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防疫技术

2024-04-20

动物防疫技术(精选8篇)

篇1:动物防疫技术

动物防疫消毒技术

一、消毒的概念

(一)消毒的定义:消毒是指用物理的、化学的和生物的方法清除或杀灭畜禽体表及其生存环境和相关物品中的病原微生物的过程叫消毒。

(二)消毒的目的和意义:消毒的目的是切断传播途径,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传播和蔓延。

消毒不能消除患病动物体内的病原体,仅是预防和消灭传染病的重要措施之一,它需配合免疫接种、隔离、杀虫、灭鼠、扑灭和无害化处理等措施才能取得成效。

二、消毒的种类

根据消毒的具体目标可分以下三种:

(一)预防性消毒:为了预防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发生,对畜禽舍、场地环境、人员、车辆、用具和饲料、饮水等进行的定期、反复的消毒。

(二)随时消毒(也可称紧急消毒):指在发生传染病时,为了及时消灭从患病动物体内排除的病原体而采取的应急性消毒措施。消毒的对象包括畜禽所在的圈舍、隔离场地以及被病畜禽分泌物、排泄物污染和可能污染的一切场所、用具和物品。随时消毒应及时进行,并且要多次消毒。

(三)终末消毒:在最后一头病畜禽痊愈或死亡(扑杀)后,经过一个潜伏期的监测,未出现新的病例,在解除封锁前,为了消灭疫区内可能残留的病原体而进行的疫区全面彻底的最后大消毒。终末消毒后经验收合格即可解除封锁。

三、防疫消毒的原则

(一)使用的消毒药必须高效低毒,消毒器械最好为高压喷枪,消毒面积小的场地或散养户也可用动力喷雾器。

(二)消毒程序:在未发生疫情的场地为,清扫-冲洗-消毒;已发生疫情的场地为,消毒-清扫-消毒。

(三)消毒前要认真对使用的消毒药进行检查,使用合格产品。

(四)严格按要求正确配臵消毒药物,保证使用浓度的准确。

(五)根据消毒的对象和环境情况,保证消毒药物的使用剂量。

四、消毒方法

(一)物理消毒

1、机械消毒:指用清扫、洗刷、通风和过滤等手段机械清除病原体的方法。

清扫:清除畜禽舍、场地、环境和道路等场所的粪便、垫料、剩余饲料、尘土和废弃物等。清扫工作要做到全面彻底,不留任何死角,不遗漏任何地方。

洗刷:对水泥地面、饲槽、水槽、用具或动物体表用清水或消毒液进行洗刷或用高压水龙头冲洗。

通风:通风虽不能杀灭病原体,但可排除畜禽舍内污秽的气体和水汽,在短时间内使舍内空气清新,降低湿度,减少空气中的病原体数量,对预防由空气传播的传染病有一定的意义,一般采取开窗、舍内安装天窗、安装排风扇等。

过滤:在畜禽舍的门窗、通风口处安装粉尘、微生物过滤网,阻止粉尘、病原微生物进入舍内,防止传染病的发生。

2、焚烧消毒

采取直接燃烧或在燃烧炉内燃烧的方法杀灭病原体,常用于病死动物尸体、化验室废弃物、垫料、污染物品等。

3、火焰消毒

以火焰直接烧灼杀死病原微生物的方法,它能很快杀死所有病原微生物。一般用于畜禽舍的水泥地面、金属网笼的消毒。

4、阳光紫外线和干燥法消毒

阳光:阳光光谱中的紫外线有较强的杀菌能力,阳光的灼热和蒸发水分造成的干燥也有杀菌作用。一般病毒和非芽孢性病原菌,在直射的阳光下很快可以杀死,可用于牧地、草地、畜栏用具和物品。

人工紫外线进行空气消毒,对革兰氏阴性菌效果较好,革兰氏阳性菌次之,对一些病毒也有效,但对细胞芽孢无效。应用紫外线消毒,必须做到室内清洁,保持一定湿度,人最好离开现场(因紫外线对人有一定的损害)。

高温:除火焰和烧灼、烧烤外,煮沸消毒是经常用且对杀灭病原微生物效果确实的方法;除此外蒸汽消毒效果也很好;大部分非芽胞病原微生物在100℃的沸水中迅速死亡,大多数芽胞在煮沸后15-30分钟也能致死,煮沸1-2小时可杀死所有的病原体。

(二)化学消毒法

化学消毒法是日常消毒常用的方法。所谓化学消毒即使用化学药品的溶剂进行消毒。

l、决定化学药品消毒效果的因素:病原体抵抗力;消毒环境的情况和性质。如环境卫生状况差,清洗不彻底,有机物多可影响消毒效果;消毒的时间;消毒药剂的浓度和用量;作用时间长短。

2、化学消毒剂对蛋白质的作用

凝固蛋白质:如酚(石炭酸)、甲醛及其衍生物(来苏儿、克辽林)、醇类、酸类等;

溶解蛋白质:如氢氧化钠、石灰等; 氧化蛋白质:如漂白粉、氯胺、过氧乙酸;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如新吉尔灭、洗必泰;

醛类及其他消毒剂:如福尔马林、戊二醛、环氧乙烷等。

3、化学消毒方法及其准备工作(1)最常用的消毒方法有洗刷、浸泡、喷洒、熏蒸、拌和、撒布、擦拭等;

(2)准备工作:

消毒前,要按照消毒计划,根据消毒对象,做好以下各项准备工作:

消毒器械:喷雾器、天平、量筒、刷子、抹布和容器等; 消毒药品:根据病原体的抵抗力,消毒对象的特点,选择高效低毒,使用简便,质量可靠,价格便宜,容易保存的消毒剂;

配臵消毒液:根据消毒面积或体积,准确计算出所用药量,按要求进行配臵;

准备好防护用品:高筒靴,防护服、口罩、护目镜、橡皮手套、毛巾、肥皂等。

4、化学消毒应注意的事项(1)注意选择消毒药

因消毒药对微生物有一定选择性,并受环境温度、湿度、酸碱度的影响,因此,应针对所要杀灭的病原微生物的特点、消毒对象的特点、环境温度、湿度、酸碱度等,选择对病原体消毒力强,对人畜毒性小,不损坏被消毒物体,易溶于水,在消毒环境中比较稳定,价廉易得,使用方便的消毒剂。如要杀灭革兰氏阳性菌应选择季胺盐类消毒剂;如要杀灭细菌芽胞应选择杀菌力强的消毒剂;如要杀灭病毒可选择碱性消毒剂;地面、墙壁消毒可不考虑消毒剂的刺激性和腐蚀性;器械、用具消毒可选择低毒、无刺激性的洗必泰;消毒畜禽体表时,可选择消毒效果好又无害的0.1%过氧乙酸等等。

(2)选择适宜的消毒方法

根据消毒药的性质和消毒对象的特点,选择喷洒、熏蒸、浸泡、洗刷、擦拭、撒布等适宜方法。

(3)注意消毒剂的浓度 在一般情况下,消毒剂的浓度和消毒效果是成正比的,但也有区别,如酒精只有在70-75%时消毒效果才最好;所以在消毒时,应根据消毒对象、消毒目的的需要,使用适宜的浓度,不能随意加大或减少消毒剂的浓度。

(4)消毒时要注意温度、湿度和酸碱度

环境温度、湿度和酸碱度对消毒效果都有明显的影响,必须加以注意;如环境温度每升高lO℃,石炭酸的消毒作用可增加5-8倍;又如用过氧乙酸消毒时,湿度60-80%为宜;酸碱度可改变消毒剂的溶解度,增强或降低药效,另外酸碱度对微生物的生长也有影响。

(5)消毒时应把有机物清扫干净

粪便、饲料残渣、污物、排泄物、分泌物等,对病原微生物有机械保护作用和降低消毒剂的消毒作用。因此,在消毒前须对消毒对象(地面、设备、用具、墙壁)进行清扫和洗刷,使消毒剂充分发挥作用。

(6)消毒剂作用时间要充足

消毒剂与病原微生物接触时间越长,杀死的病原微生物越多。因此消毒时必须使消毒剂与消毒对象有足够的接触时间。消毒时喷洒要均匀,不留任何死角,使消毒剂充分与消毒对象接触。

(7)消毒剂的使用剂量要充足

这里所讲的使用剂量,即在每平方米使用配制好的消毒药剂的量。喷洒消毒时应使地面、墙壁、物品等表面都有一层消毒液覆盖(水泥地面每平方米大概需1000毫升左右);熏蒸消毒时应按立方米计算。

(8)消毒时要做好自身防护工作

多数消毒药对人体有一定的刺激作用,在消毒时应做好人员的防护工作,避免伤及身体。

(三)生物消毒法

1、发酵池法:适用于动物养殖场,多用于稀粪便的发酵,发酵池应远离居民区、河池和水源地,池内先垫一层干粪,然后将清除出的粪便、垫草、污物等倒入池内,快满时在粪的表面铺一层干粪或杂草,上面用泥土封好,经1-3个月即可出池。

2、堆积法:将清理出的干粪、垫草、污物等堆积起来至1-1.5米高时,外面封上泥土,如粪便太干可适量加水,密封发酵夏季2个月,冬季3个月以上,利用其自身发酵产热杀灭病原体。

(四)常用化学消毒剂及其用法

1、火碱

作用:用于病毒性传染病的畜舍、栏舍和场地的消毒。常规消毒取97份水加3份火碱,搅拌溶解后即成3%的火碱水。

2、过氧乙酸

作用:可用于食具、工作人员衣物、手臂等消毒。

喷雾消毒1:200-400倍;熏蒸消毒:5-15毫升/立方米;浸泡消毒:1:500倍。

3、消毒王

作用:用于预防猪瘟病毒、口蹄疫病毒、蓝耳病病毒等病毒性传染源及畜舍、器械、饮水、种蛋和带鸡消毒等。

定期消毒1:1500倍,饮水消毒1:3000倍,喷雾消毒1:2000倍;病毒性疫病传染消毒1:1000倍。

4、威特消毒剂5号

作用:主要用于畜舍、畜栏、器具、种畜及饮水消毒。畜禽饲养所1:1000-2000喷雾;疫源地消毒1:1000;饮水消毒1:5000-1:6000。

5、菌毒杀

作用:本品能迅速杀灭各种病毒、细菌、霉菌等病原微生物,用于动物圈舍、饮水及器具消毒。定期消毒,用水稀释1000-2000倍喷洒,饮水消毒1:2000-4000倍饮用。

6、二氧化氯

作用:畜禽养殖用消毒剂,去污、去腥、除臭、灭藻。畜厩禽舍1:800倍,疫情期1:500倍。每隔2-3天消毒1次。

7、疫碘净

作用:手术部位、器械、环境卫生、养殖场、公共场所的常规消毒以及控制疫情时的紧急消毒。

消毒:饮水消毒1:1000倍;禽舍、环境、器具消毒1:800倍。

8、漂白粉

作用:用于畜舍、用具、地面、粪便和污水等的消毒。注意不能作金属及工作服的消毒。此药有强烈腐蚀性。用时注意人畜安全。喷雾后立即洗净。混悬液配后在48小时内用完。

消毒:取5-20份漂白粉,加水80-95份,搅拌后即成为5%-20%混悬液。

篇2:动物防疫技术

1、疫苗的运输和贮存

(1)各类疫苗均按照疫苗标签上的说明保存。对所有疫苗进行“冷链”运输和保存,严禁阳光照射和接触高温。对弱毒疫苗,无论是冻干苗,还是液体苗,温度越低保存时间越长。油乳剂灭活苗在2-8度运输和保存。

(2)稀释液和疫苗根据说明书分开或混合保存。(3)疫苗的运输和保存有完善的管理制度。疫苗的入库和发放做好记录。

(4)每批次疫苗留样,留样时间一般为4个月-6个月,原则上保留至疫苗有效期结束。

2、疫苗接种注意事项

(1)参加免疫的工作人员分工明确,紧密配合,专人负责监督免疫注射过程,发现漏免的动物及时进行免疫。(2)工作人员穿戴防护衣物,禁止吸烟和饮食。(3)疫苗在使用间隙中保持低温,并避免日光直射。(4)瓶塞上固定一只消毒过的针头,上覆盖洁净酒精棉球。吸液时充分振荡疫苗,使其混合均匀。

(5)吸出的疫苗液不可再回注于瓶内。针筒排气溢出的疫苗液吸积于酒精棉球上,并将其收集与专用瓶内,用过的酒精棉球、碘酊棉也放置于专用瓶内,与疫苗瓶一同进行无害

化处理。

(6)大动物及毛皮动物注射部位剪毛后,用碘酊或70%-75%酒精棉擦净消毒,再用挤干的酒精棉擦干消毒部位。

(7)注射剂量按疫苗使用说明书规定的剂量,注射部位准确。

(8)一支注射器在使用中只能用于一种疫苗的接种。接种时,针头要逐头更换。

(9)疫苗一旦启封使用,必须当日用完,不能隔日再用。如有剩余,则废弃,进行无害化处理。

(10)做好记录工作,记录内容包括动物的品种、数量、日龄、疫苗的来源、批次和接种时间等。

3、注射免疫法(1)皮下接种法

即将疫苗注入动物的皮下组织。凡引起全身性广泛损伤的疾病,均可采用此种免疫接种途径,如炭疽病、狂犬病、破伤风、布鲁氏菌病。

① 注射部位:多选择在颈背部,猪在耳根后方,家禽在颈部背侧下三分之一处。或按不同疫苗要求进行。如羊链球菌病活疫苗皮下注射免疫时要求在尾根皮下注射。② 注射方法:将皮肤提起,针头与皮肤呈45度角,慢慢注射疫苗。接种方向朝远离头部的方向刺入,使疫苗注入皮下,勿伤及肌肉、血管、神经和骨骼。

(2)皮内接种法

少数疫苗需进行皮内注射,如山羊痘弱毒株活疫苗、绵阳痘弱毒活疫苗等。

①注射部位:马在颈侧、眼脸部;牛羊在颈侧、尾根或肩胛中央部位;猪在耳根后方;家禽在肉髯部。

② 注射方法:将动物固定,局部剪毛消毒,用针头平行刺入皮肤,慢慢注射,注射部位见有小水泡状隆起即为注射正确。注射量一般不超过0.1ml。(3)肌肉接种法

灭火苗多采用肌肉注射法。可进行皮下注射的疫苗部分也可采用肌肉注射,如狂犬病、猪肺疫、布鲁氏菌病等疫苗。① 注射部位:马、牛、羊、猪一律在颈部或臀部,其中,马、牛、羊选择颈部上缘下三分之

一、距颈部下缘上三分之二处,猪选择耳根后;家禽注射部位常取胸肌、翅膀肩关节附近的肌肉、腿部外侧的肌肉或尾部肌肉。

② 注射方法:将动物固定,局部剪毛消毒,注射时针头与皮肤表面为45度角,深度进针,将疫苗注入深层肌肉内。③ 马、牛、羊颈部肌肉注射时,要保持针头指向后方,以保证避开耳道;马、牛、羊臀部肌肉注射时,注意避开坐骨神经。

④ 家禽胸部肌肉注射时,注意针头角度,避免刺入胸腔,在龙骨外侧胸部三分之一处,以30度角朝背部方向刺入胸

肌;家禽腿部肌肉注射时,应朝身体方向刺入外侧腿肌;猪、牛、羊等动物尾部肌肉注射时,朝头部方向,沿尾骨一侧刺入尾部肌肉。

4、免疫标识

(1)对猪、牛、羊实施强制免疫后,必须按照《动物免疫标识管理办法》的规定,佩戴免疫耳标。

篇3:浅谈动物防疫技术操作要点

1 掌握疫情动态

在实施动物防疫前, 要充分了解当地疫病流行情况, 掌握疫病动态, 根据疫病的流行情况, 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 保证防疫效果。

2 严格疫苗管理与使用

2.1 疫苗的贮藏

不同的疫苗, 要求不同的贮藏温度, 必须严格按照疫苗使用说明书规定的温度要求贮藏于冰箱、冰柜等适当的设备中。冻干疫苗多数在-15℃条件下贮藏, 温度越低保存时间越长 (如猪瘟疫苗在-15℃条件下贮藏有效期为12个月, 在-8℃贮藏有效期为6个月;鸡新城疫中等毒力活疫苗在-15℃贮藏, 有效期为2年, 在-4℃贮藏有效期则为8个月等) ;灭活苗一般2~8℃贮藏而不低于0℃, 更不能冻结。特别是在疫苗贮藏的全过程, 必须始终达到冷藏温度要求, 坚决避免温度忽高忽低, 尤其要避免反复冻结及溶解。所有疫苗都必须贮藏于冷暗干燥处, 避免日光照射和防止受潮。生理盐水等稀释液及油乳剂苗不能冻结, 否则会降低或失去效力。

2.2 做好疫苗检查

疫苗使用之前, 要仔细阅读使用说明, 了解疫苗的生产日期、失效时间、保存方法等。凡疫苗瓶有裂纹、瓶塞松动及疫苗色泽、物理性状等与说明书不一致的疫苗不得使用。每个批号疫苗要留两瓶备查。

2.3 疫苗配制

疫苗现用现配, 配制时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疫苗使用前必须将疫苗取出预温, 充分摇匀, 使疫苗温度达到常温或接近畜体温度时再进行接种, 这样可以大大减少应激反应。

2.4 疫苗使用

已稀释或打开的疫苗必须一次用完, 隔夜剩余的疫苗一律不能使用。避免阳光直射、高温等环境, 不要使用过期疫苗或上批未用完的疫苗。对当天未用完的疫苗, 废弃物进行消毒或深埋等无害化处理, 将使用过的注射器、针头等器械用具清洗干净, 消毒灭菌准备下次再用。

3 防疫器械严格消毒

3.1 将注射器、针头、镊子等用清水冲洗干净, 玻璃注射器将针管与针芯分开, 用纱布包好;

金属注射器, 拧松调节螺丝,

抽出活塞, 取出玻璃管用纱布包好。

3.2 针头用清水冲洗干净, 成排插在多层纱布的夹层中, 镊

子、剪刀洗净, 用纱布包好将清洗干净包装好的器械放入煮沸消毒器内煮沸消毒灭菌 (水沸后保持15~30min) 。灭菌后放入无菌容器内备用。

3.3 煮沸消毒的器械当天使用。

超过保存期或打开后, 需重新消毒才能使用, 使一次性无菌塑料注射器时要认真检查包装是否完好和是否在有效期之内。

3.4 所有注射器和针头严禁用化学药品浸泡消毒。

3.5 注射用具在使用前后必须严格消毒, 免疫注射时做到一个动物一个针头, 以防交叉感染。

3.6 耳号钳要严格消毒, 避免佩戴畜禽标识感染。

4 动物防疫技术要领

4.1 肌肉注射

猪瘟、猪蓝耳病、猪口蹄疫, 牛羊口蹄疫疫苗都适用肌肉注射。部位应选择在畜禽肌肉丰满, 血管少, 远离神经干, 活动少, 易于注射的部位, 大家畜宜选在臀部或颈部;猪宜选在耳根后或臀部颈部;羊、犬宜选在股内侧或颈部。根据被接种动物的大小、肥瘦、疫苗的剂量, 适当选择大小适宜的注射器、针头。用75%酒精棉球消毒接种部位后, 用左手固定注射部位皮肤, 右手持注射器, 使针头与皮肤呈45°角, 刺入肌肉注入药液。随后快速拔出针头, 用消毒干棉球稍加按压针眼部位。每注射一畜必须更换一个针头;给农户散养家禽注射, 每注射一户必须更换一个针头。

4.2 皮下注射

鸡禽流感、鸡新城疫都适用皮下注射。部位应选在皮薄、被毛少、皮肤松弛, 皮下血管少的部位。禽类常选在胸肌、翅膀附近的肌肉或选在颈侧中1/3处。注射时, 左手食指与拇指将皮肤提起呈三角形, 右手持注射器, 沿三角形基部刺入皮下, 左手放开皮肤, (如果针头刺入皮下, 则可较自由地拔动) , 若有回血, 应更换注射部位, 重新注射;若无回血, 即将疫苗缓慢注入。注射完后快速拔出针头用消毒棉球按压注射部位。

4.3 严格控制剂量

注射疫苗时, 剂量不易过大或过小, 过大会使动物反应加剧, 剂量过小则达不到免疫效果。

4.4 减少应激反应

注射动物必须健康, 病畜、瘦弱畜和临产母畜不宜注射。注射疫苗前, 要仔细观察畜禽健康状况, 询问畜主采食情况。一旦发现接种动物过敏, 要及时救治。

4.5 配挂耳标, 做好免疫记录

篇4:动物防疫技术

一、现阶段高职教育考试存在的问题

1.对考试目的认识不足

考试参与者教师、学生和教学管理者没有真正树立与高职教育目标相适应的考试观。在不少高校教学管理工作者眼中,考试是学校教学活动中的常规性工作,把考试当作是给学生学习的某门课程下一个结论,以便做好学生的学籍管理工作。对教师而言,考试只是为了检验学生某门课程学习的情况,考试后改完试卷得出分数,即认为课程结束,教学任务完成。对于学生来说,考试是为了获得学分、奖学金,取到学位,获得毕业文凭而已。而在考试中存在的问题,教师不能与学生进行反馈与交流。

2. 考试内容片面,与人才培养目标不符

高职院校专业课程的考试基本上以任课教师出题为主,而任课教师往往根据所选定的教材和讲授的内容出题,考试内容局限于教材、授课笔记和教师划定的重点,客观性试题偏多,综合分析、创新提高试题偏少,忽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严重影响了高职教育考试功能的充分发挥,同时也背离了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

3.考试形式单一,缺乏科学性

从目前高职院校的情况看,大部分课程主要采用一次性闭卷笔试。这种考试的弊端在于考试的偶然性大,不能客观、全面地反映学生的真实情况,使学生“上课记笔记、课后看笔记、考试背笔记、考后全忘记”。

二、《动物防疫与检疫技术》课程考试改革思路

《动物防疫与检疫技术》课程是我院畜牧兽医专业、兽医专业的主干课程,随着我院教学改革的深入进行,笔者将本门课程重新进行了整体设计,考试办法也做了较大的改革。

1.确定符合《动物防疫与检疫技术》课程教学目标的考试内容

考试内容不应仅仅局限在教科书上,而应结合生产实践的需求灵活多样命题,考试也不应仅局限于理论考核,将授课内容进行简单的重复,而是更要注重能力和技能的考核,充分反映学生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以及分析与解决问题的综合运用能力,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标新立异,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2.建立以能力培养为本位的考试体系

树立现代化考试观念,形成以能力为中心、将素质教育观念内化于考试的理念,把考试当作实现教育目标过程中的一项有效手段。紧紧围绕教学大纲制定考试大纲,体现高职教育的特点,以综合素质、能力为重点,以专业的培养目标为基本原则,把知识评分标准与能力检测标准有机结合起来,在基本理论“必须”和“够用”的原则下,重点考核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3.采取多样化的考试形式

改变期末笔试的“一考定成败”的现象,建立学生形成性考试制度,变一次考试为多次考试,体现出考核的经常性。根据《动物防疫与检疫技术》课程四大模块的教学要求,灵活运用开卷、闭卷作业、小论文、实践报告、社会调研、阶段测试和技能考核等多种考试方式。开卷考试中设置一些开放性的问题,侧重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融会贯通能力的考核。闭卷考试本着“必须、够用”的原则选择少而精的理论知识。技能考核项目应紧紧围绕生产实践,考核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具体实际问题的能力。

4.注重过程性评价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以及他们对教学内容有关的知识和问题的态度。因此,作为教师应及时记录学生上课的出勤情况、课前提问的回答情况、听课情况、参加讨论情况等。这些过程性评价对学生的知识运用情况、职业素养、能力挖掘及个性展现等各方面起到良好的鞭策作用,能够充分发现和发展学生的潜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促进学生积极主动的发展。

5.建立考试结果评价和反馈机制

课程考试结束后,命题教师应将考试的题型、难易度、平均得分、分数分布进行统计、分析,从中了解学生对本门课程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并将分析结果及时反馈给学生。还要将期末总结性考试和平时考核相结合进行综合评价,尤其要加强对学生技能考核的评价,并逐步加大平时考核成绩在总成绩中的比重。以便总结教学经验教训,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建立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反馈渠道和沟通机制。

每个专业、每门课程都有其特定的质量标准和培养目标,要达到其目标,必须对教学过程的每个环节明确质量要求并实施严格监控,才能保证人才培养质量。因此,我们应结合高职教育的实际,在过去已有的经验和实践的基础上,构建一种突出高职教育特色的全新的考试模式,为社会培养更多更好的技术应用型人才。

篇5:动物防疫技术01(本站推荐)

一、填空题(共10空,每空0.5分,共5分)

1、羊梭菌性疾病是由梭状芽孢杆菌属中的细菌引起的一类疾病的总称。包括、、、和羔羊痢疾。

2、真性鸡瘟的特征为。

3、禽霍乱的病原是。

4、马传染性贫血出现的热型为或。

5、鼻疽的特征是在节、溃疡和瘢痕。

二、选择题(共10个,每题2分,共20分)

1、羊快疫是由腐败梭菌引起羊的一种非接触性、急性、致死性毒血症。是经()传播

A、伤口B、消化道C、呼吸道

2、马传染性贫血的易感动物只有()A、反刍动物B、马属动物C、马属动物与草食兽

3、预防传染病最有效的措施是()

A、疫苗接种B、加强饲养管理C、定期消毒

4、下列家禽中最容易感染新城疫的是()A、鸡B、火鸡C、鸡和火鸡

5、被称为“软肾病”的是()

A、羊肠毒血症B、羊猝疽C、羊黑疫

6、“欧洲鸡瘟”指的是()A、家禽流行性感冒B、鸡传染性支气管炎C、新城疫

7、鸡新城疫的特征性病理变化为()

A、头部肿胀B、腺胃乳头出血C、肾肿胀

8、鸡新城疫、鸡传染性支气管炎和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相同的症状有()A、呼吸困难B、病死率高C、头部肿胀‘

9、蓝舌病主要经()传播A、消化道B、库蠓C、呼吸道

10、马传贫是由()引起马、骡、驴的一种传染病。

A、病毒B、细菌C、支原体

三、判断题(共10题,每题1分,共10分)

1、羊链球菌病主要发生于绵羊。()

2、鸡败血支原体感染的病原只能水平传播。()

3、患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雏鸡常看不到前驱症状而突然出现呼吸症状,并迅速波及全群。()

4、羊快疫是腐败梭菌经伤口感染的。()

5、羔羊痢疾主要发生于7日龄以内的羔羊。()

6、羊肠毒血症是由C型的魏氏梭菌引起的。()7、4~8周龄的鸡和火鸡对鸡败血支原体最敏感。()

8、鸡新城疫和禽流感的患病家禽都会表现出神经症状。()

9、鸡传染性喉气管炎以雏鸡多发。()

10、鸡马立克氏的患鸡典型症状呈“劈叉”姿势。()

四、简答题(共3题,每一题5分,共15分)

1、新城疫与家禽流行性感冒如何进行区别诊断?

2、简述马传染性贫血的病理变化?

篇6:动物防疫与检疫技术试卷A卷

系别班级姓名—学年第学期《动物防疫与检疫技术》课程 A 卷

(考试时间90 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选出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中的括号内。

1、种禽的检疫对象包括鸡新城疫、鸭瘟等()

A、3种B、6种C、7种D、9种

2、动物流行病学调查和分析的检疫处理的基础是()

A、报告疫情B、调查疫情C、检疫隔离D、封锁疫点

3、存在有传染源及其排出的病原体所能波及的地区是()

A、疫点B、疫区C、疫源地D、威胁区

4、由于体内胆红素过多或排泄障碍引起全身组织黄染的肉称为()

A、黄脂肉B、黄疽肉C、红膘肉D、白肌肉

5、从致病因素作用于机体开始,到出现最初症状时为止,这一阶段称为()

A、潜伏期B、前驱期C、明显期D、转归期

6、静脉接种法鸡的接种部位是()

A、颈静脉B、耳静脉C、翼下静脉D、尾静脉

7、药浴时间一般为()

A、4分钟B、3分钟C、2分钟D、1分钟

8、细菌性疫病病料涂片镜检时需固定,下列()项不属于固定的目的?

A、黏附牢固B、使细菌细胞质凝固C、杀死细菌D、加深染色效果

9、滴鼻点眼免疫法适用于()

A、雏鸡B、成鸡、猪D、牛

10、产地检疫证明有效期不宜过长,对于供屠宰的动物,一般不宜超过()

A、1天B、2天C、3天D、4天

二、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判断下列各题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

1、流行性是发病的畜禽数目不多,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都以零星病例的形式出现。

()

2、动物防疫监督是指市级以上动物防疫监督机构依法对管理相对人执行国家动物防疫行政法律、法规、规定和标准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和处理的行政活动。

()

3、理想的消毒药品应具备二个条件即杀菌性能好和性质稳定。

()

4、如果在某一地区过去从未发生过某种传染病,也没有从别处传来的可能性时,则没有必要进行该传染病的预防接种。

()

5、畜牧场往往需要用多种疫苗来预防不同的疫病,也需要根据各种疫苗的免疫特性来合理地制定预防接种的次数和间隔时间。

()

6、给畜禽预防接种时,正常反应一般表现为短时间精神不好或食欲稍减。()

7、各种疫苗要求包装完善,防止碰坏瓶子和散播活的弱毒病原体。()

8、药浴温度应保持在36—38笔,最低不能低于30t。

()

9、执行封锁令应遵循“早、快、严、小”的原则。

()

10、进出境动物检疫的范围主要是动物、动物产品以及其他检疫物。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空气中的微生物在疾病传播上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传播途径主要有灰尘传播、和飞沫小核传播。

2、经口免疫分和喂食两种方法。

3、微生态制剂的特点有:都是活菌制剂、和具有多种生态效应。

4、供细菌检验及血清学检验的样品,放在装有冰块的保温瓶内运送,且必须在小时内送到。

5、群体检查一般采用静态检查、动态检查和检查。

四、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传染病

2、病程

3、免疫接种

4、急宰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40分)

1、简述寄生虫对宿主的危害形式。(8分)

2、简述控制和消除畜牧场微生物的措施。(8分)

3、简述影响消毒效果的因素。(8分)

4、简述混水给药应注意的问题。(8分)

篇7:动物防疫技术

培训班授课材料——茆

一、动物疫病监测工作的职责、任务和意义

随着兽医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化,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和各有关部门大力配合,动物防疫工作公共服务功能在不断提高、社会化职能也在不断扩展。作为技术支撑体系组成部分的动物疫病的监测、预警预报、实验室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及疫情报告等技术工作,因新的形势要求需要,职责和功能也在不断提高。我们农业主管部门,把这项工作列为长效机制,作为重点工作来进行。这几年省市农业主管部门每年进行几次动物防疫考核、督查工作,都采样监测。

(一)疫情监控是动物疫情预警的重要措施

1、早期预警:是指具有发展成为流行或造成严重的社会、经济、政治和公共卫生问题的任何动物疫病的传人或突然剧增的快速探测。

·预警主要依据疫情普查、疫病监测、疫情报告和流行病学分析等技术手段来完成。

·预警有助于加强对疫病暴发、传播的表现及分布情况的认识,预测疫病暴发的疫源及其发展,监控疫病扑灭工作的成效等。

2、动物疫情监控:是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对动物疫病及其发展趋势进行的监控、分析、检查、判断及经济损失和风险评估。

·通过对病原及动物的整体抗体水平监测结果的分析,判断一定区域有无疫病以及疫病发生的机律和可能性,从而采取及时有效的防控措

施和方法。

·从实施的时间和时效角度,可以将重大动物疫情监测分为平时预防预警性监测和处理疫情时的紧急监测。

(1)、平时预防预警性监测:可以尽早发现动物疫情或者动物疫情隐患,从而采取科学的免疫程序和预防控制措施,做到有备而防,防有目的,防而有效,防重于控。

·在我们实施定期计划免疫的地区,即使尚未有疫病出现,良好的预防预警性监测,也会给我们提供需要免疫的动物种类、免疫时机、免疫剂量、疫苗的选择等科学根据和建议。

·对野生动物的疫病监测不可忽视,野生动物不仅是某些动物疫病的储存库,也能作为指示潜伏于周围(路线)动物群中某些动物疫病的敏感指示器。

(2)、动物疫情发生后,对疫区及受威胁区的易感动物进行监测:目的是监控疫病的扩散,充分了解疫情扩散的速度、方向和受威胁区的动物种类,群体规模,以求对之进行有效的控制。

·对受威胁区的易感动物实施监测,主要是通过查验免疫抗体水平来判断免疫效果,这是决定对易感动物是否要扑杀的重要依据,是采取综合防治措施的技术基础。

·通过科学监测,是检验各种防控措施是否取得实效,是评估实施防治方案是否成功的技术手段,为政府进行疫病扑灭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二)免疫监测是动物防疫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1、建立科学的免疫程序,切实有效地搞好免疫是控制和消灭疫病的重要措施之一:由于疫苗的种类、剂型,免疫方法、途径,免疫时间,畜禽种群及个体差异,疫病流行情况和免疫应答能力的不同,没有一个能够适用于各种不同类型养殖场的免疫程序。只有加强免疫监测,方能因地制宜地科学地搞好动物疫病的防疫工作,保障畜禽安全健康生长,取得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2、母源抗体的监测:通过检测母源抗体并根据母源抗体的半衰期,可决定首免时间。当母源抗体较高,而又必须进行疫苗免疫时,应选择能够突破母源抗体的疫苗种类进行免疫,会达到很好的免疫效果。

3、免疫后抗体水平的动态检测:

·这种检测有利于合理安排免疫的最佳时机。

·利用血清中抗体水平动态和消长规律,可优先选择疫苗,并可对多种疫苗进行合理制定免疫程序,避免不同种疫苗相互干扰,达到全面免疫。

·免疫后的抗体检测可分抗体水平高低(4log2达到最低保护率,8-10最高,11以上可能感染病毒)和群体抗体的百分率(40%以下保护率较差,50-70%一般。85%以上保护率较好)。

4、疫苗效果的评价:由血清抗体及其水平高低,可检测疫苗免疫尤其是疫苗质量的好坏,对生产疫苗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因运输、保存和近期的疫苗的问题,而这些疫苗急需要用,疫苗质量任何?可用血凝(HA)实验直接测疫苗的效价。若已用过,用血凝抑制(HI)实验在免疫后5-8天即可检出抗体,说明疫苗有效。

5、免疫监测对防疫工作的指导:通过监测对群体的免疫程序的制定和调整有决定意义的指导,如群体按要求免疫,经监测抗体水平均在2-3(HI)和群体抗体的百分率在50%以下,就要找原因,就要进行再次免疫,提高抗体水平。

目前,各级政府和动物防疫部门非常重视动物的防疫工作,制定了一系列动物疫病免疫程序和方法(方案),工作力度和措施都到位,每年还进行督查、考核和评比。但是,通常的做法是:听汇报、访农户、看资料、验耳标、查登记表和免疫卡。要想真正查真苗、真打、真有效,就得看监测结果的抗体及其水平和平均保护率,这是最科学,也是硬指标,来不得半点虚假。

(三)疫病监测是疾病诊断的重要技术手段

近几年,畜禽疾病的发展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特点,一些新的疫病或病型相继出现(如高致病性蓝耳病、四川的猪的链球菌病、A型口蹄疫等),多病原混合感染发病,日趋复杂;

·一些疾病出现非典型化症状;细菌性疫病耐药性和交叉耐药现象普遍而且较为严重;

·一些人畜共患病的发生有所加剧等等。这些疫病(疾病),单靠临床症状和病理剖检进行诊断就十分困难。而应用实验检测技术进行诊断就容易得多,而且具有特异性和针对性,这是实验检测技术得到应用的必然条件之一。

从另一方面讲,而实验检测技术的简单快速,如检测试剂盒的出现,使之易掌握,易应用,这也是实验检测技术被应用的必然条件之一。

(1)病原学诊断:这里主要是指传染病。病原学诊断是指细菌与病毒等病源微生物的分离鉴定,是传染病诊断技术基础,也是一项很基本的确诊方法。基本内容:病料采集与运送(详说)、病料处理,细菌的培养,形态学与生化试验,细菌的分离与接种,细菌的血清型鉴定及血清试验等,这是疫病监控和疫病普查的主要手段。

(2)免疫学及血清学诊断:在这里别的实验方法我不多讲,只讲凝集类试验和沉淀试验。

·凝集试验分已知的抗原,测未知的抗体。如布病的试管凝集;禽流感和新城疫的血凝(HA)和血凝抑制试验(HI);猪瘟、口蹄疫的正向凝集试验(IHA)等,主要测相应的抗体。这里可测免疫后的抗体和感染后的抗体(疾病诊断的意义就在此)。

·已知的抗体,测未知的抗原,用于疫病普查和疫病监控,也是疫病诊断中的一种重要手段。如各种试剂盒的出现和应用,大大地提高了疫病诊断水平和时间。如:CPV、CDV试剂盒等。

·沉淀试验:主要是借住琼脂胶,进行扩散抗原抗体结合发生沉淀(一条沉淀线)。如口蹄疫的琼扩试验,琼扩试验正反都能做。

(3)分子生物学诊断:主要有核酸探针技术、单克隆抗体技术和核酸扩增技术等。

(四)监测技术在畜牧生产各个环节中的重要作用

畜牧业的健康开展,各种良好的行之有效的措施都要跟上,优良品种的种畜禽,良好的饲养管理,安静卫生的环境,正确合理的免疫程序等,对畜禽养殖都起到很重要作用。在这里,监测技术显得有为重要:

(1)、环境场地(栏舍和周边土质水源)的净化监测:及早地发现有害物质和病原,在未养殖之前,采取措施,进行防制。

(2)消毒程序及消毒效果的监测;在更换群体或转群时,全进全出时空栏时间应彻底消毒;发生疫情后的净化消毒;粪便污料汾泌物等消毒的消毒效果的监测。

(3)动物疫病防治效果的评估监测:如抗体水平和免疫保护率的监测等。

总之,随着畜牧业的发展,畜禽养殖的规模化、标准化的推进和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深入发展,动物疫病的疫情监测、免疫监测、疫病诊断和创新技术,是动物疫病实验室的既是基本又是重要的工作,是突出了动物疫病实验室在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中的技术支撑体系核心地位。

二、免疫(防疫)中有关技术环节

(一)、免疫(防疫)前的准备

1、个人防护:防护服或者深颜色的工作服、防滑胶靴、手套、口罩和平面眼镜等;

2、免疫用器械:疫苗及稀释液、注射器、针头、酒精或碘酒、药棉、镊子或持针钳、耳标钳、耳标等;

3、免疫台帐:免疫档案、免疫卡、免疫登记表等;

4、免疫反应时的抢救药品:如肾上腺素、地塞米松、高塘、生理盐水等。

(二)、实施免疫(防疫)前,应该了解的有关情况

1、询问畜主,了解畜禽群体相关情况:如近期精神、食欲、饮水、疾病等状况;饲养管理、饲喂饲料和饲养密度等情况;

2、观察畜禽群体状况:圈舍周边环境和圈舍内卫生状况;畜禽群体被毛及精神状况;静态、动态及食欲、饮水状况;

3、了解同村和周边乡村的动物疫病疫情情况;免疫情况(是首免,还是再免),何时免疫的,用了何种疫苗,什么剂型等;

4、查看免疫档案,看看同群畜禽的近期免疫程序和免疫方案。

(三)、实施免疫时,应注意的相关问题

1、检查疫苗质量:仔细看清疫苗的生产批号,是否过期失效;认真查看疫苗包装封口和瓶体情况(松动和破损);细致查验疫苗内容物情况(冻干苗潮解粘瓶、乳剂氧化变质凝集等);

2、疫苗的选择和应用:

(1)、家禽的免疫用苗:

1、重组禽流感病毒灭活疫苗(H5N1亚型,Re-1株、Re-5株),乳剂,用于鸡、鸭、鹅等家禽。颈部皮下或胸部肌肉注射。5周前鸡,每羽0.3ml;5周以上鸡,每羽0.5ml;5周前鸭、鹅,每羽0.5ml;5周以上鸭,每羽1ml;5周以上鹅,每羽1.5ml;接种后14天产生免疫力,鸡免疫期为6个月;鸭、鹅首免后3周,加强免疫一次,免疫期为4个月;

2、禽流感病毒用于成年灭活疫苗(H5N1,Re-4株,Re-5株)乳剂,用于蛋鸡和老母鸡,用法、剂量和免疫期同(H5N1亚型,Re-1株);

3、重组禽流感病毒灭活疫苗(H5N1+H5N9二价苗,乳剂,用于蛋鸡,用法、剂量和免疫期同(H5N1亚型,Re-1株);

4、鸡新城疫低毒力活疫苗(LaSata株,IV系),冻干苗,用于5周前仔鸡,用生理盐水或适宜的稀释液稀释;滴鼻、点眼、饮水或气雾免疫均可,但饮水或气雾剂量,4小时内用完;免疫期为2个月。

5、鸡新城疫中等毒力活疫苗(I系),冻干苗,用于青年以上鸡,用生理盐水或适宜 的稀释液稀释;皮下或胸部肌肉注射1ml,点眼0.05-0.1ml,也可刺种或饮水免疫,4小时内用完,7天产生免疫力,免疫期为12个月。

(2)、猪免疫用苗:

1、猪瘟活疫苗(细胞苗),冻干苗,用生理盐水稀释(15度以下6小时内用完,15以上3小时内用完),大小猪均用1ml,颈部肌肉或皮下注射,4天产生免疫力,免疫期为12个月;

2、猪瘟活疫苗(睥淋源),冻干苗,用生理盐水稀释,大小猪均用1ml,颈部肌肉或皮下注射,4天产生免疫力,免疫期为18个月;断奶前仔猪,可用4倍量,以防母源抗体干扰。

3、猪口蹄疫O型灭活疫苗(OZK/93株+OR/80株),乳剂,颈部肌肉注射,10-25kg1ml,25以上kg2ml,2-3周产生免疫力,免疫期为6个月;免疫反应,一般反应,注射部位出现肿胀,呼吸加快,精神沉郁,减食或停食1-2天,一般3天后恢复正常。严重反应,个别牲畜因品种和个体差异等因素,出现过敏反应,呼吸急促、狂燥不安、肌肉颤抖、呕吐、鼻孔出血、失去知觉等,如不抢救,可能死亡,应及时用肾上腺素或地米脱敏应。怀孕后期母畜慎用。

4、猪败血性链球菌病活疫苗,冻干苗,用20%氢氧化铝胶生理盐水或生理盐水稀释,颈部肌肉或皮下注射,大小猪均用1ml,或口服4ml,免疫期为6个月。

5、猪口蹄疫O型合成肽疫苗,乳剂,颈部肌肉深层注射,大小猪均用1ml,4周后再注射一次;免疫期为6个月。免疫反应,体瘟生高,减食或停食1-2天,一般3天后恢复正常。(6)、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灭活疫苗(NVDC-JXA1株),乳剂,3周龄以上仔猪,颈部肌肉注射2ml,免疫期为6个月。

(3)、牛羊免疫用苗:

1、口蹄疫O型-亚I二价灭活疫苗(OJMS+JSL),乳剂,肌肉注射,牛2ml,羊1ml,免疫期为4-6个月。

2、口蹄疫A型灭活

疫苗,乳剂,用于牛,6个月以上成年牛,肌肉注射2ml,犊牛肌肉注射1ml,免疫期为6个月。免疫反应,一般反应,注射部位出现肿胀,体瘟升高,减食或停食1-2天,一般3天后恢复正常。严重反应,个别牲畜因品种和个体差异等因素,出现过敏反应,呼吸急促、狂燥不安、肌肉颤抖、口吐白沫、鼻孔出血等,如不抢救,可能死亡,应及时用肾上腺素或地米脱敏,输液辅助治疗。

(四)、疫苗的稀释和保存:冻干苗用生理盐水或适宜的稀释液稀释(冷开水或纯净水),严禁用温开水和自来水。15度以下6小时内用完,15以上3小时内用完。乳剂苗当日用完。疫苗稀释后,不要放在衣兜和怀里,更不能放在太阳下暴晒,应放在阴凉干燥处。

(五)、免疫注射部位和方法:严格按疫苗使用说明书操作,有的作颈部深层肌肉注射,有的作皮下注射。有的滴鼻、点眼、饮水或气雾免疫均可,有的刺种等。免疫注射时,冻干苗注射深浅要适宜。乳剂苗注射时,针头要稍粗,作肌肉深部注射,以免疫苗外溢。另外,免疫注射时,不要打飞针。

(六)、免疫器械的选择和消毒:家禽养殖户免疫注射,可用连续注射器,做到一群一舍一针,但注射一次针头消毒一次。家禽散养户,一户一针。家畜养殖户做到一圈一针,注射一次针头消毒一次。家畜散养户,一户一针。严禁一场一针和一村一针到底。这些做法,主要防止交叉感染。

(七)应防和缓防:经静态、动态及食欲、饮水状况的观察,一切正常,实施免疫注射。经静态、动态及食欲、饮水状况的观察有异常,如体瘟升高,减食或停食、呼吸急促、呕吐拉稀,体弱生病,应缓防。配种后21天和怀孕后期,应缓防。

三、免疫注射的程序和步骤:

1、了解同村和周边乡村的动物疫病疫情情况(区域气候、四周地理环境;水源、风向、山脉;交通、物流等;如杨坝的夏季高热病),询问畜主,了解畜禽群体相关情况,观察畜禽群体状况,查看免疫档案。

2、实施免疫注射:根据畜禽群体情况,选择疫苗的品种、方法和剂量,进行免疫注射。

3、免疫注射结束后,观察免疫反应情况。如一般反应,要主动告诉畜主,不需要治疗,过1-2天后恢复正常。如严重反应,立即实施治疗。

4、防疫记录和登记:免疫档案的记录:将免疫注射的畜禽品种、日龄、数量;疫苗的名称、方法、剂量、厂家和批号,防疫员、时间均记录在案;认真登记免疫登记表:将县(区)、乡(镇)行政村自然村和畜主姓名,畜禽品种、数量,疫苗的名称、厂家和批号,防疫时间,均记录清楚;免疫卡的填写和发放:将畜禽品种、数量,疫苗的名称、耳标号、防疫时间、防疫员签字等。

四、免疫抗体产生及免疫失败原因分析

1、初次反应:抗原初次进入机体后,须经过一段阴性期(5—7天)才出现抗体,10—20天达到高峰,维持4—5月开始下降。

2、再次反应:初次反应后,经一段时间再次用同一种抗原刺激后,抗体出现暂时性下降(抗原抗体结合),随既迅速增加,数日内达到高峰。抗体的增加速度和风度比初次反应大,维持时间更长。制备高免血清、卵黄抗体,紧急免疫和免疫性治疗,都根据这个原理。

3、回忆反应:经一段时间后,抗体下降到临界点(起不到保护作用)

时,再次用同一种抗原刺激后,唤醒了记忆细胞,抗体随既迅速增加。

4、变态反应:又叫免疫应激反应。在正常情况下,机体受抗原刺激后,产生抗体,对该抗原的再次入侵有特异性的防御作用。但在另一种情况下,被某些抗原物质所致敏的动物,在再次接触该抗原时,可以发生对机体有害的免疫反应,这种引起病理过程的免疫反应叫变态反应。如过敏湿疹、呼吸困难、流涎吐沐、寒战出汗、抽蓄昏迷和大小便失禁等,有的死亡。

4、免疫抑制:由于个体的差异,免疫器官的疾病和发育不全,表现对刺激反应的缓慢,产生抗体水平不高的免疫反应。如慢性猪瘟等。

5、免疫失败:由机体和抗原的因素,注射免疫后血清中监测不到抗体。免疫失败的原因很多,主要有:(1)疫苗的保存:冷藏温度不够、过期失效;(2)疫苗的稀释:正确使用稀释液,如冻干苗用蒸馏水和生理盐水(不能用井水和自来水,有金属离子和氯离子)、组织和细胞苗一定要用生理盐水。(3)免疫的途径:(如皮下、深部肌肉、饮水、滴鼻滴眼、喷雾)。(4)操作不按要求规范进行。

6、治疗性免疫:根据回忆反应抗体的产生的一般规律,紧急接种疫苗,在短时间内大量产生抗体,来中和入侵的病毒,达到治疗和免疫的目的。这里一是制备高免血清困难下,二是该疫病的潜伏期较长(2周以上,潜伏期3-5天效果不好)。如狂犬病、猪瘟等进行紧急接种疫苗(市监狱猪病)。

7、免疫性治疗:根据免疫学的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原理,机体感染病毒后,用高浓度的抗血清进行注射,达到治疗目的。但病愈后必须要接种疫苗,才能产生抗感染能力。如犬瘟热、犬细小。鸡法氏囊不要接种疫苗,因成年鸡,法氏囊已萎缩。

五、免疫效果及抗体监测

1、母源抗体的监测:通过检测母源抗体并根据母源抗体的半衰期,可决定首免时间。当母源抗体较高,而又必须进行疫苗免疫时,应选择能够突破母源抗体的疫苗种类进行免疫,会达到很好的免疫效果。

2、免疫后抗体水平的动态检测:这种检测有利于合理安排免疫的最佳时机。此外,利用血清中抗体水平动态和消长规律,可优先选择疫苗,并可对多种疫苗进行合理制定免疫程序,避免不同种疫苗相互干扰,达到全面免疫。免疫后的抗体检测可分抗体水平高低(3log2达到最低保护率,6-8最高,10-11可能感染病毒)和群体抗体的百分率(40%以下保护率较差,50-70%一般。85%以上保护率较好)。

3、疫苗效果的评价:由血清抗体及其水平高低,可检测疫苗免疫尤其是疫苗质量的好坏,对生产疫苗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因运输、保存和近期的疫苗的问题,而这些疫苗急需要用,疫苗质量任何?可用HA实验直接测疫苗的效价。若已用过,用HI实验在免疫后5-8天即可检出抗体,说明疫苗有效。

4、免疫监测对防疫工作的指导:通过监测对群体的免疫程序的制定和调整有决定意义的指导,如群体按要求免疫,经监测抗体水平均在2-3(HI)和群体抗体的百分率在50%以下,就要找原因,就要进行再次免疫,提高抗体水平。

目前,各级政府和动物防疫部门非常重视动物的防疫工作,制定了一系列动物疫病免疫程序和方法(方案),工作力度和措施都到位,每年还进行督查、考核和评比。但是,通常的做法是:听汇报、访农户、看资料、验耳标、查

登记表和免疫卡。要想真正查真打、真苗和真效,就得看监测结果的抗体及其水平和平均保护率,这是最科学,也是硬指标,来不得半点虚假。

5、检测目的而决定样品要求:病原学诊断要求样品(病料)采取组织器官和全血,如肝、肺、脑、心、脾、肾和淋巴结等。有的有特殊要求:禽流感采取病死禽的头;疯牛病是小脑;口蹄疫采水疱皮和水疱液;毒物检测采取胃肠内容物和相关肌肉;病理组织切片采取特征性病变组织器官;免疫学及血清学监测诊断采取全血分离血清;汾泌物检测采取口腔、鼻腔和泄殖腔粘液。

6、样品采集的一般程序要求:采样前的准备(器具、试剂、采样单、防护装备等);采样人必须是兽医技术人员,熟悉采样器具的使用,掌握正确的采样方法,做好家畜家禽的保定工作;猪采血:小猪采前腔静脉;大猪从耳静脉采血;牛采血:从尾静脉或颈静脉;羊采血:颈静脉采血;家禽采血:翼静脉采血;样品采集后注射器回抽0.5-1ml,放置等凝固才能移动;应详细填写采样单(畜主、单位、地址,畜别、品种、日龄,疾病史、饲养情况、环境卫生和免疫状况等),采样人和被采样人(单位)签名(盖章):

7、样品的保存要求:所采取的样品(组织病料)气温高于25度,2小时内进行冷冻保存,气温低于20度,当天内进行冷冻保存。所采取的全血是抗凝或不是抗凝,一律冷藏,绝对不能冷冻保存;根据样品检测要求,在装样品(病料)的容器内加入一定量的保护液,如口蹄疫水疱皮加50%的甘油和PBS液;禽流感口腔和肛门拭子、野禽粪便加双抗PBS液;病理组织切片的病变组织器官和疯牛病是小脑加福尔马林浸泡;

8、样品的运送要求:样品采集好后,样品必须分类、分标,按格、按

序,并做到品种、数量相符,无污染、无外溢。运送时,一定要有冷藏箱运送。

9、采样人员的防护要求:穿防护服;戴可消毒的橡胶手套;戴N95口罩或标准手术口罩;戴护目镜;穿胶靴;

10、样品的处理要求:现场采集的废弃的样品,不能随便乱扔,应集中焚烧或深埋处理;实验室的试验(血清分离)后废弃的样品,应集中高温高压、焚烧或深埋处理;运送样品的器具,应消毒清洗处理。

篇8:基层兽医站动物防疫操作技术要点

1 防疫物资的运输与保存

领取疫苗前要逐瓶检查, 主要看瓶口有无破损, 封口是否严密, 内容物是否变色、沉淀, 标签是否完整、有效期限、稀释方法、使用方法、标签的头份, 以及生产厂家和批准文号等。疫苗运输需用专用冷链车统一配送。疫苗应严格按照说明书要求的冷藏条件 (2~8℃) 或冷冻条件 (-15℃) 保存。

2 免疫注射过程

(1) 器械消毒与人员防护。常用的器械有注射器、针头和镊子等。器械消毒前必须将器械冲洗干净, 金属注射器应拧松活塞调节螺丝, 放松活塞, 器械用纱布包好, 针头成排插在多层纱布的夹层中, 100℃以上的蒸汽灭菌15~20分钟。消毒过的器械当日使用, 超过保质期或打开后需重新消毒后使用。

(2) 体况检查。免疫注射前防疫人员应向养殖户仔细询问畜禽病史、用药情况、饮食和大小便等情况, 观察动物精神状态, 检查眼、鼻、口和毛色等体况, 必要时进行体温检查, 对病、弱、处于临产期的牲畜及未断奶仔畜则暂不注苗。

(3) 检查疫苗外观并阅读使用说明书。疫苗从冷藏箱取出后, 防疫人员必须认真查看疫苗包装, 确定包装完好、无破损;查看疫苗生产时间、批号和有效期, 确定疫苗在有效期内;查看疫苗性状, 确定疫苗无分层和浑浊等异常情况。仔细阅读疫苗使用说明书, 了解其用途、用法、用量及注意事项。

(4) 疫苗稀释。按照疫苗使用说明书注明的头份, 用规定的稀释液按规定的倍数和方法稀释疫苗, 稀释时先用镊子除去稀释液和疫苗瓶口的铝箔封口, 再用酒精棉球消毒瓶塞, 用注射器抽取稀释液, 注入疫苗瓶中振荡, 使其完全溶解。另取一个已消毒的大瓶将溶解的疫苗注入, 将针头留在大瓶上。另取一个针管吸取稀释液同样将针头留在稀释液瓶上, 补充稀释液至规定量, 用挤干的酒精棉球封住针头避免污染。

(5) 吸取疫苗。稀释后的疫苗用固定在瓶口的针头吸取, 吸取后针头要用挤干的酒精棉球封存;吸取冻干苗时要做真空试验。用75%的酒精棉球对疫苗瓶塞进行消毒后将注射器针头刺入疫苗瓶液面下方吸取疫苗, 疫苗抽出后不可再注入瓶内, 并将针头固定在疫苗瓶口, 用镊子使针头与针管分离。选择合适的针头用镊子固定在注射器上, 排出注射器内的空气。排出注射器内空气时需用干棉球包住针头, 避免疫苗排出造成污染。防疫人员在注射疫苗前应将抗过敏药物准备好, 一旦发现畜禽注苗后出现过敏反应, 要及时进行抢救和对症治疗, 减小不必要的损失。

(6) 疫苗回温。由于疫苗保存在冷藏或冷冻环境中, 为了避免应激, 注射前需要进行回温处理。可将疫苗放在常温条件下25~30分钟回温, 或将抽取疫苗后的注射器攥在手心3~5分钟。

(7) 动物保定。猪的保定。保定者在正面用两手分别握住猪的两耳, 向上提起猪头部, 使猪的前肢悬空。大群猪注射时保定可用抓猪器来保定。牛的保定。徒手保定向上拉提鼻绳、鼻环或用一手的拇指与食指、中指捏住牛的鼻中隔, 再抓住牛角, 加以固定。柱栏内保定将牛牵至柱栏左侧, 缰绳系于横梁前端的铁环上, 用另一绳将颈部系于前柱上, 最后缠绕围绳及吊挂胸、腹绳。亦可因地制宜, 利用自然树桩进行简易保定。羊的保定。两手握住羊的两角或耳朵, 骑跨羊身, 以腿内侧夹持羊两侧胸壁即可保定。犬的保定。口网套于犬的口部。家禽的保定。家禽一般徒手保定, 用左手的大拇指和食指握住翅膀, 小拇指勾住一只脚。

(8) 免疫注射。选择合适的针头。牛一般选择16号、猪 (羊) 一般选择用12号、家禽一般选择用7号、9号两种。皮下注射可用5号、7号针头, 冻干苗宜用7号针头, 油苗宜用12号针头;注射器刻度要清晰, 不滑杆、不漏液。防疫中要经常检查针头是否完好, 有无针尖卷曲、起刺或堵塞等现象, 已损害的或无法利用的均应无害化废弃。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根据疫苗说明书的使用方法选择合适部位进行注射。肌肉注射一般选择肌肉发达的部位, 如颈侧和臀部等。皮下注射:鸡在左手, 拇指与食指掐取鸡颈部皮肤形成的褶皱处;羊在左手, 拇指与食指掐取羊颈侧下或肩胛骨后方皮肤使其产生褶皱处。注射部位消毒。确定注射部位后先剪毛, 再用2%~5%碘酊棉球由内向外螺旋消毒, 后用75%酒精棉球脱碘后接种。选用合适针头刺入2~3cm, 回抽针芯, 如无回血即可慢慢注入药液。

(9) 佩戴耳标。对耳标、耳标钳、家畜耳朵内外两侧挂标处进行消毒。将公标套在耳针上, 将耳标卡片弹起, 把母标放在耳标钳的槽内, 再用卡片压住母标。将套有公母标的耳标钳夹在家畜耳朵上, 用力握钳柄, 公标就会卡在母标上, 放松钳柄, 耳标自然脱离。

(10) 档案登记。包括畜主姓名、个体号、年龄、妊娠月数、免疫时间、疫苗种类、注射剂量、疫苗生产厂家、补针时间、耳标号码、畜主签名和防疫员签名等。

(11) 废弃物回收。已打开未使用完的疫苗要统一收回, 疫苗空瓶、使用过的针管、针头和棉球等废弃物也要一并收回统一销毁。

3 器械消毒

上一篇:郑州音乐培训哪个好下一篇:感恩节校园感恩活动倡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