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带民事诉讼的提起

2024-04-21

附带民事诉讼的提起(精选8篇)

篇1:附带民事诉讼的提起

消费者因经营者侵犯消费者合法权益,并构成犯罪时,消费者可以向法院提起

刑事诉讼(自诉)或由人民检察院提起诉讼(公诉),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就被告人

造成原告经济损失附带提出民事赔偿,这就是刑事附带民事诉讼。

根据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附带民事诉讼有以下特点:

1、附带民事讼诉的原告,一般是刑事案件中因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直接遭受经济损失的被害人,既包括公民,也包括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团体。如果由于被子告人的犯罪行为使国家、集

体财产蒙受损失,人民检察院在提起公诉时,也可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2、被害人要

求赔偿的经济损失,必须是被告人的犯罪行为直接造成的。

3、被害人要求赔偿的经

济损失,必须是可以计算的,包括已经受到的损失和以后必然遭受的损失,但对于

精神损失的赔偿不能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4、附带民事诉讼必须以刑事诉讼的存在为

前提,只有刑事诉讼立案了或开始了,才能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在一般情况下,人民法院在开庭时,对刑事案件及附带民事诉讼一并审理和同时判

决,只有在可能会迟延刑事案件审理的情况下,才可以先审判刑事案件,后审判附

带的民事诉讼。

对于附带的民事诉讼也适用自行和调的原则,也可以撤诉。判决后也可以就民事诉

讼部分提起上诉,上诉期为10天。

篇2:附带民事诉讼的提起

谌平

【案情】

2008年7月27日,被告人刘某伙同高某、曾某窜至广昌县头陂镇塘背村管竹坑组“乌东坑”陈某山场,擅自砍伐杉木4.4489立方米,并制成原木销售得款1917元。被害人陈某要求向本院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要求被告人刘某赔偿其经济损失,其理由是:被盗伐的树木很小,还处在生长过程当中,给其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

【分歧】

第一种意见认为,被害人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理由是: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范围问题的规定》(2000年12月19日实施)第一条第一款规定“因人身权利受到犯罪侵犯而遭受物质损失或者财物被犯罪分子毁坏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及第二条 “被害人因犯罪行为遭受的物质损失,是指被害人因犯罪行为已经遭受的实际损失和必然遭受的损失”。

持此种观点的认为,物质损失有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之说。直接损失,是指已经存在的财产和利益是减损,间接损失,是指预期得到的利益的减损,即失去将来能够增加的利益。《刑事诉讼法》对物质损失是直接损失还是间接损失,并没有作出明确规定,从维护被害人的合法权益出发,只要是被害人因为犯罪行为造成损失的都应当赔偿。被害人陈某的林木被盗伐,是由于犯罪行为致使其原有林木的价值远远减小,属于间接损失,即预期得到的利益减损了。

第二种意见认为,应当不予受理被害人的附带民事诉讼请求。理由是:被害人陈某的请求不符合附带民事诉讼提起要件。

【分析】

笔者同意第二种意见。理由如下:

1、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范围问题的规定》(2000年12月19日实施)第五条第一款规定“犯罪分子非法占有、处置被害人财产而使其遭受物质损失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予以追缴或者责令退赔。被追缴、退赔的情况,人民法院可以作为量刑情节予以考虑。”法院在对此案受理后,可以依法予以追缴或者责令退赔以弥补被害人的经济损失,由此可见犯罪分子非法占有、处置被害人财产而使其遭受的物质损失,不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2、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范围问题的规定》第二条规定“被害人因犯罪行为遭受的物质损失,是指被害人因犯罪行为已经遭受的实际损失和必然遭受的损失”。笔者认为,本案根本不存在间接损失的问题,也不是法条所规定的“必然遭受的损失”。如果按照第一种观点对间接损失的解释,就会把附带民事诉讼的范围无限制的扩大,因为绝大部分犯罪行为都可能涉及到对财产的损害问题,但是财产的“预期”利益又是很难确定的。

3、此处 “必然遭受的损失”应当指的是在案件受理过程当中可以明确确定的且能够立即统计出来的损失,同时要求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之间具有因果关系,即两者存在一种内在、必然的联系。如果仅仅是一种可能得到或者要通过一定努力才能得到的利益,这些损失与犯罪行为之间不存在必然因果关系,不能作为“物质损失”纳入附带民事赔偿范围。被害人陈某提出的赔偿要求属于可能得到或者要通过一定努力才能得到的利益,所以不能作为“物质损失”纳入附带民事赔偿范围。

篇3:附带民事诉讼的提起

国内外理论界对民事公益诉讼内涵的界定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 但是主流观点有以下几种:第一种, 任何组织和个人针对侵犯国家利益、公共利益的行为, 有权以自己的名义向法院提起的诉讼;第二种, 把公益诉讼作了狭义和广义的划分, 狭义的公益诉讼一般指检察机关以国家的名义提起公益诉讼。广义的公益诉讼既包括前者, 又包括任何组织、个人代表国家, 以自己的名义提起诉讼, 即所谓的“私人检察官”提起的诉讼;第三种, 公益诉讼是指检察机关为了维护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而提起的诉讼。

笔者认为特定的行政机关和社会组织和个人,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 对违反法律、法规, 侵害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或不特定他人利益的行为而提起的诉讼均应视为公益诉讼。

二、公民提起民事公益诉讼的司法现状

2001年5月8日, 新疆乌鲁木齐三位市民发现新疆某娱乐场所外面悬挂着三枚旗帜, 分别是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中国国旗和海德酒店的店旗, 三面旗帜处同一水平线上。他们认为这严重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第7条的规定, 属违法行为。后来他们又发现新疆其他两家酒店也存在类似的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的行为。三人认为国旗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象征, 理应受到尊重。这三家都是涉外的旅游酒店, 作为中国公民他们觉得受到了侮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相关规定, 他们以三家酒店为被告, 向管辖法院提交的诉状, 分别予以受理。但最终法院认为三位原告不具备起诉资格, 即与案件无直接的法律上的利害关系, 裁定驳回了起诉。可见, 在实践中, 虽然也有公民个人提起民事公益诉讼, 获得了媒体公众的关注和法院的支持, 并最终得到满意的维权结果。但是大多数公民以原告身份提起的公益诉讼案件是不被法院支持的, 主要理由就是原告与案件没有直接的利害关系, 不符合民事诉讼法关于起诉条件的规定, 究其实质, 也就是传统的当事人理论给了法院不予支持的理由。

三、公民提起民事公益诉讼的合理性

(一) 公民作为民事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的合理性分析

1.法理依据

我国宪法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依照法律规定, 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 管理经济和文化事务, 管理社会事务。”这一规定体现了人民主权的立法精神, 笔者认为这一宪法原则在民事诉讼领域的体现应当是, 公民对一切侵害国家利益、公共利益和不特定人利益的行为都有权提起诉讼, 即公民对这些案件具有准利害关系。与案件有直接利害关系, 是基于当事人适格理论的, 即当事人必须是争议的法律关系中的权利人或者义务人, 依法对争议的标的物享有处分或者管理的权利。公民对国家利益和公共利益基于以管理者的身份, 应当是权利人或者义务人, 因此与这些案件具有法律上的准利害关系。公民基于这种准利害关系是可以提起民事公益诉讼的。

2.现实依据

公民法律意识不断增强, 维护私益和公益的愿望也逐渐突显出来。在一个法治的社会里, 面对一切损害国家的、公共的、不特定人等利益的违法行为, 任何一个有社会责任心的公民, 都应该寻求有效途径来维护这些权益。随着我国法治环境的不断健全, 维护好私益的同时兼顾好公益的保护已经是我国保护人权、建设法治社会的现实要求。

(二) 公民作为民事公益诉讼原告的限制

1.向有优先权的主体提出建议

民事公益诉讼是否具有成效的一个关键因素就是民事公益诉讼的效益, 即公益诉讼中当事人、国家的成本支出与社会公益保护所获收益之间的关系。故笔者认为, 公民提起民事公益诉讼时, 向有优先权的主体提出建议作为公益诉讼的前置程序。这里的有优先权的主体是指检察院和特定的行政机关, 例如民政局、环保局等。向具有优先权的主体提出建议, 可将诉讼转移到优先权主体那里, 这样更能保证民事公益诉讼的效率。因为无论是从人力、财力还是知识储备方面, 有优先权的主体一般都要强于普通公民。而且检察机关和特定的行政机关起诉, 也能使法院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提高其重视程度, 从而在较短的时间里、耗用较小的成本完成诉讼, 保护公益事业。公民向有优先权的主体提出建议应设定为“应该”而不是“可以”。这一程序设立可以防止重复起诉和滥诉, 避免诉讼资源的浪费。

2.起诉前四十五日的通告期

虽然可以赋予公民提起民事公益诉讼的原告资格, 但是必须对原告的权利适当的限制, 以防止个别公民为了一己私利而恶意诉讼。对公民公益诉讼权的适当限制, 也能避免不必要的诉讼, 防止滥诉, 节约司法资源。因此笔者认为, 可以在设立一个这样的前置性法律程序, 即如果公民提起公益诉讼的话, 法院或者具有优先权的主体必须向检察院提交有关的《公益诉讼通告书》, 由检察院向损害公共利益的主体发送相关的《公益诉讼通告书》, 对其进行警示, 令其在45天的公告期内采取一些措施, 从而停止侵害、挽救损害、对受损害人进行一定的弥补措施。

四、结论

民事公益诉讼原告资格是开启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的之门的钥匙, 只有科学合理的明确民事公益诉讼的原告资格才能夯实公益诉讼制度的发展之路。本文通过对公民个人提起民事公益诉讼资格的研究, 希望能够对我国的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的建立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韩志红, 阮大强.新型诉讼—经济公益诉讼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法律出版社, 1999.

[2]毕玉谦等著.民事诉讼研究及立法论证[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 2006.

篇4:检察机关提起民事诉讼探究

关键词:民事诉讼;理论基础;案件范围

一、检察机关提起民事诉讼的理论基础

目前,世界诸国检察机关提起民事诉讼的理论基础有两种,一是公益理论,现代西方法治国家多基于公益理论来确立检察机关提起民事诉讼的机制。这种理论认为,检察机关是公益代表者,其职权更多地体现在维护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当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遭受到不法侵害的时候,检察机关就应该代表国家和社会提起民事诉讼。一是国家全面干预理论。前苏联等国家多基于国家干预理论来确立检察机关提起民事诉讼的机制。这种理论认为,国家对私法关系具有干预权,检察机关对于民事活动也就有相应的干预权,并以此种干预来实现对国家和社会利益的维护。

笔者以为,法律监督理论可以作为我国检察机关提起民事诉讼的理论基础。第一,国家全面干预理论已经不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国家对经济活动的适度干预,其根本目的是为了规范民事主体的行为,使其意志自由限制在法律的适度范围内,以协调个人与国家、社会的关系,维护国家和社会的公共利益。第二、我国的检察机关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其拥有的法律监督权(广义角度)是与行政权、审判权相平行的国家权力,监督的目的是为了保证国家行政权和审判权的正确行使,保障国家的宪法和法律得以统一贯彻实施。而此种法律监督权的行使在很大程度上以诉讼行为为载体,监督是目的,诉讼是手段。刑事诉讼中如此,民事诉讼中也如此,离开了诉讼手段,在当下情况下,检察机关的监督职能就很难有效实现,因此检察机关提起民事诉讼,还具有现实的需要。

但是,为避免检察机关不正当地行使提起民事诉讼权,对民事活动造成不应有的侵害,检察机关提起民事诉讼应该在目的和范围上加以引导和限制,为此,很有必要引入公益理论,也即公益理论也应作为我国检察机关提起民事诉讼的另一理论基础。这不仅因为检察制度从其产生时起便以维护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为检察机关的使命,还因为能够约束检察权的行使,弥补法律监督理论的缺陷。综上,笔者以为,法律监督理论和公益理论都应该作为我国检察机关提起民事诉讼的理论基础。其中,公益理论旨在明确诉讼的目的和任务,法律监督理论旨在声明我国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性质。

二、检察机关提起民事诉讼的案件范围

1.国有资产流失等损害国家经济利益的案件

现阶段在我国民事、行政法律关系领域,侵害国家利益的违法行为主要是指侵犯国有资产所有权、造成国有资产流失以及破坏国家资源的违法行为。国有资产流失是指采用非法手段,将国有资产据为己有或者故意加以毁坏,或滥用职权、玩忽职守,致使国有资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近年来,随着国有企业改革步伐的不断加快和深入,一些不法分子乘机钻政策的空子,致使国有资产流失的情况愈演愈烈。从相关资料看,国有资产流失渠道主要有:国有公司的厂长、经理、董事等非法经营同类营业;利用职权为亲友非法牟利;在国有企业改制、转轨过程中,虚假出资,变相侵占国有资产;低价折股、出售国有资产;私分国有资产;签订、履行合同失职被骗,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等。

国有资产流失作为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所产生的责任主要有两类:一是行政责任,一是刑事责任。对于行政责任,可以通过政府部门予以处理,追究当事人的领导责任以及相应的党纪、政纪责任;对于刑事责任,检察机关可依法对行为人提起公诉。但是,在这类案件中,涉及到一个民事责任的问题,也即对于流失的国有资产的追赔问题。一般情况下,可以通过被害人(国有公司等)起诉的办法保护这些合法权益。但是,有一些国有资产流失案件由于没有合适的起诉人,法律救济手段不力,从而使国有资产不能及时有效地得到司法保护或者根本就得不到司法保护。在此种情况下,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的检察机关,是国家利益的代表,维护国家利益是其神圣的职责,就应该站出来,代表国家行使起诉权。因此,應该将涉及国有资产流失的案件纳入检察机关提起民事诉讼的范围。

2.垄断案件

步入市场经济时期,形成了不少全国性的行业垄断部门,如供电、电信等,这些垄断行业时常利用垄断优势,排挤其他相关合法经营者,侵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但在这类案件中,受害者如弱小的经营者、消费者等处于弱势地位,寻求救济的渠道较少。另外,由于一般自然人通过诉讼所获得的利益不丰足,因此,许多人往往选择放弃诉讼。所以,必须加强国家对经济活动的宏观监管力度,完善有关法律,赋予检察机关对损害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垄断行为提起公益诉讼的权力,防止和减少企业的垄断行为侵害社会公众利益。

3.环境污染等公害案件

环境污染等公害案件一般是个体损害不太大,但由于受害者人数众多而总的损害大,因而作为理性经济人的个体通过提起诉讼的方式维护其权益的动力不大。此外,由于代表人诉讼制度本身的不足,提起诉讼的人不一定能参加诉讼,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打击了提起诉讼的积极性。因而,近年来环境污染等公害案件日益增多,但由于缺乏有效的法律救济,诉诸法律的案件寥寥无几。环境资源作为国家资源的重要部分,是广大民众赖以生存的基础,检察机关代表的是国家和社会利益,维护的是法律权威和法益,而并非某些群体或某个人的利益,有权也有义务对涉及环境污染案件提起诉讼,才能使我们的生存空间得以有力的保护。

4.损害公共设施的案件

损害公共设施的违法行为,侵害的是不特定多数人的合法权益。在现实生活中,其表现多种多样,如行政机关非法占用公共设施,未给予合理维护而造成损害,等等。但是现行民事、行政法律没有规定对这类违法行为的诉权,公众的利益虽然受到了侵害,但常常告状无门。因此,为了维护公众的利益,赋予人民检察院对此类案件提起公诉的权力是很有必要的。

5.其他没有起诉主体的民事案件

提起民事诉讼的主体必须具备法律规定的资格,而有些侵害国家利益或社会公共利益的民事案件往往由于无人具有起诉主体资格而不能提起诉讼,即使违法行为造成严重的损害结果,受害人的合法权益也不能受到法律的保护。

参考文献:

[1]蒋晓伟.中国民事诉讼检察监督制度的完善 《学习与探索》,2011年6期

篇5:附带民事诉讼的提起

“>检察机关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问题调研报告2010-06-29 19:15:36免费文秘网免费公文网检察机关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问题调研报告检察机关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问题调研报告(2)

刘安成交通肇事案

一、基本案情

被告人刘安成,男,1978年11月10日生,汉族,初中文化,系个体货运司机。因涉嫌交通肇事罪,于2004年11月10日被逮捕。

被害单位苏州市路灯管理处,全民事业性质,住所地苏州市干将东路870号,法定代表人薛昌。

苏州市沧浪区人民检察院以被告

人刘安成犯交通肇事罪向苏州市沧浪区人民法院提起公诉,同时就被害单位苏州市路灯管理处的经济损失向该法院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苏州市沧浪区人民检察院指控认为:2004年10月28日18时左右,被告人刘安成驾驶挂有伪造的苏e-45348车辆号牌的东风中型自卸货车,由西向东行驶至本市宝带西路友新路口附近时,由于对路面情况判断失误,操作不当,致使汽车右偏驶上绿化隔离带,从而将正在该处推小三轮车的被害人唐大妹撞到,致使唐死亡,同时造成苏州市路灯管理处价值人民币元的路灯等公共设施损坏,肇事后被告人刘安成逃逸。经苏州市公安交通警察沧浪大队认定,被告人刘安成负该起事故的全部责任。

苏州市沧浪区人民法院经审理确认了检察机关指控被告人刘安成的犯罪事实,作出了如下判决:1.被告人刘安成犯交通肇事罪,判处有期徒刑六年;2.被告人刘安成赔偿苏州市路灯管理处人

民币元。

二、主要问题

1.检察机关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成立条件;

2.附带民事诉讼的赔偿范围;

3.检察机关在附带民事诉讼中的地位。

三、具体论述

1.检察机关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成立条件

(1)以刑事诉讼的成立为前提条件。《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七条规定:“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如果是国家财产、集体财产遭受损失的,人民检察院在提起公诉的时候,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由此可见,附带民事诉讼是指司法机关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在解决被告人的刑事责任的同时,附带解决因被告人的犯罪行为所造成的物质损失的赔偿问题而进行的诉讼活动。这表现为两个方面:从

实体上说,这种赔偿是由犯罪行为所引起的;从程序上说,它是在刑事诉讼的过程中提起的,通常由审判刑事案件的审判组织一并审判,其成立和解决都与刑事诉讼密不可分。

因此,附带民事诉讼必须以刑事诉讼的成立为前提,如果刑事诉讼不成立,附带民事诉讼就失去了存在的基础,被害人就应当提起独立的民事诉讼,而不能提起附带民事诉讼。此外,如果刑事诉讼程序尚未启动,或者刑事诉讼程序已经结束,被害人也只能提起独立的民事诉讼,而不能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2)必须是国家、集体的财产遭受了物质损失。依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八十四条、第八十五条规定,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提起主体范围包括被害人(公民、法人、其他组织)、已死亡被害人的近亲属、无行为能力或限制行为能力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人民检察院。那么在什么情况下,人民检察院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呢?《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七条第二款作出了规定,即只有在国家财产、集体财产遭受损失的时候,检察机关才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在这里用了“可以”而没有用“应当”,可见这个规定还不明确,对此,《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八十五条作出了进一步的更为明确的规定:“如果是国家财产、集体财产遭受损失,受损的单位未提起附带民事诉讼,人民检察院在提起公诉时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因此,人民检察院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前提是国家财产、集体财产遭受损失,且受损失的单位未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当国家财产、集体财产遭受损失时,应先由受损失的单位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如果受损失的单位知情后仍不提起的,检察院才有权代表国家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从本案的情况分析,由于被告人刘安成交通肇事的犯罪行为,造成了被害单位苏州市路灯管理处(全民事业性质)

财产损失人民币元,苏州市沧浪区人民检察院在审查该刑事案件时,发现了这一情况并及时告知被害单位,但被害单位未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在这样的情况下,苏州市沧浪区人民检察院依法有权在对本案提起公诉时,就被害单位苏州市路灯管理处的财产损失向法院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2、附带民事诉讼的赔偿范围

篇6: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的法理分析

检察机关提起民事公益诉讼时的法律地位是最本源的问题, 也是首先应当要解决的问题, 目前学术界学说观点大致如下:

其一, 作为法律监督机关参与介入民事公益诉讼。检察机关提起民事公益诉讼时是作为国家的法律监督者, 是因为要履行本身的法律监督职能而参与介入到民事公益诉讼中。其在法律监督过程中自然地拥有这种权利, 或者说提起民事公益诉讼的权利来自于它自身的法律监督权, 是实施法律监督的一种手段。 (1)

其二, 作为原告介入到民事公益诉讼中。该观点的主要思想是, 从表面上观察可知, 检察机关在参与到民事公益诉讼中时, 此时它和任何普通民事诉讼的原告权利义务应该是相当的, 和这些原告的角色几乎是相同的, 根本的不同在于其权利来自法律的特别规定。因而在此种情况下, 检察机关应当和原告的身份是相同的, 不应有什么特别的待遇。 (2)

其三, 作为公益代表人而介入到民事公益诉讼中。该观点的说法是, 当国家社会的公共利益受到侵害, 但是又没有可以对侵害者进行制裁的恰当手段。检察机关在这些事件中扮演着一种维护国家公共利益的高尚使命, 其可以通过民事公益来纠正侵权者的行为, 请求适当赔偿, 以维护国家社会的公共利益。在该理论观点下, 检察机关很接近于公益代表人这样的角色定位。 (3)

其四, 作为民事公诉人而参与到民事公益诉讼中来。认为检察机关是民事公诉人的观点认为, 检察机关在刑事诉讼和民事公益诉讼中, 并没有什么自身的特别利益, 其仅仅是处于维护公法秩序和社会公共利益的目的。 (4) 这一学说的特别之处在于其希望寻求检察机关在刑事诉讼和民事诉讼的相同之处, 人为地寻求检察机关在诉权理论中的统一协调, 不致于互相矛盾。

其五, 兼顾原告和法律监督机关的双重属性。这种观点有调和矛盾之嫌, 其指出, 形式上其处于原告的地位, 但实质上, 检察机关是在履行着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的角色, 在这里无论它是哪种身份, 它并不同于一般的原告。可以说, 法律既规定了检察机关原告身份参与和介入民事公益诉讼, 又赋予其法律监督者的重大使命。

本文的观点是, 检察机关参与到民事公益诉讼就是以原告的身份, 这样的设计更为合理, 也符合司法实践的做法。

首先分析作为法律监督机关而提起民事公益诉讼。《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129条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组织法》第4条都规定了检察机关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 人民检察院通过行使检察权……保护社会主义的全民所有的财产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

即使是这样, 检察机关应当如何在民事公益诉讼中去实现它的法律监督权一直是令人困惑的问题, 直到十八届四中全会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要建立检察机关提起民事公益诉讼, 这一问题的解决有了一定的政策导向和指引。检察机关对民事公益诉讼的法律监督涉及到公益诉讼的事前调查、事中审判和事后接受抗诉。问题是, 如果在事中阶段, 检察机关即作为民事公益诉讼的原告, 同时作为民事公益诉讼的法律监督者监督审判机关的审判行为, 这显然是违背民事诉讼的基本原理。一般的民事案件中, 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多以接受申诉的方式进行, 因为其数量巨大, 而检察机关的人力有限, 不可能进行全面的监督;那么在检察机关参与介入民事公益诉讼的案件中是否有必要让检察机关以法律监督者的身份出现呢?笔者认为履行法律监督职能这一观点是不妥当的。

第二, 检察机关作为公益代表人参与到民事公益诉讼这一说法也有较大的漏洞。“公益诉讼人”这个称谓看似合理, 从诉讼的目标和结果来看是相符合的, 但是翻看多数的权威资料可以知道, 民事公益诉讼代表人并不是一个专门的法律概念, 而且这种学说在程序法的运用上也很难解释, 并没有相关的法律理论可以支撑该观点, 所以将检察机关定位为公益代表人并不合适。

第三, 将检察机关在民事公益诉讼中作为公诉人看待为实务界人士和检察机关系统内部人员所赞同和支持。但这个思路并不可行:其一, 公诉是刑事诉讼中的专门概念, 它是指人民检察院对犯罪嫌疑人的犯罪行为向法院提出控告, 要求通过审判确定犯罪事实、惩罚犯罪人的诉讼活动, 是以查明真相到定罪量刑的过程, 相比检察机关提起民事公益诉讼, 性质是截然不同的;其二, 民事公益诉讼的原告资格是可以扩张的, 就一般的个人或社会团体而言, 参与到公益诉讼时虽然也是为了社会公共利益, 目的是相一致, 但唯独将检察机关区别开来, 视作公诉人是不合适的。 (5)

而另一方面, 在检察机关提起民事公益诉讼案件中, 将检察机关视为一般的原告身份是符合法理, 并在实务运行中是可行的:

第一, 民事诉讼区别于刑事诉讼, 其主要是原被告的两方对立。民事诉讼中要有相对的原、被告双方当事人才能正常开展, 检察机关提起民事公益诉讼也不得例外。其然并不是为了自身的利益而是为了维护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 但其仍然应以自己的名义向法院起诉, 因为其本身就是国家机关, 负有维护国家利益的职责, 故应当属于程序上的原告。

第二, 检察机关在提起民事公益诉讼后, 其享有的民事诉讼权利和承担的民事诉讼义务是相一致的。和一般的民事诉讼原告相对应的, 检察机关享有提出回避申请、收集提供证据、进行辩论等权利, 另一方面, 它也依法遵守诉讼秩序、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等, 其与被告或者其他诉讼参与人的法律地位原则上是平等的, 不容许享有特殊的权力。

二、检察机关提起民事公益诉讼的民诉理论支撑

(一) 程序当事人理论与民事诉讼当事人理论的冲突

反对检察机关提起民事公益诉讼的观点认为, 以一般传统民事诉讼诉权理论看, 诉权与实体权利是紧密联系的, 诉权的享有者同时应当为诉讼标的之实体权利义务承担人。现代民事诉讼中, 虽然程序意义诉权与实体意义诉权在相关的领域已经显现出分离的现象, 但这还不足以成为支撑我国检察机关提起民事公益诉讼的理论依据。 (6) 即便是有学者推出诉讼信托制度的观点, 其认为该制度可以为支持诉权分离理论提供证据和支持, 但还是不足以肯定检察机关参与介入到民事公益诉讼的正当性, 反对的意见指出, 进行诉讼信托运作必须有起诉人进行实体法的授权, 毕竟它是一种法定诉权。 (7)

然而这一问题并不能成为否定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的依据。首先, 现代诉讼法的当事人概念早已经突破了传统的利害关系当事人的理论。 (8) 社会经济生活的发展, 使得诉讼理论进步。随着某些团体性、公共性利益遭受损害, 与之相对应的司法救济途径却十分缺乏, 团体诉讼、集团诉讼、现代型诉讼这些特殊的诉讼制度的诞生正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这些特殊诉讼制度中, 原告不仅是为了自身的利益, 而如果规定起诉人必须是利害关系人的话, 这样的设计显得呆板僵化, 也和司法实践操作不适应, 不利于保护公共利益。上述问题不应成为阻碍该制度的理由。

其次, 如果一定要坚持实体利害关系当事人理论, 检察机关提起民事公益诉讼同样存在一定的依据。检察机关作为国家机关, 负有维护国家利益的责任, 只要通过法律赋予其正当权利参与到民事公益诉讼中, 这样的操作就是合乎逻辑的。

最后, 诉讼信托理论的确可以成为支撑检察机关提起民事公益诉讼的法理基础。在2012年修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55条, 明确了相关机关和组织可以提起民事公益诉讼, 可以说这就是诉讼信托制度的一种体现。但是相关机关和组织的起诉权仍然需要相关实体法予以明确, 进而赋予检察机关提起民事公益诉讼的权利, 在法理法律法规方面使其具有正当性。

(二) 制度的优势与可行性

民事公益诉讼并非只能由检察机关提起, 但检察机关在其中肯定是最重要的角色。其好处在于:

首先, 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具有宪法上的最高依据。我国宪法明确规定, 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 检察机关有权对任何严重损害社会公益的行为进行司法救济。

其次, 检察机关因为作为专门的司法机关的缘故, 其在取证调查中享有一定便利性, 检察机关可利用相关的技术措施进行民事公益诉讼的取证活动, 有利于诉讼活动的开展, 维护公共利益。但是需要强调的是, 这种便利性绝不是说检察机关可以因为在刑事诉讼中的一些技术措施优势而滥用, 其自身调查取证的方式、程序和相关的限制都必须由相关的法律进行规范。

最后, 检察机关参与介入民事公益诉讼, 可以推动生成法律公共政策。检察机关提起民事公益诉讼另一个的独特优势在于, 就是通过该制度可以促使正确的法律政策形成, 也有利于推动现行的实体法, 促进法治社会的形成。检察机关是司法实践者, 是社会正义的维护者, 是法治社会的推动者, 其与人民法院在政策的理解和把握性上更为接近, 在公共政策方面易于取得共同的认识, 使民事公益诉讼能够有效地朝着正确的方向开展, 减少诉累, 降低诉讼成本。

检察机关提起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的构建, 既需要理论上的论证, 更需要实证上的分析。理论和实践的证成, 方可回应理论界的质疑, 消除实际操作中的分歧。在十八届四中全会之后, 在政策上有了一定的指导, 该制度的建设也更为迫切和必要。检察机关提起民事公益诉讼的制度设计, 可明确检察机关的职能, 为检察机关正确和有效地提起公益诉讼提供充分的法律依据, 是党推动依法治国的重要措施, 其有利于避免公益诉讼起诉权的滥用, 更好地维护国家社会公共利益。

摘要:十八届四中全会之后, 关于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的制度有望构成, 其能否及以何种身份提起民事公益诉讼的讨论成为热点。检察机关在民事诉讼中应处于原告的诉讼地位, 与一般民诉案件中的当事人享有平等的诉讼权利义务, 判决的效力也应当及于未参加诉讼的实体权利义务人。

关键词:检察机关,公益诉讼,主体地位

注释

11 廖中洪.检察机关提起民事诉讼若干问题研究[J].现代法学, 2003, 25 (3) :130-137.

22 肖建国.民事公益诉讼的基本模式研究[J].中国法学, 2007 (5) :129-146.

33 苏家成, 明军.公益诉讼制度初探[J].法律适用, 2000 (10) :38-39.

44 朱孝清.检察官客观公正义务及其在中国的发展完善[J].中国法学, 2009 (2) :159-180.

55 江伟, 杨剑.检察机关提起民事公益诉讼若干问题探讨[J].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 2005, 13 (5) :66-73.

66 杨广权.民事公益诉讼原告适格问题研究[J].法治论坛, 2010 (1) :268-270.

77 肖建华.诉权与实体权利主体相分离的类型化分析[J].法学评论, 2005, 20 (1) :139-145.

篇7:对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构建的思考

我国<<刑事诉讼法>>“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 在刑事诉讼过程中, 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附带民事诉讼应当同刑事案件一并审判, 只有为了防止刑事审判的过分迟延, 才可以在刑事案件审判后, 由同一审判组织继续审理附带民事诉讼。”。因此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在运行过程中至少暴露出以下问题:

1、合并审理不利于提高人民法院的审判效率。

以罚代刑现象还时有发生。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 被告人愿意赔偿与否、赔偿态度好坏、赔偿数额多少成为法官对其量刑予以考虑的一个重要情节。不利于法官走精英化道路。精英化法官的特征之一是专业娴熟, 而专业娴熟必须建立在分工精细的基础上。

2、合并审理影响审判的正确性。

当所附带的民事诉讼涉及面广、案情复杂时, 为了不过分延迟刑事部分的解决, 往往需要对刑事案件提前作出裁判。当该裁决因一方当事人提出上诉或检察院提出抗诉未能发生法律效力时, 附带的民事诉讼如不中止审理, 一审法院所作出的民事部分的裁决就有可能与二审法院作出的刑事部分的裁决相抵触。在二审法院撤销或改变原一审刑事判决时, 原生效的民事一审则不得不再通过审判监督程序予以纠正;如果附带民事部分待二审法院对刑事部分作出终审裁决后再继续审理, 则会造成诉讼的过于迟延。

3、案件受理管辖权导致受理范围的局限性。

刑事案件与民事案件的实体内容具有因果关系, 通过法院的一并审理能够对两个案件的实体问题作出确定的判决。但是, 由于刑事诉讼法与民事诉讼法对案件管辖的规定不同, 受理刑事案件的法院不一定具有该案所附带的民事诉讼的管辖权。

二、对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构建的设想

1、赋予当事人程序选择权。

应当确定刑事与民事诉讼发生交叉时民事诉讼的独立地位, 规定凡因犯罪行为所引起的民事赔偿请求, 均可以在刑事诉讼中附带提出, 也可以在刑事案件审结后, 向民庭另行提起民事诉讼, 还可以在刑事案件未立案时向民庭单独提出。

2、规范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诉讼程序。从立法上进一步

规范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诉讼程序, 同时对一些诉讼权利的保障问题上进行细化和明确。有的人说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主要是服从刑事审判, 无论从程序上, 还是从实体上均要体现“附带的性质”因此, 对民事部分的诉讼权利保障问题上只能夹杂在刑事诉讼当中。因此, 应当在立法上进行平衡和完善。

3、建立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调解程序

刑事调解必须在“事实清楚, 分清是非”的前提下进行。在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 民事部分虽是一“附带”的部分, 但不论在自诉案件还是公诉案件中, 民事部分的处理和刑事部分的处理实际是联系在一起的。自诉案件中调解成功就一般可由自诉人撤诉从而终结民事和刑事两个部分的诉讼。而在公诉案件中, 被告人如能真心实意地主动赔偿民事原告人的损失则也自然会影响到刑事处罚的轻重。

4、设立具有相对独立程序的刑事庭前调解.

首先废除由审判刑事部分的法官主持庭前调解。前面讲过对刑事庭前调解要进行严格限制, 并不是就搞一刀切, 因为刑事庭前调解毕竟在某种程度上还是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也大大提高了效率。我国相关的司法解释已明确了庭前证据交换制度, 我们应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我国刑事诉讼中的庭前会议制度。庭前会议应由庭前准备人员来组织, 实行主审刑事与主持庭前会议的组织或人员相对分离, 避免审判权扩张到庭前会议上。在庭前进行交换证据, 整理争点的基础上, 在事实清楚, 责任明确的情况下, 组织当事人进行调解。庭前会议制度可在当事人“得到充分信息”的基础上, 理智地进行意思表示, 保证调解的公正性, 从而也促进刑事调解程序的正当性和效率性。

5、物质损失赔偿及精神损害赔偿要两者兼顾

篇8:论检察院提起行政公益诉讼的建构

一、检察院提起行政公益诉讼的法理基础

(一) 理论依据

一直以来, 检察机关是否应当介入行政公益诉讼是中国司法实践中争论的焦点。要解决检察机关是否享有提起公益诉讼的权力, 首先要明确检察权的性质与职能。

我国宪法将检察权界定为一种拥有监督权、侦查权、公诉权基本职能的独立的国家权力, 具有行政性与司法性兼具性、国家性与社会性、法理监督性等。检察机关具有司法性, 本身就可以参加司法活动, 又具有监督权, 有义务对任何危害社会的行为进行监督。检察权的国家性和社会性也赋予了检察机关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权力。因此, 检察机关提起行政公益诉讼与检察权的性质相契合, 通过公权力来保障人权、实现公平正义、维护社会公益。

(二) 法律依据

虽然新实施的《行政诉讼法》尚未明确建立行政公益诉讼法律制度, 但是宪法与法律间接的为检察机关提起行政公益诉讼提供了法律依据, 填补了人民检察院原告资格授权的空白。

我国《宪法》第129条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法律监督机关的职责是监督法律统一实施, 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价值的实现。当公共利益受到侵害时, 不能因检察机关原告资格的缺失而使法律目标无法实现。宪法对检察机关性质的界定是检察机关提起行政公益诉讼的宪法依据。

《中央人民政府最高人民检察署试行组织条例》第3条规定:“对于全国社会与劳动人民利益有关的民事案件及一切行政诉讼均得代表国家公益参与之。”该规定是人民检察院具备公益代表人的资格在我国规范性文件中的直接表述。②

同时, 根据《人民检察院组织法》第4条、《检察官法》第8条、《刑事诉讼法》第77条、《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第99条以及《民事诉讼法》第55条规定可以看出, 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坚实的法律根基。检察机关不仅拥有公诉权、调查权、上诉权等职权, 还可以通过诉讼等方式来监督和维护公共利益不受侵害。同时, 检察机关作为法律监督机关, 其监督性贯穿于诉讼始终。③

二、检察院提起行政公益诉讼的原告资格

(一) 内因

检察权自身的性质决定了我国检察机关具有提出行政公益诉讼的资格。自检察制度产生以来, 检察机关就以国家利益和公共利益代表的身份出现在大众视线中。检察权的发展具有社会公益性的时代特征, 代表国家干预社会生活是其权力行使的直接表现, 突出表现在对危害国家利益、国家安全和社会公益的行为进行干预等方面。检察权具有行政权的属性, 同时又具有社会公益性, 这种本质性的特征与行政公益诉讼相吻合。行政公益诉讼是以行政机关为被告提起的具有公益性的诉讼, 作为国家行政权在司法领域的具体体现, 检察机关完全可以向违法作为或不作为的行政机关提起公益诉讼, 代表国家要求不依法履行职责的行政机关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二) 外因

国家利益和公共利益的分离促使检察机关进入行政公益诉讼。从某种程度上来说, 国家利益中包含一定程度的公共利益。但政府以维护自身的统治利益为根本, 它并不能真正代表社会公共利益, 因此政府的行为目的与社会公共利益之间是脱节的。正是国家利益与公共利益的分离, 公共利益的维护呈现出真空状态, 迫切需要明确相应的主体, 以确保公共利益不受侵害, 并且当公共利益受到侵害的情况下对其进行保护与修复。检察机关所具有的社会公益性使其成为启动行政公益诉讼的最佳主体。因此, 检察机关可以作为社会公共利益的代表人参与到行政公益诉讼中去。

三、检察院提起行政公益诉讼的具体制度设计

(一) 受案范围

受案范围, 即是指检察机关提起行政公益诉讼的权限范围, 也是人民法院对行政行为进行司法审查、对行政权力进行司法监督的范围, 同时也是受到行政主体侵害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诉讼的范围。

界定检察机关提起行政公益诉讼的受案范围, 有以下标准:其一, 国家或社会的公共利益受到侵害;其二, 危害的程度相当严重;其三, 必须具体行政行为。根据已出现的公共利益遭受侵害的情形, 将受案范围划分为: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环境污染和破坏的行政行为;不合理利用土地、破坏土地资源的行政行为;政府在公共工程的审批和招标过程中的违法行政行为;政府性价格垄断行政行为;歧视弱势群体的行政行为。④

(二) 诉前程序

诉讼是解决纠纷的最后一道防线, 且行政公益诉讼的起诉对象是行政机关。为使行政公益诉讼真正切实可行, 同时为了避免妨碍行政机关处理行政事务的正常运行, 若检察机关认为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构成违法的, 在起诉前应设置一道前置审查程序, 即检察建议, 要求行政机关对不当的行政行为予以纠正。若其未在指定期限内纠正的, 检察机关才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行政机关由于疏忽大意的过失对自己的违法行政行为未能及时发现, 或者虽发现但存在侥幸心理未引起重视, 在起诉前通过作出“案件审查建议书”的前置程序, 使一些案件不用进入司法程序就可得到解决, 有利于节约诉讼成本, 提高司法效率。

诉讼的主要目的是纠正违法的具体行政行为, 维护社会公共利益。之所以在建立检察机关提起行政公益诉讼的法律制度中, 设置检察建议的前置程序, 是因为检察机关和行政机关同属于国家机关, 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拥有专业的知识和经验, 在案件进入司法程序之前, 应充分利用行政机关内部的资源, 对案件进行分析、处理, 给予行政系统内部自我纠错的机会, 使一些案件在司法程序外解决, 从而避免司法审查, 节约司法成本, 提高司法资源的利用效率。

参考文献

[1]陈阳.检察机关环境公益诉讼原告资格及其限制[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9.5.

[2]王珂瑾.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研究[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 2009.8.

[3]陶建国.消费者公益诉讼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3.5.

上一篇:五年级优秀作文:二十年后回故乡下一篇:心生莲花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