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酸)易制毒化学品合法使用证明

2024-04-13

(盐酸)易制毒化学品合法使用证明(精选15篇)

篇1:(盐酸)易制毒化学品合法使用证明

易制毒化学品合法使用证明

我单位因,需要用到易制毒化学品:,预计年涉及量:化学品只用于合法的使用、生产、经营,在任何情况下不用于制造毒品,不挪作他用,不私自转让给其他单位或个人,并自觉加强易制毒化学品管理,落实出入库登记制度,自觉接受监督检查。如有违反上述承诺,致使易制毒化学品流入非法渠道,我单位(个人)自愿接受相应处罚。特此证明。

单位名称(签章):

签订日期:2012年5月4日

篇2:(盐酸)易制毒化学品合法使用证明

本单位因(填写用途),需要用到易制毒化学品:,预计年涉及量:吨,本单位保证易制毒化学品只用于合法使用、生产、经营,在任何情况下不用于制造毒品,不挪作他用,不私自转让给其他单位或个人,并自觉加强易制毒化学品管理,落实出入库登记制度,自觉接受监督检查。如有违反上述承诺,致使易制毒化学品流入非法渠道,我单位(个人)自愿接受相应处罚。

特此证明。

单位名称(签章):

签订日期:

备注:1.单张《化学品合法使用证明》只能证明一种易制毒化学品的合法使用;

2.化学品用途尽量填写详细;

3.《合法使用证明》加盖单位公章有效;

篇3:(盐酸)易制毒化学品合法使用证明

1 易制毒化学品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 各院校对易制毒化学品的管理拥有相对完善规章制度, 规范了药品申请、采购、验收、保存及保障措施和领用审批登记等环节。然而, 药品出库后, 在使用和三废处理的环节上缺乏高效的运行管理制度来规范和保障。此外, 还有部分师生对它的危害性认识不到位, 制度执行不严, 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1.1 认识不够

易制毒化学品分3类, 第一类是用于制毒的主要原料, 第二类、第三类是可以用于制毒的化学配剂[2]。农林类高职院校经常用到第二类和第三类的乙醚、三氯甲烷、盐酸、硫酸等化学试剂。虽然这些不是生产毒品的直接原料, 但他们的危害性也不能小嘘。一方面是因为它具有制毒性。易制毒化学品是制作毒品所必须的原材料, 毒品对整个社会和人类都是严重的威胁[3];另一方面是因为它具有易燃、腐蚀性强的特点。在实践操作时, 直接与皮肤接触会腐蚀甚至烧伤, 所以, 必须规范使用和操作, 确保实习实训的安全。

1.2 使用频繁, 管理难

易制毒化学品中如盐酸、硫酸、丙酮等是实验实训、技能大赛和科研实验中经常使用的化学试剂, 几乎所有涉农的专业都会用到, 而且使用量还特别大。由于易制毒化学品的广泛使用, 所以, 存在着使用频繁、使用量大、使用人数多、涉及场地多等的特点, 增加了易制毒化学品管理的难度。

1.3 使用混乱, 保管不力

农林类高职院校大部分实训室条件有限, 对药品存放和使用过程中的安全保护力度不够。有部分教师缺乏安全意识, 过量申领药品, 在使用中弱化了易制毒化学品的危害性, 只是当成普通化学品, 存在随意使用、随意摆放等现象。所以, 经常会发现实训室里有大量的盐酸、硫酸、丙酮等堆积。特别是在毕业生完成毕业论文期间, 这种现象更加突出。使用人员缺乏药品管理经验和缺乏易制毒化学品安全防患意识, 显然只依靠实训管理人员有限的监管是不行的。

1.4 三废处理的不规范

易制毒化学品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的大量的废液、废气、废渣, , 在对废弃物的处理上直接排放、随意丢弃现象普遍[4]。这些有害的污染物随意排放, 会给外界环境中的土壤、水质、空气等构成严重的威胁, 甚至环境会受到严重污染。此外, 易制毒化学品用后随意放置在实训室内, 如果剩余的药品如果没密封好, 就会造成实训室内部环境污染, 影响实训人员的身体健康。

2 加强易制毒化学品的安全教育

2.1 了解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定期组织师生学习关于易制毒化学品相关的法律法规及文件。通过课外作业的形式让学生学习《禁毒法》《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条例》《易制毒化学品购销和运输管理办法》《易制毒化学品进出口管理规定》等文件。让教师和学生知道国家对易制毒化学品的重视和相关部门对易制毒化学品管控的措施和要求。

2.2 做好教师、管理人员及学生的培训

在日常工作中, 做好对师生和相关人员的培训工作。通过定期或不定期举行关于药品的正确保存、规范使用、三废处理及安全防护等方面的宣讲和进行安全操作技能的实践培训。并要求教师在学生实训前, 要强调易制毒化学品在使用中的注意事项及遵守安全管理制度。达到提高师生的重视程度, 增强安全防范意识, 共筑安全防线, 降低安全隐患的目的。

3 易制毒化学品使用中的管理措施

为了改善易制毒化学品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满足易制毒化学品使用过程中的安全需要, 保障学院教学、培训、科研等工作得以高效开展。重庆三峡职业学院尝试着改进了一些管理措施, 强化了使用过程中的管理。

3.1 完善制度, 落实责任

完善管理制度是有针对性的对易制毒化学品申购、保存、领用、回收、三废处理等各个环节做出明确的规定。既要达到规范管理的目的, 也要保证高效的运行效率。重庆三峡职业学院经过这几年的不断探索, 已经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易制毒化学品管理制度。对使用易制毒化学品的教师实行安全责任制, 药品领出后, 由相应教师承担安全使用及管理责任。这样既能引起老师们的足够重视, 又能避免推卸责任的现象。

3.2 集中管理, 降低风险

对教学实习实训中用到易制毒化学品及试剂, 由药品室集中管理[5]。做到易制毒化学品的统一申请、统一采购、统一验收、统一保管、统一回收处理和规范使用。使用的试剂由药品室统一配制、量取、分装, 试剂的使用要符合“四定”的管理原则, 即定时、定点、定量、定人。具体运行方法是:教师在安排实训任务前, 填写《实训通知书》。《实训通知书》至少在实训开始的前7 d送到实训中心。通知书中要明确规定实习实训班级的使用时间、地点、内容和使用人员等情况。药品管理员根据通知书准备试剂, 并及时收回空瓶, 降低易制毒化学品在使用中的安全风险。

3.3 正确处理三废, 保护环境

易制毒化学品在使用时产生的废液、废气、废渣具有一定的腐蚀性、毒害性, 直接排放、随意丢弃, 势必会严重污染环境。所以, 产生的三废必须经处理后才能排放。部分药品实训室没有处理条件和处理能力的, 此时, 可将按物理、化学性质分类收集, 由药品室统一保管, 在学期末的时候报请学院安全处、后勤处等相关部门, 委托环保局有关部门进行处理排放。

4 结语

易制毒化学品的管理是实训室安全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其管理任务重、难度大而琐碎, 所以, 也体现了学院的整个管理水平。农林类高职院校因使用易制毒化学品较为频繁和普遍, 所以, 更应重视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建立健全管理制度, 完善运行机制, 增强法律意识, 保障实习实训教学、技能培训与考核和科研工作的正常开展。

参考文献

[1]鲁玉桃, 余新华, 刘诗安.高职院校如何为新农村建设服务[J].中国成人教育, 2008 (8) :190-191.

[2]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条例[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5.

[3]秦总根.制造新型毒品犯罪的变化与打击对策探讨[J].政法学刊, 2008, 25 (6) :70-74.

[4]徐立生, 阿布都热依木.浅谈食品检验机构易制毒化学品的安全管理[J].中国食品工业, 2013 (7) :1.

篇4:(盐酸)易制毒化学品合法使用证明

关键词:高校;实验室;易制毒化学品;管理

根据《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条例》和《关于将羟亚胺列入﹤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条例﹥的公告》,易制毒化学品分为三类共24种。从总体来看,24种易制毒化学品中有10种属于危险化学品,经过查询比对,这10种危险化学品都不属于剧毒化学品。这些危险化学品均是化学实验室常用的化学品,给我们的管理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一、易制毒化学品在高校实验室中的安全隐患

(一)师生危险化学品管理法律知识匮乏。高校实验室经常使用硫酸、盐酸、甲苯、乙醚、高锰酸钾、丙酮、三氯甲烷和醋酸酐等易制毒化学品。当前高校教师和学生普遍不知道这些化学品属于易制毒化学品,需要进行严格的管理,而是把这些化学品当作普通的化学品。学生们在进入实验室之前一般会接受实验室的安全教育。但这些教育主要是从化学品的危险性这个角度来进行的,学生对当前易制毒化学品管理的法律法规甚至一无所知。国家先后已经出台了许多法律法规加强对易制毒化学品的管理。其中,主要法律法规是《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条例》和《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高校实验室的易制毒化学品使用人员多从化学角度去注意这些危险化学品,对相关的法律法规缺乏系统学习。

(二)购买管理不严格。根据《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条例》和《易制毒化学品购销和运输管理办法》(公安部令第87号),严禁个人购买第一类和第二类易制毒化学品。单位申请购买第一类易制毒化学品需要省级机关审批。购买第二类和第三类易制毒化学品则需要向所在地县级公安机关备案。在实际的药品购买中,高校实验室主要接触到的是第二类和第三类易制毒化学品。教师和学生在购买这些易制毒化学品时,通常比较随意,较少去公安机关备案。根据李恩敬[1]对25所高校的调查统计分析,40﹪的高校选择的是半开放的管理方式,即根据实验室的意愿, 可选择学校统管方式或直接联系供货商购置试剂,这样的管理模式对教师的试剂购买比较灵活方便,但对安全监管的难度加大,有一定的安全隐患。

(三)储存安全隐患大。在当前各大高校,常用的易制毒化学品分散储存在各种实验室。这些化学品属于危险化学品,而不属于剧毒化学品。危险化学品混放、混存问题比较严重。

(四)使用环节监管难度大。由于在使用环节,老师不可能24小时对学生进行监管,学生在使用环节使用的危险化学品数量、流向就成为监管的一个盲点。另外,化学实验的成果和失败都是正常的,学生也可谎报实验失败,而实际上则把易制毒危险化学品带出了实验室,流向社会,给公共安全带来了隐患。

(五)废弃物随意排放问题突出。高校实验人员环保意思淡薄的现象突出,很多实验人员包括老师和学生对实验废弃物的排放不注意。在实验仪器的洗涤过程中,很多情况下是直接在水龙头下直接冲洗,反应容器内的废弃物就随着下水道排放到了河流湖泊中,对生态环境有着直接的破坏。另外,某些气味较大的液体废弃物用瓶子装起来,与固体废弃物一起,当做普通的生活垃圾扔到垃圾堆里。这些垃圾没有进过专业的处理就销毁或者排放,给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

(六)实验室消防隐患突出。高校化学实验室大多历史比较悠久,建设物比较老化,相关的消防设施配备不到位。例如,很多楼道没有应急疏散指示标志,没有消防应急出口,消防通道堵塞,药品混存混放严重,重大危险源时有存在。这些问题都严重影响了校园安全。各大高校的消防检查流于形式,主要是检查节假日水电是否关闭这样的常规问题,对刚刚提到的消防问题没有充分认识到其危害性和安全隐患。

三、加强高校易制毒化学品管理的几点思考

(一)加强教育培训。一方面要加强师生的安全意识教育和法制教育。要求政法院校的教师或者消防管理部门的管理人员对高校师生进行定期的培训,用最新的高校危险化学品事故案例来警醒师生的安全意识,讲解危险化学品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让全体实验人员清楚的了解到哪些情况是法律所禁止的,哪些环节是要严格控制的。另外一方面,要加强师生的实验室安全技能培训。定期举办消防讲座,进行消防器材的使用演练。

(二)强化购买审批程序。建立课题组—院系—学校三级审批制度。由学校的保卫处统一购买,并上报到当地的县级公安机关备案。例如山东科技大学在实验室危险化学品的购买程序上,实验室、科研团队—系主任或项目负责人—学院( 学校) 分管领导三级签字,单位盖章后,分类、分级报公安局报批,办理购买备案证明,取得了显著的成效[2]。

(三)加强储存管理。一方面,要加强易制毒化学品储存的台账管理。对实验人员领取易制毒化学品要进行严格的登记。登记的内容包括:用途、用量、种类、数量、使用情况、流向等信息,并保存2年以上备查。另一方面,加强学校易制毒化学品储存库的技术防范建设。在实验楼安装被动红外报警器、主动红外探测器、门禁系统和视频监控系统,从而加强学校保卫处对实验楼的技术监控力度。

(四)加强消防安全监督检查。高校所在地的派出所加强对高校实验室的消防安全检查。派出所可以派社区民警联系高校的保卫处,联合对各个实验室特别是化学实验室进行全方位的消防检查。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实验楼的保卫制度、保卫人员的值班情况、大门的门禁系统情况、消防通道是否堵塞、应急照明灯是否配置、有无应急疏散指示标志、消防栓的配置情况、灭火器的情况、实验室内的重大危险源情况检查、实验室的药品混存情况、实验室的消防安全制度上墙情况等。对发现的问题要责令学校限期整改到位。

(五)加强实验废弃物的环境保护力度。(1)循环利用实验易制毒化学品。例如丙酮,在实验室中的用量很大,这是一种低沸点液体,可以通过减压蒸馏或者普通蒸馏等方式进行提纯。在柱色谱分离实验中使用大量的丙酮,可以循环使用,这体现了绿色化学的理念,对加强危险化学品管理中的生态文明建设有重要的意义。(2)对实验废弃易制毒化学品严禁随意排放。要用统一的回收瓶进行回收,然后放在专业的易制毒化学品废物回收箱内,定期由学校统一请外面有专业处置能力的单位进行回收和销毁。根据笔者到湖南大学的调研,湖南大学的化学楼每层楼都设置有危险化学品回收篮,专门用来回收废弃的危险化学品。湖南大学还严禁把危险化学品垃圾当作普通的生活垃圾扔到外面的垃圾桶内。

(六)增强事故应急救援处置能力。(1)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一方面,要加强专业应急队伍建设,在高校成立以化学老师为核心力量的专业救援队伍。另一方面,要成立以学校保卫处为核心力量的兼职救援队伍。同时,广泛发动师生加入到救援的行列中,作为应急救援的补充力量。(2)制定详细可行的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学校要根据实验室使用易制毒化学品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符合本校要求的易制毒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报学校所在地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并定期对应急预案进行演练,确保应急预案在实际的事故救援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李恩敬. 高等学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现状调查与分析[ J ] .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28(2): 198-200

篇5:易制毒化学品合法使用说明

*****************刑侦大队:

我单位与********************购买******,用于企业正常经营使用。我单位保证在任何情况下不做非法使用。

特此声明!

单位签章(公章): 法人章:

签订日期:

年 月

篇6:(盐酸)易制毒化学品合法使用证明

行政许可名称:非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经营许可

行政许可依据:《非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生产、经营许可办法》(国家安监总局令第5号)

行政许可收费标准:本项目不收费

行政许可的方式:书 面

行政许可实施程序:(非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经营许可证和第二类非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经营备案证明)

申请单位向市商委提出申请,市商委在接到申请后,对申请单位提交的申请材料进行审核和现场核查,对符合条件的,颁发易制毒化学品经营许可证(或备案证明);对不符合条件的,书面或口头通知申请单位。

行政许可承诺期限:商贸行政管理部门在接到申请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作出是否受理的决定,决定不予受理的应告知申请人不予受理的理由。自受理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专家审查时间除外)对申请单位提交的申请材料进行审查和现场核查,对符合条件的,颁发经营许可证;对不符合条件的,应以书面或口头通知申请人。

行政许可申请资料:

一、申请办理《易制毒化学品经营许可证》应提交的资料(除另注明的外,均为1份。其复印件应加盖申请单位公章)

(一)《非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经营许可证申请书》及表1、3、5、6、8、10、12等材料(一式2份);(二)经营场所和仓储设施情况说明材料;(三)销售网络的文件和资料;

(四)单位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和销售、管理人员具有易制毒化学品知识的证明材料;

(五)单位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和销售、管理人员无毒品犯罪记录证明材料

(六)经营管理制度和安全管理制度;

经营管理制度:

1、经营人员岗位责任制;

2、易制毒化学品购销管理制度;

3、易制毒化学品经营手续环节交接责任制度;

4、易制毒化学品运输管理制度;

5、易制毒化学品储存保管管理制度。

安全管理制度:

1、各级人员安全责任制;

2、安全检查制度;

3、安全培训教育制度;

4、事故调查报告处理制度。(七)产品包装说明和产品使用说明书;

(八)经营的易制毒化学品是危险化学品的须提供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复印件,验原件);

(九)工商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验原件);

(十)法定代表人、经办人的身份证(复印件,验原件);

(十一)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材料。

二、申请办理《非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经营备案证明》应提交的资料(均为1份。其复印件应加盖申请单位公章)

(一)《非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经营备案申请书》及表1、3、5、6、12等材料;

(二)仓储设施符合国家标准及相关规定的自我评价的说明材料;

(三)非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经营管理制度;

(四)销售网络的文件和资料;

(五)产品包装说明和产品使用说明书;

(六)经营的非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是危险化学品的须提供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复印件,验原件);

(七)工商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验原件);

(八)经办人员的身份证(复印件,验原件)。

(九)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材料。

三、申请变更《易制毒化学品经营许可证》应提交的资料(均为1份。其复印件应加盖申请单位公章)

(一)《非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经营许可证变更申请书》及表1、4、5、6等材料;

(二)单位名称或经营单位类型改变后的工商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验原件);

(三)变更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的合法、有效的证明材料;

(四)变更后的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具有易制毒化学品知识的证明材料和无毒品犯罪记录证明材料;

(五)许可品种主要流向改变的说明材料和相关销售网络文件及备案证明;

(六)增加许可品种、数量的经营场所和仓储设施情况说明材料;

(七)增加许可品种、数量的经营管理制度和销售网络的文件和资料;

(八)增加许可品种的产品包装说明和产品使用说明书;

(九)增加许可品种是危险化学品的须提供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复印件);

(十)原《易制毒化学品经营许可证》正副本(原件);

(十一)经办人员的身份证(复印件)。

第八条 经营单位申请非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经营许可证,应当向所在地的省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提交下列文件、资料,并对其真实性负责:

(一)非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经营许可证申请书(一式两份);

(二)经营场所、仓储设施情况说明材料;

(三)易制毒化学品经营管理制度和包括销售机构、销售代理商、用户等内容的销售网络文件;

(四)单位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和销售、管理人员具有相应易制毒化学品知识的证明材料及无毒品犯罪记录证明材料;

(五)工商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

(六)产品包装说明和使用说明书。

篇7:(盐酸)易制毒化学品合法使用证明

一、目的

依法建立本企业易制毒(易制爆)化学品使用、储存的管理标准和相关人员的行为规范。

二、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易制毒(易制爆)化学品的使用。

三、生产、采购、化学品仓库、生产车间 采购部、仓库、车间。

四、程序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条例》和《易制毒化学品购销和运输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为防止易制毒(易制爆)化学品流入非法渠道,结合企业实际,特制定本制定。

1、使用、运输、存储易制毒(易制爆)化学品,必须遵守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并成立易制毒(易制爆)化学品使用权使用管理小组,由主要领导任组长,并确定1名专兼职易制毒(易制爆)化学品管理人员。

2、定期对易制毒(易制爆)化学品联络员、仓库员、使用人员进行考察,定期对上述人员进行教育和培训。

3、每次购买和使用易制毒(易制爆)化学品,均由联络员在网上申报,并将通过审核的备案证明打印下来交予单位供销人员进行操作。

4、购买易制毒(易制爆)化学品时必须严格按照购用备案证明上的数量购买,不得超过购买证明上所限定的数额。

5、购用证明仅限证明上所注明的购用单位使用,应由购用单位派员前往销售单位购买,不得将购买以任何形式交给其他单位和个人使用,或请其他单位或个人代为购买。

6、所购买的易制毒(易制爆)化学品必须是本单位使用,不得以转让,转借等形式交给其他单位或个人使用,不得为其他单位代为办理购用证明。

7、易制毒(易制爆)化学品运抵单位后,必须由联络员在场监视卸货、入库。数量核对无误后,有送货人、仓管员、监督员分别在易制毒化学出入库证明本上签名。

8、易制毒(易制爆)化学品必须存放到灌区相应罐中。仓管员和联络员应每月盘点当月的使用数量和库存数量,核对无误后,据实做好记录,并在每月5日前将盘点情况寄交易制毒(易制爆)化学品管理办公室。如在盘点中发现存在数量不对应,应理解报告易制毒(易制爆)化学品管理办公室,由管理办公室和使用企业共同复核。如发现被盗的应立即向公安机关报案。

9、任何人不能以任何名义,仓库讨要易制毒(易制爆)化学品私用,否则,经发现一律按违反《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条例》查处。

10、充装时对易制毒(易制爆)化学品,应注意易制毒(易制爆)化学品充装过满溢出时,应做好处理,不得将含有易制毒(易制爆)化学品成分的残液直接排放出库区外,避免不法分子有机可乘。

11、任何人不能以任何名义,向仓库讨要易制毒(易制爆)化学品私用,否则经发现一律按违法《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条例》查处。

易制毒化学品使用人员岗位职责

1.使用易制毒(易制爆)化学品单位的主要负责人为安全第一责任人,应对易制毒(易制爆)化学品使用安全负责。2.使用单位负责人应教育操作人员按安全规程操作,杜绝违章作业。

使用单位要经常检查(巡查)各种管道及输送泵运行情况,消除跑、冒、滴、漏,确保易制毒(易制爆)化学品使用安全。

4.做好操作人员劳保防护工作,防止易制毒(易制爆)化学品对人身造成伤害。

5.负责对各种安全隐患的及时整改。

6.严格遵守劳动纪律,不违章作业,有权制止一切违章作业,维护正常生产秩序。

7.负责本岗位的巡回检查及易制毒(易制爆)化学品防护器具、安全装置和消防器材的日常管理工作,保持完好状态。8.使用人员应按当天使用计划,合理领用易制毒(易制爆)化学品。原则上谁使用由谁领用,易制毒(易制爆)化学品还有剩余即视为不能使用完。使用人员应将多余的易制毒(易制爆)化学品送回试剂室或当费试剂处理。

9.使用易制毒(易制爆)化学品,应注意易制毒(易制爆)化学品使用后残液的回收和处理,不得将含有易制毒(易制爆)化学品成份的残液直接排放出实验室,让不法分子有机可乘。

10.发现隐患要及时解决,作好记录,不能解决的要上报领导,同时采取控制措施;发生事故要立即组织抢救、保护现场,及时报告。

11.采购人员不得向未取得易制毒(易制爆)化学品生产许可证和易制毒(易制爆)化学品经营许可证的企业采购易制毒化学品。

篇8:(盐酸)易制毒化学品合法使用证明

一、当前易制毒化学品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困难

(一) 易制毒化学品的双重性质决定了其管理工作的复杂性

首先, 易制毒化学品本身只是需要特殊管理的化学品, 而不是毒品, 易制毒化学品种类众多、使用广泛, 涉及化工、医药、农业以及科研教学等领域, 关系到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 是工业生产和医药科研等领域不可或缺的化工原料和药物试剂;其次, 易制毒化学品可以用于生产、制造或者合成毒品的原料、母体和反应助剂等物质, 因此, 易制毒化学品具有广泛的合法使用性与可制毒性的双重性质, 易制毒化学品的双重性质决定了其管理工作的复杂性, 如果在易制毒化学品管理工作中不重视易制毒化学品的特殊性, 把握不好监管与打击的问题, 就可能对群众生活、企业生产、经济的发展产生直接影响。

(二) 混乱的管理体系与繁重的工作任务不相适应

易制毒化学品的安全管理是遏制合成毒品蔓延的治本之策, 是预防和打击毒品犯罪的基础性工作。当前的易制毒化学品管理工作中, 较为混乱的管理体系与繁重的管理任务不相适应, 是影响易制毒化学品安全管理的重要因素。首先, 易制毒化学品种类众多, 生产流通量大, 使用广泛, 需要防控的企业单位数量众多, 易制毒化学品有可能从生产、销售、储存、运输、使用的任何环节进入非法渠道, 且易制毒化学品行政主管部门要负责审批发证、登记备案、监督检查、侦查打击等各个管理工作环节, 造成管理工作量大, 管理部门很难对从事易制毒化学品的生产、经营、运输和购用企业单位的基本情况有全面的掌握;其次, 易制毒化学品在生产、运输、储存、使用等各方面, 涉及公安、药监、安监、工商、交通、环保等多个化学品行政主管部门, 存在管理衔接不到位, 各部门之间协作性差, 缺乏有效的沟通机制等问题, 这就给易制毒化学品流入非法渠道留下了很多监管漏洞, 造成了易制毒化学品管理盲区, 使监管部门安全责任难以落实。

(三) 管理队伍建设滞后, 具备专业知识的管理人员匮乏, 缺乏专业装备

首先, 易制毒化学品管理工作对管理人员的相关专业知识要求比较高, 要求管理人员具备一定的化学、医药方面的专业知识及相关工作经验, 并能熟悉、掌握易制毒化学品的作用和化学性能, 但是相关管理队伍往往缺少易制毒化学品的基本知识, 缺乏对易制毒化学品违法犯罪案件的法律意识, 对易制毒化学品的性质、作用及识别、检验方法缺乏了解, 不可避免地影响到监督管理工作;其次, 易制毒化学品种类繁多, 外观与普通化学品基本无异, 且不法分子在生产贩运易制毒化学品过程中, 为了逃避打击, 大多对这些易制毒化学品进行各种伪装, 给执法机关打击生产贩运易制毒化学品工作带来了困难;最后, 在实际工作中, 由于缺乏现场快速识别、检测等必要的检测设备, 专业装备难以满足当前易制毒化学管理的需要, 延误了检查管理工作的进行, 降低了工作效率。

(四) 社会认知薄弱, 易制毒化学品互联网贩卖违法犯罪活动日益突出

虽然我国《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条例》已于2005年实施, 但由于相关部门对易制毒化学品管理宣传比较少, 针对性不强, 致使相关企业单位对易制毒化学品管理的相关法律政策不清楚, 社会对易制毒化学品的了解和认知不够, 部分从业企业对易制毒化学品管理工作不够重视, 这就可能造成易制毒化学品生产、存储、运输、销售、使用以及废弃处置等环节发生脱离监管的情况。以上问题给管理部门在日常监管工作中带来了很多困难, 影响了易制毒化学品管理工作的深入开展。另外,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广泛运用, 越来越多的制毒分子开始通过网络社交平台、在线支付的方式寻购销售易制毒化学品, 为隐蔽交易创造了便利条件, 给易制毒化学品的非法买卖开辟了捷径, 增加了查缉打击难度。

(五) 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法律体系还不健全

目前, 易制毒化学品管理的法律依据主要是2005年出台的《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条例》, 它规范了易制毒化学品的生产、经营、购买、运输和进出口等行为, 同时还对易制毒化学品管制品种作了部分的界定, 按照易制毒化学品在制毒过程中的作用, 将易制毒化学品划分为三类, 实行不同程度的管理。但是, 在执法实践中, 仍存在法律法规的一些条款设定可操作性不强, 法律、法规与规章之间不能相互协调和衔接, 甚至存在部分法律空白等问题, 导致管理部门面临执法困境。例如, 部分易制毒化学品犯罪无量刑依据, 这就造成了易制毒化学品犯罪破案后量刑处理困难。再有, 随着毒品合成技术的不断发展, 不法分子不断寻求新的非管制化学品来替代被严格管制的易制毒化学品, 但是由于相关法律的滞后性, 往往不能对新增的易制毒化学品加以规定, 导致仍有不少易制毒化学品犯罪活动游离于法律之外。

二、面对易制毒化学品管理工作主要困难应采取的对策

(一) 完善六大环节管理体系, 截断易制毒化学品非法流出渠道

易制毒化学品管理问题的关键就是截断易制毒化学品的非法流出渠道。易制毒化学品的非法流出往往发生在生产、存储、运输、销售、使用以及废弃处置六大环节, 所以易制毒化学品安全管理重点就在于完善六大环节监控体系。

第一, 严把生产审批关。管理部门应严把易制毒化学品生产许可审批, 做好生产企业的实地核查和专家评审工作。第二, 储存管理责任制信息化。易制毒化学品生产企业和使用企业或教学科研单位, 应当设置独立的易制毒化学品储存库, 严格实施出入库登记和落实安全责任制。第三, 运输安全动态跟踪。对不同类别的易制毒化学品, 严格遵守运输许可审批规范, 并做好运输过程中跟踪检查工作。第四, 落实销售核查。管理部门做好购买单位的审批许可工作, 易制毒化学品生产企业、相关销售单位在销售易制毒化学品时, 应当核查相关购买许可证明和采购人员身份证明, 确认无误后方可销售, 并建立销售台账。第五, 核查使用方向。管理部门应实地核查相关企业单位的易制毒化学品的具体使用方向, 确保易制毒化学品合法使用。第六, 做好无害化废弃处理。针对管理部门收缴的易制毒化学品和相关企业使用的易制毒化学品残留物, 按照环境保护的相关排放标准规定, 应制定经济可行, 安全可靠的无害化销毁处理方法和具有广泛实用性的操作流程规范。

(二) 建立高效的跨部门联合监管体制, 增加跨区域信息交流

首先, 加强易制毒化学品安全管理工作, 必须建立起共同管理的协作机制, 并统一执法程序, 建立起一套完善的指挥体系, 形成各部门协同配合的管理工作格局。其次, 坚决执行责任制, 明确和落实各级相关职能部门主要领导的管理责任, 彻底解决当前管理工作中存在的职权范围模糊、责任不明确的问题。再次, 应构建企业与行政主管部门间沟通与交流的平台, 把易制毒化学品的管理工作作为一个社会系统工程来抓。最后, 针对易制毒化学品违法犯罪活动普遍具有的跨区域的特点, 各地区之间应当密切协作, 加强情报信息交流, 及时互通情况, 共同提升易制毒化学品管理工作水平。

(三) 提高执法人员的专业素质, 增加技术装备投入, 加强宣传教育工作

首先, 应吸收具有相关专业知识和熟悉相关法律法规的专业人才进入管理队伍。其次, 组织业务培训, 总结执法经验, 提高管理执法队伍对易制毒化学品的识别和处置能力, 并加强对执法队伍在处置易制毒化学品过程中的安全防护教育, 树立安全意识, 避免人身伤害事故发生。再次, 增加技术装备投入, 积极研发快速的易制毒化学品检测方法和设备, 并逐步建立各环节台账、档案、资料的电子文档, 实现信息化管理。最后, 借助媒体, 依托群众, 做好易制毒化学品的知识普及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工作。

(四) 完善法律体系, 为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提供法律武器

针对不同易制毒化学品违法犯罪案件的定罪标准不明问题, 加快完善追诉及量刑定罪等相关法律规定, 为打击和防范易制毒化学品违法犯罪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对新增的非管制易制毒替代品及时加以规定, 减少不法分子钻法律漏洞的机会。对不同级别和种类的易制毒化学品, 作出更细致的区别管理规定, 尽量减少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影响, 对规范正常的易制毒化学品市场, 提升管理效率, 发挥积极作用。

(五) 加大对易制毒化学品违法犯罪案件的查处力度

各级主管部门要对相关企事业单位扩大执法检查范围, 依法对易制毒化学品的生产、经营、流通等环节进行全面的检查整顿, 规范企业行为, 取缔非法企业, 增强企业自律意识。公安机关各级禁毒执法机构应扩大情报信息量, 为查处打击提供线索。目前, 易制毒化学品违法犯罪方式主要是借助网络进行业务联系和非法交易, 且非法易制毒化学品交易往往与制贩毒团伙有直接联系, 因此, 各级公安机关要加强对网络的监控, 对破获的制贩毒案件建立起易制毒化学品来源倒查机制, 摸清易制毒化学品的管理漏洞、非法流出渠道和非法来源。办案机关还要与相关省区和境外警方建立情报信息交流机制, 积极参加跨区域的易制毒化学品管理合作。

三、结语

易制毒化学品既不能像普通化学品一样可以完全自由流通, 也不能等同于真正的毒品完全禁止, 而是在国家管制措施下有条件地合法生产、流通和使用。我国易制毒化学品管理应由传统管理手段向现代化管理模式转变, 逐步形成适应新形势需要的管理机制, 并充分发挥相关法律在易制毒化学品管理工作中的积极作用, 推进易制毒化学品管理向纵深发展。

摘要:当前, 冰毒、K粉、摇头丸等化学合成类毒品犯罪日益严重, 行政主管部门在易制毒化学品管理工作中也一直存在着许多问题和困难。客观分析易制毒化学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找出困难, 明确对策, 及时调整工作重点, 对易制毒化学品的安全管理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文章试图就易制毒化学品管理中存在的困难加以分析, 就如何加强易制毒化学品的安全管理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易制毒化学品,管理,困难,对策

参考文献

[1]秦总根, 赵彤.浅论易制毒化学品管制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新疆警官高等专科学校报, 2007 (2) .

[2]张黎, 刘嵩岩.论我国易制毒化学品防控体系构建[J].江西警察学院学报, 2014 (1) .

[3]张洪成, 肇恒伟.浅议易制毒化学品的法律规制[J].吉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 (2) .

[4]杨黎华, 公安机关处理易制毒化学品存在的困难及对策[J].云南警官学院学报, 2011 (5) .

[5]尤晓明.易制毒化学品的现场检测与分析方法研究[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13 (5) .

篇9:(盐酸)易制毒化学品合法使用证明

易制毒化学品使用安全承诺书

我单位保证严格遵守《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591号)以及《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45号)的相关规定,加强本单位师生对易制毒化学品使用的安全与责任意识,并落实好相关要求,具体承诺如下:

1、申请购买的易制毒化学品仅用于教学与科研,不用于制造毒品,不私自转让给其他单位或个人,不将购买备案证明转借他人使用。

2、切实加强易制毒化学品监督管理,落实专人负责登记与检查,发生易制毒化学品丢失、被盗、被抢或可能被用于制毒危险或可能流入非法渠道的,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向有关部门报告。

3、保证本单位师生遵守我校《实验室危险化学品废弃物回收处置细则》(设字[2014]14号)的相关规定,不将实验废弃物经下水道直接排出。

4、每学期结束前将本单位各课题组涉及易制毒化学品的送货签收单复印件、发票(附购物清单)复印件、易制毒化学品入库记录表和使用记录表纸质文档各两份汇总后报实设处备案。

5、如有违反上述承诺,致使易制毒化学品流入非法渠道,我单位将承担相应责任并接受相应的处罚。

课题组负责人:

院系主管领导:

(加盖院系公章)

篇10:(盐酸)易制毒化学品合法使用证明

(鲁安监发[2009]122号)

各市安监局:

2006年6月以来,按照国家安监总局的部署要求,全省各级安监部门依据有关法规规定,认真组织开展非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生产、经营许可证和备案证明发放工作,对规范非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生产经营秩序、防止流入非法渠道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一些地方存在着许可或备案的易制毒化学品数量与实际数量严重不符、主要流向登记过于宽泛不准确、企业有关人员变动后新增人员没有进行安全生产和易制毒化学品知识考核等问题。目前,首轮颁发的许可证和备案证明已进入换证时期。为做好许可证和备案证明换证工作,根据国家安监总局办公厅《关于做好非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生产经营许可证和备案证明换证工作的通知》(安监总厅管三[2009]159号),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非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生产、经营许可证或备案证明中载明的生产或经营品种、产量或销售量及主要流向要与企业的实际生产经营情况基本一致,存在较大差距的,换证时必须予以更正。严格控制第一类非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的生产或经营品种、产量或销售量及主要流向范围。

二、取得非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生产、经营许可证或备案证明后没有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原则上不予换证并注销其许可证或备案证明。

三、第一类非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生产或经营许可证换证时,应根据《非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相关知识考核大纲(2009年版)》(附后,以下简称《大纲》),结合实际情况,对企业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以及技术人员、销售、管理人员的易制毒化学品相关知识等重新进行考核。企业应重新提交有关人员的“无毒品犯罪记录证明”,对有毒品犯罪纪录的,不予换证并吊销其许可证。

四、第二、三类非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生产或经营备案证明换证时,生产或经营品种属于危险化学品的,企业的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或经营许可证必须在有效期内,否则不予换发备案证明。安全生产(经营)许可证被依法注销的,其备案证明也应及时注销。

五、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试生产(使用)期间,企业可凭安监部门出具的试生产(使用)方案备案告知书代替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或经营许可证,办理第二、三类非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生产或经营备案证明。

六、各级安监部门要加强对非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生产经营单位的监督管理,加大对非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生产经营单位、特别是各类专业或非专业化工交易市场的监督检查力度,严格生产经营许可和备案管理。发现存在违反《禁毒法》、《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条例》和《非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生产、经营许可办

法》(国家安监总局令第5号)等行为的,应依法处置。对于责令限期整改、经整改仍达不到要求的,不予换证并吊销相应的许可证及备案证明。

各地在换证工作中如有问题和建议,请及时向省安监局危化处反映。

附:非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相关知识考核大纲(2009年版)

篇11:易制毒化学品采购制度

依照《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条例》、《易制毒化学品购销和运输管理办法》特制定如下规定如下

1、所供货单位必须具有易制毒化学品生产经营资质,先签订购销合同,并向公安机关申请易制毒化学品购买许可证或购买备案证明。在取得购买证后,方可购买。申请必须标明采购数量、用途、押运人。采购有专人负责。

2、购买易制毒化学品时,应向供货方出具购买许可证或者购买备案证明,在购买证的有效期内按购买证上核准的品种、数量进行购买。并同时要求供货方提供产品安全使用说明书。

3、向跨设区的市级行政区域运输易制毒化学品的,应向运出地公安机关申请运输许可证或运输备案证明,在取得运输许可证或备案证明后方可运输。运输易制毒化学品(属危险化学品的)时,应委托有危险化学品运输资质的运输单位运输,并协助运输单位做好运输过程中的安全管理工作,发现丢失、被盗、被抢后应及时报告当地公安机关。

4、禁止使用现金或者实物进行易制毒化学品交易。不得将购买许可证或者购买备案证明转借他人使用,不得为他人代购易制毒化学品。

5、易制毒化学品运抵单位后,及时同仓库保管员和相关人员一起,核对品种、数量,确认无误后,办理入库交接签字手续。

篇12:(盐酸)易制毒化学品合法使用证明

文章通过对云南省公安机关禁毒部门近年来查缴的易制毒化学品氯化亚砜进行研究分析, 提出采用分解-吸收的方式对氯化亚砜进行无害化处理。应用实践表明, 采用分解-吸收处理工艺能满足氯化亚砜无害化处理的要求, 最终副产品盐酸液、石膏渣具有一定的综合利用价值。

1 易制毒化学品处理现状及对策

根据《中国禁毒报告》提供的数据显示, 2011年全国破获、查处走私贩卖易制毒化学品案件414起, 缴获各类制毒配剂1 834.78 t, 其中云南组织开展打击易制毒化学品犯罪专项行动中缴获易制毒化学品498.9t, 占全国缉获总量的27.19%;2012年全国破获易制毒化学品案件800起, 缴获各类制毒的化学品4 083 t。从数据看出, 近年开展的各项禁毒活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同时也给各级禁毒部门无害化处理易制毒化学品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杨黎华[1]对我国公安机关处理易制毒化学品现状进行了探讨, 指出现阶段公安机关处理易制毒化学品存在的困难, 包括: (1) 处理人员缺乏系统的化学知识, 极易对自身造成伤害; (2) 公安机关缺乏专业化的处理设施及防护装备; (3) 缺乏易制毒化学品安全保管知识, 存在潜在危险; (4) 处置过程缺乏避免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的有效手段; (5) 委托第三方处理机制不健全, 处置费用高。这些困难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各级公安禁毒执法部门对禁毒工作的开展, 并阻碍了后续易制毒化学品的无害化处理处置工作。

针对公安机关处理过程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云南省公安禁毒部门采取有效对策, 其中, 积极发展、依托第三方具有处理资质的企业共同研发无害化处理技术, 实现易制毒化学品安全处置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012年6月26日, 云南省公安厅与昆明市危险废物处理处置中心签订处理合作协议, 处置中心将承担云南省内禁毒执法部门缴获的部分易制毒化学品的无害化处理工作, 在全国开创了政府与企业共同处置易制毒化学品的先例。在2012至2013年间, 处置中心圆满地完成了云南省公安厅交付的处理任务, 其中包括对200多吨氯化亚砜的无害化处理。

2 氯化亚砜无害化处理

2.1 氯化亚砜性质

氯化亚砜[2]又名亚硫酰氯、二氯亚砜、氧氯化硫、二氯氧化硫, 英文名:thionyl chloride、sulfurous oxychloride, 简称TC, 外观为无色或淡黄色透明液体, 有强烈刺激性气味, 分子式SOCl2, 相对密度1.638, 沸点78.8℃, 为第八类酸性腐蚀品。可混溶于苯、氯仿、四氯化碳等有机溶剂。在水中分解为亚硫酸和盐酸。加热到约140℃则分解成氯、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硫。1997年颁布的《云南省易制毒特殊化学物品管理条例》将氯化亚砜等28种化学品列入云南省严格管理的易制毒特殊化学物品品种[3]。

2.1 氯化亚砜无害化处理原理

氯化亚砜遇水分解生成二氧化硫和氯化氢气体, 部分氯化氢及少量二氧化硫溶于水 (或被水吸收) 生成盐酸和亚硫酸, 少量亚硫酸被氧化为硫酸;未被吸收的酸性气体, 采用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技术[4]进行吸收至尾气达标排放, 主要反应化学方程式如下:

方程式 (1) 为氯化亚砜分解反应式, (2) ~ (4) 为酸性气体的吸收反应式, (5) ~ (10) 为湿法脱硫处理反应式。从 (1) 式看出, 氯化亚砜与水作用产生酸性气体, 反应后气体体积迅速增大, 并伴随着大量热量的产生, 使溶液温度快速上升, 因此在投加氯化亚砜时, 应调控氯化亚砜的投加速度和投加总量, 避免反应釜温度过高、压力过载。氯化氢和二氧化硫气体都易溶于水, 在相同温度下氯化氢的溶解度较二氧化硫的大, 但二者溶解度受吸收液温度的影响, 随着温度的升高溶解度不断降低, 且二氧化硫溶解下降趋势较氯化氢的明显, 吸收液温度在40℃左右时, 对氯化氢的吸收相对较高而对二氧化硫吸收则偏低, 有效地提高了溶液中盐酸的浓度而同时减少了亚硫酸的含量。在湿法脱硫处理阶段, 尾气中的SO2首先与水作用产生H+ (见式 (5) ) , 产生的H+促进了Ca CO3的溶解, 生成一定浓度的Ca2+;Ca2+与HSO3-、SO32-结合, 生成Ca (HSO3) 2和Ca SO3;最后溶液中存在的大量HSO3-和SO32-, 可以通过鼓入空气强制转化为SO42-, 最终生成石膏结晶;通过湿法石灰石-石膏脱硫处理后, 氯化氢气体可被完全吸收, 二氧化硫气体吸收率达95%以上, 保证尾气排放质量。

2.3 氯化亚砜无害化处理工艺流程

氯化亚砜无害化处理工艺流程见图1。

分别向反应釜、1#吸收罐、2#吸收罐泵入一定量自来水, 并将配置好的石灰石浆液泵入吸收塔内, 启动鼓风机、浆液循环泵;开启反应釜、吸收罐夹层冷却用循环水;启动1#、2#吸收罐吸收液循环泵;经投料口向反应釜中通入氯化亚砜, 观察压力和温度仪表示值, 调控氯化亚砜流量;当投加一定量氯化亚砜后, 对反应釜溶液取样分析, 检测盐酸液浓度是否达到综合利用要求, 满足要求后从反应釜出料口导出。反应釜中盐酸液出料完毕, 将1#吸收液或2#吸收液泵至反应釜作为与氯化亚砜的反应液, 再向该吸收罐中补充定量的自来水;启动加料泵定量投加氯化亚砜, 当反应液盐酸浓度符合要求时, 导出盐酸液, 如此周而复始。在线监测洗涤塔p H值和尾气排放情况, 及时清运塔底硫酸钙渣, 补充石灰石浆液;石膏钙渣经板框压滤机脱水后装袋保存。

该工艺能保证对氯化亚砜的完全分解, 通过调控氯化亚砜投加速度和冷却循环水流量实现对反应釜和吸收罐温度的控制, 促使吸收液对氯化氢有较高的吸收, 而降低对二氧化硫的吸收, 提高主要副产品盐酸的浓度和品质;两级吸收罐的设计, 提高了对氯化氢气体的吸收效率, 另外, 可将吸收罐的吸收液返回至反应釜与氯化亚砜作用, 继续提高溶液中盐酸的浓度;最后, 通过石灰石-石膏溶液对尾气进行脱硫处理, 副产物为二水合硫酸钙, 既保证了尾气的达标排放, 又满足了副产品综合利用的要求。

2.4 主要设备

(1) 反应釜1座, 功率7.5 k W, 带水冷夹层, 内层材质玻璃钢, 外层材质碳钢, 容积2 m3, 承受压力0.5 MPa。

(2) 吸收罐2座, 带水冷夹层, 内层材质玻璃钢, 外层材质碳钢, 容积2 m3, 承受压力0.3 MPa;内置格栅填料, 罐顶设高效雾化喷头。

(3) 吸收塔1座, 外层碳钢, 内层涂敷环氧防腐涂料, 内置格栅填料, 罐顶设喷淋嘴。

(4) 高性能隔膜计量泵1台, 轴功率25 W, PT-FE隔膜, 流量:0.20~1200 L/h, 扬程10 m, 用于氯化亚砜投料。

(5) 吸收液循环泵2台, 碱液循环泵1台, 冷却水循环泵1台, 反应釜出料泵1台, 功率均为2.5k W, 耐受酸碱腐蚀。

(6) 鼓风机1台, 功率0.75 k W, 耐受酸碱腐蚀。

(7) 石灰石浆液配置及供给系统1套, 容积2m3, 材质外层碳钢, 内层涂敷环氧防腐涂料。

(8) 污泥螺杆泵1台, 功率2.2 k W, 流量5 m3/L, 扬程60 m。

(9) 板框压滤机1台, 过滤面积20 m2, 液压压紧。

(10) 温度、压力控制仪表, 溶液p H值在线监测装置, 液位计等。

2.5 工艺参数及运行效果

2.5.1 工艺参数

根据实验室试验获得的结果, 对本套氯化亚砜无害处理设备进行初步调及试生产后, 确定最佳运行参数如下: (1) 分解阶段, 反应液体积0.6m3, 氯化亚砜投加量0.3 m3, 即投加量m (水) ∶m (氯化亚砜) =1.2∶1, 氯化亚砜投料速度为1.75 L/min, 开启反应釜冷却循环水, 反应釜温度控制在35~40℃, 压力p<0.05 MPa。 (2) 吸收阶段, 1#吸收罐、2#吸收罐吸收液体积均为0.6 m3。 (3) 脱硫阶段, 控制石灰石浆液p H为4.5~6.0, 增大浆液循环量和空气通入量可提高SO2的去除率。 (4) 1#吸收液、2#吸收液返至反应釜作反应液时, 可稍微减少氯化亚砜投加总量, 投加量为0.28 m3左右。

2.5.2 运行效果

对反应釜8批次的出料取样分析, 分析结果显示:反应釜出料中含有HCl、H2S03、H2SO43种酸液, 且HCl浓度最高平均值为11.59 mol/L, H2SO4浓度最低平均值为0.062 mol/L;另外, 各批次之间HCl、H2S03、H2SO43种酸液浓度仅在较小范围内波动, 表明处理系统运行稳定。对尾气出口实时监控数据表明, 排放气体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 16297-1996) 二级标准的要求。

3 副产品出路

盐酸液是无害化处理过程产生的主要副产品之一, 由于盐酸液中含有一定浓度亚硫酸和硫酸, 盐酸品质一般, 故考虑用作粗加工生产过程中的辅助原料, 如用于稀有金属的湿法冶金, 金属加工过程的镀前处理等。

脱硫石膏是工业生产活动中较为常见的固体废物, 我国在脱硫石膏的综合利用研究上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但在实际资源化应用方面还处于起步阶段。目前, 我国脱硫石膏主要用于生产建筑石膏、夹层石膏板和建筑用构建, 同时也用于水泥缓凝剂[5]。

参考文献

[1]杨黎华.公安机关处理易制毒化学品存在的困难及对策[J].云南警官学院学报, 2011 (5) :20-22.

[2]王箴.化工辞典[M].第四版.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5.

[3]云南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云南省易制毒特殊化学物品管理条例[R].1997.

[4]武文江, 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技术[M].北京:水利水电出版社, 2006.

篇13:易制毒化学品购销制度

1、购销人员必须经相关部门培训,熟悉易制毒化学品的法律、法规和业务知识,经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

2、购买或者销售易制毒化学品,双方必须先签订购销合同。购买第一类中的非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应当向所在地省级公安机关申请购买许可证,购买第二类、第三类易制毒化学品的,应当向所在地县级公安机关备案,取得购买许可证或者购买备案证明后,方可购买易制毒化学品。

3、购买许可证或者购买备案证明不得伪造、涂改,不许转借他人使用,超过有效期未使用的购买许可证或者购买备案证明,在过期七个工作日内向原发证机关申请注销。

4、销售第二类、第三类易制毒化学品时,按购买方公安机关批准的购买备案证明上的品种、数量发货,并同时留存购买备案证明和经办人身份证明复印件。销售第一类易制毒化学品时,还应查验购买许可证和经办人的身份证明,查验无误后,留存上述材料复印件后,方可销售。

5、销售的易制毒化学品的产品包装和使用说明书,应当标明产品的名称(含学名和通用名)化学分子式和成分。

6、购买或销售的易制毒化学品都应建立登记台帐,购买使用台帐,应如实记录购进易制毒化学品的品种、数量、使用情况和库存等;销售台帐应如实记录销售品种、数量、日期、购买方等情况,台帐和有关证明材料复印件保存二年备查。

篇14:易制毒化学品管理制度

一、目的

为了加强对易制毒化学品的安全管理,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保证公司下属实验室工作的顺利进行,保障员工人身及财产安全,保护环境,根据《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条例》和公安部的管理要求,特制订本办法。

二、适用范围

按照《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条例》的规定,本公司下属检验室使用的三氯甲烷、乙醚属于第二类易制毒化学品,硫酸、盐酸属于第三类易制毒化学品,其购买、储存、使用必需遵守本管理办法。

三、职责

1、由分管的公司领导全面负责,质量控制部负责易制毒化学品的采购、管理、单独建账。

2、检验工作人员应根据实验样本的危害程度按照易制毒化学品管理制度做好个人防护。

3、检验工作人员应按照易制毒化学品管理制度中的操作准则防止实验标本污染环境以及感染实验室人员,做好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的记录。

4、质量安全部负责人定期对检验室工作人员进行安全培训及监督检查。

四、内容

1、运输、存储易制毒化学品,必需遵守国家有关法律规定,并确定1-2名专兼职易制毒化学品管理人员。

2、所购买的易制毒化学品必须是本公司下属实验室使用,不得以转让,转借等形式交给其他单位或个人使用,不得为其他单位代为办理购用证明。

3、购买易制毒化学品时必须严格按照购用证明上的数量购买,不得超过购买证明上所限定的数额。

4、检验人员应认真学习关于易制毒化学品的知识,熟悉各类物品性质,掌握易制毒化学品的安全防护知识,严格遵守各项安全操作规程。

5、易制毒化学品运抵公司后,必需由质量控制部监督员在场监视、卸货、入库,数量核对无误后,由经手人、管理员、监督员分别在易制毒化学品出入库登记证明簿上签名。

6、易制毒化学品必需有单独的仓库存放,实行双人双锁,出入库台帐登记清楚、全面、准确。无关人员不得进入易制毒化学品仓库。管理员和监督员应每月盘点当月使用数量和库存数量。

7、领取易制毒化学品时,检验人员持质控部负责人审批手续,二人以上到仓库登记领取。

8、检验室在使用易制毒化学品做实验时必须建立台账,注明使用量、使用人、部门负责人签字确认。台账至少保存两年以上备查。

9、检验室的易制毒化学品需专人管账,账目清晰、准确,严禁流失他人之手。

10、需销毁的易制毒化学品,经专管领导批准后,由检验室两人以上会同公司办公室相关人员共同处理。

11、发生易制毒化学品丢失、被盗或被抢时应立即报告公安机关,同时上报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及市安监局。

12、对在购买和使用易制毒化学品过程中,伪造材料、记录不实、不按规定购买、领取或丢失后未及时报告的相关责任人除按国家相关规定处罚外,公司还将给予严肃处理。

篇15:易制毒化学品管理制度

1.目的

建立易制毒品生产、经营、运输、使用、储存规定。2.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易制毒品安全管理。3.责任者

安环部、保卫科、制造部、储运部、销售部及其他使用单位。4.程序

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禁毒的决定》、《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445号)和《浙江省禁毒条例》的有关规定,防止易制毒化学品流入非法渠道,结合企业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4.1生产、经营、运输、储存易制毒化学品,必须遵守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并成立易制毒化学品使用管理小组,由主要领导任组长,并确定1-2名专兼职易制毒化学品管理人员。

4.2定期对易制毒化学品联络员、仓管员、使用人员进行政审,定期对上述人员进行教育和培训。

4.3每次购买易制毒化学品,均由联络员携带东阳市易制毒化学品购用申请表以及上次办理的购用证明、实际购买情况,到市公安局易制毒化学品管理办公室办理购用证明。购用证明有效期为一个月,每证仅限购买一次。在购用证明办理后未能按时购买,应在有效期满后7日内将已过期的购用证明交回原发证机关,由原发证机关注销作废。

4.4购买易制毒化学品时必须严格按照购用证明上的数量购买,不得超过购买证明上所限定的数额。

4.5购用证明仅限证明上所注明的购用单位使用,应由购用单位派员前往销售单位购买,不得将购买证明以任何形式交给其他单位和个人使用,或请其他单位或个人代为购买。

4.6所购买的易制毒化学品必须是本单位使用,不得以转让,转借等形式交给其他单位或个人使用,不得为其他单位代为办理购用证明。

4.7易制毒化学品运抵单位后,必须由联络员在场监视卸货、入库,数量核对无误后,有送货人、仓管员、监督员分别在易制毒化学品出入库登记证明簿上签名。

4.8易制毒化学品须有单独的仓库存放,实行双人双锁,出入库台帐登记清楚、全面、准确。无关人员不得进入易制毒化学品仓库。仓管员和联络员应每月盘点当月的使用数量和库存数量,核对无误后,在每月5日前将盘点情况寄交易制毒化学品管理办公室。如在盘点中发现存在数量不对应,应立即报告易制毒化学品管理办公室,由管理办公室和使用企业共同复核。如发现被盗的应立即向公安机关报案。

4.9使用部门(车间)须开具易制毒化学品领用单,由使用部门(车间)负责人签字后,向仓库领用易制毒化学品。出库时联络员须到现场监督,领用人、仓管员、监督员核对数量后分别在易制毒化学品出入库登记簿上签名。出库后由联络员陪同领用人将易制毒化学品送到使用部门(车间)。易制毒化学品领用单位应建立登记台帐,单独装订成册备查。用槽罐储存易制毒化学品的,从槽罐抽到高位槽(即抽离槽罐)即视为出库,做出库登记。

4.10使用部门(车间)应按当天使用计划,合理领用易制毒化学品。原则上谁使用由谁领用,负责领用人下班,易制毒化学品还有剩余即视为不能使用完。使用部门(车间)负责人应安排二个人将多余的易制毒化学品送回仓库,由仓库管理人员应对送回的易制毒化学品进行称量后作为入库原料进行登记,送回人、仓管员分别在登记簿上签名。不得将领用原料暂存在仓库中,使用部门(车间)不得私自存放易制毒化学品在本部门(车间)。使用部门(车间)再次领用已送回的易制毒化学品应按第九条规定重新办理领用手续。

4.11使用易制毒化学品,应注意易制毒化学品使用后残液的回收和处理,不得将含有易制毒化学品成份的残液直接排放出厂外,让不法分子有机可乘。

上一篇:锹峪乡利民幼儿园幼儿园财务管理制度下一篇:建筑工地文体活动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