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措施说明

2024-04-24

防疫措施说明(通用8篇)

篇1:防疫措施说明

防疫措施说明

兹我司计划上半年在港口进口货物,在货物到港以后我们将按照以下规程监督货物流向,做好防疫措施:

一、采购过程监控:在采购之前提前对外商进行考察、评估,经过审查、考核合格的外商方可供货,采购合同上列明符合国家检验检疫规定的货物质量指标;所有采购的原料必须由供应商提供合格证明文件,进口动植物性产品须提供检验检疫证明;采购回的原料必须经检合格后方可进行使用(保留原始记录及出具的检验报告)。

二、货物在进境前办理进境动植物检验检疫许可证申请:联系国内工厂及仓库,确认其是否在当地商检局已考核备案,选择考核备案并且合格的仓库或工厂作为国内生产、加工、存放单位,并严格按照商检要求提交完整资料。在进境动植物检疫许可证申请通过后,依据商检批准的数量范围进行采购。

三、在海运过程中确保货物不产生发霉生虫现象。

四、货物到港后报关报检:严格按照海关和商检规定提交所进货物的相关单据证明,入进境动植物检疫许可证,外商出具的植检证书,熏蒸证,重量证等。在商检和海关放行后按照商检要求开柜查验取样。

五、入仓过程监管:在商检查验完毕后向商检提交提货保证函,先将货物存放至商检监管的仓库或工厂,并确保在检测结果出来之前不使用该批货物。在货物进仓前,我司与仓库签定保管协议,进仓后严格要求仓库依据我司指示管理货物,散装货物进仓时先在库打包,贴上中文标签,再单独存放干净通风的仓库位置并挂牌进行区分,商检结果出来符合安全规定后方可投入使用。

六、商检放行过程监管:商检检测结果出来后,如果货物符合国家安全规定,进行销售使用;如果不符合安全规定,则立即按照商检要求安排销毁或退运该批货物。

七、运输及加工过程产生的下脚料均集中灌包缝口后送锅炉烧毁,车间生产工艺设计为密闭式,无原料遗失或随意弃置。

八、销售管理:对每批产品建立和保存销售台帐、台帐中应明确记录客户名称、发货产品、规格、数量、承运人、车号等信息;在委托运输时与承运人签订运输合同

九、为提高我司监控水平更好的配合卫生防疫工作,每批进口货物抵港、送货、卸货等均按要求如实向口岸及当地检验检疫机关申报,接受监管、指导。

篇2:防疫措施说明

岗位说明:

对相关岗位负责: 生产场长 所属管理网络:生产小组、防疫小组 岗位责任:

1、做好疫苗的预购计划,并注明疫苗的属性,生产厂家等。

2、购进疫苗应及时保存在冰箱或冰柜中不得存放与疫苗无关的物品,并要有每日的温度记录。

3、稀释疫苗应做到现配现用,稀释好的疫苗存放时间不得超过2个小时,且操作过程中不得将疫苗放置在阳光下。

4、注射疫苗应按要求选择注射部位和剂量,注射部位应用碘酒局部消毒,棉球应经常更换,严禁一个棉球擦到底现象,疫苗携带式保温箱内有保温的冰块。

5、注射疫苗后应切实观察个体应激状态,凡免疫反应严重的仔猪应及时采取解救措施并通报生产场长。

6、严格按照场部的免疫程序进行接种,免疫日龄要求准确,不得贪求省事而集中免疫,所有猪只免疫需要一猪一个针头。

7、注射疫苗时应认真仔细,小心谨慎,严禁将活苗遗漏于外界环境中;排出注射器内空气应在密闭的瓶内进行,如有迅速采取消毒措施。

8、防疫结束后,所有器械及人手等均应消毒处理,疫苗瓶集中无害化处理。

9、防疫登记卡应现免现填,免疫时间、剂量、注射部位、疫苗批号等均应在报表中做好详细纪录。

10、特殊情况需变动免疫程序或其它环节的,需书面报告场部并报公司技术中心同意,后方可执行,不得私自更改。过失追究:

违反以上一条或多条时,自查自纠、主动承担责任,同时场委员会或公司将视其过失给予批评教育、警告、扣款(50元—300元的责任工资)、降级见习或辞退

药品及生物制品管理

为了加强生猪及其产品的安全管理,防止生猪及其产品的污染和有害因素对人体的危害,保障人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从生猪饲养的源头把好畜产品的安全质量关,对饲养环节中兽药安全和合理的使用进行控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与生物制品管理条例》和《上海市食用农产品安全监管暂行办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猪场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一、兽药及生物制品的使用

1、兽药及生物制品的使用必须在兽医主管的指导下进行,严格遵守规定用法与用量,并建立兽医临床诊疗记录、兽医处方、免疫记录和使用记录,保证出场生猪及产品的可追查性,并严格执行休药期。

2、严格遵守《兽医管理条例》、《兽用生物制品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按《药物饲料添加剂使用规范》、《兽药最高残留限量》等技术规范的要求,合理、安全的使用兽药与生物制品。

3、接种疫苗时严格按照免疫接种操作规程进行。

二、兽药与生物制品的保存:

1、兽药与生物制品的保存必须按其理化性质、按要求分类保存,普通兽药、消毒剂无特殊要求的,应该在干燥、避光、阴凉处保存,并及时做好各项记录;生物制品必须按照说明(冷藏或冷冻)存放,同时做好冰箱运转记录以及温度记录。

2、入库的兽药与生物制品要按照产品生产日期及有效期,实行先进先用制度,超过有效期的兽药消毒剂与生物制品,一律禁止使用。

防 疫 网 络

组 长: 副组长: 执行组长 成 员: 魏宝磊 姚得月 周小兵

周小兵

养殖公司 动保中心 一分场 二分场 三分场 四分场

柏冬星 仇伟 朱春建 田贵斌 王月琴 张祥

卫生防疫制度

董波

防疫员 防疫员 防疫员 防疫员

为了搞好猪场的卫生防疫工作,确保养猪生产的顺利进行,向用户提供优质健康的猪只,必须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防重于治”的原则,杜绝疫病的发生。现制定以下《猪场卫生防疫制度》,请全场员工及外来人员严格执行。1.猪场分生产区和非生产区。生产区包括养猪生产线、出猪台、积粪场、饲料仓库、兽医室、采精室、饲养员宿舍等。非生产区包括办公室、食堂、技术员宿舍等。

2.非生产区管理。其他人员及车辆严禁进入生产区,确有需要者必须经场长批准并经严格消毒后,洗澡换衣鞋后入内,封场期间除外。3.生活区防疫制度。

1)生活区大门应设消毒门岗(洗澡更衣室),全场员工及外来人员入场时,均应通过消毒更衣,消毒池每周更换两次消毒液(选择有效期较长的消毒剂)。2)每月初对生活区及其环境进行一次大清洁、灭鼠、灭蚊蝇。

3)任何人不得从场外购买猪、牛、羊肉及其加工制品入场,场内职工及其家属不得在场内饲养禽畜(如猫、狗)。

4)饲养员要在场内宿舍居住,不得随便外出;场内技术人员不得到场外出诊;不得去屠宰场、其它猪场或屠宰户、养猪户场(家)逗留。5)员工休假回场或新招员工要在生活区隔离二天后方可进入生产区工作。6)搞好场内卫生及环境绿化工作。4.车辆卫生防疫制度。

1)运输饲料进入生产区的车辆要经过消毒池彻底消毒。

2)运猪车辆要经过六大队消毒点清洗消毒后方可进入猪场上猪台区域(其它任何区域均不得进行入),上猪或卸猪均需进行彻底消毒,车辆离开后上猪台区域要进行严格的消毒。

3)车辆司机不许离开驾驶室与场内人员接触,所有参与人员均需要进行严格的洗澡消毒更衣方可进入生产区。5.购销猪防疫制度。

1)从外地购入种猪,须经过特定病原检测合格,并在场内隔离舍饲养观察40天,确认无病健康猪,经冲洗干净并彻底消毒后方可进入生产区。

2)出售猪只时,须经兽医临床检查无病的方可出场。出售猪只只能单向流动,如质量不合格退回时,要作淘汰处理,不得返回生产线。

3)生产区工作人员出入隔离舍、出上猪台时要严格更衣、换鞋、消毒,不得与外人接触。

6.疫苗及兽药保存及使用。

1)兽药与生物制品的保存必须按其理化性质、按要求分类保存,普通兽药、消毒剂无特殊要求的,应该在干燥、避光、阴凉处保存,并及时做好各项记录;生物制品必须按照说明(冷藏或冷冻)存放,同时做好冰箱运转记录以及温度记录。2)入库的兽药与生物制品要按照产品生产日期及有效期,实行先进先用制度,超过有效期的兽药消毒剂与生物制品,一律禁止使用。

3)严格遵守免疫程序,不得随意改变疫苗的种类、免疫时间及剂量。

4)疫苗需专人负责保管,活疫苗要求在低温冰冻条件下运输和贮存,灭活苗需在2-8℃左右的环境下贮存。同时疫苗要避光避热,接种过程中要存放于保温瓶中。从冰箱取出的灭活苗待缓慢升至室温并充分摇匀方可使用,必须在4小时内用完;稀释和使用弱毒苗时,只能以手指接触疫苗瓶,不能紧握。

5)疫苗使用前要逐瓶检查苗瓶有无破损,封口是否严密,标签是否完整,有效日期、使用方法是否记载清楚,并记下疫苗的生产厂家、批号和检验号,以便备查。6)免疫接种必须由兽医防疫人员操作,接种前要对注射器、针头(哺乳仔猪7日龄左右使用9×20号针头,21日龄使用12×20号针头,保育猪、生长猪使用12×25号针头,育肥种用猪使用16×38号针头)、镊子等器材进行清洗和消毒。同时准备好足够的酒精棉球、稀释液、免疫接种记录本和肾上腺素、地塞米松等抗过敏药物。

7)免疫接种前应检查、了解猪群的健康状况,对于高热不退、精神不良、食欲不佳、呼吸困难、严重腹泻者暂不能接种,但必须在记录本上记载,待病情好转后及时补注。

8)免疫接种应安排在猪群喂料以前,空肚进行,免疫接种后2小时内,要安排人员巡视检查,发现不良反应及时处理。

9)免疫接种时要严格按照疫苗说明书的要求进行,如接种剂量、稀释倍数、注射部位等。接种猪只时要作记号,不漏注一头,发现溢出及时补注,所有猪只免疫时需要做到“一猪一针头”,杜绝“一圈一针头”和“一针用到坏”。吸疫苗前换针头,注射部位要先消毒、后接种。消毒棉球、疫苗空瓶、未用完的疫苗瓶、过期的疫苗瓶应予以烧毁或做其他无害化处理。

10)认真做好免疫注射记录工作,每次疫苗注射的品种、种类、批号、厂家、猪只类型、栋号、栏号、时间、剂量等须按比例登记清楚。

11)注射完毕后的针械拆开煮沸10分钟,再用清水洗净,加水加盖消毒15-20分钟后倒出水,烘干针头备用。

12)免疫接种后对猪群所在棚舍内、外必须进行消毒,消毒液配比必须由兼职消毒员负责配制。

13)根据猪的大小和要求注射方式选择针头,注射部位要用酒精棉球擦拭消毒,出现过敏反应的猪及时隔离注射抗过敏药物,每注射完一栏猪的疫苗必须核对注射数量是否和存栏数相同。

14)注射时必须按规定更换针头,从疫苗瓶内抽取药液必须采用无污染的针头,如出现疫苗渗出或注射部位出血的必须补注。

防疫中问题

1、什么是疫苗?

1989年9月2日农业部令第5号《兽用新生物制品管理办法》规定:“由特定细菌、病毒、立克次氏体、螺旋体、支原体等微生物及寄生虫制成的主动免疫制品,一律称为疫苗。

2、疫苗的种类有哪些?

1)传统疫苗:是由细菌、病毒、立克次氏体、螺旋体、支原体等完整微生物制成的疫苗,称为传统疫苗,又称常规疫苗、新一代疫苗、细胞水平疫苗。传统疫苗按其性质可分为活疫苗、灭活苗、类毒素。按其来源又可分为同源疫苗和异源疫苗等

2)新型疫苗:是一种只含有免疫必需的特异性保护抗原,而没有其他无关成分的所谓新型制品,称为新型疫苗,即分子水平疫苗。新型疫苗有化学疫苗、亚单位疫苗、基因工程疫苗、合成肽疫苗、抗独特型抗体疫苗、核酸疫苗等

3、免疫学?

疫苗的免疫接种:免疫后疫苗抗原首先占据并在扁桃体内增殖,这样野毒感染后将不会在体内复制也不排出,此外免疫接种能减少或防止临床发病 免疫通常可分为被动和主动免疫两种

1)被动免疫:是通过注射免疫血清或在出生后的24小时内摄取含有母源抗体的乳汁获得

2)主动免疫:产生则一般通过疫苗接种或接触(非)强毒株获得

4、影响母源抗体水平及变化的因素?

母源抗体(猪瘟)半衰期13-14天,有时在90天也可检测到母源抗体。影响母源抗体水平及变化的因素:(1)母猪乳头数;(2)供应母猪的饲料和水的质量与数量,加强饮水和提高饲料蛋白质及营养水平,确保初乳中母源抗体的数量和质量;(3)有泌乳功能的乳腺数量;(4)产仔数;(5)初生重;(6)初乳的吸收与转化;(7)品种、生长速度;(8)疾病。

5、仔猪超免

仔猪超免(零时免疫、超前免疫):即在仔猪出生后不让其立即吸吮初乳,而是在注射猪瘟疫苗后间隔一定的时间再吸乳。原理:

1)胎猪在70天龄时其免疫系统已经可对抗原刺激产生应答,形成抗体,因而估计其免疫系统已经相当成熟

2)初生仔猪在吸吮初乳后3h其血液中可检出抗体,在6-12h抗体水平达峰,此前接种可使HCLV在体内有足够时间增殖,不会被抗体中和 3)猪瘟病毒对乳猪无残余毒力,十分安全

6、超免后何时进食初乳?

乳前免疫的关键在于注苗后需要间隔多长时间吸食初乳,有资料认为,猪瘟病毒在猪体内有效停留60-120min即能与机体靶器官上的猪瘟病毒受体相结合,进入靶器官细胞内进行复制;而猪瘟抗体在仔猪吸吮初乳后3h才会在血流中出现,因而使得猪瘟抗原有效地避开母源抗体的干扰。由此可知,仔猪出生后立即进行猪瘟疫苗的免疫,应该至少间隔1-2h再令其吸食初乳,过早吸吮初乳将会导致免疫失败。

7、猪瘟超免的优缺点?

优点:1)在强野毒感染产房仔猪的情况下,超免有利于保证产房仔猪的安全(尤其是母源抗体水平较低的情况下),可以克服母源抗体的干扰,使仔猪尽早获得主动免疫。2)通过胎盘感染猪瘟的初生仔猪,在超前免疫后引起急性死亡,这对发现隐性感染母猪及早采取相应措施具有重要意义。缺点:1)会破坏初生仔猪的免疫系统,影响仔猪的后续生长发育;2)超免操作不合格会导致全群的抗体基准线离散度偏大,从而很难把握首免、二免日龄;3)超免的猪只在60至150日龄全群的抗体水平维持很低,大约只有50-60%,主要可能由于免疫器官的破坏,从而导致抗体水平上不去(实验来自于第三届亚洲猪病学会广西农垦永新畜牧有限公司提供)

8、超免实施步骤

1)乳前免疫的实施:仔猪出生经清理后立即按照规定剂量给仔猪注射疫苗,每头猪一个针头,注射后给仔猪打上顺序号,记录出生和注苗时间,放入保温箱中保温,间隔90-120min以上即放到母猪身边任其吸吮初乳,按照出生顺序直到最后一头仔猪出生并吸食初乳

2)对体弱仔猪可在出生后哺喂10%葡萄糖水;3)乳前免疫不能解决宫内感染的问题;4)记录疫苗的种类、批号、稀释时间,已稀释的疫苗保存时间不得超过4h,超过4h未用完的疫苗应予废弃不用;5)已用过的注射器、针头等集中消毒;6)对免疫猪只仔细观察有无异常表现,如个别猪只出现过敏反应时立即加以救治,如果出现过敏反应的猪数量较多,则立即停止使用该批疫苗,换用其它批次或其它种类的疫苗;注射疫苗后1~2h左右可能出现发热仔猪,亦应立即予以处理,并在此后进行的乳前免疫中停用该批次疫苗;7)乳前免疫成功的关键在于仔猪出生后,在未进行免疫和规定的间隔时间前,不得使其吸食初乳,因此必须在母猪分娩期间由专人照料;8)保存所有记录,以便跟踪了解乳前免疫的效果。

9、疫苗注射前的准备

1)免疫接种前2-3天应检查、了解猪群的健康状况,对于高热不退、精神不良、食欲不佳、呼吸困难、严重腹泻者暂不能接种,但必须在记录本上记载,待病情好转后及时补注,如健康状况良好则可以安排免疫接种;2)确定需要免疫的猪群,在免疫前后3天添加抗应激药物从而来减少应激,如小苏打或多维等电解质;3)按要求消毒好注射器、针头、镊子、装稀释疫苗的瓶子和酒精棉球;4)统计需要免疫的猪的数量;5)检查疫苗的有效期、生产日期和稀释比例;6)按要求用稀释液按比例稀释疫苗;7)准备抗过敏药物。活疫苗:

1、先根据所需要注射猪的头数计算出所需使用疫苗和稀释液的头份;

2、将活疫苗、稀释液取出放在适温中回温10-15分钟;

3、回温后的疫苗进行按比例稀释;

4、将稀释好的疫苗放入带有冰袋的保温箱中备用。灭活苗:

1、先根据所需要注射猪的头数计算出所需使用疫苗的头份;

2、将灭活疫苗取出放在适温中回温至少30分钟;

3、将疫苗放入带有冰袋的保温箱中备用。

10、接种疫苗的方法

1)肌肉注射:应选择在肌肉丰满、血管少,远离神经干,活动少,易于注射的部位。2)皮下注射:应选择在皮薄,皮肤松驰,被毛少,皮下血管少的部位。3)口服免疫接种:是将可供口服的疫苗混入饮水或饲料中,使动物通过饮水或采食而获得免疫力的接种方法。4)滴鼻免疫接种:是将疫苗点入鼻孔内,使动物获得免疫力的接种方法。

5)穴位注射接种:主要用于猪TP三联等疫苗的特定部位注射。

11、注射疫苗的有关要求

1)根据猪的大小和要求注射方式选择针头 A.哺乳仔猪7日龄左右使用9×20号针头 B.21日龄使用12×20号针头

C.保育猪、生长猪使用12×20号或12×25针头 D.育肥猪使用12×25号或16×38号针头 E.种猪使用16×38号针头

2)免疫接种应安排在猪群喂料以前,空肚进行 3)注射部位要用酒精棉球擦拭消毒

4)注射时必须按规定更换针头,从疫苗瓶内抽取药液必须采用无污染的针头 5)出现过敏反应的猪及时隔离注射抗过敏药物 6)如出现疫苗渗出或注射部位出血的必须补注

7)每注射完一栏猪的疫苗必须核对注射数量是否和存栏数相同

12、注射后的要求

1、注射疫苗后要记录好免疫记录,包括疫苗的种类、批号、生产日期,注射猪的头数

2、免疫后2小时进行饲喂并认真检查免疫猪群,出现异常猪只及时隔离

3、注射完毕后的针械拆开煮沸几分钟,再用清水洗净,加水加盖消毒15-20分钟后倒出水,烘干针头备用

4、消毒棉球、疫苗空瓶、未用完的疫苗瓶、过期的疫苗瓶应予以烧毁或做其他无害化处理,深埋

5、免疫接种后对猪群所在棚舍内、外必须进行消毒,消毒液配比必须由防疫员亲自配制

13、免疫接种后的应激处置?

由于猪的体质不一致,有的猪在注射疫苗后会有反应。轻度反应,一般不需要做任何处理,必要时可使受接种动物适当休息,同时给予:

1、饲喂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饲料,供给清洁充足的饮水

2、保持猪舍温度适宜、湿度、光照适度和通风良好等,避免继发其它疾病

3、全身反应严重者,可对症治疗。如对过敏反应可立即采取肌肉注射0.1%盐酸肾上腺素或地塞米松磷酸钠或盐酸异丙嗪等抗过敏药物和其它对症治疗措施。

14、免疫程序

一个地区、一个养殖场往往需用多种疫苗来预防不同的传染病,也需要根据各种疫苗的免疫特性来合理地制订预防接种的次数和间隔时间,这就是所谓的免疫程序。

免疫程序包括:接种疫苗的种类、接种时间或接种动物的日龄、接种方法、剂量、不同疫苗之间的间隔时间、同一种疫苗二次接种间隔的时间等。

15、免疫接种的原则

猪群的免疫接种要根据当地的疫病流行情况和猪群免疫效价检测,同时结合疫病净化措施,坚持“宜少不宜多,宜巧宜准”的原则

16、什么疫苗可以同时注射 a、灭活苗+灭活苗 b、灭活苗+弱毒苗 c、细菌苗+病毒苗 d、弱毒苗+弱毒苗

1)一般原则:不同种类的疫苗不能同时使用。

2)前三者既可分开理论上也可同时注射,第四种情况不可,建议不同时注射疫苗。

3)切忌把不同的疫苗混合后同时注射给猪只,而应分点注射,遵循不同的疫苗不同的注射器,不同的猪只不同的针头。

17、疫苗和化学药品可以同时使用吗?

1)使用原则:保证不让活疫苗与化学药品直接接触。

2)实际生产中病毒类活疫苗使用时,可同时灵活使用一些预防或治疗性抗菌药物,但是禁止使用抗病毒类药物。

3)细菌性疫苗分为活菌苗和死菌苗。灭活苗免疫时可适当使用抗菌药物;活菌苗免疫时,免疫前1周后免疫后1周都不得使用对该菌苗敏感的药物。4)活病毒苗和细菌苗免疫时,饮水中不得添加高浓度的消毒剂。

5)在免疫期间,禁止使用对猪的免疫器官有损坏作用的药物。(有报道,痢特灵、卡拉霉素和磺胺类药物等对机体B淋巴细胞增殖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能影响疫苗的免疫效果)

6)此外,驱虫药物毒性较大,有一定的免疫抑制作用,因此,驱虫和疫苗接种最好不同时进行。

18、是否疫苗剂量越大,免疫效果越好?

1)免疫剂量超过一定限度时,抗体的产生会受到抑制,出现免疫麻痹,正常情况下,根据疫苗说明剂量使用即可。

2)目前使用的猪瘟细胞苗l头份可以达到临床保护,但不能达到亚临床保护,因此在实际生产中,可以适当加大猪瘟细胞苗的剂量从而达到阻断亚临床感染。

19、免疫过程中必须注意事项

1)特别要对那些缓防的猪群及时做好免疫记录,安排缓防时间,并将其排入每日工作计划中,以便以后能够及时补注且在每次补注时也要做好记录。有的疫苗需要缓防的时间较长,这段时间要及时掌握需缓防猪群的去向,做好记录,不可漏免。

2)产房由于个别母猪食欲差、奶水不好等原因必须提前断奶的情况时有发生,此时因与断奶做的疫苗时间上有冲突,只能缓防,要严加注意防漏免发生。3)群防时要及时填写好母猪繁殖卡上的免疫记录。

4)断奶母猪防疫的注意事项:哺乳母猪根据免疫程序在产后18天做猪瘟免疫,断奶前1天接种PP,但有时母猪出现产后无乳、不食等情况时就需要换猪带奶,要防止被换走的母猪漏免情况的发生,这就需要产房技术员的提前通知,让防疫员做好免疫接种工作,并记录好耳号,以便检查(如饲养员在换猪时有无换错,有时有些饲养员,在换错后怕麻烦,不纠正过来,将错就错,就造成了漏免。)5)猪瘟等疫苗的及时补注:在平时的生产过程中要及时了解母猪群的返情、空怀、流产情况,及时补注猪瘟。种猪的配种日期应与猪瘟免疫日期相差在一个月时间内,部分猪只发现其返情、流产、空怀现象后再配,与猪瘟免疫日期间隔在一个月内,无需补注。但有的猪只迟迟不发情,其间隔时间大于一个月,就需要及时补注猪瘟。返情、流产、空怀的猪只发现后会及时赶入待配舍,并由配种人员及时与防疫员沟通,但待配舍流动性大,所以补注猪瘟时要将待配舍和刚配的棚舍一并检查,查看每一头猪只的繁殖卡,以防漏免。

6)后备猪的防疫:需特别注意猪瘟的免疫。按照免疫程序,后备母猪应在进场第二周和配种前一周注射两次猪瘟,3头份/头,有时有些后备母猪在配种前接种猪瘟后一个月并未发情,这时就需要补注猪瘟,因为此时不及时补注猪瘟,到其产前一个月接种猪瘟时就间隔了两个多月,就造成了一个免疫空白期。当然这需要防疫员和配种室的紧密配合,防疫员要经常了解各批次后备母猪的配种情况,了解每批后备猪耳号的编号情况,便于日后查找,及时补注。

7)商品猪的防疫:产房仔猪的免疫尤其要注意支原体疫苗的免疫:依据免疫程序在7日龄和21日龄对其进行两次免疫。因为产房母猪的奶水有差异,饲养员会根据母猪奶水情况进行适当调群,要注意7日龄免疫MH之前的调群,整窝调群时要记好互换的栏号,个别调群时要尽量跟当日出生的栏对调,尽量不要将出生晚的调到出生早些的栏里(因为支原体疫苗7日龄免疫时不是取平均日龄整棚免疫,而是按日龄分别免疫),在MH免疫结束前尽量不去调群,以减少漏免发生的机率。当然这些都需要产房技术员的通力配合才可做到的。

8)平时我们要多了解种猪群的采食量,分娩或死胎情况,仔猪的生长情况、健康状况,同时要对抗体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思考近期的防疫工作中有没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将平时的工作要遇到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方法作为经验,记录下来做运用到以后的工作中去,以保证不犯同样的错误,以此来提高自已

9)防疫员不能成为机械的操作工,要与各条线的技术员和饲养多淘汰多交流,从而进一步了解生产中的突变情况,及时掌握猪群的动态 20、免疫失败的原因

1)应激因素:过冷、过热、拥挤、运输、限饲等;2)感染性因素:如PRRSV导致免疫功能下降;3)营养因素:蛋白质、能量缺乏或过剩,霉菌毒素等;4)化学物质:如杀虫剂、化学物质、重金属、药物等;5)疫苗因素;6)机体因素。7)免疫程序不合理:不重视二次免疫如CSFV、PRV;8)免疫操作不当,疫苗稀释时应避免PH值要6.8-7.4,疫苗要注射到所要求的注射部位,注射针头选择不当,常常使用短而粗的针头进行预防注射,注射针孔大而浅,疫苗易注射到脂肪层影响疫苗吸收速度,同时由于注射孔过大,疫苗外溢减少免疫剂量,疫苗稀释后应尽快用完,为了保证疫苗的效价,疫苗应在稀释后的2小时内用完,专业防疫员自身业务不高,导致技术操作不规范,造成免疫失败,免疫接种前,对被接种的猪只没有进行健康检查,对于高热、腹泻、呼吸困难、食欲不振等病猪和可疑猪只未能及时剔除,在疫苗接种过程中造成人为传播。注射用具、消毒不彻底或被污染,正常注射时必须一猪一针头,避免交叉感染,注射器内不得混合多种疫苗同时注射,若注射器不清洗、消毒不严,针头不经常更换,疫苗漏打、少打、误打,造成疫苗接种密度不高和质量不好,会带来不良后果。免疫次数过于频繁,可能造成免疫麻痹。制备疫苗使用的毒株血清型与实际流行疾病的血清型不一致,也不能达到良好保护目的,有些病的的病原含有多个血清型,如果疫苗毒株(或菌株)的血清型不同,往往造成免疫失败,针对多血清型的疾病应考虑使用多价苗。免疫剂量过大或不足,疫苗用量并不是越大效果越好,有些养猪场在做猪瘟疫苗免疫时,使用猪瘟苗的剂量为8-10倍,个别甚至用到20倍,这不但不能产生较好的免疫应答,而且会引起免疫麻痹。9)人为因素:免疫前要适当的进行限食,但不能限水从而造成最大的应激,用消毒剂处理过的针头、注射器有残留,误以为在免疫时加药可预防猪只发病,实际上免疫细菌活弱苗时不得使用抗生素,同时不得添加免疫抑制药物(如磺胺等),未注射到疫苗所要求的部位。

21、大量接种疫苗的危害性

1)变态反应:免疫后再次用同种疫苗免疫时,发生的机体器官功能紊乱和组织细胞损伤为主的免疫过敏反应,如皮疹、休克、出血、坏死、水肿、局部变硬和渗出等

2)免疫耐受:免疫系统不与注射的疫苗(抗原)产生抗体反应的一种生理状态,长期或反复接种疫苗,或过早给猪接种,则易导致免疫耐受性的产生 3)免疫麻痹:一次超剂量的免疫注射后,在一段相当长的时间内,再次用同种疫苗时,不再引起抗体上升的现象。某引起佐剂和灭活苗可导致暂时的免疫麻痹。

篇3:鸡场防疫措施

规模化养鸡场生产规模大、鸡只数量多, 疫病传播速度快;鸡群处于高度紧张状态, 抗病力下降;原有的老病常以非典型症状、病理变化出现;有些病毒的毒力不断增加, 出现了强毒株或超强毒株, 其常导致免疫失败;某些细菌性疾病的发生率增高, 治愈率降低;混合感染增多, 疾病控制和净化难度加大。

2防疫措施

2.1全进全出采用全进全出制有利于鸡群的保健和对疫病的控制、扑灭。

2.2加强免疫鸡场应强化防疫意识, 制订合理的免疫程序。

2.3正确用药鸡场应从正规渠道购入药品, 治疗鸡病时忌盲目用药, 发生鸡病时, 养殖户应在兽医技术人员的指导下用药。

2.4加强生物安全管理把生物安全观念贯彻到生产中的每个环节, 制订科学严谨的生物安全措施, 减少或避免疫病发生。

2.5减少交叉污染严禁贩死鸡的小贩进入养鸡场, 小贩是严重的带毒、带菌者, 鸡场还应加强环境消毒, 以避免交叉感染。

2.6作好种禽净化做好种鸡白痢杆菌病的净化工作, 确保其生产的鸡苗合格, 这是养好鸡的关键。

2.7搞好监测鸡场应搞好鸡只的疫病监测和免疫抗体水平检测。

2.8提高人员素质饲养员的素质直接影响到鸡只生产水平的发挥, 新知识、新技术的应用也与饲养员的素质密切相关。

养鸡场应制订并健全规章制度, 规范饲养员的饲养操作及疾病防治工作, 并通过不断的培训, 提高饲养员的专业技术水平。

3应急措施

在日常检查或检疫时, 一旦发现可疑病情, 应立即对病鸡采取隔离措施, 并制订相关治疗、接种方案。

篇4:防疫措施说明

我受省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委托,就《浙江省动物防疫条例(草案)》(以下简称条例草案)作如下说明:

一、制定条例的必要性

动物防疫工作是公共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畜牧业健康发展、畜产品质量安全和人体健康。我省畜牧业生产和畜产品流通格局复杂,畜禽等动物养殖品种多样,生产经营主体多元,传统的散养、小规模养殖方式与现代的规模养殖方式并存,动物防疫任务面广量大。同时,近年省外调入动物及动物产品数量大、来源广,经营渠道和中转环节多,特别是活畜禽调运流通频繁,年调入生猪500多万头,家禽8000多万羽,牛羊150多万头,防堵动物疫病传入任务艰巨。2007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以下简称动物防疫法),并于2008年1月1日起实施,动物防疫执法依据、管理格局等已经发生重大变化,2005年由省政府颁布实施的《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办法》与上位法不相适应,适时制定条例对依法加强我省动物防疫工作十分紧迫和必要。

二、条例草案起草过程

自实施新修订的动物防疫法以来,省政府十分重视和关注动物防疫的法制建设,省农业厅、省畜牧兽医局着手开展条例起草的准备工作。2010年,省人大常委会将《浙江省动物防疫条例》列入了地方立法计划,全面启动立法程序。2010年2月,省人大农委牵头召开条例起草工作小组第一次全体会议,成立了由省人大农委主任委员任组长,省人大法工委、省农业厅、省财政厅、省商务厅、省工商局、省卫生厅、省公安厅、省畜牧兽医局等单位相关人员组成的起草工作小组,确定了立法工作总体计划,明确了立法指导思想、重点内容和基本框架,着手条例草案的起草工作。3月中旬,省人大农委赴山东、湖南等省学习考察动物防疫体系建设、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以及地方动物防疫立法情况。3月底,条例草案初步形成。4月份,起草工作小组就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以及动物、动物产品流通监管等重点问题赴上海市以及嘉兴市南湖区等地调研考察;同时就条例草案向全省农业系统征求意见,共征集各类意见建议100多条。5月-6月,省人大农委赴衙州、金华等畜禽主产区进行调研,在两市及其重点县(市)分别召开有关部门座谈会和乡镇政府、畜牧兽医人员、专业合作社、养殖大户、检疫人员等参加的座谈会,广泛征求修改意见。在此基础上,起草工作小组对条例草案进行了多次研究修改。7月份,省人大农委就条例草案组织法律、行政、科研、教育、经济等方面有关专家进行了论证。8月上旬,省人大农委召开座谈会,征求省级有关部门意见,根据部门意见,起草工作小组对条例草案作了进一步研究和修改。8月中旬,条例草案送省政府办公厅征求意见。9月7日,省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召开全体会议对条例草案及说明进行了审议,并提请省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审议。

三、条例草案需要说明的几个问题

条例草案分为总则、动物疫病的预防、重大动物疫情的应急处理、动物和动物产品的检疫、动物疫病的可追溯管理、病死动物和病死动物产品无害化处理、动物和动物产品调运的防疫监督、法律责任以及附则等九章,共六十七条。现就几个主要问题说明如下:

(一)关于政府和有关部门动物防疫职责。根据国务院有关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对动物防疫工作负总责,各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各负其责的总体原则,条例草案“总则”一章中进一步明确了各级政府、兽医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在动物防疫工作中的职责,完善了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和村(居)民委员会的动物防疫职责。为建立健全应急管理体系,妥善应对重大动物疫情等突发公共事件,有效履行政府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工作职责,草案“重大动物疫情的应急处理”一章对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在应急预案、应急指挥机构、应急处理预备队建设以及落实应急物资储备、应急处理等职责作了具体规定。在“附则”一章中对水生动物防疫工作作了规定。

(二)关于动物疫病的可追溯管理。动物疫病可追溯管理是动物疫病防控的基础性工作。为此,条例草案专门设立了“动物疫病的可追溯管理”一章。进一步明确了动物饲养者建立养殖档案、畜禽标识制度以及动物和动物产品经营者建立经营台账的义务,明确专门从事动物收购销售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应当依法进行工商登记等要求。同时,针对流通环节已经检疫合格的动物、动物产品多环节分销监管这一难点问题,条例草案对县(市)境内分销与跨县(市)境调运监管制度作了规范,规定对县(市)境内分销动物、动物产品实行信息追溯凭证制度,对跨县(市)境继续调运动物实行重新申报检疫制度,对跨县(市)境继续调运动物产品实行换取检疫证制度。为确保动物、动物产品信息追溯凭证制度有序实施,对违规提供信息追溯凭证等行为设置了法律责任。

(三)关于病死动物和病死动物产品无害化处理。病死动物和病死动物产品无害化处理事关公共卫生和食品安全,社会各界高度关注,依法加强无害化处理工作十分紧迫。为此,条例草案专门设立了“病死动韧和病死动物产品无害化处理”一章,重点明确了各级政府以及动物饲养场(养殖小区)、动物交易市场和屠宰加工厂(场)在无害化处理中的具体职责;要求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病死动物和病死动物产品无害化处理场所和处理设施建设纳入动物防疫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组织建设无害化处理公共设施,制定管理办法。基于省政府有关富春江漂浮死猪防控职责分工和工作实践,明确了无害化处理应当按照属地管辖、部门监管、业主负责的原则,各级政府、监管部门以及管理相对人共同落实的职责要求,设置了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与政策性农业保险挂钩的制度,以促进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机制的完善。同时,建立病死动物和病死动物产品无害化处理监管工作责任制度、重点场所巡查制度和举报奖励制度,督促有关单位和个人履行无害化处理职责。

(四)关于动物、动物产品流通防疫监管。鉴于我省调入动物、动物产品量大面广,流通环节动物疫病传播风险较大的现实,条例草案根据动物防疫法对动物疫病实行区域化管理的原则规定,在总结执行《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办法》、《浙江省动物和动物产品安全风险评估与管理暂行办法》等规章制度的实践经验,借鉴上海市、北京市的相关做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调入动物、动物产品风险评估的原则、程序,对调入动物和动物产品进行动态监管,明确了备案、省际检查站监督检查和到达目的地报验等具体制度,以强化调入动物、动物产品的流通防疫监管力度。

(五)关于官方兽医队伍建设。动物检疫工作是动物卫生监督的一项重要法定职责,也是动物防疫法确立的行政许可项目之一,由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的官方兽医具体实施。我省兽医体制是动物卫生监督机构与畜牧兽医局合署办公,实行两块牌子、一套人员,从事动物检疫监管的官方兽医人员偏少,编外兽医人员承担动物检疫工作较为普遍。为此,条例草案强调了各级政府应当根据国家规定强化官方兽医队伍建设,并明确了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可以根据动物检疫工作需要,指定编外兽医专业人员协助官方兽医人员实施动物、动物产品检疫,以确保动物检疫工作的落实。

(六)关于动物防疫管理相对人的动物防疫义务。动物疫病需要“群防群控”。动物疫病防控关键是生产经营者要提高防疫意识、落实防疫责任、增强防疫自觉性。草案在多个章节中进一步明确生产经营者的动物防疫义务,突出强化了动物饲养场(养殖小区)、屠宰加工厂(场)、动物交易市场等生产经营主体的动物防疫责任,对一些有可能引发疫病传播风险的行为(如规模饲养场、养殖小区引入动物不按规定隔离,从动物交易市场购入动物用于饲养;动物屠宰加工场所内的动物分销、外运出场等)作了禁止性规定,并设定了相应的法律责任,以利于动物疫病的控制。

篇5:防疫组整改措施

整改措施

为提高我乡防疫工作质量,保护群众身体健康,根据2013年7月12日县疾控中心等相关部门对我院检查工作提出问题,我院进行如下整改:

一、加强疫苗管理及接种台账管理问题 措施:

1、要求乡医准确落实应种儿童数,提高疫苗计划的准确度,避免疫苗积压造成浪费;

2、随时监测冰箱温度,规范摆放疫苗、使冰箱内空气循环流通,保证疫苗质量;

3、疫苗按上级要求实行专人管理,做好出入库登记,每月运转结束及时更新疫苗台账,做到账物相符;

4、接种台账实行分片负责,合理安排时间,及时更新接种台账,责任落实到个人。

5、乡医疫苗管理,要求乡医尽早接种完所领取疫苗,认真核对使用疫苗数及库存疫苗数,并及时统计上报。

二、加强宣传、提高群众知晓率问题 措施:

1、把防疫工作工作(疫苗相对传染病、免疫规划政策等)相关知识容入健康每两月一次的健康教育知识讲座,对群众进行宣传;

2、充分利用各点赶集时间,发放了宣传手册、设立临时咨询台进行一对一讲解服务;

3、预防接种人员要在日常接种工作中,积极耐心的向儿童家长宣传国家免疫规划政策和使用疫苗预防相应疾病等相关知识,使广大群众理解、支持和配合免疫规划工作,形成全社会来共同参与的浓厚氛围。

4、院内利用电视进行相关内容的播放等。

三、加强各种未种疫苗的接种问题 措施:

1、要求乡医认真落实并掌握片区流动儿童数及常住儿童数,每月统计上报;

2、要求乡医在每次运转结束后对自己片区儿童进行未种数统计,说明未种原因,形成纸质材料汇报;不能说明未种原因者一律视为漏种,并按照方案处理;

3、加强乡医免疫程序的培训,使乡医熟练掌握各种疫苗的接种年龄段;

4、实行防疫人员分片挂钩检查乡医卡本,认真落实未种疫苗及未种原因并及时补种;

5、严格实施乡医管理制度,笔下接种者一经查实,严惩不贷,屡教不改的清除乡医队伍。

四、是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使用不熟练,工作滞后 要按时完成儿童信息录入,7岁以下儿童每月接种针次要及时录入儿童接种信息系统。

五、加强乡医管理及培训问题 措施:

1、每月召开全体乡村医生会议,对乡村医生进行免疫规划业务培训,对上月存在问题进行反馈分析;

2、通过培训考试、一对一背诵、提问等方式,检测乡医对免疫程序及疫苗相对传染病等防疫工作的熟练程度,对还未通过培训的,将继续组织培训;

3、挂片领导和督导组在每次运转结束后,定时或不定时对乡医进行督导检查,当面提出发现问题并要求乡医签字确认。

篇6:高考防疫关键措施

家长考前及高考期间做好自身的健康监测,如有异常,应向考生所在学校报告,并及时就医。

身体不适时,尽量减少与考生直接接触。

02

准备考试物品

帮助孩子准备好口罩、手套、速干手消毒剂等个人防护和消毒用品。

提醒孩子严格按照考试规定,携带准考证、身份证以及相关考试用品、防护物品。

03

保持良好卫生习惯

注意个人卫生,家庭成员不共用日常生活用品。

尽量减少外出,减少聚会、聚餐等聚集性活动,避免前往人员密集和通风不良的场所。如需外出,应做好个人防护,科学佩戴口罩、保持1米社交距离、加强手卫生。

04

掌握基本防疫知识

了解新冠疫情期间高考防疫各项措施,学习传染病防控知识,知悉高考防疫要求和防控措施,熟悉掌握应急应对流程和个人防护要点。

05

注意送考安全

自觉维护考点周边秩序,遵守各考点送考区的相关制度,不进入考点警戒范围,嘱咐孩子按考点指示图或工作人员指引进入考场。

将孩子送至考点顺利进校后,自行离去,不聚集、不扎堆,减少交谈,避免交叉感染。同时做好个人防护,尽量与他人保持一定距离等。

06

休息场所的选择

在考试间隔期间,有条件的考生应回家休息。

如需订酒店,尽量采用预约方式,缩短到店时间,提前了解酒店要求,准备好每个人的身份证、健康码等。

到店后尽量与他人保持一定距离,避免人群聚集。进入房间,对公用设备、设施如卫生间和门把手等表面可做清洁消毒,并建议自带个人用品。

07

注意饮食卫生

不吃或少吃生冷食品,食物应烧熟煮透。

家庭制备食物注意关键环节卫生,保证食材新鲜,加工和存放时注意生熟分开。

外购即食食品要注意食品的保质期和储存条件。在外就餐时,注意做好防护,减少就餐时间,使用公勺公筷。

08

合理搭配膳食

考试期间坚持规律饮食,家长给孩子多准备清淡、易消化食物,三餐膳食要营养均衡,早餐忌过饱,午餐要荤素搭配,晚餐以清淡为主,不宜喝浓茶和咖啡。

09

适度运动和规律作息

考前要按照高考的时间安排来调整孩子作息,根据孩子的身体素质,选择适合的运动项目和方式来稍作放松,高考期间不可运动过量。

10

引导考生心态调整

家长要关注孩子的心理状态,营造温馨、放松的家庭氛围。

篇7:奶山羊防疫措施

羊只进入舍饲圈养之后,由于暂时的不适应,会产生很多的疾病。因此各养羊户在搞好环境卫生的同时,应注重按以下程序搞好羊的各时期防疫:

1、破伤风类毒素:于怀孕母羊产前 30—40天肌肉注射,免疫期为 1年,注后 1个月产生免疫力,可预防破伤风疫的发生。

2、羊三联四防疫苗(或羊五联苗):于每年 2月下旬至 3月上旬和每年 9月下旬(如厂家说明免疫期为 1年此可略)按使用说明书进行肌肉注射,注射后 10—14天产生免疫力,可预防羊快疫、羊肠毒血症、羊猝疽、羊黑疫(或羔羊痢疾)等疾病的发生。

3、羔羊痢疾疫苗:怀孕母羊产前 20—30天按说明书进行注射,可预防羔羊痢疾的发生。

4、羊痘鸡胚化弱毒苗:可于每年 2—3月份不论大小羊一律皮内注射 0.5毫升,免疫期为 1年,注射后 6—10天产生免疫力,可预防羊痘病的发生。

5、口疮弱毒细胞冻干苗:于每年 3—4月份或每年 9月不论大小羊一律口腔粘膜内注射 0.2毫升,免疫期 1年,可预防羊口疮病发生。

6、羊链球菌氢氧化铝菌苗:于每年 3—4月份和每年 9月份左右按说明书进行注射,免疫期 6个月,可预防羊链球菌病发生。

7、布鲁氏杆菌疫苗:于每年 9月 1—15日或每年 5月(没有本病的羊原则不搞)肌肉注射 1ml(含 50亿活菌),3个月龄以下羔羊、怀孕羊均不能注射,而饮水免疫时,用量按每天只羊 200亿菌体,2天内分两次饮服或 1次用完。(注:种羊不用疫苗)免疫期 1年、2年、3年(跟生产厂家有关),可预防布鲁氏杆菌病的发生。、中O型口蹄疫灭活疫苗用于预防羊O型口蹄疫。肌肉注射:成年羊每只2毫升,羔羊每只1毫升。注射后15天产生免疫力,免疫期4个月。注射后出现不良反应用肾上腺素救治。免疫接种对体质健壮的成羊会产生很强的免疫力,对幼羊、体弱或患慢性疾病的羊效果不佳。而对于怀孕母羊,特别是临产前的母羊,接种时由于驱赶、捕捉和疫苗反应等有时会引起流产、早产,影响胎儿发育和免疫效果不佳。应该注意,对于疾病威胁区不应考虑上述结果,为确保羊群健康,应紧急预防,接种疫苗。、发生传染病时应采取措施

篇8:种鸡防疫措施分析

1 种鸡场合理选址

选址时应当综合考虑水电供给和交通运输等情况, 尽量选择水电有保障、交通便利和尽量远离周围有畜牧养殖场的地区。应当按照周围居民区的实际位置情况及当地风向合理布局, 尽量区分管理区及生产区, 并远离居民区。办公、生活等区域与生产区之间建立围墙隔离。应当将种鸡场根据不同饲养期划分为各具功能的鸡舍区域, 如雏鸡舍、种鸡舍、蛋鸡舍和成品鸡舍等。每个鸡舍之间建立相应的绿化隔离带, 并保持一定距离。当疫病发生时做好隔离封锁工作。生产区内的污道与净道分开。

2 建立防疫管理体系

必须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及卫生防疫情况, 建立健全防疫管理体系。防疫管理体系中应当包括日常管理制度及监督防疫制度。明确各部门的岗位职责, 将防疫作为日常管理重点, 构建兽医人员共同监督、场长负责的防疫体系。

3 预防用药

按照疫病的特点及实际发生情况, 根据接种鸡群饲养情况及用途, 结合集群抗体监测结果和消长规律, 制定可执行的科学免疫程序, 对鸡群进行科学免疫。接种过程中必须准确记录疫苗批次、种类、接种时间、有效期及用途等, 接种时按照规定的稀释比例、剂量及方法对鸡群进行接种。定期在鸡群饮水及饲料中添加安全药物, 达到疫病的集体预防, 做好预防用药。

4 卫生防疫

卫生防疫包括鸡场环境和疾病控制两方面。生产区内应当保持整体环境的清洁与干燥, 严格控制鸡舍外环境, 对病鸡、死鸡、鸡粪、孵化废弃物等及时处理, 并清出场外。做好灭鼠、杀虫等工作, 控制疾病传播。对鸡舍内环境进行适当调节, 保证充足的阳光、氧气和适宜的湿度及温度。加强对鸡场内的卫生消毒, 包括对人员、环境及用具等的全面消毒。对消毒池中的消毒液及时更换。由消毒池对进出车辆进行消毒, 对外来车辆及人员做好记录。定期清扫鸡舍, 并做好喷淋、冲洗工作。每周1~2次对鸡舍内料槽、饮水器等用具进行清洗和消毒。工作人员进入鸡场生产区前, 应用紫外线消毒设备消毒。

5 疾病监测

对鸡群做好疾病监测, 及时了解鸡群的健康状况, 采取有效措施做好防治。定期对雏鸡、饮水、粪便、饲料和绒毛等实施细菌监测, 对细菌感染的实际情况及时了解, 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处理和控制。针对弱病鸡及时隔离治疗或淘汰, 降低疫情程度。腐尸坑尽量建在较宽敞的地方, 采用预制板对顶盖进行封闭, 预防其他动物或人误入坑内。对病死鸡应当深埋或焚烧处理。

疫病具有变异快、种类多等特点, 疫情较顽固, 对家禽业长期稳定发展造成极大影响, 体现在生物安全、交叉感染、饲养模式及合理用药等方面, 甚至造成恶性循环。疫病不仅对种鸡的正常生长发育造成直接影响, 还在极大程度上影响养鸡业的稳定发展, 直接关系着消费者的利益[3]。必须将种鸡防疫与养鸡业未来发展相结合, 提高种鸡防疫能力, 降低疫病的发病率, 减少死亡率。

摘要:饲养规模、生物安全、防疫制度、防疫意识和合理用药等对种鸡防疫影响较大。本文主要研究种鸡防疫的主要措施。

关键词:种鸡防疫,措施

参考文献

[1]齐铮, 赵进喜, 庞博.做好种鸡防疫的主要措施[J].养禽与禽病防治, 2012, 13 (10) :47-48.

上一篇:辩论赛辩论时的小技巧下一篇: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速度的关系 魏炳丽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