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打造红色旅游经验交流发言稿

2024-04-26

县打造红色旅游经验交流发言稿(精选10篇)

篇1:县打造红色旅游经验交流发言稿

抢抓机遇,加快发展全力打造红色旅游强县

是文明的发源地之一,一直领风气之先。革命战争年代,儿女为中国革命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沙家店战役的烽火,杨家沟窑洞的灯火,都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上演,为红色旅游增添了无穷的魅力。近年来,以建设“黄土高原文化旅游影视的一颗明珠”为全县三大战略目标之一,抢抓历史发展机遇,强势推进以杨家沟

为龙头的红色旅游建设,取得良好的成效。,杨家沟累计接待游客8万人次,实现旅游及相关产业收入180万元,红色旅游已成为全县旅游经济最主要的增长点和新引擎。

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统一思想,深化红色旅游发展的认识

是榆林南部六县之一,矿产资源单一,财政收入总量较小,经济发展步伐迟缓。如何突破自身所处的劣势,寻求经济发展的优势,是摆在县委、县政府面前的一道难题。近年来,旅游业蓬勃兴起,为我县破解这道难题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是文化的发祥地,历史文化悠久,旅游资源丰富,发展旅游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县委、县政府高度认识,以建设旅游强县为目标,精心打造“名人、妇女、建筑、红色、教育、民俗、生态、”七张旅游牌,特别是把杨家沟红色旅游建设作为全县旅游开发的重中之重。县上成立了杨家沟红色旅游建设协调领导小组,由县委书记姚宏亲自挂帅,组织旅游、财政、住建、扶贫、交通等十五个部门为成员单位,指导红色旅游发展。通过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群众参与、齐抓共管,形成强大的合力,为全县经济产业转型升级注入新的活力。

二、科学规划,理顺红色旅游发展的思路

规划是红色旅游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县委、县政府高瞻远瞩,从基础设施建设、旅游景点开发、旅游产业规划等多方面入手,邀请有关专家学者,编制了《杨家沟红色旅游发展规划》、《杨家沟文物保护规划》,目前,《杨家沟历史名村保护规划》编制工作已近尾声。在规划实施过程中,我们贯彻科学发展观的理念,走可持续发展的路子,坚持“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的原则,协调处理好发展旅游与农民增收之间的关系,推动红色旅游科学向前发展。

三、多方筹措,优化红色旅游资金的运用

红色旅游要发展,资金投入是关键。我县紧紧抓住当前中央重视红色旅游开发这个历史机遇,千方百计争项目、争资金。目前,杨家沟红色旅游被国家发改委列入全国红色旅游景点景区二期项目,概算投入3.2亿元,国家已启动一期计划投资3050万元。同时,积极争取杨家沟历史名村建设资金505万元,市扶南资金400万元,省文物保护资金200万元,用于杨家沟红色旅游建设,县上也尽量把部分资金向杨家沟红色旅游建设倾斜,逐步形成“钱往一处使、劲往一处用”的建设新格局。

“钱怎么花?怎么发挥最大的效益?”,我县摸索出一套切实可行的路子。一是加强文化、旅游、文物三个方面资金的优化整合,对杨家沟红色旅游建设的各项资金进行统一管理,做到科学策划、合理使用,避免出现重复使用、无章乱用的现象。二是加强县级各部门资金的整合利用,本着“让农户受益,让景区发展”的思路,积极整合民政、住建、扶贫等部门的帮扶项目资金,进行捆绑使用,确保把每一分钱的用到实处,最大限度的发挥资金最佳值。

四、精心打造,推进红色旅游景区的建设

我县坚持“高起点规划、大手笔打造”的原则,在景区基础设施建设、景点开发等方面大做文章。近年来,先后完成杨家沟革命纪念馆院落硬化、环山仿古道路、防空洞、停车场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新建杨家沟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展室、毛泽东转战纪念馆,维修恢复扶风保障桥、杨家沟高级军事干部会议旧址等建设项目,累计投资1100多万元。目前在建的项目有:杨家沟寨门寨墙恢复建设、扶风寨三大院落维修、观星台建设等。杨家沟门户区建设、旅游专线建设正在筹划申报之中,杨家沟红色旅游建设这场战役,已全面打响。

五、创新手段,加大红色旅游宣传的力度

我县采取多项措施,创新宣传方式,加大宣传力度,打响、打红红色旅游品牌。

一是利用各类博览会、交易会等活动大力宣传展示红色旅游产品。拍摄制作《杨家沟是个好地方》、《神奇》电视宣传片。同时,借助《榆林日报》、《西部之旅》、《旅游画册》、电视台等新闻媒体,扩大红色旅游宣传促销覆盖面,不断提升红色旅游的知名度。,我县在西安世博会入口处打造大型的旅游宣传广告,宣传的红色旅游资源,使得杨家沟红色旅游人数倍增。

二是积极借助毛泽东转战胜利60周年暨大型历史画册《难忘岁月》首发式、百名画家画名县等各类大型活动,展示我县红色文化的魅力,进一步扩大影响力,提高我县红色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六、深化交流,借鉴红色旅游发展的经验

只有走出去,才能把经验引进来。今年六月份,我县由姚宏书记亲自带队,组织文化、财政等多个部门负责人外出到江西井冈山学习红色旅游管理的先进经验,考察结束后,每位同志都撰写了调研报告,

篇2:县打造红色旅游经验交流发言稿

“美丽南方”地处南宁市西乡塘区石埠街道腹地,距市区约10公里,这里三面环江、风景秀丽、物产丰富、民风朴实,不仅保存有成片成群的古宅,还留下了田汉、艾青等文化名人的足迹,是著名作家陆地创作《美丽的南方》背景地,具有发展乡村旅游的独特优势。2014年以来,城区按照自治区和南宁市关于推进“三农”工作的总体要求,结合创建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和综合示范村建设,认真总结多年来开展农家乐的经验和教训,选定该片区作为推进乡村旅游工作、破解“三农”难题的重点,确定了“产村融合、农旅合一”的发展思路,制定了工作目标,努力创建一个高水平的乡村旅游示范区。一年来,先后投入1.5亿元推进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美丽南方”已成为南宁市民重要的休闲旅游地之一,据不完全统计,2015年1-10月份,美丽南方共吸引游客近54万人次,“五一节”期间成功举办了全国水上摩托艇锦标赛;同时创造大量就业岗位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大幅提高了当地农民收入,得到社会各界和市民群众的高度评价。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坚持规划引领,绘一幅美丽画卷

城区高度重视规划在乡村建设和开发乡村旅游中的先导作用,始终坚持高起点规划的理念,聘请成都市规划设计“五朵金花”专家和广西旅游规划院规划团队,结合美丽南方的农业生态、村庄建设、历史文化以及都市市民对休闲度假、体育运动等多方面需求编制规划,充分体现“生态、环保、文化、休闲、可持续”等主题,具体而言就是:以生态环保为本,各项建设都要与片区自然生态相适应、融为一体,突出环境治理;以历史文化为魂,充分挖掘“美丽南方”的历史、传统农耕及其自身独有的土改、知青文化,同时又结合发展形势,拓展休闲运动文化;以村庄建设为形,科学规划村庄房舍,分类建设旧村新村,加强环境治理,打造秀水蓝天的村景水景;以产业聚集为基,利用自然资源,开展土地流转,发展蔬菜、花卉、水果、水产等特色农业产业及休闲产业,促进农民增收和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以基础建设为骨,建设完善基础配套服务设施,支撑各项开发建设。在建设目标上,确定了“135”计划,即从2014年初起,到2014年底用一年时间打造美丽南方初级版,到2016年底用三年时间打造美丽南方升级版,到2018年底用五年时间打造美丽南方钻石版,建设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融合、和谐发展的美丽南方。

二、坚持产村融合,播一块希望田野

在具体建设中,坚持村庄建设、文化提升、产业扶持、配套完善、乡村建设同时推进,重点抓好“五大建设”:一是村庄建设打造特色。对于旧村古宅修旧如旧,尽可能地保持原汁原味,留住乡愁;对于农民新居,按照“青砖、白墙、灰瓦、坡屋面”格调进行风貌改造。大力开展绿化美化,大量种植当地特色树木花卉,如黑榄树、三角梅、美人蕉、竹子,保持整个片区生态、自然、美观,使沿途村庄如图画一般掩映在自然山水之中。二是文化建设提升品位。在充分挖掘当地文化的基础上,规划修建了云升桥,修缮了历史留痕、知青园、双忠庙,十冬祠堂、人民公社饭堂,建设农耕文化陈列室、知青文化博物馆、土改文化和革命教育基地,把当地历史名人、重要史实、农村传统结合起来,努力将乡土文化融入到乡村旅游之中。三是产业建设夯实基础。按照“一产带三产,三产促一产,产村互动,农旅融合”思路,广泛开展招商引资,动员村民流转了8000多亩土地,引进20多

家现代农业和休闲旅游企业。注重引导各企业开发建设各具特色、各放异彩的项目,力求形成“一区一主题,一园一特色”,满足市民观赏、体验、休闲、运动等多种需要。目前打造广西首家千亩以欧式风情展示为特色的玫瑰花观光园;以绿色休闲农庄为主,集吃、住、玩、赏、乐、购为一体的生态农业采摘园(百果园);以开发游艇、发展水上休闲娱乐项目的杰斯奇广西南宁(国际)水上休闲运动培训基地;以台湾水果种植、展示为特色的烟农台湾名优水果园;以竹文化为特色的吉泓竹园;以专门从事特色水产养殖的盛满源水产养殖基、桂海龟鳖养殖基地;以葡萄种植栽培、相关产品开发、葡萄休闲文化为一体的新科葡萄园;以打破原有乡村旅游农家乐、田园风光观赏的传统模式,以太空育种与种植、探险娱乐、亲子益智、体验农耕、科普教育及展示、农艺园艺创意为切入点的太空农场;以观光、采摘四季水果体验为主打,种植11个水果品种无论何时季节都有水果飘香的四季果园;以观光种植、民俗景观、自然体验、凤凰立体养殖区的凤凰园;以莲花采摘、观光、科普教育为一体的荷园;以休闲木屋为主、体验现代农村的自然景观,集展示、销售、采摘为主的热带木瓜园;以及发展餐饮、住宿、体育、休闲于一体的忠良山庄、亿鼎山庄等等。形成水产、蔬菜、水果、花卉等四大特色产业,为当地农民的就业和增收创造了条件,据抽样调查统计,2014年忠良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0590元,同比增长8.9%。一个具有多功能、多内涵的乡村旅游区呼之欲出。四是配套建设完善功能,按照“企业做产业、政府做配套”模式,城区财政加大投入,有计划修建完善片区交通路网、水电通讯、环卫及其他公共服务设施,在核心区忠良屯还新建了文化综合楼、灯光球场、文化戏台、休闲广场等休闲娱乐设施,丰富了景区承载力,大大减轻了入驻

各企业和村民负担。五是清洁乡村整治环境。按照“美丽南宁”乡村建设要求,全面开展环境卫生整治活动,引进新技术整治沿途水塘,修建农村生活垃圾及污水处理设施,实现了村屯绿化、道路硬化、饮水净化,使乡村环境与乡村旅游同步提升。

三、坚持品牌提升,造一片星级景区

“三分建设、七分管理”。坚持把形象策划和管理服务相结合,努力打造美丽南方旅游品牌。一是培养一支专业队伍。以提高乡村旅游发展质量为出发点,着力完善景区管理,培养一支适应旅游市场的专业队伍。积极探索专业化公司管理模式,委托城区直属物业公司对景区物业进行规范化管理;聘请当地村民参与景区管理,招聘专业的景区讲解员,并经常性开展针对服务人员的培训,提升整体素质。二是打造一批旅游品牌。注重美丽南方旅游品牌宣传和营销,聘请宣传文化团队利用新媒体进行推介,拍摄微电影《美丽的南方》,并利用电视、网络、微信、微博等开展宣传,提高了“美丽南方”的新形象知名度。注重打造农家乐品牌,扶持建设一批农家乐和农家客栈,并按自治区五星级农家乐标准指导其提升改造;积极引进社会资金投资建设橄榄林餐厅、亿鼎庄园和忠良山庄等中高档餐饮住宿服务设施,为游客提供“吃、住、行,游、乐、购”一条龙服务。注重打造旅游产品品牌,结合美丽南方各园区建设,精心策划“新农村考察游、生态养生游、田园风光游、科普教育游、休闲体育游”等五大类旅游产品,并将这些产品进行整合,设计精品路线,购置一批观光旅游车辆往返精品路线免费搭载游客,形成旅游产品规模化发展的良好效应。三是策划一批特色活动。以“新农村、新旅游、新体验、新时尚”为主题,精心策划一批特色突出的旅游活动。今年以来,我们已经成功举办了玫瑰园等园区开园、全国水上摩托

艇锦标赛、2015年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西乡塘区歌台暨西乡塘区香蕉文化旅游节等活动,并利用双休日、节假日安排多种主题的园区活动,吸引了大批游客,取得了很好的宣传效果。

篇3:县打造红色旅游经验交流发言稿

三河古镇历史悠久, 遗存丰富。据《左传》记载, 公元前582年, 吴楚相争, 在此发生“鹊岸之战”, 至今仍保留“鹊桥”、“鹊亭”等遗存。当年赵匡胤逃难于此, 饮用的“黄水井”完整如初。发生于太平天国时期的“三河大捷”载入了历史教科书, 其指挥部 (英王府) 、古城墙仍佐证着当年惨烈的战争。至今, 三河古镇原汁原味地保留着明清时期的街区肌理, 街区两边的木格镂窗、飞檐翘角的房屋店铺、高高挑起的马头墙, 无不展示着独具特色的“皖中徽派”建筑风格。光滑溜圆的青石板街道, 蜿蜒十华里, 古韵十足。而古街上悬挂的“前有姓氏, 后有郡堂”的油纸姓氏灯笼, 更鉴证了古镇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三河古镇是独具魅力的“徽韵水乡”。大别山的淙淙清泉汇集的两条河流——丰乐河、杭埠河在古镇交汇流入水光潋滟的巢湖。清澈的小南河, 横贯全镇, 连接着丰乐河、杭埠河。两岸的婆娑柳枝, 临水而建的茶楼、水阁展示独特的水乡韵味。古镇河塘相连, 形成了江淮之间“三环水系”。古镇外, 有万亩湿地, 千亩荷塘。平静的水面, 映衬岸边依依的杨柳, 倒映着洁白的荷花倩影。“柳树”“荷花”被分别定为“镇树”“镇花”, 昭示古镇质朴敦厚的民风。

三河古镇人文景观丰富。“杨振宁旧居”展示着杨振宁的科学人生, “刘同兴隆庄”展示着古镇商业文化的繁荣, “国粹楼”的二百多幅牌匾, 古人镂雕的家具, 透露着古镇浓厚的文化底蕴, “孙立人故居”展示孙立人将军赴缅远征的戎马倥偬的人生。同时, 古镇里有灵巧别致的仙姑楼, 规模恢宏的万年禅寺, 还有古娱坊、古城墙、土地庙, 正在建设中的庐剧博览园、英王府。三河古镇又是“淮军故里”, 李鸿章的粮仓座落于此, 淮军名将、“镇海之战”的总指挥刘秉璋的旧居——鹤庐, 现已成为淮军文化展示馆。

三河古镇民俗文化丰富独特。这里是地方戏——庐剧的发源地, 被称为“庐剧之乡”, 节假日、双休日的庐剧表演备受游客的青睐。而传承多年的芦花船、渔蚌舞、车上轿、赛龙舟等民俗文化活动, 体现了古镇融南汇北独有的民俗。自2009年以来, 连续举办的“民俗文化节”、“水文化节”、“庐剧文化节”、“美食文化节”, 使古镇文化更熠熠生辉。三河古镇更是“美食天堂”, 别具风味的土菜, 让游客回味无穷, 留连忘返。

近年来, 三河镇党委政府树立了“一切以旅游发展为中心”的理念, 加大旅游基础设施的投入, 完成古镇内的立面改造工程, 完成了小南河的治污系列工程, 实施小南河沿线灯饰亮化工程, 建设占地一万多平方米的旅游生态停车场, 完成建筑面积近400平方米的游客接待中心, 古镇内形成循环的旅游线路和水上游线路。旅游线路上建有三星级旅游公厕, 有与古镇文化相配套的旅游标识系统。景区内成立了“三河古镇景区管理委员会”, 下设办公室、游客接待中心、景点管理处、营销处、水上游管理处, 形成一批专业的管理队伍, 导游队伍, 建立健全完善的管理制度, 培训制度, 制定了有序推进的营销方略。2008年接待游客80万人次, 其中境外游客3万人次, 今年市场进一步拓展, 接待量同比大幅增长, 前四个月, 接待游客达30万人次。

篇4:陕北打造红色旅游路线图

一般的说法,革命战争年代,毛泽东曾在延安13年。其实,比较准确的说法应该是“毛泽东在陕北13年”。因为党中央初到陕北时并不在延安,志丹、子长(瓦窑堡)都曾经是党中央的所在地,其它像洛川会议旧址、安塞的王家湾、佳县的神泉堡等,更是多得不胜枚举。仅转战陕北,党中央就先后经过了清涧的徐家沟、高家硷、枣树则沟,子长的任家山、庄科坪、石家湾,子洲的邱家坪、高家塌,安塞的王家湾、佳县的神泉堡、米脂的杨家沟等近40个地方。毛泽东同志以“李德胜”的化名一路走来,这一条路上有过多少艰苦卓绝的英雄故事?发生了多少扭转乾坤的重大事件?对今天的年轻人来说,其中有探究不尽的秘密……

红色旅游冷热不均

在延安市区,不管是凤凰山麓、杨家岭、枣园还是王家坪,都是一片火爆场面,特别是枣园,搭起了大台子表演陕北民歌,就连王家坪,也请来了安塞的腰鼓手打腰鼓,和游客一起扭秧歌,现场气氛热烈而活跃……可是,一走出延安市区,来到安塞、来到子长的瓦窑堡旧址,就“门前冷落车马稀”了。据瓦窑堡旧址的讲解员介绍,这里每年的接待量仅仅1万人次左右,而离这里不远的红军大学旧址,“年接待量还赶不上这里呢!”

据介绍,当地也有做大做强红色旅游的想法,可是由于210国道改道等原因,延安城里的红色旅游游客基本上过不来。而榆林境内的红色旅游景点,去的人更少一些。在佳县时,记者询问当地有关人士神泉堡每年的游客接待量,最大的数字也是1万人次左右,和每年数十万人次的道教圣地白云山不在一个“重量级”上。

作为陕北的组成部分,榆林的红色旅游资源也非常丰富。党中央、毛泽东同志转战陕北的370天中,有300多天都是在榆林境内度过的。特别是佳县的神泉堡,毛泽东同志先后两次进驻,时间将近两个月,毛泽东同志在这里起草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关于重新颁布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训令》,发出了被称作“神泉号令”的“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和“建立民主联合政府”的号令。在这里,中共中央还批准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口号》、《中国土地法大纲》和《中共中央关于公布中国土地法大纲的决议》。这期间,毛泽东同志还指挥西北野战军举行了黄龙、延(川)清(涧)战役,收复了延长、延川、清涧、绥德、瓦窑堡,歼敌整编七十六师6000多人,俘虏了其师长。在全国战场上,晋察冀野战军举行了清风店战役,歼国民党军1.7余万人,随后攻克石家庄,歼国民党军2.4万余人;与此同时,刘邓大军、陈(赓)谢(富治)集团先后挺进中原;陈(毅)粟(裕)华东野战军外线兵团在鲁西南歼国民党军1万余人;人民解放军三路大军挺进中原的倒“品”字形阵势基本形成……

当地旅游局相关人士介绍说,榆林的红色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榆林市为做大红色旅游也付出了很多心血,先后对靖边县青阳岔、小河,绥德黄家沟、吉镇,米脂杨家沟、陈家岔,佳县的神泉堡、佳县县城及吴堡县川口黄河渡口等毛泽东同志转战陕北时经过的地方进行了修复,有的还立起了纪念碑。

今年3月18日,是毛泽东同志开始转战陕北60周年纪念日,榆林市开放了米脂县杨家沟“毛泽东转战陕北纪念馆”,榆林市委宣传部、榆林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榆林军分区政治部编辑出版了《难忘的岁月——纪念毛泽东转战陕北60周年历史画册》,并举行了隆重的纪念活动,以期由此预热陕北的红色旅游。

但是,活动过后,当一切都恢复了常态,陕北红色旅游,特别是榆林境内的红色旅游,依然是又回到了先前的沉睡状态……

“转战陕北”:整合红色旅游路线图

延安市区内,红色旅游一片火爆,是高潮的高潮;其它地方,包括延安市区以外的延安市所辖各县和占陕北红色旅游半壁河山的榆林市,就基本上是低潮的低潮,没有多少起色。怎样才能把陕北红色旅游的“蛋糕”做大,使整个陕北的红色旅游像延安市区那样火爆起来?

业内人士表示,出路只有整合陕北的红色旅游资源,使它们形成一个拳头,以一个整体形象共同对外宣传促销。如果用毛泽东同志转战陕北的路线把陕北的红色旅游点给串起来,形成一条特色的旅游线路,不就把陕北的红色旅游景点从整体上用一条红线给串起来了吗?

这一观点得到榆林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难忘的岁月——纪念毛泽东转战陕北60周年历史画册》的主编姬世存的支持。为了宣传陕北,特别是榆林市的红色旅游景区,在毛泽东同志转战陕北60周年纪念日到来之前,他就广泛搜集资料,在大量珍贵历史资料的基础上,精心编出《难忘的岁月——纪念毛泽东转战陕北60周年历史画册》,作为纪念活动的精装纪念品,在纪念仪式上首发。这为整合陕北红色旅游资源,提供了大量第一手资料。榆林市委宣传部新闻科科长王浩还策划出了“重走‘转战’路,体验黄土情”这个将陕北红色旅游一线牵的旅游宣传口号。

篇5:县打造红色旅游经验交流发言稿

——永州市浯溪碑林风景名胜区管理处

(二O一一年四月)

浯溪碑林景区位于永州市祁阳县城西南端的湘江之滨,现有面积约100亩。景区内共保存有唐、宋、元、明、清至民国历代诗词石刻505方,其中尤以唐代著名文学家元结撰文、大书法家颜真卿大字正书的《大唐中兴颂》碑因文、字、石皆奇,世称“摩崖三绝”,享誉中外。景区内还保存有出生于祁阳的伟大无产阶级革命家、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党和国家卓越领导人陶铸同志的铜像和生平事迹陈列馆。景区自1981年正式对外开放以来,先后荣获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风景名胜区”、“湖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百姓喜爱的湖南百景”、新“潇湘八景”、“湖南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基地”、“湖南省全民国防教育基地”、“湖南省文明风景旅游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等众多荣誉称号。

近年来,我处严格按照《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公民道德实施纲要》、《湖南省红色旅游发展一期规划纲要》的要求,牢抓“三贴近”,精心打造红色旅游精品景区。目前,年接待人数达到了30万人次以上。

一、贴近生活,加大投入,打造陈列精品

为进一步发挥基地作用,增强教育效果,满足社会教育的需求,特别是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我们从狠抓基地建设、改进陈列方式、创新展示手段入手,充分发挥文物资源优势,向广大人民群众和中小学生提供生动和爱国主义教材。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1、积极创造条件,挤出资金狠抓基地建设

虽然我处人员多、资金较困难,但我们仍千方百计挤出资金抓好基地建设。陶铸陈列馆是我们的一个重要教育基地,我们每年都会投入资金,用于改造基地的基础设施。如:2008年,我们利用新找到的陶铸同志部分诗词手稿,在陈列馆前面的围墙上建起了“心底无私天地宽——陶铸同志诗词长廊”,更好地体现了陶铸同志“心底无私”的崇高风范,也为景区增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受到了游客的好评。

2、抢抓机遇,争取上面资金,不断改进陈列方式 2008年1月16日是陶铸同志诞辰100周年纪念日,届时,中央、省、市都将举行不同形式的纪念活动,我们抓住这难得的机遇,积极向上面争取资金300余万元,改善了景区道路、停车场、厕所等基础设施,更重要的是投入了100余万元将陈列馆翻新改造,专门聘请了省博物馆专家对陈列馆重新设计、装修、布展,一改原有的单一图片展览,增加了实物展览,多媒体播放等内容。该展览于2008年初重新开展时,让很多领导、观众都感觉眼前一亮、耳目一新。他们普遍认为:该展览图片 2 精,还附有实物展览、多媒体播放,让人感觉展览档次高、不枯燥乏味,又全面展示了陶铸同志的生平,突出了其人格的闪光点,非常感人肺腑而催人奋进。

二、贴近群众,服务观众,开展优质高效的服务

我们景区既是我省红色旅游重点景区,又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更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窗口。我们始终把开展文明礼貌服务当作核心工程、精品工程来抓。

(一)开展文明礼貌服务

景区是一个地方形象的窗口,而文明礼貌服务则是这个“窗口”的灵魂。多年来,我们一直坚持“游客至上,服务第一”的宗旨,推行“游客是上帝”、“微笑服务”的理念,并制定了《售票员行为规范》、《监票员行为规范》、《导游员行为规范》、《文明用语五十条》等行为规范准则,经常开展各类培训,特别是职业道德培训,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及文明礼貌服务水平。还经常组织员工学习旅游发达地区先进经验,开展讨论找差距;开展各类技术比武活动,每月评比“微笑明星”、“导游之星”等,通过以上活动的开展,真正让游客有“宾至如归”的感觉,多年来,我处未发生一起游客重大投诉事件。

(二)开展各种便民服务

我们设立了游客中心,游客可以在游客中心休息,我们为游客免费提供资料、报刊、茶水、咨询、寄存行李、收看电视及医疗、电话、雨伞等各种服务。针对小孩、残疾人等特殊人 3 群,我们还提供有童车、玩具、轮椅等特殊服务。

(三)开展各类免费和优惠服务

我们对70岁以上老年人、残疾人等实行免票;对60岁以上老人、现役军人、学生个人参观,实行半票优惠;对单位、学生团体参观,基本上做到了免门票,并免费为他们提供导游讲解服务。

三、贴近实际,服务社会,不断拓宽教育层面

多年来,我们根据我县及本景区面积狭小等实际情况,还经常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方法,有针对性的开展各类专题展览教育活动,不断拓宽教育层面。

(一)与学校共建爱教基地和德育教育基地

我们共与30余所学校签订了共建协议,为他们提供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德育教育场所。我们还根据青少年生长发育的特点,先后引进了“珍爱生命、远离毒品”青少年禁毒知识展览、“25万枚毛主席像章展览”及各种科普知识展览等,针对较偏远、不便来参观的农村学校,我们还多次派专人、专车下到各学校对学生进行宣讲。据统计,我们每年接待的学生团体达12.8万余人次。以上各项展览活动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反响,也受到了老师、家长、学生的欢迎。

(二)与机关、企事业单位共建干部、职工德育教育和“党课”基地

目前,与我们签订共建协议的机关、企事业单位已幅射到 4 永州市范围内,永州市电力局、永州市消防支队等单位已将我处列为本系统干部、职工思想道德建设基地。经常有单位在陶铸同志铜像广场和陶铸陈列馆内举行“新党员入党宣誓仪式”、“老党员重温入党誓词”、“学习陶铸同志,永葆共产党员先进性”、“离退休老干部创先争优,退休不褪色”等不同形式的活动。去年,我们又根据新时期反腐形势的新特点,在陶铸陈列馆内新开辟了“陶铸同志廉政风范展”,成为我市、我省重要的党风廉政建设教育基地,也让各机关、企事业单位又增添了新的“党课”内容。我们通过共建基地、组织活动等措施,使人感到爱教基地每年都在推陈出新,每年都有新内容,不让人感到厌烦。

篇6:会宁县红色旅游发展经验交流材料

会宁县红色旅游发展经验交流材料

中共会宁县委 会宁县人民政府

近年来,在省市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旅游部门的精心指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全县广大干部群众紧紧围绕打“红色牌、建设全国红色旅游名城”的战略目标,充分开发利用红色旅游资源,会宁旅游业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政治和经济效益。

一、红色旅游资源概况

会宁境内旅游资源类型较多,特色鲜明,内涵丰富。红军会师期间,红军主力部队先后在会宁战斗休整近一月,留下了20多处战斗遗址、1000多件革命文物,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4a级景区红军会宁会师旧址;有革命遗址遗迹大墩梁烈士陵园、慢牛坡烈士陵园、东山烈士陵园和河畔红园以及6处战斗遗址。历史文化遗迹丰富,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牛门洞新石器遗址出土的彩陶、磨制石器等文物,是甘肃仰韶文化马家窑类型、半山类型和齐家文化共存的见证;有古城遗址和以汉墓群为代表的古人类墓葬20多处,筑于金代的郭哈蟆城和宋代的西宁城,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森林公园铁木山,集文化遗产、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为一体,现存多处石窟和庙宇古建筑,地貌独特,森林葱郁,有“旱塬秀峰”之称;位于铁木山下的马明心教堂,始建于清乾隆年间,为伊斯兰哲赫忍耶门宦创始人马明心的创道传教遗址,是全国各地穆斯林进行宗教活动的主要圣地之一,有“小。

源上下功夫。有机整合区域内各种旅游资源是做大做强红色旅游产业的重要举措。我们把红色革命特色与地方传统特色有机结合起来,突出红色主题,推动历史文化资源、绿色资源和金色教育资源联动发展。一是充分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建设了县级馆藏一级文物数量最多的全国重点历史博物馆,开发保护了筑于金代的郭蛤蟆城、筑于宋代的西宁城以及马明心创道传教遗址等历史古迹,不断加大对历史文化文物景区开发力度,用红色旅游带动历史文化旅游发展。二是充分挖掘金色教育资源。发挥会宁金色教育的品牌优势,积极搭建会宁教育考察旅游平台,以“金色教育”映衬“红色旅游”、以“红色旅游”带动“金色教育”,达到教育事业的发展促进旅游业的发展。三是充分挖掘绿色生态资源。发挥“中国肉羊之乡”和“中国小杂粮之乡”的绿色资源优势,积极发展以 “住农家屋、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享农家乐”为内容的“农家乐”特色旅游,让游客真切感受浓郁的农家风情、体验勤劳朴实的农家生活。通过整合旅游资源,逐步实现由单一的观光旅游向休闲娱乐型旅游转变。

(三)强化宣传,在扩大品牌影响上下功夫。全方位进行品牌宣传是扩大红色旅游影响的有效途径。我们先后成功举办了红军会师五十、六十、六十五、七十周年、甘肃·会宁红色旅游节等大型纪念和节庆活动,宣传介绍了会宁,极大地提高了会宁红色旅游品牌的知名度。特别是在红军会师七十周年大庆期间,成功举办了一系列大规模、高规格的纪念活动。2009年在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成立75周年之际,会宁和华池两县联合举办了“2009会宁—六盘山—华池—延安红色旅游线路推介”活动,首次实现了庆阳、白银、平凉、陕西延安、宁夏固原三省五地联合推介,开创了会宁红色旅游跨区域合作发展的新路子。2010年,我县参加了延安市主办的长征路上四大聚焦点《联合宣言》活动,四川省主办的《陕鄂渝甘红色旅游圈合作协议》活动,省旅游局主办的甘肃省“全国百城世博旅游宣传周暨观世博·游丝路”主题系列宣传推广活动。并在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书记来了”访谈栏目、迎世博·2010中国文化旅游主题年高峰论坛上,大力宣传推介会宁,在全国引起了广泛关注,被评为全国十大文化休闲旅游县、中国优秀红色文化旅游名县、中国优秀红色旅游目的地。

(四)加强培训,在提高服务质量上下功夫。积极开展红色旅游景区管理人员、服务人员培训,着力提高红色景区管理人员素质,规范行业服务,促进全县红色旅游发展。成功举办省级红色旅游培训班5次,县级培训班3次,开展了以普通话、服务礼仪、讲解技能、安全消防为主要内容的培训讲座。强化景区管理人员学习,采取“走出去”的方式到知名红色景区学习先进的发展理念和管理方法。通过学习培训,极大地丰富了旅游从业人员的专业知识,开阔了视野,更新了观念,提高了旅游从业人员的管理水平和接待能力。进一步强化旅游行业管理,成立了会宁会师旅行社,完成了南苑三星级宾馆创建,全县旅游行业服务质量进一步提高。

三、今后的努力方向

今后,我们将按照“丰富会师旧址内涵、改造提升长征胜利景园、完善产业链条、提升红色文化”的思路,以长征为背景,突出会师主题,打造红色旅游品牌;以崇文重教的历史为背景,突出会宁优势,打造教育名县品牌;以丝绸之路为背景,突出文化优势,打造古道名城品牌;以西部大开发为背景,突出地域特色,打造绿色食品品牌,努力用“红色”吸引市场,用“绿色”拓展市场,用“金色”感召市场。

一是积极抢抓政策机遇。紧紧抓住国务院《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陕甘宁革命老区振兴规划》、省市旅游发展大会精神和《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旅游业实施意见》等政策机遇,认真对接国家和省、市扶持政策,加大旅游项目争取力度,加大旅游产业投入,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景区内外交通条件和公共服务设施,提升旅游形象和服务质量,实现旅游产业跨越式发展。

二是做大做强红色旅游。按照做大亮点、延长短板、三色互动、整体提升的要求,充分挖掘红色文化资源,结合旧城区改造,建设状元风传统文化一条街;结合祖厉河治理,建设汉唐风商业文化一条街;结合新城区建设,建设现代风娱乐文化一条街,更加突出文化名城的历史内涵。到“十二五”末,实现会宁旅游发展三大目标:确保会宁红色旅游在甘肃的龙头地位,年接待游客达到200万人以上,旅游业成为县域经济支柱之一。

三是全力打造精品景区。严格按照4a级景区管理标准,进一步充实、提升、完善会师旧址内涵,由以景区开发建设向管理提升转变。坚持市场化运作原则,鼓励和引导各类投资主体参与旅游开发,积极筹措资金,加快长征胜利景园改造提升步伐,实施会师旧址纪念馆布展设施提升工程,着力建设集红色旅游与休闲娱乐为一体的长征胜利景园,力争把红军会宁会师旧址与长征胜利景园打造成全省一流、全国有重要影响的著名红色景区。

篇7:县打造红色旅游经验交流发言稿

推动全县文化旅游产业快速发展

红西路军安西战役纪念馆

瓜州文化遗存众多,无论是古遗存分布还是国宝级单位,数量均多于周边县市,境内还有许多异于中东部地区的戈壁荒漠自然景观,深受外地游客青睐,这为我县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但是,资源优势未必等于产业优势,众多的文化遗存也不可能一揽子开发,特别是我县毗邻国际旅游名城敦煌,既有借助敦煌品牌的“光环”优势,也有受制于敦煌“光环”的地缘劣势。

去年市委提出了西片四县市组团合作,融合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思路,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我县同敦煌研究院签署了合作开发县境内文化旅游的框架协议,这为我县文化旅游产业破题发展打开了缺口。打敦煌牌发展瓜州文化旅游产业,必须注重产业开发的差异性和互补性,否则就是资源和投资的浪费。瓜州对于敦煌文化的互补性在于其特有的张芝、玄奘、红色和边关古城四大文化,在推进瓜州文化旅游产业中必须做足做好两篇文章,一是突出特色,集中开发四大文化品牌;二是打造平台,为四大文化开发聚集人脉。这个平台,就是酒泉地区独有的西路军红色文化,文化旅游资源远不及瓜州的高台县,凭借红西路军纪念馆,每年吸引10万人次以上外地游客,就是显著的例证。特别是在杜绝公款旅游和创业励志教育不断加强的新常态下,应当十分重视发挥西路军安西最后一战这一红色品牌的平台作用,加大投入高标准建好红西路军安西战役

纪念馆项目。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立足县域特色文化旅游资源,抢抓丝路经济带开发机遇,围绕甘肃华夏文明传承保护规划的实施,把“红色文化”开发纳入全县文化旅游发展总体部署,积极实施“红西路军安西战役纪念馆”、“蘑菇台会议旧址”等项目,促使张芝、玄奘、红色、边关古城“四大文化”步入产业融合、互动发展的路子。

一、我县“红色文化”发展现状

(一)红色文化资源丰富,可塑性较高。

西路军最后一战在我县留下了诸多红色印记,如蘑菇台西路军会议旧址,十工村、安西老城、白墩子、红柳园战斗遗址,星星峡会合地等。收集保护的红西路军重要文物,如牛皮公文包、电台外壳、程世才将军信件、黄火青毛毯等,为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开发红色文化旅游提供了生动的素材。随着旅游市场需求结构的不断调整,融革命传统教育于旅游的“红色之旅”日渐升温,特别是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的常态化,将促使红西路军安西战役纪念馆成为“入境游”的重要平台。近两年,各类方兴未艾的励志徒步活动,亦为开发“红色之旅”+生态观光自助游提供了市场。

(二)配套项目富有特色,吸引力较强。

我县借助红西路军最后一战诸多遗迹和西路军后期主要领导李卓然墓在瓜州这两大文化品牌,先后修建了西路军最后一战纪念塔和李卓然墓,整修了西路军会议旧址,修建了蘑菇台、白墩子纪念馆。为了注重提升教育基地的整体形象,充分发挥红色资源的独特优势,在省、市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按照“坚持高标准规划、高水平设计、高质量建设”的要求,县委、政府积极筹建红西路军安西战役纪念馆。项目建成后,瓜州将成为继高台西路军纪念馆之

后,又一处重要的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和红色旅游胜地。同时,勘查的西路军瓜州行动路线,地形地貌丰富多样,原生态的荒漠风光对东南部地区游客具有相当的吸引力。

(三)客源市场逐步打开,开发潜力较大。

做为酒泉地区唯一一家红军纪念馆,2014年蘑菇台纪念馆年接待量达2.2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5%;随着红西路军安西战役纪念馆项目的开发建设和网上纪念馆的建立,预约和入境、过境参观的外地游客日渐增多,去年元至八月纪念馆接待县内、外游客达到45批、1.45万人(次),其中,接待县外游客35批5000多人(次)。今年纪念馆正式开馆后,前来参观的游客将大幅增加。

二、我县“红色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红色资源疏于管理。

我县境内红色资源分布零散,如蘑菇台会议旧址、白墩子纪念馆,离城区都比较远,加之馆舍简易,保护措施落后,管理比较松散,造成红色资源损毁严重,一些战斗遗址、遗迹及纪念建筑物处于“自然保护”状态,王家屯庄战场城堡已是“遗迹全无”。

(二)红色文化旅游体系不健全。

一是红色文化旅游开发认识不足,对西路军最后一战的意义未提高到应有的高度,开发投入水平低,“三大文化”融合度不高,统筹建设、产业开发设计水平不高,尚未形成整体推进、系统开发局面。二是县内尚未形成有规模有组织的旅游接待体系,游客接待服务功能较弱,对游客综合性消费拉动力不强。三是管理体制不顺,资源管理分散,开发制约现象普遍。

(三)人才支撑不够有力。

一是缺乏有创意的红色旅游策划、设计人才;二是缺乏红色旅

游管理营销人才;三是缺乏高素质的专业军史、党史讲解人才。无论是蘑菇台纪念馆,还是县城纪念馆,都没有正规培训的专职讲解员,随着参观游客的迅速增多,讲解工作力量十分薄弱。四是现行人才培养考核和职称激励政策尚不完全适应基层建设需要,重研究轻应用的考评机制难以真正调动基层人才“培”、“管”、“用”的需要。

三、加快红色文化开发的思路

围绕一条主线:围绕挖掘开发红西路军瓜州行动线路这一主线;

抢抓一个机遇:抢抓“丝绸之路经济带”和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这一机遇;

打造一个基地:积极创建红西路军安西战役纪念馆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提升三大功能:一是提升红色文化资源的社会引导和教育功能;二是提升红色文化促进全县旅游经济发展的效益功能;三是提升红色文化旅游拉动客源方面的平台功能。

做好四项工作:一是做好红西路军安西战役纪念馆展馆布展工作;二是做好纪念馆工作人员的教育培训和党史、军史研究人员、红色资源开发创意人员的开发工作;三是做好省内外红色展馆联合协作工作;四是做好红色文化资源特色品牌的打造工作。

打造五大景区:对富有瓜州特色的边关军旅、丝路商旅、洞窟城堡等艺术特色文化,进行整体包装策划和开发,城外重点打造锁阳城边塞文化、榆林窟佛教文化、蘑菇台红色文化一体化大景区,城内重点打造草圣故里文化产业园、玄奘文化产业园、西路军红色纪念园和风光博览园四大景区。

四、几点建议

一是加大“红色文化”资源开发投入力度。高水平抓好红西路军纪念馆陈展工作、纪念广场建设,内外联手开办红色教育课堂,力争形成纪念展馆、纪念广场、纪念塔一体的国家级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同时,聘请专家策划,及早做好规划设计,抓好祁连山红军出山口—星星峡红军行动路线标示和沿线红色遗迹保护、开发工作。连点成线、串线成网,形成有规模、有特色的红色文化景区,打造富有吸引力的红色之旅徒步励志线路。

二是理顺“红色文化”开发管理体制。西路军瓜州境内行动路线大多处于极旱荒漠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农牧、林业等部门管理范围,社会团体和其他经济实体很难介入开发,同时,张芝、玄奘、红色“三大文化”开发管理也存在各行其道的现象。建议县委、政府加强协调,理顺红色资源管理,引导“三大文化”协同开发、融合发展,切实提高瓜州文化旅游整体效益。

三是改造提升蘑菇台红色文化价值内涵。蘑菇台景点做为锁阳城—榆林窟大景区重要组成部分,要按照西路军最后一次军事会议旧址来定位,突出革命传统纪念地、红色文化足迹追寻地和旅游休闲体验地功能,重点开发红色纪念、纪念遗迹凭吊、红色足迹追寻和休闲度假四个项目,丰富内涵、充实内容、完善设施、整体改造、提升档次。重点进行展馆扩建、广场改建、停车场修建、磨坊保护以及展馆展陈内容更新、磨坊布展、红军将领居住处布置、接待设施及道路修建和配套红色体验线路开发等。

四是积极构建客源共享、游客共送、利益均沾的旅游服务体系。加强纪念馆与县境内各旅游景点、涉旅饭店的紧密联系,建设纪念馆游客信息数据平台,动态发送纪念馆至各景点、各饭店游客信息,形成游客消费意向、旅游需求服务的链条式经营。

五是切实加强“红色旅游”人才队伍建设。重点加强红色旅游项目创意设计、营销和讲解服务三支队伍建设。采取事业招聘、外派委培和大专院校毕业生中招录等方式,培养一批懂经营、会管理、有创意的红色旅游人才,积极引进先进管理理念、管理方式和经营人才,不断改变瓜州红色旅游服务人才少、队伍素质不高的现状。同时,制定出台有利于激发文化旅游人才开发、使用的激励政策和职称评聘政策。

篇8:县打造红色旅游经验交流发言稿

四川是邓小平、朱德、陈毅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黄继光、江竹筠等革命先烈,郭沫若、巴金等现当代文学大家的故乡。为了新中国的建立,沧桑正道之上,数以十万计巴蜀儿女血沃热土。昔日故里,今日成为缅怀伟人的载体、红色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川作为红色旅游大省,积极打造“长征丰碑、伟人故里、川陕苏区”三大红色旅游品牌,2013年实现红色旅游收入179亿,接待游客5753万,带动10.88万人就业。

伟人故里作为四川红色旅游的三大品牌之一,发展成绩显著。邓小平、朱德故里旅游景区作为四川红色故里发展的典范,先后荣获国家5A、4A级旅游景区称号,对推进老区经济社会发展作用巨大。

2014年10月,在建国65周年之际,我们重走蜀地伟人故里,重新审视这笔宝贵财富,追溯光荣岁月,展望美好未来。

朱德故居

西博会将设五大高端成长型产业馆第十五届西博会将设四川五大高端成长型产业馆,集中展示四川页岩气、航空与燃机装备、新能源汽车等五大高端成长型产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图为第十四届西博会现场。

四川将建10大医疗中心四川将在全省范围内构建10大区域医疗中心,即以省级医疗中心和川东北、川西北、川北、川东、川南、川中南、攀西、西康、天府新区9大区域医疗中心。(戚军凯/摄)

四川将启动籼稻收购为避免“谷贱伤农”,四川省粮食局、中储粮成都分公司等单位近日将启动籼稻托市收购,预计将收购中籼稻130~150万吨,最低收购价为每斤1.38元。

四川棚户区改造和保障性住房开工43.36万套截至8月底,四川省城镇危旧房棚户区改造和保障性住房建设开工43.36万套,占国家下达年度目标任务的85%,其余部分将在本月底前实现全部开工。

泸州机场旅客吞吐量突破50万近日,泸州机场旅客吞吐量突破50万,预计全年旅客吞吐量将达70万,四川第三大航空港已具雏形。图为泸州机场停机坪。

四川旅游收入3261.4亿 2014年1~8月,四川旅游经济总收入3261.4亿,同比增长27.4%,在全国同等规模地区中增长最快。图为达古冰山风景区。(李泉江/摄)

四川将投用不停车收费系统 2014年10月8日,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ETC)将在四川高速公路网正式投用,并有望在明年实现全国联网,此举将大大节省高速路进出的时间。

(戚军凯/摄)

长江经济带发展指导意见利好四川近日,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其中提到加快宜宾、泸州港口建设,修建沿线主要城市到成都的高铁、高速,这将给四川的建设尤其是交通建设带来重大机遇。图为建设中的成绵乐城际铁路。

四川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经过的主要地区,是朱德、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故乡,是川陕革命根据地的中心区域。长征丰碑、伟人故里、川陕苏区已成为四川红色旅游的三大品牌。

四川红色旅游工作发展状况

加强红色旅游资源维护与展示能力

加强红色旅游资源维护。2013年,四川积极向国家有关部委和省政府争取专项经费进行红色旅游文物的修复。对阿坝州马尔康县卓克基会议旧址、仪陇朱德故居、通江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旧址、绵竹汉旺地震遗址灾后重建纪念馆等12处红色旅游资源进行了文物本体维修,配置安防、消防、避雷等保护设施设备,经费补助共计1991万。同时,积极推动四川红色旅游资源地文物保护维修工程。目前太公山红军遗址群灾后加固修缮保护建设项目工程、石棉县红军强渡大渡河纪念地文物抢救保护工程已经竣工。

有序推进红色旅游景点免费开放。2013年,全省纳入全国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红色旅游点共有39处,落实中央财政补助9320万元,省级财政补助350万元,地方配套近1300万元。同时,配合各种节日、活动,通过举办各类展览、陈列,2013年接待参观人数近600万人次,其中青少年观众近150万人次。

夯实红色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积极争取中央预算。2013年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3000万元,重点支持了泸定县磨西镇毛泽东住地旧址、资阳市乐至县陈毅故居景区、广安市华蓥山游击队纪念馆、古蔺县红军四渡赤水太平渡纪念地等一批地方红色旅游项目设施建设。

加大招商引资和投入。如广安市红色旅游重点项目投资达5亿,建设邓小平缅怀馆、广安红色文化影视旅游城、华蓥山国家级旅游渡假区、红岩英雄陈列馆、杨益言故居等项目。今年广安小平故里成功创建为全国5A景区。自贡地方政府今年投入210万元,目前已累计投入2600万元,开展江姐故居、邓萍故居修缮等重点项目,整修江姐故居至邓萍故居旅游公路,形成江姐故里旅游环线,完善景区导向系统,增设标示标牌20块。

积极开展红色旅游宣传促销

各地依托红色旅游景区资源,举办丰富多彩的旅游节庆活动和主题活动。“美丽中国·好玩四川”、“第八届中国四川华蓥山旅游文化节”、“2013四川红叶生态旅游节暨中国·旺苍第五届红色旅游文化节”等活动提升了四川红色旅游的知名度。

借助各类展会、推介会,宣传红色旅游。各市州积极并有针对性地参加各类旅游会展,借助西交会、西博会、中国国内旅游交易会、国际旅游交易会、自驾游博览会等展会,大力推介宣传四川红色旅游。

强化新闻媒体宣传。借助于电视、电台、报纸、杂志等传统媒体采取多种方式,多角度、多层次地宣传红色旅游。中央电视台拍摄的《远方的家·北纬30°》、四川省旅游局与《中国国家旅游》杂志联合主办的《四川宝藏》活动等对四川多个红色旅游景区景点进行了报道,提升了四川红色旅游的整体形象。

加快融合发展,红色旅游富民惠民效果显著

结合本地资源优势和本地实际,形成以红色旅游为主题、形式多样的复合型旅游产品和线路。结合《四川省“十二五”藏区旅游发展规划》、《四川省“十二五”革命老区发展规划》和《秦巴山区四川片区旅游扶贫方案》,推动红色旅游与扶贫开发相互促进,使红色旅游成为带动革命老区和贫困地区餐饮住宿、交通运输、商贸金融等行业快速发展的引领产业和先导产业,成为综合效益突出,拉动效果明显的消费热点和经济增长点。

篇9:地区打造生态旅游经验交流

一、首要经历和做法

(一)“两个到位”,确保示范点建立顺畅完成一是组织到位。成立了示范点建立任务指导小组,明白专人专组担任项目指点、质量监视、项目建立、项目督查和运转保证。各示范点地点的乡(镇、做事处)也辨别成立了任务指导小组,担任抓实抓好项目建立任务。还,区旅行局成立了五个项目建立任务小组,在行业治理上明白专人指点乡(镇、做事处)抓好项目建立,完成层层有人抓,层层有落实,确保“示范点”建立任务组织保证有用,项目推进有力。

二是资金到位。区先后投入资金1800余万元用于“泉城五韵”的筹划、设计、建立和推介,并撬动社会资金近2000万元(含农户自投资金)投入到各示范点建立中。

(二)“六一致”,确保示范点建立任务高效、有序推进

一是一致筹划设计。严厉依照“高规范、高起点、高效益”准则,依据各点实践和特征,进行一致筹划设计,包管“泉城五韵”产物的继续性和长时间性。

二是一致宣传发起。区旅行局任务小组会同三个乡(镇、街道),经过走家串户、与农户攀谈、召开村民会等多种方式进行宣传发起。

三是一致项目确定。旅行局任务组经过实地走访村寨,与各乡(镇、街道)沟通并达到共识,拟定建立项目方案。

四是一致组织施行。示范点建立均由示范点建立任务指导小组办公室一致布置摆设,统筹协调。由区旅行局担任组织施行项目标筹划包装、标识系统、宣传推介,力图打造特征光鲜、亮点凸起的乡村生态旅行产物。

五是一致监视指点。有用监视是完成“泉城五韵”有序、疾速、安康推进的一个主要要素。区成立了监视任务组,在的前提下,担任项目建立指点和质量监视,确保依法依规保质保量完成各项建立义务。

六是一致反省验收。项目施行后期,区构成结合反省验收小组,对项目建立进行监视反省和跟踪督查,确保了示范点建立任务高效、有序、疾速推进。

(三)“五个立异”,打造乡村旅行精品

一是产物筹划立异。经过总体包装设计,全体定名为“泉城五韵”,确定了品牌和定位,提拔了乡村生态旅行层次和质量。

二是质量规范立异。制订了《市区民风生态旅行运营户品级划分与评定》规范,并经专家评审组搜检经过,还确定为市当地规范予以发布。

三是培训伎俩立异。对运营户进行了“一对一”帮扶培训,参训人数达151人,有用进步了乡村从业人员的效劳质量和效劳程度。

四是宣传营销立异。印制了旅行宣传材料;

完成了旅行动漫水墨画宣传短片、动画宣传片的制造;

确定了旅行吉利物,全体提拔了旅行品牌形象。完成旅行vi手册的制造,并逐渐推行运用。

五是治理形式立异。打破以往由当局主管的治理形式,构成由当局主导,“协会+农户”自立治理的形式。

三、获得的成效

(一)示范点相貌大转变,乡村旅行全体形象大提拔

五个示范点建立进程中,共施行项目近百个,经过改、拆、建,绿化、亮化、美化,提拔和完美,村寨相貌发作了天翻地覆的转变,乡村旅行产物打造迈上了新台阶。

(二)示范点根底设备根本完美,旅行招待功用根本健全

在对示范点进行筹划设计时,充沛思索旅行“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要求。在强调路途建筑、排污系统、民居革新、景象打造的还,特殊注重了旅行茅厕、旅客招待中间、示范户提拔革新、旅行标识系统、环卫设备的建立以及文艺节目、游乐项目标打造。当前,“泉城五韵”完成了村村有旅客招待中间、两个以上泊车场、两个以上旅行茅厕,有10户以上招待运营户和标准的旅行标识系统,具有了还招待500人以上的才能。

(三)示范点资本获得有机整合,“泉城五韵”品牌根本树立

五个示范点各具特征、各具神韵,都具有天然生态优越、民族风情浓烈、人文资本丰厚的民风生态的一起特征。在对产物的筹划、设计、建立和包装时,既凸起了各点的差别性,又强调民风和生态的神韵,因而,深挖示范点的内在,在“韵”字上做文章,确定了品牌定位。

(四)“以旅助农”效益凸显

“泉城五韵”在短短的两个月里,完成旅行收人近万万元,而真正获得实惠的是农户。依据对600余户农户的查询,“泉城五韵”推出后,大局部运营户月收入到达2000元以上,同比添加100%。还,乡村旅行还拉动了农副产物,手工艺品的发卖,拓展了就业时机。

四、存在的问题

(一)公共根底设备不完美,功用效果发扬不敷

路途交通方面首要是路途品级低,客运车辆班次少,旅行专线缺乏。旅行根底设备方面首要是车辆停放难,缺乏农副产物、旅行商品买卖场合,文娱性设备较少,在客源构架上形成局限性。

(二)旅行产物要素不完美,吸引力缺乏

在“吃、住、行、娱、购”方面还有诸多不完美。

(三)体系体例机制不敷完美

依照规划,乡村旅行治理形式应为当局+协会+农户。在实践操作上,当局指导酿成了当局代替,旅行协会没有充沛发扬效果。

五、对策与建议

(一)进一步完美和增强“泉城五韵”根底设备建立

一是鼎力增强以交通为重点的旅行根底设备建立,实在进步示范点的可进入性,增设交通收集联接。二是在项目建立和资金津贴方面向示范点村寨倾斜,加速建立根底设备建立脚步。三是充沛应用相关旅行优惠政策,发扬旅行扶贫效果,有用合理地进行帮扶,起到以点带面的效果。

(二)加速“泉城五韵”农业财产构造调整

一是培养和搀扶一批种养业示范大户、龙头企业,完成本地产、供、销一条龙。促进农人“三个当场”,即当场转产、当场就业、当场增收,为乡村残剩劳动力的转移供应便捷有用的安顿路子。二是开展经果林、生态林林业基地;

开展林下栽种野生菌、保健摄生类中药材;

开展农家乐、天井经济、渔业养殖旅行型农业基地。开展养殖大鲵、冷水养鱼等特征项目。

(三)开拓“泉城五韵”特征项目,加强吸引力

一是指导和搀扶具有当地、民族特征旅行商品的开拓,出产上规划、上层次的旅行商品、留念品和工艺品,丰厚旅行商品市场。二是标准产物包装、标示等,加强产物附加值。三是在新堡渡寨树立“旅行商品购物中间”,为整个区乡村旅行商品的集中营销供应场合。

(四)增强治理、树立科学完美的治理体系体例

篇10:县 《导学案》经验交流会发言稿

司寨乡司寨小学于文世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

我叫于文世,是司寨乡司寨小学五年级的一名数学教师。今天能来到这里和同行们交流有关导学案教学方面的一些做法,深感荣幸。我们延津县实施导学案教学模式至今已有一年时间。经过一年的摸索和实践,现把我学到的经验和自己的一些做法和大家交流一下。

先谈我学到的经验。

如何排座位,才能让学生互帮互学。这是我去年五月从山东学来的方法,很实用,所以就借鉴了。就是把学生按“优、中、差”分为三类,也就是所谓的“A、B、C”三等。6人为一学习小组,把三张双人课桌并在一起,两张在前,一张在后。按BAC、CAB面对面坐,也就是优等生坐中间,中等生和差生分别对角坐,这样互相帮助、一起探讨问题不用离开座位,非常方便。另一个就是,学生教学生没有心理压力,易于交流。下面谈我的一些做法。也是大家比较困惑的几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如何指导学生预习,才能快速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我是分三步走的:

第一步:领着预习。刚开始使用《导学案》,前几个课时我领着学生预习,一边预习,一边教给他们预习的方法,且预习一题,展示一题。

第二步:指导预习。给学生一节预习课,让学生自主完成。老师走下讲台到学生中巡视,发现问题,个别指导。第二节课再让学生展示。

第三步:放手预习。下课前把下一课时的预习任务布置给学生,让他们在家预习(周六、周日可以布置2——3个课时),让学生有充足的预习时间。第二天上课再让学生展示。我要求学生把预习中有疑问的问题作好记录,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向课堂。

通过领着预习、指导预习、放手预习三步曲和教给他们的预习方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很快就能得到提高。

第二个问题:教给学生课前预习的方法是什么?也就是怎样让学生预习一课时的导学案?我把它称为“课前预习五步骤”。

第一步:我一定认真阅读“学习目标”和“学习重、难点”,做到心中有数。

第二步:我先完成“知识链接”,为学习新知铺路搭桥。

第三步:我耐心阅读课本内容,一边读一边想一边画,并完成例题和“做一做”。

第四步:我对着课本,会完成《导学案》余下内容(因为我最棒),把有疑问的问题作好记录,带着问题走向课堂。

第五步:我回头对照“学习目标”,看自己是否达标。

第三个问题:如果个别学生不预习怎么办?

我是分两步对学生进行监督的。

第一步:要求学生在家预习完一课时,都要让家长检查并签名,没有完成的,要家长写明原因。这里面有一个评分标准:能完成又有家长签名的2分;没有完成,但家长写明原因的1分。否则要学生家长到校说明情况,如果家长不到,老师一定家访。

第二步:要求学生来到学校的第一件事就是小组间互换《导学案》检查预习情况,并作好记录,按第一步给出分数,由组长汇报给记分班长,记录在案,并把需要家长到校说明情况的学生报告给我,我立即电话通知。

这样,学生在家长、同学和老师的三重监督下,能不认真完成吗? 第四个问题:如何进行课堂展示,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大面积丰收?

开始使用《导学案》时,我从学生的字体工整、板书条理、声音高低、语速快慢、讲解时站的位置、语言组织表达等方面,手把手教他们。这里边需要老师付出很多的辛勤劳动,为以后的课堂展示能顺利进行铺好路、搭好桥。

现在课堂展示我是这样安排的:上课前由班长把任务用抽签的方式分到各小组,由各小组轮流展示。

展示原则:差生会的,中等生不展示;中等生会的,优等生不展示;优等生会的,老师不讲。

如何才能保证这样进行呢?我采用给各小组加分的评价激励机制:

1、展示精彩的A等生加1分;B等生加2分;C等生加3分。(这样一来,各小组为了争取高分,尽可能的派B、C生展示。B、C生就有了更多的展示机会。)

2、对全员展示好的小组每人再加1分。

一周一汇总(包括预习检查分),并给优胜小组适当物质奖励。老师要及时启发、引导、点拨、评价,对展示精彩的,不时给以喝彩,对展示不到位的,给以鼓励和建议,切忌有损学生自尊心、泼冷水的语言。

通过展示,达到激学,既培养了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以上内容,仅是我个人在实施导学案教学中,摸索出来的一些方法,有不足之处,请大家多提宝贵意见。

上一篇:瑞通小额贷款公司贷款审批委员会工作制度下一篇:经纬仪测量实习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