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驾宣传资料

2024-05-11

酒驾宣传资料(共8篇)

篇1:酒驾宣传资料

1、争做文明“驶”者,莫当交通“醉”(罪)人

2、开车不劝酒,才是真朋友

3、感情好不好,不在酒上找;

感情深不深,不在酒上拼;

开车不喝酒,亲人都放心

4、妻儿家人盼君归,驾车之前莫贪杯.5、幸福要长久,今天茶代酒。

6、饮酒作乐皆尽欢,迷醉驾车惹事端。

出门在外多防范,家中老小盼平安。

7、劝君莫贪杯中酒,家庭幸福常拥有。

8、酒后驾车 拿命赌博

9、醉(罪)在酒中 毁(悔)在杯中

10、酒后驾车 生命打折

11、有酒即无舵 早晚要闯祸

12、赌,败家的源头;酒,肇事的祸首

13、拒酒千里外 安全万里行

14、不喝酒,多睡眠,行车上路才安全;

守法规,遵法纪,生命保障最实际

15、一滴酒

一场祸

一起事故一身过

16、饮酒痛快一阵子 闯祸悔恨一辈子

17、酒逢知己千杯少 酒后驾车一口多

18、亲朋相会聚一桌,有酒不劝司机喝。

杯下留情真呵护,一路平安幸福多。

19、开车酒不沾,大家就平安;酒“若”穿肠过,开车就出错

20、司机贪饮一滴酒,亲人悲流两行泪

21、喝酒过多伤肝,酒后驾车要命

22、若要亲人勿牵挂,酒后不要把车驾

23、推杯换盏添加喜庆,酒后驾车徒增伤悲。

24、今晚上酒家,爱车留在家。

25、酒后禁驾,从“心”开“驶”。

26、酒后开车晃悠悠,老婆孩子心忧忧。

27、酒后驾驶活受罪,就算不死也残废。

28、家庭事业皆成功,酒驾意外全成空。

29、一杯醉驾酒,多少离别愁。30、喜酒三杯不算多,开车滴酒也酿祸。

31、真正好朋友,开车不劝酒。

32、滴酒不沾,出行平安。

33、酒醉驾车,身败名裂。

34、车技千般好,杯酒失安全!

35、跟酒杯分手,和平安交友。

36、酒后驾驶,你将很快成为历史。

37、驾车不是儿戏,酒后别当司机!

38、金樽清酒斗十千,安全驾驶值万钱。

39、我爱我家,酒后不驾。

40、醉酒驾车雾里看花,幸福家庭水中捞月。

41、有一份习惯是酒后禁驾,有一份收获是平安归来。

42、上有老下有小,酒后不要开车跑。

43、拒酒不是狗熊,醉驾绝非英雄。

44、一杯人情酒,坦途变穷途。

45、拒绝酒后驾驶,共享美好人生。

46、司机一杯酒,亲人几多愁。

47、把酒问青天,醉驾几人回

什么是酒驾?

按照相关规定,酒驾分饮酒驾驶和醉酒驾驶

饮酒驾车是指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20mg/100ml,小于80mg/100ml的驾驶行为。醉酒驾车是指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80mg/100ml的驾驶行为。

关于酒驾的处罚:

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因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被处罚,再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醉酒驾驶机动车的,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饮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的,处十五日拘留,并处五千元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饮酒后或者醉酒驾驶机动车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什么是酒驾?

按照相关规定,酒驾分饮酒驾驶和醉酒驾驶

饮酒驾车是指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20mg/100ml,小于80mg/100ml的驾驶行为。

醉酒驾车是指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80mg/100ml的驾驶行为。

篇2:酒驾宣传资料

酒精是这样影响驾驶安全的驾驶人饮酒后大脑受到兴奋和麻醉,视觉和触觉能力大为下降,难以分辨红绿灯,交通标志、标牌、标线的颜色、大小和内容,对静止和动态的事物分辨不清,反应迟钝,视觉模糊,对事物判断失误,极易造成交通事故。有实验证明,饮酒者血液的酒精含量超过20mg/100ml时,人的反应时间比饮酒前迟钝约1倍,血液中酒精含量达到100mg时,反应能力迅速下降约35%;达到150mg时,下降50%,使人的动作失调,反应迟钝,无法有效地控制车辆。因此,酒精对人体的神经系统功能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产生一系列的不安全因素:

(一)麻醉人的中枢神经系统,使其功能失调,反应迟钝,动作不协调。饮酒后驾驶人的判断能力和操作能力明显下降,特别是对光、声、图像、画面的反应时间延长,眼、手、脚之间的配合功能发生障碍,无法正确判断车速和车距。

(二)意识模糊,注意力减弱或分散。驾驶人在中枢神经系统被麻醉情况下,意识变得模糊,无法集中注意力,视野范围缩小,视像模糊,对处于视野边缘的危险隐患难以发现。

(三)酒精摄入一定量后使人的危险感受性下降。在酒精的麻痹下,人的触觉敏感度降低,危险感受性也会随着酒精作用而降低,因而对自己的能力会过高估计,对周围人的劝告不予理睬,驾车行驶在路上也不会感觉有危险的存在,照样我行我素,横冲直撞。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报告显示:当驾驶人血液中酒精含量达0.08水平时(约相当于饮用3瓶500ml的啤酒或一两半即80ml56度白酒),发生交通事故的机会是不饮酒时的2.5倍;达到0.10水平时(约相当于饮用3瓶半500ml啤酒或2

两即100ml56度白酒),发生交通事故的机会是不饮酒时的4.7倍。即使在少量饮酒的状态下,交通事故的危险度也可达到未饮酒状态的2倍以上。

背面文字:

酒后驾驶处罚

◆醉酒驾驶机动车,不管情节是否恶劣、是否造成后果,都将按照“危险驾驶”定罪,处以拘役,并处罚金。

◆醉酒驾驶机动车辆拟将一律吊销驾照,并在5年之内不得重新取得。

◆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罚款1000元以上2000元以下,暂扣机动车驾驶证6个月;因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被处罚后,再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10日拘留和2000元罚款,并处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篇3:旅游宣传资料的汉英翻译

中国的旅游资源和文化需要得到世界范围内的传播就需要信息的传递, 大部分旅游景点都有相应的英文翻译服务, 包括翻译各种旅游文件资料, 翻译宣传网站以及导游英语口译服务等等。这是旅游发展所需要的举措;但是仔细地研读这些旅游资料中的翻译译文之后, 发现这些译文还存在很多的不足。翻译中的错误不仅仅关系到旅游信息的传达问题, 还关系到外国友人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和交流问题。小的错误可能会导致外国友人读起来感到费解, 大的错误则会导致外国友人在旅行中出现一些不必要的麻烦。这些问题都会导致国外旅游的友人产生不愉快的心情,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我们国家的形象和口碑。这都是旅游行业的忌讳, 需要及时避免。

2 旅游资料中的中外文化因素对比

翻译是两种语言交流的桥梁, 把中文旅游材料翻译为英文不仅是旅游信息的交流, 也是两种文化的交流。译者要做的就是尽量让旅游资料宣传信息表达得更加准确并翻译出中国景观所包含的文化底蕴, 在让外国游客顺利旅游的同时也了解我们国家的文化。

(1) 语言对比:汉语属于意合语言, 汉语强调文字的意义、声调和不显性的内在语法, 英语属于形合语言, 英语强调的是拼音文字、语调和非隐形的语法。中西两种语言属于不同的语言体系, 所以在翻译的时候需要注重两者的区别, 从而进行顺利的转换。

(2) 文化对比:首先是汉英两种语言的意义存在差别, 即便是同一个词语, 在中文语篇中的用法和英语语篇中的用法在词义、象征意义和联想意义上都是不同的;其次, 针对同一种事物的表达, 词语的选择也是不同的。

(3) 心理对比:从语言所表现出来的心理方面来看, 中国人比较注重描述抽象的直觉和具体的事物整体, 而英语则是注重理性的逻辑思维。也就是说汉语是形象性、笼统意义的意合语言, 而英语则是功能性的形合语言;由于文化的不同, 汉语比较注重选字造句中的敬辞和谦辞表达褒贬的含义, 由于习俗的差异, 描述一件事情的时候时间顺序和实施步骤等都是不一样的。

3 旅游资料翻译原则

旅游资料翻译的材料不仅包括逻辑性较强的应用性材料, 也包括文学性比较强的宣传和介绍方面的资料。在介绍一个景点的时候需要采用一些修饰手段, 在向游客传递信息的同时用优美的文字吸引游客的观光游览。因此, 中译英的旅游资料在翻译的过程中要坚持一些原则:

(1) 中文旅游翻译材料原文是翻译的立足点, 在翻译之前要通读全文, 理解每一个句子的意思;只有事先对源语言有足够的了解才不至于翻译的时候意思混乱和逻辑颠倒, 在此基础上, 要深入理解源语言中表达的中华文化内涵, 尽可能地保证源语言的表达风格和内涵。

(2) 以旅游资料的译文为重点, 也就是说要在确保原文意思和风格的基础上适当地运用各种翻译技巧进行灵活的翻译。翻译就是带着镣铐的舞蹈, 一方面我们要体现译文中的中国文化特色, 让外国旅行者能够在文中读到一些他们感兴趣的文化知识, 另一方面, 也要明白译文的读者是外国人, 翻译中要考虑到他们的思维习惯和接受能力。比如处理成语或者谚语的时候就可以借用相同意义的外语俚语, 或者在不改变原意的基础上对篇章的段落和逻辑顺序进行必要的调整, 让译文好读好懂。

4 旅游资料翻译的方法

翻译旅游宣传资料需要考虑的不单单是语言知识的准确性, 忠实于原文的风格和内涵, 还要兼顾市场的需要, 所以翻译是一个比较复杂的文字处理过程。很多旅游宣传资料翻译的原译文一般都会涉及到一些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历史知识。由于时间和空间的距离, 很多历史知识的传播范围是很有限的, 即便是中国人, 很多历史知识也可能不了解, 所以, 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要注重对背景知识的理解以及相关的翻译技巧。

4.1 直译法。

直译法就是对源语言进行意思对等的翻译, 这样的翻译法通常能够很好地保证源语言的含义, 让翻译更加具有中国特色。比如麻婆豆腐可以直译为mapo tofu, 功夫熊猫Kung Fu Panda。因为在世界经济发展全球化的今天, 中国文化随着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也在走向世界, 很多中国特色的专有名词已经被外国人所熟知, 这样的词语就不需要进行进一步的解释性翻译, 只需要原汁原味地直译出来就行。再比如“龙舟”中译英为“dragon boat”, “蛋炒饭”中译英为“fried rice with egg”。这些直译都比较通俗易通, 外国人能够看明白。但是由于中西文化差异性的存在, 直译所能应用到的范围是有限的, 更多的时候需要译者使用其他翻译技巧来处理源语言。

4.2 音译意译相结合翻译法。

音译意译相结合也是常见的旅游资料翻译方法之一。例如“华清宫”的中译英“Hall of Glorious Purity Hua Qing Palace”。华清宫是位于我国陕西省西安的中国古代离宫, 以温泉汤池著称。翻译的时候“华清”可以音译, 而“宫”不能简单地译为Palace, 因为太过于直译就可能会丧失源语言要表达的事物的特点, 翻译的时候稍加变动, 加上修饰成分“Hall of Glorious Purity...”这样不仅翻译出源语言的信息, 也翻译出了华清宫的内在的含义, 让外国游客对这样的宫殿产生兴趣, 让他们慕名前往。

4.3 注释法。

注释法是一种最重要的补偿性翻译方法。中译英的时候往往可能无法完全地再现源语言的风格、背景和内涵, 所以需要通过一些适当的注释法填补两种语言之间的文化空缺现象。比如在译文中出现老子的翻译, 译文Lao Zi后面最好加上注释:philosopher in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founder of Taoism。因为有的外国人对中国古代的思想家不是很熟悉, 这样的注释能够减少外国人阅读的障碍, 让他们了解具体的文化内涵。

4.4 省略法。

省略法通常被用于省略一些重复的词句、华丽的辞藻或者诗词歌赋等, 让译文更加接近读者, 使译文更加通俗易懂, 达到传达信息和交流的目的。此外一些增译法、替代法乃至重写法等都可以根据旅游宣传资料的实际情况加以选择和应用。

5 结束语

旅游资源有了文化内涵才会具有灵性, 才能给游客带来特有的文化感受。旅游资料作为一种对外宣传资料, 起着传达文化信息、促进跨文化交流的作用。在旅游英语翻译过程中, 有意识地注意到并深入了解中西思维方式及文化的差异, 将旅游资料中所蕴涵的社会文化信息恰当、微妙而又辩证有效地传递出来, 是保证旅游活动顺利进行的前提。对不同文化差异内涵的理解和合理处理, 有利于培养译者的跨文化意识, 有助于提高旅游英语翻译的目的性和准确性, 更有利于扩大中国文化的影响力, 从而树立起良好的旅游文化形象。

摘要:随着旅游业的发展, 中国的旅游资源和文化需要得到世界范围内的传播。语言是沟通的桥梁, 旅游者需要通过查阅文献和资料获得信息, 翻译就显得十分重要。笔者将在下文中针对旅游资料的汉译英翻译进行简要的探讨, 并对如何提高翻译质量提供一些建设性的意见。

关键词:目的论,汉译英,旅游宣传

参考文献

[1]张宁.旅游资料翻译中的文化思考[J].中国翻译, 2000 (05) .

[2]潘妮.功能语言学视角下的中英旅游宣传资料对比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 2012.

篇4:对外宣传资料翻译过程的语用探析

【关键词】对外宣传资料 翻译

一、引言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日趋频繁的对外交流,对外宣传资料翻译研究逐渐引起专家学者的注意和兴趣,因为对外宣传资料翻译的质量直接影响对外宣传的效果。研究者大多采用理论同实践相结合的方法,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出发点,为该领域的进一步研究打下了较好基础。当前,除了从语言特点、翻译策略等微观层面进行研究外,研究者运用不同理论或方法,如功能翻译理论、传播学、接受美学、译者主体性等,阐释其在对外宣传资料翻译中的运用,但是,笔者注意到这些研究只是外宣翻译方面的静态研究,似乎忽视了外宣翻译中的动态性研究,也就是说,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如何在原文认知语境中寻求最佳关联,体味原文作者所传达的意图,在译文认知语境中做出动态顺应,使译文读者易于接受,从而成功地实现跨文化交际。在本文中,我们将以关联理论和顺应理论作为理论依据,并结合语用等效的观点,对外宣资料翻译过程进行探讨。

二、语用学理论:本研究的理论依据

由Sperber和Wilson所提出的关联理论核心是探讨明示—推理的交际过程,认为成功的交际就是交际双方能够以最低程度的推理获得最佳关联。关联理论有两个原则:认知关联原则和交际关联原则。前者是关于最大关联性的,后者是关于最佳关联性的,在理解过程中,读者所追求的就是在文本与自身认知语境之间的最佳关联而非最大关联。Verschueren提出的语言顺应理论认为言语交际过程是一个不断选择和顺应的过程。语言具备三个特性,即可变性、协商性和顺应性,具体地说包括语境关系顺应、结构客体顺应、动态顺应以及顺应过程的意识突显。

关联理论为外宣翻译的译者理解原文作者的信息意图和交际意图并正确处理以达到最佳关联提供了理论依据,而顺应理论对译者进行译文语言选择,传达原文作者的意图使译文读者易于接受提供了理论依据。何自然的“语用等效”观点认为,语用翻译是研究语用语言等效和社交语用等效的现象,是通过两种语言的对比实现的。前者要求译者在表达原文意图或语用目的时选用合适的译文形式,后者要求译者在研究语言运用时考虑到社会、文化等因素。何自然的语用等效观点为译者选择最佳语言提供了一个参考。

三、对外宣传资料翻译:语用探析

结合上述的语用学观点和对所搜集的外宣资料语料的分析,笔者尝试性的提出了一个外宣翻译的理论框架:翻译既是一个寻找关联的明示推理过程,又是一个动态的顺应过程。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在原外宣文本的基础上,做出语境假设并体会效果,找到与外宣文本交际意图相对应的最佳关联。然后在最佳关联的指导下,译者根据其理解对译文做出相应的语言选择,使之符合原文的意图并且让目标读者易于接受。在这个过程中,译者肩负双重任务,译者要能够认知外宣文本的意图,而且必须了解目标读者的认知语境,从而在语境假设中衡量两者是否相称,以达到语用等效。然后,在译文具体的语言选择上,从语用语言等效方面来说,译者要考虑语言层面的顺应以传达原文的信息意图和交际意图;从社交语用等效方面来说,译者必须考虑到非语言层面的顺应,即目标读者的社会世界、心理世界,认知语境中的社会、文化等因素。总之,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要力争达到语用等效,可以采取增添、删减、重组等翻译方法。

1.语言层面。汉语和英语属于两种不同的语系,两种语言经过长期的发展在语言结构、语态等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另外,外宣翻译译者也要注意语言背景的差异。例如,我们常见到的标语“创文明城市”,很多城市为了显示其文明程度而翻译为“create national civilized city”,但是这样翻译对外国人来说是非常可笑的,外国人很容易就想到了“野蛮”这个文明的反义词,其实不妨翻译为“the national model city”即可。不仅如此,汉语外宣资料里多“美文”,运用各种修辞手法,而英语相对比较简洁质朴。对于广大的外宣翻译人员来说,首先要克服语言上的障碍。

2.非语言层面。非语言层面即目标读者的社会世界、心理世界等方面,包括认知语境中的历史文化背景、宗教和目标读者的审美标准、认知、情感等内容。看看下面的例子:

例1:豫剧,河洛大鼓

Yuju Opera (Henan Opera), Heluo Dagu (Dagu is a story in verse, sung to the accompaniment of a small drum and other instruments)

外国读者应该对于中国的国粹京剧有所了解,当他们看到豫剧时,会认为和京剧一样,是地处河南的一种表演形式。而“河洛大鼓”并不是一种乐器,是一种洛阳的表演形式,译者在括号中增添了关于河洛大鼓的相关信息,使外国读者理解它是一种表演形式而不是乐器。这是目标读者认知语境中的一个空缺,译者意识到这一点从而增加了相应的译文内容。因此,在处理社会历史文化背景的翻译时,增添也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例2:白马寺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兴建的第一座官办寺院,有“释源”、“祖庭”之称。

As the first official temple established after the introduction of Buddhism, White Horse Temple is regarded as the “Origin of Sakyamuni” and the “Court of the Buddha”.

“释源”和“祖庭”都是佛教用语,说明白马寺是中国第一古刹,是中国汉地的第一座佛寺,这是中国佛教界历来所公认的,这里并没有用翻译佛教专有名词时惯用的拼音,而是翻译为“Origin of Sakyamuni” 和 “Court of the Buddha”,译者把握了原文所传达的意图,又顺应了目标读者的心理,这样有利于外国读者的理解。

例3:洛阳牡丹甲天下

Luoyang peony is the best under heaven.

“甲”是中国特有的一个词,意思是“最好的,第一”。在翻译的过程中,译者需要根据语境来意译。汉语中类似的表达如“状元,榜眼,探花”,他们指的中国古代科举考试殿试的前三名,而英语中并没有与其对照的表达。英语的译本是 “zhuangyuan, bangyan, tanhua” 再加上 “a first/second/third-place candidate in the highest imperia examinations”.

例4:花开时节,洛阳城花海人潮,万人空巷,竞睹牡丹倩姿芳容。

In blossom season, people of the whole town turn out to appreciate the beauty of peony.

中国人通常好面子,有一种历史上泱泱大国的民族自豪感,因此,在语言选择上经常使用一些所谓的大词和虚词来拔高自己,而英语人倾向于使用简单直接、无过多修饰、有真情实感和较为具体的语言。所以译者在翻译时需要进行删除或重组。例4中的“花海人潮,万人空巷”就显得非常夸张,而译文就显得更简单明了。译者不用太多努力推导便找到原文所传达的最佳关联,即“人很多,几乎全城出动”,在译文选择中就顺应了目标读者的习惯,使之易于接受。

四、结语

本文在关联理论和顺应理论的指导下,并结合语用等效观点,探讨了对外宣传资料的翻译过程,我们发现该模式对对外宣传资料的翻译有强大的解释力和适用性,为对外宣传资料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尤其对提升中国国际形象的外宣翻译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Sperber,D&Wilson,D.Relevance: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1.

[2]Verschueren,Jef.Understanding Pragmatics[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0.

[3]杨平.关联—顺应模式[J].外国语,2001(6):21-28.

[4]李占喜.翻译过程的关联-顺应研究-文化意象举隅[D].广州: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5.

【基金项目】2015年河南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关联顺应模式下河南省对外宣传资料翻译过程研究”(编号:152400410148)。

篇5:酒驾安全宣传的标语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听说过或者使用过一些比较经典的标语吧,标语是指文字简练、意义鲜明的宣传、鼓动口号。你知道什么样的标语才能称之为经典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酒驾安全宣传的.标语,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天天出行人人礼让,日日安全路路通畅

2、违章罚款是手段,安全教育是内容,交通安全是目的3、交通法规在心中,交通安全在手中

4、虽为坦途 超速者戒 纵有捷径 乱穿者止

5、交通安全毋侥幸,违章驾驶要人命。

6、驾驶“病”车行,代价血淋淋

7、但愿人长久,一路共平安

8、违章驾驶,害人害己

9、多拉快跑,凶多吉少

10、路无规不畅 国无法不宁

11、宁走千步远,不冒一步险

12、宁可让车一步,不可抢先闯路。

13、狭路相逢君先过,并驾齐驱君先行

14、人行横道是生命的绿色通道

15、三双筷子三只碗 爱妻娇儿盼团圆

16、交通法规人人遵守,文明城市处处安全

17、宁停三分,不抢一秒

18、威风不在车速高,安全才是第一招

19、酒后开车 先醉人后坠车

20、安全防范,人人有责。

21、安全带常系生命线,红绿灯常护遵章人

22、道路连着千万家,安全连着你我他

23、学生行路单行走,不并肩来不携手。

24、千家万户想团圆行车走路讲安全

25、事要办,钱要挣,安全行车是保证

26、明荣知耻讲文明,交通安全记心间

27、智者以教训制止流血,愚者以流血换取教训

28、开车心内毋通赶,免得吃快弄破碗。

29、享有交通权利时莫忘履行交通义务

30、占道摆摊设点,妨碍交通安全

31、平安回家,家中亲人的祈盼

32、车让人,让出一份文明;人让车,让出一份安全;车让车,让出一份秩序;人让人;让出一份和谐

33、学习生活秩序,重视交通安全。不在马路上玩耍,放学后立刻回家。遵守交通规则,就是实践生活规范。

34、弯道莫停车,停车危险多

35、纠正您的违章是为了您和他人的安全

36、交通安全社区为您架起平安的桥梁。

37、人在旅途、车在路上、平安是福

38、礼让为先人人敬 强超抢会是祸根

39、三思而后行,思命思家思未来

40、维护城市交通秩序,争做xx文明市民

41、安全与守法同在,事故与违法相伴

42、道路非比球场,不要合理冲撞

43、维护道路交通秩序,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

44、行路讲礼让,安全有保障

45、逞一时之勇 得一世之悔

46、开车多一分小心,亲人多十分放心

47、退一步都有路,让一秒事故少。

48、过马路不着急红灯停 绿灯行

49、酒后驾车 拿命赌博

50、穿马路,跨护栏,少公德,多危险

51、安全来自谨慎,事故出于麻痹。

52、驾驶人、乘车人请按规定系安全带

53、平安回家,交通民警最大的祝愿

54、人勤车听话,人懒车出岔

55、交通规则曾可贵,遵守规则价更高

56、交通文明两相连,大众安全一线牵

57、请您关心老年人的交通安全

58、行人过马路要先看左,后看右,左右看清再通过

59、抢行一秒,痛苦一生;远离违章,幸福一生

60、多停,多让,路畅,心欢。

61、珍爱他人生命 请勿超员超载

62、守交规之心最贵,保平安之举最美!

63、依法管理,方便群众

64、工作为了生活好,安全为了活到老。

65、珍爱生命 严守交规

66、把祝福带给你把平安带回家

67、交通事故不长眼,你凶他就险

68、要么是交警的严格执法,要么是车祸的残酷无情。

69、马路不是寻乐场,乱穿乱走把祸闯。

70、学龄前儿童上街要有成年人带领

71、开车守规矩 安全万里行

72、守法的人以教训换流血,违法的人以流血换教训

73、交岔路口,看清再走

74、交通法规血凝成,自觉遵守保平安

75、醉(罪)在酒中 毁(悔)在杯中

76、绿灯可以再等,生命不能重来

77、车铃车闸齐全,维系您的安全

78、出门第一事,安全最为先。

79、超车超速痛快一时,酿成车祸悔恨一生

80、护栏保安全 翻越最危险

81、人不斜穿,不车越线,各行其道

82、人车分道,安全确保;各畅其行,互不干扰。

83、违章含泪饮苦酒,安全盛开幸福花。

84、交通事故很恐怖,违交法者要止步。

85、要为家人想想,请您平安出行

86、一人带“禁品”,全车都遭殃,大家齐制止,安全有保障

87、酒驾害人害己,苦了老婆,害了子女。

88、一路礼让一路安,一人安全一家欢

89、相逢是缘份,会车皆有礼

90、红绿灯下见文明,黄白线间现公德

91、人车互礼让,道路更通畅

92、红绿灯下讲文明,斑马线上知荣辱

93、单车双人载,灾祸频频来。

94、马路如虎口,劝君多留神

95、一人出车全家念 一人平安全家福 关爱式

96、实线虚线斑马线,线线都是生命线;大车小车自行车,车车皆当文明车

97、遵守交规 储蓄安全

98、安全是生命之本,违章是事故之源

99、开文明车,行文明路,做文明人

篇6:酒驾幽默宣传标语(60句)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都知道一些经典的标语吧,标语肩负着“社教”的使命,在影响社会舆论和文化传播中,对人们的社会行为起着不可忽视的导向作用。那么什么样的标语才更具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酒驾幽默宣传标语(精选60句),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酒驾幽默宣传标语1

1、我爱我家,酒后不驾。

2、席间贪杯,路上添“悲”。

3、幸福要长久,今天茶代酒。

4、一杯酒——天堂的门票。

5、一次酒驾,就会变成一次灾难。

6、饮酒一分醉,驾车千分险。

7、与酒精说再见,和幸福手相牵。

8、远离酒后驾驶,乐享人间天堂。

9、远离酒驾,平安回家。

10、真心好朋友,开车不劝酒。

11、知己千言少,酒驾半杯多。

12、只要感情有,喝茶更胜酒。

13、桌上的一杯酒,轮下的离别愁。

14、醉驾酿事故,超速不归路。

15、“酒”字偏旁三点水,酒驾之后成泪水。

16、爸爸,喝酒别开车,别忘了,我和妈妈在家等你。

17、白酒红酒不如生命长久,碰杯干杯就怕肇事后悔。

18、杯己碰,酒已喝,喝足吃好莫开车;家人等,亲人盼,一路平安永相伴。

19、绷不紧酒后禁驾弦,弹不出平安和谐调。

20、别让酒杯碾碎你回家的路,别让醉驾撞碎家中那盏等候你的.灯。

21、别为杯酒伤了善良的心,不因酒驾毁了高尚的人。

22、当你酒后准备驾车时,你是否想起过父母慈祥的面容和家人深深的爱。

23、凡酒驾一定无平安,要平安坚决不酒驾。

24、感情好不好,不在酒上找;感情深不深,不在酒上拼;开车不喝酒,亲人都放心。

25、即使你不差钱,但生命也只有一张“罚单”。

26、驾车的朋友,端起酒杯前,可曾想起那一幕幕因酒而成的,惨不忍睹的揪人画面。

27、驾车莫贪杯中酒,后悔之药不会有;酒后不握方向盘,阖家幸福喜团圆。

28、件件悲剧,酒之祸。路路畅通,末酒驾。

29、酒后不开车,大家乐呵呵;开车不喝酒,出行很顺溜。

30、酒后车祸一辈子悔,桌前拒酒一家子美。

31、酒后驾驶,害人害己;文明行车,共赢和谐。

32、酒后驾车秒秒危险,拒绝酒驾时时安全。

33、酒后驾车是马路杀手,遵纪守法保万家平安。

34、酒后驾车危害大,害人害己害大家;劝君一言莫酒驾,利人利己利大家。

35、酒后禁驾,获取生命保障;遵纪守法,造就文明家园。

36、酒后禁驾人人参与,平安新昌共同营造。

37、酒驾别求一时方便,终生遗憾就在瞬间。

38、酒驾实可怕,自觉靠大家;劝君莫酒驾,平安你我他。

39、酒驾是公害,为了孩子、爱人坚决不酒驾。

40、酒驾终点是医院,开车不喝酒,平安到永远。

41、酒能助兴,也能败兴,为了大家的幸福,请三思而后饮。

42、酒是双刃剑,醉驾埋祸根,一朝祸端起,双眼泪涟涟。

43、酒虽佳酿祸易生,害人害己伤亡重。举樽豪饮若驾车,悲兮亲者着白绸。酒好喝。路难走。小心车祸咬一口。

44、酒桌上一杯再一杯,车轮下一悲接一悲。

45、拒绝酒驾从我做起,文明交通从行开始。

46、拒绝酒驾从心开始,文明交通从行开始。

47、开车不喝酒今晚赏月亮,喝酒不开车明早迎朝阳。

48、开车回家喝酒开怀畅饮乐无忧,喝酒开车回家险象环生亲人愁。

49、开车莫逞强,喝酒细思量,酒驾猛于虎,安全记心上。

50、牢记事故“杯”(悲)剧,不做千古“醉”(罪)人。

酒驾幽默宣传标语2

1、生命无价,酒后禁驾。

2、酒后禁驾人人参与,平安新昌共同营造。

3、无数次的痛,千百次的爱,汇成这句温馨的告白:开车不喝酒,酒后不开车。

4、酒性发作不由人,醉酒开车祸害深;

5、金樽清酒斗十千,安全驾驶直万钱。

6、酗酒开车是驶向死亡与坟墓的选择。

7、儿行千里母担忧,酒后禁驾记心头。

8、驾车不是儿戏,酒后别当司机!

9、滴酒不沾,出行平安。

篇7:严禁酒驾的宣传标语

2、今晚上酒家,爱车留在家。

3、酒后禁驾,从“心”开“驶”。

4、酒后开车晃悠悠,老婆孩子心忧忧。

5、酒后驾驶活受罪,就算不死也残废。

6、家庭事业皆成功,酒驾意外全成空。

7、一杯醉驾酒,多少离别愁。

8、喜酒三杯不算多,开车滴酒也酿祸。

9、真正好朋友,开车不劝酒。

10、滴酒不沾,出行平安。

11、酒醉驾车,身败名裂。

12、车技千般好,杯酒失安全!

13、跟酒杯分手,和平安交友。

14、酒后驾驶,你将很快成为历史。

篇8:旅游宣传资料中的文化及其翻译

在旅游业繁荣发展的背景下, 为了吸引和迎接更多的外国游客, 我国很多旅游景点都提供各式各样的英文服务, 例如提供中英文的旅游宣传资料供外国友人阅读, 或建立相关的英文旅游网站方便外国游客查询, 有的景点还提供英文导游服务, 等等。这是一个顺应时势的举措和进步, 不仅可以使外国友人的旅游时光变得方便、舒适、温馨, 同时还能帮助他们更好地接触和了解我国的文化特色。然而仔细研读这些英文旅游宣传手册和资料等, 我们会发现这些英文翻译中存在着众多的问题与不足。我们必须意识到外国友人来到中国观光旅游, 其实不只是一个简单的游山玩水, 其中还必然会涉及不同文化的交流和碰撞, 必然会遇到跨文化交际中的种种问题。一些不尽如人意、不准确甚至错误的翻译不仅会导致外国游客错误的理解及误会, 有时还会影响到当地旅游业的形象及其发展, 产生严重的后果。如何有效地解决和避免这类问题是一个值得我们注意的问题。本文将通过分析旅游宣传资料的特点, 根据实际情况着重分析一些不同的翻译方法, 达到准确传递所包含的文化信息的目的。

一、旅游宣传资料的语言特点

1. 旅游宣传资料中包含着浓郁的民族特色和历史文化气息。

“旅游业有鲜明的时代感、民族性、文化色彩和地方特征” (陈白颖, 2003:55) 。旅游自始至终都与民族特色、宗教信仰、历史渊源和文化特色紧紧相扣, 息息相关。旅游宣传资料的目的是为了让游客尽可能多地了解当地的地理环境特色、民族文化魅力, 从而吸引尽可能多的游客, 因而它的特殊性质必然要求撰写者强调其独特的文化气息和韵味。由于不同国家的历史、地理、宗教、文化背景等各不相同, 这些对于海外游客来说无疑是陌生的, 这其中存在的风土人情的不同和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差异正是旅游的魅力所在。然而恰恰正是这种文化差异深深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游客源源不断地来到中国观光旅游。笔者以丽江古城为例, 简要分析旅游宣传资料中的一些普遍特点。

例如在丽江古城旅游网的宣传资料中, 连续使用了丽江古城、纳西东巴、龙腾古城、火把节、放河灯、古城木府等作为标题。这些词句在中国游客看来是一目了然、清新明了。它们从历史称谓、民族风俗等方面反映了云南丽江丰富的风景名胜、风土人情、历史与人文背景。例如“东巴文化”、“火把节”、“放河灯”这些都是中国少数民族纳西族独有的民俗与文化特点。

中外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 中国“龙”的概念对外国人来说已不是那么陌生了, 很多老外都已熟悉并接受了“龙”这个代表繁荣、吉祥、生机勃勃的中国特色词。“龙腾古城”生动地显示出这座丽江古城的朝气蓬勃, 凸显了浓浓的中国味。此外, 就连一些与现代生活密切相关的活动都特意加上了古城两个字以求突出地域及民族特色, 例如古城时尚、古城街景, 就连最时尚的酒吧都要冠上“古城”二字, 称作“古城泡吧的柔软时光”。可见, 文化信息在旅游宣传资料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因此当翻译者遇到此类情况是要特别注意, 根据具体的情况采用不同的翻译方法。

2. 旅游宣传资料的语言集中体现了汉语的博大精深与美感。

中华语言的博大精深是有目共睹的, 这一点在丽江的旅游宣传资料中同样有着充分的体现。在此让我们再来看一段玉龙雪山的简介:

“……玉龙雪山不仅巍峨壮丽, 而且随四时的更换, 阴晴的变化, 显示奇丽多姿。时而云雾缠裹, 雪山乍隐乍现, 似“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美女神态;时而山顶云封, 似乎深奥莫测;时而上下俱开, 白云横腰一围, 另具一番风姿;时而碧空万里, 群峰如洗, 闪烁着晶莹的银光。……”

这段介绍虽短, 中国游客读起来朗朗上口、韵味十足, 充分展示出了中华语言的优美与丰富, 从中我们可以很明显地看出几点旅游宣传资料的特点。第一, 中文的文章喜欢引经据典, 引用古代的诗词歌赋。例如“犹抱琵琶半遮面”本是唐朝诗人白居易的《琵琶行》中的名句, 原本用来描述琵琶女的美丽与羞涩的神态。这里却用来表现出玉龙雪山如仙境般壮丽的景色。中文的文章乃至演讲都特别喜欢引用诗词歌赋来增加文章的美感。旅游宣传资料也是如此, 引用诗词歌赋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第二, 旅游宣传资料经常会出现各种修辞手法。例如这整篇玉龙雪山的宣传资料大量地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时而……时而……”, 这不仅使文章朗朗上口, 增强了整句话的气势, 更是细致入微地描述了玉龙雪山的扣人心弦的美, 使得它更具有神秘的魅力。从旅游宣传资料中我们经常能体会到中华语言独特的风格及韵味, 然而这些语言上及文化上的特色在翻译过程中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难点。这段文字文笔优美, 引经据典, 却让译者一下子无从下手, 为了将宣传资料的意思准确地传递给读者, 达到旅游资料宣传的目的, 译者必须采用省略、意译乃至重写等多种相结合的翻译方法。

二、旅游宣传资料的翻译

学者陈刚指出:“旅游翻译是一种跨语言、跨社会、跨时空、跨文化、跨心理的交际活动。同其他类型的翻译相比, 它在跨文化、跨心理交际特点上表现得更为直接、更为突出、更为典型、更为全面。” (陈刚, 2004:59)

翻译旅游宣传资料确实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 译者需顾及多方面, 既要准确地表现旅游资料的原汁原味, 又要考虑目的语读者的接受性;既要忠实于原文, 体现原文所包含的特殊文化内涵, 又要兼顾市场的需要。这无疑增加了翻译的难度和复杂性。

作为译者首先要做的是准确理解和把握旅游资料原文的含义。因为旅游宣传资料中包含的众多中国特色的历史文化背景等, 即使是中国人也不一定完全了解。但是作为译者首先一定要理解把握准确, 这是正确翻译的前提。下面笔者着重探讨在准确理解的前提下, 旅游宣传资料翻译的方法。

1. 直译法。

直译法是旅游英语翻译中最常见的手法之一。直译可以保持旅游宣传资料中的原汁原味, 让外国友人直接领略到中国文化的风采。例如, 中国端午节的传统活动赛龙舟就可以译成dragon boat racing。虽然中国文化中的龙和西方文化中龙的含义差距很大, 但是随时全球文化广泛深入的交流, 老外也早已了解了中国龙的生机勃勃、吉祥的含义, 所以笔者认为这里用直译, 直接把“龙舟”翻译成“dragon boat”完全没有问题。再如“香山”直译为“the Fragrant Hills”;“蛋炒饭”译为“fried rice with egg”, 这些直译既保持了原文的含义, 又通俗易懂, 使目的语读者一目了然。但是直译的方法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由于文化特征和文化差异在旅游英语宣传资料中比比皆是, 有些文化特性是无法通过直译的方式表达的, 因此译者应根据实际情况选用其他的翻译方法加以补充。

2. 音译意译相结合翻译法。

音译意译相结合也是常见的旅游资料翻译方法之一。

例如“华清池”。华清池是我国著名的旅游胜地, 以其古老的历史和著名的温泉闻名于世。在这里“华清”两个字可以用音译, 但是“池”这个字如果把它简单地直译成pool或者pond, 那样不仅流于形式上的一般, 也丧失了华清池内容上的特点, 只会使外国游客感到该景点没什么特别之处。这里根据华清池的实际特色及功能, 略作变动, 翻译成“hot spring”。“Huaqing Hot Spring”既能体现出其本身内在的含义, 又一下子抓住了游客的心理需求, 让人联想到了温泉的惬意和舒适, 让游客感到心驰神往。

再以雍和宫为例, “雍和宫”译为the Yonghegong Lama Buddhist Temple。

雍和宫原为清朝皇四子胤禛的府邸, 后改为行宫, 故名雍和宫, 再几经变迁改为喇嘛庙, 最终被确认为北京最大的藏传佛教寺院。由此可见译者在翻译其英文名字时是下了一凡工夫的。首先保留“雍和”两个字, 将其音译。至于“宫”如直译应为“palace”, 然而究其历史它早已被接纳和定位为佛教寺院, 因此译者根据其历史及宗教定位将其译为“Lama Buddhist Temple”, 让外国游客比较直观和准确地了解其包含的真正含义及背后悠久的中华文化, 达到了准确传递旅游及文化信息的功能。

3. 注释法。

“注释法是一种最重要的补偿性翻译方法”, 译者通常可以通过注释法处理译语中存在的文化空缺现象及用于解释不同的风俗习惯 (郑声滔, 郑声衡, 2010:94) 。因此注释法在旅游宣传资料的翻译中被广泛应用。

比如, 当涉及有关历史朝代等问题时, 注释法也是个非常有用的翻译方法。例如西汉可以被译成Western Han Dynasty (206B.C.-A.D.25) , 宋朝可以被译成Song Dynasty (A.D.960-1279) 。这样既表明了朝代的名称, 又让外国游客对其具体时间有个更清晰的了解。

又如, 当涉及中国传统节日及习俗时, 注释法可以帮助外国友人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 弥补文化信息的缺失。以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为例, 元宵节为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五日。“农历的正月十五”可以翻译成“the fifteenth day of the first lunar month”。但是对于西方人来说, 中国农历的计时与公历的不同经常会让他们感到困惑, 笔者认为在其后稍加注释例如写明“usually in February or March in the Gregorian calendar”, 这样会让外国友人对其大致的时间有一个更清晰的概念。

再以端午节为例, 中国有些地方端午节有悬挂钟馗像的古老习俗, 然而仅仅将钟馗按其音译为“Zhong Kui”, 会让外国人摸不着头脑, 如略加注释“a ghost that can exorcise”则能让他们了解到这项习俗的由来和意义。

同样的例子在饮食菜肴翻译中比比皆是。饮食文化一向是旅游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尤其是中国的美食文化闻名世界。在翻译一些传统食品时也可以运用注释法。例如粽子可以译成Zong Zi (dumpling made of glutinous rice wrapped in bamboo or reed leaves) 。腊八粥则可以译成Laba porridge (rice porridge with nut and dried fruit eaten on the eighth day of the twelfth lunar month) 。

4. 省略法。

省略法通常被用于省略一些重复的词句、华丽的辞藻或者诗词歌赋等, 让译文更加接近读者, 使译文更加通俗易懂, 达到传达信息和交流的目的。

在中文的篇章中通常会引用一些诗词以达到丰富内容的目的。以某旅游景点介绍端午节的内容为例, “樱桃桑葚与菖蒲, 更买雄黄酒一壶。端午节尝试一下雄黄酒吧。”端午饮雄黄酒是我国传统习俗, 这篇旅游宣传资料引用了清朝李静山的诗, 然而这句是非常难翻译的, 且不说无法简单地说清“樱桃”、“桑葚”、“菖蒲”等词与端午节的关系, 如强行翻译不仅表达不出原诗的韵味, 而且使译文变得难以理解。所以笔者认为这句诗词可以完成省略, 该资料将其简单地翻译成“It is a very popular practice to drink this kind of Chinese liquor seasoned with realgar at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就很不错。

此外一些增译法、替代法乃至重写法等都可以根据旅游宣传资料的实际情况加以选择和应用。

外国友人来中国观光旅游, 不仅是游览河流山川、风景名胜, 更是希望领略和体味这片历史悠久的土地上独特的文化气息与民族韵味。旅游宣传资料中包含了大量的文化信息和文化差异, 所以我们在翻译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其特征, 根据具体的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翻译方法, 既要尽量保持原文的原汁原味, 又要达到向世界各国游客展示我国壮丽多姿的大好河山和悠久的历史文化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陈白颖.旅游英语及其翻译[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 2003.3 (4) :55-57.

[2]陈刚.旅游翻译与涉外导游[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4.

[3]李丹.旅游翻译的跨文化审视[J].延边党校学报, 2013.29 (3) :102-104.

[4]吕和发, 周剑波.旅游翻译:定义、地位与标准[J].上海翻译, 2008 (1) :30-33.

[5]魏琼.论注释性翻译与解释性翻译[J].考试周刊, 2011.65:27-28.

[6]吴冰, 李宪生, 陈鑫柏, 等.大学英语口译 (汉英) 教程[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1.

[7]郑声滔, 郑声衡.从文化交流角度研究注释法在翻译中的使用场合[J].哈尔滨学院学报, 2010.31 (11) :94-97.

[8]朱益平.论旅游翻译中文化差异的处理[J].西北大学学报, 2005.35 (3) :159-164.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酒驾宣传资料】相关文章:

计生宣传资料07-06

工会宣传资料04-08

水法宣传资料04-12

肝炎宣传资料04-29

两基宣传资料05-06

医疗宣传资料05-15

禁赌宣传资料05-21

文化宣传资料06-08

消防月宣传资料05-23

公司宣传介绍资料05-23

上一篇:《巨人的花园》片断赏析下一篇:应用电子技术课程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