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工作问题范文

2022-05-25

第一篇:防疫工作问题范文

动物防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胡兴盛

1 主要问题

1.1 认识不到位 由于乡镇机构改革时,将乡镇畜牧站定为“走社会化服务的路子”,所以一些乡镇政府认为畜牧站应自谋生路,防疫治病是畜牧站的事,与政府没有多大关系。更有甚者,在县畜牧局派出技术干部落实免疫任务时,有个别乡镇主要领导居然说:打针是畜牧站的事,我不支持,也不反对。

1.2 投入无保障

1.2.1 生物药品款到位少 中央、省、市均要求地方政府要将生物药品款纳入财政足额预算,但很多地方都是一纸空文。

1.2.2 防疫费收取到位少 大部分地方都把“防疫费”当作纯粹的“服务费”对待,一方面没有切实可行的收取办法,只是笼统地打针收费、服务收费,另一方面降低收费标准(象征性收费),导致防疫工作无人去落实。

1.3 队伍不稳定 就宣汉县而言,所辖的73个乡镇畜牧站相当一部分处于瘫痪状态,畜牧站已成空壳,“无人站”、“独人站”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很大一部分乡镇畜牧站都以“政府给钱就来买药,政府组织就去打针”的消极被动状态对待动物防疫工作。

1.4 工作不落实 防疫任务虽层层下达,但落实到养殖户那里已大打折扣。一些疫病在一些地方发生流行,有的已给养殖户造成一定危害。

2 主要对策

2.1 要建立健全高效的动物防疫机制

2.1.1 统一县动物防疫监督机构的设置和称谓 县级只设动物防疫监督站(局),并将其由现股所级升格为副局级,按照公务员对待,以利其顺利开展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第6条明确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所属的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实施动物防疫和动物防疫监督”。由此可见,县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是县政府所属的机构,具有《动物防疫法》的执法主体资格,故应升格。

2.1.2 落实好乡镇公益性工作人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和四川省委、省政府川委发(2002)17号文件等规定,按照公益性和经营性分开的原则,由乡镇政府在乡镇畜牧站中确定2~3名思想好、业务强的同志,进入乡镇农技中心,具体负责组织实施本乡镇公益性工作,主要包括组织实施动物免疫工作,协助县上抓好辖区内执法管理工作等,其工资和办公经费由同级财政定额补贴5000元/年/人。畜牧站则按乡镇改

革的精神,主要做好诊疗、医骟、饲料、兽药等经营性工作,走社会化服务的路子,实行服务收费。

2.1.3 认真落实好强制免疫工作 每年分春秋两季开展好大面积强制免疫工作,乡镇政府负责宣传、组织发动,具体解决存在的问题;县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做好业务指导。各乡镇负责公益性工作的同志,代表乡镇政府具体组织实施。

2.1.4 按规定开展好检疫工作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的规定,只有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所属的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才具有检疫权。同时按农业部和四川省人民政府有关规定,县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可以派出换证处和报检点,可根据工作需要在乡镇聘用检疫员。结合县情,可分为几个片区,每个片区由县动物防疫监督机构直接派人组织实施检疫,并根据工作需要,在乡镇畜牧站聘任一部分符合条件的职工作为检疫员,共同开展检疫工作。原则上,聘用检疫员就是该乡镇从事动物防疫的公益性工作人员,既负责检疫工作,也负责所辖区域的免疫工作。同时,在检疫流通环节,加大对免疫标识的查验力度,切实做到“以检促防”,确保动物防疫工作顺利开展。2.2 要解决好政策性投入

2.2.1 解决好防疫经费 县财政每年解决20万元,专项用于购买生物药品补助和扑疫及测毒测抗、疫情普查监测等防疫工作开展。2.2.2 解决好生物药品款 根据《四川省<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实施办法》等有关规定,要将动物预防用生物药品费足额纳入各级财政预算,乡镇应按照“小乡镇0.3~0.5万元,大乡镇0.6~1万元”的标准,落实好生物药品款。

2.2.3 调整检疫费的政府调节基金收取办法 目前政府调节基金是按检疫费总收入的25%进行收取。应按国家财政部、国家物价局(1992)价费字452号文件的规定,对检疫费收入的结余部份按预算外资金纳入政府调节。

2.2.4 收取好防疫费 基层站不稳定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防疫费收取不到位,目前对防疫费的收取误解甚多,要区别对待。

2.2.4.1 防疫费不是服务费 国家财政部、物价局(1992)价费字452号文件中明确规定:防疫费是行政事业性收费。

2.2.4.2 收取防疫费不需要签订服务合同 《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第十一条明确规定要“实施强制免疫”。

2.2.4.3 收取防疫费必须确保免疫到位,不能只收费不免疫,或多收费少免疫。

2.2.4.4 收取防疫费,必须按照财政、物价部门规定的标准收取。

2.2.5 落实好乡镇畜牧站在乡镇机构改革以前退休职工的基本生活费。

2.2.5.1 纳入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

2.2.5.2 财政予以适当补助。

2.3 要落实好领导责任 根据国务院国发(2001)14号“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对本地区动物防疫工作负总责,各级政府主要负责人是动物防疫工作第一责任人”的文件精神,确定各县、乡镇长为动物防疫工作第一责任人,分管县、乡镇长及畜牧部门负责人为第二责任人,签订动物防疫目标管理责任书,将动物防疫的目标和责任分解落实到相关责任人头上,确保责任落实、任务落实、措施落实,确保动物防疫工作顺利开展。

原载《四川畜牧兽医》2003年第7期

第二篇:基层动物防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金峰镇 易小义

摘要 :就目前基层动物防疫工作中畜禽饲养环节、动物防疫队伍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应对措施,以为基层动物防疫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基层;动物防疫;存在问题;对策

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各级政府对畜牧业的惠农政策相继出台,养殖扶持力度逐年加大,畜禽养殖业发展迅速,以预防为主的动物防疫工作显得尤为重要[1]。但是,基层动物防疫工作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制约着畜牧业的进一步发展。为此,结合工作实践,就目前基层动物防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对策建议,以供参考。

一、基层动物防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畜禽饲养环节中存在的问题

1.畜禽养殖场整体布局不合理

一是养殖场选址不合理:大多数中小型养殖场业主都不是学习畜牧行业的专业人员,同时又不愿意向专业技术人员请教,形成许多畜禽养殖场建设位置处在政府规划的禁养区或限养区,一方面造成环境污染,另一方面受到环保部门的处置。二是养殖场饲养功能区划分不合理:饲养区、隔离区和办公生活区没有严格分离;饲养区门口没有消毒设施,进出饲养区没有车辆消毒装置和人员消毒通道;场内道路无净道和污道、雨水和污水分流之分;沼气池等

1 无害化处理设施面积与养殖场生产能力不相匹配等。一旦发生动物疫情,很难控制和净化[2]。 2.动物防疫条件管控不到位

畜牧业出台了许多相关法律法规。如《动物防疫法》、《重庆市动物防疫条例》等,以及动物防疫条件审查相配套的管理办法,但动物饲养场主的动物防疫意识不强,导致兴办的动物饲养场离村庄、生活饮用水源、主干道等太近;动物饲养场间隔距离太小,增加了动物疫病的防控难度;畜禽粪便对环境的污染,易引发群众纠纷、上访等事件。

3.病死畜禽及粪便无害化不规范

有的养殖场畜禽发病短时间治疗不见好转就急于出售,甚至有的养殖场主将死畜禽卖出;个别养殖场主将病死畜禽乱扔乱弃在河流、道路边或偏远的山岗、树林里,造成环境污染、病原扩散;畜禽粪便不入干粪池堆集发酵,随意堆放、污水四溢、臭气熏天、蚊蝇滋生,有的无沼气池、沉淀池等粪液净污设施,还有的即便修建了沼气池、沉淀池,但也未正常使用,粪液污染较为严重。这些均是动物疫病的疫源地,易扩散动物疫病,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一定影响,给畜牧业健康发展带来较大阻碍与损失,社会影响较为恶劣,倍受媒体关注。

4.生产管理制度不完善

不少畜禽养殖场对饲料、药品及疫苗等投入品的生产厂家、生产批号、使用及保质期记录不清,来至不

2 记录,保存也不当;畜禽进入、售出及病死畜禽数前后发生逻辑性的错误;引种、补栏前不住场观察,调入后不隔离就混群;消毒药品的名称、消毒次数及何人何时实施消毒记录不完整;免疫标识使用数与畜禽出栏数不吻合,佩戴率低;生产管理制度不完善,不利于动物疫病追溯,不利于动物产地检疫开展。

5.免疫程序不合理

有的畜禽规模养殖场不能根据本区域、本场所疫病流行特点,制订合理的免疫程序,片面套用书本和其他场免疫程序,或一个免疫程序多年不变,免疫缺乏针对性;不开展免疫抗体检测,甚至拒绝当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抽检,导致免疫抗体消长不清,动物发病原因不明。 6.散养畜禽免疫密度难以达到100% 我国的散养模式基本上集中在农村,人畜混居、多种禽畜混养,除了影响环境卫生外,还会导致疫病交叉感染,多数农村畜禽散养户知识水平低,对动物防疫的认识不足,防疫水平低,对疫病的认知能力弱,不能正确看待动物的疫情,会阻碍对疫病的控制,扩大传播范围,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甚至是人员伤亡。

(二)动物防疫队伍中存在的问题

1.基层畜牧兽医管理体制有待完善

畜牧站系统人员既是裁判又是运动员,自己防疫自己监管,导致工作开展难以硬约束;动物防疫队伍和技术水平跟不上;基础设施与配备仪器不匹配;财政的畜牧相关

3 经费不足,难以深入开展;动物防疫人员的待遇福利低,很难招揽和留住年轻的技术人才;基层服务人员老化,技术水平和体质跟不上当前动物防疫工作的需要;行政管理不到位,国家投入有限,基础设施不能及时更新,条件简陋,无法保证重大疫情的防治工作的需要;基层畜牧站受县畜牧兽医局和当地政府双重管理,存在一定的相互制约性;人员有限,分工不清,一人需承担防疫、检疫、畜牧发展、疫情监测、政府工作等多项责任,缺少专业化;基层畜牧站难以开展病原学检测,国家规定强制免疫的高致病性禽流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口蹄疫、猪瘟等免疫抗体检测不能常年开展,导致动物防疫基础设施项目中的仪器设备不能物尽其用,这不利于产地检疫、动物防疫工作的开展。

2.乡镇畜牧兽医站监管不力

不少乡镇畜牧兽医站人员被借调,在岗人数少,人员力量不足,且事务繁杂,投入动物防疫工作的精力有限,有的乡镇畜牧兽医站技术人员对辖区的规模养殖生产动态不太清楚,补栏的畜禽未督促其及时补免。 3.村级防疫员整体文化水平不高,从业率低

部分村级防疫员年龄偏大,现代交通工具缺乏,劳动效力低下;有的没有兽医临床经验,文化程度低;由于乡镇防疫工作的直接执行者是畜牧站工作人员,村级防疫员只有畜牧站工作人员聘请时才支付报酬,国家并没有对村级防疫人员支付固定报酬,导致有的村级防疫员常年在外务工,

4 即使在家的村级防疫员也从事其他工作,以致村级防疫员只有起名,未从其业。

二、对策措施

(一)加大培训力度

结合目前进行的新型农民培训、专业技术人员培训项目,加大对规模养殖场、畜牧兽医专业技术人员的《动物防疫法》、《畜牧法》、《重庆市动物防疫条例》等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畜禽养殖政策的宣传和培训力度,重点强化畜禽养殖场动物防疫意识和法律责任;继续加大对专业技术人员的防控技术的培训,试行基层实验室的开展;加大畜禽最新养殖技术、动物疫病防控技术的推广力度,提高畜禽养殖水平和动物疫病防控能力,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畜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加大行政处罚力度

根据《动物防疫法》、《畜牧法》、《兽药管理条例》、《重庆市动物防疫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重点加大对投入品的监管,动物防疫条件的审查,加大对未作无害化处理及出售病死畜禽的处罚力度,形成以法治牧、以法兴牧的良好环境。

(三)试行基层实验室开展

加大基层畜牧站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开展实验室的硬件设施;加大基层实验室技术人员培训;对基层畜牧站在岗位设置、职称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有利于吸引、

5 挽留年轻技术人才;增加财政投入,将基层实验室检测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保障基层检测单位常规检测正常运行。

(四)重组村级防疫员队伍

建议将现有村级防疫员重新整合,全面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素质;改善基层畜牧站管理体制,不再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确立村级防疫员资质,如年龄设置50周岁以下,文化程度为高中以上,固定村级防疫员劳动报酬,让村级防疫员有其证并从其业。

三、参考文献

[1] 石明.基层动物防疫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09(4):235-236.

[2] 赵兵.提高认识 加强畜禽疫病防治工作[J].畜牧与饲料科学,2009(9):116-117.

6

第三篇:水生动物防疫检疫问题解答

1.开展水生动物防疫检疫主要的法律法规有哪些?

开展水生动物防疫检疫的法律法规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0IE水生动物卫生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动植物进出境检疫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水产种苗管理办法》、《出境水生动物检验检疫监督管理办法》、《进境动物和动物产品风险分析管理规定》、《国务院关于推进兽医管理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等。 2.水生动物产品包括什么?

包括:来源于水生动物用于养殖(如乱、精、幼体)、人类食用、药用、生物或工业用途的产品。

3.水生动物疫病所指内容是什么?

水生动物疫病,是指水生动物传染病、寄生虫病。 4.水生动物防疫的内容有哪些?

水生动物防疫包括:水生动物疫病的预防、控制、扑灭和水生动物及其水生动物产品的检疫。

5.什么叫水生动物检疫?

检疫是一种官方的行为。水生动物检疫是指国家法定的检疫、检验监督机构和人员,采取法定的检验方法,依照法定的检验项目、检疫对象和检疫、检验标准,对水生动物及其产品进行检查、定性和处理,以达到防止动物疫病的发生和传播、保护渔业生产和人民身体健康的一项带有强制性的技术行政措施。 6. 为什么要进行水生动物防疫检疫?

开展水生动物防疫检疫,是防止传染病流行的重要途径,在杜绝、切断国外以及国内其它省市区域疫病在本市的传播、蔓延上,具有极其重大的作用。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活水生动物及其产品在市场流通,而进出口的水生动物如果带有某些病原,不仅会使水生动物死亡,造成直接的经济损失,还可带入人畜共患病,如上海曾因食用毛蚶引起甲肝病,有人食用醉蟹致肺吸虫病例,以及河豚鱼中毒等。危害人类健康而最大的危害是:病原进入新的地区遇见新的敏感动物,即会引发新的疫病流行,造成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所以我们必然要采取一切措施阻止病原体进入,随时进行水生动物的防疫检疫。

希望养殖单位和个人高度重视检疫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放养之前进行疫病检测,发现疫病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以保护自身的经济利益不受更大的损失。 7.水生动物疫病是如何分类的?:

水生动物疫病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分为三类,到目前为止,水生动物疫病被列为二类或三类疫病范围。

一类疫病,是指对人与动物危害严重,需要采取紧急、严厉的强制预防、控制、扑灭等措施的;

二类疫病,是指可能造成重大经济损失,需要采取严格控制、扑灭等措施,防止扩散的;

三类疫病,是指常见多发、可能造成重大经济损失,需要控制和净化的。 水生动物病病原微生物:流行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马苏大麻哈鱼病毒、病毒性出血性败血症病毒、锦鲤疱疹病毒、斑点叉尾鮰病毒、病毒性脑病和视网膜病毒、传染性胰脏坏死病毒、真鲷虹彩病毒、白鲟虹彩病毒、中肠腺坏死杆状病毒、传染性皮下和造血器官坏死病毒、核多角体杆状病毒、虾产卵死亡综合症病毒、鳖鳃腺炎病毒、Taura综合症病毒、对虾白斑综合症病毒、黄头病病毒、草鱼出血病毒、鲤春病毒血症病毒、鲍球形病毒、鲑鱼传染性贫血病毒。

8.水生动物疫病的处置方式有哪些:

水生动物具有与陆生动物不同的特性,生活在水中属于变温动物,国际OIE规定,当发现二类水生动物疫病时,要按照一类疫病进行处置,需要采取全部扑杀政策;当发现三类水生动物疫病时,要以二类疫病处置方法,需要采取严格控制、扑灭等措施。其他水生动物疫病要按照三类疫病进行处置,需要进行控制并实施无害化处理。

9. 扑杀水生动物疫病的涵义?

扑杀是指在渔业行政部门的授权下,扑杀感染特定疫病的水生动物及同群可疑染疫的水生动物,并在必要时扑杀直接接触水生动物或可能传播病原体的间接接触动物的一种强制性措施。 10.什么叫净化?

净化是指在某一限定地区或养殖场内,根据特定疫病的监测结果,及时发现并淘汰各种形式的感染水生动物,使限定水生动物群中某种疫病逐渐被清除的疾病控制方法。 11.什么叫隔离?

隔离是指将患病水生动物和疑似感染水生动物控制在一个有利于防疫和生产管理的水环境中并进行单独饲养和处理的方法。隔离是控制疫病传播和蔓延的重要措施之一,在国内外应用非常普遍。 12.什么叫封锁?

封锁是指当法定的二类水生动物疫病暴发时,为了防止疫病扩散以及安全区健康水生动物的误入而对疫区采取划区隔离、扑杀、销毁、消毒等强制性的措施。 13.什么区域属于无规定水生动物疫病区?

是指具有天然屏障或者采取人工措施,在一定期限内没有发生规定的一种或者几种水生动物疫病,并经验收合格由官方宣布的区域。 14.什么叫风险分析?风险分析包括的内容有哪些?

风险分析是指危害因素确定、风险评估、风险管理和风险交流的过程。 风险分析包括对进境水生动物、水生动物产品、水生动物遗传物质、水生动物源性饲料、生物制品和水生动物病理材料的风险分析。 15.风险评估有哪些方法?风险评估过程包括哪些?

风险分析:采用定性、定量或者两者相结合的分析方法。风险评估过程:包括传入评估、发生评估、后果评估和风险预测。

16. 水生动物检疫的基本程序与检疫合格证的类别是如何规定的?

水生动物检疫的基本程序是:检疫审批→提前7日向检疫机构进行报检→采样或送样→检疫检验(现场、隔离、实验室)→检疫结果处理→获得检疫合格证后进行投放养殖或销售。

检疫证明的类别有:动物产地检疫合格证明;出县境动物检疫合格证明;出县境动物产品检疫合格证明;动物产品检疫合格证明;动物及动物产品运载工具消毒证明。

17. 榆阳区负责水生动物防疫检疫机构有哪些?职责是什么?

《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所属的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实施动物防疫和动物防疫监督。水生动物防疫工作由渔业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实施。榆阳区水生动物防疫检疫站职责:依法实施水生动物防疫、水生动物及其产品检疫、产品安全和渔药监督等行政执法工作;承担水生动物疫病的监测、检测、诊断、流行病学调查、疫情报告以及其他预防、控制等技术工作。 18.开展水产养殖动物病情测报有何意义?

开展水产养殖动物病情测报是将动物疾病的基础研究与流行病学研究的结果相结合,寻找发病的规律性,提出预警指标,制定有效水生动物疾病的控制措施,并将其引入到疾病控制决策管理层和广大从业者中,对疾病防治实践起到有效的指导作用。 19.测报数据有何作用?

①通过对测报数据的分析,揭示水生动物疾病消长以及疾病变化的规律。②通过对测报数据的分析,研究水生动物疾病的分布。③为水生动物疾病防控的评估和决策提供依据据。④根据测报数据,制定水生动物疾病的预防措施。⑤通过对测报数据的分析,为水生动物防疫检疫提供提导。

水生动物防疫检疫工作是实现渔业现代化必须实施的措施,它对阻此疫病的传播和流行、保护人和动物安全、促进保护贸易、推动水产业健康发展将起到保障作用。为使大家了解防疫检疫工作的内容,同时也为了宣传水生动物防疫检疫工作,本期专门对水生动物防疫检疫的基本内容做以介绍。

一、什么是检疫?其目的意义是什么? 检疫是一种官方的行为,是对进出境的动植物进行观察、研究、进一步检验、试验和处理的活动,其中试验是指官方的检验以确定是否有病原存在并鉴定它,而不是光看看外表。在亚太地区检疫指南中把“检疫”界定为这样一个过程:检疫包括从进人边界前,在边界上和通过边界后的各种活动。如在到边界前的检查,运转前的鉴定证明,转运、到达后隔离检疫,隔离检疫期内的检查,旅行和随后的检疫监管。 检疫的目的意义主要为阻止疾病的流行,保护人和动物安全,促进和保护贸易。

二、水生动物防疫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法》和相关活动、法规和文件的规定,我国水产动物防疫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以促进我国水产养殖生产健康发展、维护水生生态系统稳定为目标,建立起一支专业化防疫执法队伍,

第四篇:再谈奶牛卫生防疫问题和措施

摘 要:在奶牛的卫生防疫问题讨论交流方面,近年来有很多专项经验成果,在推广和促进防疫工作取得了很多实效,基本可以解决卫生防疫实践过程中的基本问题。如果能在各地区这些畜牧管理专业技术经验的基础上,把奶牛的养殖特点需求结合起来,列摆问题,细化操作措施,对奶牛的卫生防疫就更有实际指导意义。本文通过目前农业地区牲畜的防疫卫生存在的3个典型的主要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和措施,对防疫卫生给予必要的启示。

关键词:畜牧 ;奶牛;病害防疫卫生问题 ;措施

中图分类号:S858.2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0932076

1 问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我国牲畜防疫卫生事业得到了长足进步,但发展水平还不均衡,有些偏远农村和贫困地区,尤其是个体农户对牲畜防疫卫生问题还不很重视,一些问题还比较突出。有消息报道,2011―2015年偏远地区因牲畜的防疫卫生方面对人体的危害案例依然时有发生。主要原因是这些地区的养殖业主对防疫卫生工作重视不够,加上地方畜牧管理和指导部门又鞭长莫及,只重视养殖成本投入,忽略了防疫才造成了疫情的发生,此文希望能够得到偏远地区防疫部门的高度重视,并加强这方面的宣传教育和管理。

2 高度重视偏远地区奶牛的防疫卫生工作存在的典型问题

养殖初期奶牛的引进存在健康隐患问题。奶牛不同于一般耕牛的关键因素在于奶制品的销售传播,奶牛的健康与否事关饮用人群的健康。在调查中发现,部分地区对奶牛引进过程的管理控制比较松懈,畜牧管理和防疫部门管理力度的不够是养殖户安全意识淡薄的关键。私自引进,不经过检疫,也没有免疫证明的现象还比较普遍,发现异常情况也不愿意隔离检测,很容易回避防疫部门的管理,这些奶牛中有很多不健康的,而产奶后就直接卖给引用人群,给人的健康带来极大的危害和隐患,失去了安全保障。更有甚者,将这些未经检疫的奶牛混同在健康牛群里一同饲养,再次增加了感染给其他奶牛牲畜扩大疫情的隐患。

不注重饲养场所违背有关规定,缺乏科学和安全性选择问题。在奶牛养殖场所的选择方面,国家有明确规定要求――在选择饲养场所应当远离居民住宅区域,牛舍等使用的材料也必须要符合相关规定。但事实上,有乡镇资料调查显示,在偏远地区农村,每10户的奶牛养殖户中,至少7户以上都十分简陋且卫生不达标。养殖户能省则省的心理认识还相当普遍。有90%的养殖户不仅把牛舍建在自家院里,还紧靠其他农户住宅的庭院附近,牛舍空间面积十分狭小,奶牛产奶期也没有干净的居养环境,到处都是粪便,这样的环境下,防疫卫生是不得不堪忧的。这一问题也暴露出,畜牧业管理和技术创新也缺少研究成果,除了部分大规模的养殖场可以更科学卫生地管理外,绝大多数散养户都是使用人类几千年传统的牲畜养殖方法,缺少卫生清理的配套设施,无法保证科学管理。

从来不消毒,防疫卫生意识相当薄弱问题。在偏远乡下走访了解到,大多数养殖户都不消毒。有学者撰文分析原因认为“当前农村大部分养殖户文化水平较低,综合素养较差”, 笔者不认同这个观点。现阶段的农村,文化素质都在不断提高,现代的媒体传播渠道和政府职能部门的宣传教育,都是可以提高素质的有效渠道,奶牛养殖户卫生防疫的安全意识薄弱,并非主要来自于文化素质,更多是源于我们在管理上的不到位给养殖户带来更大程度的侥幸心理。

3 做好奶牛防疫卫生管理,提高防疫水平

职能部门应该坚持常年走访,做好养殖区多发点疫情防治宣传教育和卫生监督管理。在过去几年的管理实践中,卫生防疫部门做了大量的宣传工作,也收到了一些成效,但面对那些偏远的农村的宣传覆盖面还远远不能满足疫情防治需要。为此,政府职能部门,应进一步落实分片包干责任制,对那些存在隐患的养殖区和农户逐一面对面现场宣传。但最有效的措施并非是仅仅靠宣传就能实现管理水平提高,靠制度建设下的管理才是更重要的手段。要加强养殖户对奶牛养殖卫生防疫的重视,就要健全各项法规细则,对不具备安全养殖条件的要坚决取缔,从根本上强化疫情防治意识,对那些不尽责的职能部门也要给予必要的处罚,从管理部门的自身考核和对养殖户的实质监督2个层面来保证奶牛养殖的科学卫生安全。

进一步细化检查对养殖户的审核标准,有理有据地控制好关键环节的卫生消毒。卫生防疫部门要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进一步根据区域实际条件和控制情况,合理调整制定详细的审核标准,特别是对养殖场所的选择、养殖总量与环境空间的匹配度以及卫生设施环境的达标几个方面加强管理,强化要求,逐步形成持证养殖、定期消毒、定期检查、不定期抽查和实行达标许可制度的良性管理状态。尤其是根据气候变换的特点,加强春夏秋3个季节的检查,通过督促和频繁检查来逐步培养养殖户防疫卫生意识,让奶源和养殖区防疫卫生水平在细化管理中得到真正改善。

将管理触角深入到奶牛交易市场强化强制交易前检疫。要想加强管控,就必须深入到奶牛交易现场,及时对交易的奶牛进行强制检疫。在检疫过程中要做好奶牛档案管理,出售人和购买人的地址都要记载相关主要资料,便于出现问题时追根寻源。对此,国外有比较成熟的管理经验,建议卫生防疫部门参考一下国外对奶牛养殖场和奶牛交易管理的经验和做法,可望改善管理,尽量减少漏检逃检现象,营造好安全的放心环境。

第五篇:我县动物防疫基础设施现状、问题及发展对策

一、动物防疫机构设置、人员编制及专业技术干部基本情况

1.县级动物防疫机构

我县动物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成立于2007年5月,设办公室、防控组、兽医实验室3个组室。编制12人、在编人员12人、在岗人员11人(1人退二线)。现在岗人员全部是技术人员,大学本科8人(兽医专业7人、畜牧专业1人),大专3人(畜牧兽医专业2人、非畜牧兽医专业1人),其中高级兽医师2名、高级畜牧师1名、兽医师2名、助理兽医师5名、助理畜牧师1名。

2.乡级动物防疫机构

目前全县有乡级畜牧兽医站13个,编制67人,在编39人,中专以上学历39人,畜牧兽医专业20人,非畜牧兽医专业19人

3.村级动物防疫机构

目前村级无机构,全县共有行政村141个,有县农牧局统一招聘村级防疫员144人,其中从事过兽医职业的27人,其他均为初中或高中学历。

二、动物防疫经费的预算、划拨、支付和管理情况

2008年至2010年9月区、市、县共划拨防疫经费112万元,支付108万元,全部为专项资金,用于防疫员工资,

过敏死亡畜补偿等。

三、县、乡、村三级防疫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县动物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办公场所面积442平方米,其中办公室7个12间、办公设备11台套,兽医实验室5间(2间楼房、3间平房)、防疫仪器设备40台套,重大动物疾病防疫储备库2间,疫苗储藏室1间。有检测样品采样车1辆。单位通电话和网络。

2008年至2009年维修、新建13个乡镇畜牧兽医站,每个乡镇站办公场所面积达到100-120平方米,办公设备共39台套,冷链设备齐全,配摩托车7辆、农牧局配置畜牧技术服务专用车6辆。

村级防疫员无专用防疫场所,防疫人员有县动物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配制注射器、消毒盒、冷藏包等基本设备。

四、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1.办公场所面积不足。县级兽医实验室现有5间(2间楼房、3间平房)共100平方米,县级兽医实验室达标需要200平方米;办公室现有需要10个12间240平方米;多功能室(会议室、防疫人员培训基地等)需要120平方米以上; 重大动物疾病防疫储备库2间平房40平方米且房屋陈旧,需要100平方米;疫苗储藏室1间不到20平方米也同样房屋陈旧,需要40平方米;共需办公场所面积700平方米左右。

2.编制少、技术人员不足。

县动物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技术人员不足。现编制12人、在编人员12人、在岗人员11人(1人退二线)。全面实施区、市、县动物疫病免方案、重大动物疫病监测方案、流行病学调查方案及人畜共患病防控、乡镇站业务指导、规模养殖场动物防疫技术指导与服务、基础防疫人员培训等重点业务工作需要10-12人、防控组需6人,兽医实验室需4-6人。

乡镇站专业技术人员短缺。目前乡镇畜牧兽医站实际在岗人员 39名,其中专业技术人员20人。聘用144名村级防疫员,但工资报酬较低,随着防疫注射次数的日益频繁,加之防疫员承担乡镇其他工作和各种义务劳动,防疫员普遍出现“厌战”情绪,严重影响了防疫工作效果。

3.动物防疫工作资金严重不足。(1)聘用144名村级防疫员,年薪4000元,平均每月平均只有400元。现执行免疫程序是“春秋两季集中免疫,常年补针”集中免疫需要工作2个月,补免90-120天(每月需要7-10天)记3-4个月,共工作时间5-6个月,按同等条件农村出外务工人员平均月工资2000元计算,村级防疫员年工资合理报酬应在10000-12000元。。(2)补偿机制不健全。因免疫注射引起过敏反应造成动物的死亡、流产, 县财政虽拿出资金予以补偿,但是补偿标准太低,不足活畜价的三分之一。防疫人员因此怕担责任,怀孕畜、仔畜不敢注射疫苗,一般畜注射时

疫苗剂量亦不足;同时养殖户也害怕注射疫苗后造成动物流产或死亡,不愿意接受防疫。

五、重点建设项目

1.争取县动物防疫体系建设项目。建设县级标准兽医实验室300M、办公室600 M、培训基地200 M、应急物资储备库200 M,购置疫苗冷藏运输车1辆、消毒车8辆、背负式机动喷雾机300台。

2、完善13个乡站动物防疫及化验室服务体系,对2007年审批建设的7个乡站配制防疫及化验设施。

3、扶持144个村级防疫室配制冷链设施144套。项目实施后使全县的动物疫病科学防控能力增强,严格执行上级业务部门强制免疫方案及监测方案,以科学监测为依据,制定动物疾病防控规划及工作方案,控制和消灭动物疫病。

六、建议

1、加大资金投入,确保防疫工作顺利实施

(1)设立动物防疫储备基金:在动物免疫过程中,确实存在着因疫苗过敏反应造成死亡、流产等问题。建议县上设立动物防疫储备基金,主要用于发生疫情时,扑杀动物的早期补贴和免疫过敏反应造成的死亡畜、流产畜以及过敏反应治疗费等的补偿。资金来源为县财政每年安排30万元,农牧部门积极争取区、市部门资金投入。补偿标准:扑杀畜按国家标准先行补发,待国家补助资金到位后扣回;注苗死222

2亡畜按照当时市场评估价的80%予以补偿,流产畜按照一月龄幼畜现行评估价的60%予以补偿,过敏反应治疗药品费按每头牛在300元之内,猪、羊每头只在100元之内补偿。

(2)提高村级防疫员报酬。区、市、县有关部门按村级防疫员工作实际工作时间、工作量和劳动强度及同等条件农村出外务工人员平均月工资核算村级防疫员报酬。建议提高至10000-12000元,稳定村级防疫队伍。

2、积极申请增加县级机构人员编制、及时补充县乡技术人员,增强防疫力量。

二〇一〇年九月二十五日

上一篇:复兴丝绸之路范文下一篇:辐射岗位职责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