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主题的作文的试卷

2024-04-10

爱国主题的作文的试卷(精选14篇)

篇1:爱国主题的作文的试卷

壮我中华

当北京奥运圣火点燃,13亿中国人引以为豪的瞬间;当上海世博会盛大开幕,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士都为之赞叹;当舟曲泥石流肆虐成灾,子弟兵奋不顾身英勇救援;当嫦娥奔月神七飞天,千年梦想一朝实现;亲爱的同学们,你是否感受到民族复兴的车轮滚滚向前,你是否感受到中华振兴的航船正在扬帆?

作为一个中国人,三十年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我们都能感受,我们都为之自豪。

但是,你可曾想到,共和国前进的道路并非鲜花遍地,而是荆棘丛生,暗流涌动。

同学们,这些年,我们虽然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这也是那些反华势力之所以敢于明目张胆地挑衅的根源所在。同学们,作为一个中国人,未来的建设者,我们应该怎样做呢?

我们要有强烈的历史责任感,牢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古训,忘我学习,顽强拼搏,苦练本领,为中国的强盛而奋斗。同学们,来,让我们一起宣誓:“兴我民族,强我国家,血荐轩辕,壮我中华”。

爱国起航

当雄鸡的高鸣驱散长夜的黑幕,当金色的霞光洒向世界的每个角落,照亮每个人心窝的时候,我们扬起理想的风帆从这里起航!

起航是艰难的,195月4日,中国青年在血与火的洗礼中由意气风发的,指点江山的青年脱胎而成心忧天下,魂系苍生的志士,为中国革命的浪潮注入了鲜活的血液;

起航是艰难的,起航的中国需要各行各业的生力军为其扬帆,助其壮大。作为跨世纪的一代,我们朝气蓬勃,斗志昂扬。虽然在求学之路上有过挫折,有过失败,但从收到职校通知书的那一刻起,一条新的航线便展现在我们面前。优雅怡人的校园,宽敞明亮的教室,强大是师资队伍,良好的就业途径。在这里,我们不仅找到了人生新的起点,更找到了前进的方向!

同学们,别因荆棘丛生而畏惧起程,别因风急浪高而畏惧航行。别等机会远去才来痛心,别等已经失败才来懊悔。让我们珍惜在校学习时间,努力学好各科知识,乘职业教育的东风,扬起理想的风帆,从这里起航!

祖国腾飞

今天,我满怀激情地在这里演讲——“祖国我爱您”。

我们的祖国现在约有16亿人口,占全世界的五分之一,拥有56个民族,有着960万平方米的面积,我们的祖国在版图上像一只雄伟挺拔的公鸡,还有着50的历史呢!

祖国,我爱您,因为你拥有美丽的江山:有如诗如画的桂林;有雄伟壮观的卢沟桥;有神秘美丽的九寨沟;有恢弘富丽的颐和园;有奇秀美丽的武夷山······

祖国,我爱您,因为你拥有灿烂的文化:有雄伟壮丽的万里长城;有博大精美的故宫;有举世闻名的兵马俑;壮观巍峨的布达拉宫······

祖国,我爱您,因为你拥有民族英雄:有怒海英魂邓世昌;有壮志凌云祖逖;赤胆傲骨史可法;铁血将军张自忠;大漠狂飙霍去病;将门虎子戚继光;扬眉四海郑成功;声憾寰宇林则徐;精忠报国岳飞;碧血丹心文天祥······

祖国,我爱您,因为你拥有着无数的名人伟人:有诗圣杜甫;画圣吴道子;词圣苏轼;诗仙李白;人民领袖毛泽东······

今日祖国腾飞:蛟龙下海;航母试航;载人航天;上海世博会;北京的奥运会 ······

祖国是哺育我们的母亲,是所有是生命的摇篮,我们应该因为我们是中国人而感到骄傲。因此,我们应该时常对自己说:“我们是中国人,应该感到骄傲,我坚信,只有心系祖国,才能健康地成长。”

(本文素材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篇2:爱国主题的作文的试卷

我们的祖国,曾是帝国主义者虎视眈眈的“猎物”。曾经,我们的母亲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儿女在一次次泯灭人性的大屠杀中怀恨离世,一件件凝结中华儿女智慧与心血的稀世珍宝在侵略者一阵阵的冷笑中灰飞烟灭。但她只能强忍着泪水……带着遍体的鳞伤,在一次次的危机中挣扎,在一次次的危机中反抗,但她始终挺着坚韧的脊梁。这就是我们让我们每个中华儿女心痛、屈辱的近代史。

回溯历史,我们有孔子、老子这样思想敏锐的哲学家;有屈原、岳飞那样的慷慨诗人……他们把思想的精髓融入精彩绝伦的文字中,创造了文学史上一颗颗闪耀的明珠。《诗经》、唐诗、宋词、元曲……无一不让人赞叹其和谐的韵调与用词的精妙。这是我们的文化瑰宝,也是我们的文化传承。

在一次次奋起中,我们的爱国之心展现了,而正是它,让我们走出耻辱,走向辉煌。近年来,我们终于有了显著的科技发展,我们有了全世界最大的三峡大坝,有了先进的核电站、航空母舰,支付宝、共享单车、网购与高铁,更是名扬天下。东方雄狮昂首长啸!这是中华民族的复兴!

篇3:爱国主题的作文的试卷

一、树立爱国主义思想,明确爱国主义内涵

爱国主义教育的题材非常广泛,历史教学却又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历史教师必须明确爱国主义教育的具体内容,从实际出发,有的放矢,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胡锦涛总书记曾经指出: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具体内容。历史学界认为,当今爱国主义教育应首先加强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教育;其次加强祖国现代化建设教育;最后加强维护国家和民族利益的教育以及加强促进祖国统一事业的教育。教师对这些认识明确后,就要在历史教学的过程中紧扣教材中的内容,突出爱国主义教育。例如:讲到清朝前期郑成功收复台湾,清朝设置台湾府,击败沙俄对我黑龙江流域的侵略,平定噶尔丹分裂势力和大小和卓叛乱,加强对西藏的管辖,等等,教师要引导学生,明确这些都是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利益的历史事实,是中华民族的历史进步,今天我们同样要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这样才能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

二、用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激发学生自豪感

伟大的革命导师列宁说过,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的祖国的一种深厚的感情。这种“最深厚的感情”往往来自于对自己祖国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自豪和热爱之情。我国古代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曾对世界文明作出过重大贡献。例如:在教学“甲骨文与青铜器”时,就可以向学生讲述:我们现在使用的汉字是由甲骨文演变而来的,而与甲骨文同一时期存在的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埃及人的象形文字、玛雅人的图形文字,这三种文字都已经不存在了,唯有我们的甲骨文演变成了汉字,并且对朝鲜、越南、日本等国产生了深远影响,现在,在联合国规定的世界六种工作语言中,汉语就是其中的一种。我们作为炎黄子孙的后代应感到自豪和骄傲。所以,在历史教学中,通过传授大量丰富的史料,让学生感受祖国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体验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力及其对整个人类的卓越贡献,同时感受到作为一名中国人是多么的骄傲,从而激发了青少年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三、用中国历史事实教育学生维护国家统一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曾经有多次分裂,但这都只是历史长河中短暂的一瞬间,国家统一始终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正是在祖国的统一和分裂、民族的融合和冲突交错发展的过程中,使各族人民深切懂得了分弱合强的道理,懂得只有国家统一、民族团结,才能兴国兴家;国家分裂、民族纷争,则将国破家亡。在中国近代史上,西方列强的野蛮侵略、封建势利的割据纷争,使得战争连绵不断,造成了国家四分五裂的局面。新中国的成立,宣告祖国大陆结束了军阀混战、国家四分五裂的局面。历史遂把妥善解决香港、澳门问题,并早日改变台湾同祖国大陆分离的局面,以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使命赋予了中国共产党。今天,香港、澳门已经回归,中国的统一事业获得了很大的进展。然而台湾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尤其是岛内有少数人出于私利,置民族统一大业于不顾,搞所谓的“一边一国”。少数外国势力插手台湾问题,严重干涉中国内政。这些活动与包括台湾人民在内的全体中国人民的意愿背道而驰,严重阻碍了中国和平统一的进程,这是中国人民所绝对不容许的。通过对这些历史事实的梳理,学生明白,爱国就必须维护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

四、把维护祖国统一与民族团结教育结合

自古以来,中国就是一个团结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虽然经过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和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后来经过魏、蜀、吴三国鼎立时期,但最终都实现了统一。所以说统一是大势所趋,是人心所向。教学中把爱国主义教育与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教育结合起来显得特别重要。例如:在教学涉及西藏历史时,就纵向地把有关西藏知识方面总结出来,如:从唐朝文成公主、金成公主下嫁给当时的赞普松赞干布、尺带珠丹,到元朝设置宣政院管理西藏少数民族事务,再到清朝顺治帝和康熙帝册封当时的达赖、班禅封号,这些历史事实都有力地证明了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通过了解今天西藏人民生活的巨大变化,学生深切感受到了党和政府对西藏人民的关怀和帮助,以此培养学生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的爱国主义情感。学生通过这些历史内容的学习,就能清醒地认识到,当今制造任何分裂的图谋必将受到所有中国人民的坚决反对,任何图谋都是不会得逞的,注定要失败的。

摘要:在学校教育中,教学自然就成了爱国主义教育的主战场。在历史教学中,爱国主义教育要从课堂教学前一直延续到课堂教学结束,贯穿于教学始终,只有这样才符合新课改的要求。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教育功能,爱国主义教育

参考文献

[1]董涛.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渗透[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21).

[2]李芳.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爱国主义教育初探[J].成功(教育),2011(11).

篇4:爱国是永恒的主题

第一,教师要切实提高自身素质。

首先,必须丰富教学内容。只有掌握生动、具体、丰富的历史教学内容,教师才能在授课时口若悬河地讲述祖国悠久历史、辽阔地域、灿烂文化,讲述我国古代史,特别是近代、现代史上爱国志士的英雄业绩和可歌可泣的爱国事件……寻找、掌握了丰富的史学资料,教师才能在爱国主义教育中给予学生正确的指引,才能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才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而实现爱国主义教育的作用。

其次,要善于钻研教材。充分挖掘历史课本中的爱国主义教育因素,寓爱国主义教育于传授历史知识之中。历史课本教学素材丰富多样,德育材料俯拾皆是,教材中每一幅插图、每一段精彩的反抗外辱的小故事、每一个英雄模范人物的介绍,均要能为我所用,成为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有力武器。

第二,注意授课的生动性和形象性。

首先,要引导学生多诵读历史人物的诗词歌赋,让其中的爱国真情感染学生的心灵。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我们的祖先为我们留下了许多思想性和艺术性结合得非常好的名篇。这些名篇,特别是诗词,在我们的教材中有一定的体现,利用这一资源开展适度的美文诵读,对学生将会起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育作用。如,在讲述屈原的爱国情怀时,和学生一起朗读他的“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讲述李白对祖国山河的热爱时,和学生一起背诵他的名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在讲述文天祥英勇就义的事迹时,和学生一起朗诵他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开展这样的诗文诵读,不仅加强了文史联系,拓展了教育内容,而且因为情景交融,学生的心灵就会受到激发,从而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爱国真情的感染。

其次,教师在授课时要有鲜明的爱憎情感。在讲述祖国的名胜古迹和年代久远、种类繁多、内容丰富、工艺精细的历史文物时,教师的自豪感能使学生认识我国历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增强爱国主义感情;在讲述近百年来帝国主义是如何侵略中国,把中国一步一步推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史实时,教师的愤怒能使学生懂得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激励学生奋发图强,为振兴中华而贡献自己的力量;在讲述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为建立新中國而浴血奋斗的历史时,教师的兴奋能使学生懂得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道理,增强热爱社会主义的感情。历史教师鲜明的爱憎,深刻而含蓄的爱国主义情感是完成爱国主义教育任务的前提。

最后,形式要丰富。课内课外相结合,开展丰富多彩的历史课外活动,采取故事会、报告会、演讲会、知识竞赛、参观访问、观看历史电影等各种形式的活动,对学生进行生动活泼的爱国主义教育。

第三,恰当地联系实际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学生的忧患意识较之以前淡漠了。爱国与忧国从来是联系在一起的,忧国是爱国的基础和表现。为了国家与民族的发展,教师必须教学生学会在历史中反思未来,形成忧患意识。反思过去可以有助于未来,反思未来则可以有助于现在。通过反思增强中学生的责任意识和危机感,使他们通过教育做到居安思危、勇挑重担。

篇5:爱国主题的优秀作文

在电视剧中,我特别欣赏嘎子勇敢、机智和爱国的精神。现在就让我举故事中几个地方来说说吧。

当八路军把药物运送到目的地的时候,被日本鬼子发现了,鬼子便开始追赶,在一个小村庄,运送药品的车子被日本鬼子包围在村子中,由于鬼子人数大大多于八路军,形势非常危险,这时,嘎子灵机一动,他反卸下了药品的空马车飞一般赶着,跑出了村庄,日本鬼子以为药品还在车里,就追了过去,就这样把日本鬼子引了过去。在关键时刻,嘎子的机智就体现出来。

又比如:嘎子进城不小心被日本鬼子抓住了,日本鬼子要他说出密信的内容,可嘎子就不说,虽然被打得皮开肉绽,他仍宁死不屈。他那种勇敢精神真让我佩服不已。

这些例子都说明嘎子那么聪明、勇敢、富有爱国主义精神,他那么小的人与奸诈的日本鬼子斗,那是要有多少勇气。

篇6:高三爱国情怀主题的作文

山脚下有一个用来健身的小公园,小山斜坡上有一条用石头砌成的台阶小路,两旁种满了竹子和芦苇,在小竹林的尽头有一个复古的亭子。亭子周围开满了许多不知名的小花,有两三朵依偎着的,有一群群簇拥着的,也有在微风中茕茕孑立的。走过亭子便是一丛丛翠绿的茶叶丛,有序地环绕着小山,直至小山顶。

那里离我家并不近,也只有清明时节回去一趟,我总喜欢在亲戚家吃完午饭后去那儿玩耍。公园不大,但健身器材应有尽有。爷爷奶奶在那里悠闲地锻炼,谈天说地。而我的目的不在于锻炼,当然也没有人同我说笑,我只是喜欢这闲适的气氛,就像冬日里午后的阳光照在身上暖暖的。

荡了会儿秋千,乏了。走在上山的台阶路时伸手摘一片旁边斜伸出来的竹叶,折一枝芦苇,逗一逗刚刚探出头来的小竹笋。折了许多芦苇,手里拿着一大把,迎着风儿轻轻挥舞,像柳絮般的白色小绒毛便开始随风飞舞,落于山间。从亭子里望去,几个阿婆正在采摘茶叶,不紧不慢,很是细心,筐里的茶叶都是精挑细选的,就像山里人一样纯粹。他们发现了我的存在,并没有停下手中的活,只是抬头对我友好地笑了笑,又低下头继续采摘。走上前摘了几片茶叶,凑到鼻子边闻了闻,清香扑鼻而来。茶香萦绕在我的指间,久久不能消散。在竹林和茶园编织的绿色里,我似乎就是那只闻香而来的粉蝶。

时光飞逝,儿童已变少年。又是一个雨纷纷的清明时节,我不知怎的想起了那个曾经有过快乐时光的地方,我的脚步朝着那个方向。

篇7:五年级爱国主题我的中国梦作文

五6班吴宇伦

放假的时候跟妈妈去外婆家玩是我最期待的事情,因为那里有很多的小伙伴带我捉龙虾,爬树,钓鱼,别提有多开心了。尤其是我最要好的伙伴峰哥哥,因为我最小,峰哥哥每次都很照顾我,轮到分胜利果实的时候,他总是会多给我两只龙虾,为此我很喜欢跟他玩,他的爷爷总是给我们做捕鱼的工具,像笼子,渔网等。一到周六,我就催促妈妈。

下车后,我总是比妈妈跑得快,路过外婆家门口也不进去,直接看峰哥哥在家干什么。“峰哥哥!峰哥哥!”连叫两声也没有答应,我悻悻地回到了外婆家。等到午饭后,我又去找他,还是不在。后来我问外公才知道是因为峰哥哥的爷爷得了肺癌晚期,他们一家在医院里。听妈妈他们说,他奶奶是肠癌也在治疗中,看大人们的神色应该是很悲伤的事情。

傍晚的时候我见到了峰哥哥,他很不高兴的样子,流着眼泪对我说:“再也没有人给我做渔网了,再也没有人给我做饭了,我的爷爷奶奶都要死了,,”

不是在医院吗?

治不好的!什么医院也没有用,癌症是治不好的!

怎么会这样呢?病痛和死亡给人们带来了多么大的痛苦啊!如果我可以努力,在将来的某一天攻克癌症难题该有多好,这样就可以免去许多人的疼痛和折磨了!常常听老师说我们要爱国,爱国

是什么呢?我总是不能理解,现在我忽然明白了,我应该要为这个社会做些什么?我可以给这个国家带来哪些改变?这就是爱国吧,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让这个国家更进步,勇敢地承担起肩上的责任!习近平主席提出了实现中国梦,如果我们青少年都可以努力加入到这个伟大的复兴梦里来,我想我们国家是会更更强大更繁荣的!

篇8:爱国主题的作文的试卷

这种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魄。爱国主义始终是把中华民族坚强团结在一起的精神力量, 改革创新始终是鞭策我们在改革开放中与时俱进的精神力量。全国各族人民一定要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不断增强团结一心的精神纽带、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 永远朝气蓬勃迈向未来。

一、爱国主义是最基本的素质要求

爱国主义是我们祖国的优良传统美德。在历史长河中, 面对异族的入侵, 中国人民进行了英勇的反抗和奋争, 涌现出岳飞、文天样、郑成功等无数可敬可爱的民族英雄, 留下无数可歌可泣的爱国主义业绩。近代中国, 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战争, 每一次战争都使中国一步步陷入半殖民地的历史深渊。同时, 每一次战争也使中国人产生震惊和民族危机感, 爱国主义的精神日益增强, “救亡图存”之声成为时代的最强音。无论是郑观应等提倡的“实业救国”、蔡元培等倡导的“教育救国”、“科学救国”, 还是邹容等追随的“革命救国”, 都是爱国主义精神的体现。正是爱国主义产生的高度凝聚力和民族尊严感, 才有了新中国的建立。

新中国建立后, 热爱社会主义制度, 建设富强、民主、统一的国家是社会主义爱国主义的内在要求。20世纪50-80年代, 中国人民在曲折中前进, 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的伟大任务, 走上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无论是克服困难的毅力, 还是纠正错误的勇气, 都是以爱国主义为动力的。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人民意气风发, 越来越自信地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奋斗着, 我们的综合国力日益强大, 30年风雨征程, 30年沧桑巨变, 我们取得了世界发达国家100多年才能取得的巨大成就。被国际社会称为“中国奇迹”。这些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与我们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热爱祖国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密不可分的。难忘香港、澳门回归时。全国人民高举国旗翘首期盼钟声敲响的时刻, 难忘申奥成功时热泪盈眶欢庆的狂热。这种情不自禁就是爱国主义的流露。

二、发扬爱国主义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不竭动力

1935年12月27日毛泽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讲到, “我们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 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 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当今世界, 科学技术突飞猛进, 知识经济已见端倪, 全球化已是大势所趋, 面对竞争激烈的国际环境, 面对我国经济、科技水平发展较低, 人口众多, 自然资源有限, 地区发展不平衡, 生产力不发达状况还没有根本改变, 社会主义制度还不够完善,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育还不成熟, 社会主义民主法制还不健全等一系列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殊状况, 如果没有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 如果没有热爱祖国、建设祖国的责任与热忱, 我们便只能临阵退却, 只能自暴自弃, 只能任人宰割, 甚而再次成为附庸。只有发扬爱国主义优良传统, 才能坚定不移地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坚持改革开放, 开拓进取, 对祖国的繁荣富强、社会的文明进步有强烈的责任感, 并为此而倾注全部心血、贡献全部智慧。这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竭的动力。

三、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是爱国主义的基本内容

首先, 每个公民必须要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民族自尊心、自豪感是任何时期任何爱国者必须具备的情感。民族自尊心能增加我们自立向上的恒心, 自豪感能树立我们建设祖国的自信。要增强民族自尊心、自豪感, 就必须反对民族虚无主义。我心目中的“中国”概念:一个我们祖祖辈辈繁衍和生长的地方, 一个生我养我的地方。无论走到哪里, 我的身体里总是流着中国人的血。无论到什么时候, 我的子子孙孙的身体里永远流着中国人的血。总之, 是民族的概念, 血缘的概念, 制度会变, 意识形态会变, 这个东西不会变。近代史上, 面对列强的分割, 面对祖国的落后, 部分激进分子主张一切采取“拿来主义”, 甚至走向民族虚无主义的极端。民族虚无主义既否定我们的民族精神和独立品格, 也彻底否定了中华民族几千年以来备受人们推崇的爱国主义精神, 这是一种偃息民族自尊心的观点。我们民族有五千年的文明史, 而且一度领导世界潮流, 事实证明, 民族虚无主义并不会给中国带来好的出路, 只能带来自卑与自残, 我们要正确认识自己的历史文化, 区分精华和糟粕, 使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创造的文明成果,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获得新的生命, 放出新的光彩。

其次, 爱国要有平常心。过去我们在大国心态和弱国心态的双重支配下, 自大又自卑, 排外又媚外, 出尽了洋相, 也吃够了苦头。今天仍有相当多的青年, 一面高喊过激的爱国口号, 一面费尽力气要出国定居, 这应该怪不当的引导。做人要自爱自尊, 作为民族也如此, 而自大和自卑都是自尊的反面。两极相通, 狭隘民族主义是很容易变成民族虚无主义的。正是在日益全球化的今天, 我们更应该、也更有条件用全球的、人类的眼光来看中国, 更好地辨别中国文化的精华和糟粕, 认识中国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从而建设一个更伟大的中国。在我看来, 这才是真正的爱国。要从思想上、知识上充分装备自己, 为祖国的繁荣稳定贡献力量。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家对WTO的认可与加入, 全球化已是大势所趋, 中国已成为世界舞台上不可或缺的一员。在这个舞台上, 如何成功地履行自己的角色, 立于不败之地, 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努力。我们必须先从思想的高度上认识我们面临的局势:我们虽有辉煌的文明, 但仍处于落后的状态;我们虽已取得了成就, 并得到世界的认可, 但仍有部分敌对势力对社会主义制度十分仇视, 我们应保持清醒的头脑, 自觉维护已取得的革命成果与建设成就, 维护祖国的稳定统一。

四、结语

篇9:浅谈陆游诗歌的爱国主题

关键词:陆游;诗歌;民族精魂;爱国情怀

中图分类号:I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2-0197-01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时期著名诗人。他出生的第二年,金兵就攻陷了汴京。“儿时万里避胡兵”的颠沛流离的生活,给幼年陆游的心灵留下了深重的创伤。其父陆宰是一位爱国志士,深受其父的爱国主义思想的影响。29岁赴进士考试,受秦的忌恨而不得入仕,直到秦桧死后才入仕。但在后来的仕途中,陆游因力主抗金又两度被罢职,自66岁以后一直闲居故乡山阴。最终怀着“但悲不见九州同”的沉痛憾恨与世长辞。

陆游的诗歌创作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数量惊人,仅《剑南诗稿》保存下来的就有九千三百多首,在历代诗人中翘居首位。陆游的诗亦可谓各体兼备,古体、律诗、绝句都有出色之作,其中尤以七律写得又多又好,为人所推崇。如“江声不尽英雄恨,天意无私草木秋”(《黄州》);“万里关河孤枕梦,五更风雨四山秋”(《枕上作》);“月色横分窗一半,秋声正在树中间”(《枕上》)等。这些名作名句,或壮阔雄浑,或清新如画,不仅对仗工稳,而且流走生动,不落纤巧。

陆游“虽做过官,也曾在西北从军,加强了他的敌忾。为了民族,为了社稷,他永怀着恢复中原的壮志。陆游的爱国诗词正是他爱国情感与心态的再现和反映。面对接连不断的战争,苦难深重的百姓,支离破碎的江山,他渴望投笔从戎,然而报国无路。满腔的热血、满心的赤忱,却只能诉诸于冰冷的笔触之下,这种强烈的渴望征战沙场、救国救民的愿望无法实现的苦楚使陆游的爱国诗更是荡气回肠。他的爱国诗或直抒胸臆、或托物言志、或借景抒情、或以梦喻怀,始终不变的是他的忧国忧民情怀。

一、报国献身的豪壮之情

陆游所处的南宋时期,正是中原沦陷,国土丧失过半之时,且面临金国的频频入侵。南宋的当权者却是妥协媚外,苟和求安。幼年避难的颠沛流离的生活,人民的生灵涂炭,国土沦陷的现实,以及深受其父和其师的爱国主义教育的影响,陆游渴望中原收复,九州同一。他不但怀有渴望祖国统一的愿望,而且具有“一身报国有万死”的牺牲精神。陆游仕途坎坷,始终没有得到重用,但他却永怀“恢复”之志。其诗表现出了他永怀一生的报国献身的豪壮之情。早年,陆游就立下了“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观大散关图有感》)的报国壮志。在早期的《夜读兵书》中,陆游就说道:“平生万里心,执戈王前驱。战死士所有,耻复守妻孥”,表现了诗人杀敌报国的决心和壮志。在其中年的《关山月》这首诗中,诗人的一句“中原干戈古亦闻,岂有逆胡传子孙”无不把诗人心中面对中原被异族统治的气愤、悲痛之情深深地表达出来了。在其《书愤》这首诗歌中,诗人回顾自己的曲折坎坷的抗金复国之路,仍说道:“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时年62岁的诗人仍要效法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北定中原,兴复汉室”,表明仍要报效祖国,恢复中原。82岁时,诗人还在慷慨高歌:“一闻战鼓意气生,犹能为国平燕赵”(《老马行》),时至暮年,还渴望着抗金复国。可见,诗人不仅关心国家的命运,而且有慷慨救国的胆识,忘身卫国的决心。在国难当头之时,他始终把自己当作一名报国的战士,具有“铁马横戈”,“气吞残虏”的气概和“一身报国有万死”的牺牲精神。

二、抒发报国无门、壮志未酬的愤慨的

在《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两句中,作者将梦境和现实相结合,表现出陆游报效祖国忠心不衰之情,读来悲壮苍凉!“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写出陆游以衰老多病之身,尚想为国戍边,不忘抗战报国的激情。

早岁哪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州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外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在这首《书愤》中,诗人从对早岁威武雄壮的战斗生活的向往和追忆出发,哀叹自己壮志未遂,抒发了无比深沉、愤慨的感情,并且倾泻出强烈的爱国激情。正如严修教授所言:“空怀‘忧国孤臣泪,平胡壮士心’(《新春》)的陆游,至死未能实现其恢复中原的愿望。‘至死恨不见中原’(《太息》),成了他永远的遗恨。”“他的诗在慷慨中有悲愤,豪爽中有沉郁……这些诗句是悲歌,是叹息。是诗人用泪水写成的……这种理想破灭的凄凉,也是一种崇高的悲剧美,是陆游诗歌最感人的精神力量。”

三、对投降派的愤怒谴责

陆游不仅在诗中抒发了对祖国的热爱,同时还对腐朽无能、苟安求和的统治当局发出愤怒的谴责:”诸公尚守和亲策,志士虚捐少壮年”(《感愤》);”公卿有党排宗泽,帷幄无人用岳飞”。另外,陆游还在《追感往事》、《客从城中来》、《北岩》、《关山月》等诗中痛斥那些不恤国难、唯知奢靡享乐的官僚。面对着“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的腐败现象,他痛心疾首地大声疾呼:”於乎此何心,有酒吾忍酌?”。

四、表达爱国爱民、忠贞不渝的感情

陆游在诗中表现着对深受统治阶级压迫的劳动人民的深切的关怀。部分作品则揭露了异族统治者对中原人民的暴行,如:《三月二十五夜达旦不能寐》、《秋获歌》、《秋赛》、《农家叹》等诗中,他描述当时的现实是:“富豪役千奴,贫老无寸帛”,“一身入县庭,日夜穷笞榜。”由于陆游对人民的痛苦感受深刻,所以他对被迫反抗的人民怀着不寻常的同情,以至在《两獐》、《疾小愈纵笔作短章》等诗中出现了这样光辉的思想:“吏或无佳政,盗贼起齐民”;”彼盗皆吾民,初非若胡羌。奈何一朝愤,直欲事殴攘?”这种对”盗贼”的看法已经冲破一般文士的观点,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难能可贵的。《书叹》则是以巨大的艺术概括,揭示了整个剥削阶级对农民的压榨:“有司或苛取,兼并亦豪夺,正如横江网。一举孰能脱。”可谓是句句沉痛,发人深省。在悲愤交加的同时,也表达了沦陷区人民渴望南宋军队收复失地、解救人民疾苦的强烈愿望。

抗敌御侮、收复失地、为国雪耻,是陆游一生不曾放弃的理想,也是陆游生活与诗作的主题。陆游的爱国思想是深沉的,陆游的山水田园诗由于其浓厚的爱国思想之贯注而显得更加恢弘。陆游至死不变的爱国之情,不仅在同时代诗人中无人能与之相比,即使在中国文学史上也是很少见的,他的爱国主义诗词“在我国的诗歌园地里竖起了一面光辉灿烂的爱国主义的旗帜”。

参考文献:

[1]邹志方.陆游诗词选[M].北京:中华书局,2005.

[2]钱钟书.唐宋诗集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

[3]游国恩.中国古代文学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

篇10:爱国主题作文

每一次仰望飘扬的五星红旗,每一次唱起庄严肃穆的国歌,爱国之情便在我胸中激荡。我为我是一个中国人而感到自豪,为中国的日益强盛而骄傲。

我永远记住我们祖**亲的功德,也永不忘记她承受的千灾百难。千百年来,有多少华夏子孙同自然灾害搏斗,同压迫势力和侵略者抗争!你可记得巾帼秋瑾、以及烈火中永生的众烈士?他们的热血复苏中国这块千年冻土,使中国迎来新的春天!由此,我不禁联想到了2008年9月25日晚,举世瞩目的中国神州七号成功发射,这是我国在航天事业上又一次新的突破,神七的成功发射,让国人骄傲!让世界瞩目!我国航天事业的高速发展,也证明了中国日益强大的国力。作为一个中国人,我是多么的希望自己有一天也能像那三位宇航员一样登上宇宙飞船,再一次让世界瞩目中国。

再想一想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闭幕,使我国在世界前列有了新的立足点,祖国的日益强盛是我自信心的源泉,祖国啊!在我心中,你的分量越来越重!正如奥运会所传承的中华美德,其中包含了奋斗、诚信、谦虚、团结、博爱等等,要求我们不懈奋斗,关爱他人,团结一致。

我骄傲,因为我是炎黄子孙!我爱你,伟大的祖**亲!

杨头小学

六年级一班

篇11:爱国主题作文

渐渐地,它爬上枝头,映入窗棂边,一时兴起,便独上轩榭台,享受着这静谧的夜色。月光之下,是广裹的土地,经过月色的洗礼,显得无比晶莹。微风袭来,夹带着淡淡泥土味,似有似无,沁人心脾。此刻,我思绪万千,想着我们憩息的国土,浸润了先辈的心血与汗水,想着那浓浓的爱国情感和那守卫国家,视死如归的民族之魂„„

历朝年代,许多仁人志士都具有强烈的忧民思想,以国事为己任,前赴后继,临难不屈,保卫祖国,关注民生,就是这种精神,使中华民族历经劫难而不衰。他们是上帝的“宠儿”,虽与世长辞,但却名垂青史,为后人所尊崇。

面对民族的兴衰,我想到的是那一抹残阳,一片荒漠,我想到了“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的毫无怨言,我想到了放弃绿洲夹河而列的长安,甘愿远赴黄沙大漠,来换取和平的王昭君。我不会忘记,历史更不会忘记,她对着残阳,望穿秋水的双眼,还有那一颗随民族史一起跳动的爱国心。面对国家的荣辱,我想到了爱国将士岳飞,想到了沙场上的金戈铁马,和那“收拾旧山河”的慷慨激昂,想到了那长着青苔的墓地,和那“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口号;想到了他的义薄云天„„往事不堪回首,一支无形的匕首从背后袭来,刺入胸膛,留下了“精忠报国”的美名。

他们是爱国的,他们热爱祖国的山河,关心祖国的命运,在危难之时英勇奋战,为国捐躯,他们走了,但他们那爱国灵魂还在,还有千千万万个他们向我们走来,带着“铁”的精神,向前迈步。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我们要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增强爱国的情感,敢于进取,自强不息。虽然我们还是青少年,但我们坚信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今天为振兴中华而勤奋学习,明天为创造祖国辉煌未来而贡献自己力量,唯有国防在,剩有兴旺处。面对国防建设的日趋完善,我看到历史的前进,中华在崛起!一个繁荣昌盛的国家就在不久的将来!愿自心出,精需自设。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愿望,而这美好愿望的实现,就需要不断的努力。同样,民族的兴盛,国家的繁荣也需要用辛勤的汗水去换取,而他们-昭君和岳飞等民族英雄,为后世树立了良好的典范,他们英名辉煌千古„„魂牵梦萦多少次梦里神游,梦到守卫过疆的哨兵,他们为祖国的繁荣,人民的富强而坚守岗位,我为我是中国人而自豪!

夜还是那样静,那样美,我的心潮早已澎湃,那赤诚的爱国心。

【评析】本文是一篇描写爱国精神的作文,文章整体语言流畅,铿锵有力,慷慨激昂,富有感染力,从王昭君和岳飞的事例联系到“我们”应该怎样做,最后表达出

作者对国家的热爱之情,文章思路清晰,结构合理,是一篇优秀的作文。

谈爱国

我们都是炎黄的子孙,我们的身上都涌动着中华千年的血脉,所以我们每个中国人都有义务去爱我们的国家。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在人类漫长的岁月进程中,曾经,我们的古人就是以这种自强不息、团结进取的精神屹立在世界的巅峰之上。甚至至今,因为我们古人创造出来的文明一直仍是引世人瞩目的聚焦点。为什么我们的古人这么伟大呢?过很多学者研究后,总结出了一个非常简单的结论——朴素的民族主义精神,简单点来说就是——爱国精神。

爱国首先要了解民族的历史——文化是民族群体意识的载体,是民族凝聚的重要基础。“爱国?”谁不会呢,那难道只有口头上说的那么简单吗?你实践过吗?你了解多少我们中国的历史呢?我想如果我们每个人这样问问自己,那么就不会有那么多自以为是 的“爱国人士”了,那么我们的中华民族也就一定会更加富强了!理所当然呐,我们每一个爱国者都应该认真学习祖国的历史,深入了解祖国优良的历史文化传统,发自内心的热爱祖国的灿烂文化。

詹天佑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各出所学,各尽所知,使国家富强不受外侮,足以自立于地球之上!”徐悲鸿画的马算是我们国画中的一个巅峰,可是在他留学的时候,他受到过不少外国人的排挤,他们常常鄙夷他,辱骂他是“东亚病夫”、“软弱的中国人”。面对这么大的屈辱,徐悲鸿并没有冲动地去和他们争议,而是将一腔爱国之情化为了满忱的动力,最终以优异的成绩完成了学业,用实力证明了中国人的风采。因此,世人评论徐悲鸿的马中蕴含着中国人的傲骨。所以往往,爱国就需要我们把自己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息息相关,把个人的发展同国家的发展和进步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关注自己的命运、心系国家的前途和命运。

爱国就是要爱我们的骨肉同胞。在我们过着今天的美好生活,你是否遗忘了曾经我们那浴血奋斗的八年战争呢?你还记得一个熟悉的名字——刘胡兰吗?她只有13岁啊,但是在敌人的威逼利诱下,她并没有屈服,她是这样对敌人说的:“只要我还有一口气,就要为人民干到底!”支持她的是什么呢——对,就是因为她爱自己的祖国和同胞,所以她才没有出卖自己的战友。没有这种精神,我们今天是不会取得战争的胜利的!

作为新世纪的少年们,我们应该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使我们的民族精神传承不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爱国是一个亘古不变的话题,历史的车轮转动千年,爱国也便沉淀为一种文化。爱国文化的醇香越来越浓,我不禁陶醉其中。

爱国就是苏武的持节南望。当大漠的风将他的手雕刻得龟裂,当大漠的霜雪染白了他的双鬓,他依然手握节毛尽落的旄节,眼睛跨越千山万水,寻找着回家的方向。叛将卫律的威胁不能让他容色稍变,匈奴千金封候的许诺不能让他动摇片刻,因为他心中装着两个字“祖国”。为了这两个字,他把“生是大汉人,死是大汉臣”的信条铭记心间。于是我知道了,爱国需要一种坚毅的品格,它使我们无论如何都不能背叛自己的祖国。

爱国就是岳飞“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的豪情壮志。当岳飞“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壮志凌云被皇上的十二道金牌召回临安,英雄再难以倾力保家卫国。纵然是“白了少年头,空悲切”的惆怅哀痛令人心酸,也敌不过朝野中奸佞小人的流言蜚语,最终只能背负着“莫须有”的罪名饮恨长辞,但他成了民族魂。岳飞的爱国之声回响在大地山河间,让我懂得了何谓“精忠报国”的铁骨铮铮,澎湃着我爱国的血液。

爱国就是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水土汗青”的崇高信念。当宋军防线崩溃,他依然转战各地,纵然兵败被俘,元军四次劝降,仍不能动摇他的浩然有爱国之气。纵然忽必烈亲自出马,他仍正气凛然。他以死实践了“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誓不休”的坚定执著的爱国心。于是我明白了爱国就是在国家危难之际同国家同生死,共患难。

当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爱国就是救灾官兵救人时的奋不顾身,就是志愿者在灾区的一个眼神,一处帮助,就是全国亿万群众捐款捐物的热情。在奥运会举办之际,爱国就是运动健儿在竞技场上的奋勇拼搏,就是志愿者的一次微笑,就是国民不乱丢垃圾,文明现场看比赛的行为、、、、、、于是我领悟了,踏踏实实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就是最大的爱国。

乘着爱国的翅膀,我们要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情怀;乘着爱国的翅膀,我们要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理想;乘着爱国的翅膀,我们要让我们的祖国更和谐更强大。

爱国梦,中国梦

梁启超先生为了中国医学的前途,毅然舍弃了个人利益,这种顾全大局,不计

个人得失的做法让人为之动容,更让人们看到,在祖国的发展中,个人得失是那么的渺小。无论是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还是陆游的“家祭无忘告乃翁”,都向我们传达了一种深沉的爱国精神。他们都以国家利益为重,在国家利益与个人得失的选择中,毫不犹豫选择国家利益,他们的身上永远闪现着爱国的光辉。

爱国精神蕴藏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缓缓流淌,不同的时期则会有不同的表现。在抗日战争中,多杀鬼子是爱国的;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改造社会主义是爱国;在和平时期,默默坚守在平凡岗位上是爱国;在国家领土受到侵犯时,依然挺身而出是爱国;而对我们学生而言,好好学习,充实自己也是爱国。所以当梁启超先生在面对刚传入中国的西医遭到质疑时,他不顾个人安危、个人得失,毅然决然挺身而出,他为中国医学的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他的身上也贯穿着闪闪发光的爱国精神。

或许,我们的岗位很平凡;或许,我们的力量很弱小;或许,我们没有能力也没有机会杀敌报国。但是,我们依然爱我们的国家。做不了大事就做小事,我们可以像郭明义一样,默默坚守在平凡的岗位上,兢兢业业,为社会做力所能及的贡献。我们也可以像感动中国人物中的最美教师格桑一样做好该做的事,承担好应尽的责任。我们个人的力量或许很渺小,但试想,若是我们中华民族每个人都如此,那么我们的社会必然会进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不再只是梦。这不是口号,这是行动的开始,这需要我们每个中国人的努力。爱国并不是抽象的,它是一种高尚的品质。但有人却借此来做出过度、极端的事,比如,在去年钓鱼岛事件中,打砸日本车,这是很不理智的做法。我们应该理性爱国,文明爱国。国难当头时挺身而出;国家安定时,坚守自己的岗位。

我们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所以我们更应该充实自己,在知识的海洋里远航,将来多为祖国做出自己的贡献,让爱国精神的火焰愈发强烈,将爱国精神代代相传。

为了国家的发展,为了社会的进步,我们一定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为中国梦的实现尽自己的一份力!

篇12:爱国主题作文

六十年的风雨前程,六十年的艰难跋涉,六十年的春华秋实,六十年的丰功伟业,六十年的沧桑巨变,六十年的灿烂辉煌!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饱经战争苦难的中国人民终于站起来了,她像一只巨龙一样,以一个大国的身份,重新屹立于世界东方。令世人刮目相看。

在滚滚的历史长河中,六十年只是短暂的弹指一挥间,60年的历程,铸就了一个民族千百年的梦想,当神舟飞船腾空而起,美丽的蘑菇云像花一样绽放在辽阔大漠的上空,满载着中华民族的希望,将千年的梦想镶嵌在银河之上,从太空传来的那一声:“我为祖国感到骄傲”!这穿越时空的呐喊是何等的豪迈,北京奥运圣火的点燃,那是中华儿女向全世界诠释更高、更快、更强的含义!当五星红旗冉冉升起,鸟巢上空回荡着义勇军进行曲的旋律,我热血沸腾,心潮澎湃.看到一双双蓝眼睛里飘过惊羡的目光。作为祖国的儿女,我由衷为母亲感到自豪!

回首您走过的60年的艰辛历程,我百感交集,思潮翻滚。5.12汶川地震,举国上下,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展开了一场撼天动地,气壮山河的抗震救灾斗争,显示出沧海横流中的英雄本色。在击不垮的信念里寻觅。大爱,这闪烁着光芒的人类最崇高的品质,是灾难留给中国人民最宝贵的财富。

我爱你,中国!我爱你无边原野醉人的花香,我爱你月亮树下动人的歌唱。

篇13:爱国主题的作文的试卷

爱国主义教育不管在何时何地都是思想品德教育的核心, 但随着时代的发展, 各种思想意识的侵蚀, 拜金主义思想正不断抬头.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思想正不断淡化———面对如此情况, 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是痛心疾首的.小学作文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就是要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认知水平, 将一些抽象的、难以理解的思想情感, 通过多种不同的形式传输给学生, 使学生在幼小的心灵中初步培养爱国的思想情操.

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 我认为以下几种方法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比较实用.

一、激趣导入, 激发写作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据我了解, 基本上每个学生都曾有过“作文恐惧症”.在教学生写关于祖国、雷锋叔叔等主题作文时, 我曾经采用音乐导情的方法, 组织学生学习演唱《党啊, 亲爱的妈妈》、《学习雷锋好榜样》等歌曲, 使学生增强对祖国的形象和雷锋的形象的理解.借用音乐渲染课堂气氛, 活跃课堂生活, 使学生“耳悦”、“心悦”, 写作兴趣盎然.根据写作的需要, 教师可以选择相应的音乐气氛, 把学生带进写作的美妙景象中, 给学生以强烈的感染.这样既可以使学生的写作有所依托, 又可以使学生受到爱国歌曲的熏陶.

二、联系历史, 创新写作立意

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 有着悠久的历史, 但在近代的一百年里, 却历经磨难, 饱受屈辱.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国曲折的历史, 并根据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的特点, 对学生讲授本民族、本国家的产生、形成、发展的历史, 以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 启发学生思考生存在国际社会的现代人应该如何, 从而增强青年一代报效祖国的紧迫感和使命感, 同时使学生在作文时立意更新.

记得我在读小学的时候, 在学习小英雄王小二的课文时, 我和同学们都哭了, 特别是读到“敌人把二小挑在枪尖……”至今想来鼻子仍在发酸.虽然当时我们并不理解这种情感生发的根源是什么, 但我们能理解教师对我们说的“日本鬼子无恶不作, 烧杀抢掠, 奸淫掳掠, 是他们杀害了王二小”.由此, 我们都恨日本侵略者, 而王二小就像我们的亲兄弟一般, 日本侵略者杀害了他就仿佛是杀害了我们的亲兄弟一样, 增添了我们对日本侵略者的仇恨, 这一恨就恨了二十多年, 然恨意并未减损分毫.后来当我成了老师再讲这篇文章的时候依然有好多学生流下了眼泪.我让他们说出对日本侵略者的感想时, 他们个个举起拳头.后来, 我只要一看到影片中日本侵略者的暴行, 心中总是怒火熊熊, 泪水直往上涌, 而看到八路军英勇杀敌时, 总觉得激动万分, 心情无比畅快.小学语文教材中, 类似的文章很多, 很能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这样, 爱国主义情感的种子就在这不经意间种在了孩子们的心田.我想, 能明辩是非, 懂得爱憎对于当时的孩子们来说就是一种爱国了.有了这样的情感, 学生在写作文的时候就会爱憎分明, 创作的立意就会有一定新意.

三、重视文化, 充实写作内容

中华文化是以伦理道德为本位的, 仁、义、礼、智、信是教会我们如何做人的.传统的教育又有“从小培养, 使其习与性成”和“从小事、琐事做起, 由小见大”, 从小教育孩子学习“洒扫、应对、进退之节, 爱亲、敬长、隆师、亲友之道”等丰富经验.经过现代化的历史提升和时代化的综合转换, 中华传统文化可以实现人文精神和时代精神的整合, 培养既具有科学精神又具有人文底蕴的与时俱进之人.通过民族精神、诗词歌赋、民族文化活动等, 发扬我国优秀传统德育精华, 赋予现代内涵, 努力做到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的结合, 关注学生的实际, 鼓励和提倡学生多读优秀的文化典籍, 重视古诗词的教学, 经常举办以古诗词为内容的朗读、绘画、书法比赛活动, 每节课前背诵一首古诗词, 使师生在感悟、体验、积累中, 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自身的文化品味, 增加自身的人文底蕴, 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 为健康作文打下基础.

四、通过活动, 让作文有章可循

如果让孩子生硬地接受爱国思想教育, 会没有效果的, 弄不好反而会适得其反.而通过一系列的作文活动却能很好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熏陶.例如, 在庆国庆活动中, 学校为了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举行“党在我心中”的诗歌朗诵会, 制作反映“家庭大变化、祖国大变化”的展板, 我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内部动机, 使学生切实从中受到教育, 抓住契机, 让学生配合图片, 搜集资料写作文, 并向学生表明:写好了将作为展板内容在全校展出.学生的内部动机被充分调动起来, 在情感的激励下, 他们满怀信心地去查找资料, 请教老师, 请教家长, 了解祖国近年来的巨大变化.孩子们用稚嫩生动的语言去表达自己对共和国沧桑巨变的认识, 表达对祖国母亲的热爱.有许多学生写出了《我与奶奶比童年》、《搬新房》、《我爱祖国》等文章.有学生写到:“祖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草房变楼房, 农村像城市, 城市像花园, 越来越漂亮.看一看我们身上穿的衣裳, 餐桌上的饭菜, 装饰的新房……从衣食住行到生老病死, 从城市建设到农村发展, 无一不发生了巨大变化, 中国人民终于站起来了!”

有学生竟将作文题目定为《过去、现在、未来》, 表达了对历史的认识及对美好未来的憧憬.文中写到:“中国在过去的50年中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社会主义新中国改变了旧中国贫穷落后的面貌, 人民当家做主, 民族富强团结, 国民经济欣欣向荣, 能源生产蒸蒸日上, 科技事业突飞猛进, 文化事业繁荣兴旺, 改革开放更使祖国如虎添翼, 使人民走上了富裕之路.这一切的一切, 是任何时代都不能相比的.我爱心中的祖国, 是它给了我们今天幸福的生活, 让我们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学习, 在平坦的操场上运动嬉戏, 在Internet网上浏览冲浪.有这样优越的条件, 怎能不让我们奋发图强?我为成长在祖国的怀抱而骄傲, 为自己的祖国而自豪!回首往事, 展往未来, 有党的英明领导, 有中华民族的勤劳勇敢, 我们今后的生活会更美好, 花更红, 水更清, 天更蓝.我为祖国而自豪, 祖国在我心中.”

有一名学生在10月份的一篇日记中写到:“爷爷告诉我, 中国的变化是巨大的, 爸爸说, 家乡十几年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我相信他们的话, 因为我家这几年的变化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还有的同学在“祖国在我心中”演讲时谈感受说:“我虽然没有经历过祖国的变化, 但我能从爷爷谈起1960年和谈起今天的不同表情中, 体会到这是一个多么了不起的变化.同学们, 为了将来能够在对我们的孩子们谈起中国下一个变化时, 也能无比自豪……”文如其人, 言为心声, 学生在这样的状态下写文章, 有话可说、有话可写;文章不是无情物, 学生通过写作文, 激起了对祖国变化的赞叹和对祖国母亲的热爱.

篇14:陆游诗歌的爱国主题和表现形式

关键词:陆游诗歌;爱国主题;表现形式;艺术特点

中图分类号:G4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1)04-178-02

陆游是南宋伟大的爱国诗人。他终生主张收复失地,昭雪国耻,抗战到底。他现存的九千多首诗中,鲜明的特色是爱国主义精神。他的诗歌多方面表现了一个热爱祖国、关心人民的有志之士的热情、愤慨和抑郁之情。除了爱国主义诗篇外,陆游描写农村风光、风俗人情、自然景物、个人情愫的诗也各具风采、生动感人。陆诗的表现形式丰富多彩。主要为:1、直抒胸臆,托物言志;2、借景抒情,以梦抒怀;3描写细腻生动,清新优美;4、擅长七言诗,对仗极工整。其艺术特点:1、他的爱国诗篇植根于南宋现实土壤。因此他的诗运用了现实主义方法,风格近视杜甫。2、充满对理想的追求。通过梦境和想象来抒发自己的美好愿望。因此,又富于浪漫主义色彩。3、诗歌语言平易晓畅,精炼自然。诗歌风格气势奔放,境界壮阔。4、体裁方面,兼长众体,各体俱工,更擅长近体诗。

一、终生不渝的爱国情怀,抗敌复国的爱国主题

1、维护国家统一,反对南北分裂。是陆游爱国诗篇的主旋律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出生于1125年(宋徽宗宣和七年),卒于1210年,终年86岁。陆游生当南宋多事之秋,出生的第二年适逢靖康之乱,随其父陆宰离开中原南归。因而他的童年是在战乱、流亡生活中度过的。从小受到父辈们抗金思想的教育和熏陶,立志要“扫胡尘”、“清中原”,为统一祖国而斗争。他青年时代就变姓名,学剑术,读兵书,结豪杰,积极宣传北伐主张。三十岁左右,陆游即以“喜论恢复”而知名,并因此受到投降派的排斥和打击。他坚持夙志,毫不退缩,大声疾呼抗敌复国。宋孝宗隆兴年间,陆游出任枢密院编修管,热情宣传抗金主张,积极支持张浚北伐,提出了定都建康(今南京),固守江淮,攻取山东,收复中原的建议。不久北伐失败,陆游也被投降派加上“交结台谏,鼓唱事非,力说张浚用兵”的罪名罢职回家。宋孝宗乾道八年(1172年),陆游应四川宣抚使王炎的征召,从夔州来到汉中,任左承议郎权四川宣抚使干办公事兼谏法官。在职期间,他披铁甲,跨战马,执长戈,奔驰于秦陇岐渭之间,查勘地形,了解民情,并亲临前哨大散关和骆谷口等地侦察敌情。他认为汉中地区形势险要,军民抗金斗志很高。他向王炎建议:“经略中原必自长安始,取长安必自陇右始。当积粟练兵,有衅则攻,无则守。”但陆游的意见未被采纳,不久王炎被召回杭州,幕府解散,陆游北伐的希望和计划破灭了。他怀着痛苦的心情离开汉中,南下成都。从此,陆游再没有机会走上抗金前线,但他却以诗歌作为武器,表达自己坚持北伐,反对投降,渴望祖国统一的理想和决心。

陆游热爱祖国辽阔的土地,雄伟壮丽的河山以及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他深情地歌唱:“四海一家天历数”(《感愤》),“幅员万里宋乾坤”(《夜读东京记》)。他热烈地赞美:“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太行天下脊,黄河入昆仑。山川形胜地,历世多名臣”(《哀北》)。对于历史上的著名诗人予以崇高的评价:“离骚未尽灵均恨,志士千秋泪满裳”(《哀郢》)。“出师一表通古今,夜半挑灯更细看”(《病起书怀》)。所有这些,激发了他的爱国情怀,鼓舞着他为实现祖国的统一而斗争。

陆游的爱国情操终生不渝,老而不衰。他早年即立下“一生报国有万死”的志向,有着“平生万里心,执戈王前驱”(《夜读兵书》)的豪情。步入中年之后,诗中更洋溢着恢复中原、洗雪国耻的献身精神: “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观大散关图有感》)。“丈夫五十功未立,提刀独立顾八荒。京华结交尽奇士,意气相期共生死” (《金错刀行》)。即使到了古稀之年,仍然豪情横溢,爱国热情丝毫未减:“一闻战鼓意气生,犹能为国平燕赵”(《老马行》)。陆游临死前写的绝笔诗《示儿》既是诗人一生思想斗争的总结,也是几百年来广为传诵,影响深远的名篇:“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仍念念不忘国家的统一。由此可见,陆游对祖国怀着多么深厚的感情,他真不愧是我国古代杰出的爱国诗人。

2、反对屈辱求和的和戎政策,揭露南京统治集团祸国殃民的罪恶,是陆游爱国诗篇的又一重要内容。

南京时期,投降和反投降的斗争十分激烈。主战派反对割地求和,坚持抗金的正义斗争,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但是投降派掌握着朝政大权,他们唯金人之命是从,镇压抗金远动,迫害主战派代表人物,制造了一桩桩“爱国有罪”的惨剧。陆游一生与南宋投降派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并因此而遭到排斥和打击。诗人曾说:“余十年间两坐斥,罪虽擢发莫数,而诗为首”(《剑南诗稿》卷21)。他把诗歌当做匕首和投枪,掷向投降派:“公卿有党排宗泽,帷幄无人用岳飞。遗老不应知此恨,亦逢汉节解沾衣”(《夜读范致熊<揽辔录>言中原父老见使者多挥涕感其事作绝句》)。在另一首《追赶往事》中,他这样写道:“诸公可叹善谋身,误国当时岂一秦!不望夷吴出江左,新亭对注亦无人”。这两句七言绝句,以犀利的笔锋揭露了南宋初年黄潜善、汪伯彦和秦桧之流结党营私,排斥主战派将领宗泽,陷害民族英雄岳飛,出卖中原河山与人民的罪行。诗人指出:投降派不止秦桧一人,而是一个反动集团。这些无耻的“公卿”,为虎作伥,给人民带来了灾难,自己却逃到西湖的花天酒地中寻欢作乐去了。陆游愤慨的予以谴责:“巨浸稽天日沸腾,九州人死若丘陵。一朝才得居平土,峻宇雕墙已遽兴”(《读夏书》)。祖国大地横尸遍野,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而南宋统治集团却恃和求安,劳民伤财,建筑高屋广宇,过着穷奢极欲的生活。在这黑暗的岁月里,多少爱国者报国无门,壮志难酬,虚度了宝贵的时光:“诸公尚守和亲策,志士虚捐少壮年”(《感愤》)!陆游在诗中唱出了广大军民对“和亲”政策的愤恨:“生逢和亲最可伤,岁辇金絮输胡羌。夜视太白收光芒,报国欲死无战场”(《陇头水》)!“战马死槽枥,公卿守和约。穷边指淝淮,异域视京略”(《醉歌》)。这些诗句矛头直指卖国集团,笔锋犀利,毫无隐讳,充满怒发冲冠的爱国情绪。

淳熙四年(1177),陆游在成都写了乐府古题《关山月》,对南宋统治集团从“隆兴合议”以来,文恬武嬉,醉生梦死的现实作了深刻的揭露:“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戍楼刁斗催落月,二十从军今白发。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中原干戈古亦闻,岂有逆胡传子孙。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这首诗就题意而生发,采用对比的手法,叙写同一个月光之下,关山(边境)内外三种不同人(将军、士兵、遗民)的境遇和心态,概括了当时广大人民和爱国志士与投降派的矛盾。诗人从不同的角度斥责了南宋统治者求和苟安,不修武备,沉湎声色的种种罪恶,抒发了戍边战士报国无路,虚掷光阴的愤懑,表达了中原人民垂泪忍死,渴望恢复的痛切心情。全诗借景生情,月亮是全篇的背景光源,重点是写“壮士心”和“遗民泪”交织成的“月下之恨”,而“将军乐”则从正面揭露了造成这一千古悲剧的历史原因是“和戎”的国策。倾述着诗人对“和戎”国策的谴责和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憾恨。

陆游的晚年,南宋统治集团内部矛盾愈演愈烈,党同伐异,互相倾轧。陆游对这种争权夺利的斗争表示强烈的不满:“荥河温洛帝王州,七十年来禾黍秋。大事竟为朋党误,遗民空叹岁时遒”(《北望感怀》)。陆游积极支持“开禧北伐”,对主持北伐的韩侂胄采取鼓励与合作的态度。因而遭到投降派的攻击和污蔑,但诗人骨硬性傲,决不屈服:“宁为雁奴死,不作鹤谋生”(《古意》)。“双鬓多年作雪,寸心至死如丹”(《感事六言》)。这些光焰万丈的铿锵诗句,正是他对投降派的坚定回答,更是他一生反对投降主义的总结。

3、关心和同情人民疾苦,反映人民的愿望和要求,这种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在陆游诗歌中得到了充分的體现。

陆游写了不少反映人民盼望北伐,要求解除民族压迫的动人诗篇:“遗民世忠义,泣血受污胁”(《登城》)“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陆游常常北望中原,扼腕悲歌,他和苦难深重的北方人民心心相连。对南方人民贫困、痛苦的生活,也有深切的感受。他同情贫民百姓的艰难处境:“凶年饥岁,虽贫富俱病,然富者利源至多,贫者惟守田亩,孰为当恤?视郡县之庭,鞭笞流血扭械被体者,皆贫民也”。他在地方任职期间,作了一些有益人民的事情。被免职后,回到家乡,和人民建立了密切的关系,写下了许多反映农村生活的作品,如《游山西村》,表现了诗人由农村景色引起的欢娱之感和与农村人民的真挚情谊。诗人不遗余力还时常为人民做一些有益的事情:“驴肩每带药囊行,村巷欢欣夹道迎。共说向来曾活我,生儿多以陆为名”(《山村经行因施药》)。可见陆游受到了人民的欢迎。他对农村的了解也逐渐加深,并写了一些反映农民辛勤劳动和苦难生活的诗篇:“农事初兴未苦忙,且支漏屋补颓墙。山歌高下皆成调,野水纵横自成塘”(《农桑》)。“北陌东阡有故墟,辛勤见汝昔营居。豪吞暗蚀皆逃生,窥户无人草满庐”(《太息》)!农民群众终年辛勤劳动,但却不得温饱,无以为生,被迫逃亡他乡,留下的只是短井残垣。诗人面对这一惨淡景象,不禁倾泪叹息。陆游晚年穷居山阴,对贫富悬殊的现实有着更直接的感受,他把所见、所闻、所感付诸诗篇,其中《农家叹》、《秋获歌》诸作,都是农民深受残酷剥削,以至无以为生的现实记录。陆游关心人民,同情人民,他接受了人民的教育,又以自己的作品来鼓舞人民。

二、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

陆游一生热爱生活,创作勤奋,现存的九千四百多首诗中,内容极为丰富,涵盖了当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其中最主要的是爱国主题的张扬和对生活情境的歌咏。他的诗歌表现形式丰富多彩。其主要表现为:

1、直抒胸臆,托物言志。

如《书愤》,陆游的“一片丹心”始终得不到报国的机会,不能不常常感到压抑和愤慨,“气如山”的雄心与“空自许”的现实形成了强烈的反差。郁闷、失意、悲怆化作了滔滔江水狂泻而出,,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卜算子•咏梅》,诗人借咏梅以表达自己坚定不移的爱国立场和政治节操。

2、借景抒情,以梦抒怀。

如《关山月》,全诗以淡淡的月光为背景,写出了关山内外三种不同人的境遇和心态,一针见血地揭露了“和戎”国策的罪行,抒发了诗人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愤慨之情。《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作此诗时作者已经六十八岁,尽管年老体衰,闲居乡下,却仍然盼望为国效力。诗歌深沉地表达了作者报效祖国的壮志和那种“年既老而不衰”的矢志不渝的精神,充分表现了诗人崇高的爱国之情。

3、描写农村风光、人情风俗、自然景物、个人情愫,都细腻生动,清新优美。

如《游山西村》赞美宁静的村景和淳朴的民风。《临安春雨初霁》抒写对京华红尘的厌倦,但对江南春雨和书斋闲适生活的描写却优美动人。《沈园》二首是陆游爱情生活的写照。这两首“绝等伤心之诗”虽数量不多,却是古代爱情诗中不可多得的精品。

4、陆游兼长众体,各体俱工,更擅长七言诗他的七古、七律和七绝的成就都很高。

如:被后人推为压卷之作的七言古体诗《长歌行》,笔力清壮顿挫,结构波澜起伏,恢宏雄放的气势寓于明朗晓畅的语言和整饬的句式之中,“看似奔放实则谨严”(赵翼《瓯北诗话》卷六)。七律《游山西村》以平易晓畅的语言,整饬谨严的章法,描写山中景物社日风光,充满着浓厚的生活气息,流露出作者热爱农村的深厚情感。陆游的七绝笔致流转,情韵深永,其代表作《剑门道中遇微雨》字句清丽,情绪深婉,意境高远。陆游诗中七律尤以对仗工整而著称,刘克农说:“古人好对偶被放翁用尽”(《后村诗话》)前集。陆游的对仗常常能做到工整而不落纤巧,新奇而不至雕琢,如“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夜泊水村》,《剑南诗稿校注》卷一四),“全家稳下黄牛峡,半醉来寻白鹭洲”(《登赏心亭》,《剑南诗稿校注》卷一○)。正因如此,陆游诗中对仗工丽的联句常被用作书斋或亭台的楹联,颇受人们的喜爱。

三、陆游诗歌的艺术特点

1、他的爱国诗篇,植根于南宋的现实土壤,因此他的诗歌运用了现实主义创作方法,风格具有杜甫沉郁悲凉的一面。

2、充满对理想的强烈最求,往往通过梦境和想象来抒发在现实中不可能实现的美好愿望。因此,又富于浪漫主义色彩。兼融李白的飘逸奔放,但又不像李、杜诗那样雄奇莫测。

3、诗歌语言平易晓畅,精炼自然。诗歌风格气势奔放,境界壮阔。

4、体裁方面,陆游兼长众体,各体俱工,更擅长七言诗。

综上所述,陆游诗篇内容丰富,思想性强,风格豪放悲壮,充满爱国激情。他热爱祖国,忧国忧民,和人民的关系日益密切,为反对民族压迫和投降主义,为祖国的统一斗争了一生。诗歌的爱国主题融入了他的整个生命,成为陆诗的精华和灵魂。“诗界千年靡靡风,兵魂消尽国魂空。集中十九从军乐,亘古男儿一放翁”(梁启超《读陆放翁集》)!就诗歌强烈的爱国激情而言,这样的称颂陆游是当之无愧的。另外,陆游诗歌的表现形式丰富多彩。他热爱生活,善于从各种生活情景中发掘素材,无论是高山大川还是草木鱼虫,无论是农村风光、人情风俗,还是书斋闲情、隐逸情趣,他都写得细致入微,优美生动。陆游的诗歌创作,植根于现实生活,基本特征表现为现实主义,同时许多诗中又洋溢着浪漫主义精神,形成了气势奔放,境界壮阔的诗风。诗歌语言简练自然,造诣很高,内容扎实,感情充沛,表达清晰,作品富有感染力,读起来亲切感人。他的诗风对后代诗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姚鼐说:“放翁激发忠愤,横极才力,上法子美,下揽子瞻,裁制既富,變境亦多”(《今体诗钞序目》),这样的评价是十分中肯的。

参考文献:

[1].朱东润主编.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M]•2•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6.187―199.。

上一篇:管线排迁安全监理方案下一篇:建和谐校园的工作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