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瑟·米勒的名言

2024-04-16

阿瑟·米勒的名言(通用9篇)

篇1:阿瑟·米勒的名言

阿瑟·米勒的名言

1、当一个时代的基本幻觉疲惫的时候,可以说这个时代也就结束了。——阿瑟·米勒

2、比夫,和女孩子谈话你得留神,和女孩子讲话,别许愿,千万别许愿,为什么?我告诉你,因为女孩子,你跟她说什么她都信。——阿瑟·米勒《推销员之死》

3、我一向是坚持不虚度一生的`,可是一回来我就懂了,我所做的一切都是虚度一生。——阿瑟·米勒《推销员之死》

4、没人能理解我,即使有,不是奇迹就是误解。——阿瑟·米勒

篇2:阿瑟·米勒的名言

阿瑟.米勒

阿瑟.米勒出生于曼哈顿北部,在纽约布鲁克林区(林肯高中)受到了良好教育。米勒十三岁时,其父所经营的一家外衣制造厂宣告破产,次年证券市场濒临崩溃。其后全家搬迁到布鲁克林的贫民区,很多评论家认为米勒的此次搬迁激发了他的创作才能。从事两年的低贱工作后,米勒于1934年前往密歇根大学深造。大

二、大三期间,连续获得Avery Hopwood创作奖,大四时,其剧本荣获二等奖。1938年获得密歇根大学文学硕士学位。他的第一部剧作《吉星高照的人》在百老汇上演四场后就宣告闭幕,可谓彻底失败。他的第二部剧作《全是我的儿子》(1947)深受观众青睐,该剧上演了328场,并获得纽约戏剧评论奖。此剧讲述一位制造劣质军需用品的不法商人,最终导致他儿子在二战中死去的故事。剧情夸张、伤感,但也深刻反映了作者想要表达的主题:道德社会究竟代表着什么?个人的失败应该由个人承担或确立个人的正直标准。《推销员之死》(1949)被公认为他的代表作,上演742场,并一举获得纽约戏剧评论奖、托尼奖、普利策戏剧奖。该剧确立了他在战后美国戏剧上的地位,使他成为美国主要的代言人之一。该剧刻画了一个现代普通人的悲剧,主人公威利.洛曼代表着所有想要发财的美国人。他梦想着他和他的两个儿子都能受人欢迎并在物质方面取得成功。《推销员之死》包含了不同的风格,既有现实主义传统,又有明显的表现主义色彩,因此观众既能对剧中主人公以及他的家庭所遭受的社会悲剧产生共鸣,又能将其视作一项心理方面的研究。虽说《推销员之死》是米勒最受欢迎的剧作,但《炼狱》(1953)中“巫师”的再次上演,被公认为其不朽之作。议员约瑟夫.麦卡锡曾称某些美国人为共产主义颠覆分子(左翼分子),并冠以他们“巫师”的称号。剧中主人公与巫师的共同点是不容忽视的,米勒很自然地将十七世纪与自己所处的年代进行了类比。《桥头眺望》(1955)再次以因违背自身社会价值而痛苦挣扎,备受折磨的人为题材。主人公Eddie Carbone,是一位爱上自己女儿的码头工人,由于一非法移民向其女儿求爱而与之发生争执,最终Eddie将其告发,并要求警察将其逮捕,此事还涉及到他的一些曾是共产主义的朋友。1956年,米勒与玛丽琳.梦露结婚后不久,便受到众议院非美活动委员会传讯。他承认出席了共产党会议但拒绝说出其他与会者。次年,被判“藐视国会罪”,直到1958年经上诉才撤销原判。米勒与梦露的婚姻随之告急,最终于1961年宣布离婚。第二年,梦露便与世长辞。《堕落之后》(1964)直接大肆鼓吹发动冷战来反对共产主义。同《桥头眺望》一样,《堕落之后》也通过叙述者来讲述整个故事。这样的处理技巧在米勒的一些作品中也有体现,这也更有利于指引观众注意到他剧中所传达的信息。评论家们对米勒的后期剧作褒贬不一,除了《代价》(1968)。这一剧作以结构严谨而深受好评,讲述了两兄弟因寻求自身生命的意义以及家族史而厮杀的故事。《创世纪及其它》(1972)是根据亚当和夏娃的故事改编的喜剧,该剧和描述美国经济大萧条的《美国钟》(1980)以及The Ride Down Mt.Morgan(1992)一样并没有激起人们的兴趣,虽说后者在英国深受好评。《碎玻璃》(1994)作为百老汇最新上演的新米勒剧,最终因为题材老套,以米勒一贯夸张、伤感的风格对大屠杀的黯淡描述而失败。1957年,米勒出版其《戏剧全集》,并在1981年出版第二卷,后者包括米勒的电影剧本《不合时宜的人》(1961)。该剧是一部有关克拉克.盖博和梦露的影片。1945年,米勒出版了《焦点》,这是一部有关反闪米特主义的小说。他的短篇小说包括《我不再需要你》(1967)、《平凡的女孩儿,生命及其他故事集》(1995)。他的纪实文学作品包括几部穿插了他妻子英格.克拉斯照片的游记:《在俄国》(1969)、《在乡间》(1977)以及《中国偶遇》(1979)。1984年,他写了一部有关中国出版他最著名剧本的回忆录,《推销员在北京》(1984),1987年,米勒出版了他的回忆录,《时间弯道:生命》。

篇3:阿瑟·米勒的名言

一、情态系统

情态是指在交际过程中, 讲话者对自己所讲的命题的成功性和有效性所做出的判断, 或在命令中要求对方承担的义务, 或在提议中要表达的个人意愿。它是介于肯定和否定之间的中间成分, 表达说话人的态度和判断。

情态表达被赋予了高、中、低不同的值, 作为实现情态的重要因素—限定性情态动词也根据它所表达的意义强度被分为不同的类别。各限定性情态动词的高低值:

高值:must ought to need has to

中值:will would shall should is to

低值:may might can could

二、情态系统分析

我们选取戏剧开头Willy和Linda的对话为例进行分析, 由于戏剧中的情态意义主要通过限定性情态动词来体现, 我们选取对话中的情态动词的使用情况做一个简单的数据分析, 然后再进行对比研究。此处是Willy回到家中, 向妻子Linda说明今天发生的事以及自己觉得恍惚发生的事, 以及Linda表现出的担心并安慰丈夫。

通过该表我们可以看出, Linda在与丈夫的对话中使用中值的情态动词的比例比较高, 占有53.4%, 而Willy在与妻子的对话中很明显中值和低值占的比例比较高, 而且两者的比例极其接近, 分别是46.2%和46.1%。通常来讲, 在日常交际中, 权势占主导地位也就是具有较高社会地位的一方将会在话语中使用较高的情态值, 表现的是自己的权利不容撼动。相反, 具有较低社会地位的话语参与者往往在话语中使用较低的情态值, 以表达自己对对方的尊重和敬畏。而通过我们的分析, 我们可以看出夫妻双方之间还是比较互相尊重的因为并没有使用过多的高值词汇, 妻子使用了三次高值词汇其中有两次都是劝慰丈夫, 要求其休息, 也体现了妻子对丈夫无微不至的关心。而从丈夫使用的中低值词汇中可以看出, 丈夫对妻子的尊重, 并没用用丈夫的身份压制妻子, 而与此同时, 低值词汇占的大比例也说明了丈夫近期的精神状态并不是很好, 会出现精神恍惚的现象, 也为故事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这一段对话中, 妻子与丈夫的话语中多次用到了will, 而will经常用来指可以预见的、有计划的未来, 而不是单纯的将来。在这个意义上, 它是情态的而非真正的时间上的将来。作为情态动词, 当will与第一人称连用时, 表示说话人的意图、意愿、义务或坚持。Willy在使用will时是为了陈述自己的计划并表现出态度的坚决。如LINDA:Why don’t you tell those things to Howard, dear?WILLY (encouraged) :I will, I definitely will.Is there any cheese?LINDA:I’ll make you a sandwich, 体现了丈夫的这一目的, 而Linda使用will则表示真的是要给丈夫做三明治的。当will与第二人称连用时, 则体现了说话人要求听话人所承担的某种义务。如在Linda的句子“I think if he finds himself, then you’ll both be happier and not fight any more”中, 我们可以看出妻子是要求并且希望丈夫和儿子之间可以更加愉快地相处的。

Have to是一种高值情态动词, 表达一种祈使语气, 表现了妻子对丈夫身体的关切, 要求其去休息, 这种要求不容商量。Could是一个低值的情态动词, 表现的是个人具备的一种能力, 但是其以否定形式出现, 则由低值变成了高值, 表示绝对不可能。如, I couldn’t make it.I just couldn’t make it, Linda.I suddenly couldn’t drive any more。这一部分中Willy用了三个否定词变现出自己当时开不了车的那种无奈, 从而体现了他无法改变当时状态的无可奈何。

三、总结

语言这种文化现象是不断发展的, 其现今的空间分布也是过去发展的结果。语言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交流方式, 人们彼此的交往离不开语言。而系统功能语言学又为这一文化增添了新的光彩。本文利用了系统功能中的情态系统分析了戏剧《推销员之死》开篇部分, 从而在一个新的层面上分析文学作品, 这样用切实的数据来分析一篇戏剧更能具有科学性。

摘要:系统功能语言学中, 韩礼德认为语言具有三大元功能:概念功能、人际功能以及语篇功能。其中人际功能主要由语气系统和情态系统来体现。阿瑟·米勒是美国最杰出的戏剧大师之一, 被誉为“美国戏剧的良心”, 《推销员之死》是米勒于1949年写的揭露美国梦瑕疵的一本书, 本文将利用情态系统来对戏剧《推销员之死》进行分析。

关键词:系统功能,情态系统,《推销员之死》

参考文献

[1]Halliday, M.A.K.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M].London:Edward an Arnold, 1985/1994.

[2]Halliday, M.A..K.&Matthiessen, C.M.I.M.Construing Experience Through Meaning[M].London:Continuum, 1999.

[3]Martin, J, R.&P.R.R.White, The Language of EvaluationAppraisal in English[M].New York:Palgrave Macmillan, 2005.

[4]苗兴伟.英语的评价型强势主位结构[J].山东外语教学, 2007 (02) .

[5]何宜芮.对小说《红字》中人物角色的分析——从人际功能中的情态系统谈起[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8 (02) :75-79.

[6]胡壮麟, 朱永生, 张德禄.系统功能语言学概论 (修订版) [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

[7]苗兴伟.人际意义与语篇的建构[J].山东外语教学, 2004 (01) .

[8]赵培, 李长忠.小说语言情态的人际意义解读——以《简·爱》为例[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5 (01) :43-44+77.

[9]郑窕娜.从人际功能的情态系统角度分析《呼啸山庄》中的人物关系[J].咸宁学院学报, 2010 (04) :57-58.

篇4:阿瑟.米勒告别人生舞台

在蜚声美国剧坛之前,阿瑟·米勒曾饱尝了生活的艰辛和贫困的滋味。米勒1915年出生于一个没落的犹太商人之家,中学毕业后,因交不起学费辍学,做些零工赚钱,点滴积累起来的钱使他得以到密执安大学新闻系读书,后转入英文系,开始创作剧本,但一直默默无闻,直到1947年,其社会道德剧本《全是我的儿子》一举获得成功,初步奠定了他在美国戏剧界的地位。真正使他在美国剧坛持久立足的是1949年首次搬上舞台的《推销员之死》。这一“现代美国悲剧”轰动了美国戏剧界,创下了连演742场的记录,奠定了他在美国戏剧界的大师地位,并为他一举赢得了三项大奖:“普利策戏剧奖”、“纽约戏剧评论界奖”和美国舞台成就最高奖项“托尼戏剧音乐奖”。

主人公威利·洛曼做了一辈子的推销员。兢兢业业的他虽然尽心竭力地做着本职工作,却由于工作不利遭到老板解雇,“成功”的梦想破灭了,事业已经山穷水尽,威利步入了人生的低谷。他一度把希望寄托在儿子身上,儿子们却让他伤心透顶。大儿子比夫曾是他的骄傲。中学时,比夫是校橄榄球队的队长,倍受同龄人崇拜,在纽约最著名的球场参加过全市锦标赛,有三家大学争着让他到自己学校,但是,比夫却因为数学不及格连中学都没毕业。自此,他破罐子破摔,自甘堕落,到处游荡,至今无一份固定工作。二儿子哈利则四处拈花惹草,吹牛混世。一家人只有妻子林达理解、关心和体贴他,时时给他一丝活下去的勇气。工作和生活的双层重压使他身心疲惫、精神恍惚,眼前时常出现幻觉,仿佛十年前故去的富翁哥哥就在他身边,时时和他对话,他的精神总是处于不正常的亢奋状态。父亲对儿子的失望和儿子对父亲反常举止的指责使父子开始激烈争吵,林达在极度痛苦中不得不告诉儿子们:威利每月都向朋友借钱假装工资拿回家里;他几次故意把车开向河里企图自杀,还在煤气灶下另接一根橡皮管。受到震撼的儿子们良心发现,试图振作起来安慰父亲。第二天,威利去找老板,企图用自己一辈子对公司的奉献精神打动老板给自己一份固定工作和薪金,老板断然拒绝了他每个星期40美元的最低请求。比夫去找过去的老板借钱出无功而返。哈利在请父亲吃饭时又勾引一个女人,抛下了父亲。回家后,父亲和儿子几乎大打出手,盛怒之下,比夫拿出橡皮管揭穿父亲,自己却情不自禁痛哭流涕。猛然间,威利欣喜若狂地意识到儿子依然爱着自己,他义无反顾地断然将自己酝酿已久的计划付诸了实施:制造一起撞车事故,给儿子留下大笔保险金。事态炎凉,他生前的商界朋友没有一人参加他的葬礼,他没能像生前希望的那样永远活在朋友心中,最后一个梦想也破灭了。

故事仅仅发生在24小时之内,米勒却运用倒叙的手法展示了威利的一生事业生涯。在生命的最后的一天,他时刻在寻找着自身和儿子失败的答案,思索中,他总是把哥哥本作为衡量自身成就和行为的标准。本是美国西进运动的先驱,17岁迈进西部的原始森林、21岁即成为大富翁,他是实现美国梦的原型,集先驱者的冒险精神和勇敢、坚毅于一身。而威利与本截相反,他梦想“成功”,却又又不愿冒险。当年,本曾邀他一起去西部,他却举棋不定。恍惚中,他仍然感觉到本在劝说自己到西部发展,林达却一直设法阻止他,最后,林达战胜了本,威利决定留在东部城市,但他又不安于过平淡的生活,“成功”的梦想一直在遥远的地方频频向他招手。他涉世之初之所以选择做推销员,是因为他认为这一职业能给他带来巨大的成功感,像他的一个前辈,在80岁高龄还能去二、三十个城市,死时几百人都来参加他的葬礼,“一连好几个月火车上都是一片伤心景象。”工作并非如他所愿,“成功”迟迟没有到来,而且,由于上了年纪,推销不利,又遭到了解聘的下场,“梦”破灭了。希望寄托到了儿子身上,比夫中学没能毕业的事实给了他致命的打击。事实上,“比夫梦”破灭的症结却在自己身上。在波士顿一家旅馆,比夫撞见父亲和别的女人在一起,一度属于母亲的丝袜套在了其他女人腿上,父亲在自己心目中的高大形象轰然倒地,比夫自此失去了对未来的幻想,并自甘堕落。威利承受着双重梦想破灭的双重痛苦,他恍惚、梦呓,生活在幻觉世界中,清醒带来的只是失败感。

剧作中,米勒精心地将现实主义和表现主义手法结合起来。舞台上,时空界限被彻底打破,灯光的切换表现着时空的转移,甚至不同的时空同时出现,整个舞台梦幻般变换不定。米勒取消了假想中的墙壁,“现实”场景里的人循规蹈矩,“过去”场景里的人物则穿越墙壁自由行动。威利潜意识中的哥哥本随时随地在舞台上出现,打断“现实”人物的对话,牵引他们的思路,这样,威利不停地以内心独白和自言自语的方式与代表着自己分裂意识的本进行交流,宣泄着内心的苦闷与压抑。通过这种表现主义手法,威利头脑中的活动成功地展现在舞台上,观众了解到人物的过去、现在和梦的开始、破灭,意识到了主人公在家庭和事业中的尴尬处境。

继《推销员之死》之后,1953年在百老汇上演的米勒另一力作《炼狱》,进一步巩固了他在美国剧坛的地位。该剧作取材于1692年清教统治时期发生在马萨诸塞州的驱巫案,影射和讽刺了20世纪50年代麦卡锡主义在反共狂潮中的兴风作浪及其所造成的血雨腥风和人人自危、惶惶不可终日的局面。

篇5:麦克阿瑟名言

道格拉斯·麦克阿瑟,美国著名军事家,1944年麦克阿瑟被授予陆军五星上将。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历任美国远东军司令,西南太平洋战区盟军司令;战后出任驻日盟军最高司令和“联合国军”总司令等职。他因在菲律宾战役中的表现获颁荣誉勋章,他和父亲阿瑟·麦克阿瑟是史上第一对同时获得荣誉勋章的父子。麦克阿瑟是美国陆海空三军中获得勋章最多的将军,也是美国将军中唯一一个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朝鲜战争的人。麦克阿瑟被美国国民称之为“一代老兵”,麦克阿瑟是美国最年轻的准将、西点军校最年轻的校长、美国陆军历史上最年轻的陆军参谋长,其三个“最年轻”的经历堪称美国战争史上的奇才。

篇6:阿瑟·米勒的名言

一、情态系统

情态是指在交际过程中, 讲话者对自己所讲的命题的成功性和有效性所做出的判断, 或在命令中要求对方承担的义务, 或在提议中要表达的个人意愿。它是介于肯定和否定之间的中间成分, 表达说话人的态度和判断。

情态表达被赋予了高、中、低不同的值, 作为实现情态的重要因素——限定性情态动词也根据它所表达的意义强度被分为不同的类别。各限定性情态动词的高低值:

高值:must ought to need has to

中值:will would shall should is to

低值:may might can could

二、情态系统分析

我们选取戏剧开头Willy和Linda的对话为例进行分析, 由于戏剧中的情态意义主要通过限定性情态动词来体现, 我们选取对话中的情态动词的使用情况做一个简单的数据分析, 然后再进行对比研究。此处是Willy回到家中, 向妻子Linda说明今天发生的事和自己觉得恍惚发生的事, 以及Linda表现出的担心并安慰丈夫。

通过表1我们可以看出, Linda在与丈夫的对话中使用中值的情态动词的比例比较高, 占有53.4%, 而Willy在与妻子的对话中很明显中值和低值占的比例比较高, 而且两者的比例及其接近, 分别是46.2%和46.1%。通常来讲, 在日常交际中, 权势占主导地位也就是具有较高社会地位的一方将会在话语中使用较高的情态值, 表现的是自己的权利不容撼动。相反, 具有较低社会地位的话语参与者往往在话语中使用较低的情态值, 以表达自己对对方的尊重和敬畏。而通过我们的分析, 可以看出夫妻双方之间还是比较互相尊重的, 因为并没有使用过多的高值词汇, 妻子使用了三次高值词汇, 其中有两次都是劝慰丈夫, 要求其休息, 也体现了妻子对丈夫无微不至的关心。而从丈夫使用的中低值词汇中可以看出, 丈夫对妻子的尊重, 并没有用丈夫的身份压制妻子, 而与此同时, 低值词汇占的大比例也说明了丈夫近期的精神状态并不是很好, 会出现精神恍惚的现象, 也为故事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这一段对话中, 妻子与丈夫的话语中多次用到了will, 而will经常用来指可以预见的、有计划的未来, 而不是单纯的将来。在这个意义上, 它是情态的而非真正的时间上的将来。作为情态动词, 当will与第一人称连用时, 表示说话人的意图、意愿、义务或坚持。Willy在使用will时是为了陈述自己的计划并表现出态度的坚决。如LINDA:Why don’t you tell those things to Howard, dear?WILLY (encouraged) :I will, I definitely will.Is there any cheese?LINDA:I’ll make you a sandwich.其中就体现了丈夫的这一目的, 而Linda使用will则表示真的是要给丈夫做三明治的。当will与第二人称连用时, 则体现了说话人要求听话人所承担的某种义务。如在Linda的句子I think if he finds himself, then you’ll both be happier and not fight any more.中, 我们可以看出妻子是要求并且希望丈夫和儿子之间可以更加愉快相处的。

Have to是一种高值情态动词, 表达一种祈使语气, 表现了妻子对丈夫身体的关切, 要求其去休息, 这种要求不容商量。Could是一个低值的情态动词, 表现的是个人具备的一种能力, 但是其以否定形式出现, 则由低值变成了高值, 表示不绝对不可能。在例“I couldn’t make it.I just couldn’t make it, Linda.I suddenly couldn’t drive any more.”这一部分中Willy用了三个否定词变现出自己当时开不了车的那种无奈, 从而体现了他无法改变当时状态的无可奈何。

三、总结

语言这种文化现象是不断发展的, 其现今的空间分布也是过去发展的结果。语言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交流方式, 人们彼此的交往离不开语言。而系统功能语言学又为这一文化增添了新的光彩。本文利用了系统功能中的情态系统分析了戏剧《推销员之死》开篇部分, 从而在一个新的层面上分析文学作品, 这样用切实的数据来分析一篇戏剧更能具有科学性, 在评价意义理论中实现了弱化与凸显话语意义、引发作者态度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苗兴伟.英语的评价型强势主位结构[J].山东外语教学, 2007 (02) .

[2]何宜芮.对小说《红字》中人物角色的分析——从人际功能中的情态系统谈起[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8 (02) :75-79.

篇7:阿瑟.米勒访谈录

阿:我写剧本的方式就好像鸟儿回到家歇息,这是一种希腊方式。记忆在这样一种形式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现在的美国几乎找不到过去的影子,戏剧的形式更像是电影。而在电影里,我们很少问及一个人物的过去。

历史,对于人们来说,是最神秘的。我曾经试着思考人们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会是什么样子:如果我生长的年代没有希特勒,也没有大萧条,我将会是什么样子?

我这样问是因为当我回首过去我总是意识到:我们这一代已经被历史扭曲。在这个国家,不论我们做什么,我们总是比其他任何人都要快。这个国家也是走向深渊路上的先锋。我们可以做的好或做的坏,但我们总是第一个。

在美国,一桩最大的出口不是钢铁,也不是货物,而是文化。美国从文化出口获得的钱要多于其他东西。那就意味着我们是那些创造岁月的人,是坏也罢,是好也罢。这并不意味着我们的困惑比其他任何人少,只能说明我们做事的方式稍微现代一点。但最根本的,需要予以关注的事情在哪里都一样。

问:你认为悲剧场景中的生活是我们所谈论的美国状况的另一种描述方式吗?写作的目的是加速人们心中的悲剧感吗?

阿:20世纪有一位批评家曾说过:在美国没有悲剧性的创作。这个批评家说我们有太多的机会去逃避现实而不是去承受。

奥尼尔写过一封信,说如果那都是真的,那么对于美国和美国人的性格是一种诅咒式的诬蔑,因为这意味着我们对生活的意义已经没了渴望。

“我们非常满足于从一处漂流到另一处,做一些没有什么意义的事情。”奥尼尔说。我们很难创造悲剧,这是事实,但是,我们却要创造最著名的悲剧,原因就是我们比其他任何人都更善于幻想。

我们也许是唯一真正在尝试写悲剧的国家。如果我们只能懂得如何组织,使用,表现悲剧,我们也会有力量问这样的问题:为什么活着?一切都有什么意义?这些都是最著名的悲剧问题。面对它们,你需要巨大的勇气和胆量。你要有疯子般的勇气。悲剧不与小心谨慎的文化一起;它和疯癫的文化一起,就像我们的一样。

我不认为每个人都是孤立的,而文学,剧院做的工作加起来也只是为了艺术家的快乐和把人们从现实的世界中转移开来。这就是为什么我觉得无法逃避,应该思考政治,思考社会的原因。

我讨厌提及这样一个事实:当战争发生的时候,价值观的问题才会凸显出来。如果一个士兵背叛了,我们不会为他的不顾一切的行为而争论。我们不是第一个走到这一步的文明,但我希望这只是一个很短的旅行。

问:你在纽约市的犹太区长大。但当读你的戏剧的时候,我发现关于犹太人的内容很少。你是否做出过明确的决定:即不以犹太人方式写到你的家庭,你对这种涉及又抱什么态度呢?

阿:我写的第一部戏剧是关于我的家庭。不管批评家们说了些什么,这种带有自传性的因素在之后被抛弃了,我不认为这是一个明智的决定。我认为每个人都有一样的东西,当我在世界各地有了越来越多的经历之后,我发现几乎没有理由因为他们的伦理背景将他们区分开来。在《全是我的儿子》、《推销员之死》等戏剧里,我不认为如果他们是天主教徒,新教徒,他们会有什么区别。

在过去的30年里,我曾经公开地讨论犹太人的问题。在所有人物性格中,我最喜欢的是《代价》里,一个家具交易商,一个犹太人。

几年前,我曾在埃及摔伤了脚踝,所以不能自由的到处乱逛。我们的船沿着尼罗河一会儿停在这里,一会停在那里。我可以坐在船上和当地的人谈话。有一天,在很远的地方,我就看见一个人飞奔过来,一个男子骑在马背上,穿着制服。他跳下马很急切地冲到我面前,说:“您是米勒先生吗?”我说:“是的。”他又说:“我是尼罗河这一带的警察局局长,我想问你一些问题。”我说:“好。”他说:“写戏剧很难吗?”我说:“是的,为什么问这个?你想写剧本吗?”他又说:“你知道我们刚刚在我们的杂志上刊登了《代价》。”我说:“《代价》在警察杂志上?”他说:“剧本中有一个警察。剧本中的警察和我们这些现实中的警察几乎是一样的。”

你问我为什么没有犹太人?我想,应该是有的,里面有许多种人。

我的问题是我不能把自己与现在的宗教连为一体。我一直认为在我和上帝之间有一种特殊的沟通。我不需要特意的去安慰他;我们相互之间用眼神交流。

问:你能谈谈中国版的《推销员之死》吗?我们总是在一个有限的范围谈论戏剧,给予美国人在成功与失败之间的两难境地以戏剧的形式。就好像问题都出自美国。但是中国人怎么谈论戏剧呢?

阿:在中国,对《推销员之死》的反响的唯一不同就是他们认为威利·洛曼这个人物形象应该是一个女人。在中国,是母亲将子女送入社会,并且告诉他们将要完成的东西。但是除了这一点,反响可以说完全一样。

我认为我们总是把生活中一些表面的现象作为根本的东西,比如说礼节。举个例子,在中国即使和父亲很亲也不会称呼其为pal。在法国接受类似不正式的做法也有一定困难。但是《推销员之死》却是由一个法国著名演员出演,并风靡整个国家。

我们在语言和表达事物的方式上有着差别,但我们表达的东西从根本上讲是相同的:生活用一个词来形容就是——不知所措。我们用我们的生命去学会如何生活:如何对待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如何抚养小孩子。解决关于正义的问题,如何实现正义而不成为一个独裁者。

问:你的整个一生被20世纪的一些事情所扭曲,而且在你的作品中,你经常会提到绝望和一种感觉:生活是失败。你有什么信仰吗?在绝望中,你从哪里找到力量让你继续你的写作?

阿:为了写出悲伤的戏剧,我必须学会为一些事情快乐。在给《纽约时报》写一篇书评时我意识到我们总是试图向所有的人诠释一样的东西。痛苦的章节让我们充满幻想,这些幻想制造出绝望。真理让希望变成可能。当我看见真理,我就会变的充满希望,力量油然而生。

伟大的戏剧有幻想,有现实,有信仰,也有信仰的缺席。但是在这个国家没有信仰你也能够处理的很好。你必须相信股市可以赚钱。除此之外,我们不需要走任何极端。

篇8:阿瑟.米勒和《推销员之死》

2月10日,迎接2005年春节的爆竹声余响尚存,大洋彼岸却传来美国著名剧作家阿瑟·米勒辞世的消息。这位中国观众熟悉的《推销员之死》的剧作者死于充血性心力衰竭,享年90岁。按中国人的说法,高龄离世,应是“喜丧”,值得纪念。阿瑟·米勒生前对中国有着特殊的感情,在中国旧历新年热闹的鞭炮烟花中魂归天国,相信他的在天之灵会感到欣慰。

他扭转美国戏剧的颓势

阿瑟·米勒1915年生于纽约。上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时期,他家境窘迫,米勒靠着打零工才挣得进大学的费用。在密执安大学读书时,为应付捉襟见肘的窘境,他花四天时间写了剧本《黎明的荣誉》,获得了专门奖励新人的霍普伍德奖。他因此受到鼓舞,走上了戏剧创作道路。大学毕业后,他加入联邦戏剧创作计划,十多年里写了不少戏,但都没有引起什么反响。直到1947年,剧本《都是我儿子》上演,他的处境才得到改善。这部戏风靡一时,保持了连续上演一年的记录,并被拍成了电影,米勒一跃成为美国最受欢迎的剧作家之一。

阿瑟·米勒对当代美国戏剧贡献卓越。他埋头创作的40年代,美国戏剧并不景气。在日渐昌隆的电影冲击下,戏剧观众越来越少。普通市民宁愿把时光消磨在电影院里,也不愿在剧院里观看庸俗无聊的表演。40年代末,由于阿瑟·米勒和田纳西·威廉斯(他的名剧《玻璃动物园》和《欲望号街车》同样为中国观众所熟悉)的创作,美国戏剧才迎来了自尤金·奥尼尔后的第二个高峰。他们的创作不仅把观众重新拉回了剧院,而且直接促成50年代戏剧创作的繁荣。

1949年,米勒再接再厉,创作了名剧《推销员之死》。该剧上演后,盛况空前,连续上演742场。这时的米勒,意气风发,佳作不断,正处于创作的黄金时期。50年代初,他的《萨勒姆的女巫》、《两个星期一的回忆》和《桥头眺望》等剧作先后问世,其中,《萨勒姆的女巫》因影射嚣张一时的非美活动委员会那些臭名昭著的麦卡锡主义者对无辜人士的迫害,一度受到当局的非难。1957年,他被控蔑视非美活动委员会,被迫沉默多年。

他被梦露的名气遮盖

这时,他的私生活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1956年,他迎娶了著名女演员玛丽莲·梦露,声名更盛。然而声名带给他更多的是麻烦。米勒晚年在接受记者的采访时说,五年的婚姻生活里,他把所有精力和注意力都集中在帮她解决问题上,因而自己没有取得多少成就。梦露的名气遮挡了公众的眼睛,遮住了米勒作为著名剧作家的身份。即便是米勒再婚、梦露自杀后,这种影响还阴魂不散。

沉默九年后,米勒以剧本《堕落之后》(1964)重返百老汇。因为这部制作中有自传的成分,新闻界依旧捕风捉影地在其中联想米勒与梦露的关系,反而轻视了剧本本身的价值,这让米勒感到很苦恼。

70年代后的米勒笔耕不辍,但创作势头显然不比从前。他写了少量的小说和电影剧本,但影响都不敌著名的《推销员之死》。

他如何解释《推销员之死》

《推销员之死》是阿瑟·米勒的代表作。1949年2月在纽约摩洛斯科剧院首演,盛况空前。观众和评论家都被剧本强烈的激情和悲壮的结局震撼了,大幕降落后仍久久不愿离开。当时的报纸纷纷发表剧评,认为这是一部不同凡响的戏剧。的确如此,事实证明,《推销员之死》不仅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而且可以当之无愧地被称为二战以来美国的最佳戏剧。

一个底层的小人物何以打动各个阶层观众的心呢?

年事已高的旅行推销员威利·洛曼先生,提着两只特大号的样品箱,筋疲力尽地走进了舞台中央的家。穿过厨房,放下箱子,然后他感叹地说:“我累死了,我干不了了,简直干不了了。”第一幕刚开始,一个神情恍惚的推销员就展现在观众面前。他的事业正在崩溃,他脑子里满是对往昔生活的回忆。他是个望子成龙的好父亲,然而儿子们如今却一事无成。各种往事、各种声音在舞台上交错,反映出他急功近利的一生。他不去教育孩子们要具备诚实和埋头苦干的品质,却时时把自己不切实际的梦想灌输给他们。

儿子毕夫和哈比打算贷款开一家运动器材商店,幻想着一夜之间发家致富。威利也打算在纽约谋一份不用出门的工作。结果他们都无功而返,毫无作为。老子被解雇,儿子没有借到钱。失望中的威利在听到儿子对他不切实际梦想的指责后,深感内疚,竟然撞车骗保,希望用这种方法得到那笔可观的人寿保险金给儿子去经商。

威利·洛曼死了,死在梦想、悔恨和内疚中。这是一个令人悲悯的主人公。他渺小,卑微,又不切实际。他向往成功,就连判断一个人的价值,也完全是根据其商业上的成功与否。那么,到底是谁在他的头脑里灌输了这样的观念呢?答案见仁见智。有人认为是罪恶的资本主义社会,有人认为是威利有缺陷的性格,有人认为一切都是命运。阿瑟·米勒本人则认为:“在《推销员之死》里最正派的人就是资本家查利,他的目标和威利·洛曼的目标没有什么两样,最大的区别在于他不是个狂热者。不管怎样,他学会了如何不抱有激情去生活,他没有威利的那种至死都在追求的心醉神迷的精神。”他自称创作此剧的主要动机是“想维护个人的自尊感”,“我认为,威利·洛曼在追求一种已被文明社会剥夺了的人生欢乐。他在寻找自我,寻找他的不朽灵魂”。至于他寻找的这种不朽的灵魂是否有意义,米勒不做回答。他没有肯定这种精神,也没有否定这种精神,他似乎只是力图要跳出社会剧的框架而使作品升华为真正的悲剧。

他指定英若城主演

阿瑟·米勒和中国有着不解之缘。他的创作最初受到上世纪30年代美国左翼戏剧的影响,成名后更以创作社会问题剧闻名。1962年,梅绍武先生就翻译过他的剧本。现实生活中的米勒,富有正义感,同情劳工阶层。在战后的冷战岁月中,他一度受到非美活动调查委员会的审查。1954年,他申请到中国访问,由于美国当局的阻扰而未能成行。但他一直没有放弃这个心愿。

改革开放后,中美关系由冷转热。米勒于1978年携夫人访华,著名演员和戏剧翻译家英若诚与时任北京人艺院长的曹禺会见了他,曹禺当时就建议在中国上演米勒的作品。次年,米勒与妻子合著《中国的邂逅》一书。中国方面也开始上演他的剧作。1981年9月,米勒的名剧《萨勒姆的女巫》在上海首次被我国著名戏剧家兼话剧演员黄佐临搬上舞台,剧本由梅绍武先生翻译。

说到米勒最著名的剧本《推销员之死》在中国上演的过程,英若诚和阿瑟·米勒之间还有一段交往佳话。1982年,英若诚赴美讲学,再次见到米勒。他邀请米勒来华执导《推销员之死》。米勒同意了,但提出剧中的主要人物威利·洛曼一定要由英若诚来扮演。英若诚爽快地答应了。

英若诚对这部戏感情很深。1949年,他在清华外文系读书时就看过剧本,并很受感动,幻想着将来能否有机会演这出戏。现在,这个心愿终于可以满足了,而且还是大师本人指定他表演男主角。英若诚很快就译好了剧本。米勒来华,亲自指导剧组人员排练。经过一个多月的紧张排练,1983年5月,《推销员之死》在首都剧场上演,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

日后成为著名导演的孟京辉当时还是大学二年级的学生,英若诚主演的《推销员之死》是他生平第一次去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看的戏,他在米勒辞世后说:“那出戏带给我的震撼超出了我的想像。我很感动,也很受震动,我开始想做一名导演,排演戏剧。”

篇9:阿瑟·米勒的名言

关键词:亚里士多德;阿瑟·米勒;悲剧;人物;情节;悲剧来源;悲剧的作用

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西方科学之父,他的《詩学》Poetics是西方第一部较为完整的美学、文论专著。在《诗学》中,他对悲剧首次进行了全面论述,在批判地继承古希腊悲剧理论和柏拉图的理论基础上对戏剧理论进行了创新,对后世悲剧理论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亚里士多德看来,悲剧是对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模仿,它辞藻优美、丰富多变;经由行动开展,而非叙事道来;事件唤起怜悯和恐惧,从而宣泄这类情感。同时,他指出,每部悲剧必须包括六个部分:情节、人物、言词、思想、戏景和歌曲。第一,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的主人公应该是悲剧性的英雄tragic hero,他们来自上层社会,出身贵族,有着高尚的思想和高贵的品质。但他们并不是十全十美的。他们经历命运的苦难,由顺境进入逆境,通常具有由傲慢和自负所导致的悲剧性缺陷tragic flaw.古希腊三大悲剧作家之一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Oedipus the King是古希腊悲剧的典范,其中的主人公俄狄浦斯是希腊神话中忒拜的国王,是国王拉伊奥斯和王后约卡斯塔的儿子,也是科林斯的国王波吕波斯的养子。当听到自己未来要杀父娶母的预言的时候,他离开了敬爱的父母以防预言的实现。之后他解答了狮身人面兽斯芬克斯的谜题,把忒拜的百姓从它的口中解救出来。当他知道自己无意中实现了杀父娶母的预言后,自己剜去双眼且自我放逐表现了他勇于承担责任的伟大品质。俄狄浦斯出身高贵,勇敢、正直、睿智,敬爱父母又爱护百姓。他认为,事件要是意外发生而彼此间又有因果关系,那就最能产生悲剧的恐惧与怜悯的效果。因此,他要求:“刻画‘性格,应如安排情节那样,求其合乎必然律或可然律。”[1]俄狄浦斯的傲慢和冲动可能是他在前往忒拜途中无意间杀死自己亲生父亲的原因之一,看似偶然又有可然,合乎必然率或可然律。第二,突转、发现和苦难是亚里士多德悲剧情节中最重要的三个因素。亚里士多德说:“情节乃悲剧的基础,有似悲剧的灵魂。悲剧是行动的模仿,主要是为了模仿行动,才去模仿在行动中的人。悲剧中没有行动,则不成为悲剧。但没有性格,仍不失为悲剧。”[2]事件的合理安排也是悲剧非常重要的因素之一。完整的活动具有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一部悲剧是由部分构成的整体,其组成部分不仅要排列有序,而且必须具备量度。情节的突转指的是剧情的突然转变,发现则是主人公的醒悟,苦难指主人公遭受的厄运和痛苦。亚里士多德认为突转和发现同时出现极为最好的发现,正如《俄狄浦斯王》中报信人回来告诉他他的身世以安慰他的不安和恐惧的时候,他意识到了所有的事情以及自己所犯下的罪孽。第三,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产生的根源不在于命运而在于判断失误。他认为俄狄浦斯是奸人犯了错从而由顺境进入逆境的代表。他的傲慢冲动导致他无意中杀害了自己的亲生父亲,这也是他悲剧产生的原因。第四,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有种净化的作用,这种作用通过观众的怜悯和恐惧表现出来。当观众看到主人公的悲剧时就会反思自身,从而使自己的情感得以净化。亚里士多德在悲剧的定义中指出:“悲剧借引起怜悯与恐惧来使这种情感得到净化”。这里的净化在原文中叫做“Katharsis”,原是作为宗教术语,意思是“净洗”;作为医用术语则是“宣泄”或者“求平衡”。亚里士多德在《修辞学》中给“怜悯”与“恐惧”做出了界说:“怜悯乃是一种痛苦,是因为看到可怕或痛苦的灾难落于不应受此难者身上而引起的。”[3]“恐惧乃是一种痛苦或困恼的情绪,是因那足以招致痛苦或毁灭当前的印象而引起的。”[4]所以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可以起到净化情感的作用。总而言之,亚里士多德对悲剧的系统研究对后世悲剧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阿瑟·米勒是20世纪美国杰出的剧作家,一生获奖无数,包括1949年普利策奖,两次纽约戏剧批评家奖,奥利维尔最佳剧作奖。他凭借自己多年的经验与非凡的洞察力,提出了自己独特的现代悲剧观,他打破了传统悲剧的僵化模式,更加实用地继承与发展了悲剧形式。作为关注社会心理的剧作家,阿瑟·米勒推崇普通人的悲剧,致力于反映普通人的心理状态及其与社会道德之间的矛盾。其作品触及现代社会普通人在家庭和工作中进退两难的困境。他对悲剧的人物、表现手法、悲剧产生的原因以及悲剧的作用进行了深入的了解和分析。

阿瑟·米勒说,“我把戏剧看做一件严肃的事情,它可以使人变得更加人性化,也就是说,更大众。”在《悲剧与普通人》tragedy and the common man中,他全面地阐述了自己对悲剧的认识和看法。第一,阿瑟·米勒认为悲剧的主人公应该也包括普通人而不仅仅是贵族或那些伟大的人,这与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存在很大分歧。他这种独具建树的悲剧观,在其杰作《推销员之死》Death of a Salesman中得到了完美诠释。主人公威利·洛曼是一个有三十多年推销经历的推销员,他来自社会的底层,一无所有,因为推销员没有工资,只领佣金。他们推销的只是别人的东西、他相信,人只要讨人喜欢,具有魅力,世界的大门就朝他敞开。他把自己的生活建筑在这样的梦想之上。大儿子比夫成绩不及格,威利置之不理,他相信比夫可以成为体育明星,给家族带来荣耀和财富,但是比夫宁愿去当农业工人也不愿意留在充满欺骗和欲望的大城市里。比夫发现威利和他的情妇在一起的时候,他和威利的关系越来越恶化。小儿子哈皮幻想不通过努力就能取得成绩,他和女上司调情并且企图通过这种方式获得成功。他们想自己干一番事业,但比夫没借到钱,威利最终也失去了自己的工作,并且自杀。自己的家人也因为他曾经有过自杀倾向而拿不到保险金。所以威利完全符合阿瑟·米勒悲剧的人物形象,他在事业、家庭中面临着双重的压力和困境。第二,阿瑟·米勒认为悲剧源于人们无法抗拒正当评价自我的冲动,悲剧性缺陷指的是人们在面对挑战的时候不愿处于被动地位,企图反抗的一种状态,尤其是当他认为这些事情对自己尊严、社会地位构成挑战的时候。所以主人公往往竭力捍卫或者保护某种东西,例如自尊、事业、家庭等等。在《推销员之死》中,主人公威利的悲剧就来自于他对社会以及自身的不当评价。传统的美国梦认为所有美国人拥有平等的成功的机会,但是三十年代美国大萧条的时候,公司倒闭、人们失业、失去存款,美国社会出现严重的经济危机。这种情况下,美国梦就变成了幻想,威利是美国梦虔诚的笃信者,他未能意识到当时美国梦的破灭。尽管生活在残酷的世界,那里现代文明令人窒息,威利从来没有清醒地意识到这个现实,仍然在梦想着成功,生活在幻想和谎言中。【5】第三,阿瑟·米勒认为悲剧蕴含着乐观思想而不是悲观思想,因为它证明了人们为自己的目标不懈努力的坚定意志,强化了人们对自身的忠实。当人们观看悲剧的时候,他们会产生同情和恐惧,同情悲剧里的主人公,恐惧自己也要面对相同的压力和困境。当人们同情主人公的遭遇的同时也会感慨自己的幸运,庆幸自己没有主人公那么的不幸。《推销员之死》中的威利面对事业和家庭的双重压力,最终走上自杀的道路。人们会思考自己的生活,虽然自己也面对工作家庭的压力,但至少还有值得为之努力的东西,还能从工作和家庭中获得乐趣和慰藉。同样,《俄狄浦斯王》中虽然俄狄浦斯承受着杀父娶母的预言,但是他勇敢、正直、坚强、勇于承担责任。当他知道自己无意中实现了杀父娶母的预言的时候,他勇于承担责任,而不是选择逃避,所以这部悲剧蕴含着乐观的思想。人们崇尚勇敢正直,歌颂勇于承担的思想。最后,阿瑟·米勒在悲剧表现手法上有一定的独到之处,他善于在悲剧创作中运用象征主义和表现主义来丰富和表现悲剧的内涵。他曾说:“如果一个人的悲剧是这个人不顾一切要求公平评价自己所导致的话,那么他因此而遭受的毁灭就揭示出其所处的社会环境的缺陷或邪恶。”《推销员之死》中阿瑟·米勒用象征手法把人物、剧情、主题巧妙地联系起来,主人公威利·洛曼(Loman)与英文Low man谐音,象征着他生活在社会的底层,是无权无势的小人物。文中多次出现的“钻石”代表着威利向往的财富。另外,在人物心理呈现方面,阿瑟·米勒运用了表现主义的手法。首先是现在与过去的交叉呈现,文中威利时常回忆起以前事业的成功,家庭的和睦,这与现在事业上的失意,家庭的冲突呈现出鲜明的对比。其次现实与幻想交融,威利经常陷入幻想,梦想着自己事业的成功。

亚里士多德是西方美学史上第一次提出“悲剧”的完整定义的文艺大师,他对悲剧进行了系统全面的分析和阐释,对后世悲剧的研究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阿瑟·米勒在继承亚里士多德理论的基础上发展了悲剧理论,对悲剧的人物、表现手法、悲剧的作用进行了深入的理解和阐释,对现代悲剧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柏拉图.Republic理想国.上海: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4

[2]亚里士多德.诗学.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31.

[3]亚里士多德.修辞学.89

[4] 亚里士多德.修辞学.81

上一篇: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哲理故事下一篇:树高尚师德,做育人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