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室卫生防疫措施

2022-08-02

第一篇:办公室卫生防疫措施

卫生防疫宣传制度措施

为了进一步加强公司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提高文明施工和卫生管理水平,保障全体施工人员身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防疫法》的相关规定制定相关的卫生防疫措施。

一、各部门要进一步统一认识,明确责任,落实卫生防疫相关制度。工地要强化以项目经理为第一责任人的卫生防疫工作责任制,建立卫生防疫组织网络,健全长效管理制度,及时贯彻卫生等管理部门的工作部署,切实保障建设职工身体健康。

二、加强卫生防疫日常管理工作。

1、各部门要严格按照省市《关于加强建设工地食品卫生安全管理的紧急通知》文件要求做好食品卫生安全工作。

2、建设工地要加强宿舍等工地环境卫生管理。工地宿舍要符合卫生、 通风、照明

等要求,并做到勤通风、勤打扫、保持整洁;要及时清运建筑和生活垃圾,按规定做好消毒工作;按规定设置工地排水系统,并做好日常清理工作,使之保持良好的使用状态。

3、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保证职工有充足时间休息、娱乐,增强职工体质。

三、加强食堂卫生管理

根据《食品卫生法》规定,依照食堂规模的大小,入伙人数的多少,应当有相应的食品原料处理、加工,贮存等场所及必要的上、下水等卫生设施。要做到防尘、防蝇,与污染源应保持一定的距离,并保持内外环境的整洁。

〈一〉食品卫生

1、采购运输

(1)采购外地食品应向供货单位索取县以上食品卫生监督机构开具的检验合格证或检验单。认为必要时,请当地食品卫生监督机构进行复验。

(2)采购食品用的车辆,容器要清洁卫生,做到生熟分开,防尘、防蝇,防雨、防晒。 (3)不得采购制售腐败变质、霉变、生虫、有异味或《食品卫生法》规定禁止生产经营的食品。

2、贮存、保管

1

(1)根据《食品卫生法》的规定,食品不得接触有毒物,不洁物。建筑上用的防冻盐(亚硝酸钠)等有毒有害物质,各施工单位要设专人专库存放,严禁亚硝酸盐和食盐同仓共贮,要建立健全管理制度。

(2)贮存食品要隔墙、离地,注意做到通风、防潮、防虫、防鼠,有条件的单位应设冷藏设备。主副食品、原料、半成品,成品要分开存放。

(3)盛放酱油、盐等副食调料耍做到容器物见本色,加盖存放,清洁卫生。

3、制做过程的卫生

(1)制做食品的原料要新鲜卫生,认真做到不用、不卖腐败变质的食品,各种食品要烧熟煮透,以免食物中毒的发生。

(2)制做过程及刀、墩、案板、盆、筐、水池子,抹布和冰箱等工具要严格做到生熟分开,售饭时要用工具销售直接入口食品,饭票要消毒。

(3)生吃凉拌菜必须洗净消毒,剩饭、菜要回锅彻底加热再食用,一旦发现变质,不得食用。

(4)公用食具要洗净消毒,应有上下水洗手和餐具洗涤设备。

(二)、炊事人员健康证

为加强建筑工地食堂管理,严防肠道传染病的发生,杜绝食物中毒,把住病从口入关,各单位要加强对民工食堂的治理整顿。凡在岗位上的炊管人员。必须持有所在地区防疫部门办理的健康证。民工炊管人员无健康证不准上岗,否则予以经济处罚,责令关闭食堂,并追究有关领导的责任。

四、加强用工管理,严格控制人员流动。

严格执行新进工地人员体检制度。新进人员必须经过本市二级以上医院体检,确认身体健康。行政人事部应建立台账,记录职工流动情况。加强宣传教育各施工现场要利用职工夜校、黑板报、宣传栏、班前会等形式向职工进行全面宣传教育,提高建筑从业人员的防疫意识和防病能力。

五、加强卫生防疫知识宣传教育。

各建筑施工企业,建设工地应密切关注新闻媒体有关传染性疾病的报道,掌握相关知识,并及时向职工进行 宣传教育,使职工提高卫生防疫意识,自觉搞好个人卫生,

2

主动做好卫生防疫工作。

六、严格工地领导带班和疫情报告制度。

各工地主要领导不得擅离岗位,要加强检查职工健康状况,发现生病的,应及时送医院治疗。发现有3人及以上职工同时发高烧(38℃以上)等异常情况的,应参照工伤事故报告程序,逐级上报至市安质监督站。

七、严格监督检查。安全专职人员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应对工地卫生防疫用工情况加强监督检查,发现违规的,要依法从严处理。

3

第二篇:学校卫生防疫要求及措施

一、组织领导

1.成立领导小组,有专人负责卫生工作。 2.有卫生年度工作计划、总结。

二、制度建设

1.卫生工作制度。特别是晨检制度、因病缺勤学生跟踪报告制度、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消毒制度等。 2.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病应急预案。

三、配合做好学生体检工作

⑴体检方案(体检领导小组、场地安排、时间、学生体检的组织)

⑵体检图片资料、新闻报道。

(3)及时上传新生体检基本信息表。(见新生体检信息模块) (4)体检中身体异样学生反馈表(反馈表家长一份,学校留存一份)

(5)部分学生体检表。

四、日常卫生工作管理台账

1. 有晨午检记载(寄宿制学校表1,非寄宿制学校表2。班主任每天早、中、晚要查学生到校情况,发现未到学生马上查明原因,对于病假的学生一定要问清楚原因,并做好记载),有班级月缺勤学生跟踪记载(表3此表要与表1或表2相吻合,由班主任填写)。学校有月缺勤学生的汇总记载(表4汇总表要每天汇总,学校要有专人负责,发现疫情先报告校长,再上报体卫艺站和区疾控中心。学校晨检工作的负责人,每天上午十点前将学校当日晨检情况上报区体卫艺站微笑平台。如果出现传染病疫情的学校同时还必须填好表5《学校疫情日报表》。

2.有学生个人卫生检查记载,有学校环境卫生检查记载。 3.小学、托幼机构有预防接种证查验的相关资料

⑴每学期都要配合当地卫生部门做好查证、补种补证工作。查证补种补种对象主要是小学一年级新生或新转来的学生; (2)预防接种证纳入报名程序,即每学期放假前通过下发家长书告知家长:无预防接种证或未按国家免疫规划接种疫苗的,在开学前到居住地接种单位补证或补种,开学报名时带接种报告单到学校报名,学校以班级为单位组织专人填写以下表:

(3)入托、入学学生补种/补证通知单(存根); (4)《入托、入学学生预防接种证查验登记表》; (5)《入托、入学学生预防接种证查验及补种补证情况汇总表》表

1、表2等,并及时上传汇总表1和表2。 4.卫生工作人员培训资料。 5.上级部门到校督查意见书。

6.每学期组织专班对学校安全隐患进行排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到位,并认真填好《风险隐患排查表》。 7.学校消毒记载。有消毒公司的学校要把班级消毒记载纳入里面。

五、宣传教育

按季节组织开展相应的卫生与健康知识宣传

1.每学期至少举行预防疾病知识讲座一次,班会1次。(最好随着季节变化进行教育;有活动图片、讲稿等资料) 2.利用校园广播、班会、国旗下、黑板报等形式对学生进行疾病预防的宣传。(有文字和图片资料)

3.每学期至少出健康教育宣传栏一期和黑板报一次。(有宣传栏图片资料)

4.下发给家长一封信,告知一些预防疾病方面的知识 5.每年至少有一次卫生工作的宣传报道。

6.学校出现传染病疫情及时隔离,及时上报区疾控中心和区体卫艺站。

7.群里下发的通知请各学校收到后及时回复。 8.积极配合卫生部门做好传染病的防控工作。

第三篇:再谈奶牛卫生防疫问题和措施

摘 要:在奶牛的卫生防疫问题讨论交流方面,近年来有很多专项经验成果,在推广和促进防疫工作取得了很多实效,基本可以解决卫生防疫实践过程中的基本问题。如果能在各地区这些畜牧管理专业技术经验的基础上,把奶牛的养殖特点需求结合起来,列摆问题,细化操作措施,对奶牛的卫生防疫就更有实际指导意义。本文通过目前农业地区牲畜的防疫卫生存在的3个典型的主要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和措施,对防疫卫生给予必要的启示。

关键词:畜牧 ;奶牛;病害防疫卫生问题 ;措施

中图分类号:S858.2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0932076

1 问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我国牲畜防疫卫生事业得到了长足进步,但发展水平还不均衡,有些偏远农村和贫困地区,尤其是个体农户对牲畜防疫卫生问题还不很重视,一些问题还比较突出。有消息报道,2011―2015年偏远地区因牲畜的防疫卫生方面对人体的危害案例依然时有发生。主要原因是这些地区的养殖业主对防疫卫生工作重视不够,加上地方畜牧管理和指导部门又鞭长莫及,只重视养殖成本投入,忽略了防疫才造成了疫情的发生,此文希望能够得到偏远地区防疫部门的高度重视,并加强这方面的宣传教育和管理。

2 高度重视偏远地区奶牛的防疫卫生工作存在的典型问题

养殖初期奶牛的引进存在健康隐患问题。奶牛不同于一般耕牛的关键因素在于奶制品的销售传播,奶牛的健康与否事关饮用人群的健康。在调查中发现,部分地区对奶牛引进过程的管理控制比较松懈,畜牧管理和防疫部门管理力度的不够是养殖户安全意识淡薄的关键。私自引进,不经过检疫,也没有免疫证明的现象还比较普遍,发现异常情况也不愿意隔离检测,很容易回避防疫部门的管理,这些奶牛中有很多不健康的,而产奶后就直接卖给引用人群,给人的健康带来极大的危害和隐患,失去了安全保障。更有甚者,将这些未经检疫的奶牛混同在健康牛群里一同饲养,再次增加了感染给其他奶牛牲畜扩大疫情的隐患。

不注重饲养场所违背有关规定,缺乏科学和安全性选择问题。在奶牛养殖场所的选择方面,国家有明确规定要求――在选择饲养场所应当远离居民住宅区域,牛舍等使用的材料也必须要符合相关规定。但事实上,有乡镇资料调查显示,在偏远地区农村,每10户的奶牛养殖户中,至少7户以上都十分简陋且卫生不达标。养殖户能省则省的心理认识还相当普遍。有90%的养殖户不仅把牛舍建在自家院里,还紧靠其他农户住宅的庭院附近,牛舍空间面积十分狭小,奶牛产奶期也没有干净的居养环境,到处都是粪便,这样的环境下,防疫卫生是不得不堪忧的。这一问题也暴露出,畜牧业管理和技术创新也缺少研究成果,除了部分大规模的养殖场可以更科学卫生地管理外,绝大多数散养户都是使用人类几千年传统的牲畜养殖方法,缺少卫生清理的配套设施,无法保证科学管理。

从来不消毒,防疫卫生意识相当薄弱问题。在偏远乡下走访了解到,大多数养殖户都不消毒。有学者撰文分析原因认为“当前农村大部分养殖户文化水平较低,综合素养较差”, 笔者不认同这个观点。现阶段的农村,文化素质都在不断提高,现代的媒体传播渠道和政府职能部门的宣传教育,都是可以提高素质的有效渠道,奶牛养殖户卫生防疫的安全意识薄弱,并非主要来自于文化素质,更多是源于我们在管理上的不到位给养殖户带来更大程度的侥幸心理。

3 做好奶牛防疫卫生管理,提高防疫水平

职能部门应该坚持常年走访,做好养殖区多发点疫情防治宣传教育和卫生监督管理。在过去几年的管理实践中,卫生防疫部门做了大量的宣传工作,也收到了一些成效,但面对那些偏远的农村的宣传覆盖面还远远不能满足疫情防治需要。为此,政府职能部门,应进一步落实分片包干责任制,对那些存在隐患的养殖区和农户逐一面对面现场宣传。但最有效的措施并非是仅仅靠宣传就能实现管理水平提高,靠制度建设下的管理才是更重要的手段。要加强养殖户对奶牛养殖卫生防疫的重视,就要健全各项法规细则,对不具备安全养殖条件的要坚决取缔,从根本上强化疫情防治意识,对那些不尽责的职能部门也要给予必要的处罚,从管理部门的自身考核和对养殖户的实质监督2个层面来保证奶牛养殖的科学卫生安全。

进一步细化检查对养殖户的审核标准,有理有据地控制好关键环节的卫生消毒。卫生防疫部门要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进一步根据区域实际条件和控制情况,合理调整制定详细的审核标准,特别是对养殖场所的选择、养殖总量与环境空间的匹配度以及卫生设施环境的达标几个方面加强管理,强化要求,逐步形成持证养殖、定期消毒、定期检查、不定期抽查和实行达标许可制度的良性管理状态。尤其是根据气候变换的特点,加强春夏秋3个季节的检查,通过督促和频繁检查来逐步培养养殖户防疫卫生意识,让奶源和养殖区防疫卫生水平在细化管理中得到真正改善。

将管理触角深入到奶牛交易市场强化强制交易前检疫。要想加强管控,就必须深入到奶牛交易现场,及时对交易的奶牛进行强制检疫。在检疫过程中要做好奶牛档案管理,出售人和购买人的地址都要记载相关主要资料,便于出现问题时追根寻源。对此,国外有比较成熟的管理经验,建议卫生防疫部门参考一下国外对奶牛养殖场和奶牛交易管理的经验和做法,可望改善管理,尽量减少漏检逃检现象,营造好安全的放心环境。

第四篇:防疫措施说明

兹我司计划上半年在港口进口货物,在货物到港以后我们将按照以下规程监督货物流向,做好防疫措施:

一、采购过程监控:在采购之前提前对外商进行考察、评估,经过审查、考核合格的外商方可供货,采购合同上列明符合国家检验检疫规定的货物质量指标;所有采购的原料必须由供应商提供合格证明文件,进口动植物性产品须提供检验检疫证明;采购回的原料必须经检合格后方可进行使用(保留原始记录及出具的检验报告)。

二、货物在进境前办理进境动植物检验检疫许可证申请:联系国内工厂及仓库,确认其是否在当地商检局已考核备案,选择考核备案并且合格的仓库或工厂作为国内生产、加工、存放单位,并严格按照商检要求提交完整资料。在进境动植物检疫许可证申请通过后,依据商检批准的数量范围进行采购。

三、在海运过程中确保货物不产生发霉生虫现象。

四、货物到港后报关报检:严格按照海关和商检规定提交所进货物的相关单据证明,入进境动植物检疫许可证,外商出具的植检证书,熏蒸证,重量证等。在商检和海关放行后按照商检要求开柜查验取样。

五、入仓过程监管:在商检查验完毕后向商检提交提货保证函,先将货物存放至商检监管的仓库或工厂,并确保在检测结果出来之前不使用该批货物。在货物进仓前,我司与仓库签定保管协议,进仓后严格要求仓库依据我司指示管理货物,散装货物进仓时先在库打包,贴上中文标签,再单独存放干净通风的仓库位置并挂牌进行区分,商检结果出来符合安全规定后方可投入使用。

六、商检放行过程监管:商检检测结果出来后,如果货物符合国家安全规定,进行销售使用;如果不符合安全规定,则立即按照商检要求安排销毁或退运该批货物。

七、运输及加工过程产生的下脚料均集中灌包缝口后送锅炉烧毁,车间生产工艺设计为密闭式,无原料遗失或随意弃置。

八、销售管理:对每批产品建立和保存销售台帐、台帐中应明确记录客户名称、发货产品、规格、数量、承运人、车号等信息;在委托运输时与承运人签订运输合同

九、为提高我司监控水平更好的配合卫生防疫工作,每批进口货物抵港、送货、卸货等均按要求如实向口岸及当地检验检疫机关申报,接受监管、指导。

第五篇:防疫组整改措施

防疫组针对县级督导组提出问题的

整改措施

为提高我乡防疫工作质量,保护群众身体健康,根据2013年7月12日县疾控中心等相关部门对我院检查工作提出问题,我院进行如下整改:

一、加强疫苗管理及接种台账管理问题 措施:

1、要求乡医准确落实应种儿童数,提高疫苗计划的准确度,避免疫苗积压造成浪费;

2、随时监测冰箱温度,规范摆放疫苗、使冰箱内空气循环流通,保证疫苗质量;

3、疫苗按上级要求实行专人管理,做好出入库登记,每月运转结束及时更新疫苗台账,做到账物相符;

4、接种台账实行分片负责,合理安排时间,及时更新接种台账,责任落实到个人。

5、乡医疫苗管理,要求乡医尽早接种完所领取疫苗,认真核对使用疫苗数及库存疫苗数,并及时统计上报。

二、加强宣传、提高群众知晓率问题 措施:

1、把防疫工作工作(疫苗相对传染病、免疫规划政策等)相关知识容入健康每两月一次的健康教育知识讲座,对群众进行宣传;

2、充分利用各点赶集时间,发放了宣传手册、设立临时咨询台进行一对一讲解服务;

3、预防接种人员要在日常接种工作中,积极耐心的向儿童家长宣传国家免疫规划政策和使用疫苗预防相应疾病等相关知识,使广大群众理解、支持和配合免疫规划工作,形成全社会来共同参与的浓厚氛围。

4、院内利用电视进行相关内容的播放等。

三、加强各种未种疫苗的接种问题 措施:

1、要求乡医认真落实并掌握片区流动儿童数及常住儿童数,每月统计上报;

2、要求乡医在每次运转结束后对自己片区儿童进行未种数统计,说明未种原因,形成纸质材料汇报;不能说明未种原因者一律视为漏种,并按照方案处理;

3、加强乡医免疫程序的培训,使乡医熟练掌握各种疫苗的接种年龄段;

4、实行防疫人员分片挂钩检查乡医卡本,认真落实未种疫苗及未种原因并及时补种;

5、严格实施乡医管理制度,笔下接种者一经查实,严惩不贷,屡教不改的清除乡医队伍。

四、是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使用不熟练,工作滞后 要按时完成儿童信息录入,7岁以下儿童每月接种针次要及时录入儿童接种信息系统。

五、加强乡医管理及培训问题 措施:

1、每月召开全体乡村医生会议,对乡村医生进行免疫规划业务培训,对上月存在问题进行反馈分析;

2、通过培训考试、一对一背诵、提问等方式,检测乡医对免疫程序及疫苗相对传染病等防疫工作的熟练程度,对还未通过培训的,将继续组织培训;

3、挂片领导和督导组在每次运转结束后,定时或不定时对乡医进行督导检查,当面提出发现问题并要求乡医签字确认。

杨柳井乡卫生院防疫组 2013年07月18日

上一篇:办公室主任现实表现下一篇:办公室年度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