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金融硕士双导师制度

2024-05-20

中财金融硕士双导师制度(精选4篇)

篇1:中财金融硕士双导师制度

中财金融考研导师左毓秀早了解

联系方式:

电子邮件zyx@cufe.edu.cn

基本情况

出生年月:1962年7月

职称: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学历:经济学博士

教育经历

2000年-今: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金融学博士;

1987-1990年: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研究生,获经济学硕士学位;

1979-1983年: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本科生,获经济学学士学位;

工作经历

1983-1987年: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任教;

1990年—今: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金融学系任教;

讲授课程

《货币银行学》《金融概论》《信托与租赁》《金融学》

研究领域

货币信用理论信托融资租赁

社会兼职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货币银行学》主讲教师;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信托与租赁》主讲教师;

研究成果与奖励

1、全国首批国家精品课程《货币银行学》主要成员。

2、北京市首批精品课程《货币银行学》主要成员。

3、参加的教改项目“《货币银行学》精品课程建设与质量保证体系研究”获得2005年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

4、参加的课题《货币银行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获2001年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

5、2003年参与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加入WTO对首都金融业的影响与对策研究”; 6、1991年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证券市场》

7、《中国金融百科全书》经济管理出版社,1990年11月,参编;

8、《中国证券市场》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1年7月,参编;

9、《股票债券经营指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年12月,参编;

10、《中华金融辞库》中国金融出版社,1998年10月,参编;

11、《货币银行学》中国金融出版社,1997年9月,参编;

12、《金融概论》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年5月,参编;

13、《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的首都金融业发展》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年6月,参编;

14、《金融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3年12月,参编;

15、《金融学学习辅导手册》中国计划出版社,2004年5月,参编;

16、《金融信托与租赁》中国金融出版社,2002年1月,副主编;

17、《货币银行学》当代世界出版社,2003年11月,副主编;

18、《现代金融通论》,华艺出版社,1996年3月,主编;

19、《信托与租赁》,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年,主编;

20、在《中央财经大学学报》《经济研究参考》《经济日报》《金融时报》《经济研究资料》等发表论文十多篇;

篇2:中财金融硕士双导师制度

金融硕士专业是我国目前40种专业硕士中的一种, 2010年开始设立, 时间较短。目前, 金融硕士的培养借鉴其他学科的宝贵经验引入了双导师制。

金融硕士培养中双导师制是指由校内具有丰富经验的, 长期从事理论知识研究的专职导师和校外聘用的实践经验丰富的高层次专业人才联合指导, 完成对金融硕士的培养。简单的说就是校内学术导师和校外实践导师联合教学的制度。

二、金融硕士教育中双导师制存在的问题

校内导师将金融硕士的理论水平引领到一定高度, 而金融硕士校外导师有银行、证券公司、金融集团、担保公司等行业背景, 凭借其在该领域丰富的实践经验为研究生提供实践能力的指导, 有效地弥补了校内导师在实践能力培养方面的欠缺, 使得增强学生理论知识的同时加强了学生适应社会的实践能力, 拓宽了学生的学术视野, 加强了学生的综合思辨能力。但金融硕士双导师制的培养刚刚起步, 还处于探索发展阶段, 现实实践过程中遇到了诸多的问题。

(一) 校内导师观念陈旧, 指导方式落后, 实践环节参与不够

校内导师可称为学术导师。金融硕士是专业学位的研究生, 必然要符合社会的需求, 强调实践性与社会接轨。而仍有部分校内导师不能及时更新自己的观念, 采用科研模式指导金融硕士专业研究生, 单方面注重学术, 以纯学术研究为目的, 所讲内容不结合实际情况, 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学术导师掌控申请项目核心的研究, 学生并不能真正的参与其中, 不能获得理论知识实质性的进步以及高层次、专门化的应用技能。简单地认为实践环节是校外导师的责任, 所以对实践环节参与少, 甚至不参与, 对专业学位导师的认识片面。

(二) 校外导师、企业参与的积极性低, 影响金融硕士培养的质量

校外导师对金融硕士研究生实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影响重大。现实实践中, 由于校外导师都是有银行、证券公司、金融集团、担保公司等行业背景的高管, 除了教课、指导学生外, 还得利用大部分的时间工作, 精力有限, 指导学生的数量有限, 未形成规模, 很多学生得不到校外导师的指导, 致使校外导师发挥的作用不明显。很多高校并未对校外导师进行补贴, 学校认为校外导师属于聘任的兼职教师, 对其没有行政管理权, 未给予同专职教师同等的权利, 没有相应的激励制度和评价监督制度, 管理存在严重漏洞, 严重挫伤了校外教师的积极性。很多学校教育计划中如选拔录取培养目标与培养方案的制订、课程体系的设置、学位论文选题和担任授课教师等环节工作都没有让其参与其中, 使得校外导师参与指导的积极性低。校企合作企业不深入, 企业关注短期利益, 不注重对人才的培养, 尤其是在银行机构实习的金融硕士, 往往接触的是简单的业务, 涉及不到核心业务, 成为企业单位的打杂工, 不能真正了解前沿理论和实践, 实习效果大打折扣。

(三) 校内外导师缺乏沟通, 责任不明, 合作不深入

双导师制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 充分发挥校内和校外导师的优势培养优秀的金融硕士, 通力合作, 共同探讨培养金融硕士的最佳培养计划。现实实践中, 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几乎不沟通, 甚至从未见谋面, 无法及时处理一些培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双方各自为政, 何谈共同探讨金融硕士的培养。没有明确的制度界定校内外导师的责任、职责, 诸如金融硕士的实习鉴定、中期考核、毕业答辩等环节的导师责任及侧重点都没有明确规定, 使得相应责任缺位, 影响硕士培养质量。校内导师注重科研, 认为实践导师只是起“协助式”作用的导师, 没有给实践导师科学合理的定位, 没有认识到与实践导师实质性合作的重要。

(四) 缺乏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 金融硕士培养双导师制落实不到位

2011年, 全国金融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倡导高校全职教师与实践部门具有良好理论素养和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人士为共同导师, 实行“双师制”。但只是做了概括式指导, 在制度、资金上并未给予支持与协助。各级地方政府也基本上停留在意见指导上, 在制度、资金等照顾上也没有具体的措施。

金融专业学位设立时间短, 各高校对其培养未予以足够重视, 尤其金融专业双导师制度的实践形同虚设。调查显示, 多数的学生没有校外的导师, 未参加校外的实践基地, 即使确定了导师, 也是挂名的较多。学校缺乏相应的组织管理措施, 促进校内外导师的沟通合作, 缺乏相应的激励制度, 未形成统一、可循环的评聘模式调动企业, 校外导师的积极性。

很多学校不注重对教师的遴选和培训, 例如, 未对校内外老师的聘任做具体的规定, 即使要求了校内教师的职称、发表论文的数量、项目研究等, 但没有明确的量化指标, 在实际的招聘过程中操作性不强, 遴选教师往往不符合金融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要求。

三、构建金融硕士完善双导师制的对策

(一) 组织校内外导师培训,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促进观念的转变, 增进责任意识

培训是增强校内外导师对金融硕士培养的目标、规律、政策的认识, 转变陈旧观念, 促进教学创新的有效手段。通过培训, 转变校内外导师对金融硕士培养认识的不足和误区, 有针对性地增强校内外导师的指导能力。通过各类适时的多样化、长效化、常态化的培训, 促进校内外导师在原有基础上提高。转变校内导师唯学术论的片面观念, 侧重校内导师实践技能和专业知识的培训;促进校外导师增强教育责任意识, 针对其实践经验丰富、理论知识相对欠缺的特点, 培训侧重加强金融硕士培养的特点和规律的认识, 加强金融硕士教育相关政策和规定的讲解。不断优化导师结构, 促进强强联合, 以强带弱, 增强青年教师的实际指导能力, 增强教师教学活力,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二) 加强沟通, 协同创新, 通力合作

双导师制的核心思想是充分发挥校内外导师的各自优势, 促进金融硕士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提高, 这就需要不断加强校内外导师的交流, 探讨学生的能力结构, 有针对性的培养、发挥双导师制的优点。考虑校外导师并不是专职的教师, 工作性质特殊, 校内导师需主动与其通力合作, 优势互补, 提高金融硕士的培养质量。校内外导师可以组建导师团队, 共同研讨学术和社会实践生产, 促进校内导师提高社会实践的认识。同时, 让校内导师参与学生培养方案, 课程体系、教学计划等各方面的制订。学校组织相应的研讨会, 为校内外导师沟通创造条件;开设校企合作课程, 促进校内外导师之间、师生之间合作与交流, 校内外导师共同开发校企合作课程, 合力为学生提供研究性学习和研究性实践、科研为一体的依托国家需求项目的新型课程, 促进金融专业学生能力素质的提高。

(三) 完善创新制度建设, 政策支持, 促进双导师制的落实

从政府角度, 出台相应的鼓励、支持政策, 为金融机构和高校联合培养提供资金支持, 设立专项资金改善人才培养基地的环境设施, 制定金融硕士人才发展培养体系。从学校的角度, 一方面, 完善管理, 建立相应的激励、多维度评价和监督反馈机制, 如评定合理的校外导师的薪酬、职称;广泛征集各方建议, 建立完善的校内外导师聘任制度, 构建操作性强、具体的监督反馈机制, 及时调整教学方式。另一方面, 明确校内外导师的权责, 以具体文件的形式细化;搭建双方沟通交流的平台和机制, 要求在各司其职的同时共同关心研究生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情况, 并一起对研究生的论文质量负责;校方和企业应各自对自己的导师行使管理权限。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研究生教育结构的重要举措, 金融硕士专业双导师制还处于探索阶段, 需要引起校企各方以及政府的重视, 明确职责, 加强沟通, 制订完善的保障激励措施, 促进双导师制的落实。

参考文献

[1]李太卫, 邱法宗.专业硕士培养体制调整下的双导师问题及对策[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 2010, (4) :16.

[2]孙洪锋, 曹娜.论“双导师制”运行中的问题及对策——以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为例[J].教育理论研究, 2012, (201) .

篇3:中财金融硕士双导师制度

[摘 要] 本文分析了现有导师制在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的不足。从完善导师组制的角度出发,阐述了“双导师组”制构建的内涵,探讨了“双导师组制”在四川理工学院化学工程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的实践情况和运行优势。该“双导师组制”对丰富高校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的实践具有一定价值。

[关键词] 专业硕士学位;全日制;导师组制

[中图分类号] G643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6)11-0023-03

一 引言

经济全球化趋势迫使国内企业必须瞄准国际市场,对核心产品和关键技术实行转型升级,这就对我国的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在原有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下,学生缺乏工程实践训练和创新能力等已成为不争的事实,这使得研究生教育改革势在必行。在十二五末期,我国将实现学术型与专业型硕士的培养规模相当。近年来,在国家研究生教育政策引导下,全日制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在要求具备扎实理论基础的同时,更对工程应用和创新能力提出了高要求。

目前,尽管学术界对于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概念存在争议,没有统一的定义,但可以明确的是它主要涉及“要培养什么样的人”及“怎样培养”两方面的内容。其中,指导教师在培养工作中显得至关重要。单一导师制起源于德国,其特点是每一研究生由一位导师独立指导,类似于学徒式研究生培养模式[1]。这种单一导师制弊端明显,已基本被淘汰。为解决单一导师制带来的困境,近年来我国在探索研究培养模式中经历了单一导师制向双导师制或导师组制的转变[2-4]。根据《关于开展2014年学位授权点专项评估工作的通知》(学位〔2014〕17号)要求,将在5年时间内完成全国范围的研究生学位授权的合格评定[5]。这无疑为研究生培养模式中的导师制改革注入了一剂强心剂,每个专业学位授权点单位都必须认真对待。因此,本文言说的双导师组制正符合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发展趋势。正如湖南大学姚利民教授所指出,必须强化导师的指导责任,增加导师的指导投入,使研究生在全程学习、研究中得到所需的指导[6]。

二 现行导师制存在的问题分析

从全国范围来看,目前大多数高校已采用了双导师制或导师组制培养硕士研究生。这种导师制一般是由来自高校和企业的指导教师对需要实施指导的研究生进行联合指导培养[7]。校内导师是具有硕导资格的专业教师,校外导师则是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企业技术专家。校内导师侧重理论教学和学术指导,校外导师侧重实践教学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但现行导师制在运行实践过程中,表现出以下不足。

1 缺乏制度规范

有的培养单位在形式上倡导双导师制或导师组制,但缺乏制度保障和运行机制。校外导师仅仅是挂名作摆设,学生从入学到毕业根本没有得到校外指导;有的为应付校外实习报告的撰写,临时安排学生到企业生产线走马观花地参观一下,最后让企业在学生实习报告上盖章存档了事;有的聘请了校外指导教师,但没有出台校外指导教师的相关薪酬待遇规定,从而挫伤了校外导师的积极性。除上述情况外,企业对人才培养的责任认识不足也妨碍了双导师制的实施,一是部分企业在开展联合培养工作时主要考虑市场最大化和利润收益,而是企业自身认为国家没有强制规定其承担研究生培养的义务,“教育”功能被弱化;二是部分企业基于知识产权保护不愿意让学生接触核心技术项目,学生很难对产业背景和新产品研发有深刻认识。这些问题的出现,主要归结于培养单位对双导师制或导师组制重视不够、校企之间在导师制建设上缺乏科学合理的制度规范和合作双赢机制,直接影响着现行导师制作用的发挥。

2 缺乏“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

长期以来,受到“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影响,我国硕士研究生培养“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没有真正落实。目前,全日制专硕研究生培养大体涵盖校内+校外导师、课堂、实验室+实习基地等三个系统。整个培养过程基本以毕业论文答辩为考核目标,教学过程往往过分强调课堂教学,以至我们的学生懒于动手,不愿参与工程实践;实习过程是学校的指导教师安排,注重形式,很难真正锻炼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和工程意识。理念只是一个精神、意识层面的哲学概念,要把“以学生为中心”落实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办学理念,必须一切以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能力培养为中心,为学生打造一个校企合作的培养平台。首先,应在培养目标与定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体系设置、工程实践训练、过程监控与组织管理等方面,始终围绕学生的个性特点,培养其实践创新能力。其次,应积极探索给学生更多自主选择权,实现自主选专业、选课程、选导师、选实习单位的培养机制。第三,通过建立校企合作保障和激励机制,以各种方式鼓励企业、导师和教学管理者投入更多精力去关注学生、关爱学生、指导学生,践行教育以学生为本的真谛。

3 学术型学位培养观念尚未完全转变

近年来,高层次应用人才在就业大潮中越来越受到青睐,专硕研究生人才培养已成为研究生教育不可替代的重要类型。然而许多专硕学位点培养单位仍沿用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模式来制订专硕研究生的培养计划。学术型硕士生导师兼任专硕研究生导师的现象仍然普遍存在。在专硕研究生指导过程中,校内导师仍然沿用原有学术型研究生的指导模式或方法,过分强调理论知识传授和学术研究能力,不太注重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校外导师只负责企业实践环节,没有参与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制定,不了解甚至不参与校内培养环节。特别是,许多高校在专业型研究生培养的质量保障方面没有建立工程实践的的过程监控和考核评价等制度,致使通过工程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的初衷无法真正实现,其培养成效也就难以体现。

三 “双导师组制”的构建

我校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硕士研究生学位授权点已有十余年的培养经历,其中“化学工程”是专业学位授权点专业。近年来,我校对“化学工程”专硕培养模式进行了实践。笔者所在的“化工新材料”导师组在专硕研究生培养中探索出了一种新的导师组运行机制──“双导师组制”。这种“双导师组制”坚持“以校内+校外责任导师培养为主”的原则,围绕每位研究生指导,组建“校内导师组+校外导师组”的结构模式。

在校内导师组组建方面,围绕每位研究生培养,除了通过研究生与导师互选机制确定1名校内责任导师以外,还配备1-2名副导师和1-2名导师助理协助指导。副导师应具有硕导资格,且具备基础理论雄厚、知识视野开阔、学术思想活跃的特点,主要协助责任导师指导项目研究方案、学位论文撰写、工程实践等。导师助理应具有一定科研实力和指导能力,但条件上又未能达到硕士生导师遴选标准的年轻博士教师。导师助理可担任研究生重点课程和学位课程的主讲教师,参加学术交流、访学和带领研究生参加工程实践锻炼等。导师助理不纳入硕士生导师的管理序列,但需上报研究生培养所在二级学院备案。对于进入导师组的导师助理,二级学院在职称晋升、人事任用方面鼓励优秀青年教师脱颖而出。

在校外导师组建立方面,以校外工程实践基地为平台,校企合作科研项目为纽带,企业根据校内责任导师的研究背景和与企业的项目合作研发情况,为每位研究生确定一名具有较强实践水平和研发能力的高级职称技术人员作为校外责任导师,并配置1-2名项目共同研发工程师作为导师助理。其中,校外责任导师是学校正式聘任的校外兼职导师,享受学校发放的相应薪酬待遇。每位专硕研究生的学位论文课题与校企合作科研项目的研发内容直接相关。校外导师组除负责企业实践环节的培养任务外,还全程参与培养方案制定、课堂教学、学术讲座等校内培养环节。

四 “双导师组制”的实践探索与优势分析

近年来,“化学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所属的“化工新材料”导师组与自贡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的知名企业合作,对“双导师组制”的实施进行了积极探索。

1 “双导师组制”有利于校企导师资源的共享

“化工新材料”导师组利用学校科研团队优势、图书馆文献资源和省重点实验室科研设备条件,通过科研技术合作与企业导师组密切合作,为川南地方企业的新产品研发,技术推广等服务。由于校外导师组中的责任导师是我校正式聘任的兼职教师,享有相应薪酬待遇,借助他们在企业的工作便利条件,对专硕学位研究生的工程能力训练起到了实实在在的推动作用。在校内培养环节运行期间(前2学年),以校内导师组指导为主;校外实践环节(第3学年)则以校外导师组为主;所有导师组成员在研究生培养中全程参与,各有侧重。导师组成员具有不同院校毕业背景,使得让学生有机会接触到不同的学术观点和思维方式,从而大大拓宽研究生的科研视野,促进了专业型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

2 以校企合作科研项目为纽带,有利于校内外导师间的真诚合作

目前,就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校企合作而言,大部分高校主动积极,而企业显得十分被动。我校“化学工程”专业硕士授权点,通过与自贡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的行业龙头企业开展横向科研项目合作,让校内外导师们组成若干课题组,既为校内外导师之间搭建了合作平台,又兼顾了企业追求经济利益的宗旨,而且研究生可以在校企合作项目中得到科技创新和工程实践锻炼。例如,近年来,我们与中橡集团炭黑工业研究设计院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杰出青年基金、省科技支撑计划、校企横向合作等项目中联合申报、合作研究、共享成果。2011~2014年,共有8名研究生参与这些项目研究,并在该研究设计院完成工程实践训练环节,既推动了研究院的新产品研发和技术创新,又借助项目研发完成了工程实践锻炼环节。最近,我们正联合中昊晨光、自贡硬合和中橡碳研院等十余家川南知名企业,积极推进省科技厅立项支持的“川南纳米新材料基础科研服务平台”建立。可以预见,未来几年借助于该基础科研服务平台,以校企合作科研项目为纽带的“双导师组制”,将继续坚持以研究生科技创新和工程实践能力为主线,以校企双赢、平等合作为基础,协同完成专硕研究生的培养工作。

3 设置导师助理岗位,有利于吸纳青年教师进入校内导师组锻炼

目前,在我国高校实施的双导师制中,大多数学校要求导师组成员具有导师资格,吸纳青年教师进入校内导师组的运行机制尚未建立,难以实现“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勇于创新”的导师组教师队伍建设目标。在“双导师组制”的实践探索中,“化工新材料”校内导师组目前吸引了5名36岁以下的博士青年教师担任导师助理,形成了包括正高、副高和中级等不同职称和学历层次教师的研究生指导小组。这种年龄结构合理的成员结构,既发挥了老导师的经验优势,又考虑年轻教师的活力。因此,围绕“双导师组”制,在校内导师组中设置导师助理岗位,吸纳青年教师进入导师组锻炼,不仅可以让青年教师接受经验丰富的导师的指导,还可以进入导师组的学术团队参与课题研究,有利于实现研究生培养工作的可持续发展。为培养导师助理的学历和研究能力,目前“化工新材料”校内导师组有1名青年教师正在川大读博进修,1人在国家炭黑材料研究中心高级访问,另1人获得“西部项目”教师出国留学计划资助。

4 “双导师组制”有利于提高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和解决就业难题

近年来,通过“双导师组制”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我校“化学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技术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明显提高,其中2013-2014年有2人获得国家奖学金,3人获得校级优秀论文,1人获省优论文,申请发明专利6项,11人次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研究生在工程实践锻炼期间的积极表现获得了企业的好评。例如,2012级研究生付晓燕在成都拓利化工实业有限公司为期1年半的工程实践锻炼中,全程参与了校企合作项目“改性硅酸盐胶粘剂的研制”,并以此为基础完成了学位论文。通过工程实践锻炼期间的工作和生活,研究生们发现地方企业面临的技术难题为他们施展个人能力提供了实践舞台,一些研究生表达了毕业后留在实践单位工作的意向。例如,2014和2015年,各有1名研究生与中昊晨光化工院和中橡集团碳研院签约留在单位工作。正是这种校内、校外“双导师组”制让研究生有更多机会直接参与企业的工程实践和科研项目,从而有效帮助研究生在学术和实践能力上同步提高,同时还可以为实践单位提前考察人才,并优先获得毕业生的挑选权。

五 结语

在未来几年,国务院学位办将陆续对全国专硕学位培养工作进行全面检查。这必将促使各研究生培养单位深化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其中导师组的构建与运行实践是其中重要环节之一。通过“双导师组制”在笔者单位的实践来看,以校企合作科研项目为纽带,将研究生培养过程与企业新产品研发和技术创新工作有机结合,是保障校企合作框架下导师组制长期高效运行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周欣,张志毅,倪超.医学院校以导师组模式培养研究

生探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9(2):112-114.

[2]耿相魁,王慧.双导师制是专业硕士研究生质量的可靠

保障[J].决策咨询,2015(1):88-92.

[3]赵庆华,熊倩,谢莉玲,肖明朝,王富兰,刘智平.导师组

制模式培养护理研究生的实践[J].护理教育,2015(2):

190-192.

[4]高久群,郑华,余全红.交叉学科设置和研究生培养的

实践与思考——以中山大学为例[J].高教论坛,2015(2):

98-101.

[5]杨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联合下发《关于开展

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工作的通知》[J].陕西教育(高教版),

2014(10):36.

[6]姚利民,朱黎旻.研究生培养现状调查与分析[J].高等教

育研究,2013(11):55-59.

[7]向诚,张云怀,王东红,郭瑜.基于导师团队的专业学位

研究生集体培养模式探索[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5(1):

篇4:中财金融硕士双导师制度

1“双导师制” 导师配置和遴选的基本要求

研究生教育的校内导师必须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科研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研究生导师不同于本科实践性环节的校内指导教师,研究生导师必须具备专业培养的丰富理论知识和科研能力,并且在某一工程领域具备实践经验,而校外指导教师在具备丰富工程实践能力和研发能力的同时,还必须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和教育教学的基本知识和实践经验,双导师的配置还必须找到二者之间的有机结合,在专业方向和培养目标上取得共识,明确目标是培养多元化高层次应用性人才。校内指导教师应选拔具有长期工程实践背景的高学历高职称人员作为导师,校外指导教师在遴选过程中必须考察其教育教学能力,作为指导教师,特别是高层次的硕士研究生导师,仅有工程实践能力和背景是不够的,还必须懂得教育心理学、教学方法,具备基本的科研能力等。校外指导教师的工作平台至关重要,其对研究生的指导是否具备环境、时间等其他因素,这直接决定了研究生培养的质量和水平。

2“双导师制” 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文献[1,2,3,4]指出,缺乏完善的制度、实践基地质量低、导师指导方式落后、责任意识不强等是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国务院学位办对全国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的调查显示,能够完全落实“双导师制”的单位仅够半数( 52. 8% ) ,对在读工程硕士的调查也显示,学校与所在单位能严格实行“双导师制”者不到半数( 42. 3% ) 。在双导师制的建设实践过程中,除了以上提到的以外,还存在一些根本性的问题。

2. 1 共识问题

双导师制的关键在于双方导师之间必须取得在培养目标、培养方式、培养计划等诸多层面上的共识,取得思想上的一致,以实现优势互补,协同创新,共同实现培养目标,达到双赢的目的。目前存在分别以学校和企业为主体的两种基本的协作模式,进行分工与合作,不管哪种方式,都必须在认识上取得一致,双方导师在培养过程中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就学校而言,认为企业应该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有义务为社会培养人才,担负起培养指导研究生的责任。但忽略了一个重要的问题,企业的中心任务和工作是生产经营,指导研究生的导师往往是企业的骨干技术力量,甚至是企业的技术负责人,在时间、精力上要保质保量的完成培养指导研究生的工作难度很大,目前高校聘请的企业兼职教师精力有限,而且既有实践经验,又有相当理论水准的兼职导师很少,学校应充分理解。就企业而言,认为研究生培养是学校的事情,企业只是配角,与企业的直接利益关系不大,往往不会十分重视,有的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浮于形式。同样,作为企业也忽视一个重要的问题,专业硕士的培养必须有企业的参与,而且是当然的主角,企业应该担负起专业硕士培养的社会责任。要让企业认识到国家设立工程硕士专业学位从根本上是为了适应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高层次专门人才的需要,是为了解决工矿企业和工程建设部门对高层次工程技术和高层次工程管理人才的迫切需求[5]。在培养指导的过程中,企业的技术和人员管理水平也同时得到提高,对于企业人才的培养也起到了推进作用,对于企业申报各级技术中心也十分有益。学校的化工类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发展离不开企业的大力支持,更离不开社会大环境的支持,企业的发展也同样离不开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必须在这方面取的共识,才能使“双导师制”得到落实。

2. 2 双导师的合作与协调

由于校外导师有自己的本职工作,如果要求其全身心的投入研究生的培养指导工作也不现实。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作用,发挥其长处和“画龙点睛”的作用,需要协调与配合好来解决这个问题。协调与配合包括双导师之间的相互协调与配合,同时也包括学校与企业间协调与配合。文献[6]通过调查指出,校内外导师的交流联系不密切,90% 以上的人都认为在“双导师制”的实施中要加强校内外导师的工作交流联系和协调配合,只有30% 左右的校内外导师能够保持经常联系,大多数很少联系或没有联系。这是“双导师制”的实施过程中存在的最严重问题之一,校内外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键,校内外导师都应当参与研究生培养过程的各个环节,特别是在课题选择,实验及论文撰写过程中,校内外导师间的协调配合,共同指导对于确保培养质量是十分必要的。通过导师之间的交流,研究生的积极参与,更好的发挥双方的优势,共同解决所遇到的问题,通过这样的交流与合作,也可开拓视野,激发创新的灵感,双方导师及研究生水平得到共同提高。

2. 3 合作机制的建立

建立“产、学、研”的合作机制是实现“双导师制”的首要条件。通过项目合作为载体和纽带,加强校内外导师的联系,共同指导研究生,使校内外导师都能更好更多地参与研究生培养的全过程,给予研究生更为有效的指导,为企业解决技术管理难题。同时,通过项目合作也建立了企业与研究生之间的了解和沟通的渠道,为毕业以后双向选择就业奠定了基础,这样可以充分调动企业的积极性,选择符合企业需求的高层次高素质人才。学校要关心校外指导教师,除了报酬以外,在荣誉授予等精神层面上要有所为,使企业指导教师对于指导研究生有荣誉感和成就感和责任感。另外,从政策层面上,政府相关部门要积极制定政策,比如,对参与“双导师制”的企业在工程技术中心的认定、项目申报、职称评定等方面予以优惠,在税收减免等方面予以支持等,最大限度的调动企业的积极性,为“双导师制”的实行提供政策支持。

2. 4 导师考核机制及评价制度

目前,关于化工类专业硕士导师考核机制及评价制度还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以论文等学术成果为考核重点的学术型研究生的指导教师的考核机制和评价制度方式显然不适合对专业硕士导师考核,应该强调以工程能力为主,采取同行评价的方式,对研究生的论文或工程设计等做出相应评价,对校内外教师进行相应的考核。

3 结 语

“双导师制”的实施是一个系统工程,取得校企双方、校内外指导教师的共识是关键,导师的遴选时基础,配套政策和行之有效的考核激励机制是保障。目前“双导师制”的实施还存在诸多问题,相信通过不断地实践和认识的提高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必将推进“双导师制”的顺利、有效实施。

摘要:讨论了化工类专业硕士“双导师制”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一些根本性问题。“双导师制”的实施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取得校企双方、校内外指导教师的共识,配套相应的政策和考核激励机制,才能保障“双导师制”的顺利实施。

关键词:专业硕士,双导师制,校企合作

参考文献

[1]杜静,丁忠.应用型研究生培养实践中的双导师制探索[J].高等农业教育,2011(6):78-80.

[2]王帅,郭业才.工程硕士“双导师制”实践过程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大学教育,2014(6):43-45.

[3]吕伟.教育创新视角下的研究生双导师制解读[J].沈阳航空工业学院学报,2009,26(6):43-45.

[4]赵岩.论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5(1):123-125.

[5]李景元,蒋国平,宋建新,等.浅析“双导师制”在工程硕士培养过程中的落实情况[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8(12):19-23.

上一篇:2022年幼儿园大班教研组计划下一篇:快递公司规章制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