筝的,不但不爱,并且嫌恶他,因为我以为这是没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艺”,对于他弟弟周作人的惊呼于远处的风筝突然落下来了,或为两个瓦片风筝的缠绕解开了而高兴跳跃,“在我看来都是笑柄,可鄙的”。当他发现弟弟在偷着做风筝时,“在破获秘密的满足中,又很愤怒他的瞒了我的眼睛,这样苦心孤诣的来偷做没出息孩子的玩艺”,“我即刻伸手折断了蝴蝶的一支翅骨,又将风轮掷在地下,踏扁了。”当时的鲁迅占了年龄、力气的优势,“当然得到完全的胜利”,“于是傲然走出,留他绝望地站在小屋里”(鲁迅《风筝》)。这便是他的独特之处,他与周作人不同,身处特殊的年代,鲁迅的身上肩负着别样的使命,他是一个斗士,是一个在枪林弹雨中抛头献血的冲锋陷阵者,而他的笔就是他强大的武器!所以,他的性格是刚毅的,一如他的塑像,哪一个不是棱角分明,线条冷峻的!

“我之鲁迅观”,一开始觉得这个题目有些大了,怕自己驾驭不了,可又想不出什么别的题目来,最后还是用了这个。其实我也知道,文中有许多需要更加理性对待的地方,或许只有真正遭遇生命困境和社会黑暗的人才能更深切地走进鲁迅、理解鲁迅吧。也因了老师的一句“说真话,要写自己的真实想法与感受”,我才敢在这里写下这一些幼稚的文字,没有过多的参考别的一些关于鲁迅的论文——纯粹地,只是写了自己的一些看法,不为别的,只为我想在这里谈谈我对鲁迅的一些粗浅的看法,不成熟,也谈不上什么价值,但它是属于我的真实的想法。 ② 邵建 《鲁迅与胡适》 光明日报出版社 2008年1月p26~27

上一篇:观刈麦教学反思范文下一篇:观亮剑心得体会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