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和谐校园的工作汇报

2024-04-10

建和谐校园的工作汇报(共8篇)

篇1:建和谐校园的工作汇报

建和谐校园的工作汇报

营浓郁文化氛围建和谐绿色校园树文明礼仪新风 —— 涟源六中创文整建工作汇报材料我校严格按市委、市政府和教育局指示精神,把做好创卫工作作为今年全校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在狠抓落实上下功夫,立足创新求特色,创建工作有序开展。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文明卫生是学校的一项形象工程,体现了一个学校的全面办学水平。学校极其重视创文整建工作,首先,健全机构,形成有机的创建整治网络。校长任组长,副校长任副组长,成员由学校处室主任、年级组长及班主任组成。学校多次召开了专题办公室会议,强化领导小组职责,明确班子成员具体职责,形成了学校与处室以及班主任层层签订责任状,上下结合,齐抓共管的良好格局。

为确保我校创文整建工作有序、有效的进行,学校制定完善了多项规章制度,如《涟源六中创文整建工作实施方案》、《学生文明公约》、《文明餐桌公约》、《学校卫生管理细则》、《学生健康管理制度》、《传染病防治制度》等,规范了广大师生的日常行为。

1、多种形式强化舆论宣传。

学校制作了“学生文明公约”的不锈钢固定宣传牌,安置在办公楼旁的醒目位置。制作了8块创文整建主题宣传橱窗,内容包含有《爱护学校环境倡议书》、《文明餐桌倡议书》、养成教育健康教育、禁毒知识、《禁烟倡议书》等多项内容。成立宣传队伍,定期对报刊进行投稿。

学校还利用晨会、班会、“国旗下讲话”、校园广播、健康教育墙报、班级黑板报、横幅等、创文整建工作简报等宣传阵地,向广大师生宣传创文整建工作,帮助师生养成良好的卫生文明习惯,营造浓郁的创建气氛,做到环境育人。

2、坚持创新发展,活动育人,多种主题活动营造创建氛围。

政教处结合创建工作,组织开展了以下活动:开展了一次创建宣传国旗下的讲话;开展一次创卫知识辅导报告会;举行了一次“创文在行动,我该做什么”主题班会评比活动;组织学生走入社区,开展“我参与、我奉献、我快乐”为创建主题的“小手牵大手”的社会公益宣传实践活动;政教处办了两期创文整建主题简报,并将相关知识信息传递给家长;学校发出一份动员各家庭和市民参与创卫的倡议书,真正做到了“村校联动,家校互动”。

3、多渠道、多形式开展教育互动。

学校定期举办各种专题的知识讲座,如“法律制报告会”、“青春期卫生知识讲座”、“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养成教育讲座”“禁毒知识讲座”等,以专题讲座形式对全校师生进行创建文明卫生城市宣传。学校专门建立了心理咨询室,面向全体师生开展心理咨询、心理健康服务。

学校组织人力物力对校园环境进行了彻底整治,重点是对学校食堂、学生宿舍的环境整治,学校食堂对照创建要求,及时张贴了创建宣传标语、就餐公约,对食堂做了彻底卫生清理。学校宿舍加强对学生宿舍卫生的管理工作力度,及时督促、检查宿舍的卫生清洁情况,不合格的寝室及时通报要求整改。

学校有效开展了校园环境“六化”工程,先后投入大量资金,结合学校办学特色,对校园进行整体美化,并坚持做好管理维护工作,整个校园环境幽雅,艺术氛围浓郁。近几年,学校加大投入,购置栽培花草树苗,完成了第四期绿化工程使校园绿化覆盖率达32%,校园里四季鲜花盛开,有专人进行护理。内容丰富多彩文化长廊成为校园一道亮丽的风景,美化了校园环境。平时,还加强校园卫生管理,实行公共区分块分班负责,校园卫生班级轮流值周制,教室卫生每天有专人打扫,宿舍内务每天有专人整理。学校还围砌了五个垃圾池,5月中旬,投入2万多元对垃圾箱进行了更换,全部使用环保型垃圾箱,垃圾能有效的进行分类处理,校园垃圾坚持一天一清理。

针对学校周面环境现状,学校首先联系交警部门帮忙治理学校门前车辆乱停乱放的情况,对门前广场停车位进行科学划分管理,有效改善了交通混乱的状况。学校还组织力量对家属区的卫生环境进行了彻底清洁,特别是对房前屋后的卫生死角绝不放过,对道路两旁张贴的小广告、野广告进行了彻底的清理。经过整治,校园周边环境焕然 一新。

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育人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是展现学校教育理念、办学特色的重要平台,在传承校园精神、培育良好的教风学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弘扬先进文化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近年来,我校按照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树立了“以学生发展为本,为学生成才奠基”的办学宗旨,以建设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为核心,以优化、美化校园文化环境为重点,以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推动并形成了厚重的校园文化积淀和清新的校园文明风尚,使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接受先进文化的熏陶和文明风尚的感染,在良好的校园人文、自然环境中陶冶情操,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为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学校将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校园文化环境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投资建设了校园宽带网、教职工活动中心,成立了教职工文学艺术协会、校园广播站、培兰文学社,为每个班级配备了计算机、电视机、多媒体设施,保证了师生学习和工作的需要,为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优美的、健康向上的校园环境对青年学生的审美情趣、道德情操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激励作用。让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让每一条通道都富有生命力,让每一个设施都具有教育功能,让校园环境成为滋养学生心灵的沃土,这是学校对校园环境建设的要求。置身于清新美丽的校园,花台雕塑,绿荫草坪,交相辉映,;校训格言彰显了学校的办学理念,形成了涟源六中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学校常年开展“知荣辱、树新风,改陋习”等主题教育,利用升旗仪式、校会、家长会、主题班会、心理健康教育等形式,发挥德育教育基地作用;通过开展“感恩教育”、“诚信教育”、“节俭教育”和“体验教育”,引导和教育学生在参与中进行自我教育,培养学生高尚的人格、远大的抱负、健康的心理、顽强的意志、热爱生活的态度和求索向上的精神,增强了学习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丰富多彩校园文化活动寓教于乐,让学生在活动中健康成长。学校每年都举办校运会、艺术节、阳光体育活动、大合唱、球类比赛、征文书画展、班团会公开课、先优评比等等喜闻乐见的活动,为广大学生发挥特长,绽放激情,张扬个性,提供了广阔舞台。校园文化正以可视、可闻、可感的形式,浸润着师生的心灵,推动着学校向更高更远的目标迈进。

总之,创文整建是一项庞大系统的工程,必须运用统筹兼顾的方法,妥善处理创建工作任务与教育教学任务的关系,努力做到两促进、两不误,双丰收。我校虽然在文明卫生校园创建上做出了巨大努力,但与上级领导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希望还有一定的差距,我们一定虚 心接受批评意见,在今后的创建过程中逐步加以改进,以便早日建成省级文明校园。

涟源六中

20xx年6月26日

篇2:建和谐校园的工作汇报

一、认真学习了有关文件。我校学习分集中学习和分散学习两种形式,倡导个人积极投入地学习,逐渐消解把学习当成应付上级检查和走形式的做法,把学习文件同个人成长及明确方向结合起来。以前学习,有时存在疲于应付的心理,在这样的心理陪伴下,想取得好的学习效果是非常困难的。

学习使我校教师的是非标准更加明晰,使我校教师耳聪目明,增长了教育教学的智慧,品尝到做生活智者的甜头。这样,及时自觉地学习和领会上级文件精神,就成了我校教师的自觉行动,就如同人一日三餐一般那样的应该,那样的理所当然。

二、继续开展古诗文诵读活动,继续调动全校师生学习古诗文的热情。我校编写的古诗文诵读校本教材基本完稿,最近打算交付印刷。我校这本教材,古诗文原文是注音版的。起初没有考虑到工作量的大小,具体编写时方知编写的浩繁与复杂。坐在电脑前,敲打着文字和注音,一坐就是三四个小时。由于教材是面向我校小学生,丝毫不敢大意,反复校对,仔细比较,生怕教材误人。有了这样的责任驱使,就不惜心血的付出,不怕汗水的流淌。前段时间,我有幸到我县实验小学去参观学习,学生在展示古诗文诵读活动时,竟把“浣纱女” 读成了“wàn”纱女,这更增添了我们编写注音版教材的动力。

三、强化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说说以人文本很容易,但真正做到以人文本确是需要一定的心胸手眼,这里面大有学问。我感到,以人为本就是应当把人当人看。很多时候,我们一不小心,就把自己和同事置入了非人的地步,还浑然不觉,甚至还在非人的邪路上把自己装扮的冠冕堂皇和光辉灿烂。走出非人的泥潭,转接以人为本的轨道,一个很简单而又实用的方法就是要善于角色转换、换位思考。首先把自己当人看,再把全校师生当人看。这里必须强调的是,把人当人看一定要“先己后人”。带有“人”味的管理者,才有可能把全校师生引向幸福,否则,陷入冷冰冰脏兮兮的境地就在所难免了。

篇3:建和谐校园的工作汇报

(一) 社会处于转型期, 市场经济的发展给高校共青团工作提出新课题

现在大学生大多是20世纪90年代出生的, 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成长起来的他们, 和以往的大学生有着明显的不同。他们中存在着集体主义精神和团队意识不够、诚信意识和人际关系紧张, 心理承受能力较差、价值取向物质化, 缺乏艰苦奋斗意识、贪图安逸, 对人生和工作过于现实、急功近利等特点, 使得他们潜意识中的理想与现实、奉献与索取的矛盾冲突越来越激烈。如何引导他们在开放务实的现实中更好地服务和谐校园建设, 实现其自身的价值, 给高校团组织和共青团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

(二) 高校各学生群体利益诉求多样化, 已成为高校共青团工作面临的重要而急迫的问题

作为高校的共青团组织, 要通过开展主题鲜明、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的高雅文娱活动, 引导学生各群体利益诉求与建设和谐校园趋于一致, 建立健全各学生群体利益诉求机制, 协调兼顾各学生群体之间的利益, 让每个群体都感到自己是学校发展的重要分子, 自己的劳动得到尊重和回报, 从而积极主动地为和谐校园建设而努力奋斗。这是摆在高校团组织面前的一个重要而紧迫的新问题, 也是对其工作能力、工作方法和工作水平的考验。

(三) 缴费上学和就业压力的影响, 对高校共青团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如何有效引导在校生疏导因“交费上学”和“就业压力”而产生的矛盾、恐惧、失落心理, 使其能更好地面对求学和就业的严峻考验, 这都对高校共青团工作提出了更大的挑战。而学生作为消费者, 在考虑教育投入与回报关系时也开始对学校的生活、学习和发展环境提出新的要求, 他们只会以是否有利于自身素质的提升, 是否有利于将来的就业, 是否有利于以后的成长成才等来衡量高校团组织开展一系列活动的含金量, 衡量学校的教学、管理, 以此来确定是否参与各种活动。

(四) 网络媒体的快速崛起对高校共青团工作信息化提出了新的挑战

网络上的信息鱼龙混杂, 不良信息如色情、暴力及宗教仇视、种族歧视等文化垃圾, 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思维方式、行为模式、个性心理都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严重危害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同时, 网络的虚拟性、封闭性也增大了人们之间感情的隔阂, 使得一些青年的政治意识、阶级意识, 甚至国家民族大局意识淡化。这就要求高校共青团组织必须建立信息化工作机制, 牢固占领网络工作阵地, 主动推进团组织的信息化建设, 才能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以适应青年学生发展的需求。

二、和谐校园建设视野下高校共青团工作的思考与实践

(一) 高校共青团的工作要创新理念, 准确定位, 树立共青团工作的价值取向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高校团组织要主动去适应市场经济的开放性、竞争性、创造性的特点, 将其纳入时代与社会不断前进和学校改革发展的大背景下去研究探讨, 要深刻认识和谐校园建设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 目的在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实现人的现代化, 全面培养德、智、体、美、劳与实践能力共同发展的人才。

(二) 高校共青团的工作要创新模式, 深化提高, 加强共青团的自身建设

1. 共青团自身机制的和谐建设

首先, 抓好团组织自身管理机制和谐理念的树立;其次, 抓团组织自身管理机制的运作;再次, 抓团组织自身管理效率的提高和自身管理成本的降低;最后, 抓团组织管理人员的素质, 力求通过管理突破瓶颈, 寻求共青团自身管理机制的创新和和谐校园建设核心竞争力的突破。

2. 共青团自身组织的和谐建设

实现共青团自身组织建设的和谐, 关键在于严格按照团的章程和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 充分相信学生, 充分依赖学生, 以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为宗旨, 强化团的目标考核和项目运作机制, 不断增强团的工作覆盖面, 提高团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为和谐校园建设营造良好氛围。

3. 共青团自身作风的和谐建设

团组织自身作风建设主要通过各级团组织的团干部来体现。目前团干部教育、培养的内容和方式都迫切要求在实践中得以提高, 以改善团干部的知识和能力结构, 提高把知识运用于新的环境和情景的职业操作能力, 拓展自身的知识和能力结构, 不断加强和改进团组织机关和服务部门的工作作风, 切实提高工作效率。要在牢固树立“宗旨”意识上狠下工夫, 努力改进工作作风中存在的问题。

(三) 高校共青团的工作要突出特色, 打造精品, 抓好学生会、学生社团等各学生组织建设

一是加强团干部理论武装。坚持理论学习与把握青年工作规律相结合、与指导工作实践相结合、与提高工作能力相结合, 加大对其学习的检查、考核, 自觉把学习成果运用于实践。

二是切实加强团干部的培训力度。积极探索团干部培训的新体制, 更新培训理念, 丰富培训方法, 将团干部的能力本位培训和实践操作技能培训相结合, 增强团组织的凝聚力和影响力。

三是增强团干部服务意识。按照“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精干高效”的要求, 牢固树立团干部服务大局、服务同学、服务集体的意识, 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和工作方式, 把同学赞成不赞成、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准。

(四) 高校共青团的工作要营造氛围, 拓宽渠道, 加强共青团的信息化建设

加强团的信息化建设, 拓展新形势下共青团工作的新空间、新渠道。充分利用网络资源, 开展和建立团的工作网络信息平台, 实践以组织建设上网、社会实践上网等主要内容的共青团思想政治工作进网络工程。首先, 利用网络信息化的开放性, 使团的活动不再受校园空间和人数的限制, 增强活动的覆盖面和学生的参与面。其次, 利用网络的及时性, 使团的工作与广大团员青年及时交流、反馈, 促进学生对团组织及学校有关部门工作的了解和支持。

(五) 高校共青团的工作要规范管理, 提升层次, 倡导开展主题鲜明、内涵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

1. 以社会实践和青年志愿服务为内容, 坚持服务社会, 提升能力, 着力培养大学生在实践中的服务意识和奉献精神

深入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和青年志愿服务活动, 引导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成长成才, 努力培养大学生的服务意识和奉献精神。结合专业特色, 充分利用节假日到敬老院、儿童福利院、特殊教育学校和社区街道等地方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和志愿服务活动, 不断让大学生拓宽视野, 关注社会, 思考人生, 锤炼品质, 在与社会的半接轨中提高认识, 增长才干, 培养竞争观念, 切实树立大学生的市场竞争意识, 为他们今后的职业发展规划奠定基础。

2. 以创新创业和素质教育为依托, 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 着力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素质

篇4:平安和谐建校园

首先,班主任要协调好与学校的关系。学校领导是一所学校的支柱,学校领导是发号令的指挥者,班主任只有服从领导、听从指挥,这所学校才能运行,课程的改革才能前进。班主任是新学期的工作者,又是学校工作的组织者。班主任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学校教育的好坏。如果班主任工作做得优秀,那么,学校就会走上正轨,领导就省心,放心。学校离不开班主任的配合,班主任对领导分配的任务,不管是什么都要积极主动的去做,要没有怨言,配合好领导的工作,支持他的工作,只有这样自己的学生才会学你一样去服从你,听你安排,学生才会积极主动地学习。记得有这样一件事,学校有一个垃圾坑,平时都是清洁工人大扫,那天是六一儿童节,垃圾特别多,清洁工人下班了,学校领导叫我们班去打扫,我二话没说带着我班学生去打扫。开始有同学不高兴、有埋怨,我劝说今天是儿童节,这样的劳动是你们一生中都遇不到的,你们想想,今天校长安排我们班,那是多么光荣,说明校长信任、看好我们班,全校这么多班为什么叫我们不叫他们呢?经过耐心教育,同学们的干劲十足,终于完成任务。这件事证明了,领导的安排、信任,班主任的积极配合,任何难办的事都能办好。班主任积极主动去完成领导安排的任务,让领导高兴,实际也给自己一个锻炼的平台、展示能力平台,也给自己一个表现机会。

在工作中,和各级领导的配合,也是给自己一个展示能力平台。和教导处配合,和科任教师的配合,和年级配合。只要有了这些平台,各级领导就会相信你,就会找你,自己也有表现的机会。把脏活、累活看成是锻炼身体劳动,把繁杂的工作看成是脑力劳动,自己的平台也就会更高、更亮,提高自己能力的机会更多。成绩好了,工作更出色,各级领导就会找你,把各级领导安排的工作做好。那么你的评级晋级也更快。

其次,班主任要协调好科任教师的关系。每学期班主任工作是学校工作的主要部分。一个班级的好坏不是一个班主任就能搞好的,而是与各科任教师协调工作有关。因此,班主任要心胸宽广,要敢于承担重大责任,乐于接纳各科教师的意见,善于包容不同的意见。班主任要得到科任教师的支持,就要和科任教师大力配合,这样班级才是一个和谐的班级。和谐的班级离不开教师之间的和谐,离不开任课教师的团结协作,仅凭班主任的单打独斗远远不够,作为班主任应该认识到这一点。每位任课教师都是班级这部机器的一个重要部件。一旦缺少或是损坏其中任意一个,就不能正常运转,只有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才能发挥最大的效应。因此,班主任与任课教师之间要互相尊重,团结协作。心理学家认为:“合作是两个以上的个体或群体为实现共同的目标而共同完成某项任务。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已成为21世纪教育的主题。”合作是适应未来工作和社会的基础。合作和协调精神是学生进行良好的人际交往所必需的心理品质,也是教师必须培养和训练的。因此,班主任在开学初就让学生从心里接受任课教师,要多讲任课教师的优点,树立他们威信,要在学生中形成他们积极的輿论,让学生信任任课教师就是班主任的责任。那么,科任教师也要认识到自己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还是学生的榜样。让学生在思想上、道德上、人格魅力上有所表现。要认识到不是上完课就万事大吉了,要和班主任保持高度一致,步调一致,形成教育合力。

班主任要协调好社会、家庭关系。学生是人,社会是一个大学校,班主任不能不研究社会教育,班级教育首先应针对社会实际。在教育工作中,协调好各层关系,在学校的成长道路上是有好处的。学校、社会、家庭三者的关系是很重要的,把三者的关系协调好了,就能形成一个和谐的班级,撑起学生健康的空间。班主任要引导学生认识社会的消极面,远离污染,避免危害,引导学生配合社会教育。引导学生认识社会的积极面,面向阳光。不断组织参加有益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去采访去研究。例:我班有一次,一个大学生到我校搞理财课题。学校领导就安排我班,我一口答应。我班有7个男生、3个女生参加,我没有想到学生很积极,还像模像样,一副大经理的架势。这次理财课题搞好,使学生明白在社会、大自然、在阳光中成长,我更加明白学生是一颗稚嫩的小苗,家庭教育就是小苗赖以生存生存的大地,社会就是小苗生存的自然条件,学校教育就是帮助小苗成长的园艺师。这样,小苗就能吸收营养,更好地茁壮成长。有经验的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的时候,绝对不会放弃家长管理这一重要内容,教师既是学生的老师,又是家长的朋友。总之,班主任应以家长真诚交往,共建很好的关系

班主任有义务为学校、家庭、社会这三者牵线搭桥。班主任既是学生的老师,又是家长的朋友,当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束手无策的时候,班主任要提供实用有效的教育方法。当孩子在思想上偏离正轨的时候,班主任与家长、学生要促膝长谈,做心理的咨询师,当家长与孩子发生冲突时、矛盾时,班主任要当调解员。老师与家长的和谐关系对构建和谐班级是一个有益的补充。班主任应组织任课教师,充分利用家长会、家访、电话联系。班主任应制定主动与家长联系制度,采取适时家访,开家长会激励家长来访、电话联系等多种形式的沟通,让家长有效配合学校教育工作。加强和家长的沟通,进一步了解学生,同时也让家长了解教师,支持学校、班级的工作。教师与家长和谐了,对促进学生与家长、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的和谐,最终促进班级的和谐有很大帮助。班级教育与家庭教育是密不可分的。父母是学生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是学生良好习惯养成的第一母校,班级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对接,交流和配合必不可少。

篇5:创建和谐校园工作汇报

创建“平安和谐校园”情况汇报

从二00八年开始,我校在各级党委、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正确安排和具体指导下,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和责任重于泰山”这一 安全工作方针,站在维护社会稳定大局的政治高度,积极开展平安和谐校园的创建工作。我校“平安和谐校园”目标是优化育人环境、净化学校周边环境,狠抓法制教育、安全教育,齐抓共管,综合治理,确保学校一方净土的平安。深入全面的开展了创建活动。现将我校创建市级“平安和谐校园” 工作的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充分认识创建平安和谐校园的重要性

学校的平安和谐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幸福安康,关乎社会稳定的大局,也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政治责任、历史责任和现实要求。我们学校始终坚持 把平安和谐校园的创建工作摆在重要的议事日程,放在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全方位、多层面制定有效措施,严格落实目标责任制,通过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建章立制等举措确保创建活动既轰轰烈烈又扎扎实实。我们充分认识到这是学校持续发展的基础,也是继续取得优异成绩的前提。为学生们创造一个安静、和谐、健康平安的学习和成长环境,是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是全体师生的共同心愿,也是全社会的心声。校园平安了、和谐了,师生就安心,家长就放心,社会就满意。所以创建平安和谐校园对教育事业的发展和社会稳定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加强领导、明确职责,完善创建工作网络

开展创建“平安和谐校园”活动,加强组织领导,细化分解任务明确责任,形成配套的创建工作网络非常重要。首先 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创建平安和谐校园”领导小组,校长亲自抓,分管领导靠上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确保了创建工作的 扎实深入开展。学校分别与各年级、班主任、任课教师及其他岗位责任人签订了“平安和谐校园创建“工作目标责任书,严格实行创建工作责任追究制,强化责任意识,使全体教干、教师增强了创建“平安和谐校园 ’ ’的 紧迫感和压力感,人人都全身 心地投入到创建工作中,确保平安和谐校园创建系列活动的健康有序开展。

三、明确目标、把握重点、强化 措 施,确保创建任务的全面完成。按照上级要求,我们提出了通过“平安和谐校园”建设使我校成为最稳定最安全的学校之一的工作目标。根据这一目标,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了我校创建“平安和谐校园”的计划,将工作任务具体 化,根据推进时间列出了配档表,落实到每一位责任人,做到了人人有 事干,事事有人干,项项有检查,件件有回音。

学校修订和完善了几十种安全制度。为了执行好 这些制度,学校制定了严格的考核细则。为调动 创建积极性,学校开展了一系列创先争优活动。“平安和谐校园”领导小组每周抽查,每月综合检查,在期末进行全面考核,做到奖罚分明。校长带领各负责人在全校范围内定期进行安全检查,班主任按要求经常进行安全教育,并建立检查台帐,记录检查情况及整改情况、时间,使安全检查制度化、经常化、规范化。检查内容十分全面,既有大到一座楼小到一 根电线头的动态管理,又有快速有序的防灾减灾演练,还包括笔法 细腻的安全手抄报

1、通过多种渠道,不断强化全体师生的安全意识

学校无小事,处处有安全。学校要求各种会议、如周一教师例会、年级班会必须讲安全工作,每天的晨会都要讲安全工作,班级黑板报常以安全为主题,做到安全工作常常讲,不断强化全体师生的安全意识。同时要求利用学生手抄报、宣传橱窗、国旗下讲话等多种渠道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向学生宣传防水、防电、交通、消防等方面的逃生自救常识,让学生掌握部分安全常识,提高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2、学习法律法规,提高师生法制观念。

创建“平安和谐校园”是学校建设的一项长期工作,学校经常组织对师生员工的思想教育、法制教育、师德教育,防止教师犯罪发生与教育教学事故发生。我们充分挖掘校园内外教育资源,定期举办法制学习演讲比赛,开展安全知识学习、普法教育。进一步增强了师生的法制观念,提高了师生学法、守法的自觉性。

3、采取各种措施,规范安全管理

以“班风”建设为基础,开展争创“文明班集体”活动,促进常规工作持续扎实开展。学校对学生提出十条要求如上下楼梯时靠右慢行、不准拥挤与喧哗、不准攀爬扶手、课间不玩不健康或危险的游戏等等。同时组织学生学习及《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

范》,要求一、二年级熟读,中高年级熟背。并开展主题队会活动,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

4、加强食品卫生管理

教育学生不到校外路边摊点购买食品,也不准将在外面买的食品带入学校。严防食物中毒事故的发生。教会学生如何辨别合格食品,区别非合格食品,远离三无食品。理解“病从口入”的道理。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5、积极开展消防安全教育

学校对全体师生举办了多次防火自救知识讲座,校长从防火常识、灭火常识、逃生自救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生动细致地讲解,使全体师生深受教育。各年级班主任对学生消防培训,讲解了部分灭火器的使用方法,提高了学生的防火自救能力。

6、开设心理健康课。

学校成立了心理咨询室,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变化,了解他们的喜与悲,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心理方面的问题。做到:有专人负责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计划,有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场所,有开展工作所需的充足书籍报刊资料,有向学生传播心理健康知识的开课情况资料,有学生心理档案;能及时发现学生问题行为背后的心理问题,能及时化解学生心理发展中的矛盾与冲突,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学校心理辅导教师还根据学生普遍的具有共性的问题举办心理讲座,使学生始终保持健康、乐观的学习、生活心态。

6、成立校园保安室,强化安全防范工作

本学期学校在上级部门的指导下,成立了校园保安室。人员由两名校内保卫人员组成。起到了维护学校及周边地区的治安秩序正常、维护在校师生合法权益,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的作用,被群众赞誉为教师、学生身边的“110”。

四、加大投入,奠定创建工作物质基础

学校不仅注重安全工作的人防,而且注重安全工作的技防和设施预防。学校在经费紧张的情况下,仍在安全设施方面加大投入。对重点部位安装了防盗门、防盗网等,例如微机室、仪器室安装防盗门窗,校园周边安装监控设备。

五、总结经验,建立长效安全管理机制

强烈的安全意识、严密的安全制度、优美的校园环境、完善的教学设施、高度负责的师资队伍、细致的管理水平使学校全方位的工作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喜人景象。几分耕耘,几分收获,显著的成绩已经为我们播洒的汗水做了最好的诠释。近十年来,我校师生无一违法犯罪,未出现安全事故,学校及师生财产未受到任何损失。

六、我校创建平安和谐校园的成果

按照建设“平安和谐校园”构建和谐稳定的内部环境的总体思路,联系实际,努力做到结合的文章,使“平安和谐校园”建设与校园环境和校园文化相结合,促进校园绿化、美化,完善文化娱乐措施,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培养良好的行为举止,养成学生良好的文明习惯,把“平安和谐校园”建设与安全防范相结合,强化防范措施,增强防范意识,不断提高学生的法制观念、法律意识和自我防范能力。

总之创建安全文明校园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工程,有赖于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帮助,有待于学校内部不断改革创新,拓宽工作思路,逐步建立适合本校实际的长效机制,逐步巩固和提高创建成果。真正做到警钟长鸣,常抓不懈。

今后,我们还将进一步提高认识,明确任务,狠抓落实,以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扎实有效的工作方法,把本项活动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抓好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探索教育方法、继续落实安全责任制和增强师生安全防范意识紧密结合起来,不断推进“平安和谐校园”创建活动的深入开展,使这一块育人的圣地永保平安。

篇6:建和谐美好的生态校园

创绿色自然的特色文化

——蔡店小学创建绿色学校自评报告

学校简介:

蔡店小学位于武汉市黄陂区北部的蔡店乡,与旅游胜地----锦里沟和清凉寨毗邻,它是全乡小学中的龙头学校,学校占地面积23950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5980平方米。校园内绿树成荫,运动场、各功能室等设施设备达国家二类标准。学校现有1--6年级共13个教学班和一个学前班,共有学生712人。有教职工41人,其中大专以上学历19人,中级以上职称29人。近年来,学校管理班子大力推进素质教育,不断优化育人环境,学校先后被评为市级“合格中心小学”、“绿化合格学校”、“校舍场地管理合格学校”、“卫生先进单位”;被评为区级“综合治理平安单位”、“教学管理先进单位”、“题组导学模式实验研究先进学校”、“素质达标先进单位”。

一、学校创建绿色学校的现状

(一)打造绿色生态环境

1、为加快生态校园的建设,我校在原来基础设施上,利用和节约现有资源,争取多方资金支持,大力加强校园硬件建设。2006年,“中国滋根基金会”捐资修建一座40立方米的沼气池和 15立方米的储气罐以及为新建的厕所添置了一套利用沼液冲水的循环系统;黄陂区教育局等部门调拨资金修建了配套工程——厕所、猪圈,并租了三亩地用于种菜,同时赠送20头小猪喂养,为沼气池提供原料;省、市、区农业能源办公室的专家和技术人员也给予了技术指导,使我校在完成基本建设(教室、宿舍、食堂)的同时,形成了“粪便产气、沼气烧水做饭、沼液冲厕、沼渣种菜”的节能环保、循环利用系统。2007年,“皇明太阳能集团”捐资为寄宿生楼安装了一套价值15万的太阳能中心供水系统,解决寄宿学生洗热水澡的问题。另外,自筹资金购环保茶水炉一台,以枯树枝叶、校园垃圾等作为燃料为师生提供开水。学校还因地制宜建起蓄水池, 将师生的生活污水通过过滤后, 用于冲洗厕所和扫地洒水用,做到循环使用。

2、学校实行垃圾分流,每天由各班学生将垃圾投放到指定地点,我校六(1)班的同学从06年开始坚持回收废纸和空塑料瓶,将其卖给废品收购站,提高废

品的再利用率的同时也增加了一笔不少的班费。不仅节约资源,更培养了学生的品质与环保意识。在课外开展多种社会实践活动,不断提高了青少年的环境意识,初步树立良好的环境道德观念,养成较好的行为规范,有力地推进学校素质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在四月份地球日里,在全校开展了“让世界清洁起来”的大型清洁活动,以班级为单位,高年级帮助低年级同学共同完成了全校清洁卫生死角的工作。

3、加强校园环境文化建设,在学校宣传橱窗里张贴有关环保的警句、格言,环保图片、环保信息等。

(二)、营造和谐共生的人文环境

作为市级的绿化合格学校,我校一直将课堂教学是否凸现环保特色,是否有机地渗透环境教育,作为考评教师课堂教学的重要依据。此外,教师还要坚持环保巡查,及时将环保方面的好人好事和不良行为通过校园网站公布,起到教育学生作用。

学校一直倡导绿色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体现在教育教学活动上就是:在传授专业知识的课堂上,为学生阐释正确的观念、指导有益的阅读、感受健康的思想情操、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同时,还应注重提升师生的内在精神环境。美好的自然环境,还需要有与之相称的美好心灵来爱护,来欣赏,故在各学科中渗透环境教育,让身与心都能得到享受和启发。如我校五(1)班李仕安老师在为学生讲授老舍的《养花》一文后,便在班上掀起了一股养花热潮。让孩子们从家里带来各种盆栽,放在教室里,不仅美化了教室环境而且每天由同学们分组轮换着养花的过程,让同学知道了如何去呵护生命、善待生命,也培养了同学的互助精神。我校六(2)班老师组织学生开展的“小小塑料瓶”综合实践活动,增强了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综合实践能力。首先老师明确了对学生情感、能力、认知目标的预设,由着手准备、调查污染、设计回收、撰写论文四个阶段对“小小塑料瓶”开展了综合实践活动。通过这些内容丰富、创新思维浓厚的综合实践活动,是学校对环保教育进行的有效尝试,它进一步增强了学生的环保意识,同学们通过查资料,听讲座,搞调查等形式,认识到环境对人们的重要,了解到社会上人们对环保的不同看法,意识到保护环境的迫切性,同时也树立了学生保护环境的责任感。有了这种意识和责任感,他们也就能自觉地付诸行动。学生在生动的实践中去感

受,去行动,收到了一般的课程所无法达到的效果。

通过上述环保活动,教育师生平等友好地对待自然,认识自然界的价值,培养一种热爱自然、渴望理解人类与自然界之间相互作用的哲学情怀,从小树立学生的环保意识,努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二、让环保教育形成制度,确保环保教育的长效性。

1、为使环保教育长期顺利地进行,学校依法治校,制定并实行了一系列严密周全、操作方便的环保制度。如每学期开学制订的环保实践活动计划和实施措施,组织策划与环保相关的所有活动,将每年的6月5日世界环境日前一周和10月份的第三周定为学校的“环保教育周”,规定各班按班级特色进行环保教育,并组织形式多样的环保竞赛活动,如环保手抄报、绘画、小制作、摄影等。

2、为环保教育能有依托的情境,学校每年在环保教育上的投入不断加大,绿化、美化校园,从平面绿化走向立体绿化,将楼层间的空地与过道的两旁都种植上绿色植物和各色花卉,冬青夏绿,使校园无处不染绿,无处不飞花。

3、校园广播站是宣传学校环保教育的主阵地,环保工作的活动计划、人员安排都是通过这个渠道向全校师生传递,让他们及时掌握学校环保教育的最新动态。

在多年的绿色环保教育活动中,我们深刻地认识到绿色学校不仅是校园的绿化美化,也不只是单纯的环保知识的教育,它更是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和行为,学校应充分利用校内外直观性的环境资源全面提升师生的环境素养。

三、倡导绿色教育,强调课堂渗透

1、开发校本课程,向课堂播撒“绿色”

课堂教学是学校对学生进行教育的主渠道。教师们自己动手,搜集资料,利用队日活动、班会活动,充分利用课程资源的优势,把绿色创建渗透到综合实践课程中去,综合实践活动课上,教师充分发挥社区自然环境的教育作用,充分利用社区的环境资源,学生在辅导教师的带领下,走入社会,亲历实践,开展综合性社会环境考察等实践活动,通过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探究,使学生养成主动参与环保活动的意识和行为。

2、多学科渗透“绿色”,细化学科边缘

环境教育是新兴课程,具有综合性、边缘性,小学的许多学科都蕴含着环境

教育因素。我们依据学科特点,找准切入点,有目的、有计划地在学科教学中渗透、深化、扩充,使环境教育成为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从而增强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感性和理性认识,让各学科都泛出葱笼的“绿意”来。

⑴思品课结合讲。环保既是人类自我保护、自我发展的一种生存行为,更是一种社会公德行为和思想品德行为。我们结合思品教学,不断向学生灌输环保知识,助其确立环保意识,引导他们从小养成自觉保护环境的习惯,遵守社会公德,维护环境卫生,爱护花草树木。

⑵语文、数学、科学、音乐、美术等渗透讲。在环保责任心的感召下,教师们结合各自学科特点,探求并确立学科环境教育渗透点,抓住学科与环保知识的显性和隐性关联,将环保教育有机渗透于学科教学中。如语文《只有一个地球》、思品课上的《地球上的陆地》等课,教师就充分利用教材的环保因素,紧扣主题实施教学,使得课堂教学一举两得,既突出了课文的教学重点,又巧妙地渗透了环保教育。通过了解我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的国情,教育学生国家虽资源丰富,但人均占有量却严重不足,从而教育学生要爱护环境,珍惜资源。

四、开展“绿色”活动,激发生命活力

1、开展“拒绝碳酸饮料 争做低碳达人”活动提倡大家从自己的生活方式、生活习惯做起,控制或者注意个人的碳排量,让全球二氧化碳的排放量降下来。

2、收集班级绿色宣言利用班会课时间,由班主任组织同学们自己发现生活中的不文明、不环保现象,根据各班实际情况,由同学们自行收集整理出班级绿色环保宣言。

3、“问诊地球”通过专题讲座,课堂渗透、气候变化系列环保

电影展播,结合“书香校园”活动特色,开展气候变化、全球变暖为主题的阅读活动,发动学生社团成员搜集文字、图片、影像资料制作宣传展板或橱窗,让全校师生了解全球变暖的原因、全球变暖的种种后果,以及与此相关的科技知识,引发一些深层次的思考。

4、绘制“绿色环保地图”在三至六年级的数学科学老师的带领下组织学生绘制“绿色环保地图”。标注出包括自然胜境,动植物分布,基础建设,文化景观,生态资源,环境资讯,交通步道甚至污染情况等十几类超过一百种地区信息,共同组成一幅反映社区人文生态景观的本土综合图谱。

5、各班开展环境评审活动召集学生代表先进行摸底调查,听取学生意见,确定环境评审开展的方案。分三个层次开展“问诊校园”活动。通过主题班队会等不同形式的活动发现班级和校园存在的环境问题,向班级和学校提出合理化建议,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行为怎样影响了班级以及校园环境,造成了什么问题,这些问题又如何反过来影响了我们的学习与生活,以及怎样才能减少环境污染。由各班代表、大队委、环保社团组成,对学校环境进行全面、深入的评审。

6、校园环境建议箱:在校园中设立校园环境建议箱,并对积极提建议以及建议被采纳的学生进行奖励,例如班级评优优先、评为校园“环保之星”等。使活动能够长期持续的开展,学生的环境意识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建立起来。

五、开展环境教育效果评价

为了确保学校环境教育的整体化、科学化、规范化地发展,我校制定了环境评审制度:从教师的教学中看是否结合教学开展了环境渗透教育,从平时活动中观察学生是否有强烈的环境意识;从课外活动中检验学生是否具有一定的环保技能。由校少先队大队委组成环境评审小组全面开展环境评审活动,通过座谈、反馈、检查、打分、落实整改等具体举措,将一些环境死角彻底消除。

通过环境保护教育,使学生认识到环保问题是关系到地球和全人类生死存亡的严重问题,培养了学生对世界环境现状深深的危机感,激发了他们树立对自己、对国家、对世界环境保护负责的态度。同时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品德,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集体主义观念等美德。

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回顾我校创建绿色的历程,我们认为还存在如下问题和不足:

1、由于环境教育是一个全民性的问题,它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共同的努力,但目前这个立体网络还有待建设。

2、在培养学生环保行为习惯方面还需要加强。学生节水、节电、节粮的意识相对比较薄弱,少数学生仍有浪费现象。

篇7:建和谐校园的工作汇报

“安全和谐校园”创建工作情况

总 体 汇 报

讷河市第五小学

几年来,讷河市第五小学十分注重“安全和谐校园”创建工作。我校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和中央综治委、教育部、公安部《关于深入开展安全和谐校园创建活动的意见》、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推进全省“和谐校园”建设工作的意见》和《黑龙江省中小学生命指导意见》及全市推进“平安鹤城”创建工作会议精神,扎实做好学校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效,现将创建工作进行总体汇报。

一、强化创建工作领导 健全创建工作组织

1、学校根据具体情况,成立讷河市第五小学创建和谐校园工作领导小组。校长(党支部书记)担任组长,副校长担任副组长,各年级组长、团支部、工会、家长委员会成员和党支部委员为成员,形成了由学校、班级、全体教职员工共同参与、齐抓共管的领导机制和家长、社区、社会相配合的立体化工作机制。

2、学校特别重视“安全和谐校园”创建工作队伍的建设。学校组织广大教师认真贯彻新《义务教育法》、《教育部关于在全国中小学开展和谐校园的意见》等法律法规和文件,明确树立广大教师的创建工作育意识与创建工作思维。坚持每年暑期举办教师政治学习班,每周组织教师进行一次师德学习活动,不断地开展师德标兵和优秀教师评比活动,积极培养中青年教师加入党组织,坚持不懈地开展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评选活动,发挥了名师作用。召开创建工作动员会、培训会和经验交流会,这样迅速提高了全体教师的创建工作素质,使他们在创建工作方面能够扎实有效地开展工作。

对学校的突发事件制订了应急预案,并认真执行制定的综治、创安工作的每月例会制度和安全检查制度。在学校的综治、创工作做到了领导重视、职责明确、组织完善、齐抓共管。我们深深地知道,只有加强教育,才能提高全体师生的法制安全和自我保护安全意识,学校广泛利用广播、黑板报、教师政治学习、学生班会课等大力宣传综治、创安的重要性。提出了“不伤害自己,不伤害别人,不被别人”和“生命安全高于一切,提高自救自护能力”为主提的法制安全宣传教育,不断提高全体师生的法制意识、防范意识、安全意识。

“看好自己的门,管好自己的人”学校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对学校周边环境的整治和强化学校内部的管理,学校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了门卫值班的管理,制订了《第五小学门卫制度》、《夜间巡逻值班制度》等,并实施监督考核。

学校一直以来坚持实行领导和教师昼夜值班制,坚持实行教师值周制,督查学校日常的教育秩序、管理状况和卫生、安全。督促检查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时处理偶发事件,给师生营造一个健康、和谐的学习、工作环境。“交通安全警钟长鸣,消防责任重于泰山”,由于学校地处城郊交通主要干道交叉口,交通车辆十分繁拥,交通安全形势相当严峻。为此学校领导非常重视这一交通安全隐患,每天上、放学高峰时间安排4名老师充实十字路口交通安全岗。

3、学校建立完善了安全和谐校园、和谐班级创建工作考核体系,建立健全了为创建工作服务的的教育、教学、管理、后勤服务等方面的配套制度。学校把创建工作细化在《教研组工作评估方案》、《班主任工作评估方案》和《教师教育教学工作评估方案》之中,学校将创建工作绩效作为一项重要指标,与教师的个人考核、评先评优、职务的晋升与聘任相挂钩。

4、成立了“第五小学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聘请了十余名社会知名人士、退休干部和教师、企事业单位先进典型人物担任顾问,指导、协助学校做好和谐校园创建工作。学校与通江社区、市交警大队第一中队、讷河镇敬老 院等单位建立共建关系,聘请了法制副校长。交警中队多次开展交通安全教育进校园活动。

5、“安全和谐校园”创建工作内容明确。(1)重视思想品德教育。以“四有”教育为基础,以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行为规范教育为切入点,狠抓年级德育重点,低年级重抓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高年级重抓法制、思想道德教育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2)加强平安校园建设,建立健全平安校园工作机制,杜绝了校园重大刑事治安案件和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3)抓好健康卫生校园建设,杜绝了重大食物中毒和传染病的流行。(4)强调以人为本,以体育节、文化节、科技节为载体,加强了校园文化建设。(5)注重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培育发展了师生良好的道德风尚,形成了和谐的校园人际关系。

二、强化创建工作舆论宣传 形成浓厚的创建工作氛围

1、多形式、多渠道、多角度开展“安全和谐校园”创建工作的宣传。一是利用晨会、教师会、班会组织宣传;二是利用校广播台组织宣传;三是利用板报、学校橱窗、班刊宣传;四是通过各种讲座、座谈会组织宣传;五是结合重大节日和时令开展宣传;六是部分师生走向街头、社区进行宣传;七是在市电视台和有关报刊进行宣传报道。这样就形成了和谐校园创建工作的广泛而浓厚的舆论氛围。

2、成立了第五小学家长学校。制定了《家长学校实施方案》、《家长委员会工作章程》,每学年均组织班主任与家长签订《法制教育责任书》,向家长分发《家长教育行为规范》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部分条文。采取学校集中与分班授课相结合的教学形式,先后有千余人次家长参加了家长学校学习,接受家教培训与辅导。组织家长撰写家教论文,积极组织家长参与学校“综治”等社会调查。组织开展“优秀家长”评比活动,通过家长学校的系列活动,为和谐校园创建工作向家庭、社会延伸。

三、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安全和谐校园”创建活动

1、强化安全与健康教育,提高了全体师生的安全卫生防护能力。学校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建立健全了学校安全卫生等各项管理制度,制定了突发事件处置工作预案,落实预防安全事故、公共卫生事件措施,建立了责任追究制度。学校在微机室等重要场所安装了防盗报警装置,形成了人防、物防和技防为一体的校园治安防控体系。建立了教师定期健康体检制度,不定期开展教师心理健康讲座,增强了教师的卫生保健意识、自我保护能力和心理调节能力。

2、充分发挥校园群体文化活动在“安全和谐校园”创建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学校近几年开展了新生入学“道德周”活动,举办了一届“校园文化节”、“校园体育节”和“校园科技节”,开通了第五小学“红领巾广播站”,培养了学生的文化意识、竞争意识、团队意识、科技意识。学校涌现了一大批音乐、体育、绘画、演讲等方面的人才,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培养,素质教育得到全面推进。努力开发校本教材,使学生加深了对家乡风土人情的了解,激发了他们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3、坚持周一升国旗仪式,开展国旗下师生演讲活动,使学生增强爱国情感和道德规范意识。成立“文明监督岗”、“维权岗”和《小作家报》第五小学记者站等组织。长期开展文明纠察“五禁”活动,组织师生走上街头宣传《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向市民散发“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开展社区文明创建和送温暖献爱心活动,校团支部多次次被评为市级“先进团委”等。安琪、刘灵娜等多名同学被评为“阳光少年”。四年三班等多个班级被授予市级“优秀中队”称号。

4、每年均制定爱教读书活动计划,语文、品德老师认真指导学生通读、精读“爱教”读本。班主任认真负责系列活动的组织开展。每年均参加“爱教”读书活动征文比赛、演讲比赛,获奖累计近100人次,学校先后获得省、齐齐哈尔、讷河市颁发的爱国主义教育读书“优秀组织奖”,学校开展了“我心中的英雄故事会”、“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知识竞赛”、“庆祝中国共产党成 立85周年演讲赛”、“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签名仪式等大型活动。

5、特别注重特殊群体学生的教育工作,提高“安全和谐校园”创建工作的质量。重点加强对网络痴迷生、学习困难生、生活贫困生、严重心理障碍生、家庭留守生和经常违纪生等问题学生的教育与帮助。全面调查了解这些学生的生活、心理、家庭等情况,建立留守学生、单亲学生档案;制定《德育导师实施方案》,实行教师“德育导师”制度,有计划有组织地针对问题学生、违纪学生教育转化活动。

6、把未成年人的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安全和谐校园”创建工作的重点内容。近几年,以“三五”“四五”、“五五”普法规划为专题开展法制教育工作,先后聘任法制副校长、律师来学校上法制教育课30多次,大大地增强了广大师生的法制观念,极大地促进了“平安和谐校园”创建工作。

7、学校制定了“心理健康教育计划”。主要针对学生闭锁性、动荡性和社会性的心理特征以及道德、品行、规范等方面的异常现象,归类了学生心理偏差的表现及其特征,分析其中的成因,找出引导学生走出心理困境的对策。对于婚变家庭、打工家庭、“空巢”家庭、贫困家庭等家庭的学生,实行跟踪心理辅导。

安全和谐校园的创建,有力地促进了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逐渐形成“向善、向上、求真、求实”的校训;“友爱、乐学、健康、创造”的校风;“以生为本、施教严谨、润物无声、深研创新”的教风;“诚实、善思、博览、刻苦”的学风。

篇8:树师表形象创文明师风建和谐校园

所谓师德师风,即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及其表现出来的思想和工作作风,包括对政治的关心和了解、对职业的热爱和投入、对同事的团结和合作、对学生的尊重和爱护、对学术的严谨和进取,以及对自己的要求和自律等各个方面的综合状况。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学是师之骨,德为师之魂。被誉为万世师表的孔子曾说过:“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倡扬高尚的师德师风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新时期教师教育的首要任务。古语说, “亲其师, 则信其道;信其道, 则循其步”。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教师是旗帜, 学生如影随形般地追着走;教师是路标, 学生毫不迟疑地顺着标记前行。

抓师德师风建设,树立良好的师表形象,是学校工作的重要职责,是学校改革和发展的原动力之一,是学校办学实力和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是学校办学质量和效益的竞争力所在。学校发展以教师为本,教师素质以师德为先。师德师风决定着一个学校的学风和校风,决定着学校的精神风貌和人文风格。因此,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是人心所向,众望所归。随着社会的发展,教师的责任更加突出,教书育人工作的标准更高,对师德素质的要求更加严格,这样才能保持学校的创新能力、竞争实力和不断发展的生命力。实际上,学生看老师既看才,也看德:无才无德,学生厌恶你;有才无德,学生敬畏你;有德无才,学生同情你;德才兼备,学生才会真心拥戴你。

二、创文明师风——“谈”创建中的问题

作为教师,必须具有将自己的知识、才华、青春乃至生命奉献给教育事业的信念和决心。人们把教师比喻成“园丁”“蜡烛”“铺路石”, 歌颂的就是这种献身精神。我们很多优秀的教师都在伟大的教育事业浪潮中无私地奉献着。但是在看到主流的同时, 我们也要对教师队伍中不尽如人意的状况和现象给予高度的重视, 有的还必须予以警惕, 切不可掉以轻心!比如, 有的教师育人意识淡薄, 对学生缺少关爱, 对学生的错误言论和不良行为不闻不问, 把教书育人的天职置之脑后;有的教师把主要精力放在“第二职业”上, 对本职工作得过且过, 敷衍了事, 他们备课不认真, 教学内容陈旧, 教学方法呆板;有的教师歧视学生, 体罚学生, 乱收费用, 以教谋私;有的教师把个人的利益看得过重, 动辄闹个人情绪, 影响校园的和谐;还有教师“人在曹营心在汉”, 擅自离开岗位, 随意外出;更有甚者, 有个别教师收受学生物品, 甚至不顾场合、身份, 经常说一些庸俗低级的“黄话”等。这些问题和现象的存在, 严重影响了教师队伍的形象和声誉, 影响了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的提高, 影响了校风学风的根本转变, 极不利于学校教育教学和学校管理, 成为师德师风建设中的绊脚石。究其原因, 主要是处在转型期的市场经济对教师的消极影响, 市场经济的发展, 使教师的待遇和生活状况得到较大改善, 但其劳动回报和一些行业相比还存在差距, 从而削减了“敬业精神”。另外, 个别人对自身要求不高, 极少数得过且过, 缺乏事业心和上进心, 放弃或者忽视理论学习和业务提高, 思想僵化, 教育观念落后, 教法简单, 教学效果不佳。

浮躁实际上是一种对科学、对社会、对学生不负责的态度。这种心态表现在科学研究上,必然不“真”;表现在教学上,必然不“实”;学生得不到真才实学,就会贻害社会,因而也谈不上“善”。所以说,“躁”也是缺乏师德的表现。有人作了一个归纳,在教师职业中,浮躁的心态有10种具体表现:头重脚轻,满足一知半解;华而不实,耽于夸夸其谈;唯书唯上,缺乏独立思考;哗众取宠,追求轰动效应;好大喜功,不愿踏实积累;脱离实际,乐于坐而论道;沽名钓誉,个人主义膨胀;吹拍拉扯,市侩作风横行;敷衍应付,整日得过且过;弄虚作假,热衷歪门邪道。由此可知,师德师风建设亟待加强,制度亟待完善,加强和改进师德师风建设刻不容缓。

三、建和谐校园——“思”建设中的措施

师德师风决定着学校的学风和校风,决定着学校的精神风貌和人文风格,最终关系着和谐校园的建设。因此,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是人心所向,众望所归,势在必行。

首先,应该树立良好的师德形象,规范文明行为。教师良好的思想品行是教师伟大人格力量的体现。教师需要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率先垂范,作出表率,以高尚的人格感染人,以整洁的仪表影响人,以和蔼的态度对待人,以丰富的学识引导人。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和谐校园开展“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性,教师群体特有“示范性”,学生群体特有“向师性”,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学生总是把教师看做学习、模仿的对象。只有具备良好的“师德师风”,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进而“乐其道”。

其次,师德最重要的体现在于关爱每一位学生。要做一名优秀的教师,应该具备的最重要的条件是什么?是优美的语言?是广博的知识,还是丰富的教学经验?在实践的过程中笔者发现,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不仅要有优美流畅的语言、广博的知识、丰富的教学经验,最重要的是要有爱心。热爱一个学生就等于塑造一个学生,而厌弃一个学生无异于毁坏一个学生。尤其是教师的评价性语言,对于学生而言,其意义即便不是终生的,也是短期内难以忘怀的。新时代师德师风的一个具体表现,就是无论怎样对学生要求严格,师生之间都应保持一种人格上的平等。师生应形成一种相互学习、相互尊重的新型的和谐关系,尊重学生是我们应该正视的问题。我们要建立的一种认识是:学生是老师教育的对象,也是老师的服务对象。

再次,学校应该健全教师职业道德考核评价制度。学校应该定期评议师德师风,将考核评议结果作为教师聘用、职称评定、晋级、表彰的重要依据,并注意发现和培养师德先进典型,树立师德标兵。

最后,师德师风建设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学校要重视把社会各界尤其是家长的尊师重教同要求教师教书育人紧密结合起来,进一步维护教师的职业尊严,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积极为教师办实事、办好事,让社会、学校领导对教师的关爱之情去滋润教师对学生的关爱之心。

上一篇:爱国主题的作文的试卷下一篇:大学英语分级教学中的问题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