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零售的哲学有感

2024-04-30

读零售的哲学有感(通用8篇)

篇1:读零售的哲学有感

读《零售的哲学》有感

阿力熊

7-Eleven便利店,一直是我们研究的对象,但是之前作为终端形象及策略的顾问公司,更多关注陈列、空间布局及如何凸显焦点产品、生动化陈列方面的内容。7-Eleven在空间利用是绝对的典范,如此小的空间竟然可以毫不违和地陈列那么多品类的产品,并且巧妙地利用产品的属性,将必须品、冲动购买品、各种关联产品巧妙搭配陈列,盘活整店,全店无死角,让每一寸货架都充分发挥应有的功能。

最近,朋友推荐我看《零售的哲学》一书,此书正是日本7-Eleven创始人铃木敏文的著作,书中详细讲述了7-Eleven创立-运作-发展的始末,也着重分享了7-Eleven的成功的关键。也让我从书中更清晰地了解到店中格局陈列等等当中的来由,虽然我们已经从专业角度进行了解读,但是看着幕后的故事,更让人体会深刻。

《零售的哲学》虽然更多是从便利店的角度上来讲述问题,但是道理是相通的,而且现在的7-Eleven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小卖店了,是真正意义上的便利了,兼顾快速餐饮、烟酒、日常用品、OTC医药、COFFEE、杂志书报、快递揽收、ATM及信用卡还款、交通卡充值等金融服务等等功能,已经是兼顾多种业态的店铺形式了。在这里分享一些我个人的读后感,希望可以触类旁通,给到大家一点启发。

1、“世界上没有两个完全一样的便利店,因此,这个行业并不存在饱和一说”这是2013年7-Eleven准备进驻四国地区时铃木敏文说的话,因为当地在四国地区,已经有了1200家便利店,大家质疑是否应该再进驻。这句话我理解的意思是有那么多的店存在,证明需求是非常大,市场有那么大,这个时候能不能分到蛋糕,就是要看你自己的了。铃木敏文非常有信心,是因为他非常清楚7-Eleven的优势所在——优秀的出品、贴切需要的产品品类、让你离不开的附加生活服务、主人翁精神的店员。所以,只要做好了准备,就不需要惧怕竞争!竞争越大说明市场越大,机会越多。你要做的是脱颖而出!

2、在大百货大超市,shopping mall盛行的年代,反其道而行之,创立便利店,确实是胆识过人,眼光独到。其实在现在的7&I集团,整体发展趋势及给集团的贡献,均是7-Eleven高于超市形式的伊藤洋华堂和百货形式的崇光西武百货;而同属李嘉诚旗下的百佳和屈臣氏,似乎也是屈臣氏的发展更好些。这里体现了不要惧怕巨无霸,小形店铺更灵活,只要能贴近消费者的需求,不断创新求变,充分挖掘与巨无霸的差异,以快打慢,一样可以过得比巨无霸更滋润。

3、1973年,铃木敏文主导与美国南方公司签约加盟,1974年开出第一家加盟店,到16年后的1989年收购美国夏威夷分部,再到1991全面接管美国南方公司,整个过程只不到18年。绝对的屌丝大逆袭,从一个加盟商逆袭收购品牌母公司,这也算得上是一大传奇。南方公司从主变仆,除了运气不好买股票遇融断,买楼遇暴跌外,更多是自我的封闭与不思进取,没有充分利用自己店铺小而多的优势,贴合消费者需求,而是自我为中心,总部拍脑袋配送产品,从不考虑实际需要。总是站在卖方市场考虑问题,跟不上时代的发展。所以说,不管现在过得多好,还是要未雨绸缪,主动求新求变,去迎接市场的变化,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这也是我们做店铺形象设计时所强调的,我们要做能领先一段时间的品牌形象,要先想到市场的变化,要具有前瞻性,不要总是后知后觉,在别人的屁股后面追赶,这样会让自己陷入被动。

4、在便利店引入关东煮、饭团等快速餐饮,以及提供ATM机等,在今天看来,似乎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但是在当时当地,这确是一大创举。铃木敏文为了解决餐饮和ATM机这两件事,耗费了多少心思,经历了多少磨难。为了在便利店安装ATM机,而去成立一家银行,这是多么疯狂的事呀。铃木敏文说他所做的这一切,因为他说是站在客户立场思考问题,了解客户所需,解决客户问题。从经营的角度上来说,更是给自己挖掘了更大的市场。一个小小的便利店综合了快速餐饮、烟酒、日常用品、OTC医药、COFFEE、杂志书报、快递揽收、ATM及信用卡还款、交通卡充值等金融服务等等功能真的是将便利二字表述得淋漓尽致。

5、现在总是说实体生意难做,网店价格便宜,没有办法竞争,这不正是当初便利店与大百货、商超的情形吗?百货商超品种齐全,整体氛围舒适,一次性解决全家的吃喝玩乐,但是距离居住地较远,不方便。而现在是网店价格相对便宜,足不出户就可以送到家,但是不真实,没有体验,没有面对面的交流与沟通。而作为实体店的我们,是不是应该学习当初在大商超笼罩之下的7-Eleven的生存之道——差异化、创新、贴合需求。便利店的核心就是便利二字,一切站在客户立场,挖掘更多的服务项目,让人离不开他,虽然他们从来没有过价格优势。

而今天的实体店,真实立体的环境、亲切的面对面交流,舒适的空间氛围,全面触感的体验是不是正是我们要全面挖掘的地方?

6、结语,这是一本值得一看的书,当励志也好,想从中寻找经营的灵感也好,或者都可从中得到一定的启发。而作为我,从前台观察、分析、理解、吸收再到幕后去了解起因经过,两者融会贯通之后,确实是受益非浅。

篇2:读零售的哲学有感

——真哲学,大智慧

今天终于把《哲学的慰藉》读完了,这篇阿兰德伯顿写的哲学艺术的文章,使我感触良多,本以为如此感伤的他不会是那么这么理性而幽默的文章,读完这篇文章却让我对他的文笔又着耳目一新的感觉。

在阿兰德伯顿看来,哲学的最大功能就像是以智慧来慰藉人生的痛苦。而他笔下的六位哲学家都有着不同的思考,都带给着我们不同的人生态度这也许就是阿兰德伯顿想带给我们对于生活的大智慧吧,但是,他对哲学的思考却成了我人生这么本哲学辞典中的序言。

《哲学的慰藉》从六个章节不同的角度来讨论着不同哲学家对于生活对于人生中哲学意义的思考,而我也将从六个章节来阐释我的感受。

第一章,对与世不合的慰藉。苏格拉底衣冠褴褛的形象让现在的每个学生、每位学者感受深刻,他不惧一切宣扬哲学艺术的他更给人一种放荡不羁的感觉。但是正是这样的他在当时的社会、当时的时代的人们看来却是个与世不合的人,他遭致很多人的厌恶,更是遭到了教会组织的仇恨。我还清楚地记得他对法官说得那段话,只要我一息尚存,官能健全,我决不会停止哲学实践,不会停止对你们的劝导,不会停止向我遇到的每一个人阐明真理······所以,诸位,不论你们是否释放我,你们知道我是不会改变我的行为的,虽百死而不悔。我在想,这位哲学家宁愿失欢与众,获罪于邦,而决不折腰。他决不因别人的指责而收回自己的思想。是什么给予了苏格拉底这么大的勇气呢,要是说他的自信是出于一时的冲动或者匹夫之勇,那么他的勇气而是来自更深层次的、根植于哲学的源泉,是哲学给予了这位与世不合的哲学家生活的力量。而他对于哲学意义的不同思考似乎就是在召唤着我们通过哲学来求得智慧啊,来慰藉着我们对于世俗不满的亢奋情绪,给予我们心灵的平静。

第二章,对缺少钱财的慰藉。对于现代社会的人们来说,财富无疑是每个人都渴望得到的,而钱财也似乎是象征着一个人能力大小,让人挤破头颅都想得到,甚至让人走上了不法之路。而阿兰德这章所说的哲学家却给我们带来了无价的一份财富。对于缺少钱财,伊壁鸠鲁却给我们带出一份快乐清单。伊壁鸠鲁的哲学最显著的与众不同之处就是强调感官的快乐,对于他来说,快乐是幸福生活的起点和目标,而是什么可以带给我们快乐呢,是什么能从快乐中带领我们走出缺少钱财的困惑呢。友谊,伊壁鸠鲁认为凡智慧所能够提供的、主任终身幸福的事物之中,友谊超过一切。真正的朋友不以世俗的标准来衡量我们,他们看重的是我们的本质,就像理想的父母一样,他们对我们的爱不易我们的外表和社会地位为转移,所以我们身穿旧衣服、承认今年没赚多少钱,都不会于心不安。而追求财富的欲望不一定单纯出自对奢侈生活的渴望,更重要的动机可能是希望得到别人的赞赏和善待。我们追求发财的最大目的可能就是要获得别人的尊重和关注,否则他人就会对我们视而不见。一小群真正的朋友可以给予我们的关爱与尊敬是财富不见得能提供的,这样也让我们放下了对于缺少钱财的忧虑。自由,生活简朴并不妨碍朋友们感到自己是有地位的人,因为他们同雅典世俗的价值观拉开距离,不以物质标准衡量自己,不会以我们钱财的多少来衡量我们的生活。思想,有着自我的思想让我们忘怀了所有的世俗,甚至让我们远离了金钱世界的尘嚣。这样的哲学正是来慰藉着我们缺少钱财的不安之心,也净化了我们的心灵。

第三章中对受挫折的慰藉,让我懂得了塞内加的经历不仅仅是一系列挫折的综合词典,更是让我明白他的智慧面对挫折会是一种艺术,一门学问。第四章中对缺陷的慰藉让我明白对于蒙田来说读书是他生活的慰藉,是令他摆脱百无聊赖之苦,磨钝痛苦的刀锋。这也正是启迪着我们用读书来慰藉缺陷带给人们的困惑。性缺陷、文化的缺陷和智力的缺陷都不会是我们前进的阻碍。与此同时,在蒙田骑马周游列国后,建议我们摒弃偏见和自我分界,而代之以局限性较少的世界公民的观念。当我们被指责为不正常时,还有一种慰藉是友谊。朋友总是能善待我们,把我们看作比一般人心目中更为正常的人。这又是提示着我们友谊的珍贵,让我也加深着对于友谊的认识,广交友,交好友也将会是我交友的一项原则。而

第五章中提到对伤心的慰藉,这就向我们展示了叔本华对于伤心之情的一种处理方法,更是用哲学来将这样的方法来诠释给我们。让我也感受到了他对于生活态度的一种淡然,也影响我今后对于生活的态度,不仅仅是用哲学来慰藉肉体上的缺陷更是可以慰藉心灵上的缺陷,这也将是让每个人都需要去学习的。不能忘记的更有第六章中尼采写到的困难中的慰藉,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所遇到种种的困难都是形式各异的,但是正如尼采所说的那样,困难都是不可避免,只能靠我们自己去慰藉我们的心中的创伤,靠我们去增强我们的信心与勇气。

篇3:读零售的哲学有感

音乐哲学, 作为音乐与哲学的交叉学科, 是站在哲学的理论高度以哲学的研究方法来探讨音乐的本质问题, 其核心问题即是关于音乐的理解问题。

1. 音乐

音乐一词, 自古有之。在我过, 古代音、乐有别。《礼记·乐记》:“凡音之起, 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 物使之然也, 感於物而动, 故形於声。声相应, 故生变, 变成方, 谓之音。比音而乐之, 及干戚、羽旄, 谓之乐。

在西方音乐史中, 按时期的划分可将音乐分为古代希腊和罗马音乐、中世纪音乐、文艺复兴时期音乐、古典主义时期音乐、浪漫主义时期音乐、19世纪民族主义音乐、20世纪音乐等几大历史时期。

2. 西方音乐史的主要历史时期

古代希腊和罗马时期, 音乐作为一种统治工具, 以方便统治阶级的统治。古希腊人认为音乐充满了伦理价值的取向, 认为音乐的重要功能是为社会教育服务, 而不是享受或娱乐。

中世纪时期, 由于教会的发展, 音乐多为宗教而作。在中世纪观念中, 音乐不是供人欣赏和聆听的对象, 而是被赋予了教化人、使人弃恶向善的道德理性功能。

文艺复兴时期, 受人文主义思潮的影响, 音乐虽明显有了世俗化的倾向, 但仍与宗教保持着密切的联系。

19世纪民族乐派出现于19世纪30年代至20世纪初叶, 当时东欧和北欧的若干国家先后出现了一批作曲家, 致力于发展本民族音乐, 在创作中采用民族的题材和民族的形式, 反应民族风情和民族精神, 这些作曲家被称为民族乐派作曲家, 他们的音乐则被称为民族主义音乐。

20世纪, 从社会环境来看, 先后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 经济危机, 政治生活不安定, 音乐的发展受社会的发展、思潮的影响, 产生了新的音乐, 诸如偶然音乐、电子音乐等, 其目的往往是以一种新的手段尝试新的音响。

二、阿伦·瑞德莱《音乐哲学》

关于音乐哲学的话题, 说到底, 就是对音乐的理解问题。而本书的作者阿伦·瑞德莱的立论点就是:音乐是生活的一部分。

笔者认为, 此论点的重音不在“生活”, 亦不在“一部分”, 而应是“生活的一部分”。简言之, 作者的观点并不仅仅要表达音乐来源于生活, 而是站在哲学的角度上去谈论音乐, 认为对音乐的理解是应该把音乐放在整个社会历史的人文环境中去探讨, 而不能以科学实验的方法单纯的研究音符的构造。面对一些哲学家以科学实验的方式来研究音乐的做法, 作者认为, 如果把科学考察的模型引入一个并无它位置的领域, 考察对象就会被歪曲。

1. 音乐的理解

首先, 音乐的理解对象可以是那些被称为“纯音乐”的东西, 即音乐之运动、音乐之节奏、音乐之和谐等。这均属于经验的基本要素。但若对音乐的理解只停留在这些可以被看到的音符表面, 音乐便失去了其意义。

其次, 作者以语言学的角度来阐述音乐主题的不可替换性。作者将音乐同语音类比, 是认为对音乐的理解具有同语词一样的可释义性与不可释义性。可释义性是指一句话或某一物品可以被理解, 它可以由甲描述给乙, 而当丙想要明白这句话或这个物品是什么的时候, 乙会给出不同于甲的描述, 即第二种释义, 以此类推……理解的可释义性是可以无限循环的。正如音乐, 一部作品的主题, 由不同的人来形容会有不同的词语, 但大家描述的都是同一部作品, 笔者认为这一论证正可适用于关于音乐作品风格的界定。

2. 音乐的再现

“音乐究竟模仿或再现什么、以及它是如何模仿或再现的?”作者从自律论观点矛盾的地方入手, 来论证这一问题。

首先, 自律论的观点是要证明音乐没有再现的能力, 其所谓再现是指再现某一具体事物。后由于论证的需要, 由走向了另一极端, 即音乐再现普遍事物都成了极为困难的事情。但作为听众, 如果听到维瓦尔第的《四季》分辨不出每个季节、听到肖邦的《革命》感受不到一腔热情、听到格罗非的《大峡谷》联想不到美丽的自然风光, 那显然是不符合客观事实的。

其次, 音乐并非不可以再现, 但其再现有局限性因此, 作者认为, 自律论者夸大了音乐再现能力的不定性和模糊性, 而再现论者则夸大了音乐再现能力, 把音乐客观再现能力变成了自己的主观臆断, 两者都有缺陷。

笔者认为, 标题的存在有助于演奏者和听众更好地理解作者意图, 为演奏与欣赏均提供了有益帮助。

3. 音乐的表现

音乐表现作为音乐极为重要的流传形式。其表现的内容, 则是通过两种形式表现出来的, 一种是对作曲家的人物个性, 作曲所产生的时代背景, 包括作曲家所受到的文化熏陶, 哲学思想的熏陶等等的一种内心表现。另一种则是对音乐各声部, 各层次, 包括对力度、速度、色彩、和声、风格, 甚至是对音乐中的脉络的把握而表现的。

以钢琴演奏为例, “钢琴家把声部层次安排好之后, 就应当寻找一切能赋予演奏以生命力的趣味和因素。如果把听众带到一片只有枯燥技巧的‘贫瘠的荒原’, 他是不可能成功的。”“钢琴家的令人愉快的职责恰恰是带领听众沿着鲜花遍布的道路向前, 攀登一个又一个的高峰, 直达那光彩夺目、景色瑰丽的峰顶。”

4. 音乐的深度

音乐作品中的“深度”要靠演奏者和欣赏者的“理解”才能实现。音乐“理解”内容决定了“深度”所指。无论是“纵”还是“横”, 似乎现代人们更喜欢去将它通俗化的去理解, 去演绎。甚至将它们粗浅的混为一谈。不论是音乐演奏还是音乐欣赏, 人们更愿意, 在了解作者所处背景的基础上, 去通过聆听来理解乐曲的内在含义。然而, 这正如霍夫曼在《论钢琴演奏》一书中所说的那样, “从作曲家的姓名去推论作品, 认为贝多芬必须这样弹, 而肖邦又必须那样弹。没有比这更大的谬误了!”

显然, 作者的观点说明了音乐不能只有“纵”, 也要有“横”, 对于音乐的纵向理解与横向理解共同决定了聆听音乐、欣赏音乐的“价值”意义。

不论是哪一个方面的缺失, 都将导致片面的去解释音乐。从专业角度来说, 对于音乐, 我们要从一首乐曲的特点、主题、动机、和声功能、旋律、节奏、调式调性等全方位立体化去分析, 才能理解乐曲的“纵”;从作曲家及其所处时代背景、欣赏者自身的各方面因素去分析, 才能理解乐曲的“横”。

参考文献

[1]于润洋.西方音乐通史[M].上海音乐出版, 2012.

[2]Aaron Ridley, The Philosophy of Music:Themes and Variations (Edinburgh, 2004) .王德峰, 夏巍, 李宏昀的中译本.音乐哲学[M].上海人民出版, 2007.

[3]蒋一民.音乐美学[M].东方出版社, 1997.

[4]杨燕迪.音乐的分析哲学:评彼得·基维的《音乐哲学导论:一家之言》[J].黄钟, 2011 (4) .

[5]李宏昀.略论理解、释义及相关问题——读阿伦·瑞德莱《音乐哲学》札记[J].哲学分析, 2011 (3) .

篇4:读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有感

关键词: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高深学问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 (2011) 26-0131-02

布鲁贝克的《高等教育哲学》基于二战后美国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作者本人数十年的教育活动的实践经历而写成的现代西方首部以“高等教育哲学”命名的高等教育哲学著作。这本书被美国大学和图书馆协会推荐为“著名学术专著”。20世纪80年代引入中国后,在我国教育学界引起了重大反响。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为什么有如此大的影响力?他在书中想要解决怎样的问题?笔者基于这个立足点,对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的体系和框架进行简要分析。

一、从“什么是大学的本体功能”到“高深学问”

二战以后,美国的高等教育在三个因素的影响之下迅速扩张。一是1944 年的《退伍军人调整法案》,该法案使二战的退伍军人大量涌入高校,导致社区学院学生人数激增;二是婴儿高峰期出生的一代在1960 年代达到接受高等教育的年龄,并陆续进入50所州立大学;三是苏联的卫星事件导致美国政府通过了《国防教育法案》,使大学生入学率迅速提升。而高等教育的规模发展也促使美国高等教育类型出现分化和多样化,如大批新型公立大学、社区学院和州立大学的产生。这些变化引来大学内部课程结构、学术标准、培养目标等的重大调整,这使曾经以探究“高深学问”为宗旨的精英型大学的合法性遭到了普遍质疑。大学内外不同的人群对大学功能的认识开始出现分歧和认识上的混乱。布鲁贝克借用莎士比亚的话描述说,这是学术界对美国高等教育“大为不满的冬天”。这些不满包括大学教育的性别与种族歧视问题、价值立场问题、学生生活服务问题以及大学的功能问题等。但从根本上,布鲁贝克借用霍奇金森、布洛依和霍夫曼的观点认为,是美国高等教育的本体性危机与合法性危机问题,即在美国高等教育规模化、多样化发展的历史时期,高等教育的本体功能应该是什么?它的合法性何在呢?

布鲁贝克首先对以往有关这一问题的研究做了简要文献述评,发现“他们的努力未能达到他们的目标,因为他们未能牢牢把握高等教育的独特性质”。布鲁贝克指出高等教育通常有着初等和中等教育碰不到的特殊问题,从知识的程度而言,它主要是研究高深学问的,这种程度在教育体系的上层是如此突出,以致使它成为一种不同的性质。这正是布氏所说的高等教育的独特性质,即“研究高深学问”。“高深”既是一个比较的概念,是相对初、中等教育知识的程度而言,也是一个表达“特性”的概念,即高深的程度使它成为高等教育区别于其他教育及组织机构的一种本质属性。布鲁贝克将确定的核心概念“高深知识”再分解成与其相关联的八个方面的子问题,即布鲁贝克所说的围绕高深知识论述的相互关联的八个方面。

二、“一个基点”、“两条线索”、“八个支点”

布鲁贝克的整部著作的分析框架可以概括为“一个基点”、“两条线索”、“八个支点”。其研究过程以“高深学问”发展的内在逻辑,即认识论逻辑为主线,以“高深学问”发展的外部条件,即政治论逻辑为副线,以与“高深学问”相关联的八个子问题为具体内容展开分析论证他的大学本体功能观。

1、 一个基点:高深学问

“高深学问”是整部著作构建的核心概念,也是问题概念化的结果。作者在对研究问题产生的背景做简单交代后,将读者的注意力很快引向大学存在合法性的问题。他对中世纪大学合法性基础、美国殖民地时期大学及殖民地以后美国大学合法性基础做了评价性回顾。同时,又对从纽曼的《大学的理想》到维布伦的《美国的高等教育》、赫钦斯的《美国高等教育》以及奥尔特加的《大学的使命》等有关大学理念的著作观点做了简要述评。实质上是作者引出并“寻找各种问题的共同基点”的过程,即上文说到的问题概念化的转换过程。

布鲁贝克从三个方面论证了“高深的学问”这一核心概念为什么是研究高等教育问题的逻辑起点和核心。

第一,“高深学问”是人类认识和现代社会发展的必须。作者指出:“每一个较大规模的现代社会,无论他的政治、经济或宗教制度是什么类型的,都需要建立一个机构来传递深奥的知识,分析、批判现存的知识,并探索新的学问领域。换言之,凡是需要人们进行理智分析、鉴别、阐述或关注的地方,那里就会有大学。”

第二,“高深学问”是高等教育的本质特性,也是高等教育区别于初等、中等及中学后各种类教育的主要依据。从整个教育系统而言,作者认为他们的差别主要在知识的程度上,“高等教育所关注的是深奥的学问,以致使它成为一种不同的性质”。它本身既是问题也是答案,是不证自明的逻辑起点。

第三,“高深学问”作为逻辑起点,还因为高等教育主要是基于认识论发展起来的。作者认为自从重视研究的德国大学精神传入美国后,高等教育开始主要以认识论为合法性存在基础,成为保护人们进行知识探索的自律的场所。这正是作者对作为逻辑起点和核心概念的“高深学问”的合法性论证。

2、两条线索:认识论与政治论

在第一章中,布鲁贝克简要梳理了美国自殖民地、独立后、19 世纪工业技术革命时期及20 世纪“威斯康辛思想”以来高等教育功能观的变革过程,得出:美国高等教育主要经历了基于殖民地时期认识论的高等教育功能观、独立及工业革命时期的政治论高等教育功能观和20 世纪以来认识论与政治论交错结合——实用主义的高等教育功能观的转变过程。与此同时,布鲁贝克对各个时期占主导地位的高等教育哲学观的成因作了分析说明,指出尽管实用主义高等教育哲学观试图中和认识论与政治论高等教育哲学观,但实际上,也主要存在两种高等教育哲学观,即政治论的与认识论的高等教育哲学观。至此,可以有两点判断:其一,认识论与政治论的二元高等教育哲学观是布鲁贝克从美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脉络中概括出来的,它们正是高等教育存在的主要合法性依据;其二,认识论与政治论的高等教育哲学观的关系实质上是“象牙塔”与“动力站”的关系问题,即大学自我发展与服务社会的问题。再进一步追问就是“高深学问”的发展应当坚持真理的原则还是坚持社会需求的原则。

围绕认识论与政治论,也即知识的真理性与社会性两维就是两条分析线索,一条是:知识的启发诱导性与自由教育、普通教育——课程选择的理性化原则——治学作为信仰,具有超功利性;另一条是:知识的社会性——学术自治与自由的有限性——教育(知识)的公民性、大众性——教学上讲授法的主导性与职业教育——课程选择的适切性原则——治学遵循道德规范,具有社会责任性。两条线索以知识的真理性,即高等教育的本体功能应该是探究“高深学问”为主线;以知识的社会性,即高等教育还应该服务社会为副线,交叉叠进进行。

3、八个支点:起于知识(高深知识)止于境界(学术信仰)

布鲁贝克是如何安排八个相互关联的问题间逻辑关系的呢?先来看他安排的逻辑次序:高深学问(逻辑起点)——学术自治与自由(学术自治体及其从事学术活动的条件)——高等教育为谁服务(学术标准)——普通教育与专业教育(学术教育)——高等教育学(学术教学论)——治学的道德(学术道德与规范)——作为教会的大学(学术信仰)。从以上逻辑次序及内容可以见出,“高深学问”是逻辑起点与核心,与“高深学问”关系的密切性是它们之间逻辑次序形成的主要依据。

三、对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的认识与思考

通过对布鲁贝克著作的分析,我们已经明白了作者的写作意图,即为澄清当时美国学界及公众对高等教育功能的混乱认识而作,并为大学的本体功能“探究高深学问”进行辩护。

考查东西方古代高等教育的起源,我们会发现大学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出于保存深奥知识目的。如希腊化时期托勒密一世国王创建的亚历山大城图书馆和博物馆,其目标就是要把所有希腊文献都收集在一个屋顶之下,而它却是史学家眼中最著名的亚历山大大学校。阿拉伯最早的高等教育也是图书收集机构和翻译者聚集中心。东罗马帝国——拜占廷时期的高等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探索真理和传播真理的人(即为了保存知识)。而中国最早的官方书院“丽正修书院”和“集贤殿书院”也是作为编修书籍文献的机构产生的,其教书育人的功能是后来衍生的。至于中国的私人书院更是出于学者藏书、修身、治性的目的而产生的。可见,探究知识,尤其“高深的知识”是高等教育的特性,认识论哲学基础是它们存在的终极合法依据,这一点是能够被认同的。

我们可以认为,布鲁贝克更倾向于一种温和的理性主义大学观。他既要维护大学探究知识的本体性,同时又承认和接受大学服务社会需求的合理性。这一点,作者在最后一章也有明确说明:“正如前几章已几次注意到的那样,高深学问的激增形成了'知识爆炸',它把高深学问从社会活动边缘的'象牙塔'中移到了社会生活的中心……大学已失去了它的清廉,失去了对自身命运的控制……今日的大学是昔日学术自治、宗教等级与今日的官僚体系的混合体。”这也可以看作是西方理性主义大学观对工具主义大学观的让步。

参考文献:

[1]刘献君.教育研究方法高级讲座[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10.

[2]罗杰·L·盖格.美国高等教育的十个时代[J].刘红燕,译.北京 大学教育评论,2006,(2).

[3][美]约翰·S·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 版社,2002.

[4]宋彩萍,王丽平.质疑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基础观[J].复旦教 育论坛,2008,(5).

[5]贺国庆,等.外国高等教育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6]邓洪波.中国书院史[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4.

[7][德]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北京:三联出社,1991.

篇5:读《哲学的慰藉》有感心得

首先阅读此书的目录可以整体上了解作者的写作框架,从卷一“精神之痼疾”究自身之困境、找寻病根,卷二“淡看身外之物”淡看命运、财富、权力、荣耀、福祸,卷三“幸福之所在”看透幸福的外形、找寻真正的幸福,卷四“掌命运之舵”明辨善恶、掌握命运,卷五“理智的神圣光辉”展示人的理性与神圣理智的关系。从目录就能了解到本书是讲述如何从人生的低谷走出,掌握自己的命运,追寻幸福的真谛。

一本杰出的著作离不开一位杰出的作者,没有人生的磨练也就不会有要掌握命运的呐喊。波爱修斯,公元6世纪的著名政治家、哲学家,生于罗马的贵族之家,祖辈尊贵显荣,曾出现过两个西罗马国的皇帝,以及许多许多执政官。他的父亲是奥多埃塞王朝的重臣,曾任罗马执政官。波爱修斯本人也贵为宰辅、荣任元老,不仅得到东哥特国王的信任,而且颇受罗马百姓的拥戴。他的两个儿子也于公元522年双双当选罗马执政官,可谓显赫一时。以此可以评论他为一位杰出的政治家。

波爱修斯毕生都致力于对于优秀古典文化,尤其是古典哲学的保护工作,他将亚里士多德与柏拉图的作品翻译成拉丁文,被后世称为拉丁教父,不得不说对古典哲学的保护,也为他对哲学的见解提供了丰富的土壤,最后将其哲学的智慧融汇在《哲学的慰藉》中,也被后世评论为杰出的哲学家。

如果波爱修斯的一生始终是处于荣耀中,那么也就不会有《哲学的慰藉》这本书了,他的成就也会止于此。然而在公元523年,东哥特国王狄奥多里克以“叛国罪”将波爱修斯拘禁,一年后执行了死刑。当然“叛国罪”只是诸多原因的借口,在这场中,不仅是他本人,还有他的同事亚尔比努、岳父西玛古斯以及教宗若望一世,可见其中还有宗教的原因。这种人生的苦难让波爱修斯一度沉陷于对善不得始终,恶不受惩罚的抱怨中,也是《哲学的慰藉》中第一卷“精神之痼疾”的写作背景,之后在第三卷“幸福之所在”第四卷“掌命运之舵”中阐明了什么是真正的善,什么是至善,而恶相比于善是何等的弱小,行恶者是向邪恶屈服,将自己降低到动物的等级。

在文中,波爱修斯不断表现对人生境遇的质疑和思考,谈及到了命运、幸福、财富、权力、荣耀、善恶、公平、机遇、自由意志、理性、神圣理智等众多人生命题,并给与解释,其中的严密的内在逻辑和推理虽然是借哲学女王之口言明,但就是波爱修斯的哲学观,以苏格拉底式的对话,表达了柏拉图式的主题:引领灵魂由漂泊流离到返回家园。

幸福究竟是什么?这是文中波爱修斯想要表明的重要命题。一个遭受人生挫折,无论是小的磨练还是生死攸关,都会让人迷失在痛苦之中,看不清前路,更不会奢望幸福。像波爱修斯这样从荣耀显赫的人生高峰直接跌落成阶下囚的不在少数,而能从中看透、走出迷茫、甚至得到心灵的解脱的却是凤毛麟角,从历史的进程可以了解到,这些人都是拥有强大意志、智慧高超的大能人。想要推理出幸福的本质,波爱修斯采用由表及里,层层深入的推理方法。他推理的前提条件是幸福能够让人得到满足。首先看透幸福的外在:财富、荣誉、权力、荣耀、欢乐。“你算在私人财产里面的,没一件是属于你的。??并不是因为它们成为了你的财富中的一部分,所以它们才宝贵;而正是因为你认为它们宝贵,所以你才会把它们算到你的财富里面。”财富“和人类的卓越品质相比较,它们还差的很远”,财富只是一种累赘罢了。“财富并不能让一个人感到满足和圆满”,反而使人患得患失,“结果却是它让人有求于他人”。因此财富不是幸福的本质。同样的逻辑推理,官位和尊荣很难恒久,“但凡自身没有尊荣可言的东西,那么在使用者眼里,它自然会一时受到推崇,一时受到冷落”;权力让人不得安宁,“权力固然可贵,不过结果表明,它连自身都难保”;赞赏、美誉来自于缪赏,“对于一个精明的人的自我认识来说,又有哪些帮助呢”;至于肉体的享乐,“渴求它吧,又心怀不安;满足之后吧,又感到充满缺憾”。总而言之,这些都只是幸福的外在,是虚假的幸福。

到底什么是真正的幸福?在第三卷“幸福之所在”的最后几章,波爱修斯阐明真正完美的幸福,能给人满足、力量、尊敬、名声和快乐,真正完美的幸福就是至善,也就是,至福=至善。这似乎是一个普通人也能明白的道理,但是又是许多人都看不透也不想承认的道理。在行善的过程中,人们能够感到满足、力量、尊敬、名声和快乐,这些感觉给与心灵的美好,并非刻意为之,而是自然生成。反之,当人行恶时,会感到不满足、无力、唾骂、坏名声、不快乐,也许有人会说,行恶就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为了彰显自己的力量,在为恶中会感到快乐,如果真的是这样,那行恶不就和行善相同?恶不也等于幸福?当然,所有具有理性的人都不会这样认为,所以,只有善才是幸福。

《哲学的慰藉》除了严密的逻辑推理,还有一首首高雅且格律优美的诗作。虽然每首诗都很短,并且这些诗的主要目的也是为了说明每一章的命题,起到引出命题,更多的是总结和深化命题,但是这些诗还是具有丰富的意象,以及深刻的哲理,有些诗篇甚至受到后世诗坛名匠的推崇,包括但丁、薄伽丘、乔叟等。选取其中一首的片段(卷一·精神之困境,五、我的困境):啊,制定诸星圆周轨迹的人/高高坐在您那恒久的宝座上/策动旋转诸天的人/用您的法规固定着纷繁的星体——/例如,月亮时而盈满,明灿灿地/映照着太阳兄长的万丈光芒/令众星相形见绌/时而又临近苍白的日神/失去了色彩,呈现出暗淡的面目。在古希腊古罗马,一位杰出的思想家,往往知识渊博,在数学、物理、逻辑等方面也有很深的研究。波爱修斯的这首诗揭示出的天体运动规律已经接近现代天文学,相似的哲理揭示在文中的很多处都有体现出。这首诗整体是为了表达波爱修斯因为人生挫折而迷失,失去了往日追寻知识、追寻哲学的信念,诗的前部分是列举了众多的哲学知识,后部分是表达对自己人生困境的倾述。优美的诗作、苏格拉底式的对话,让深奥的哲学变得平易近人,增强了本书的可读性,扩大了阅读人群的范围。

篇6:读《京瓷哲学》有感

(一)提高心性

从小我们就被教育要做一个好人,要有一颗善良的心,要努力,要上进。但如果有人问我为什么要这样做,除了回答“这不是应该的吗”或类似的说法外真的不知道再如何去诠释。直到我看到“与宇宙的意志相协调”这句话。

宇宙至今还在不断扩张,它不会停止片刻,不会安于现状,它不断的推进万事万物向前发展进化。人类作为组成宇宙的一部分,当然要与宇宙的意志相协调,只有这样我们的人生才会充满光明,所以反省自己的心性是否能与宇宙的意志相协调至关重要。

(二)精益求精

“在人的行为中,最值得敬佩的,最为美好的便是利他行为”。我十分赞同这句话。人类由于肉身的存在,使的我们在大多情况下都是为自己着想的,我相信我们中大多数人小时候做好事学雷锋也大多是为了老师或父母的夸奖,长大后做好事一是因为道德的约束,二是为了一些社会效应,说白了还是为了自己。但不可否认还是有的人是因为真的是修养高心灵美,以利他行为作为自己幸福的源泉。

在我看来,无论处于什么样的原因(当然一些虚假或犯罪的情况以及危机社会和谐的情况除外),只要一个人的利他行为真的能帮助别人或者能引起社会上某种和谐的效应我们就应该提倡。

(三)经营人心,而非管理人事

稻盛和夫先生为他的经营理念取名为“阿米巴经营”,而非“阿米巴管理”。两字之差背后却蕴藏着深厚的含义。管理是员工被动执行的思想,经营是全员主动思考、主动创造的思想。所以这不仅仅只是字面差异,所隐含的是思想的差异。管理蕴含着被动、强迫的含义,而经营是主动参与、共同做好一件事情的含义。既然取名为经营,便是希望达到全员发挥主观能动性共同参与经营的目的,那前提就必须是要经营人心,充分重视人在企业运营中的作用。

篇7:读《中国哲学简史》有感

——2016级思想政治教育 魏金名

作者简介:冯友兰(1895.12.04~1990.11.26),字芝生,河南省南阳市唐河县祁仪镇人。中国当代著名哲学家、教育家。191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24年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回国后,任清华大学教授、哲学系主任、文学院院长,西南联合大学教授、文学院院长;第四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二至四届政协委员,第六、七届全国政协常委。曾获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印度德里大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名誉文学博士。

他的著作《中国哲学史》、《中国哲学简史》、《中国哲学史新编》、《贞元六书》等已成为20世纪中国学术的重要经典,对中国现当代学界乃至国外学界影响深远。被誉为“现代新儒家”.1990年11月26日20时45分,冯友兰病逝于北京友谊医院,享年95岁。

内容简介:当代大哲学家冯友兰先生于1947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受聘担任讲座教授,讲授中国哲学史,其英文讲稿后经整理写成《中国哲学简史》,于1948年由美国著名出版公司麦克米兰出版。此书一出,立即成为西方人了解和学习中国哲学的超级入门书。其后又有法文、意大利文、西班牙文、南斯拉夫文、日文等译本出版。五十多年来,一直是世界各大学中国哲学的通用教材,在西方影响很大。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此书没有中文版本。直到20世纪80年代,本书才由冯友兰先生的学生第一次根据英文本译成中文,由北京大学出版社于1985年出版,首版印刷十万册,很快售罄,成为当时学术界的大畅销书。2013年,北京大学出版社再版,并做了软精装,内容和品质都有很大的提升。可以说,本书是了解中国哲学的首选读本,也是影响大众一生的经典著作。

内容摘要:

【万物变易之“道”】

如果一个事物要达到生长的顶点,并且保持在生长的顶点上,它的运行就必须在所发生的地点、时间和发生的方式上都恰到好处。在《易经》的卦辞、爻辞中,把这种“恰到好处”称作“正”“中”.“中”的含义是既不过多,又不过少。人的天性倾向于过分。因此,《易传》和《老子》都把过分看作大恶。

【“中”与“和”】

《中庸》对于“中”的意义作了充分发挥。“中”和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所主张的“中道为贵”(the golden mean)颇为相近。有的人错以为,主张中道就是凡事只应求其半,行其半。其实,“中”的真正含义是“恰如其分”、“恰到好处”.如果一个人要从华盛顿到纽约,结果穿越纽约而到了波士顿,那就是过分;如果只到费城,那就是不及。公元前三世纪中国诗人宋玉曾经在《登徒子好色赋》中描绘一位美人说:“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文选》卷十九)这里描绘的一位美女,身体和容貌都恰到好处。这就是儒家所谓的“中”.在“中”这个概念里,时间是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冬天穿皮大衣是“正好”,但如果在夏天,就成为可笑了。因此,儒家往往把“时”与“中”联系起来,如“时中”,含义是懂事“恰当其时”又“恰如其分”地行事。孟子称孔子:“可以仕则仕,可以止则止,可以久则久,可以速则速。”(《孟子·公孙丑章句上》)正是因此,所以孟子称颂说:“孔子,圣之时者也。”(《孟子·万章章句下》)

《中庸》第一章上写道:“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人的感情还未迸发出来时,内心里无所谓“过分”或“不及”,这时称为“中”.当人的感情倾泻出来,而保持恰如其分,这时也仍然是“中”.“和”来自“中”,“中”又是调和各种心情所必需。

这个思想适用于人的感情,也同样适用于人的欲望。个人的行为或人 的社会关系中,都有一个中点,使人在表达感情和满足欲望时,知乎所止。当人的感情和欲望都表现得合乎分寸,他内心便达到一种平衡,这是精神健康所必需的。对整个社会来说,也是如此。如果在一个社会里,各种人都懂得对自己的欲望和感情适度地满足,这时,社会便达到和谐、安定、秩序井然。

《中庸》第一章上写道:“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人的感情还未迸发出来时,内心里无所谓“过分”或“不及”,这时称为“中”.当人的感情倾泻出来,而保持恰如其分,这时也仍然是“中”.“和”来自“中”,“中”又是调和各种心情所必需。

篇8:读零售的哲学有感

随着新媒介技术的开拓与发展, 时尚也向越来越多的不同文化圈敞开了自己的怀抱, 于是, 作为符号的时尚其意义所涵盖的内容趋向多元化。主流时尚文化不断地吸收来自亚文化、地域文化等文化领域中的养分, 将其解构、杂糅进自己的内涵中, 从而以一种全新的姿态来迎合时尚求新求变的逻辑。

学术界对于时尚的关注也从未减少过, 对时尚现象与时尚传播的研究给我们指明了时尚暨社会发展的轨迹。就时尚的表象而言, 今天的时尚有别于昨天的时尚、未来的时尚;论及时尚的逻辑, 这种变化就要缓慢多了。当下的时尚法则仍然印证了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那些杰出学者们的论断, 其中, 西美尔的时尚理论无疑是意义最丰富的一支。

西美尔是个不折不扣的都市人, 有着自己的哲学头脑, 凭借敏感而细腻的内心体味着大都市中的人间百态。和我们读到的那些严肃论著不同, 西美尔的文字更加散漫随意, 就像散文一样。我们需借助感性思维来体会他对于个体心理的细微刻画, 以及对文化现象的透彻解析。“西美尔的同时代人、与他共同搞过研究的阿特曼 (S.P.Altmann) 称赞他‘是对心理情绪最天才的阐释者之一, 他感受灵魂最微妙震颤的天赋无人匹敌’。”陈戎女则认为“正是因为自恃有这等天赋, 西美尔才会放胆游走在和人类内心结构相关契的各种领域, 几乎没有甚么领域是西美尔未曾涉猎过的, 比如音乐、雕塑、建筑、文学、宗教等等。”

如此这般, 西美尔每篇文章更像是散点透视, 文章的每一处都是一个独立的思考点。然而, 后来研究时尚的学者们将西美尔的时尚理论划入到“滴流论”中, 试图用一两句话就概括西美尔的时尚理论, 显然是有失偏颇的:时尚是自上而下传播的观点仅仅是他这些精彩论述中的一小部分;其余的很多论述, 依旧能在当下的时尚面貌中得到印证。照这样的思路, 笔者从这篇集合了西美尔大部分时尚理论的《时尚的哲学》中选取了五个方面, 希望勾勒出时尚的基本风貌。

正如前所言, 时尚的逻辑其实并不像时尚的表象那样变化无端, 难以令人捉摸。

一、满足个体出众与从众心理的时尚

首先, 西美尔用大量篇幅描述人内心的双重性, 试图说明个体心理对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追求, 使得“社会生活看起来就像一个双方寸土必争的战场, 而各种社会机构、惯例可以被看作——当然不是永久的——调和性的力量, 它们使两种持续不断争斗的原则在表面上以合作的形式出现。”显然, 在西美尔看来, 时尚就是一种具有调和性力量的社会现象。而个体对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追求在时尚中则表现为对从众与出众的渴望。

所谓从众, 社会心理学给出的定义是:“指他人从事某一活动时自己也去从事这一活动, 按群体中多数人的意见行事, 自己不另搞一套。”并指出“个体在群体中常常会不知不觉地受到群体的压力, 从而在知觉、判断、信仰以及行为上, 表现出与群体中多数人一致的行为倾向, 这就是从众现象。或称为从众行为。”毫无疑问, 模仿是从众的表现形式之一, “模仿给予个体不会孤独地处于他或她自己行为中的保证。”在认定模仿是一种个体心理之后, 西美尔指出“时尚是既定模式的模仿, 它满足了社会调适的需要;它把个人引向每个人都在行进的道路, 它提供一种把个人行为变成样板的普遍性规则。”有了模仿, 个体获得了群体认同, 找到了归属感, 一种时尚观念或是事物也得以传播开来。

但另一方面, 时尚像个大舞台, 又给众多追求个性并且想要与众不同的人以展示自我的机会, 这种出众的欲望使得个人时尚成为可能, 那些出现在国际时装周场外的时装编辑们无不借助独特的装扮宣扬着自己的品位与个性。当他们的影像被媒体报道之后, 所带来的又会是不同程度的模仿。在这种行为的更迭中, 不同类型的群体表现又如何?

二、时尚中的众生相

西美尔从心理分析的角度描绘了不同人对待时尚的态度, 展现了大都市中的众生相。这种基于心理上的认识, 或多或少都在当代人身上有所隐射。

时髦的人总会受到很多人的羡慕与追捧, 甚至是嫉妒, 当他/她自身感受到这些心理特征时, 自己也会油然而生一种优越感, “他或她觉得自己接受的是特别的、令人惊奇的东西, 而同时他或她又内在地觉得自己受到一大群正在追求——而非正在做——相同事物的人的支持。”西美尔进而认为“时尚的人所面临的显然是赞许与嫉妒的混合。”不同时期出现的明星扮演了这种角色, 他们的着装打扮乃至言行举止都被奉为是时尚的, 其追捧者不仅会有意无意地想要模仿他们的风格, 而且这种模仿能够给人带来一定的快感享受。同理, 嫉妒者与被嫉妒者的状态也并非针尖对麦芒, 嫉妒者只有在对被嫉妒者的认同的基础上才会产生嫉妒的心理, 所以, 二者是一种对立统一的关系, 当他们处于时尚之中时, 这种矛盾便能够通过形式上的模仿得到统一, 即“嫉妒者想象性地参与了被嫉妒的对象。”

“对那些天性不够独立但又想使自己变得有点突出不凡、引人注意的个体而言, 时尚是真正的运动场。”这句话可以理解成为时尚能够提升个体的自信心。因为一种时尚将会引来大多数人的追捧, 当个体在这股潮流中引起关注, 便有助于提升他/她的自信。而西美尔认为赶时髦的人提升个性化的方式纯粹是通过“量”的强化, “如果流行尖尖的鞋子, 他就穿像矛尖那样的鞋子;如果流行尖领, 他就穿高到耳朵的衣领;”这些事例显然有点“过时”的味道了, 它们更多地反映了西美尔所处的那个时代以及时代之前的一些赶时髦者的做法。而当下, 那些被称作“时尚达人”的个体对时尚的理解已经趋向多元化, 表现形式也更加多样化, 简约、繁复、保守、夸张、中性等等我们所能想象到的风格几乎都成为了时尚符号的所指。

时尚一直以女人为中心, 虽然今天男人们的时尚也发展壮大了, 但仍旧无法像女性时尚那样蔚为壮观。毕竟社会上赋予男性展示个性的机会要远远多于女性。而女性则囿于各种社会规范, 缺乏差异性, 即女性受到社会平均化更为强烈的限制。西美尔表示“在历史的大部分时期, 女性都处于弱势的社会地位, 她们总是受制于‘惯例’, 只能做惯例所认为‘正确’与‘适当’的事, 处于一种被普遍认可的生存方式中。”但是, 每个个体都有出众的欲望, 如西美尔所言“每一个阶级, 确切地, 也许是每一个人, 都存在一定量的个性化冲动与融入整体之间的关系, 以至于这些冲动中的某一个如果在某个社会领域得不到满足, 就会找寻另外的社会领域, 直到获得它所要求的满足为止。因此, 当女性表现自我、追求个性的满足在别的领域无法实现时, 时尚好像是阀门, 为女性找到了实现这种满足的出口。”随着社会进步, 女性形象逐渐丰富起来。今天, 干物女、Lady Office等群体概念的出现, 都表明女性的社会角色与地位发生着微妙变化, 社会赋予了女性更多施展个性化的空间, 而时尚的多元化也给不同类型的女性带来了认同感。

三、时尚的主要推动者——中产阶层

时尚如何反映差异化, 则是依托了时尚在内容上总是变化多端, 想要和过去、将来的时尚区别开来从形式上看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另一方面则是“凭借时尚总是具有等级性这样一个事实。”这也是西美尔时尚理论的核心观点, 即一种时尚风格是由上层阶级所创造并流入了较低阶层, 是一种自上而下的传播过程。很显然, 西美尔的时尚理论是建立在阶级区分基础之上的, 时尚由上层阶层创造, 并随着较低阶层的模仿而减弱乃至消失。这样看来, 时尚不仅依托于阶级划分而存在, 反过来也巩固了这种阶级划分。

西美尔认为处在上层阶级与下层阶级之间的中产阶级是时尚的主要推动者, 这是个活跃的群体。许荣说到:“由于中产阶级各群体只在一点上具有相似的特别的处境——处于其他已建立完善的社会经济地位的阶级中间的位置, 此外很难形成一个统一的阶层特征与共同意识, 所以内部差异性极大。”可以说, 中产阶级是一个富有变化的阶层, 而时尚恰恰迎合了他们的变化。如西美尔所言他们的迅速发展使他们比别人更进步——在时尚中发现了可以使他们跟随自己内在冲动的东西。在我国, 就当下的社会发展现实来看, 诸多学者更喜欢用“中间阶层”来指称他们, 相关研究也逐渐增多。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针对中间阶层的广告铺天盖地, 面向中间阶层的时尚杂志也是应接不暇。不难看出都是基于他们对时尚的热衷程度而进行的消费指引。

四、时尚的最大特点——变化

文艺复兴时期服饰形制已经基本形成, 欧洲不同地域的服饰风格虽然有所不同, 却仍旧能够用较少的言语概括出不同地域的服饰特征。比如, 巴洛克时期之繁复、奢华且男性魅力丰富的服饰。到了洛可可时期, 服饰的风格特征也表现出了极大的统一性, 装饰意味浓郁, 带有花园式的浪漫。而十八世纪末到十九世纪的服饰表现出来的变化则完全成为了对过去服饰风格的缅怀, 重新演绎了希腊服饰风格、洛可可服饰风格, 以及再现了巴斯尔样式与S形样式。到了二十世纪, 时尚以每一个年代呈现出一种服饰风格的变化规律实现了自身的现代化。从宏观角度审视欧洲时装系统, 我们不难看出, 变化的速度在加快。乃至在当代社会, 时尚的变化速度基本上同四季的更替同步。我们还来不及将上一季的衣服穿旧, 便要赶着为当季购置最有潮流感的服装。“无疑, 时尚只和变化有关, ”这就是西美尔赋予时尚的最大特征。基于变化频率的加快, 时尚还表现出了一定的民主性, 即“不再像早先那样昂贵, 那样奢侈, ”“因为假如这些物品太贵的话, 即使是较高的社会阶层也无法承担的迅速变化。”

五、时尚的内容并非无所不包

时尚杂志是时尚的教化者。从服装、美容护肤到健身、旅行乃至饮食无一例外地被纳入时尚杂志的报道范围, 就连行为方式与观念也能变为时尚。毫无疑问, 时尚杂志的发展史见证了时尚体系是如何一步步扩展其疆域的, 直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充斥着时尚的法则。尽管如此, 我们仍能找出时尚的绝缘体。像被称之为经典的艺术品就很难同时尚走到一起。西美尔称“经典是崇高旨趣的和谐提炼, 拥有某些共同的东西, 这些东西具有稳定性, 不会带来修正、不安、失衡。”西美尔进一步指出“反常的、极端的事物都会纳入时尚的领域:时尚不会去抓住那些普通的日常事物, 而会去抓住那些客观上一直表现得奇异的事物。”出现在T型台上的时装最能说明这种夸张与极端所带来的震撼力, 时装品牌DIOR的高级时装系列总是以怪诞、夸张的风格夺人眼球, 例如2004年以埃及为灵感来源的高级时装系列中的每件时装都极尽夸张之能, 裁剪繁复的服装加通体金色的珠片, 还有彩绘后的面容及富丽堂皇的帽子, 这些都会成为被模仿的对象, 而且能够强化品牌形象, 制造媒体轰动效应。再看当下的流行音乐明星Lady Gaga无不以怪异与前卫的造型示人, 也同样赢得了更多的出镜率, 并且一度成为最热门的时尚人物。

放眼当下, 时尚的内涵越来越庞杂, 其外延也不断增多。时尚的逻辑几乎渗入到了消费领域中的每个角落, 一切都以变化为中心。彷佛一切事物都是为了变化本身而追逐时尚。如西美尔所言:“时尚总是存在, 因而, 尽管个别意义上的时尚是多变的, 但作为一个普遍概念, 作为事实的时尚本身, 它确实是永远不会改变的。”

随着低碳经济时代的到来, 低碳文化也会悄然步入我们的生活, 抛弃与浪费的做法显得尤为不合时宜, 而恰恰时尚的面貌又是以抛弃与浪费为代价的。那么, 时尚是否会在将来改变自身逻辑以适应时代发展, 我们无从预知, 但乐活时尚、生态时尚等概念的出现就是对传统时尚的一种挑战。每个活跃的个体所具有的能量也影响着时尚, 他们表现出越来越多的创造性、颠覆性。时尚也更多地与表达个性有关。正是因为时尚在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我们需要认清时尚的面貌, 藉此建立起一种与时尚更具反思性的关系。

摘要:时尚表象的纷繁与复杂并不能掩盖其自身逻辑的缓慢运作。本文立足当下的社会情境, 通过对西美尔时尚理论的解读, 勾勒出时尚的基本面貌。即满足个体出众与从众心理的时尚;时尚中的众生相;时尚的主要推动者——中产阶层;时尚的最大特点——变化;时尚的内容并非无所不包。并认为新的社会现象预示着时尚的内涵在不断扩大, 只有认清时尚的面貌, 才能与时尚建立起一种更具反思性的关系。

关键词:时尚,西美尔,时尚的哲学

参考文献

[1]陈戎女.西美尔:金钱、性別、现代生活风格[J].二十一世纪, 2001, (65) :155-157.

[2]齐奥尔格.西美尔.费勇等译.时尚的哲学[M].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1.

[3]沙莲香.社会心理学 (第二版) [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251.

上一篇:村边的野地 现代文阅读练习及答案下一篇: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级(春季)博士研究生开学典礼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