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营销复习框架

2024-04-28

市场营销复习框架(精选8篇)

篇1:市场营销复习框架

《市场营销学》复习框架

一、绪论

营销学的核心概念;营销观念的演变;

二、营销战略规划

战略规划的定义;选择业务组合与成长策略;市场导向及产品导向的业务定义;战略性事业单位的定义;SWOT分析;波士顿矩阵;产品市场方阵。

三、竞争战略

竞争对手分析;波特的竞争定位策略;基于市场的竞争性战略(不同竞争地位的企业类型及策略);

四、管理营销信息

什么是营销信息系统、其任务是什么;营销信息主要来源;营销研究过程;原始数据的收集方法;探索性研究方法;描述性研究方法;因果研究方法;市场试验的定义及种类。

五、营销环境分析

了解影响公司营销的微观、宏观、内部环境包括哪些因素和力量。

六、消费者市场购买行为

消费者购买决策过程;消费者信息来源;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各因素。

七、企业市场与企业购买者行为

企业营销与消费品营销比较;企业购买决策过程;与主要购买情形(采购类型)相关的产业购买过程的主要步骤;影响企业购买行为的各因素;采购中心。八市场细分、选择与定位(STP)*

什么是市场细分、目标市场、市场定位;市场细分的标准、各具体变量;有效细分场标准的条件;目标市场选择的五种模式及内涵;目标市场营销战略及内涵;选择目标市场时一般考虑的因素;市场定位的具体步骤。

九、产品与品牌策略*

产品整体概念的含义(产品的层次);产品的分类;产品属性决策;什么是品牌、商标;包装的作用;产品线、产品组合的概念及内涵;产品线策略及内涵;品牌的含义;品牌决策的内容;品牌归属、品牌命名;品牌战略及选择;服务产品的特点。

十、新产品开发与产品生命周期

什么是新产品;新产品开发的流程;什么是新产品扩散;新产品采用者类型;产品特征及扩散速度;产品生命周期各阶段目标、特点及其策略。

十一、定价策略

制定价格的流程;定价目标与定价方法的选择;三种定价导向及其具体方法的特点及应用;新产品定价方法;修订价格中哪些可使用的定价策略及适用情况;价格调整的原因及方法。

十二、渠道策略

什么是分销渠道;分销渠道的模式、分销渠道的长度、密度;渠道设计的步骤;渠道冲突的原因及种类;渠道成员的类型;

十三、促销策略

促销的含义;什么是人员推销、非人员推销;促销的作用;广告的构成要素;广告的作用;四大广告媒体;如何选择广告媒体;人员促销的形式、公共关系的作用;营销推广含义作用及方式。

篇2:市场营销复习框架

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了要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第十二次全国民政会议,进一步明确了民政部门在推进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中的职能作用。

2012年,发布了《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11—2020年)》(以下简称《社工规划》)。

《社工规划》是我国第一个关于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中长期规划。制定实施《社工规划》,是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重要举措,是加快推进我国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迫切需要,对于积极发展中国特色专业社会工作事业、加强创新社会管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

2013年,李克强总理则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中直接指出:要推进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将钱用在刀刃上。相关的政策推出,加上近年来我国非营利组织的蓬勃发展、社区建设的快速推进都体现了社会对于社会工作专业人员的强烈诉求。

二、考试概况(考试科目、考试时间、分值)考试形式

作为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中级)三门课程中唯一的以主观题呈现和考核的科目:社会工作实务历来是考生们公认的难点。

该考试的题型为两类:一是案例分析题;二是方案设计题。其中,案例分析题考查的重点是考生在知识点上的应用分析能力,其中包括《社会工作综合能力》(中级)的知识点理解及应用;而方案设计题则考查考生在实务领域中的知识应用,两种题型,一种考察分析能力,一种考察执行能力。考试题型

1、案例分析题:4道题

2、方案设计题:1道题

考试时长

考试时间150分钟,共计100分,合格分数线:60分。

分数分配:权重在20-25分之间,依据题目长度和难度有所不同。时间分配:3/5时间案例分析,2/5时间方案设计 考试特点

1.试卷整体难度适中,主要考查重点考点。

2.中级实务需要掌握的考点较多,如何成系统地记忆是难点和重点所在。3.答题的关键在于如何把考点迁移到考题中去。

4.需要加强练习,做到教材知识点和考题的过度与对接。

(二)历年社工实务中级考试内容回顾 1、2008年:3道案例,1道方案设计,总题量为4道。

从2009年-2012年,均为4道案例,1道方案设计,总题量为5道。2、2008年总体难度不大,涉及知识点优势视角;家庭社会工作中的家庭结构治疗;基线测量法以及通用过程模式(方案题)。3、2009年难度增加,医务社会工作、社区工作的任务目标与过程目标、矫正社会工作、优势视角、女性社会工作的基本原则,危机介入(方案题)4、2010年趋于成熟的考试,老年社会工作的机构照顾与居家养老;理性矫正社会工作的小组工作与情绪治疗模式;社会救助社会工作;结构式家庭治疗模式以及学校社会工作的抗逆力理论(方案);

5、2011年中规中矩,考查重点;老年社会工作中的社会参与;残疾人社会工作的社区康复模式;社工通用过程中接案步骤中面谈的任务;行为理论中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生态系统理论设计服务(方案)6、2012年涉及社区矫正;通用过程模式中的正式、非正式资源;督导;小组工作以及直接介入、间接介入 7、2013年社区矫正、社区服务中的正式、非正式资源;教育性督导;直接以及间接介入 8、2014年老年社工中的特殊问题、社会救助中的城市低保、儿童社会工作中的亲子沟通平行小组、矫正社会工作服务对象的基本需求及个案管理中的注意事项;提升社区居民骨干能力等

第一章: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模式 本章内容

第一节 通用过程模式的理论依据 1.概念2.4大理论依据 3.分析范式 第二节 通用过程模式的特点

1.特点2.运用通用过程模式应该考虑的因素

第三节 通用过程模式的4个基本系统对社工实务的作用 1.4个基本系统是什么2.在社工实务中的运用 第一节 通用过程模式的理论依据 本节要求大家掌握9个知识点 1.1 社会工作是个有顺序的过程p2 持续性:学习雷锋活动? 程序性/步骤:六大环节 通用性:各个领域、各类人群 1.2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 身边现象:择校、雅安地震 简单表述:人与环境的双向建构

书中表述:人与社会环境的理论是关于人的理论,重点是放在人与环境的互动上。(p4第二段)

现实运用:要求我们将视角放到个人和环境的双重因素上(好学校的孩子不一定能考上好大学),尤其是重视社会结构、系统和文化规范 1.3 社会工作的系统视角 身边现象:家庭结构、一叶知秋

简单表述:从哲学上个体与整体来理解系统 书中表述:系统视角强调:(第五页)1.注重人与环境的交叉互动和相互影响

2.强调社会系统,类似与社会学的思维。一叶知秋 3.注重运用社会资源

立德社工事务所提出:资源链接是社工基本能力 理论运用:用系统视角看待服务对象及其问题

1.拒绝归因个体,采取”社会病理“——环境因素、社会因素 2.动态评估问题

3.整合看问题——360度思考。横向上的相关层面,纵向上的流程和阶段性步骤

1.4 生态系统理论

身边现象:在城市中、猫为什么不抓耗子了?

猫生活在城市的环境中、城市中耗子少了、愿意给猫喂食的人多了,所以猫就逐步的适应这种环境开始不抓耗子了。如果猫还坚持抓耗子,那可能就会饿着。这种现象就可以用生态系统论来解释。简单表述:人是通过与环境的各种因素的相互作用来发展和适应的,社工是通过对人与自然和社会环境见的功能失调的处理,来强化能力,解决问题的 比如:我是在天气、交通、个人学识、家庭出身、社会发展形势、工作单位领导气质、同事关系等很多因素的作用下才形成现在的我的,也形成我现在的问题。那么解决我的问题就要从这些因素出发。书中表述: p6页最后一段 理论运用:

1、关注人与环境的调和度,即适应性、互惠性 社工帮助人适应环境

2、环境的品质,即是否有利于人的发展。社工帮建立支持网络

3、社工应该善于倡导,推动政策和环境改变 1.5 优势视角理论

身边现象:三人行必有我师、化悲痛为力量

简单表述: 人人都是有优点的,我们要通过强化有点来增强其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

书中表述:p10中间(1)-(5)

理论运用:注重自决和增能; 社工要于案主协作; 把优势看做是一种资源、可再生、扩展的资源 8个发现服务对象优势的方法

1、多留意细微不显眼的事;

2、不要只着重问题,多谈兴趣或喜欢做的事;

3、不要只关心现在,多了解过往的历史,尤其是过往的工作、成就;

4、从了解如何面对逆境去寻找强项;

5、离开主流角度或意识形态;

6、从另外一个环境或处境及人的不同身份去发掘强项;

7、相信及强调凡事有正反两面;

8、从家庭、小组、组织及社区强项去寻找个人强项。1.6 增能理论

身边现象:我不会打电话 日常表述:授之以渔 理论表述:助人自助

理论运用:案主参与与案主自决额、增加解决问题的能力 1.7 内外影响力范式:分析解释工具

1.8 生命周期理论 0-1岁 信任阶段 1-3岁 自主阶段 4-6岁 主动阶段 7-11岁 勤奋阶段 12-17岁 身份认同阶段 18-22岁 亲密感阶段 23-45岁 关怀阶段 45岁以上 完美阶段 1.9 全面认识资源

非正式资源:家庭、朋友、邻居、同事、亲戚等。情感支持帮助获取正式资源

正式资源: 群团组织——工青妇、单位等

社会服务组织——学校、医院、派出所等

这两种资源构成了社会处境,在考察一种社会情景时,要关注所面对的生命任务,以及完成生命任务的资源和条件,之后再决定提供哪些帮助。

前疑惑

如何应考《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

(一)《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主要内容及特点: 主要内容

(1)规范社会工作者、社会工作组织的相关法规政策(2)从事社会工作需了解熟悉掌握的法规与政策 如何应考《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

(一)《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主要内容及特点:

特点:知识量、信息量大 各章节相对独立,不能融会贯通更多需要理解和重点记忆整体难度低。

(二)《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考试难度:难度逐年加大,但题型决定能够把握内容决定在三个科目学习中更容易理解和接受知识体系决定复习要全面重要章节内容必须理解掌握透彻。

考试数据分析 2013年:

2014年: 考点广泛、重理解、超出教材内容涉及法律法规原文 重点未变

2015年教材变化

增加规范社会工作者、社会工作组织的相关法规政策 删除已经废止的法律法规

将修订后的、最新公布实施法律法规进行更新

四、通关保障 制定合理复习计划

1.听课、学习教材、通读法规政策原文(2、3、4月)2.以章节为单位做习题、复习教材(5月)

篇3:市场营销复习框架

一、构建专题的知识框架或基本脉络

在二轮复习中, 首先要帮助学生形成本专题的知识框架或基本脉络。这样, 学生的所学知识就不至于因过于零散而难以掌握。笔者在讲授这一专题时, 选择了如下图示:

学生结合这一图示, 可以很直观地理解中国资本主义曲折发展的历程, 我们也可以根据此图, 帮助学生用表格的形式概括中国资本主义曲折发展的历程。如下表所示:

这样, 学生对这一专题就形成了一个整体的知识框架或基本脉络。笔者认为, 在二轮复习中, 教师多一些这样的构建, 既可以减少学生因知识的零散而产生的苦恼, 同时也可以达到提高复习效果的目的。

二、结合考点排查一轮复习中学生存在的薄弱点

学生经过一轮复习后, 掌握一部分知识点, 但由于历史知识点过多, 复习时间较为紧张, 导致部分知识点没有掌握到位, 形成了一些薄弱点。在二轮复习中, 教师应结合一轮复习和平时训练当中存在的问题, 进行细致地分析和排查, 找出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薄弱点。笔者通过自身的教学实践, 发现学生在这一专题学习中存在如下几个薄弱点:

1. 如何理解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

解析:鸦片战争前, 自然经济占主体地位, 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鸦片战争后, 由于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 客观上促使中国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诱导了洋务经济产生和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2. 如何认识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先天不足”和“后天畸形”?

解析:“先天不足”指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缺乏资本、人才、技术、市场和思想观念的准备;“后天畸形”指工业结构 (轻工业和重工业比重) 和地区分布 (沿海与内地) 的失衡使民族工业呈畸形发展, 未能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3. 如何认识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解析:作用为经济的现代化 (工业化) , 政治的民主化 (维新变法、辛亥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 和近代思想解放潮流 (维新思想、革命思想、新文化运动) 。地位为民族资本主义代表新的生产方式, 但在近代中国难以独立发展, 始终没有成为占主导地位的经济成分。

三、关注并强化对新增考点的掌握

2011年江苏历史高考《考试说明》中, 本专题新增了一个考点: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笔者认为, 这一考点的增加主要是考虑到本专题的完整性, 因为在民族资本主义曲折发展历程中, 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是一个很重要的阶段;也可能是考虑到命题的需要, 因为今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 而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为其提供了重要条件。

在复习这一考点时, 教师一方面要全面梳理基础知识, 即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的时间、原因、概况、影响;另一方面要关注这一考点在专题中的地位和在考试中的命题价值。如笔者设计的“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对近代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的影响”这一问题, 就可以体现其在专题中的地位和在考试中的命题价值。因为伴随着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为资产阶级改良 (维新变法) 和革命 (辛亥革命) 提供了重要的经济条件和内在动力。

四、联系时政热点深化对本专题的理解

笔者简单地梳理了一下, 与本专题有关的重大周年纪念有辛亥革命100周年。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为辛亥革命奠定了物质基础, 而辛亥革命又为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扫清了障碍。与本专题有关的还有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为民主革命的转型奠定了社会基础, 同时也促使中国无产阶级队伍不断发展壮大, 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阶级条件。

笔者认为, 还有一些历史高考长效热点也值得关注。例如民生问题, 晚清以来中国历届政府都曾支持过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不管历届政府的主观动机怎样, 支持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近代中国民生问题的改善。

当然, 教师在联系时政热点时, 应寻求专题主干知识与时政热点之间的结合点, 要有独特的新视角。

五、引导学生学会建立专题与专题之间的联系, 使其形成宏观历史思维

高中历史新课程改变过去以时间为序编写教材, 按照政治史、经济史、思想史来编排教材, 有助于学生对历史专题知识的把握, 但无疑割裂了许多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 这就要求教师在二轮复习课中对这一问题作适当解决。让学生形成对某一历史时期的从“点”到“线”到“面”的整体认知。如笔者以《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曲折发展》为线索, 联系政治史、思想史内容构建知识体系:

结合这一知识体系, 我们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加深理解:“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曲折发展”体现近代中国的经济近代化, “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体现了中国人民追求政治民主化, “维新思想、革命思想、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体现了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因此, 我们帮助学生形成对经济近代化、政治民主化和近代思想解放之间的内在联系。如下图所示:

篇4:构筑复习框架 优化实数教学

[关键词] 实数;知识框架;初中数学;复习策略

如果说授课过程是数学教学的“画龙之作”,那么复习课可以说是数学教学的“点睛之笔”. 复习课不仅是通过归纳与总结将知识再现,帮助学生加深知识印象,更是通过知识的梳理与构筑,形成知识框架,理清数学的逻辑. 随着学生对数学认识的深入,学生在初中阶段开始接触实数的学习,实数知识点零散,运算方式复杂,涵盖的概念交叉,所以必须借助科学的复习方法提升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 教学调研中发现,传统的复习课内容为例题讲解与知识归纳,可以说是普通课堂场景的“回放”,学生收效和教学效率都不尽如人意. 所以我们提倡在复习中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重视教学体系的升华,加强知识结构的建构. 本文通过复习框架的构建教学,实现实数知识的高效复习.

精练复习主线,体现框架雏形

对于复习框架的建构,要体现出框架的层次. 首要考虑搭建复习的主线,体现出复习框架的雏形. 复习的主线是复习的主干,它是由复习内容的主次、难易、考查侧重点等多种因素决定的. 复习主线具有基础性、引申性、层次性的特点,并且要求对本章内容进行高度概括,并对可能的知识扩展进行梳理,为学生全面地呈现一章的知识内容,帮助学生理清一章的学习思路.

所以,在复习初始,首先,教师可根据教材的剖析对复习进行层次清晰地串讲,将概念性、规律性、应用性内容进行基础性呈现;其次,结合基础的题型材料,对基础内容进行巩固;最后,帮助学生串联一章知识的逻辑. 可见,通过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内容串讲,能帮助学生在意识中形成知识内容主线. 这个过程对于培养学生的数学逻辑,梳理知识的内容层次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主线的归纳,能帮助学生掌握数学内容的主次,同时有利于学生结合个人实际,对个人能力有明确的认识,为复习内容扩展中学习的侧重做好铺垫.

填充框架内容,丰盈知识体系

复习过程作为一个知识点教学内容的提升,在要求主线明确的基础上,同样注重内容的全面,所以应根据主线的内容进行知识体系的扩充. 在这个阶段,要对基础概念进行深入的理解,对公式的变式进行总结,对题型进行归纳与创新,对解题方法进行介绍等,从而帮助学生对总体的知识内容进行掌握,并结合个人需求进行侧重学习.

在复习的深入阶段,首先,应引导学生自主对基础性的知识进行讨论与剖析,通过讨论,规避枯燥的理论内容;其次,对于数学规律、解题方法等内容,应结合实例进行计算和分析,以扎实应用;最后,可结合复习内容,将复习框架进行扩充,总结出复习体系,帮助学生掌握具体的复习内容. 可见,复习的深入阶段更强调知识的全面与具体,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自我全面的评价. 在这个阶段,对于基础性的知识点,要求教授过程灵活,对于解题方法的讲解,要求内容精练、方法创新. 结合内容的全面与方法的提升,实现复习框架中数学逻辑的严谨与内容的充实,从而提升复习效率.

突出内容重点,克服教学难点

当然,通过以上复习框架的构建过程我们不难发现,其更注重数学逻辑的养成和内容的全面呈现. 然而,数学的一个主要特点在于知识的层次性与难度的差异性,而且结合学生学习的诉求,在复习教学中应注重突出教学难点. 对教学难点的侧重进行复习,可以帮助学生化解学习困惑、克服学习难题. 特别是在复习框架的构建中,教学难点的突出可以帮助学生准确地定位解题的相关知识点,提升解题能力.

所以,在难点的攻克阶段,首先,应借助教学评价中学生反馈的共性难题,将其作为例题,进行针对性评析;其次,在知识框架中,应针对难点定位背景知识,探寻基础的解题方法和基础内容;最后,拓展解题方法,结合例题进行知识量的扩充,帮助学生丰富解题技巧,扎实基础知识. 可见,复习框架的建立,对于攻克教学难点而言,创造了扎实的基础铺垫和严谨的数学逻辑,使得难题的思考和解题有根可依,更为学生数学逻辑和解题能力的培养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注重框架整合,实现体系升华

每个知识点虽然作为复习框架的一个分支或是节点,但不应成为一个个相对独立的部分. 作为复习框架的组成,在复习提升阶段要突出对知识点的衔接和整合,从而使知识成“网络”性的印刻在学生的记忆中,方便学生联想记忆,灵活检索调用. 同时,借助复习框架的整合可以优化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提升学生对知识理解的整体性,从而优化复习效率.

所以,对复习框架进行整合,首先,要在理顺主线、充实内容和突出重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框架内容进行系统梳理,掌握本章内容复习体系的总体框架;然后,发掘内容衔接的节点,突出节点特点;最后,引导学生发掘框架中更多的衔接关系,自主总结,实现内容的优化和整合. 可见,复习内容的整体与优化是复习的重要环节,只有复习框架实现内容的无缝衔接,才能体现出框架式复习策略的整体性与科学性,同时,对于学生数学能力的提升也才有积极的影响.

综上所述,数学是注重逻辑关系、知识综合运用的一门学科,这就对数学的复习策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框架式的复习模式恰恰适应知识的整体复习要求,在框架的构建中,教师通过对主线的把握体现逻辑关系,通过对内容的扩充丰富学生的视野,通过对难点的提醒突出复习的重点,再通过内容的整合实现复习过程的升华,从而帮助学生对复习实现整体、全面、有针对性的展开. 我们相信,复习策略的创新会对学生的数学逻辑、个人的综合学习能力产生积极的影响,会对数学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提升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篇5:管理学原理-考试复习-基本框架

管理者的角色:

1、人际角色——代表人、领导者、联络者

2、信息角色——监督者、传播者、发言人

3、决策角色——企业家、冲突管理者、资源分配者、谈判者

管理者的技能:

1、技术技能

2、人际技能

3、概念技能

(参考图1-3P8)

管理理论

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1)工作定额(2)标准化(3)能力与工作相适应

(4)差别计件工资制(5)计划职能和执行职能相分离

组织管理理论——着重研究管理职能和整个组织结构。

梅奥的行为管理理论:(1)工人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

(2)企业中存在非正式组织

(3)生产率主要取决于工人的工作态度以及人际关系

第二章 道德与社会责任

四种道德观:

(一)功利观——决策的依据是后果,目标是谋求尽可能多的利益

(一)权利观——决策要在尊重和保护个人基本权利的前提下提出

(二)公平观——管理者按公平的原则行事

(三)综合观——管理者考察各行业、公司现有的道德准则,从而决定什么是对的两种社会责任观

古典观:管理者的主要责任是最大限度地满足股东的利益。

社会经济观:公司不是仅对股东负责的独立实体,它同时要对产生和支持它的社会负责。

古典观下的社会责任和利润取向:

在古典观里,企业的社会责任指的就是利润取向。企业的唯一目标就是追逐利润,使股东的利益达到最大,在这样做的过程中就自然给社会带来最大的福利。这是亚当斯密“看不见的手”的原理:每个经济主体在追逐或实现自身利益的过程中就是增进社会的利益,并且这种增进的效果要好于他们可以去增进的效果。

社会经济观下的社会责任和利润取向:

企业不仅要对股东负责,还要对其他利益相关者负责,企业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进行一些社会责任活动相当于投资。虽然短期内这种投资牺牲了企业的经营业绩,但从长期看,这种投资由于改善了企业的社会形象和生存环境,吸引了大量优秀人才和减少了政府的管制等,可以使企业的收益增加,并且所增加的收益足以抵补企业当初所额外支付的成本。

论证:(1)古典观下,企业实现利润目标的过程就在承担着社会责任,从而企业的社会责任

与利润取向是完全一致的。

(2)在社会经济观下,有充分理由表明,与不承担社会责任相比,承担社会责任或许

会使企业的短期利益受到损害,但换来的却是比所损害的短期利益多得多的长期

利益,从而企业的社会责任行为与其利润取向相容。

(3)我们支持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但这种社会责任的承担是有范围限制的,有选择的。

第三章 决策与决策计划

决策的原则:决策遵循的是满意原则,而不是最优原则

(1)决策者很难获得与决策相关的全部信息

(2)对于有限信息,决策者的利用能力有限,只能拟定数量有限的方案

(3)未来的不确定性

决策的依据:适量的信息是决策的依据——信息量过大固然有助于提高决策水平,但对组织

而言可能是不经济的(进行成本—收益分析),信息量过少则使管理者无从决

策或导致决策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决策过程(P87)

(一)诊断问题(识别机会)——决策者必须知道哪里需要行动(精确的信息+正确的解读)

(二)明确目标——目标体现组织想要获得的结果,明确目标结果的数量和质量

(三)拟定方案——方案的提出可以借助个人经验、经历和对有关情况的把握,善于征询

他人的意见,也可以是独特的富有创造性的。

(四)筛选方案——使用预定的决策标准并仔细考虑每种方案的预期成本、收益、不确定

性和风险,最后对各种方案进行排序,确定其价值和恰当性,决定最

满意的方案。

(五)执行方案——执行方案需要足够数量和种类的资源作保障,需要协调各方的利益关

系,需要得到广大员工的支持并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六)评估效果——将方案实际的执行效果与管理者当初所设立的目标进行比较,看是否

存在偏差,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或进行适应性的调整。

决策方法

定性决策方法

(一)集体决策方法(重点内容P95):

1、2、名义小组技术

3、德尔菲技术

(二)有关活动方向的决策方法

1、经营单位组合分析法(波士顿矩阵)

2、政策知道矩阵

定量决策方法(区别)

(一)确定型决策方法:

1、分析于建模

2、模型求解

(二)不确定型决策方法:

1、小中取大法

2、大中取大法

3、最小最大后悔值法

(三)风险型决策方法:

1、最大期望收益准则

2、最大期望效用准则

3、面对小概率事

件需要注意的问题

4、多阶段决策问题和决策树

第四章 计划与计划工作

计划与决策的关系:决策与计划是两个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概念。

区别:两项工作需要解决的问题不同。决策是对组织活动方向、内容以及方式的选择。计划

则是对组织内部不同部门和成员在一定时期内的行动任务的具体安排,它详细规定了

活动的具体内容和要求。

联系:(1)决策是计划的前提,计划是决策的逻辑延续;

(2)实际工作中,决策和计划是相互渗透的,有时甚至是不可分割地交织在一起。

计划编制过程(图6-2 P120):

确定目标→认清现在→研究过去→预测并有效地确定计划的重要前提条件→拟定和选择可

行动计划→制定主要计划→制定派生计划→制定预算,用预算使计划数字化

第五章 组织设计

组织设计:对组织结构和活动进行创构、变革和再设计

组织设计的原则(P153):

1、专业化分工原则——企业生产活动过程的复杂性和员工有限的知识和技能相结合2、统一指挥原则——每个下属应有且仅有一个上级,要求上下级形成清晰的指挥链

3、控制幅度原则——上级直接领导与指挥下属的人数应该有一定的限度,并且是有效的4、权责对等原则——员工按工作目标的要求保质保量完成工作任务的职责,与其自主完成任务所必需的职权是对等的5、柔性经济原则——组织各部门与人员可依据组织内外环境的变化进行灵活调整和变动

组织部门化的基本原则:

(一)因事设职和因人设职相结合的原则

(二)分工与协作相结合的原则

(三)精简高效的部门设计原则

组织部门化的基本形式与特征比较(P163了解优缺点):

(一)职能部门化

(二)产品或服务部门化

(三)地域部门化

(四)顾客部门化

(五)流程部门化

(六)矩阵型结构

(七)动态网络型结构

组织的层级化

一、组织的层次化与管理幅度

管理幅度:也称组织幅度,只指组织中上级主管能够直接有效地指挥和领导下属的数量。

(一)组织的层次化和管理幅度的互动(参考图8-9 P169):组织层级与组织规模成正

比;在组织规模已确定的条件下,组织层级与组织幅度呈反比。

二、层级设计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集权与分权

职权的形式:直线职权参谋职权和职能职权

组织层级化设计中的集权和分权(P172)

分权与集权的含义

判断分权程度的标准:(1)较低的管理层次作出的决策数量越多,分权程度越大

(2)较低的管理层次作出的决策重要面越大,分权程度越大

(3)较低的管理层次作出的决策影响面越大,分权程度越大

(4)较低的管理层次作出的决策审核越少,分权程度越大

三、组织层级设计中的授权

授权的含义:授权就是组织为了共享内部权力,激励员工努力工作而把某些权力或职权

授予下级。

(1)分派任务——向被托付人交代所要完成的任务

(2)授予权力和职权——授予被托付人相应的权力和职权使之能处理事务

(3)明确责任——要求被托付人对托付的工作负全责

授权的原则(简答):(1)重要性原则(2)适度原则

(3)权责一致原则(4)级差授权原则

第六章 组织变革与组织文化

组织变革:组织根据内外环境的变化,及时对组织中的要素及其关系进行调整,以适应组织

未来的发展的需求

组织变革的类型(判断组织属于哪种变革)

1、战略性变革——组织对其长期发展战略或使命所做的变革

2、结构性变革——组织需要根据环境的变化适时对结构进行变革,并重新进行权利和责任的分配,使组织变得更加柔性灵活

3、流程主导性变革——组织紧密围绕其关键目标和核心能力,充分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对业

务流程进行重新改造

4、以人为本的变革——组织通过对员工的培训,教育等引导,使他们能够在观念、态度和

行为方面与组织保持一致

组织变革的阻力:

1、个人阻力——利益上的影响心理上的影响

2、团队阻力——组织结构变动的影响人际关系调整的影响

建设性冲突

破坏性冲突

第七章 领导概论

领导的定义:领导就是指挥、带领、引导和鼓励部下为实现目标而努力的过程。

领导三要素:

(1)领导者必须有部下或者追随者

(2)领导者拥有影响追随者的能力或力量,包括组织赋予的职位权利和个人影响力

(3)领导行为具有明确的目的领导的作用:

1、指挥作用——领导者帮助组织成员认清所处的环境和形势,指明活动目标和达到目标的路径

1、协调作用——组织在内外在因素干扰下,需要领导者来协调组织成员之间的关系和活动

2、激励作用——领导者为组织成员主动创造能力发展空间和职业生涯发展的行为

领导权利的来源:

1、法定性权力——个人的职位决定其获得相应的法定权利和权威地位

2、奖赏性权力——个人控制着对方所重视的资源而对其施加影响的能力

3、惩罚性权力——通过强制性的处罚或剥夺而影响他人的能力

4、感召性权力——领导者拥有吸引别人的个性、品德、作风而引起人们的认同、赞赏、钦佩、羡慕而自愿追随和服从他

5、专长性权力——知识的权力,指的是因为人在某一领域所特有的专长

而影响他人

领导风格类型:

按权利运用方式划分——集权式领导者民主式领导者

领导理论略(P230了解考案例分析)

重点:管理方格论菲德勒权变理论

第八章 激励

1.马斯洛的三个观点

2.双因素理论

3.成就需要理论

4.公平理论

期望理论

正强化

篇6:心理咨询师总复习框架答题技巧

基础心理学 是最基础学科,首先扎实完成基础心理学的学习。基础心理学重点掌握心理过程和人格。

发展心理学 对照基础心理学掌握生命全程的心理过程和人格发展的阶段性规律。

社会心理学 按照基础心理学思路掌握个体与与他人交往过程中的心理过程与人格发展规律。

变态心理学 与健康心理学,站在基础心理学的对面,掌握个体的异常心理过程与异常人格特征,以及健康心理学研究的一

般问题。

心理测量学 是整个教材中相对来说比较困难的科目,注意把握住概念间的逻辑关系和测量技术使用的流程,根据心理咨询的逻辑,从问题解决的角度,学习咨询心理学,掌握各流派的基本理论和工作方法。

技能学习指导

操作技能课程以心理咨询整体逻辑为依据,掌握心理咨询的过程和方法

心理诊断技能与变态心理学 与健康心理学对照学习,诊断技能偏向方法,变态与健康偏向内容和判断标准

心理咨询技能与咨询心理学 对照学习,掌握咨询特征、过程和基本咨询方法。

心理测验技能与心理测验学 对照学习,掌握量表的基本属性、功能及使用方法

模拟练习时注意

测算阅读时间 练习快速阅读

测算答案例分析题的时间

测算涂卡时间

练习放松 让紧张的情绪适度放松,在复习中寻找紧张感适中,最有活力的状态,记住它,紧张时就回想起来。

复习教材框架

提问1:基础心理学研究什么?

提问2:知、情、意、行分别指什么?

提问3:心理发展的趋势是什么?

提问4:区分正常异常的标准?诊断分类是什么?

提问5:心理测验的编制过程和指标是什么?

提问6:各咨询流派的主要思想是什么?

提问7:所谓生理、心理、社会包含什么?

提问8:对求助者问题作出诊断,需要哪些资料?(诊断标准)

提问9:如何寻找症状?有什么分类?

提问10:何时使用何种心理测验?

提问11:ABC理论是指?

二级与三级差异

二级课程内容涵盖三级内容;专栏内容三级不考,二级考;三级注重基础知识与基本操作,二级注重技术的综合运用与理论的理解。

案例问答答题技巧

基本思路:理资料、找症状、下诊断、究原因、选测验、定目标、评效果、提转介——背资料提纲。

答题技巧:先框架,再填内容,再括号内引案例原话。与诊断有关的无症状,如无幻觉妄想也给出。

答题操作:同英语阅读题,浏览一般资料和主诉、读题干、划关键词——时间出现须注意、做题目。

题目概况:案例选择题一万字,完成一百个选择题。案例问答题目约一千字,三级完成四道问答论述题。

时间分配:两部分各占一小时。前部分可能时间稍紧,所以如果有疑难处,先做记号留着,不停留。

答题原则:案例回答是八股文,如果时间不是十分充分,也要写上关键词,如答对,可能会给满分。

评分影响:填多填错不扣分,少填要扣分。案例问答题最容易得分,关键是要留出足够的答题时间。

对大家的要求:

篇7:市场营销复习框架

按照历年考研的时间规划来说,3至4月通常是复习的亢奋期,5至8月是量变期,9至10月是迷茫期,11至12月是平静质变期。很多同学在9月或10月容易放弃考研,大部分原因是在5至8月期间的学习没有能够达到量变的要求,进而影响到整体复习的进度和质量。所谓谋一域必先谋全局,5月,正是量变阶段的开始。

对于正在为备考,特别是第一次参加考研的同学来说,5月的重要意义还在于它是第一轮基础复习阶段,关系到打牢复习的根基。重点复习的科目应放在英语和数学这两门公共课目上,着重在于对课本的认知。不要急着做模拟题。

英语:量化词汇量,打牢语法知识

在这个阶段,大部分非英语专业的同学的复习重心要放在英语上,确保每天有2个小时左右的复习时间,复习的内容主要以单词、长难句和阅读理解为主,其中时间约为单词1小时,阅读1小时。

英语复习的重心在打牢语法知识和记忆词汇,同时建议精读英文文章,需要整理重要的生词、固定搭配以及分析核心长难句,全面复习语法,争取做到语法无盲点。

需要注意的是,在基础阶段英语词汇的积累并不需要大量做题,而是需要大量阅读。所以在这个阶段的复习规划,要量化你的练习,例如规定每天看一个单元的单词,同时阅读多少篇文章,重点在于通过阅读巩固词汇和语法。

从3月起,同学们就可以选择一本词汇书,把这本词汇书平均分成10个单元,每天早上早起15分钟,晚上晚睡15分钟,利用挤出来的时间看单词。而第一遍和第二遍的词汇阅读只需要看,不需要背。把不认识的单词挑出来,词义只看第一、第二个核心意思即可。这样一个月下来大概可以看三遍词汇,3个月不间断下来至少有八九遍,这样词汇关要突破下来是没有多大难度的。

词汇复习到了第五、六遍,也就刚好在5月左右,在对词汇有了一定的认知基础后,阅读理解比重可以开始逐渐上升。具体来说,要学会把词汇的认知、难句的分析、篇章的把握和解题的套路这四个层面“合四为一”。阅读要采取“精读”,文章的数量不在于多而在于精,要充分吸取每一篇文章的精华,做到词汇能够理解记忆,难句能够分析翻译,篇章结构学会梳理,自己提炼出每段的大意和篇章的主旨,进而理出文章的行文脉络。做错的.题目要分析错误,特别是要做好错误笔记,反复练习直到没有词汇、语法及逻辑的盲区。

数学:消化公式、推理和定理

针对大部分理工科、数学基础较好的同学而言,5月是数学的首轮复习时间,正确理解和把握教科书里要求掌握的基础知识点,并配以简单题目的练习来理解巩固所学。

所以在这个阶段,考生最重要的是培养思考能力,有思考的复习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往大脑中储备大量公式、推理和定理等,并逐步学会灵活运用。如果在这个阶段之后碰到题目还要翻书查阅公式,显然复习是没有达到预定目标的。同时,数学的复习也不要一上来就采用题海战术,做题量不是该阶段衡量复习效果的一个必要标准,留待到第二轮和以后的复习再侧重于做题。

考研数学考试最基本的特征就是考查的是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理解、掌握以及综合应用能力,而很少会出现偏题和怪题。所以考生首先应非常准确、全面、完整地理解要求掌握的基础知识点,然后学会综合运用这些基础知识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所以在参考书目方面,推荐同学们只需要准备两种复习资料,一种是教科书,例如公认的数学经典教材《高等数学》(同济大学主编,第五版)、《线性代数》(第三版)、《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浙江大学主编,第三版)。另外一种就是考研辅导名师们的一些经典教材,如李永乐老师的《复习全书》等,同学们需要根据自己的需要来进行组合选择。

而在整体知识点的把握上,建议同学们直接按照上一年的考试大纲进行复习,因为近几年数学考试的范围变化不大,所以复习的时候严格按照考纲上要求的“会”“理解”“掌握”的知识点来把握就可以了。

专业课:梳理整体知识框架

对于许多同学头痛的专业课复习,5至6月都可以作为专业课复习的启动时期,重点在于整体知识框架结构的梳理,形成大概的认知轮廓即可。

对于跨专业考研的同学而言,5月必须启动专业课复习。具体的复习规划方面,建议参照目标院校专业的指定参考书开始第一轮简单阅读。可以采用“走马观花式”和“笔记法”两种常见的复习方法:先较为粗略地进行第一轮阅读,对课本形成一个大概的轮廓,不要太过纠结细节,目的是在短时间内对专业课内容先有一个全局的把握,以利于第二轮的深入阅读。但同时要注意,同学们每看完一个章节之后,要花上一点时间对本章节的主要内容进行概括,特别是要学会用自己的语言把重要的知识点简练地概括出来,列成条目。对于统考类的专业,同学们还可以先结合上一年的考试大纲认真分析一下历年考试的范围,任何考试只要给了考试大纲就等于给考生划定了考试范围,超纲的可以不看或者粗略地扫一遍。特别是像法硕、心理、教育、历史等专业,基本上超纲题是不会出现在试卷上的。

要注意避免3个学习的误区:一是一拿到书就开始背,而在理解方面浅尝辄止;二是纠结于细节的理解,浪费时间,丧失重点;三是在没有搞懂参考书的基础上就补充太多的专著性资料。

在本阶段,笔者个人认为,参加专业课辅导班的意义不大。一是费用过高,二是战线太长。专业课前期的学习一定要以自我为中心,只有自己先把参考书进行一次学习和总结,形成自己的理解认知之后,到七八月时再适当结合老师的辅导来进行个性化复习,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篇8:对二板市场的战略框架分析

1998年民建中央的“一号提案”推出之后, 全国掀起了建立二板市场的呼声, 但由于种种原因我国的二板市场迟迟没有推出, 主要在于以风险投资为载体的二板市场周期性波动。从2000年3月起, 全球风险投资业陷入萧条, N A S D A Q综合指数接近1000点, 2001年随着国际经济的下滑, 全球二板市场一度陷入萧条局面。2003年以来, 国际主要二板市场各项指标陆续好转表明风险投资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2004年风险投资业逐步回升。2004年风险资本获得的资金在继续增长, 大学、捐赠基金和养老基金向170多家风险投资基金投入了176亿美元, 较2003年增长67%。

二、我国二板市场的功能定位

结构决定功能, 单一的主板市场结构决定了我国资本市场只能为国有大中型企业服务。大量中小企业得不到发展资金与不断攀升的12万亿元居民储蓄存款由于缺乏投资渠道而得不到保值增值的矛盾自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就已经暴露出来, 经济转型中的深层次矛盾需要通过完善资本市场才能解决。建立健全和完善资本市场是制度变迁的必然选择, 创建适合我国国情的二板市场是资本市场制度创新的结果。

国际上成熟的证券市场都设有二板市场, 只是名称因国家定位不同而各异, 诸如自动报价系统、小盘股市场、创业板市场、小型资本市场等。根据二板市场的功能定位不同可以将其分为三种: (1) 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服务的二板市场称为“科技板”或“高新技术企业板”; (2) 为高成长性、具有发展潜力的初创企业服务的二板市场称为“创业板”, (3) 为中小型企业发展服务的二板市场称为“中小企业板”。高新技术企业板、创业板与中小企业板这三个概念既有区别也有联系, 主要表现在概念的外延与内涵上:三者的区别主要表现在服务对象的不同, 高新技术企业板主要是针对高新企业而言的, 其核心技术必须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确保其国内外的领先性, 并且有足够的投入确保企业长期稳定地发展, 而且还需要经过国家相关部门的认定;创业板主要针对初创企业而言的, 一般要求主营业务明确、成立时间大约在3-5年, 具有良好成长潜力的企业。普遍观点认为创业板主要是为风险投资提供退出渠道的;中小企业板主要是针对资产总额在4亿元以下的中小企业而言的。三者的联系也是很明显的, 三者之间的概念并没有严格界定, 高新技术企业由于属于资金和技术密集型行业, R&D投入比例相对较大, 因而其一般也是中小企业, 初创企业也往往是中小企业, 当然某一个企业也可能是初创的高科技中小企业, 只要具备良好的成长性就能够得到二板市场的青睐。但实际运行往往与理论有很大差距。我国二板市场的上市对象应包括三类企业:一类是成长型中小企业, 具有持续挖掘未利用资源的能力、不同程度地表现出整体扩张的态势、未来发展预期良好的中小企业。2003年的数据显示, 中小企业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0%, 提供的产品、技术和服务出口占全国出口总额的比例也在六成左右, 上缴的税收已占全部税收的40%以上。最新调查表明, 在我国市场化程度较高、中小企业发展较好的地区, 中小企业贷款被拒率近60%, 从全国范围来看, 80%的中小企业不同程度存在融资难的问题。因此, 二板市场有利于解决中小企业的贷款难问题。第二类是主业突出的创业型企业, 即在产业生命周期中处于创业初期或种子阶段的中小企业。尽管我国风险投资额已达到400亿元, 但由于缺乏二板市场大多数风险投资退出只能进行股权转让而无法获取高额的回报。

三、我国二板市场发展的区域选择

资本市场是在市场经济高度发达条件下的产物, 所以我国二板市场发展还面临着区域选择问题。二板市场应该选择金融、投资意识较强的地区。尽管我国的股票市场已经发展十多年, 但投资者多数属于短线投资, 还没有上升到价值理念投资的高度, 缺乏成熟的机构投资者, 而且二板市场也只是在少数国家取得了成功。因此, 在金融、投资相对发达的地区推行二板市场, 容易被人们接受, 成本也较低, 而且也容易找到更有价值的上市企业。再者, 发达地区的中小企业、风险投资发展迅速, 其投资风险也逐渐被人们接受。根据以上原则, 我国地区性二板市场应选择以下三个地区:一是以深圳、广州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地区;二是以上海、杭州、南京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三是以北京、天津为中心的环渤海湾地区。因为这些地区的投资意识强, 风险投资发展迅速、中小企业发展成熟, 也比较容易接受国外先进的观念和事物, 而且也是中国金融人才和金融机构密集、技术研发实力雄厚、社会资金流动最为活跃的地区, 具备发展二板市场的外界环境。以深圳为例, 截止2004年底, 深圳共有注册登记的创业投资公司197家, 比2000年增长了410%;深圳地区实收创业资本总额125亿元, 比2000年增长了223%。深圳的创投机构数量和创投资本双双居全国第一, 成为国内创业投资资本聚集力最强的地区。尽管从短期看, 我国还不需要这么多的区域性二板市场, 但从长远看还是很有必要的。因为一个国家也可能有多个二板市场, 如日本东京的Mothers和JASDAQ二板市场。从目前二板市场准备的成熟度来看, 在深圳运行积累经验的基础上, 条件成熟时再在上述其他地区推出区域性二板市场, 甚至必要时在中西部风险投资、中小企业发展迅速的地区发展, 如武汉、西安、成都等。

摘要:由于我国的资本市场属于政府主导的模式, 其功能定位及服务对象具有很强的行政色彩, 因而在国内二板市场的建立过程中既要借鉴资本市场发达国的经验, 又要紧密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 制订切实可行的短期目标和长远目标, 设立多功能多选择具有很强流动性的二板市场。为防范风险, 二板市场应采用分步骤分层次的发展战略。在中小企业板的基础上, 条件成熟时再推出完全的二板市场。在区域选择问题上, 由深圳向长江三角洲、环渤海经济区发展, 逐步向中西部科技、风险投资较发达的地区推进。

关键词:二板市场,中小企业板,风险投资

参考文献

[1]、“创业板理论与实务”课题组.中国创业板:迟设的风险比就设的风险更大[J].财贸经济.2001 (7) :64-70

[2]、辜胜阻、徐绪松.政府与风险投资[M].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2001

[3]、刘曼红.中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

上一篇:肛瘘术后护理下一篇:食品安全基本常识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