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选修课管理办法范文

2024-04-10

高校选修课管理办法范文(精选8篇)

篇1:高校选修课管理办法范文

**学校选修课管理办法

第一条教务处统一组织各系部申报开设选修课课程,经审核筛选后建立备选选修课课程库。课程库包括专业选修课和公共任选课两类课程。

1、专业选修课指与专业相关的一类选修课,是根据学生知识水平与兴趣设定的,与该专业职业领域应具备的拓展能力相对应的知识与技能,需要某些专业知识为基础,该专业学生有能力和兴趣完成的课程。

2、公共选修课指没有明确专业指向性的一类选修课,是为了扩大学生知识面、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他们某一方面的才能而设定的,包括文学类、历史类、艺术类、教育类、娱乐类、时事政治类等。修读不需要专业知识为基础,面向全校各专业学生自由选修的课程。

第二条专业选修课按各专业申报,要求如下:

1、每个招生专业至少报送5门专业选修课,不设上限。每门1-2学分,每学分16学时。开设专业选修课的报送课程如不足,可由系部指派教师开设相应课程。

2、专业选修课的开设要求有较为稳定的师资,由专业教师承担教学,有适应的教材和与该专业相关的专业基础课、专业课课

程。

第三条公共选修课面向全校教师(包括兼职教师)征集,申报课程可跨任课教师本专业。鼓励教师跨专业开设选修课,且予以一定的奖励,该课程课时工作量按1.5倍计算。要求教师在该领域确有所长,有能力在指定学时内完成教学任务,能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受到学生的欢迎的,经教务处审核认定可以开设。

第四条任课教师填写选修课开课申请表报送各系部,由系部进行汇总,将课程分为专业选修课和公共选修课两大类后,报至教务处。专业选修课需指定开设学期,公共选修课每学期都可以开设。新生第一学期原则上不开设选修课。

第五条学生在校期间至少修满6学分选修课课程,其中专业选修课不少于3学分。三年专学生选课时间为一、二年级,五年专学生选课时间为三、四年级。选修课未修满6学分的学生不予颁发毕业证书。

第六条每位学生每学期最多修读3门选修课。专业课课程少于20人选报的,公共课少于30人选报的,将不予开课,学生应改选其他课程。连续2个学期都少于上述下限的,将取消该开设课程。

第七条选修课实行青果教务系统海选制度,学生在规定时间段内通过青果教务系统学生个人客户端登陆,进行网上报名选-2-

课。采取先选先得的选课方式,某门课程接受开课最大学生数满额后即不再接受学生选课。

第八条学生在选课时间内可随时退选、改选、增选课程,全校选课时间结束后,将不得退选、改选和增选。教务处保留个别学生(如转专业学生)改补选课程的权限。

第九条选修课可采取包括笔试、技能操作、论文、作业、等多种考核方式给予课程成绩,若未采取考试方式,必须有相应的评分材料报至各开设课程所属系部存档。

第十条选修课严格执行考勤制度,考勤分占总成绩的10—20%,选课学生旷课或迟到次数超过总学时30%的,不予参加该门课程考核。

第十一条 各系部可在不与本管理办法冲突的前提下,对学生选课制度作出更细致和严格的规定。

第十二条 本办法最终解释权归教务处所有。

**学校党政办公室2013年9月10日印发

篇2:高校选修课管理办法范文

学号: 姓名: 专业: 分数:

2011~2012第二学期 物流中的“物”是物质资料世界中同时具备物质实体特点和可以进行物理性位移的那一部分物质资料。“流”是物理性运动,这种运动有其限定的含义,就是以地球为参照系,相对于地球而发生的物理性运动,称之为“位移”。流的范围可以是地理性的大范围,也可以是在同一地域、同一环境中的微观运动,小范围位移。“物”和“流”的组合,是一种建立在自然运动基础上的高级的运动形式。其互相联系是在经济目的和实物之间,在军事目的和实物之间,甚至在某种社会目的和实物之间,寻找运动的规律。因此,物流不仅是上述限定条件下的“物”和“流”的组合,而更重要在于,是限定于军事、经济、社会条件下的组合,是从军事、经济、社会角度来观察物的运输,达到某种军事、经济、社会的要求。

物流是指为了满足客户的需要,以最低的成本,通过运输、保管、配送等方式,实现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及相关信息由商品的产地到商品的消费地所进行的计划、实施和管理的全过程。

零库存是一种特殊的库存概念,零库存并不是等于不要储备和没有储备。所谓的零库存,是指物料(包括原材料、半成品和产成品等)在采购、生产、销售、配送等一个或几个经营环节中,不以仓库存储的形式存在,而均是处于周转的状态。它并不是指以仓库储存形式的某种或某些物品的储存数量真正为零,而是通过实施特定的库存控制策略,实现库存量的最小化。所以“零库存”管理的内涵是以仓库储存形式的某些种物品数量为“零”,即不保存经常性库存,它是在物资有充分社会储备保证的前提下,所采取的一种特殊供给方式。实现零库存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减少社会劳动占用量(主要表现为减少资金占用量)和提高物流运动的经济效益。如果把零库存仅仅看成是仓库中存储物的数量减少或数量变化趋势而忽视其他物质要素的变化,那么,上述的目的则很难实现。因为在库存结构、库存布局不尽合理的状况下,即使某些企业的库存货物数量趋于零或等于零,不存在库存货物,但是,从全社会来看,由于仓储设施重复存在,用于设置仓库和维护仓库的资金占用量并没有减少。因此,从物流运动合理化的角度来研究,零库存管理应当包含以下两层意义:(1)库存货物的数量趋于零或等于零;(2)库存设施、设备的数量及库存劳动耗费同时趋于零或等于零。后一层意义上的零库存,实际上是社会库存结构的合理调整和库存集中化的表现。供应链目前尚未形成统一的定义,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出发给出了许多不同的定义。

早期的观点认为供应链是制造企业中的一个内部过程,它是指把从企业外部采购的原材料和零部件,通过生产转换和销售等活动,再传递到零售商和用户的一个过程。传统的供应链概念局限于企业的内部操作层上,注重企业自身的资源利用。

有些学者把供应链的概念与采购、供应管理相关联,用来表示与供应商之间的关系,这种观点得到了研究合作关系、JIT关系、精细供应、供应商行为评估和用户满意度等问题的学者的重视。但这样一种关系也仅仅局限在企业与供应商之间,而且供应链中的各企业独立 3 运作,忽略了与外部供应链成员企业的联系,往往造成企业间的目标冲突。

后来供应链的概念注意了与其他企业的联系,注意了供应链的外部环境,认为它应是一个“通过链中不同企业的制造、组装、分销、零售等过程将原材料转换成产品,再到最终用户的转换过程”,这是更大范围、更为系统的概念。例如,美国的史迪文斯(Stevens)认为:“通过增值过程和分销渠道控制从供应商的供应商到用户的用户的流就是供应链,它开始于供应的源点,结束于消费的终点”。伊文斯(Evens)认为:“供应链管理是通过前馈的信息流和反馈的物料流及信息流,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模”。这些定义都注意了供应链的完整性,考虑了供应链中所有成员操作的一致性(链中成员的关系)。

而到了最近,供应链的概念更加注重围绕核心企业的网链关系,如核心企业与供应商、供应商的供应商乃至与一切前向的关系,与用户、用户的用户及一切后向的关系。此时对供应链的认识形成了一个网链的概念,像丰田、耐克、尼桑、麦当劳和苹果等公司的供应链管理都从网链的角度来实施。哈理森(Harrison)进而将供应链定义为:“供应链是执行采购原材料、将它们转换为中间产品和成品、并且将成品销售到用户的功能网”。这些概念同时强调供应链的战略伙伴关系问题。菲力浦(Phillip)和温德尔(Wendell)认为供应链中战略伙伴关系是很重要的,通过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可以与重要的供应商 4 和用户更有效地开展工作。在研究分析的基础上,我们给出一个供应链的定义:供应链是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结构模式。它是一个范围更广的企业结构模式,它包含所有加盟的节点企业,从原材料的供应开始,经过链中不同企业的制造加工、组装、分销等过程直到最终用户。它不仅是一条联接供应商到用户的物料链、信息链、资金链,而且是一条增值链,物料在供应链上因加工、包装、运输等过程而增加其价值,给相关企业都带来收益

供应链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 ,简称SCM):就是指在满足一定的客户服务水平的条件下,为了使整个供应链系统成本达到最小而把供应商、制造商、仓库、配送中心和渠道商等有效地组织在一起来进行的产品制造、转运、分销及销售的管理方法。供应链管理包括计划、采购、制造、配送、退货五大基本内容。

计划:这是SCM的策略性部分。你需要有一个策略来管理所有的资源,以满足客户对你的产品的需求。好的计划是建立一系列的方法监控供应链,使它能够有效、低成本地为顾客递送高质量和高价值的产品或服务。

采购:选择能为你的产品和服务提供货品和服务的供应商,和供应商建立一套定价、配送和付款流程并创造方法监控和改善管 理,并把对供应商提供的货品和服务的管理流程结合起来,包括提货、核实货单、转送货物到你的制造部门并批准对供应商的付款等。

制造:安排生产、测试、打包和准备送货所需的活动,是供应链中测量内容最多的部分,包括质量水平、产品产量和工人的生产效率等的测量。

配送:很多“圈内人”称之为“物流”,是调整用户的定单收据、建立仓库网络、派递送人员提货并送货到顾客手中、建立货品计价系统、接收付款。

退货:这是供应链中的问题处理部分。建立网络接收客户退回的次品和多余产品,并在客户应用产品出问题时提供支持。

现代商业环境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不仅仅是销售产品,还要为客户和消费者提供满意的服务,从而提高客户的满意度,让其产生幸福感。科特勒表示:“顾客就是上帝,没有他们,企业就不能生存。一切计划都必须围绕挽留顾客、满足顾客进行。”要在国内和国际市场上赢得客户,必然要求供应链企业能快速、敏捷、灵活和协作地响应客户的需求。面对多变的供应链环境,构建幸福供应链成为现代企业的发展趋势。

团队(Team)是由员工和管理层组成的一个共同体,它合理利用每一个成员的知识和技能协同工作,解决问题,达到共同的目标。团队的构成要素总结为5P,分别为目标、人、定位、权限、计划。团队 和群体有着根本性的一些区别,群体可以向团队过渡。一般根据团队存在的目的和拥有自主权的大小将团队分为三种类型:问题解决型团队、自我管理型团队、多功能型团队。

团队的定义:乐意的为既定的目标相互协作,提供自己的知识和技能的一群人。

篇3:高校选修课管理办法范文

一、公共选修课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1. 课程数量少, 无法满足学生的需要。

西方一些比较发达国家都十分重视公选课建设, 积极开设公选课以满足学生多方面的兴趣和爱好, 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 而我校经过这几年的发展, 达到30多门次, 大多是文科类。我校规定本科生在校期间至少修满公选课10学分, 同时6学分是文理交叉, 这样导致许多学生选不到理科课程。究其原因主要是学校对公选课教师不够重视, 待遇低, 又缺乏多媒体教室,

不能调动教师的主动性、积极性。

2. 教师执教不严, 学生选课态度有误区。

我院对公选课的考核没有像必修课那样有固定的考核模式, 考核方式一般由任课教师自己安排决定, 有的开卷, 有的闭卷, 有的只在结课时写一篇文章或调查报告等。由此出现学生选课不愿意选闭卷考试课程的现象, 有的学生只选课, 不听课, 混学分现象极其严重。部分教师本身不重视公选课, 认为公选课学习的好坏不影响学生的成绩, 有的教师开设几门课程, 目的是赚取教学工作量或费用。这些教师课前无准备, 课上信口开河, 导致学生以后很难选这类课程。

3. 开课教师缺乏竞争与合作, 教学质量难以保证。

公选课由学校统一开设, 与系的目标管理结合不紧密, 导致系很少关注公选课的建设与质量提高, 使得部分教师在公选课备课、授课、考勤、考核等环节要求不高, 教学质量难以保证。公共选修课通常是一位老师开设一门自己的特长课程, 教学上多为“单兵作战”, 教师之间、教研室内部很少进行学术交流和研讨。同时部分教师知识结构单一, 阅历经验不足, 教学方法简单, 因此教学效果较差。加之, 课程内容把握不当, 有些公选课深度不够, 还未达到大学课程的水平, 有些课程没有规范的教学大纲与授课计划, 很多课程没有教材或讲义, 加上部分教研活动缺乏, 教师之间、教研室之间很少进行教学研讨, 教师缺乏竞争与合作的学术环境, 主动进行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改革的动力就不足, 教学质量就难以保证。

4. 管理难度大, 教学监控不到位。

由于现在选课多是采取网上选课的方式, 学校规定的选课时间一般都比较短, 而且选课引导不到位, 学生既不了解所选课程, 又不了解上课教师, 更不知道到底该选修哪些课程。学生盲目选课现象严重。于是, 学生们常常是在一片慌乱中选修了不合初衷的课程。另外, 由于每位教师开课前的工作准备不一样, 如教材的选择、教案的设计和教学大纲的完整性等, 都难以保证教学管理的程序化进行。公选课安排在晚上或双休日开课, 授课质量, 按时上下课、学生到课率等都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制度, 正是因为没有健全的选修课监督和评估机制, 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存在着随意或运行无序的状态。所以公共选修课的教学质量监督是一个薄弱环节, 学校的质量评估部门应对公共选修课进行定期的检查和不定期的突击抽查, 以了解和掌握公共选修课的教学情况, 发现问题, 及时处理。

二、对策

1. 改进选课方式, 完善选课系统, 开通网上选课

选课制度是深化学分制的基础, 也是落实“以学生为本, 质量在先”的一项重要举措, 针对原来选课存在先后选课机会不公平的问题, 采用预选后由系统统一处理选课结果的原则, 即每一轮选课期间不管先选或者后选, 大家机会一致, 因此, 不必挤在一个时间选课。同时改变以往的手工选课的方式, 从手工操作走向网上选课。教务处应组织技术力量, 加大经费投入, 编制适合的应用软件, 完善网上选课管理。这样的选课方式, 老师可以设定选修学生人数限额, 学生可以及时了解每门课程的选课情况, 教材管理部门也可以掌握选修学生的大致人数而提前征订教材, 还可以控制选课人数, 控制学生选课的门类, 真正做“以生为本, 质量在先”。

2. 鼓励有能力的教师开设高质量的公共选修课

改革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是提高公共选修课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教学内容要少而“精”, 教学方法宜采用师生讨论式的多形式的互助交流, 并尽可能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担任公选课的教师要兢兢业业, 认真对待所承担的课程的教学, 学院要组织专家听课, 严肃考评过程, 最好实行挂牌上课, 各高校想方设法征聘校外专家、学者, 用优惠政策鼓励学科带头人, 骨干教师开设公选课。为了保证教学质量, 开设课程须经过教师申报、院系推荐、专家评审、学校审批等程序, 保证课程的质量。

3. 严格考试制度, 实现教考分离

考试在教学过程中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占有重要地位。对考试在选修课教学中的影响和作用, 学校、教师和学生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在选修课开课前由任课教师提出考核方式, 经所在院系教研室主任审核同意后报教务处, 备选命题、评分细则等统一交教务处, 由教务处抽取命题, 统一制卷和安排考试。这样, 可以给学生足够大的压力, 真正重视起选修课。建立起健全的公选课考试管理机制, 要注重保存选修课考试的全部资料, 建立选修课考试档案, 建立试卷分析或报告档案, 教师仍将选修课考试的相关资料及时上交给管理部门以便及时归档, 只有这样, 才能保证考试在选修课教学的整个过程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真正做到考教分离。

4. 加强教学管理人员、教师和学生的沟通

任课教师将选修课的主要内容、要求及学后对学生有哪些帮助, 挂在校园网上, 供学生随时查询。学校还可以设立选课咨询, 当面回答学生提出的有关问题, 帮助学生合理选课。建立分组选课制, 向学生开出不同的领域、不同发展方向的课程组, 每个课程组包括若干门课, 让学生根据个人特长、爱好和知识结构的需要选课, 防止选课的盲目性和“选而不修”现象。

5. 加强对学生选课的指导工作。

目前, 我院每学期选课之前可将全校性选修课课程和任课教师的基本情况编制成目录下发给学生, 以利于学生了解选修, 做到有的放矢, 及时调整公共选修课学分。我院每学期每年级都应该设选修课, 不能只限制在大二学生可以选课, 即学生在大学四年内都可选修4-5门课程。这样, 既可解决师资缺乏的因素, 又可使学生更加从容地选修到自己爱好的课程。同时, 也可从客观上降低公共选修课的班级人数, 提高教学效果。

6. 选编高质量的教材, 提高教学效果

公选课没有合适的教材, 会影响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效果。为提高教学效果, 学校可以积极为授课教师和学生购买合适的教材;对于没有现成教材的, 学校可以制定政策, 鼓励任课教师编写讲义、辅导材料和课外读物;条件成熟的, 可以出版正式教材, 纳入到学校有关教材管理体系中。对公选课涉及的内容比较广泛的课程, 可以选择一本较好的教材作为蓝本向同学推荐, 并提供相应的参考书籍信息, 这样减轻了学生的压力。

歌唱发声技术与普通教学相结合的探讨

凌莉丽 (浙江省象山县爵溪职业高级中学315708)

摘要:本文有感于很多学校教师工作任务繁重, 不会科学用嗓而嗓子沙哑;提出将歌唱语言发声技术与普通教学结合的构想, 旨在让忙碌的老师们学会如何科学用嗓、合理保护嗓子。

关键词:歌唱;发声技术;用嗓;护嗓

经常发现一些老师, 甚至音乐老师, 工作几年后出现不同程度的慢性咽炎、喉炎、声带息肉、声带小结等, 表现为声音嘶哑、粗糙、干涩, 音质不纯净、声音不集中、没有穿透力等。结合声乐教学, 设想能否将歌唱发声技术推广应用于普通教学中。

一、推广歌唱发声技术的必要性

1.教学优化的需要

语言是教育的工具, 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和美育教育的今天, 教师的音色音调与教师普通话发音是否标准同样重要。用于承载教学语言的嗓音是学生们最直接感知和引起注意和兴趣的关键。教师声音悦耳动听、普通话标准、加上深入浅出的讲解, 无疑对学生是最好的美的教育和熏陶。要使教师嗓音既悦耳动听又能持久不疲劳, 就需要掌握科学的用嗓艺术。

2.教师保健的需要

我们经常能发现一些教师经验丰富, 可就是沙哑嗓子, 不仅学生听着不美, 教师自己也十分痛苦和苦恼。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着教师必须以嗓音为媒介进行知识传播, 普通话和板书是教师的技能之一, 然而我认为, 科学用嗓这门技术更应该是教师必须掌握和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歌唱语言发声技术是运用歌唱的方法说话, 可以说它就是保护广大教师嗓子的秘密武器, 更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因此, 在普通老师中进行歌唱语言发声技术训练是必要的, 也是必须的。

二、科学用嗓的训练方法

1.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

首先要明确发声原理是气息冲击声带发声, 通过增加共鸣, 咬字吐字完整地表达语意。气息来自肺部运动, 正确的呼吸方法是说话和歌唱训练的共同基础。运用“腹式呼吸法”:吸气时人会感到浑身上下都很松弛, 然后用鼻子深深吸气, 同时腰腹肌肉自然扩张;呼气时腰腹肌肉形成对抗的力量, 控制住气息缓缓地呼出。长期练习后感觉在呼吸时, 喉部肌肉完全放松, 并根据不同的表达需要选择不同的呼吸方式, 为抑扬顿挫的声音提供动力。

2.调节合适的共鸣音量

共鸣是美化和改变音色的有效办法, 我们要追求的目标是用最少的气息和力量获得最大的声响效果。人声的基音来自咽腔声带振动, 口腔内保持半打哈欠, 把集中的声音向上穿透到头腔, 向下带动胸腔振动, 就扩大声音的音量, 增加其穿透力, 美化声音。一般低音多用胸腔和喉腔、咽腔、口腔共鸣;高音多用口腔、鼻腔和头腔共鸣。从中音区开始, 逐渐练习加大共鸣, 节约用嗓。

3.训练准确的咬字吐字

文字的基本元素是母音和子音, 母音发音容易, 具有声带颤动, 发音气流较弱, 发音器官均衡紧张, 声音响度大等特征。咬字训练字头部分声母的发音, 一定要做到准确、短促有力、真切而清晰;吐字训练字腹和字尾部分韵母的发音, 找准每个韵母的

三、结语

近几年来, 很多高校对公共选修课的教学管理进行了积极探索, 也取得了很大成绩。各高校应结合实际采取更多的有效的措施解决公选课所面临的诸多问题, 采取切实可行的对策使公选课的教学质量得到提高, 开拓学生知识面, 为造就现代化建设急需的开拓型、创造性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着力部位和口型, 要求清晰完整、连贯圆润;字尾部分韵母的发音即归韵, 准确归韵收音使每句话都交代得圆满完整。

另外准确地把握汉字的声调, 依据表达需要处理咬字吐字速度, 有节奏地拉长关键字腹, 并配合共鸣的变化产生音调的高低快慢强弱变化, 就可以发出抑扬顿挫的声音提高语言感染力和吸引力。

4. 歌唱朗诵的状态练习

运用歌唱的状态, 音色得到修饰, 音量有所改变, 用这种状态练习朗诵, 体会每个字是否发音状态正确, 咬字吐字到位。开始可朗诵歌词, 再试着歌唱, 提高歌唱水平也提高自信心。

5. 歌唱说话的状态练习

有意识地注意说话的每一个字是否运用了歌唱状态, 速度可以慢些, 达到自然的状态后就可以运用到课堂教学中, 并且不断总结, 不断练声, 不但陶冶情操而且充分调动歌唱潜力, 也保护好嗓子, 养成正确的用嗓习惯。

三、科学护嗓的注意事项

1.机体调节与休息好

坚持锻炼身体, 保持良好的体魄可增加身体免役力, 作息时间有规律, 保证充足的睡眠。

2.用嗓练声与训练好

使用正确方法坚持, 循序渐进练声时, 声音由小到大, 由近到远。从弱到强, 从低到高。避免一开始就大喊大叫, 损伤声带。

3.用药治疗与使用好

不能过分依赖金嗓子喉宝或西瓜霜之类的含化片, 因为这其中含有大量的激素, 时间久了会对声带产生十分不利的影响。在有较严重沙哑或失声时应及时去医院就治, 听从医嘱。

4.科学护理与预防好

在嗓子不舒服的时候, 不要用力咳, 每天坚持用淡盐水或用复方硼砂溶液漱口, 也可以在喉结处搽上红花油, 可消除炎症保护嗓子。不要在上呼吸道感染时过度用声, 也不要在月经期或变声期过度用嗓子。

总之, 在普通教学中推广歌唱发声技术是非常必要的, 尽力使我们每位教师都能认识和了解到使用嗓子是讲究科学的, 从而不再经受嗓音职业病的困扰, 更加增强语言魅力, 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改革服务。可以利用讲座、培训班等形式循序渐进地训练老师发声机能, 改变不良用嗓习惯, 用最小的能量获得最佳的音响效果。

参考文献

[1]赵梅伯.唱歌的艺术[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年6月版

[2]王岩淑.谈歌唱发声的方法纠正及艺术嗓音的保护[J].艺术教育.2009年01期

[3]桑素萍;郑媛媛.用声乐训练的手段治疗嗓音疾病[J].音乐生活.2007年05期

[4]杨小锋.教师嗓音健康问题研究[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2008年04期[5]赵玉涛.嗓音保护不可忽视[J].吉林教育.2006年01期

摘要:公共选修课是高校课程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公选课的教学管理中存在许多问题与不足, 应从改进选课方式, 完善选课系统, 开通网上选课, 严格考试制度, 实现教考分离, 加强对学生选课的指导工作等方面入手加强公共选修课的管理。

关键词:高校公共选修课,管理,问题,对策

参考文献

[1]黄巧萍.加强公共选修课建设.推动高校教学改革[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3 (2) .

[2]杨静, 赵蓉, 李慧茹.谈高校公共选修课的设置与管理[J].《煤炭高等教育》.2004 (4) .

篇4:高校公共选修课教学管理模式分析

摘 要 公共选修课是高校课程体系的组成部分,也体现了“通识教育”的理念。然而,各个学校的公共选修课教学管理模式各不相同,本文对哈尔滨师范大学公共选修课的教学管理模式进行了分析,以提高公共选修课教学质量。

关键词 公共选修课 “通识教育”教学管理 改进策略

一、开设公共选修课的意义及教学状况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关于高等教育这一方面提到,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而要达到这一目的,高等学校必须使课程设置多元化。开设公共选修课,不仅符合教育规律,也是使课程种类多样化的重要手段,是实现“通识教育”的重要途径。“通识教育”作为大学的理念,应该是造就具备远大眼光、通融识见、博雅精神和优美情感的人才的高层的文明教育和完备的人性教育。

为达到“通识教育”这一目的,哈尔滨师范大学开设的公共选修课一般是以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教育为主兼顾技能教育和就业教育为辅的教育课程,其主旨在于满足学生的多种需求,促进学生各个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拓宽学生知识面,全面提升学生的科学、人文素养和文化品味,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最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因而公共选修课在学校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哈尔滨师范大学对公共选修课的课程设置大都按照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文学艺术、信息技术及经济管理等领域来分类。基本做法是要求学生在毕业前跨学科、跨专业选修5~6门课程,每门课程20~30学时,占1~2个学分,平均每学期一至两门公共选修课,(注要确切信息)要求学科之间互相渗透、文理交融。

公共选修课的教学管理包括专业计划的审定、课程结构的设置、任课教师的征求、选课管理的运行、成绩的审核和报送等五个重要的环节。公选修课开设的主要程序为:先由教师自愿申报,再到学校主管教学校长和教务处的教学主管领导审核,整合全校教学资源,确定开课的课程,并向全校学生开放,最后由学生在教学网络点击选修。

哈尔滨师范大学公共选修课教学使学生提增强了能力、高了综合素质,上基本达到了“通识教育”的目的。但由于许多公共选修课开设的时间不长,教学管理的经验不足,在公共选修课教学管理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对哈尔滨师范大学近年来公共选修课的教学管理状况进行分析,以提高公共选修课的教学质量。

二、公共选修课教学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公共选修课所占比例较低

一方面,目前本校公共选修课共开设文、理、艺术、体育四大类共218门,学校公共选修课数量少,公共选修课开课门类相对不足,学生选择余地有限。公共选修课在整个教学计劃中所占的比例较低,有的甚至达不到总学时的10%。,各个学期开设的公共选修课程不稳定,有些选修课程不是学生所期望的,特别是技能型的课程仍较为欠缺,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选修需求。

另一方面,公共选修课师资不足也是导致这一问题的原因之一,对开设公共选修课的教师都有一定的要求(一般为具有讲师以上职称),资深教师承担的教学任务繁重,自身又面临业务进修、科研工作的要求,影响其所开设公共选修课的教学效果。

(二)公共选修课教学环境不够理想

一方面,学生选课缺乏合理指导。有些学生随意选课,给公共选修课的教学管理工作增加了难度,还有学生选修的课程较为功利,大多是与就业密切相关的实用型课程,或者是比较轻松易学的课程,但是,对一些真正具有“通识”意义的课程,学生因缺乏兴趣而不愿选,以至于不少有现实意义的课程因为学生选修人数不够而缩小开课规模甚至停开。

另一方面,部分教师对公共选修课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敷衍了事。他们认为选修课的学习对学生影响不大,也有的教师开设选修课仅仅是为了教学工作量。导致有些选修课教师备课不充分,没有规范的授课计划,严重影响了选修课的教学质量。另外,选修课不能沿袭教师讲、学生听,照本宣科等铃声的落后单一的教学方式,公共选修课的教学手段、教学媒体也有待改进和加强。

(三)公共选修课的教学和考核过程缺乏监控

公共选修课的课程灵活,教学方法形式多样、公共选修课一般安排在晚上和周末,这直接给职能部门对公共选修课的质量监控带来困难。

有的学院对公共选修课教学管理不够严格,对公共选修课的教学大纲及授课计划的制订、教材的选用等要求未能做到严格审查。有些公共选修课没有选用适合教学的教材,一般是由教师随意选用教材,或直接用专业教材,这些做法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利于学生知识水平的提高。也有些公共选修课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进度,教学内容过于简单,无法满足学生需要;未能做到对所选学科知识融会贯通,达到提高素质、传授学生技能的目的。另外公共选修课课程考核形式一般都是由任课教师自行安排考核。,考核也没有固定的程序并且不够严格规范,考试形式比较单一,大多课程考核以学期论文作为考试题来评定考核。

三、公共选修课教学管理的改进策略

(一)学校要建立起完善的选修课设置机制

合理安排选修课的开设,完善公共选修课设置,以优化选修课资源的配置。对那些加强文化素质教育的课程,比如文化、国学、科学史、科学动态等课程要积极扶持。还要合理配置有助于就业和创业的选修课程,使其走出校门时,有能力、有准备面临择业的挑战。

当今时代,大学生思想活跃,对新生事物兴趣浓厚,学校对其进行人文修养和传统美德教育,有利于形成他们完善的人格,同时辅之必要的就业和创业教育,能使学生成为符合时代发展的合格毕业生,使学生走向社会后,尽快适应社会,取得成功。

(二)学校应优化公共选修课教学环境

一方面,师生共同做好公共选修课的选课。公共选修课的任课教师应当兼顾学生兴趣、特长、专业的差异,对不同学生的选修的课程进行个性化指导。在每学期进行公共选修课选课前,学校教学管理部门应当设法使学生了解关于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学习目标的相关知识,同时对公共选修课任课教师的学术背景及研究方向加以介绍,帮助学生结合自己的专业和实际需要选课,减少学生选课的盲目性。学生也应根据自己的道德修养、人文修养、就业现实等一系列问题,在老师的指导下能够切合自己实际情况合理地选修公共选修课。

为实现“通识教育”的理念,学校应适当鼓励文科学生选修对自己专业有益的理科类课程,理工科的学生选修一些对自己专业有益的文科类课程,做到“文选理、理选文、文理选技能、素质培养和能力提高相结合”。真正做到学科间交叉融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另一方面,教师要在选修课教学中加强自律,努力上好选修课。与必修课教学相比,上选修课的教师相对比较宽松。在这种情况下,要保证教学质量,除了学校方面有效的监管、监督外,要看教师的职业道德是否高尚,教学行为是否自觉,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选修课教学质量的高低。教师要不断加强自身修养和自律,要尽职尽责地担负起选修课教学使命。同时,教师还要处理好选修课堂上的师生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起到很大作用。

教学手段要创新,教学媒体应尽量向选修课的学生开放。教学手段要多样化,座谈、戏剧、调查、实践都可以作为选修课的教学手段,而且许多选修课正会因为教学手段的多样化会更吸引学生,例如,选文学的同学可以排演话剧《雷雨》,选科学的可参与收光线导电实验。学校也应向选修课的同学开放教学媒体,让参加选修同学能体会专业学生相同的授课效果。

(三)加强监控,提高公共选修课的教学质量

学校不能忽视对选修课的纪律管理,要加强对学生的专业思想教育,有效地约束学生学习,教师也应配合学校的职能部门,对学生严格考勤和考核,考核形式要多样化,笔试、口试、论文、调查报告、学生在选课期间取得的相关发明创造及获奖都可作为该选修课的成绩。

学校的质量评估部门应对公共选修课进行定期的检查和不定期抽查,以了解和掌握公共选修课的教学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要充分发挥教学督导的作用,深入课堂听课、评课,组织学生对教师的授课情况进行测评。

学校还可以制定公共选修课的评价方法,对公共选修课进行定期评估,期末总结,进行末位淘汰制,对教学质量高,学生欢迎的课程给予奖励;对教学质量差,学生不欢迎的课程,进行限期整改直至停开。选修课也应像必修课那样,把教师教学计划、教学日历、教学大纲等教师教学档案,考试、成绩等学生学习档案,都纳入到日常规范管理中来,建立起详细的档案体系。

四、结论

高校公共选修课的开设具有非常积极的现实意义,是高校教学计划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潜能的重要措施。尽管哈尔滨师范大学公共选修课的教学状况还有些不尽人意的地方,但只要教师和学生端正态度,对公共选修课加以足够的关心和重视;同时学校教学管理部门采取积极、有效的解决措施,加大教学质量监管力度,严格公共选修课的教学规范,将公共选修课的教学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就能保证公共选修课教学的健康发展,提高公共选修课教学质量,以提高学生素质、增强学生就业能力,进而满足学生多元化的知识需求。

★本文是“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高校“公选课”教学状况的调查分析与改进策略研究”的一部分。

参考文献:

[1]宣亚南,颜进.我国高校现行选修课制度的利弊及对策.教育教学管理.2004(5).

[2]杨从军.提高公共选修课教学质量的对策.黑龙江教育.2008(7、8):118.

[3]郭学勤.关于高校选修课课程建设问题的几点思考.宁波大学学报.2005(1).

[4]黄巧萍.加强公共选修课建设,推动高校教学改革.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3(2).

[5]杨静,赵蓉,李慧茹.谈高校公共选修课的设置与管理.煤炭高等教育.2004(4).

[6]余晶,张春,陈欣.理工科院校公共选修课教学管理探讨与实践.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社科版).2004(4).

篇5:高中语文选修课教案范文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第一单元 以意逆志 知人论世

《长恨歌》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在理解的基础上有感情的朗诵诗歌。

过程与方法目标:结合背景知识了解这首长篇叙事诗的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深入领会诗歌的思想感情、艺术特色。

教学重点:深入体会诗歌的情感,把握诗歌的主题。

教学难点:初步鉴赏这篇脍炙人口的杰作艺术上的独到之处。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设备,u盘、光盘等道具。

2.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利用课余时间围绕老探究所给探究题,有目标地查阅资料,为课堂学习做准备。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步骤:

导入:《长恨歌》就是歌“长恨”。“长恨”是诗歌的主题,故事的焦点,也是埋在诗里的一颗牵动人心的种子。而“恨”什么,为什么要“长恨”,诗人不是直接铺叙、抒写出来,而是通过笔下诗化的故事,一层一层地展示给读者,让人们自己去揣摸,去感受。

一、作者介绍

1、作者生平

篇二:高中语文选修课教学案例

高中语文选修课教学案例

重庆市大学城第一中学校:陈波

课题:《普通话和方言》

一、类属与特征分析:

本堂选修课属于高中选修的最后部分,目的在于了解祖国丰富的语言知识,积累更多的语言常识,同时也能够给下学期开始的高三总复习打下较好的基础。由于学生的年龄和阅历的关系,他们对方言的了解还是很少的,也不一定对这些感兴趣。所以,本堂课的教学要关注学生的参与与接受,要调动他们的参与积极性,也要使他们学有所获。

二、课程构思:

充分利用异地方言发音与本地发音和普通话发音的差异,调动学生兴趣,利用比较教学,寻找不同方言中的特征并对语言有一些较为清晰的了解和印象。

三、课堂准备:

安排学生利用周末回家的时间收集两句方言,学会并带到课堂交流。

课堂实录(简)

一、导语:

大家都知道“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这句谚语,谁能解释为什么会有这么个说法?(学生各抒己见)

二、引入教学正题

师:刚才大家说了自己的看法,总体而言,都还是看得很准,就是人话也好,鬼话也好,总是有不同的交流对象,所以,不同区域,不同群体总有自己专用的语言,这就是我们要讲的方言。上周的时候安排同学们去寻找不同的方言,我们找几个同学来展示下。生:展示方言??(略)

师:前后我们一共找了十个同学来展示方言,大家觉得能不能听懂?

生:有些能,有些不能。

师:应该是多数都不能吧。

生:(笑)其实说出来的本人也搞不懂,他们发音都不标准。??有些是乱说的,蒙你的。(哄堂)

师:好,看来不同地方的方言不仅和普通话有区别,甚至和我们所说的重庆话也有很大的区别,请大家总结出重庆方言与普通话的区别

生(讨论)?? ?? 师:请各组选一个代表出来把总结出的区别展示出来。

(学生分组在黑板上展示结论)

师:各小组总结得还是很好的,基本囊括了重庆话与普通话的明显区别。接下来,请大家拿出资料书,找到对应章节的训练,马上对所学进行巩固。

(学生在完成课堂练习的时候,很多学生嘴里还在念念有词的重复刚才的方言)

师:刚才大家做了巩固训练,那上面的知识在书上都能找到答案,我们就不花时间了。根据先前所接受的知识,我们都知道各语言的差别体现主要是三个方面,即:语音、词汇和语法。我们学以致用,请大家把检测题拿出来,我们从语音开始,看看平常有多少字的读音是不准确的,也顺便纠正下读音。

(师生互动,逐题探讨)

师小结:从答题过程可以得出结论,我们所用的重庆方言,虽然属于普通话的基础方言——北方方言的一个分支,但和标准发音的差别还是很大的,所以,我们要尽力的保证自己的读音准确,也可以减少答题时犯低级的错误。

四、课堂收获

选修课的教学一直是我的一大困惑,严格的说应该是整个年级的困惑,学生面对“选修”二字,总是觉得不重要,而且,由于这里的“选”并不是学生自己选的,所以很多学生对于看来不那么重要又欠缺兴趣的选修课程,就厌烦得很。但是,从长远来看,选修板块又对学生的积累有很大的帮助,不能放水,所以,如何调动学生,使之积极的投入,就成了最大的难题。

本堂课也许没有多大的亮点,但我个人觉得它之所以典型,就是这堂课的学生参与性很强,连带着后半堂的一直让学生讨厌的语音练习也能够搞得热火朝天,毕竟是主动性的作用,所以,课堂的设计能够左右一堂课的走向,甚至能够影响一堂课的结果。

篇三:高一语文阅读课教学设计阅读课教案

高一语文阅读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优化读书效益

教学重点:

探索营造“书香校园”、发挥读书育人功能的具体方略

教学难点:

有效提高学生阅读的效率,调动阅读兴趣

教学过程:

带学生到阅览室阅读《欧亨利小说选》《傲慢与偏见》《青年文摘》《天文家的故事》等等书籍 课后要求学生交读后感

教师心得:

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中的阅读课教学,长期以来处于比较尴尬的地位。该课型普遍高耗低效,处置随意,经常被忽略、遭怠慢,已是不争的事实。学术界关注不够,不少一线语文教师待之草草了事。这可以说是语文阅读教学“少、慢、、差”的一个缩影。阅读课当前现状与其实际地位是极不相称的,它们理应受到与身份相应的待遇。本文客观分析、细致研究了阅读课,认为在新课标背景下,只有认真理清阅读课的教学思路,精心设计一节课和一单元的整体结构,阅读课可以达到有效、有用、可控的效果。

教师处理阅读课主要有三种方式。一是按讲读课上,二按自读课上,三上成训练课。其五,学生对阅读课的认识和表现。学生受教师的影响很大, 1 但总体上不重视。主要表现出四种倾向:被动接受,毫无目的;浅尝辄止,不加思考:身在教室,作壁上观;无可奈何,机械学习。其六,高中语文阅读课教学效果及现状。由于必修课教学时间紧、任务重,教师又侧重于精读课的备课、讲授,忙于抄教案、改作文。阅读课教学便走向边缘化、形式化,效率较低,效果较差。这种状况还在持续着。强调各种阅读方法的综合运用,重在训练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思维能力,掌握必要的阅读策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最终达到独立阅读的要求,并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此,我呼吁,让校园内的每一面墙壁、每一个橱窗、每一个标记都浸润书香的味道。全校各班级都可利用图书角交流书籍,利用黑板报推荐优秀作品,利用“读书论坛”交流读书心得。学生会还可以定期开设读书沙龙,介绍优秀作品,畅谈读书体会。

有效、有用、可控的阅读课是教师认真负责、精心设计,学生思维活跃、积极参与的结果,是师生共同努力的结晶。新课标下,教师要迎立潮头,做新课标课堂的勇敢践行者。2 篇四:高中语文优秀教案教学设计课型模式

高中语文优秀教案教学设计课型模式

一、指导思想

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课程改革,打造优质、高效的高中语文课堂,根据市教育局《关于全市开展中小学优秀教案评选活动的意见》精神,特制订本办法。

二、评选要求

1.教学理念新颖。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2.教学设计最优化。是教师备出来、上出来、赛出来的,要好用、实用、管用。3.教学手段使用恰当。根据教学实际,恰当运用多媒体辅助教

4.教学设计环节完整。要有课后反思,同时对本教学设计提出使用建议。5.引领与借鉴作用大。要真正发挥优秀教学设计的带动、引领作用。6.教学设计要求详案。

三、教案基本要求

1.按照国家《课程标准》(高三《考试说明》)的总体目标和教学要求,教学目标明确,教学知识点、能力点、教育点、重难点得到有效突出。

2.根据教学内容,科学、灵活地选用教学模式和方法。所采用模式和方法,能有效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主线”的教学理念。

3.侧重于课堂活动和问题的设计。要突出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和普遍性,关注活动的实际效果。问题的设计要具有思维深度,具有启发性和指导性。

5.教学流程要符合认知的一般规律。充分体现教学过程的层次性、渐进性,环节过渡自然;教学指导语准确、简练、流畅,教学指令清晰。

6.充分体现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关注人生,有利于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利于身心的健康成长,有利于兴趣、习惯、思维品质的培养。

四、教案要素结构

1.教学内容:课题、课时、课型、目标。

2.教学目标:依据课程标准,对本课时的知识点、能力点、教育点、重难点等四个方面的目标,进行细化、具体化的描述。

3.教学模式、方法和手段:对本节课使用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简要描述。4.教学过程:对任务设计、问题设计和活动设计,进行详细的说明;对课堂教学用语,如导入语、过渡语、评价语、讲解语、总结语要有清晰的表述。5.随堂训练和拓展性素材:要有为达成教学目标所设计(或采用)的巩固性训练题(组)、阅读材料等课堂教学资源。

6.课后作业: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多样化的课后作业。作业数量要适当,课时作业总量不超过30分钟。

7.教学反思:根据实施情况,对本节课的教学得失进行反思和总结。

五、评选办法

1.本次征集、评选活动,面向所有全市普通高中高一、二年级全体语文任课教师。2.本次征集、评选的教案,为课文详案,必须为经过实际的课堂教学验证,具有较高的课堂达成度的课时教案。

3.本次征集、评选的教案,必须为教师个人(或集体)独立编制、且与本人所带年级教学进度一致、随堂使用的课时教案。4.参赛教案必须经过层层选拔产生。各高中学校要成立相应的评选组织机构,负责初评;教师个人申报的教案,不纳入评选范围。

5.评审以1周为周期,各单位力争周五完成推荐,下周一上午务必申报完毕。6.市教研室组织相关专业人员组织评选,适时公示结果。8.申报的教案应采用电子稿形式,发到指定邮箱。

附件:1.高中语文优秀教学设计课型模式 2.高中语文优秀教学设计(样案)

附件1:

高中语文优秀教学设计课型模式

现代文新授课

一、激趣导入,检查预习

结合文本思想内容、艺术特点,作者生评,写作背景等,借助语言、图片、音频视频等手段,设计精要的导入语,激发学习兴趣,打开学习突破口。

教师提前布臵预习任务,课堂上检查。预习任务以语言基础知识、文体、作者、疏通文本等方面的内容为主。

二、目标导航,自主阅读

目标的确定以中等学生知识水平为准,要兼顾“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

根据学习目标、结合文本特点从思路梳理、整体感知、关键语段、艺术特点等方面设计探究性问题。提出明确的自学要求,结合学案,组织学生自学。

要特别强调学生对文本的熟悉度,加强对文本的诵读,初探文意,形成对文本的整体认知。这是语文学习的基础和关键。

三、合作学习,交流探究

以问题的形式呈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文本,完成三个基本任务: ⑴语感生成:进行必要的听、说、读、写的训练。

⑵情感萌发:在朗读中体会作品及作者的情感。

⑶思想积淀: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陶冶高尚的情操和形成健全的人格。

学习小组内部相互交流、研讨,解决自学过程中不能解决的问题;在教师指导下,班内交流发言,解决小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学生不能解决的疑难问题是教师讲解的重点。

四、重点讲解,深度研习

适当引入与文本相关的延伸阅读或升华主题的内容,强化课堂教学内容。针对重点难点,教师“精讲”。讲授的内容要突出重点、难点,讲解问题透彻到位,始终把训练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主动学习的品质和创新意识放在首位。

五、当堂达标,拓展提高

选取与文本内容相近、文体相似的作品,文本赏析性作品或同一作者的作品,参照高考阅读题命制题目,以延伸阅读空间,开拓阅读视野,陶冶审美情趣,提高阅读能力。我们认为适当的课堂检测能有效的巩固课堂教学效果,进而促生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文言文新授课

一、导入新课,检查预习

结合文本思想内容、艺术特点,作者生评,写作背景等,借助语言、图片、音频视频等手段,设计精要的导入语,激发学习兴趣,打开学习突破口。

教师提前布臵预习任务,课堂上检查。预习任务以语言基础知识、文体、作者、疏通文本等方面的内容为主。

二、明确目标,安排自学

三、合作学习,交流探究

学习小组内部相互交流、研讨,解决自学过程中不能解决的问题;在教师指导下,班内交流发言,解决小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学生不能解决的疑难问题是教师讲解的重点。

在充分自学的基础上,尽量鼓励学生自己解决文本翻译的问题。必要时可以把译文发给学生(或者让学生在对照注视互相探讨后,再

篇五:高中语文课教案

高中语文课教案

想北平

语文教研组 李蕊新

教学目的:

1、理解感受老舍先生对北平的眷恋深情。

2、由老舍文章中从小处入手的写作方法引领学生在写作时注意抓细微之处。

教学重点:理解作者流溢在字里行间的怀乡之情。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注意写作是抓住细微之处的能力。

教学媒体:多媒体

教学方法:以朗读、讨论、交流作为学习本文的方法。

课前准备:

1、预习课文,体会作者的感情。

2、查找有关怀乡的诗文并谈感受。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台湾现代著名诗人余光中先生曾经写过一首名为《乡愁》的诗(背诵)。

小时侯,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师:余光中先生由“小时侯”、“长大后”、“后来啊”、“而现在”几个不同的时间段,写出了他一生的不同时期对故乡的怀念之情,而结尾处更是由期盼海峡两岸的统一写出了自己深深的思乡之情。其实类似于余光中的《乡愁》诗所表达的主题思想的文学作品在中国文学史上一直是层出不穷,例如咱们曾经学过的李白的《静夜思》

生齐背: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打对应的诗文幻灯片)

师:外还有贺之章的《回乡偶书》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该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打出相应的诗文的幻灯片)

师:另外还有些著名的诗句如: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月是故乡明等。今天我们就共同学习一篇同样是表达怀乡之情的作品,那就是老舍先生的《想北平》。

(打出相应的幻灯片)

二、作者简介:

师:说到老舍先生咱们不得不了解一下有关老舍先生的生平。老舍(1899—1966),北京人,满族。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现代作家。主要作品《老张的哲学》、《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等。

(边说边打出老舍的相关图片和资料)

三、文章背景简介(由对题目的解析入手)

师:同学们,大家都看到了文章的题目是“想北平”,既然是想北平,那说明作者当时在不在北平啊? 生:不在。

师:的确。老舍先生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是一九三六年,当时他正住在青岛,那时日本帝国主义正加紧了对

中国的侵略,北平正处于危难之中,老舍作为这样一位爱国的知识分子,他对作为他的故乡的北平的怀念就可想而知了,现在就让我们一块来看一下老舍先生是如何表达他的这种思乡之情的?

四、读课文并思考讨论问题 a)b)作者说他爱北平但是又说不出来,为什么? 作者说他说不出,其实他还是说出来了,他是如何说的,以及说出了北平的那些特点?

爱北平像爱母亲一样 复杂又有边际

动中有静 对北平的布置匀调深沉的爱

说 出 人为之中显自然

书多古物多

物质丰富

四、写作指引 师:通过学习咱们大家估计会发现,老舍先生在文中写到了许多不为人所注意的一些较小的事物,比如长

着红酸枣的老城墙、水中的小蝌蚪、苇叶上的嫩蜻蜓等,大家不妨回顾一下咱们刚刚学习过的徐志摩的《再别康桥》,看看他的诗中又写到了那些意象?

学生回答:河畔的金柳、软泥上的青荇??

五、布置作业:

师:结合课文的学习咱们根据本课的学习,写一篇作文,具体要求如下:请以思乡为主题,写一篇800字

左右的文章。注意要从细微处入手,小切点,深挖掘。

教案说明:

文章中老舍先生先说他说不出对北平的爱,后又将北平与伦敦、巴黎、罗马等古代历史都城相比较,写出了北平的特点,其实就是变相写出了对北平的情有独钟和满腔热情,抓住由说不出到说出这个问题也就将整篇文章的脉络把握清楚了。所以授课时将对文章的理解的重点就放在了这两个问题上,即老舍先生爱北平但又说不出,这是为什么?以及老舍先生说他说不出,其实他还是说出来了,他是怎样说出来的,说出了北平的那些特点?

2、本课的学习分为六个环节来进行:首先是导入,由台湾现代著名诗人余光中的《乡愁》诗以及回顾以往学生学过的相同主题的诗句来引入,旨在使学生尽快进入一种学习情境,以便使他们融入到老舍先生所营造的这种思想之情中;其次是对老舍先生的简介,老舍先生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重要的作家,有必要让学生了解其相关的文学作品;再次是四文章写作背景的说明,文章的写作是建立在一定的时代背景以及与作者相关的人生经历和心态上的,并且也与之息息相关,了解相关的写作背景能够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第四就是让学生齐读课文并思考讨论问题,使学生熟悉课文,并通过这种手段进一步深化他们对课文的理解,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达到有效把握文章主旨、体会作者情感的目的。第五步安排了将课文与徐志摩的《再别康桥》的对比,一则意在在写作上找突破口,二则使学生也有一个整体的单元意识,在写作上找突破口主要是抓取生活中的细微之处,小切口,深挖掘,并以此作为情感抒发的媒介。最后是根据文章的学习布置作业,以达到有效锻炼承前所学内容的目的。

教后感:

课后通过有关老师的指教以及自我的反思,对《想北平》的课有以下几点感想:首先,整体来说整篇文章(生齐读课文,然后讨论问题,进行归纳并总结)

篇6:高校选修课管理办法范文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上通过观看影视材料学习了解近代简明数学史,了解部分知名数学家的主要成就; 2.技能上通过观摩学习,分享心得以及完成主题作业,掌握探究性开放性学习的方法; 3.情感上通过了解数学史加深对数学学科的感悟,体会数学的魅力,提高数学学习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是了解近代数学领域的主要成就,以及知名数学家的主要成就,难点是感受和探究近代数学领域的主要成就以及近代数学的发展脉络和发展方向。

三、教学教具

多媒体设备、《BBC数学的故事4》视频资料

四、教学过程

1.引入

今天主要是了解近代的成就,以希尔伯特的23个问题为线索。介绍了康托尔和哥德尔对无穷的研究,庞加莱对三体问题的研究,拓扑学和佩雷尔曼,希尔伯特第十问题的解决,黎曼猜想,伽罗华理论,布尔巴基。今天要观看的视频开篇第一句说的相当有哲理。Mathematics is about solving problems, and it’s the great unsolved problems that make maths really alive.(数学是一门解决问题的学科,正是数学中那些未解之谜让数学焕发了勃勃生机。)所以说你的敌人是你进步的动力啊。2.观看视频

进入20世纪,1900年的数学大会,大卫•希尔伯特David Hilbert数学新星哦,整理了一些著名问题,标志现代数学的诞生,所以说要善于总结。数啊,空间啊都研究过了,接下来数学去向何处?-> infinite 无穷格奥尔格•康托Georg Cantor第一个给出了对于无穷的精确数学描述。都说天才和疯子一线之隔,可惜康托就是想太多,结果一直受狂躁症的折磨,难不成是有得必有失?

观看视频《BBC数学的故事4》介绍康托部分。

亨利•庞加莱Henri Poincare发现的他研究的行星轨道问题的一个结论错误,引入了Chaos,混沌理论。这个曾经大热的数学研究方向。而且这家伙还华丽的开创了拓扑学 这么学科。人们在意的不是距离,而是如何连接。从一维的数字到二维面,三维空间到更高级的四维,多维空间。数学就是在不断拓展中开劈了天地。

观看视频《BBC数学的故事4》介绍拓扑学部分。

接下来又回到德国哥廷根大学,这个充满数学大师气息的地方,大卫•希尔伯特David Hilbert热衷于解方程和泡酒店,算是数学家中的另类分子吧,给后来者提出了23 problems list,就怕数学家们闲着了哈。似乎数学家都有点儿个人的小怪僻。之前Philip就跟我说过他读PhD的时候,数学系的打一下午台球,摸出一张纸,写 几个公式,就是在做研究了,了不起吧。而一个维也纳的小卒克尔特•哥德尔Kurt Godel一样的古怪,孤僻,提出了不完备理论。

观看视频《BBC数学的故事4》介绍大卫•希尔伯特部分。

后期精神分裂,发现这些大师们,脑力用多了,精神上或多或少都得有点儿问题。一场二战毁了欧洲数学中心的地位,大量数学家逃亡新大陆了——美国。而普林斯顿也就此崛起了,这个老顽童登场了,Albert Einstein。这大牛,从小学就开始听他名字了,不说耳熟能详吧,也是家喻户晓的大毛头了,咱就不多说了。

观看视频《BBC数学的故事4》介绍数学家逃亡美国部分。

所以还是说说少数的几个女性数学家吧,第一位为女性数学教授,索菲亚•科瓦列夫斯卡娅Sofia Kovalevskaya一看名字就知道是哪人了吧。还有美国数学学会第一位女性主席朱莉娅•罗宾逊Julia Robinson。女生想在数学圈里混是很不容易的,直到她到加州伯克利遇到她丈夫,才找到知音吧。话说这著名女性科学家怎么都是夫妻档啊,居里夫人,罗宾逊都是这样的人生轨迹呢。嗯,看来有个志同道合者组成家庭对于做研究很重要啊。

观看视频《BBC数学的故事4》介绍女数学家索菲亚•科瓦列夫斯卡娅Sofia Kovalevskaya部分。

OK,空间拓展差不多了,然后呢?埃瓦里斯特•伽罗华Evariste Galois提出了数学的另一个研究方向,结构结果这个才20岁的家伙在决斗中去世了,够普希金的吧。天才都这么死于意外了。如今这23个问题只剩一个问题还没解决就是黎曼猜想Riemann Hypothesis。猜想的内容简而言之:就是证明“关于素数的方程的所有意义的解都在一条直线上”看看令人想破头的问题基本上都是看上去简单本质的吧。

结语,Mathematics is a fabulous language of the universe 观看视频《BBC数学的故事4》介绍埃瓦里斯特•伽罗华Evariste Galois部分。3.分享收获

请几位同学分享学习的收获和心得,教师做适当的评价与鼓励。

五、作业布置

篇7:高校选修课管理办法范文

吴建锋 2012年9月,浙江省启动了“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工作,将新课程实验推向一个新的高度。本次深化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增加选修课”(选修课总学分要求占到全部学分的1/3)和“选修课走班教学”。跨越式的改革既给具备创新意识的教师提供了大展身手的舞台,也对所有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深化课程改革两年来,教师们踊跃地参与了选修课程的开发和实施,不少选修课程入选为浙江省精品选修课程。这些精品课程由于新颖的教学内容、深刻的思维内涵、灵活的教学方式受到广大学生的欢迎,在选课时往往人满为患。但同时,有些选修课程由于执教老师开拓意识滞后以及“选修教学必修化”等原因,出现了学生“怠慢”选修课的现象。在选修课教学中,一些教师发现学生上课不够专注、做其他作业、不肯做课外作业等问题。教师们很纳闷:这些课程是你自己选择的,为什么学习态度反而不如原来强迫你学的必修课? 学生“怠慢”选修课的成因分析 1.学生对课程目标和价值观的缺失 把课程的选择权交给学生,其目的是让学生能主动地根据自身个性发展、兴趣爱好、职业取向的需要,选择相应的选修课学习,实现多样化的发展。但学生没有深刻领会选修课对于自身成长的价值所在,有的根本不了解课程改革对自己的意义,有的则比较贪玩,对课程虽有新鲜感,但缺乏内心持久的学习动力。一旦新鲜感消失,他们就会由于缺乏学习所需的专注、研究等品质,而对课程产生“怠慢”心理。2.有形的学习外驱力的突然消失 必修课量化形式的“统考”一直是悬在学生和教师头顶的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这把“剑”和所有事物一样,也具有两面性。一方面,标准化考试的“指挥棒”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教师教育智慧的发挥和学生个性化学习与发展,很难全面检测学生的综合素质;另一方面,“指挥棒”又在帮助教师以“高压”方式管理学生参与学习,这从学生对高考学科的学习专注度明显高于非高考学科就可见一斑。对于这把“剑”,一些教师不由自主地陷入了“失去的才是最宝贵的”心理误区。在深化课程改革之前,他们总在抱怨统考,抱怨统考使自己无法施展教育理想。而现在在选修课教学中,出现了学生没有压力随之缺失学习动力的现象,教师甚至有点怀念那把“剑”。这些教师也许忘了一件事情,那就是“课程在改革,我该怎么变”。3.“走班制”冲击了选修课班级教学的凝聚力 传统意义上的“行政班”源于原苏联的班级授课制。由于“行政班”有固定的教室、班主任、班干部,从物理空间和心理感受上,班内每位学生心中会逐渐形成一种特有的人际纽带和班集体约束力,这种综合的心理感受会进一步演化为班级教学凝聚力。选修课“走班制”的实施使得这一切化为无形。纽带和约束力的缺失,导致学生产生了到课堂中“做客”的心理,从心理和物理空间上无法形成新的教学凝聚力,影响学习活动的开展和氛围的形成。这些问题是传统体制向新体制转轨过程中必然会出现的。我们不应去抱怨学生,而应转变观念,把选修课程看作自己的“私营企业”,以ceo的精神去经营自己的课程,建设选修课的“走班文化”。立足学习文化的构建,引导学生走出对选修课“低投入”的误区 任何一家顶级的公司,都会有自己独特而吸引人的企业文化。因为留住员工的不仅仅是高薪,更需要从内心能打动他的企业文化。比如,阿里巴巴“客户第一,员工第二”的口号,反映出企业对员工的关怀,所以参加过阿里面试的员工,无论最终是否进入阿里,他们都说“阿里对员工的那种温暖,是所有国内企业中最好的”。还有谷歌公司,它的“自由式”办公区反映出对员工的绝对信任。试想,哪个人不愿意在这种极度温暖,被尊重、被信任的公司里实现自我,同时又为企业创造更多的商业价值? 在走班制的大背景下,我们应该以ceo的胸怀理解学生的“怠慢”,并积极通过课程目标的引导、多样化的教学方式、班集体教学凝聚力的形成去重构选修课特有的班级文化与学习文化,激发学生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选修课的学习中。1.从学生的自我意识出发,增强学生对课程目标和价值的认识 在选修课的开始阶段,可以通过“我的成功目标是什么”“我今后要成为怎样一个人” “我希望自己今后在怎样一种状态中工作、生活”“为了达到我的目标,我现在该做什么”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开展自己的人生规划,并产生通过选修课来开阔视野、增长知识、提升素养的内心意愿。同时,要向学生介绍深化课程改革的意义和目的,使学生真正能从自身长远发展的高度来对待选修课,对待高中时期的学习。2.从课程目标和内容特点出发,构建“有意思”的选修课课堂 没有了统一的教学内容、统一的考试限制,教师完全可以摈弃传统必修课惯用的教学方式,以新的形式呈现信息,以新的方式组织教学,使学生始终在“真有意思”的感受中专注地开展选修课的学习。比如,对于一些职业技能、社会实践类选修课,可请外面企业人士和学生交流。讲授者身份的改变可增加新鲜感,社会人士对工作、学习的认识与态度能使学生换一个角度去思考自己的学习和人生发展;还可尝试“课堂角色的反转”,让学生在自学基础上来当老师讲课,角色的换位可使学生在紧张、期待的崭新感受中重新审视学习的本质,等等。3.创建新的班集体文化,提升学生的班级和课程归属感 组建由班长、课代表、纪律委员、劳动委员等成员组成的班委会,使学生心理上有“班”的概念。当然,班委会不能只是摆设,要按需设立岗位,设立后还要让大家对职责范围内的事情切实负起责来。教师可将整体管理要求告诉班长,由班长将管理任务细化,再分配给各个委员。比如,纪律委员负责统计每次上课出勤情况、纪律情况;课代表负责统计学生作业完成和课堂参与度,将这些统计结果作为过程性评价的组成部分,并担当老师和学生之间的通讯员。另外,可设计各种有利于集体意识养成的活动和作业,使学生在各种集体活动中感受集体的归属感和荣誉感,促进班集体凝聚力的形成。如设计小组合作的作业并让各组代表在全班展示成果,教师还可选择部分优秀成果陈列于教室甚至校园中;设计一些需要学生在课外完成的小组作业,使学生的班集体意识能延伸到选修课课堂之外。尽量安排一些走出教室的活动,并让班委会组织与实施活动,外出活动比在室内交流更能增进人际感情,促成班集体氛围的形成。4.用发展性评价代替选拔性评价,促进教学的规范化和课程目标的达成 发展性评价的核心是“不比结果比进步”。在这种评价机制下,学生抛弃了原有基础不好带给自己的标签,既能激发起学习的积极性,又能促进选修课教学的规范化,最终促成课程目标的达成。学生一开始其实是抱着好奇、期待的心态进入选修课堂的,一旦他们发现选修课堂其实只是名堂不同,而教师授课的内容和方式都和原来必修课堂雷同后,原有的好奇心和期待感得不到满足,甚至会产生逆反心理。紧接着,他们又发现如果不认真学习,也没有班主任来“烦”自己,而且平时鲜有作业,甚至考试还是老一套且不计入总分。于是,在内心里他们认为这不是“课”,由内而外地,他们就会呈现出对选修课的“怠慢”行为。教师如果能在变革教学方式的同时,开展学习参与程度、努力程度、进步程度等着眼于学生发展的过程性评价,又在期末开展大作业、调查报告、作品展示等新颖的结果性评价,就能引导学生在一种“被关注”、“被规范”的心态下积极投身于选修课的学习。选修课从课程目标、内容、教育受众、活动形式、活动场地等方面都与必修课有着较大的差别,因此,在选修课实施过程中,我们必须跳出必修课既有的思维定势,从课程价值观、教学方式与方法等方面入手,重构走班制背景下的选修课教学。只有如此,才能真正使学生在共性基础上满足兴趣,促进个性发展,形成职业取向和掌握职业技能,才能真正培养出深化课程改革所要求的“多样化的创新型人才”。(作者单位:浙江绍兴柯桥中学)

篇8:高校选修课管理办法范文

一、西藏高校选修课程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 教学主体“学生”角度而言

学生是教学主体更是教学活动的直接参与者, 选修课的教学中面临诸多问题, 可以从学生自身因素中找出: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 是教学活动的直接参与者, 选修课教学面临着许多问题, 可以发现来自学生自身的因素:

1. 盲目性的选课, 学生对学校开设选修课的意义和目的并不是很明确, 缺乏对课程内容的理解, 没有独立的自我思考。

盲目选课、从众心里和无所谓的态度, 所以导致了选课混乱, 出现选修课退选、补选和换选的情况。

2. 学生的选课心态不正, 选课时出现避难就易的倾向。

从学生的选课情况来看, 单凭课程名称去选课的人占多数如:音乐欣赏、电影欣赏类课程选课的人数较多, 选高数类课程的人数较少, 归因是:艺术类等相关课程比较实用而且不容易挂科, 运算、操作类课程不容易学习和通过考试。

3. 可供选择课程不多。

近年来, 西藏大学的选修课也在逐渐扩大, 但还是呈现一种供不应求的现象, 高校的扩招, 学生人数越来越多, 所以还是导致供小于求。并且每堂课程也是有人数的控制, 不是所以的学生都能宣导自己满意的课程。这对学生的积极性也会有所打击。

(二) 授课者“教师”角度而言

1. 教师对选修课重视程度不够。

教师对公共选修课并没有像核心课程那样重视, 所以相对投入的精力也是可想而知的。大部分老师都认为选修课并不能影响学生今后的择业。所以, 上课比较随意, 进而导致教学效果较差。

2. 管理不足, 缺乏规范。

公共选修课教学方法是没有一个固定的, 课程考核没也是根据老师自己来定, 所以学校没有办法统一制定出一套固定的考核和标准。由于公共选修课是面向全校的学生不限学院、不限专业开设的, 这对任课老师的教学管理增加了难度, 无形中加大了教师的工作量。

(三) 从“教学管理部门”角度, 管理滞后;无法监控全程的教学质量

公共选修课管理和教学涉及面广, 同时管理的难度也偏大, 存在不少问题。

1. 公共选修课的课程教学内容面广多变, 教学方法灵活多样, 给规范管理教学工作带来了一定难度, 也对课程质量和教学效果有一定的影响。

2. 选课时间都是学校统一安排的时间, 每门课程对人数也是规定好的, 学生们一致认为在同一时间, 大家都进入选课系统选课, 会造成网卡, 想选到中意热门的选修课比较困难。

3. 学校给出学生选课前的指导并不是很多, 选修课的任课教师的信息没有备注和简介, 课程介绍也很简单。

有的选修课仅仅给出了课程名称, 没有课程内容的介绍, 特别是选课时间比较紧, 学生来不及对所选课程有更多的了解, 只能仓促选课。

二、加强西藏高校公共选修课教学管理对策及相应的措施

(一) 开展教学督导和教学质量评价, 完善教学质量

公选课也要像必修课一样, 教务处加强选修课教学质量评价、并安排督导不定期检查授课计划、教案等, 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任课教师对公共选修课教学的重视程度。同时, 管理部门应适时将评价结果反馈给院系, 帮助院系及时了解教师的授课情况, 随时监控和改进公共选修课教学内容、教学进程、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

(二) 加大宣传力度, 指导学生正确选课, 避免盲目选修课程

为克服盲目选课的弊端, 为了减少学生选课的从众性和随意性, 加强宣传对学生、任课教师的教育, 进一步明确开设公共选修课的目的、意义, 从而引导学生认真选课, 学校相关部门建立单独的选修课选课网站, 增加选课时课程、教师、教学内容等一些介绍, 方便学生参考选课。

(三) 加强课堂教学管理, 健全考核方式

公共选修课学生人数多、缺课、早退现象较普遍, 任课教师控制好课堂教学秩序, 对学生严格要求, 增强责任感。在考核制度上, 教师可采用多种考核形式, 对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进行考核, 可采用期末考核与平时考察相结合的方式。

摘要:大学的公共选修课是整个大学课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并且在推进改善大学生的素质教育方面和为社会培养复合型的人才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分析西藏高校公共选修课教学管理现状的基础上, 分析找出公共选修课在高校的教学管理隐存的一些问题和不足, 并且根据分析总结提出了一些对策。

关键词:西藏高校,公共选修课,教学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

参考文献

[1]沟引宁, 叶宏.浅析高校公共选修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0, 03:94-95.

[2]文莉.谈高校公共选修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1, 01:88-89.

[3]李文峰.高校公共选修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J].时代教育, 2014, 04:46-47.

上一篇:香香的蛋食品中班下一篇:对顾城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