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习作指导课 教案

2024-05-18

初一习作指导课 教案(精选6篇)

篇1:初一习作指导课 教案

初一习作指导课 教案

教学目标:

1、复习命题、立意、选材、结构方面的习作技巧。

2、了解文章结构的重要性,学会具有强大结构能力的“五段结构法”

3、学会列作文提纲。

教学重点:列出写作提纲

教学难点:对五段结构法的灵活运用 教学准备:多媒体、PPT 教学方法:问答法、讨论法、例讲法。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同学们好,今年我们是习作指导课,今天的学习任务是:

1、复习巩固作文命题、立意、选材、结构方面的要求和技巧。2学会灵活运用“五段结构法”。3学会在写作之前,列出思路清晰的写作提纲。

教学过程

一、写作方法指导

二、列写作提纲

三、讲评

四、作业

• 根据自己的写作提纲,完成一篇较高质量的习作。• 要注意时间 50分钟内、独立完成

篇2:初一习作指导课 教案

创意水果拼盘

设计理念:

《课标》中指出:“为学生的自主写作年代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学生自由和有创意的表达,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为此我拟定了“生活作文”的“先生活后作文”,“作文就是实践时”的理念,让学生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走进生活,感悟生活,在实践中激发写作兴趣,激活写作灵感从而写出多姿彩的生活作文来。

课题的选择:

水果是人们的日常食品之一,品种丰富,风味各异。现代人的生活已经越来越离不开水果了,它已不仅仅是美味,还包含了营养、美容、药用等许多价值。对于生活中随处可见的水果,学生们愿意去了解它,去探索它的秘密,并对时下流行的水果拼盘情有独钟,所以我们展开了一系列的研究:调查、采访、参与、制作、交流及写作。

活动目标:

(一)认知目标:

1、知道一些有关水果的常识,拓展自己的知识面。

2、了解并掌握制作水果拼盘的方法。

(二)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的观察、分辨能力、动手的能力、口语交际及自主写作能力;

2、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和集体协作的精神。

(三)情感目标:

1、通过对食品造型艺术的追求,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2、在活动过程中与同伴交流情感,分享成功的喜悦。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激趣定标——赏拼盘

1、引入主题:你爱吃哪些水果?简介所带的水果。

2、欣赏水果拼盘,发表自己欣赏拼盘的感受。(品种丰富、味道多样、五彩纷呈、富有造型艺术特色。因为拼盘有这样的特点,所以它能吸引广大的食客。)“那你们自己想不想试一试呢?”

二、再现生活,指导做说——做拼盘

1、检查准备工作

2、初步强调制作水果拼盘应注意的事项:提醒在切水果时注意安全,老师可适时帮助。

3、各组在轻松的音乐中进行合作做拼盘,师巡视。

三、展示作品,体验收获——说拼盘

1、激发学生展示欲望:同学们都很积极很认真地去按照事先设计好的方案制作拼盘,有些组设计的图案很新颖;有的色彩搭配很鲜明,有的组很讲究营养合理搭配。现在请各组介绍你们的佳作吧。

2、小组代表介绍,在全班汇报交流。

5、师生相机点拨评价。

四、品尝水果拼盘,体会劳动后的快乐——品拼盘

下面老师就请各组组长把你们组的拼盘拿去让你们组的成员品尝,边吃边想:品尝自己亲手做的拼盘心里有什么感受?

五、总结:“团结的力量无比巨大,同学们就是在相互帮助、相互合作、共同探究下才在很短的时间内制作出了这么漂亮的作品,希望大家以后都能根据这样的方法去制作一些更美的肉类拼盘、点心拼盘、蔬菜拼盘、瓜果拼盘、水果拼盘,让你的家人,你的朋友去品尝,让他们一起分享你的快乐吧!”

一、导入: 古时有个厨师特别善于动脑筋。有一天,一位顾客不服气,想考考他,不点菜名,而是写了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为菜单。这个厨师经过一番思索,根据每句诗,各作出了一道菜,让那位顾客心服口服。你们知道他是怎么做的吗? 只要我们肯动脑,做菜也富有诗情画意。昨天同学们做的水果拼盘也使我喜出望外,得到了美的享受。

二、指导抓取印象最深刻、最值得写的场面入文。

三、指导运用点面结合的写法:

1、面的描写。在《开国大典》一课中,我们了解到参加典礼的群众有三十万人。作者是怎么写出人之多的呢?再读此课第4节,交流。―――主要进行概括描写。

2、点的描写。在《鸟的天堂》一课中,作者是如何重点描写画眉鸟的?他为什么要重点写这只鸟呢?——-可以从重点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等多方面进行描写。——可能它留给作者的印象最深……

3、出示一生的习作《激烈的比赛》,学生点评点面描写的长处与不

足。

4、现场练笔:回忆做或吃的情景,进行一个点或面的片段描写。

5、指导修改。

创设情境,激趣揭题。

欢迎各位同学来到“水果乐园”,这里是水果拼凑大世界,在这里,我们已经认识和了解了许多水果的品种与特点。我们都知道水果含有各种人体所需的维生素,今天我们就学习用这些营养丰富的水果制作“水果拼盘”。(出示课题)

师: XX 同学,你坐的最端正,老师相信今天你的表现一定也会很棒,(同学们都坐好了),看来其他同学也不甘落后,那么咱们就拿出最精彩的表现,有没有信心 ?

生:有(声音响亮)

师:老师希望你能在交流的时候,声音也能这么响亮,能不能做到?

生:能

水果不仅能给我们补充丰富的营养,还能通过合理搭配制作出精美的水果拼盘,给人美的享受。

师:营养专家告诉我们,吃水果要多种水果适当组合,营养互补,才能有效发挥出水果养生的效果。水果拼盘正好能解决这个问题。

师:那么同学们想不想自己动手做个水果拼盘?下面就让我们带着对水果的喜爱,用灵巧的双手,亲自做一个水果拼盘吧。

小组合作,用你们的巧巧手设计出漂亮的水果拼盘,并给它取个好听的名字。

篇3:习作指导课中的“导”

一、“导”在兴趣的激发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情以物迁,辞以情发”,学生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为此,在习作指导中,教师可借助实物图像、电教媒体、小品表演等方法创设情境,让直观的形象、鲜明的色彩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唤起学生的有意注意,在具体环境、事物、气氛的感染中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

2.语言描述,激发兴趣。

在习作训练中,有些训练项目距离学生的生活较远,学生习作的兴趣不大。这时,教师可通过入情入境的语言描述,努力拉近学生与训练项目之间的距离,打动学生的心灵。如让学生写《祭扫烈士墓活动》,习作前,教师可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介绍烈士生平,学生很容易被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所感染,他们自然会对先烈萌发崇敬之情,从而产生强烈的表达欲望。

3.贴近生活,激发兴趣。

叶澜说:“写作的根源在于自身的生活,脱离了生活,写作就无从谈起。”在习作训练中,教师要紧密联系学生的思想情感、生活实际,充分考虑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站在学生的角度设计训练内容,让学生写自己所能写的、想写的东西,使学生一看到题目, 便产生习作的兴趣和动机。这样学生才有话可说、有事可写、有情可抒,才会爱上习作,才能写出生动具体,富有生活气息的文章。

二、“导”在思路的开拓

有人说:“隐去了太阳的天空是‘灰’的,失去了水分的植物是‘枯’的,脱离了生活的作文是‘空’ 的。”从情理上说,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学生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他们的习作空间应该是广阔的,素材应该是丰富的。然而,小学生由于受年龄限制,大多存在着对事物认识肤浅、意象贮存杂乱、不易再现等特点,因而写起作文来仍然显得思路狭窄、空洞无物。这就要求教师在习作指导中,必须注意找准习作的源头———充实的生活,以此为触发点,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唤起生活记忆,再现生活表象,开拓学生习作的思路。

1.回忆生活。

教学中,要注意营造民主平等的氛围,留给学生足够的思维空间,使学生在身心高度放松的状态下, 自由地回忆过去的生活,感受其间的乐趣,实现对生活原型的再认识。这时,教师应以朋友的身份,采用聊天、拉家常等形式打开学生思绪之门,让学生在谈话中勾起对往事的回忆。

2.再现情景。

小学生的好奇心强,但他们的观察偏向无意注意,观察中往往缺少细致和耐心,缺少深入思考,所以在头脑中留下的表象并不深刻。习作时,学生虽然捕捉到了习作素材,但往往遗忘了事物的具体细节, 以至于出现了回忆链中断的现象。此时,教师除了可借助多媒体手段再现情景,还可引导学生通过抓住要点(如出示几个动词、提示事物的先后顺序等方法) 帮助学生把事情的经过联系起来,让学生在头脑中进行“真实回放”,再现当时的情景。

3.展开联想。

望物思事、睹物思人,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具体的事物来牵动学生的思绪,调动学生的积累,唤起学生头脑中的表象,帮助学生建立起习作对象的感性认知。如让学生习作《我的实习老师》,为了打开习作的思路,我把实习老师送给班级的地球仪摆放在讲桌上,并出示了一张同学们与实习老师的合影。此时,学生很容易从眼前的事物联想到过去与实习老师在一起的快乐情景。这样,通过具体事物调动学生的信息贮存,唤起有效记忆,有效地打开了习作思路。

三、“导”在心灵的交流

学生从积累材料到完成作文,其间经历了从内部语言到口头语言,再从口头语言到书面语言的转换过程。当学生的思路已经打开,材料基本确定后,就应遵循由说到写、从述到作的过程,引导学生展开心与心的交流,尽情倾吐心中的情感,在交流中表达自己的观点,梳理习作素材。

1.个体自由谈感受。

叶澜说:“作文与说话本是同一目的,只是所用的工具不同而已。所以,在说话的经验里可以得到作文的启示。”对于书面语言并不丰富的学生来说,习作前的口头交流尤为重要。课堂上,教师要腾出时间,让学生说说自己习作的内容,并按一定的顺序口述习作,要求学生说真话、表真情,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说出情趣,说出新意。

2.群体互补促提高。

在学生个体口述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其他学生用心去倾听、去欣赏,同时要结合自己的感受,积极思维,展开讨论,在尊重同伴个性的基础上,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意见,这样既有利于帮助同伴改正口述中存在的问题,也有利于生生之间在心灵的沟通中实现情感交融,共同提高说写水平。

四、“导”在创意的表达

写作要求“以心写文,文为心声”,要求语言文字富有个性,表达真情。因此,习作指导课还应重视引导学生在有创意的表达上下功夫,这是让习作富有鲜活个性的关键所在。

1.体现新颖的构思。

“文成于思”,构思是学生把习作素材在头脑中进行条理化的复杂的思维过程,要写出富有新意的东西,就要引导学生敢于超越常规,打破思维定势, 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展开思考,大胆求异,独辟蹊径,形成独特的思维方式。

2.体现个性的表达。

篇4:“三有”上好习作指导课

一、 思维有方向:厘清写什么

学生每每接触一个习作命题,需要解决的一定是些什么,这可以使某一时间段的思维有着集中的指向,而这恰恰是学生习作的瓶颈。我们一贯以为学生生活枯燥,经历简单素材积累少,其实这仅仅是在我们成人眼中的学生生活,其实每种命题在学生生活中都可以看见、听见、触摸、感受,亦有多种选择,习作时学生蹙眉咬笔身陷无从下笔的困囿原因有二,要么是可供选择题材过多难以甄筛,要么是在记忆深处期待唤醒。譬如写一件难忘的事,学生习惯的是同学之间的友谊、父母的关爱或师生之间的美好相处,有一位学生选择了一个较特别的素材“那一天,大门牙掉了”,他写了吃饭时发现下面门牙松动了,开始难受,后来爸爸来了很关心,准备帮助拔除,因为内心胆怯未能成功。再后来,吃东西时得意时竟然就悄悄掉下来了,爸爸告诉他:下面的牙要扔到屋顶上,而且要挺直腰杆迅速有力,这样长出的新牙齿才会挺拔锋利,事情结尾皆大欢喜。这篇习作没有大道理没有程式化的人文气息,但是真实的反映了童年时的幼稚;这两种习作素材足以打开学生的习作思路,谁没掉过牙,谁没吵过架,习作思维有集中指向将会提升习作效率与品质。

二、 叙述有节奏:梳理怎样写

很多学生写作文往往由一件事开始平铺直叙,有什么说什么,有多少写多少,从不敢质疑“我手写我口”的观念,但是如果文字可以真的像流水一般从容,遇圆则圆遇方则方,确实有着一份率真朴实,当然也希望看见小学作文里华丽辞藻的合理堆砌,哪怕千字之内四次排比三次抚卷两次沉思一次喟叹,这必然为今后自然书写打好厚实的底子。可学生的习作往往过于直白缺乏灵动性与流畅感,乃至无味无趣,这就需要老师就已经确定的习作题材做具体的指导。有统计,平常习作中“告诉我们更加具体的方法”有这种需求的学生占了6499%,而学生自己习作水平停滞不前的原因,61.99%的学生认为老师没有具体的可操作性的指导。例如在写暑假记忆的习作,学生可能会确定游泳开始习作,老师可以告诉孩子从这几个方面着手:天气与小河(环境描写)、小河里的喧闹(场面描写)、自我的动作尝试与内心胆怯(动作与心理描写)、父母的鼓励与指导(凸显或渲染亲情)、战胜自我取得成功(来点励志的宣言),这样的习作条理清楚,可能有些程式化,但训练一定是有效的,足以让学生对往事的诸多细节展开回想,可以让学生在今后类似的习作中借鉴。当然这文字也可以写成另外一种“温情”版本:长期在外打工的父母回来教我游泳——一下子将我扔进河中央(已知我有基础只是胆怯的前提)——任我呼之号之哭之喊之不闻不见——最终学会游泳(联想到狼孩的成长),这貌似苛刻无情的背后更多是无言的爱。学生明白什么,习作中就会永远杜绝老三段现象,按照这样的内容书写,文字的节奏感自然会加强,事情的条理性自然提升。

三、 布局有策略:怎样开收篇

一篇习作真正写好,学生动笔之前需要有整体格局的谋划,兴至笔至意至的境界学生还有待时日,所以一篇文章的开篇至关重要,将会成为整篇习作的引领导向。向来反对“我喜欢……我喜欢……我喜欢……但我更喜欢……”这样的低俗排比,无非就是绕圈子凑字数,也不欣赏“我记忆里有许多事情,但这件让我记忆犹新”。套路使用多了看多了肯定会腻烦,习作时要注意学会开门见山,让读者一目了然,例如叶圣陶先生的《记金华的双龙洞》,“4月14日,我在浙江金华游北山的双龙洞。”他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语文课上借课文做例子,教会学生说话与写话。”学这篇课文必得领悟这样开头的妙处,再看老舍的《草原》的开头,“这次,我看到了草原。”如此的言简意赅。相比之下,《烟台的海》的开头则显得稍过臃肿。开头也可以进行一些事件铺垫或情感渲染,我们再看看课文《船长》里“薄雾笼罩着大海,和往常一样”。《最后的姿势》开头也在下雨。再看文章的收尾,切不可呼口号,因为习作不是演说,例如“我们一定要……”这样的语言是大忌,文字可做些许升华,《青海高原一株柳》《船长》都是如此,也可以隽永内敛显示文字的张力,《安塞腰鼓》《最后一片藤叶》等均从此法。

篇5:四年级习作指导课教案

上传: 万红琴更新时间:2012-5-16 10:50:07

学写导游词

学习要求:写一份世界遗产导游词

教学目标:

1、通过情景教学让学生掌握导游词的格式和写法。

2、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3、加深学生对我国的世界遗产的了解,树立保护世界遗产的观念。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是学会导游词的写法,难点是把握导游词的语言特点,将资料中的语言转化为导游词的实用性语言。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庐山导游词》习作范文。

2、学生搜集关于我国的世界遗产的资料。

3、挂图、导游证等。

教学过程:

一、模拟情境,初步感受“导游词”的特点。

1、猜谜激趣

师:一张嘴,两条腿,走遍山山和水水(猜一种职业)

万老师从小有两个愿望,一个是当老师,一个当导游。当老师的愿望我已经实现了。今天我想在课堂上当一次导游,带你们去江西的名山—庐山旅游好吗?

2、模拟情境

老师挂好导游证当导游,学生当游客。出示庐山风景图如;五老峰、花茎、芦林湖、锦绣谷、三叠泉等景点导游边讲解边带领游客欣赏。

师:你们想当导游吗?正好雏鹰旅行社委托万老师对你们进行一次笔试,谁写出了一份较好的导游词,就可以入选当导游。所以这堂习作课我们来学习写导游词(板书:学写导游词)导游词就是导游带领游客参观时的讲解词。

二、了解习作要求:

1、请大家打开课本104页,读一读本次习作要求,看看本次习作向我们提出了怎样的要求?

2、生自由读习作要求,读完之后用笔画出重要信息。,3、全班交流,教师适当板书。(板书:我国的一处世界遗产)

三、范文引路,学习写法。

师:刚才我们到庐山一游,庐山的优美景色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老师把《庐山导游词》也拿出来供大家欣赏。请同学们自由轻声地读一读这篇导游词,想一想:导游词该怎么写?(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

1、学生自由读文,读后试着同桌间交流。

2、在此基础上进行全班交流,教师适时点拨。

(1)写导游词一般在开头部分要先和游客打一下招呼,对大家的到来表示欢迎,作一下自我介绍。

是啊,这就是导游词的第一部分:叫前言(板书:前言)。这一部分内容简短亲切又引出下文。例如范文中的第一自然段。要用第一人称的写法,注意运用礼貌用语。大家用导游的语气齐读一下第一自然段。

(2)中间部分要写一写这处景点的美丽风光。这应该是导游词的主要部分。习作中先对庐山作了一个总体的介绍,这叫总述(板书:总述)也就是文中的第二自然段。然后具体介绍了三叠泉的美丽景色。这叫分述(板书:分述)也就是文中的第四自然段。

第一部分是导游词的正文,咱们可以介绍景点风光,可以讲与景点有关的故事、传说等。在写这一部分内容时,我们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

a、要选最有特色的内容写如:老师《庐山导游词》重点讲解了三叠泉的秀丽风光。

b、还可以按一定的顺序写。像《颐和园》一文,作者就是按参观游览的顺序分别介绍了长廊、万寿山和昆明湖的美丽景色。值得注意的是,景点风光的美是可以用眼睛看到的,而景点名称的由来、景点背后的故事、传说却鲜为人知,这些内容可以为这些景点增加神秘感。像孟姜女哭长城的传说,庐山白鹿洞的由来等等,这样的导游词会更吸引游客。

(3)正文写完了,最后要什么呢?要和游客告别,要对游客表示祝愿。

这也是导游词的最后一部分:(板书:结尾)在游览结束时,要对游览的内容作一小结,并向游客表示感谢和祝愿。请大家读一下最后一段。

师:这只是导游词的一般格式,根据需要,可以进行适当调整。导游词的题目一般都是景点的名称,这样可以一目了然,比如黄山就可以是《黄山导游词》。

四、构思交流,口头指导

本单元我们学习了三篇介绍我国的“世界遗产”的课文《长城》、《颐和园》、《秦兵马俑》,课前,老师也要求大家搜集一些世界遗产的资料(出示部分世界遗产的挂图),本次习作,你可以写课文中的内容,可以选择资料中自己喜欢的一处,也可以写自己曾经去过的一处。

1、请大家静下心来想一想,你打算介绍哪一处,你打算怎么写?

2、全班交流。

3、模拟当导游

每组派一位代表,分别就前言、总述、分述、结尾四部分进行模拟讲解。

五、学生动笔写导游词

俗话说:祖国风光美如画,导游更想夸一夸。所以导游词的语言要口语化,我们要将课文或资料中的书面语改成口头语,感觉就像与游客面对面。特别是一些名胜后面还藏着鲜为人知的民间故事和动人传说呢,大家可以去了解并写下来,这样你的导游词会更生动。同学们,快拿起笔,写下你的经典导游词,向人们展示祖国优秀的“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吧。

学生写作,教师巡视,进行个别和有针对性的指导。

附:板书

前言

我国的一处世界遗产

总述

正文 分述(选特色、按顺序)

结尾

新课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导游词》作文教学设计

上传: 干正健更新时间:2014-12-28 13:27:03

新课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导游词》作文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导游词的格式和写法,会写导游词。

2.培养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3.体会“世界遗产”的魅力,感受中国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

2.【教学重难点】

导游词的格式及写法。将资料中的语言,转化为导游词中的实用性语言。

【教学准备】

1.学生搜集有关我国“世界遗产”的资料,三叠泉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了解“导游词”,理解习作要求。

1.播放一段录像——庐山导游员迎接游客时的情景。

导游:“各位广东来的朋友,你们好!欢迎大家来到美丽的庐山,我姓张,大家叫我小张就可以了。非常高兴今天能够陪同各位一起游览横看成岭侧成峰的庐山。现在就让我们沿着当年联合国考察团的路线开始游览,请大家跟我走。”

2.谈话:录像短片中的小张是干什么的?

师:随着旅游事业的发展,导游员越来越多,已经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职业。导游员引导游客游览时的讲解词,称为“导游词”。(板书:导游词)刚刚同学们听到的那几句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导游词”的写法。(板书:学写)

谁来读一读这次习作的要求? 设计意图:尽管家庭旅游越来越时尚,但很多学生对“导游员”“导游词”还是没有更多具体的认识。录像短片的播放,能够创设情境,帮助学生了解或回忆曾经听过、见过的情景,对“导游词”产生直观感知。

3.演示文稿:《语文园地五》习作要求。

话,就是导游词的开场白,也称“前言”。(板书:前言)

指名读,认真听,说一说本次习作有哪些要求。

4.教师讲解习作要求:

(1)确定自己要介绍的“世界遗产”。

师:我国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遗产”的景观共有29处,在第五单元的学习中,同学们已经有所了解。可以从中选择一处,作为自己介绍的对象。

(2)选取最有特色的内容向大家介绍。

师:一个景点,可以介绍的东西很多,要选取最有特色的内容。景点美不美全靠导游一张嘴。

(3)提示参观游览的注意事项。

师:可以适时提醒游览时的注意事项,或提出“当文明游客”的要求。

二、范文引路,学习写法。

1.出示范文《庐山导游词》

师:导游词的题目,一般都是景点的名称,这样可以使人一目了然。按照本次习作的要求,同学们可以选取景点中最有特色的内容写,不一定面面俱到,因此题目也可以是:“×××导游词”“××风光简介”“××的传说”等

2.学生自行阅读,思考:

(1)导游词有哪些内容?

(2)导游词在语言上、写作顺序上有什么特点?

3.交流讨论,教师指导写作方法:

(1)导游词的具体内容,一般有前言、总述、分述、结尾四个部分。

前言,是导游员在陪同游客参观、游览前,向大家表示问候、欢迎和自我介绍的话,如录像中小张讲的那几句,既简短、亲切,又有引出下文的作用。(例文中的第1自然段)

总述,是对游览景点的一个总的介绍。(例文第2、3自然段)

分述部分是导游词的重点,要按游览顺序,对所选景观逐一进行生动、具体的解说,使游客尽情饱览景点风光,领略世界文化遗产的艺术魅力与风韵,留下美好回忆。(例文4—6自然段)

结尾,在游览结束后,应对游览的内容作一小结,并向游客表示感谢和告别。(例文的最后一段)(适时板书:前言、总述、分述、结尾)

(2)导游词的特点:内容真实,语言生动,按游览顺序叙述,适时对游客提出注意事项。

为了使导游词更加真实、生动、有条理,同学们应收集有关这个景点的资料。因为是向游客作介绍,所以引用的数据、资料必须真实,不能道听途说、添枝加叶。当然,涉及到的一些故事、传说、笑话,可以另当别论。(板书:内容真实、语言生动、言之有序、适时提示)

三、运用写法,口头编写《三叠泉导游词》。

师:我们庐山大家最熟悉的是三叠泉,根据课文学到的方法和课前收集的资料,请同学们想一想,如果我们编写一篇《三叠泉导游词》,该怎样写?

学生小组讨论,研究有关三叠泉的资料。集体汇报、讨论。

教师分别请每个小组出一名代表,就“前言”“总述”“分述”“结尾”部分进行口头作文。教师评点,适时组织全班学生讨论该怎样写。

设计意图:口头编写同一篇导游词,可以体现较强的训练功能。第一可使学生在小组交流中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第二通过集体汇报和教师的即兴评改,可使学生进一步感悟导游词的写作方法;第三,通过同一内容的不同汇报,可使学生找出自己的差距,从同伴那里学习多角度表达。另外,“三叠泉”是本山的有名的景点,学生对其已较为熟悉,选它作为训练内容,有利于本次习作难点的突破。

四、教师小结口头编写中的问题,布置本次习作。

师:导游词是游览时的讲解词,是为口头表达而写的,因此语言要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另外,风景是可以直接看到的,而景点名称的由来,风景背后的神话、传说、故事等等,却鲜为人知。因此,在导游词中加入这些内容,也能增加旅游的神秘感。

你打算介绍哪一处景点,介绍其中的哪些有特色的内容呢?

指名学生说一说,教师适时给予选材方面的指导。

师:同学们,拿起笔,写下你独具魅力的导游词,并用你生动的讲解,向人们展示祖国优秀的“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吧。相信这些自然文化景观定会因为你的解说,更加绽放异彩,妙趣横生。

设计意图:教师的小结针对学生口头练习中的问题进行,是对习作的进一步指导,能够强化学生的认识。由于每个学生习作内容不同,因此教师的指导除了共性之外,还要有一些个性。个性化的指导可以体现在对习作主体——“有特色内容”的选择上,不需要花费很多的时间,教师便可当堂进行点拨,帮助学生选好习作材料。

板书设计

导游词前言”“总述”“分述”“结尾

传说故事古诗词

四年级作文第五单元创编导游词教学设计(2008-11-20 21:43:44)转载▼标签:教育 四年级作文第五单元创编导游词教学设计习作要求:

长城、颐和园、秦兵马俑„„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我国的“世界遗产”,我们来写写介绍“世界遗产”的导游词。先确定自己要介绍的景点。可以讲景点风光,也可以讲与景点有关的故事、传说,还要提示参观游览的注意事项。写好以后,可以根据所写的导游词,模拟导游进行讲解。

课前准备:

1.学生搜集有关我国“世界遗产”的资料;

教学目标:

1.学习导游词的格式和写法,会写导游词。

2.培养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3.体会“世界遗产”的魅力,感受中国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

教学重点:导游词的格式及写法。

教学难点:将资料中的语言,转化为导游词中的实用性语言。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了解“导游词”,理解习作要求。

1.播放一段录像——北京天坛公园导游员迎接游客时的情景。

导游:“各位广东来的朋友,你们好!欢迎大家来到首都北京,我姓张,大家叫我小张就可以了。非常高兴今天能够陪同各位一起游览从前皇帝祭天的地方——天坛。现在就让我们沿着当年皇帝登坛的路线开始游览,请大家跟我走。”

2.谈话:录像短片中的小张是干什么的?

师:随着旅游事业的发展,导游员越来越多,已经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职业。导游员引导游客游览时的讲解词,称为“导游词”。(板书:导游词)刚刚同学们听到的那几句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导游词”的写法。(板书:学写)

谁来读一读这次习作的要求?

设计意图:尽管家庭旅游越来越时尚,但很多学生对“导游员”“导游词”还是没有更多具体的认识。录像短片的播放,能够创设情境,帮助学生了解或回忆曾经听过、见过的情景,对“导游词”产生直观感知。

3.演示文稿:《语文园地五》习作要求。

话,就是导游词的开场白,也称“前言”。(板书:前言)

指名读,认真听,说一说本次习作有哪些要求。

4.教师讲解习作要求:

(1)确定自己要介绍的“世界遗产”。

师:我国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遗产”的景观共有29处,在第五单元的学习中,同学们已经有所了解。可以从中选择一处,作为自己介绍的对象。

(2)选取最有特色的内容向大家介绍。

师:一个景点,可以介绍的东西很多,要选取最有特色的内容。(3)提示参观游览的注意事项。

师:可以适时提醒游览时的注意事项,或提出“当文明游客”的要求。

二、范文引路,学习写法。

1.出示范文《天坛导游词》(附后)

师:导游词的题目,一般都是景点的名称,这样可以使人一目了然。按照本次习作的要求,同学们可以选取景点中最有特色的内容写,不一定面面俱到,因此题目也可以是:“×××导游词”“××风光简介”“××的传说”等

2.学生自行阅读,思考:

(1)导游词有哪些内容?

(2)导游词在语言上、写作顺序上有什么特点?

3.交流讨论,教师指导写作方法:

(1)导游词的具体内容,一般有前言、总述、分述、结尾四个部分。

前言,是导游员在陪同游客参观、游览前,向大家表示问候、欢迎和自我介绍的话,如录像中小张讲的那几句,既简短、亲切,又有引出下文的作用。(例文中的第1自然段)

总述,是对游览景点的一个总的介绍。(例文第2、3自然段)

分述部分是导游词的重点,要按游览顺序,对所选景观逐一进行生动、具体的解说,使游客尽情饱览景点风光,领略世界文化遗产的艺术魅力与风韵,留下美好回忆。(例文4—14自然段)

结尾,在游览结束后,应对游览的内容作一小结,并向游客表示感谢和告别。(例文的最后一段)

(适时板书:前言、总述、分述、结尾)

(2)导游词的特点:内容真实,语言生动,按游览顺序叙述,适时对游客提出注意事项。

为了使导游词更加真实、生动、有条理,同学们应收集有关这个景点的资料。因为是向游客作介绍,所以引用的数据、资料必须真实,不能道听途说、添枝加叶。当然,涉及到的一些故事、传说、笑话,可以另当别论。(板书:内容真实、语言生动、言之有序、适时提示)

三、运用写法,口头编写《颐和园导游词》。师:本单元我们学习了3篇描写名胜古迹的文章,其中大家最熟悉的是北京的颐和园,根据课文内容和课前收集的资料,请同学们想一想,如果我们编写一篇《颐和园导游词》,该怎样写?

学生小组讨论,研究有关颐和园的资料。

集体汇报、讨论。

教师分别请每个小组出一名代表,就“前言”“总述”“分述”“结尾”部分进行口头作文。教师评点,适时组织全班学生讨论该怎样写。

设计意图:口头编写同一篇导游词,可以体现较强的训练功能。第一可使学生在小组交流中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第二通过集体汇报和教师的即兴评改,可使学生进一步感悟导游词的写作方法;第三,通过同一内容的不同汇报,可使学生找出自己的差距,从同伴那里学习多角度表达。另外,“颐和园”是本单元的精读课文,学生对其语言已较为熟悉,选它作为训练内容,有利于本次习作难点的突破。

四、教师小结口头编写中的问题,布置本次习作。

师:导游词是游览时的讲解词,是为口头表达而写的,因此语言要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另外,风景是可以直接看到的,而景点名称的由来,风景背后的神话、传说、故事等等,却鲜为人知。因此,在导游词中加入这些内容,也能增加旅游的神秘感。

你打算介绍哪一处世界遗产,介绍其中的哪些有特色的内容呢?

指名学生说一说,教师适时给予选材方面的指导。

师:同学们,拿起笔,写下你独具魅力的导游词,并用你生动的讲解,向人们展示祖国优秀的“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吧。相信这些自然文化景观定会因为你的解说,更加绽放异彩,妙趣横生。

设计意图:教师的小结针对学生口头练习中的问题进行,是对习作的进一步指导,能够强化学生的认识。由于每个学生习作内容不同,因此教师的指导除了共性之外,还要有一些个性。个性化的指导可以体现在对习作主体——“有特色内容”的选择上,不需要花费很多的时间,教师便可当堂进行点拨,帮助学生选好习作材料。

例文《天坛导游词》

天坛导游词

各位游客,你们好!今天我们要参观的是以前皇帝祭天的地方——天坛。天坛是明朝永乐皇帝建成的祭天圣坛,主建筑是大祀殿,也就是今天的祈年殿。天坛有外坛墙和内坛墙,北圆南方,寓意天圆地方。乾隆年间,将大祀殿改为现在的祈年殿,将屋顶瓦片改成蓝色的琉璃瓦,形成了今天我们看到的这个世界上最大的祭天建筑群。

这一祭天圣地,在1860年遭到了英法联军的洗劫,1900年又遭到八国联军的蹂躏。新中国成立以后,这里成了著名的旅游景点,来这里的除了旅游者,还有很多健身的人们。

现在就让我们沿着当年皇帝登坛的路线开始游览。

现在我们是沿着天坛建筑的中轴线在向南行进,将要看到的就是古代皇帝祭天的圜丘坛。圜丘有两道围护墙,外方内圆,符合天圆地方的说法。每道墙都有四组门,大家可以注意到,门的大小都不一样,这是因为中门是上帝专用的,所以高大;皇帝只能从左侧的门进入;而其他的官员只能从右边最小的门通过。

来到圜丘坛下,我们马上要开始登坛了,不过要请您留心数一数,每层坛面都有多少台阶。到了最高层,大家会发现,坛上所有的台阶数,都是九或者九的倍数。这些难道都是巧合么?当然不是,因为古人认为九是极阳数,所以工匠们便用这个数字来赋予圜丘坛“崇高”之意。

说完了神坛的奇妙,我再给您介绍一下祭天大典的盛况。

到了每年的冬至,皇帝就要在这里祭天。在这个典礼上,需要特别提到的是皇帝恭读祝文所站立的地方,就是这块天心石。它是天坛三大声学现象之一。在这里朗读的时候声音特别洪亮,各位游客不妨体验一下,也像当年的皇帝一样,向上天诉说自己美好的愿望。

现在咱们继续沿着中轴线行走,面前的建筑叫做天库,它的正殿就是皇穹宇。皇穹宇三个字也分别代表了“至高无上”“天”“宇宙”的意思,更加显示出它的神圣和至尊。这组建筑不仅十分精美,而且还有回音壁和三音石,这和刚才我们说的“天心石”合称天坛三大声学现象。

回音壁就是皇穹宇的外墙,围墙十分平滑,可以传声,在传递途中对声音损失极小,只要对着墙说话,就算相隔四五十米,见不到面,都可以清晰地听到对方说话。

三音石是皇穹宇大殿正前方的三块石头,您站在第一块石头上拍手可以听到一次回音,站在第二块石头上拍手可以听到两次,而站在第三块石头上拍手就可以听到三次回音,所以称为三音石。

在游览过了圜丘坛和皇穹宇之后,我们即将走进祈谷坛了,祈谷坛的主体建筑就是祈年殿,祈年殿是一座极具中国特色的独特建筑。

圆形尖屋顶是用蓝色的琉璃瓦覆盖,以此来象征天。和每年的祭天一样,这里是用来祈谷的地方。在祭祀的当天,有乐队在殿外月台上奏乐,身穿祭服的皇帝虔诚步入神殿,向牌位行大礼,祈祷上苍,然后把供品送到祈年门外焚烧,送上天宫。

现在我们从祈谷坛的东门出来,可以看到一条长廊,是祭祀时运送祭品的通道。

今天的观光游览就要结束了,在天坛的这段时光希望能成为您北京之游中的永恒记忆。同时也请您把天坛的祝福带给您的家人朋友。

古文化街导游词

朋友们,欢迎大家到天津古文化街观光游览,今天我有幸陪同大家一起参观,在此祝愿各位游客能在这里度过一段美好的时光。

我们今天要游览的景点是古文化街,古文化街是以天后宫为中心,具有天津地方特色的一条街,位于南开区宫南宫北大街,1985年经市政府整理恢复其传统风貌,命名为“古文化街”。这里集中了天津乃至全国四面八方的各种工艺品、文化用品,其中以响誉国内外,具有浓厚天津地方特色的杨柳青年画,泥人张彩塑和风筝魏的风筝最有名气,整条街充满了浓郁的中国味、天津味、古味和文化味。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帖金彩绘,高大雄伟,上面的彩画上书“津门故里”四字,走进这条街,街的许多店铺门面檐下、枋间都有一幅幅彩画,大多是人物故事。集珍阁下枋间的彩画,画的是《三国演义》中的8幅画,有“桃园三结义”、“三英战吕布”、“吕布戏貂婵”、“当阳拒曹”等,对面梨园阁枋间,上面画的是古典戏曲名著《西湘记》,描写的是崔莺莺与张君瑞的恋爱故事。在建筑上还采用了木雕、砖雕等装饰,全街近百块匾额多出自全国书法名家手,风采各异。大家可以边走边看,细细地品味。

现在我们已经来到宫前广场。著名的天后宫就坐落在这里了,天后宫山门前有两棵高大旗杆,直插云宵,格外引人注目,这就是幡杆,高26米。据说幡杆初立时,一方面挂灯,为往来三岔河口的漕船导航,另一方面则作为天后宫的陪衬物,后来便为进香及庙会期间专门悬挂天后封号长幡使用。

请大家继续往前走,现在我们看到的就是天后宫的主体建筑了。天津地方民间素称天后为“娘娘”,所以天后宫又被称作娘娘宫。它始建于元代,以后各朝各代均多次重修加固。大家知道我国寺庙大多坐北朝南,可是,天后宫却是坐西朝东的,这是为什么呢?我们知道天后主要是保佑航海安全,庙门朝东,直面海河可以方便一些船民商贾,在没有时间的情况下在船上就可以朝拜天后,顺应了当时繁忙的航运求,也满足了无法登岸的信徒的民俗崇拜要求。

大家随我走进山门,迎面为木结构的两柱一楼式的牌楼,左右两边分别是鼓楼和钟楼。走过牌楼,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前殿,殿内中间供奉的是护法神王灵官,两侧为“千里眼”、“顺风耳”和“加恶”、“加善”。

我们现在穿过前殿,来到了正殿,这里是供奉天娘娘的地方,这座大殿不仅是天津市区最古老的建筑实例也是我国现存年代最早的妈祖庙之一。坐在正中的就是天后了,我们前面说过天后娘娘可以保佑过往船只的安全,那么天后到底是什么神呢?既然称天后,必是女神无疑了,她不是那些空想编造出来的神位,而是确有其人。

史书上说她叫林默。她她生长在海岛,习于水性。常渡海救助海上遇险的渔民,最终不幸被台风夺去了年轻的生命。又相传,在其死后显灵救助难民的事情时有发生,于是海上的富商纷纷钱修建妈祖庙,逐渐成为了人们供奉的海神。关于天后的传说起初只流传于浙、闽一带,后逐渐被官府承认,宋朝时先后被封为“灵惠夫人”、“灵惠妃”元朝时被封为“天妃”,到清朝时候才被封为“天后”。

穿过正殿,我们来到了藏经阁,穿过藏经阁,现在我们看到的是启圣祠,也就是后殿,原为祭祀天后的父母的地方,后来作为存放皇会期间天后娘娘出巡的木雕像的地方。在天后宫内两侧的厢房是天津民俗博物馆,里面介绍了天津城、天后宫及皇会的兴起变迁。从侧面见证了“先有天后宫,后有天津城”这一说法。同时还陈列着明代天津城砖,清代漕运模型人,婚俗展览等。

现在大家可以自由参观,领略天津的民俗风情,今天的讲解到此就要结束了,在津门故里古文化街的这段时光希望能成为您天津之游中的永恒记忆,同时希望把天后的祝福一同带给您的家人和朋友,祝各位旅游愉快。谢谢大家!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写导游词”习作教案(2010-11-12 00:08:13)转载▼标签:杂谈分类:我的情趣态作文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写导游词”习作教案

刘军

[内容分析]

本次习作训练的内容是把所学习的《长城》、《颐和园》、《秦兵马俑》等课文中的语言及收集资料中的语言转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通过“导游词的方式介绍”我国的“世界遗产”,继续体会“世界遗产”的魅力,让更多的人了解我国的“世界遗产”,感受中国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

要完成好本次习作,首先要引导学生进一步熟悉本单元的三篇课文并收集我国的“世界遗产”的相关介绍资料,收集资料时应建议学生尽量收集自己游览过的名胜古迹,这样便于写作。然后要指导学生了解导游词的特点,要选取最有特色或最有价值的内容向大家介绍,不一定要面面俱到。最后,建议学生在主要介绍景点风光外,还可以恰当地写一写与景点有关的故事、传说,这样能够使解说词更具吸引力。

教学目标可以设定为:

1、让学生更多地了解我国地“世界遗产”,体会世界遗产地魅力,感受中国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

2、指导学生选择一个我国的“世界遗产”,有重点,有情趣地介绍,并巧妙地提示旅游者要当文明游客。

3、根据需要围绕主题搜集资料,提高搜集、处理信息资料地能力。

4、鼓励学生有个性有创意。

课前教师应做好以下准备:

1、组织学生诵读本单元学习的三篇介绍我国“世界遗产”的课文,并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搜集“我”最喜欢的我国世界遗产的资料,可以是文字、图片、照片,也可以是画册、vcd、dvd、张贴画等。

3、上好以“保护文物”为题的口语交际课。

4、制作相关的教学课件。

[教学设计]

设计思路:

“动人心者;莫先乎情”“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要让学生“乐于表达”,首先要充分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让表达成为学生的心理需求。本设计为学生创设了“争当最优导游”的情境,在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学习中,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心境中一层一层习得知识方法,最终达成目标。

指导课

教学过程:

一、欣赏比较,体悟导游词的重要

1.欣赏录像。

(内容是山海关老龙头上的海神庙,画面中继续出现了牌楼、山门、正殿前的庭院、大殿„„但没有解说词。)

2.比较欣赏。

教师可以这样引导:刚才我们欣赏到的是介绍山海关海神庙的纪录片,下面我们再欣赏一遍,你们认真看一看前后两次有什么不同?并想一想你更喜欢那一次的录像?

(再次欣赏,这一次画面内容和上面一样,但配着画面,有相对应的详尽生动的解说。附解说词)

各位朋友:

现在,我们来到了海神庙。有道是靠山吃山,靠海吃海,自古以来,秦皇岛、山海关沿海一带的航海业、捕捞业就非常发达。明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明朝开国元勋徐达奉命主持修建长城。为了调运各种军需民用物资,在山海关石河口修建了码头。船夫渔民出海作业,总是冒着很大的危险,在科学技术不发达的年代,人们只好把生命托付给神灵。为了乞求神灵的保护,乞求海上风平浪静,平安无事,就在老龙头的西侧修建了海神庙、北海神庙、妈祖庙、龙王庙等四座庙宇。1900年八国联军从老龙头登陆,四座庙宇被毁掉了。现在的海神庙是1988年重新修建的,它综合了原有四座庙宇的特点,重新构思设计,延伸入海 124米,是旅游观光、临风休憩的好去处。

这里是牌楼,南北两面各有两个大字:安澜、伏波,──让大海安静,海不扬波,点明了整个海神庙的主题。

往前走就是山门。海神庙和一般佛教庙宇的山门不同,它里面供奉的不是四大天王,而是“天佑”、“天应”两位大海中的神将。“天佑”的意思就是老天保佑,“天应”就是指叫地地灵,叫天天应。传说这二位原来都是大海中的怪物,浑身的力气没处使,就专门兴风作浪,玩恶作剧。后来他们被天后娘娘──就是我们常说的妈祖收伏了,成了妈祖的得力助手。

现在我们来到了海神庙正殿前面的庭院。左右两侧有两个吉祥物。右边的叫做“乘黄”,也叫“飞黄”。我国古代的神话故事集《山海经》说:白民之国有乘黄。长的样子像狐狸,背上有角。要是骑到它的身上,就能活到两千岁。唐朝大文学家韩愈写过这样的诗句:飞黄腾踏去,不能顾蟾蜍。后来,人们就用飞黄腾达来比喻一个人的官职地位上升得非常快。看来,乘黄的功能有两条,长寿和升官。可是,我们眼前的这个乘黄大家千万不要骑,一是真要活到两千岁,那可就太麻烦了;二是您真要骑了上去,可就要准备罚款了。左边的这一个叫做“龙马”。我国古代传说龙马是河水之精,说它是龙头,马身,还有两个可以张开的翅膀,叫的声音很好听,说它是“鸣声九音”──有些人很谦虚,用“五音不全”来说自己唱歌的声音不好听,但这龙马“鸣声九音”,简直就是一个交响乐团!还有的古书上说这龙马就是乘黄。在海神庙的前面设立龙马、乘黄的塑像,是取其“河水之精”的含义。

现在请大家走进海神庙的大殿。正中端坐的就是海神。两边站的是他的助手。渤海湾一带供奉的是北海之神。北海之神叫做禺京。他的“分工”有两条:让大海风平浪静,让陆地风调雨顺。为了让大海风平浪静,他手持弓箭,查看大海,哪儿的海浪过高,就射箭击碎它,这时,两位巡海夜叉就是它的助手;为了让陆地风调雨顺,他选拔了几位得力的干将,我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两位是千里眼和顺风耳。千里眼的眼睛瞪得大大的,顺风耳的大耳朵拉得长长的,专门负责收集各地旱涝信息。这两位是雷公和电母。雷公头似猕猴,嘴似鸡形,肩膀上长了一对翅膀,左手拿椎,右手使槌,脚踏五面大鼓,他敲起鼓来,就是天上响起了隆隆雷声。电母手拿两面镜子,只要她把镜子飞舞起来,天空里就会出现一道道闪电。左边的这二位是风婆和雨师。风婆只要把她背的布袋拿下来,轻轻一抖是小风,重重一抖是大风,抡上一圈,就成台风了。雨师用柳条在他的宝葫芦里沾上一下,往人间洒一洒,就是一场雨。当然,他用的力度和时间就决定了这场雨的大小和持续时间的长短。

古代的神明,都是凡人自己创造的。神明的功能,大都表达了人们的理想和愿望。今天,千里眼和顺风耳的功能已经由气象卫星和计算机承担起来了,──尽管还不那么准确,不那么全面,而雷公、电母、风婆、雨师的功能,我们最终能取代多少、能不能取代,甚至于有没有必要去取代,现在还都是一连串的未解之谜。

我们该和海神说一声再见了,但愿他能保佑我们旅游顺利,晚上下雨,白天晴天,天天有个好天气,天天有个好心情。

3.交流汇报。

(1)前后两次录像有什么不同?

(2)想一想更喜欢哪一次录像?为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两次播放同一内容的录像,在比较中让学生感受到参观一处风景名胜时,如果有详尽生动的解说词,会让游客了解更多的知识,留下更为深刻的印象。)

4.小结解说词的重要性。

二、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

1.创设情境。

可以这样引导:四年级的小林一直想做一名优秀的小导游,(板书:优秀导游)他昨天写了一篇解说词让老师给他看一看。同学们帮我一起帮他看一看,评一评好吗?

投影出示小林的解说词,指名读。

北京的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公园。

进了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有名的长廊。长廊很长。走完长廊,就来到了万寿山脚下,我们可以看到佛香阁和排云殿。万寿山下面是昆明湖,湖上有一座石桥——十七孔桥。

颐和园到处有美丽的景色,说也说不尽,你们自己看吧!

2.小组讨论。

讨论、评价小林的解说词。

3.汇报交流。

指出问题:解说词的内容过于简单,没有吸引力。

4.教师小节。

看看写好解说词首先应该熟悉你所要介绍的景点,要把景点的特点写清楚,写详细。如果他这样介绍,能算是优秀导游吗?(不能)只能算是一个“一般导游”。(板书:一般导游)

5.启发引导。

同学们给小林提出一些建议,帮助他改好这篇解说词好吗?

引导学生建议小林从学习过的课文、相关的书籍和互联网上收集丰富的资料,充实内容,改好解说词。

板书:搜集资料充实内容

(设计意图:创设一个帮助小林修改解说词的情境目的有三:一是激发兴趣,让学生乐于进行这项习作;二是明确写好解说词首先要收集资料,使内容具体;三是培养学生鉴赏作文,修改作文的能力)

三、层层推进,达成习作的目标

1.延续“情境”。

可以这样引导:“英雄所见略同”,老师和你们的看法一样,昨天我就是建议小林要使用我们所学习过的《颐和园》这篇课文的内容和互联网上的资源,丰富材料,充实内容。他马上进行了修改,你们想不想看一看他改过的解说词?

2.投影展示。游客朋友们,今天我们来到泉泽遍野,群峰叠翠、风景如画、山光水色的颐和园。

颐和园是世界著名的皇家园林,它地处北京西北效外,距京城约15公里,旧称“清猗园”。后于1888年重建,改名“颐和园”,耗银3000万两,历时十年。重建后的颐和园规模宏大,占地面积达293公顷,主要由万寿山和昆明湖两部分组成。各种形式的宫殿和园林建筑为3000多余间,大致可分为行政区、生活区、游览区三个部分。现在,大家跟我来到的是号称“天下第一廊”的长廊。它在1992年被“吉尼斯”世界记录收录。廊上的枋梁上有彩绘14000余幅,内容包括:山水风景、花鸟鱼虫、人物典故等。大家瞧!那幅画是《西游记》中最精彩的一集:三打白骨精。你看这幅画中孙悟空的每一个动作画得多么细致,多么栩栩如生。请大家往长廊那边看,那就是碧波荡漾的昆明湖,它是颐和园的主要水面,占全国面积3/4,约220公顷。那边如玉龙横跨在昆明湖上的就是著名的十七孔桥,它是园中最大的石桥,宽8米,长150米,由17个桥洞组成。石桥的栏杆上雕有大小不同、形态各异的石狮500多只。请大家顺着我手指的方向往长廊的中部看,那座气势雄伟、巍峨壮观的山就是万寿山,它海拔109米,原名是:金山和瓮山。万寿山的中心是佛香阁,它的结构复杂,为古典建筑精品,也是颐和园最大的工程。万寿山的山顶上还有一座富丽堂皇的“智慧海”,建筑外层全部用精美的黄、绿两色琉璃瓦装饰,上部用少量紫色、蓝色的琉璃瓦盖顶,整座建筑的色彩十分鲜艳。

大家听了我的介绍后,有什么感受吗?剩下的时间就请大家自己细细游赏自然山峦和开阔的湖面和谐交立,各种精美园林艺术融为一体的颐和园吧!

3.小组讨论。

再一次讨论评价小林所学的解说词。

4.汇报交流。

交流意见:因为收集了大量的资料,并运用大量比较得当,所以内容具体了,生动了。

5.教师小结。

看来通过各种渠道收集相关的资料并按一定顺序组织在一起,这是写好导游词的关键。

从小林修改作文这件事中,同学们也应该学习他这种认真修改的学习态度。你们觉得小林用修改后的解说词当小导游,是不是可以成为“优秀导游”了呢?

(设计意图:创设修改成文,再次鉴赏评价,是为了给学生提供一篇范例,让学生明白:只要按照正确的提示与方法,作文是可以改好的。增强学生改好文的自信心。)

6.再续“情境”。

可以这样引导:比“优秀导游”还要好的导游我们命名为“最佳导游”,(板书:最佳导游)你们想不想比“优秀导游”更棒,做“最佳导游”呢?(想)7.审清要求。

结合小林的解说词,哪些地方还需要完善,写出的解说词才能更好,从而成为“最佳导游”呢?答案在我们的书中。

学生打开书97页,自读习作要求,寻找答案。

8.提出“完善”方法。

(1)可以讲与景点有关的故事、传说。

(2)提示参观游览的注意事项。

板书故事、传说注意事项

(3)教师提示:对于绝大多数同学能够象小林修改的解说词那样就很好的,对于有一定能力的同学可以尝试再次“完美”。

(设计意图:小学生都是争强好胜的,借此情境再次推进,目的是让学生由此去审清教材中习作的要求和指示,更好地写好习作;同时也暗示学生,习作是越改越好的。)

四.自主习作,完成习作的内容

根据自己搜集到的最想介绍的中国的“世界遗产”的资料,尝试写作。教师巡视,适时点拨。

五.板书设计

最佳导游

故事传说注意事项

优秀导游

搜集资料充实内容

一般导游

评改课

一、读一读

1、谈话导入,回忆方法。

可以这样设计:上节课,同学们在评改小林解说此的过程中,学习到了如何写好一篇解说词。学生回忆写好解说词的方法:

(1)需要在确定所介绍景点之后,通过书籍,网络搜集丰富的资料。

(2)对最有特色的内容进行详细地介绍。

(3)可适当写一写相关的故事传说,游览中的注意事项等。

2、自读解说词,自评自改。

要求学生自己大声朗读,自己写的解说词,检查自己的解说词是否语言通顺,层次清楚,符合回忆的“方法”。(自查自改)

二、互读解说词,再次修改。

下座位赵自己最好的朋友,2~4人为一组,互读解说词,好朋友帮助评改。

三、学生修改。

(设计意图:给学生一定的提示,让学生自己放开声音读习作,是修改作文最好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再让“好朋友”聚在一起,大家真诚地互相帮助,使学生本人看不出的问题经同学的指点,一下子豁然开朗,这样使习作更加“完善”。)

四、演一演。

1.教师引导,明确导游时的注意事项。

可以这样引导:同学们,导游词我们修改好了,下面我们就来模仿导游,带着全班同学一起去游览名胜古迹。那在导游时有哪些注意事项呢?

2.学生讨论归纳。

(1)充分了解要介绍的景点,记熟解说词。

(2)声音要响亮,讲解要生动,态度要亲切,举止要大方。

3.学生充分练习。建设背诵解说词。

4.模拟表演。

要求表演的同学认真演,其他同学当游客,注意听,注意看,评选出“优秀导游”或“最佳导游”。

(设计意图:课程标准在中年级的习作要求里专门提了这样一条: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设计这个环节学生在表演的过程中使自己的习作得到了充分的展示,感受到了快乐,获得了成熟感。)

四、师生评选

进一步提出优点,指明不足,评选“优秀导游”“最佳导游”。

三、改一改。

1.教师肯定鼓励

教师鼓励学习解说中内容丰满者、语言出众者、表达有创意者、表达水平明显进步者。

2.学生再次修改。

篇6:初一习作指导课 教案

秋天的树叶

师:美丽的秋天刚刚过去,自古以来,有多少诗人、文学家把最美的语言献给秋天,谁愿意朗诵一下那优美的诗句?

生:……

师:我们眼中的秋天有什么特点?

生:秋天农田的庄稼都丰收了。

生:果园里的水果成熟了。

生:秋天,树叶黄了,小草枯了。但秋天的景色还是很美的,那枫树叶子红红的,像火一样。

生:……

师:秋天是美的,秋天的树叶就更美了(板书课题)。正是这些树叶,把秋天装扮得五彩缤纷。课前你们收集了树叶,拿出你最喜爱的树叶,把它 的形状、色彩、特点……介绍一下。(板 书 : 形状、色彩、特点)

生:(举起树叶介绍) ……

生:我这片 树叶是银杏叶,它是椭圆型的,摸上去有刺。……

师:这位同学观察的方法很特别,与我们的不一样。

生:我摸了一下树叶。

师:观察树叶不仅看看,摸摸,闻闻,还可以其他树叶比较比 较。 互相再交流交流。

生:(纷纷饶有兴味的观察起来并互相交流。)

师:谁来介绍一下?

生:这片树叶是深红色的,反面是粉红色,摸上去软软的,闻一闻 还有淡淡的清香。

生:……

师:刚才说的是一片树叶。现在把采集的树叶全都拿出来,看到这 些美丽的树叶 ,你想到了什么?

生:看到这些美丽的树叶,我好象看到了五彩缤纷的花。

生:看到这些美丽的树叶,我仿佛回到了春天。

生: ……

师:再看看它的形状呢?

生:这片树叶细细长长的,像一把箭。

生:这片树叶很漂亮,像古时宫女用的扇子。

生:……

师:各种形状,各种色彩的树叶让秋天变得更加美丽。我们只看到 自己收集

的一点。想象一下,如果看到漫山遍野的树叶,那是怎样一种景象呢?

(放映录象)

师:看了录象,有新的感受吗?

生:看到录象上漫山遍野的树叶,我仿佛看到了五彩缤纷的蝴蝶。

生:漫山遍野的树叶多美呀!那厚厚的落叶就像给大地铺上一层花地毯。

生:……

师:秋天真是一幅五彩的画。今天就学习用自己的笔来描绘这秋天 的树叶。

请拿出《秋天的树叶》(课前发下的),看看作者是如何把秋天的树叶写具体,有顺序的。

生:(认真读范文)

师:交流一下,作者是用什么方法写秋天的树叶?

生:作者用了比喻、拟人、对比的方法。

师:找找具体的句子说说。

生:(几生读范文中的句子加以说明。)

师:还有哪些方法?

生:联想的方法。(读范文中的句子)

师:联想在文中非常重要,可以使文章更生动。比如:由一片树叶,联想到漫山遍野的景象。说说你联想到什么?

生:看到一大片枫叶,火红火红的,就像火焰。

生:看到眼前金黄的树叶,我联想到漂亮的花地毯。

生:……

师:同学们还可以联想得更多。让我们把你观察到的、联想到的写下来,写的时候注意顺序。看范文,写枫叶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生:叶脉、叶柄、叶片……

师:所以写时要抓住特点,按顺序。(对照板书小结)

请选择一两种树叶把特点写清楚,写具体。写时可以把平时积累的好词佳句用上去,但一定要注意准确。

生:(动手写作)

师:(巡视指导)

(片刻后,老师选了几位学生的作文当堂师生评改……)

简评:

从这则案例中可以看出这堂作文课的教学步骤:一、激情导入,巧作铺垫。二、观察实物 ,揭示方法。三、激发想象,引导联想。四、例文引路,探究写法。五、当堂习作,巡视指导。六、及时评改 ,培养能力。

一、教师教学行为的优化。

1、教学语言具有吸引力、可指导性。要使学生的学习富有成效,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具有重要作用,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的调动与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水平密切相关。因此教师只有对教学工作的真情热爱,对教学方法的潜心钻研,才会引发出学生对学习的热情。教师课前已做了充分准备:配备了例文和录象,并布置学生收集树叶。课始教师便以极富表现力的面部表情和充满情感的语言描绘了美丽的秋天,把一幅秋天的图画呈现在学生的眼前,引发起学生的想象和联想,再引领学生说说秋天的特点,继而自然而然地揭示课题,引入本课的教学内容。学生被老师富有感染力的描述深深吸引住了,学习的热情调动起来了,纷纷拿出采集的树叶观察起来。学生观察时如果没有得力的指导,那只是盲目的、无效的观察,到动笔写作时就会感到无从下笔,学习积极性也将随之下降。因此要指导学生学习观察事物的方法和规律--这是学生终生受用的知识,使学生觉得观察、写作不是困难的事情而乐于为之,因此教师抓住要领的点拨、指导,就尤为重要了。但这样的点拨、指导要不露痕迹,要构建在学生的已有经验的基础上,使学生觉得亲切、易于接受,从而积极效仿,使观察活动始终处于亢奋、积极的状态之中。如:一学生介绍他观察的树叶时说:这个树叶是椭圆型,摸上去有刺……老师则随即点评:这位同学观察的方法很特别,与我们不一样。其实观察树叶不仅看看,还可以摸摸、闻闻,再和其他树叶比较比较……这个环节,实质是教师把来源于学生的观察方法通过语言的整合,上升为一种经验推广介绍给全体学生,不仅激发了该生的学习热情,而且又因为是来自于同学中的经验,倍使学生觉得亲切、容易,操作的热情益发高涨起来。这样于无意中(实质是抓住要领的点拨指导)掌握了观察方法,为下面的写片段奠定了基础。

2、教师始终关注的是学生。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童年时代,每个人都需要得到关注和爱抚。如果孩子在冷漠无情的环境中长大,他就会变成对善和美都无动于衷的人。教学中,教师自始至终以亲切的笑容,切合学生的语调,关爱的眼神与学生交流,使学生感受到老师的亲切与温暖,教师尤其关注学生在课堂中的活动,从而极大的激发了学生观察和写作的热情,学生思维开阔,反应积极,乐于写作。

二、习作指导过程的优化。

整个教学过程遵循了下列原则:(1)统筹安排,注意整体性。即课始、课中、课尾巧作安排,培养学生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的基本技能,使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得到了优化组合。(2)脉络清楚,体现层次性。这节课,层次清楚,一环扣一环,由观察树叶、观看录象到引发联想……启发学生逐步由认识树叶、描述树叶至仿照例文描写树叶,其间解决了学生写作中遇到的疑难、困惑,主张在习作中运用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做到了化难为易,读写结合,启开茅塞。(3)讲究艺术,注意审美性。教者借助自己的智慧学识,通过 各种手段,或以深情言语的描述,或适时播放录象,或引发学生联想,来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感受到秋天树叶的美,表达的欲望也随之增强。

可以说,优化的课堂教学能使教师费较少的力气,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而达到较高的教学效果。

作者邮箱: zhl_834@sina.com

上一篇:安全生产月度挂牌考核标准下一篇:作文我学会了什么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