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天窗课件

2024-05-03

小学语文天窗课件(精选14篇)

篇1:小学语文天窗课件

一. 课时学习目标:

1、能抓住“小小的天窗是惟一的慰藉”,掌握课文内容,能体会出天窗给乡下的孩子们带来的无尽的遐想和无穷的快乐。

2、会写“藉、蝙、蝠、霸、宙”5个生字;能记住慰藉、蝙蝠、恶霸、宇宙、猛厉、奇幻等词语。

3、会用“……也许……也许……也许……”写一句话。

二.课前预习导学:

1.检查学生对生字、词语的掌握情况。

2.反复朗读自己喜欢的句子并画出来。

三.课堂学习研讨:

1.小组成员互读课文,画出自己印象深刻的句子,并在书旁注上你的体会。

2.默读课文后,小组内成员互相交流自己的收获或自己不懂的问题。

3.交流后小组代表汇报结果。

4.小组讨论交流完成下列问题:

⑴为什么说“小小的天窗是孩子们唯一的慰藉。”?

⑵为什么说天窗是神奇的?

⑶从读中悟出“小小的天窗是孩子们唯一的慰藉。”

四.课内训练巩固

1. 分段朗读第二部分的内容。(4-7节)

2. 默读课文后思考以下问题:

①小小的天窗是孩子们唯一的慰藉。在文中出现了几次?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

②透过天窗,孩子们看到了什么?又想到了什么?

③反复读触动你心灵的句子。

④用“--也许--也许--也许”写句子。

3. 讨论交流:为什么说小小的天窗是唯一的慰藉?

4.再读第二.三部分的内容

①小组交流:为什么说天窗是神奇的?

②小组代表汇报后,教师归纳总结。

③有感情地朗读自己喜欢的语段,试背诵。

五.拓展延伸

写下自己优美的想象

看着蔚蓝的天空,美丽的星空,你是否也放飞了想象的思绪呢?又想到了什么呢,把你的想象化作优美的语言写在纸上吧!

篇2:小学语文天窗课件

教学目标:

1.整体把握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结合课文理解:为什么天窗是孩子们“唯一的慰藉”。

2.重点学习课文第5、第7自然段,背诵第7自然段,学习课文借助具体事物进行合理想象的表达方法。

3.在比较、感悟的基础上朗读课文,体会作家对天窗的特殊感情,了解天窗给孩子们带来的无尽遐想和无穷快乐。

教学过程:

一、质疑,整体感知课文

1.在预习的基础上提出问题。

2.了解作家笔下天窗的样子以及它的作用。3.对于孩子们来说,天窗又有怎样特别的用途呢?

二、研读,学习课文的表达

1.自读课文第五节,学习课文遣词造句的主要方法——想象。出示下列段落,和原文进行比较:

透过那小小玻璃,你想象到这雨,这风,这雷,这电,怎样猛烈地扫荡了这世界,你想象它们的威力比你在露天真实感到的要大这么十倍百倍。

透过那小小玻璃,你会看见雨落在上面,你会看见闪电的身影;你想象到这雨,这风,这雷,这电,怎样猛烈地扫荡了这世界,你想象它们的威力比你在露天真实感到的要大这么十倍百倍。

从比较中让学生知道:展开“想象”,一要有根有据,二要合情合理。2.学习作家的表达,模仿“想象”

这雨,; 这风,; 这雷,; 这电。

三、背诵,迁移自主学习

1.背诵课文第7小节。

2.交流第7小节的表达方式:作家所描写的“想象”是否有根据,是否合理?

四、释疑,向经典致敬

1.这样的天窗是应该赞美的。读第8节。

2.发明这“天窗”的大人们是应该感谢的。读第9节,简要交流学习收获(释疑)。

篇3:小学语文天窗课件

一、巧用语文课件, 激发学习兴趣

支持语文课堂采用课件教学并不意味着使语文课件贯穿于整个语文课堂, 教师应该将教学内容与语文课件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在课堂上选择恰当的时机将语文课件的优点充分发挥出来, 这样不但完成了教学内容, 提高了教学质量, 而且极大地激发了小学生的学习热情, 培养了小学生浓厚的语文学习兴趣。然而, 一些语文教师为了使语文课堂丰富多彩、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忽略了语文课件的本质作用, 一味地追求课件的趣味性与新颖性, 造成语文课件教学与实际教学内容脱节的现象, 这样的课堂虽然能提高小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 但是他们的语文学习能力却很难得到提高。

在语文课件教学过程中, 由于小学生普遍具有好奇心强、注意力集中时间短的性格特点, 而语文课件恰好能够激起小学生的好奇心, 如果教师能够灵活运用语文课件, 一方面能有效地减少小学生上课走神现象的发生, 另一方面语文课件可以营造与教学内容相符合的学习情境, 使学生更加专心地投入到语文学习当中, 比如在学习柳宗元的《江雪》这首古诗时, 教师可以根据诗句所描绘的意境来选择恰当的图片制作课件, 然后加上合适的背景音乐, 这样不但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还能有效地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二、利用语文课件构建快乐语文课堂

(一) 明确学生地位, 构建形象化语文课堂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 一部分语文教师过分关注自己在课堂中的地位, 而没有认识到无论在任何一门学科当中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这一原则, 传统的语文课堂就是教师单一地讲解教材内容, 学生被动地听讲的过程, 而如今的语文课堂仍然出现了类似的现象, 教师用鼠标操作而学生只能被动地观看, 导致学生的思维受到限制, 学生自我感觉课堂上教师讲的都听懂了, 但是当独立做课外习题时还是不知道如何去做, 这就说明学生在语文课件学习过程中缺乏思考, 导致知识掌握不牢固。

在利用语文课件教学时, 教师应当明白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这一原则, 在制作语文课件时不但要考虑学生的学习水平和理解能力, 而且应该考虑到小学生的心理特点, 性格特点等因素, 将课堂知识尽可能简单清晰化地呈现给学生, 小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还比较弱, 语文教材上的字纸图片都不能直观地展现教材内容所描绘的画面, 因此教师在制作语文课件时也应该努力使课件形象化, 比如在学习二年级语文《台湾的蝴蝶谷》这一课时, 由于小学生都没有亲身感受过宝岛台湾美丽的蝴蝶谷的景色, 所以教师可以将有关蝴蝶谷的视频下载下来在课堂上播放给学生们观看, 学生立刻就会被迷人的蝴蝶谷景色所吸引, 对课文内容便会充满期待, 学习效率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提高。

(二) 加强师生互动, 创设交流平台

语文课件在一定程度上是连接教师和学生的桥梁, 通过应用语文课件, 增加学生与教师的交流机会,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 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可以极大地提高小学生的学习效率, 然而一些教师忽视师生的课堂交流, 没有和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导致小学生的学习热情不高, 小学生都有着强烈的表现欲望, 教师要利用语文课件与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 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性格爱好, 以便在制作课件时更好地迎合小学生的喜好, 同时, 教师也应该不断总结学生所反映的问题, 结合小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不断提高课件教学质量, 使小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不断提升, 除了加强师生交流之外, 教师也要学会利用语文课件引导学生进行生生交流, 让小学生在互相交流的过程中学会团结协作以及责任意识, 进而实现全面发展。

三、语文课件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 课件教学在提升语文教学质量的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首先, 在制作语文课件时教师要综合课文内容、学习目标以及学生的理解能力等多方面的因素, 这就对语文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 因此, 教师应该多总结课件教学经验, 克服墨守成规、死搬硬套的课件制作习惯, 使语文课堂焕发出独特的魅力。

其次, 教师在利用课件教学时, 必须要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 避免学生按照教师设定好的思路进行思考;鼓励学生大胆提问, 踊跃发言。

最后, 教师在利用语文课件教学时, 应将教学目标与课件紧紧联系在一起, 合理适时地应用语文课件, 只有科学地利用语文多媒体课件, 才能真正地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篇4:小学语文天窗课件

关键词:语文课件;小学语文课堂;高效性

当前多媒体教学已经成为当今教学中的主要发展趋势,而对多媒体课件的积极运用需要掌握科学的方式技巧。因此,笔者主要在分析小学语文课堂中如何有效利用语文课件进行方法论的研究,从而有效提升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

一、语文课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小学语文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具有基础性作用。而要想有效提升小学语文课堂的效率,可以适当借助语文课件的作用。小学生天性活泼好动,好奇心非常强。而语文老师应该积极抓住学生这一性格特点,通过语文课件的作用使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出来,努力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二、小学语文课堂借助语文课件提升课堂效率的合理建议

1.借助课件保障学生的主体地位

对于小学教学来说,有些老师在课堂上仍对自己地位过分看重,对学生主体地位认识不清。另外,由于教学模式的单一、僵化特点,学生很难产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因此,可以在课堂上科学运用语文课件的形式。但是,在运用过程中应该注意对学生的主体性的尊重,科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例如,对于《花木兰》这一课的学习,老师为了顺应学生的心理特点,可以将课件背景设置为黄色或粉色等,使学生具有一定的新鲜感。

2.加强课堂中的师生互动

语文课件不仅在学生学习过程中起到积极作用,还能使学生与老师之间的距离得以拉近。老师应该积极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在对学生心理特点与性格爱好进行掌握的基础上,更好地与学生交流互动。例如,在讲解《地震中的父与子》这篇文章时,老师向学生提出“父爱”这一主题,并围绕这一主题进行积极讨论,使老师与学生之间积极交流父爱这一话题。老师可以在课件中增加一些关于父爱的图片、音频与视频资料,或者将自身关于对父爱的了解通过课件中的文字展现出来。同时,在互动中老师也要积极引导学生,通过课文中的父亲形象,同学们思考自己眼中的父亲是怎样的?鼓励学生大胆发言,与同学分享自己的观点与想法等,从而增进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相互了解。

3.借助音乐画面的配合,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多媒体课件的积极运用,可以通过美轮美奂的画面以及音频与视频给学生带来的视觉与听觉上的冲击,使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欲望被最大程度地激发出来。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老师应该积极进行大胆想象,通过课件中音乐、图画的合理融入,使学生能够感受到文字与图画艺术的形象美感,从而激发学习欲望。例如,在讲解《赶海》这篇课文时,文中的整个基调属于欢快、热闹的场面,而且具有一定的积极向上、欢快幸福的特点。因此,老师可以配上欢快的音乐,“小时候,妈妈对我讲,大海就是我故乡。”这首熟悉的旋律会带给学生无限的想象,再借助一些关于大海图片的展示,从而使学生能够在学习中获得对大海的真实感受,以此有效地提升课堂效率。

因此,通过在小学语文课堂上研究语文课件的运用方式与技巧,能够发现多媒体课件对教学的积极促进作用。所以,为了让学生在全新的课堂环境中学习,应该对语文课件的形式、风格等进行有效设计,以此满足语文教学的课程要求,使语文课堂教学质量得到显著提升。

参考文献:

[1]周学山.小学语文教学课件使用误区及解决对策[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3(10):25-26.

[2]张泽娥.浅谈如何构建高效的小学语文课堂[J].学周刊,2013(02):41-42.

篇5:小学六年级语文《天窗》优秀教案

1、学习课文,理解作者对天窗的特殊感情,因为天窗对孩子来说是神奇的,是的慰藉,并可以此引发无限的遐思。

2、正确读写本课的生字及词语。

3、继续学习比喻句,体会比喻的好处。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培养学生有丰富的想象和联想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学习比喻句,体会比喻句的好处;让学生体会作者对天窗的特殊感情,激发学生看世界的情趣。

课前准备:

课件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这是茅盾,我国现代的作家,他写了子夜,林家铺子等长篇小说。他写的一篇散文《白杨礼赞》很有名。今天我们要学习他写的另一篇优美的散文《天窗》。出示课题。

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我们已经预习了课文,请同学来读一下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听,并思考:

课文围绕“天窗”写了哪些内容?

2、交流:1天窗的来历;2天窗是孩子们的慰藉;3天窗是神奇的。

三、讲读第一段

1、自读课文1——3节,完成填空。

为了所以人们要装天窗。天窗就是

2、交流

3、齐读

过渡:大人们在屋面开了天窗,在木板窗关上时,是天窗给漆黑的屋子带来了的一点亮光。这方小窗竟成了孩子们的慰藉,“慰藉”什么意思?(板书:慰藉)

1、默读4————7节,思考:什么时候,天窗成了孩子们的慰藉?天窗又是怎么给孩子们带来慰藉的呢?(示刚才的两个问题)

2、交流:

(一) 1、什么时候天窗成了孩子们的慰藉?(第四节)

2、示比喻句:“孩子们跟着木板窗的关闭,也就被关在地洞似的屋里了。”

读一读

讨论:这句话是怎么写的?写出了什么?(用比喻的手法,把屋子比作地洞,写出了关闭木板窗后,屋子一片漆黑,四周严严实实的情景。)

读一读,体会当时的情景。

小结:屋子四周严严实实的,只有通过天窗看世界,因此天窗成了孩子们的慰藉。

2、交流:这时,天窗给孩子们带来了怎样的慰藉?

示:透过小小的玻璃......闪电一瞥。

小结:在作者的眼里雨点是可爱的,会跳跃,闪电像顽皮的孩子似的看了一眼就逃走了,天窗外面多么有趣啊!(板:雨脚跳雷电闪)

小小的天窗给作者带来了丰富的想象,作者想象到什么呢?女生读。(板:风雨雷电显威力)

(录音:雷雨)这是雷雨时的现场录音,你听了想到些什么呢?(学生想像发言)

3、天窗很小,看到的外面世界也极有限,孩子们怎样从这里得到乐趣呢?(板:想象)

4、引读4、5节

5、通过想象,孩子们从“无”中看到了“有”,从“虚”中看到了“实”。

(二)夜晚,孩子们被逼着睡觉的时候,天窗怎样给他们带来情趣的?请四人小组学习第七节

学习提示:

1读一读第七节,感受文中所描描绘的情景。

2想一想,通过天窗,作者看到什么,想到什么?

3如果是你,看到这些景物,你会想象到什么呢?

交流。

板书:一小片天空辽阔奇幻的夜空

4朗读7节。

小结:从天窗中的一颗星,一朵云、一个黑影、,小孩子可以想到山、马、巨人、鸟......(板:奇幻辽阔的天空)就是这样一个小小的空间,会有如此丰富的内容,正如文中的这句话所说。

读最后两节,思考:为什么说天窗是神奇的呢?

板书设计:

16天窗慰藉

雨脚跳、雷电闪风雨雷电显威力

想象

篇6:四年级语文《天窗》教学反思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备课时,我把教学的着力点放在引导孩子通过品读语言文字,展开丰富的想象,感受天窗给孩子们带来的乐趣。针对“为什么天窗是孩子们唯一的慰藉?”“为什么这小小的一方空白是神奇的?”等问题让学生展开讨论、交流。

通过品词品句品段的方法让学生理解课文的同时我让学生将孩子们看到的,想到的结合自己的经历划一划,说一说,读一读,进一步感知课文。

在渗透“想象”写法指导教学中,学生们通过品读悟出了作者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雷电的猛厉,云彩的奇异变幻,读懂了作者的想象主要是在颜色、大小、形状、数量等方面展开,十分合理。

借助这些奇妙的想象的文本内容我有效突破了教学难点。本文的教学难点是体会句子“因为活泼会想的孩子们会知道怎样从‘无’中看出‘有’,从‘虚’中看出‘实’。”的深刻含义。之前的阅读、理解、感悟学生已明白:天空中原没有无数的星星,孩子们透过天窗看到的一颗星想象到天空中有无数的星星……这一切都源于丰富的想象,世界在孩子的眼中因此而变得多姿多彩,比他们所看到的一切更真切,更广阔,更复杂,更实在!有了前段教学的铺垫,加上文本语言的有效组织,学生的认识由抽象变为具体,使难点迎刃而解。

篇7:四年级语文《天窗》知识点

茅盾(1896年7月4日~1981年3月27日),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汉族,浙江桐乡人。中国现代作家、文学评论家、文化活动家以及社会活动家,五四新文化运动先驱者之一,中国革命文艺奠基人之一。1896年7月4日生于浙江桐乡县乌镇。这是个太湖南部的鱼米之乡,是近代以来中国农业最为发达之区,它毗邻着现代化的上海,又是人文荟萃的地方,这里成就了茅盾勇于面向世界的开放的文化心态,以及精致入微的笔风。到了“文化_”时期,稍稍平稳便秘密写作《霜叶红似二月花》的“续稿”和回忆录《我走过的道路》。茅盾于1981年3月27日辞世。

篇8:小学语文天窗课件

一、巧用课件, 优化教学过程

加强语文课件的应用, 并不等于使语文课件贯穿于小学语文教学的每一个环节, 而是要寻求良好的契机, 使语文课件对于语文教学的促进作用得以发挥。一些教师为了使自己的课堂具有新意, 使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到教学方法改变的趣味性而使用了语文课件。但是, 许多教师在这个过程当中很少考虑到教学内容实际与教学目标要求, 不管多媒体课件与教学内容是否适合, 一味地进行使用。这样的课件使用虽然会一时提高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但却很难使学生的语文能力在长期的语文教学活动当中得到提高。

因此, 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利用语文课件教学之时, 教师要灵活运用。巧用课件, 就是让课件与小学语文教学内容与目标贴近, 做到适度、适时使用。语文教师万万不能为了单纯地提高课堂的学习氛围, 而将语文课件强行拉入课堂教学当中。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找到语文课件的使用契机, 真正提高语文教学的效果。这就需要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教学之时, 要对小学语文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进行深入的了解, 以防过分地使用课件使学生产生抵触情绪。此外, 教师还要格外注意课件的生动性与趣味性, 从学生的思维角度出发, 将声音与图片进行良好的结合。只有这样, 语文课件的使用才能被称为巧用。也只有这样, 课件的使用才能促进高效小学语文课堂的构建。

二、巧用课件, 明确学生地位

一部分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教学之时, 过于看重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 而没有认识到学生才是学习活动中主体。单一的教学方法与教学过程, 使得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学习兴趣不高。教师在利用课件时只是使用鼠标进行操作, 使得学生只能在下面被动地观看与聆听, 从而导致学生的思维受到了限制。另外, 在利用课件的过程中, 有些教师会将习题也呈现在课件之上, 让学生进行思考。然后, 教师利用课件进行参考答案的展示。这也使得一些学生在课堂上好像听懂了教师的讲解, 也好像可以独立做出练习, 但是, 回归到纸质练习之时, 学生还是无法独立完成。这就说明学生在课件当中学到的知识与技能并不牢固。

在进行小学语文教学之时, 教师要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 教师应巧用课件引导学生发现与接受自己的主体地位。比如, 在教学《花木兰》一课时, 考虑到小学生的心理, 教师要为学生设置粉色与黄色等较为鲜艳的课件背景, 这样能赢得学生的欢心。教师还要考虑到学生的学习水平, 将教学内容尽可能简短地呈现在课件之上。这是教师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教学实践, 也是引导学生肯定自我的重要方法。这样利用语文课件, 可以使学生自主配合教师完成教学任务, 构建高效的小学语文课堂。

三、巧用课件, 明晰教师角色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与引导者。而语文课件则是辅助教师更好完成教学活动的一个有效工具。缺少语文课件, 教学活动可以正常进行, 而缺少教师, 教学活动则无法展开。许多语文教师过于注重课件的作用, 忽略了自己在小学语文课堂当中的引导者身份, 将课件作为日常教学的唯一寄托, 会使小学生的学习热情受到打击。

所以, 在进行小学语文教学之时, 教师要严格按照教学理论的指导, 确立自己在教学活动中的引导者角色与主导者地位。教师要将自己的真情实感投入到教育工作当中去, 为学生作好进步的铺垫。教师要加强自身的学习, 获取更多的小学语文教学经验, 指导自己的日常教学。利用课件之时, 教师要将自己的讲解作为主体, 将课件的内容作为配合物, 使课件的呈现服务于自己讲解, 从而使教学质量得到提高。这样, 教师的引导者角色就能得以体现, 同时也使学生找到了学习的感觉, 自然而然地投入到学习当中。

四、巧用课件, 优化师生互动

语文课件, 在一定意义上来讲, 是连接教师与学生的重要桥梁。过分地使用语文课件, 会使学生与机器的交流成为主流。而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与沟通才是促进教学效率提高的关键。一些教师忽视了师生的互动环节, 没有能够与小学生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 使得小学生不能对自己的学习行为进行良好的控制。

因此, 在利用语文课件进行小学语文教学之时, 教师要针对师生关系问题巧用课件, 建立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教师要就语文课件的应用与学生进行沟通, 了解学生的喜好以及学生对于课件上所呈现知识的接受能力。这样, 教师可以在课堂之上更好地控制语文课件的播放速度, 照顾到每一位小学生的感受, 使学生的整体语文水平得到提高。教师以课件为基础加强师生间的沟通, 可以使学生在课件教学课堂中出现的问题得到反馈, 促进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 总结经验。师生互动后的课件应用, 可以改变小学生注意力不足与集中困难的问题, 为打造高效的小学语文课堂奠定基础。

综上所述, 在计算机技术与教育教学事业快速发展的今天, 要想加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 教师就要将教学活动与计算机技术的应用进行有机结合。作为当代小学语文教师, 我们应当从自身的教学思想进行转变, 学会利用课件进行教学, 为小学生提供一节生动多彩的课堂。本文中笔者从不同的角度对语文课件的应用策略进行了分析, 希望以此使各位小学语文教学同仁认识到语文课件对于课堂实效的促进作用, 促进小学语文教学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泽娥.浅谈如何构建高效的小学语文课堂[J].学周刊, 2013 (2) :160.

[2]周学山.小学语文教学课件使用误区及解决对策[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3 (10) :60—62.

篇9:小学语文天窗课件

关键词:巧用 语文课件 课堂导入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课件作为一种高效的教学方式走进课堂,在很大程度上改变着课堂的教学效果。课件通过整合文字、图像、声音和动画等信息,把许多抽象的语文知识变成具体的东西,把一些原本静态的信息变成了丰富多彩的东西,大大提高了语文教学的生动程度,使学生能够在生动的学习氛围中开展学习,很好地保证了教学效率。可以说,相对于传统教学方法来说,利用课件开展小学语文教学,能够显现出课件的无比优越性,对于提高学生整体语文素养有着重要的帮助作用。

一、课件在语文教学中的优势

1.使语文知识变得更加直观形象

因为小学生的形象思维性比较强,所以,教师在开展小学语文教学的时候,应该在开始的阶段采取一定的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能够更加直观形象地接触语文知识,保证语文的教学效率。通过课件教学,能够通过课件上丰富多彩的内容、声音等,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语文知识更加形象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视觉和听觉受到冲击,激发起学习语文知识的兴趣。

2.丰富教学手段,增强教学灵活性

由于传统教学方式比较单一,严重影响了语文教学的效率。即使有的时候会使用一些图片或者实物来开展教学导入,但是还是存在很大的局限性,难以把事物更加灵活地表现出来。通过使用课件,能够赋予事物以生命,使一些静态的变成动态的,把无声的变成有声音的。这样教师在开展教学的时候,使用多媒体制作课件,有效进行课堂导入,保证了教学效率。

3.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由于小学生接触的知识还比较少,对于许多事物没有清晰的概念,缺少一定的生活常识。所以,对于一些与生活有一定距离的知识,学生学起来就会比较费劲。通过课件,能够有效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把非常久远的事物或者现实社会中难以看见的,都能够清晰地展示在学生面前,很好地保证了教学效率。

二、利用课件导入课堂教学的方法

1.利用课件的声音功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课件中的声音功能可以有效冲击学生的听觉,使学生更加注重所学习的知识。所以,教师在利用课件开展教学的时候,应该充分利用声音。例如,在学习《月光曲》的时候,教师可以给学生播放一下月光曲的音乐,让学生先感受一些音乐带来的震撼,然后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课文学习,使学生在饱含兴趣的基础上进行语文学习,有效保证了教学和学习的双重效率。

2.开展图文并茂教学方法,形成反差教学

良好的课堂导入方法是让学生能够全身心投入语文学习的重要保证,能够有效增强学生的认知能力。所以,教师在开展语文教学导入的时候,应该充分利用课件图文并茂的功能,在课件中展示一些与所学内容相关的图片,使学生能够在视觉上形成一定的反差,开展有效教学。例如,在学习《王二小》的时候,教师可以在课件上把课文里描述的画面展现出来,通过文字与图片的反差,使学生对于所学内容有更加深刻的印象,从而更加熟练地掌握语文知识。

3.科学合理导入动画,激发学生求知欲望

课件中动画能够使教学内容变得更加生动,增强教学内容的立体感,营造动人的氛围,使学生对于语文知识产生强烈的学习愿望,从而更加有效地开展语文教学。例如,在学习《小白兔和小灰兔》的时候,教师在课堂导入的时候可以给学生播放一下两只小兔子的动画,让学生对于小兔子产生兴趣。然后在逐渐引导学生进行语文知识学习,从而保证学习质量。

4.创设情境,烘托良好的学习氛围

由于语文学科的许多课文具有很强的思想性,所以教师在开展教学的时候,应该充分发挥语文内容的感性力量,对学生进行情感引导,使学生能够在浓厚的氛围中开展有效学习,保证语文教学的效率。例如,在学习《她是我的朋友》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充分利用课文里面的情感,创设相同的情景,使学生能够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开展学习,保证对于所学知识的准确掌握。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利用课件进行课堂导入能够大大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提高学生对于语文知识的掌握能力。所以,这就需要教师在开展教学的时候,应该充分发挥课件的各种功能作用,使学生能够通过课件上的展示,对语文学习更加有兴趣,保证教学的效率。

参考文献:

[1]王勤洁.敲响课堂教学的第一声—发挥课件优势 优化小学语文课堂导入[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25):58-59.

[2]高桂琴.巧用语文课件,构建高效小学语文课堂[J].学周刊,2014,(07):138.

[3]姜艳秋.巧用电子白板优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J].读与写,2014,(02): 204.

篇10:四年级语文天窗常用知识点

碰着大风大雨,或者北风呼呼叫的冬天,木板窗只好关起来,屋子就黑得像的地洞里似的。

于是乡下人在屋顶上面开一个小方洞,装一块玻璃,叫做天窗。

夏天阵雨来了时,孩子们顶喜欢在雨里跑跳,仰着脸看闪电,然而大人们偏就不许,“到屋里来呀!”孩子们跟着木板窗的关闭,也就被关在地洞似的屋里了;这时候,小小的天窗是的慰藉。

从那小小的玻璃,你会看见雨滴在那里卜落卜落跳,你会看见带子似的闪电一划;你想象到这雨、这风、这雷、这电,怎样猛厉地扫荡了这世界,你想象它们的威力比你在露天真实感到的要大十倍百倍。小小的天窗会使你的想象活跃起来。

晚上,当你被逼着上床去“休息”的时候,也许你还忘不了月光下的草地河滩,你偷偷地从被子里伸出头来,你仰起了脸,这时候,小小的天窗又是你的慰藉!

你会从那小玻璃上面的一颗星,一朵云,想象到无数闪闪烁烁可爱的星,无数像山似的、马似的、巨人似的奇幻的云彩;你会从那小玻璃上面掠过一条黑影,想象到这也许是灰色的蝙蝠,也许是会唱歌的夜莺,也许是恶霸似的猫头鹰,——总之,美丽而神奇的夜的世界的一切,立刻会在你的想象中展开。

啊唷唷!这小小一方的空白是神奇的!它会使你看见了,若不是有了它你就想不起来的宇宙的秘密;它会使你想到了,若不是有了它你就永远不会联想到的种种事件!

篇11:小学语文雷雨课件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母语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在。”二年级的学生在生活中对雷雨有丰富的感性认识。因此,在本课的预设中,通过创设生动形象的情境,唤醒学生的生活体验,将文本的学习和学生的生活有机结合起来,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感悟语言,体验情感,发展个性。

本节课我上的是第一课时,目标是:

1、学会本课4个生字,书写“垂”。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感受雷雨前、雷雨时、雷雨后的不同特点。

3、引导学生走进大自然,体验雷雨的整个过程给我们带来的不同感受。

学习过程分三步:

第一步“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学生们都曾经历过雷雨时节,经历过大自然中的各种天气。这些画面,这些意境,都沉睡在他们心中。只要我们去激活,去运用,它就能成为解化和接纳课文语言的精神同化点。在开始激趣导入时,我先出示“雨”字让学生认读再组词引出“雷雨”然后播放一段与雨有关的声音,让学生说听到了什么,并给加上一个合适的题目从而揭示课题。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唤醒学生对以往感知的回忆,唤醒学生心中沉睡的生活,从而进入课文中雷雨前的特定情境,使丰富的感知成为学生体会课文的基础。

第二步“创设情境,自主识字。”

低年级学生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创设情境将抽象的语言文字化为直观可感的画面,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最佳途径。鼓励学生互相合作,采用多种方法进行自主识字,如:1、借助拼音自读、2小老师领读、3同桌互读4字形分析、组词……将识字和积累语言、发展思维结合起来,提高识字效率,培养识字能力。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会了生字,体会了成功的喜悦。

第三步“创设情境,合作交流探究,发展思维。”

在学习课文时我根据课文内容汇制了一张表格让学生找出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景物及特点以及好词。并创设情境指导学习完第一部分以后总结学法,并让学生在四人小组里合作学习第二、三部分,雷雨中、雷雨后,然后我让学生汇报你学习到了什么?然后根据回答进行词句训练。这样的处理可以省却了老师字字、句句、段段去分析讲述的繁索,真正能课堂还给了学生。

第四步课外延伸

篇12:小学语文课件

1、使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语文教案-泊船瓜洲。

2、使学生了解诗歌的大意,感受诗人思念家乡的真挚感情。

3、使学生能品味诗歌语言文字的精妙。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古诗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同学们在以前的学习中积累了不少。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新的古诗《泊船瓜洲》。

二、初步参与

1、同学们课外已经做了预习,你对作者了解了多少?

王安石,字介甫,晚年号半山,北宋临川人。他视南京为自己的第二故乡。他年轻时,中进士。写这首诗时,正是宋神宗第二次让他任宰相,推行新法。所以他前往上任。他的诗善于将自己的感情融入诗句,情真意切。

2、介绍地真具体。老师相信大家一定把这首诗读得正确、流利了。给你们准备一下,马上请几位同学来读一读。

3、指名读,教师充分肯定,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语文教案-泊船瓜洲》。并激励其他同学大胆展示自己。

4、古诗琅琅上口,不少同学预习这首诗时就会背诵了。这样,再给你们准备一下,看谁能背诵,比谁背得熟练。

5、指名数名学生背诵。教师夸奖:你们走在了学习的前面,真了不起。

三、充分参与

1、书读得很准确。不过,如果要带上感情,还须理解诗。今天,同学们打算以什么方法来理解这古诗呢?

(学生有的说结合注释与插图,有的说用字典,有的说抓住重点词理解,把句子补充完整。教师及时肯定,理解古诗在理解重点词的基础上融会贯通。)

下面请同学们按照自己的方法,试理解诗句的大概意思。

全班交流。指名说,其他人补充。

四、深入推敲

1、下面,老师要请同学们再读这首诗,结合插图,看看是否可以读出问题来。如果可以,那你们就更善于读书了。

“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绿的用法。“明月何时照我还”中的明月图上没有。

篇13:小学语文天窗课件

一、时机不当——偏离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一堂课的灵魂, 是课堂教学的起点和终点, 所有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都必须为教学目标服务。多媒体课件与传统的教学媒体相比, 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但是, 这并不意味着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每一个环节都需要运用多媒体课件。现在, 很多老师动不动就在课堂上给学生展示课件, 并运用多媒体课件组织教学, 这在一定程度上确实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但也因为多媒体课件运用时机的不当, 导致课堂教学偏离目标, 这样做是得不偿失的, 因为偏离了教学目标的课堂教学是无效的。

例如, 《三亚落日》这一堂课最主要的教学目标是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语言文字训练, 并在语言文字训练的过程中, 品味文本语言的内在魅力。但是, 一位教师在教学这一篇课文时, 在初读课文环节就利用多媒体课件给学生展示了“三亚落日”的画面, 学生看到这些美丽的画面以后, 个个惊叹不已, 都被这美丽的图片所吸引, 可见, 这样确实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 在课文的初读环节这美丽的图片导致了学生没有心思去品味文本的语言, 与教学目标严重偏离。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 所以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是让学生对文本内容进行个性化解读。我们利用多媒体一定要把握时机, 在教学《三亚落日》这一篇课文时, 在学生初读课文阶段千万不要给学生展示相关的课件。以上案例中, 如果教师在学生熟读课文以后, 利用多媒体课件给学生展示相关的“三亚落日”图片, 就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因此,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 多媒体课件的出示一定要把握时机, 要为教学目标服务, 这样, 才能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的作用。

二、喧宾夺主——偏离教学重点

现在, 一些教师误以为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上课, 自己的教学观念就先进了, 就符合时代的潮流了。有的教师还为了体现自己的电脑水平, 把多媒体课件制作得十分漂亮, 这样, 就花了大量的时间在课件上。也有人认为, 参加各级各类的教学竞赛, 豪华的课件是制胜的法宝, 只要课件做好了, 就能够得高奖了;也有一些教师过分地夸大多媒体课件在实际教学中的作用, 因此, 所制作的课件喧宾夺主, 在这样的课堂上, 学生表面上看十分兴奋, 因为他们在看动画片式的课件时非常高兴。实质上, 这样的课件是偏离教学重点的。多媒体在课堂上只能起到辅助作用, 只是教学的一种手段而已, 一旦把它提高到主导地位, 就只能被它牵着鼻子走了。

例如, 有一位教师在一堂公开课上执教《猫》这一课, 为了体现猫的形象生动, 他利用多媒体软件制作了猫的生态图。在课件上, 几乎把猫一天的生活过程及习性都形象生动地表示出来, 整个课件简直就是一部动画片。学生在课堂上被这优美的课件吸引了, 根本忘记了自己要进行语文学习, 而教师在教学中也只是跟着整个课件走。半个小时的时间过去了, 学生依然沉浸在动画般的课件中, 他们根本没有时间进行语言文字训练。读读、写写这一学习语文的最基本方式也没有了。在这样的课堂上, 学生的语文学习明显偏离了教学的重点而游离在语文学习内容之外, 是不可取的。

因此, 在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时, 我们不能迷失方向, 而应该紧紧围绕教学重点, 所做的课件也只要突出重点就行了, 这样才能发挥课件的最大功效。《小鹰学飞》这一课, 其实我们只要给学生演示“雏鹰学飞”的真实镜头就行了, 学生就能够体验到雏鹰学飞的坚持不懈、勇往直前的精神, 学生才能和文本进行深入对话。

三、流于形式——偏离教学关键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 任何一堂课都有教学的关键。教学的关键是引导学生开展有效语文学习的切入点, 离开了这个切入点, 整堂课就没有了节奏感。但是, 现在一些教师由于对多媒体课件在认识上存在误区, 导致他们是为了应用课件而应用课件, 根本没有为突出教学关键所服务, 很多课件实质上只是流于形式, 只是课堂上一个美丽的摆设, 偏离了教学的关键。

例如, 一位教师在上《台湾的蝴蝶谷》一课, 教到课文的第二自然段时, 他利用多媒体课件给学生展示了蝴蝶飞过“花丛、小溪、树林、山谷”的情境。这一自然段的教学关键是要引导学生在品读中体验作者描写时遣词造句的准确。其实, 在这里运用多媒体课件根本没有必要, 运用了多媒体课件, 这个教学关键反倒不突出了。学生在课堂上, 也只是根据课件上的内容说一说, 根本没有接触到文本的实质内容, 也没有进行必要的朗读, 其教学效果是可想而知的。

因此, 多媒体课件的运用一定不能偏离教学关键, 应该为突出教学关键服务, 这样, 才能充分发挥其辅助教学的功效, 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篇14:小学语文天窗课件

关键词:语文课件 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 高效 策略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使得更多的教育教学工作者认识到其便利性,并将其利用于日常教学工作当中。语文课件是小学语文教师利用计算机进行教学的重要形式,也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语文课件是教师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而设计的教学辅助性工具。在一定意义上来讲,语文课件是一种促进教学活动的有效软件。受到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许多小学语文教学对于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没有起到实质性的作用,使得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较小。而语文课件的集成性,使得学生在更加生动与形象的情境下开展语文学习,受到了小学生的欢迎。因此,笔者选择语文课件的应用作为研究对象,是有一定研究意义的。

一、巧用课件,优化教学过程

加强语文课件的应用,并不等于使语文课件贯穿于小学语文教学的每一个环节,而是要寻求良好的契机,使语文课件对于语文教学的促进作用得以发挥。一些教师为了使自己的课堂具有新意,使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到教学方法改变的趣味性而使用了语文课件。但是,许多教师在这个过程当中很少考虑到教学内容实际与教学目标要求,不管多媒体课件与教学内容是否适合,一味地进行使用。这样的课件使用虽然会一时提高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但却很难使学生的语文能力在长期的语文教学活动当中得到提高。

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利用语文课件教学之时,教师要灵活运用。巧用课件,就是让课件与小学语文教学内容与目标贴近,做到适度、适时使用。语文教师万万不能为了单纯地提高课堂的学习氛围,而将语文课件强行拉入课堂教学当中。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找到语文课件的使用契机,真正提高语文教学的效果。这就需要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教学之时,要对小学语文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进行深入的了解,以防过分地使用课件使学生产生抵触情绪。此外,教师还要格外注意课件的生动性与趣味性,从学生的思维角度出发,将声音与图片进行良好的结合。只有这样,语文课件的使用才能被称为巧用。也只有这样,课件的使用才能促进高效小学语文课堂的构建。

二、巧用课件,明确学生地位

一部分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教学之时,过于看重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而没有认识到学生才是学习活动中主体。单一的教学方法与教学过程,使得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学习兴趣不高。教师在利用课件时只是使用鼠标进行操作,使得学生只能在下面被动地观看与聆听,从而导致学生的思维受到了限制。另外,在利用课件的过程中,有些教师会将习题也呈现在课件之上,让学生进行思考。然后,教师利用课件进行参考答案的展示。这也使得一些学生在课堂上好像听懂了教师的讲解,也好像可以独立做出练习,但是,回归到纸质练习之时,学生还是无法独立完成。这就说明学生在课件当中学到的知识与技能并不牢固。

在进行小学语文教学之时,教师要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教师应巧用课件引导学生发现与接受自己的主体地位。比如,在教学《花木兰》一课时,考虑到小学生的心理,教师要为学生设置粉色与黄色等较为鲜艳的课件背景,这样能赢得学生的欢心。教师还要考虑到学生的学习水平,将教学内容尽可能简短地呈现在课件之上。这是教师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教学实践,也是引导学生肯定自我的重要方法。这样利用语文课件,可以使学生自主配合教师完成教学任务,构建高效的小学语文课堂。

三、巧用课件,明晰教师角色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与引导者。而语文课件则是辅助教师更好完成教学活动的一个有效工具。缺少语文课件,教学活动可以正常进行,而缺少教师,教学活动则无法展开。许多语文教师过于注重课件的作用,忽略了自己在小学语文课堂当中的引导者身份,将课件作为日常教学的唯一寄托,会使小学生的学习热情受到打击。

所以,在进行小学语文教学之时,教师要严格按照教学理论的指导,确立自己在教学活动中的引导者角色与主导者地位。教师要将自己的真情实感投入到教育工作当中去,为学生作好进步的铺垫。教师要加强自身的学习,获取更多的小学语文教学经验,指导自己的日常教学。利用课件之时,教师要将自己的讲解作为主体,将课件的内容作为配合物,使课件的呈现服务于自己讲解,从而使教学质量得到提高。这样,教师的引导者角色就能得以体现,同时也使学生找到了学习的感觉,自然而然地投入到学习当中。

四、巧用课件,优化师生互动

语文课件,在一定意义上来讲,是连接教师与学生的重要桥梁。过分地使用语文课件,会使学生与机器的交流成为主流。而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与沟通才是促进教学效率提高的关键。一些教师忽视了师生的互动环节,没有能够与小学生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使得小学生不能对自己的学习行为进行良好的控制。

因此,在利用语文课件进行小学语文教学之时,教师要针对师生关系问题巧用课件,建立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教师要就语文课件的应用与学生进行沟通,了解学生的喜好以及学生对于课件上所呈现知识的接受能力。这样,教师可以在课堂之上更好地控制语文课件的播放速度,照顾到每一位小学生的感受,使学生的整体语文水平得到提高。教师以课件为基础加强师生间的沟通,可以使学生在课件教学课堂中出现的问题得到反馈,促进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总结经验。师生互动后的课件应用,可以改变小学生注意力不足与集中困难的问题,为打造高效的小学语文课堂奠定基础。

综上所述,在计算机技术与教育教学事业快速发展的今天,要想加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教师就要将教学活动与计算机技术的应用进行有机结合。作为当代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应当从自身的教学思想进行转变,学会利用课件进行教学,为小学生提供一节生动多彩的课堂。本文中笔者从不同的角度对语文课件的应用策略进行了分析,希望以此使各位小学语文教学同仁认识到语文课件对于课堂实效的促进作用,促进小学语文教学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泽娥.浅谈如何构建高效的小学语文课堂[J].学周刊,2013(2):160.

[2]周学山.小学语文教学课件使用误区及解决对策[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3(10):60—62.

[3]殷圣君.如何构建高效的小学语文课堂[J].中国校外教育,2013(20):36.

上一篇:给帮助的人写一封感谢信下一篇:村支书换届选举承诺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