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卫东官场笔记

2024-04-23

侯卫东官场笔记(通用8篇)

篇1:侯卫东官场笔记

《侯卫东官场笔记》读后1000字

一是侯卫东的仕途。侯卫东这个人我感觉似乎是一个完美的化身,从初出茅庐到身居要职,虽然期间小波折不断,但在形势复杂的中国官场来说也算得上是一帆风顺了,也能堪称中国官场的神话了。随着故事情节的深入我对这个人物的印象也从最初的喜欢逐渐变得感觉平淡,因为开始的时候尤其是他在上青林的奋斗给我的是一个比较真实的感觉,随着他官职的升高,生活环境的变化,使我对他的感觉逐渐变得陌生起来,虽然很优秀但总感觉不那么真实了。感觉作者在这个人物身上寄托了很多梦想,也许其中有一部分是作者本人的真实写照,但感觉更多的部分是作者把自己的政治梦想借小说中的人物来实现了。由此我猜测,一种可能是作者有着和侯卫东近似的成长经历,现在也是身居要职;一种可能是作者有着和侯卫东同样的抱负,起步的经历极为近似,但现在在官场上并没有宏图大展。我感觉后者的可能性大一些。所以作者要靠塑造侯卫东这一形象在内心中经历官场的飞黄腾达。

二是侯卫东的感情。这里我要说的感情指的是在男女感情方面。在作者的笔下,侯卫东可谓是风流倜傥,很有女人缘,与他紧密相关的三个女人中,温柔贤惠的小佳,在充分享受老公为他带来的荣华富贵的同时,还能通过走“夫人路线”在事业上对老公有所帮助。美丽婉约的郭兰,知书达理又不乏智慧,一次偶然的邂逅却与侯卫东结下了不解之缘,辗转百回之后两个人终于产生交集,把圣洁的又有些清高的自己完完全全的交给了侯卫东,可不能公开的苦苦相恋,留给她的只能是内心饱受道德的煎熬。坚强独立的李晶有着一般女人难以企及的洒脱,经历了社会的种种复杂之后,本来对男人对爱情已经心灰意冷,随着与侯卫东的不断接触,最初那个只想要个孩子的想法也转化成了对侯卫东无可救药的爱,但是她比较明智,知道即使爱的再深也不会完全得到,所以就奋发图强,承受着一般女人无法承受的压力经营起了精工集团,用自己的智慧和洒脱为自己、为孩子谋划着一个幸福平静的未来。除此之外还有把侯卫东珍藏心底的段英,对侯卫东有着别样情愫的晏紫,这些都称得上是比较优秀的女性,在与这些女性的感情中,使得侯卫东这个人物形象更加丰满、更加真实的同时,也折射出了作者内心深处存在着一定的男权主义,表现出了他想要男人掌控一切的思想。

三是侯卫东的家庭。侯卫东的家庭原本很普通,父母没有显赫的地位,亦没有充裕的金钱,而且是那种传统而又朴实的普通百姓形象。其哥哥、姐姐也是一般的工薪阶层,哥哥侯卫国工作虽然很出色,但没有任何背景的他也只能埋头苦干。姐姐侯小英面临下岗,起初也是和许许多多那时候的下岗工人一样,同丈夫苦苦拼搏,寻找着生存壮大的机会。可是随着侯卫东产业逐步的强大,政治地位不断地提高,整个家庭也在发生着微妙的变化。父母退休后充分发挥余热,为了不让儿子苦心经营起来的产业成为儿子仕途道路上的羁绊,二老放弃闲暇的退休生活,责无旁贷的承担起了侯卫东企业的管理责任。母亲得了那么重的病,由于儿子超强的经济实力和较高的政治地位,她得到了普通老百姓无法企及的治疗和关照。哥哥侯卫国本来娶了一个普通人家的女儿江楚,江楚却偏偏迷恋传销,让两人的婚姻走到了尽头。侯卫国苦闷之时却得到了老资格市政府秘书长的侄女、并且敢称呼省长为“座山雕”的蒋笑的倾慕,并且喜结连理。有了这样的社会关系,侯卫东哥俩的仕途之路想走不顺都不可能。姐姐侯小英虽然没有走仕途,可是财力上的逐步膨胀也是一般人难以企及的,这其中不能说与侯卫东的政治地位无关吧。就连侯卫东的岳父母也随着女婿地位的升高,一步步从下岗失业到衣食无忧,从地级城市移居省城。家庭中这些情况的逐渐改变是随着侯卫东官场位置的不断升高而改变的,中国那句“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古语在这部小说中得到了极好的印证。

其实,通过这部小说还能体会到很多东西,小说中的岭西省在世纪之交的发展变化,实际上就是整个中国发展变化的一个缩影:中国经济经历的亚洲金融风暴、国有企业改革、城市建设以及中国政界内的一些错综复杂的关系等等具有那个时代特点的一些东西,多少都有所体现,只是本人才疏学浅,还没有进行逐一评论的能力和水平,也只能通过对人物经历的一点评价来谈谈自己一些比较浅显的看法。总之,这是一部典型的中国官场小说,通过它可以看到中国官场上很多不明白的事,可以体会到官场之人的身不由己和官场上的各种明争暗斗,也更加体会到中国太缺少那种真正为老百姓着想、一心一意想着为老百姓谋福利的好官,可话又说回来,如此的大环境下能成为那样人人称颂的“好官”又谈何容易?

看到最后,小说应该还没有结束,看完后我就想接下来作者还能写出怎样的故事呢?侯卫东仕途之路将通向何方?小佳、郭兰、李晶三个深爱着侯卫东,同时又是侯卫东所爱的女人都会有怎样的命运?小佳会不会是侯卫东永远的妻子?郭兰会有一个什么样的归宿?李晶和他的两个儿子会不会永远的幸福平静?小说中所有人的命运作者将如何安排?……不算急切的期待中……

篇2:侯卫东官场笔记

作者:小桥老树

导读:

《侯卫东官场笔记》是最近超级畅销的一本官场励志小说,讲述一个叫侯卫东的年轻人如何通过个人奋斗在官场中扶摇直上的精彩故事。刚刚出版一个月,销量一路飙升,目前已突破20万册。某好事网友将小说中的经典语录整理出来发到网上,目前正在网络间火速流行,每天都有上百万公务员抢读!

以下内容摘自最近大热的畅销书《侯卫东官场笔记》,网友整理。

1、要主动,不要等着领导来了解你,要主动接触领导,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领导,才能不断进步。

2、你去拜年,领导或许并不能特别上心。你不去,领导多半会记在心上。

3、侯卫东只是一个普通的干部,书记赵永胜对他并没有特别的爱与憎。昨天阻止侯卫东调入计生办的原因很简单,因为此次调动是镇长秦飞跃提出来的。

4、在益杨习惯里,不管正职还是副职,皆按照正职来称呼。比如肖兵,正式称呼应该为肖副部长,可是这样称呼听起来很是别扭。基层同志一律称呼他为“肖部长”,没有人会把“副”字加上去。

5、我有十名公招人员的名单及详细情况。这十个人就是以后益杨的政治明星,这关系我得留着,现在关系就是生产力。有九条关系就有了九条路子。

6、工作组远离政治中心,领导看不到你,不了解你,如何提拔你?

7、谁走得远其实很清楚,领导身边的人走得最远!

8、他才到镇里工作,得罪了某个领导,结果在镇里无事可做,无人理会,变成了一个影子人,被边缘化了。边缘化意味着镇里有他不多,无他不少,他的仕途算是完了。

9、“事不管大小,皆向领导汇报”,这是县府办老前辈总结出来的重要经验之一,来到了青林镇,他便将这个经验充分发挥。事实证明,这一条经验在乡镇依然管用,至少赵永胜就很喜欢部属汇报工作。

10、各界人士腐蚀干部最常用地两招,一是美人,二是金钱,招数虽然平常老套,却总是能点到人的死穴。

11、一般权威们都是在最后关头发言,这种发言其实就是拍板。

12、县委办很重要职责就是为领导服务,特别讲究纪律和保密工作,眼尖、手快、腿勤、嘴紧,这八个字是县委办工作人员的基本要求。

13、在这种博弈中,智力与知识都是次要的,人性中的贪欲,人性中的怯懦,往往会占据上

风,凡是能控制贪欲与怯懦的人,在人生各个战场都将胜多负少。

14、祝焱指点道:“益杨县委只有八个常委,马县长重用刘坤是有道理的,你好好揣摩其中奥妙,而且要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揣摩。这样才能作出正确判断。”

15、发展就如打开一扇窗子,新鲜空气进来了,难免飞进来几只苍蝇。

16、如果一件事情,基本地路径错了,就算努力十倍,也没有好结果,甚至越是努力,离成功地道路就越来越运

17、长时间担任一方之主,习惯于发号施令,习惯于一念之间决定他人命运,就容易强大的自信心,这也就是所谓的官威。

18、摸着石头过河,在河里是不能多说话的。

19、世界上大多数事情,只要转换角度,都能由坏事变成好事,这符合辩证法,更是一种能力。

20、城府是怎么炼成的,就是在一次又一次忍着不说、忍着不问的过程中炼成的。

21、关系就象是存款,用一次便少一点,所以最好的朋友关系要用在最关键时期。

22、一边做事一边发牢骚,这种做法叫做割卵子敬神,卵子被割掉了,神也得罪了。

23、送礼也是艺术,送得合适。不仅能办成事。还能交成朋友。

24、官场,众人拾柴才能火焰高,关系是向上爬升的重要动力,而且,官场就如女人的心情,总是在不断的变化之中,多一个朋友总要多一条路,少得罪人就是官场的生存法则之一。

25、在机关里。早请示晚汇报,这是迅速接近领导地不二法门。

26、场行走,最需要理解能力,从云山雾里的官话和看似无意的行为中发现实质问题,这是一位成功领导的必备素质。

27、一步高步步高,一步错步步错,这是官场升迁中血泪总结。

28、忍耐和等待是官场中人必备的素质!

29、办公秩序向来规范,秘书之间一般是不串门,也很少在办公室里谈私事。

30、在岭西的政治艺术中,有领导人出席的新闻才有政治价值,才是政治格局的睛雨表!

31、他得势的时候,哪里瞧得上我,不会真心跟我交朋友,现在落了难,才是交朋友的好时机。

32、正常上下关系,在官场中意味着关系的疏远!

《侯卫东官场笔记》经典语录第2季:

1、作为县委书记,他在县里是绝对权威,可以随时让手下干部来见面,哪怕是凌晨,哪怕是暴雨大雪,他从来不需要任何理由,也从来不解释。

2、在机关工作,许多事不用点破,彼此心领神会是最好的状态。这需要有悟性,不少成绩优秀的大学生分到机关,一来就碰了钉子,很多年都在机关底层爬行,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从事机关工作特有的悟性。

3、跟着祝焱这一段时间,侯卫东见了许多人,学了很多知识,更重要的是渐渐掌握了官场节奏。节奏这东西,看不见摸不着,不可言传只可意会。

4、侯卫东是新管会主人,自然不愿意与岭西日报这种大媒体争论,虽然说道理越辩越明,但是在很多情况下,赢了道理却是输了感情。

5、关系就像是存款,用一次便少一点,所以最好的朋友关系要用在最关键时期。

6、在机关里,早请示晚汇报,这是迅速接近领导的不二法门。

7、官场,众人拾柴才能火焰高,关系是向上爬升的重要动力,而且,官场就如女人的心情,总是在不断的变化之中,多一个朋友总要多一条路,少得罪人就是官场的生存法则之一。

8、一边做事一边发牢骚,这种做法叫做割卵子敬神,卵子被割掉了,神也得罪了。

9、官场行走,最需要理解能力,从云山雾里的官话和看似无意的行为中发现实质问题,这是一位成功领导的必备素质。

10、忍耐和等待是官场中人必备的素质。

11、在岭西的政治艺术中,有领导人出席的新闻才有政治价值,才是政治格局的睛雨表。

12、他得势的时候,哪里瞧得上我,不会真心跟我交朋友,现在落了难,才是交朋友的好时机。

13、正常上下级关系,在官场中意味着关系的疏远!

14、机关最讲究关系,人言可畏,我们两人都要重视,千万要小心。

15、县委最实在的权力是用人权,掌握了用人权也就控制了全局。

16、这事你要记在心里,不要记在本子上,春节期间自古就有访亲拜友的习俗,有一些对益

杨发展有重要影响的领导需要在春节前后拜访,既可增加感情,又可以得到领导的指示,这事很重要,切不可掉以轻心。

17、有几个关键人物必须记住,大年初二或是初三,一定要想尽办法给周书记拜年,具体时间要跟黄秘书长联系,带什么礼物征求祝书记意见,每年都是他亲自定。市委姜林副书记是分管组织的副书记,与祝焱是党校的同学,很熟悉,可以安排在初三以后去。市委这一块,周、黄、姜三人是重中之重,肯定要去,市委其他常委如何安排,要看祝书记的时间。

18、祝焱是益杨县的一把手,他说一句顶很多句,只要他在场,下属们自然而然会集中精神关注着他的神情,很多时候不必点出名字,下属也能理解他是在跟谁说话,一来二去,他养成了说话不用主语的习惯。

19、进了官场,思考问题的方式就要变,不要想着真理,也不要想着正义,你只需站在侯卫东的位置想问题,就能推断侯卫东下一步想要做什么,这是屡试不爽的经验。

20、杨森林人聪明,能力强,但是与其父亲一样,性格急燥,急于求成,这是从政大忌。

《侯卫东官场笔记》经典语录第3季

1、在官场,有些事不表态也是一种态度。

2、祝焱的镜头出现之后,就是一些杂乱的新闻,所谓杂乱,当然是从侯卫东眼中的杂乱,因为这些新闻缺少了重量人物参加,变得不足轻重了,在岭西的政治艺术中,有领导人出席的新闻才有政治价值,才是政治格局的睛雨表。

3、领导的话也不能全信,特别是领导的客气话不能信。

4、这也是一把手的价值,其他人的主意没有通过一把手拍板之时,只算作主意或是想法,一把手的主意往往能轻易变成行动。

5、在县委办,谁能掌握主要领导行踪,谁就是领导最直接的心腹!

6、在办公室清谈国事政事很容易,可是要解决实际问题却很难,而现实是清谈国事政事者有话语权,解决实际问题者常常做着吃力不讨好的事。

7、他收了易中岭一百万,等于收到了一副手铐,而手铐的钥匙就掌握在易中岭手里。

8、任何一位当政的领导,都想用自己熟悉的人,只要用人体制上采取任命制,这个问题就永远解决不了。

9、难怪有人叫干部为二指干部,一条免职,一条任职,加在一起,正好是两根手指的宽度。

10、在官场生活中,经常被领导批评的人,境遇并非最糟糕的。那种被领导们视之如空气,束之于高阁的人,才是官场中的出局者。

11、在不需要成绩,只需要领导评价的官场体系中,小心翼翼地遵守官场潜规则,往往比干出实绩更重要,侯卫东现在就游走于潜规则左右。

12、财政局长都是强势领导的心腹,而且手中掌着财权,权力极大。

13、高副县长就对侯卫东有了小小看法,侯卫东从沙州市科委回来,事先没有给自己报告情况,而是直接找杨森林汇报,这就是典型的越级汇报,而越级汇报是岭西官场中很忌讳的事情,虽然这种做法很普遍。

14、提炼能力是市委秘书很重要的一项能力,因为许多会都是正常工作会,市委秘书却要从这些平凡琐事中找出发光点,这也是一种能力。

15、活动了,有可能一无所获,这是机会成本;不活动,天上不会掉馅饼,这也符合经济学原理。

16、当干部必须得学辩证法,否则瞧不清前进的道路,不仅要埋头拉车,更要抬头看路,这句话经历了无数先辈的血泪教训。

17、进了官场,职务和级别就是隐形等级,在官场中无处不在,笼罩着官场的天空。

18、谁的官大,谁就在最后一个讲,这是沙州官场历年的习惯,周昌全是沙州市委书记,因此每一次参加大会都是最后一个讲话。

19、有事提前给领导汇报,先打预防针,这是他当秘书以来的心得,既是忠诚,更显得天地无私。

20、孔正义当了多年财政局长,业务精熟,这一次被双规,百分之百是内部人搞鬼,堡垒总是从内部攻破,这句话是经历过血泪的经验之谈。

《侯卫东官场笔记》经典语录第4季

1、领导向来只看结果不讲过程,杨森林下了任务,侯卫东就要绞尽脑汁想办法。

2、老大难,老大难,老大出面就不难。

3、我们对小学生的标准很高,总是教育小学生要爱祖国爱人民爱社会,要胸怀世界,要勤劳勇敢,而对于政府官员,道德标准就明显降低,只要能做事,不贪腐,就是好官。

4、一般情况下,亲自为领导服务的机会就如人民币,总是稀缺的,不会让别人代劳。

5、官场人和事都复杂,没有深入了解,看到的听到的或许都是表象。

6、在益杨官场,敬酒也有先后顺序,基本原则是官大的先敬,如果职务一样,比如都是交通局副局长,则以机密电话本排序为准,排在前面的优于后面的。

7、经常说牢骚话的人,就算做了再多的事,领导只会记得他的牢骚,而会选择性忘记他做的事。

8、当下级要沉心做事,不耍小聪明,或许短时间要吃亏,但是厚积薄发,总会在意想

不到的时候发挥意想不到的效果。

9、官话真是奇妙,上下两片嘴唇轻轻翻动,可以将黑的说成白的,弯的说成直的,左的说成右的。

10、人一旦享受了权力带来的快感,就不愿轻易放弃,失去之后更会异常失落。

11、领导没有控制权,也就失去了威信,领导捍卫自己的控制权就如老虎捍卫自己的领地。

12、在县委组织部部长面前,对某人有“看法”是了不得的事情,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宣布了某人政治生命的终止。

13、每个单位都会有这种年龄在四十岁上下,工龄在二十年左右,职务定格在副科长以下,符合这三样条件的人就是油盐不进的老板凳。

14、人性天生有弱点,有时候摆足架子,别人才把你当做人物,在官场更是如此。

15、每次机关开会,最先到会场的是一般干部,其次是科长,最后才是局长,群众开会总是等领导,这是天经地义的事。

16、官职越高,承担的责任越大,一句话往往决定人的命远,不轻易表态就成了常态,这就是稳重。

17、上级到单位来得多,说明关心;上级到单位来得少,说明放心。

18、每次开会,参会人数超过了一百人,会议基本不用记笔记,都是些无用的重要精神。

19、黄子堤无文凭也无突出政绩,能成为副厅级干部,主要原因是紧紧跟随周昌全。周昌全是千里马,他则是马尾巴,千里马无论走多远,他始终是那条马尾巴。

20、由于侯卫东是调到县委组织部,组织部表面上是干部娘家,实际上是决定干部命运的判官,他在组织部尽管没有职务,身价仍然比副镇长看涨不少。

《侯卫东官场笔记》经典语录第5季

1、解读上级政策有诀窍,合格者了解上级准许做什么,优秀者关注未禁止做什么,高手则引导政策走向。

2、官场讲究秩序,死者什么级别,治丧领导小组组长也要对应相应级别,这是对亡者的尊重,更是警示教育活着的人。

3、市委书记手下有上百个部门,每天接见一位部门领导,轮一遍都得小半年时间,聪明人就走秘书的路子,通过秘书牵线搭桥,于是,牵线搭桥就成为了一种可以用来寻租的权力。

4、失败是成功之母在官场并不适用,失败一次总会耽误一段时间,失败几次年龄就大了,还提拔个狗屁。

5、官场是最大的围城,里面的人想出去,却没有出去的勇气;外面的人想进来,却没有进来的路子。

6、每个单位都有埋头苦干者和偷奸耍滑者,领导将难事交给埋头苦干者,将私事交给偷奸耍滑者,于是皆大欢喜。

7、领导在大会上谈的都不是最要紧的事,最要紧的事往往在会后单独交换意见。

8、秘书杜兵既有功劳又有苦劳,不提拔他,良心上过意不去。更关键的是提拔了他,就会形成良好的示范效应,让继任者看到希望,会更加忠心,这是领导的艺术。

9、现在选拔干部有一条叫做“群众满意”,这就让不得罪人的老好人占了大便宜,总在民意测评中得到高分。

10、酒风看作风,牌品看人品,这是官场老手观察干部的可靠窗口,事实证明,酒桌和牌桌上确实能体现一个为官者的真性情。

11、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既可以是褒义,也可是贬义。关键得看领导意图。

12、财政局老孔被双规时,交待道:“我收礼是为了让送礼的同志安心工作,是为了搞好上下级关系。”

13、刚参加工作之时,侯卫东痛恨官场圈子,认为这是不正之风。此时做了厅级领导,才明白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圈子是人以群分、物以类聚的官场表达。

14、领导最喜欢作如下批示:“请依法处理。”这句话进可攻退可守。事情办好了,领导英明。出了事,则是违反领导批示的结果。

15、官场上的莽张飞多半都是假装粗鲁,借着粗鲁来实现自己的意图,聪明人啊。

16、山不转水转,这是官员生活和工作的常态,所以最好不得罪人,免得遇上不必要的麻烦。

17、越级,分为向上越级和向下越级,两种越级都不符合官场规则。但是程度又稍有不同,向上越级是大忌,越级者自以为聪明,却经常死得很难看。向下越级者都是领导。中间层级的领导经常将火气窝在心里,敢怒不敢言。最多腹诽一句“四处插手”或者“管得太细”。

18、一个单位要把工作搞好,总需要肯做事的老实人。如果你没有背景又没有经济实力,那么就当个做事的老实人,也能在单位有一席之地。

19、最好的技术骨干很难升官,若他升了官,谁来做事?

篇3:尤凤伟的新官场笔记

尤凤伟,山东牟平人,著名作家。1943年出生的他,近年来回归中短篇小说写作,至今已完成六七十万字,其作品不断发表于《十月》《收获》《当代》《江南》等大型文学刊物,几乎每一篇都引起很大反响,被连续转载。

官场小说——作家以独特角度观察以中国政治官员为核心的大众生活、执政能力和社会现实,以及政治文化和政治文明的现状与进程。由于中国官场生态的独特性,以及官场文化的庞杂,官场及其所附着的土壤,成为作家写作取之不尽的源泉。

利益之外,烛照人性幽暗的光芒

丹普县委书记尚增人落马,市府副秘书长宋宝琦深感忧虑,因尚增人曾赠与他几盒价值不菲的海鲜和一个笔筒。后经证实,这些确实都是正常礼品,他不禁长出一口气。不料接下来的情节风云突变:丹普寺上香时,宋宝琦不知道的情况下,尚增人命一私企老板以宋宝琦的名义捐了10万香火钱。

面对这一纪检结果,审查部门集体无语。最后,有人提出:“这事佛是一方事主,哪个愿多事,惹佛不高兴啊?”宋宝琦平稳过关,此事不了了之。

“10万香火钱”揭示的是司空见惯而少人专注的一个隐秘世界:当物质的力量延伸到精神的领域,应该怎样面对?政界小说并非只停留于利益争夺的写实层面来取悦读者,它同样可以寻找到烛照人性幽暗的光芒。面对巨额香火钱的集体失语,其实只是显露的冰山一角,水面之下还有一座沉默的冰山。

这篇名为《金山寺》的小说,明写官场,实写信仰。几乎同时,尤凤伟发表了一篇《桥》,写的是半个多世纪前国人为信仰遭遣受惩。在《金山寺》创作谈《心怀敬畏》中,他写道:“人人心中可以有自己的精神慰藉,相信‘三尺之上有神明’,警示自己‘人在做,天在看’;也可以没有,是个无神论者,即便这样心中的另一种神明应熠熠发光。这神明就是人间正道,是真善美。”

近幾年,尤凤伟将笔触伸向广阔的社会现实,尤其以官场为中心,描画扭曲的世道人心。“官员有官员的苦衷,我写官场,还是设身处地考虑官场的人,考虑正常的欲望和思维。在目前的体制下,官场如果写得太片面,一是不可信,二是不好玩。”

其实,尤凤伟从很早之前就开始写官场小说,这么多年来,他笔下的官场生态也发生了变化:“过去官员在贪的方面有禁忌,少有以权发财的意识,如果有,在这方面也有很大的处理力度。体制对腐败造成很大的可乘之机。贪为何屡禁不止?有一句话叫‘伸手必被抓’。官员贪污被纠查的概率有待进一步提高。”

他断言:“目前中国的官场小说整体状况应该说只是擦了官场一个边儿,没有涉及到内里。如果写官场内里,一定惊心动魄。”

中国故事:

社会变异的文学表达

尤凤伟的中短篇小说,切口小,却直抵人心。广受好评的中篇小说《中山装》,以一件中山装为引线,讲述了身为房地产老板的将军之后孟军回家乡捐赠将军的革命遗物,所遭遇的官场生态与人性角逐,外遇、同志、红楼、总套、拿地、挖坑、冒领、诉讼……一系列词汇背后,是社会异化的深度陷阱。最后出现的那个近似鲁迅笔下老年闰土的农民,成为小说唯一的人性之光,展示出革命老区数十年未改变的悲苦命运。

《中山装》将革命叙事和当下官场结合,真实反映历史和现实。“革命到底是为了什么,为谁革命?”尤凤伟特意设置了一个情节:孟军欲寻找一个老区的女孩,作为女儿的伴读出国留学,一切费用由他负担,却被女孩的父亲拒绝。由此提出“塔西佗陷阱”,将小说上升到哲学层面:如此背景之下的政治生态,该如何挽回民心?

《中山装》的发表历经波折,被几家刊物退稿,后来才在《十月》发表,被多家刊物转载,并获《十月》文学奖。

“多少年过去了,老区依旧贫困,特别是孩子,少数人通过努力学习走出去,历经艰难,大部分人去城市打工,就像我的中篇小说《鸭舌帽》中所写。”最近,尤凤伟所住的楼上加保暖层,一帮民工在院子里搭帐篷住,寒冷的冬季,雨雪肆虐,底层人艰难的生存状况让他动容。“作家无论何时不能舍弃他们,尽管我们无能为力。”

这就牵涉到一个常识问题:中国作家写中国故事。

尤凤伟在不断审视、反省:你写的中国故事有几分成色?能不能给广大读者一个无愧于心的交代?或者说能不能担得起中国作家这个称号?

20多年前,他写了一篇叫《沉默的格》的小说:一个哑孩用画画的方式告诉人们,他母亲伙同情人用绳子勒死父亲。几年后,东北煤区竟真的发生了这么一件事。这让他惊诧,不由得想:“现实生活是那么地丰富多彩,有发生任何故事的可能性,任作家怎么虚构,也逃不出如来佛的手心。”

如今,作家与现实的关系又是如何?“应该说现实为作家提供了更加丰富更加奇崛甚至令人惊悚的写作素材。如果说以前作家虚构出一部作品,还会担心是否真实,那么现在不会了,任你怎么‘胡编乱造’,都赶不上社会‘进步’的脚步。让人惊愕、匪夷所思的案件、事件层出不穷,官场博弈、财富掠夺、拐卖人口、杀人越货……桩桩惊心,件件动魄。”

尤凤伟反问道:“这一切,是不是中国故事?”

当然是。

nlc202309011700

“生活琐事、恩恩爱爱不是不可以写,但这种生活也应渗透到大的历史格局中来。比如孩子上学,家长的艰难跋涉,搞关系花钱,这些事情背后是什么?任何的日常生活,都带有很深的社会因素。完全脱离了社会的写作是不现实的。”

面对社会,背靠文坛:

作家应该承担知识分子的本分

“面对社会,背靠文坛”——尤凤伟自嘲,除了作品在外“游荡”,如今他很少介入文坛是非。“作家作家,坐在家里”——他调侃目前的生活状况。

中短篇小说不断引起轰动,朋友们就问他是不是整天写。“其实不是,我写作很快,一个中篇小说,构思好了,半月二十天就写完了。先在稿纸上写出来,请人打印,在打印稿上改成‘大花脸’。有时需要改三四遍,最后改得和第一稿完全不同。”尤凤伟说,“写完了一篇,就再写下一篇,有时休息一两个月,也算是玩吧。我写作不累,主要看兴趣。”

他经常谈到作家的牺牲问题:“我的学历是初中,没有知识分子身份,但我进入写作状态,就把自己当成知识分子。只要拿起笔来,向社会发言,就成为知识分子。”在他看来,好作家更应视自己的写作为公益,承担知识分子的本分,而不是逃避乃至背离。

上世纪80年代末,他为《青岛短篇小说选》写的序言里说:“我认为任何一部堪称优秀的文学作品在思想上都应是博大的,都应闪耀着真理与正义的光芒,都应对历史与现实承担着责任,同时在艺术上又是精心盛满魅力的……”

眨眼间,近30年过去了,他依旧矢志不渝,认为文学作品应具备钻石的品格:坚硬而有光泽。“作为一个中国作家,有责任、义务将中国的历史与现实真实地呈现出来,给社会进步以推力,非此便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作家,充其量只是一个文字匠人。”

曾有媒体将尤凤伟稱为“不合时宜”的作家。“到了我这个年龄,升官,我已经退休了,无官可升;发财,写此类小说也发不了财;出名,也不在乎什么名气了。”回首蹉跎岁月,尤凤伟感慨道,“我的写作充满了艰难,没有天时、地利、人和。一道道‘跘马索’令其不得畅行。就想如此干脆‘泥盆洗手’算了。然而面对社会人生,总有挥之不去的东西令自己欲罢不能。这就是我目前写作的真实境况。呜呼哀哉!”

数十年的创作生涯,他写过战争,写过土改肃反,又从历史烟尘转到对现实的强烈关注。从《生命通道》到《中国1957》,再到《泥鳅》《中山装》,不难发现,尤凤伟的小说创作有一种少见的苦难意识、悲悯情怀,以无法回避的疼痛,将历史和权力穹顶之下小人物置于矛盾尖锐冲突之中,如评论家洪治刚所说:“让他们饱受内心的折磨与煎熬,然后再通过无法回避的价值抉择,展现出他们潜在的精神向度及其人格魅力。”

不得不提到他的经典之作《中国1957》,“也许我永远再写不出这样一本书了。我翻着看着,竟不相信是自己写的,写作时状态太好了,我没参加反右,只采访十几个人,但是写作一泻千里。如果要我留下一本书,留下这一本心安理得。题材是重大题材,艺术性和思想性结合得好,是一本政治书,但是读起来不枯燥。”

篇4:侯卫东官场笔记经典语录

1、每临大事有静气。

2、你去拜年,LD或许并不能特别上心。你不去,LD多半会记在心上。

3、不管正职还是副职,皆按照正职来称呼。

4、谁走得远其实很清楚,LD身边的人走得最远!

5、“事不管大小,皆向LD汇报”;早请示晚汇报,这是迅速接近LD的不二法门。

6、在这种博弈中,智力与知识都是次要的,人性中的贪欲,人性中的怯懦,往往会占据上风,凡是能控制贪欲与怯懦的人,在人生各个战场都将胜多负少。

7、发展就如打开一扇窗子,新鲜空气进来了,难免飞进来几只苍蝇。

8、如果一件事情,基本的路径错了,就算努力十倍,也没有好结果,甚至越是努力,离成功的道路就越来越远。

9、摸着石头过河,在河里是不能多说话的。

10、大多数事情,只要转换角度,都能由坏事变成好事,这符合辩证法,更是一种能力。

11、城府是怎么炼成的,就是在一次又一次忍着不说、忍着不问的过程中炼成的。

12、在JG工作,许多事不用点破,彼此心领神会是最好的状态。这需要有悟性,不少成绩优秀的大学生分到JG,一来就碰了钉子,很多年都在机关底层爬行,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从事JG工作特有的悟性。

13、关系就像是存款,用一次便少一点,所以最好的朋友关系要用在最 1

关键时期。

14、少得罪人就是GUAN场的生存法则之一,忍耐和等待是GUAN场中人必备的素质。

15、GUAN场行走,最需要理解能力,从云山雾里的GUAN话和看似无意的行为中发现实质问题,这是一位成功LD的必备素质。

16、正常上下级关系,在GUAN场中意味着关系的疏远!

17、在GUAN场,有些事不表态也是一种态度。在GUAN场,会做人往往比会做事更加重要。

18、LD的话也不能全信,特别是LD的客气话不能信。

19、任何一位当政的LD,都想用自己熟悉的人,只要用人体制上采取任命制,这个问题就永远解决不了。

20、在GUAN场生活中,经常被LD批评的人,境遇并非最糟糕的。那种被LD们视之如空气,束之于高阁的人,才是GUAN场中的出局者。

21、在不需要成绩,只需要LD评价的GUAN场体系中,小心翼翼地遵守GUAN场潜规则,往往比干出实绩更重要。

22、活动了,有可能一无所获,这是机会成本;不活动,天上不会掉馅饼,这也符合经济学原理。

23、当GAN部必须得学辩证法,否则瞧不清前进的道路,不仅要埋头拉车,更要抬头看路,这句话经历了无数先辈的血泪教训。

24、老大难,老大难,老大出面就不难。

25、我们对小学生的标准很高,总是教育小学生要爱祖国爱人民爱社会,要胸怀世界,要勤劳勇敢,而对于GUAN员,道德标准就明显降低,只

要能做事,不贪腐,就是HAO官。

26、经常说牢骚话的人,就算做了再多的事,LD只会记得他的牢骚,而会选择性忘记他做的事。

27、当XIA级要沉心做事,不耍小聪明,或许短时间要吃亏,但是厚积薄发,总会在意想不到的时候发挥意想不到的效果。

28、GUAN话真是奇妙,上下两片嘴唇轻轻翻动,可以将黑的说成白的,弯的说成直的,左的说成右的。

29、人一旦享受了QUAN力带来的快感,就不愿轻易放弃,失去之后更会异常失落。

30、GUAN职越高,承担的责任越大,一句话往往决定人的命远,不轻易表态就成了常态,这就是稳重。

31、SHANG级到单位来得多,说明关心;SHANG级到单位来得少,说明放心。

32、解读SHANG级政策有诀窍,合格者了解SHANG级准许做什么,优秀者关注未禁止做什么,高手则引导政策走向。

33、失败是成功之母在GUAN场并不适用,失败一次总会耽误一段时间,失败几次年龄就大了,还TI拔个狗屁。

34、GUAN场是最大的围城,里面的人想出去,却没有出去的勇气;外面的人想进来,却没有进来的路子。

35、每个单位都有埋头苦干者和偷奸耍滑者,LD将难事交给埋头苦干者,将私事交给偷奸耍滑者,于是皆大欢喜。

36、LD在大会上谈的都不是最要紧的事,最要紧的事往往在会后单独交换意见。

37、酒风看作风,牌品看人品,这是GUAN场老手观察干部的可靠窗口。

38、山不转水转,这是GUAN员生活和工作的常态,所以不得罪人,免得遇上不必要的麻烦。

39、一个DAN位要把工作搞好,总需要肯做事的老实人。如果你没有BEI景又没有经济实力,那么就当个做事的老实人,也能在DAN位有一席之地。

40、最好的技术骨干很难升GUAN,若他升了GUAN,谁来做事?

41、LD爱打篮球,DAN位就有一只好的篮球队,LD爱打网球,DAN位人人都打网球,让我们祈祷LD有一个好的爱好。

42、要主动,不要等着LD来了解你,要主动接触LD,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领导,才能不断进步。

43、任何内容都必须借助于形式,繁文缛节就是礼,是GUAN场必不可少的程序。

44、在生活中,挫折是人生财富。在GUAN场中,往往一步落后,步步落后,挫折等同于失败。

45、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恨,也没有无缘无故的重要TI拔,每一次重要TI拔都有看不见的手在推动。

46、奸商为了利益,会变成脏水,通过一条条细缝渗进LD的堡垒,最终将堡垒全部毁掉。这一条条细缝就是人的贪欲。

47、GUAN帽是最好的化妆术,让平凡的男人变得有魅力,吸引无数美女

如飞蛾扑火般去追求幸福。

48、好人与坏人在一线之间,贪GUAN和清GUAN在一念之间。

49、为GUAN的艺术是平衡,平衡是手段,也是目的。

50、为什么XI牲以后才能当典型,因为不会再犯错误。

51、春节期间,无处SONG礼之时,你的GUAN场生涯也就结束了。

52、一直TI拔不上去的原因,(往往)有三大主因:一不SONG,二不PAI,三不CHUI。

53、(对老公)实行三光政策:“票子搜光,时间占光,身体挤光”。

篇5:侯卫东官场笔记读后感

一、官场

侯卫东是中国千千万个基层国家干部的缩影,他如大多数人的生活环境,却有着与大多数人不同的生活轨迹。为什么?他在逆境中,仍然在给自己找一个目标并为之奋斗。这个故事虽是小说虚构的情节,但它折射出的道理却耐人寻味。

二、经济

他开石场、开煤矿、及在精工集团的股份,生意做到哪儿,赚到哪儿,除了他灵活的头脑,其实还与他的运气和胆量也是分不开的,读后感《侯卫东官场笔记读后感》。这也为他的官场生活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三、感情

多么优秀的小说,少了感情的描写似乎就是不一部完整的小说。

与张小佳:大学相恋,经过几多波折与努力,终成眷属。

与段英:段英知道与侯卫东不可能,及时摆正心态,这也不得不承认是一个好的结局。

与李晶:李晶无论从经济与精神上都太过于独立,所以他不会有心理负担。

与郭兰:应该是他一生的牵挂,既不能给予任何承诺,又割舍不掉的感情。

篇6:侯卫东官场笔记

巴彦高勒派出所——高连成每当看完一部小说,或是一部电视剧,都久久不能从故事情节中回到现实中来,这部小说太接近于现实,详细记录了侯卫东的十年升迁之路,官场现状与秘密。作者:网络作家,小桥老树。总结:

一、官场侯卫东是中国千千万个基层国家干部的缩影,他如大多数人的生活环境,却有着与大多数人不同的生活轨迹。为什么?他在逆境中,仍然在给自己一个奋斗目标并为之奋斗。这个故事虽是小说虚构的情节,但它折射出道理却耐人寻味。

二、经济上他开石场、开煤矿、及在精工集团的股份,生意做到哪儿,赚到哪儿,除了他灵活的头脑,其实还与他的运气和胆魄是分不开的,这也为他的官场生活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三、感情多么优秀的小说,少了感情动的描写似乎就不是一部完整的小说。于张小佳:大学相连,经过波折与努力,终成眷属。与段英:段英知道与侯卫东不可能,及时摆正心态,这也不得不承认是一个好的结局。与李晶:李晶无论从经济与精神上都太过于独立,所以他不会有心理负担。于郭兰:应该是他一生的牵挂,既不能给予承诺,又割舍不掉的感情。作者把生活中的种种现实都加在侯卫东一个人身上,才把他打造成了一个完美人士。令许多人为之憧憬!

篇7:林彪笔记中的官场策略

《我也批过彭德怀》

黎洪的短文读来有一种痛彻肺腑的力量。他说,当年他仔细研读庐山会议文件,对批判彭德怀的决定怎么也想不通。他认为彭德怀说的都是实情,根本不是什么反党反社会主义。《安徽日报》的四个编委也找他发牢骚,很愤慨地质问凭什么说彭德怀里通外国。黎洪说,他和他们的想法完全一致,但是却严肃地警告他们,这话不能到外边说。黎洪说他不敢表达不同意见,还违心地批发了许多批判彭德怀的稿子,违心地表态坚决拥护党中央的决定。

四十年过去,黎洪已经是七十岁的老人了。回首往事,他在文章里痛切地责备自己,话也说得很重。他说:我在总的方面是奴性十足地服从谬误的,没有一次按照党性原则去坚持真理,反对错误。他说,当时在党员干部中,像他这样的至少要占到90%以上。黎洪设想,如果情况反过来,90%以上的人采取坚决反对的态度,中国的历史将是完全不同的另一个样子。

我非常敬重黎洪先生的忏悔诚意和忏悔深度。但是我有一个疑问:当年他真错了么?他的设想真有可能出现么?黎洪讲得很清楚:个人甚至整个编委会的反对言论将给个人和报社引来灭顶之灾。实际上他也写道,有一个编委不听他的劝告,忍不住在外边说了些话,对批判彭德怀表示怀疑,结果被打成了右倾机会主义分子。

我想,那90%的人与他的处境相似,即使他们有不同意见,也不敢有任何公开的表示。他们是没有组织的,他们的不满只不过是个人的不满。没有组织的千百万不满,其力量与一个人的微小不满没有多少差别,难以对实际状况形成有效的影响。在这种情形之下,违心的表态,违心的拥护甚至参与,难道不应该看作人们合情合理的选择么?彭德怀在庐山的遭遇是一种标志。

这个标志表明:响应公开的号召,按照党性原则说真话,讲出亿万人正在因政策失误陷入饥荒的真相,已经遭到了严厉的禁止。违背禁令的结果,就是被宣判为人民的敌人、党的叛徒、国家的罪人,即使你的地位和功劳像彭德怀那么高,也逃脱不了身败名裂的厄运。与此相反,违背党性原则去奉承最高领导,说他是正确的,将他的胡作非为吹捧为英明伟大,不仅毫无危险,还有升迁的希望。

当然,这个标志的这种含义是得不到公开正式的表达的,这只是一种潜规则。但这种真实的规则是如此清楚,真实的奖惩是如此分明,实际情形又表明这个潜规则在《安徽日报》社的周围已经生效。在这种情况下,黎洪还应该拿自己的脑袋往花岗岩上撞么?当然,为了纸上写的漂亮原则敢于以死相拼,敢于将自己的脑袋磕碎在巨石上,这样的人是了不起的,这是不折不扣的道德上的圣人,是我们每个人学习的榜样。不过人们似乎不应该为了自己不是圣人而责备自己甚至痛骂自己。真正应该责备的倒是那些要求每个人都成为圣人的人。

《林彪与个人崇拜》

在1999年第10期的《炎黄春秋》杂志上,刊登了冯建辉先生写的《林彪与个人崇拜》。文章很长,分析得也很透彻。但是给我印象最深的,倒是林彪自己写下的几句话。林彪写道:“党性遵命性也。”“遵命乃大德、大勇、大智。”“民主集中制--服从--纪律。”“勿讲真理而重迎合。”“主席就是最大的群众,他一个人顶亿万人,所以和他的关系搞好了,就等于对群众搞好了,这是最大的选票。”“决议不好也同意——头等意义,不然是书呆子。”

文章责备林彪,说他是两面派,为了个人得失不讲原则。这种责备当然是正确的。以道德的是非标准评判,林彪的这些话很没有廉耻。但是按照真假的标准判断,林彪是否说出了一种真相呢?我认为他所说的正是一种制度运作的真相,他描述了官场潜规则,以及适应这种潜规则的最佳策略。

潜规则是这样一种不明说的东西:用博弈论的语言来说,它是一种纳什均衡,在这种均衡之中,每个参与者都采用了利益最大化的策略,选择了最有利于自己的策略。从个人生存发展的角度看,每一方都找不出比这更好的选择了。所以这是一种最稳定的格局,尽管它未必是合乎理想的格局。无论任何人入局,从长远的观点看,他必然要采用这套策略,不如此行事的人将被淘汰出局。

1959年夏天,在庐山会议上收拾彭德怀的时候,最高领袖决心已定。他要踢开前进道路上的一切绊脚石,在个人专制的体制下,他也完全具备这个能力。这时候,无论是黎洪还是比他的地位高得多的中央委员们,合理的应对策略是不当绊脚石,因为绊脚石将被踢入监狱或劳改场。

林彪的对策更进一步,他积极主动地帮助最高领袖清除驾前的绊脚石。他在庐山上当面对彭德怀说:“只有毛主席能当大英雄,你我离得远得很,不要打这个主意。我有暮气,但没有这个野心。”林彪的策略深得最高权力的欢心,他本人也因此取代彭德怀,于庐山会议之后出任国务院副总理兼国防部长,并主持军委工作。

从个人的角度看,林彪的策略无疑是成功的。如果我们跳出道德评判的圈子,把这当作一局棋来评论,显然各方的应对都是有道理的,但从个人利益最大化的角度看,林彪的选择比黎洪的选择更积极主动,因此也更胜一筹。相反,永远坚持真理的要求,以人民利益为唯一宗旨的党性原则,则是一种注定被淘汰的自杀策略。当年宋襄公不肯向正在渡江的敌军发动进攻,渡江完成之后又不肯向没有列好阵势的敌军发动进攻,以为这样的策略不道德,毛泽东对这种以道德操守为核心的策略嗤之以鼻,说那是蠢猪的道德。林彪用“书呆子”这个词代替了“蠢猪”,不愧为毛泽东的爱将。

不喜欢林彪是可以理解的,把林彪看成一个傻蛋则万万不可。正统党史一直希望人们把林彪当成一个反面教员,的确,在这位反面教员身上,我们可以学到许多出乎意料的东西。

篇8:候卫东官场笔记读后感

已经很久没有写过类似的读后感了,的确,其中一个很大的原因是因为自己读的少了。有了孩子以后,似乎很难找到属于自己的时间,呵呵,这是一个很牵强的理由,最大的原因是因为自己懒惰了,并且很麻烦的是这种懒惰将会形成一种习惯,一种可怕的习惯。这种表现不光在读书这一方面,在锻炼方面也是这样,懒惰了,不愿意动了,于是乎,身上的肉便呼呼的起来了,体重也在不断的上涨。太可怕了,这是一个让人毁灭的信号,而我正在被这种安逸的日子腐化。

近来,粗略地阅读了《候卫东官场笔记》系列书,还是有不少感触的。出身于工薪阶层的候卫东凭借着自己的闯劲、干劲,打拼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同时还俘获了几位美女的芳心。我觉得该书之所以吸引人是因为理想化的人物把读者带入到另一个世界。虽说也有同样的官场险恶,阿谀奉承,卑鄙小人,以及权势的利诱,但作为我们的主人公,候卫东同志却站在了一个很好的天平线上,因其年轻,壮志可现,因其幸运,官路顺畅,因其潇洒,抱的几个美人归,他很好的利用了自身的优势终究为读者们打造了一个让人羡慕的故事。

有多少基层公务人员一辈子老死在基层,有多少人一辈子庸庸碌碌无所作为,有多少人挣得没有花的多,现实的失败让大家伙都想变成书中那个有情有义有血有肉,最主要是非常精彩的人生经历,这对于太多的人来说,都是曾经的梦,如今已梦醒,只能从书中找到一丝安慰,找寻一次酣畅淋漓的感觉。开放式的结尾更是让大家充满了无限想象,这就是书的魅力。

上一篇:月考之后学生作文下一篇:做我自己作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