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油站信息系统运行环境改进的探讨

2024-05-25

加油站信息系统运行环境改进的探讨(精选8篇)

篇1:加油站信息系统运行环境改进的探讨

加油站信息系统运行环境改进的探讨

加油站信息系统运行环境关系到信息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针对加油站信息系统运行环境存在的`问题,从目标控制和过程管理两方面对加油站信息系统运行环境改进工作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解决办法,供参考.

作 者:吴倩 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分公司刊 名:石油商技英文刊名:PETROLEUM PRODUCTS APPLICATION RESEARCH年,卷(期):27(2)分类号:U4关键词:

篇2:加油站信息系统运行环境改进的探讨

通过对2012年信息系统运行维护进行评价和改进,在新的一年中对信息系统做了新的评价和改进,并在上一年的基础放发现一些地方的不足,总结经验,发现不足并提出新一轮改进方案,并落实到实处。

一、目的

通过科学的质量管理,建立正常、严谨的工作秩序,确保信息质量与安全,杜绝系统安全事故的发生,促进医院信息系统(HIS)信息技术水平,管理水平,不断发展。

二、目标:

通过检查、分析、评价、反馈、整改等措施,达到信息系统质量持续改进,以不断提高我院系统服务质量水平,保证信息系统安全。现对我院信息系统运行维护进行评价和改进的方案如下:

一.pacs系统规范化使用

目前放射RIS系统只有登记收费费,简单的放射报告系统,缺少分诊、影像诊断报告以及放射科的各项信息查询、统计等基于流程管理真正意义上的医学影像信息系统,在现代医疗行业,医学影像信息系统应包括了RIS,以DICOM3.0国际标准设计,以高性能服务器、网络及存储设备构成硬件支持平台,以大型关系型数据库作为数据和图像的存储管理工具,以医疗影像的采集、传输、存储和诊断为核心,是集影像采集传输与存储管理、影像诊断查询与报告管理、综合信息管理等综合应用于一体的综合应用系统,主要的任务就是把医院影像科日常产生的各种医学影像(包括核磁、CT、DR、超声、各种X光机等设备产生的图像)通过DICOM3.0国际标准接口以数字化的方式海量保存起来,当需要的时候在一定的授权下能够很快的调回使用,同时增加一些辅助诊断管理功能。在异地访问时同时具备唯一性和安全性。在检查结束后能实现快速调阅、易观察、易诊断的效果。

pacs/RIS上线后体现了一系列改进主要突出在以下方面:

1.院性 PACS 需要连接放射科和其他检查科室(包括支持 DICOM3.0 接口和不支持 DICOM3.0 接口)的影像设备,需要配置高端的存储设备,对全院网络的要求也比较高,因此全院 PACS 的投资和实施难度都比较大,但相应的效益也是最大的。实施全院 PACS 系统后,既满足取消胶片的要求,直接节省开支,同时影像能够在全院范围内流通,直接提高影像的使用效率和应用面。

2.mini-PACS 是单独连接检查科室的 PACS 系统,在科室内部实现工作流程数字化。该系统提供功能强大的影像诊断软件和检查流程管理软件,能够显著提高检查科室的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提高医生的诊断水平,出具图文并茂的检查报告。

3.PACS 影像工作站提供了图像查询、获取、显示、调整、测量、存档、胶片打印和报告撰写等完备的功能,完全满足影像科室的需求。并且能与 HIS 系统紧密融合,尤其和HIS 能做到无缝集成。

4.叫号分诊取片系统让整个流程更加快捷高效。

二.门诊分诊系统

在门诊分诊系统使用前主要突出三个问题 1.病人排队时间过长容易产生争抢。

2.影响医生就诊时间和检查速度,导致候诊时间拖长 3.医生因工作效率受到影响,工作时间拖长。门诊分诊系统上线后完成了一下改进

1.病人可清楚地知道自己的队列位置,不再反复询问导医,减轻就诊压力。2.医生检查速度加快,候诊时间减短,工作量得到平均分配。

三.中心机房的维护和改进

中心机房做为医院信息系统的处理中心,要对环境条件严格控制,应使其在室内温湿度、人员等严格要求。我们的具体做法是,将温度置于25度左右,相对湿度为30%~70%,无人员流动、无尘的半封闭环境。由于网络中心设备对其所处的环境条件参数极为敏感,他需要特定的温度、湿度和洁净度来保证其高效的运行,如果上述条件不能满足的话,将引起数据失真、丢失甚至设备完全停止工作,我们选用的是CANATAL机房恒温恒湿专用空调,就是考虑到如何来满足主机房内设备对环境特殊的要求,这种空调带带有先进的微处理控制板,模块化设计、能效极高、可随时更换的过滤器。

同时我们对中心交换机进行相应的更换,我们使用的是H3C全千兆二层交换机,核心交换机的主要特征是,高性能业务、高安全性、高可靠性、丰富的业务能力。有效的承载了服务器和客户端的大数据传输。

日期:2014年 负责人:

篇3:加油站信息系统运行环境改进的探讨

1 供应链管理的兴起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无国界化企业经营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产品寿命周期越来越短, 产品品种数飞速增长, 客户需求越来越突出个性化, 对交货期的要求和对产品、售后服务的期望越来越高, 需求的不确定性不断增加。在这种严峻的竞争环境下, 人们逐步认识到, 仅仅靠优化企业内部资源配置是难以适应市场的快速变化的。因此, 很多企业为了增强处理环境变化和由环境引起的需求不确定性的能力, 开始寻求与上下游企业的合作, 并逐步与供应商、销售商和客户建立起了相互合作的战略伙伴关系, 形成了一种适应时代潮流的新的管理思想——供应链管理 (SCM) 。

供应链是指一个企业与其供应商、供应商的供应商, 以此向前直到最初的供应商, 以及与其销售商、销售商的销售商, 按此向后直到最终用户之间的关系网链。供应链管理是市场渠道各层次之间的一个连接, 是控制供应链中从原材料到最终用户的一种管理思想和技术。供应链管理也是一种新的管理策略, 它强调供应链管理上各参与成员及其活动的整体集成, 它把不同企业的目标集成起来, 以增加整个企业供应链的效率。供应链管理的出发点是:通过协调供应链上各成员之间的关系, 高效优化资源配置, 有效控制供应链上的物流、资金流、价值流、工作流和信息流, 既保持稳定灵活的供需关系, 又从整体上加快产品的影响。

正如著名管理学大师德鲁克所说:21世纪的竞争不再是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 而是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

2 供应链管理对传统财务会计信息系统的挑战

传统财务会计信息系统是建立在一系列假定和原则的基础之上的。但在实施全面供应链管理的过程中, 传统财务会计假定和原则受到了严峻的挑战, 具体表现为:

2.1 会计假定不适应供应链管理环境的需要

2.1.1 会计主体假定的不适应性

会计主体假定是对会计报告空间范围所做的限定。凡具有经济业务、存在价值运动的任何特定的独立实体均可以成为会计主体。在供应链上, 网络公司可以是一个“虚拟企业”, 组成企业的各独立企业借助计算机网络迅速分组, 可随时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增加或减少组合方, 显然, 供应链管理模式下的会计主体具有可变性。把握企业会计主体变得十分困难。

2.1.2 持续经营假定的不适应性

持续经营假定是指企业或会计主体的经营活动将无限期地继续下去。在供应链管理网络下, 会计主体十分灵活, 存在的时间长短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虚拟企业”可随时终止, 持续经营假定将不再适用, 但是适用清算会计还是创造新的财务会计方法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2.1.3 会计分期假定的不适应性

会计分期假定是人为地将持续经营期划分为一个个相对独立的会计期间。在供应链管理过程中, “虚拟企业”存续的时间长短伸缩性很强, 在存续时间长短具有不确定性且一般很短的情况下, 要人为地进行会计期间分割, 不仅是一件困难的事情, 也是一件意义不大的事情。

2.1.4 货币计量假定的不适应性

货币计量假定包含三层含义:货币作为统一计量单位;币值稳定不变;记账本位币唯一性。供应链管理下的“虚拟企业”使用电子货币, 强化了记账本位币唯一性假定。但同时, 电子货币的出现, 加速了资金运转, 加大了会计主体面临的货币风险, 币值稳定不变假定受到冲击。此外, 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会计信息使用者需要了解更多的非货币化信息, 如人力资源、知识产权、企业环境等, 单纯的货币化信息降低了会计信息的有用性。

2.2 会计原则全方位受到冲击

会计核算工作是依据一定的原则进行的, 但供应链管理下, “虚拟公司”的出现使会计原则受到了全方位的冲击, 有的丧失了意义, 有的则需要修正:

2.2.1 在供应链管理环境下

“虚拟企业”的存续期限不稳定且比较短, 不需要人为地划分为若干个会计期间, 也就不存在收入和费用的跨期分摊问题, 因此, 权责发生制原则就失去了存在的基础, 被收付实现制所取代。显然, 在收付实现制下, 企业无须再考虑正确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问题。

同时, 由于“虚拟企业”随时可能终止, 且不同虚拟会计主体的存续时点及长短不同, 所以, 也就不再存在不同会计主体的可比性原则和同一会计主体各期间的一贯性原则。

另外, 供应链上“虚拟公司”的解散可能经常发生, 并且从成立到解散可能只有较短的时间, 在这种情况下, 尽管历史成本计价的时点与清算时的时点相距不远, 但此时已属非持续经营阶段, 历史成本已不能公允地反映公司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

2.2.2 会计的目标是为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相关的会计信息, 传统财务会计强调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与相关性, 供应链管理下的企业也不例外

但供应链管理强调供应链上各参与成员及其活动的整体集成和对整个供应链上的资源进行优化配置, 需要的是与供应链上所有参与成员及其活动相关的真实的会计信息。

“虚拟企业”虽然存续时间可能较短, 但仍需计算经营成果, 也就是说需要对其收入和费用进行配比, 但这种配比是对“虚拟企业”整体收支的配比, 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期间配比。

供应链管理系统下的信息使用者需要更多的非货币化信息才能够做出合理有效的决策, 因此, 出于重要性原则的考虑, “虚拟企业”应提供更多的非货币化信息。

3 财务会计信息系统的改进

供应链管理使传统财务会计信息系统陷入困境, 但同时信息技术 (IT) 、电子数据交换 (EDI) 、产品数据交换 (PDI) 、Intranet的应用发展, 又使会计信息系统的改进成为可能。笔者认为, 基于供应链管理理论的财务会计信息系统可做如下改进:

3.1 突破现有财务会计理论框架, 建立以会计主体、非持续经营、多种计量单位和币值可变为基本假定的会计理论核心

供应链管理理论下的会计主体虽然多变, 难以把握, 但会计工作必须明确工作空间范围。只是, 此时的会计工作范围含盖了整条供应链上所有独立企业的经济活动。“虚拟企业”的存续时间可能比较短, 所以不再适用持续经营假定和会计分期假定, 笔者建议可采用非持续经营假定来规范会计处理方法。由于供应链管理下货币风险和会计信息使用者对非货币化会计信息的需求增加, “虚拟企业”可以以电子处理手段为基础, 采用多种计量单位, 分别提供货币化信息和非货币化信息, 并适时反映货币风险的变动情况。

3.2 充分体现会计核算的真实性、相关性、及时性、明晰性原则, 灵活运用谨慎性、重要性、收付实现制、配比原则、现行市价原则和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尽管会计原则受到了供应链管理理论的全方位冲击, 部分原则已经丧失了意义, 部分原则需要修正, 但会计信息使用者的根本需求没有发生变动。所以, 笔者建议保留传统财务会计信息系统的及时性、明晰性、谨慎性和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完善真实性、相关性、重要性和配比原则, 纳入收付实现制和现行市价原则, 以维持财务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

供应链管理下的财务会计有着主体不确定性、经营周期易变性、会计周期不定期性等特征, 建立供应链管理理论下的财务会计信息系统必须充分考虑以上特点。但是, 由于会计目标一致, 主要会计政策相同, 基于供应链管理理论的财务会计信息系统仍然受到传统财务会计信息系统的较大影响。

摘要:本文在全面分析供应链管理理论及其对传统财务会计信息系统的影响的基础上, 对传统财务会计信息系统进行了改进, 以满足供应链管理中的信息需求。

关键词:供应链管理,财务会计,信息系统

参考文献

[1].王立彦, 高强等.会计师互联网应用指南[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

[2].沈厚才, 陶青, 陈煜波.供应链管理理论与方法[J].中国管理科学, 2000, 8 (1)

[3].陈海清.虚拟企业及其运行过程初探[J].上海会计, 2000, (2)

[4].张广, 陈翔, 朱朝华.会计信息体系结构的发展[J].会计研究, 2002, (10)

篇4:加油站信息系统运行环境改进的探讨

【关键词】湿法烟气脱硫;烟气余热回收装置;脱硫率;经济效益

0.引言

近年来我们国家火力发电厂运营的烟气脱硫设备估计在火电装机容量上具有65%以上的比例,其中的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使用的最多,其原因是它脱硫反应很快,脱硫效果很好,并且使脱硫添加剂发挥了其最高用途。在这里我将通过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系统的设计原理对它的缺点进行改进完善,进行优化运行使烟气脱硫系统的脱硫率逐渐增大。

1.排烟热损失

锅炉热损失之中最主要的便是排烟热损失,占5%~12%的比例,排烟的温度逐渐升高,排烟热的损失就会逐渐增大。现在,电厂里锅炉排烟的温度一般在110~160℃范围之内。就较多的脱硫系统来说,通过在吸收塔里面喷洒许多的工厂用水使温度能够降低,最后适宜的温度需达到45~50℃,符合条件之后利用烟囱排放到外面,被排出的这些热量对整个脱硫系统来说是没有什么用途的,实属浪费。就这种情形,因此应该改进脱硫系统的工作原理,给吸收塔进烟的地方前面安装一个烟气多余热量的回收设备,回收需排出来的烟气的多余热量,使机器的热效率能够增大,减小煤的耗费。

2.烟气多余热量回收设备的工作原理及指标设计

2.1工作原理

烟气多余热量回收设备实际是一个烟水换热器,就如低温省煤器一样,它可以把低温烟气的热量进行回收,使排烟的温度逐渐变小,从而减小浪费,节约资源。在增压风机出口的地方与吸收塔入口的地方安装烟气多余热量回收设备,从而可以将锅炉里排烟热量的消耗降低。优化后的系统图如图 1 所示。工作过程是:烟气由锅炉里面出来,然后经过空气预热器、电除尘器以及引风机等设备,最后打开脱硫入口挡板门进入脱硫范围里面,通过增压风机的升压进到烟水换热器里面完成工作。

从2号低压加热器的进口引出部分或者全部冷凝水在烟水换热器内吸收排烟热量,降低了排烟温度,而自身却被加热,升高温度后再返回到低压加热器系统,在2号低压加热器的出口与剩下的凝结水汇集后进入3号低压加热器。由于其系统并联在加热器回路之中,将代替部分低压加热器的作用。也就是说,烟气放出的这部分热量被烟水换热器利用到了回热系统中,将排挤部分汽轮机的回热抽气,从而减少了回热系统对低压缸的抽气,该排挤的抽汽将从抽气口返回到汽轮机继续进行做功,因此在机组运行的条件不变、汽轮机进气量不变的情况下,将会有更多的蒸汽进入到低压缸中进行做功,从而节约更多的煤,进而提高装置的经济性。

2.2石灰石—石膏脱硫系统及性能设计指标

大唐保定热电厂2×200MW机组,采用湿式石灰石—石膏法烟气脱硫技术,一炉一塔配置,单个吸收塔的烟气处理能力为一台锅炉 BMCR工况时100%的烟气量(设计煤种0.8%的含硫),脱硫率96.6%。

2.2.1脱硫主要系统简介

该厂脱硫系统包括七个子系统,其中烟气系统、吸收塔系统为单炉设置,吸收剂供应与制备系统、FGD供水及排放系统、石膏脱水系统、FGD废水处理系统及压缩空气系统等为四套脱硫装置公用系统。

(1)烟气系统。

烟气系统主要包括增压风机、GGH、烟道、挡板门等。当正常工作时,从锅炉引风机后的烟道上引出的两路烟气,汇合成一路经过脱硫系统进口挡板门及增压风机后进入GGH的原烟气侧降温,再进入吸收塔内,烟气在塔内自下而上运动,净化后的烟气经吸收塔顶部的两级除雾器除去雾滴后,离开吸收塔,回到GGH的净烟气侧,升温至高于 80℃后排入大气。

(2)吸收塔系统。

吸收系统的主要设备有吸收塔、搅拌器、吸收塔浆液循环泵、氧化空气风机、石膏浆液排出泵、事故浆液箱、事故浆液箱返回泵等。石灰石浆液通过循环泵从吸收塔下部浆池送至塔上部的喷淋系统,与烟气接触发生化学反应吸收烟气中的SO2。在吸收塔浆池中利用氧化空气将亚硫酸钙氧化成硫酸钙,底部浆池的PH值在5~6范围。石膏浆液排出泵将石膏浆液从吸收塔送到石膏脱水系统。

2.2.2性能设计指标

大唐保定热电厂2×200MW机组烟气脱硫(FGD)装置设计煤质含硫量为0.8%,设计性能保证值如表1。

2.3系统设备存在问题分析及改善措施

通过机组运行现状分析,脱硫系统主要存在的设备问题及完善措施如下:

(1)烟气系统粉尘浓度过高,建议对电除尘器进行改造。

(2)增压风机设计裕量不足,FGD系统处理烟气量不足,建议对风机进行加叶片改造。

(3)GGH堵塞、结垢对FGD投运率的影响突出,建议通过GGH 部件改造加大流通空间。

(4)吸收塔余量不足,建议增加一层喷淋层以应对煤种的变化及保证高脱硫效率。

(5)除雾器为平板式除雾器,易堵塞、效率低、冲洗水过大,建议改造采用屋脊式除雾器。

2.4吸收塔参数优化试验

选择合适的PH值、吸收塔密度及吸收塔液位是在系统性能和经济性之间寻找最优点的关键。

本文在吸收塔密度不变的情况下,对不同的脱硫系统负荷和不同的煤质(含硫率)时PH值与脱硫效率、石膏品质的关系进行了试验分析,提出确保脱硫效率及石膏品质均达到需求状况下的吸收塔PH建议值。燃煤含硫量0.8%时,最佳PH值试验研究试验内容包括:

(1)系统负荷210MW,吸收塔密度1090kg/m3,不同PH值连续运行12小时。

(2)系统负荷270MW,吸收塔密度1090kg/m3,不同PH值连续运行12小时。

(3)系统负荷300MW,吸收塔密度1100kg/m3,不同PH值连续运行12小时。

对以上试验分别记录12小时效率平均值,石膏品质分析结果,根据不同负荷状况下的试验数据,分析得出在燃煤含硫量为0.8%的情况下,保持脱硫效率达到92%时,PH值和负荷的关系曲线(图2)。

3.对操作的重要地方进行讨论

3.1探索烟水换热器传热管的低温腐蚀

因为烟水换热器进水的温度和出水的温度均很低,从而能够知道它长时间工作在酸腐蚀的环境中,这种环境是由于烟气里面包含着酸性的硫氧化物,大多状况中换热管壁的温度比烟气的温度要低些许,酸蒸汽将全部集中在一起停留在换热器传热管上面,然后将其腐蚀。因此,要想使烟水换热器的使用时间加长,因此应该选取承受腐蚀强的原料,制造出抗低温腐蚀的烟水换热器。

(1)选取H形高频焊翅片换热管,按照有关的热力计算知道这种材质的换热管当作传热器件,和光管进行比较,其金属壁的温度更高,使低温腐蚀程度减弱。

(2)使烟水换热器的进水的温度维持在一定范围内,操作的时候时刻关注其温度大小。利用低压加热器出口的调节阀对进入的水的温度进行控制,从而使管的温度处于水露点与酸露点间腐蚀较弱的安全范围内。

3.2探讨增压风机的裕量

因为安装了烟气多余热量的回收设备,导致烟道的阻力变得较大。要确保增压风机的压头可以在锅炉正常情况下工作,应该进行好准备工作:第一应该计算风烟系统的阻力大小,计算出结果以后,查阅增压风机的性能曲线,最后进行改进完善。要是风烟系统的阻力太大,增压风机还达不到要求,则应该多安装几台增压风机去减小阻力;要是风烟系统的阻力较小,增压风机符合要求,则应该检查有没有影响电机的容量。

3.3加强技术培训、促进节能降耗

目前,烟气脱硫对于全国大多数地区来说还是一个新兴的专业。由于检修人员和部分运行人员没有接受过脱硫专业技术培训,以及脱硫专业技术指导资料匮乏等因素的影响,致使脱硫设备经常发生故障,脱硫系统不能在最佳状态下运行,造成了生产资源的浪费及环境的污染。因此,应不断加强对脱硫专业人员的技术培训,加强不同地区的运行、检修及管理人员的学习、交流。不断提高上述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保证脱硫系统的高效、经济运行,从而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

4.探讨烟气多余热量回收应用的好处

(1)减少煤量使用:因为回热系统对低压缸的抽气变少了,被排出的抽气可以由抽气口进入汽轮机继续工作,因此汽轮机进气量没有改变,但是却有许多的蒸汽在低压缸里面工作,减少了煤的使用。

(2)减少工业用水:因为烟水换热器在到达脱硫吸收塔之前便把烟气温度由125℃降低在80~90℃,吸收塔出口的烟气温度控制在50℃,如此便减少了工业用水,从而减少污水的排放,降低了水处理等的花销。

5.探讨限制脱硫效果的原因

前面从烟气脱硫系统设计方面对机组设备进行了改造,已解决了其高消耗的问题,产生了一定的经济效益。然而,在实际运行中,由于一些电厂实际操作的原因,往往出现脱硫效率不能满足设计要求的情况。因此,对于影响脱硫效率的原因进行分析具有重要的意义。

5.1石灰石特性的影响

将石灰石当作反应吸收剂,它的质量与反应整个过程的进行有关。第一,石灰石里面含有的CaO的消耗与吸收塔浆液里面Ca2+浓度有关系。如果石灰石里面的CaO含量较少,浆液Ca2+浓度也将减小,Ca2+和SO2-4发生反应,形成的石膏也将减少,石膏结晶的速度减小,限制了整个过程的进行,减少了SO2向液态的散发,影响脱硫效果(通常规定石灰石中CaO的含量在51.5%~54.88%之间)。第二,影响脱硫效果的另一个原因是石灰石粒径的大小。石灰石的粒径小,其表面积则很大,则能够加大其反应活性,使溶解速度变大,浆液中Ca2+将变多,脱硫效果明显变好(通常石灰石浆液里面的石灰石颗粒粒径在40~60μm范围内)。

5.2烟尘的影响

烟气中一般会有粉尘溶于吸收塔浆液中,虽然溶出的金属离子对SO2的氧化会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原烟气中的飞灰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SO2和脱硫剂的接触,降低石灰石中Ca2+的溶解速率,飞灰中不断溶解的重金属如Hg、Mg、Zn等离子会对Ca2+与HSO2-3的反应进行抑制。所以,一般要控制原烟气中粉尘的含量,FGD入口粉尘含量要小于200mg/m3。

5.3吸收塔浆液PH值的影响

吸收塔浆液PH值是脱硫工艺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运行参数。浆液PH值升高,降低了液相的传质阻力,将有助于SO2的吸收,低PH值有利于石灰石的溶解和CaSO3·1/2H2O的氧化,有助于Ca2+的析出,二者是相互对立的。而在一定范围内,高的PH值意味着浆液中有较多的CaCO3存在,脱硫效率呈上升趋势。当PH>5.8后,脱硫效率不再上升,反而降低,原因是随着H+浓度降低,Ca2+的析出会越来越难,因此石灰石浆液的PH值既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在通常情况下,吸收塔浆液的PH值应控制在5.2~5.8之间,将会获得理想的脱硫效率。

5.4液气比的影响

液气比是指脱硫系统单位体积烟气量所需的碱性浆液量之比,即单位时间内吸收剂浆液喷淋量与标准状态湿烟气流量之比。液气比是脱硫工艺中另一个重要的运行参数,因为在吸收塔中,SO2吸收的多少取决于循环浆液量的大小。在其他条件都恒定的情况下,提高液气比,意味着气液接触几率将提高,相当于增大了塔内浆液喷淋密度,从而增大了气液传质的表面积。但并意味着液气比越高越好,因为SO2与吸收液的反应中,存在着一个气液平衡,当液气比超过一定值后,脱硫效率将不再增加。而在实际运行中,高液气比将会使循环浆液泵的流量增大或运行台数增加,不利于脱硫系统的经济运行。所以,电厂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确定出一个既要满足脱硫效率又会使能耗低的液气比。对于一个300MW机组的电厂来说,通常选用液气比值为16~18之间。

5.5烟气流速的影响

在其他参数都恒定的情况下,提高烟气流速可以增强气液两相的湍动,减薄烟气与浆液之间的膜厚度,增强气液传质。此外,提高烟气流速将会使喷淋液滴的下降速度相对的降低,使单位体积内的持液量增加,增加了吸收段传质面积,从而增大传质单元数,提高了脱硫率。但也有一个问题,高的烟气流速也会减少浆液和烟气的接触时间。所以,一个合适的烟气流速的选择变得更加的重要,一般应控制在3~5m/s。

5.6喷嘴雾化性能的影响

喷嘴压力一定( 雾化角不变) 时,脱硫效果较好,而且随着进口 SO2浓度的波动,其变化很小,具有很好的稳定性能。当喷嘴压力增大时,其脱硫效率也会随之提高,但增加到一定值时,再提高喷嘴压力,脱硫效率将会下降。主要原因是压力越大,喷淋液的雾化程度越高,从而造成烟气中 SO2还没来得及和石灰石浆液反应液滴就被吹走。所以,选择一个合适的喷嘴压力将会对脱硫效率产生重要影响。

6.脱硫系统优化运行效果

通过以上分析,笔者在大唐保定热电厂2×200MW机组烟气脱硫系统改造工程中,通过采用石灰石-石膏湿法工艺,烟气处理量约900000m3/h,SO2浓度5850mg/m3减至200mg/m3,脱硫率96.6%,SO2年减排3.万吨。各项性能指标完全满足达标,高效稳定运行良好。

7.结语

为响应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号召,贯彻落实全国节能工作会议精神,各发电企业都意识到了建设节约型企业的重要性,建立了建设节约环保型企业的举措和目标。为促进各火力发电厂节能降耗、节能增效工作取得更大的进展,优化脱硫系统运行方法,保证脱硫系统环保、稳定、高效、经济地运行已成为各火力发电厂开展节能降耗工作的重点项目之一。脱硫系统的优化运行也为各火力发电厂拓宽了节能降耗的方法和空间,对全社会开展资源节约活动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科]

【参考文献】

[1]张云芳,艾红霞,周国明.脱硫系统优化改造总结[J].中氮肥,2011,02.

篇5:加油站信息系统运行环境改进的探讨

1 会计信息化教学理念有待转变

问题的表现:虽然当前各高校都开设了会计电算化课程, 但这与会计信息化有很大差别, ERP环境下的会计信息化是指运用计算机网络和通信技术, 对会计信息进行获取、传输、加工、存储和使用, 为企业提供经济发展所必需的信息, 它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会计业务的全面信息化, 尤其是企业的财务系统方面。就高校而言, 当前的教学还没有完全实现会计信息与其他各部门信息的一体化, 这种各自为政的理念易导致教学内容和实际需求发生偏离。

改进的措施:转变教学理念, 培养实用型会计人才。具体而言, ERP软件的开发和利用, 对教师教学理念上的要求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 教师要充分认识到会计信息化与会计电算化之间的区别, 在具体的课程教学中, 必须更新观念, 开展会计信息化教学, 模拟ERP环境;第二, 教师应增加对学生ERP软件专业技能和网络化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应用技能的培养, 配合计算机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 真正实现财务管理信息化教学。这样的教学理念下培养出的学生, 才能是信息化操作员与出色会计师的结合体。

2 实验资料的技术信息化有待加强

问题的表现:过去各高校在对学生进行会计信息化教学时, 采用的教材和实验软件等资料多是建立在手工会计实验资料基础上的, 缺乏会计信息化教学所需要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这种技术信息化较强的实验资料。这样易造成学生对ERP软件接触过少, 缺乏企业所需要的ERP软件操作技能。

改进的措施:开展ERP环境下的模拟实验教学。会计信息化是一门将会计与管理方面的理论知识与具体的软件化操作相结合的课程, 随着企业对技术性人才要求的日益严格, 学校要想培养出真正的实用型会计人才, 就必须建立ERP实训室, 做到学校课堂的企业化, 让学生在全方位模拟ERP环境下企业工作流程的情况下, 进行由浅入深的实训操作。另外, 学校还应该为学生提供理论与实际操作衔接性和融合性更为紧密的教材, 一切以企业需求为标准, 做到学校人才培养目标与企业需求相吻合。

3 课程设置的合理性有待提高

问题的表现:过去高校在进行会计课程教学时, 一般是将财会管理方面的理论知识与计算机应用的相关课程分开来进行讲授和考查, 理论知识和会计软件的交叉不完善。这种“双轨运行”的模式将计算机会计与手工会计分离开来, 会造成学生学习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的脱节, 学校培养人才与企业需求人才的脱节。

改进的措施:完善会计信息化教学课程的内容设置。基于会计专业实用性较强的学科特点, 高校在进行课程设置时, 应对企业需求、学科特点、教师教学能力等各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 从而确定符合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课程内容。例如, 结合当前的ERP环境, 学校在进行课程内容设置时, 首先应该把与ERP相关的知识都包含进去, 把对ERP软件的操作运用放到与会计和管理方面的理论知识同等重要的位置;其次要增加财务控制、财务预测和财务分析方面的课程内容, 以实现会计核算的信息化要求;最后就学生日常的ERP软件操作来说, 应该尽量多涵盖一些相关的财务业务模块。

4 教学方法的灵活多样性有待拓展

问题的表现:过去各高校在进行会计课程的实验操作时, 往往是教师先进行操作, 学生再根据教师的演示跟着练习。这种方法能让学生学到一定的会计操作技能, 但从长远看, 这种固化的教学流程, 很难激发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另外, 学生在这种被动学习的模式下, 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改进的措施:采用互动式教学, 增加沙盘实训。教师在课程教学中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对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的养成具有很大的影响。互动式教学方法的采用, 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 必须改变以前“教师讲、学生听”的上课模式, 教师应该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发现和提出问题, 这样能加深学生学习的印象。第二, 对学生进行ERP环境下的沙盘实训。教师可采用让学生担任不同会计岗位工作人员的方法, 让学生根据具体案例进行相应的业务处理。这种沙盘实训, 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变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探索知识, 另一方面能让学生亲身感受企业财会工作的真实工作环境和工作流程。

5 考核机制有待完善

问题的表现:在会计信息化教学中, 没有形成一个完善的学生考核机制, 部分教师只注重对学生的理论知识进行考核, 而不重视对学生在ERP软件应用方面的考查, 因此学生在软件应用方面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很难被激发, 从而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效果。

改进的措施:完善对学生的考核机制。考核机制和考核评价体系的创新, 能让学生充分重视这门课程。具体来说, 教师应该改变只注重对理论知识进行考查的考核机制, 应该加强对学生ERP软件应用技能的考查;另外, 考核的内容应该更具专业性, 例如对具体案例的财务分析、账务处理过程、建账原理分析等各个方面。

6 结语

ERP环境下会计信息化教学的发展, 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企业对专业化、信息化会计人才的需求。对各高校而言, 会计课程设置的最终目标就是培养与企业对会计人才需求挂钩的专业性会计人才。在ERP环境下完善学校的会计信息化教学是一个长期的系统性工程, 各高校只有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入手加以改进, 才能真正为企业培养出ERP软件应用环境下的复合型会计人才。

参考文献

[1]于玉林.会计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会计信息化[J].会计师, 2009 (9) .

[2]李晓明, 闫宏, 张敏达.会计信息化过程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 2009 (10) .

篇6:加油站信息系统运行环境改进的探讨

关键词:用电信息 采集系统 运行维护 管理

一、系统简介

(一)系统背景

按照国家电网公司《关于加快电力营销现代化建设指导意见》([2005]406)以及国家电网公司建设坚强智能电网的总体要求,保证智能电网建设的有序推进,实现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全覆盖、全采集、全预付费”的总体目标,目前各省网公司均在大力建设电力用户用电采集系统,并达到的一定的覆盖率,但整个系统的抄收成功率不是很理想,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主要有两个因素:一是系统的技术不够成熟和稳定,二是供电企业本身的管理问题,本文主要探讨从管理如何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使该系统可以满足国网公司建设坚强智能电网的总体要求。

(二)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

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除主站系统外,主要由电能表、采集装置、通信信道三大部分构成,如图所示:

图: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示意图

1、电能表

本次建设涉及的电能表主要是要求带预付费功能、能满足阶梯电价应用。所以在功能配置等方面,除具有计量功能外,还应具有时钟及对时、预付费、控制、通信、数据日冻结等功能。

2、采集装置

采集终端负责收集和提供整个系统的原始用电信息,该部分负责采集用户计量设备的信息,处理和冻结有关数据,并将采集到的信息传送到主站。采集终端按安装用户分又可分为工商业用户采集终端和居民用户采集终端两大类。

3、通信

上述采集终端涉及的通信方式是目前主要的通信方式。今后大规模推广应用,可能会以新建的专网通信方式为主,主要有光纤专网,无线蜂窝专网,光纤和无线混合组网和载波和光纤混合组网。

二、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运行和维护和管理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对电量数据

制定相应的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数据异常,修改,替代和复核管理办法的处理原则;根据统计要求编制常用报表格式,以及根据用变化的情况调整报表格式,并且及时提交相关部门修改;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中电量负荷报表计算公式的编辑修改后进行审核确认;定期核对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数据,及时对各类信息加以统计分析,对异常数据要查明原因,落实相关部门处理;CTPT参数,费率时段修改,旁路数据替代,表计更换和电量追加修改后对电量数据进行审核确认和分析统计。

(二)对采集终端

给相关运行管理部门提供变电所用电信息采集装置数据正确性核对,日常维护,故障排除和缺陷处理等必要的参数信息;做好各种用电信息采集终端设备的调试,接入用电信息,安装,参数设置,配合联调和维护数据库等工作;管理好用电信息采集装置的备品和备件。

(三)对电能表

核对系统数据,一旦发现数据有缺陷或异常,要立即进行处理和确认,并提供相关信息给其他运行管理部门;对用电信息采集系统采集的电能表计的数据进行复核和定期巡检;做好各种计量设备的检修,安装,申购和检定,并且配合做好信息接入,缺陷处理和设备检修等工作;维护电能表计,核对数据,设定参数,并提供必要的参数给相关运行管理部门。

(四)对通讯通道

对专线通道,电话和网络通道的分配等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通信电路进行统一管理;为了保证用电信息采集系统通道的畅通,需要维护好用电信息采集装置数据于用电信息采集主站系统之间的通讯。

(五)对电量主站系统

协调管理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中的信息安排,终端设备缺陷处理和故障排除等相关工作;为了确保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设备的正常运行,需要维护好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主站设备;认真做好采集设备的验收和技术管理等工作;收集,管理,整体规划并统计分析好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运行的资料;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数据库生成维护,用户权限维护,应用软件维护和用户设立维护;在新增用户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档案对数据进行备份,存储,维护和添加;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总体的管理,协调和技术指导,负责为系统提供正确的数据,维持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整体正常运行。

三、完善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运行维护的制度和流程

供电企业目前还没有配套的相关制度和流程,这正是现在要完善的,其内容大体包括:加强营销系统管理,提高系统运行的可靠性,确保系统实时反应机组的准确信息;系统维护人员认真完成系统巡回检查的工作,及时掌握系统的运行状态,一旦系统使用部门使用系统过程中出现故障,要立即做好巡检记录并且通知信息中心技术人员对系统应用部门进行检查,确认系统有问题后,及时通知维护技术人员对系统故障进行维护,维护人员收到通知后,要及时处理故障,使用人员信息中心对系统维护后信息进行汇总,并及时反馈各部门。

四、总结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承担着原始电能数据采集,计量和传输的任务,是实现信息集成、分析优化和信息展现的基础。只有该系统可靠,稳定的运行,才能实现用电检测、负荷管理、线损分析、自动抄表等功能,才能为有效推进分时电价、阶梯电价、乃至实量电价等等电费控制策略,实现现代化、智能化的电力营销提供数据支持和决策依据。总之,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可靠,稳定的运行,必须建立一系列系统运行维护流程和管理制度来保证。

参考文献:

[1]王哲;电能量采集管理系统在高校供电网络中的应用[D];山东大学;2011年.

[2]丁宁;基于电能量智能监控及计费系统的负荷预测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4年.

[3]杜永平;涂庭友;;宿州电网电能量管理系统自动旁路代功能实现[A];第四届安徽科技论坛安徽省电机工程学会分论坛论文集[C];2006年.

[4]林弘;建立福建省电网电能量计费系统的探讨[J];福建能源开发与节约;1997年04期.

篇7:加油站信息系统运行环境改进的探讨

随着电网规模的日益扩大和复杂程度的不断提高, 特别是计算机网络与通信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电网控制与调度自动化程度也越来越高。面向电网调度自动化的EMS系统已日趋成熟, 各种高级应用功能也在逐步完善。而以微机保护、故障录波器、安全自动装置等智能装置为代表的二次系统自动化管理水平还远没有发挥出来。

目前220k 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变电站中, 大多同时运行着许多厂家的微机保护、微机故障录波器及微机型安全自动装置等智能装置, 这些智能装置能提供完善的保护, 为调度部门有关专业人员分析电网事故、排除故障, 尽快恢复供电提供了可靠的依据。但这些不同厂家、不同型号的装置有着不同的接入方式, 各自使用各不相同的规约, 这些规约之间的差别往往很大。如何将这些智能装置丰富的数据高效、快速地传送到电网调度机构, 更好的为电网调度服务是面临的一个新问题。

继电保护故障信息系统在这种要求下应运而生。它能够实现对大量不同厂家、不同类型及不同规约的微机保护装置、故障录波器和其它智能设备的统一接入与集中管理实现资源共享, 实现诸如波形分析、故障测距、专家系统等高级应用功能。

当前, 国调中心、各网省电网调度中心都已陆续开始了继电保护故障信息系统的建设, 有的已经初具规模。及时总结已经投运系统的成功经验, 找出存在的问题, 展望发展方向, 可为继电保护及故障信息系统的建设提供借鉴。

1 系统的主要结构和管理模式

目前, 继电保护故障信息系统 (以下简称系统) 在各网省公司所采用的管理方式不完全一致, 系统配置、组网方案更是不尽相同。一般说来, 系统由设在电网调度中心的主站、设在超高压局和直管电厂、电业局的分站及设在变电站、发电厂的子站通过电力系统的通信网络组成。各个网省公司根据自身电网管理的特点确定系统的具体组成结构, 目前应用的系统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

1.1 主站/分站/子站三级管理模式

目前故障信息系统中最复杂的一种。在500k V变电站中, 500k V部分的信息直接上送至主站, 220k V及以下部分的信息可以上送至各级分站, 也可以上送至主站。主站则根据实际情况, 可以从各级分站调取需要的信息。对于220k V变电站, 站内的信息先上送至各级分站, 主站保留从各级分站调取信息的接口。这种模式实现了多级结构、分级管理, 但实现起来也是最为复杂的,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需要分阶段逐步建设, 一步建设到位的可能性较小。

1.2 主站/分站独立的三级管理模式

此模式与前一种模式的区别在于子站端留有向主站、分站上送全部信息的接口, 主站、分站端根据需要选择子站上送的信息, 但分站和主站之间没有信息的交互。这种模式在主站、分站管理信息的内容上有所差别, 但从功能界定上没有明显的区分。这种模式主站、分站、子站的信息流向相对简单, 因此从实施的难易程度上较前一种模式要容易。

1.3 主站/子站二级管理模式

系统由设在调度端的主站和设在厂站端的子站组成, 形成二级管理模式。该模式由于系统结构的简化使得需要传送的信息量、网络管理的工作量都大大减少, 适用于处于科研项目阶段或者规模较小的系统。规模较大的系统在建设初期也可以考虑先建立二级管理模式, 然后随着系统规模的扩大再过渡到三级管理模式。

2 系统建设中应注意的问题

随着系统应用范围和实施规模越来越大, 在系统建设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 积累了一些经验。这些问题应在以后的方案设计和工程实施中尽量避免。

系统的组成不管是采用哪种管理模式, 必须保证信息的唯一性, 厂站端只允许有一个子站系统运行。

系统建设应不影响现有设备的功能和自身运行的独立性, 在厂站端运行的子站设备等同于保护设备, 安全可靠性也应不低于保护设备。

系统的信息采集不管是否独立于站内的自动化系统, 均应充分考虑信息的共享, 在满足继电保护专业设备管理、故障分析等需求的同时, 兼顾各生产、运行专业的需求。

系统在进行功能和规模扩展时, 不能影响现有系统的运行。

新建的系统在进行方案设计时必须对安全性进行充分的考虑, 在系统内建立完善的计算机病毒防护、监视、查杀体系, 保证系统软件运行的安全和可靠。

保证系统内的时钟统一, 为电网事故分析提供可靠的依据。

子站向主站/分站传送的信息要符合规范的数据格式和通信传输规约, 不符合要求的数据格式和规约必须在子站系统中完成相应的数据和规约转换。

接入子站的保护装置不论是集中式布置还是分布式布置, 应使用统一的接口方式和规约 (如:IEC60870-5-103规约) 接入子站。不能提供这些接口和规约的保护装置应经过规约转换装置转换后接入子站系统。

对于新接入系统的故障录波器应提供以太网接口, 提高故障录波文件传输的快速性。

3 系统的发展动向

3.1 安全性

计算机病毒和黑客对系统的入侵防不胜防, 这些问题以前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各种安全防护技术还没有在电力二次系统中进入完全实用化的阶段, 行之有效的安全性防护措施恐怕尚需时日。

3.2 信息共享

目前国内超高压变电站普遍采用的分层分布式的体系结构为故障信息系统的建立提供了一个极其开放的平台, 使得继电保护专业与自动化专业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

3.3 传输可靠性

故障信息系统主站、分站、子站之间的信息传输采用可靠性高、速度快的网络方式来代替通过MODEM拨号进行信息传输的方式已成为大势所趋, 而且可以利用现有的国家电力数据网络 (SPDnet) 逐步形成完善的调度系统专用数据网络, 连接各级调度中心和各调度直管的发电厂和变电站。

4 系统发展应采取的策略

为了使故障信息系统能够更好地为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服务, 系统的发展应采取以下策略。

及时跟踪国际最新的技术发展动向和应用情况, 迅速制定相关的标准, 出台相应的指导性和规范性文件。

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 开发出具有性能优良、运行可靠、价格合理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继电保护及故障信息系统产品。

随着系统功能结构的标准化和开放程度的提高, 系统安全问题会变得非常突出, 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

尽快实现通信规约的通用化、标准化和通信结构的网络化。

有关保护装置生产厂家要设计既能与监控系统通信又能与故障信息管理系统通信的成熟的保护通信管理机。

尽可能提高设备的抗干扰能力。

5 结束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继电保护故障信息系统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和运行经验的不断积累, 以及在系统中使用更多成熟、可靠的新技术, 将大大提高调度部门信息和故障综合分析处理能力, 实现继电保护装置运行管理的信息化、网络化和自动化, 使电力行业继电保护管理的自动化水平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赵自刚, 黄华林, 赵春雷, 周纪录.继电保护运行与故障信息自动化管理系统[J].电力系统自动化.1999年19期.

篇8:加油站信息系统运行环境改进的探讨

关键词:家族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政府环保补助

家族企业在国际和国内企业中都占有较大份额。根据许朗 (2005) 的研究, 在我国中小企业中有80%是家族企业, 上市公司中有超过10%的企业是家族企业。我国尚未有研究者针对家族企业与环境会计信息披露进行专项研究, 本文拟通过实证分析填补这一空白。

本文的家族型企业满足以下条件: (1) 实际控制人既不是国资委也不是集体和企业, 而是由自然人构成; (2) 实际控制人与法定责任人具有重合性或血缘、姻亲关系; (3) 家族或其家族成员的实际控制权在30%以上。在2008年的A股市场有574家公司属于重污染行业范畴, 剔除缺失样本数据后, 符合以上条件的有52家。

本文将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内容分为环境政策和目标、环保工艺、环保认证、环保风险、环保产品或专利、治污费、政府环保补助和环境损失等10个项目, 逐项评分。评分规则为:该项内容有披露得分为1, 无披露得分为0, 然后采用熵权法加权计算出综合值并换算为10分制得分, 作为环境信息披露水平的计量指标 (EAID) 。数据来自国泰安数据库, 年度报告取自巨潮资讯网。

一、现状描述

1. 披露内容分析。

通过研究披露内容, 得出以下结论:国家环境政策有65.3%的企业予以披露;披露企业环境保护、节能减排等环境目标的有62%;披露绿化、三污、清洁治理等费用的有48.1%;披露节能和循环经济程序项目工艺的有43.1%;披露政府环保补助的有42.9%;披露环境认证的有27.7%;披露环保风险的有24%;披露环保类产品或专利的有8%;披露环境损失的有4.5%;披露环境会计报告形式的有1.9%。

上述十项指标中, 排在前两位的指标都属于非货币披露。可见, 大多数企业对非货币性披露方法利用率较高, 但常常对环保损失一笔带过, 不予详尽披露。而当企业获得正面的环保补助或其他环保收益时, 则又倾向于积极地以货币化形式予以披露。

2. 披露的地区差异分析。

根据EAID的计量均值, 可按披露水平和省份将样本分为四个等级, 在样本涉及的19个省级行政区域中, 第一级为最高级, 包括山东、山西、内蒙古和安徽, 以EAID综合指标满分10分为基准, 均值为5.5分以上;第二级包括江苏、浙江两省, 居于4~5分之间;第三级为河北、北京、广东、吉林和四川, 在2.0~4.0分之间;福建、湖南、陕西、辽宁、河南、湖北、黑龙江、宁夏为第四级, 居于2.0分以下。极大值出现在山东省和江苏省, 极小值出现在黑龙江和宁夏, 此统计结果不包括未列入表中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根据对年报的披露内容和企业所属地域进行分析, 得到如表1所示的统计结果。

根据表1分析可以得出, 总体上各省级行政区的重污染行业家族型上市公司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水平差异巨大。根据EAID均值, 从8.0到0分布不等, 极端值的出现与地区关系紧密。

由表1中的非货币性披露和货币性披露的频次统计结果可以得出, 非货币性披露水平是货币性披露水平的234%。这在一定层面上反映出企业在响应国家治污环保号召的同时, 有一半以上的企业并没有采取强有力的治理措施, 或者没有将之向公众予以披露。

对频次和EAID的均值进行分析得出, 山西、内蒙古、山东三省的家族型上市公司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水平排在19个地区的首位, 而黑龙江和宁夏对该类信息的披露几乎为零。此外, 湖北、河南、辽宁三省的披露水平也居于低位。再将样本按照东部、西部、南部和北部地区划分, 采用假设检验进行比较分析, 得出东部地区的披露均值高于中西部地区, 南北地区的披露差异则不显著。

3. 披露的样本上市年龄差异分析。

通过对不同上市年龄的样本公司进行比较分析, 可得到以下统计结果:除1994年上市的两家企业以外, 各年度上市的公司的EAID值以2000年为分界点, 有大幅提升。通过邹氏Breakpoint分析, EAID值在2000年前后差异显著;在1994年上市的两家企业的EAID值表现突出, 在剔除极值后不影响原结论。我国的低耗能产业在1997~2000年之间发展迅速, 政府作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调者和主要实施者, 在2000年6月7日, 又发布了《关于对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工艺和产品、重复建设项目限制或停止贷款的通知》, 从而得以解释此披露水平在2000年前后的显著差异。下图体现了样本的EAID值分布情况, 其中该年度不符合取样条件的样本被剔除。

通过横向的地域分析和纵向的上市年龄比较分析发现, 两者在EAID值的均值上有很大差异, 地区最大值为8.03, 而年度最大值为4.51。观察纵向分析的标准差, 发现其最大标准差在2006年达到了3.69, 总体标准差也有2.73;观察横向分析的标准差, 发现其标准差的最大值仅为3.4, 总体标准差为2.7。由此可以推断, 地域因素是影响EAID值即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水平的更关键的因素。

4. 环保补助分析。

企业环保收益主要来源于政府环保补助类款项, 如:环保专项补助基金、环保设备补助款、节能技术改造款、环保产品研发资金、循环经济试点补贴、环保奖励款、能源审计费、节能减排专项引导资金等。

相关研究表明, 42.9%的企业因为环保表现积极而获得了政府的环保类补助。山东省、山西省和内蒙古的政府环保补助金额最高, 如内蒙古医药生物行业的“亿利能源” (交易代码:600277) 于2008年获得政府环保类补助5 100万元, 其中政府环保拨款100万元, 化学污水处理补偿款5 000万元;山东轻工制造行业的“太阳纸业” (交易代码:002078) 也获得该年度的政府补助2 080万元, 用途是污水治理。其次是江苏省、安徽省。再接着是广东省、浙江省和河北省。广东的“路翔股份” (交易代码:002192) 收到政府拨款的开发绿色溶剂乳油农药产品研发资金30万元, 广西“桂林三金” (交易代码:002275) 收到环保治理专项基金20万元。而其他11个地区并无任何一家企业在年度报告中明确披露环保类政府补助金额。下表列举了披露政府环保补助的公司及金额:

单位:万元

5. 环保损失披露统计。

另外, 通过对环保损失进行研究发现, 仅有4家企业披露了环保损失, 占比7.69%, 分别来自浙江和广东。2008年年报披露的最高环保损失额达1.8亿元人民币。浙江的联华科技是因环保意识不强造成爆炸事故, 引起了上百万元的经济损失。湖南的熊猫烟花因爆炸事故损失存货303.6万元。而广东的路翔股份在2007年底募集上市, 2008年披露由于专业沥青研究开发中心项目在选址及办理环保消防等报批手续方面的延误, 导致耗资1.049千万元的工程项目的建设工期延迟, 项目投入资金只完成了计划的4.95%, 所幸其他项目未受延误, 得以顺利进行。另外一家遭受环保损失更严重的例子是医药行业的雷伊, 其在2006年建成普宁市造纸生产线, 并进行试生产, 但由于忽视了环保审批, 导致厂外市政排污配套工程没有及时完工, 而整条耗资3.8亿元的生产线陷入全面停产状态, 截至2008年底累计给该公司造成1.49亿元的账面亏损。

二、改进建议

1. 针对环境治理薄弱的地区制定合理的环保激励措施。

对地区分析的显著差异表明, 由于省级政府对企业环境治理立项的激励程度有所不同, 从而严重影响了企业在环境治理和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方面的绩效。因此, 为了提高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水平, 进一步激发企业参与环保的积极性, 地方政府可以制定一定的环保激励措施:如设立环境保护立项政府补助金、购买环保设备可获企业所得税返还、开发环保产品获得专项补助等。

2. 组织学习与培训。

我国企业目前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中定性披露的比例远远高于定量披露的比例。因此, 应督促企业采用更多量化的方式, 结合环境会计报告、可持续发展报告等多元化的披露形式, 来提高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为了提高企业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水平, 政府应加强环境会计的全方位教育, 组织企业家学习信息披露的多种形式, 增强企业家的环境披露意识, 从而对企业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3. 借助现有会计管理信息系统, 在现行的会计软件中植入环境会计披露的会计科目和环境会计报告模板。

政府在年度报告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指导和约束方面的法制建设比较薄弱, 没有明确的有关年度报告规范的标准性法规, 这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年度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水平。而其他各国则有由SEC、CICA、ACCA、CEFIC等机构制定的年度报告环境信息披露内容和格式参考指南, 我国也应以相应规定明确指导性的披露内容和格式。

4. 建立大众监督网络, 借助网络信息平台设立“大众监管信箱”协助政府部门监管。

研究者和投资者可以及时发现年度报告中的疑点和漏洞, 从而通过有效的渠道向证券交易所和证券监督管理机构报告, 使得相关问题得到及时和相应的处理。

参考文献

[1].王建明.环境信息披露、行业差异和外部制度压力相关性研究:来自我国沪市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的经验证据.会计研究, 2008;6

[2].张彦, 关民.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外部影响因素实证研究.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9;19

上一篇:管理专业的毕业生自我鉴定下一篇:学校发展消除大班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