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级(春季)博士研究生开学典礼举行

2024-04-30

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级(春季)博士研究生开学典礼举行(共14篇)

篇1: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级(春季)博士研究生开学典礼举行

2015级(春季)博士研究生开学典礼举行

发布时间:2015-3-5 13:47:41

哈工大报讯(刘忠奎/文 兰锐 /图)3月5日上午,2015级(春季)博士研究生开学典礼在校博物馆礼堂隆重举行。196名新入学博士研究生迈上了新的学术征途。校长周玉出席开学典礼并讲话。

周玉在讲话中对同学们提出了几点期望:一要充分认识博士研究生学习阶段的特点,以充分的思想准备迎接各种挑战,创新思维,发挥潜能,规划好学习和生活,争取取得更大的收获;二要按照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要求,高标准、严要求,追求卓越、做到最好,并深刻理解与践行哈工大校训;三要锐意创新,勇于探索,勇攀科学高峰,在创新型社会及创新文化建设中起到引领作用;四要保持勤奋刻苦的学习精神,以持之以恒的毅力战胜一切困难;五要培养严谨认真的科学精神,严格遵守学术道德准则,认认真真做好研究;六要以厚德载物的标准培养高尚的品德修养,学会做人做事做学问;七要努力保持健康的身心和乐观向上的心态,养成终身锻炼的好习惯。最后,他希望大家能够在这段人生的黄金期取得更多骄人的成绩。

副校长丁雪梅主持开学典礼。

博士研究生代表、电气学院牛皓在发言中表示:“不仅要完成自身的学习、科研任务,更要传承哈工大„规格严格,功夫到家‟传统,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心系祖国,放眼世界。”

博士生导师代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交通学院谭忆秋教授对同学们提出几点希望:培养科研的兴趣,转变学习的态度;明确目标,以不懈的奋斗精神与毅力克服一切困难;充分利用导师的知识宝库,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治学研究做人先行。

全体新入学博士研究生宣读了入学宣言。

典礼结束后,研究生院副院长高栋作了题为《哈工大研究生教育基本情况与博士生培养改革措施介绍》的入学报告。

校长助理、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甄良和各院(系)研究生工作主管领导、研究生协理员参加开学典礼。

会议现场

周玉校长寄语新生

师生代表发言

全体博士生宣读入学宣言

入学培训

篇2: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级(春季)博士研究生开学典礼举行

2013年7月20日,山东大学2013级工商管理硕士(MBA)烟威春季班开学典礼在文泰烟台分校举行。山东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班博老师、文泰研究生教育中心副总监王凡以及2013级烟威春季班学生共20余人出席了开学典礼。

开学典礼由文泰研究生教育中心副总监王凡老师主持。典礼开始便为大家介绍了2013级学位班每位同学以及班级的建设和文化建设的详细情况,希望同学们在加入文泰之后能够迅速转化角色,保持空杯的心态,并在学习生活中结交良师益友,最终顺利完成学业,实现提升能力、赢得机遇的目标。

接着,班博老师向同学们能够加入到山东大学的队伍中表示了欢迎,并用精准的数据简要介绍了山东大学及管理学院的概况:山东大学历史悠久,是继京师大学堂之后清朝政府创建的第二所国立大学。它学科齐全、学术实力雄厚、办学特色鲜明,在海内外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自2009年山东大学依托文泰在青岛设立教育中心以来,文泰一直以高端的服务品质和对同学认真负责的态度,为地方人才的培养和储备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中节能(山东)投资发展公司的张鹏同学作为山东大学2012级烟威班学生代表发言,向学弟学妹们分享了自己这一年来的学习经历,从精彩的课程到紧张的备考再到最后的录取,一路走来,不仅收获了丰富的知识,也认识了更多的朋友。张鹏同学也向同学们分享了自己的备考经验,希望大家能够通过紧张的备考阶段,走入山东大学。

烟台荣昌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的刘晓宁同学作为山东大学2013级烟威春季班的新生发言代表,向同学们表达了自己在阔别大学校园那么多年后能够重回校园,重拾学生梦的激动之情。虽然现在大家都有了家庭、工作的压力,但是此番的学习更加有针对性和目的性,希望能够在山东大学为大家提供的学习的平台上,相互帮助,一起努力,为彼此的精彩人生插上腾飞的翅膀。

短短一个小时的开学典礼让同学们对山大,对文泰和对自己今后的读研生活有了深刻的了解更有了努力的决心,典礼接近尾声时,班博老师、王凡老师与同学们合影留念,这也标志着同学们研究生生涯新篇章的开启,文泰衷心祝愿大家能够学业有成,并且能够顺利的通过明年的全国联考。

让我们共同努力,携手共进,超越自己,实现自己奋斗的价值。

山东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班博老师寄语

张鹏同学作为2012级老生代表发言

篇3: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级(春季)博士研究生开学典礼举行

你们心中一定充满了疑问。大学是什么?许智宏老校长常把大学比作百花园, 把同学比作不同种类的花草树木。一所好的大学就是要提供“肥沃的土壤、充足的阳光和水分、恰当的养分”, 让大家不受干扰、不受压抑、自由发展、茁壮成长。老子说“:知人者智, 自知者明。”希腊德尔菲的阿波罗神殿上也刻有“认识自己 (Learn to know yourself) ”。只有了解自己, 才能超越自己。大学, 就是让你去“发现自己、认识自己、选择未来将成为怎样的人”的地方。在北大, 你可以领略各领域最优秀学者老师的言传身教, 选择启迪心智的课程, 聆听深邃前沿的讲座, 投身洞察社会的实践, 倾情探索未知的研究, 参与拓展视野的国际交流, 沉浸于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所有这些都将是你成长的养分和创造力的源泉。

三十多年前, 瑞典的哥德堡大学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让学生阅读一篇文章, 但事先并没有告知阅读的目的。在事后访谈中校方发现, 一些学生会在阅读中尽可能地寻找可供记忆的事实、单词, 努力猜测可能会问到的问题, 为考试做好准备;而另外一些学生则去挖掘和思考文章背后更深的含义, 试图与已有知识联系在一起, 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和质疑文中的事实、推理和观点, 好奇心和对知识的渴望催促他们随时随地进行智力的探险。

考试和文凭只是检验教育效果的一种方式, 并非教育的终极目的。过度关注考试, 会使人沉迷于分数、奖励、名气这些虚荣和诱惑中, 禁锢你的好奇心。大学, 应当是一次激动人心的自我发现之旅, 追随你的好奇心, 以继承、批判、创新去丰富自己, 去探索奥秘, 去挑战自我的极限;大学, 应当是一个启迪智慧的自我发现之旅, 倾听并追随自己的仁厚之心, 摒弃骄傲与狂躁, 学习倾听, 学习分享, 学习选择, 学习放弃, 既要学习如何变得更加聪明, 也要学习难得糊涂;大学, 就是要不断地发现和了解自己的兴趣、才华、禀赋, 发现和了解自己的弱点和不足, 这是一个为未来做准备的过程, 是发现自己、雕塑自我的旅程。

同学们, 再次感谢大家选择北大, 欢迎大家成为北大人!

在北大, 即将开启一段属于你的人生“发现之旅”。旅程中, 请永远不要忘记:

北大人要志存高远、要心怀天下;

北大人要独立思考、要宁静致远;

北大人要强身健体、要躬行实干;

北大人, 不做“利己主义者”;

篇4: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级(春季)博士研究生开学典礼举行

秋雨阵阵,暑去爽来,8月29日上午,福州英华职业学院600多名新生汇聚在颂恩楼四楼活动中心,隆重举行2015级新生开学典礼。

常务副院长余朝琨、党委书记林秋生、副院长林可基、副院长蒋文铿出席典礼。典礼由办公室副主任陈玉池主持。

雄浑的国歌声拉开了开学典礼的帷幕。常务副院长余朝琨教授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代表学院对各位新同学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并语重心长地对全体新生提出了四点希望和要求:一是要践行“尔乃世之光”百年校训精神,树立远大志向。二是要适应新的环境,从容应对新生活。三是要要珍惜宝贵时光,汲取知识营养。四是要注重创新,增强综合素质。

2015级新生林雨晨和学院优秀教师蔡开祺分别代表新生和老师发言。林雨晨同学表达了新生对大学的热枕和立志向前的决心。蔡开祺老师代表全院教师郑重承诺,将在自己的岗位上,竭尽所能,全心全意为各位同学服务,助学生成才。

篇5: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级(春季)博士研究生开学典礼举行

当盛夏的躁热渐渐褪去,当金桂的馨香飘逸悠远,我们全体师生,经过一个假期的休整,又相聚在这里,迎来了一个新的学年,开始了新的学习生活。清华大学研会主席在2015级研究生开学典礼上发言,欢迎阅读。

尊敬的各位老师、各位新入学的师弟师妹们:

大家好!我是来自于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博士研究生赵璞。今天,美丽的清华园又迎来了6000多名“清小研”。站在这里,我不由得想起五年前自己报到时的样子,那时候新生报到还不能自行上传IC卡的照片,于是那天凌乱的发型便永远定格在我的学生证上,成为我心中永远的痛。不管大家手中IC卡上的照片是否经过了P图软件的加工处理,在拿到这张卡的一刻,我们的人生从此将与清华结缘。在这里,我代表全体在校研究生,向大家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

五年前,我也和你们中的很多人一样,第一次走进综体,坐在某一个角落等待着我在清华的第一堂课。今天,我想就自己在这里学习生活的几点体会,与大家一同分享。

我体会,清华为我们搭建了自由交流的平台。我曾经读到过一篇心理学的实证研究,作者发现很多分子生物学领域的重大研究突破,并非来自于科学家在显微镜下埋头苦干时的“顿悟”,而是产生在不同项目组的研究人员每周的科研讨论会上,足见良好的交流环境对我们从事科学研究的重要意义。在清华园里,食堂的餐桌、宿舍的三角屋、荷塘旁的咖啡馆、甚至情人坡的草坪,都可以成为我们与老师、同学们自由交流、碰撞思想的场所。在清华,如果你想要探究大数据的应用价值,你可以随时随地发起一场专题微沙龙,邀请计算机系的同学共同参与讨论;在清华,如果你是一名彻头彻尾的工科男博士,却想探讨中国A股底在何处,路在何方,你可以有机会与诺奖大师直面对话;在清华,如果你希望为自己的研究生生涯抹上一缕国际化的色彩,各类国际交流支持项目将帮助我们实现在海外研修的愿望。因此,我建议大家在校期间,充分利用清华提供的各类平台资源,抓住每一个可能的学科内、跨学科、国际化的交流机会,拓展自己的视野。

我体会,清华为我们营造了追随榜样,形塑习惯的氛围。去年的毕业生代表张如范师兄,在学期间包揽了“学术新秀”和特等奖学金这两项研究生最高学术荣誉。荣誉的背后,是他坚持每周都写下自己近期的科研成果和错漏,毕业时他的笔记已经有十几本之多。特等奖学金获得者祖充,每天早上都坚持花至少半个小时的时间阅读本领域最前沿的研究,几年下来从未间断。其实在清华,这些优秀的习惯并不独属于这些在同学们眼中“神一般的存在”:每晚在紫操上我们总能看到一些熟悉的面孔,他们坚持每晚从实验室回来都要跑上3000米再睡觉;每个工作日的早上我们会发现大师兄总是第一个到实验室,检查大家昨晚的实验数据;即使在每年最热闹喧天的校庆日,我们发现还是很难在老馆抢到一个座位,那里静悄悄的只能听到同学翻书时的沙沙声。这些简单的习惯汇聚成榜样的力量,共同组成了清华人的精神特质,而这种精神特质也在传承中不断激励着我们前行。

我体会,清华为我们创造了跨越知识边界的环境。去年化学系的张希院士在给研究生新生的入学第一课上说过,要做到“心中有科学,眼中无学科”。作为研究生我们的任务是创造知识,而这种创造往往需要建立在对已有知识广泛涉猎的基础之上。钱钟书先生在清华读书时,曾发出过“扫平清华图书馆”的誓言。今天,清华这座校园所承载的知识容量不止体现在丰厚的藏书,更体现在为我们突破知识边界,探索崭新领域,提供了开放、包容、多元的教育环境。比如,选修一门创新创业课程,你便有机会和来自于不同专业的同学组成创业团队,利用一个学期的时间,经历将脑海中的粗浅想法转化成实体产品的全过程;比如,参加一次到西南边陲的社会实践,感受乡土中国的魅力与文化,丰富自己对国情的深刻理解;再比如,当自己的研究遭遇跨专业知识缺乏的瓶颈时,尝试预约真人图书馆中藏有的100多位各专业名师资源,他们将帮助我们打开通往研究的另一扇门。

同学们,清华足够大,这里为我们追求真理、实现梦想提供了优越的环境。这片环境是百年清华人,在奋斗和实践中一点一滴、不断积淀中形成的。它代表着这个园子的历史、精神和传统。从今天开始,你们将成为这片优越环境的受益者,更是这片环境的维护者和创造者。

衷心地希望大家在清华收获真知、结交挚友,在追寻理想的道路上,迈出更坚实的一步!

谢谢大家!

篇6: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级(春季)博士研究生开学典礼举行

——徐飞校长在西南交通大学2015级研究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2015年8月27日)

亲爱的同学们,老师们:

大家下午好!

欢迎2015级研究生新同学从天南海北来到即将迎来双甲子校庆的百年学府——西南交通大学。这里有博学的大师和鲜活的思想,更有温暖的情怀和无声的大爱,这里将成为你们研学的驿站和永远的精神家园。作为学校的第65任校长,我代表全校师生员工,向成为新一代交大人的同学们,表示衷心祝贺和热烈欢迎!

同学们为追梦而来。求学梦、交大梦、中国梦经过十余年的探求,今天得以在交大聚合和升腾。对于现已置身学术殿堂并有明确专业方向的研究生而言,“怎样学”比“学什么”更重要。研究生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探究普遍知识,研究高深学问。“研者,磨也;究者,穷尽也”。磨和穷尽,可谓“治学”。

“布衣暖,菜根香,读书滋味长”,古人读书有“三味”:“读经味如稻粱,读史味如肴馔,读诸子百家味如醯醢”。宋代李淑在《邯郸书目》中亦有“诗书味之太羹,史为折俎,子为醯醢,是为三味”的说法,把诗书子史等书籍比作佳肴美味和精神食粮。今天,我也想和同学们谈谈在这个功利浮躁的时代,研究生治学应有的“三味”。第一,“趣味”。兴趣是学习的源动力,它既源于人类先天对未知探索的本能,也源于个人后天经验的养成。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孟德斯鸠也讲:“爱好读书,就能把无聊的时光变成喜悦的时刻”。当真正感受到治学的“趣味”,就会在读书和研究中全神贯注、沉浸其中,乐此不疲,甚或能强烈感受骨体肤理的愉逸和灵魂飞升的姿态。

如何激发趣味?好奇心和想象力至关重要。成年后的童真童趣、本心初心弥足珍贵。人在成长过程中受到习俗、环境、观念、教育、人文、学问、教理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加之生活的重压以及一些思想、知识、道德、规则的桎梏,好奇心和想象力随之迟钝,甚至麻木。

保持旺盛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做到能天马行空、奇思妙想、无中生有、刨根问底,生命才有激情,做学问才有滋味。一旦失去可贵的好奇心,失去独立的想象力,就会失去做人 独有的东西和潜力,整个生命也就失去了真正的活力和创造力,就更不用遑论治学的趣味。趣味的生发需要“去功利”。做学问有三重境界:一是学以致用,二是学以致知,三是为己之学。前两者都是功利性的,都有明确的世俗意义上的效用性和目的性。为己之学是去功利的或超功利的。“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这句话见于《论语·宪问》,旨在表明真正尊崇学问的人,做学问是为自身的修心养性,自我角色的建立提升,而不是取悦于人或追名逐利。

有了超拔和超越之心,去功利后的治学趣味当会妙趣横生。反之,若把读书、做学问当成是升学、出国、找工作、评职称的工具和途径,当成获得“颜如玉、千钟粟、黄金屋”等美女香车利禄的手段,当成沽名钓誉、哗众取宠、炫耀卖弄甚至与组织讨价还价的资本,奔 着这些目的和功利而去的治学,其过程本身的趣味便荡然无存,治学难免成为身心俱疲、苦不堪言的劳役。

“味希望同学们能将治学的“趣味”延伸至专业以外,使其趣味更加广泛,趣味还要多样。蕾”更加丰富。你们既要根植、深研、精勤于专业,立志成为某一领域术有专攻的专家,还要避免因为趣味单

一、知识面太窄而产生的“隧道效应”,即对专业以外的东西知之甚少,甚至全然不知。

当今科技的发展呈现出两个鲜明向度:一方面,学科和专业越分越细;另一方面,各学科领域之间的综合集成越来越强,专业间的交叉融合大行其道。因此,在学好学透一门专业的同时,尽可能多了解其它学科尤其是相关学科的知识势在必行。更何况,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再者,做学问若没有一定的广度、跨度和宽度,很难有相当的厚度、高度和深度,很难成为学问大家。硕者,大也;博者,广也。同学们要在掌握系统坚实专业知识的前提下,成为本原意义上“大而广”的“硕士、博士”,而不仅仅是“窄而深”的“渊士”。

第二,“回味”。时间是记忆的橡皮擦,它会冲淡经验主义的习得,义无反顾地带走大脑表层的收获。因此,《论语》开篇即说,“学而时习之”。在其《为政篇》中孔子又说,“学而不思则罔”。程子亦云: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五者,废其一,非学也。荷兰哲学家斯宾诺莎也指出,“反思是认识真理的比较高级的方式”。

这些名言都强调回味、反思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一味读书而不思考,会被知识的表象所蒙蔽,会被书本牵着鼻子走,所谓尽信书则不如不读书。爱因斯坦正是因为对传统物理学的“回味”,促成了他对传统学术观点的反思、检讨、追问,写出了《论动体的电动力学》,狭义相对论由此产生。治学的“回味”,恰如围棋对弈后的“复盘”。复盘是一种长棋力的极好方式,对治学亦然。治学最忌浮光掠影、浅尝辄止,囫囵吞枣、一知半解。最忌粗枝大叶、博杂不精,人云亦云、不甚了了。通过回味,由表及里,去伪存真;通过回味,温故知新,用宏取精;通过回味,见微知著,举一反三。

通过对知识的切问近思、再咀嚼、再提炼、再加工,玩索其言外之意、弦外之音,对已知现象的正反演,由现象追溯其原因,由表象探究其本质,不仅把所学所知的外在化、碎片化知识进行融会贯通,还能不断提高向内反省的智慧,体悟知识理性背后的正义性和善意性,发展各种知性美德。

“回味”重在批判性思维。或许,问题意识和批判性思维是今天高等教育缺失已久的味道。在新韦氏词典里,批判性思维是指“以审慎分析判断为特点,并在最严格意义上隐含着客观判断的尝试而定褒贬优劣”。既有的知识系统和学术体系,不管创造它们的先贤圣哲、大师方家多么睿智,其中的片面、寡陋、扭曲、非理性、傲慢、甚至偏见都在所难免。批判性思维驱动下的深度学习,是治学的一剂良方。

同学们正处在学术创造力竞相迸发的黄金时期和学术习惯养成的关键阶段,要敢于解构颠覆,革故鼎新;善于质疑故知,反思自知,创造新知;惯于换位思考和逆向思考。如今身处创新驱动的新时代,希望你们秉持独立之思想,自由之精神,注重塑造自身的创新人格、创新气质和问题意识,在反思中创新,在创新中超越。

“回味”需要静气。学术研究是循序渐进的过程,研学之路也绝非坦途,不可能一蹴而就,毕一功于一役。“成大事者,必有静气”。静制动,静致远,万物静观皆自得。缺少静气,就会心烦意乱,神不守舍,着急上火,哪有心思回味?更不用说回味质量的高低了。面对外界的诸多诱惑和纷繁复杂的乱象,要有足够的耐心和定力,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抱德炀和,保持平和,设法让自己静下来。唯有静,才能谦卑、虔诚、敬畏;才能客观理性、淡定从容。唯有静,方能深谋远虑,厚积薄发,鉴天地之精微,察万物之规律;方能保持清醒头脑,识别各色玄妙理论和新潮观点的真伪高下。浮躁心态下,很难有真知灼见。

第三,“无味”。无味即本味。治学的“无味”,不是真的寡然无味,而是一种返璞归真的味道。如《老子》所说:“淡乎其无味”,无味无所不味,有味有所难味,淡是最浓的滋味。治学的无味,是指回归问题的本真、本色和本原,还原学术的本来面目,追求“大巧若拙”,“大雪无痕”,变晦涩、繁复的深奥,为简单、直白、朴素的深刻。无味是治学“大道至简”的崇高境界。

进言之,治学的“无味”,是通过透彻研究知识及其演化流变、陈述阐发、分析范式和价值表达,化繁为简、以简驭繁,一针见血、一语中的,把握科学问题的本质规律和内在机理;通过直觉、悟性、洞察力、潜意识乃至第六感,见心明性,领略学问的本然魅力,使之臻于“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出神化境,实现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

无味还意味着对“坏味”的抵制和消弭,对匠气、俗气、躁气、骄气、迂腐气和戾气,以及对功利味、名利味、铜臭味、腐朽味的拒绝和排斥。哈佛大学荣誉校长洛丁根,曾将大学描述为“有着价值追求与精神内涵的心的家园”。大学既是学术共同体又是社会灯塔,希望你们不欺名不争巧,不犬儒不消沉,不势利不市侩。格物致知,坚守价值理性,坚持治学追求,遵循学术规范,固守学术底线,捍卫学术尊严,立志成为“智、仁、勇”三达德之完人。最后,我想与大家分享一位研究生治学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我校博士论文国际答辩第一人王娟,她是西南交大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2015届博士生。今年毕业时她和交大做了一个临别约定:10年后,要让世界上做研究血管植入医疗器械的机构,提到交大就像提到哈佛医学院一样响亮。王娟身上充分体现了治学“三味”。

5年前,她找到了自己无比热爱的研究方向,研究中她兴趣盎然并自信地许下承诺,毕业时要让全世界从事该领域研究的人,都知道在中国有一个年轻的团队,正在为此做着卓有成效的努力。刚开始,她迫切地想直接找到一种自己所在研究领域中完美的材料,但失败了。此后,她重新审视自己的研究方法,反思失败的过程,平和辩证地看待各种材料的优缺点,并转移了研究重点。通过实验、比对,再实验、再比对这样周而复始的研究,她最终掌握了全面的材料特性数据,其研究获得国际学界的高度肯定,部分研究成果成为两项新材料国际测试标准制定的参考依据。博士在读期间,她还受邀赴7个国家做了14次境外国际会议报告。

毕业时,她决绝地放弃了几家提供高薪和其它优厚待遇的工作机会,矢志不渝地坚持自己的学术追求,选择接受了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两位院士的博士后offer。

亲爱的研究生新同学们:

治学是习惯到情感的生命体验,治学“三味”其实也是人生“三味”。作为未来科研工作的主力军和生力军,我希望大家在学术生涯里细细品尝这“三味”,也期盼着你们积极探寻,尽情享受有滋有味的“研途”收获,坚实有力地走向远方,去遇见更美的世界和更好的自己。

篇7: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级(春季)博士研究生开学典礼举行

晚上好!欢迎你们来到“浙里”,这也许是你们漫漫人生的一小步,但一定是你们拥抱世界、走向未来的一大步!

自1897年创校以来,浙江大学就是一所胸怀天下和面向全球开放办学的高等学府。求是书院时期,倡导中西兼修, 开创选送高材生赴日深造之先河;抗战西迁时期,保持国际学术联系,办学成就蜚声海外,赢得“东方剑桥”美誉;改革开放以后,新中国首批大学组团赴美考察, 率先重启了国际合作交流;新浙大组建以后,全球声誉与日俱增,世界名校纷至沓来,国际校区雏形初现……浙江大学始终坚持求是创新的校训和海纳百川的胸襟,积极推动国家繁荣、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从未停歇攀登世界学术高峰和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步伐。

同学们,浙江大学要培养的是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创新人才和未来领导者。国际视野意味着开放包容的胸怀,塑造全球意识,理解多元文化,从容自信地与不同国家背景的人一起学习和共事; 国际视野意味着谋划全局的眼光,全面深刻地看待事物,从更广的空间和更长的时间维度进行独立自主的分析研判;国际视野意味着博采众长的视角,充分利用“互联网+”时代的便利,掌握来自全世界的知识和资源,更好地实现自己的目标和价值;国际视野意味着心怀天下的格局,以天下为己任,把个人发展与区域发展、国家发展、全球发展统一起来, 努力担当起引领社会、服务国家、贡献世界的使命。

以塑造国际视野为目标,注定“浙里”的学习将与众不同,更与高中迥异。 在这里,你们将有广阔的空间自主学习, 可以自由选专业、选课程、选教师;你们将有足够的条件交叉学习,可以跨学科上课、跨专业研讨、跨领域交流;你们将有良好的环境探究学习,可以体验科学研究的乐趣、社团工作的激情、创新创业的奋斗;你们还有充分的机会跨境学习, 可以参与全球名师在线课程、世界名校交流访学、国际顶级会议竞赛。你们在 “浙里”会不断努力提升国际化修养,为未来承担大任做好准备。

为实现浙江大学的教育理念和培养目标,我们将努力构建国际化的教育体系和学习平台,赋予你们更多的国际化培养机会和优质教育资源,让你们与来自全世界的留学生和外籍教师融洽相处,为你们创造多学科和跨文化的学习交流环境,帮助你们拓展全球化的认知和思维能力。我们将打通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课堂进行协同培养,加强第一课堂启发探究式的课程教学,丰富第二课堂以学生社团、学术活动等为载体的校内实践,拓展第三课堂的社会实践与创新创业教育,强化第四课堂的海外学习、国际交流与联合培养, 要求每个学科专业都制定特别的国际化培养计划。我们希望通过全方位的努力, 争取让每个学生在校都有至少一次国际化学习的机会。

同学们有幸生活在一个开放互通的时代,你们正见证强大自信的祖国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融入世界,你们正目睹这个美丽奇妙的星球走向更加多元化、一体化的未来,你们正体会到互联网将全世界联系变得越来越紧密深入。在“浙里”,学校将为你们打开通向世界未来的大门。

同学们,你们是我担任浙大校长之后迎来的第一届新生,作为校长和学长, 我很高兴和大家携手同行、共创未来。让我们一起努力,为我们的国家,为我们的世界,为我们的未来!

谢谢大家!

篇8: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级(春季)博士研究生开学典礼举行

网址:www.huashiedu.net

华东师范大学2016级MBA开学典礼隆重举行

8月28日,华东师范大学2016级工商管理硕士(MBA)开学典礼在中北校区科学会堂隆重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310余名MBA研究生相聚丽娃河畔,开启人生新的篇章。

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周傲英教授、经济与管理学部党委书记任国华教授、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唐玉光教授、经济与管理学部副主任冯学钢教授、经济与管理学部副主任、亚欧商学院中方院长何佳讯教授、经济与管理学部专业学位教育中心MBA项目主任易凌峰教授、经济与管理学部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许鑫教授、研究生院专业学位办公室副主任华春燕老师、经济与管理学部副主任兼专业学位教育中心主任蓝发钦 上海华是学院,MBA/MPA/MEM/MPAcc辅导

网址:www.huashiedu.net

教授、专业学位教育中心副主任杨勇教授、部分授课老师及中心管理团队出席典礼,专业学位中心副主任欧丽慧老师主持典礼。

副校长周傲英教授首先表示了对于2016级MBA新生的欢迎和祝贺。他表示,华东师范大学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人文底蕴,环境优美,素有“花园学府”的美誉。MBA经历20余年的发展,在借鉴国内外著名商学院的基础上,凭借学校对MBA教育的重视和经济学、管理学深厚的学科底蕴已经形成了自己的品牌特色。最后,他希望同学员们学有所成,一起分享学校的荣誉与明天。

经济与管理学部党委书记任国华教授在典礼上发表讲话,他代表经济与管理学部欢迎新生的到来,并介绍了学部的成立历史,部门架构以及师资力量。他希望各位同学在重返校园时,能够依旧保持当年求知若渴的状态,做到志存高远、求真务实,成为顺应时代发展的人才。

上海华是学院,MBA/MPA/MEM/MPAcc辅导

网址:www.huashiedu.net

经济与管理学部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许鑫教授作为教师代表在典礼上叮嘱新生们要以“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的标准确定未来两年、两年半的学习目标,并通过积极的“深入参与”各项教学、实践活动来更好的达成自己的追求,同时也告诫新生们在工作与学习之间找到平衡点,工作、学习与关爱家庭同样重要,务必调节好心态,让工作和学习成为幸福生活的原动力。

MBA2012级毕业生张海燕作为老生代表发言,她从“学”的角度出发,认为当今世界最大的竞争优势在于一个人的学习能力。她强调MBA学习更多是一种交流学习,是一种思想的交流和碰撞。她希望学弟学妹在华师大二年半的学习生涯中,善于利用案例大赛等平台,提升自己的管理技能,努力修炼自己的创新思维。争取毕业后成为学贯中西,知行合一的企业高层次管理人才。上海华是学院,MBA/MPA/MEM/MPAcc辅导

网址:www.huashiedu.net

MBA 2016级六班许毅同学代表全体新生在典礼上发言,他从开学前经历的学校和校内团体组织的11次活动中,和大家分享自己的三点体会:首先,他强调我们需要有放空的心态;其次,需要勇于挑战已有的信念;最后他认为,生命在于折腾。鼓励同学们积极参与校园活动,认真对待来之不易的校园生活。

典礼当天,华东师范大学档案馆原馆长、全国校史研究会常务理事、上海市档案学会理事朱小怡老师为新生介绍华东师范大学的校史,从师大的前身大夏大学、光华大学讲到新中国建立后的飞速发展,将师大优秀的历史和文化底蕴淋漓尽致地展现在新生面前,希望每一位学员能以师大人的新身份而自豪。

上海华是学院,MBA/MPA/MEM/MPAcc辅导

篇9: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级(春季)博士研究生开学典礼举行

校长

王裕国(2005年9月9日)

老师们、博士研究生同学们:上午好!

金秋九月,学校又喜迎各层次新同学。今年,学校招收了3900名本科生、1332名硕士研究生、211名博士研究生。上周,学校分别在光华校区、柳林校区和涪江校区举行了本科生和硕士生开学典礼。

今天,我们怀着喜悦的心情,在这里隆重举行博士生开学典礼。首先,我代表学校一千多名教职员工和一万多名在校学生,向211名进入西南财大接受最高层次教育的博士研究生新同学致以热忱的欢迎和衷心的祝贺!祝贺你们经过多年勤奋刻苦的学习,跨进了西南财经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成为我们大学集体中光荣的成员!同时,我代表学校向长期呕心沥血、教书育人取得卓越成绩的各位博士生导师,向为博士研究生培养工作付出辛劳的各位同志表示亲切的问候!

西南财经大学具有光荣的办学历史和厚重的文化传统,是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也是西部地区唯一进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财经大学。学校原名四川财经学院,1952年成立伊始,是国家定点布局的4所师资力量强、办学规模大的综合性财经院校 之一,到1978年前为学校第一次创业时期,为新中国经济建设培养了一批经济管理干部;1978年到上世纪末为学校第二次创业,在此期间,1980年学校交由中国人民银行为主管理,1985年更名为西南财经大学并确定为人民银行直属重点院校,1995年起进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的行列。新世纪初,社会、经济和高等教育的迅猛发展,2000年我校以独立建制划转教育部直接管理,学校进入了第三次创业。历经半个世纪的建设和发展,学校形成了以经济学和管理学科为主体、以金融为重点,经、管、法、文、理、工多学科协调发展、服务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的办学特色和优势;孕育出了“经世济民,孜孜以求”的西南财大精神,形成了“严谨、勤俭、求实、开拓”的优良校风。

自古以来,“经济”就是经世济民、经邦济世之意,即治理国家、黎民富庶。经济学、管理学是经世济民之学,是厚生惠民之学。今天的中国,在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指导下,经济学更加关注探索人类社会生存发展方式及其规律,更加关注于研究在改善社会大众福祉,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中如何更合理地配臵与充分利用社会资源。这应当是“经世济民、孜孜以求”的大学精神在新时代的新内涵。半个多世纪以来,我校老一辈经济学家和财经教育专家,躬耕于经济学和工商管理,淡泊明志、严谨治学、甘为人梯,缔造了光华校园厚重的治学历史,奠定了令世人敬重的学术传统,深深地教育和激励了历代教师和 学生,正是在这种杰出的大学精神和办学理念的激励和感召下,凝聚起了“励精图强、团结拼搏、朝气蓬勃、争创一流”的财大信念,实现了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对外开放、思想政治工作和办学条件的跨越式发展,赢得了社会的普遍赞誉。学校已发展成为国家金融、经济部门高水平经济管理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基地,国家金融、西部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重要问题的一个研究基地,四川和西南地区经济与管理科学的国内外学术交流中心。

研究生教育处于高等教育的最高层次,是培养高层次创造性人才的主要渠道,是为国家培养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和各行各业高素质骨干人才的重要途径。这是研究生教育与本科阶段大众化教育的重要区别。顾名思义,研究生是从事研究型学习的学生,博士研究生在进一步学习专业知识的基础上,主要从事科学研究,直接参与知识创新的活动。博士生教育的精髓就在于科学研究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因此,博士生既是从事高水平研究型学习的学生,又是导师的助手,是高等学校科学研究的一支生力军。博士生的教育水平,直接反映了一所大学的学科建设水平和科学研究能力,反映了一个国家高等教育的水准。

自1984年政治经济学专业开始招收和培养博士生以来,我校博士研究生教育经过近20多年的发展、特别是经过“九五”“21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

——学校现有应用经济学、理论经济学和工商管理3个博士学位授予权一级学科以及相应的3个博士后流动站,共有31个博士学位培养专业,涵盖了经济学门类的理论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两个一级学科,管理学门类中的工商管理一级学科和一个法学门类中的社会学一级学科。其中政治经济学、金融学是国家级重点学科,会计学、统计学、财政学、企业管理、产业经济学等12个为省部级重点学科;

——博士生招生规模一直呈现快速增长态势,从90年代每年招收几十人,发展到2001年招收人数首次超过100人,2004年首次突破200人。目前,在校博士生达到600多人。截至目前我校共授予博士学位397人,在他们中间,涌现了众多杰出的银行家、企业家和优秀经济管理人才,涌现了很多优秀的教师、研究人员和党政机关干部。

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按照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与国内外高水平一流大学相比,我们还有明显的差距。师资队伍的数量和创新能力,特别是在中青年学科带头人、研究生导师队伍的建设和培养上,还有不适应之处;研究生的管理体制和培养机制有待深入改革;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特别在获取全国优秀博士论文方面,我们肩负着沉重的责任与压力。

同学们:西南财大历届领导、广大教师和干部从来有一种团结拼搏、锐意进取的精神,我们有决心、有毅力,知难而进,不 断进步,通过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不断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我想特别说说学校已经和将要进一步采取的主要措施。

第一,进一步确立研究生教育发展的战略地位。研究生教育与学科建设紧密相连,高质量的研究生教育是高水平学科的重要标志,是提高学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是实现我校建设研究型一流大学发展目标的重要举措。学校将更加突出研究生教育发展的战略地位,始终坚持以教育质量为生命线,处理好研究生教育发展的规模、结构、质量与效益的关系,实现研究生教育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形成研究生教育与社会高层次人才需求的良性互动机制。

第二,以质量为根本,创新博士生培养模式。建立以博士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根据博士生的研究领域、所需知识结构,以及提高创新能力的需要,构建合理的课程结构,加大跨学科课程、方法论课程、综合性课程以及前沿性课程的比重,强化对研究生科研素养和方法的训练。建立与国外大学和研究机构联合培养博士生的机制。

第三,大力营造创造性研究的学术氛围。以培养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为宗旨,设立博士生研究项目,对批准立项的课题提供经费支持;资助博士生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实行博士生科研成果定期通报制度和重要成果奖励制度;建立导师和博士生公开学术报告制度。通过举办学术论坛、博士 沙龙、研究生学术科技节等活动,鼓励不同学科、专业的研究生进行学术交流和思想碰撞。

第四,着力加强导师队伍建设。博士和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是实施研究生教育的主体,是培养全过程最主要的实施者和组织者,对于培养质量的形成和提高具有决定性作用。导师队伍建设的要义是强化学术地位与学术岗位的统一、学术指导能力与指导条件的统一、专业素质教育与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的统一。鼓励导师发现优秀人才并有针对性地进行重点培养。充分依托学校即将实施的各层次学生统一建设的导师小组作用,充分发挥博士生导师的重要作用,改进博士生导师工作机制;尊重导师学术个性,进一步改善导师的学术、工作和生活环境;建立优秀人才进入博士生导师的快速通道。

第五,完善学位授予机制,确保学位授予质量。严格学位论文的开题报告和中期检查制度,完善答辩资格审查制度,加强对博士生学习期间发表论文的质量要求。加强对论文评阅与答辩程序的管理,实行“双盲”评审,建立行之有效的学位论文创新审查机制。设立博士学位论文创新基金,对一些预计能取得创新性成果的博士学位论文选题给予重点资助、跟踪指导。发挥国家重点学科和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的示范作用,尽快产出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同学们,你们攻读的博士学位,是国家学位的最高层次。不断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是我们共同肩负的重要使命。我相信各位同学一定能够胸怀大志,脚踏实地,在你们未来的几年时间内,虚心向导师求教,与学校和导师群策群力,获取高水平研究型学习的丰硕成果。

同学们:在开学之际,我诚挚希望各位同学在今后的学习和研究中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1.处理好“德”与“才”的关系。人才就是德与才的有机统一。“德者,才之帅也”,有德无才与有才无德都不能成为完整意义上的人才。实践证明,德才兼备的博士生是硕士生和本科生在人品上、学术道德上的榜样。学校期望全体博士生树立报效祖国和人民的远大理想和抱负。“远”者,认清发展趋势,看到明天、看到未来;“大”者,关心社会利益,想到国家,想到世界。只有融“小我”于社会之中,才能真正领悟人文社会科学的精髓,才能真正为国为民成就一番事业。

2.处理好学习与创造的关系。博士生既是知识的接受者,又是知识的传播者,更是知识的创新者。创新是博士生教育的灵魂和生命所在。学习是创造的基础,没有知识的传承,创造也就没有了基础和前提。只有善于学习,同时具有创新精神的博士生,才会看得更远、更深。学习和创造者的生活道路是艰苦而崎岖的,甚至可能是清苦的,为此,要有“众里寻它千百度”的执着,忍 受“衣带渐宽”、“人憔悴”的艰辛,但是,你们的精神将永远是充实的。

3.处理好“博”与“专”的关系。没有无所不知的博学之士,也没有只知一事一物而不知其他的专门家。一般说来,在博的基础上求专,或者在专的基础上求博;先求博而后求专,或者先求专而后求博,都具有合理性。依据社会需求和学科发展的方向,实现“博学”与“专精”的结合,才可能把握创造性学习和创新性研究的实质,获取创新性的研究成果。

4.处理好工作与学习的关系。完成博士学位的学业,需要付出大量时间、精力,是相当艰辛的劳动,因此,学校积极鼓励甚至要求博士生脱产学习。学校和导师都希望脱产在校的同学,充分利用学校提供的学习条件,专心致志地学习,同时,也要积极深入社会,从实践中学习。同时,希望在职不脱产的同学,一定要处理好学习与工作的关系,自觉地一边工作,一边抓紧学习,自觉进行理论与实践相联系的学习,但切不可因工作繁忙而影响学习。

同学们:多年来,我校几百名优秀的毕业博士研究生校友,以其在校勤奋好学、在实践中努力开拓,为我国经济管理和文化教育事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模范地实践和光大了西南财大精神。我衷心期望并祝愿大家见贤思齐、锐意创新,攀登求学生涯的最高峰,在自己的研究领域做出创造性贡献,在实现中华民族 的伟大复兴之中,更出色地实现自身的价值,为“博士”这个称号添彩,为西南财经大学增光!

祝同学们学习愉快,学业有成!

篇10: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级(春季)博士研究生开学典礼举行

2015级大学新生开学典礼致辞:让我们一起成长

亲爱的2015级全体新同学,大家晚上好!

伴随着夜幕降临,郑州大学2015级新生开学典礼隆重开幕!我们迎来了来自全国30个省市区的13739名本科生、4632名研究生和来自世界36个国家和地区的306名留学生新同学。在此,我谨代表学校向各位新同学表示热烈欢迎!向养育和培养你们的家人和老师表示崇高敬意和诚挚感谢!

河南地处中原,她不仅是第一人口大省、第五经济大省,更是历史悠久的文化大省。“中原”一词,代表的不仅仅是区位,更代表着中华文化;“中国”一词,最初指的就是以伊洛河为中心的中原地区。中原地区是中华文明的摇篮,也是中国主流文化和主导文化的发源地,历史上曾先后有20多个朝代定都于此,从而造就了悠久、厚重的中原文化;中国八大古都中,河南有其四。河南历史文化遗产丰富,地下文物全国第一,地上文物全国第二。中原文化历史灿烂,在这里产生了最早的汉字:甲骨文,最早的字典:《说文解字》,以及中国最早的诗歌集:《诗经》等。

郑州大学植根于中原大地。她起源于1928年的国立河南大学,建构于2000年原郑州大学、郑州工业大学和河南医科大学三所高校的强强联合,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国家“中西部高校提升综合实力计划”建设高校,也是一所具有自己办学历史与特色的高水平综合性大学。

学校学科专业涵盖理学、工学、文学、医学、历史学、哲学、法学、经济学、管理学、教育学、农学、艺术学12个学科门类。现有128个博士点、261个硕士点;有108个本科专业、6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37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化学、材料、医学、工程4个学科(领域)ESI排名进入全球前1%;学校占地6540亩;现有在职工作院士7人、长期工作院士18人;学校拥有附属医院9家,开放床位2.2万余张。

从区位到历史,郑大的建设与发展形成了郑大独特的文化。正如前面提到的背景,这种文化包含了四个方面的基因:一是植根中原,中原文化的博大精深、沉稳厚重;二是开放包容,来自全国30个省市区、来自世界64个国家和地区的同学们多元文化交融荟萃;三是多学科贯通融合,12大学科门类的均衡发展所带来的知识交汇、相互碰撞;四是历史积淀,原郑州大学、郑州工业大学、河南医科大学三校在自身悠久历史中形成的校园文化„„这四个方面共同构成了郑州大学文化的惟一,从而也塑造了郑大的办学特色和郑大人独一无二的精神品格。当大家走进四个校区美丽的校园时,不知是否感触和领略到这种文化的所在?

大家熟悉三字经中孟母的故事,“昔孟母,择邻处”,为了培养儿子,孟母三次搬家,择邻而处。今天大家选择郑大,不仅选择了郑大的学科和专业,更选择了郑大的这种文化。郑大今天欢迎你们,就是以郑大的文化涵养去滋养每一个郑大人,以“郑大的文化故事”讲述你们每一个郑大人的成长故事。

同学们,这就是郑州大学,是在未来三年、四年、五年乃至更长时间里陪伴你们成长的地方!在今年7月20日高考录取通知书签发仪式上,我对第一批签发录取通知书的同学说:“大学不轻松,大学要从容”。今天,利用这个机会,我来具体谈谈我对这句话的理解和体会。

大学为什么不轻松?

首先是学无止境,知识学习为大学之首要。尽管你们已经进入大学,但还必须好好地学习知识,别忘了你们是求知识来的。你们靠着已有的知识获取了大学的门票,但你们更要通过获得更扎实的知识功底去走向社会。我们说,郑大的新生都是优秀的学生,但我还要强调,郑大的毕业生都以基础知识扎实,发展后劲大而著称。当还没有完全适应大学生活的时候,你们必须面对繁重的基础课学习,这应该是大学给予每位同学的第一个考验。基础要打牢,首先是基础课要学好,本科生和研究生都要如此!在郑大,人才培养有标准、课程设置有体系、培养过程有计划,就是要给每个人塑造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当前,我们特别强调能力培养,但能力提升也是以知识的获取为基础,没有知识,也难有能力!

其次是强魄健体,彰显生命的活力。学习的过程是一个劳心劳力的过程,“虽然我们不能决定明天的太阳几点升起,但我们能够决定我们每天早上几点起床”“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大学要打好身体的底子,要增强体能,培养一种体育爱好,养成一种锻炼习惯。人的体质好了,自然就会有“精气神”,随之心胸也会更加开阔、学习的压力也就会变成动力。运动赋予我们的不仅是体魄,还“文明”其精神,让我们得到素养提升和心智历练。

最后是德才兼备,人的全面发展是根本。除了丰厚的知识,除了健康的身体,作为一个社会人,还应该有什么呢?大的方面说是你的社会意识与价值取向,小的方面说如待人接物与为人相处等等,所以说,人的全面发展是根本。如果说,高中阶段的成长标志是,获取知识并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那么大学的成长标志就是,专业知识的获取以及人格的基本成熟。今天一开始我就反复讲郑大文化,就是想大家在这种文化氛围中进行人格与价值的塑造,实现全面的发展。在这方面,我充分相信大家的文化自觉,但我还是要给同学们一个特别的提醒。从行政管理的角度讲,校长的责任是配置资源,但作为一校之长,最根本的任务,就是要引领和营造大学的文化,培养德才兼备的社会有用之才,这就是办大学。这里我也给同学们出一个思考题,从迎新车上要求同学们给父母让座,到迎新周的观看阅兵式、校情院(系)情教育、校纪校规教育,以及两周严格的军事训练,不知道同学们感受到了什么样的信息?

怎样才能从容地上好大学?

首先是有理想。高尔基说过:“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能就发展得越快”。俞敏洪先生从小就希望穿越地平线走向远方,并谓之“穿越地平线的渴望”。唯有树崇高之理想,才会有明确清晰的奋斗目标,才会有攻坚克难的前进动力,这正是事业获得成功的保障。唯有立宏伟之志向,才不会吐槽大学里三点一线太单调、专业学习太枯燥,才耐得住寂寞,承受得了艰辛,为着自己的理想而奋勇拼搏、无怨无悔、矢志不渝。路漫漫其修远兮,士不可以不弘毅。

其次是有自信。自信是一种高贵脱俗的气质,是坦然豁达的心态,是百折不挠的精神。只有历经风雨、战胜挫折,才能赢得真正的自信,这是大学生活的“必修课”,也是一个人成长成熟的必经之路。大学不仅仅意味着光荣与梦想,还意味着不断的挫折与挑战,譬如专业学习的压力、毕业求职的艰辛等等。有的同学在挫折中丧失了自信、迷失了自我,而更多的同学却在挫败中强大了内心、战胜了自我,“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

最后是要踏实努力。知足固然常乐,但绝不是不努力的理由。在刚刚过去的俄罗斯喀山游泳世锦赛上,郑州大学体育学院2010级学子宁泽涛勇夺男子100米自由泳决赛冠军,成为史上首位获得该项目世锦赛冠军的亚洲人。人们在惊叹他22秒完美表现的同时,却鲜有人关注到他十余年与泳池、伤病、挫折抗争的漫长历程。从一个瘦弱男孩到世界冠军,十余年的磨砺告诉我们,成长与付出往往同步,成功与拼搏永远同行。钱钟书先生在进入大学后的第一个宏愿就是“横扫清华图书馆”,正是因为数十年如一日的埋头苦读,才成就了学贯中西、博古通今的一代大师。所以,希望同学们一定要坐得“冷板凳”,学得真功夫,做出真学问。

同学们,在历史与未来面前,我用15个字来概括郑大的成长发展之路,那就是“大学之综合”、“学科之特色”、“治理之现代”。“大学之综合”是我们走过的路,合校15年来我们完成了综合性大学的布局。“学科之特色”和“治理之现代”则是我们当下和未来努力的方向。我们将着力推进内涵建设,打造优势特色学科和一流学科,构建科研创新与创新驱动发展体系;实施综合改革,构建现代治理体系,寻求不竭发展的内在动力。

成长,是从幼稚走向成熟的人生经历,是一个从蜕变到涅槃的历练。在国家一流大学建设的新布局中,郑州大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能否站在国家发展的起点上,努力把握国家的节奏,把郑州大学带入一流大学的行列,我们——包括今天的每一位新同学,责任重大,使命光荣!9月3日,我受邀参加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大会。当雄壮的国歌响起,当威武的三军走过,我深深感受到祖国的成长和壮大。你们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处于这个伟大的时代,作为一个大学,作为大学的每个人,必将担负民族复兴的神圣使命!

篇11:举行春季开学典礼

寒雪梅中尽,春风柳上归。在柳枝吐翠,乍暖还寒的时节,我们迎来了新的学期。

首先进行升旗仪式。担任今天升旗仪式的班级是八(7)班。八(7)班在全体科任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全班已形成班风淳正、学风浓厚、积极进取的良好局面,在今后的班级工作中,全体师生将力争上游、奋发努力、再创佳绩!

今天的升旗手分别是刘诗婧同学和胡贝贝同学。刘诗婧同学是八(7)班的班长,她品行端正、成绩优异、多才多艺,是全班同学的楷模。胡贝贝同学品学兼优、成绩优异,是老师的好帮手和同学们学习的榜样。

接着是政教室陈主任讲话,他主要就仪表与仪容、安全在卫生、爱护公物、校规与校纪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

篇12:举行级学生开学典礼的通知

学院决定8月31日召开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级新生开学典礼,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时间:8月31日下午 14:00—15:00

二、地点:体育馆

三、参加人员:学院领导、分院领导、新生班导师、新生辅导教师、教师代表、在校学生代表及全体新生。

四、要求:

1.请各分院组织新生提前20分钟到指定位置就座。

篇13: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级(春季)博士研究生开学典礼举行

X月X日上午,我校在体育场隆重举行2014级新生开学典礼。校领导XXX、XXX、XXX等出席开学典礼。仪式由XXX主持。

五星红旗在雄壮的国歌声中冉冉升起,开学典礼正式开始。教师代表和学生代表分别上台发言。

仪式上,校长XXX作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代表校党委、校行政和全体师生员工向2014级新生表示热烈欢迎,并简要介绍了我校的发展概况。针对新生入学后的学习和生活,校长希望同学们要志存高远,胸怀天下,以世界的眼光看世界,以未来的眼光看世界,立身为公,学以致用,以国家强盛、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为己任,立大志,干实事;希望同学们知行合一,学而不倦,要坚守专业、坚守学业、坚守科学,不要盲目的好高骛远,迷失自我、迷失方向,要懂得选择,珍惜青春,刻苦努力,学有所成;希望同学们明德修身,学会做人,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模范实践者,时时纠正自己的行为,自觉养成良好习惯,形成一种优良品格,在遇到困难时,要开阔心智去面对,去解决,在人生未来的征程上,靠自己的努力和奋斗,不断地实现自己美好的理想,不辜负学校老师和父母的殷切希望。

篇14: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级(春季)博士研究生开学典礼举行

新春伊始,万象更新!江店小学的师生精神抖擞地走进美丽洁净的校园,寂静了二十多天的校园,因为我们的返校又变得生机勃勃,充满朝气。2013年3月18日上午,全体师生们欢聚在一起,举行了隆重而热烈的开学典礼,共同翻开了新学期崭新的第一页。

开学典礼上,升旗仪式庄严有序,国旗冉冉升起,全体师生大声齐唱国歌,每个人都心怀着激动和憧憬。开学典礼上张栋校长做了热情洋溢的新学期致辞,他回顾了过去学校所取得的成绩,还提出了新学期的学生的学习目标和教师的工作目标,并鼓励全体师生为实现新学期的新目标而努力拼搏。

开学典礼上,蒋再恒副校长就安全的话题也作了重要讲话,他通过举一些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有关安全事故的实例来引导教育学生注意安全,懂得安全的重要性,从而提高安全意识。

上一篇:读零售的哲学有感下一篇:你幸福我快乐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