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指气使的成语故事介绍

2024-04-15

颐指气使的成语故事介绍(共5篇)

篇1:颐指气使的成语故事介绍

颐指气使的成语故事介绍

1、颐指气使的故事

唐朝汴[biàn]州节度使带温因镇压黄巢起义而名闻天下。公元9,宦[huàn]官刘季述乘昭宗大醉之时发动政变,立太子李裕为帝而废黜[chù]了昭帝。他派人去联络朱温来支持他,以便控制朝局。朱温的手下李振建议朱温何不趁机以勤王为名消灭宦官,独揽大权。

朱温采纳了李振的意见,派他去京城长安联络宰相崔胤[yìn]共谋大事。崔胤答随后便调兵冲进宫杀了刘季述,恢复了昭帝的帝位。朱温因功被封为梁王,从此更加信任李振。

唐朝末年,朱温杀了宰相崔胤和他的亲信,任用裴枢、柳璨等人当宰相。接着,又叫裴枢[shū]强迫昭宗、百官和长安百姓迁往洛阳。昭宗到了洛阳,左右侍从人员都被杀死。但朱温还不放心,时常派李振到洛阳去窥察昭宗和一些大臣的动静。李振仗着朱温的权势,趾高气扬。平时他都用动动下巴和盛气凌人的态度来指使别人;每次到洛阳,总要把自己看不顺眼的人罢斥几个。为此,人们在背后称他是“鸱枭[chī xiāo]”。

不久,朱温派人杀死了昭宗,另立李祝为帝,史币尔唐哀帝。宰相柳璨开出一张名单,说这批人爱成朋结党,制造是非,都该杀死。李振对朝官本亲就很痛恨,因为他们多是进士及第的,因此他也对朱温说,唐朝所以破败,都是这些人违法乱纪的缘故。大王要办大事,这些人是不好对付的,不如一起杀掉好。结果三十多名出身高门和币斗第的大朝官,都被扣上浮薄的罪名,全部投入黄河淹死。公元9,唐昭宣帝把帝位让给朱温。朱温将国号改为大梁,史称后梁,朱温则为梁太祖。李振因功当上了户部尚书,这样他更加趾高气扬了。

但仅过了十七年,后梁便被后唐所灭,李振被满门抄斩。

2、颐指气使的材料

【注音】yí zhǐ qì shǐ

【出处】唐·元稹《追封李逊母崔氏博陵郡太君》:“今逊等有地千里;有禄万钟;颐指气使;无不随顺;所不足者;其唯风树寒泉之思乎!”

【解释】颐指:动下巴示意,指挥别人;气使:用神情气色支使人。不说话而用面部表示表情示意。形容有权势的人指挥别人的.傲慢态度。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指态度傲慢。

【近义词】盛气凌人、趾高气扬、神气活现、如臂使指

【反义词】唯唯诺诺、低三下四、奴颜婢膝

【年代】古代

3、颐指气使的点评

颐指气使的颐,是指腮帮子,脸颊,当人吃东西的时候,腮帮子也会动,因此还有一个成语形容人吃东西是“大快朵颐”,想象吃东西的时候腮帮子一动一动的样子,是不是很形象?

篇2:颐指气使的成语故事介绍

【拼音】yí zhǐ qì shǐ

【简拼】yzqs

【近义词】盛气凌人、趾高气扬、神气活现

【反义词】唯唯诺诺、低三下四、奴颜婢膝

【感情色彩】贬义词

【成语结构】联合式

【成语解释】颐指:动下巴示意,指挥别人;气使:用神情气色支使人。不说话而用面部表示表情示意。形容有权势的人指挥别人的傲慢态度。

【成语出处】唐・元稹《追封李逊母崔氏博陵郡太君制》:“今逊等有地千里,有禄万钟,颐指气使,无不随顺,所不足者,其唯风树寒泉之思乎!”

【成语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例子】他颐指气使,心狠手辣。(林平《从夏三虫说开去》)

【英文翻译】order people about with only a tilt of the chin and without speaking arrogant airs

【成语故事】唐朝末年,朱温杀了宰相崔胤,强迫唐昭宗迁都洛阳,朱温不放心,派李振到洛阳去监视唐昭宗及百官。李振仗着朱温的权势,趾高气扬,目空一切,他经常用动动下巴和盛气凌人的态度去指使别人,遇到不顺眼的就训斥。

【成语正音】颐,不能读作“yǐn馈薄

【成语辩形】颐,不能写作“颐”。

【产生年代】古代

篇3:一个迟到的介绍

谈到这次展览,不得不先回顾一下这个展览的前 身 ——1955年在Mo MA举办的“1945年以来的拉美建筑”。 1933年, 美国总统罗斯福提出了“睦邻政策”, 后来这一原则也被1938年在利马召开的“泛美会议” 接受。 1939年, Mo MA的创始人之一艾比·洛克菲勒(Abby Aldrich Rockefeller) 的儿子尼 尔森· 洛克菲勒 (Nelson Rockefeller) 接任Mo MA的主席,并同时也是其家族美洲内部事务的协调人,这样的双重身份将MOMA和拉美联系在了一起。二战期间,由于需要对抗轴心国,美国与拉美各个国家的关系迅速升温,以便打击轴心国并保护同盟国在拉美地区的活动;同时,也是为了保护美国政府和私人集团在拉美的商业利益。这种双边的紧密联系不仅仅限于政治和军事方面, 也在文化艺术方面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1940年的巴西和美国电影中,充满了大量描述美国海军和巴西美女的爱情故事题材, 以强化两国民众之间的好感。 在建筑方面也陆续举办了若干次重要的拉美城市与建筑展,其中包括:1947年“双城:北美和南美的规划”, 1948年 “现代建筑的现状” 研讨会, 1948年“从勒·柯布西耶到尼迈耶1929-1949”等展览。到1955年,这种交流形式达到了顶峰,希区柯克(Henry Russell Hitchcock) 策展了 “1945年以来的拉美建筑”展,这是第一次向非拉丁语系国家总体性的介绍拉美现代建筑。

此后随着冷战升温,六七十年代期间拉美的经济危机和军事独裁,以及美国对拉美的战略关系的改变,这个方面的交流中断了近二十多年。直到1976年,阿根廷建筑师和工业设计师Emilio Ambasz,他在1970年到1976年间担任Mo MA的设计部馆长, 为墨西哥建筑师巴拉甘(Luis Barragan) 举办了一次个展。对于Emilio Ambasz这个名字,大部分人会感到很陌生,但对于八九十年代中国建筑学生来说,应该都看过他的一本专辑,也都知道他设计的那把椅子。之所以介绍Emilio Ambasz,是因为如果仔细看展览的介绍,会发现他也是这次展览的重要资助人。

2015年 “构建中的拉美:1955-1980建筑” 展览在时间起点上完全承接了1955年的展览,旨在向1955年的展览致敬;而结束点则选择了1980年,在这个时间前后拉美各国结束了军政府统治,民选政府掌权,并在政治和经济上倾向新自由主义政策,进入到另一个历史发展阶段。这个展览覆盖了拉美四分之一个世纪(1955-1980)的城市与建筑的全景,展现了拉美这段史无前例的城市化进程和丰硕的现代建筑作品。 这个时期拉美各国军政府掌权,对内严酷镇压和控制言论,但与一般我们想象的政经混乱和民不聊生的状况相反,二战后这个时期的拉美经历了也许是人类历史上最高速的城市化和现代化发展阶段,最极端的如墨西哥城和圣保罗两个城市平均每10年人口增加一倍。针对这种城市化的后果, 城市必须在短时间内提供大量廉价,甚至免费的社会住宅和公共设施来满足涌入城市的新移民生活需求。在严格的时间和成本限制下,现代主义建筑成为了政府的首选; 事实上,在很短时间完成如此规模巨大的建设量,除了现代主义建筑的工业化和模数化生产原则之外,军政府在资源调动方面的效率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与三四十年代巴西的现代主义建筑黄金年代相比, 在这个时期,拉美建筑师在现代主义建筑方面的尝试更加大胆和多元,不同地域之间差异也更加明显。展览以六个主题为线索对资料进行组织展示,没有采用常见的以国别或者时间为线索进行分类,因此有助于观众思考拉美各地域之间的相互渗透和影响,而非将拉美视为割裂的三十多个国家。从整体角度而言,这是一个非常有价值和历史文献和资料展览,在资料的分类和组织上,也展示了近年来拉美现代建筑研究的新思考和新趋势。

唯一有些遗憾的是,可以感觉到策展人希望在拉美现代建筑中寻找某种建筑的永恒性,能归入“正式的”或“正派”建筑和设计才会被纳入展览,或者,至少是有一个建筑师或者设计师正式署名的项目。然而,采用这种遴选和归类标准,也就意味着将拉美过去这个四分之一个世纪中发展最快速和多样、也最有活力、最贴近拉美社会底层生活,但也是最危险的“贫民窟” 的自建活动排除在外(贫民窟在拉美各国的称呼名称不同,而且拉美各国的“贫民窟”和一般认识有所不同,更加多元和混合,从某种意义上讲, 这是一种和城市一样的复杂综合体,所以也被称为“非正式城市”informal city)。 回避这样一种独特而广泛存在的城市和社会现象不能不说在整个拉美现代建筑图景上留下了一片空白。

另外令人印象深刻的一点就是Mo MA作为世界顶级的当代艺术博物馆,对于组织这种大型的学术活动方面的丰富经验。在整个展览期间,组织方安排了近40多场拉美相关的高质量学术会议,同时面向专业人员和大众,不断地向公众传达信息,强化展览的影响力;同期还联合拉美各个大学举办了众多的学术研讨活动,笔者8月初刚参加完在智利天主教大学举办的此次展览学术研讨会。在国内相关的学术会议和展览中很难看到这样的情况,大部分流于形式,并且各类活动之间缺乏联系,无法在同一研究领域中整合资源以形成更广的对话和扩展社会影响力;由于忽视与大众之间的沟通,在学术和大众之间划出了一道巨大的鸿沟,使得学术会议成为一种自娱自乐的活动。

1. 内部学者研讨会

2. 展场 1

3. 展场 2

4. 现场展品

篇4:眼语颐指成语

【简拼】:yyyz

【解释】:颐指:以下巴的.动向示意。用眼色或下巴的动向示意

【出处】:明·刘若愚《酌中志?正监蒙难纪略》:“监不开口明说,止于膝上或案下用右手食指作画字写字形,或眼语颐指,非久侍者不能通其意。”

【示例】:

【近义词】:目指颐使

【反义词】:

篇5:颐指气使的近义词是什么

近义词:颐指气使 - 目指气使、目使颐令

基本解释

词语解释 yí zhǐ qì shǐ

颐指气使(?指?使)

颐指气使 yízhǐ-qìshǐ

[order people about by gesture; be insufferably arrogent] 不说话,只用面部表情来示意。形容有权势者指挥别人的傲慢神气

振皆颐指气使,旁若无人。——《旧五代史·李振传》

词语解释 yí zhǐ qì shǐ

上一篇:温酒斩华雄小说读书笔记下一篇:鼻窦炎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