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存货练习题附答案

2024-05-09

中财存货练习题附答案(精选4篇)

篇1:中财存货练习题附答案

第 三 章 存 货

一、单项选择题

1.某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本月购入原材料200公斤,收到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价款800万元,增值税额136万元。另发生运输费用10万元(运费可按7%抵扣),途中保险费用2万元。原材料运抵企业后,验收入库为198公斤,运输途中发生合理损耗2公斤。该原材料入账价值为()万元。A.803.19 B.812 C.811.30 D.948

2.企业采购过程中发生的存货短缺,应计入有关存货采购成本的是()。A.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

B.供货单位责任造成的存货短缺 C.运输单位的责任造成的存货短缺 D.意外事故等非常原因造成的存货短缺

3.以当月全部进货数量加上月初存货数量作为权数,去除当月全部进货成本加上月初存货成本,计算出存货的加权平均单位成本,以此为基础计算当月发出存货的成本和期末存货成本的方法是()。A.先进先出法 B.个别计价法 C.移动加权平均法 D.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

4.某股份有限公司采用移动加权平均法计算发出材料的实际成本,并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对期末存货计价。该公司2008年12月1日A种材料的结存数量为150千克,账面实际成本为30 000元;12月4日购进该材料300千克,每千克单价为140元(不含税,下同);12月10日发出材料350千克;12月15日又购进该材料500千克,每千克单价为150千克;12月19日发出材料300千克,12月27日发出材料100千克。若2008年12月初“存货跌价准备——A材料”科目的贷方余额为500元,2008年末A材料的可变现净值为每千克210元,则该公司2008年12月31日A材料的账面价值为()元。A.17 500

B.30 400 C.42 000

D.75 200

5.2007年,甲公司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决定停止生产丙产品。为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决定将原材料中专门用于生产丙产品的外购D材料全部出售,2007年12月31日其成本为200万元,数量为10吨。据市场调查,D材料的市场销售价格为10万元/吨,同时销售10吨D材料可能发生的销售费用及税金1万元。2007年12月31日D材料的账面价值为()万元。A.99

B.100 C.90

D.200

6.2007年9月26日,A公司与B公司签订了一份不可撤销的销售合同,双方约定,2008年3月10日,A公司应按每台56万元的价格向B公司提供乙产品6台。2007年12月31日,A公司乙产品的账面价值(成本)为448万元,数量为8台,单位成本为56万元,2007年12月31日,乙产品的市场销售价格为每台60万元。假定乙产品每台的销售费用和税金为1万元。2007年12月31日乙产品的账面价值为()万元。

A.453

B.447

C.442

D.445

7.A企业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对存货进行期末计价,成本与可变现净值按单项存货进行比较。2007年12月31日,A、B、C三种存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分别为:A存货成本15万元,可变现净值12万元;B存货成本18万元,可变现净值22.5万元;C存货成本27万元,可变现净值 22.5万元。A、B、C三种存货已计提的跌价准备分别为1.5万元、3万元、2.25万元。假定该企业只有这三种存货,2007年12月31日计入损益的存货跌价准备总额为()万元。A.0.75

B.-0.75 C.3.75

D.7.5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属于存货的组成部分的有()。A.委托外单位加工的物资 B.企业的周转材料

C.企业外购用于建造厂房的工程物资 D.企业生产产品发生的制造费用

E.企业已经支付购买价款,尚在运输途中的材料

2.A企业委托外单位加工一批产品(属于应税消费品,且为非金银首饰)。A企业发生的下列各项支出中,一定会增加收回委托加工材料实际成本的有()。A.实耗材料成本 B.支付的加工费 C.负担的运杂费

D.支付代扣代缴的消费税 E.支付的增值税

3.下列项目中应计入一般纳税企业商品采购成本的有()。A.购入商品运输过程中的保险费用 B.进口商品支付的关税 C.采购人员差旅费

D.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用 E.支付的增值税

4.企业每期都应当重新确定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企业在定期检查时,如果发现了以下情形之一,应当考虑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有()。A.市价持续下跌,并且在可预见的未来无回升的希望 B.使用该原材料生产的产品成本大于产品的售价 C.因产品更新换代,原有库存原材料已不适应新产品的需要,而该材料的市价又低于其账面成本

D.因企业所提供的商品或劳务过时或消费者偏好改变而使市场需求变化,导致市价下跌

E.其他足以证明该项存货实质上已经发生减值

5.企业进行材料清查时,对于盘亏的材料,应先记入“待处理财产损溢”账户,待期末或报批准后,根据不同的原因可分别转入的科目有()。A.管理费用 B.销售费用 C.营业外支出 D.其他应收款 E.营业外收入

6.下列存货的盘亏或毁损损失,报经批准后,应转作管理费用的有()。A.保管中产生的定额内自然损耗 B.自然灾害中所造成的毁损净损失 C.管理不善所造成的毁损净损失 D.收发差错所造成的短缺净损失

E.因保管员责任所造成的短缺净损失

三、计算题

1.甲公司对存货按照单项计提存货跌价准备,20×8年年末关于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资料如下:

(1)库存商品甲,账面余额为300万,已计提存货跌价准备30万元。按照一般市场价格预计售价为400万元,预计销售费用和相关税金为10万元。

(2)库存商品乙,账面余额为500万,未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库存商品乙中,有40%已签订销售合同,合同价款为230万元;另60%未签订合同,按照一般市场价格预计销售价格为290万元。库存商品乙的预计销售费用和税金为25万元。(3)库存材料丙因改变生产结构,导致无法使用,准备对外销售。丙材料的账面余额为120万元,预计销售价格为110万元,预计销售费用及相关税金为5万元,未计提跌价准备。

(4)库存材料丁20吨,每吨实际成本1 600元。全部20吨丁材料用于生产A产品10件,A产品每件加工成本为2 000元,每件一般售价为5 000元,现有8件已签订销售合同,合同规定每件为4 500元,假定销售税费均为销售价格的10%。丁材料未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要求:计算上述存货的期末可变现净值和应计提的跌价准备,并进行相应的账务处理。

2.大华股份有限公司(系上市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2007年12月31日,大华股份有限公司期末存货有关资料如下:

存货品种

数量

单位成本(万元)

账面余额(万元)

备注 A产品

400件

1.5

B产品

000件

0.8

000 甲材料

000公斤

0.2

400 用于生产B产品

合计500 2007年12月31日,A产品市场销售价格为每件1.2万元,预计销售税费为每件0.1万元。B产品市场销售价格为每件1.6万元,预计销售税费为每件0.15万元。甲材料的市场销售价格为0.15万元/公斤。现有甲材料可用于生产350件B产品,用甲材料加工成B产品的进一步加工成本为0.2万元/件。

2006年12月31日A产品和B产品存货跌价准备账户余额分别为40万元和100万元,2007年销售A产品和B产品分别结转存货跌价准备20万元和60万元。要求:计算大华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12月31日计提或转回的存货跌价准备,并编制有关会计分录。

篇2:中财存货练习题附答案

一、单项选择

1.下列各种物资中,不应作为企业存货核算的是()A.包装物

B.低值易耗品

C.在产品

D.工程物资

2.某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09年4月购入A材料1000公斤,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价款30000元,税5100元,该批材料在运输途中发生1%的合理损耗,实际验收入库990公斤,入库前发生挑选整理费用300元。该批入库A材料的实际总成本为()元。A.29700

B.29997

C.30300

D.35400 3.某商品流通企业(一般纳税人)采购甲商品100件,每件售价2万元,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34万元,另支付采购费用10万元(金额较大)。该企业采购的该批商品的单位成本是()万元。

A.2

B.2.1

C.2.34

D.2.44 4.下列各项与存货相关的费用中,不应计入存货成本的是()

A.材料采购过程中发生的保险费

B.材料入库前发生的挑选整理费 C.库存商品入库后发生的储存费用

D.材料采购过程中发生的装卸费

5.某企业原材料按实际成本进行日常核算。2009年3月1日结存甲材料300公斤,每公斤实际成本为20元;3月15日购入甲材料280公斤,每公斤实际成本为25元;3月31日发出甲材料200公斤。如按先进出法计算3月份发出甲材料的实际成本为()元。A 400

B 500

C 4000

D 1 400 6.在物价不断上涨时期,一个企业可以选用的存货计价方法中,若要使会计报表中的净收益最高,可以采用的计价方法是()。

A.加权平均法 B.先进先出法 C.移动加权平均法 D.个别计价法

7.存货采用先进先出法进行核算的企业,在物价持续上涨的情况下将会使企业()。A.期末库存升高,当期损益增加

B.期末库存降低,当期损益减少 C.期末库存升高,当期损益减少

D.期末库存降低,当期损益增加

8.某企业为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原材料采用计划成本法核算,A材料计划成本每吨20元。本期购进A材料6000吨,收到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102000元,税17340元。另发生运杂费用1400元,途中保险费用359元。原材料运抵企业后验收入库原材料5995吨,运输途中合理损耗5吨。购进A材料发生的成本差异(超支)是()A.1099

B1199

C.16141

D.16241 9.某企业3月1日存货结存数量为200件,单价为4元;2日发出存货150件;3月5日购进存货200件,单价4.4元;3月7日发出存货100件。在对存货发出采用移动加权平均法的情况下,3月7日结存存货的实际成本为()A.628

B.432

C.1080

D.1032 10.下列关于存货可变现净值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可变现净值等于存货的市场销售价格

B.可变现净值等于销售存货产生的现金流入 C.可变现净值等于销售存货产生现金流入的现值

D.可变现净值是确认存货跌价准备的重依据之一

11.2008年9月3日,新世纪公司与希望公司签订了一份不可撤销的销售合同,双方约定,2009年1月20日,新世纪公司应按每台62万元的价格向希望公司提供甲产品6台。2008年12月31日,新世纪公司甲产品的成本为280万元,数量5台,单位成本56万元。2008年12月31日甲产品的市场销售价格每台60万元。销售5台甲产品预计发生销售费用及税金为10万元。2008年12月31日,新世纪公司结存的5台甲产品的账面价值是()万元 A.300

B.290

C.280

D.270 12某股份有限公司发出材料采用加权平均法计价,期末存货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计价,按单项存货计提跌价准备,存货跌价准备在结转成本时结转。2008年末该公司库存A产品的成本为1000万元,其中有60%是订有销售合同的,合同价合计金额为700万元,预计销售费用及税金为70万元。未订有合同的部分预计销售价格为420万元,预计销售费用及税金为60万元。2009,由于该公司产品结构调整,不再生产A产品。当年售出A产品情况:订有销售合同的部分全部售出,无销售合同的部分售出10%。至2009年年末,剩余A产品的预计销售价格为300万元,预计销售税费60万元,则2009年12月31日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为()万元。A.120

B.84

C.80

D.40 13.下列各项,不会引起企业期末存货账面价值变动的是()。

A.已发出商品但尚未确认销售收入

B.已确认销售收入但尚未发出商品

C.已收到材料但尚未收到发票账单

D.已收到发票账单并付款但尚未收到材料

甲股份有限公司2009年12月31日A、B、C三种存货的成本分别为:300万元、210万元、360万元;可变现净值分别为280万元、250万元、330万元。上述存货中A和B为第一类,C为第二类,期初存货跌价准备为0,请回答以下14、15题。14.假设甲公司按单个存货项目计提跌价准备,则当年12月31日存货跌价准备余额为()万元。

A.50

B.40

C.30

D.0 15.假设采用类别计提跌价准备,则当年12月31日存货跌价准备余额为()万元。A.50

B.40

C.30

D0

甲工业企业有以下存货业务:

(1)2007年发出存货采用加权平均法结转成本,按单项存货计提跌价准备,存货跌价准备在结转成本时结转。该公司2007年初存货的账面余额中包含甲产品1200吨,其采购成本300万元,加工成本60万元,采购时增值税进项税额51万元,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30万元,2007年当期售出甲产品400吨。2007年12月31日,该公司对甲产品进行检查时发现,库存甲产品均无不可撤销合同,其市场销售价格为每吨0.26万元,预计相关销售费用及税费为每吨0.005万元。

(2)2008年1月1日起该企业将发出存货由加权平均法改为先进先出法,2008年1月10日增加甲产品300吨,成本100万元,1月31日出售甲产品500吨。

根据上述资料回答15至19题。

15.计算2007年1月1日该存货的账面价值是()万元。A350

B.360

C330

D.389.5 16.计算2007年12月31日甲产品的可变现净值是()万元。A.312

B.204

C.306

D.208 17.计算2007年12月31日应计提的甲产品跌价准备为()万元。A.6

B.16

C.26

D.36 18.计算先进先出法结转成本后2008年1月31日甲产品账面余额是()万元。A.340

B.190

C.185.45

D.220 19.如继续使用加权平均法结转成本,计算2008年1月31日甲产品账面余额是()万元。

A.340

B.190

C.185.45

D.220

二、多项选择

1、下列项目中,应计入材料采购成本的有()。

A.制造费用 B.进口关税 C.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 D.一般纳税人购入材料支付的可以抵扣的增值税

2.企业对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进行计价的方法有()。

A.个别计价法 B.加权平均法 C.先进先出法 D.后进先出法 3.下列各项与存货相关的费用中,应计入存货成本的有()

A.材料采购过程中发生的保险费

B.材料入库前发生的挑选整理费

C.在生产过程中为达到下一个生产阶段所必需的仓储费用

D.非正常消耗的直接材料 4.下列各项中,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应计入收回委托加工物资成本的有()A.支付的加工费

B.随同加工费支付的增值税 C.支付的收回后继续加工的委托加工物资的消费税 D.支付的收回后直接销售的委托加工物资的消费税 5.下列关于存货会计处理的表述中,正确的有()A.存货采购过程中发生的合理损耗计入存货采购成本

B.存货跌价准备通常应当按照单个存货项目计提也可分类计提 C.债务人因债务重组转出存货时不结转已计提的相关存货跌价准备 D.发出原材料采用计划成本核算的应于资产负债表日调整为实际成本 6.下列有关可变现净值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A.无销售合同的库存商品以该库存商品的估计售价为基础 B.有销售合同的库存商品以该库存商品的合同价格为基础 C.用于出售的无销售合同的材料以该材料的市场价格为基础 D.用于生产有销售合同产品的材料以该材料的市场价格为基础 7.下列应计入“销售费用”的有()

A.支付的广告费

B.出借包装物的成本

C.随同产品出售不单独计价的包装物的成本

D.随同产品出售单独计价的包装物的成本

三、判断题

1.商品流通企业在采购商品过程中发生的采购费用,不计入商品成本。2.购入材料在运输途中发生的合理损耗不需单独进行账务处理。

3.存货计价方法的选择,不仅影响着资产负债表中资产总额的多少,而且也影响利润表中的净利润。

4.先进先出法、移动平均法在实地盘存制与永续盘存制下均可以使用。5.入库原材料形成的超支差异在“材料成本差异”账户的贷方予以登记。6.基本生产车间一般性领用的原材料,计入期间费用“制造费用”账户。

7.无论企业对存货采用实际成本法核算,还是采用计划成本法核算,在编制资产负债表时,资产负债表上的存货项目反映的都是存货的实际成本。8.发出原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必须按月分摊。

9.属于非常损失造成的存货毁损,应按该存货的实际成本计入营业外支出。10.销售产品结转的存货跌价准备应冲减资产减值损失。

11.若材料用于生产产品,且所生产的产品没有减值,则材料期末按成本计量。

四、计算分析题

1.某一般纳税企业月初“原材料”账户期初余额为610000元,“材料成本差异”贷方余额3000元,本月购入原材料一批,价款200000元,增值税34000元,运杂费3000元,已入库,计划成本190000元,本月发出材料计划成本600000元。要求:计算发出材料实际成本和结存材料实际成本。(材料成本差异率采用本期差异率)2.甲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增值税税率为17%。原材料采用实际成本法核算,原材

料发出采用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计价。运输费不考虑增值税。

2009年4月,与A材料相关的资料如下:

(1)1日,“原材料—A材料”科目余额20 000元(共2 000公斤,其中含3月末验收入库但因发票账单未到而以2000元暂估入账的A材料200公斤)。

(2)5日,收到3月末以暂估价入库A材料的发票账单,货款1 800元,增值税额306 元,对方代垫运输费400元,全部款项已用转账支票付讫。

(3)8日,以汇兑结算方式购入A材料3000公斤,发票账单已收到,货款36000元,增值税额6120元,运输费用1 000元。材料尚未到达,款项已由银行存款支付。

(4)11日,收到8日采购的A材料,验收时发现只有2950公斤。经检查,短缺的50公斤确定为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A材料验收入库。

(5)18日,持银行汇票80000元购入A材料5000公斤,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货款为49500元,增值税额为8415元,另支付运输费用2000元,材料已验收入库,剩余票款退回并存入银行。

(6)21日,基本生产车间自制A材料50公斤验收入库,总成本为600元。

(7)30日,根据“发料凭证汇总表”的记录,4月份基本生产车间为生产产品领用A材料6000公斤,车间管理部门领用A材料1000公斤,企业管理部门领用A材料1000公斤。

要求:

(1)计算甲企业4月份发出A材料的单位成本。

(2)根据上述资料,编制甲企业4月份与A材料有关的会计分录。

3.某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材料按计划成本法核算。甲材料计划单位成本10元。该企业2009年4月份有关资料如下:(1)“原材料”账户月初余额40000元,“材料成本差异”账户月初贷方余额548元,“材料采购”账户月初借方余额10600元(上述账户核算的均为甲材料)。

(2)4月5日,上月已付款的甲材料1000公斤如数收到,已验收入库。

(3)4月15日,从外地A公司购入甲材料6000公斤,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价款59000元,增值税10030元,企业已用银行存款支付上述款项,材料尚未到达。

(4)4月20日,从A公司购入的甲材料到达,验收入库时发现短缺40公斤,属于定额内自然损耗。按实收数量验收入库。

(5)4月30日,汇总本月发料凭证,本月共发出甲材料7000公斤,全部用于生产产品。要求:(1)编制会计分录

(2)计算本月材料成本差异率、本月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及月末库存材料的实际成本。

4.2009年12月31日,甲公司存货的账面价值为1390万元,其具体情况如下:

(1)A产品100件,每件成本10万元,账面总成本1000万元,其中,40件已与乙公司签订不可撤销的销售合同,销售价格为每件11万元,其余未签订销售合同。

A产品2009年12月31日的市场价格为每件10.2万元,预计销售每件A产品需要发生的销售费用及相关税金为0.5万元。

(2)B配件50套,每套成本为8万元,账面总成本400万元。B配件是专门为组装A产品而购进的。50套B配件可以组装成50件A产品。B配件2009年12月31日的市场价格为每套9万元。将B配件组装成A产品,预计每件还需发生加工成本2万元。

2009年1月1日,存货跌价准备余额为30万元(均为对A产品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2009年对外销售A产品转销存货跌价准备20万元。

要求:(1)分别计算2009年12月31日A产品、B配件应计提的跌价准备

(2)编制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会计分录。

5.甲企业为一般纳税人,委托乙企业加工应交消费税材料一批。发出原材料成本为300000元,支付的加工费175500元(含增值税),支付消费税5000元,材料加工完成验收入库。甲企业采用实际成本法核算原材料。

要求:分别作出甲企业收回加工材料继续生产应税消费品和直接用于出售两种情况下的账务处理。

存货习题答案

一、单选

DCBCC

BABAD

CBAAC

CBBBC

二、多选

1.BC

2.ABC

3.ABC

4.AD5.ABD

6.ABC

7.ABC

三、判断

2.3.4.7.8.11对,其余错 四计算分析题

1.材料成本差异率=(-3000+13000)÷(610000+190000)×100%=1.25% 发出材料实际成本=600 000×(1+1.25%)=607500(元)

结存材料实际成本=(610000+190000-600000)×(1+1.25%)=202500(元)2.(1)借:应付账款

2000

贷:原材料

2000

(2)借:原材料——A

22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

306

贷:银行存款

2506

(3)借:在途物资—A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

6120

贷:银行存款

43120

(4)借:原材料—A

000

贷:在途物资—A

000

(5)借:原材料—A

515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

8415

贷:其他货币资金—银行汇票

59915

借:银行存款

20085

贷:其他货币资金—银行汇票

20085

(6)借:原材料—A

600

贷:生产成本

600

A材料加权平均单位成本=〔(20000-2000)+2200+37000+51500+600〕÷(1800

+200+2950+50+5000)=10.93(元/公斤)

(7)借:生产成本6000×10.93=65580 制造费用 10930 管理费用 10930 贷:原材料—A 87440 3.(1)借:原材料 10000 材料成本差异 600 贷:材料采购 10 600(2)借:材料采购 59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10030 贷:银行存款 69030(3)借:原材料 59600 贷:材料采购 59000 材料成本差异 600(4)材料成本差异率=(-548+600-600)÷(40000+10000+59600)×100%=-0.5% 发出材料成本差异=7000×10×(-0.5%)=-350(元)

结存材料实际成本=(40000+10000+59600-70000)×(1-0.5%)=39402(元)

借:生产成本 70000 贷:原材料 70000 借:材料成本差异 350 贷:生产成本 350 4.(1)A产品:有销售合同部分:A产品可变现净值=40×(11-0.5)=420(万),成本=40×10=400(万),这部分存货不需计提跌价准备

超过合同数量部分:A产品可变现净值=60×(10.2-0.5)=582(万),成本=60×10=600(万),这部分存货需计提跌价准备18万元。

A产品本期应计提存货跌价准备=18-(30-20)=8(万)

(2)B配件:用B配件生产的A产品发生了减值,所以B配件应按照成本与可变现

净值孰低计量

B配件可变现净值=50×(10.2-2-0.5)=385万,成本=50×80=400万,B

配件应计提跌价准备15万元。

借:资产减值损失 23 贷:存货跌价准备—A产品 8 —B配件 15 5.借:委托加工物资

300 000

贷:原材料

300 000 借:委托加工物资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25 500

贷:银行存款

175 500 借:委托加工物资

5000(收回后直接用于出售)

或 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

5000(收回后继续用于生产)

贷:银行存款

000 借:原材料 450 000(收回后继续用于生产)

或库存商品45 5000(收回后直接用于出售)

贷:委托加工物资

篇3:第三章 存货练习及答案

存货

一、单项选择题

1.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因管理不善造成一批库存原材料毁损,该批原材料实际成本为30 000元,收回残料价值2 000元。过失人赔偿1 000元,保险公司赔偿8 000元。该企业购入材料的增值税税率为17%。该批毁损原材料造成的净损失为()元。

A.27 100

B.24 400

C.24 300

D.24 100

2.A企业接受一项固定资产投资,该固定资产在当时的市场价为100万元,双方协议确定的价值为90万元,专业资产评估机构对这项资产进行评估的价值为95万元。A企业接受投资时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为()。

A.100万元

B.95万元

C.90万元

D.无法确定

3.2007年12月31日,祁红公司库存B材料的账面价值(成本)为60万元,市场购买价格总额为55万元,假设不发生其他购买费用,由于B材料市场销售价格下降,市场上用B材料生产的乙产品的市场价格也有所下降,祁红公司估计,用库存的B材料生产的乙产品的市场价格总额由150万元降至135万元,乙产品的成本为140万元,将B材料加工成乙产品尚需投入80万元,估计销售费用及税金为5万元。2007年12月31日B材料的账面价值为()万元。

A.60 B.50 C.55 D.80

4.对下列存货盘亏或损毁事项进行处理时,企业不应当计入管理费用的有()。

A.由于定额内损耗造成的存货盘亏净损失

B.由于核算差错造成的存货盘亏净损失

C.由于自然灾害造成的存货毁损净损失

D.由于收发计量原因造成的存货盘亏净损失

5.甲公司中的甲材料专门用于生产M产品,现公司仓库中有50吨甲材料和100件M产品。2008年12月31日,甲材料的成本为每吨10万元,可变现净值为每吨8万元;M产的成本为每件30万元,可变现净值为每件35万元。假设甲公司无其他存货,且未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则2008年12月31日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为()

A.100

B.500

C.400

D.0

6.企业进行材料清查时,对于盘亏的材料,应先记入“待处理财产损溢”账户,待期末或报批准后,对于应由过失人赔偿的损失计入()科目。

A.管理费用

B.其他应收款

C.营业外支出

D.销售费用

7.M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委托N公司(N公司是小规模纳税人)加工材料一批,M公司发出原材料实际成本为1 000万元。完工收回时支付加工费200万元,另行支付增值税34万(已收到N公司委托税务机关代开的增值税专用发票)。该材料属于消费税应税物资,M公司收回材料后继续用于加工应税消费品,适用的消费税税率为10%。该材料M公司已收回,则该委托加工材料收回后的入账价值是()元。

A.1 300

B.1 220

C.1 200

D.1 370

8.吉利企业8月1日甲材料结存100件,单价5元,8月6日发出甲材料20件,8月12日购进甲材料320件,单价3元;8月23日发出甲材料100件。该企业对甲材料采用移动加权平均法计价,8月末甲材料的实际成本为()元。

A.1 010

B.1 020

C.1 360

D.1 060

9.M公司期末原材料的账面余额为5 000元,数量为100件。该原材料专门用于生产与N公司所签合同约定的50件甲产品。该合同约定:M公司为N公司提供甲产品50件,每件售价110元(不含增值税)。将该原材料加工成50件甲产品尚需加工成本总额为510元。估计销售每件甲产品尚需发生相关税费0.2元(不含增值税,本题下同)。本期期末市场上该原材料每件售价为48元,估计销售原材料尚需发生相关税费0.1元。期末该原材料的应计提的减值准备为()元。

A.20

B.200

C.190

D.105

10.甲企业采用计划成本对原材料进行核算。2008年1月,甲企业接收某股东作为追加资本投入的原材料一批,双方按现行市价将该批材料的折价款定为20 000元。该批材料的计划成本为21 000元。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甲企业对这一交易事项应编制的会计分录为()。

A.借:原材料 21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3 400

贷:实收资本 23 400

材料成本差异 1 000

B.借:原材料 21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3 570

贷:实收资本 23 570

材料成本差异 1 000

C.借:原材料 21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3 400

贷:实收资本 23 400

资本公积 1 000

D.借:原材料 21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3 570

贷:实收资本 23 570

资本公积 1 000

11.甲公司是一般纳税人企业,使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捐赠给乙公司10台自产的机器设备,单位成本为4万,当时的市场售价为5万,由于此次捐赠行为,企业计入营业外支出的金额为()万元。

A.46.8 B.48.5 C.40 D.50

12.某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企业购进农产品一批,支付买价12 000元,装卸费1 000元,入库前挑选整理费400元,按照税法规定,该购进农产品适用增值税抵扣税率为13%,该批农产品的采购成本为()元。

A.12 000 B.12 200 C.13 000 D.11 840

13.在物价持续下跌的情况下,发出存货采用()方法更能体现谨慎性原则。

A.移动加权平均法

B.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

C.个别计价法

D.先进先出法

14.下列有关确定存货可变现净值基础的表述,不正确的有()。

A.有销售合同的库存商品以该库存商品的合同售价为基础

B.无销售合同的库存商品以该库存商品的估计售价为基础

C.用于生产有销售合同产品的材料以该材料的市场价格为基础

D.用于出售且无销售合同的材料以该材料的市场价格为基础

15.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从外地购入原材料5 000吨,收到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售价为每吨100元,增值税税款为85 000元,另发生运输费2 000元(可按7%抵扣增值税),装卸费1 000元,途中保险费为800元。原材料运到后验收数量为4 997吨,短缺3吨(属于合理损耗),则该原材料的入账价值为()元。

A.512 160 B.509 000 C.503 360 D.503 660

16.某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从外地购入原材料5 000吨,收到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售价为每吨100元,增值税税款为85 000元,另发生运输费2 000元(可按7%抵扣增值税),装卸费1 000元,途中保险费为800元。所购原材料到达后验收发现短缺20%,其中合理损耗5%,另15%的短缺尚待查明原因。该材料应计入存货的实际成本为()元。

A.435 336 B.432 650 C.503 660 D.428 111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各项中,应计入存货实际成本中的是()。

A.用于继续加工的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收回时支付的消费税

B.一般纳税企业委托加工物资收回时所支付的增值税

C.发出用于委托加工的物资在运输途中发生的合理损耗

D.商品流通企业外购商品时所发生的合理损耗

2.下列会计处理,正确的是()。

A.为特定客户设计产品发生的可直接确定的设计费用计入相关产品成本

B.由于管理不善造成的存货净损失计入管理费用

C.以存货抵偿债务结转的相关存货跌价准备冲减资产减值损失

D.属于自然灾害等非正常原因造成的存货净损失计入营业外支出

3.在我国的会计实务中,下列项目中构成企业存货实际成本的有()。

A.自然灾害造成的原材料净损失

B.入库后的挑选整理费

C.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

D.小规模纳税人购货时的增值税进项税额

4.下列项目中,计算为生产产品而持有的材料的可变现净值时,不会影响其可变现净值的因素有()。

A.材料的账面成本

B.材料的售价

C.估计发生的销售产品的费用及相关税费

D.估计发生的销售材料的费用及相关税费

5.企业期末编制资产负债表时,下列各项应包括在“存货”项目的是()

A.委托代销商品

B.周转材料

C.为在建工程购入的工程物资

D.约定将于未来购入的商品

6.下列项目中,应确认为购货企业存货的有()。

A.销售方已确认销售,但尚未发运给购货方的商品

B.购销双方已签协议约定,但尚未办理商品购买手续

C.未收到销售方结算发票,但已运抵购货方验收入库的商品

D.购货方已付款购进,但尚在运输途中的商品

7.下列税金中,应作为存货价值入账的有()。

A.一般纳税人购入存货时支付的增值税(已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

B.进口商品应支付的关税

C.签订购买存货合同时交纳的印花税

D.收回后用于直接对外销售的委托加工消费品支付的消费税

8.“材料成本差异”科目贷方核算的内容有()。

A.入库材料成本超支差异

B.入库材料成本节约差异

C.结转发出材料应负担的超支差异

D.结转发出材料应负担的节约差异

9.下列情形中,表明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为零有()。

A.已霉烂变质的存货

B.已过期但是有转让价值的存货

C.生产中已不再需要,并且已无使用价值和转让价值的存货

D.其他足以证明已无使用价值和转让价值的存货

三、判断题

1.因遭受意外灾害发生的损失和尚待查明原因的途中损耗,应计入物资的采购成本。()

2.生产领用的包装物,应将其成本计入制造费用;随同商品出售但不单独计价的包装物,应将其成本计入当期其他业务成本;随同商品出售并单独计价的包装物,应将其成本计入当期销售费用。()3.发出包装物和低值易耗品的方法有一次转销法,分次摊销法和五五摊销法。()

4.对于数量繁多、单价较低的存货,可以不按单个存货项目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5.如果某一材料是专门用于生产某种产品的,如果材料发生减值,但是生产的产品没有发生减值,材料就按自身的可变现净值和账面价值相比较确认减值额。()

四、计算题

1.鸿达公司是一家生产电子产品的上市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2007年12月31日,甲公司期末存货有关资料如下:

(1)产成品甲,账面余额为500万元,按照一般市场价格预计售价为550万元,预计销售费用和相关税金为10万元。已计提存货跌价准备20万元。

(2)产成品乙,账面余额为400万元,其中有20%已签订销售合同,合同价款为80万元;另有80%未签订合同,按照一般市场价格预计销售价格为350万元。产成品乙的预计销售费用和税金为15万元。未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3)因产品更新换代,材料丙已不适应新产品的需要,准备对外销售。丙材料的账面余额为220万元,预计销售价格为210万元,预计销售费用及相关税金为10万元,未计提跌价准备。

(4)材料丁30吨,每吨实际成本1 500万元。全部30吨丁材料用于生产A产品20件,A产品每件加工成本为1 000万元,现有7件已签订销售合同,合同规定每件为4 000万元,每件一般市场售价为3 500万元,假定销售税费均为销售价格的10%。丁材料未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5)对存货采用单项计提存货跌价准备,按年计提跌价准备。

要求:计算上述存货的期末可变现净值,和应计提的跌价准备,并进行相应的账务处理。

2.励志股份有限公司将生产应税消费品甲产品所用原材料委托佳瑞企业加工。6月21日励志企业发出材料实际成本为35 950元,应付加工费为5 000元(不含增值税),消费税率为10%,励志企业收回后将进行加工应税消费品甲产品;8月25日收回加工物资并验收入库,另支付往返运杂费100元,加工费及代扣代缴的消费税均未结算;9月6日将所加工收回的物资投入生产甲产品,此外生产甲产品过程中发生工资费用10 000元;福利费用1 400元,分配制造费用22 200元;11月30日甲产品全部完工验收入库。12月5日销售甲产品一批,售价300 000元(不含增值税),甲产品消费税率也为10%。收到一张3个月期的商业承兑汇票,面值为351 000元。励志股份有限公司、佳瑞企业均为一般纳税人,增值税率为17%。

要求:编制励志股份有限公司、佳瑞企业有关会计分录,同时编制励志公司缴纳消费税的会计分录。

答案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

1.D 2.A 3.B 4.C 5.D 6.B 7.C 8.B 9.A 10.A 11.B

12.D 13.D 14.C 15.D 16.D

二、多项选择题

1.CD 2.ABD 3.CD 4.ABD

5.AB 6.ACD 7.BD

8.BC

9.ACD

三、判断题

1.错

2.错

3.错

4.对

5.错

四、计算题

1.(1)产成品甲

可变现净值=550-10=540(万元)

产成品甲的成本为500万元,应将存货跌价准备20万元转回。

借:存货跌价准备 20

贷:资产减值损失 20

(2)产成品乙

有合同部分的可变现净值=80-15×20%=77(万元)有合同部分的成本=400×20%=80(万元)

应计提存货跌价准备=80-77=3(万元)。

借:资产减值损失 3

贷:存货跌价准备 3

无合同部分的可变现净值=350-15×80%=338(万元)

无合同部分的成本=400×80%=320(万元)

因为可变现净值高于成本,不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3)材料丙

可变现净值=210-10=200(万元)

材料成本为220万元,须计提20万元的跌价准备。

借:资产减值损失 20

贷:存货跌价准备 20

(4)材料丁

有合同的A产品可变现净值=4 000×(1-10%)×7=25 200(万元)

有合同的A产品成本=1 500×30/20×7+1 000×7=22 750(万元)

因为可变现净值高于成本,不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无合同的A产品可变现净值=3 500×(1-10%)×13=40 950(万元)

无合同的A产品成本=1 500×30/20×13+1 000×13=42 250(万元)

由于无合同的A产品的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说明无合同的A产品耗用的丁材料发生了减值。

无合同的A产品耗用的丁材料的可变现净值=3 500×(1-10%)×13-1 000×13=27 950(万元)

无合同部分的丁材料成本=30×1500×(13/20)=29 250(万元)

无合同部分的丁材料应计提跌价准备29 250-27 950=1 300(万元)。

借:资产减值损失 1 300

贷:存货跌价准备 1 300

2.佳瑞企业(受托方)会计账务处理为:

应缴纳增值税额=5 000×17%=850(元)

应税消费税计税价格=(35 950+5 000)÷(1-10%)=45 500(元)

代扣代缴的消费税=45 500×10%=4 550(元)

借:应收账款 10 4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5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850

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4 550

励志股份有限公司(委托方)会计账务处理为:

1)发出原材料时

借:委托加工物资 35 950

贷:原材料 35 950

(2)应付加工费、代扣代缴的消费税:

借:委托加工物资5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850

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 4 550

贷:应付账款10 400

(3)支付往返运杂费

借:委托加工物资 100

贷:银行存款 100

(4)收回加工物资验收入库

借:原材料 41 050

贷:委托加工物资 41 050

(5)甲产品领用收回的加工物资

借:生产成本41 050

贷:原材料41 050

(6)甲产品发生其他费用

借:生产成本 33 600

贷:应付职工薪酬 11 400

制造费用 22 200

(7)甲产品完工验收入库

借:库存商品 74 650

贷:生产成本 74 650

(8)销售甲产品

借:应收票据 351 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30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51 000

借:营业税金及附加 30 000(300 000×10%)

贷: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 30 000

注:题目中说“12月5日销售甲产品一批”,而没有交待所销售产品的成本,所以不用作结转成本的分录。

(9)励志公司计算应交消费税

借: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 25 450(30 000-4 550)

篇4:《约定》阅读练习题附答案

孙道荣

①“咚,咚咚咚,咚咚——”他有节奏地轻敲着门。这是他和她约好的,这个敲门声就表示是他来了。

②门却没有立即打开。这可是少有的,以前,只要他轻轻地一敲门,门就打开了,好像她一直就等在门后似的。这一次,却没有动静。“咚,咚咚咚,咚咚——”他又有节奏地敲了一次。

③她是他的老客户了,差不多每隔五六天,她就会有一件快递,都是网上买的东西。他很惊讶,她都那么大岁数了,竟还是个网购达人。她家住四楼,按照快递的习惯,一般都是将包裹送到楼下,摁门铃或打电话,让货主自己下来取。第一次来送快递时,他摁响门铃,告诉她是送快递的,让她下楼来取。她慢腾腾地告诉他,自己岁数大了,上下楼不方便,能不能麻烦他送到楼上来。听声音,很苍老。他犹豫了一下,答应了。他“蹭蹭蹭”一口气爬上了楼,气喘吁吁地敲门。他很急,还有好多快递要送呢。她打开了门,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太太签了单。看到他一脸汗水,她对他说,进来喝口凉水吧。他还真渴了,接过她递过来的水杯,他“咕咚咕咚”一口气喝干了。跑快递这么多年,这还是他第一次喝客人家的水。他谢她。老太太说,应该我谢你,以前别的快递员,都只送到楼下,只有你肯帮我送上楼。

④此后,每隔几天,就会有一个快递,只要送到老太太家的,他都是直接送上楼。老太太告诉他,自己一个人住,这个老小区,治安不是很好,不熟悉的人敲门,她是不开门的。所以,她和他约好了一个独特的敲门声,“咚,咚咚咚,咚咚——”她笑着说,有了这个暗号,就安全了。

④他和老太太很快就熟悉了。每次他送快递上楼,老太太都会让他进屋来坐一会,休息一下。他也实在是跑累了,正好休息调整一下。老太太为他倒好一杯水,温温的。他虽然进城打工好多年了,但除了偶尔和几个也是打工的老乡聚聚外,他很少和本地人打交道,每天,除了站在楼下喊“某某,快递到了”,他很少说话。他和老太太却能说上几句。他在送快递的路上,遇到了什么新鲜事,他都会讲给老太太听。无论他说什么,老太太都笑眯眯地听着,有时候,她也会讲讲自己年轻时的事情。他在这个城里,第一次感受到了家的温情。

⑦“咚,咚咚咚,咚咚——”他再次有节奏地敲门。他有点担心。是不是老太太病了?门打开了。是一个陌生的中年人。

中年人说,是我母亲的,她前几天去世了,我代签吧。

他怔住了。中年人请他进屋,说,我听母亲提起过你。他还没缓过神来。上次来送快递,老太太还很精神啊。

⑨中年人将他领进一个小房间,打开一个柜子,里面堆满了包裹,很多包裹,甚至都没有拆封过。他一眼就认出来了,那都是他亲手送过来的快递。中年人将刚刚签收的那件快递,也放进柜子里。转身对他说,这些东西,都是母亲从网上买来的,其实,她根本不需要这些东西。

⑩那、那她为什么买这些东西?他大惑不解。

中年人摇摇头,我也不懂。还有一件奇怪的事,这些包裹上贴的快递单,后来都是你们快递公司的。没有任何别的一家快递公司,这说明,母亲在网购时,只选择由你们快递公司送达的店铺。

中年人拍拍他的肩膀,哽咽地说,这些年,我光顾着在外打拼,未能尽孝,很少陪伴母亲一天,她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兄弟,谢谢你!

他的眼眶也湿了。

1.揣摩文章题目,说说它的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文围绕“约定”写了哪些内容?请分条概括。(4分)

(1)快递员帮老太太把快递送到家里。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老太太去世了,快递员对她儿子讲述了他与老人的约定。

3.品析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3分)

老太太为他倒好一杯水,温温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文章内容,简析老太太的形象(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你对文中的“中年人”说几句规劝的话。(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贯穿全文的线索。概括本文内容。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2.(2)老太太和快递员约好独特的敲门声。

(3)老太太邀请快递员进屋聊天。

3.写出水温的适宜,表现老太太对快递员的关心,也写出快递员感到的温馨。

4.孤单寂寞,渴望被人陪伴;关爱他人,善解人意;慈祥。

上一篇:我的朋友初中作文800字左右下一篇:创意园招商手册大稿