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办年度工作总结

2024-04-25

转型办年度工作总结(通用8篇)

篇1:转型办年度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XX县联社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强化服务意识、塑造团队精神、推行目标管理、建立激励机制”的经营理念,围绕改革发展中心目标,持续加快业务发展,持续提升经营质量,持续强化内控管理,持续推进体制改革,持续改进工作作风,努力实现辖内农信社经营局势的根本转变。县联社被市工会授予“市五一劳动奖状”和“市学习型组织标兵单位”荣誉称号。现将具体经营情况总结如下:

一、整体经营情况

(一)达标升级扎实推进。严格按照新的监管要求,主动向县委县政府进行专题汇报,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多方争取政策支持。县政府成立以县长为组长的农信社达标升级工作领导小组,召XX县长办公会,形成《会议纪要》,重新拟定优质土地用于置换农信社不良资产。置换土地已进入“招、拍、挂”程序,标志着农信社向组建农商行的目标更进一步。

(二)资金实力持续增强。截至12月底,全县农信社各项存款余额26.10亿元,较年初增加4.48亿元,同比多增2184万元,增幅为20.71%,完成政府全年分配计划3亿元的149.33%。其中,储蓄存款23.11亿元,占各项存款总额的88.54%,较年初增加4.04亿元;卡存款余额3.75亿元,较年初净增9728万元,完成市办全年计划1.5亿元的64.85%。

(三)各项贷款稳步投放。截至12月底,全县农信社各项贷款余额11.87亿元,较年初增加1.13亿元,完成政府分配1.2亿元的94.16%,存贷比45.50%。累计投放各类贷款7.61亿元,累计收回7.19亿元;其中,涉农贷款余额9.96亿元,占比83.84%。

(四)经营效益不断攀升。截至12月底,全县农信社实现各项收入14053万元,其中,贷款利息收入1.19亿元,完成市办全年收息任务1.2亿元的99.92%,实现经营利润4241万元。成本收入比51.03%,控制在计划比例59%以内。资产利润率1.54%,超年度目标1.26%的0.28个百分点;贷款拨备覆盖率为86.51%,资本充足率为11.29%。

(五)科技建设持续提升。一是积极做好全县14万余户农民补贴资金、贫困学生补贴、母猪补贴、民政等各项惠农资金数据录入和入账工作。二是先后对全县营业网点ups、摄像头、录像机等进行全面巡检及升级改造与修护。维修机头12个,更换电池149块;增加2k机头5个,5k机头1个,电池40块;累计共维护设备80余台次;更换网络设备2次;现场处理网络故障20余次,电话处理50余次;解决前台应用问题140多次, 三是协助财务部门新增柜员31人,调整柜员33人,账务数据调整8次,封锁柜员32人,解锁柜员8人。

(六)服务功能持续完善。截至12月底,助农取款服务点建设完成680个,完成市办全年分配计划503个的135.19%,布放机具506台;pos终端增加168台,完成全年任务154台的109.1%;累计布放自助设备23台;全县金燕卡卡存量192683张,较年初增加114725张;atm受理金额达46178万元,卡业务手续费收入57.98万元; 网银累计开户157户,行内转账145笔,金额247万元。

(七)清算业务平稳运行。重点做好大小额支付系统、代理转账业务、账户管理、现金调拨、重要空白凭证管理、发洗钱等工作,至12月底,共发生往帐4960笔,金额达16.04亿元;来账16800笔,金额达17.05亿元;共代理各项转账业务20多项,涉及34万人次,金额达2.91亿元;共开立结算账户133户,撤销结算账户24户,人民币结算账户共有598个,其中基本账户463个、一般账户45个、专用账户90个。现金调拨量累计达到5.8亿元,上交处理残币及零辅币2200多万元。

二、主要工作措施

(一)惠民生,站位全局统筹兼顾。立足县域经济实际,继续做好信贷支农工作,巩固设施农业、特色产业,着力支持春耕、三夏、三秋生产。不断增加对红叶、山药、杏鲍菇、反季节蔬菜、玫瑰香葡萄、黑花生、生猪、鱼塘、山羊等特色种养植产业及家具、面粉、成衣、瓷砖、彩钢等加工销售项目的有效投放,提高了产品附加值。实施“以工XX县”战略,大力支持产业集聚区建设,加快项目对接,支持小微企业扩大生产规模。至12月底,全县累计发放各类贷款9.4亿元,累计发放涉农贷款11.06亿元,重点支持XX七点半、金正石油电器、金玉洁能、天水制衣、伍钰泉面业等小微企业1860万元;累计发放劳动密集型贷款、下岗职工贷款和返乡农民工创业贷款5357万元,支持下岗职工和返乡农村工271人,有效解决了小微企业融资难,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了强而有力金融支撑。例:城关信用社累计为XX县红叶种植专业合作社发放贷款320万元,使其由起初的150亩发展为目前的1200亩,苗木达150余万株,成为豫北地区规模最大的绿化树种植基地;古城信用社累计投放300万元,支持当地2000亩山药种植,该乡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迅速发展成为远近闻名的“铁棍山药之乡”、“豫北山药种植基地”。

(二)严管控,强化信贷细节管理。一是扎实开展存量贷款“回头看”专项治理活动,变压力为动力,对辖内农信社存量贷款进行逐笔排查,深挖风险隐患;二是严格新增贷款管理,先后完善制定《信贷资金管理办法》、《新增不良贷款清收工作实施方案》,重点细化贷前调查、贷中审查,贷后管理风险控制措施,逐月对新增不良贷款率超2.5%的信用社下发警示函,逐对当年到期收回率未达到97%以上的信用社下发提示函。三是充分运用贷款影像系统,建立健全风险预警机制,提升信贷管理质量。按照各社新增不良率及当年到期收回率,按季排名,严格奖罚,及时处理;四是对新增贷款质量实行绩效挂钩,按照贷款审批权限确定考核系数,做到权、责、利相结合;加大“新官”对“旧账”管理责任的考核力度,消除清收空白点。

篇2:转型办年度工作总结

截止到xxxx年12月末,全县各项存款余额379.55亿元,较年初增长37.87亿元,同比增速11.08%;各项贷款余额222.49亿元,较年初新增48.68亿元,同比增速28.01%;全县存贷比58.62%,新增存贷比128.5%。全县各项存款余额、贷款余额、贷款增量、新增存贷比居全市四县之首。

一、“税融通”业务加快推进。通过多种方式积极协调解决税融通推进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截止到12月末,全县累计发放税融通贷款4亿多元,其中今年1-12月份新增66笔1.9亿元。

二、过桥资金作用明显。xxxx年11月,我县成立了一家政府独资1亿元的金龙小额贷款公司,截止到12月末,累计为县内发放197家次企业过桥16.56亿元,其中1-12月份发放78笔6.82亿元。

三、 新型政银担业务深入推进。我县金龙、金信两家政策性担保公司进入“4321” 政银担风险分担体系,截止到12月末,在保余额达4.92亿元。

四、企业上市挂牌有力推进。县政府与海通证券、中泰证券、国融证券签订了“一司一县”结对帮助协议。全年实现直接融资7.5亿元,完成市下达任务4亿元的188%。安徽省股权交易中心挂牌企业2家:安徽宏宝莱机车有限公司和小龙仔儿童用品有限公司。目前,目前拟上市辅导备案企业1家:安徽英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拟新三板挂牌企业2家:金桥农林公司和兰花茶业公司。

五、两类公司监管有力。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强化对县内融资担保公司和小额贷款公司的监管,定期进行全面的现场检查,对查出的问题限期整改,并将检查情况及时上报市主管部门。加强全办工作人员及两类公司管理人员的能力建设,全年组织3批次人员参加省市金融办组织的业务培训。

六、金融扶贫大力推进。先后出台《XX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xxxx年度全县金融精准扶贫工作的实施意见》、《XX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快落实xxxx年全县扶贫小额信贷任务的通知》和《XX县扶贫小额信贷实施细则》等文件,将金融扶贫工作纳入金融机构年度考核范围,加大对全县扶贫小额两免贴息贷款工作协调、调度力度,实行半月一统计,每月一调度;同时与农商行对接开展光伏扶贫小额信贷。

截止到xxxx年12月31日,全县扶贫小额信贷已累计发放13228笔3.81亿元,其中xxxx年新增发放12927笔3.7亿元,完成市下达我县目标任务(1.845亿元)的200.54%,完成我县自定目标任务(2.36亿元)的153.78%,当年贫困户获贷率32%(按建档立卡贫困户40480户计算)。

七、防范非法集资。成立高规格的县处置非法集资工作领导组,制订《开展非法集资风险排查活动方案》和《XX县非法集资举报奖励实施细则(试行)》等文件,召开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会议,布置安排全县整治非法集资、互联网金融和各类交易场所工作,开展防范打击非法集资宣传月活动,提高社会公众的法律金融意识和风险防范意识,维护经济金融秩序和社会稳定。

今年7月12日,经县人行举报反映晓天镇新成立的六安市供销信用农资生产合作社晓天分社有涉嫌非法集资的嫌疑。我办主要负责人立即向县委、县政府主要负责人汇报后,立即成立了以县金融办牵头,由县银监办、公安局经侦大队及晓天派出所、市场监管局及晓天市场监管所等单位组成联合调查组对案件进行了调查,分别于7月18日和7月28日两次对晓天分社负责人进行了约谈并责令其限期退还集资款,晓天分社于xxxx年8月14号将吸收的58户共147万元存款全部退还,有效地制止了一次公开吸收公众储蓄存款的涉嫌非法集资案件。事后,副县长黄生全表扬县金融办:“打的早、打的好”。该案件的成功处置作为六安市xxxx年度金融工作目标管理绩效考核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成绩上报。

八、驻点杭埠开发区开展“三项重点工作”金融服务:沃特玛电池PACK项目建设资金已由县建行承接,完成了4.8亿元额度授信审批,目前已发放2.5亿元;同时积极做好华夏幸福新城落户企业融资协调,多次组织县内商业银行如:农行、中行、县农商行等以及政策性担保公司与企业开展对接,积极跟进融资服务并取得初步效果。

篇3:转型办年度工作总结

为进一步加快全市散装水泥工作“三位一体”均衡协调发展, 近日, 江苏省淮安市散办根据江苏省散办和淮安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工作安排, 对照《关于明确2015 年散装水泥发展目标任务的通知》 (淮散领[2015]1 号) 要求, 对四县两区2015 年度散装水泥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开展督查考核, 考核内容主要包括发展散装水泥量、大气污染防治、预拌砂浆推广应用、示范乡镇创建、专项资金征管用、行政执法监管、宣传报道等8 个方面。考核组通过听汇报、看现场、查资料和座谈讨论等方式对被考核单位散装水泥工作情况进行全面和深入的了解。

通过考核, 考核组认为各县区对散装水泥目标管理工作十分重视, 落实有力, 目标任务完成较好。考核组分别对各县 (区) 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进行了点评, 并就薄弱环节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对2016 年散装水泥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各县区散办要认真贯彻落实《江苏省散装水泥促进条例》, 重点围绕施工现场禁止现场搅拌砂浆, 加大行政执法监管力度;深化示范乡镇创建工作, 抓好散装水泥在农村的推广应用;扎实开展散装水泥各项基础工作, 提高散装水泥专项资金征收和管理水平。

篇4:山西老板转型办农业

随着山西经济从煤炭、冶金等行业转型,揣着大笔资金的老板们开始投资农业、高科技、旅游等产业,在获得财富的同时,也为扶贫做出了贡献。7月19日,山西召开了“实施百企千村产业扶贫开发工程”动员大会,又一次吹响了嘹亮的转型、扶贫集结号。

“百企千村”产业扶贫开发工程

就山西企业转型发展与产业扶贫开发的问题,环球人物杂志记者采访了山西省扶贫办主任王立伟。

环球人物杂志:山西制定的“百企千村”产业扶贫开发决策是怎样出台的?

王立伟:转型发展和扶贫攻坚是省委省政府几届领导努力的方向。省委书记袁纯清为解决农村问题,尤其是农民脱贫问题,提出发展“一县一业”、“一村一品”,开展领导干部包村增收活动。在全省“百企千村”产业扶贫工程动员大会上他指出,农业是基础产业,也是高效产业、朝阳产业、永恒产业,在山西更是特色产业,是转型的一大领域。这项决策来自于群众的实践,来自于基层的创造,目的也是为了造福群众。

环球人物杂志:“百企千村”具体指什么?目标是什么?

王立伟:“百企”是指百家以上的,以省属国有企业为龙头,包括中央驻晋企业、市属国有企业、省内民营骨干企业,以及省外企业在内的各级各类规模以上企业;“千村”是指以吕梁山、太行山两大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攻坚县为重点,贫困人口相对集中、农民人均纯收入低于2300元的贫困村。目标是:到2015年,开发带动贫困村2000个以上,区域内农民人均纯收入提前实现翻番;到2020年,开发带动贫困村5000个以上,区域内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全省平均水平。

环球人物杂志:煤焦形势萎靡导致很多企业资金紧张。农业投资大,回报慢,又是跨行业投资,人才从哪里来?有什么办法让老板们主动投资呢?

王立伟:俗话说“强扭的瓜不甜”。在产业扶贫上,政府只是鼓励和引导,不是“拉郎配”。只要实实在在地为投资者提供转战农村的好政策,企业家们就会不待扬鞭自奋蹄。7月18日,山西出台的《关于实施百企千村产业扶贫开发工程的指导意见》,提出了10个方面的政策措施,除在现有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和扶贫开发政策上给予支持外,还本着先行先试的原则,对企业实施产业扶贫开发的关键环节,从土地、环保、金融和人才支持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政策,这些政策对企业产业扶贫开发是有较大促进作用的。

环球人物杂志:从农民、农村以及全国的角度看,企业投资农业的作用和意义是什么?

王立伟:就是发挥组织、政策和资源优势,把企业的资本、管理、技术、市场优势和农村土地、劳动力及特色资源优势结合起来,通过“地下”回报“地上”、“黑色”反哺“绿色”,做一篇农业现代化、工业化、城镇化、生态化“四化”一体推进的大文章,打一场产业扶贫开发的整体仗,实现企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双赢。

空壳村变成新庄园

晋中市委常委、统战部长孙光堂向记者介绍:“近几年来,山西省仅晋中市就有 600余位民营企业家累计投资 38亿多元,建起了630处生态庄园。经济学家钟朋荣认为,这是农村新的经济增长点。”不少专家学者认为,生态庄园经济不但是发展现代农业的一条新路,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还是农村未来发展的一种新模式。

左权县万顺冶金矿山有限责任公司、莲花岩生态庄园董事长高乃文向记者讲述了创业的心路历程:“前几年,县里搞城镇化建设,一些自然条件差的村子成了空壳村,村民全搬迁到了条件较好的地方。看着村子撂荒,大家都觉得心疼。另一方面,矿山开采破坏生态环境,又不可持续。我就有了经济转型的念头。但怎么转,转到哪个领域?2009年,我和当时的县委书记孙光堂聊天时,他劝我投资现代农业,搞生态庄园经济开发,一句话点醒了我。”

定下方向后,高乃文选准了桐峪镇西北小荫沟、莲花岩等几个空壳村,带领村民投资5000余万元,搞起了莲花岩生态庄园开发项目。他们修缮了原生态村落、古崖居,建起了“桃花庄”;把撂荒的土地全部重新开垦,种植了核桃、桃、梨、杨、松等树木,并套种了中药材;修建蓄水库3600立方米,铺设梯田灌溉管网工程8600余米,等等。这些建设极大地改善了环境。很多游客来到莲花岩,搬出去的村民有不少又回到庄园里打工。人们在这里感受原生态,品尝农家菜,过去的空壳村变成了新庄园。

几年中,一批类似的企业在山西相继成立。繁峙县宝山鼎盛科技公司投资开发了亚麻酸食用与保健项目;汾西县洪昌养殖公司关停了原有的焦化厂,转而投资肉鸡养殖和屠宰加工厂;龙旺农业开发公司在和顺县横岭镇龙旺沟上马优质肉牛规模化养殖屠宰项目,带动了当地1400户农民,每户年均增收1200元;左权县的宏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投资植物工程塑料项目,预计每年可帮当地农民增收1.6亿元,使近万户农民脱贫……

李秋娥成功转型“蘑菇大王”

李秋娥在汾阳乃至山西都是名人,因为当年从事煤焦行业的女老板并不多见。现在她依然是名人,只是身份变成了山西山宝食用菌有限公司董事长,被人称为“蘑菇大王”。

早在2006年,李秋娥就开始考虑转行了,因为她看到政府对焦炉的要求不断提高。“常常是我的炼焦炉刚建了没多久就不达标了,只好炸掉重建,没多久又不达标了,再炸。就这样,炸了建,建了炸。”寻求转型的李秋娥,开始频繁往汾阳市的酒厂跑。“酒糟可以当作培养基种蘑菇。我那会儿就想,万一哪天焦化厂办不下去,我得有一个可长远发展的事情做。”就这样,李秋娥搞起了食用菌种植。

半年过去了,大棚里的菌棒还是光秃秃的,李秋娥赔了100多万元。她请来省农科院的专家指导后,蘑菇是长出来了,但和外地蘑菇相比,在质量和价格上没有任何优势,拉到市场上并不受欢迎。“蘑菇销量不好,就天天给厂里的工人包蘑菇馅的饺子吃。”说起当初的艰难,李秋娥叹了一口气。

更痛苦的是精神压力。很多人放冷话:“早知道她做不成,隔行如隔山。”“兔子的尾巴长不了,过几年就倒闭了。”

2008年,山西煤炭行业整改。“那一年,上千万刚建的炉,还没来得及上马就炸毁了。当时,我就站在焦化厂办公楼上远远望着。烟囱倒下,浓烟腾起,我两眼一黑,啥也不知道了。醒来以后,放声大哭。”

李秋娥决定从煤炭行业全身而退,投入食用菌项目。经过多次出省、出国调研学习,她慢慢发现:“种蘑菇如同养孩子,关键是掌握先进的理念和技术。”2009年初,李秋娥看到一篇报道,发现了能在蘑菇行业“领跑”的秘诀。她花1000万元引进了冻干技术。这个技术在国内以前只用于医药行业,但在国外很多欧美国家,冻干蘑菇在市场上占的比例将近40%。短短3年内,李秋娥就成了山西省食用菌行业的领军人物,产品覆盖30多种菌类。

食用菌带动农民增收的效果非常可观,承包一个大棚每年至少能收入5万元。农民李兴龙告诉记者:“我承包大棚才一年,就还清了以往欠下的债务,还有了4万元存款。”正如王立伟主任所说:“老板进村、资本进村、产业进村”使荒山增绿、荒地改良,使“空壳村”变成“新基地”,使闲置资产变成“赚钱机器”,使农业“包袱”变为优质资源。

篇5:区办年度工作总结

一、稳妥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工作,行政体制和改革不断深化

为推动本轮政府机构改革工作,落实好中央全面深化改革的有关精神,我办积极做好区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专项小组联络工作,适时召开了各项专题会议,协调推进中央和省、市、区重大改革任务的落实。

(一)精心谋划和推进政府机构改革工作。

为全面贯彻落实省、市有关政府机构改革工作的会议和文件精神,我们按照市委、市政府批复我区的机构改革方案,印发了《关于XX区人民政府机构设置的通知》和《关于印发的通知》,进行全面动员和安排部署。并按照“先易后难、分步实施、统筹兼顾、重点突破”的原则积极展开工作,与各部门反复沟通协商,认真拟定“三定”方案和职责调整文件,对存在的问题报请领导协调解决。今年6个重新组建工作部门的“三定”方案和16个政府工作部门的职责调整通知均已拟定,部分机构整合及职能调整已经到位,此次政府机构改革目标任务基本完成。

1、确保了“机构精简规范、编制合理配置”。

一是机构设置不突破限额。改革前,区政府设置工作部门24个;改革后设置政府工作部门22个。合并重新组建的政府工作部门6个(区卫计局、区农业局、区安监局、区经信科技局、区文化体育出版局、区食药监局),撤并行政机构4个(计生委、农办、煤炭局、科技局)。

二是领导职数不超标配置。改革前区政府部门核定领导职数169名,其中正科41名、副科128名;改革后核定领导职数162名,其中正科27名(减少14名)、副科135名(增加7名)。三是人员编制从严控制。政府工作部门行政编制严格控制在上级核定的编制总数内调配。

2、保持了“两个对接一致”。

一是区政府工作部门“三定”规定中的职能与上级有关职能转变、职责调整的精神和省市“三定”规定中的职能对接一致,并将有关规定中增加、加强等调整的职能逐条分解落实到了相对应的部门和单位。

二是我区在统筹“三定”规定时保持与XX区发展的实际对接一致。如为加强食品药品安全属地监管,结合我区半城半乡的区域实际,将重新组建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设为区政府工作部门,充实了基层监管力量;为推进我区文化体育事业的持续共同发展,将文化局、体育局合并重新组建了区文化体育出版局。

3、实现了“三个理顺”。此次政府机构改革,涉及职责清理和调整职责在各部门“三定”方案及职责调整通知中均已明确,实现了“三个理顺”:理顺部门之间、部门和事业单位之间、部门内设机构之间的`职责关系。如将区经济和科技局承担的国民经济运行调节职责划入区发改局,将商务局承担的牲畜屠宰监管职责划入农业(畜牧水产)部门。将民宗局、金融办、财政监督管理局、社会救助局、爱卫办等具有行政职责的事业单位撤销,职责并入机关。

(二)深化重点领域的体制机制调整,完成专项改革任务。

一是完成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体制改革。将原先分散的有关食品药品监督职责进行整合、加强,并相应设置了内设机构,配备了人员编制,明确了与相关部门的职责分工。

二是完成了卫生、计生机构和职责整合,印发了“三定”规定。三是做好了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改革的相关工作,进行了调查摸底,向市编办提出了改革建议。

(三)做好新一轮乡镇区划调整相关的工作。

我办积极与组织、民政、财政等部门协调,按照上级编制部门工作要求,汇总情况和数据上报,上级批复我区乡镇区划调整方案后,我们及时开展了新设定乡镇的“三定”工作,三定方案已制作完成。

二、大力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行政权力运行清晰规范

(一)全面推行政府部门权力清单制度。

一是做好安排部署,我们及时与部门协调抽调人员,组建工作队伍,将任务分解到人。同时,制定了两个清单编制工作方案,印发了《关于编制XX区政府工作部门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有关事项的通知》,召开了全区推行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工作会议,进行安排部署和业务培训。

二是精心指导。我们制定了两个清单编制工作指南下发各部门,并按照统一模式编制了清单的初稿供各部门参考。工作中,对各部门梳理行政职权、制定职权运行流程给予指导。

三是严格审核公布。各部门上报权力清单初稿后,我们进行认真审核、反复沟通,经有关会议研定后,于6月底将23个部门共计1451项行政权力向社会公布。四是建立权力清单动态管理机制。以区政府文件的形式对权力清单动态调整的程序、要求进行了明确。实行行政权力清单管理,进一步明确了政府部门职权边界,促进了依法行政工作,为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做好行政审批事项的调整和承接工作。

今年,对照上级有关行政审批事项调整文件的内容和要求,我区对相关的行政审批事项进行了衔接调整,共承接、新增行政审批事项8项,合并1项,更名3项,调整为其它权力7项,不列入保留目录1项。其中将原保留的5项和新承接的1项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调整为其它权力事项,不再保留“非行政许可审批”项目。

(三)推进行政审批标准化建设和行政审批中介服务清理规范工作。

为进一步优化审批流程,我们与有关部门单位研究制定了行政审批项目目录管理办法和规范行政审批意见,不断完善网上审批平台和电子监察系统,减少审批环节,明确审批时限,加强审批监督,提高审批效率。同时,会同有关部门开展了行政审批中介服务清理规范工作,对涉及行政审批的中介服务事项进行了清理,对中介服务机构进行了规范。

三、创新和加强机构编制管理,资源使用效益明显提高

(一)严格管理,控制机构编制总量。

一是实行机构编制集中统一管理,凡是涉及区属各部门各单位职能调整和机构、编制、领导职数增减等事项的,都由编办先调研、提出意见,再召开编委会议集体研究,并由机构编制部门行文落实。

二是严格执行机构编制管理规定,按权限和程序报批机构编制事项。对副科以上机构的设立、升格和高配副科以上领导职务等事项,均依据市编办的批复文件进行办理。

三是坚决落实中央、省、市关于财政供养人员“只减不增”的要求,守住“底线”、不碰“红线”,严控编制总量,认真做好控编减编工作。我们坚持区编委对控编减编负总责,制定了方案并组织实施。通过全面落实各项工作责任,实现了全区行政编制总量、事业编制总量只减不增。相比较上年度编制数:我区行政编制增加140名(均为市级下达编制:其中改设街道办事处80名、跨层级调整11名、军转5名、政法9名、市级下发食药监局行政编制35名);事业编制增加558名(其中市级下发中小学教师编制552名、市级下发食药监局机关其他编制6名)。

(二)服务发展,盘活机构编制存量资源。

今年新设学校4个,加挂牌子2个,撤销机构1个,争取市级下达增加我区教职工编制187名,并行文调整了城区中小学校编制,协调做好了教育等部门招考招聘和人才引进工作,为新录用人员办理了入编手续。工作中,为保障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用编需求,我区加强了对编制存量的盘活:

一是对各单位现有编制按实际工作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如从区占破道管理办公室划转部分人员编制到区广场综合管理办公室,从XX区开发管理办公室划转人员编制到区房屋征拆中心。

二是对长期空编单位实行收编,收回的编制由编制部门集中统一管理、调配,如收回区民政局社区服务中心站长期空余编制10名。

三是在机构改革中,根据各部门的机构职责调整情况,统筹兼顾,相应调整人员编制,保证重点部门的机构编制需求,促进了全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四、加强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和监督检查,政策法规落实得到有效保障。

(一)严格规范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

我们的实名制管理,人员入编登记及时、手续规范、资料完整。今年,在实名制管理上,一是积极促进实名制管理在干部人事、机构编制和财政管理中的数据对接、协同运用。组织部门在任用干部、调配人员时按单位的空编和职数情况办理,防止了超编进人和超职数配备领导干部;人事部门在调配、招考录用人员时按单位的空编情况办理,杜绝了超编进人;财政部门在核拨工资时按编制性质和经费形式办理,实行了财政预算与人员编制的挂钩。

二是按照湘编办[20xx]24号文件精神,对实名制数据进行了复核完善,解决了数据不全的问题,补录了相关信息。

(二)加强机构编制监督检查。

一是坚持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工作制度,每年都将机构编制工作纳入了各乡镇街道、区直部门绩效考核,平时不定期督促检查,按上级要求配合做好专项督查,还于年底按照区里统一部署,安排人员深入单位现场检查。

二是进一步提高“12310”机构编制举报电话等举报平台的影响,扩大举报的信息来源,积极健全机构编制部门与纪检监察机关、财政等部门在机构编制违纪违规行为责任追究中的协调配合机制,合力开展编制使用审核情况及违规进人问题专项监督。

三是根据省、市两级“三超两乱”专项治理工作的要求,切实做好消化超编人员工作。对历史遗留的少数单位超编人员通过自然减员、干部交流、人员流动、编制调剂等措施进行消化,今年消化26名。

五、扎实做好事业单位分类和改革,突出事业单位公益性。

(一)全面完成事业单位分类,为促进改革打好基础。

根据《XX区事业单位分类工作方案》、《XX区事业单位分类指导目录》,将全区310个区属事业单位进行了分类,经编委会研究确定,行政类事业单位9个,公益一类事业单位283个,公益二类事业单位13个,生产经营类事业单位5个,按要求将各事业单位的分类情况发函告知其主管部门。

(二)统筹做好各类事业单位机构编制调整。

结合政府机构改革,一是统筹研究部门所属事业单位的改革,做到行政部门与事业单位的改革有机衔接。将事业单位承担的行政职能划归了行政机关,公路、运管、畜牧水产保留机构,转为公益类;民宗局、金融办、财政监督管理局、社会救助局、爱卫办等职责并入机关后,机构撤销;对职能弱化或不能正常开展业务的4个行管办、林业投资管理服务中心等予以撤并。二是对经营性事业单位下湄桥电影院、郴州影剧院、社区服务中心站等实行人员只出不进管理。三是对公益事业单位做好机构编制调整,明确与主管部门的关系,落实法人自主权,扩大规模和服务效益。

六、加强事业单位登记管理,依法登记意识进一步增强。

(一)依法做好日常登记工作。

依照登记法规,我们全面实行网上登记,缩短时间,切实提高服务效率,登记法人223个(其中今年设立登记5个),对事业单位申请做到及时办结。同时,加强法人证书使用管理,调研法人机构运行情况,依法对信息发生变化和已撤销法人及时办理了手续,变更登记16个,注销登记3个。对4所新设学校登记,衔接教育部门通知申办人员集中进行了培训,讲解了操作知识,快速完成了法人登记手续。

(二)实施事业单位年检和开办资金登记制度改革工作。

按照上面的改革精神,建立了年度报告公示制度,对221个单位报送的年度报告书分2批次进行了公示,面向社会接受监督。实行了开办资金确认制,事业单位申办设立、变更登记,无需再由中介机构验资。实行年报公示制后,我们从对事业单位开展业务活动、法定代表人履行职责等方面加强监管,草拟了事业单位法人事中事后监管工作办法,对证书所载事项及使用情况可采取实地核查,将法人年度报告情况及运行情况作为机构编制调整的重要依据。

七、抓好机关建设和其他工作,干事创业形象进一步树立。

(一)抓好机关事业单位中文域名和网上名称管理工作。

为落实好中央、省、市关于加强网络信息安全管理的要求,按照分工,认真履行了成员单位职责,印发了《关于做好全区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网站开办审核、资格复核和网站标识管理工作的通知》,广泛宣传、摸底,为10个机关事业单位开办的网站挂上标识;注册政务和公益域名307个,今年续费133个。

(二)抓好“四型”机关创建工作。

围绕“强素质、树形象”,积极开展了“四型”机关创建活动。

一是搞好学习。参加了上级部门的业务培训,进一步学习了机构编制政策法规;按照纪检、组织、宣传等部门的要求,完成了党报党刊、励志警示影片等的订购和理论学习、警示教育等,组织了理论考试和普法考试。通过学习,加深了对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实质的认识,进一步提高了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化解新常态下机构编制工作中各种困难和问题的能力。

二是搞好调研。组织干部深入涉改部门和工作对象进行调研,对单位和个人的有关机构编制事项的调研,都形成专题汇报材料,提出的意见建议得到了区编委领导的充分认可;同时加强信息宣传,报送信息9篇、调研文章4篇。三是拓展“四型”机关创建。组织干部参加工间操、西河徒步、球赛、法规知识竞赛、计算机应用技能比赛等活动,进一步提高干部队伍精气神。

(三)加强作风纪律和党风廉政建设。

一是开展作风大提质活动。按照作风办的部署和要求,精心制定了活动方案,加强了工作纪律考勤、作风督查,干部在立足岗位改进作风优化服务的同时,积极围绕区里中心任务,为民服务,在精准扶贫、城乡统筹建设等工作中密切联系群众,进一步提质作风。

二是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按照区委部署要求,我办多次召开了专题会议,并将落实情况纳入党内民主生活内容;班子成员按要求认真参加了区级分管领导廉政谈话和廉政党课,并表态承诺。进一步强化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意识,完善了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推动了主体责任落实。

三是认真搞好廉政风险防控工作。按要求组织全办人员认真厘清职权、绘制流程图、查找风险、评估风险等级,制定防范措施,召开专题会议讨论,编印廉政风险防控工作手册并上报。风险防控工作做到人人参与,细化到每个岗位,查出风险点67个,制定防控措施46条。进一步规范完善了机关管理制度,促进了党风廉政建设。

(五)积极落实区里安排的其他工作任务。

一是在精准扶贫、城乡统筹建设、平安创建、基层组织建设等工作中积极落实区里安排的任务。组织干部多次深入华塘曹家田村、年溪冲村,月峰黄花岭村等地开展扶贫工作。尤其是在贯彻中央关于精准扶贫工作指示精神上,我办根据区里的部署,将干部分2队由班子成员带领,4次深入华塘镇曹家田村开展扶贫攻坚暨“一进二访”活动,与6户贫困户结成帮扶对子。

篇6:2012年度考核办工作总结

本年度初始,为加强学校机构建设,提高部门工作实效,校领导班子探索创新工作机制,成立了考核办公室,拟通过监督、考核、奖励等手段,调动广大教职工的工作热情,在校园内大力营造倾心育人、甘于奉献、团结拼捕、开拓创新的良好氛围,树立正气导向,扭转工作作风,促进学校稳步发展。考核办成立后,在校领导的指导和关心下,工作人员按照计划有条不紊的开展工作,基本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也发现存在一些问题,为确保明年更好的开展工作,现将本年度工作总结如下。

一、认真思考,注重学习,吃透考核精神。

学校成立考核办不是为了给某些人特权,也不是为了帮助领导压迫教职工,而是为了运用考核工作发挥部门的引导、激励和约束作用,有力促进学校各项工作稳步开展和高质量完成,促进领导干部和广大教职工更新思想观念、转变工作作风,让考核工作真正成为促进学校发展的“方向标”,成为破解学校发展中存在的各种问题的“助推器”。考核办考什么,大家就会重视做什么,思考怎么做。因此,考核制度的建立、考核量化的内容以及考核结果的运用,都会引导广大教职工的思想方向和工作态度。从这个角度讲,考核工作要符合校领导的精神和学校发展的要求,考核工作人员更要讲政治、讲正气,树立服务学校发展的大局意识,只有这样,考核办才能发挥真正有益的作用。

二、加强学习,制定科学的考核制度和操作性强的量化细则。

考核制度的建设不能违背党和国家的法律法规,不能违反上级制

定的各项规章制度,也不能违反教育教学规律。同时,考核制度的建设也要符合学校的发展需要、符合学校的现实环境和广大教职工的切身利益。因此,作名考核办的工作人员,必须加强这方面的学习和研究,才能保证考核制度的科学化、合理化、人性化。为此,考核办工作人员利用文件和网络不断加强学习,增强业务能力。另外一方面,要增强考核量化细则的可操作性,否则考核内容就成了纸上谈兵。为此,考核办成立了“双改”小组,由校长闫锋担任组长,其他校领导班子担任副组长,抽调中层班子和教师代表作为成员并组成“行政组”和“智囊组”,利用暑期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制定考核制度和量化细则。开学后,考核办又将“双改”制度编印下发给全体教职工讨论并征询意见,确保“双改”制度的公开、透明、民主、科学、合理。

三、求真务实,客观公正,扎实开展考核工作。

考核,就其本身来说就是对一个结果的评判。结果出来了,这个事物就成了一个客面存在,如果脱离了客观评价,考核就失去了公正。考核一旦失去公正,考核办就失去了公信力,就会影响广大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因此,考核人员坚持做到实事求是、公道正派,严格按照要求客观评价工作,极力减少主观臆断。本年度来,考核办坚持每周公示教职工出勤情况,教研组每周活动情况,并将教师工作量化得分,作为评优评先的依据。到目前为止,考核办工作基本得到教职工的认可。

四、服从学校安排,认真对待各项工作。

考核办在完成自身工作的同时,坚持服从学校安排,认真完成各

项工作任务。一是组织安排日常督察工作,及时总结反馈督察结果,以便各部门及时处理;二是积极参与项目申报工作,尽最大努力参与学校争取项目的编制与申报;三是协助办公室完成一些紧、急、重的工作;四是由于张晋刚接手团委工作,主动对团委工作进行帮扶;五是继续承担党建工作;以及其他学校安排的临时工作。

五、考核工作存在及发现的一些问题。

1.一些制度的量化细则过细或缺失,造成无法准确衡量一些部门和教职工的工作,找不到一个具体的标准。

2.考核的一些工作流于行式,无法发挥真正的功用,需要根据实际进行修正。

3.考核工作仍存在领导至上的观念和一些人情味,有待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

4.“督察——反馈——整改”问题处理结构有待进一步加强,主要反映在反馈的问题不能及时得到解决或问题答复。

5.考核结果的激励作用没得到有效发挥。

6.考核办只直起到考核,没有督促功能。

7.考勤机故障频率高,造成有时无法正常反映出勤的情况。

六、改进措施

1.进一步修改完善“双改”制度,对部分条款进行更改。

2.加强考核结果的激励效能。

3.通过完善考核程序等措施杜绝人情味。

篇7:2016年度经营办工作总结

三大队经营办共6人,主要负责大队经营、财务、人事、合同及后勤管理。在大队领导的带领下,在生产办、综合办以及基层站队的协助下,全面完成各项任务指标。下面就一年的工作进行总结汇报。

一、工作任务完成情况

1、全面开展经营工作,提高经营意识

逐步把经营工作贯穿到全年始终,在去年开展单装置经营分析的基础上,今年着重加强开展经营分析到班组、到岗位。根据气、烃和原油的市场价格,模拟市场收益计算装置的效益和盈亏平衡点,做到人人谈经营,班班重效益。

2、逐级签订绩效合同,掌控经营风险

年初按照分公司下达的生产经营指标,签订大队及领导班子与分公司的绩效合同。并根据各部门、单位的具体生产经营模式,逐级签订副职、机关各办和基层单位的绩效合同。通过层层签订,确保所有单位和部门在各项生产经营活动中,都能紧紧围绕大队的总体经营目标。

3、及时上传计划合同,确保维修高效

今年大队共签订各类合同24份,变更合同4份,合同付款22份,无事后合同,为装置设备检、维修和应急抢修提供合同的法律依据。

4、落实精细预算管理,严控经营成本

在预算的管理上,按照装置运行实际进行“零基预算”,确定固定支出与可控支出,将预算优先于生产,优先于安全,压缩非生产性支出。在预算的执行上,严格按照预算指标及对应的产量指标认真执行,确保产量及预算指标完成。并依据产量增减变化,严格控制支出,增产可增加成本,减产要降低成本,将成本与产量联动,进而调动装置站队开源增效的积极性,体现预算的刚性控制。

5、做好技能人才选拔,储备技术力量

认真落实分公司《技能人才管理规定》,定期组织对在聘技能人才进行量化考核,并将业绩突出的员工推荐到分公司人事部参加晋级评审,做好装置操作层面的人才接续工作,今年新聘任技师6人、助理技师2人、首席操作手8人,续聘技师1人、助理技师1人,新申报高级技师4人、技师5人、助理技师7人。

6、开展人事纪律检查,营造良好氛围

制定检查方案和检查细则,明确责任分工,深入基层站队、班组,有针对性、有重点地对长期不在岗、违反劳动纪律等情况进行全面检查、核实。严格审查各项申请审批手续,存档资料以及程序是否合规。

7、立足科学管理模式,打造管理典型

围绕油田公司深化改革的总体要求,结合分公司、大队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和新常态,进一步推进管理创新工作持续、有效开展并发挥作用,提升大队管理水平,整理上报《浅谈集中管控模式在北I-2深冷站的实际应用》等3篇管理成果、论文,通过深入开展数据集控改造、岗位优化配置、技能培训达标、制度流程再造、绩效考核提效等重点工作,全面实施大岗位集中管控工作,打造具有特色的生产运行集约化管理模式,为“集约化”工作在全公司的推广奠定了基础。

8、落实年度重点工作,提升管理成效

为了贯彻年初大队制定的“2016年度重点工作推进实施”活动,大队领导、机关各办定期组织对所属基层站队年度重点工作完成情况进行督办。各单位能够按照年初的计划、时间和进度完成今年的58项重点工作目标。在重点工作的实施中,各单位能够找到自身不足,通过不断完善,加强了站队基础工作,提升了站队管理水平。

9、做好全员合规培训,养成合规意识

加强合规管理,是集团公司党组立足当前实际、适应变化的形势,着眼于建设世界水平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需要作出的战略性、全局性、制度性决策部署的整体要求。根据分公司统一部署,在网络平台集中维护全大队所有人员的信息,并组织各单位进行线下培训和答题,通过扎实做好全员合规培训,有效推动合规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常态化,帮助广大员工及时准确掌握公司合规要求,切实做到知行合一。

10、持续推进开源节流,实现降本增效

坚持把控制成本、优化运行等做为开源节流降本增效的重要手段,通过宣传教育,规范制度、严格管理,引导员工切实增强节能意识。在优化生产运行、修旧利废、节水节电、成本控制等生产环节中注重细节,把降本增效工作变成全员的自觉行为,养成从点滴节约和在生产过程中厉行节约的好习惯。

二、日常管理的一些做法

1、机关工作要立足大队,有全局意识

树立全局意识,深刻理解企业的发展目标,积极主动为单位整体的发展出谋划策,站在全局的高度,不断更新知识,开阔视野,创新工作。充分认识到自己作为单位部门中的一员,不利于发展的事不做,不利于发展的话不说,真正做到推动全局工作健康有序发展。

2、机关工作要服务基层,有奉献意识

树立奉献意识,在工作中立足于服务基层、服务生产,以强化作风建设作为搞好服务的关键点。按照政治坚定、学习勤奋、业绩一流、纪律严明、内强素质、外塑形象的机关干部标准,在科学发展、为基层服务上有思路、有举措、有成效,把强化自身素质建设作为提高服务水平的基本点

3、机关工作要专研业务,有学习意识

树立学习意识,一是把学习业务与转变思想观念结合起来。牢固树立终身学习意识,建立学习经常化、内容科学化、形式多样化的学习机制。二是把学习业务与调查研究结合起来。不断增强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是把学习业务与推动工作结合起来。以学促工,以工验学,努力提高理论修养和工作技能。

4、机关工作要团结协作,有互助意识

树立互助意识,互相信任、互相关心、互相谅解,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多沟通不猜疑,多谦让不争功。以发扬民主、和谐共处为目标,树立人人有责意识,工作上补台不拆台,增强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三、目前存在问题和不足

1、部分工作管理标准不高。在日常工作中,还存在一些工作标准低、管理不严的现象。

2、日常工作有时坚持不够深入,突击迎检工作时有发生。

四、下步的工作打算

1、加强日常管理考核,完善考核体系

明确奖惩事项的立项条件和要求,优化运行流程,实现日常考核结果的适时传递和有效审核。修订完善日常管理专业事项考核标准,进一步提升考核标准的内容适应性和尺度合理性。

2、建立后勤基础台账,实现信息管理

篇8:转型办年度工作总结

发展散装水泥离不开宣传, 国家发展散装水泥政策文件明文规定宣传工作是散装水泥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贯彻商务部和江苏省散办领导的有关宣传工作精神, 呵护“一报一刊”, 支持报社、杂志社工作, 使其健康的成长, 为发展散装水泥作出积极的贡献, 常州市散办发文, 要求各辖市 (区) 散办做好2010年“一报一刊”征订工作。具体要求:散办要从宣传经费中列支征订“一报一刊”, 以赠阅的形式分发给市 (区) 散装水泥领导小组成员、政府有关职能部门、水泥生产企业、预拌混凝土、预拌砂浆生产企业、房地产开发公司等有关建设、施工单位, 以及散办认为需要赠阅的单位和个人。

常州市散办认为:“一报一刊”征订工作是花小钱办大事, 每赠送一份报刊杂志, 散办犹如多了一名无处不到、尽心尽责的宣传员, 它能把发展散装水泥的社会和经济意义传送到散办需要送达的地方, 而且长期坚持必有好处, 能起到潜移默化的宣传舆论作用, 促进当地散装水泥事业的快速发展。

近日, 连云港市下发了“关于做好2010年《散装水泥双周刊》《散装水泥》杂志征订工作的通知” (以下简称《通知》) , 要求全市散装水泥系统认真扎实做好2010年度散装水泥“一报一刊”征订工作。《散装水泥双周刊》《散装水泥》杂志是全国散装水泥工作的指导性刊物, 是宣传发展散装水泥方针政策、交流各地发展经验、探讨发展新思路、推广新技术的重要舆论阵地。要充分发挥散装水泥“一报一刊”的作用, 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通知》就征订“一报一刊”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

一、切实加强“一报一刊”征订工作, 主要领导要亲自过问。向有关单位下达2010年度征订指导计划, 原则上保证在去年征订的基础上增幅10%, 要求市、县散装水泥系统充分发挥利用“一报一刊”这一宣传平台, 展示连云港散装水泥事业建设成就, 切实组织好“一报一刊”征订工作。

二、要求市、县散装水泥行政管理机关将“一报一刊”的征订工作延伸到有关企事业单位, 扩大征订范围。同时, 要求向当地发展散装水泥领导小组成员赠阅散装水泥刊物, 扩大行业工作的影响力度, 充分发挥“一报一刊”的导向和舆论主阵地的作用。

三、按照江苏省散装水泥宣传工作会议的要求, 不打折扣, 加大散装水泥专项资金用于宣传工作经费开支的要求, 确保“一报一刊”征订款足额到位, 同时要求扩大订阅范围, 提倡“私订公助”, 对个人订阅“一报一刊”的, 单位可以给予一半的补助。

上一篇:丫头的成长的散文下一篇:一抓五促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