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教研方案

2024-05-10

小学英语教研方案(精选9篇)

篇1:小学英语教研方案

实验至今,我校教师积极探索着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也在指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上取得了一定的收获。在“虹小有效教学开放周”活动中,语文教研组将重点展示本组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上的点滴做法和成果,以期得到专家们和庐阳区各校同仁的进一步指导。

一、活动目的:

通过本次活动,展示我校语文教师在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方面的做法及部分收获,在集中的研讨活动中,促进“课外阅读”课题研究的继续深入。

二、活动内容:

第一版块:二十分钟课外阅读课展示

我校将课外阅读课纳入班级课表,每周安排三节二十分钟的阅读课,为教师的阅读指导及学生的自主阅读提供了空间和时间。在这宝贵的二十分钟里,老师们或指导学生如何进行课外阅读,或组织学生进行读书交流,或在学生自主阅读的同时给以具体指点?形式多样的课外阅读课既创设了良好的阅读氛围,又给学生的课外阅读以必要的指引。

第二版块:课外阅读指导课例

学生的自主阅读由于年龄、阅历的限制,必然会产生困惑和问题,而教师必要的指导会给学生提供正确的方向。我校教师定期上课外阅读指导课,引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课外读物,教给学生一些实用的阅读方法,帮助学生学习欣赏文学作品??一节节精彩的课外阅读指导课带给学生切合实际的帮助。

第三版块:教师讲坛

我校教师讲坛已成为特色教研活动之一,一期期讲坛带给大家的是一次次心灵的触动。本期我们将邀请三名语文教师走上讲坛,围绕她们在具体教学中如何培养每位学生每天坚持课外阅读的点滴做法展开交流,再一次点燃研讨激情,碰撞思维火花。

第四版块:专家、教师互动研讨

闭门造车无法适应发展的需要,我们的开放与展示就是期盼得到专家的指点和引领,期盼与同处教育一线的兄弟学校教师交流经验,取长补短,在提高理论水平的基础上不断改进我们的实践方法,力求让每一位学生爱上阅读,从阅读中获益。

三、活动安排:

时间:12月4日(周四)下午2:00;

地点:虹桥小学多媒体教室,具体安排:时间,内容,地点,负责人;

2:00――2:20每班开放二十分钟;

课外阅读课各班教室陶胜利2:30――3:10;

课外阅读课:《夏洛的网》多媒体室周晓华3:20―4:10;

教师讲坛:《让书香浸润校园让经典陪伴童年》;

主讲人:孙莉《一年级每生每天阅读从培养兴趣开始》张春芳《创立阅读小组形式,促每生每天阅读》姚秀琼《三读课外书》。

篇2:小学英语教研方案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精神,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教学为中心,以教研为基础,以科研为龙头,广泛开展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活动,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推动学校发展。根据教育局有关文件精神,结合学校教学教研实际,特制定

本方案。

一、校本教研的丰富内涵

校本教研以教育的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学校,以人为本,在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性研究活动中,通过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不仅注重解决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实际问题,而且注重总结经验,创新理论,探索规律。认真开展校本教研活动,增强教研活动的针对性与实效性,是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是促进学校教师专业化成长建设一支高素质教师队伍的重要保证。

二、校本教研的指导思想

校本教研要围绕学校“办出有人文品位的校,打造有文化内涵的人”的办学理念,以新课程为导向,建立以教师为研究主体,以课堂教学为突破口,以教育教学过程中所面临的难点、热点、焦点问题为研究对象,以总结提升教学经验为重点,以行动研究进行教学剖析为主要方式,以促进学生发展和教师专业化成长为宗旨的以校为本教研制度。

三、校本教研的基本途径

校本教研要把学科教研组和年级备课组作为基地,以青年教师为生力军,以骨干教师为中坚力量,整合教师队伍老、中、青各方面力量,研究和解决学校新课程改革实施过程中的实际问题,讲求针对性,注重实效性。

1、继续坚持学校教学教研工作例会制度。学校校长每月、教导主任每周亲自主持一次教学工作例会,分析和解决学校教学教研工作中的实际问题。

2、继续坚持青年教师拜师工作制度。教师是学校发展的第一资源,青年教师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生力军,培养青年教师是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重点。青年教师拜教育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为师,以结对形式进行帮助培养,要求青年教师一年立足,三年成熟,六年成才。每学学校举办一次青年教师汇报课活动。每学年学校对青年教师拜师工作制度做出显著成绩的指导教师和青年教师予以表彰奖励。学校教导处要加强对青年教师拜师工作的督促检查,严格考核。

3、继续坚持教育教学工作视导检查制度。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视导检查应以毕业年级为重点,兼顾起始年级和过度年级,由学校教导处组织学校行政领导、年级组长、教研组长和骨干教师深入班级、深入课堂,了解班级的教育教学情况,视班主任、教师、学生为研究伙伴,分析和解决班级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实际问题,总结年级教育教学经验,对年级教育教学工作提出指导性意见。

4、继续坚持常规教研活动。教研组要针对学科教师的实际,注意教师个性,促进每个教师的发展。

5、教师要认真开展“四个一”活动。教师每课有一次教学反思(教学后记);每周参加一次教研组或备课组活动;每期上一节校级研讨课;每学期撰写一篇有价值的教学论文或经验总结或个案研究。

6、学校开展“三项活动”。每学期组织一次“论文或案例评比”活动;每学期开展“教学教研开放展示周”活动;每学期举行一次课改主题研讨会;每学年开展一次“教研月活动”。

7、主动争取上级教研部门的指导。学校要督促检查教师参加市、县教研部门组织的教研活动情况,认真完成上级教研部门布置的各项教研工作任务,定期向上级教研部门汇报教研工作,积极争取上级教研部门及教研员对学校教研工作的支持与指导。

四、校本教研的基本形式

以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为主要活动方式,以新课程改革为导向,灵活运用案例分析、问题研讨、调查研究、实践探索、学术交流、校际交流等多种教研活动方式,切实提高教学研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五、校本教研的活动形式

教研组、年级备课组要针对自己学科的特点,从本组的实际出发,采用多种形式,讲求教研实效,富有个性特色,努力提高教研质量和品位。

1、示范模仿式:由优秀教师和骨干教师示范学科教学,听课教师学习借鉴,将先进教育教学理念与行为用于相似的教学情境,由仿到创。

2、现场诊断式:根据年级组、教研组及备课组教育教学活动中存在的某个主要问题进行现场诊断,群策群力,集思广益,解决问题。

3交流分享式:在认真实践的基础上,给教师搭建展示平台,介绍经验,交流体会,展示成果,互相启迪,共同提高。

4案例活动式:提供教学案例,集思广益,分析问题,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六、校本教研的工作制度

篇3:小学英语教研方案

进一步明确圆的定义,理解小学教材中圆的特征的描述。能够合理选择圆认识的教学资源,掌握圆认识教学的基本理念与基本过程。进一步认识概念教学的一般规律。

二、活动方案

[活动一目标]

明确圆的定义,理解小学教材中圆的特征描述,并进行画圆的教学价值分析。

[活动时间]

建议60分钟。教研组可以调整活动的时间,根据学校教研活动的时间和教研组教师的情况,选择下面“活动前准备”中的一些问题。可以是全教研组规定思考、讨论、交流哪些问题,也可以让教师自己选择感兴趣的问题。不同教龄、不同教学水平的教师可以有不同的选择。

[活动前准备]

请每一位教师在活动前独立思考解决下面一些问题,准备教研活动时交流。(注:以下问题中,*号多表示难度比较大)

1. 阅读下面关于圆的定义,并回答问题。

在平面几何中,圆的定义有多种不同的表达方式,下面列举三种:

定义1:平面内与一个定点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叫做圆。

定义2:在平面内,以一固定点为中心,离该中心点一定距离处有一动点,绕着中心点保持等距离运动所形成的图形叫做圆。

定义3:在平面内,线段OA绕着它的端点O旋转一周,它的另一端点A所经过的封闭曲线叫做圆。

问题:

(1)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什么叫圆。

(2)在圆的定义中,为什么要强调“在平面内”?

(3)在理解上面关于圆的定义时,对哪些词的理解比较重要?为什么?

2. 先阅读,再回答问题。

在逻辑学中,“种+类征”是一种定义方式,比如,“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就是一个种加类征的定义。这个定义表明方程是一种等式,“等式”就是种概念。方程与其他等式的区别在于它含有未知数,“含有未知数”就是类征,也就是这一类等式的特征。类征是方程区别于其他等式的本质属性。一般地,在种加类征的定义中说明了两点:一是指出了一个更一般的概念(即种概念),被定义的概念则是它的特例。二是指出了被定义概念从种概念中划分出来所依据的属性(即类征)。种加类征的定义可以用公式表示为:类征+种=被定义的概念。如果定义中的类征是描述被定义概念的发生过程,那么,这种定义方式叫做发生式定义方式。圆的概念就用了发生式定义方式。

问题1:上面第1题的三个定义中,被定义的概念、种概念、类征各是什么?

问题2:画一个圆,说一说,一个点分别在圆内、圆上、圆外的含义是什么?

问题3**:在小学中,角、分数的概念分别是怎样定义的?它们是用发生式定义方式定义的吗?为什么?查一查小学数学教材,有哪些概念是用发生式定义方式定义的?

问题4:根据圆的定义,在教学圆的认识时,选择下面(见图1)哪些圆形实物或实物图片给小学生演示比较好?并简要地阐述理由。

问题5:想一想,写一写,如何给小学生描述圆的特征?

问题6**:请查阅不同版本的小学数学教材,说说教材中是怎样表达圆的特征的?比较并归纳出不同版本教材在表达圆的特征时的相同与不同点。

问题7:如果让六年级的小学生自己想各种不同的办法画圆,那么他们可能会有哪些不同的方法?写一写这些方法。

问题8*:让小学生画圆,对他们理解圆的特征会有帮助吗?为什么?

问题9**:让小学生画角或让他们画图来说明的意义,对于他们理解角的概念或分数的概念有帮助吗?为什么?想一想,为了让学生掌握“用发生式定义方式定义的概念”,教学中常常让学生“做”出一个概念的特例,这是为什么?

【活动过程】

活动过程是一个交流、讨论与总结提升的过程。交流与讨论上面活动前准备中的两个大题。

1.分小组交流:每个人都要在小组中发表自己的观点,记录人将发言人的主要观点写下来。小组成员对本组的观点进行综述。

2.大组交流:每个小组推荐—个代表向大组汇报,根据人数多少,对每组的发言人限定时间。发言人之间在内容上尽可能不要重复。记录人要记录每一个小组的主要观点。

3.回顾与提高:

(1)明确:①在平面几何中圆的定义;②在解析几何中圆的方程;③在小学数学教材中圆的特征。

(2)整理:①小学生可能的画圆方法;②在小学数学教材中,通过怎样的过程让学生掌握“在同一个圆中,所有半径相等;所有直径相等;直径是半径的两倍;圆是轴对称图形,有无数多条对称轴”这些圆的特征的?

【活动二目标】

能够合理地进行“圆的认识”的教学。

【活动时间】

建议60分钟。教研组可以自己调整活动时间,与上面的活动一类似。

[活动前准备]

每位教师独立解决以下问题,准备交流。

1.先判断得出数据,再阅读实际调查的结果,最后解决问题。

(1)六年级学生还没有在数学课中学习“圆的认识”以前,你认为他们是否知道或者听说过圆心,半径、直径等名词?如果你认为有些学生听说过,那么听说过的学生大约占学生总数的百分之几?(写下你判断的数据)这个数据城市与农村是否存在差异?

下面是实际调查的问题与结果:

请选择(在合适的题号上打钩):你知道或者听说过半径、直径、圆心这些名词吗?

(1)全部名词都听说过;

(2)部分名词听说过;

(3)没有听说过这些名词。

结果:

(注:城市学校取自杭州城区某实验小学的一个班,农村学校取自杭州地区某县镇中心小学一个教学班,下同。)

(2)六年级学生还没有在数学课中学习画圆以前,你认为他们是否已经画过圆?如果画过,他们是用什么工具画圆的?画过的学生数大约占学生总数的百分之几?(写下你判断的数据)

下面是实际调查的问题与结果:

问题:请选择:(在合适的题号前打钩)

你以前画过圆吗?(1)画过;(2)没有画过。

如果你画过圆,你是用什么工具画圆的?

(注:学生可能既用圆,又用其他物品画过圆。)

(3)在没有教学怎样用圆规画圆以前,如果让六年级的学生自己用圆规画圆,那么,你认为画得比较好、画得不太好的学生数大约分别占总学生数的百分之几?(写下你判断的数据)

下面是实际调查的结果:

请你解决下面的问题:

问题1:你判断得到的数据与实际调查得到的数据相差大吗?想一想,这是什么原因?怎样的教师判断得到的数据会与实际调查得到的数据相差较小?

问题2:如果你去上“圆的认识“这节课,上面的这些调查结果对你教学圆的认识有没有影响?有什么影响?

问题3:教师在教学“圆的认识”时,学生为什么不是一张“白纸”?在学生的生活与学习中可能在哪些地方会接触到圆的相关知识?

问题4**:学生的学习起点是什么意思?学习起点对于学生的学习会有怎样的影响?作为教师可以通过哪些方法了解学生的学习起点?

问题5:下面是一套教材中的图片与文字,请阅读。你认为学生是否要背熟怎样用圆规画圆的方法?为什么?用圆规画圆这样的技能教学,是否需要教师做一步学生跟着学一步?学生用圆规画圆有什么教学价值?

怎样才能既准确又方便地画出一个圆呢?

2.圆的认识教学有多种不同的导入(课的开头)方式,请你阅读下面几种不同的导入方式,思考并解决下面问题:(1)这些导入方式各有什么特点?你喜欢哪一种导入方式?为什么?(2)如果要将这些导入方式进行分类,你认为可以分成哪几类?(3)在进行几何概念教学时,可以设计怎样的导入方式?

导入方式一:谈话并出示问题:给定学校的位置,小明家距离学校300米,若用1厘米代表100米。想象一下,小明家可能在哪里?在纸上找一找,画一画。

导入方式二:谈话并出示问题:想一想,说一说,(1)圆与我们学过的平面图形有什么不同?(2)仔细观察下面这些图形,圆有什么特征?(3)关于圆你已经知道了哪些知识?

导入方式三:一上课,教师就开门见山地说:“这一课,我们来认识圆。圆有哪些特征呢?课本上介绍得比较详细,也很清楚。请大家看课本,并按要求自己动手做一做,弄懂以下四个问题(用小黑板或投影揭示):(1)圆是平面上的一种什么图形?举例说说你周围的物体上哪里有圆,并借助图形物体自己试画一个。(2)圆有哪些部分?请你用数学语言准确地说一说,并在圆上用文字和字母标出来。(3)在同一个圆里,直径长度与半径长度有什么关系?(4)怎样用圆规画圆?自己试画两个大小不同的圆。”

导入方式四:课前,教师设计好小狗骑正方形车轮的车、小羊骑三角形车轮的车、小猴骑圆形车轮的车的课件。课始,教师说:“老师今天请大家观看一场有趣的骑车比赛。”(课件展示:小猴的车平平稳稳,一往直前;小狗、小羊的车颠颠簸簸,难以前行。学生在观看中不断发出笑声)看毕,教师问:“谁得了第一名,它为什么能得第一名?小猴的车轮是什么形状的?车轮为什么要做成圆的?圆有什么特征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

导入方式五:新课伊始,教师用一端系着小球的细绳,另一端固定在手里用力甩动,请同学们边观察边思考:小球在空中运动时,你看到的是一个什么样的图形?接着,教师用拉线的方法在黑板上慢慢地画出圆(一端固定,另一端慢慢围绕中心旋转一周)。“同学们知道这个图形叫圆,今天我们就要来研究圆的特征”。

导入方式六:谈话并出示问题:下面哪一种扔沙包的游戏比较公平?为什么?学生发表意见后引出圆,进而研究圆特征。

3***.在教学圆的特征时,可以有不同的教学过程,请你阅读下面两个教学片段。思考并解决问题:(1)你认为这两个教学过程各有什么特点?(2)哪一个教学过程学生需要有更多的思考?请列举出要有更多思考的几个环节。(3)哪一个教学过程教师更容易控制?为什么?(4)你喜欢哪一个教学过程?为什么?

[教学片段一]

1.认识圆心。请学生取出准备好的圆形纸片,跟老师一起折纸,对折再对折,折好后展开图形。

师:这些折痕相交于一点,这一点就是圆心。(师在黑板上标出圆心“O”)

2.认识半径和直径。

师(在黑板上画一条半径):这条线段的两个端点在什么位置?(生答略)

师:我们把这条线段叫做半径,用字母r表示。谁能说说什么样的线段叫半径吗?

师(再在圆内画一条直径):这条线段又有什么特点?(生答略)

师(指出是直径):说说什么叫直径?

练习:找出圆的半径和直径,并说明理由。

3. 半径和直径的特征和关系。

师:请你在纸圆内画半径,能画几条就画几条,再量一量自己圆的半径的长度,你发现了什么?(生反馈:无数条,都相等)

师:在这个圆内画尽可能多的直径,量一量这些直径的长度,你又发现了什么?(生反馈:无数条,都相等)

师:谁还有新的发现?

生:直径是半径的2倍,半径是直径的一半。

师:分别请两位同学说出各自圆的直径和半径的长度,两个圆的半径相等吗?直径相等吗?(不相等)所以,刚才讨论的直径和半径的关系在什么前提条件下成立?

生:在同一个圆或等圆里。

[教学片段二]

1.师演示甩动系着细绳的一个小球,形成大小不同的圆。

师:你发现了什么?

生:小球被甩动形成圆,大小不同。

师:小球被甩动时,为什么不跑到别的地方去,却能形成一个首尾相接的曲线,也就是圆呢?

揭示:正是因为小球的一端固定在一点上,拉直的绳子长度也没有改变,这样甩动小球,也就形成了圆。这固定的一点就是圆心。

师:圆的大小跟什么有关?

生:绳子的长短;圆规两脚间的距离;与半径有关。

2.出示如下图形,判断哪一条是圆的半径,并说明理由。

师:用自己的语言说说什么是半径。

教师请一学生在黑板上画出一条半径。讨论理解“圆上任意一点”的含义。师生共同得出什么是半径。

3.师:在圆纸上画出半径,有问题吗?

生:没有圆心怎么画?讨论得出找圆心的方法。(对折再对折;用圆规试画;对折后量折痕的一半)

师:画出半径,能画几条就画几条。在画的过程中,你有什么发现?

小组讨论,汇报:半径有无数条,并且相等,在同一圆内。

4. 师:在圆内还发现怎样的线段?(直径,在黑板上标出)出示:

师:图中哪条是圆的直径,用自己的话说出来,并让大家明白。(共同完善直径的定义,标出字母)

学生自己画出直径。

师:你发现直径有什么特征?(讨论得出:无数条,相等,是半径的2倍)

5. 概括:半径与直径的关系。(板书)

(上述两个教学片段选自邵陈标.变革学习方式,实现有效教学—“圆的认识教学”对比与反思.中小学教材教学,2004(31).)

[活动过程]

交流与讨论上面的三个大问题。过程与活动一类似。

[活动设计说明]

本活动在设计时,强调了:(1)教师要重视小学数学“上位知识”的理解,也就是在教学小学数学的某一个知识点时,要了解初中、高中或大学数学中的相关知识;(2)上位数学知识要与小学数学知识紧密结合,弄清小学数学中的表达方式;(3)教学小学数学知识时,了解学生的学习起点十分重要;(4)了解不同的教学导入方式,并能够对导入进行分类,以便迁移到其他的概念教学中;(5)通过教学过程的对比分析,了解不同教学过程对学生发展的影响。

相关链接:

1.刘加霞.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教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6(1).

2.张齐华.如何提升数学知识的文化价值一由重备圆的认识一课说起.小学教学,2007(9).

3.朱乐平.加强体验凸现特征—圆的认识课堂教学案例分析.小学数学教师,2005(7,8).

篇4:团队教研活动方案设计

一、明确需求和目标

教研活动只有适合教师的实际需求,才会受到欢迎。如何使教研活动符合教师的“胃口”?首先,兴宁区区域教研团队通过问卷调查、访谈、观察课堂教学等方式进行需求分析,了解教师们存在的问题与困惑、希望得到的帮助等,然后根据调研结果设计教研活动的主题和目标。如我们在调研中发现,许多教师习惯于“文本式”备课,注重教学内容、过程的罗列,忽略了教学方法和策略,于是我们把教研活动的目标定为“教学方法和策略的研究”。

教研活动要有明确的目标,这是我们开展教研活动的一贯要求,每一次教研活动我们都遵循“分析需求+明确目标”的思路,以确保教研活动的高效。

二、精选内容,创新方式

有好的食材才能做出一道好菜,同样,教研活动也要有好的素材。明确活动目标后,教研员要以“精、细、准”为原则,精选活动内容。如在一次主题为“如何制定教学目标”的区域语文教研活动中,我们首先精选了“为什么要设计教学目标、教学目标设计的依据、布鲁姆认知领域教学目标的六个层次、教学目标的表述”几个研讨内容,然后再选择能较好体现研讨目标的优秀课例进行具体剖析,强化教师对教学目标设计的理解。

好的内容需要好的呈现方式。活动方式的选择在教研活动中很关键,同样的需求、内容、对象,选用不同的呈现方式会产生不同的效果。我们在开展教研活动时主要采用“课例”方式,通过课例分析实现动静的转换和“听、看、讲、想、做”的结合,体现了教研活动的情境性、参与性、实践性、探究性,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提高了教研活动的效率。

三、及时评估效果

效果评估是对教师专业发展情况的关注,是总结活动经验的有效方式,通过评估可以汇总教师的反馈意见,及时对教研活动进行调整与改进。

我们通过两种方式进行评估:一是在活动过程中观测效果,如某个关于教案设计的研讨活动,我们要求教师现场设计一个教案,然后通过现场作业的完成情况,结合教案的评价指标,初步统计达标人数;二是活动后跟进检测,我们通过观察课堂、查看教案、抽查学生作业、问卷调查等方式,将教师活动前后的水平状态作对比,检验教研活动的效果。

除了以上提到的几大要素,经费、场地、时间、人员安排等都是影响活动效果的因素,作为教研活动的组织者与策划者,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与创新,综合考虑、全面协调,提高活动方案的针对性、明确性、系统性和操作性。

篇5:小学校本教研方案

一、指导思想

围绕新课程改革这一核心,以“高效课堂”为载体,以提高校长、教师综合素质和教育教学质量为目标,统筹安排,全面推进,遵循“培训方式教研化,教研工作主题化”的原则,坚持研训一体的发展思路,将课堂教学、教研、校本研修等工作全面整合,立足课堂,增强校本教研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造就一支教育理念与时俱进、师德学养优良深厚、业务能力符合要求的管理、教师队伍,为我校深化实施素质教育、创建教育强镇,提供有力的师资保障。

二、研修目标

1、通过研修学习,使教师形成自觉研修的习惯和能力,树立规范、自觉的课改意识及质量意识,使课堂教学效果明显提升,科研气氛浓郁,科研成果丰硕。

2、通过学科教研活动,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增强教科研活动的实效性,使教师专业水平、科研水平全方位提高。

3、以研导修。在研究中进修,在研究中提高教师素质,确保进修的专业方向性、问题针对性和工作适用性。以修促研,健全研究队伍,提高教育科研的质量,增强教育科研的导向功能。在研修中工作,在工作中研修。

三、研修重点

(一)师德培训,通过各种形式加强教师的师德培训,培养一支受学生喜欢、家长放心、品德高尚的师资队伍。

(二)采取“集体与分散式”教研形式,细化教研活动。根据校教研活动安排一一执行落实,切实保证教研时间。以全方位“纵向”式构建师资培训模式。

(三)进行德育工作和班主任工作培训。

(四)结合学校实际,系统性学习教育教学基本理论。

(五)及时进行新课标学习,与时俱进地进行新教育理念的培训,解决实践中的问题。

(六)加强对教师现代教育技术知识的培训,研究学科课程整合问题。

(七)进行教科研基本知识、方法培训。

(八)继续加强“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的应用。

四、研修内容

开展以课程标准和教材研究;三维教学目标的设计与实现;“高效课堂”教学设计与案例研究;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法规与政策;现代教育技术与应用;学生成长与身心发展;班主任工作与班集体建设;校本研修规划与方案等为内容的校本研修。

五、研修方式

1、侧重高效课堂教学的研修:集体备课;示范观摩;听课评课;同课异教;案例分析等。

2、依靠专家指导的研修:专题讲座;案例点评;咨询诊断;交流研讨等。

3、凭借同伴互助的研修:以老带新;结对互助;教研活动等。

4、着眼专业发展的研修:实践反思;技能训练;教学竞赛;专题(课题)研究;论文撰写等。

5、利用网络平台的研修:主题空间;博客写作;QQ群交流等。

6、确立专项课题的研修:实践积累;排查问题;聚焦重点;诊断剖析;探寻本质;发现规律等。

7、锁定方向任务的研修:目标引领;任务设定;自主行动;过程跟踪;实践验证等。

8、突出“一功五化”的研修:锤炼底功;更新理念;内化课标;深钻教材;有效教学;优化过程;提质增效;强化管理等。

六、研修措施

我校将立足于本校、本职、本岗,满足教师的个性化成长需要,将采取“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岗前培训与过程培训相结合;师徒“传、帮、带”与岗位练兵相结合;灵活、互动的校内交流与跨校、片区交流相结合,做到分层培训进行多途径、多形式的培训。

篇6:小学教研活动方案

以现教育代教育思想、现代教育理念为指导,认真学习现代教育教学理论,提高教育教学基本技能和驾驭教育教学能力,强化教师专业化发展,扎实推进有效教学,奋力打造优质课堂,强化语文教学改革,规范教学常规管理,强化语文教学工作中的研究、服务、指导等功能,把弘扬“中华经典诵读”的特色建设渗透到语文学科的教育教学中。积极开展专题研究,以活动促发展,使教研工作更好地促进学生和教师的成长,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为学校全面开创教学新局面夯实基础。

二、工作目标

1、加强学习型团队建设,努力提升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加强理论学习,强化教师专业化发展,推进教师队伍的整体优化。

2、深入有效地开展教学常规工作,切实提高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课后辅导、考核五个环节的工作质量。

3、认真学习并实施新课程标准,积极开展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为目的的教研教改活动。

4、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具体工作及措施

1、继续组织学习和实践《语文课程标准》,树立先进的语文课程理念。

2、认真组织听课、评课,做好课堂即时指导,开展课堂教学指导,开展课堂教学研究,促进教师发展。

3、加强对课堂教学行为的反思,同时认真撰写教学反思。

4、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力争将语文学习延伸到课外、社会。

篇7:小学教研活动方案

为贯彻课程改革精神,更新教师教育理念,提升教师理论素养、专业水平和教学实践应用能力,加强教师之间相互合作、交流,探讨和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总结和推广先进教学经验,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特制定教研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实施课程改革和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深化教育科研,狠抓教学管理,以研促教,为广大教师搭建自我展示的平台,最终达到资源共享。

二、活动原则

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教研活动的宗旨和归宿,充分体现全体性、导向性、操作性、发展性、激励性。

三、活动形式

1、开展示范课、优质课等教学观摩活动。

2、教学研讨、经验总结、参观学习等。

四、具体措施

1、加强理论学习,深入领会新课程的精神实质,树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课程观、教学观、质量观。

2、建立学科备课组,实行在教师个人备课基础上的集体备课制度。实行超周备课,教师应有教案上课。

3、以教研组为单位,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教研活动。每次活动应有过程、人数、具体内容等记录和资料。

4、教研活动应全员参与,积极围绕活动主题内容发表个人见解、展示自我。每学期开学前由学校组织的校本培训。

5、以学校为基地开展各种校本教研活动,如理论学习、教学研讨、课题研究、教学观摩、教学竞赛、成果展示、校际交流等一系列活动。

6、参加县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培训或研修。

五、领导小组

组长:黄星斗

副组长:赵淑丽

王瑞芳

小学教研活动方案

东 庄 镇 第 九 小 学

篇8:小学英语教研方案

一、活动目标

1. 经历阅读、思考、解答并与同伴交流有关分数乘、除法的相关资料与问题。

2. 进一步明确分数乘法的定义和分数乘法定义的合理性。

3. 经历分数乘法交换律的证明过程, 体会数学推理的严密性。

4.进一步明确分数除法定义及其与乘法定义的不同;明确分数除法定义的优点;能够证明商的存在性与唯一性。

二、活动时间

教研组教师先不集中, 每人自己安排时间先阅读并独立解决本方案中的问题, 再阅读本方案中的参考答案。时间约3小时;再以年级组 (或教研组) 为单位集中交流问题的答案, 时间约1.5小时。

三、活动前准备

1.数学组的每一位教师解答下面的问题, 并准备在年级组或全数学组交流。

想一想, 写一写, 什么叫分数的乘法?阅读下文关于分数乘法的定义, 并回答问题。

定义:把两个分数的分子的积做分子, 分母的积做分母, 所得的分数叫作这两个分数的积。求两个分数积的运算叫作分数的乘法。

问题:

(1) 想一想, 这样定义的分数乘法, 是不是任意两个分数就一定可以求出它们的积?也就是两个分数的积是否一定存在?两个分数的积是否唯一?为什么?

(2) 在上面这个分数乘法定义中, 是否已经包含了分数乘法的运算法则 (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如果已经包含了, 那么根据定义得到的分数乘法的运算法则是怎样的?请你写一写。

2.我们知道, 在学生学习了分数加、减法后, 就学习分数乘法。而在分数加、减法中, 计算两个同分母分数相加、减的方法是分母不变, 分子相加减。计算两个异分母分数相加、减时, 要先通分, 然后按照同分母分数的方法相加、减。在学习分数乘法开始时, 让学生计算:

(1) 如果有学生像下面这样的过程进行计算, 那么, 原因可能是什么?他们这样计算有其“合理”的成分吗?

(2) 如果有学生像上面这样的过程进行计算, 你如何向这些学生说明这样的做法是不合理的?

下面是两位教师的说理过程, 你更喜欢用哪一种方法进行说明?为什么?

教师甲:

由于上面的每一步计算都是有道理的, 所以结果应该是, 而不是。

教师乙:我们已经学习了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和小数乘小数的内容。把这两个分数相乘的算式变成小数乘法来计算, 看看它的结果应该是多少。

3.分数乘法定义为“分子、分母分别相乘”, 这是一个很高明的定义。事实上, 只有这样定义才是合理的, 否则, 就会与前面已经建立的一些结论发生矛盾。请你阅读下面的推理过程, 并且

(1) 想一想, 这个推理过程中每一步的理由是什么?在括号里写上相应的编号。

(2) 理解整个推理过程后, 体会分数乘法定义的合理性。

请你在以下的理由中选择:

(1) 加法交换律; (2) 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3) 除法的运算性质; (4) 乘法分配律; (5) 乘法的运算性质。

4.有人说:“分子、分母分别相乘”的计算方法, 不但适合于两个分数相乘, 而且还适合于整数与整数相乘、分数与整数相乘。

(1) 你觉得, 这样的说法有道理吗?为什么?

(2) 如果你认为有道理, 请你用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计算

(3) 想一想, 一个分数乘1还是这个分数本身吗?一个分数乘0等于0吗?为什么?

5.在现行的人教版教材六上年级第14页中有以下内容, 请你先阅读, 再回答问题。

问题:

(2) 以下是分数乘法交换律的证明过程, 请你阅读这个过程, 并在相应的括号里说明等式成立的理由。

(3) 对于分数乘法结合律。 (1) 你能像上面那样写出“已知……求证……”吗?试一试。 (2) 请你写出证明分数乘法结合律的过程, 并体会数学证明的严密性。

6.你还记得整数乘法的含义吗?我相信, 你一定还记得“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叫乘法”。比如, 2×3可以表示2个3相加, 也可以表示3个2相加。想一想:的含义是什么?它可以表示相加, 即可以表示成。也可以表示相加吗?为什么?

从上面的 (1) (2) 中, 我们可以看到, 规定很合理的, 数学中有许多规定是非常符合“逻辑”的, 而不是规定就是规定, 无论理解与否都要“接受”。

8.请你解决下面的几个问题, 并写出在解决每一个题目时, 主要用到哪些基础知识?如果让学生去解决这些问题, 那么, 你觉得, 哪一个题目是最难的?哪一个题目是最容易的?理由是什么?

(3) 如果有一块地的面积是6平方米, 用这块地的种玉米, 那么, 种玉米的这块地有多少平方米?

想一想, 为什么要弄清楚分数乘法的含义?如果只知道计算的方法, 而不弄清楚楚含义, 那么, 学生在解决哪些问题时, 可能会有困难?

9.在上文中, 对什么叫分数乘法已经给出了定义, 想一想, 写一写, 什么叫分数除法?

阅读下面的分数除法定义, 并回答问题。

问题:

(1) 比较分数乘法与除法的定义, 它们有什么不相同的地方?

(2) 你还记得整数除法的定义吗?请你比较上面分数除法的定义与下面整数除法的定义有什么异同。

整数除法定义:已知两个数a, b, 求一个整数q, 使得q与b的积等于a, 这种运算叫作除法。记作:a÷b=q, 读作:“a除以b (或b除a) 等于q”。a叫作被除数, b叫作除数, q叫作a与b的商。符号“÷”叫作除号。

(3) 如果有人认为这样的分数除法定义有许多优点, 你赞成下面的这些观点吗?同意的在相应的括号里打“√”, 否则打“×”。

(1) 充分利用分数乘法的知识, 把除法转化为“求一个乘数”的运算; ()

(2) 在定义中也已经有了很简单的如何计算两个分数相除的方法; ()

(3) 明确了分数乘法与除法之间的关系, 即分数除法是分数乘法的逆运算; ()

(4) 定义明确地说明分数除法就是等分除。 ()

(5) 统一了分数除法与整数除法意义, 也就是这样定义的分数除法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完全相同。 ()

下面是关于分数除法商的存在性与唯一性的证明过程, 请你在括号里写出等式成立的理由。

证明 (存在性) :

11.有两个学生对于分数除法运算中, 商总是存在的 (有商的) 和商总是唯一的有不同的看法。下面是学生甲与乙的对话, 作为教师, 如何向这两个学生解释商存在且唯一?

甲:两个分数相除, 我不一定找得到商的, 所以, 还说商一定是有的, 我就不相信!比如说要计算时, 我就不知道它的商是多少。

甲:这个我也知道, 但你找出来的分数是多少呢?

乙:这个……我也不太清楚。

如果你觉得不知道如何向这两个学生解释商的存在性与唯一性, 那么, 请你再仔细读一读上一题 (第10题) 的证明过程。从理论上说, 不能向学生解释的教师, 是因为他们不能很好地理解上面的证明过程。

乙:你这个方法我觉得很有道理的, 分母相同就是单位相同了, 在做除法时, 单位相同了就不需要再管它了。比如, 9厘米÷3厘米=3。21平方米÷3平方米=7。如果单位不相同的话, 我们要先把单位化成相同。比如, 90毫米÷3厘米=9厘米÷3厘米=3。

甲:你说得很有道理。这样的话, 以后我们遇到不是同分母的两个分数相除, 可以先通分, 然后再按照同分母的方法除就可以了。比如,

乙:这个方法我看是好方法。

你觉得, 上面甲、乙两个学生的观点正确吗?分数除法是否可以这样计算?这样计算比“颠倒相乘”的方法要优越吗?为什么?

如果有人认为, “分数乘法的定义是一个好定义, 它不但给出了什么叫两个分数相乘, 而且还给出了两个分数相乘的计算方法 (分子与分母分别相乘) 。分数除法的定义也应该类似像乘法那样定义:两个分数相除, 把两个分母相除的商作为商的分母, 分子相除的商作为商的分子。”

你觉得, 这样的说法有道理吗?请你比较这个分数除法的定义与前面第9题中的定义, 并想一想, 这两个定义各有什么优点与不足?

参考答案:

篇9:新课程背景下校本教研实施方案

关键词:校本教研方案;校本课程开展

【中图分类号】G630

课程改革与新课标实施在我校将近三年,我们从懵懂逐渐走向明朗.期间对校本教研也逐步形成认识.校本教研在我国是指学校从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就教育教学实际存在的问题,以一线教育工作者为主体,通过一定的教研程序,取得研究成果,并直接用于学校教学实践,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以及教师的专业化水平的教研活动。强调将教学研究的重心下移到学校,这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使学校不仅成为学生成长的场所,同时也成为教师不断学习、成长、提高的学习型组织。为了进一步贯彻执行国家“教育中长期规划”,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形成我校校本教研具体实施方案。

一、校本教研指导思想

立足“校本”,改善机制,搭建平台,提供机会,打造品牌。

1、树立校本意识,“依法治校、以德治教、以人为本、与时俱进”,从学校的实际出发,挖掘学校所存在的种种潜力,让学校资源充分利用起来,让学校的生命活力释放的更彻底。

2、改善机制,树立“以人为本,科研兴校”的办学理念,建立教学研究导向机制、激励机制和保障机制,整合教务处,教研组和年级组等多种力量,建立直接服务于教师、开放的学校教研网络。呈现更加人文化、科学化的教研氛围,使全体教师都在研究的状态下投入自己的本职工作。

3、采取自创与外出学习相结合的办法使教师与外界保持经常性的沟通联系,建立信息交流平台,把最新的教改信息、教育资源提供给广大教师并及时把教师的阶段性成果推向社会,形成优势教学,树立教师由“教书先生”向“教育专家”的观念转变。

4、校本教研的主体应该是学校的教师。校本教研应该遵循一定的程序,具备三个方面的特征:明确的目标计划;规范的实施过程;适当的教学方法。

二、校本教研基本理念

校本教研要以新课程为导向,以促进学生发展为宗旨,以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面对的各种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作为教研的主体,强调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性研究。研究和解决教学实际问题,总结和提升教学经验,形成民主、开放、高效的教研机制,促进学生健康、主动的发展和教师专业化成长,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学习型组织,推动课程改革目标的全面落实。

三、校本教研总体要求

校本教研的目的是推进新课程实验的实施及提高教师素质。因此,校本教研的立足点必须放在教学和课程改革实验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上;切入点必须放在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上;生长点必须放在促进学生发展和教师自我提升上,努力推进新课程实验。切实加强对新课程实验教学的研究,建立层层管理、全员参与的教学管理与活动机制,确保校本教研工作落到实处。

四、校本教研主要形式

建立以“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为核心要素,以理论学习、集体备课、校本论坛、集体讲座、教学反思、经验交流、调查研究、问题解决、教学指导、说课、听课、评课,专业人员与优秀教师合作论坛等为基本形式的校本教研制度,并通过教学观摩、教学开放日、为教师参与校本教研创设平台、创造条件。灵活运用开放式教研活动、针对式教研活动等多种教研形式,努力提高校本教研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1、自我反思。教师的自我对话,对自己行为进行思考、审视、分析。结合教师专业发展需要,自定专业提高学习、个人教研学习计划,并根据学校校本培训计划内容,自行学习和对自己教学行为进行分析,提出问题,制定对策。

2、同伴互助。以教研组或课题组为互助载体,促进教师与同伴的对话。注重“以老带新,以强带弱”;提倡在校本教研中有不同呼声,在一个群体中有不同思想,鼓励教师大胆点评,各抒已见。以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研究内容,将问题入组,以组为单位制定计划开展研究。3、专业引领。一方面聘请校外教育教学研究专业人员或专家来本校进行专业指导,另一方面提倡教师从专业的著名刊物或互联网上学习和引进名家教研思想。将教研专家的新理念和教育思想引进学校,促进我校教师素质提高,形成我校“优势专家群体”。

五、校本教研具体实施

一级---教务处校本教研工作制度

1、全面制定学校校本教研制度与计划,发动全体教师参与校本教研,督促和评价校本教研工作。

2、带头学习教育理论并参与教学研究,举办专题讲座,指导各部门开展校本教研,坚持参加学科组的教研活动。

3、注重营造校本教研的氛围,积极搭建研讨、交流平台,定期举办理论学习、经验交流、协作研究等活动。

4、要充分挖掘校内教育资源,整合教研室、教务处等机构的教研力量,形成教学、科研、培训为一体的校本教研机制。

二级——教研组校本教研工作制度

教研组是学校落实教学工作,开展教学研究和提高教师业务水平的重要组织之一。教研组长应在教务处、教研室统一部署下负责组织本学科有关教学研究的全部工作。

1、组织教师学习本学科课程标准,明确本学科的目的、任务,讨论并确定各年级教学要求,制定学期教研组计划。组织引导全组教师制定学期教学计划、年级教学进度计划、教学科研计划和第二课堂活动计划,并严格执行。

2、积极开展教学研究活动,根据教学实际,围绕学校教科研课题确定教研组、备课组和个人每学期的研究课题,有计划地开展研究与交流汇报,组织教学研究课、公开课,及时总结、交流、推广教学经验,撰写经验论文。

3、大力抓好本学科教师的教学工作,敦促备课组长组织本年级学科教师,认真钻研课程标准、教材、探索教法和学法,认真备课,写好规范化教案,讲好每一节课,教好每一个学生。

三级——备课组校本教研工作制度

备课组长在教研组长领导下,负责年级备课和教学研究工作,努力提高本年级学科的质量。

1、按照学校工作计划和教研组教学工作计划,拟定出本年级本学期的教学计划,并组织实施。组织备课组教师进行集体备课。

2、明确一学期校本课程讲座内容,落实到每次讲座时间、讲座地点

讲座老师、讲座内容、参与学生。

3、组织指导教师听课、轮听课、观摩课等活动。

4、做好学科的复习、出题、考试、评卷、成绩统计和质量分析工作。四级——教师校本教研工作制度

教学研究是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教师素养促进教师专业化的重要手段。教师是开展校本教研工作的承受者和受益者,是开展教研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师必须主动、认真地进行教研活动。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能力。

1、认真参加各级各类教研活动。认真完成学校、教研组、备课组交给自己的任务。

2、认真参加听课、说课和评课活动,积极参加各类教学比赛活动,努力完成校本课程讲座。

3、要熟悉课程标准、高考大纲、教科书及必要的教参资料,认真制定好一学期的授课计划。

参考文献:

1.《新课程校本教研》

上一篇:中国别墅发展史下一篇: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